社科科研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科科研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科科研课题研究

篇1

关键词 设计色彩 课题式教学课题设置

自从包豪斯课程体系引进我国以来,设计色彩教学研究一直是设计教育界的关注热点。在课题式教学中,课题是课程及教学实施的主要方式,是课程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的媒介。教师围绕着课程内涵,可以将相关综合的课程内容整合为一系列课题,并合理设置实施程序。课题之间既可以具有前后因果的线性关系,也可以是并行的关系。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的课题语境中,学生会进入到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会主动对隐含其中的原理和规律进行找寻和探究。而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往往就是教师设置课题的关键点,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对知识原理的掌握是学生在课题作业过程中,独立思考并主动探求得来的。它不强调学生是否掌握某些具体知识,不过分注重结果,强调的是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课程中注重“过程”与“结果”关系的体验。可见,课题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过程性知识的体验和累积,注重的是学生对课题的自主研究和学习。

从1998年教育部本科新目录的颁布实施以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首次在全国明确提出通过课题设计对课程教学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以“分解与综合”、“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叉”等多元、多维、多样化方法进行课题设计,体现出课程的过程性与开放性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形式。

首先,南艺学院设计学院在基础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课题”的多种存在形式:形式之一,课题可以体现为横跨多门课程的,在一段时期内的某种专业方向、主题意旨与综合性内容,它反映了学科与专业的制度、风格、特点;形式之二,课题可以反映为课程范畴之内的某个专题内容,由一组相关性作业构成,它是训练方式、方法、资源、内容、程序关系的体现;形式之三,课题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作业方式及内容,它直接说明了训练的具体题材、来源、素材、手法、技法等。

其次,他们还发现课题在课程实施中的主要表现方式,包括由教师提出的限定性的多种具体提条件;或在教师设计出主题、性质、方式等要素后,由学生再次进行题材选择、方法选择、媒介选择等作业设计,并进行作业的完成等。

最后,他们认为课题的设计要求通过练习来形成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避免为学习者准备一套固定的和现成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对基本的形式要素、视觉形象和表现策略的研究,达到对视觉语言形式的理解,最终能够在设计过程中自觉运用这些视觉语言。

笔者设计出“色彩的限制与整合”课题设置,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取得初步成效,现在此简要说明,以期为多元化的设计色彩课题设置提供一些参照。

“色彩的限制与整合”课题设置将设计色彩课程内容凝练为两大课题,即“色彩的限制”和“色彩的整合”,它们又分别下设若干个子课题。在课题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对色彩内在的原理和规律进行探寻和求证,并在这一过程中对色彩的组织和分析产生具有个性体验的思考和行为,最终建立起初步的设计思维和色彩的创造意识。

课题一,“色彩的限制”,包含“色彩的分解”、“色彩的分阶”和“色彩的限色”三个子课题,“色彩的分解”的表达主线是一色生多色,“色彩的分阶”则是多色归纳成少色,“色彩的限色”则是在限定色彩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色彩的组织。这三个子课题成为一个系列共同在“限制”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色彩的“加减”训练,使学生体验色彩自身间的和谐关系,从色彩的自然属性方面对丰富的色彩层次关系进行归纳和限定,具备对复杂的物象进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理能力,建立起在观察表现上的新的造型观念,使学生达到理性地认识色彩。

课题二“色彩的整合”,包含“色彩的平面整合”和“色彩的抽象整合”两个子课题,而“色彩的平面整合”又包含了“客观平面整合”和“主观平面整合”两个子课题,通过这些课题,从视觉表达形式上完成对色彩具象到抽象的训练。“色彩的整合”课题能使学生在观察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表现方法上发生质变,是从立体到平面、客观到主观、具象向抽象造型的过渡。“色彩的抽象整合”是在对色彩加减训练的基础上,将客观原形进行分解、打散、肢解,然后重新构成,生发出更为多元的视觉形式,我们将之称为色彩的“乘除”训练。它更注重主观意识情感的表现,它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客观原形进行分解以及之后再进行重构,在直观感受和理性思维方式的支配下,着力于分析研究事物内在结构,了解局部或元素变化对整形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

篇2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基本都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研立项为训练途径、以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以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学生科技社团、分阶段为具有不同学识基础和经历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要求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汇聚各种资源条件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同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知识的不断累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路的不断更新,将逐级地产生创意思维、形成创新意识,进而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历程的实践与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这一线索可以建设一个分层级的、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分别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和创业的能力。

(一)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能够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其实就是因为牛顿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在实践中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心分成5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的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光纤的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演示大学物理学中的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的绚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领学生探秘力学原理,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中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力学的探秘”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现电磁作用的原理,解析电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的“电磁的探秘”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其创意思维的形成。

(二)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置的技术实验室,健全学生课外创新社团的组织结构,完善社团运行机制,明确社团建设内涵与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形成有组织的、保障条件充裕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团队长期延续性的活动来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理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地,以“数学林”、“感知社”和“光鸣社”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强化数理基础为目的,集合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书本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需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竞赛,进行发明创造的实战训练,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的演示案例,不仅增加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实现的,对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动力。

(四)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后,那么就要帮助他们将有发展的创作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创作项目进行培育或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进行市场运作,让学生充分进行实体经营的体验。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出新,创业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平台以及学生自行拓展的创业平台,已经形成了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条。

三、学校内外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可将其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所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需要从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出发,既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也要把校外各种有利资源有效联系起来。

(一)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制度做保障。高校内学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制度的协同,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协同配置使其付出与收入协同起来;将学生取得的创新业绩与“推免”读研、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协同起来等。其次是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的协同利用,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再者就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社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现协同组织,把各有所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创新力。第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的协同,把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协同起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其参与不同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等。

(二)外部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开发

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同,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同,目前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纷繁多样、不乏百种,有对应专业的专项比赛,有综合性的挑战赛。对于每一种权威性的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和提高。其次是与校外企业的协同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活动载体,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难题)提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广泛参与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级进行科研攻关;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四是直接把学生的一些创作进行优化后由企业进行成果推广等;五是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使学生既能够开拓视野、锻炼本领、提高能力,又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得以合理衔接。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带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在现代化社会中,教育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在新课改教育理念影响下,教育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相对于大学教育而言,作为承接学生与社会转折的关键点,在这一时期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则更加注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点符合现代社会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及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一、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不统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准,但有些本科院校在体育人才培养中,其实践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方向相悖,重视的是对于知识相关理论的考查与研究,而并非是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如长跑能力等,因此导致学生重知识而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了偏执,影响了学生对于应用技能的掌握。

(二)实践教学难以符合实践本科院校学生的建设要求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以实践巩固学生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技能与知识,但从当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来看,其实践教学难以开展,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程,尽早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缺陷。导致学生的独立能力较差,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将现实资源与实际教学知识相互结合,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人才培养中教师资源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队伍的素养无法有效提升,实践教学将难以开展。由于高水平教师的缺失,体育实践课程将无法有效开展,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弊端较多,学生也面临较多问题,这时教师要进行及时指导,以便解决学生所面对的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实践教学建设

(一)统一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应首先突出应用型特征,将体育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实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设定每个阶段的实践人物,并定期举办实践教学会议,将学生与教师调动起来,通过探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解答,为更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与此同时,将体育实践教学与学分相结合,定期选举实践教学中成绩优越的学生,给予高学分,以此提升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需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在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也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以理论知识指导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白工作技能要求,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首要出发点,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应用技能。如体育课程中如何教育学生掌握各种体育项目,如排球教学中何种姿势更有利于发球等问题,学生在讲解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更深刻地掌握了相关知识,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更加促进实践教学任务的开展。

(三)完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效率,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查找学生实践学习中的缺陷,给予学生指正,不断完善学生对于相关应用技能的掌握。故在开展体育应用型实践教学时,应首先完善体育教师队伍,例如,学校应举办科研讨论会,并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师生带着问题进行互动,通过论证与研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教学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正错误,以此逐渐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首要工作,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相互促进,以此提升体育教学效率,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史传华 单位: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1).

篇4

关键词:涉外警务 硕士研究生教育 实战型课程体系

一、引言

警务活动国际化的时代趋势对涉外警务理论的深层次研究和高层次涉外警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涉外警务成为亟须深入探索与研究的新兴学科。克服现阶段课程体系的不足与弊端,加快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当务之急就要对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仅就目前形势而言,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难以适应当今涉外警务工作迅猛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构建实战型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以期对教学实践和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二、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

作为增设不久的新兴专业,涉外警务专业的教育课程目标及其价值取向,尤其是高层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和价值取向尚不十分明确。目前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教学内容和形式陈旧单一。由于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没有体现出涉外警务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缺乏对现实涉外警务工作的指导意义,在教学形式上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距离较大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主导的语言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公安院校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专业基础。在教学手段方面,缺乏一些可以启发学生、注重学生体验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其次是在现有的涉外警务教材中,缺少全国性统编教材。多数公安院校的教材采取自编自用的形式。这就导致教材的难度不统一,内容相对陈旧滞后,跟不上时展的要求。

最后,一些客观原因诸如科研氛围、科研奖励机制、管理观念与制度等也对教学有一定影响。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和科研的管理及制度缺乏有效机制和先进的理念,无法发挥教师和教学团队的主动性,缺乏激励和动力,从而束缚了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上述诸多问题导致涉外警务教学实战效能不足,这势必影响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警务工作者的培养质量。解决上述问题,构建实战型警务教学体系,提高涉外警务教学的实战效能,迫在眉睫。

三、构建实战型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涉外警务教学的现状,构建实战型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教材选择与编写

教材在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优秀的教材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学习基础,确保教学目标与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必须加强专业教材的选择与编写,以确保丰富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从而为涉外警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培训发展奠定基础。教材资料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专业。更为重要的是,公安院校的学生在了解公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广泛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如政治学、法律、计算机等学科。所以,涉外警务教材在选择与编写方面还要注重知识领域的拓展,不能仅仅局限于涉外或者警务,而是从多种领域和角度分析和处理涉外警务教学内容。此外,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必须及时增加和补充最新的涉外警务发展动态的相关资料和内容。

(二)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优秀的教材建设保证了丰富贴近实战的教学内容,能够实践这些教学内容才是保证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及教学团队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和在将来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和知识水平,在符合教学大纲的框架内,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愿望等进行课程设计,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避免在教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盲目性,能够真正达到学有所用的教学要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手段指导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情境,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讨论、模拟实际场景等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互动与互助的学习气氛,从而实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相结合,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教师如果不从事涉外警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总是停留在过去,就难以体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警务工作者的教学目标。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尽量安排涉外警务教师深入基层,尤其是出入境等实战部门,了解实际所需,跟进时代,从而保证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更加体现涉外警务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结合涉外警务工作实践的基础之上,教师的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及时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注重教学管理建设

教学管理服务于教学实践。在教学管理方面,应该注重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强调服务意识,避免重管理轻服务的滞后观念。首先要明确构建实战型涉外警务教学体系的目标,制定符合教学规律和实战需求的教学计划。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总之,从教学管理环节入手,结合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涉外警务教学体系的实战化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战型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顺应当前公安教育培训发展趋势。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师资队伍、学生素质、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建设与完善,在很多方面应该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这也是今后涉外警务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并解决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曹佳, 王爱国.ESP理论下的航空英语课程设计[J].宜春学院院报,2010(2):147-149.

[2]黄艳.公共英语教学与警务英语教学的关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6):185-188.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中国高校英语专业信息网,1999.

[4]高战荣.ESP教师:大学英语教师的必然转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总472):4-5.

[5]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6]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108-110.

[7]叶孝生.略论警务英语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68.

篇5

[关键词]教学 科研 一体化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与科研是两个重要的功能,不能偏废一方。学校调整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教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实现有效转化,充分应用于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的一体化,促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一、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

在新技术革命到来,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各国都开始重视学校的科研功能。如英国大学几乎没有不搞科研的教师和不搞教学的科研人员;美国则将绝大部分国家科研机构设在大学,交由大学管理。而我国学校教育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压力,学校教学与科研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和教师在对待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误区,即重科研轻教学。部分学校为了自己学校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过分重视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就极为重视科研工作的参与,而相对忽视了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学校或院系教学第一线的力量难与科研第一线的力量相提并论,有些专业基础课则交给年轻教师甚至是研究生来教学。这对培养合格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是非常不利的,迫切需要对此加以调整。

二、学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必要性

学校教学与科研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然而,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却过分地重视科研而相对轻视了教学工作。如果想扭转这种局面,调整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更好地促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统一,就有必要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科研的综合化、一体化。

1.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校教育发展中,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是重要工作,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不能偏废一方,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长效措施。而要想更好地促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就有必要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评估既要包括教学工作又要包括科研工作,注重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两方面的考核。通过相应标准的制订,促进教学、科研的健康发展;通过硬性标准的实施,形成学校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从而促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2.教学科研一体化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不教课,就不是教师;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科研是教师自我增长知识的过程,它包括专业科学研究和教学科学研究,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教师掌握了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技,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将所学的新知识、所研究的新成果再用于教学。这种“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就构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而使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对一个称职、合格的教师来说,科研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要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就必须促使教师既重视科研又重视教学,在教学和科研的领域都有所发展,这样可以使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更有助于教师职责的履行与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学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可操作性

1.更新观念,加强认识

学校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机制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标准仍具有很大的趋同性,科研成果仍处于核心地位,甚至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沉淀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举措都可能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学校领导应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目前,大多数学校对科研活动的奖励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对教学活动采取的激励措施大多是设置教学成果奖,评选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但二者在劳动付出与收益所得方面的差别也是存在的。学校领导应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对学校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不可偏废一方,让教学与科研享受同等待遇,从而促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两者协调发展。

教师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学校教师的工作同一般教师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学校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在教学之外,学校教师必然要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教师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既包括科研工作又包括教学工作。作为教师,重点毫无疑问要放在教学上,对教师的奖惩、职称评定等应该侧重于其教学成绩。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必须充分体现教学工作应占的分量,联系实际的情况,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形成一个恰如其分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双丰收。

2.建立教学科研综合评价体系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研有助于革新旧的学科,催生新的学科,提高教学的知识覆盖面,而教学是对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学校及其教师既要重视科研又要重视教学,不可偏废一方。学校建立教学科研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各项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付出的劳动,给出一个合乎公平的客观评价。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是促使教学、科研两者协调发展,推进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措施。

参考文献:

篇6

1.1 课题的核心概念 

1.1.1 科学素养 

OECD即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做出这样的解释:利用前沿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未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力量,从而可以使人类更加客观的理解自然的改变,并处理以自己的结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 

1.1.2 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学科优势。利用化学课程特别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素养的内涵、并将科学素养的内容在高中化學课程中进行细化,是利用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1.3 化学教学再设计 

是为了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合理,并且依据理论知识、合理的宣传手段,利用系统的思想处理遇到的问题、设置合理的目标,策划处理方案进行筛选,之后实施方案,依据所得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估修改的一系列过程。 

1.2 课题界定 

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研究,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准确解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学教学再设计科学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探寻化学教学再设计实践操作的方法、原则和策略。 

2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校是吴江区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本课题的研究是从我校及兄弟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总结课例诊断的要素、方法、类型和化学教学再设计的方法、原则和策略。实现:(1)为高中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3)有助于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并掌握基于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对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创新性人才。 

3 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力求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发挥创造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化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对与生活有关的理化生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从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科研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研究重点 

通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从科学素养教育与化学教学再设计的内在关系,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的特征、要求和原则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4.2 问卷调查法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4.3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师的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关注课堂实践,关注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筛选与研究采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以研究促行动,提高行动效益,加强行动改进。 

4.4 经验总结法 

篇7

关键词:学科建设;内涵;问题;规划;组织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28-04

Study on the disciplinal construction in sport colleges

GAO Ya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 China)

Abstract:Sport universities nowadays should have the three major functions of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carrying ou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which based on the disciplinal construction. The essay uses the summary from practice, social interviews, and inductive conclusions to dwell on the detonative meaning of the disciplinal construction in sport colleg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lanning of discipli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hope that we can have deeper study with our colleagues into the issues of disciplinal construction in sport colleges, focus in the symbolic project of the disciplinal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port colleges.

Key words: disciplinal construction;detonative meaning;issues;planning; to carry out,;countermeasures

当今体育院校必须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而三大功能的基础则是学科建设。学科是体育院校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基本平台,学科建设是院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体育院校都将学科建设放在了突出重要位置,问题在于一些院校在具体实施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内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把学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充分发挥体育院校的三大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1当前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院校都将学科建设放在了突出重要位置,问题在于一些体育院校在具体实施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学科建设上的急功近利违背了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将严重制约和扭曲学科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后患无穷。

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对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内涵理解不够准确或深入,在学科建设中有急功近利倾向,表现为目标上急于求成,方法上偏重外延拓展,手段上偏重物质投入。具体说有八重八轻,即从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上看,重追赶,轻前瞻,轻规划;从学科建设出发点上看,重攀比,轻可能;从学科建设目标上看,重规模,轻结构;从学科建设目的上看,重名分,轻应用;从学科建设手段上看,重外在投入,轻内涵发展;从学科建设的重点上,重物质,轻人文;从学科建设方式上看,重增量,轻存量;从学科队伍建设上看,重引进,轻培养。而且是这种倾向在院校、学科点和学者三个层次上都有体现。体育院校主要求学科之全,即学科点数量和门类的增加,相对忽视学科结构与特色;学科点求高,即求学科点上办学层次的提高和办学层次的完整,相对忽视特色与学术方向的凝聚;学者求快,即求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相对忽视科研成果质量和原创性学术贡献。

我国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是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现实背景和制度背景的,我们的学科发展总体上是赶超型发展,学科发展又处在转型阶段,大学等级制度往往与学科规模和结构挂钩,大学评估指标也偏重学科规模,大学资源配置机制也主要以学科数量为基本标准等等。

学科建设上的急功近利对于学科建设、院校的发展乃至整个体育科学发展事业都有严重的危害。它会导致我国体育院校学科的宏观布局出现低水平重复,导致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供给与需求的低位“均衡陷阱”,这种低位均衡一方面不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学科结构,制约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形成,另一方面掩盖各个学科点水平与质量上的缺陷,制约我国体育院校整体学科水平提高。如我国部分体育院校本科新专业设置情况表所示,近几年我国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专业设置出现了布局失控,在较低水平上不断地进行重复建设(表1)。

表1我国部分体育院校本科新专业设置情况

因此,在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就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重大误区和对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他们有的已经开始意识到或正在纠正,有的还在影响我们的实践。

一是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是学科布局合理。较多的院校在学科布局上贪多求全,盲目追求学科设置的多门类、齐全性,争办体育大学,抬高办学层次。从传统模式多年运行的结果来看,各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由“小而全”变为“大而全”,盲目追求全面优势,扩展弱势学科,致使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趋同,缺乏特色,“千人一面”。

二是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在学科建设中走捷径,搞短平快,只重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不重视或轻视自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学术梯队的形成、学科基础设施的改善、学科氛围的营造和学科环境的构建,因而一个院校的学科整体水平仍然上不去。

三是认为科学研究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这种观点认为,学科的发展是通过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的,科学研究是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的主要手段。因此,科学研究的水平也就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水平,因而缺乏对学科发展水平的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

四是认为有钱就能搞好学科建设。

2体育院校学科建设规划

2.1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按照国家有关制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各体育院校的办学实际,研究生、本科生学科专业设置情况而定。

学科建设的目标要依据体育院校的整体定位来确定,定位是有层次的,不同的院校定位,有不同的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定位决定着学科建设的目标。因此院校定位在学科建设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须根据社会评价与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给予恰当的定位。

2.2学科建设的体系结构

1) 主干学科――这是学科总体框架的支柱,一般由反映和表征体育院校学科水平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组成。主干学科要带动一批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成长。是承接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科群,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基地。2) 基础学科――由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等学科组成。这些学科既有其自身的学科特色,又对主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学科总体框架的基石。3) 相关学科――是由主干学科延伸出的一些学科,及其它有关的如一些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育经济管理类学科。这些学科有自身的特色,也有一定的基础,是支持主干学科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不可缺少的部分,应适度加快发展。4) 生长学科――这类学科是指已萌发出的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它们虽然基础较差,甚至还构不成学科,但对体育院校的学科结构调整有着重要影响。

上述学科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是学科体系结构框架的基本板块和支柱。每个体育院校的学科体系的内容尽管可以不同,但其构架应大致相同。

2.3学术梯队建设

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而学术梯队建设的核心是选聘学科带头人。要为学科带头人组建一支素质良好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要赋予学科带头人相应的职权,明确学术带头人的职责。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2.4搞好体育院校学科调研是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基础

一个好的学科建设规划必须立足于学科调研的基础上,实践中学科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中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要进行学术论证。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3~5个);本学科的学术队伍与发展趋势;本学科各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与在研项目;本学科的支撑条件与自我发展潜力;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特色;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对本学科的支撑与合作情况。

在学科调研的基础上,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体育院校自己的特点和性质理顺各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不同学科制定具体的整改和发展措施,提出进行学科调整,合并或撤消的方案,确定体育院校的主干学科、基础学科、优势学科、传统学科、新兴学科等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2.5体育院系学科建设规划实证

2.5.1成都体育学院学科建设规划主要内容

2003-2005年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特别强调从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总体目标为围绕把学院建成国内一流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目标和学院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将把学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倾力打造优势和特色学科,更加注重学科的内涵结构,并本着“以体为本,医体结合,文理渗透、多科发展,整体优化”的学科发展思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学研究,提高管理水平,使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体现在继续做好申请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应博士学位授予点工作,完善学位授权层次体系;在抓好现有硕士授权点建设的基础上,争取获得新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注重打造精品学科,力争在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上取得突破;强化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促进学科发展。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主要措施:实施“136”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学术队伍建设;以科学研究为载体,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学科建设条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学科建设管理水平。2005年成都体院申请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虽然最终未成功,但在四川省以全票通过进入国家评审,为再次申请博士单位奠定了良好基础。新闻学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2.5.2武汉体育学院学科建设规划特点与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武汉体育学院在认真思考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两个问题,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科研发展规划、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两翼、管理服务作保障”的整体发展布局,确立了“两大步三小步”(21世纪头15年、30年的两大步发展,2002至2020年分3年、6年、9年的三小步推进)战略布局规划,提出了“五项战略、四个工程”(人才强校、学科带动、质量品牌、科研攻坚、高水平竞技5项战略和新校区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服务、文化形象4个工程),对学院全局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举措逐步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发展速度超常规。

2.5.3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管理系学科建设规划与实施特色

体育管理系按学院“十五”规划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实现“体育产业经营特色明显,主要研究方向在国内具有一定学科优势”的目标,制定了系2003-2005学科建设三年规划和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规划主要包括由学生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目标、师资建设目标、教材建设目标、科研工作目标组成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主要工作与措施等。其中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是按照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为方向,以做高做强为目标,实现学科与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的。体育管理系紧紧依靠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博士授权点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上海建设亚洲体育产业中心的资源优势,根据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二个本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确定学科建设实行系主任负责制,全面落实系学科规划与建设工作,并确定了由博士导师胡爱本教授担任顾问,体育赛事管理与推广方向、体育休闲与健身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经纪与体育管理彩票经营管理方向分别由李南筑、钟天朗、刘炜与潘肖珏为牵头人的目标责任制。通过学科建设力争获得体育学下的“体育赛事运作”、“教育经济学管理”两个硕士点,新办一个专业,建成两个研究中心,本科重点办好市场营销专业,争取达到听天国内领先水平。

3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

3.1健全学科建设领导管理体制

必须健全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领导管理体制,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实践证明需要建立院校、系两级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院校、系的学科建设工作。

3.2强化竞争意识,建立激励机制

学科建设应当采用滚动发展的模式,建立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对学科建设执行人和带头人亦应根据学科评估的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与处罚。

3.3强化过程管理,实施立项建设

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建设。在资金、设备投入、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配套政策方面,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级管理,重在建设的原则,采取分期分批滚动实施的方法。学科建设要强化过程管理,定期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

3.4积极走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道路

大力推进教学、训练、科研的横向联合,改变封闭、自我循环的学科建设模式,是当前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加强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

4.1充分认识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长期性和系统性,防止急功近利

加强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必须明确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内涵,明确学科建设不同于学科发展,明确学科建设主要是对学科的知识生产体系和组织体系的建设,明确学科建设实际上是指对本院校相关学科点和全院校学科体系的规划与建设。

4.2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把创建一流学科作为推进体育院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强学科整合,构建以学科群为基础的发展平台,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形成学科发展的综合优势,提高学科综合竞争力;树立科学人才观,强化学科发展的竞争机制,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

4.3实施学科高原发展战略,注重学科建设目标的层次性和协同性

构建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是增强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体育院校应大力实施“造峰填谷”的学科高原发展战略,在重点发展优势学科时,还要为后起学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学科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提升体育院校的学科整体水平,使优势学科获得更多学科的有力支撑。

4.4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应避免三种倾向,充分发挥院校、系两级学术组织的作用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应避免三种不良倾向:学科建设管理的行政化、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学科评估的急于求成。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系级学术组织的积极性,科学论证设置学科专业,学科评估需要保持连续性。

4.5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和处理好四个关系

4.5.1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应遵循五项原则

1) 学科建设要着眼于知识经济与全球性体育竞争的目标。2) 学科建设要考虑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需要。3) 学科建设应立足于各院校的学科基础,体现自身的特色,不要求全求新搞小而全。4) 学科建设要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要与体育院校的深化改革相衔接。5) 学科建设要与体育院校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相结合。

4.5.2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中应该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1) 正确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性、技术性学科的关系。2) 注意各学科间的交叉、协同和互补共进。3) 正确处理好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关系,贯彻“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4) 正确处理教学训练与科研的关系,坚持教学训练与科研并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原则。

4.6体育院校要加大管理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的作用

要实现高水平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应有相应的制度保证。要大力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探索重心下移、分权管理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学科建设的重心在系的思路。重心下移并没有减轻院校在学科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相反使院校在如何找到突破一些难点的解决思路和机制;如何依法治校、宏观协调评价等方面面临着考验。

4.7加强体育院校学科点建设的策略

1) 要对每个学科点进行准确定位。学科点建设要遵循学术研究的规范和逻辑,建立各学科的学科体系和学术组织,使学科点在课题评审、成果评奖、成立学科组织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和平等机会。2) 要注重凝炼学科点的研究方向。要根据每个学科点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瞄准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在学科建设的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出具有学科特色、反映学科发展需要、代表学科发展趋势的学术研究方向。3) 要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强重点课题攻关。要围绕每个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和课题,盘点和整合现有的学科点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力量,加强各学科点的横向联系,实行共同攻关、形成合力,力争出一批有特色、有质量、有影响、代表本学科学术研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4) 要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塑造一大批满足体育院校发展需要和其他社会经济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5) 要加强每个学科学术梯队建设。6) 要加强学科间的“联姻”,开展广泛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 高扬.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问题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0,15(2):22-25.

[2] 高扬.对体育院校科研所学科建设问题的探讨[D].2000年8月成都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

[3] 成都体育学院2003-2005年学科建设规划,2003.1.

[4] 高扬.体育软科学问题探讨[J].体育文史,2000,23(6):37-38.

[5] 四川省学科建设研讨会交流资料,2002年4月成都体育学院.

[6] 四川省级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规划,1999.10.

[7] 成都体院经济管理系.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全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交流材料[J].上海体育学院,2006.4.

[8] 全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暨学位授权点建设研讨会交流资料[J].上海体育学院,2000.7.第30卷

投稿日期:2005-07-18

基金项目:成都体育学院社科基地重点资助课题。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标准;屠宰加工;案例

中图分类号:F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7)04-0056-08

为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建立了较成熟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并形成了统一、完善的可追溯标准,包括信息标识、信息处理与通信标准[1-2]。基于统一的标准,消费者、生产者、政府之间才可以互相联通、共享信息,实现跨地区追溯[3-4]。中国从2000年开始探索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并首先选择在大宗食品――猪肉上试点实施,随后向牛、羊、蔬菜等品种逐步推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食品企业从各自职能出发分别过编码标准、信息管理标准等促进和保障食品可追溯体系顺利实施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对初期推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5]。但随着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逐步推广,不同地区、城市或者不同食品企业都使用自建的可追溯标准,而非基于统一的标准,严重制约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深入发展,因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6-7],以猪肉为例,至今猪肉可追溯信息仍无法在不同企业之间交流以及跨地区追溯。经过中国实践摸索、借鉴国际经验和多部门专家共同努力,2012年中国商务部相继了六项指导和规范,除种、养殖环节以外的流通和消费领域,肉类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行业标准,意在全国范围统一相关标准,进而推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那么,相关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如何,怎样引导和激励企业将早期自建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进而推动可追溯标准的统一,是当前推广和普及中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难点之一,也是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的问题。本文以猪肉为例,并选择大型猪肉生产企业集团为具体考察对象,通过梳理企业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挖掘制约企业应用行业标准的障碍因素,并识别行业标准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动肉可追溯标准统一进而引领和带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一、文献回顾

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相当于采用一套复杂的信息技术,包括产品标识、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当不同企业参与实施可追溯体系时就需要共同应用一套标准的产品标识、数据交换和信息存取方式[8]。Pálsson等[9]、Smith等[10]研究认为,地区性的或非标准的产品标识只在一个公司内部有效,但在公司外部无法实现可追溯,就会造成信息链不衔接,阻碍可追溯体系的有效实施。Bechini等研究表明执行可追溯体系需要管理炔啃畔⒉⒂胪獠可舷掠沃间传递信息,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并发送给中心网络服务者或者直接发给接受者,信息处理与交换需要运用标准的网络交换体系或电子数据交换编辑方式[11]。标准的电子信息交换的数据单元是实施可追溯体系重要的催化剂[12]。Farkas[13]、樊红平等[14]、Jason等[15]的研究表明建立统一、规范的追溯标识体系、追溯信息记录与交换方式才能实现可追溯体系的有效性、协调性和内在可操作性[13-15] 。Banterle和Stranieri调查研究了意大利肉制品加工供应链上实施可追溯体系的32个加工企业,结果表明,企业应用统一的可追溯标准,提高了信息在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换效率,进而提高了供应链管理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16]。Manikas和Manos[17]、Frosch等[18]学者发现生产企业应用统一的可追溯标准后,支持了信息数据的一致性、互通性和可扩展性。

近年来部分国内学者对中国的食品可追溯标准问题展开了研究,一致认为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开发追溯信息系统,在产品编码、追溯信息采集内容、追溯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差异,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面对不同标准满足不同部门要求[19],致使不同环节不能有效对接,各个行业、部门的数据库不统一、不兼容,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和链接,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系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追溯,大大降低了可追溯体系的信息化服务能力[20-21],提高了企业实施的成本,加大了实施的难度[22]。林希等则具体提出中国需要不断完善与农产品追溯相关的基础标准(如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基本设计和使用原则、建立程序、记录要求、基本信息要求等)、技术标准(关键技术要求、数据元规范、编码规则、追溯信息的分类和管理规范以及追溯工具、追溯方式等,如电子标签RFID、磁卡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方式和使用规范等)、专用标准(畜产品、水产品、果蔬类以及加工制品等各个不同产业的技术规范)、评价管理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23]。

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统一的标准是食品可追溯体系实施的首要基石,基于统一的标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可追溯信息方能有序流动、有效共享,实现食品追踪与溯源的功能,尽管中国已经出台肉类蔬菜可追溯方面统一的行业标准,但如何促使企业将自建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从现有文献无法获知,而且制约企业应用行业标准的障碍因素是什么也缺乏实证案例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案例背景

本文是单案例研究,遵守了西方案例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同时借鉴了中国管理学、经济学研究者在分析国内问题时普遍采用的案例研究方法。本文案例考察的具体对象为南京生猪屠宰加工H企业,在2013年11月至12月间,课题组首席专家与组成的研究小组多次进入H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参观记录生猪进场后的信息记录、检验检疫、屠宰和发货的全过程,重点考察其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流程与要点,并针对每个问题的关注点与企业普通员工、管理人员和经理进行反复询问与讨论,以降低研究结论中的个人主观偏见。

H企业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下属子(分)公司300多家,遍布全国,年生猪屠宰产能已超四千万头,是国家八部委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全国肉食品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认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保障猪肉质量与安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H企业在国内率先探索实施了猪肉可追溯体系。可追溯标准的统一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首先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将自身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逐步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应用行业标准,有利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猪肉可追溯标准的统一,并以此为鉴逐步向其他食品种类推广。因此详细分析H企业猪肉可追溯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挖掘如何引导和激励企业应用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的路径,推动猪肉可追溯标准统一,进而促进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与普及,有重要的价值。

三、H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规范与标准分析

(一)中国肉类可追溯标准的发展历程

中国从2002年开始探索对猪肉实施可追溯体系。2002年中国农业部第13号令“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建立了免疫档案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启动肉类食品溯源制度和系统建设项目,制定了《肉类制品跟踪与溯源应用指南》和《生鲜产品跟踪与溯源应用指南》;2006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编制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2009年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畜肉)》。为统一相关标准,2010年商务部以肉类蔬菜为重点食品,了《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并于2012年相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编码规则》(SB/T 10680-2012)等五个实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行业标准,分别从总体框架、身份标识、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管理等六大方面,全面指导和规范肉类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如表1所示。

(二)H企业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与标准

为防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H企业从2009年开始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探索制定了屠宰企业追溯管理标准《生猪追溯管理制度》,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H企业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原料收购追溯管理

原料科负责收购分户和猪体分户工作。生猪进厂后,供应商实名注册备案,签订畜禽收购及质量保证协议。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的检疫员实施屠宰前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原料科督促入场生猪供应商填写《生猪收购信息登记表》,登记生猪收购信息,并按收购信息对需分户的生猪进行有效分户,分车运输或在猪体上做好标识区分,卸猪人员按批次将生猪分户分圈静养。根据生猪收购信息,将客户资料、生猪信息录入追溯系统,生猪过磅后MMS系统(即企业自建的可追溯系统)自动生成收购单据编号。送宰时饲养车间根据单据编号,依次对分户静养的生猪进行送宰,并c屠宰车间接收人员做好数字交接,保证单据传递及时、数字准确,杜绝串猪现象。检疫员对生猪收购、送宰等信息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生猪从入厂到送宰追溯信息真实有效。

2.生产过程追溯管理

屠宰前追溯操作人员根据单据编号,调出追溯系统自动生成的可追溯编码,分批打印可追溯编码即追溯标牌;同时准备好挂牌枪,尼龙挂牌胶针等辅助材料。屠宰过程中操作专人负责根据生猪的送宰顺序用吊牌枪将对应的可追溯标识牌打在每片生猪的后腿蹄拐处,每头猪两片白条保持可追溯标识牌一致。生产过程中同步使用吊牌枪对猪肝进行挂牌,保证同一头猪两片白条和猪肝追溯码一致。药残追溯时,根据生产流水顺序在追溯标牌背面进行检测编号,保证能有效追溯到不合格生猪及其产品。所有产品入库应按生产日期、品种、类别分库、分道进行存放预冷,并做好标识,保证药残检测和退库信息能有效追溯。所有产品入库、出库必须进行扫码,由生产科、仓储科每天根据扫码信息对库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产品发货追溯管理

发货扫码前确认客户订单信息,发货时,打开销售ERP系统根据客户的订单打开扫码追溯系统,根据客户的白条等级要求,使用无线扫码枪对对应的白条进行扫码录入ERP系统。装车并打印出库码单,做好对应,随货同行。出现返货时必须对产品追溯编号逐一核实,并做好相关记录。

4.产品召回与演练

已发货产品存在质量缺陷时,根据追溯信息及时、准确实施召回。在实施产品召回时,根据追溯码,向后可以追溯到销售客户,查询到的信息包括销售客户名称、产品品质、销售数量等。根据追溯码,向前可以追溯到原料客户,查询到的信息包括收购单据编号、供应商名称、地址、产品品种、数量、重量、收购日期等信息。

(三)H企业可追溯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兼容性

通过比照H企业肉类可追溯体系实施标准与商务部的行业肉类可追溯体系实施标准,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兼容性有待提升,如表2所示。

1.信息采集方式不同

按照商务部的行业标准,生猪供应商实名注册备案后,对备案主体发放流通服务卡,一般为IC卡或CPU卡,作为供应商所持的身份凭证和记录、传递交易过程信息的载体。服务卡须遵照商务部规定的信息记录格式和加密规则,采集供应商、生猪收购等信息,全国统一标识,统一样式。经营者须持卡交易。而H企业实施肉类可追溯体系的标准以及实际操作中,均没有对生猪供应商发放流通服务卡,而是对生猪供应商发放纸质的《生猪收购登记信息表》,采集生猪收购信息。

2.存储信息的可追溯系统不同

按商务部行业标准,生猪供应商备案后,以生猪产地检疫证明为批次管理依据,同一张产地检疫证的生猪为同一批次。根据确定的批次,建立以产地检疫证号为索引的统一规格的电子台账,即存储信息的可追溯系统,录入该批次生猪的品种、数量、重量、贩运户(货主)、进厂时间、产地、养殖户(场)、产地检疫证号、运输工具消毒证号等信息。电子台帐需按规定的格式和规范录入和保存信息。而H企业按批次分圈静养后,根据《生猪收购登记信息表》,将该批生猪的收购日期、收购地区、养殖户姓名、生猪数量、品种、收购人姓名、检疫是否合格、检疫号、车号、消毒证号、处理情况等收购信息,录入企业自建的MMS系统,即企业可追溯系统。

3.追溯码不同

商务部规定追溯码是标注于交易凭证或零售凭证上,用于查询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信息的代码。由13位“经营者主体码”加7位“交易流水号”组成,共20位条形码,在全国具有唯一性。而H企业自身生成的追溯码格式与商务部要求的追溯码格式大相径庭,H 企业的追溯码为17位条形码,由3位“公司代码”加8位“生产日期”加3位“供应商代码”加3位“该供应商的第几头猪”组成。

4.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不同

按商务部标准与要求,各流通节点主体对可追溯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统一规定的传输格式、传输通道和文件传输命名规则传送至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形成本市肉类流通追溯信息链条,实现数据的储存、统计分析与实时查询。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再按照商务部规定的具体采集指标及时限要求,将有关信息传送至中央追溯管理平台。而H企业收集的追溯信息,主要用于满足企业内部对问题产品的追查与召回,以及对库存数据统计分析的需求。信息并不上传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当下游进货商,比如上海沃尔玛超市实施了猪肉可追溯体系,H企业会按对方要求提供屠宰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

四、案例分析揭示出的问题

通过分析H企业的可追溯标准与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可以发现企业猪肉可追溯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尚未兼容,两者在信息采集与存储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影响企业将自建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尚存在缺陷

商务部负责引导和监管流通环节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商务部的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适用于流通环节生产主体,不能延伸至养殖环节。养殖环节的猪肉可追溯标准由农业部负责制定与。这就使生猪养殖环节与流通环节的可追溯标准之间不相兼容,养殖环节与流通消费环节的可追溯体系不能有机衔接。因而,即便生产主体按照商务部的行业标准实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也不能实现生猪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养殖环节的可追溯信息与流通环节的可追溯信息是隔断的,进而严重制约企业对商务部的食品可追溯行业标准应用的积极性。

(二)缺乏足够的经济动力

案例分析结果表明,H企业没有将自建的猪肉可追溯标准与统一的行业标准相兼容。通过对H企业多名高级经理的访谈表明,企业标准未与行业标准相兼容,并非技术上不可实现,或成本太高难以达到。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可追溯猪肉相比普通猪肉的溢价不明显,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度与购买意愿不高,致使企业应用统一标准实施全程可追溯无法获得相应的高收益。因而在利润最大化条件的约束下,大企业的必然选择是继续应用自身标准,实施企业内部猪肉可追溯体系,以确保自身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与成本。

(三)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普及率不高

全程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功能远远大于企业内部可追溯体系,比如,共享上下游可追溯信息、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缩短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时间、提高全行业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信誉等。然而,H企业实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仅属于内部可追溯体系,屠宰加工环节的信息也不上传城市追溯平台,尽管追溯码会随货传递到下游销售商,但现实中大部分农贸市场的猪肉销售商没有实施可追溯体系。因而,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功能不能有效与全面地发挥,极大地影响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可获得的潜在收益,抑制企业使用统一行业标准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激励供应链上所有主体共同参与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

五、结论与建议

中国商务部陆续了一系列指导与规范流通环节肉类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行业标准,意在统一相关标准进而推动中国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本文以猪肉为例,考察了行业龙头企业南京生猪屠宰加工H企业,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流程、使用的标准与规范,并将H企业使用的标准与商务部的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发现企业标准与商务部的行业标准在信息采集、信息存储、追溯码、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H企业猪肉可追溯标准未与行业标准相兼容,企业实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属于内部可追溯,不能实现生猪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猪肉可追溯信息无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充分的交流、共享与利用。而进一步研究发现,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尚存在缺陷、缺乏充足的经济利益驱动、产业链末端的大部分销售商未实施可追溯体系等原因共同影响了企业采用猪肉可追溯行业标准的积极性。统一的制度和标准是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石,为推动大型企业率先应用统一的标准,笔者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

第一,促进不同生产环节食品可追溯行业标准之间的衔接。以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为例,目前,中国已经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工作,农业部继续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原先由商务部负责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也划入农业部。因此,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配合下,应该由农业部逐步统一养殖与流通环节的猪肉可追溯俗加胧凳┕娣丁1热缤骋簧猪从养殖环节到最终猪肉消费环节唯一的标识码,整合相关数据,形成唯一的中央追溯管理平台等,从而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给企业良好的示范效应。只有统一国家相关标准,可追溯信息不再隔断,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监督生产者参与实施全程可追溯体系。

第二,激钇笠到自身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企业标准未与行业标准相兼容,并不单纯是技术或标准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企业考虑额外收益能否超过额外成本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通过成本补偿、市场激励与惩罚等措施,引导企业逐步将自身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兼容。另一方面,加强对可追溯食品功能与效用的宣传,增加消费者认知,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与支付意愿。进而提高可追溯食品相对普通食品的市场溢价,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使用统一标准和实施全程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

第三,推动供应链主体共同参与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以猪肉为例,供应链上的生产者共同使用统一的猪肉可追溯标准,方能实现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因此,有必要通过组织培训、免费提供可追溯电子秤等方式,推动农贸市场销售摊贩参与实施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使可追溯信息有序流动、有效共享,最大化生产者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潜在收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可追溯体系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快速识别问题来源,必要时实施召回的功能。

本文的研究尚存在缺陷,仅是单案例研究,对引导大型猪肉生产企业的行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企业调研和数据可获得性的难度,本文未对不同类型企业展开调查与案例分析,未能进一步按不同企业采用统一标准后对其实施可追溯体系的影响展开后续分析,这制约了本研究的应用范围,也是未来研究值得继续深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玲玲,刘晓玲,吴林海.猪肉可追溯体系中的利益分配研究――以无锡市为调研对象[J].现代经济探讨,2013(6): 53-57.

[2]吴林海,徐玲玲,朱淀,等.企业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郑州市144家食品生产企业的案例[J].管理评论,2014(1): 99-108,119.

[3]Van RIJSWIJK W,FREWER L J,MENOZZI D,et al.Consumer perceptions of traceability: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associated benefits[J].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008,19 (5):452-464.

[4]李睿奇,李韵.沈昌祥:食品追溯标准亟待解决[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6): 51-52.

[5]李传勇,陈琼,陈永锋.福建省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14(6): 187-188.

[6]贺永德.产品标识和追溯性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9(6): 130-131.

[7]吴林海,王淑娴,徐玲玲.可追溯食品市场消费需求研究――以可追溯猪肉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3): 119-128.

[8]SALTINI R,AKKERMAN R,FROSCH S.Optimizing chocolate production through traceability:A re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farming practices on cocoa bean quality[J].Food Control,2013(29):167-187.

[9]PLSSON P G,STOROY J,FREDERIKSEN M.Traceability and electronic transmissions of qualitative data for fish products[R].Lyngby,Denmark:Department of Seafood Research,Danish Institute for Fisheries Research,2000:65-66.

[10]SMITH G C,PENDELL D L,TATUM J D,et al.Post-slaughter tractability[J].Meat Science,2008,80(1):66-74.

[11]BECHINI A,CIMINO M G C A,MARCELLONI F,et al.Patterns and technologies for enabling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through collaborative e-business[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8,50 (4):342-359.

[12]OLSSON A,SJOLDEBRAND C.Risk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through the food supply chain: Case studies on the Swedish food industry[J].The Open Food Science Journal,2008,2(1): 49-56.

[13]FARKAS J.Rapid detection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M].Paris: Fair-Flow/INRA,2003:156-167.

[14]樊红平,冯忠泽,杨玲,等.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的应用与探讨[J].生态经济,2007(4): 63-65.

[15]PARKER J S,WILSON R S,LEJEUNE J T,et al.Including growers in the “food safety” conversation: Enhanc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programming based on farm and marketing needs of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ers[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2012,29 (3):303-319.

[16]BANTERLE A,STRANIERI S.The consequences of voluntary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An applic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J].Food Policy,2008,33 (6): 560-569.

[17]MANIKAS I,MANOS B.Design of an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odel for supporting traceability of dairy produ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2008,62 (1):126-138.

[18]FROSCH S,RANDRUP M,FREDERIKSEN M T.Opportunities for the herring industry to optimize operations through information recording,effective traceability systems,and use of advanced data analysis[J].Journal of Aquatic Food Product Technology,2008,17(4): 387-403.

[19]杨玲.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世界农业,2012(8):105-107.

[20]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5):488-490.

[21]胡求光,童兰,黄祖辉.农产品出口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激励与监管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4): 71-77.

[22]周纯洁,陈世奇,赵博,等.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应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4,8(22): 82-84.

[23]林希,胡昌川,任雁,等.浅析农产品质量追溯与标准化[J].标准科学,2010(4): 33-36.

篇9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选课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起来后,对它的研究和讨论越发深入。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始于1945 年美国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是针对当时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专门化、知识被严重割裂等问题而提出来的。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专业性教育部分,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通识教育面向所有大学生,并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旨在培养能够有效地思考,能够清晰地与别人沟通思想,能够认识普遍性价值的复合型人才。其内涵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通识教育要培养现代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和“人”; 第二,通识教育要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其具备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第三,通识教育要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和较强的能力素质。

2 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程。①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工作,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够让学生在主修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跳出专业范围,突破学科阻隔,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内容,有利于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拓展专业知识、开启思维之门。②二是能够让通识课程的任课老师从学生的感受出发,主动去了解其他专业的学科性质,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式,进而提升自身能力。三是通识课程的开设推动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贯通,为综合交叉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智力储备。

3 本科阶段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特点

3.1 通选课具有相对灵活性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必修课和通选课。公共必修课包括英语、计算机、体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主要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这部分的课程体系已相对完善和固定。而通选课一般由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设置,高校拥有相对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体现自身特色和教育取向,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的关键。

3.2 通选课具有明显趋同性

本科阶段的课程基本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进行设置。学科专业目录除规定了 249 种专业外,还对每一种专业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就包含关于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比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质工程专业,遵循专业目录,其设置的专业主干课为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基础、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钻掘工艺学、工程地质勘察等;还规定了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测量教学实习(1周)、地质认识与教学实习(6周)等。同样的通选课的课程设置同样受制于专业目录――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专业目录以外的课程,③即使学生有需求,老师上不了,院系也无法承担教学任务,导致了我国高校之间的通选课差异小,很难形成特色。

4 本科阶段通选课体系的现状

4.1 部分“985”工程大学通选课课程体系的基本情况

根据武书连等所著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及高校官网资料,对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33所“985”工程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大学名称以科研得分排序),其中,以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7所大学为代表的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占21.2%;其次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4所大学开展素质教育,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等4所大学开设通识学院,两种类型均占12.1%;第三是成立基础学(课)部的高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3所,占9.1%;最后是开设公共基础课的高校,如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所,占6.1%。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3所大学,以公共必修加通选课的实施开展通识教育,占比最大,为39.4%。从上述数据上看,通选课是目前高校通识教育开展的最主要形式。

4.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选课的建立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一致,采用公共必修加通选课的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建立通识的跨学科基础的教学体系,启发学生思想,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台了通选课课程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人文与艺术等课程类型及开课人数、学时、学分,并规定了通选课的考核和评定办法。管理办法特别强调:教师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2013学年度共开设通选课283门,占所有课程的5.5%,通选课学分累计为374分,为该学年学分总数的2.5%,满足35760人次的选课需求。其中包括地球趣语、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前沿、应用地球物理导论、地震与地震灾害、行星科学概论、油气开采与集输、地壳运动及地壳形变、数字地球技术与应用等依托现有专业优势开设的通选课课程,更有根据野外工作经验开设的野外生存体验课和根据长期地质工作经验开设的玉石及玉器赏析。

5 关于本科阶段通选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想法

5.1 确立建设原则

通选课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强调价值导向性,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学识的培育,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视角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选课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史、思想史和学科智慧;二是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批判精神;三是加强学生对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的认识;四是促进不同学科间交叉渗透;五是使学生自觉遵守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价值和规范;六是使学生在最基本的学科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路和方法;七是启迪智慧、拓展视野、有利用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5.2 调整教学计划

作为选课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在本科教育中所占比例较小,同时,要求学生完成的公共必修课又占据了相当比例的学分(约 40~50 学分)。④因此,建议调整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改革。第一,在本科教学中,增加通识课程在毕业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第二,在通识课程内部,通过将公共必修课中适合通选课要求的课程吸纳到通选课体系中等多种途径,适当减少公共必修课的数量,加强跨学科、探究性、综合性等通选课的比重;第三,开展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新机制改革试点,增强高校专业建设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和权利,加快完善学校专业调整与动态优化机制,允许高校根据自身的力量来自主设计新的通选课课程,为发展具有特色的通选课课程体系提供平台。

5.3 完善课程内容

高等学校必须由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转向“整体化、综合化”的知识教育,创立跨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通选课课程,在文科和理科中筛选出灵活性较强的内容,可以进行文理融合,形成理工结合的新课程,以此来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综合化发展要求,进而构建通识教育的立交桥。⑤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少而精的高品质通选课,提升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逐步改善通识教育课程“杂、乱、差”的地位和形象,使有限的通选课学分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

6 简短的研究结论

高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证明,不管什么样的学科和专业都可以通过通识教育的实施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识教育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大学教育的全体。当前,通选课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明确目标和步骤,进一步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多样化的课程特点,不断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通讯作者:潘娣

注释

① 蒋宗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86-88.

② 熊治平.关于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的几点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9(4):41-42.

③ 孙鑫.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课到课率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校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等大量添加,科技教育逐渐规范化,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开始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占据主干地位,科技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但目前高校所出现的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作为高校课程设置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课,大学生却对其不怎么“感冒”,到课率始终偏低。艺术特长生这种情况尤为严重,这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现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个别访谈等方法对艺术类学生文化课到课率低的原因进行探究。

二、研究过程

在充分讨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科带头人和专家进行进一步论证,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明确目标、重点后,即着手调查,我们主要使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适应性检测问卷”,对2009、2010级的室内、环艺、服装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情感态度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统计进行归因分析,进行了文化课教学现状调查,对教与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实施阶段,从以下几个子课题开展研究:

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研究

分析教学现状,对传统课堂和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反思,通过改革文化学科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实施教法创新,进行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学科渗透,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需要,丰富艺术生的文化内涵,夯实艺术生的文化功底。

对艺术生的学法指导研究

针对艺术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学法交流等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对艺术生的班级管理研究

通过加强艺术生的心理辅导,加强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为艺术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心理空间。

艺术生个案研究

根据典型艺术生的学习、心理、行为等制订落实矫治方案,完成案例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初步理清了艺术专业学生文化课发展低兴趣的原因:

通过在学生和老师的调查中我们知道了艺术专业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是由主客观原因导致的。

(二)初步理清了艺术类专业课与文化课两类课程的关系。

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也存在着一致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它们是相生相伴,尽管表现的方式不同,但表达的内容上来说,它们具有相同性。尽管思维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具有互补性,从情感的角度来讲它们具有相通性。尽管要求的能力不同,但他们都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要做到二者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二者相融相通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学科参透,使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教学效益相互促进。

(三)构建了艺术类文化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的有效策略。

1、将文化课的教学内涵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以文化课程促专业课程。

2、将专业课的艺术形式借用到文化课的教学中,以专业课程促文化课程。充分利用文化课课堂教学这个载体,挖掘科学美育因素,激活课堂教学。

(四)提升了学校对专业课与文化课两类课程的教学管理。

做到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协调发展,除了相互整合相互渗透外,还必须优化专业课与文化课各自学科的教学过程,减少因各自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率不高而导致的教学内耗以及教学资源的浪费。

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应有别于普通文理科大学生文化课的教学方式,,应遵循下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内容的取舍

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认识水平,以及国家教育部对文化科目的具体要求,对文化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目标降低,难度下调。大胆舍弃教材中的繁、难、偏、旧的内容。

(2)教学方法的选取

1)坚持“低起点,小步走”的原则

2)坚持“分层教学”的原则

3)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

艺术专业学生转差的难度相当大,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失去耐心,难免出现烦燥,滋生怨气,言语之间不免会刺激学生,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求教师调整好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多与学生交流,多用言语激励,目标激励。

(五)有效的改进和指导学生对两类课程的学习方法。

要做到文化课与专业课协调发展,除了改革学科教学传统模式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忽视学法指导,即过分强调不同学科知识结构及其系统性,强调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自身教法的合理性;而往往忽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对教法的接受程序,忽视学习主体一方的认识、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规律等。因此,重视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六)探索对艺术专业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做到专业课与文化课协调发展,在加强对艺术专业班级的文化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艺术班的班级管理。

1、加强对艺术专业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艺术专业学生性格活泼好,思维活跃,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自控力较差。在中学时就与文理科的同学有明显的不同,艺术专业学生的学生人人都有理想,个个都希望自己能走上属于自己的艺术设计道路,但是他们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忽视自己人文素养的提高,他们有个性,却不愿被过多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其行为或多或少地也带有艺术化,表现为行为自由,纪律松散,穿戴出格,口带秽语,从众心理,强人出头,有些学生常常身染一些恶习却美其名日:“艺术个性”。

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的机会更多的是在真正的合格公民之中,一个连做合格公民都成问题的人,成为人才的机率则是微乎其微的,成才先成人,成人首先是要成为文明人,在班级管理中同,要求学生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2、艺术专业班级的班级管理应“艺术化”,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艺术专业学生性格敏感,容易冲动。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强调针对艺术生的实际,要更多地用德与情去感召学生,规范学生,把外在强制力变为内在约束力,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站在学生角度模拟学生的心理,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增强效果,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我们要求辅导员在管理中讲究工作艺术,做到几个结合。

①理论疏导与感化疏导相结合。

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利用班会民主讨论某一问题的严重性与危害性,避免了空洞说教,了解班情学情,摸清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情感脉博,做起工作来有很强针对性、说服力,学生信服。利用入学教育和班会的时间共同欣赏至情至性、感人至深的名家名篇,一起感悟人生。在期末总结班会上表扬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的缺点提出希望。

②集体舆论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通过以学生主体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约,让学生体会到班级这个小社会里遇到问题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和导向。同时,加强了对后进生的管理与转化。许多班建立了后进生档案,追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与之接触的社会成员、班主任,他们较信服的科任老师及相关教师经常也他们谈心,定期与家长见面,方式进行教育,事前预警而不是事后调节。

③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严格要求不等于一味惩罚学生,尊重学生不等于纵容学生,对于犯错误学生,辅导员处理灵活、方法得当,如对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求全责备,对于经常犯的小错误,少采用疾风骤雨式的方式,对于严重违纪学生的处理,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这样一个案例:环艺3101班学生郑可人,性格活泼,兴趣广泛,待人热情。小时候曾参加过绘画比赛,参加过演出。到处是一片赞誉声音,周围都是羡慕的眼光,无形中形成了他的虚荣心。中学时候由于过多的社会活动使得他的成绩下降,不为人所注意,后来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故意穿出一些出格的衣服、作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引起别人的注意。经过高考进入大学后,他也准备混日子,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上课不听讲,故意与老师对立,其表现很让老师头疼。辅导员屡次找其谈话也没用,许多老师想劝其退学以减少麻烦。辅导员了解到其父早年承包工程赚了些钱,后来由于劳累过度得了严重的风湿病,他对其父母很孝顺,外出打工就是因为他不想父母操劳,辅导员主动到医院去探视他,并托人找来治风湿病的药方送给他的父亲,通过谈心,让他知道其父母对他的期望,让他知道做人的责任,并用学生的事例激励他;经常在他的作业试卷上写一些鼓励的批语,在知识补差的同时鼓励他要有恒心意志毅力;在他小有成就时又提出新的目标,到大二下学期,他象换了一个人似的,他母亲在一次和辅导员的会面中谈到他的表现喜极而泣。

3、艺术专业班级管理应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艺术专业学生胆子大,好表现,把很多职责和事情交给学生去做,他们会想出很多老师想不到的点子,提出很多新花样,把全班学生组织到活动中去,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将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实行轮流值日,轮流班长等,通过征集文明用语,校园警示语等,在校园广播、校园卫生、黑板报、寝室是我家、校园环境设计等方面让学生体验管理、学会自律。

4、家校合作管理,深化德育教育资源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实行与家长定期联系机制,进行班级情况通报,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一齐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我们强调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群体更是影响学生个性的德育环境,每位教师都应有德育使命感,重视自己的言行修养,树立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思想,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召学生。

四、问题与讨论

1、专业课与文化课的理论层次和文化内涵上存在着交流和互补关系,受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文化层次的局限,研究主要停留在操作应用层面,着重于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对于两者的理性研究还有待深入。而且,对于两类课程的处理,还需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个人的性格特征等方面综合研究,我们对此研究不够。

2、艺术专业班级的教学是一种全新探索,艺术课程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国家学校需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和法规,建立科学有序的评价体系,确立评价原则和标准,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实施评价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3、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具有某种技能和本领,而是要使交往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艺术专业学生文化低蕴不足,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品行不端等现实值得重视,怎样在培养艺术生专业课与文化课协调发展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有效的解决此类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4、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自己首先应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应善于发现的挖掘文化课和专业课中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共同点。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对两类课程的关系认识不足,影响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有效的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陆祺.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陈勇著.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3]黄艳梅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