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础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会计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归结起来,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确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由于对“收益(利润)”要素的认识不同,人们往往只注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益)”结构模式的理解与运用,而忽略了“收入”和“费用”要素及其关系。比如,国际会计准则不单独认可“利润”要素,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不仅单独设立了“全面收益”要素,而且细分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等要素。②无法解释资产、负债、业益等要素与收入和费用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资金运动静态表现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但对于动态与静态内容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却相去甚远(因而多数著作干脆避而不谈)。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其根源在于:①财务会计要素建立在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基础上,从这个基础入手建立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才能逻辑性地得出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若干正确观点。而现行做法,却是将会计实务中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加以归并而“确立”所需的“财务报表要素”。②财务会计要素是按照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对财务会计对象内容进行的合理划分,财务会计要素及其变化规律体现着财务会计对象内在的规律性,体现着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固有特征。认识和把握财务会计要素,不能割裂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必然联系。而现行的观点,却未能作到这点。③财务会计要素体系所具有的“系统”、“环境”、“等级秩序”、“结构”等特征,决定了不同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必然性及其“有序性”。而现行的观点,却忽略了这点。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目的在于揭示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其直接作为账户、复式记账等会计特有方法的理论基础,因此,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结构模式。
确立基本要素结构模式,应该从企业资金运动及其经济业务本身的固有规律入手。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资(本)金的进入(如吸收投资和借款等筹资)与退出(如分派和偿债等)和内部营运使用。资(本)金进入与退出企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业益)要素发生变化,资金在企业内部的营运使用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投入资金(发生费用)和不断收回新资金(取得收入)的过程,因而其在会计上表现为费用和收入的变化。费用发生与收入取得过程,同时也是消耗旧资产、产生新资产的过程,而且,费用的发生与收入的形成,始于资产又归于资产,因此,收入与费用对比的结果(损益)仅仅表明资产的增减量。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对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揭示与表达,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a.企业的经济活动始于会计期初已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期内收入与费用发生前(即会计期初)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结构模式
b.期内经济业务的发生,就其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影响看,包括两类: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和不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在内容上,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主要是:消耗资产(或产生债务)而形成费用,取得收入而增加资产(或偿付债务);而不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主要是:企业发生筹资、偿债及分派事项。会计期内基本要素的变化关系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动态结构模式
动态结构模式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动态过程”的完整描述。由于“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动态结构模式是揭示财务会计基本要素关系的典型模式。换言之,其重要性要远远高于静态结构模式。在动态结构模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要素,均以“变动”的身份出现。如,资产要素是指“资产的变动”,“负债要素”是指“负债的变动”等,而不是所谓的“期初数”。收入、费用要素本身属动态要素,意味着资金的“运动形式”。正因为各个要素以“动态”出现,因此,资产与负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资产与费用、资产与收入等要素之间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一目了然。
c.企业特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又止于会计期末已经形成的新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期末根据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确定利润。由于该利润实质上是“报告期内除业主投入和业主派得外的一切权益上的变化”,因此,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的“差额”表现为“所有者权益(业益)”的一部分。此部分数额,正好等于期内企业经营活动中因收入和费用变动而导致的资产净增(减)额。期末确认企业期内经济活动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之后,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关系复归为以下形式(但数量已经发生变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结构模式
由于企业资金运动是其动态表现与静态表现的内在结合,因此,揭示资金运动规律的要素结构模式也必然地分为动态结构模式和静态结构模式。静态结构模式揭示企业资金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存在规律,而动态结构模式揭示企业资金运动在绝对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由于资金运动存在的“动态”特征,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也表现为一种变动的“模式群”。在“时间观念”上,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群涵盖了期初、期内、期末紧密衔接的全过程的资金运动;在“空间观念”上,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群包容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内容。在期初,静态结构模式表现资金运动的初始状态,其揭示的要素数量关系均是“期初数”,要素结构模式实际上就是“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在期内,动态结构模式表现资金运动的变动状态,其揭示的要素数量关系均是“变动数”,要素结构模式实际上就是“资产变动+费用发生=负债变动+所有者权益变动+收入取得”。在期末,新的静态结构模式所表现的经济意义与期初的结构模式相同,但说明的是新的数量关系。
2现行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分析
揭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之间关系的模式是最基本的要素结构模式。然而,国内、外有关论著或教材,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的界定和理解尚存在不小差别,有的甚至是误解。例如,美、英国等国的大学会计教材中,均以“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业益”作为“会计方程式(TheAccountingEquation)”。而我国则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都作为“会计方程式”。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由于收入是取得利润的基础,是利润的增加因素;费用(成本)是利润的减少因素,利润又是企业资金来源增加的一种渠道。因此,资产=负债+权益会计方程式与收入-费用=利润会计方程式,可以综合为下列会计方程式:资产+费用=负债+权益+收入”。
美、英等国均以“资产=负债+业益”结构模式为基础,来阐述财务会计程序中各种方法的建立与运用,但却未将“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作为“会计方程式”。经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以“资产=负债+业益”为依据阐述复式记账等方法的理论基础,已经可以得出合理而完整的解释,加入其它“会计方程式”也许会“多此一举”。②“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结构模式只能说明收益(利润)与收入、费用等的量化关系,而并不能揭示其在经济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在如何完整揭示财务会计对象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方面,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成就明显地超过了西方学者。这不仅与我国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有关,也与我国学者的价值观念相关。但遗憾的是,我国会计学者却未能全面揭示两个“会计方程式”之间的固有关系,也无法提供“综合会计方程式”成立的充分理由。不少学者将“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理解为“期末资产+费用=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篇2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模板化。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离不开规范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是记录、反映、监控企业管理行为和经济活动的需要,更是加强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的需要。实行模板化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有效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
1 开展模板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规范化。将企业财务活动、会计核算等工作,以模板的形式固化下来,有助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规范,防止管理随意性,便于稽核、检查和监督。
(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财务会计工作模板化,能够贯彻企业内控要求,将管理制度格式化、表单化、程序化,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有助于充分发挥财务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对各类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等按照规定的模板进行撰写,能够从全面性、强制性等方面进行深刻财务分析,支持企业管理决策,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有助于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模板化简洁明了,使财会人员既能从全局、又能从微观了解具体工作,能够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5)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活动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会计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反映,通过实行模板化的措施,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模板化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1)会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各类自制原始凭证,例如原始凭证粘贴单,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报销单,原材料入库、领料单,产成品出入库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础表,无形资产摊销基础表,应缴税费计算基础表,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结转基础表,应付职工薪酬计算表等。②会计手册,记账凭证格式,会计账簿格式,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档案管理等。
(2)财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货币资金收支活动方面,例如货币资金收支预算及执行表(年度、季度、月度)、货币资金收支日报表、资金支付审批单、借款单等。②财务管理方面,例如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表、合同审批表等。
(3)财务分析类模板。主要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季度、月度),企业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析,资产负债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4)财务管理业务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类模板。财务决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利润分配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关于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关于公司向银行借款的议案,关于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议案,关于关联交易的议案,关于收购股权的议案,关于调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等。②汇报请示类模板。会议纪要,考察报告,尽职调查报告,财务负责人履职报告以及有关财务事项请示等。③财务会计制度类模板,按照企业统一要求制订。④财务协议合同类模板,按照企业规定和交易方的要求统一制订。⑤可行性分析模板。投资可行性分析,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可行性分析,收购股权可行性分析,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的可行性分析等。
3 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要求。
(1)模板设计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财务会计工作政策性强,设计模板时,要认真研究、学习和执行国家相应规定,体现模板的政策性。
(2)模板设计要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防范风险、规范运作的有效办法。各类财务会计模板,要将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化,以表单为载体,体现模板的流程性。
(3)模板格式设计要规范。无论是表单式模板还是文字式模板,务必按照国家写作规范来进行,反映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特色,结构清晰,内容完整,避免随意性,体现模板的规范性。
(4)提升模板的执行力。模板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加大模板的推行力度,提升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加大对模板执行的检查监督和考核,体现模板的强制性。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各项财务会计工作模板,要根据模板所反映的内容,充分利用财务核算系统、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模板的先进性。
(6)及时更新模板内容。模板内容要结合企业管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体现模板的及时性。
(7)充分运用模板所反映的内容为企业管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模板是工具,通过研究模板所反映的企业财务会计情况,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查找管理不足。对于模板反映出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体现模板的实用性。
4 结语。
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作用;必要性;措施;财务会计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的作用与必要性
财务会计是指全面系统地核算、监督企业已完成资金运动,将将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提供给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并以此作为目标进行经济管理活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财务会计可利用多项会计程序,进行决策有用信息地提供,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以此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有效提升,并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地保障。从根本上来说,会计系统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耦合而成的,它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脱胎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二者的理论基础有其同源性,但也各有其不同的运用领域。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信息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及其行为;管理会计则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人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二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总体要求,共同为实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目标和满足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服务。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的作用
管理会计被叫做"内部报告会计",其作用就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同时利用多种专门方式,通过加工、整理和报告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促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够以此规划与控制日常出现的各项经济活动,并能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管理会计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市场经济作用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会计服务主体、核算范围及信息质量等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会计工作必须对各类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的需求相符合,因会计工作将对企业、国家分配关系造成直接的影响,及社会各方利益关系造成重大影响,要求企业必须对各方利益关系进行合理协调,并对市场各种风险进行抵制与防范,才能确保企业资金的运转情况的真实性,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规范会计工作流程,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以此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并对其工作水平进行有效提升。
施工流动性强、单件量大及施工工期长及涉及范围广等都是建筑企业的特点,这些特点的长期存在将对建筑企业筹措资金、形成产品价格、结算工程方式及预算、考核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比其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环节较多,如工程投标、建筑生产、材料采购等,利用会计核算、分析及对比能够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并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处理。由此可见,企业所有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财务会计工作,其为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营利为建筑企业经济组织的主要目的,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本质。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进行时,必须严格按照客观经济规律,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制度,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整体提升,并进行资金运动的合理组织及对财务关系的综合价值管理工作进行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为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为此建筑企业管理必须重视会计的作用,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才能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工作的措施
现阶段,我国具有极为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承接的工程项目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建筑企业不仅面临国内竞争,更加大了国外竞争。为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必须重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工作加以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充分了解,财务会计必须积极参与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为实现财务管理会计的价值,必须对财务管理理念进行不断更新与拓展,选用递进法进行财务会计管理,达到法治化、科学化地管理财务会计工作。同时严格遵循企业发展优势,对其自身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并选用新型技术等现代化方式,对传统会计工作流程及运作模式进行改造,并始终坚持以成本、效益为中心,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内部价格结算体系的建立。建筑企业各部门进行产品、财务等提供时,可将市场价格作为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依据,降低目标成本管理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为考核成本提供便利。成本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是计量、记录、分析及检查企业经营的一种管理活动,通过成本核算,对企业经济管理环节进行监督,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本核算是依据企业工作要求各部门建立的核算制度,成本核算是通过成本核算资料,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数据,遵循统计原理,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整理,该方式可对企业经济规律性进行充分展示。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筑企业的特点为施工工期长、流动程度大等,这种特点的长期存在极易出现分散资金使用管理的现象,同时,因部分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等,将加大资金协调运转的难度。资金管理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部分,其包含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作为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主要措施,加速资金周转可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并通过资金管理强化,可对资金运行监控力度进行加大,以此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并对风险抵御能力进行有效增强。通过财务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的推行,必须在施工企业开户银行打入全部收入,随后在其银行账户转入。通过财务部门将管理费、税金及代垫费用扣除后,遵循工程具体施工情况,对资金进行合理应用,通常资金选用分期分批拨付。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达到集中调控资金的作用,还可以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有效提升,是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BOT、BT、PPP等工程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融资能力,为达到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对建筑工程投融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统一管理、集中融资、集中管理及高效融资的新型格局。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资金渠道多元化已经成为发展方向,在建筑工程资金管理系统内管理会计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为加大建筑资金投融资力度,做好管理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四)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在施工企业经营财务制度合理、科学制定后,应重视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确保工作人员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及思想道德素养,这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贯彻执行财务制度的同时,应向企业领导进行经营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提供。同时,按照企业经济管理具体情况,明确单位各部门的职责,进行责任的划分。尤其在财务素质提升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几点:如招聘时,必须确保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对新会计准则技能进行充分掌握,具有吃苦耐劳及创新精神;工作时,必须加大会计人员工作培训力度,帮助其对会计政策及工程程序进行及时掌握,以此提升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能力;管理考核时,应确保考核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以此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推行对其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并能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战略的基础,是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在公司战略中占用重要地位。会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人员,其工作是否规范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可对全体财务工作人员成本意识有效提升,并能对项目投入产出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是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的途径。特别是在政府大力解决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基础上,必须调整建筑单位的管理结构,重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才能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宋胜利.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09).
[2]孙鹏,王巍.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0).
[3]刘建辉.浅析如何加强湖南民营建筑企业的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10).
[4]范经华.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思考――基于新经济环境视角[J].财政监督,2008(08).
[5]胡玉明.全新的管理会计框架――《高级管理会计》给我们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1(10).
篇4
一、财务会计处理
(一)平时收到贴息资金的财务会计处理
平时收到贴息资金时,如果借款利息
已经计提的,应按技改工程进展情况分别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l、如果技改工程已交付使用(或者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下同),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收到的贴息资金冲减财务费用,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如果技改工程已交付使用,工程施工期间借款利息计入工程成本后,又收到施工期间贴息资金当如何处理?《函》中未作规定。笔者认为,鉴于技改革工程一般施工或购置承续时间较短,应计入工程成本利息数额一般较少,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收到贴息资金后可以不冲减固定资产成本,而直接冲减财务费用;但是,如果应冲减工程成本的贴息资金数额较大,则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精神,调整技改设备(或建筑物,下同)的账面原价和已提折旧:按收到的贴息资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应冲减技改设备成本的金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应冲减财务费用的金额,贷记“财务费用”科目。同时,冲减多提的折旧;按多提折旧金额,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多提折旧计入当年成本的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等科目;按多提折旧计入以前年度成本的金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2、如果收到贴息资金时技改工程尚未交付使用,借款利息计入工程成本的,收到的贴息资金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在建工程”(或“基建工程支出”、“更改工程支出”等,下同)科目。
(二)年度终了但尚未计提技改借款利息时收到贴息资金的财务会计处理
《函》中规定,企业年度终了前,尚未计提当年技改借款利息的,收到的贴息资金作为专项应付款单独反映,专门用于支付技改借款利息。收到时,按实收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计提的技改借款利息,贷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实际支付技改借款利息时,按应计入专项应付款的利息,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按应计入预提利息的部分,借记“预提费用”、“长期借款”等科目;按实际支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如果计入专项应付款的贴息资金与应实际支付的利息有差额,《函》中规定“按照《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费用的规定执行”。经查以上两个制度中并无直接规定贴息资金财务会计处理的条款,那么对上述规定当如何理解,笔者认为:
l、如果专项应付款中贴息资金金额小于实际支付利息(指应由专项应付款承担的利息,下同),其差额应按不同情况分别计入“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等科目;(l)技改工程已交付使用的,其差额计入财务费用,即按专项应付款中贴息资金余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利息与贴息资金余额的差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实际支付利息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在年后支付利息,上述差额则应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2)技改工程尚未交付使用的,会计分录与已交使用的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有将其中“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改为“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2、如果专项应付款中贴息资金余额大于实际支付利息,其差额应冲减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1)技改工程已交付使用的,应按专项应付款中贴息资金余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财务费用”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2)技改工程尚未交付使用的,则按贴息资金余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按
实际支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二、税收处理
(-)有关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印发的《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财税〔1995)sl号)规定: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总局规定不计人损益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纳税所得)依法征收所得税。
对于以上规定,笔者分析如下:
1、关于采用何种形式并入纳税所得问题。根捉《办法》的规定:“企业收息金后,应作冲减企业财务费用处理”。这就是说,文件规定贴息资金应计入损益,因为冲减财务费用意味着费用减少,企业利润增加;《函》中规定企业收到贴息资金冲减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与《办法》及税法有关规定基本一致。略有不同的应视具体情况,分别作冲减财务费用和在建工程处理。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函》中规定更具体,更符合实际,因为根据借款费用资本化一般要求,无论是前几年的行业会计制度,或者是2001年初刚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用于工程建设的借款利息在施工期间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因此,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作为借款利息的补贴资金也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再者,按前后文规定不一致,优先适用后文的惯例,贴息资金入账只能按《函》的规定处理。
2、关于何时计入纳税所得的问题。上述关于财政性补贴应计入实际收到年度纳税所得的规定,只是一般原则,实际操作时不尽如此。比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应收补贴款”科目,核算的就是尚未实际收到财政补贴等而通过挂账形式,将应取得的补贴款及出口退税款作为收入计入企业利润,作为当年纳税所得。至于企业取得贴息资金,冲减在建工程成本,虽然不能全部甚至全部不能计入当年纳税所得,但是由于工程成本降低,技改形成的固定资产成本也随之降低,而作为纳税所得扣除项目的按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也将随之减少而增加各期的纳税所得。因此,不论将贴息资金用于冲减财务费用,还是冲减在建工程成本,都可以达到并入纳税所得依法征收所得税的总目的,不同的只是所得税实现的时间先后而已。
(二)具体税收操作
1、对于当年收到当年用于冲减财务费用的贴息资金,以及当年收到当年用于冲减在建工程并且符合总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的借款费用条件的,年终计算纳税所得时时不作调整。
2、计入专项应付款的贴息资金,凡在实际收到后或在贷款取得后一年内用于支付利息或用于冲减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的,年终计算纳税所得时不作调整;如果企业将计入专项应付款的贴息资金长期挂账,同时超过实际收到后和贷款取得后一年期限的,应在年终计税时调增纳税所得。如果调增后企业又将上述贴息资金用于支付利息、冲减财务费用或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允许其调减纳税所得。
篇5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 医院 财务管理 策略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内容
在实施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新财务会计制度把权责的发生和制定定义为财务核算的基础部分,并且对其在财务核算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医院的资产、支出和收入,以及医院的负债等方面为医院的会计制度的主要因素,并且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度在医院财务核算中的基础地位。在医院对固定的资产进行核算时,如果采用以往的核算制度往往出现医院账目的价值不实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医院的固定资产假性增加的现象,相比之下,若是采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对折旧的资产进行最终的核算,这样可以提高医院进行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在医院实施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会对医院员工的薪酬、风险资金和预收款等项目进行准确的核算,从而使得医院进行财务核算时其合算的准确度更高,更加符合医院的根本情况。
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收支和资金的流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的完美结合。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当中,对以事业单位为基础的财务核算的制度和以企业化为基础的财务预算制度进行的恰当的融合,体现了当前公立的医院其事业和企业单位的两方面的属性,这一点与目前我国的国库改革的实施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支出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并且合理地划分了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同时对医院的科研方面进行了大力的帮助和扶持,彻底的消除了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把医院的科教方面的资金纳入专项基金而不对其进行财务的核算,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了医院财务的透明性和可靠性。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新增加的现金流量表,大大地增加了对医院的资金的流动监控,并且随着国家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医院的资金管理方面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较为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的建立,促进医院的财务管理的完善,财务信息也趋于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中,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医院的收支费用、收支的明细、流动资金和国家的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报表,这一财务报表体系比较完善,并且与当今企业的财务报表也比较接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医院的资金进行展示。同时,这样的财务报表体系也有助于国家政府和医院自身对医院的资金进行管理和调查。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制度,从而有助于医院的财务制度趋于完善。并且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引进了总会计师制度,并且把总会计师任命为医院财务的主管人员,直接参与医院财务的管理和决策,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趋于合理化,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提高医院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由于医院的成本管理代表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水平,同于与医院的竞争力密切相关,所以医院应该充分重视成本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医院方面对于医疗和科教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资金的投入,这两方面也是医院进行正常的运行的基本的部分,所以,如果医院不能对成本的管理进行正确的管理,就容易导致医院的收益呈现亏损的状况,从而使得医院的竞争力严重下滑,所以,医院应该对成本的管理制度进行高度的重视。
(二)建立健全医院的风险防范的制度
医院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主要置于医院的风险防范的制度的完善的程度,所以,医院只有构建比较完善的风险防范的制度才能使得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医院对于财务的预算、收支和考核等方面的更趋于合理化,从而使得医院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并且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的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得其专业技能不断强化,从而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对财务方面存在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算。
(三)完善医院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
在医院进行奖惩和考核的过程中,需要与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且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考核。医院进行考核的主要目的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更好地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对存在侥幸心理、工作拖沓的员工进行批评和相应的处分。所以,医院应该完善相关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总结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和支持,使得医院的资金的收支
支、成本的控制和财务风险等方面的措施趋于完善,提高的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6
股份回购的目的
从我国的实践和上看,公司购回发行或流通在外的股份有不同的意图,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国有股减持的目的。这主要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而言。从已有的实践看,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有国有股购回、国有股配售、增发和协议转让四种方式。考虑到国有股购回的市场定价、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较小以及减少公司股份可提高每股盈利水平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等优点,股份回购已成为国有股减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2000年11月,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协议回购方式,以每股2.83元的价格用现金资产回购,向公司第一大股东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议回购该公司持有的云天化国有法人股20000万股并注销,回购完成后,国有股持股比例由82.40%减少至72.84%。2000年12月,长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以1999年12月31日经审计确认的每股净资产3.40元为基础,同时考虑自年初至回购实施期间的公司经营收益,以每股3.44元的回购价格,以协议回购的方式回购并注销公司国家股股东——长春高新技术产业总公司的7000万股国家股,回购后,国家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从57.36%降到34.63%。
2.作为减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般发生在公司经营方针和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了使经营规模与资本相称并减少分派股利的压力,公司可以购回发行或流通在外的股份并注销。我国《公司法》第149条第1、2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公司依照前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票后,必须在10日内注销该部分股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告。”
3.作为公司有效调度资金的手段。如果上市公司手中有多余的资金,而又没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可以考虑用这部分多余资金买回本公司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份,这样做的结果是除了可以减少股利的发放外,还可以在公司的股价上涨、公司缺乏资金时抛出(或重新发行、增发等),从而达到有效融通资金、调度财务收支的目的。从《公司法》及其他法规、条例看,我国不允许库藏股份存在(但从上市公司的实践中看,部分公司或高层管理人员从市场上购买本公司股票,形成管理层持股或股票激励,已构成了实质上的库藏股票)。
4.作为员工激励的手段。随着股票期权激励、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上市公司还可以回购一部分股票作为奖励,以解决员工的激励问题。而且,就我国实际情况考察,股份回购可以结合对国有股的减持、员工激励共同完成,同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谓一举三得。具体做法是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国有法人股转让给公司员工持股机构,员工通过员工持股机构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实践中新天国际将公司控股股东所持有的9100万股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50.30%)中的2700万股(占总股本的14.92%)股份转让给公司员工持股机构,受让价格暂定为3.41元/股(高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3.26元),在公司实施员工持股制度。
5.改变股权结构以达到法律相关规定的目的。我国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与国有法人股占很大的比例(截至2001年12月,上市公司股本家拥有股份2410.61亿股,占总股本的46.198%)。我国《公司法》第152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向公开发行的股份应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因此公司可以通过股份回购减少国有股的比例,从而符合25%(或15%)的股票上市条件。典型的案例如1994年10月,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对国家股部分实施减资,即国家股部分减少20000万元,由64000万元减为44000万元,公司股本总额从73300万元减为53300万元,从而使国家股比例由87.3l%降为82.55%。1999年11月,上海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2.51元的净资产价格协议回购并注销由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0亿股国有法人股,从而其注册资本由26亿元减少至16亿元,股份总额由26亿股减少到16亿股,国有法人股由占总股本的80%减少到68%,而社会公众股由占总股本的10%增加到15%。
6.股权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实现资产剥离和产业转型目的。在我国主要是同时发行A、B股或A、H股的公司,可以在我国深沪两个市场之外的股票市场购回股票,同时在国内市场增发A股,从而调整股权结构。如青岛啤酒在H股股价跌到0.5港元/股时,在香港股市购回H股,同时在国内增发。2001年8月15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港宣布,联想集团将以3400万元回购820.2万股,以达到集团分拆及重组的目的,并在固有的基础上发展新业务,以期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内部的整合。柳传志表示,这项决定是基于该公司对市场仍有信心,希望藉此提高股东的回报率(此举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幅提高联想集团的每股盈利水平)。而此前的2001年2月,联想已实行增发1亿股A股的股东大会决议。
此外,从理论上看股份回购的财务杠杆作用也很明显。公司在购回股份并加以注销后,在负债不变的前提下减少权益资本,很显然会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进而公司的股价,结果一方面可以调整和优化财务结构,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降低未来权益融资成本的目的。
股份回购存在的财务会计问题
根据企业购回股份的意图不同,人们对股份回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成本法和面值法。前者是指企业以股份回购的成本记录收回的股票,而不考虑股票的面值和原先发行的价格。后者则是指按照股票的面值处理购回的股票。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是将购回股份和以后的重新发行或注销看作是一笔业务还是两笔独立的业务进行处理,选择“成本”或“面值”的对象主要是库藏股的计价。本文的立足点是股份购回时立即加以注销,关注的是注销的分录,因此对上述两种方法而言实质是相同的,即最终注销的股本都是按照面值计价。下文主要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股票回购后注销的财务会计问题,同时结合实践中的案例加以分析不同的公司在股份回购中的账务处理。
假设A公司当前的所有者权益账户科目余额如下:
股本100万元(每股面值1元)
资本公积60万元
盈余公积10万元
未分配利润30万元
现在公司决定以90万元的价格赎回30万股发行在外的股票,则公司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很显然,股本应该冲回的金额为30万元,而剩余的60万元应该冲回的科目与顺序在理论与实践中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下文针对四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分析。
1.主张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理由是资本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在股份回购时,应该按照核心的项目依次冲减。同时考虑到公司在发行股票时,股票溢价的部分是记入资本公积账户的,因此本科目与股票回购的相关性最大,在冲减时,首先考虑资本公积账户。特别是如果公司回购股份的目的不是为了注销,而是准备将来再次发行或流通,则这部分回购的股份再次发行时的溢价部分也是记入资本公积科目。结合本例的具体做法是冲减资本公积60万元,而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余额保持不变(如果在冲减完资本公积后还有余额,再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账户)。会计分录为:
借:股本
30万元
资本公积
60万元
贷:现金
90万元
实践中申能股份在1999年11月以每股净资产2.51元来减持10亿股国有法人股时,账务处理采用了这种方法。溢价的15.1亿元依次冲减了资本公积中股本溢价的部分9.96亿元、盈余公积5.14亿元(其中法定公积金3.61亿元,任意公积金1.53亿元)。
2.主张全部冲减未分配利润。理由是股份回购的决策是考虑到未来的战略,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根据配比的原则,应该由未来的业务经营活动负担相应的成本,而不应该由当前所有的股东承担其后果。因此主张尚未冲减的余额应全部冲减未分配利润,由那些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的股东承担股份回购的溢价部分。结合本例的分录为:
借:股本
30万元
未分配利润
60万元
贷:现金
90万元
实践中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在2000年11月以2.83元/股的价格回购2亿股国有法人股时采用了这种,溢价的3.66亿元全部冲减了未分配利润。
3.主张按比例冲减相关权益科目。理由是所有者权益项目重要性是一致的,性质是相同的,没有先后的顺序可言,因此应该按同等比例冲减。如果按照第1种的做法,被注销的30万股发行在外的股票享有了全部的资本公积,而拥有剩余60万股的股东则不享有任何的资本公积,这不符合配比的原则,也不符合同股同权的思想。具体到本例,冲减的比例为0.6(尚未冲减的金额60万元÷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100万元=0.6),因而各科目应冲减的金额分别为:资本公积为36万元(60万元×0.6)、盈余公积为6万元(10万元×0.6)、未分配利润18万元(30万元×0.6)。会计分录为:
借:股本
30万元
资本公积
36万元
盈余公积
6万元
未分配利润
18万元
贷:现金
90万元
4.主张按赎回的3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不足部分全部冲减未分配利润。采用此法显然兼顾了配比和同股同权的原则,具体到本例,相应的比例为0.3(30万元÷90万元),应冲减的资本公积为18万元(60万元×0.3)、盈余公积为3万元(10万元×0.3)、未分配利润39万元(60万元-18万元-3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股本
30万元
资本公积
18万元
盈余公积
3万元
未分配利润
39万元
贷:现金
90万元
本文赞同上述第4种做法,理由如下:
首先,注销的股份与留存的股份性质一样,应该与留存的股份平等地享有公司的净资产,所以按照比例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国有股减持为例,国务院2001年6月12日的《减持国有股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国有股减持原则上采用市场定价方式。而实践中通过股票回购实现国有股减持的公司,基本上采用了净资产定价的方式。很显然,采用净资产定价的方法暗含的一个假设是所有者平等地享有公司的权益,即权益的性质是相同的,符合第4种的做法,而且操作上也较为简便。如果采用其他方法,则意味着人为地将不同的权益项目加以区分或排序,则定价方法应该有所不同,相应地执行效果也会不同(如定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则不会有人愿意转让。如定价过高,则会对股市产生冲击。国家规定的国有股配售价格为净资产之上,市盈率10倍以下。)
其次,公司作出股份回购的决策是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战略,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决策,也反映了公司未来的发展预测倾向,理应由未来的业务经营活动负担相应的成本,达到决策与经济后果匹配的效果。因此,尚未冲减的余额应全部冲减未分配利润,由那些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的股东承担股份回购的溢价部分。以联想集团为例,其作出的回购股份的决策目的是实现集团分拆及重组,在固有的基础上发展新业务,并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内部的整合。这显然是着眼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因而股份回购的溢价部分由未来的经营活动承担是合乎情理的。
另外,股票回购的决策一经作出,在现有的条件下通常会提高每股的盈利水平,并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进而提高股价,从而使未来的股东享有更高的市场回报,这部分超额回报与股票回购的溢价部分应该有一个配比的关系。如联想集团在宣布购回股份后一周内股价即上涨15%。长春高新在2000年12月实施国有股减持后,使年度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从0.15元、4.28%上升到0.23元、6.44%,分别上升了53.33%和50.47%。因此股份回购的溢价应该与回购引起的市场反应有一个配比的关系。
篇7
摘要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有关人员之间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会计管理制度,是财务会计报表确保自身质量的前提。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完善,不仅能够对各种风险有所降低,还能对经营效率有所提高。本文主要从财务会计报表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入手,对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财务会计报表 内部会计控制 完善 探讨
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建立,主要目的就是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对内部行为进行规范,起到对风险进行防范以及消除隐患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能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以及会计资料真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有直接影响。但目前,我国财务会计报表仍然存在严重造假的情况,“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行为的失信”已经使公众严重不满,不仅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危及到国家的安全。为了避免财务会计在报表上出现虚假的情况,必须要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进行加强,对财务监督不断进行加强。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要对财务会计报表与内部会计控制之间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一、财务会计报表与内部会计控制之间的关系
要想财务会计报表一直保持真实、完整,就必须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对会计核算的标准进行统一,同时对内部会计进行严格控制。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从原始财务数据和原始信息资料产生的最源头抓起,无论是对会计信息资料的加工,还是到整个财务报表的完成,都应该实行会计控制,这样才能对任何一个环节有可能会出现的失误和漏洞加以杜绝。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能够担保会计信息在质量上的真实与完整,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最如实的反映。才能确保对国家税收如期足额的交纳,对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有重要作用,对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有所保证,对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加以维护。内部会计控制实行所实行的除了货币资金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实物资产控制,还有对外投资控制、采购和付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以及销售和收款控制、筹资和投资控制、担保控制等。正是通过对这些环节的内部控制,才使财务数据被更加真实完整的编制成企业的财务报表。
二、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
要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应该将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对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会计核算进行强化,将这种控制渗透到操作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岗位。对财务预算进行组织和预算,确保能够给财务报表的制定提供相关程序的完整记录,比如对外的重大投资、经济业务重要的决策以及资金处置和调度等。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企业各项人工、原料等实事求是地制定,对企业的原始得用考察制度进行健全,对工程项目则要全程进行控制。
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可以对仓库建立管理制度,仓库内进出的货物都要出示入库和出库单,聘用专门人员进行保管和负责。对实物帐进行建立和健全,保证账物能够相符,月底或年底要对库存进行清查,及时对盈亏等报批和处理。针对企业固定资产与比较容易耗损的低值物品也要建立清查制度,按规定实时加以核资。此外,还应该对货币资金及票证管理制度、会计与主管会计制度以及重大表外项目的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交接制度进行建立健全。
三、财务会计报表与审计控制
财务会计报表与内部会计的关系要求其必须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除了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外,要做好财务会计报表,保证其数据的真实与完整,还需要对审计控制进行加强。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审计部门应该严格进行监督和检查。强化审计制度,主要是为了对国家和单位的利益加以维护,所以必须要对审计纪律进行严肃清理,对审计的权威加以梳理,以确保不会出现造假护假的情况。审计控制,包括内审与外审。内审就是内部审计,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手段,内审是指对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是对内部会计制度有针对性的制定,一旦要问题,就要快速处理并跟踪和回访。外审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审计,只有经过外审,企业会计资料真实性的证明才具备法律效应。外审需要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依据法律法规可以要求委托的一方对自己的会计凭证、财务报表及账簿等各种资料实事求是地加以提供,并根据规定进行审计。此外,还必须对自己已经出具的报告负责。
企业只有以实际资料为依据,才能对客观的财务状况及经济指标进行真实、完整地反映,这也是企业在管理中重要工作之一。每个企业和单位必须要坚持“诚信为本”、“ 不做假账”的原则,对内部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进行加强,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会计报表的真实与完整。
参考文献:
[1]赵楠.合并会计报表与汇总会计报表的比较研究.吉林财经大学.2011.10(24):254-255.
[2]黄玉英,罗勇.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2008.7(14):80-81.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发展观念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在社会的发展中,将可持续发展做为其核心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内部的管理,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主张寻求创新的机制,提高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这就需要弄清目前会计环境的变革形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针对会计环境变革的情况,对财务会计理论进行了创新研究。
关键词:
会计环境;变革;财务会计;理论创新
在企业中,传统的会计理论难以继续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人员要在基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提高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目前,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动态的外界环境,因此,要全面了解会计环境的变革情况。
一、会计环境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环境
基于不同的政治环境背景,在资源利用和配置上,我国政府的政策和安排也会有所不同,我国会计发展模式会依据政治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而且面临的经济形势也比较稳定,但是同样需要了解国际形势,从而对本国的发展任务进行调整,并指导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以此来推动我国会计环境的变革,有利于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法制环境
近年来,我国针对会计工作颁布了一些新的法律条文和准则等,以此来保障我国会计工作的有序运行,并不断对一些条文和准则进行完善,使其适应企业的发展情况。所以,我国会计领域的法律制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经济环境
在会计的发展中,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可以对会计环境造成影响的经济环境包括几个方面: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经济的发展中,我国既面临着竞争,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会计环境也会随着改变。
二、会计环境的具体变革情况
(一)会计环境网络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足不出户便可以知晓天下事。会计环境的变革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从而创造一个信息化、电子化的会计环境,突破传统的单一的环境的束缚。在网络化的环境中,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和快捷,交流也日益频繁,同时,在举行会议、处理日常工作时,都需要在会计网络化的环境中进行,有利于突破常规,创造出适应企业环境和时展的网络环境。
(二)社会市场的变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冲击,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市场逐渐向全球化发展。就宏观来说,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会计环境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目前,国内市场有了较大的开放性,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会计环境的改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会计环境的变革具有必然性。当前世界经济体系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变革,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变革又促进了会计环境的变革和发展。
(三)会计环境资本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在企业中可以发挥巨大的创造力。人力资源可以作为一种固定资产,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人是其中一项关键的因素,同时,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变化性,所以,人可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创新的发展。另外,在会计环境资本中,还包含着几个方面: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等,通过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沟通,可以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
三、会计环境变革实现的目标
(一)信息网络化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革,逐渐实现了信息网络化目标。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因此,需要在信息技术上进行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带动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结构完善化
随着会计环境变革,逐渐实现了会计结构完善化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结构难以适当要求,因此,企业不断创新和完善会计结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会计人员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人力资本化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革,逐渐实现了人力资本化的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企业最具有创造力的资源,也是企业生产的主体,因此在会计环境的变革中,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财务会计理论的创新
(一)转变财务会计的思维
传统的会计理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出发点比较片面,主要从业主的角度出发,为业主的利益谋划,因此不能做到完全公正,对外部环境的要素也考虑不足。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财务会计的理论也要有所转变,需要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使财务理论的概念更加透彻,并促进权益对象的优化。
(二)会计要素的创新
在传统的会计中,会计要素主要是指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是,这六个要素也只适用于传统的会计要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脱节,不适应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代社会,随着价值体系和资本价值化的应用,在会计要素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比如,在传统的会计计量上,采用的主要是货币计量,经过创新后,转变为非货币计量,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资产的认识,不再局限于通过货币来对固定资产进行衡量。另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要素,如企业契约等,这些新的要素的出现,为企业环境的变革带来了活力。
(三)变更会计目标
传统的财务理论主要强调企业或者集团的利益,其具有一定的自利性和狭隘性,而会计行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受到财务会计体系的变革影响,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企业不再仅仅重视经济效益,在目前的会计体系中,生产关系在体系中的地位突出,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会计环境的变革。从国际会计环境的发展趋向来看,我国的会计环境正在积极向国际会计环境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仅仅依靠企业的年收益、资产负债率等,不能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估。
(四)创新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的创新主要是由传统的资金运动,转变为产权价值的运动。在财务会计体系中,财务会计的对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货币对价值进行运用,当前的价值运动可以表现为资金的运动。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契约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契约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企业通过一个个的产权进行交易,建立契约以维护关系的稳定。所以,每一个具体的产权人都可以获得企业的产权权益。因此,企业的产权对象就需要更加广泛,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发展中,要转变传统的资金运动的形式,代之以产权价值运动,将其作为重要的对象,通过交易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在产权交易活动的初始阶段,主要依赖于契约的形成,其最后也终止于契约的接触。
五、结束语
在会计理论结构中,会计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有利于促进会计相关理论的发展。因此,人员要在基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提高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目前,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动态的外界环境,所以,要全面了解会计环境的变革情况。在财务会计理论的创新上,可以从转变财务会计的思维、会计要素的创新、变更会计目标、创新会计对象等方面来考虑,从而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梅.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131-132.
[2]张凌云.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8:69-70.
篇9
关键词:高级财务会计学 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
一、引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的会计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眼神,同时这也是高级财务会计学酝酿并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经过多年发展,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已日趋成熟,但我国的会计学界目前还没有对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内涵以及研究内容给出官方定义,所以学术界对于高级财务会计学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性的观点,其称谓既有“高级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也有“特种业务会计”等。为此,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国内现阶段有关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概念进行整理与分析,以便形成总结性意见。
二、理论基础部分的主要观点
国内的学术界在高级财务会计学理论基础方面,主要存有如下观点:
常勋(1995)认为,在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股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权益会计、解散清算会计及财务重组会计都属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范围。同时也包括那些通过合营或合并形成的企业集团的财务报表;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等。
张文贤(2003)指出,以资本保全、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报表构成要素、财务会计目标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虽然没有对四大假设进行完全否定,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原本无可动摇的地位,这也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杜兴强(2004)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对合并会计报表及分部报告、外币交易会计及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这四个专门的领域进行探讨。
石本仁(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涉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合并会计这三大难点以及其它专题。
通过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四大会计假设的动摇是高级财务会计学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对于其研究领域,则主要通过所涉及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以界定。因此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以一般性的复杂财会业务,以及那些特殊行业的财会业务作为主要研究领域。
三、内涵部分的主要观点
国内的学术界在高级财务会计学内涵方面,主要存有如下观点:
向泽生(1991)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研究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财务会计中的最核心问题。
汤云为(1995)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是相对中级财务会计学而言的,研究内容与其一致,只不过是更为深入而已。
张文贤(2003)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着重解决那些非常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需要高级会计师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做出专业判断。因此,高级财务会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属于高级社会学的范畴。
王治安(2004)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是对初级、中级财务会计学所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这些问题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发生,但操作难度大、争议也相对较多,因此具有特殊业务会计的特征。
石本仁(2007)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可以用难、特、新三个字来概括,其中,“难”主要表现在对会计高难度业务的处理上。“特”主要表现在特殊业务的财会处理上。“新”主要表现在一些前沿的财会领域。
梁莱歆(2007)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是对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进行补充、完善和扩展的一门会计学,是一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对特殊会计业务进行监督与反映的会计门类。
通过上面的陈述可以看出,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高级财务会计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财务会计学领域那些复杂、高难的课题,其中包括特殊行业的财会业务和一般行业的复杂财会业务。而从学科定位的方面来讲,高级财务会计学仍然没有超出社会学的范畴。
四、研究内容部分的主要观点
采用举例法,有关高级财会计学的研究内容的观点如下:
汤云为(1995)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分期收款销售、房地产、外币业务、政府会计、企业合并、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退休金以及其它非盈利组织会计都属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范畴。
常勋(1996)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期汇合同的运用与会计处理以及租赁会计中的特殊问题。
张文贤(2003)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政府会计、租赁会计以及公司清算、改组与重组、非营利组织会计都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王治安(2004)在《高级会计学》一书中指出,母子公司问相互持有公司债券、母子公司问存货内部交易、公司间的复杂控股关系、分支机构会计、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企业清算与重组等都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梁莱歆(2007)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外币业务会计、债务重组会计、所得税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租赁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以及金融工具会计等都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财务会计学有两个核心研究内容,一是一般行业中复杂的财务会计,另外一个是特殊行业的财务会计,包括金融企业会计、房地产企业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实一体化;会计准则;教学设计;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校人才的培养与本科教学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持续创新教W方法。宿迁学院作为苏北院校后起之星,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以及科研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所谓“实践出真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本三院校课程教学创新,笔者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现根据近年来《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实践积累,对高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微观层面推动学校的教学创新活动。
笔者将结合我校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平时的教学情况以及会计系列课程教学特点,具体从教学模式、知识储备创新、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理念四个方面对《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进行初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丰富教学方式、做到教学实践一体化
企业财务会计是在宿迁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旨在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认识度。因为只有掌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内容才可以看懂报表,对学生学习财务管理专业课内容有极大的帮助。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是纯理论式样的教学,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会显得枯燥无聊,而且传统教学课堂上也只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举例说明各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没有结合实践的例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举的例子缺乏连贯性,学生对财务会计知识不能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同时会让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很难。目前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理实一体化正在各高校推广中。笔者认为宿迁学院《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一方面,让学生在灵活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训能力,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要求。笔者认为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宿迁学院《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应丰富教学方式,在课时分配上进行创新,以往都是纯理论教学模式,没有分配实践课时,以后可以将总课时分解为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课时两个部分,在完成课程理论内容教学工作之后立刻安排学生停课实践,及时地将理论内容运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的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就分解为两个阶段,前12周进行正常的理论课堂教学,每周上两次课,13-16周四周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地点在我校财务管理系实验室,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式多样化,做到了教学实践一体化。
二、更新知识储备,动态管理教学内容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而众所周知,会计准则内容的更新是非常快的,教材的出版具有时滞性,可能不能及时体现会计规范的变化,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最新的会计准则规范带入课堂教学中,知识体系切不可一成不变,否则就背离了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2014年初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财政部先后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影安排》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3项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进行了修订,并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此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对会计处理自然产生了新的影响。比如,一金融资产核算部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调整设置了新的权益科目“其他综合收益”,而旧的会计准则相同的内容是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核算的。二全面实行营改增后,流动负债中的应交税费应删除营业税核算内容,同时应修改应交增值税的内容,比如增值税税率的变化等等,由于增值税涉及到采购和销售业务等的核算,所以这一变化应贯穿全书,影响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核算内容的讲解。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主动更新知识储备,动态管理和修订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固步自封,不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就会使教学活动落后于会计实践,陈旧的教学内容也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案例导入内容,灵活调整教学顺序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要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又必须分篇或分章节来介绍。那么在具体授课环节就一定要严格按照选定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进行讲解吗?笔者认为不应该完全按照教材的顺序,可以适当加以调整。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其一,教师应该从分析工业企业的特点入手,介绍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要求教师本身应吃透教材。其二,应该学会抛开教材,以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并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适当灵活调整教学顺序。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解决教材零散例题讲解的问题,使教学内容更系统形象化,与会计实践的联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新的知识。灵活调整教学顺序,不照抄照搬,由浅入深介绍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教学效果会更好。笔者认为这是教学设计上的创新,值得尝试。
四、加强教学互动,适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宿迁学院《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理念上教师也应该有所创新,主要体现为加强教学互动,使得教学相长,适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往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缺乏发现、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气氛也不够活跃。财务会计课程与资产评估、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等有一些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比如:会计上的公允价值、重置成本等计量属性在具体应用到资产计价上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资产评估课程有关资产估价方法的知识点;对现值计量属性的理解和应用就需要学生回想财务管理课程中有关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内容。再比如,介绍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实际利率法时,实际利率的内涵以及计算需要用到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投资管理知识。而资产评估和财务管理课程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基于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采用启发式教学理念,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相关学科知识的衔接问题,教师充当知识引导和总结的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教学相长,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掌握教学重点内容。
综述所述,P者认为《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可以体现为四个方面:一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将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纳入教学课时分配中;二教师应注重自身知识储备的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动态管理教学内容;三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创新,以案例导入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四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注意学科知识点的衔接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专业知识,加强教学互动。最后,笔者认为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教学质量就会有一个很好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章雁.会计本科案例库构建及案例教学思考[J].新会计,2015(4):26-27.
[2]罗桂兰.财务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