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则意识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规则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规则 意识 生活
一、增加班级“社会”氛围
班级中的一日生活在小、中班我们极力的营造出一个家的氛围,那么到了大班我们就可以逐渐的增加公共规则,把它营造出一个“社会”的氛围。首先,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我们加大力度强化与社会活动相关的各种意识,如时间意识、关爱意识、护理意识、沟通意识、倾听意识、合作意识、节约意识、文明礼仪、等待意识等,让幼儿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和遵守这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公共意识;另一方面我们有选择性的加大社会性区域活动,比如医院、餐厅、超市、银行等,通过这些缩小的社会,培养幼儿的生活和交往能力,将自己的社会规则有意识的去尝试运用,并体验得到的社会认同感;最后,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从社会角度出发,每周进行一次社会活动课程体验,比如:《公园郊游喽》、《保护公共环境》、《爷爷的生日》、《参加宴会》等,从多个角度来引发幼儿的社会体验和感悟。
二、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1.巧用标志法
大班幼儿已经对公共标志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所以在班级公共区域,如厕所、洗手池、饮水区、区域规则处、卧室、电源开关、门把手、应急通道等处,我们都粘贴上一些简洁、提示性强的标志,如请安静、小心有电、请耐心等待、小心热水等,能使用生活中正规标志的,在大班下学期也逐渐更换成了正规标志,使幼儿园生活与现实生活逐渐接轨;在家中,家长也同样把一些标识带到家里,如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轻轻关门、请安静等一些与班级相同的标识贴在家中的显眼位置。家园结合有效的促进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幼儿逐渐的从被提醒变成主动遵守,从主动遵守变成提醒他人遵守。
2.目标定位法。
物品类:把班级和家中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毛巾挂在架子上,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衣柜中,每种玩具、每本书固定放一个位置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和家中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
时间点位:培养幼儿有时间观念,按时到园;做事不拖拖拉拉,有良好地起床和睡眠习惯。
3.榜样激励法。
树立个别典型,比如“礼仪小使者”、“守时小明星”等,改变单一说教形式,采用正面典型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激励幼儿。同时在家中家长也可以选择一名家庭成员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并将榜样逐渐转移到幼儿身上,其他成员来模仿榜样的好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激发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家园配合社会实践
再逼真的环境和游戏也比不上真的生活情境,所以利用周末让家长们带幼儿外出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选择社会实践时,也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点,比如:
1.带幼儿去超市、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体验学习和模仿运用简单的社会的交往方式与工作人员交往,感受公共场所的文明氛围。
2.带幼儿坐公交车,了解等车、上车、投币、下车等一系列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秩序。
3.在公共环境中,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4.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与社区中不同职业场所的人员的尝试交往,锻炼幼儿逐步学习面对不同的对象,如何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四、教师、家长处处以身作则
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成人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一份坚持的守则。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驱使,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有幼儿出现不守规则的现象发生。这时就需要我们冷静地从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找原因,切记不要急着批评幼儿。在此方面,我认为成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无论在班级还是在家中,成人都要处处以身作则。
2.在安排规则事项时,我们应当全神贯注地组织,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3.在活动中教师若发现有违规则的事,应明确、亲切地告知当事幼儿,以作提醒,不伤幼儿自尊的同时及时纠正。在家中也是一样,不要等到事发后,过了一段时间再提,警示作用会降低甚至没有。
4.向幼儿叙述规则时,方法要干脆利落,语言要简单明了。
5.班内的几位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规则要求要一致,不要让幼儿感觉无所适从。
总而言之,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家园共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不是在短期时间内能完成并见效的,它需要每一个参与的成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有心人,点点滴滴、随机渗透、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巩固效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1.
篇2
【本刊讯】 5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以及工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负有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责的高级管理岗位;劳动者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且无考勤要求的技术、研发、创作等岗位;需要机动作业、由劳动者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时间的外勤、推销、长途运输等岗位。同时,不定时工作制的年工资报酬不得低于企业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对于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征求意见稿将其限定为三类。同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益,征求意见稿对综合计算周期内延长工作时间的总时长作了限制:以周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5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以月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小时;以季度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08小时;以年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0小时。征求意见稿规定,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含正常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企业应当保证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两周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日。
人社部办公厅印发《201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技术指导意见》
【本刊讯】为做好201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人社部5月2日印发了《201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技术指导意见》(人社厅函[2012]205号)。在印发《指导意见》的通知中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抓紧成立竞赛组织实施机构,制定竞赛组织实施方案,精心部署安排竞赛活动,注重竞赛活动质量,确保竞赛活动按时完成。承担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任务的各地区、各行业部门(集团公司),应为选拔赛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证选拔赛顺利进行。同时承担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和国家级一类大赛决赛任务的地区、行业部门,可单独安排时间组织实施选拔赛,报人社部审定后实施。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解读《社工规划》
【民政部讯】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颁布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于该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50万和2020年145万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我国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余万人,不免有人产生疑问。对此,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日前就此作出解读。
李立国表示,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社工规划》提出了三方面举措。 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最新的《社工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学历学位体系,改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提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能力、扩大专业教育培养规模。二是完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2006年,民政部、原人事部联合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从2008年首次考试以来,共产生了54176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中包括13421名社会工作师和40755名助理社会工作师。最新的《社工规划》提出要制定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形成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体系。下一步,国家将在继续举办好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三是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社工规划》提出三个重点工程,即“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8万名具有社会使命感、掌握现代组织管理知识、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以及8万名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丰富实务经验且能够指导解决重大复杂专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督导人才;到2020年要培养和引进3万名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00名社会工作专业博士,3000名“双师型”专业教师;要将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为强化人才培养能力,《社工规划》还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工程”,到2020年,重点扶持发展30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人社部、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面向青海新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
【本刊讯】 5月下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中央企业面向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各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将招聘、青海、新疆三地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重点项目及重点工程人才储备、培养和使用有机结合,积极招收上述 三地高校毕业生。这次招聘活动以网络招聘为主,、青海、新疆三地采取现场招聘会等形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cjob.省略)、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chrm.省略)、中国就业网(chinajob.省略)开通网络专场招聘活动统一网页,集中专场招聘岗位信息,并与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和各中央企业网站相链接。各中央企业提供网络招聘活动的相关信息(包括招聘岗位、薪酬待遇、招聘要求、招聘人数等),并在本企业网站上公开。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还建立了远程面试视频系统,方便毕业生求职和企业招人。
2012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在全国开展
【本刊讯】 5月8日上午,由人社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的“2012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兰州主会场举行,全国各地设立的分会场也同步开展招聘活动。活动从5月8日启动至14日结束。在启动仪式现场,甘肃省内外300多家民营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带来1.5万余就业岗位,1万多名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免费入场求职,甘肃省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也向求职者全部免费开放。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届,今年是第八届。此次招聘活动的对象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兼顾就业困难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招聘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以及全国(省、市级)工商联企业会员单位参加。
江西技师学院举办首期食用菌高技能人才培训班
日前,江西省首期食用菌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在安远县举行开班仪式。该培训班由江西技师学院主办。安远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随着该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应适的从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涉及该产业技能人才的专业培训比较缺乏。为帮助企业在岗员工提升技能水平,江西技师学院编写了《食用菌现代栽培技术》教材,并举办培训班。在安远县政府支持下,江西天华公司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参与培训,目前报名参加培训的员工近400人。参加培训的员工通过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将发给相应的高级工、技师证。(赣 信)
职校和企业共推“零时差”培训
近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随时登录捷豹路虎企业内部网上培训系统,“零时差”查询最新技术资料,学习国际化技术课程。同时捷豹路虎还通过向学院派出专业技师授课、开放内部培训平台等形式,将人才培训端口前移,创出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沪 讯)
湖南涟源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实用人才
近日,涟源市劳动职业学校2012年第一期电工电焊班14名学员,被三一公司招聘为焊接技术人员,正式走上了就业岗位。该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职业人才,被三星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作为定点委培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就业培训中心。
涟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年来以培养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创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的,采取校校合作的方式,加强与本省著名职业培训学校的联系沟通,聘请优秀师资力量,打造过硬师资队伍,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在专业设置上,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企业紧缺岗位人才需要,开设相关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对口培训,既解决了求职者的就业需求,同时也化解了企业的用工难题。(湘 人)
篇3
一、规则的来源
儿童的社会规则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父母、老师的影响(如父母与老师经常对儿童说:“不要打人”,“要用筷子夹菜吃饭,不能用手拿”等);二是法律规定(如法律规定:不准破坏他人财产);三是儿童的社会互动(如一个儿童违背了性别角色期望,其它儿童可能会嘲笑他)。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求人们的行为举止要有规章,并阻止有不良后果的行为发生。
二、3-6岁儿童的规则掌握
(一)需要掌握的规则
由于幼儿灵活的思维,幼儿教师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突发的情况,此时教师会制定相应的规则以维护教学秩序,促进幼儿人格健康发展。在幼儿园中实习和听课的时候,或许会感觉到老师对儿童要求很多,且指定的规则是各种各样的。那幼儿园该制定哪些规则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谨慎规则是最主要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且幼儿园也是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有研究表明: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意外死亡。为此,幼儿园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制定一定的谨慎规则,如不要触摸电插座,不在园内乱跑打闹,不做危险和不安全的游戏,等等。
其次,是道德规则的教育。学前儿童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有研究发现: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但3岁后,随着学前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可以对儿童的道德行为提出教育要求,即给幼儿灌输道德规则。由于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且往往由成人的评价而起。中期儿童不但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标准,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而且开始关注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即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晚期的道德感则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最后,是习俗规则的教育,也就是国内学者所说的适应性规则。这些规则的功能应该体现为:既能够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性格,又能够充分地指导他们探索世界。这类规则通常以“家规”和幼儿园中的“常规”这两种形式体现出来。
(二)掌握和执行规则的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形成并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首先,规则在幼儿同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现。由于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要让他们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己不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是十分困难的。对此,教师就要给幼儿定“规矩”,从日常行为、卫生等方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当然教师在培养规则时,应该让幼儿理解规则的含义,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一幅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此来提示幼儿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和发展。其次,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情感、技能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强弱、遵守规则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活动的质量。
2.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不仅要在幼儿园中遵守班级中的“班规”,还要在家遵守家中的“家规”。班级的班规取决于教师的观念,而“家规”的制定则取决于家长的观念,双方的观念、要求一致了,幼儿的规则意识才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家园合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帮助。通过家长同地、宣传栏、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互通幼儿成长中的点滴,争取在教育方法、要求上取得一致。通过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家园合力,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3.与儿童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规则是客观的,但是对于儿童而言,规则不是一个早已知晓的结果,他们需要去体会其中的滋味,因此对儿童来说,他们对为什么要遵守这个规则会感觉到好奇,遵守规则到底和他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因为对于儿童来说,让他怎么样去理解为什么要一起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变得更加重要。在强制让儿童执行一些行为规则的时候,更多的是让他们也能理解其中的规则,从而很好地去遵守。
篇4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学校体育;教育价值
引言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面临新挑战,需要作为社会构成部分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做到适应社会与社会进步保持一致,以此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良性发展。而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重要群体,需要每个学生通过教育提升自身社会化能力,尤其需要借助学校体育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快自身社会化进程,保证自身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为我国社会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1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问题
大学生社会化进程需要从两方面探讨,一方面,大学生进入社会环境,接受社会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个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使社会文化得以发展,同时改造社会行为模式,推动社会变革。因此,大学生社会化并非单一的学生适应社会,还包括社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内容。在社会思潮不断碰撞下,当代大学生社会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导致其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追名逐利、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现象。由于社会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部分大学生的极端行为成为社会问题的有效反馈。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学视域下,这个时期叫作预期社会化阶段,是大学生为自身未来社会角色做准备的重要学习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整合家庭影响、学校影响与同辈影响,容易出现思想混乱与困惑,徘徊在自卑与唯我主义之间,出现不良情绪与不利于其社会化进程发展的行为,这是常见的大学生社会化进程问题[1]。
2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
2.1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新时代大学生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其社会化进程中,具有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价值。人格属于个体感觉、思想与自我关系的整合,使个体具备鲜明特征。大学生人格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而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是其社会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大学生人格的形成需要借助社会化过程实现,包括大学生社会化后的习惯、性格、态度与观念等,属于行为特质与个体心理特质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化等同于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完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部分大学生难以准确定位自身,出现自负、自卑等问题现象,影响其身心发展,影响其社会化进程。因此,学校体育教育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发挥自身作用,由于学生在体育教育的具体锻炼中会担任某种角色,对概括化的他人社会进行领悟,这种角色体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我人格。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定位自身角色,实现自我认识、调整与发展。在学生运动结束后,教师的角色评价也会加强学生肯定自我,培养健康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体育锻炼精神,促进其人格健全。
2.2培养学生社会规范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有利于其在社会化进程中具备社会规范意识,可以通过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未来社会化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同时,体育教育也会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使其在社会化进程中将这种意识转化为社会规范意识。在当今社会,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具备公平竞争的意识,因此,学校体育教育需要放大自身体育锻炼中的这一点价值,加强体育竞赛中公平、合理、公正等规则的要求,保证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规范自我的优秀运动人员。体育运动离不开规则,因此,体育教育可以使学生直观且清晰地了解公平竞争的现实性与真实性。例如,在体育运动的田径赛跑中,如果有学生出现抢跑行为就会被直接罚下,这种规则的严格执行,有利于学生对竞争的残酷进行充分了解,使其在未来社会竞争中也能够遵守规则,并且勇于挑战、勇敢应战,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育可以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发挥培养其社会规范意识的重要价值。
2.3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教育起到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程度,学校体育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社交能力,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增高。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互动与社会交往属于基本途径。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学生不仅限于认识对方,还可通过友善、平等的体育互动,定位彼此角色,实现自身角色定位。在体育教育中,大学生可以借助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相互行为实现锻炼自身的目标,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微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锻炼活动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身体与心理上的交流会提升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意识,进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育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为其提供交际空间与条件,使学生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中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2]。
2.3.1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新时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个体,因此,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学校体育教育想要实现自身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价值,需要在体育教学、体育文化、体育竞赛等方面,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有利条件,助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2.3.2以教学提供社会化途径学校体育教育实施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获得有效、直接的社会化途径。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都属于社会个体的基本生活技能,如走、跳、跑、爬、攀登等,这些技能属于军事技术、劳动以及人类生活的综合体现,产生于生活的同时也高于生活。新时代大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有效提升自身在运动娱乐与体育锻炼方面的实践能力,掌握这些基本运动技能,就可以进一步掌握社会上的复杂生产劳动技能与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教学实施,也需要注重体育知识技能与人文、环保、科技、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结合,有机融合不同学科问题与体育教学问题,使学生接触到范围更广、更富有深度的体育知识,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健康、生活与快乐的理解,使其在未来社会化进程中能够努力构建积极、快乐、健康的生活。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以体育教学实施,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化途径,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技能与相关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加快。
2.3.3以文化提供社会化环境学校体育教育可以通过体育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化环境,推动其社会化进程。在体育运动中,体育文化属于物质、精神与制度的总和。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文化属于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主体是学生,手段是身体练习,内容是体育知识。体育文化可以集中体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管理特色、价值观念、育人方式以及文化传统。因此,学校体育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一个有利环境,加快实现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例如,学校体育教育可以强调体育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与制度规范,以外部环境要求影响大学生内部心理状态,协调统一大学生内部心理环境与外部环境,使其自觉要求自身的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补充与修正自身的社会经验,从而实现大学生社会信念与社会行为的规范化,体现学校体育文化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有利环境。
2.3.4以竞赛提供社会化空间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教育需要通过加强体育竞赛的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空间条件,使大学生有空间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发展能力。体育竞赛可以通过公平竞争的规则使学生意识到合作与竞争的规范要求,同时,体育竞赛中的多种角色也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体验感。因此,我国院校针对大学生开展体育教育,需要重视体育竞赛的重要性,尽可能多地为当代大学生举办规则严明、角色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以活动中竞赛规则的严格执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与规范意识,同时,以学生在多次活动中的多种角色体验,加强学生自我定位,为其社会化发展提供基础空间。在此基础上,体育竞赛活动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竞争精神得到有效激发,促使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使其能够为提升自身竞赛成绩而不断进行锻炼努力。这种竞争意识的社会性,有利于学生借助自身掌握的体育竞技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合格与优秀的社会人[3]。
篇5
关键词:品德;社会教学;小学教学;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44-02
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是一门培养小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科,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经过品德和社会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爱己爱人爱社会的美好感情和遵守社会规则的美德,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对小学生进行品德和社会教学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的社会,时常会有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当事人在幼年时期人格培养和心理教学缺失导致的。由于这些人在幼年时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也没有形成爱他人爱社会的美好情感,导致其在成年之后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进而会产生心理失衡,做出惊人之举。还有很多刚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新鲜人”,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暴露出种种不良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利益,不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以至于受到其他同事的排斥,这也是由于这些人在小学时缺失思想和社会教育导致其没有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美德。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学,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美德和爱他人爱社会的美好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思想和社会教育的培养途径
小学品德和社会是培养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门课,更多的是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规范的教学,由于其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和课程的特殊性,使其与其他科目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而模仿能力和服从性较强,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育时,就必须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
1、以小事为例,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规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发展特点,在进行思想和社会教学时,注重从实际出发,通过借鉴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认为借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用一些空泛而不具体的“大道理”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更为实际也更加的有效。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是非观念并不成熟,判断是非的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很难理解成年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些“大道理”。教师如果用日常生活中具体而实际的小事来教育学生,更便于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考,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更加容易。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授《平安回家》这一节课上,开始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和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的教育,这些道理在成年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但是经过教学我发现,单纯的通过教师进行口头教育是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尊重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的。而在这个时候给学生直接观看违反交通规则的车祸录像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不适合的,不仅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反倒有可能给这些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因此在班级放学的时候,我带着学生排队出校门,让学生在校门口观察路面,由于这个时候前来接学生的家长很多,路上人流密集。这时候我问学生:大家想想看,我们能不能在过马路的时候闯红灯?学生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的车流,都异口同声的回答不能。
我再接着问:大家想一下,如果这时候有人闯红灯会有什么后果。学生看着马路,毫不犹豫的回答:会被车子撞到。还有学生回答:会出现很多危险。由于有了这次在现场进行借助实例进行教学,所以学生都能很清楚的意识到闯红灯的严重后果。
这说明,在学生年龄小的时候,由于其思维是以具体思维为主的,教师在进行思想和社会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具体直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2、从亲人开始,培养学生爱己爱人的美好情感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爱己爱人的思想是很多老师都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培养出一个具有“爱”这个美好情感的学生是每个教师的目标。我在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很多教师称赞某个班级的学生具有爱心,彼此间会进行互帮互助,班级气氛和睦。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之后,我发现这些班级的思想和社会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爱”的过程中,往往是先交会学生“爱”亲人开始,然后再将“爱”的范围扩大到认识的人,最后扩展到所有人。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开始爱的是自己的长辈,所以比较容易感受到什么是“爱”,也更容易将“爱”的范围扩大,从狭义的爱变为广义的“爱”。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都是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长大的,和爷爷奶奶的感情都十分亲密。因此在《学会爱他人》这节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家给爷爷奶奶一个惊喜,让爷爷奶奶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爱。
学生在第二天回来之后都变得十分兴奋,原来学生们昨晚回家之后,都积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爷爷奶奶表达自己的感情。有的学生比较擅长唱歌,就专门为爷爷奶奶唱歌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有的学生学习过舞蹈,就给爷爷奶奶跳舞表示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还有一些学生学习过书法,用自己还稍显稚嫩的笔锋给爷爷奶奶写了健康长寿之类的祝福语。结果这些学生们都发现,自己只是小小的表达一下,就让爷爷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这一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长辈表达“爱”,会让长辈惊喜万分,也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对别人表达出自己的“爱”也会让别人以相同的情感回馈自己。
三、总结
在小学思想和社会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学习的东西。但是我认为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和学会爱他人、爱社会。
篇6
一、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等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由此可见,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很好;社会性发展程度不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不好。如果要想让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社会性就不会向“高而亲社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德育(即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它保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篇7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管理;行动逻辑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4-0026-04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任务,从而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列入议程。社会资本作为晚近兴起的理论,为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思路。本文试图在考察社会资本与完善社会管理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会资本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完善社会管理的制约,探讨通过提升社会资本存量来完善社会管理的可能路径。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及与完善社会管理的逻辑关联性
在社会资本理论看来,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诉求其实就是促使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形成网络型交互作用构架,建立多渠道、高效的表达、参与机制,使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更为契合,更相得益彰,并在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这一层面而言,社会资本理论为完善社会管理整合了一个综合性视角。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因研究旨趣、研究方法相异,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一本叫做《社会科学研究》的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到了1988年,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科尔曼从社会结构的意义上论述了社会资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经济社会学”理论。[2]与科尔曼的界说相比,亚里山德•罗波茨对社会资本所下的定义则更为全面和精致。他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通过他们的会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得短缺资源的能力;获得社会资本的能力不是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3]福山则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4]斯蒂格利茨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包含隐含的知识、网络的集合、声誉的累积以及组织资本,在组织语境下,它可以被看作是处理道德陷阱和动机问题的方法。”[5]
但是,真正使社会资本概念引入政治学领域的是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民主治理是一种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必须依靠集体行动才能实现。但集体行动的逻辑却很难避免集体行动的困境,即“理性的个人行动者”从自我利益的“理性”出发,损害公共利益,最后也损害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是由公共利益的性质决定的。普特南等人在《使民主政治运作起来》中力图为如何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找到一条途径,他提供给我们的这条捷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资本”。在研究过程中,他将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6]肯尼斯•纽顿认为,按照普特南的定义,社会资本至少可作三方面的理解。首先,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其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世界观所具有的特征;其次,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第三,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有助于推动社会行动和搞定事情的特性。[7]
(二)社会资本与完善社会管理的逻辑关联性
社会资本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可以看出,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有利于对于公民权利的尊重,有利于发挥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隐含了一个基本假设前提――“社会资本”。只有在公民社会中普遍具有团结、互助、信任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以及由于这些精神和意识而导致的独立的、非官方的和自愿的第三部门的前提下,公民社会才能作为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的普遍主体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具体而言,社会资本与完善社会管理的关联性在于:
1.社会资本能够增强政府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的认同感,为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信任合作。一种良好的社会管理模式需要政府、社会、公众之间信任关系的存在。信任是社会中主要凝聚力之一,没有相互之间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社会资本为完善社会管理提供的信任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公民与政府行政机关的信任;二是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从公民与政府信任的层次上看,一个社会如果逐渐生成了公民对社会制度及作为当权者的政府机关之信任的公民文化传统,那么这种公民文化就能够维持政治的长期稳定,这是作为文化资源的社会资本对完善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稳定有序的意义所在。而从公民之间相互信任的层次看,社会资本所着重的文化价值和态度使得公民在社会管理的互动过程中,有合作、信任、理解和彼此产生共鸣的倾向,从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把人们从缺少社会道德心或共同责任感的利己主义者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算计者转变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有社会公益感的社会成员。当公民对其他公民行为的正当可靠性即诚信抱有坚定的信念时,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他们就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言,彼此不信任和人心不齐会使社会变为一盘散沙。[8]帕特南认为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诚信程度越高,信任范围越普遍,政府与社会、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越普遍,这个社会也就越繁荣发展,越和谐稳定,越兴旺发达。因此,一定的信任社会资本对于完善社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是实现政府与社会、国家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的前提,更是形成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基础。
2.社会资本为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社会要稳定而又有序地发展,就必须依照一定的社会规范,通过一定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凭借不同的社会规范形式约束人们的行为,及时治理各种社会问题,把人们的社会生活限制在某种秩序的范围之内,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因此,完善社会管理需要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规范是完善社会管理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任何一个运转成功的有秩序的社会,社会规范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能够促进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的实现。哈耶克的分析告诉我们,规范和秩序在根本上是难以被刻意设计和建构的,它是一个自生自发的结果,而通过有效网络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这一结果的实现。社会规范是历史形成或规定的行为与活动的标准,执行着调节、选择、系统、评价、稳定与过滤等一系列的功能,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反映了一种共同意见,即一个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共同的价值体系。社会规范表现为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等,它是由民众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的有效实现而制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演生的秩序”,是自下而上形成并演进的,没有一个机关明确地制定、颁布、实施这些规则。它不同于由国家机构自上而下指令性的法律规则,是公民在多次重复自由组合过程中,逐步发展为保障个人利益最优而存在着的最优均衡。詹姆斯•科尔曼认为,在集体内部,命令式规范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本。这类规范要求人们放弃自我利益,依集体利益行动。这类规范总是得到社会的支持而强化。社会规范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束和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因此,没有社会规范,就不会有稳定的社会秩序、正常的社会生活,更不会形成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
3.社会资本所蕴含的参与网络为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了基础。社会管理是管理主体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为增进公共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公共问题的日趋复杂,社会管理的主体已不可能再简单地局限于政府,而是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一个广泛的参与群体。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管理社会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政府无法再是社会的唯一管理者,它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众多非政府组织、广大民众来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而社会资本为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公民参与网络,这种网络表现为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蕴含着可转移的资源,具体包括权威关系、信任关系、规范信息网络、多功能的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社会凝聚力、公民参与等方面。在帕特南看来,公众的参与网络主要有两类:横向为主的关系网络和垂直为主的关系网络。横向关系网络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者联系在一起,而垂直关系网络将不平等的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对共同体而言,横向关系网络越密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而垂直关系网络无论多么密集,无论对其参与者多么重要,都无法维系社会信任和合作。密集但彼此分离的垂直网络维持了每一集团内部的合作,而公众参与网络则跨越了社会的分层,滋养了更为广阔的合作。因而,公众参与网络成为了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社会资本。
二、我国社会资本发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完善社会管理的制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资本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再加上由于深受几千年封建专制和几十年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影响,我国社会资本发育的条件还很不成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对这一趋势和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可以看到我国社会资本发育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对完善社会管理形成的制约:
(一)普遍“信任”社会资本的缺失。信任社会资本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政府与社会、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不信任。首先,官本位思想导致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信任的短缺。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人民群众理所当然应当家作主,政府公务员毫无疑问是“人民的公仆”。但由于深受几千年封建专制体制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传统管理理念中“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往往把自己当作权力的所有者和社会的主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把公民当作公共权力指向的对象,强调公民对政府管理的服从义务。因此,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作风,“官贵民贱”的思想大为盛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政府官员没有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反而凭借人民给予的权力凌驾于人民大众之上。人民群众对此极为反感,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大受影响。其次,社会内部普遍信任的短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影响了诚信社会资本的构建。先生早在上世纪就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9]。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形成的不是社会信用,而是源于个人关系基础上的内外有别的、差序结构的私人信用。美国学者傅古雅马1995年写了一本《信任》的书,对中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社会信任进行了分析,他把中国称为家庭主义的国家,中国人只信任其家庭成员,而对家庭之外的成员则极度不信任。这种狭隘的观念体现了传统社会资本中的消极影响,加上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过程中,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相伴而生的还有经济、社会关系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以及西方理性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社会内部诚信社会资本的普遍缺失。
(二)“规范”社会资本的缺失。社会管理并不是一种无序的管理活动,它要求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在法律框架下进行活动,从而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九届人大通过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提出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依法行政,标志着我国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个巨大变革,即实现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已经制定了数千部法律或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基本上有法可依,但这离法治国家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实际生活中,政府部门违法、政府官员的职务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规范被认为是引导个人行为的有效手段。当个人的行为符合规范时,个人能得到社会认可;而当个人的行为违反它们时,则会遭到社会指责。即科尔曼所述,社会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手中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这主要因为,行动具有“外部性”。也就是说,具有影响他人的后果(积极的或消极的)。[10]“规范是被灌输出来的,是由模式、社会化(包括公民教育)和惩罚来维系的”。[11]由于规范是影响人们日常社会交往的非正式“游戏规则”,因此它的存在可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合作。法治是与“规范”社会资本紧密相连的,正如安吉尔所说,法治在各个自由社会中始终被当作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我国法治意识淡薄,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制约了“规范”社会资本的形成。
(三)“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的缺失。公民参与网络在帕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帕特南指出,在一个共同体中,公民参与网络越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的信息之流通……体现的是以往合作的成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模板,未来的合作在此之上进行。”[12]我国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的缺失,不利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造成我国公民参与网络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整体性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失去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逐渐加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阶梯状逐渐降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不平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社会管理中越来越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对社会决策的影响力逐步提高,从而使社会政策更有利于其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国家中,经济落后地区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导致我国整体上公民参与的落后。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抑制了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只有臣民、子民,唯独没有公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力,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传统社会中,人们已把臣民意识内化为一种内心的自然情感,做忠臣、顺民,不议国事已成为人们的习惯选择。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对公民参与意识的侵蚀必将长期存在。三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性供给不足。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然而,现实中公民参与的制度性供给不足,也就是有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法律而无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规定,公民参与的渠道不畅。
三、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与完善社会管理
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与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表明,只有极大地提高社会资本的存量才能完善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一)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构建信任社会资本的基石
1.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重塑政府与社会、公民间的信任。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那么,应如何走出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偏离公共利益这一困境呢?社群主义的著名代表麦金太认为美德教育是一重要的途径。美德教育包括教育、诱导和转变各种欲望和情感。对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有助于增加信任这一社会资本的存量。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主要包含行政伦理、道德伦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教育内容,而行政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政府工作人员实施行政伦理教育、制定行政伦理准则、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完善行政伦理机制等,对于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乃至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加强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核心就是要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意识。只有当政府官员受到美德教育并内化为其自身的价值从而自愿地全心全意地为公众服务时,他们在工作中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就必定会极大地增强。由此,公民对官员的信任感,政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就会自然得到提升,因此也增加了“信任”这种社会资本的存量。
2.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培育公民文化,重塑公民间的信任。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的结合点首先在于公民高度的信任。公民的信任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公民的相互交往中逐渐积累的。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匡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其特点在于公民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宽容意识,这种高度的政治认同和宽容,容易形成公民之间的信任。由此,阿尔蒙德认为,只有培育丰富的公民文化,才能形成公民之间的信任。而这种公民间的信任是公民社会中公民个体的一种品性,同时也是社会的一种德性。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升规范社会资本存量,促进社会管理的法制化
法治与规范社会资本的紧密联系显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培育规范社会资本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完善社会管理之间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没有规则就没有社会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稳定,社会就会失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法治是构建有序社会最主要的手段,法律以其特有的强制力和威慑力,预防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并运用特定的法律规则解决纠纷,缓和矛盾,使不和谐社会管理局面状态归于和谐,从而保证社会正常有序地运行,为完善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需要。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实现途径。首先,政府公务人员必须牢固确立法治观念。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人治观念严重,一些地方或部门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缺乏,长官意识浓厚,官本位风气盛行。因此,加强法治建设的前提,就是政府公务员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其次,加强立法保障,完善社会管理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有一整套社会成员认同并遵从的解决问题的法律规则、程序和制度。因此,应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努力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通过适当的渠道反映民意,对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立法,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保证各项社会管理事务有法可依。第三,加强执法保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社会管理事务中,行政权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行政机关能否依法管理社会,直接关系到社会运作是否顺畅、社会关系是否合理、社会交往是否融洽,进而直接关系到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在当前法治建设中,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全面提高行政理念、施政目标、制度规则、组织运作、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法治化水平,努力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行为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服从于法治,真正实现依法行政。在法治保障下兴盛的规则社会资本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对社会规范的自觉遵从。当彼此发生矛盾时,力求诉诸规则和程序的权威,而非求助于暴力的权威,从而主动地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
(三)培育壮大第三部门
据西方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的产生和更新与志愿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13]。第三部门能够培育和维系社会信任,能够创造和执行社会规范,也能够构筑和维持社会参与网络,因此,第三部门发展是社会资本得以构建的土壤和基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第三部门在我国蓬勃兴起并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就其能够和应当发挥的作用而言,仍存在较大差距。王名博士认为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政社不分、经费不足、能力不足、法制缺陷[14]。我国第三部门发育的现状无疑对我国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完善社会管理中的桥梁作用。社会资本的构建以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为前提。目前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相对滞后不仅妨碍了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降低了社会整合程度和一体化水平,而且使社会资本的建立基础薄弱。在构建社会资本已经成为时展要求的今天,积极培育壮大第三部门是我国的必然选择。首先,加强第三部门的能力建设,使之能承担更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尚显不足。从根本上说,第三部门能力欠缺的原因在于人才不足。因此,加强第三部门能力建设,重点在于加强第三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毫无疑问,第三部门能力的增强,将使政府能把更多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转移给第三部门,而这又必然促进第三部门更快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第三部门服务对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从而提高公众对第三部门的认同度和信任感,增加信任社会资本的存量。其次,完善第三部门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改善和健全第三部门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第三部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强调第三部门自身的能力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法律的完善、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建设来营造一个有利于第三部门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第三部门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及时填补法律空白,使第三部门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既是第三部门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创造和积累规范社会资本的必然要求。最后,增强第三部门的自治性和民间性。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官民二重性,过多的官方参与将削弱第三部门发展社会资本的功能。当第三部门过分依赖这种官方联系,只会鼓励不同形式的“庇护”关系的发展,而忽略横向社会联系,这样,社团的存在便完全成为官僚权力的延伸。同时,官员会反过来通过这样的依赖关系,控制或操纵社团。因此,增强我国第三部门的自治性和民间性是当前的突出任务。这就要求政府在第三部门的发展方面,应逐渐实现从限制向培育的转变,减少对自上而下的第三部门的过分干预和直接控制,促进自下而上的第三部门的发展,建立起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优势互补、平等合作的关系。唯其如此,第三部门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成为公民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才能促进参与网络社会资本的形成。
参考文献:
[1][2][7][13]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美]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与现实,2000,(2).
[4][5]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6][11][12][美]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96.
[9].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篇8
[关键词]体育评论;语码转换;顺应论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075 — 02
一、引言
语码转换是指在一次对话或者交流中,双语或者多语的会话者使用两者或更多种语言的变体,它可以以单词、短语、分句或者整个句子的形式来表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了这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包括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心理学等等。通过大量的研究,他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应用不同的方法,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研究模式,最终得到了不同的发现及结果。然而,上面所提及到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只是触及了问题的表面,或者只是对这一现象有部分的描述。因此,找到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方法迫在眉睫,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解释所有覆盖语言、社会、文化等因素的问题。
在所有分析语码转换的视角中,语用学的研究视角最具说服力,因为它是建立在动态语境基础之上,同时包含语码转换里的语言、社会、文化及认知等因素,而且还能把语言现象和及其相应的译语相结合。从语用学的视角开始研究语码转换之后,很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于国栋的顺应模式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随着体育赛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评论,因此出现在其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不容忽视。
本文是以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为理论基础,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体育评论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二、体育评论中的语码转换动机
于国栋认为,当交际进行交流时,他通常会实现一个或者更多的交际目的,或者为了信息的交换或者是为了交际的交流。为了完成特殊的交际目的,交际者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做出选择,包括语言的选择和交际策略。所有这些选择都是基于言语交流的动态属性和顺应原则,以协商的方式形成的。语码转换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一)顺应语言现实
语言现实的顺应是一种被动的顺应,因为交际者当面对具体的语言现实时不得不进行的顺应,语言现实是指一种特定语言的真实存在和自然属性。每一种语言都拥有一些特殊的语言成分、结构、特征,交际者为了达到他们各自的交际目的,考虑这些语言特征和语言属性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到另一种时,语码转换作为实现顺应语言现实就产生了。
在体育评论中,每个体育项目都经常出现一些专业术语,因为很多比赛都是从国外发展而来的,其中赛事的一些专业术语也随之传了过来,解说员或者评论员为了能体现比赛的贴近性、直观性和专业性,更愿意用体育项目中的术语来评论比赛。
(1)快船的后场球员得到了不少投射和突破的机会,很快便以8-1取得不错的开局,其中格里芬在inside-out配合中送出一次助攻。
(2)奥利弗通过高质量的防守,使得丁俊晖解球失误,形成free ball。
Inside-Out是篮球基本战术之一,可以翻译被称为内—外战术,或者里—外战术。Free ball在斯诺克台球比赛中经常被解说员所用,意思为“自由球”,因犯规所导致的主球被做成障碍球,没犯规方队员可指定任何一个球作为自由球来打。如果你对其术语不了解,就会引起误解和迷惑。因此,解说员为了精确传递这些专业术语所蕴含的真正意义,而利用语码借用手段来顺应体育新闻中独特的风格。
(二)顺应社会规约
社会规约可以理解为被某特定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广泛接受的累积思想和行为的遵守规则。很显然,我们日常的交流和行为是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所支配的,违背这些规则将会导致交际者形象的损害或者是交际的失败。因此,交际者一旦进行交流时,将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保持相关的社会规约,这样才会满际的期望和成功。
(3)当时T9坐在地上来了一句“Fuck Off”,如今却“笑”对裁判,只能说无奈到了极点。
上面的例子表现的是当事人用咒骂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生气,但不是用汉语。中国的读者对汉语的咒骂话语是较为敏感的,因此,用一种直率的表达方式会显得很粗鲁且没有教养。语码转换成英语的咒骂话语能大大地减弱负面影响,甚至能表达出对当事人不好运气的一种同情。这样既达到了表达气愤的目的,也遵守了社会规约。
(4)先来看看热火宝贝们的表演吧。
——哇哦,so hot!!!(2011年6月13日,迈阿密热火对阵达拉斯小牛队。)
(5)G-cup的女人别说东方人之中非常之少有,就是在西方也不多见,所以乔丹就这么红了。
在中国,像屁股和这些身体部位是比较难堪的话题,尤其是在异性的交流中,它被认为能破坏人们好的形象。“hot”是指身材很火辣和性感的,在国外作为对一个女孩子的赞扬之词是有实际意义的,而在中国却不是很合适。“cup”是指文胸的罩杯,它是指女性身体胸部的大小。字母“G”指的是罩杯大小测量单位,“G-cup”指的是巨大号的女性。然而,用汉语来描述女性的身体部位可能会有潜在的不便。因此,笔者或者编者把令人尴尬和具有争议的词转换成了英语,为了表达同样的意思但避免了一些争议。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码借用手段巧妙避免了不雅观、直白的词语,从而遵循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社会规约。
(三)顺应心理动机
除了对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之外的语码转换顺应都属于心理动机的顺应,我们把这种语言转换定义为以交际为目的而自然形成的主动顺应,这种顺应是由于交际者内部原因而不是语言内部原因而产生的。不同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之间的语码转换能够反应出人们的心理状态,因为人们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使用语码转换。体育评论中的语码转换,拥有口语或者书面语码转换的特性,能真正地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特定的心理动机。
(6)绝杀?No!湖人是自杀,短路130秒,白送6分!这球气死人。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能感到这些评论员或者一些网友们用英语语码取代了汉语语码,来表达各自内心中的强烈情感。在这里,我们必须得承认上面的例子中,汉语也是可以被用来表示强烈情感的。然后,这里面的英语能使语气加强,同样能体现出强调的语气。因此我们总结到,在体育评论中使用语码转换既可以减轻语气,也可以加强表达说话者强烈情感的语气。
(7)韦德替身4颗三分轰出总决赛style 留他就为一刀流。
(8) Mountain Top!10年1胜 27+12+7没什么能阻挡詹皇经常听音乐的人,一定知道今年在全球最火、持续占据排行榜第一名的歌曲是骑马舞《江南style》,流行在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就连老人都能扭上一段。因此,“style”这个词成为了现在流行词汇,但是我们现在用这个词的时候仍然保留了它的真正意思。“style”的意思是风格、样式、款式、风度、文体、称号等意思,在这里具体应该是水平之类的意思,可以说与原意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今年国内最火的节目“中国好声音”,我们听到了张伟的《high歌》,知道了他的高音让人难以置信,第一句就是Mountain Top。在这里,评论员原意想表达的意思是美国丹佛掘金是高原地区,在所有的NBA球队中属于最高的赛区。因此,上面的例子中评论员愿意用流行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来表达自己同样的意思,显示出评论员们的时尚感,还同样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9)俨然一副“咱们到欧联杯再一决生死”之势。如此,不如用一句戏谑之言来调侃下更为妙:What City can do, United do together.
这里面所提到“City”和“United”是指的两个球队,曼城和曼联。曼城和曼联都是曼彻斯特城市的球队,往往处在一个城市的球队都是死敌,尤其当同城德比战的时候往往都比较火爆。而作为双方的球迷,自己的球队输掉比赛后,他们同样希望同城的死敌也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这里评论者想表达出曼城球迷的心情,虽然自己的球队被淘汰出了欧洲冠军杯,但同城的对手曼联也同样被淘汰出来了,本来失望的心情现在变得更开心了。评论员为了顺应球迷的心理动机,用创造幽默的方式来达到愉悦观众的目的。
三、结论
我们已经讨论了汉英语码转换顺应的三种类型,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三种类型和它们下面的分支类型是绝对清楚的,因为在一些情况中相互覆盖重复是存在的,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类也有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我们不得不说目前关于体育评论中语码转换顺应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上面所有的类型和分支类型都不是在相同意识程度下实现的,不同的汉英语码转换类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形成的。通常来说,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现实中顺应的意识程度相对来说较低,而作为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中顺应的意识程度相对较高,而同一类型的语码转换,无论是哪一种,都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意识程度,因此,我们对此研究要有一种更动态的态度。
〔参 考 文 献〕
〔1〕Gumperz.J.J.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M〕.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2.
〔2〕Muysken.P. A Typology of Code-mix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Press, 2000.
〔3〕Myers-Scotton, C.& Bolonyai, A. Calculating
speakers:code-switching in a rational choice model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陈立平.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考察〔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4).
〔7〕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教学,2001,(01).
〔8〕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觉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国教学与研究,2004,(04).
篇9
关键词:新媒体 信息传播 技术 规则 自律
新媒体的崛起极大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则,特别是在Web2.0时代,个人在信息传播的、接收两端都担当了主力,传统媒介模式中媒体、受众与监管者三者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而各种角色在重新选择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向极端。事实上,看似复杂的新媒体也有其不变的发展规律。从脸谱(Facebook)到开心网,从推特(Twitter)到微博,新媒体在全世界不断复制其崛起模式的同时,亦遵循着基本的发展趋势——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门槛与成本,进而导致话语权的分散和下移。而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动力,就是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让新媒体一举摆脱了第四媒体的地位。从聚友网(My Space)、电子公告牌系统(BBS)到人人网、开心网再到博客、微博,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技术的进步贯穿始终。但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克兰兹伯格第一定律认为:“技术既无好坏,亦非中立。”当下,信息技术革命的副作用日益凸显。侵犯人格权、版权、广告欺诈等老问题在新媒体领域继续放大,网络诈骗、人肉搜索、信息泄露等新问题又不断产生,其实质是技术对传统规则(主要是法律规范)的突破,根源在于人类在运用技术过程中对社会秩序的僭越。
一、新媒体对传统信息传播规则的突破
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由谁来说(主体)、说什么(内容)、怎么说(形式)、对谁说(受众)几个要素构成。新媒体技术对传统信息传播规则的突破,也主要是从这几方面展开的。
1.信息主体门槛的降低——发言人更多了
传统媒体时代,传播组织的设立有很高的门槛——报纸、杂志需要刊号,广播电视则必须由广电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这实质是通过公权力手段保障无线电等资源的有限开放,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新媒体则不同,信息技术的进步保证了网络资源的充分供给,进而推动信息成本和门槛的降低。这种情况下,公权力通过对主体的控制以实现对信息传播活动的有效规制,已经行不通了。而发展到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信息传播迈入了“零门槛”时代。
2.内容事前审核制度的失灵——“把关人”角色弱化
以“内容审核”为核心的“把关人”制度早已被证明是传统媒体领域实现信息产品质量把控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在Web2.0时代,要求对数以亿计的“自媒体”进行信息筛选,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大量的商业网站更加注重吸引受众、追求流量和提升利润,如果没有外部强制力的持续介入,内容事前审核机制在新媒体领域的弱化甚至失灵就在所难免了。
3.传播方式创新带来的新情况——问题更复杂了
相较于内容,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得益于其传播方式的创新。互动性、虚拟性的特征在保障网络繁荣的同时,亦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
一是互动性。在互联网上,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虽然强化了传播效果,却也容易造成叠加性伤害。比如在“陆幽诉黄健翔名誉侵权案”中,黄健翔的博文与网友的评论共同构成了对陆幽的名誉侵权。现有法律虽然赋予了陆幽针对博主黄健翔的诉讼权利,但是对于添油加醋的网友,却并没有相应的惩戒机制予以配套,这显然是滞后的。
二是虚拟性。互联网允许用户以虚拟身份参与传播活动,这就容易导致网络诈骗、商业诋毁等现象肆行。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将其解释为“虚拟人格”导致的“‘自我’限制‘本我’冲动”①的失败所致,但在制度层面上,却暴露出现有责任追究制度的缺位。
4.信息获取能力的“畸形”拓展——知道的太多了
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大大拓展了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这实际上是公民知情权(right to know)的一种实现,但从实践层面来看,相较于意识和制度层面的准备情况而言,技术的发展有点过快了。因为技术不断发展将扩张受众的知情权,此时如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予以制约与保障,就有可能导致受众的知情权滥用,产生恶意人肉搜索、论文抄袭及、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泄露现象日趋严重。这种现象的根源还在于现有规则的滞后。
二、面对新媒体技术的信息传播规则重构
推倒总比重建来得容易,只破不立也从来不是新媒体的特权。在尊重技术发展规律、认同信息传播价值的前提下,迅速形成一套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规则,无论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法治社会,实现对新媒体的良性规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他律;二是自律。②但无论哪种方式,其终究离不开人的创造与执行。技术的进步是由人推动的,新媒体也不过是人在媒介领域的一种延伸,其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类、传播和获取信息的自由。
正所谓,技为人用,用必有度。这应是一切规则构建的核心。
1.自律与他律的定位
任何理性的人都不会承认有绝对的自由。在对自由的限制手段里,法律通过刚性的“他律”方式告诉人们不应该说什么,而自律则是一种软性的具有引导性的伦理道德规范。面对复杂的新媒体,要重构漏洞百出的信息传播规则,首先就要处理好他律与自律之间的关系,找准它们的定位。
首先,他律与自律之间不是一种矛盾关系。“大多数法律规范都是从道德规范中提炼出来的,而法律规范一经确立又补充和发展了道德规范。”③法律在为社会成员制定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和保障机制的同时,往往需要道德的帮助,促使整个社会将法律条文内化为社会成员普遍的共识与信仰。其次,他律与自律之间也不是一种共赢关系。在规则适用的维度上,二者虽可以共存,但绝不可能共赢,④它们就像天平的两端,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那么在新媒体领域,究竟二者谁应是主要的治理模式?或者换一种说法,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制约,究竟是优先适用自律还是他律呢?答案很明显,其实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当首先将自律做好。如果能够做到自律,自然就无需他律,这也是英国媒介法上“以自律换自由”的理念。
与他律的强制性介入不同,自律是一种软性的社会规范,它强调人主观意识对规则的认同与遵循,是“那些某一社区成员间相互施加的、带有许多轻微但偶尔有力的惩罚的、规范性的约束”。⑤虽然仍然是一种依靠惩罚的约束,但“对于那些成年人或心智发育完善的人来说,所有客观的约束都有事先主观约束的效果”。⑥就像法律同样需要道德将其条文规定内化为主观认识一样,“只要社会规范被主观内化为每个主体的心理意识,它就能对所规范的行为起到同步约束的功效”。⑦而且主观性越强,约束效果就越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律优于他律的原因,因为它能够通过对当事人内心的约束,实现外部强制所不能。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能够灵活处置。就像足球比赛一样,规则好不好,球迷说了不算,球员说了才算。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里就说过:“法律试图跟上技术的发展,而结果总是技术走在前头……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规模如此之大又如此活跃,法律无力也不宜对之加以严密的规范。”⑧可见,根据表达自由理论中的最小限制原则,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下,公权尽可能少介入、自律机制应当发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蒋永福在《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一书中将“自律”与中国人的“慎独”哲学联系起来。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也要做到谨慎有德”。⑨他认为,古代中国人的独处哲学是一种个人伦理自治,而“在网络时代提倡慎独,旨在提醒人们在虚拟环境中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自觉维护网络秩序”。⑩
关于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定位,事实上也可以推及私法与公法两个概念范畴上。与公法相比,私法强调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契约精神。而契约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共识。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在公共空间工作生活的比重提升,“公域”不断扩大,“私域”逐渐缩小,这就要求“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制度,以统一的社会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加以界定、规范,使任何人的活动不能危害社会公共秩序,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发展”,而这一点也与自律机制的形成极其相似。正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要求的那样,网站向行政机关承担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但这种问题实际通过合同违约或者侵权来解决就可,如果用户权益被损害完全可以采取民事诉讼手段,本不应出现在行政管理规范之列。并且与公法相比,私法亦更鼓励规范条文的主观内化。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保障信息传播正常发展的角度而言,许多社会规范的适用应遵循“自律优于他律,私法优于公法”的原则。
2.他律对自律的支持
既然自律的好处那么多,为什么我国当前的大众传播领域,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律程度都远远低于他律呢?
原因很复杂,但仅就制度层面来说,他律特别是公法的发达,挤压了新媒体自律机制的成长空间。社会成员习惯了他律的“大包大揽”,自然不会主动培养自律意识。“现在很多媒体失范的现象都是由行政当局出面制定很多行政规章来约束的,他律多了,媒体的活动空间就会变得更小。”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导致了他律的“步步为营”。对于这一点,一种解释是:由于缺乏传统媒体那样的主流舆论优势和“把关人”设置,很难发挥大众传播的正效应。追溯当前我国新媒体立法状况,禁载内容越来越多,管理措施无所不及,尽管其中可能有“权力膨胀”的嫌疑因素,但也是立法者对于媒体自律机制不信任的一种体现。
事实上,这种解释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你不给自律以尝试的机会,怎知它不行呢?社会应给予新媒体更多的自律空间,从法律上对自律机制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在重要的大众传播立法中明确行业自律的重要地位,给予行业组织确立行规和授权其代表行政机关行使某些执业许可的权利,并逐步培养新媒体形成投诉机制的责任意识。
其实,他律对自律的这种避让与支持,实质上是对技术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创造精神的尊重。因为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自律与他律的协调是有基础的。“一是承认立法相对于网络发展的滞后性;二是承认部分网络规则的习惯效力,用以弥补网络立法的不足,也可在网络规则的运行效果得到检验之后将之上升为法律规则,实现网络规则与立法规定之间的融通。”
在对高速发展的技术的制度驾驭上,理论上自律的表现要比他律好得多。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新媒体领域,已经开始试图通过自律机制的建设,来培养大家对技术的尊重意识。2003年12月,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成立,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30多家网络媒体共同签署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承诺自觉接受管理和社会监督,坚决抵制有害信息。2007年8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又推出了首个《博客服务自律公约》。2012年,新浪微博制定了《新浪微博社区公约》和《新浪微博社区管理规定》,并建立了委员会制度,通过网友、专家的共同治理,维护微博空间的良好秩序。虽然这些自律措施在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争议,但在整体上,都是对新媒体自律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律事务处)
注 释
①【奥】弗洛伊德著,杨韶刚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页。
②根据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律,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广义来说,他律指非自愿地执行道德标准、法律体系(包括惩治和预防)和其他社会规范。狭义来说,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直接约束和控制。
③魏永征 《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17页。
④这是从适用层面角度来说。如果按照对信息传播的规范效果来看,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在理想状态下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⑤⑥【美】劳伦斯·莱斯格著,李旭等译 《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91~292、295页。
⑦邓瑜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7页。
⑧【美】罗斯扎克著,苗华健 陈体仁译 《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7页。
⑨吕耀怀 《信息传播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2页。
⑩蒋永福 《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81页。
徐应红 《论社会公德的二元价值与敬畏重塑》,载《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5期,第98页。
篇10
【关键词】体育游戏;群体性活动;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G80-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04-02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健身性、趣味性、规则性;它有很多可取的素材(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拿来当作体育游戏的素材);采用假设与虚构的方法(游戏中角色的承担和故事情节的虚构);它具有教导社会规范(人的社会适应)的特点。其中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特点是体育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体育游戏的魅力所在,体育游戏的教导社会规范特点是体育游戏的最大价值所在。
人与社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人社会便不成其为社会;离开社会,人也不成其为人。人的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青少年儿童正处在这个社会化过程的初始阶段。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实现国家兴旺发达的后继力量。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家庭角色以及家庭、学校、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的适应。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是青少年社会适应良好的基础,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青少年社会适应良好的保证。体育游戏因其具有的特殊色彩的运动形式,决定了它对处在自身社会化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一代社会适应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社会认知、社会应变能力、意志、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等社会适应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效。
一、体育游戏中的规则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作用
体育游戏是一种规则游戏。所谓‘规则’既是法则、法规、规矩,它是我们做一件事必须遵循的准则,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
圆’。有了规则,人的活动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孩子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习俗和文化,因为按规则办事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基本准则。在体育游戏中规则不仅构成了游戏的节奏,创造着游戏井然有序的形式,同时,也调节和约束着游戏者的行为及彼此关系,从而使游戏得以公正、安全、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游戏的规则既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评定游戏胜负的依据。
游戏规则往往是建立在公正和道德判断的基础上的,它融合了不同群体和个体,甚至是不同民族的伦理标准和共性。游戏规则的建立是全体成员内心的需求和共同的心声,参与游戏,游戏者都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心甘情愿地接受来自这个游戏群体的约束,在游戏中也会注意克制自己爆发的一些有悖游戏规则的各种情感冲动。青少年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对规则的服从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迁移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从而规范了他们的社会道德行为意识和社会行为方式。游戏正是运用它的规则来培养人们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来进行合作的意识,从而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体育游戏的群体性因素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作用
分层教学,工学结合实习教学是指在工学结合实习工厂进行的实习教学。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已成当务之急,体育游戏是一种群体性活动。所谓群体是指一个能达到一定共识、有一致认同感的集体,它往往是由人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所构成。群体具有较强的行为一致性和凝聚力。体育游戏中的群体往往是一群具有共同话题、兴趣爱好,在体育运动技能上有一定水准或要求在体育上有较高突破的学生的集合体。斯坦福大学的腾飞是高教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集合在一起一般是出于寻找亲密朋友、提高运动技能、满足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等目的。确保其真正落到实处,因而这种情感的维系心理具有很强大的凝聚力。其他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外部管理机制。在这种凝聚力之下,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层次、类型、规格、规模的实际需求确定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成员之间自觉相互交流学习,容易被忽视或被物化的东西所掩盖,共同探索创新为这个群体争夺荣誉、创造成就,还有独到的求职信息的求职经验,实现共同目标,尤其是游戏终末取得的胜利按照CIS的要求,使他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满足,重新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而在内心更加以加入这个群体为荣,久而久之共同推动学校CIS目标的最终实现。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了他们对社会的更好适应。
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和成人一样有着较为强烈的合群需求。游戏群体是青少年儿童在家庭之外所接触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初级群体。游戏群体对其成员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加之固有的娱乐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而成为青少年儿童最感兴趣、最容易产生较高心理认同感的群体。青少年儿童在参与游戏这种群体性的活动中,除了满足他们的人际交往需求以外,他们的各种情感得到了释放,他们的个性也得到不断的完善。我们说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自身对他人的适应,能够成功的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是人与社会适应最直接、最客观的体现。
三、体育游戏中的角色体验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作用
角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概念,它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一个中介,每个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很重要的就是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像今天我们作为学者,有的人可能觉得有使命感,要扮演“知识分子”、“社会良知”这一类角色,也有的可能只是做一个“研究者”的角色。社会角色是社会对某个群体――角色的担当者――的期待的复合体。这其中包括了义务、使命或者规范,有一整套的意义在里面。这些东西会被逐步建构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社会的期待相适应。
(一)在游戏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去除儿童的中心化意识
任何一个体育游戏都是由一定的游戏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互动所构成,这些角色不仅具有游戏中所特有的含义,往往也包含了某种现实社会角色的符号或模拟意义。现代家庭的孩子几乎都是独身子女,因为父母以及长辈的宠爱,导致他们的中心化意识比较强。通过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进行不同的角色体验,有利于去除他们这种中心化意识。例如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中就有三个角色:强悍、凶猛的老鹰;坚强勇敢的母鸡;机灵敏捷的小鸡。三个鲜明角色各自都有自己的使命。青少年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由于形形角色的承担,他就会身临其境那种如果我不是我的角色中,这种角色体验使得他学会换位思考,于是,他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反省自我,同时也会从自我的角度来理解他人,从而去除他们的中心化意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社会、适应社会。
- 上一篇:初中的修辞手法
- 下一篇:房地产推广宣传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