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的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课题的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笔者所在学校已创建了“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 即:教师的“学科教改项目研究”、“教学课例研究”与“研究成果风采课堂展示(公开课)”三者合一,按序进行的一种新的教师科研程式,从而实现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简称“教科一体化”)。学校教科室则按此程式对“学科教改项目”进行管理及指导。“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能指导教师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教改项目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 的研究文化。
一、树立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科合一的理念
1.个人反思
教师在通过教学反思和理性思辨确立自己的以教学问题为起点的“学科教改项目”以后,在该项目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计划中,可以选择确定若干个课例作为试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的实践探索,在课后写下课堂实录、实践效果及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实践研究的打算和措施。“教学课例”不仅是一堂好课,更是承载着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内容的创新课;它是检查学科教改成果的试金石,是实现边研究、边应用、边改进、边推广的研究方式的有效载体。它使学科教改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具有创新性的校本科研操作方式。
2.同伴互助
教师把“含有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内容的课例”提交教研(专业)组讨论,对提出的问题及改进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修改。如果教研组内有其他教师的问题与其类同,则形成同伴互助,结成研究项目组,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进行探讨,共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验证。这样,就在组内形成“学科教改项目”研究主题。这样的研究项目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切合教师的实际需要,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3.专业引领
在教师对“学科教改项目”研究逐渐产生了学习的需求时,教科室就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的教育专著、专业理论书籍,夯实教师在“学科教改项目”领域内的理论基础,促使教师实现对研究项目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通过开展教科日、邀请专家到校作讲座等活动指导“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师的“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导航。
4.教科合一
在“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结题阶段,教师将其研究成果,尤其是课堂上如何解决某一个教学实际问题的做法用公开课的形式向教研组内教师展示(组内公开课)。一方面,教师要将“教学课例实践研究”的小结用“课例研究案例”的形式向教科室上报,并由此参加学校优秀“课例研究案例”的评选活动,教科室要求参加评选的“课例研究案例”都必须体现“学科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由教研(专业)组将自己组内展示课中既优秀又具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课推荐给全校教师,即在全校展示(全校公开课)。
二、“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操作程序解剖
“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的操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三、推行“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科‘三合一’流程”的推行,从研究层次上变“由上而下”为“自下而上”;在研究意愿上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在选题上变“大而不当”为“小而适切”;在研究过程上变“华而不实”为“实实在在”;在研究成果上变“低效无能”为“高效实用”。其创新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一直以来教学与科研互不相关的“两张皮”现象,解决了教师科研和培训与教师教学实践工作脱节的老大难问题,让教师能在“教中研、研中教”,真正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校本研修的一体化,使我校科研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由此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营造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浓厚氛围
“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让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教师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教师产生了阅读相关文献、学习教育理论的需求。学校教科室发动各教研(专业)组积极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并精心编辑,汇编成册;同时,购买相关教科研书籍,送给老师或放在图书馆供老师借阅。
2.“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激发了教师开展科研的自信心,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
“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改变了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神秘论”和“花瓶论”的错误认识,引导教师了解“问题就是项目,对策就是研究,收获就是成果”。老师们慢慢发现:教科研不仅仅是专家们的事,原来我也能做研究,从而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自信心;它帮助教师从盲目无序的忙乱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意识到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学会“抬头看路”,更要尝试“伸头探路”;它唤醒了教师的专业自觉性,形成“为自己研究”的意识,让教师对教科研更亲近、更有热情。
3. “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发挥了教师“集团作战“的优势
“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从原来简单的“教教材”到有思考地“用教材”,从教师简单的教到师生共同参与、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同伴互助,由教师的“单打独斗”,转变为现在的“集团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科研‘三合一’流程”还将一般性的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提高到科研的高度,学校教研(专业)组的活动也势必会从以前那种一成不变的会议形式自然而然地转为课堂教学的实验、观摩、研讨、评议和争鸣,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研课题化”。
篇2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建设;师资建设
作者简介:陈国晶(1971-),女,黑龙江讷河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赵存友(1969-),男,黑龙江安达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15C-174)、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课题“《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任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05-02
“工程流体力学”为黑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机械、采矿、环境、安全、土建等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由于面向的专业范围广、学生层次多,因此要将该课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对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要求高,需要改革的环节多,课程建设的难度大。我们在深入解读省级精品课程指标内涵的基础上,围绕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课程自身特点,根据各专业具体培养方向和要求,从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入手,立足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培养,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成绩的考核改革,强化实验室、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条件的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2007年实现了课程建设目标。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将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所有二级指标的主要观测点概括为“德”、“才”、“勤”、“能”四个方面,并从这四个方面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通过对课程组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进行重点培养,使课程组每个参与建设的教师都能从事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工作,各尽所能,使每个人都能有成就感,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尤其对青年教师,使其能力在课程具体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业务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知识层次(重点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学历、职称的提高)作为“工程流体力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及目标,并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导师制培养,实行“一带一”、“多帮一”工程,由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指导,尤其是课程负责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论文的撰写及教科研立项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2)制定助课、互相听课及集体备课制度,课程负责人听课程组成员的课每学期至少一次,年轻教师听老教师的课每学期至少一次,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经常进行集体备课及教学研讨。
(3)送出去培养与在职提高相结合,通过读硕、读博,努力提高课程组教师的学历水平。
(4)鼓励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学院及学校举办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参与实验室建设,指导“工程流体力学”创新设计大赛和指导大学生科技活动。
(5)鼓励青年教师在各项工作中勇挑重担,为青年教师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
二、完善教学条件
1.教材及资料库建设
“适用”的教材才是一流的教材。遵循功能和谐原则、整体和谐原则、环境和谐原则、市场和谐原则和经济和谐原则,为不同专业选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注重纸质及电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注重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创建了“工程流体力学”纸质及电子资料库。
2.实验室建设
将实验室建设纳入课程建设规划。与课程需要相适应的实验室建设才是科学、合理、有序、有度的建设,避免与课程建设相脱节的实验室建设,杜绝重复性建设。根据专业需求补充购置相应的实验教学仪器,用于开展常规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根据现场教学的需要,补充测压仪表、保留管路实验系统。为开展“流体力学创新设计大赛”和指导“大学生科技立项”等第二课堂活动创建虚拟实验室和创新设计实践基地。
3.辅助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精”、“新”、“奇”的指导思想,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及教学网站。[1]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具体要求的不同,制作了分别与自编教材及与不同专业选用教材配套的多套多媒体课件及电子辅导资料,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了大量的演示基本概念、流动现象、基本原理的Flas和典型实验的Flash模拟软件。在网站上提供必要的图片、实物照片,链接媒体素材、实验录像、演示流动现象及进行虚拟实验的Flas,插入重大流体事件、背景知识及相关学科前沿知识。教学网站上提供丰富的相关教学内容、链接国内外著名流体力学网站,为学生及时了解反映流体力学发展前沿和最新动态的科技文献资料提供便利,同时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教学网站板块全,内容丰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而且嵌套有在线测试及网上考试系统,所有教学及辅导资料全部挂在网站上,成为学生课外自学和复习的良好平台。2007年利用学校webCT网络教学资源又开展了网络教学,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空间。
三、深化教学内容
任何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应是经过提炼和加工过的本门课程的精华部分。我们注重与专业的对接,根据各专业侧重点的不同,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根据生源质量的区别,以学生为本,实行分层次教学。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为专业服务的目的和地位,以适合该门课程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并进行模块式整合,为不同专业设置相应的可选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效知识和长效知识,压缩经典内容,充实应用实例,并将教改、教研成果及学科最新的前沿成果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当中,做到内容精炼,难易适中,主线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科学的方法和适用的手段相结合才是最优的组合,也只有方法的“灵活化”和手段的“多样化”才能体现出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上:在理论教学中,“精讲宽练、注重实践,教学互动、多元考核”。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工程背景及实践应用,注重有效知识和长效知识,不盲目模仿和刻意追求。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由“问题”导入实验,着重强调实验目的、原理应用,注重实验技能和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虚拟实验室、课程网站等辅助教学资源进行预习、复习和自我测验。目前我们每学年面向全校5个教学单位的8个专业方向、30多个班级讲授“工程流体力学”,应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结合进行授课的比例达100%。
在学生成绩考核上:采用“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课堂表现(包括出勤、听课情况和平时测验、回答提问等)满分10分,作业成绩满分10分,实验成绩满分10分。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由任课教师给出,而实验成绩由实验教师给出,如果学生实验成绩不合格,则不允许其参加期末考试。
五、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以及专业需求的不同,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规划,拓展外延、丰富内容,充实内涵,设置了“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学校开展的大学生科研立项等素质教育活动,积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各实践环节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手段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2002年起,课程组在全校范围内成功举办了五届“流体力学创新设计大赛”。流体力学虚拟实验室拥有专用微机及相关软件;创新设计实践基地现有工作台、台钳、钻床、手电钻等简易设备及锤、锉、锯、螺丝刀等常用工具,为学生创新及科技制作提供常用耗材,基本能够满足Flas制作、演示、文字处理、实物加工制作的最基本要求。2007年,课程组开始指导大学生科技立项并有多项成果结题验收。
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归根结底是提高培养的学生的质量,而学生质量的衡量标准则是其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运用“小课程大工程”的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学术讲座五个方面,将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2,3]总结出精品课程建设的“多元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模式,即:
(1)正确处理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融经验教学及现代教学为一体,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验项目,丰富实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利用网络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
(4)以创新设计大赛和大学生科技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通过科技讲座,丰富学生的专业和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
六、结束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具有丰富的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大量的管理问题。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生事物,需要广大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如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教师学生,分层次、多样化地建立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精品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各级各类现有精品课程的作用,将是未来精品课建设研究的发展方向,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也是一项没有终结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徐文娟,侯清泉,刘训涛.多媒体技术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8,(2):94-95.
篇3
[关键词] 脊柱外科;急救流程培训;急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58-02
不管是颈椎骨折患者还是颈椎病术后患者,都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造成呼吸困难[1],一旦抢救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死亡。有的患者因建立有效呼吸通道的时间较长,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因大脑缺氧时间过长而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因此,如何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抢救,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而提高护士的专科急救综合能力,是成功实施抢救的保障[2-3]。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研究与运用[4-5]。为培养本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科制订了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本科护士统一进行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共有脊柱外科护士30名(包括工作3年内的轮转护士),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 护师13名,护士14名。
1.2 方法
1.2.1 培训 按急救流程对涉及的项目如吸痰、吸氧、口咽通气管的使用、面罩呼吸囊的使用、心脏按压、急救用药等进行培训。
1.2.2 演练 演练是在培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病例编写剧本,由演练组成员根据剧本分配角色完成整个急救流程,对于新到本科的护士,要求她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反复参加演练,除患者为模拟人以外,其余均为真实的临床场景。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流程见图1。
1.3 临床评价标准
培训+演练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调查内容包括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选项。共发放调查表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护士对培训+演练效果评价较好,认为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者占100.0%。在6个项目中,没有护士选择“无帮助”一项,感到帮助较大或很大者占绝大多数(表1)。
3 讨论
医护人员要胜任急救工作,除了应学会一般技术操作外,还必须要具有对病情的评估、判断、决策、指挥协调、信息传递、相互配合等非技术性能力[6-7]。脊柱外科患者因痰液阻塞、喉头水肿、手术部位血肿压迫、颈髓损伤等原因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痰液阻塞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在清除痰液后呼吸困难症状很快就能得到改善,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一定要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不能在吸痰等环节占用太多的时间而耽误抢救。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对急救流程进行培训+演练,护士不但熟练掌握了急救技能,还提高了应变能力、急救处置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增加了护士临床应急处置时的信心[8-9]。从参加培训护士的调查提示,培训+演练与以往的培训方式相比,具有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优点[10]。培训+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能力培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同霞,周芬,王玉和,等.2种方案防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22):2091-2092.
[2] 赵戎蓉,吴瑛,金宁宁,等.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485-489.
[3] 张晓萍,戴晓洁,张英,等.核心能力培养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4-66.
[4] 赵远莲,江智霞,吴永清,等.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00-1102.
[5] 刘家红,杨青,郑显兰,等.儿科ICU 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05-408.
[6] 秦俭,孙长怡.心肺复苏中的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3):183-186.
[7] 任素芬,徐兴亚,任海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角色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0,7(5):212-213.
[8] 曾慧,江智霞,黄芸,等.应用体验式教学进行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培训的角色功能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9):898-899.
[9] 梁园园,江智霞,柏晓玲,等.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评价[J].护理学报,2011,18(9):1-3.
篇4
关键词:物流工程;教学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教育部对“物流”和“物流工程”一直非常重视,至今全国已有172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3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物流的系统性特点日趋明显,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针对物流工程专业设置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物流工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
一、 我国高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类专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放在管理学科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另一类则是工科类的物流工程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偏重对流程体系的管理整合,物流工程则注重具体的系统规划及技术应用。
从我国高校的情况看,部分院校通过引进国外物流学科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如物流装备、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企业物流、物流信息系统、系统仿真技术、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这些改革对我国物流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 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的高校,从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如何找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使教学研究型大学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培育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关于物流工程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专业以学科为基础,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二是专业的特色化发展促进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从根本上说,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作为大学的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一种连接体而存在的。就教学研究型大学来看,教学是第一位的,教学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销对路性,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专业往往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专业建设必须符合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 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1.国内外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根据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物流人才的专业背景以管理为主,高层的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收知识。他们必须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以至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认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密芝根州立大学等几所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他们的课程不但着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
为解决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我国很多高校相继开办了物流工程专业,但是由于现代物流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概念,办学也是处于摸索阶段,有的学校只是在相关专业上增加几门物流课程,并没有系统化的物流工程教育理念,不能培养真正高素质的物流工程人才。发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建立完善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的关键。
2.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它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停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规划软件等过程。因此,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应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管理学科和工学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3.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1)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加强课程结构、内容与体系内在联系的改革,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进行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以及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多维度上的整合,体现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进行系列课程的重组与整合,使课程体系设置体现在教学全过程的整体优化。
(2)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的原则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压缩课内总学时,增加课外学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通过更新内容、优化体系、调整结构、精简学时等具体措施,构建与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有机结合的原则
注重系统化,重点搞好课程内容的取舍及其编排顺序、教材建设和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每门课程按照模块化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形成若干统一的模块,构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前沿性、交叉性,努力打造现代高素质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平台。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天亮.本科物流类专业设置体系与培养分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32-34.
[2]袁洪志.工程教育改革:构建面向 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江苏高教.2004,(5):66-68.
[3]樊耘,王颖.中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14-17.
[4]鞠颂东,徐杰.从学科重组的角度探析物流学科的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52-54.
[5]何旭明.物流学科教育是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4):58-59.
篇5
关键词:流体力学;课程建设;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李伟锋(1976-),男,湖北麻城人,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海峰(1971-),男,山东文登人,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23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华东理工大学《流体力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03-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钱老的话一针见血,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创新性不足问题提出了尖锐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1]
为此,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欧美发达国家为何比较薄弱?相比较而言,中国式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和解题能力,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教育侧重于知识获取和掌握,欧美发达国家教育侧重于创新能力培养。这种教育的结果导致中国学生的知识量大、解题能力强,弱点在于不善于“质疑”和“提问”,直接导致科技创新能力较差。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改革高等教育制度之外,也需要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共同去面对。
本文以华东理工大学“流体力学”课程建设为例,抛砖引玉,介绍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流体力学”课程而言,基本任务和要求是老师完成知识的讲授,学生完成听讲、作业及考试。但是,这些要求对创新能力培养而言还远远不够,为此对华东理工大学“流体力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创新实践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思路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到了近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在国家执政方略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有了新内涵和新发展。高等教育在教学上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知识为本?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忽视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国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大学采用的是“我在上面讲,你在下面记”的教学方式,这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因此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者,而大学生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2]
具体到“流体力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为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当今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热能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将来一部分成为热能工程领域的工程师,一部分会进一步深造读研或者攻博,成为科研工作者。对于这两种学生,除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之外,前者渴望了解流体力学在工程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如何让书本上的流体力学知识成为将来工作中的工具和技能;后者渴望获取流体力学的科学研究思路及方法,如何利用现有的流体力学知识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等。为了解决学生的需求,依托我校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对“流体力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改革。授课过程中,除了基本的三大守恒定律(质量、动量和能量)以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讲解外,还着重对流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和科学研究进展进行补充讲解。比如,我们加大了对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流体力学学科中哪些已解决,哪些尚未解决,困难在哪里?哪些老问题有了新进展和新思维?在理论性比较强的部分,通过展示本团队在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流体力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投身科学;在实践性比较强的部分,通过展示本团队在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建设的工业装置上各个环节中流体力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容量大、学有所用。
二、引入探究型授课方式
我国以往的教育体制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上,学生对知识被动地接受或吸收,因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大学教师在教授已有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创新理念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创新。[3]在“流体力学”课程授课方式的改革中,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引导和培养。
1.从教师提问转变为学生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检验学生对讲课接受程度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强迫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思考,但是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我们在授课中,鼓励学生课堂提问和课间提问,也鼓励学生课后采用电话、短信和邮件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和流体力学相关的,对于这些提问,我们都给予详细的解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原创思维,哪怕是很幼稚或者明显是错误的,教师也要予以肯定并进行委婉的引导。
2.引导发散性思维
“流体力学”课程的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科交叉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比如河流、龙卷风、泥石流、沙尘暴和海啸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内的生物流体力学现象等。在讲授流体尾流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火车和飞机运动时的阻力形成的原因以及减小阻力的措施;在讲到流体输送机械和流体阻力时,从微观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体内血液和细胞液的输送和流动;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来水输水管网的铺设方式和阻力分布特点,进而让大家思考我国正在实施的“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等大工程的技术特点和难点。通过诸如此类的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到流体力学知识不光是书本上枯燥的公式和推导,而是和自己的身体、生活、生产实践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这些发散思维的引导,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投身科研的热情。
3.引导学生质疑
大学生们思维方式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任何知识都喜欢抱着“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以及“教科书中的知识就是真理”的观念。殊不知,这些观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大敌,科技创新需要一股质疑知识、质疑权威的观念和勇气。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告诉学生有些流体力学知识也是不完善的,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需要包括在座的各位同学在内的众多科研工作者去继承、去发展、去完善。比如,流体力学中的湍流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在现阶段还没有完善的公式和理论,但是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这种存疑方式的教学,来引导学生挑战权威和经典的意识和勇气。
三、全面实施创新实践环节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是重要的一环,是创新能力培养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每年开展各种级别(校级、上海市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并进行一定的经费资助和跟踪管理。为此,我们每年开展多项流体力学相关的各种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这些课题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修完“流体力学”的学生根据兴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自拟的课题;另一类是教师从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中挑选流体力学相关的小课题来供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资料的查阅到课题的立项,从项目组成员的组建到经费的管理,从实验装置的搭建、实施到数据处理,从撰写创新实践论文到项目检查和答辩,都是由学生来实施完成的,教师只起到指导和协助的作用。学校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主要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比如项目的立项答辩和筛选、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答辩以及经费使用的监督等。在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几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淘汰制,防止有的学生走过场、片面追求创新学分而不注重实效。通过实施这些创新实验项目,学生巩固了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完成教学和科研的互动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结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系统工程,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思路和举措。在课程建设中,应贯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树立知识、能力和创新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构建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探究型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质疑和提问,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环节。通过这些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 致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19-21
篇6
【关键词】课程体系;产业转型;产业关联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紧紧抓住发展契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经济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对物流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关联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影响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009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十大产业中唯一一个属于服务行业的物流业,与其他九大产业(制造业)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脉和纽带。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省特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广东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由于广东省是制造业大省,发达的制造业为物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广东省又是外向型经济大省,由于制造品的可贸易性强,贸易的发展必然会拉动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日趋国际化的商流活动必然促使国内物流活动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81.5万亿元,同比增长9.7%;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4%。这说明物流业为制造业、商业等产业提供了有效配套和增值的同时,这些产业也是拉动广东省物流业特别是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基于产业关联性,在“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背景下,现代物流业不能独立于其依托的产业之外,因此,制造业以及商业物流职业能力也是物流人才培养应分析的基点。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很多院校都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就业导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很多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实际需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物流行业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产业,很多院校的办学也是处于摸索阶段,长期以来,同一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参照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系框架或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再结合自身的师资、专业方向等依据经验修补而成,并没有对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进行认真调查论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与现实脱节。
(二)课程设置缺乏预见性,滞后于产业发展步伐。产业结构调整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课程体系主要专注于物流行业内的知识和技能,忽略了行业交叉知识和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能力较差。
(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与产业有效对接。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比较晚,很多老师没有系统学过物流专业知识,专业背景具有多学科性;同时,由于师资缺乏与产业界的足够接触,对物流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也不熟悉,缺乏自我更新的机会和能力,造成课程结构相对固化,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响应,这些都制约着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物流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专业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革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是基本依据,为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随着广东区域经济的调整,物流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对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掌握服务于相关产业的物流专业技能。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业,其服务于制造业、商业等相关产业,要想有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必须对其主要服务对象的物流需求和运作特点有较深入的了解。现代物流人才除了要具有系统的物流知识和通用物流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外,还需要掌握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其他产业的核心物流技能。2.关注职业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后,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比以前更高。要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需求,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灌输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细分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横向发展空间。
(二)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动态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课程体系要以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后的市场需求来构建,具体思路是:1.课程体系设置模块化。根据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包括国际物流方向、制造业物流方向、第三方物流方向,各专业方向模块有相关考证课程,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修完成。2.课程门类注重交叉性。基于产业“关联性”,课程在设置时除物流专业知识外,还可融入相关行业,如制造业、商业等课程知识与技能。这种交叉是在已开设物流专业课基础上关联行业的融合和互补,通过课程的有机组合、知识交叉、技能再生,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人才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要求。3.课程结构体现动态性。(1)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课程体系要跟随市场步伐,内容要定期更新,结构要定期调整,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适用人才。(2)课程模块的选择性。课程模块可根据社会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个性选择;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模块的学生人数。4.课程体系的保障性――“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离不开我们的教师队伍。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双师型” 师资队伍应赋予新的“内涵”,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在“关联”产业进行学习和拓展,并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双师”应向“三师”转变,即:“讲师”、“物流师”、“相关产业(行业)技师”。
四、结语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物流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人才,就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区域产业关系和发展特点构建适应产业升级的动态课程体系,在提升物流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职业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续秀梅,马骏.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与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45).
[2]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
[3]关堂春.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6).
作者简介
黄莉明,女,工作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职称:讲师、经济师,职业资格:高级国际物流师.
篇7
关键词:科研课题管理系统;Java EE平台;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018-02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今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目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高职学院刻不容缓的建设项目[2]。科研管理系统就是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信息化管理这个课题进行研发,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科研课题管理,并且提供教师学术成果申报接口。
1 系统分析
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用户权限共有三种,分别是普通教师、科研部门管理员以及评审专家。其中普通教师有科研课题立项、科研经费申请、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以及学术成果申报功能权限;评审专家有审核科研课题立项以及科研课题结题功能权限;科研部门管理员用有科研经费审核管理以及学术成果审核登记功能权限。三类用户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1.1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课题管理由科研课题申报、课题流程管理以及科研项目结题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组成。
科研课题申报流程分为两步:首先由教师填写科研课题申报表,并上传Word电子文档作为附件,然后评审专家可以下载申报表的电子文档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课题流程管理分为两个部分,科研课题进度管理以及科研经费管理。承担课题的教师每季度填写项目进度报告,科研处管理员进行随时登陆平台追踪课题进度;教师在平台上进行科研课题经费申请,由科研部门管理员进行审批,并实现与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完善课题经费报账机制,实现经费报销记录管理以及经费余额管理等子功能,。
科研课题结题流程与申报流程基本一致,首先教师填写科研课题结题申请,并上传结题报告的电子文档以及成果材料作为附件,评审专家下载结题报告和成果材料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意见。
1.2 科研成果申报
提供教师申报通道接口,教师用户提交学术成果的申报材料。由科研部门管理员认定科研成果后记录在数据库科研成果信息库中。同时为科研部门管理员提供对科研成果的分类查询、统计以及报表导出和打印等功能,在系统中将科研成果分为论文、设计、课题、讲座、著作、学术成果获奖以及专利等七个大类。
2 系统设计
系统使用SSH框架按照三层架构模式开发,分为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示层[3]。表示层采用Struts框架,使用action控制器与页面进行数据交互;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框架,负责系统复杂业务逻辑的处理;数据持久层采用Hibernate框架,调用JDBC模块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4]。整个架构层次清晰,将数据库操作代码、业务逻辑代码和页面显示代码分开,提升了代码的复用性,降低了代码的耦合性,从而增强了程序的可扩展性。下面重点介绍科研项目管理中三个重要功能模块设计,分别是科研项目申报模块、项目流程管理模块和科研项目结题模块。
2.1 科研项目申报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申报模块分为科研项目信息提交、申报书上传、科研项目审核三大功能,由控制器DelareAction、UploadAction和VerifyAction通过调用业务层和持久层代码来完成。控制器中函数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2.2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由三个功能构成,分别是课题基本信息管理、课题经费管理以及课题进度管理。通过控制器Finish、FundsManageAction和ProgressAction调用业务逻辑层和持久层代码完成,控制器函数及功能如表2所示。
2.3 科研项目结题模块设计
科研项目结题模块功能由课题结题申请提交、课题结题申请书上传以及课题结题申请审核三个功能组成。通过控制器Finish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提交功能,Upload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书上传功能,CheckFinashExpertAction完成结题申请审核功能。具体功能模块的函数及其功能见表3。
3 结束语
科研管理系统的研发对改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管理方式能够起到作用。采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科研课题管理,能够方便科研管理工作者实时掌握学院科研整体情况,对提升高职学院科研能力有所帮助。该系统根据作者所在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实际需求进行研发,在高职院校中具有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宋嵘嵘. 刍议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13): 24-28.
[2] 马俊丽.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研究[J]. 信息通信, 2014(10): 102-105.
篇8
科研与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两个重要职能。高等学校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探索真理、发展知识,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一方面通过教学挖掘和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为社会发展积累有知识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本[1]。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过于重视科研,高校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课题的申报、经费的申请、论文的发表、专著的出版以及奖励的获得上,而对于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则相对关注不够,不愿意探讨教学方法、成果、教学业绩的得失。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因素,但就其根源来讲,还在于缺乏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结合点。
1科研创新平台的构建思想
著名教育家钱伟长先生指出: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存在着互动关系,互为基础。一方面,科研为教学提供科研课题,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时以最新的学科发展和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更新。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课题学习到专业知识和了解软件
开发的整个流程,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善有着重要优化的作用,可以促进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参加科研的教师能在教学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宽广的思路。实际上,单单是课程的组织本身就具有产生新学科的功能,当代一些交叉学科的产生,并非都是来自生产领域,也不都是来自科研机构,而常常是来自高等学校的课程组织形态[2]。
如何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必须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本文的观点是以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建立“课题项目团队”,促进科研和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的中心为科研和教学,主体为教师和学生。“教师应联系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他们解决学术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3]。”所以教师在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可以将科研课题分解作为教学的示例。科研课题代表着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将其作为教学示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参加“课题项目团队”不仅可以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及基本知识,还可以了解到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扩展自身的视野。如图1所示 。
图1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2方案的实施
2.1大学生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的宗旨主要是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达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
科研项目的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课题,教师通过申报课题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专业动态,拓宽自身的视野;另外一部分是由学院出资和企业赞助共同创建大学生创新基金,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爱好申报课题,学生通过申报课题,可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查询资料、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
每个科研课题要组建课题项目团队,团队由教师、学生组成。教师负责课题的难点攻关及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研究。学生参与到课题的整个过程,并协
助完成项目的开发或实验。在科研过程中,教师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思维习惯等科学素养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非文字化的,但其作用是巨大的。从事科研的教师,一般来说,探索性较强,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这些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不迷信教材,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科研课题根据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细化,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同时科研课题中的某些功能模块做为课程设计的内容,再将课程设计的内容中所含的知识点拆分成小实验或课堂实例。这样,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大的项目串接起来,不再成为孤立的知识点,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不再枯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效果能够明显的提高。
2.2课题项目团队
团队包括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教师团队相当于公司的项目总监,学生团队相当于公司的软件开发部门。学生团队由几个小组组成,高年级学生担当项目经理或小组长,低年级(大一、大二)担当低级程序员或软件工程师角色。“课题项目团队”的结构如图2所示 。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扮演一个公司员工的角色。学生通过直接扮演项目开发组中的成员角色,角色包括:项目经理、技术经理、配置管理员、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来了解在软件项目开发团队中的角色、过程、规范和执行方法,以及在团队合作中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表1是团队职责说明。指导教师重点指导高年级学生,必要时兼顾对低年级学生的技术指导。高年级学生具有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课题的开发严格按照项目开发流程进行,包括项目立项、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的全过程,让学生熟悉软件工程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课题组角色的划分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进行划分。学生在团队担任的角色随着能力的提高是动态变化的。不同的工作角色要求的知识有所不同,要求承担此工作的学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因此所对应课程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大一学生刚接触此专业,通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指导了解软件工程的特性及相关的知识,在课题组承担一些辅的工作如:写文档等,这样有利新生快速的融入到软件开发的环境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经过一年的初步学习后,大二的学生可以承担课题的开发工作,在中级阶段的4种角色可以进行互换,使学生能够熟悉不同角色的工作。在此期间,学生要学习与软件开发相关的专业课程。经理的角色一般由大三的学生胜任,主要学习项目管理及软件体系结构相关的知识。
3成果
软件人才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4]。在专业素质方面,软件人才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能力结构等。但是软件人才只具备专业素质还是不够的,还要具备非专业素质,譬如: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该素质在软件生产中日益重要,以成为软件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并在进行软件开发、管理过程中直接影响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经统计分析,参加课题项目团队的同学的成绩在全班的前列。图3是课题组学生与其他学生平均成绩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一年级,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基础课,课题组学生的平均成绩要略好
图3课题组学生与其他学生平均成绩对比
于其他学生的平均成绩,但是差别不是很大。原因是大一学生刚接触此专业,新鲜感和学习热情都比较高,所以成绩都比较好。
到了二年级和三年级,课题组学生的平均成绩要远高于其他学生的平均成绩。并且课题组学生的成绩基本稳定,而其他学生的平均成绩呈逐年下滑的趋势。造成这各结果的原因是其他学生对专业的新鲜感消失并且学习热情下降所至。
学生不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科研课题。2009年,各课题组参加了“安利杯”软件设计大赛,取得不错的成绩,“基于Web3D的交互式虚拟水稻模型”获得特等奖,“交互式离散数学教学系统”、“花卉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获得一等奖,“基于UCGUI的嵌入式设备图形解决方案简介文档”、“编程语言学习系统”获得二等奖,“课件智能生成和平台系统”获得三等奖。其中“基于Web3D的交互式虚拟水稻模型”和“花卉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组同学全部为试点班的学生,其他获奖项目中试点班的学生占50%以上,并全为骨干成员。课题组的学生不但很好的掌握了专业知识,其非专业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院大四学生在北京基地实训时,课题组成员被企业优先录用,并受到企业的赞誉。
参考文献:
[1] 郭祥群,洪艺敏. 融教学科研为一体,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J]. 高等理科教育,2003(增刊1):5-7.
[2] 王伟廉. 试论高校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2001(1):49-52.
[3] 潘懋元,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53.
[4] 甄国红.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72-174.
Applying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DENG Hong, QIU Xiao-hong, PENG Ying-qiong
(College of Software, 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篇9
一、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有四类,一是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四是学校立项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增强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开发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 4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主要是凭借学会优势,建立短周期的课题平台,以本区(领)域的教育改革重点为主。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以学校急需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选题与成果管理,信息与情报管理,学会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较、鉴别与借鉴等[5 ]。我国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全国及各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或高教所。以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例,湖南农业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除各高教学会立项的课题教务处不参与管理外,对于其它类别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在规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的管理上,教务处主要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协作者,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报送课题相关材料;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作为管理者,负责课题指南拟定、下文、组织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论是作为协作者还是管理者,高校在整个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题成果转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加强对这些课题的管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但这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课题成果转化管理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早在 2000 年就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并于 2006 年再次修订,对各类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结题与鉴定,经费管理办法等作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性有着重要且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所修订的《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包含附则在内的 7 章共 30 条的管理条例里,没有专门涉及课题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管理办法。这就导致课题结题就基本上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后续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虽然教育科研项目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上有较长的时滞性,且对教育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多的转化机会应该是课题主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课题创造更好的转化环境也是课题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二)课题管理单位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学校声誉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仅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而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是积极主动的,但是对教育科研则另当别论。高校一般没有将教育科研归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归属教务管理部门管理。教务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边缘化。目前《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领导,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省级规划课题由省规划办管理,教务处协助;国家级课题由教育部或国家级相关单位管理,主要由课题主持人与所立项课题的管理单位直接联系,教务处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厅立项的课题管理上,开题与结题由教育厅统一组织,教务处只负责转发文件,报送材料。因此,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上,教务处扮演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成了发文单位、材料保管单位和组织评审单位。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教务处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对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力度不够,除一次中期检查外,很少与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交流各院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对于教改课题的支持情况等。课题管理上的不主动导致做课题成了课题主持人一个人的事,使课题质量受到影响,于教学改革,于教师自身发展,于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于学校发展都不利。
(三)课题结题质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特殊,最常见的形式是论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议、评论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条例中体现。而且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其研究成果未必能获得揭示事物规律的结论,即使有结论,又因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其社会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题质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课件和师生做课题期间的纪实材料(如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实地考察的纪实照片与记录)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字材料中以课题主持人及参与者发表的论文为主,也有著作或论文集,还有少量调查报告形式的材料。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课题推广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学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教学改革的反馈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来说,课题只要能通过中期检查,结题前能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就基本上能过关,至于课题是不是对促进学校办学或学科或某门课程的质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课题管理者和专家仅凭借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少量的反映实效的材料,难以客观衡量结题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题管理部门的成果转化职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归宿。第一,鼓励、支持项目研究与外校的合作。从湖南农业大学2000 年以来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人的单位可以看出,课题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师为主,与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极少。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第二,定期召开教育科研成果汇报会。成果汇报会分为院一级的和校一级的。院级的成果汇报会主要在校级成果奖评审前,由各院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学生和同行参加。这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评审中专家因时间不允许而无法详细阅读上报材料影响最终成果的评定,又可以及时指出汇报成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提高结题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消减教师们对成果奖评审中的种种疑虑。校级的成果汇报会由教务处主办,报告会时间可在每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后,请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奖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向全校师生汇报其成果。成果汇报会不仅是检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各院教师相互学习、改进教学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二)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合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成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科研课题,而是多个相关课题的整合,以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后续能量。湖南农业大学于 2009 年对 17 个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下的一百多个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之前的“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科研中心、专业(课程)小组、基地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以专业或课程群为依据成立“系”,各院再另设一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各基层组织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群特点,结合教学改革规划,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基层组织的优化为促进各院各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题申报前实行分块申报。即在课题申报中,分教师个人申报课题和团体合作课题。在省级、国家级课题申报通知下来后,教务处应及时要求各院组织学科带头人进行会议讨论,根据各院实际情况,向教务处告知其申报意向;教务处在汇总各院意向后,作出初步分析,再次召开各院院长,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分管副院长会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各院在教育科研上的互动合作。在校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上,教务处应该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立项指南,结合本校的发展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指南,正确引导课题的申报,调控好教改方向。校级校改课题分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重大课题以团队名义或单位名义申报,一般课题以个人名义申报。重大课题依据实际需要加大资助力度,鼓励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研究,鼓励教育理论工作者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引领与智慧共享的“对话”,形成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真正协作性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共同发展[ 4 ]。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团体合作申报项目的主持人所在的学院或领头的学院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各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这种合作不仅是分管科研的院长们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同一级学科下的科研合作,以学院老师的微观研究为基础,提升教育科研层次,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改革实效。教改课题的管理不仅是教务处的事,同时也是各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之一。教研室主任有责任重点掌握本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以及粗略了解本院其他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整合提供切实服务。
(三)进一步健全课题管理制度 ,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篇10
进入21世纪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迅猛,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并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认识生命本质和改造生物特性的有力武器。
然而,我们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即使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很难能应用所学的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设计出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案;我们调查也发现:很多硕士研究生在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设计科学研究实验方案时仍困难重重,这说明我们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再考试”按部就班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学学时的不足与教学内容的扩增;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科学研究实验环节的严重脱离,这是造成分子生物学知识在应用中“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
研究型教学也称主题研究,是在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模式”和瑞士皮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1],是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对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
“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为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为中心,我们以“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引导,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及实验教学中探索并实践“研究型教学”模式。
1.优化和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创新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快速,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断涌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删除淘汰的内容,合并重复的内容,增加新出现的内容。在课堂讲授中,将国内外一些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及科学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介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中的最新进展,使学生明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2.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教学课时少。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讲授和自学两部分:在讲授中,利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难点和抽象的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反应出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自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将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设置成科研专题,让学生带着科研专题的问题开展学习。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我们重新组合实验内容,实行“三型实验原则”(即将实验分为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型实验):减少基础性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型实验、开展创新性研究型实验。
在课堂内的基础性实验部分: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及临床生化指标测定的实验项目及学时数,使实验项目主要集中于基本操作、比色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及电泳技术等方面的实验;对基本的规范化实验操作方法及常规实验技术(如比色、离心、层析、电泳等技术)操作流程录像后上传到课程网站中以便学生对照学习。
在课堂内的设计性综合型实验部分:我们组织学生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例如,在肝脏生物化学中提到:白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而白蛋白又是临床医疗和科研中常用制剂,如何提取出有活性的白蛋白?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生产白蛋白?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解决这一问题所依据的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分离纯化、基因表达、基因重组、PCR等理论知识。通过设计白蛋白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在对蛋白质理化性质加深理解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合理运用盐析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基因重组、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设计重组表达白蛋白的实验方案。指导教师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点评及修改,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课堂内开展上述设计性综合型实验。
4.在课堂外的创新性研究型实验部分:学生组成多个研究小组(3~5人/组)对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已设置成多个科研专题)查阅文献和资料后进行创新性科研专题申请书的撰写;指导老师根据申请书质量及个人兴趣爱好挑选部分研究小组开展科研专题的实验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从而进一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5.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效果: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未经过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显著高于未经过研究型教学模式训练的学生。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课外完成的科研专题研究,学生以第一作者在CSCD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篇;指导老师在指导大学生科研专题的同时,圆满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同时老师通过完成科研课题,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阔视野,增加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老师通过完成科研课题,带动人才培养;能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善教学框架,形成囊括最新知识框架的教学体系,从而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即充分证明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是有效和可行的。
- 上一篇: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