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规则业务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的规则业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的规则业务

篇1

要: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是科技金融领域的领导者。国内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将硅谷银行作为学习的榜样,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既要借鉴,但又不能照搬硅谷银行的经验。首先,要根据地域特征,明确目标客户定位;其次,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家队伍的建设;第三,只能以间接方式积极开展与VC/PE的合作;第四,利用地缘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关键词:硅谷银行集团;科技金融;城市商业银行;策略选择

Abstract:SVBFG is the leader of fi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y cit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ake SVBFG as an example to follow,and fi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business development focus. They can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VBFG,but not copying entirely. First, they should make sure about the target customers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focus o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and built a team of experts. Third,cooperate with VC/PE indirectly. Forth,build the technology financial services platform jointly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

Key Words:SVBFG, fi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ity commercial bank,strategy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2-0070-04

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成立于1982年,198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05年成为一家金融控股集团,即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 Financial Group,简称SVBFG)。

SVBFG包括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简称SVB)、硅谷银行资本(SVB Capital,简称SVB资本)、硅谷银行咨询(SVB Analytics,简称SVB咨询)和硅谷银行私人银行(SVB Private Bank,简称SVB私人银行)。SVBFG在科技行业有接近30年的服务经验,是科技金融行业的市场领导者;在美国,风险投资参与的科技和生命科学企业有50%是其客户。

2011年,SVBFG经营表现强劲:日均存款余额比2010年增长35亿美元,达到156亿美元,增幅29.4%;日均贷款余额增长14亿美元,达到58亿美元,增幅31.1%;净利息收入增长1.08亿美元,达到5.28亿美元,增幅25.7%;非利息收入增长1.35亿美元,达到3.82亿美元,增幅54.5%;资产收益率0.92%,比2010年提高43.8%;资本收益率提高53.8%,达到11.87%。截至2011年末,SVBFG的总资产达到200亿美元,净资产16亿美元;存款余额167亿美元,贷款余额70亿美元。

目前,SVBFG共有34家分支机构;美国国内27家,在英国、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共有7家海外分支机构;其中,在中国的北京有1家、上海有2家分支机构。

一、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成功经验

SVBFG在科技金融业务领域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目标客户明确

SVBFG的目标客户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1. 科技行业。包括硬件(导体、通信和电子产品行业)、软件与互联网行业、清洁能源行业(能源的生产、储存和节能)及相关服务等。截至2011年末,软件行业贷款余额25.18亿美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35.8%;硬件行业贷款余额9.62亿美元,占比13.68%。

2. 生命科学。主要是生物技术、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行业。截至2011年末,贷款余额8.72亿美元,占比12.41%。

3. 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目前,SVBFG共为美国和全球超过600家风险投资基金和超过150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服务。除了帮助这些VC/PE公司完成各种交易,SVBFG还为这些公司提供贷款融资,直接或通过SVB资本投资于这些公司或其投资组合。截至2011年末,SVBFG为VC/PE提供的贷款余额为11.29亿美元,占比16.05%。

4. 高档葡萄酒行业(Premium wine)。SVBFG是美国西部高档红酒生产行业主要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在加利福尼亚的纳帕谷、索诺玛县和中央海岸地区、西北太平洋地区有大约300家葡萄酒厂和葡萄园是SVBFG的客户。截至2011年末,SVBFG在高档红酒行业的贷款共计4.79亿美元,占比6.81%。

SVBFG专注于科技、生命科学、风险投资和高档红酒行业的几个有限的行业和产业;其分支机构的设立也是选择科技企业和VC/PE企业集中的城市或地区。因为专注,所以才能专业,这是SVBFG成功的首要经验。

(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SVBFG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 商业银行服务。SVBFG主要通过SVB及其附属子公司共同为目标客户提供商业银行服务及各种投资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有效管理其资产。通过SVB的经纪自营子公司SVB证券,可以为客户提供在第三方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固定收益债券的投资服务;通过SVB的投资咨询子公司,SVB资产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包括财务服务外包和定制化的现金管理和报告服务等。

此外,SVA专业贷款(SVB Specialty Lending)主要为高档红酒行业客户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包括葡萄园的开发贷款等;以及根据社区再投资法案进行的社区发展贷款。SVB咨询,为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提供战略咨询、研究、股权评估和管理服务。债券基金投资(Debt Fund Investments),包括其作为战略投资者在债券基金中的投资:如金山基金(Gold Hill funds),为各个阶段的私有企业提供担保债务;成长基金合伙人,为生命周期中后期客户提供担保债务。

2. 私人银行服务。SVB私人银行是SVB的私人银行部,主要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人士提供个人金融解决方案。SVB私人银行提供定制化的私人银行服务,包括按揭贷款、家庭资产授信、限制性股票购买贷款、信贷资金拆借授信和其他担保及无担保贷款等。SVB私人银行还为其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存款账户服务,以满足其现金管理需求。包括支票、货币市场、存款证明、网上银行、信用卡和其他个性化银行服务。

3. 资产管理服务。SVB资本(SVB Capital)负责SVBFG的风险资本投资管理;代表第三方的有限合伙人和SVBFG管理着大约14亿美元的资产;包括母基金(基金的基金)、直接的风险投资(或联合投资)。

(三)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提供差异化服务

在每一个利基行业,SVBFG都能够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部需求。以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为例,SVBFG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为客户提供三种服务:

1. SVB加速器(SVB Accelerator)。SVB加速器侧重于“初创期”或“早期阶段”客户。这些客户通常是处于生命周期的起步或早期阶段的企业;一般是私人持有,由亲戚朋友、种子基金或天使基金资助,或已经完成首轮风险资本融资;通常情况下,这类企业主要从事研发工作,只有少数几个产品或服务开始推向市场,有很少甚至没有收入。SVB加速器客户的年收入一般不足500万美元。

SVB加速器能够为目标客户提供综合性银行服务以及专业意见和指导。包括:专家咨询和指导,如帮助企业融资、寻找合作伙伴等;风险投资解决方案,如现金管理和投资管理等;咨询服务,如客户股票估值和市值管理、股票和期权管理等。

2. SVB成长(SVB Growth)。SVB成长侧重于“中、后期”和“企业技术(corporate technology)”客户。这些客户通常处于其生命周期的中期或稍后阶段,一般都是私人持有,依靠风险资本融资。其中,一些处于生命周期较早阶段的“企业技术”客户可能已经或准备成为公众公司。成长期客户一般有较为可靠或成熟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有较好或可观的收入;正准备进行全球性扩张。成长期客户的年收入一般在500万美元到7500万美元之间①。SVB成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融资解决方案、资金管理解决方案和国际业务解决方案等。

3. SVB企业金融(SVB )。SVB企业金融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客户,即更加成熟和稳健的企业。这些客户通常是公众公司,已经有更加成熟的产品或服务投放市场,有可观的收入;可能正在进行全球化扩张。企业金融客户的年收入一般大于7500万美元②。

SVBFG策略的关键就是在早期与企业建立关系并提供服务,持续满足客户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以建立稳固的客户管理。截至2011年末,加速器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约为8%。商业贷款中,500万美元以下贷款占比达到29.5%,其中软件行业贷款中占比30.4%;硬件行业贷款中占比31.9%;生命科学行业贷款中占比28.9%。3000万美元以上贷款占比只有14.4%

(四)与VC/PE的全方位合作

中小型科技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其中具有发展潜力,能够扩张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比重却很小。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客户、如何有效地防范和补偿风险是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关键。而SVBFG的经验就是与VC/PE深入地、全方位合作。

SVBFG与VC/PE的合作有三种模式:一是为VC/PE提供服务,包括资金托管、清算以及投资咨询等。目前,SVBFG为美国和全球超过600家VC和超过150家PE提供服务。二是直接投资和贷款给VC/PE。目前,SVBFG通过SVB资本(SVB Capital)管理的投资基金资产有大约14亿美;为VC/PE提供的贷款余额达到11.29亿美元,占比为16.1%。三是为VC/PE投资的企业提供贷款或直接投资。对于获得VC/PE投资的企业,或者由SVB为其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或者由SVB资本管理的VC/PE对其进行100—400万美元的直接股权投资,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与VC/PE的深度合作,对于SVBFG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具有以下帮助:首先是有助于业务拓展。不仅VC/PE本身是优质客户,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VC/PE将其投资的企业拓展为客户。其次是有助于风险防控。能够获得VC/PE投资的往往是中小型科技型企业中的优质企业,选择这些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可以借助VC/PE的知识和经验有效控制风险。第三是联合VC/PE直接或间接对科技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能够获得企业快速成长的高收益,以高收益抵补初创型企业较高的风险。

SVBFG在科技金融领域取得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客观上,其地处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美国硅谷,VC/PE及科技型企业数量众多,具有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客户基础;而美国金融业允许混业经营,也使得SVBFG能以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与VC/PE展开全方位的合作,甚至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主观上,SVBFG充分理解和实践了利基理论,准确地将科技型企业定义为目标客户群,通过专注实现专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完善地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并控制风险。

二、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策略选择

目前,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行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支持力度大幅增强,国内高新技术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国内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将硅谷银行作为学习的榜样,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但是,我国与美国银行业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都存在显著差异。国内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既要借鉴,但又不能照搬硅谷银行的经验。

首先,根据地域特征,明确目标客户定位。科技行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十一项。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确定了节能环保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和行业的企业都可以作为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目标客户群。

但具体到每一家银行,经营地域内产业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北京地区有中关村信息技术行业聚集的优势;而青岛市由于地理原因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机遇,在海洋生物产业、现代海洋化工产业等海洋行业具有潜在优势。因此,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首先要根据经营地域内科技行业的特点,明确目标客户群,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和营销;通过专注于本地优势行业形成专业化的经营能力,确立竞争优势。

其次,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家队伍的建设。目前,国内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主要采用设立专业科技支行的形式。如北京银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汉口银行光谷支行和青岛银行高新区支行等。

但无论是否采取专业科技支行的形式,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关键,是要有了解目标行业和目标客户的专业人才和专家队伍。为此,城商行要采取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加大内部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招聘、培训到岗位设置,都要考虑目标行业和目标客户业务拓展的需要,逐步培育自己内部的专家队伍;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本地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作为本行的外部专家团,为目标企业的市场潜力、发展前景和行业风险等提供专业意见。

第三,以间接方式积极开展与VC/PE的合作。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无法像硅谷银行一样直接对VC/PE及其投资组合中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但是,城商行仍然可以采用间接方式与VC/PE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为拓展科技金融业务提供便利。一是将VC/PE作为直接客户,为VC/PE提供资金募集、资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服务。二是与VC/PE合作,在VC/PE投资完成后,以“投贷联合”的方式为被投资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三是在VC/PE变现退出及以后,通过IPO资金托管、回购贷款、并购贷款等方式提供后续服务。要借助VC/PE的资源拓展科技企业客户,还要借助VC/PE的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识别并控制信贷风险。

第四,利用地缘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各地政府对于科技行业的发展日益重视,纷纷将加大金融支持作为扶持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也是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重要途径。

注:

①②见《SVB Financial Group 2011》,目前已经调整为1亿美元。

参考文献:

[1]唐洋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J].西南金融,2011,(12).

[2]彭建刚,周鸿卫.发展极的金融支撑: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24,(2).

篇2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战略管理 支撑要素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71-01

一、坚持国际化统一的运行规则

中国加入WTO以来,金融业的国际化不断强化,国际化的规则促使国内金融业进入有序的竞争轨道。国际化要求法律法规严格统一,在规则一致的前提下的竞争呈现公平化。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发展,金融业竞争向公平竞争方向发展。为此,国内的金融业必须转变观念,彻底由行政计划管理转为运用法律、规则管理金融业,以市场为导向来经营管理金融机构。规则是衡量一国金融业发展程序的重要标志。遵守规则就从根本获得了市场的准入权,违背规则就等于失去了利用国际市场发展本国金融业的良好时机。就国内的金融业来看,要了解规则,熟悉规则,掌握规则,运用好规则。这样,国内的金融业才可能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国际化的市场条件下进行公平的竞争。

二、建立充足的资本金补充的长效机制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资产规模的扩张以及资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资本金充足率不足并需要持续补充的状况,而发行上市是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持续补充资本机制的有效途径和便捷手段。通过发行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动态考虑资本金与资产规模扩张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在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新设机构、并购等方式,坚持地缘性发展原则,突破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区域限制,实现跨区域经营。

三、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减少或稀释地方财政股本比例,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避免产权虚位,促使城市商业银行按照现代金融公司治理的要求,建立并完善适应本行业现实和战略发展要求的公司治理架构,并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体系,增强自我的约束能力。从监管需要来看,监管部门也要鼓励自身发展条件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勇于探索各种发展途径,包括重组联合、资产购并、引进外资以及发行上市,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之路。而发行上市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补充实收资本,规范治人治理,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内控建设,使城市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框架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发展。

四、建立突出效益化的战略目标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获取商业经营效益。现在金融脱媒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同业之间竞争必将更加激烈,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出于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国内金融业的价值取向必然从政绩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银行集团化和业务活动的综合化将成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新方向。

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的综合统一。

在新的条件下,要转变理念:从对立性竞争向结成战略联盟的新的竞争模式转变;由原来的竞争性对手,转变为合作性的战略伙伴,追求双赢;在建立必要的互惠互利的战略性联盟的基础上,提高联盟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达到长远性战略发展的目标。

五、建立业务组织模式创新机制

传统的按业务设置或按职能设置的组织机构模式不能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有必要按产品、销售、区域、授权审批的矩阵式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造。商业银行的成功首先要归之于拥有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架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组合方式,改革业务流程,再造符合竞争需要的组织结构。

基层银行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经营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自己的业务组织形式,可以将组织结构分别定为客户主导型、产品主导型和客户与产品组合型。组织结构的选择可以让基层银行突出自己业务区域特点,提高组织的效能,不强求在组织机构的上下完全对口,整齐划一。

设计新的业务流程必须把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发挥金融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让客户满意作为出发点,坚持以效率为取向,以市场为基础。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的目的要克服行政管理型组织机构的弊端,解决层次叠加、指挥链长、传播信息迟缓、决策脱离实际的问题。

六、建立金融服务文化创新机制

城市商业银行要使自己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能力推出具有新价值、新知识、新功能的金融服务,以保持自己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重视服务文化的创新。对于银行而言,服务文化创新的目的就是能通过服务形象的塑造,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使员工和客户都从心理上归属这家银行。

追求服务品牌。追求异质的品牌服务从根本上是要解决本行提供的服务如何区别于其他银行的问题,只有强化服务意识,突出“新”、“优”特色,拓宽服务思路才能见到成效。现在国内银行已经创造了像“特约服务”、“24小时服务”、“一米服务”等有一定特色的服务项目,但真正能反映异质化服务品牌应该是“真诚”。时时处处关心客户需要、满足客户需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以客户的角度调整服务方位,使服务到家。

体现形象创新。CI策略对基层银行的文化创新的推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的认同。CI能提高员工的自豪感,高尚的理念、统一的规范使员工肯定自己的工作和自己参与的事业,增强凝聚力。二是公众识别。CI通过创造秩序、独特性和统一性的企业形象系统,极大地简化和规整了信息的度量,企业形象变得稳定和完善,使公众迅速准确地识别企业,并从中感受到整个企业的团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力量,从而产生好感和信赖。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流程银行;银行业务;风险控制

如何推进和实施流程银行建设,克服部门银行的弊端和缺陷,进一步全面提升经营效率,增强风险管理与内控能力,是当前中资银行共同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之一。为此,应着力做好经营管理标准化、合规管理的流程嵌入,以及银行业务与现代IT技术有效融合三个基本问题。

1 运作基础:经营管理标准化

流程银行的效率取向、安全取向和运营动态化,要求流程银行的业务操作与决策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高效化和风险的全程监控。其运作基础,是实现和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使商业银行的基本营销元素和决策管理元素经过标准化改造后,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模块化重组和运作,促进和实现高效、安全运营。

所谓经营管理标准化,是指商业银行在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基础上,参照服务行业标准化管理的一般原则、方法、理念,通过制定体系化的标准文件,使其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均有统一的标准可供遵循,实现业务运作与管理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差错发生,防止出现风险的目的。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标准化不是一个新命题,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使命。当前,适应流程银行建设需要,以业务流程走向和风险制约关系为指导,丰富和完善标准化内容,实现“事事有标准、办事循程序”,不仅与流程银行建设目标并行不悖,而且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和互动作用。

一是结合流程银行的程序性分工特点开展标准化工作,可以使商业银行员工牢固树立工作标准观念和协作观念,为流程银行的建设和运营奠定思想认识基础。二是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使银行现有基本业务条块清晰明确,从而为界定和优化流程,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提供良好基础和切入点。三是通过标准化工作,促进营销与决策管理要素的标准化、规范化,可以适时应客户和市场需求,组成适宜的营销模块和管理决策模块,较好地以产品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周到性,应对客户需求和挑战,满足流程银行建设的效率取向需要和运营动态化需要。四是通过标准化工作,以业务流程走向和法律规范为指导,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操作标准和管理规范,明晰和固化各层级的岗位职责和制衡关系,可以满足流程银行建设的安全取向需要。五是通过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乃至最终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构建起“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往复的规范服务、防范风险、提高效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质量管理模式,可以发现已有业务流程的不适宜、不完善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满足流程银行建设持续优化的需要。

2 风控基石:合规风险的嵌入式管理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明确指出,“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可见,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中具有风险控制基石的地位和作用。联系当前实际,要求流程银行建设必须随流程落实内控,对合规风险实施嵌入式管理,着力解决和纠正因有章不循、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不力等导致的合规失效问题,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形成与有效。

所谓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是指以流程和岗责为基础,在业务流程的相关环节中落实法律、法规、准则、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有关要求与规定,着力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和人员执行力,系统提升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使内部相互制衡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与其发展战略相匹配。

(1)嵌入式合规管理的建设路径是流程程序性嵌入,即在流程构造工作中,同步将法律、规则和准则的相关要求,解读嵌入于业务流程的相应环节,强化岗位约束,树立岗位权威,约束、引导和激励银行各层级员工不断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做善于风险自律的理性“银行人”,实现合规对具体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监控与管理,保障合规管理的执行政策水平和执行力。

(2)嵌入式合规管理的实现手段,首先是构建业务合规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守规监督考核制度三位一体的制度管理体系,明晰相关业务的风险提示、准入条件、限制条件、禁入条件、预警信号、问题与危机处理要求、退出条件与退出方案,使合规要求与相关业务线条、运作单元和岗位职责形成映射关系,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运作与管理实现“操作循制度、过程可控制、结果有考核”,为建立长效的遵章守制机制奠定基础。其次是充分运用电子化工具,对规范、成熟和重复特点的作业要求,尽可能以电子化手段固化于相关核心业务系统程序和管理决策系统程序之中,强化客观性,提高效率。

(3)嵌入式合规管理的效能维护。要求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对法律、规则和准则,持之以恒地加以跟踪和解读,及时对现有之“规”加以充实和更新,特别是明晰新出台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要领和尺度,并及时将其“翻译”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作业要领、规程和建议,供业务部门操作遵守和参考,保证合规之“规”的时效。

篇4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机构准入制度;业务准入制度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057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行业发展呈现井喷趋势,不论是城商行还是民营银行,其规模和数量都在持续增长。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其监督和管理的强化势在必行。监管不仅要抓重点抓其业务经营规范,还要从源头做起,从市场准入环节入手,加强规范。顾名思义,市场准入是指在通过对银行机构进入市场、经营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依法进行严格审查,将那些不符合银行业经营规范以及存在伤及投资者利益风险的金融机构长久性地拒之门外,来保证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这不仅是肃清银行业的行业规范,更为金融行业长足发展保驾护航。本文通过细数我国银行业准入发展历程、各国之间银行业准入规则比较来分析我国银行业准入规则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浅显的建议。欢迎读者批驳。

1 银行机构市场准入的发展历程

纵览银行机构市场准入方式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从自由主义到特许主义再到准则主义和核准主义的演变过程。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了银行业的稳健发展,银监会对于银行的监管体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简述如下。

银行准入监管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机构准入,其主要流程如下图。

流程图

第二部分是业务准入。对于银行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准入条件,这里不加赘述。

第三部分是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在审批商业银行时要认真辨别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主要通过审查其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业务经验和能力、日常经济行为信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在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包括:了解并熟知经济类法律法规;正确贯彻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积累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实战工作能力。重视高级管理人员的准入,旨在为银行监管部门注入新鲜的具有能力的人才,为银行监管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各国对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的比较

2. 1 从机构准入来看,各国对银行申请设立要求所存在的差异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世界各国对于银行的准入更注重的是银行准入的一些初始条件。对于新设银行的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来看较低。从我个人来看,作为新设银行它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银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不断的创新,原始的市场资源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如果没有一些新的能量,新设银行在竞争力上远远不及原有银行。从整个银行也来看,如果进入的都是一些与已有银行完全一样的新设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只会造成更多的压力,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

2. 2 各国对银行的业务准入监管的比较(监管指数)

从各国的监管指数(表2)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对银行业监管的松紧程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德国和英国的监管指数比较低,几乎是允许银行从事所有的业务。印尼和中国的业务准入相对来说比较严格。不同国家监管的松紧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家当时的实际国情,另一方面与该国银行业的发展也密切相关。监管程度低的国家对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鼓励和支持的作用,监管程度高的国家对银行业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强化的作用,使其发展更加稳定。

2. 3 各国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准入的比较

各国对高级管理人才的要求都具有共性,这主要取决于银行业对于高级管理人员某些品质和能力的需求。银行业也存在着很高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这就不得不对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正如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会为该行业注入一股活力。如果当银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都存在着道德品质问题,银行业的风气就会败坏。这不仅仅是会影响到银行业的整体形象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会严重阻碍着该行业的发展。此外,如果进入银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力有限,并且不会去学习去创新,那银行业只能维持着正常的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慢慢衰落。所以对于银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都是比较高的。从表1的第五项和第六项也可以明显看出各国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可见,对于银行业来说,高级管理人员的准入对于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不仅仅是对于某些国家,而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监管内容。

3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现状

事实上,在《商业银行法》中,就对我国的银行业市场准入规则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原有的内容在当下显得过于简单,并没有进行详细论述。近几年来,由于相关监管规章的不断补充,我国的银行业准入规则也在不断的完善,并有了许多突破。下面还是从市场准入的三个内容来分析我国的市场准入现状。

3. 1 机构准入制度

在我国机构准入方面的监管文件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173号)、《商业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3号)、《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有问题的通知》(银办发〔2000〕192号)等。

从各文件的主要内容来看,我国机构准入制度趋于规范化。对于机构的进入有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这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整体的发展。规范化的机构准入制度有利于银监会对于进入机构的管理,相关文件也为此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我国银行业准入有法可依。

3. 2 业务准入制度

2002年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资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105号),就中资银行的外汇业务准入制度作了改革。主要改革内容有两点:一是新开外汇业务与人民币业务同时申请和核准;二是增开人民币或外汇业务由商业银行总行报人民银行总行核准或备案。

新规则的出台,表明我国业务准入监管规章有了重大改革――突破了传统的本外币准入分别监管及总分行分级核准的体制,为构建统一的业务准入体制奠定了基础。然而这条规则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该文件仍然将中资银行单独规定,区别对待中资银行和非中资银行,这将不利于我国现行环境下在业务准入监管上实施国民待遇原则。

3. 3 高级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在后期的修改中,《商业银行法》应对瞬息万变的金融行业针对从业人员的准入规则进行了深入的规范,通过明确划分不得担任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情形,严肃对从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要求,这项突破使用法律文件使得高级管理人员的准入制度更加的合法化与规范化。

4 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的缺陷

4. 1 从机构准入的监管角度分析

第一,机构设立审查与批准的程序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虽然《商业银行法》对于银行和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都要求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查批准,但是却没有规定具体的审查时限,也没有规范对于审查复议的相关程序。这样既不利于申请人对于自己的合法权利的维护,同时也不利于监管机构积极履行职责和提高准入监管的效率。

第二,关于商业银行设立标准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规定的条件过于简单,不利于监管当局对于一些具体的行为做出客观的评判。

第三,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准入上有差别待遇的倾向。这不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准入氛围,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结构趋向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4. 2 业务准入制度的局限性

第一,业务准入制度过于受到关注,容易导致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的过多干预。我国的业务准入制度严重限制了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银行业内部有着自己的稳定发展机制,过多的干预只会使这一体制被打破。

第二,业务准入程序机制上有缺陷,准入条件的设计存在弊端。在一些业务的准入条件上没有突出该项业务的特殊性,造成准入规则创制上的浪费。

第三,外资银行业务准入的法律模棱两可。在五年过渡期内,法律并没有对于外资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做出明确的规定。

4. 3 人员准入制度的缺陷

事实上,自我国银监会成立以后,就确立了“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但是从目前的监管实践来看,需要遵照新监管理念,将银行业高管人员的监管纳入法制和科学化轨道。

5 对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建议

我国的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需要通过有关法律来使其合法化、规范化、合理化、具体化。同时也需要银监会加大管理力度。对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运用渐进式的管理体制,对于漏洞进行小修小补,而不是等到漏洞扩大到不能修补的境地之后再去想办法修补。此外,还要重视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我国银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目前比较缺乏,所以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去加强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符贵兴,付胜华. 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8).

[2]张羲珍. 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意义。

随着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衍生产品市场上的巨额亏损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巨额亏损事件的背后隐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大大弱化。相对于不断飞跃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外部的监管措施明显的跟不上步伐。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以及外部事件的风险干扰,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破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不断创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措施之外,外部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银行业实现有效的监管。

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稳定和高效的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对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商业银行既能提高经营效率,又能保持稳定发展,使两者实现动态平衡,并且实施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监管,是目前商业银行监管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业务监管模式。

在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不同的金融发展状况,使得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各国财政部进行监管,二是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监管,三是由专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监管。

而且,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并不一定都直接对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职能,是否直接执行监管职能要视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定。因此,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执行机构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以上介绍的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来直接执行监管职能。实行这种监管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第二类是由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一起共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就是这种情况。第三类则是由商业银行监管机构授权监管执行机构来对商业银行执行具体监管职能,如英国就属这种情况。那么,按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数量和性质来划分,各国商业银行监管可区分为三种模式。

(一)一元化监管模式。

一元化监管模式主要是指由一国单一的中央银行或者是专门的某个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权利较为集中。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的国家既包括像英国、新西兰、葡萄牙、荷兰、奥地利、卢森堡、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包括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巴西、印度等国。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金融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内部未曾专门设置监管机构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才纷纷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并由央行来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监督和管理,所以,也属于一元化监管模式。

(二)多元化监管模式。

多元化监管模式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监管机构共同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监督和管理。根据监管权限的范围是归中央还是地方所有,又可将多元化监管模式划分为两线多家监管模式和一线多家监管模式两类。

1.两线多家监管模式。

两线多家监管模式中的“两线”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线。“多家”是指有不只一家的监管机构来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行监督。全世界实行这一监管模式的国家并不多,主要是些实行联邦体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它。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国内商业银行发照注册并实施监管。

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共有八个之多。它们分别是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放款委员会、国民信贷公会管理局、国民信贷公会保险基金、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其中,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管理在州政府注册的属于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财政部货币监理署负责管理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这三个主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基本相同,只是负责的范围不同而已。

2.一线多家监管模式。

一线多家监管模式是相对于两线多家监管模式而言的。这种监管模式的权利较为集中,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机构来具体执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德国、法国等国。

日本财政部的银行局和国际金融局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但日本中央银行与这些机构紧密协商,共同完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任务。在德国,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主要是由联邦财政部代管的德国联邦信贷机构监督局和德国中央银行密切合作,共同行使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法国财政经济部和法兰西银行作为管理全国金融业的最高政府机构,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决策和管理,但商业银行的具体监管工作则由国家信用理事会、银行规制委员会、信贷机构委员会和银行委员会分工负责。

3.跨国化监管模式。

跨国化监管模式是指对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区域内的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跨国的西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如西非货币联盟,它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坚持统一的银行条例、统一的准备金率、统一的外汇储备,并统一规定各国商业银行的贴现总量。此外,它在每个成员国的机构还负责各有关国家地区性业务,并监督和管理该国商业银行体系。总之,各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金融章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实行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为主,商业银行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中介监督管理为辅的监管模式。银监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间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以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定期监管与非定期监管等手段,通过商业银行管理档案、风险监管档案、风险状况的定期通报以及特殊情况及时通报等形式,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督与管理。同时,通过建立同业公会,强化行业自律。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才正式履行原本由央行承担的对银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的职责,因此,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的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手段缺乏灵活性、规范性,同保监会、证监会两大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方面仍未取得实际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在内涵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创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松管制,而是应该对其重新建立新的管理规则。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尤其是创新产品进行监管时应该在全面、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更多有利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走向规范化的监管创新手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创新的日益活跃,金融监管创新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原有的运作机制已难以适应变化了的金融运作需要,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创新和发展表外业务的障碍。因此,要想推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对那些落后的监管体制、运作体制、人力资源配置体制进行改革,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新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表外业务监管实践中的深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应能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实现监管目标的超前性、监管手段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监管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等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

1.构建功能性创新监管模式,强化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各业。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监管,目前在我国是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进行分业管理。当存在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三大监管机构就存在着无法实现共同协调监管的问题。为此,应该考虑构建一个专门的裁定机构来对表外业务创新金融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定性,以便能够及时地解决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功能性创新监管的组织架构见图1 所示。

这种组织构架的创新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经营日益综合化的客观要求,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就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由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统一的综合监管体制。

另外,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制的构建,还应该进一步地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法规的建设,增强表外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金融业的稳健运行。

2.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银行同业工会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民间管理组织,它通过行业内部管理,有效地避免商业银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促进同业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合作。他能够帮助监管部门加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在金融市场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我国在 2000 年 5 月也成立了中国银行业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自我约束体系的进一步成熟。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中国银行业协会应在不断完善表外业务产品的交易规则、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同业经营行为、协调行业交易纠纷等方面作出进一步地努力,以便更好地促进银行同业间的相互监督约束和合作交流,使同业公会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透明度。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时刻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评价。因此,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系统是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系的有效办法之一。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举报和具体的查处程度来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威慑力,督促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表外业务产品。同时,还可利用一些社会监督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进行间接监督。社会监督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表外业务财务数据的可信程度,并有助于社会有关方面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开展情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程度有一个较为理性和准确地判断。

(二)构建与外部监管体系相适应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控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证明,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哪怕外部监管再有效力,也不可能有效的防止金融风险。当今,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日趋复杂多变。无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行业公会还是社会监督都只能对商业银行进行非现场检查和非定期的现场检查,无法替代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中的自我约束。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创新的首要任务。

(三)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市场约束机制。

市场约束是保证商业银行体系在整体上长期、安全、稳健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表外业务的监管创新在建立监管体系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的控制作用,把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作为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运作机制,如建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期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披露商业银行风险和资本充足率的状况,还要披露其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过程,使商业银行能够保持审慎经营。另外,还应加强媒体的监督,通过媒体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及时披露和发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以形成强大的市场约束。

(四)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的金融监管已纳入世界金融体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际间监管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表外业务创新工具的市场交易目前已跨越国界。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放松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及业务范围的限制,我国境内外资商业银行也开始将更多成熟的表外业务产品投入到国内市场。这势必增加了我国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交易活动的监管难度。为此,我国在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策略上要注意从国际银行的整体发展来考虑商业银行监管的政策取向。同时借鉴和吸收国际最新监管理念和经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水平。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国际监管的研究,增进与各国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充分交换有关信息,从而提高我国监管当局对表外业务的国际监管能力,有效防范金融衍生产品跨国交易的金融风险。其次,要重视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适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的潮流和变化。在制定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政策及管理条例时,要注意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这样,既有利于有效制约外资银行及境外银行分支机构在我国从事各种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世界各国对我国金融监管能力的认可。最后,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监管理念和技术、方法,培育一支熟知国际银行表外业务规则管理、擅长表外业务国际监管合作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以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 辛子波。银行监管体系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 胡怀邦。 银行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 雒子榕。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现状和问题[J]. 商品与质量,2011,(8)。

篇6

关键词: 西部金融中心;商业银行;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68-02

0 引言

现代金融中心是指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金融影响广泛为特征的融资枢纽,他通常以某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依托而建立起来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我国西部省会城市成都也致力于构建中国西部的金融中心,执中国西部经济之牛耳。2011年,成都全市实现GDP6854.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2个百分点,实现了进出口总额379.1亿美元,增长53.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680.7亿元,增长了30.1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6亿元,增长了19.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1.3亿元,增长18.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在中国同类城市中均位列前列,由此可见,成都已经具备了建设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潜力。

同时,就在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进程中,成都银行,德阳银行,哈尔滨银行,包头银行等一系列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进驻成都,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

在商品经济下信用具有三大构成要素,即信用关系主体,信用载体和信用制度规则。当然,如果交易规则或信用制度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就无法发挥余数和规范交易行为的作用,信用秩序就将无法保障。

不仅仅是成都一个城市,相同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各个区域,虽然随着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体系已经逐步趋于完善,信贷不良额逐年减少。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对公信贷规模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各种信贷种类不断增多,对公信贷也显示出了不小的漏洞。信贷风险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的始终,特别是贷后管理工作不细致,无法及时的发现漏洞,化解风险,常常会给银行带来巨额的损失。

1 商业银行风险防控

商业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三类,而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传统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一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按贷款清偿的保障条件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需提供抵押物或者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这类贷款从理论上讲风险很大,当借款人不能如期偿付贷款时,商业银行没有特定的可执行财产,只能通过诉讼方式向债务人追偿,如果债务人破产,商业银行业只能作为普通债权人参与财产清算。所以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是维持资金不外流,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保证。

2 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管是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其风险管理的核心都是信贷风险的管理。产生不良信贷的原因有很多,风险理念和行为偏差是其重要原因。但是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步入低谷,房地产商在银行高达上万亿的贷款及数量更为巨大的个人贷款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一把利刃。为了加快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脚步,加强贷后管理也成为了完善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信贷业务从发生到结束是一个过程,从贷款前到贷款后,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要跟踪客户所在行业,上下游和客户自身经营情况等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才能有效的避免不良贷款额的增加。

2.1 信贷风险意识淡薄 部分经营机构信贷部门对贷后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旦项目获得审批通过,贷款发放后,各项中间业务收入已经到账,便觉得是收回贷款已经是没有变数的,部分信贷部门人员就会放松警惕,放松了对贷款业务后的进一步管理和跟踪。但是现在国内,国际社会存在相当大的不稳定因素,信贷人员没有根据客户所在行业的变化和波动及时的发现问题,也放松了对客户后续的生产经营的跟踪调查,直至当客户出现还款困难,出现违约行为时,才引起警觉和重视,但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2.2 贷后管理的风险处置手段死板,不够多样化 贷后管理的目的是最终收回商业银行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但是部分已经具有风险的客户,由于客户贷款期限还未到,客户还可以勉强维持商业银行分期还本的贷款利息。正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只能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是冻结客户未使用的授信额度,继续关注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这几种简单的风险防控措施。导致只有当客户发生了实质性的违约行为时才能采取诉讼的方式对债务人实行追偿,如果债务人破产,商业银行业只能作为普通债权人参与财产清算。这样就导致了商业银行大大的增加了其运行的成本,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健康长远发展。

篇7

关键词:中资商业银行国际保理策略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间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也正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贸易企业的需要,随之而来的一种新型国际结算业务——国际保理在贸易领域展开。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既能保证出口企业安全收汇,又能为进口企业提供买方信贷的新型金融服务手段,它对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贸易企业所接受。同时它对于丰富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所发挥的功能,已经在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领域中日益显现。特别是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正面临着外资银行的竞争和国内外贸易企业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双重挑战。因此,中资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在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开辟一项赢利性较强的中间业务。

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分析

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Factoring)是指银行作为保理商为国际贸易记账赊销(OpenAccount,缩写为O/A)或承兑交单(DocumentsagainstPayment,缩写为D/P)提供出口贸易融资、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及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结算方式,国际保理业务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与传统国际结算方式相比(L/C、O/A、D/P等),对各方当事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对出口商而言,国际保理业务为出口商的货款(或服务费)的收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可为新的或现有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0/A、D/A付款条件,以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出口额,扩大利润,为出口商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或处理售后管理工作,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将单据卖断给银行保理商后,只要其商品品质和交货条件符合合同规定,就可得到100%的收汇保障,在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下,银行保理商对其没有追索权,全部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都转嫁给银行来承担。

对进口商而言,国际保理节省了进口商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和支付保证金的手续和费用,简化了进出口手续,提高了效率,进口商可凭其信誉和良好的财务表现而获得买方信贷,无须抵押,买方在付款前已收到货物,有时间和机会检验货物是否符合要求,因此为买方提供了交易安全保障。

对银行保理商而言,国际保理业务中,银行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地开拓中间业务,增加收入,吸引优质客户,因为申请办理国际保理业务的一般都是那些交易金额较大、业务经验丰富、经营信誉良好的大型外向型企业,属于银行积极争取的客户群,保理业务所提供的资金融通,是介于信用放款与抵押放款之间的融资行为,因此可以优化银行信贷资产结构。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保理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际保理业务在发达国家已是一项非常成熟的业务,在国际结算中占有的比重大大的超过了其它的结算方式,但在我国还是一项新业务。虽然近几年我国的保理业务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质量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营范围狭窄、品种较少、规模很小,阻碍了中资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赊销记账和承兑交单交易量的增加,如果中资银行不尽快发展保理业务,从长远来看不仅会对我国出口数量、收汇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会使银行的业务发展受到限制,直接会导致一些黄金客户转向外资银行。

(二)国内保理业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早在1992年就开展了国际保理业务,并接受了《国际保理公约》和《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但由于这个公约和规则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习惯和风俗等制定的,不能直接指导和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符合国情且操作性较强的保理业务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这样会出现一旦发生保理业务下合同纠纷时,监管和司法部门则较难区分作为保理商的银行和客户的责任并维护他们的利益,这种状况明显不利于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因此,我国当前急需建立指导保理业务顺利发展,并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改变目前我国开展该项业务无法可依的现状,以此引导更多的企业开展保理业务,推进这项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三)缺乏综合型人才

国际保理业务是银行为企业提供的一项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具有国际结算、融资、信用担保、现金流量管理等多种功能,且涉及到国际贸易、银行、法律、计算机等多个业务领域,因此要求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人员不仅具备熟练的英语、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较丰富的国际金融、法律知识,熟悉相关国际惯例、国际贸易交易规则和习惯等。目前,我国较大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开办了国际保理业务,但保理业务的从业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的业务培训,其对国际协定的不了解、业务经验不足、国际交流的缺乏、实务操作较少以及人才储备不足等因素也制约了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四)面临的风险较大

国际保理业务是建立在买卖双方赊销或承兑交单方式基础上的结算和融资相结合的一种业务,所以虽然作为保理商的银行事先己对进口商的资信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并规定了信用额度,但银行保理商所承担的风险大于信用证开证行所承担的风险。因为在O/A、D/A支付方式下,进口商先收货后付款,一旦进口商到期拒付或因破产倒闭无力付款,作为进口保理商的银行就必须自己负责偿付。而信用证的开证行对外凭单付款后,如遇到进口商拒绝付款赎单的情况,则可扣留进口商所交的开证押金,而且由于货运单据在开证行手中,开证行可凭单据提货并转售货物,用所得的货款来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而保理商则没有这种权利,因此作为保理商的银行面临的风险较大。再加上我国银行的国外行较少,在世界各国分布也不均匀,所以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国外客户的情况,致使在办理保理业务时面临的风险更大。

加快发展中资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策略

(一)积极开发保理业务的新品种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与外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竞争压力。而客户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群体的细分,深入分析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并开发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组合,满足目标客户的特定需求。

此外,银行也应积极探索国际保理与信用保险结合的新路子,拓宽新的保理业务品种,降低风险,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项金融服务,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其微观发展的角度来看,都需要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目前,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各家商业银行在引进国际惯例《国际保理公约》和《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的基础上,同时吸收其它国家的一些普遍做法,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和主管部门共同研制制定了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具体执行细则和操作规程。如中国银行1998年制定了《中国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管理办法》和《中国银行国际保理业务操作规程》、中国农业银行2001年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出口保理业务操作规程》等等。但这些都是各家银行根据开展业务的需要自己制定的,缺乏统一的标准,这样一旦发生贸易纠纷就难以很好地处理。因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该尽快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规范保理业务的运作,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推动我国保理业务的迅速发展。

(三)积极培养高素质及综合型人才

国际保理业务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项操作性、综合性很强,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新业务,所以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必须要重视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各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为保理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派人员到国外学习,掌握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最新动态,尽快提高业务经营水平。也可以邀请外资银行的保理业务人员或知名国际保理业务专家来华讲学,举办国际保理业务培训,利用外资银行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交易经验培养我国的专业人才,尤其是现在我国有多家商业银行引进了战略投资者,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

(四)加强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和防范

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中,承担了出口贸易融资及买方信用担保责任,因此银行必须做好业务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做好对债务人和对应保理商的资信调查。目前,资信调查是银行保理商控制风险的主要依据和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首先,债务人的债务状况和偿还能力将直接决定银行保理商能否成功地追收账款。而银行保理商在多大程度上承担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取决于银行保理商所核准的信用额度。因此,作为银行保理商核定债务人的信用额度的主要根据,对债务人的资信调查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银行保理商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关债务人的信用信息,对债务人的负债情况,债务的集中程度,销售能力和偿还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从而决定是否提供保理服务。其次,选择资信状况好、对抗风险能力强的保理商,是防范对应保理商的信用风险的关键。所以出口和进口银行保理商要慎重选择对应的保理商,事先对对应的保理商的资信状况、风险对抗能力等作严格的审查。

2.选择合适的保理类型。不同的保理类型,银行保理商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从国际保理业务运行实践看,双保理商保理模式明显优于单保理商保理模式,有追索权的保理模式优于无追索权的保理模式。因此,银行要根据对进出口商的了解程度、客观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恰当的保理方式。

3.签订好保理协议。国际保理通过保理协议来表现其法律关系的实质——债权让与。由于银行保理商在法律方面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取得完整、合法、有效的受让债权,所以,出口商担保是保理协议的重要内容。银行应要求出口商保证:所有应收账款在让与给银行时是有效的,债务额同发票额一致,进口商将接受货物和发票,对此不存在任何争议、扣减、抗辩、抵销等。

参考文献:

1.张军.加快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策略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2)

篇8

关键词:资本约束;商业银行;管理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62-02

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

资本金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虽然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是,贷款扩张快、资本耗费大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中的一大特点。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贷款扩张过快,资本耗费太大。特别是2009年,为支持“保增长”,中国商业银行又投放了天量贷款,全年新增贷款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9.59万亿元,贷款增速达32.8%,直接导致中国银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8年底的12%下降到了2009年底的11.4%。不仅如此,还从以下两个方面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一是过多、过快的贷款投放埋下了贷款质量下降的隐患,或将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增加资本占用并影响资本补给;二是贷款投放的惯性作用将难以在短期内遏制。为防止存量贷款的质量恶化,商业银行很难迅速退出已投放的贷款项目,必须继续保持较快的贷款投放速度。根据有关研究,未来二至三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每年还将会新增贷款6万亿~8万亿元。即便是维持目前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需要每年补充资本金5 000亿 元~6 000亿元,资本不足是商业银行不得不直面的严峻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监管部门对资本的监管不断升级,资本监管的国际标准也将更加严格。可以说,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全方位、全天候的资本监管。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监管部门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底线。2009年,银监会要求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10%和11%。并且,巴塞尔委员会也在针对金融危机暴露的监管缺陷重新确立更高的资本监管标准。二是扩大了资本覆盖范围。为了亡羊补牢,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进行根本性改革,这包括:把交易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都纳入覆盖范围,以期提高捕捉风险的能力;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监管框架,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对大型银行提出附加资本要求,防范“树大不易倒”的道德风险等等。三是更新了监管方式。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行了动态资本和动态拨备的资本监管方式,2010年1月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进一步细化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资本监管常态化。巴塞尔委员会也将提高资本监管工具的质量,强化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四是收窄了补充资本的渠道。2009年10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从2009年7月1日起持有的银行间次级债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促使次级债发行利率走高,加大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与历史原因、经济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也与其经营管理方式有直接关系,例如:资本耗费大的贷款业务增速迅猛,资产结构不够合理;盈利渠道单一,中间业务占比很低;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严重;风险控制手段薄弱;资本配置不合理等等。在资本约束趋紧的大背景下,“紧箍咒”是压力也是动力,商业银行应针对性的对上述情况进行改进,循环渐进地转变经营管理方式。

(一)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业务

受社会资金需求旺盛、间接融资不发达、银行资金充裕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提升盈利能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会是商业银行的主流选择。但是,面对资本趋紧的现状,以及今后利率市场化后利差将大幅收缩的趋势,商业银行应加强资本管理,逐步压缩高资本消耗的资产业务,拓展低资本消耗的资产业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积极压缩金额大、期限长、风险高的公司批发业务;尽力争取符合规定的质押或担保方式,增加风险缓释量。现有风险资产计算办法规定:“有质押、担保方式的贷款”可享有与质押物或保证人相同的优惠风险权重,风险缓释对降低风险资产比例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建议增加风险权重较低的贷款占比,比如:中央政府投资的公共企业贷款或其担保的贷款(风险权重50%)、存单质押贷款(风险权重0%)、银票贴现(风险权重20%)和中央政府投资的公共企业开出的商票贴现(风险权重50%)等,完善高风险贷款的退出机制,从而减少资本占用。

二是大力发展零售及中小企业业务。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风险权重低、资本占用少、风险分散、收益稳定的特点。目前中国居民财富日益增长,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国家拉动内需的措施频繁出台,对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条件,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和中小企业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变革组织架构,培育专门的人才,循序渐进地实现战略转型。

(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推动金融创新

中间业务占用资本很少,而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5%~20%,有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占比更低,而国外商业银行则在40%左右,两者的差距很大。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一要挖掘传统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改进支付结算、国际结算、银行卡、委托贷款等业务的服务方式,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业务品种,在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方面实现突破,促进传统结算业务收入的增长。二要积极发展票据业务。根据资金余缺和市场脉搏开展的票据业务(特别是银行间的转贴现),属于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占用的资本少、灵活性强、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三要抓住居民财富增长的契机,设计开发多元化的理财产品,比如承销债券融资工具等。四要推动金融创新,实行差异化经营。紧跟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改革进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金融创新,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经营,开展企业年金、离岸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等高附加值的业务。设立相关的子公司,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母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发展中间业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反对通过利息转化虚增中间业务收入的表象。国外中间业务占比的提高,也是历经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商业银行应结合在做好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设计推出产品,实实在在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三)强化风险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资本监管和风险控制紧密相关。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盈利能力和资本占用情况。这方面,商业银行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内部风险评级。建立和优化各类信息系统和评级模型,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做好数据积累,确保数据的客观、准确;对各层面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积累起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风险损失数据,以信息系统支撑风险评估及决策,事前对贷款进行管理,提高贷款质量。

二是扩大风险控制的范围。正在修订过程中的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国际规则将扩大资本覆盖范围。针对这一情况,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加强除信用风险之外的表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的风险评估;还要在服务于国民经济周期性增长的同时,避免因贷款过度增长而触犯反周期超额资本的红线。

三是防范综合化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在综合化经营的业态模式中,除了信用风险外,市场、法律、信誉、交易对手、操作等风险也要特别关注,要一并纳入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范围。

(四)深化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资本是商业银行的财务资源之一。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合理配置这一财务资源,是商业银行加强自律、应对资本硬约束的重要措施。

经济资本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它是商业银行内部资本配置管理的虚拟概念,它试图全面客观地反映银行预计承担的风险水平,并通过风险损失计量映射资本需求。深化经济资本的应用,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制订战略计划、绩效考核、信用限额管理、贷款风险定价等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资本绩效考核办法,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和经济资本回报考核引导各条线、各分支机构转变经营模式,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在贷款定价时,可以建立经济资本内部抵补机制。在放贷前充分考虑其占用的风险资本,通过设置单笔资产业务测算模型,测算该笔贷款的税后净收益和占用的经济资本,进而测算其经济资本收益率(RAROC=税后净收益/经济资本),将测算结果与最低资本回报率或者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决定该业务定价是否合理,在量化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增强资金价格对风险的敏感度,推动资本节约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邦.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挑战和对策[J].中国金融,2010,(10).

[2]张洁颖,陈剑锋.以经济资本管理推动银行资本节约型发展[J].中国金融,2010,(10).

[3]郭田勇,葛娟.商业银行资本金压力的解决之道[J].中国金融,2010,(10).

[4]连平.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与融资管理[J].中国金融,2010,(10).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探讨

合规,简言之就是合乎规则。合规具有丰富的内涵,其范围不仅包括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规章,还包括市场规则、行业自律规定及银行内部规章制度,法律的精神及文字要求,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诚实守信等社会道德范畴等等。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是指银行的管理者对银行内各要素合规方面的集体协作行为进行有意识的组织协调活动,确保银行各级机构和员工的各项业务行为符合外部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规范以及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以有效满足银行合规性目标的过程。

一、银行合规风险的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系指商业银行如果不加强合规风险管理,进行违规操作,造成银行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些损失指商业银行不仅可能受到行政制裁、司法制裁、民事赔偿而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更重要的是受到信誉的损害。商业银行经营的是信用,信誉是银行的生命。一旦发生信誉风险,就会动摇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社会心理基础,客户对该银行失去信任感,发生挤兑,转移账户,终止与银行的业务往来,致使银行交易成本上升,银行业务量急剧萎缩,利润骤减,发生经营性亏损,严重者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倒闭。

二、加强银行合规管理

1.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一是银行要建立开放性制度,不断地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各项要求融入银行内部政策和程序之中。银行内的合规部门要随时掌握外部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并按照这些外部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对银行内部政策、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修订,制定出新的合规要求,传达到相关业务部门执行。二是银行要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采用激励机制推动银行的合规管理。三是银行要建立合规问责制度,对银行商业经营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

2.设置独立的银行合规管理部门。合规部门是支持、协助银行高层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的职能部门。合规部门要配备具有与履行职责相匹配的资质、经验、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合规管理人员,同时要有持续的培训,加强合规团队的能力建设;要具有履行职责相应的权限,包括与任何员工进行沟通并获取履行职责所需的任何记录或档案材料的权利;要有独立性,合规管理职责与承担的其他任何职责之间不产生利益冲突。

篇10

    论文摘要:经济资本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管理研究的热点课题。2009年以来,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扩张过快,资本耗费过大,监管部门对资本的监管不断升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底线,扩大了资本覆盖范围,更新了监管方式,收窄了补充资本的渠道。在这个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应对,循序渐进地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包括: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业务;加决发展中间业务,推动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降低经营风险;深化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推动资本节约型发展

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

    资本金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虽然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是,贷款扩张快、资本耗费大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中的一大特点。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贷款扩张过快,资本耗费太大。特别是2009年,为支持“保增长”,中国商业银行又投放了天量贷款,全年新增贷款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9.59万亿元,贷款增速达32.8% ,直接导致中国银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8年底的12%下降到了2009年底的11.4%。不仅如此,还从以下两个方面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一是过多、过快的贷款投放埋下了贷款质量下降的隐患,或将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增加资本占用并影响资本补给;二是贷款投放的惯性作用将难以在短期内遏制_为防止存量贷款的质量恶化,商业银行很难迅速退出已投放的贷款项目,必须继续保持较快的贷款投放速度。根据有关研究,未来二至三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每年还将会新增贷款6万亿一8万亿元。即便是维持目前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需要每年补充资本金5 000亿元-6 000亿元,资本不足是商业银行不得不直面的严峻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监管部门对资本的监管不断升级,资本监管的国际标准也将更加严格。可以说,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全方位、全天候的资本监管。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监管部门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底线。2009年,银监会要求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10%和11%。并且,巴塞尔委员会也在针对金融危机暴露的监管缺陷重新确立更高的资本监管标准。二是扩大了资本覆盖范围。为了亡羊补牢,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进行根本性改革,这包括:把交易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都纳人覆盖范围,以期提高捕捉风险的能力;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监管框架,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对大型银行提出附加资本要求,防范“树大不易倒”的道德风险等等。三是更新了监管方式。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行了动态资本和动态拨备的资本监管方式,2010年1月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进一步细化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资本监管常态化。巴塞尔委员会也将提高资本监管工具的质量,强化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四是收窄了补充资本的渠道。2009年10月,银监会出台了哎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从2009年7月1日起持有的银行间次级债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促使次级债发行利率走高,加大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与历史原因、经济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也与其经营管理方式有直接关系,例如:资本耗费大的贷款业务增速迅猛,资产结构不够合理;盖利渠道单一,中间业务占比很低;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严重;风险控制手段薄弱;资本配置不合理等等。在资本约束趋紧的大背景下,“紧箍咒”是压力也是动力,商业银行应针对性的对上述情况进行改进,循环渐进地转变经营管理方式。

    (一)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业务

    受社会资金需求旺盛、间接融资不发达、银行资金充裕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提升盈利能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会是商业银行的主流选择。但是,面对资本趋紧的现状,以及今后利率市场化后利差将大幅收缩的趋势,商业银行应加强资本管理,逐步压缩高资本消耗的资产业务,拓展低资本消耗的资产业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积极压缩金额大、期限长、风险高的公司批发业务;尽力争取符合规定的质押或担保方式,增加风险缓释量。现有风险资产计算办法规定:“有质押、担保方式的贷款”可享有与质押物或保证人相同的优惠风险权重,风险缓释对降低风险资产比例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建议增加风险权重较低的贷款占比,比如:中央政府投资的公共企业贷款或其担保的贷款(风险权重50% )、存单质押贷款(风险权重0%)、银票贴现(风险权重20%)和中央政府投资的公共企业开出的商票贴现(风险权重50%)等,完善高风险贷款的退出机制,从而减少资本占用。

    二是大力发展零售及中小企业业务。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风险权重低、资本占用少、风险分散、收益稳定的特点。目前中国居民财富日益增长,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国家拉动内需的措施频繁出台,对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条件,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和中小企业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变革组织架构,培育专门的人才,循序渐进地实现战略转型。

   (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推动金融创新

    中间业务占用资本很少,而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仅占总收入的15%一20%,有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占比更低,而国外商业银行则在40%左右,两者的差距很大。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一要挖掘传统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改进支付结算、国际结算、银行卡、委托贷款等业务的服务方式,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业务品种,在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方面实现突破,促进传统结算业务收入的增长。二要积极发展票据业务。根据资金余缺和市场脉搏开展的票据业务(特别是银行间的转贴现),属于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占用的资本少、灵活性强、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三要抓住居民财富增长的契机,设计开发多元化的理财产品,比如承销债券融资工具等。四要推动金融创新,实行差异化经营。紧跟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改革进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金融创新,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经营,开展企业年金、离岸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等高附加值的业务。设立相关的子公司,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母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中间业务收人。

    发展中间业务不可能一减而就,要反对通过利息转化虚增中间业务收人的表象。国外中间业务占比的提高,也是历经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商业银行应结合在做好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设计推出产品,实实在在地增加中间业务收人。

    (三)强化风险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资本监管和风险控制紧密相关。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盈利能力和资本占用情况。这方面,商业银行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内部风险评级。建立和优化各类信息系统和评级模型,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做好数据积累,确保数据的客观、准确;对各层面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积累起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风险损失数据,以信息系统支撑风险评估及决策,事前对贷款进行管理,提高贷款质量。

    二是扩大风险控制的范围。正在修订过程中的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国际规则将扩大资本覆盖范围。针对这一情况,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加强除信用风险之外的表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的风险评估;还要在服务于国民经济周期性增长的同时,避免因贷款过度增长而触犯反周期超额资本的红线。

    三是防范综合化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在综合化经营的业态模式中,除了信用风险外,市场、法律、信誉、交易对手、操作等风险也要特别关注,要一并纳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范围。

    (四)深化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资本是商业银行的财务资源之一。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合理配置这一财务资源,是商业银行加强自律、应对资本硬约束的重要措施。

    经济资本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它是商业银行内部资本配置管理的虚拟概念,它试图全面客观地反映银行预计承担的风险水平,并通过风险损失计量映射资本需求。深化经济资本的应用,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制订战略计划、绩效考核、信用限额管理、贷款风险定价等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