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修辞手法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的修辞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的修辞手法

篇1

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在理解它时,要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综观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的有几十处,概括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短语互文

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1.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朝晖夕阴。(同上)

3.岸芷汀兰。(同上)

例1“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例2“朝晖夕阴”联系下文“气象万千”来看,意思应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例3“岸芷汀兰”,指“岸边和小洲上的小草和小花”,而不是“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小花”。

(二)单句互文

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例如:

4.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5.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例4我们应理解为:“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如将此句解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不符合逻辑,大错特错了;例5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其中“秦”与“汉”互文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三)偶句互文

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这类用法非常普遍。例如:

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8.西和诸戎,南抚夷越。(《隆中对》)

9.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同上)

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同上)

1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例6“千里”和“万里”互相呼应,彼此隐含,指“千万里”;应理解为“千万里都是冰封雪飘的景象。”例7“受任”和“奉命”互补,“败军之际”和“危难之间”互补,两句合起来是“在打了败仗、正是国家处与危难之中的时候奉命接受了重任。”例8“西”和“南”互补,“和”与“抚”互补,“诸戎”和“夷越”互补,合起来应理解为“团结、安抚好周围的少数民族。”就是搞好民族关系。例9“宅里”与“堂前”相呼应,“寻常见”与“几度闻”相呼应,应理解为(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家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里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前只闻歌而不见人。例10“将军”和“壮士”互相隐含,即“战死”的有“将军”也有“壮士”,归来的有“壮士”也有“将军”。如果翻译成“将军经过百战之后都战死了,回来的都是久经战场的壮士”,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逻辑上讲不通。应该翻译成“将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光荣殉国,有的载誉而归”。例11两句相互包含,它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例12“扑朔”与“迷离”互文见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是难以区分雄雌的,以喻木兰已女扮男装,不易被认出是女性了。并非像教材注释上说的“扑朔者为雄,迷离者为雌”③,如果那样,“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将无法解释。例13“将军”和“都护”互文见义,自然无情,怎会偏偏只冻住“将军”的角弓,只让“都护”的盔甲冷得穿不上呢?显然,这句诗应理解成“天很冷,将士们的角弓都拉不开,盔甲也难以穿上。”例14“湖光山色使鸟儿欢娱,使人心除去杂念。”例15意思是不因“物”﹝的好坏﹞和“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例16 “谈笑”和“往来”构成了互文,应译成“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不学无术之人”。

(四)多句互文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

1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这是四个相关的句。如果把文句割裂开来,就会误解为木兰每去一处只买一样东西,哪有这样机械呢?仔细一想,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正确的理解是(木兰)到处去买出征的器具,表现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作者把它分开来写,是为了诗句的整齐和音调的和谐。

需要指出的是,“互文”作为一种古汉语的修辞手法,在今天不一定要求学生去运用,但是,因为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在现代汉语中“互文”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如神出鬼没、东奔西跑、莺歌燕舞、门当户对、摧枯拉朽、暴风骤雨等。因此,掌握好互文的修辞手法,对于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甚至运用现代汉语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锡龙,唐作蕃,何九盈,蒋绍愚.《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北京:商务印书馆,884页

篇2

试题类型:①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8种修辞手法的不同特点,尤其应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与非比喻的区别,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②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按要求拟写句子等。③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及判断。解答时,除了要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所起的表达作用,还要体会作者的写作思想和意图,有的还须结合课文内容去辨析。

解答修辞辨析类试题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平时要加强修辞方面的训练,要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修辞的类别,分析修辞的作用,要能按照要求写出指定类型修辞的句子,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一、修辞辨识:用选择题的形式,要求对修辞方法判定正误,或对是否使用修辞手法进行选择。

例1.(2012辽宁丹东卷)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

(1)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

(2)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来。

(3)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4)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A.比喻、 夸张、 排比、 拟人

B.拟人、 夸张、 排比、 比喻

C.夸张、 拟人、 排比、 比喻

D.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解析】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按如下步骤:一是品读相关句子;二是根据平时积累的修辞知识,判断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三是与句子下面所列选项的修辞手法进行比照,确定正误。很容易发现D项是正确的。

例2.(2012四川达州卷)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D.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解析】本题是对是否使用修辞手法进行判断选择。解答时须逐项进行判断,很容易发现,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这个句子虽有比喻词“似乎”,但不是比喻句。

二、修辞运用:要求考生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拟写各种句子。这类题型是最近几年来修辞考查的一大亮点,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它的突出特点是,将修辞与句子及语境结合起来,强调了它的实际运用。其题型有:补写句子、拟写句子、拟写对联、写颁奖词、写开场白、拟写微博等。

(一)用修辞补写句子

例3.(2012广东梅州卷)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将修辞手法放在补写句中来考查的题目。做题时除了要注意补写的句式应与画线句相同或相似外,还要注意修辞运用的一致性。很明显所补写句子应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同时补写句子是对“无字处读书”的阐释。参考答案:示例①: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示例②: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示例③: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二)用修辞拟写句子

例4.(2012湖南娄底卷)“五・一”期间,王双华同学回到了家乡。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使他陶醉,他很想把家乡初夏的美景描绘出来。请你用下面所给的词语,经过自己的想象,用比喻或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王双华家乡的美景。(100字以内)

山峦 翠竹 深潭 小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将修辞手法放在写句中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写句子时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做到语义清晰、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参考答案:示例:夜雨把山峦洗得明净葱茏,翠竹迎风摇曳,如青裙少女,飘逸一阵阵清香。山下的深潭,明镜一般,倒映水中的蓝天、白云和山峦,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小溪便从这山水间流出,像一条长蛇,蜿蜒着流向远方。

(三)用修辞拟写对联

例5.(2012山东德州卷)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看似一道补充对联题,实则考查了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对偶修辞讲究的是整齐匀称,结构相近,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关联。我们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运用到对偶的修辞知识,按照题目要求逐一配对即可。参考答案:示例:看今朝炎黄骄子伦敦谱新篇

(四)用修辞写颁奖词

例6.(2012四川资阳卷)请你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位你熟知的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1)人物事迹: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把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颁奖词:快乐的阿里木,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却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1)人物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将修辞手法放在拟写颁奖词中来考查。拟写时只要所选人物与示例一样具有先进性、影响力,且叙述有条理、完整,语言简洁,能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即可。参考答案:人物事迹:郭明义,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6年,他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志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他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五)用修辞写开场白

例7.(2012四川南充卷)学校团委会决定举行“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该次活动写几句简短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此题是将修辞手法融在开场白中来考查。解答此类试题,要做到“四要”:一要切合主题。如本题的主题就是“‘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二要切合情景。三要有现场感。或渲染气氛,或调节情绪,或引人入胜,或循循善诱。四要锤炼语言。要做到语言简洁、生动,有感染力,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参考答案:(略)

(六)用修辞拟写微博

例8.(2012山东威海卷)在你四年的初中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成长,这其中有灾难,更有自豪。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神七航天……让我们骄傲自豪。请你自选一个事件,拟写一条60字左右的微博,至少用到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你最真的感受。

【解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已成为一种文体。主要是可以表达感受或交流看法(观点)。本题就是针对“初中时光中出现的自豪或惨痛事件”谈感受。只要紧扣具体事件,谈出最真感受即可。参考答案:(略)

三、修辞欣赏:常出现在阅读题目中,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理解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例9.(2012山西卷)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的天真久盛不衰。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解析】对阅读选文中的句子进行赏析,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说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参考答案: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等积极因素对青春永驻的重要性。(意思接近即可)

例10.(2012山东莱芜卷)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篇3

一、念好“乐”字诀

在初中毕业复习中,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中,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乐”字上想办法,下工夫,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学习的合作者,在课上、课下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唱对台戏,因为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若能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间的激烈辩论、师生间的良性辩论,此时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课堂气氛活跃的表面效果了。当然这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不怕丢面子的勇气。

二、念好“分”字诀

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过程中,各种知识看起来比较松散而杂乱,其实,它们也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特别是我们所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将各个语文知识点进行了巧妙而合理的安排,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观这些知识点,它们具有个性,也有共性。因此,在初中毕业复习中,首先必须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梳理,念好“分”字诀,分好系统。一般而言,初中语文可以分为这几大块:(1)识记背诵类。必须背诵积累的经典诗文、文言文等名篇,包括古代和近代及当代作品。(2)方法类。必须掌握拼音、字词、句子。包括修辞手法、语法应用等。(3)阅读类,着重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是初中语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四是作文。这是初中语文复习的难点。这四类知识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毕业总复习时,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课程安排,做到合理有序,高质高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在“分”字上做足文章。①将识记背诵类作为第一阶段的重头戏。因为背诵需要大量的时间,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应该把背诵放在首位。按照“先长后短”的原则安排背诵复习周期的长短。②进行字词句的复习。尤其应该复习好修辞与语法。这个部分是后续复习的基础,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确保后续复习的顺畅。③进行阅读训练。采用分册、分内容、分段的方式进行复习教学,通过精心分类和策划,确保“分”字诀分得恰当而又不失其功效。

三、念好“精”字诀

在九年级,学习时间异常宝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复习的有效性,这是初中毕业班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住一个“精”字,念好“精”字诀。所谓的“精”就是指精讲精练。(1)精讲,是指教师应该减少讲解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复习整理、查漏补缺和消化。(2)做好精练。学生在做复习题目时,教师应该善于归类,让学生在做一道题目的同时,能够掌握一类题目,做到触类旁通。例如,在进行修辞手法的专项复习训练时,笔者专门挑选了《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一句话“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笔者提问: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天气怎么样?(非常热,学生齐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狗吐舌头、骡马张大鼻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最后师生一起总结:这句话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天气十分干热,但是句子却没有一个“热”字。今后我们在判断句子是否采用夸张手法时应该注意什么?这对我们今后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有什么启发?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最后总结出了相关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解答这类题目提供了解题的思路范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运用精讲精练时,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和语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以练习不断巩固复习成果。

篇4

    一、语法教学地位的缺失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同时,从人教版的课本教学内容的设置看,只是在课本后面有一个“语法修辞知识要点”的附录。语法知识只是在书后的“附录部分”被提及,并没有相关的知识要点和例题巩固。这样的课程要求和课本设置,明确地把语法“踢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也导致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法基本上不讲、不上。

    再从初中语文试卷题型的设计来看,语法已经不被列入考试的主要内容,顶多就是仿写句子和病句的修改,而这些并不需要系统的语法知识,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即可。既然不考,那教师和学生就更不会去上繁琐的语法课。再加上,现在各种理论和研讨会对人文性的提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从而使初中语法教学彻底陷入了低谷。

    二、语法教学缺失的尴尬

    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并不能回避语法知识。

    考试尽管不靠语法,但要考病句的修改,修辞手法的仿写等。这些并不难的知识点在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课的教学中却成了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词、短语、句子等语法知识点。面对病句修改上的一些术语往往是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从基础开始重新讲语法,那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讲,让学生凭语感。凭语感,学生是会改但不知错误的原因,误人子弟。

    不教语法带来的弊病不仅仅是病句修改,还有很多方面。如:考试中句子的仿写,就涉及到修辞的知识;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涉及到修辞的作用;综合性学习中的对联,也离不开语法知识;文言文学习中更离不开语法知识,一个词类活用就会让学生分不清东南西北。

    三、语法教学不能淡出

    那么,到底要不要教语法?我觉得淡化语法是有道理和应该的,那些过于繁琐的语法知识,过于机械化的语法训练是应该淡化,但淡化并不等于淡出,常用语法知识的学习是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首先可以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了解了中国汉字集声音、形象、词义于一体的特性,学生就不会因为形近、音近而写错字了。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病句,学生了解了词性,句子成分以及句子的构成后,就能分析出句子错在哪。三是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了修辞的用法后,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能针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分析。四能提高学生学习古文、对联等内容的兴趣。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并不能完全不要语法,需要的是去建构合理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

    四、构建合理的语法教学体系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梯度和具体的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要点。在专题讲座之前,可以让学生阅读语法知识短文的文本材料,先自己探究、分析。接着教师采用讲解、启发、点拨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可以包括这些知识点:形声字、实词、虚词、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常见的单句、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

    同时,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倡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活生生的语言中随文强化。

    例如:可以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习词性和词类活用。如《童趣》中的“捉虾蟆,鞭数十”中的“鞭”,学了词性知识后,学生就很容易知道它是名词用做动词,做“鞭打”解释。在教学中,我就根据不同的文言句子,适当的引入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学生对实词、虚词的理解。这样既完成了语法教学,也完成了文言文重点字词的落实。

    再如:在诗歌中的对仗学习中,可以强化短语和词性的语法知识。如《过故人山庄》中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句话就是对偶句。告诉学生对偶的基本要求:字数一致,词性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还有短语上下一致。在诗歌的教学中,有机的补充强化词性、短语的基本知识。

篇5

阅读能力的考查无非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另一个是对“形式的鉴赏”,解决“怎样写、写得怎样”的问题。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十七课后练习三,下面几句话写的很好,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那里?而2006中考零距离第47页第2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前者考查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属于“形式的鉴赏”;后者则是考查学生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阐释,属于“内容的理解”。当然,有时会把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如:《变色龙》一文中,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看法。这道题既考查“内容的理解”,又考查对“形式的鉴赏”,难度自然也就加大了。

二、“开放”的本质和意义

开放,就是选点自由和理解自由。你比如说,在分析《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一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一段时,可供我们选择的知识点很多。首先,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景物,各种颜色的搭配,给人以秀美之感,以此来表现雪后小山的秀美;其次,从“妙”字入手,来描写雪光、雪色及雪态;最后,从修辞入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动人的雪态美景。这些知识点的选择,对学生来说是自由的。“开放”,不等于漫无目标。一般地说,这样的试题往往要求学生再所学的语文知识中,譬如在体裁、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知识系统中,选择一个点,结合语境作出合情合理的分析。考查的本质,一是尽力为学生提供较为均等的机会,二是引导学生做能力的迁移,从而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不做点的规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另一方面,对学生怎样理解其作用而言,首先是要鼓励他们能够进行分析,然后近一步要求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有的学生甚至能够在所学知识系统之外发现很好的点,做出的分析合情合理,我们更应该鼓励。

三、“开放性试题”答题的一般规律

例如:“终于有一天,寒冷消失了,春天好像触到我的额头,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迷人的香气,后院窗外,一只可爱的小鸟叽叽啾啾叫着,仿佛催促我:‘快出来啊!’”(注:“我”为盲人)这段景物描写的挺好,请你自选角度,说说好在那里?分析这道题有如下几种答案:

(1)这段景物描写,是从触觉、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春天美景的,抓住了盲人感受外部世界突出的个性特点。

(2)这段在描写春天景物时,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写,充分表现出“我”在春天来临之时的喜悦心情。

(3)这段在描写春天景物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展示了春天的特点。

(4)这段在描写春天景物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鸟当作人来写,把小鸟的叫声当作人的呼唤声,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篇6

关键词:表现手法 复习 语文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对“表现手法”的系统阐述,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仅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出现过“托物言志”“象征”等字眼,但从未专门提及“表现手法”的概念。其他版本如语文版、河大版、苏教版等,也都没有对语文知识进行过梳理和总结。然而,试卷中却经常涉及到“表现手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表现手法”,又该如何分析其作用呢?对此,教师一般只能从“教师用书”、教辅资料中寻找答案,获得片鳞半爪,再转售给学生。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有关“表现手法”的复习工作。

一、明确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宽泛、很模糊的概念,从来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给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照此解释,我的理解是,首先,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修辞学的范畴。通俗的说法,语法就是把话说通,遣词造句合乎语言的规范;修辞就是把话说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姚殿芳在《实用汉语修辞》中说,“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既包括比喻拟人等积极修辞,也包括句式、语体等消极修辞。因此,表现手法当属修辞学范畴。其次,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属于写作方法的一种。一般认为,“写作手法”包含“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叙述手法等”。表达方式即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即常用的修辞格,诸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叙述手法即“文章的结构布局手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表现手法包括的内容最为庞杂,诸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欲扬先抑、侧面烘托、想象联想、侧面烘托、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象征讽刺等。另外,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前后照应、铺垫、伏笔、起兴等结构方面的手法也往往都被罗列在此。

二、如何复习“表现手法”

理清了表现手法的大概种类,复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清晰的条理。然而,面对如此庞杂繁多的表现手法,该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对概念要不求甚解

对于每一种表现手法,我们不必深究它的定义,即使有明确的定义,也无需死记硬背。例如,关于什么是象征,一般解释为:“借用某种具体的可感的事物暗示特定的抽象的事物或事理,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这种晦涩的定义,读来就令人生厌,即使能够背诵下来,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所以,最好把“象征”的概念抛之脑后。只从浅显的例子中获得对“象征”感性认识。

如文学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象征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坚贞”是一种精神,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于是我们就用具体可感的松树、柏树来寄寓这种精神,这就是象征。松柏四季常青,傲骨铮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此,用松柏象征坚贞,恰如其分。推而广之,古人用“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竹子来象征气节;用色泽鲜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来象征富贵。当然,高尔基《海燕》中海燕的象征意义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二)借助例文进行学习探究

对概念的掌握可以不求甚解,但对于教材中的经典例文,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复习时不可丢掉课本,原因有三:其一,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其二,学生初识某种表现手法,多是通过教材中的例文习得的;其三,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非常熟悉,结合教材复习“表现手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要复习“衬托”的表现手法,不妨深入研读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为了突出莲的品质,选用了牡丹和来作陪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为什么单单选用这两种花呢?这就要从牡丹花和的特征来考虑。牡丹因为花朵丰硕、花枝高大,显得富丽堂皇,深得到众人喜爱,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作者用牡丹来比喻追求富贵的人。而开在万花凋谢后的深秋,一直在默默抗拒寒霜,悠悠释放清香,因而作者用来比喻陶渊明这样的隐士。牡丹、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作者用牡丹从反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这是反衬;而从正面用来衬托莲的君子风范,这是正衬。由此可见,课文才是学习表现手法的沃土,只有扎根这片沃土,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三)多加训练,坚持不懈

从经典例文中我们得到了“表现手法”的初步印象,要想真正掌握还需要经常操练,多加运用。一是在平时的作文中要有意尝试,在课后拓展练习中要多阅读,多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见多了,练多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动静结合”是文学表达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提到“动静结合”,学生就会联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联想到李白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神形毕现;联想到笔下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总之,复习“表现手法”,如果从概念入手,往往得不偿失,越学越糊涂;只有从例文入手,才能顺应认知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实现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飞跃。以上浅见,来自笔者的教学实践,未必完全正确,写下来与大家共享,旨在共同促进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著.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八和九年级上下册,2007年3月第2版)安排了8种常用辞格的学习,这很有道理。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知识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诸如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次序的问题、某些辞格定义的表述以及辞格内容分配不均匀等;因此要适当加以纠正。论述如下:

一、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的次序不当

在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研讨与练习”给出了这样的练习(七年级上册,第28页):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而在该册第54页朱自清《春》的《研讨与练习三》才指出其定义,内容为:

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

按常理来说,在说出打比方之后,就应该给出比喻的定义;这样才能让学生和老师对比喻这种辞格有个明确的认识。本应放在第28页说明的却放在第54页来加以说明,教材如此安排,顺序似乎不妥。因此,我们以为,应当把比喻的定义提前到第28页来讲述。另外,在讲比喻的定义时,还可以分开来作两次表述。先讲它用来描绘事物的定义;后讲它用来说明道理的定义;这样似乎更加合乎语文教材中的实际。我们先看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给理想打的比方: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这个概念对初中生来说,难以理解。但是“石头”、“火”、“灯”和“路”等这些事物我们是能够具体感知的。这样我们就能够顺着这些具体的事物来理解这抽象的概念“理想”。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谈及比喻用来说明道理。所以这时候比喻的定义可以解释为:

比喻可以用来描写事物,即是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如果用比喻词“是”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暗喻。

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课文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第175页):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来表达人们“下岭便无难”的感受,说明一个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即是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地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这时候我们可以来说明比喻的定义:比喻也可以用来说明道理,就是在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来打比方,使说理通俗易懂。

我们以为,先讲比喻可以用来给事物打比方,后讲它也可以用来说明道理,并且根据教材中相关的用例来说明,这样的安排更方便初中生的理解。

二、某些辞格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

在初中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中,在述说对偶辞格时就先阐明其定义(八年级上册第183页):

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第267页附录中指出,对偶俗称“对对子”,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对比两者不难看出,教材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的表述是“意义相关”,但在九年级上册第267页的表述却是“意思相关或相反”,显然,第267页的表述中显然多出了一个“意思相反”;“相关”自然包含“相反”,多出来的“意思相反”是有意强调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为什么不标明呢?我们以为,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解释还是完善一些,妥当一些。

又如夸张的定义。八年级下年级《语文》一书中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第36页)。九年级《语文(上)》第266页附录中则指出,夸张是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故意对人或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写,以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比上述两者的定义,显然九年级的论述中包含了夸张的功用。这两种不一致的表述会让教师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到底夸张的定义哪一种表述更好呢?附录中的夸张还提到了夸张的表达功能,而八年级下年级中却没有如此定义。这样前后不完全一致的定义会让学生感到疑惑,进而怀疑教材的权威性。我们以为,附录中的解释更加准确一些。

再如反复的定义。《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7页指出,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而《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67页附录中指出,反复是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某种结构,以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对比两者,不难发现,九年级上册中对反复的论述比七年级下册的多了一个术语,就是“某种结构”。可见,《语文》教材不同之处对反复的论述并不完全一致。我们以为,附录中的解释更加全面一些,也更加完善一些,可取。

三、某些辞格知识内容分配不平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在谈到拟人、比喻等修辞时并不均匀,也就是它们出现的次数并不相等。如初中语文教材谈到了8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即为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夸张、反问和设问。它们在课本后研讨与练习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比喻9次,拟人1次,排比2次,对偶1次,夸张2次,反复1次,反问1次,设问1次。

就整个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中的内容来看,夸张、设问、反问等常用辞格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就像软柿子一样,经常被“捏”;而且“捏”的地方大同小异。大都是比喻的效果是什么等问题,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7页指出,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0页指出,诗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9页指出,联系上下文……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唇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尽管表达效果是比喻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每次都如此安排,会让教师觉得腻,学生也觉得烦。若大的修辞知识海洋,难道只有“比喻”值得大量地思考和练习?而且练习的内容也差不多。现今学生语言能力素质堪忧,这样不成系统性的内容编排值得我们反思,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因此我们以为,每个辞格都可以安排两三次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汉语知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课题号为:13ZC06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蒋孝茹.对中学修辞教学的几点意见[J].青海师专学报,1998,(06).

[2]王丽玲,李昌华.中学修辞教学简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曹晓斌.中学修辞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篇8

关键词:艺术品鉴 诗经·蒹葭 美学特质 策略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古典诗词辽远深邃星空中出现最早、光芒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其中,《诗经?蒹葭》则是《诗经》这颗闪耀着异彩的明星中一个极为亮丽的组成部分。然而,千百年来,《蒹葭》虽然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口传心授、家喻户晓的名篇,虽然是新课改理念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是学生每次大大小学业测试时经常相遇的“老朋友”,但是,在常态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往往因为缺乏坚实的、丰厚的古典诗词文化底蕴、高超的古典诗词鉴赏技巧等诸多原因,导致在《蒹葭》的教与学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探索艺术鉴赏《蒹葭》之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美读,拉开艺术鉴赏之帷幕

1.美读式艺术鉴赏的作用

美读是基于常态阅读又高于常态阅读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体验。美读是灵动鲜活地艺术鉴赏《蒹葭》等古典诗词教学课堂中的生命之音。因为美读具有悟意、悟境、悟情、悟法、立体地活现诗中景物、活化诗中事件、活脱诗中人物形象、活现诗中人物情感等审美功能。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徜徉于《蒹葭》的美读中、浸润于《蒹葭》的美读中、含英咀华于《蒹葭》的美读中,从而构建艺术鉴赏《蒹葭》文本的和谐、美丽、精彩之阅读教学课堂。

2.创设情境,引发美读

在引导学生艺术性美读《蒹葭》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与《蒹葭》文本蕴含着的内容、风格、形式、情感、形象、意境等相匹配的艺术导入情境,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美读《蒹葭》、艺术品鉴《蒹葭》的浓厚兴趣。因为“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莎士比亚言)还因为“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莱辛言)创设情境艺术导入《蒹葭》的元素与方法很多,与《蒹葭》内容或者意境相一致的图片、音乐、舞蹈、书法、名家配乐朗诵、音画视频、故事等均可成为艺术导入的素材。比如,教学《蒹葭》时,我曾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为学生播放课前从网络精选下载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古典音乐演唱家哈辉在《新雅乐世界巡回演出会》中演唱的《蒹葭》视频供学生视听与欣赏。学生在美美地享受完哈辉运用“跨界古典”演唱风格演绎的《蒹葭》视听盛宴后,对《蒹葭》的阅读、美读兴趣顿时被强烈地激发了出来,课堂里顿时回荡起了学生抑扬顿挫诵读《蒹葭》的朗朗书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 品鉴式艺术鉴赏:整体鉴赏与局部鉴赏相结合

当学生能够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美读《蒹葭》文本后,还需引导学生采用质疑释疑的方式品鉴《蒹葭》文本。因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言)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鉴赏顺序,因为这样的鉴赏顺序更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1.整体鉴赏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味《蒹葭》的主要内容、主题、意境、风格、情感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展示下列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整体鉴赏活动:

1.1请找出自己没有学过的字、词,并加以注音或释义。

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歌的大意。

1.3请利用手中的资料或者网络查阅众多学者对这首诗歌主题的不同观点与论述,然后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与对文本的理解,说说自己倾向于诸多观点中的哪一种观点,并说明其理由。当然,更期待同学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4你认为诗歌中的“伊人”是男性还是女性?理由何在?

2.局部鉴赏

局部鉴赏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蒹葭》文本中最能表现绵远意境和作者情感色彩的诗眼体味其美妙的意境、美好的情感基调及主题。教学这一环节的内容时,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展示下列预设问题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局部进行鉴赏:

2.1请说说诗歌中的动词分别表达了作品主人公怎样的心情与情感?

2.2请说说诗歌中的形容词分别描述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和作品主人公在朝朝追慕心上人途中遇到的怎样的艰难险阻?

2.3请说说诗歌中的叠词分别属于什么词性?在诗歌中的作用如何?

三、探究性艺术鉴赏:探究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鉴赏法品鉴《蒹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等美学特质。

1.探究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对比、衬托、夸张、反复、对偶、顶针、比拟、引用等是古典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蒹葭》明显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将诗意不断推进。其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反复渲染了深秋凄美的意境、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伊人”行踪的飘忽不定,并含蓄地表现了作品主人公热烈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时的执着精神与惆怅心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找出上述修辞现象,并引导学生加以细读深品。

2.探究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是古典诗词等一切文学作品共有的四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在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与抒情。描写方式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等。《蒹葭》就是通过描写秋天清晨凄美、冷寂、萧索的自然景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等来渲染悲凉、忧伤的情感基调和表示时间的推移与持久的,当然,同时还通过描写主人公在追求心仪的“伊人”途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艰难险阻来烘托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热烈执著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惆怅心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细读深品诗歌的基础上感知、体味上述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诚然,引导学生艺术品鉴《蒹葭》美学特质之策略远不止本文所论及的上述三个方面,但是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倪应兵,走进芦苇边的千年绝响——《蒹葭》艺术魅力再析,J,语文学刊,2010年2月.

篇9

一、句式结构一致

仿写句子必须做到与例句“形似”,包括字数、句式、结构,甚至语气语调的一致。

【例题】不要只贪爱温暖的太阳,更应该去喜爱风雨,它纯洁了你的灵魂。

【误例】不要只贪求平坦,更应该去尝试坎坷,它使你的意志得到磨炼。

【分析】仿写句答得还是符合题意的,遗憾的是句式及结构与例句不一致,即“形似”不够。如第一分句,“温暖的太阳”是偏正关系的名词性短语,而仿写句与之对应的“平坦”仅是个形容词;最后一个分句,例句是主动句,而仿写句却是被动句。

【参考答案】不要只贪求平坦的旅途,更应该去尝试坎坷,它磨炼了你的意志。

二、修辞手法一致

仿写句必须严格运用例句中的修辞格,这是仿写句与例句“形似”的又一要求。

【例题】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误例】如果说人生像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我们将胸怀坦荡,阔步前进。

【分析】这一仿写句与例句不仅句式结构不一致,在修辞手法上也有很多纰漏。例句共两个分句,都运用了比喻,它们是假设关系,且前一分句,例句是暗喻,“是”连接本体和喻体。而仿写句却改成了明喻,用了比喻词“像”,且后一分句,仿写句没有运用比喻,陈述的也不是人生的某种经历和感受。

【参考答案】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

三、格调主旨一致

仿写句的陈述对象、中心主旨必须与例句一致,即“神似”。

【例题】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

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

诗人作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教师讲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误例】诗人作诗,想象瑰奇,纵情抒写胸臆,让读者如临其境;

教师讲课,循循善诱,方法灵活多变,使学生如坐春风;

【分析】仿写句语意连贯,貌似正确,然而细加分析,就能发现仿写句并不符合例句的话题主旨。例句中“留些天地”、“无声胜有声”体现了“空白艺术”这一美学原则,而仿写句并未遵循这一主旨,即体现“作诗”、“讲课”中的“空白艺术”。

【参考答案】诗人作诗,意蕴无穷,讲究含蓄隽永,让读者自去欣赏;

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去思考;

篇10

关键词:爱情诗;古代爱情观;赏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41-02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编入很多的古代爱情诗歌,比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汉魏晋五言诗《迢迢牵牛星》,李商隐的《无题》等,这些描写爱情的诗歌给初中语文教材增添应有的青春活力,给师生吹来一股温馨的春风,深受师生的喜爱。但也有人担心:目前初中生早恋情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师如果再在课堂上讲授爱情诗歌,会不会对早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并非这样,由于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初中生开始对两性关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当这种求知欲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时,他们就会把寻找的目光投向社会,而现代社会成人恋爱的开放化、影视作品的大尺度化,都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很容易造成心理扭曲,滋生一些不良行为。而课本中的爱情作品和其他优秀文学一样,是“人的生活教科书”,正确学习这些诗歌对净化人的心灵,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大作用。

当今学生现代的爱情道德观已与古代传统的爱情观有着明显差异,那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代爱情诗歌,并接受和理解中国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呢?

一、激情导入,将学生带入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崇高的艺术境界中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教师的饱含感情、富有激情的导入,会激活整个课堂,激发出课文较深层次的生命活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从而使晦涩的诗歌被学生所喜欢,使诗歌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所接受、所延续。

英国哲学家赫士列特曾经说过:“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教师激情的导入不仅是教师激情的语言,更可以激发学生情感,调动生的学习热情。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是充满浪漫主义的,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导入,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感受诗人的心境。

如在学习《诗经》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少女怀春,是人之常情。中国人谁不喜欢读爱情诗歌、传爱情佳话。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越剧,传唱至今。这不,走进《诗经》,我们会发现这里也有这么多的爱情诗!读了它,我们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会知道什么才是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同时也会明白: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爱情也不都是甜如蜂蜜的,欢乐是美,忧愁是美,悲戚是美,分分合合都是美。这样充满激情的导入,让学生对爱情诗歌充满向往,在憧憬中全身心投入,既感受到诗歌中关于爱情的真挚情感,又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

二、用实实在在的课文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华爱情的忠贞感人

鉴赏古典诗歌,必须读懂字面意思,了解诗在写些什么,才谈得上欣赏、分析、评价。我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时候,需要借助于文言的基础来读,如实词的意思、词类活用、文学常识等。尤其是对其中的关键词,既要立足词语本意,又要结合具体语境,挖掘其内在的含义。抓住本意,由浅入深,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精选这个词语的“良苦用心”。此外,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爱情诗歌中,诗人内心的情感往往融入意象之中而不是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会受到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价值。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是饱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却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的情感之流。

例如,《迢迢牵牛星》这首爱情诗为什么如此感人至深呢?我们抓住文本来分析,其原因之一是牛郎织女的勤劳与刚强的感人。在一起生活时,他们男耕女织,相敬如宾;在被银河隔离后,他们还是继续辛勤劳动,刚强地活着,为的是不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和爱情的追求。我们看织女被银河所隔后虽然悲痛欲绝“泣涕零如雨”,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对劳动的热爱。在中国人眼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织女形象和她那勤劳与刚强的品质是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原因之二是,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感人。世界上有哪一对夫妻被活活拆散几千年,还想着有团聚的一天?“七夕”喜鹊们到银河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这哪里是喜鹊,分明是中华民族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郎织女的同情,分明是对世上所有爱情忠贞不渝者的赞美。秦观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出所有中国人对纯真爱情的理解!在诗歌中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借助意象,让学生领悟爱情诗歌中美好、真挚的感情,读懂中华古老爱情的忠贞,提高对爱情诗歌的审美感受力。

三、抓住诗歌中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古典爱情诗歌的表达技巧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之所以能感动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能融情入景,借景抒情,采用比兴的手法,因此,在阅读这首爱情诗歌时,我们应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当作重点来学习。借蒹葭、白露、河流等景物的变化:苍苍、凄凄、采采,为霜、未已、未等,写出一个人在深秋的早晨来到河边,周围芦苇苍苍,脚下霜露重重,勾勒出冷寂又略带感伤的气氛,通过伊人行踪的飘忽不定,让整首诗歌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反复咏叹,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写出追寻者的执着精神。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要抒思,驰骋想象,感染读者,耐人寻味,最常见的就是用赋比兴的手法。诗中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和诗歌情境交融的意境相结合的方式,启示后继的中国诗人,对形成中国诗歌意蕴深远的特点起了重大的作用。爱情诗歌别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尤其是女性)体态服饰的刻画,使用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等手法。修辞手法和情感往往密不可分,修辞是外壳,情感是内核。“修,洒刷之也,藻绘之也。”善于抒情的作者往往会通过修辞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常见的用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借代、对偶等。不同的修辞,表达情感的效果也有不同。在爱情诗歌中,朦胧唯美、缠绵悱恻的爱情更需要通过这些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来给它增色。

四、抓住最凄凉的悼亡词,引导学生理解古典爱情诗歌的感人至深

在流传至今的古代爱情诗歌中,就其内容而言,有男女热恋,有夫妇相思,有妇女被弃,其中独树一帜的当属悼亡词。悼亡词是对亡人的深挚情感、痛切怀思,而绝非一般酬唱应和、无病、虚伪矫情之作。这就使悼亡诗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真情实感吸引世人的目光,并为之倾倒。诗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和呼唤,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这首悼亡词里字字句句都渗透了词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让学生借悼亡词来感受古人爱情的真挚,让人读了之后情到深处泪沾巾。

发自内心的情感从何体现?古人的爱情观远胜今人,他们不会有那些轰轰烈烈的爱的誓言,因为他们的爱情比今天要纯洁得多,他们将爱情融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所以,这份感情是通过生活的细微体现出来的。在词中,我们能看到:妻子对镜梳妆,夫妻对望,这无不充满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意、浓浓的情意。正是这份情感,让我们带着和词人一样的心境来读这首词,“忆君情悲满,肝肠尺寸断”。它留给读者的不是爱情的欢乐之美,而是爱情的凄凉之美。读了它,我们一定会真正感受那生死不渝的纯洁爱情之美。

五、抓住最悲凉的爱情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悲剧的真正意义

什么叫悲剧?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人的情感是丰富的,或喜或悲,悲剧往往更加扣人心弦。悲剧给人的是一种别样的美,这种美是幽暗的、不快的,甚至是阴冷凄婉的。悲剧,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有着极大的审美教育意义。我们要通过古代爱情诗歌让学生理解悲剧美的认识价值和赏析悲剧美的丰富内涵。在赏析悲剧美时,要紧紧抓住悲剧人物形象的赏析。即从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悲剧冲突的性质以及所产生的审美特点等方面去赏析。

《孔雀东南飞》究竟“悲”在哪里?悲在刘兰芝聪明勤劳,知书达礼,却被焦母歧视与驱逐;悲在焦仲卿逆来顺受,忠于爱情,却得不到母亲的理解;悲在刘兰芝的长兄自私凶狠,见利忘义,将亲妹妹往死路上逼去;悲在刘兰芝与焦仲卿相亲相爱,却被专横的家长制活活拆散、双双殉情。这首悲情诗引人步步去思索造成这一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