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活动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活动的本质

篇1

【关键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内化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因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与“数学双基”同等重要的“基础”之一。

对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育价值,专家学者们各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人认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的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四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活动经验是四个目标联系的纽带,贯穿于整个目标中,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实现四个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有人认为,获得必要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和数学学习有关的生活经验,是进行科学建构、实现学生在数学上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获得一定数量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载体;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必要前提;学生积累全面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助于全面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并提高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笔者认为,必须让学生“感悟”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基本活动经验的内化价值。

新课标特别强调:“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数学的感悟、数学的直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过程充分展开,思维充分碰撞,方法在不断的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心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内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一、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

新课标还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指出:“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仅囿于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忽略了把生活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那么学生尽管表面上学得热烈、积极,却少了数学化的深入思考,思维仍然徘徊不前,无法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学科的教学”的本色。因此,教师必须摆正生活感悟与数学思考的关系,应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

二、注重实践,把感性经验内化为理性经验

数学学习具有累积性,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前一阶段知识与经验的深化与发展。为此,学数学不能浅层次地、浮于表面地学习知识结论,重要的是将数学学习过程里所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内化,才能理解数学结论的本质特征,明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积淀、凝聚过程。只有建立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才更具有数学的智慧。因此,没有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感悟,就没有数学活动经验的真正内化。教学中设计的数学活动必须富有思考意义和讨论价值,能引发认知冲突,具有浓厚的情趣并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样的设计才能有效地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建构知识,达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内化。

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比如学习四边形时,涉及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较多,学生在应用中经常发生张冠李戴。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开始,将所有图形的性质都用表格按边、角、对角线及对称性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而将判定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构建发展结构图,并在以后的每堂课前多次重复再现,直至所有的图形。后来只要涉及这方面内容,学生的反应都很敏感,而且在梯形的学习中,通过反思和迁移,学生自己就可以将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纳入结构。

三、学以致用,把知识经验内化为策略经验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引领学生体验时,提供给学生与学习知识相匹配的载体,让学生由表及里获取理性的数学经验,学会科学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明白数学活动经验仅有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过数学化、逻辑化的提升,才能形成概括性经验。学生从实物操作到进行抽象的书面分析,在比较与思辨中反衬和突出数学的本质特征,实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实现了思维的演绎推理,从而形成并提升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结果性的知识经验,而且包括过程性的策略经验。数学教学如果仅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那么学生获得的仅是机械的死知识,难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隐性的策略经验往往寓于显性的知识经验中,它是在缜密的逻辑推理和活动经验的不断积淀提升中逐步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高度出发,注意适时引导学生领略与知识经验相伴随的策略经验,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有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素养,全面实现数学学习的目标,并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翔,童莉.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08(1).

[2]马复.论数学活动经验[J].数学教育学报,1996(11).

篇2

一、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建设背景

(一)财经类高校经济学类学科教育现状

财经类高校是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学校绝大部分本科专业都以经济学为必修课程,同时,学校会根据自身的财经特色面向其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经类课程的系列选修课,可以说,在财经类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覆盖面非常广。例如,南京某高校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就明确指出,其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双语)、宏观经济学(双语)等。在实际教学中,学校也提供了大量与经济学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例如,南京某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表中就包含着大量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如经济学入门、经济统计学和中国经济专题等[1]。财经类高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课程为课程设计的重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以具备一定的经济专业知识为教育目标。因此,财经类高校的学生,不只是专业较为对口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有通识化认识。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充分利用财经类高校丰富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在校学生进行恰当的财经类相关知识的教育,掌握基本的财经观点;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安排也使得一些学生对“理性人假设”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仅仅理解“理性人假设”作为西方经济学核心观点的积极性一面,而忽视其存在的固有弊端,使得学生在试图理解经济知识和经济现象的过程中陷入迷惑的境地[2]。

(二)“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同时,“理性人假设”在经济学相关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经济学注重由假设前提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也是西方经济学立论的原点。自希腊哲学时代,西方先哲就以“理性”来彰显人的本质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生命物就存在于它所特有的种属活动之中,也构成它同其他生命物种的界限。”而“理性”就是人所特有的本质的活动。因袭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将“理性”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本性结合起来,甚至将“理性”的内涵直接限制在“逐利性”之内,从而推导出“理性人”这一假设[3]。“理性人假设”的基本内涵包括:“理性人”是指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般性抽象,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都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不仅以“理性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假设前提,更将其视作经济活动中本质的“人”的属性,即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对“理性人”的研究之中,也即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理性人”的经济活动,非理性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因而,财经类高校在开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就是让受教育群体接受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这一假设,只有在接受这一假设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的授课。

二、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理性人假设”的形成逻辑

“理性人假设”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亚当·斯密作为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同样认为人作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自身的私利,只有满足人私利的活动才有可能激发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热情,自利活动所形成的“看不见的手”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市场机制。在伦理学领域,穆勒将追逐利益的活动同人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作为基本的道理伦理追求。行为的对错,与它们增进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这就将“理性人假设”从单一的行为描述上升到道德行为的高度,在伦理道德的领域为“逐利”的“理性”行为建构正向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理性人假设”的内在合理性

首先,“理性人假设”是符合人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采取逐利行为的合理抽象。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人的本性,在“理性人假设”中,通过对从事经济活动中人的最本质属性的抽象,使得经济学后续的推理过程具备了充分的内在动因和目标导向。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策略和调整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其在经济活动中采取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其次,“理性人假设”使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为聚焦,这便于西方经济学后续的推理和研究。在日常的经济社会活动中主体千差万别,有不同性质的政府、企业、居民等要素,如果不能将其本质进行合理的抽象,就会使理论研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理性人假设”为西方经济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假设前提,不逐利的行为不在西方经济学传统的研究范围之内,即无论是何种政府、企业、居民都将其视作理性的经济主体,抽象出其逐利的本质属性,在这个统一的层面上进行理论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西方,“理性人假设”仍然受到了诸多批判,但是“理性人假设”始终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流。其根源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中人的“利己”行为进行合理性论证,并以此为原点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提供理论依据。

(三)“理性人假设”的理论缺陷

虽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实践的发展对“理性人假设”做出了诸多合理性论证,但这并不能掩盖该假设中存在的种种内生缺陷。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的,“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劳动者,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它把这件事交给刑事法院、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监督去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理性人”这一抽象概念作为考察对象,就必然“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劳动者作为“利己”的经济环境下绝对的弱势群体,必然被排斥在“对等”的交易关系之外,这正是“理性人假设”内在缺陷的根源。“理性人假设”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是异化的。“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涵是这样表现的,其前提:一是根据西方哲学的历史传统,人的本质是理性的;二是人在经济活动中理性的表现就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因而推导出结论:人的“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的“逐利”行为就是人的本质,这样的人就被定义为“理性人”,而不这样进行经济活动的人不在经济学的考查范围[4]。一旦将“逐利”行为等同于“人的本质”,那么凡是“不理性”的行为就是对人的本质的剥夺,这不仅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不允许的,也是道德伦理的评价所不允许的,资产积极经济学家也因此站在了现实和道德的制高点上。这也就是“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社会的经济学研究中始终长盛不衰的根源,通过这一套逻辑的论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成功地将“逐利”这一经济意义上的人的特性同人的理性本质联系起来,将人在经济活动中展现的特殊性与人的本质的普遍性混为一谈。这无疑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且根据的观点,这一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过多次论证,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只有在这一层面对人的本质进行考察,才是真正科学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作为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一活动真正区别了动物与人,也真正地表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理性人假设”正是恰好忽略了这一层能动性的因素,仅仅将从事经济活动中的人看作是“逐利”的、缺失特殊性的主体,更深一层的批判则在于,“理性人假设”将人的本质限定在“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单一的“逐利”目的之中,就看不见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真正可以表彰人的本质的创造性活动,看不见经济社会运行中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理性人假设”仅就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进行规定,而不考察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将追求利益作为最重要的动力,这种追求利益的行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就会造成社会道德的滑坡,不受道德和伦理约束的经济行为必然纵容人的自私与贪念,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恶果。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举措

(一)用政治经济学立场批判

“理性人假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而造就“理性人假设”的西方世界,其核心价值观则是个人主义。“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核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统一,而“理性人假设”的内核实际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在社会意识上的反应,是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领域人的价值判断。诚然,“理性人假设”能够进一步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就必然会导致资本家对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与阶级之间的压迫和剥削[5]。

(二)把握“理性人假设”课程的意识形态导向

课程思政以专业课为核心,将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到专业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实现学科教育与思政政治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刻板地说教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法、分组教学、案例教学法,启发互动式教学、角色模拟教学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将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课堂的专业性及德育育人功能。

(三)加强“理性人假设”授课教师理论能力和教学能力建设

财经类高校的教学活动仍然以讲授型教育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导力量。教师对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建设者和授课的主要执行者,对改进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财经类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育人信念感,充分发挥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培养有担当、有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结束语“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因此,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突出丰富的思政元素,结合“理性人假设”的种种弊端进行批判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赵海月.“大思政”育人为本意涵研究———以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2):47—53.

[3]王印红,吴金鹏.对理性人假设批判的批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193—199.

[4]水丽淑.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后现代困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3):122—127.

篇3

[关键词] 经济活动 互利原则 伦理学

一、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互利是一个伦理含义及其丰富的概念,是构建市场经济伦理的伦理基石,它规定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伦理范畴,决定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价值评价标准和具体道德规范,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利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互利原则是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倡导互利原则是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外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互利原则伦理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互利原则这一问题,而且研究的层面也比较浅。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互利原则是指在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过程中,经营主体从交易中获得好处。伦理互利原则是指各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合理的同时,兼顾对方的利益,使之均能受惠获益达到公正和谐,互促共进的目的。既如此,互利原则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原则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是解决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理论,无疑,研究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互利原则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理论水平;从互利原则这一视角把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丰富、发展、完善经济理论;在继承、超越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经济理论,实现经济理论的创新,从而指导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现实意义:经济的巨大发展是互利原则产生的决定因素;互利原则的发展是与当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同步发展的,经济活动主体对互利原则认识的趋同过程,也是互利原则潜在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理性杠杆作用将越来越大,地位将越来越高;互利原则将最终成为经济活动主体自觉遵循的伦理原则。

二、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理论研究都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类价值观的偏离而导致了人类社会道德沦丧,人们自私自利,人性堕落异化等问题。在反思中,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固有的价值观,并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构建新价值体系。从伦理学角度去研究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却似乎为人们所忽视,相关论文并不多见,更无专著问世。而笔者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它将挟带着一股巨大的文化冲击波,冲击中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西方国家有先见之明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早已涉足与研究经济领域的互利原则问题。哲学家孟德斯鸠认识到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要以相互的需要为基础,相互依存,平等互利,因而带来了和平;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都凸现了一个鲜明的伦理主题――互利,他们认为只要从事贸易活动,各贸易主体就能够做到绝对互利和相对互利。我国对互利主义原则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相关著作主要有,唐凯麟的《伦理学教程》,李欣欣的《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对策》,何怀宏的《底线伦理》等。相关论文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等。

以上这些论著和论文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多是从经济的宏观层面来提倡互利原则,研究互利原则的经济伦理理论较少,仅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互利原则理论的专门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互利原则理论观点,如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等。这些互利原则理论观点都是互利原则理论的表现模式之一,但尚不能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互利原则是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的理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都没有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在经济活动中为互利原则提供理论论证。在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全面。在对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方面,很少有学者从互利主义原则的内容、伦理内涵、实现等全面系统地论述,而且忽视了在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创新

从以伦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以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论述互利原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对互利原则进行现实思考,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并指出在构建市场经济新价值体系中要注意的问题。

纵观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有必要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力图在前人已经研究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前人没有研究的方面,努力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路淑英:神话的启示―人本主义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徐立敏,刘传志:人本主义牵手“两课”教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邓建兴: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郭为禄:走向市场经济的人与道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6]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4

一、会计的本质

探析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在我国,对会计的本质的争议集中为两大观点:(1)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我认为会计的本质可以将上述两个观点合二为一。会计的本质是信息指导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统工程。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而“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根据这种论断,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按桑德的观点,会计本质,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然后再优化管理,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研究会计学,会计的本质和职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认清会计的本质和职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会计学,更好地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会计的管理、监督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的本质

探析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在我国,对会计的本质的争议集中为两大观点:(1)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我认为会计的本质可以将上述两个观点合二为一。会计的本质是信息指导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统工程。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而“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根据这种论断,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按桑德的观点,会计本质,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然后再优化管理,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从过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说,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经济管理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它通过其特有的方法,对经济信息进行核算处理,并依据自己处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而作出决策,以实现管理的职能。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有确定解决的问题、拟订各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而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最关键的,它实质上充当着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如果会计核算不正确、反映不真实、预测不准确、分析不透彻,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所以,我认为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职能是充分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的。

根据上述认识,我认为会计的两大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地、连续地和系统地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管理职能可具体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管理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虽然,核算职能、管理职能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核算职能只是为管理职能提供铺垫和服务,管理职能才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篇5

经济哲学究竟需要研究哪些问题,取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经济哲学既不是国内通常所理解的应用哲学,也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而是一门部门哲学。

那么,该怎样去研究经济哲学呢?

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运用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本文由收集整理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不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经济观亦已经变化,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入、高增长”,造成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调等,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去解决这类问题。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本质和规律。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正确的经济哲学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象就越严重。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的产生。

从学科性质看,可以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各种环境,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因此,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经济活动在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中的地位。一、经济活动在人的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中的地位。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发展方式。这种生存发展方式与人的生存发展方式必定存在着特定的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人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由此,对这方面的探讨是题中应有之义。二、经济活动在人的本质生成和变化中的地位。经济活动作为

人的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它对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具有什么作用?与其它活动相比,它在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三、经济活动在人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之中的地位。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一般的必然性(如个体成长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人类历史的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等),经济活动和人发展的这些一般必然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经济活动有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如经济活动的分工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那么,它们与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之间是怎样互动的?它们对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有什么样的影响?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篇6

必须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经济新闻来源于经济生活实践,来源于经济行为的本质真实。坚持经济报道的实践性,既是经济新闻宣传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党报实践品格的自然流露。从经济报道流程来看,无论是选题策划、实地采访,还是编辑加工、版面组合,都应当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提高新闻报道的科学性。从经济报道领域来看,无论是宣扬宏观经济政策、报道经济建设成就,还是体验百姓生活、关注民生小事,都要尊重群众实践,从经济实践中阐发事理。

2.群众性原则。聚焦群众、报道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不仅是党报经济报道中的重要题材,更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坚持群众性原则,要写群众的事情,还要让群众喜欢看。新闻人要让群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报道。否则,经济报道只能是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应当努力坚持“走转改”、践行“三贴近”,采写更多让群众满意的新闻作品。

3.激励性原则。党报必须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在经济报道中,应当不断通过经济成就的展示、经济政策的、经济信息的传递、经济热点的剖析,进一步增强群众信心,凝聚群众力量。党报经济新闻发挥激励功能时,要用科学理性的观点引领舆论。帮助读者理解经济运行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现实和趋势,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反之,片面化或者简单化地处理经济新闻,读者看不到即期经济的良好态势,也看不到未来经济的向好趋势,无疑会丧失发展信心。

4.创新性原则。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党报经济报道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增强宣传效果、提高引导能力、发挥指导功能。创新党报经济报道,在内容上要从经济建设重大领域扩展到经济生活各个层面,聚焦百姓身边的经济现象,体验百姓多样化的经济感受。在报道形式上,从枯燥冗长的综述类报道转变为见人见事的体验式报道,写经济人物,说经济故事,提高传播效果。

存在的问题

1.对经济现象有闻必录。现实中,一些媒体工作者认为,新闻就是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对经济现象有闻必录。其实不然。如何对经济新闻素材进行取舍、加工、提炼呢?帮忙,不添乱,是底线;鼓劲,提精神,是准则。个别媒体为了博读者眼球,有意挖掘经济工作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和失误,将细小的经济事件刻意放大,把个案的经济纠纷无限扩散,造成不必要的围观,形成暗流涌动的舆论漩涡。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把握经济生活的主流,反映经济现象的真实本质,引导经济健康运行。

2.成就报道随意拔高。实践中,经济成就报道往往被人为地过分拔高,让读者感到真实性不够。成就报道“虚高”主要表现为:“进行时”变成“完成时”,把正在实施推进的政策措施,描绘成已经成为美好的现实;以点代面,将一地一企的局部经济成绩,放大成全局的经济工作;一叶障目,只报道经济成就,不正视经济困难,不利于读者正确理解和判断经济形势。解决经济成就随意拔高的问题,要增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合理引导读者预期,提高党报经济报道的公信力。否则,读者一看到成就报道就弃之如敝屣,其传播价值无从谈起。

3.不见人更难见事。党报的经济报道总喜欢把人放逐于新闻之外,大多是材料的堆砌、背景的植入、观点的生硬表达,通篇看不到人在哪里,故事在哪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许多媒体认为写人就是宣传个人,担心背后有没有关联交易;另一方面是记者没有深入现场,没有和经济活动的主体接触,怎么可能写到人?更别说写出活灵活现的生动故事了。到群众中去,是做好经济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解决经济报道不见人、难见事问题的良方。

4.前瞻性不足。经济现象复杂多变,人们容易被眼前乱象所迷惑,这时就特别需要经济新闻工作者拨开迷雾,对经济形势做前瞻性、趋势性、预见性的诠释。经济报道前瞻性不足的原因,首先是媒体在成就报道上的传统理念窠臼,总认为只要把成就报足就行了。殊不知,前瞻性报道比成就报道更有读者缘,更有阅读期待。其次是编辑记者的素质跟不上,做前瞻性报道不仅需要科学理性的思维,还需要精深的经济学素养,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难以驾驭这样的题材。

应做到四个结合

1.宏观视野和民生视角相结合。党报经济报道发挥指导经济工作的功能,必须具有广阔的宏观视野。站位高,才能把握大局,吃透宏观经济政策,准确传递党的声音;眼界远,才能把握趋势,了解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提供可资借鉴的经济运行建议。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民生新闻的开掘。关键是运用民生视角,用百姓的眼光看经济,从百姓的感受切入新闻,评述百姓关心的喜事,解决百姓忧心的难事,使经济新闻富有人情味。如果说宏观视野是党报经济报道的“骨骼”,那么民生视角就是党报经济报道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现象展示和本质探寻相结合。一种经济现象的真实存在,往往可能是一种更大的经济现象出现前的“假象”。如果媒体只是炒作现象而不去探究其本质,新闻的本质真实有可能被掩盖、歪曲。没有现象展示的经济报道是枯燥的,忽视本质探寻的经济报道是肤浅的。要在报道经济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深刻揭示其背后的经济规律和本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记者的采访更深入,掌握材料更全面,挖掘内涵更充分,提炼主题更精准。

3.历史演进和趋势把握相结合。目前,党报经济成就报道分量足、频次高,记者写起来驾轻就熟,编辑编起来也游刃有余,但分析经济形势、展望经济走势的报道少之又少。这既不利于党报指导的发挥,又和读者对党报的阅读期待有很大差距。只有尽可能地向前延伸、接长链条,立足当下,观照未来,把经济活动的前景告诉读者,经济报道才完备、系统、科学。“从哪里来”,是明晰经济活动的历史演进;“到哪里去”,是对经济指向的趋势把握。两者有机结合,才是一幅完整的经济活动“路线图”。

篇7

【关键词】会计理论概念;发展;会计理论内容

1 会计理论的定义

我国《辞海》将“理论”解释为“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1996年版的《韦氏英文百科辞典》将“理论”解释为:“一组内在一致的命题组,用于解释某类现象的基本原理”;并认为“理论只是猜测性解释,不是广为证实的、报告实际情况的命题”。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著名的会计学家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1958年的《会计理论结构》中提出:“会计理论远非抽象的、无益的和琐细的分析,而是侧重于研究会计行动的思想。实践是事实和行动,理论则由解释和推理所组成。”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理论”同一切其他理论一样,来自实践,又应再回到实践。来自于实践,意味着我们在观察大量会计现象之后,从中发现某些带有共性的特征,通过理性认识,把它上升为“概念”。“概念”就属于理论范畴。

以上对于“理论”、“会计理论”的解释各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国外学者侧重从会计理论存在的形式或作用的角度,来描述会计理论的定义;国内学者侧重从认识理论的角度,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关系,来描述会计理论的定义,以辩证唯物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都强调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紧密关系,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源泉;都强调了会计理论是理性认识形成的会计知识体系。“会计理论”是人们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从会计现象到其本质的观察,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会计知识的科学而系统的结论。会计理论来源于会计实践,又对会计实践起指导作用。“会计理论体系”就是将各会计理论要素按一定逻辑关系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理论知识体系。

2 会计理论的内容

目前会计界对于会计理论包含的内容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会计理论按一般科学理论的结构和性质分类,可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层次,每一层次下又可按其具体理论的构成、性质和作用再分为若干二级甚至三级层次。汤云为教授在《会计理论》(1997版)一书中认为会计理论按学科可以分为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还有学者认为会计理论分为起点性会计理论;会计基本理论;中介会计理论(亦称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理论);应用会计理论四个层次。王海龙在《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构建浅探》一文中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四个层次:会计环境理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中介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其中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本质、目标、职能、对象、要素、假设、信息质量特征等;会计应用理论,包括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等;会计中介理论亦称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理论,类似于西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的桥梁。

本文认为理论不仅包括会计学中的各种理论观点,还应该包括: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基本理论、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

2.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就是从事会计理论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

2.1.1 归纳法,是通过对大量事物或现象的观察,从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研究方法。

2.1.2 演绎法,是从一些会计基本命题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论的研究方法。即从已有的科学结论、原理和定律出发,推知另一新事物的有关结论。

2.1.3 历史法,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与研究会计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进程,概括和总结出会计发展的规律性,并将其延伸到现时研究对象中的一种研究方法。

2.1.4 系统法,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称。它是将研究对象置于系统之中,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等角度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研究。

2.1.5 数学法,是指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的分析、描述、推导和计算,以便从量的关系上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

2.1.6 实证法,是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

2.1.7 实验法,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

2.1.8 比较法,是将某一会计理论问题的不同对象进行对比分析,鉴别共性和个性、优点的缺点,从而探索会计理论的共同规律或特殊性。

2.1.9 移植法,是引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会计理论的一种方法。

2.2会计基本理论

2.2.1会计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是一切商业、经济活动的语言、准则和根基。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2.2.2会计对象

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由于会计需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因而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而只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活动,即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会计的对象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变化。

参考文献:

[1]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篇8

一、什么是公共财政

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分配活动),这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共识,因此财政从来就是国家(政府)财政,这是财政的本质,或财政一般,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性质不同,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不同,决定着国家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分配活动)目的及达到目的途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财政类型(模式)或称财政特殊。公共财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模式,对其内涵的认识,必然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入手。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问题的关键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效率是关键,是第一位的。要使经济活动符合效率的要求,必然要相应的效率装置,而迄今为止,市场机制是人们发现的使经济活动有效率的唯一装置。换句话说,在经济制度中,没有市场机制也就没有效率。但市场失败的存在决定着市场机制只能有效率地提供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私人物品,满足社会成员的私人需要,对社会成员个人需要图谱中的公共需要则无法有效满足,而公共需要又是社会成员个人图谱中客观存在的。既然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就只能通过某种非市场机制来提供。这种非市场机制在我国约定俗成称为财政机制。市场机制提供的满足私人需要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与此相对应,财政机制提供的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据此,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就是政府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

问题到此还没有完结,关键在于资源稀缺的前提下,政府如何提供公共物品才能使社会成员的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得到最优满足,实现社会成员个人福利水平最大化,或者更明确地说,政府财政机制提供公共物品如何才能符合经济活动效率的要求?既然市场机制是使经济活动有效率的唯一装置,财政机制要符合经济效率的要求,其实质上也必然是一种模拟市场机制。财政采用模拟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实质上也就是要求按社会成员的意愿(偏好)提供公共物品。问题是社会成员众多,而公共物品只能统一提供,这就需要通过某种装置将社会成员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个人偏好汇总成集体偏好。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社会成员福利水平最大化,政府财政机制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必须按社会成员的集体偏好(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由社会成员对政府财政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由此可见,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而公共财政制度就是确保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的基本规则。

二、如何正确理解公共财政

上述公共财政的简单定义中,实际上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公共财政是一种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这里的分配指广义的分配,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最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着公共财政的存在,决定着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效果。公共财政则着眼于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公共财政不应该成为超越市场的力量去满足社会成员的私人需要。

2.公共财政活动的对象是提供公共物品。有需要就要有供给,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供给途径就构成了公共财政活动的对象,这就是要提供公共物品。在这里,我们把政府公共财政为社会成员个人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都称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则由市场提供,公共财政不能够超越市场力量去提供私人物品,只能够提供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

3.公共财政的核心是效率。效率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公共财政作为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其核心也是要解决效率问题。从计划财政转向公共财政说到底也是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必然要求。

公共财政的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配置效率,二是生产效率或x-效率。配置效率指的是资源根据最终产品消费者的偏好和预算约束线配置,从而使私人和公共物品的资源配置都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从实践角度看,配置效率是指下列问题:公共部门是否生产选民所需要的服务(公共支出)水平和组合?选民在政治市场上是自主的吗?谁的偏好最重要?x-效率是从供给方来考虑的,指的是公共财政采用最好的方法和最有效的技术以最低成本生产公共物品。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就是要最优化制度安排,确保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得以实现。

4.公共财政的立足点是非市场赢利性。公共财政立足于非市场赢利性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公共财政活动范围立足于非市场竞争领域,不介入一般竞争性领域,不应“与民争利”;二是指公共财政活动立足于非市场竞争领域,也应立足于非赢利性。政府向社会成员征收收入只应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为限。通俗说法就是公共财政活动中应做到“以支定收”,即根据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需要的需求确定公共物品的生产规模及相应的公共支出规模,公共支出规模确定公共收入的规模,而不能以政府能够征得的收入多少来安排支出,即不能“以收定支”。“以支定收”是政府公共活动的行为准则。“以收定支”则是企业和家庭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5.公共财政是运行机制法治化的财政。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法治化就是说整个公共财政活动都置于法治化轨道上,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依法理财。当然这里的“法”是民主基础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志的“法”,是“合法的法”,即“正义之法”、“理性之法”、“合法之法”。通过民主的方式将社会成员对公共财政活动的集体意愿上升为法律,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意志得以真实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确保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符合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阿克顿曾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腐化”。既然国家(政府)为了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而被社会成员委以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那么有效防范掌握了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及其官员滥用权力损害社会成员利益就成了社会公众最关注的问题,而唯一的途径就在于政府行为法治化,而政府公共财政活动法治化是关键。因此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就不仅仅是从“公共性”方面入手“甩包袱”(缩减财政支出供给范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政府自身行为规范化入手,推进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法治化。

三、澄清认识误区创建我国公共财政

客观地说,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虽然很明确,但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都还对建立公共财政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澄清这些理论认识上的误区,才有利于建立实质意义上的公共财政制度。目前存在认识误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而财政从来都是国家(政府)财政。这种误解的错误就在于只看到了财政的共性,而没有看到财政的特性。的确,公共财政是财政的一种模式,财政从来也都是国家财政,但是不同的社会形态及经济运行方式下的财政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财政的职能及实现机制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别,从而“财政一般”中显示出“财政特殊”。如果说“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财政从来都是国家财政”,实质上是否认了不同社会形态及经济运行方式下财政的特殊性。照这种观点,也就不存在中国财政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转轨——建立公共财政的必要。正确的认识应当是,公共财政是财政的一种:具体类型或模式,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2.“公共财政论”是对“国家分配论”的否定。这种观点的错误就在于把财政的类型(模式)同财政的本质混淆在一起。“国家分配论”强调的是财政的本质,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公共财政论”则强调的是财政的类型或模式,强调的是财政的本质在市场经济下如何体现出来,或者说强调的是财政的运行机制。公共财政强调的是财政作为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在市场经济下“应按社会公众的意愿,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来进行。因此,搞公共财政并不是否定财政的本质,而是要求国家财政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系统地改变具体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财政并没有否定国家财政。

3.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否定了国家财政的“阶级性”。这种观点的误解在于把“公共性”与“阶级性”看作了完全对立的两方面。实际上,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与国家财政的“阶级性”是对立统一的,而不是完全对立的,强调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并不等于否认财政的“阶级性”。这是因为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其根本特征即是“公共性”,而阶级性寓于“公共性”。公共财政通过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实现“阶级性”的要求。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主义国家只有通过公共财政这个工具弥补市场失效,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才能为私人资本榨取剩余价值创造共同的外部条件。例如如果没有公共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工人阶级将因基本生活无法满足而导致劳动力再生产萎缩,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萎缩的致命后果。因此,公共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利用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为私人资本更好地剥削创造共同的外部资本,也就是说,“阶级性”通过“公共性”体现出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由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因而公共财政表现出真正意义上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商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得到了严格意义上的体现,从而我国的公共财政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共财政。

篇9

说起经济伦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种概念或者说这种思想早已有之。自从有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伦理道德也随之产生。笔者试图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经济伦理的定义。第一个角度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伦理道德问题,那么经济伦理可以这样定义:经济伦理是指研究规范经济学对各种经济制度和平等、竞争、效率等经济范畴以及个人、集体消费等经济行为的一系列综合价值判断问题的总和。第二个角度是站在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那么经济伦理指的是研究经济制度、经济秩序、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的前提和条件。经济伦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具有现实研究价值,国内外好多学者也开始研究经济伦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源头。其实经济伦理学如同政治经济学一样是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双面性的学科,都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国外,经济伦理这一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那个时候就把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了。在伦理学巨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因为很显然财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善,它只是有用的东西,以他物为目的。”很明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类的财富就是经济学的范畴,而人类的“善”才是真正的追求目标。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最终都会指向这种普遍而又特殊的善。

二、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本质分析

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经济伦理做一个专门的、系统的专著进行论述,但是在他其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对经济伦理思想也有比较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他的著作中所研究的所有经济制度理论都渗透着经济伦理思想,充满了经济学的人类关怀。这是有别于像李嘉图那样在假设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永恒合理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进行财富与价值的一种完全抽象化的研究,也不像西斯蒙第那样完全把经济学范畴狭隘化,过多地从伦理价值上的人类主体出发,进行理论投射研究分析。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本质是他通过在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对资本主义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形态所有经济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包括对诸如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产权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经济危机理论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后,落脚点还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对资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基础和理论范畴进行批判,并对无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了透彻而又科学的阐释,对人类给予最大的人文关怀,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有的经济制度和所有权理论都深深地打上了伦理的烙印。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在《资本论》中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他在这本书中始终没有放弃对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关系深刻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未来伦理命运的关怀,已经从早期的简单哲学理性发展到对全人类的关怀。通过科学而又严密的经济学分析和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也会引起伦理关系的变化。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尤其是《资本论》中都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即经济研究必须有伦理关怀来引导,所以说从马克思经济伦理本质上讲,马克思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就是伦理学著作。

篇10

什么是物流业?什么是物流企业?尽管近年来物流业明显发展迅速,但关于这两个本质的问题,业界并未形成明确的定论。目前,从与物流相关的各种动态来看,一方面,以德邦、顺丰为代表的实体物流配送专业化、模式化、集聚化趋势明显,各类物流园区快速涌现。另一方面,挂靠物流之名、发展其他产业之实的趋势也很明显,钢贸物流、物流金融等层出不穷。

行业主管部门只有明确物流的产业本质,才能更好地扶持其发展。

透视物流产业的本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明确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个概念只是明确了物流活动的基本功能,并没有解读其产业本质。

事实上,物流所涉及的基本功能早已存在,但始终未被界定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若按独立的行业来解读,必须考虑行业的性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行业性质是由单位所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存在一些以物流活动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单位,它们共同组成了物流这一产业部门。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哪些单位的物流活动是主要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单位?前一个问题的极端答案就是第三方物流,后一个问题的极端答案就是成本节约。只有第三方物流是以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单位。企业为什么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呢?从纯经济的视角看,只有比自营物流更节约成本,企业才会实施物流外包。如果把这个逻辑延续下去,物流产业之所以存在,在于第三方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代替客户实施物流活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也分享了部分为客户降低的物流成本。

这就意味着,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是物流业本质的回归。当然,经营物流园区、涉足电子商务、拓展物流金融并非与物流无关,但占主导的经济活动显然不是物流经营,而是土地开发、买卖经营以及金融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

第三方物流帮助企业节约成本的途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以更低的成本运行同样的物流活动,一种是以更低的成本管理这些活动。前者表明,以第三方物流替代企业自营物流,物流活动本身没有变,但第三方完成这些物流活动的成本更低,即第三方降低了物流作业成本。后者表明,管理这些物流活动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只不过第三方的管理成本低,即第三方降低了物流交易成本。

实践中,有些企业将部分物流作业外包,例如,将干线运输、城市配送分别外包给专业化的干线运输企业和城市配送企业,希望通过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作业成本。也有一些企业将全部的物流作业外包,甚至将企业的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直接对接,希望通过第三方降低物流管理成本。而大多数企业将物流作业外包时,都希望通过第三方既降低物流管理成本,又降低物流作业成本。

当然,也有一些物流企业通过介入客户企业供应链,分享了供应链整体物流成本降低带来的效益。这在实践中体现为,物流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供给和需求进行系统整合和综合协调。然而,这种整合和协调既然可以由物流企业实现,为什么客户企业不能实现呢?既然目前的整合和协调降低了上下游的协作成本,那么,物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还会落到作业和交易层面。

因此,第三方能够为企业节约的物流成本归根结底还是物流作业成本和物流交易成本两个层面。

专业化发展是必然方向

上述分析表明,第三方物流要想赢得市场,必须至少能降低作业成本或交易成本。降低作业成本的关键在于对相似物流需求的专业化整合。譬如,干线运输中的拼车,区域配送中的牛奶配送等等。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在于对特定客户的管理整合。譬如,各配载站对多客户、多线路运输需求的协调和安排,或者由于信息系统的对接减少的协调和管理成本。

以快递、公路运输等为代表的物流细分市场属于降低了作业成本的类型。德邦、顺丰等都整合了特定类型的物流需求,服务于这类细分市场。至2012年10月,德邦物流已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开设了2600多家直营网点。而截止到2012年9月28日,顺丰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开设了直营网点4000余个,自有9架货机。当然,也有第三方立足区域,面向区域连锁零售网点,打造区域配送平台。譬如,面向北京市配送服务的朝批物流、和众奥顺达物流等等。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明确了某类市场的规模化趋势,并面向这类市场提供服务。例如,德邦面向的全国范围内的零担运输业务,顺丰面对的是快递市场业务。

汽车物流服务市场则属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类型。通过对线边供应、配件分拔、整车运输等专业领域的管理整合,以及对相似物流需求的专业化整合,面向特定汽车厂商提供物流服务。长久、安吉、一汽、长安民生、同方环球、特货等专业服务商就是行业的代表,这些服务商在全国有110多个配送中心,760多万平方米的库容,2010年承运了700多万辆轿车,占据了汽车业物流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显然,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明确的是某类特定客户的整个物流需求,并面向这些特定客户配置资源、订制服务。

当然,帮助企业降低作业成本是符合长期发展趋势的,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很可能是短期行为,除非供需双方通过合谋分享利益,而且供给方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事实上,汽车物流服务领域正体现了这一特点。长安民生是长安集团、民生实业和APL合资成立的,同方环球则是一汽集团、广汽集团和丰田汽车合资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