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监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保险制度;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23-02
一、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参保就诊人员更具体、更通俗化地了解医保政策,树立因病施治、合理医疗的保障意识[1],获得充分的就医信息,充分享受医保政策的惠利,努力达到双方认识的和谐统一。
(一)加强宣传国家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保三方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三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重要媒介。在医院内营造良好的医保政策宣传学习环境,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门诊大厅悬挂医保患者就诊流程;各窗口张贴社保卡使用须知;门诊导诊台放置免费的医保知识宣传小册子、宣传卡片;院内长廊的橱窗设置“医保政策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有关医保及工伤保险的知识内容;在门诊大厅张贴公示最新医保规定,以便群众及时知晓医保政策与相关信息。医疗保险事业是国家通过立法来不断提高全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要让患者充分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越性,教育全体医务人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做好医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加强咨询服务,增进医患交流
医保办积极做好科室与参保人员之问的咨询、协调工作,开设医保政策咨询台,让参保患者在就医前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医保信息。加强服务,对每一位来访者做到耐心解释、答疑解惑,化解各种纠纷难题,不断增进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医保知识的了解,便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医患和谐。
(三)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主动向患者说明医保的起付标准和应该享受的待遇、费用分类计算等基本信息,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在门诊大厅和住院大楼内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等,推出“明白消费”制度,为门诊病人提供费用明细单;为住院病人提供费用一日清单、出院清单、医保病人结算表和触摸屏查询等多种形式的经费查询服务,将费用结算工作置于病人的监督之下,提高了结算的准确性。同时严格监督药品采购管理,保证医保规定目录药品的充足供应,凡使用医保范围以外需病人自费的药品和项目,必须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签字后才可使用。加强医患之问的沟通,从管理环节上制止多收费、错收费以及漏收费的现象,做到病人和医保管理机构双满意[2]。
(四)以病人满意度为评价标准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最客观有效的评价应来自于患者。为此,医保办不定期深入病室了解对医保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各科室的医保专管员还负有协调解决和反馈医患纠纷的职责。设立举报投诉信箱、价格举报电话、发放出院病人跟踪调查表、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表等,坚持电话回访,收集病人对医保服务的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落实,切实改进医保服务工作。
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医疗保险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定点医疗机构抓基础管理具体要做到严把“三关”即:患者身份审核关、住院费用监督关、出院结算准确关。对参保患者的就医全过程都进行实时监控,完善参保患者门诊咨询、挂号、住院登记专人负责的就医绿色通道,坚持实行首诊负责制,严格掌握出、入院标准,认真执行河北省物价收费价格标准,通过电子大屏幕对收费项目进行公示,张挂就诊流程图进行告知等多种宣传手段,积极引导参保患者选择正确的就医途径,极大地为患者提供了方便也缩短了就医时间。从基础做起,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质量的标准,进而创建出良好的医患氛围。
明确管理目标,设立各级人员的分工负责制,规范医疗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的落实,把医保管理融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之中,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做到全方位不留死角、分工明确、任务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具体落实到了临床各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生及挂号员、收费员,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实行院、科、组三级责任制,责任到人,做到适时监控。医保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标准,通过自查自纠,不断完善医院自身管理水平。
三、协调配合,建立与医保管理机构的良性互动关系
医保管理机构和医院处在支和取的不同地位,但两者是统一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参保人员服务,前者的服务要通过后者来实现,后者的顺利实施要通过前者的指导和协助,最终目标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健康。双方只有紧密配合、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为参保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建立日常沟通机制
医院医保办应随时了解医保工作的重点与动态,参加医保管理机构召开的院长联席会、季度通报分析会、座谈会等,并积极参加医保培训班,以及外出参加学习和学术研讨会,学习兄弟医院的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同时加强与各区、市医保中心横向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和规定[3],不定期邀请医保管理机构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来医院讲解相关政策和知识,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医保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出符合医、保、患三方利益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合理的运行。经常主动向医保管理机构反馈医护人员对医保政策的建议及意见,反馈医院在执行医保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让医保管理机构了解医院在医保管理上所作的努力,并取得支持和理解。
(二)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势,各项监督管理及时到位
监督检查是保证医保基金合理使用的主要手段,在不断提高数字化应用水平、逐步实行信息资源网络化、办公系统无纸化、安全监控可视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系统的优势,通过综合查询系统可随时审查患者在院的病程记录,检验、检查报告结果,在医保患者监督管理上提供了直接依据,从而对各项检查、治疗、用药等费用生成进行动态监督,掌握其合理性,减少了人工到科室抽查病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定期的数据分析将人均费用、药品比、自付比等一系列考核指标进行汇总,通过邮箱及时与经治医师及各科室主任进行沟通,能够主动掌握科室参保患者的管理情况,通过在院病人床位号有针对性地进行患者在位抽查,避免挂床现象的发生,通过运用网络系统的监督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严格履行协议内容,认真执行医疗保险目录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是医保管理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的基本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应努力提高临床诊治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完善院前检查,提高院前评估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杜绝滥用抗生素等违规作法,自觉使用安全有效、符合诊断要求的药物;杜绝巧立名目乱收费和分解收费、重复收费而引发过度增加的服务费用,控制人均费用的合理分配,做到在研究患者的病怎么治的同时也要合理掌握医保基金的钱怎么花。
面对不断增长的参保患者数量,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医保制度管理机制,充分体现出国家不断扩大医保覆盖面是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履行协议内容,杜绝违规现象发生,努力做到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服务,实现医、患、保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潘蕾.建立和完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09,(33):181-182.
篇2
关键词:工程环境监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施工期
1前言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两项制度,这一“哑铃型”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于施工期短,环境影响范围小的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但是对于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由于其环境影响开始于项目的勘探、选址期,重点发生在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营期,因而在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时,该建设项目可能已经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实施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环境监理是将事后管理变为全过程环境跟踪管理、将政府强制性管理变为政府监督管理和建设单位自律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索建设项目环境跟踪管理工作方法,2002年10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交通部、水利部等部门决定对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13个对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的项目实行工程环境监理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正从“哑铃型”前后管理逐渐转变为全过程跟踪管理。为响应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号召,国内部分省市已逐渐开展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试点工作,但由于国内目前尚无环境监理规范,各地区的工作方法等不尽相同,因此环境监理工作需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广州地铁公司为响应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评批复的要求,于2006年在地铁四号线、五号线试行了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在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对其它正在建设的7条线路也陆续实施了工程环境监理,通过这些项目的试点,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笔者根据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监理的实际工作,结合浙江省、辽宁省和深圳市环境监理工作的经验,总结探讨了我国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国内部分城市环境监理实施情况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笔者对辽宁省、浙江省和深圳市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的单位主要是各省市的环保技术评估中心、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工程环境监理单位等,涉及的行业为港口、高速公路等非污染生态类建设项目和钢铁、石化、线路板厂等工业类建设项目。各省市环境监理实施情况如下。
(1)浙江省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始于2002年全国开展的13个国家重点工程环境监理试点工作,其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部分施工现场处于浙江省境内,为响应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浙江省环保局对此项目进行了环境监理,之后又对高速公路、工业项目等进行了试点工作。在取得了大量工作经验后,浙江省政府于2003年12月颁布了《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环境监理实施的相关细节。浙江省的环境监理工作主要采取旁站的方式对施工现场污染物排放和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并以监理报告形式向环保局建管处和监察大队汇报工作情况。通过几年环境监理工作的实施,使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环保“三同时”的执行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大提高了竣工环保验收的通过率。
(2)深圳市深圳市于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察审核工作,监管单位主要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察审核内容主要以环境监测为主。进入21世纪,深圳市逐渐转变了环境监理的工作模式,在参照了香港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政府的监察审核转变为独立第三方的环境监理,将以监测为主转变为监测和监理并重的工作模式。2006年8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近年来深圳不但在城市轨道交通、港口、公路、河涌整治等行业开展了环境监理工作,而且还在港口项目中开展了“在线监控”的试点工作,通过这些项目环境监理的实施,有力地缓解了工程施工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保证了环保“三同时”工作的落实。
(3)辽宁省随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辽宁省环保局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发现,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要求落实环保“三同时”和施工期的污染防治工作,而政府在施工阶段的监管工作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环境问题在验收过程中才显现出来,造成的许多环境破坏已不可逆转,尤其是项目在建设期间的种种污染扰民,已成为群众投诉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
为扭转这一不利的工作局面,辽宁省环保局选定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作为环境监理的试点项目,并对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和营口港等项目进行了环境监理试点工作。为形成较完善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制度,辽宁省环保局于2007年5月出台《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相关要求。
3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实施情况
3.1环境监理概况广州市目前已建成城市轨道交通4条线路,共计116公里,平均日客流量150万人,在建线路7条,共计235公里,预计2009年至2012年将陆续建成通车。为满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要求,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委托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保公司对地铁四号线、五号线进行了环境监理试点工作,并于2007年陆续对其它线路实施了环境监理,通过第三方环境监理的介入,使得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效地缓解了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2环境监理工作设计理工作依据目前我国工程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无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环保主管部门正在拟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规范》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指南》。所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主要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保行动计划、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的审批意见,以及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2)环境监理工作内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并签订环境监理合同后,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制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方案,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
1)工程开工前审查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的环境管理体系,检查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是否落实,评价施工单位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2)对施工过程中防治水、气、声、振动污染及生态破坏的工程设施和管理措施进行巡视、检查和旁站,并按照标准进行监理签字和验收;
3)对施工中出现的环境事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检查结果;
4)协助建设单位处理有关的污染投诉、纠纷等事件。
(3)环境监理工作制度为保证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参考工程监理体系的基础上,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监理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
1)工作记录制度,即监理日志,用以记录日常监理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分析原因,初步处理意见等;
2)监理报告制度,它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各级主管部门间沟通的主要渠道,其主要包括监理月报、监理年报等;
3)文件通知制度,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均应以文件、监理工作通知等书面文件为依据,以明确各方的职责;
4)环境例会制度,由监理单位召集各施工单位参加,每月一次,回顾总结上月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对本月的环保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3.3环境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环境监理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社会各界对环境监理知之甚少,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大规模实施;
(2)环境监理无系统的规范性制度,各监理单位由于业主的需求和自身对环境监理概念理解的不同,导致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相差甚大;
(3)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环境污染防治责任不明确,工程招投标合同中未对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工程款中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各项环保措施难以按要求落实;
(4)部分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难以在生产实践中主动落实环保措施。
4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建议
(1)明确环境监理法律地位由于我国目前尚无工程环境监理的规范性文件,各省市制定的地方规范不尽相同且不完善,因此工程环境监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无监理依据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的实施。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应在总结现有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工程环境监理的相关规,以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建设项目“三同时”实施过程的跟踪管理。
(2)制定环境监理实施细则国内部分省市虽然制订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规范,但均未明确环境监理工作实施细则;部分省市甚至没有明确环境监理单位资质要求,因此环境监理在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效果相差巨大。
有关部门在明确环境监理法律地位的同时,也需尽早制定监理规范和技术指南等实施细则,以便对监理资质、工作原则、对象、内容、方法、程序、合同计价等内容作出统一规定,避免出现因各单位对环境监理理解不同而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
(3)环境污染防治责任纳入工程招投标在广州市轨道交通环境监理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仅凭施工单位的自觉性来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管理规定,参照世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执行方法,在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签订环境污染防治合同,明确施工单位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必须承担的责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由环境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实施,并定期向建设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4)编制环境监理手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后应编制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手册(或环保行动计划),分析施工环境影响因素,提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和环境管理监控计划。环境监理手册可作为环评的补充文件,报送环境管理部门备案,并作为工程环境监理的依据之一,其内容应在环境污染防治合同中逐一落实。
(5)明确环境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目前广州市的工程施工合同中基本没有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施工单位主要靠文明施工经费落实环保措施,而这往往难以达到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工程合同中增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施工单位落实好污染防治措施并经环境监理单位确认后,建设单位方可将资金发放给施工单位,这将会大大加强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
(6)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针对目前环境监理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施工人员环境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建议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由建设单位组织开展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知识培训,逐渐改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观念,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能自觉地落实到施工建设过程中。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已经实施了三十余年,但在项目验收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探索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方法、积累工定制论文作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环境监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专业性强的新型监理业务,是落实我国环保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实行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工作制度、工作方法等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所以仍需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工作经验,对环境监理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3
环境工程监理在我国已有约二十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工作体系和环境监理队伍,特别是近些年来,工程环境监理的理论系统和技术方法体系逐步完善,检测指标体系中的监理技术规范、衡量标准、指标考核与验收、收费项目标准的建立为环境工程监理工作提供了量的依据,使各项措施更为合理,可行和有效。然而因为环境监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环境工程监理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建设方对环境监理工程的重视度不够
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而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监察力度也在加强,但是很多建设方仍旧对环境工程监理缺乏重视,因此当出现工程环节需要环保部门批复和验收的时候,采取了拖延的态度或者通过环境监理方协助工程完成环保验收。设立环境监理工程会增加工程成本,而环境监理工程往往只是主体工程的配套工程,短期之内其质量的优劣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环境意识不高的企业,自然对其不予以重视。
(二)环境污染治理监理工程是否能够长期稳定达标运行
一些污染治理工程已经通过了环保部门的验收,而其能否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是多方因素共同决定的:工程材料的稳定性耐久性、设备功能的选择和长期稳定运行能力、工程的运营管理等。比如埋在地下的隐蔽工程,时间一久会出现填料断裂、老化等,究其原因是有些商家为了节省投资选择劣质填料,在前几个月看上去运行正常,其实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能力下降,而为了降低成本,设备的选择质量不过关导致设备长时间运行能力下降,最终污染处理设施也常处于维修状态,最终导致整个排放也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环境监理工程专业机构和人才缺乏
目前社会上监理企业众多,但是却尚无明确规定设立需要实施环境工程的监理企业,一般由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关环保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地对适合当地的需要进行环境工程监理的企业资质鉴定和确定企业范围,但这却对环境监理工程的工作规划的实行带来了困难,也易出现漏洞,而环境工程与通常的项目工程不同,质量要求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要满足环保技术标准和要求。因此从事环境工程监理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环保、工程、管理等知识,而机构也应该具有相关资质,不能再有委托无相关环保知识的建设工程监理队伍随意出具监理报告的现象,这种做法势必对环境工程监理造成巨大伤害。
二、环境工程监理的内容及作用
(一)环境工程监理的内容
环境工程监理的内容主要有:监管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工程等几个方面,环境工程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通过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时刻巡视,现场检查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使用的情况,对环保制度的落实,环保资金的投入是否到位进行动态管理,以便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改正。
(二)环境工程监理的流程
(三)环境工程监理的作用
首先,环境工程监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环境问题,是否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关系到环境的工程监理作为整个工程监理的一部分,是否能成为项目工程质量为主监理的有益补充,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做好环保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目前环境工程规模以中小型环境工程为主,验收单位在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进度进行现场勘查后,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的监督数据,对工程建设单位的施工方案和建筑资料进行审查,按照环保技术要求指标和项目试运行环保验收标准进行监督和验收,并且出具权威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结论。这样的监理环境工程监理制度,是由第三方提供工程质量报告结论,更具有真实客观性,避免了权力寻租。第三、环评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规范化流程中的关键一步,将它与环境监理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确保环境效益的实现。环评为环境监理提供科学详实的指导,环境工程监理反过来实现实际检验环评和环评批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两者相互作用,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四、在经济营运过程中,经济产业与环保产业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问题,经济发展由市场规律决定,政府不直接干预,而环保监督就需要政府的管理。环境工程监理制度的建立,是环境保护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是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益补充,符合环境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方向。
三、环境工程监理的对策及改进建议
(一)做好环境工程监理人员队伍建设
环境工程监理人员首先对相关环保的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要有全面的认知熟悉,掌握必要的环保知识,有针对性地将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特点进行归类总结,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在施工中的环境影响、预测环保措施实施效果以及环境监测结果。同时,用相应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施工专业技术知识阅读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各种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彻底的预防和控制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最终达到环境监理的目的。
(二)明确工程的监理费用,实施透明化管理
因工程监理费用的问题涉及的建设单位和监理机构双方的利益的原因,恶性竞争现象经常会出现,必然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费用的规范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物价的部门也应该在对价格数据进行充分调研的之后,做好预算,制定出具有指导性的监理费用的政策,以保证环境工程的监理工作在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和开展。
(三)明确环境工程监理的目的
在监理工作过程中,如果有不按要求执行或者是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现象,监理人员必须对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督,以督促环保措施的落实,为了达到监理的工作目的,在环境监理过程中必须随时跟踪和监督施工现场的污染防治设施措施和生态保护情况,督促环保措施的落实,一经发现,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采取环保措施予以恢复生态,并在意识上加以强化,使企业逐渐重视起环境工程的质量,最终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理工作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监理人员应该根据每天实际情况做监理日记、并配套图像方面的记录,对现场的巡视检查情况重点关注,按照时间日历编制环境监理月报、季报及监理总结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同时下发监理通知单,按照监理现场的情况变化不定期召开环境例会和环保会议,征集合理的建议意见并对提出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五)对施工期各阶段的管理的加强
监理工作制度的建立,需要密切关注工程建设内容与环评报告的规定是否相符。一方面,监理方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施工方法、方案、施工设施等进行详细了解并且审查方法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律和要求,另一方面,在项目施工期,要早起介入施工情况,并确认施工方的环保投资是否得到落实,最后,在项目试生产期,环保投资是否得到落实也要得到确认,同时,环保设施是否投入使用,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也要同时被监督。
(六)环境工程建设结合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监理
对于生态环境的两个理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容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指一定区域环境可容纳发展规模及各类活动要素的最大限度,环境容载力理论是环境结构不发生质变,环境功能不发生破坏时坏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经营活动的能力,在环境工程建设时不能光考虑末端治理,而要立足于生态环境这个大局,因此,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结合是必要的。
四、总结
篇4
国家环保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加强环境监理执法队伍建设,严格环保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的要求,组织制定了《环境监理工作制度(试行)》和《环境监理工作程序(试行)》(见附件),现转发给你们。为了能认真贯彻执行环境监理工作制度和程序,特提出如下几点实现意见。
一、明确监理职能,认真落实“三查二调一收费”职责
环境监理是环境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环境监理机构是依法对本辖区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情况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的执法监督机构,其核心在现场,关键在经常。因此,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把对单位和个人执行环保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查),调查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并参与处理(二调),全面实施排污收费制度(一收费)的职责,切实落实到各级环境监理机构,按国家的环境监理工作程序和制度,深入现场,经常性地查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二、完善监理机构,全面承担现场监督检查工作
环境监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工作范围较已往的排污收费监理工作更加深入、全面,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按国家和省的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经验,在原各级排污收费监理所(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调整人员,完善机构设置,统一更名为环境监理所,并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立环境监理所的派出机构,以更好地承担全辖区范围内经常性现场监督检查的任务。
三、增加监理装备,尽快适应现场工作需要
环境监理装备,是做好现场监督检查的必备条件。要求县级以上环境监理所应配备一辆以上环境监理专用车,以及必要的取证器材和通讯工具。
四、保证人员素质,普遍增强现场执法能力
各级环境监理所的人员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执行公务的环保执法人员,监理人员要求政治素质好,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踏实正派,熟悉环境业务,掌握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独立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因此,今后凡新进各级监理所的监理人员应具备《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对现有人员中不具备条件的,应尽快分流、调离另行安排工作。并且要求所有的环境监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国家或省级业务培训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五、统一监理标志,逐步树立良好的环保执法形象
为了加强环境监理队伍建设,在方便监理人员现场监督检查的同时,逐步树立良好的环保执法形象,要求全省环境监理人员应统一执法标志,有条件的市、县、区还可按国家局的要求统一着装。环境监理执法标志由“中国环境监理”证件、“环境监理”胸章和“环境监理”臂章组成,并由国家统一监制,省环境保护局审核签发。
六、健全管理制度,切实按规范执法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履行职能和严格执法的保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实行国家《环境监理工作制度(试行)》和《环境监理工作程序(试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环境监理工作制度和程序在本辖区内得到实施,提高全省的环保执法水平。
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环境监理
中图分类号:X3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不断增高;然而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需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并进一步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以控制。环境监理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环境管理模式,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环境监理概述
(一)基本概念
所谓环境监理即环境监理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建设项目环评及其批复文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建设工程实施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环境保护咨询,指导并协助建设企业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的各项环保措施。
(二)实施必要性
最近几年来,建设项目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环境监管的任务日益增大。建设过程中设施“三同时”和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建设内容未经批准私自进行变动等问题仍然比较常见,由此导致的生态破坏事件及环境污染经常发生,有些环境的破坏是难以补救甚至是不可逆转的。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管力度有限,难以对建设项目进行日常监督和“三同时”的检查,致使工程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大多集中体现在投产后,给环保验收管理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通过推行工程建设的环境监理工作,可以促使建设工程环境管理实现由事后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变,由建设单位内部监管与单一环保行政监管向行政监管相结合的转变,对于促进建设项目全面切实执行各项环保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主要功能
受建设企业的委托,环境监理企业承担核实设计文件、批复文件及环评的相符性责任;依据批复文件和环评,督查项目期间各项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指导施工企业切实执行好各项环保措施,组织建设其进行培训和环保宣传工作,保证环保“三同时”的落实,通过旁站、驻场及巡查进行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发挥环境监理企业在环境管理和环保技术方面的业务优势,协调机制、建立环保沟通,协助建设企业配合好建设项目环保试生产审查、环保部门的“三同时”检查及建设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四)重点项目类型
环境监理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影响大的水利、电力、交通、矿产资源开发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其他建设项目。不仅要对新建项目施行监理,更要对污染专项资金补助类项目及限期治理项目加以监理,如此才可以确保将最大化的降低各项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根本上实现污染物的持续减排,保证各项工程可以实现长期稳定的运行,以达到治理污染的作用。
二、环境监理工作组织模式
关于环境监理企业是应纳入工程监理机构体系还是该独立设置,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环境监理是环评报告及批复的重要内容,属于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监理是建设工程监理的组成部分。两种观点对应两种不同的监理模式:一种是独立于工程监理企业之外的环境监理企业,即一个项目既包括环境监理企业又包括工程监理企业;二是监理企业中的环境监理人员,其出现形式为项目监理的一个部门,即一个项目的监理单位只有一个,该监理企业中不但有环境监理人员还有工程监理人员。
两种监理模式都或多或少存在环境监理人员的“偏科现象” 。因为环境监理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很多工程监理人员虽然拥有大量的工程管理经验,然而环保知识却极其缺乏;而多数环评单位尽管有着很扎实的环保专业知识,但在工程监理方面的经验却不足,对设计施工企业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能治理效果难以正确的做出评估,进而产生“虚位”监理的现象。
三、建设工程环境监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理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尚没有成熟的模版、经验参考可以借鉴,加之受传统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主要面临以下方面问题。
(一)责权利关系尚未确立
现阶段,尽管国家出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很多,然而针对环境监理方面的文件却很少。所以,在实际的建设工程中,环境监理的力度其实是很有局限性的,其监理通常体现了建设单位的意志,却没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真正目的。此外,责权利关系的不清晰,致使环境监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甚至促使环境监理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进一步对环境保护的行业形象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人才缺乏,市场响应不足
环境监理工作中高级技术人才极其缺乏,且起步较晚。当前,专业学校并没有相关的环境监理专业,一线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从业人员以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以往的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为主,在短期内普通专业技术人员要满足业务技术需要还缺乏一定的现实性。
(三)舆论氛围尚未形成,认识基础薄弱
总体来说,形式多于内容,强制多于自觉,务虚多于务实,应付多于责任。很多建设企业持抵触态度,认识还比较模糊,部分环境监理企业只重合同不重结论,只提效益不提服务,只言结果不言过程等,这些都与宣传教育工作的不到位密切相关。
(四)条块分割,统一机制难形成
目前各地尚没有建立专门机构,加之近几年项目管理权限下放,环境监理也随之进入条块,在具体执行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如资格重复审查、备案登记、高进低出、行政影响或干预市场等现象。
四、加强建设工程环境监理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约束机制,促使企业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业主对环境监理持有消极态度,为此环保主管部门要将“环境工程监理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必备资料,在项目的环评审批文件中予以明确,以促进企业重视并执行。
(二)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准入门槛
从业人员要具备环保、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要改变目前不懂环保知识的监理队伍或不懂监理方法的环保队伍从事环境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因此应尽快制定环境工程监理队伍的准入条件,以免对环境工程监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法律地位
现阶段,我国的法律对环境工程监理尚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就导致环境工程监理工作无法可依。建议出台有关环境工程监理制度的相关法律,以制度的形式在法律法规中确定规定下来。
(四)明确环境工程监理范围
坚持新建项目“三同时”认真执行,同时应将环境监理制度贯穿工程于建设项目的始终,即从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正确性就开始介入,并参与施工图的设计审查,甚至协助业主招标等,有助于执行有关环保措施和对策,使环境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和有效的进行。
(五)完善规范标准、明确工作内容
在试点阶段,各地做法标准不统一。为减少走弯路,建议明确环境工程监理的内容,加强有关环境工程监理规范的制定工作,建立环境工程监理技术标准、规范、验收指标、考核与收费标准等,为环境工程监理工作提供相关的制度依据,使得各项措施有效的推进。
结束语
环境监理作为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建设项目管理中只注重审批和验收的“哑铃型”管理模式,实现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次质的飞跃。但要实现全面实施项目的环境监理,还有许多理论$法规和实施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篇6
由于环保管理与环境监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参建单位环保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包括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可以提高整体环保管理意识,利于环保监理工作的开展。环境监理按照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巡视方式,针对具体的环境保护项目,合理的开展施工区环保巡视工作。可以及时掌握施工区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环保水保问题。会议制度主要包括定期会议制度和专题会议两种。定期会议制度主要包括周例会、月例会与季度工作会。可以定期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安排后续工作任务,并分析上阶段环保水保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查找原因,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和调整。专题会议制度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专项环境问题,一般涉及环保水保专项措施、需多单位配合的专项活动以及其他需专题研究解决的问题等。
工作内容
监理项目全过程控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从工作内容来看又由若干环节组成一个整体,由于每个环节的特点和工作内容不同,相应采取的措施与手段也不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根据突出重点、系统实用、便于管理的原则,一般将环境监理分为废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单位应以经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为工作的主要依据,检查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按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相应的措施分类,具体监理内容如下:
1水环境监理:掌握废污水、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浓度、排放数量、地点、方式等,落实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处理设施是否按环保设计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水库蓄水前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建筑物清理、林木清理和卫生清理,以防止淹没于水库内的树木、杂物等对水体的污染和对水库安全运行的影响。
2大气环境监理:掌握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源、形式、位置,以及与周围敏感保护区(村寨、学校、旅游区等)的相对关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方案是否按环保设计中确定的方案进行;监控工程施工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3声环境监理:掌握施工区主要噪声源,及其噪声的强度、类型,以及与周围环境敏感点(村寨居民、学校、珍稀动物等)的相对关系;了解并熟悉环保设计中制定的噪声防治方案(隔声墙、吸声屏障,减震座等),并督促落实。
4人群健康监理:人群健康监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及附近地区各类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发病种类和水平不因工程建设发生异常变化;加强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做好疫情监控等。
5固体废物监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及委托当地原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几种方式,环境监理主要加强对施工区生活垃圾收运的管理,通过对参建单位的宣传教育、检查,做到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避免垃圾散放对环境的污染。
6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渣场区和路桥区两大部分,渣场措施主要有挡护措施、截排水措施,沟道型渣场必须要采取沟水处理措施;环境监理需要对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要求,检查、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
7监测的监理:水电站工程筹建期、建设期都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环境监理必须熟悉监测规范,从监测方案的审核到取样、监测数据的分析、监测成果的审核全过程对监测进行管理。
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关系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是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的直接监督管理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相应的专(兼)职环境保护监理人员。将施工项目环境保护内容纳入监理工作范围,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各项环保措施建设进度、质量和投资实行全方位监理。
篇7
关键词:现代环境工程监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环境工程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将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工程质量的法规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对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落实环保投资,防治环境污染,实施生态保护,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们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处理还与预期的处理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很难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工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城市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也在急剧增加,远远超出我们目前无害化的处理能力。从而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占有土地、影响城市形象等直接或间接的问题。因此,有效合理地处理这些垃圾,对于城市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2、城市污水处理还存在诸多不足:污水能力低、处理技术粗糙、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少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等,对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污染。而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水平不均衡,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足,无法进行集中处理,污水的处理率偏低。
3、城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控制不足。工业生产排放的气体未经处理造成了大气污染,城市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一些正在建设施工城市,空气中灰尘含量很大,以及这些问题带来的噪音污染问题。目前相应的政策和举措已经对环境工程建设起到了良好的配合作用,但是在与城市的发展欲望和现状相平衡方面还有待完善。
4、城市绿化分布不均衡,一些城区的绿地覆盖率偏低。一些城市因忽略绿化,土质沙化的现象逐年加重,城市生态整体失衡、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较严重,这无疑加重了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矛盾。
二、建立环境的工程监理制度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1、环境工程在质量上的重要保证
环境的工程监理可作为整个工程监理工作的一部分,是作为项目工程的质量为主监理的一个补充,监理是由第三方承担,受到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合同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的工程建设的承包方来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通过建立一个严格工作制度,其中包括记录、报告以及例会等的制度。把环境工程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且把相关情况通报给施工方以及业主,以此来保证环境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质量的要求。
2、满足对环境监督管理方面的需要
目前对于中小型环境的工程验收最主要的是通过验收的管理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对于建设单位的提供方案、资料的审查,及参照环境的监测和监察部门事后的监督数据,而环境工程的质量是不是达到了环保的基础要求,是不是能满足项目的试运行的条件和环保验收的标准,是不是有权威的质量的监督报告和结论。通过建立这样的工程环境的监理制度,当环境保护的工作验收时,有第三方的监理机构提供出工程质量的报告和结论,来作为环境部门的验收依据,利于环境的监督和管理。
3、符合环境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大力的发展环境经济和环保产业,能够使政府部门把监督管理之外的工作交给市场运作,这是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建立环境工程的监理制度,是环境保护和市场经济有效的结合,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符合环境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4、促使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的工作
建立起环境工程的监理制度,能够使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环境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中,更加有利企业规范环境的行为,也符合国家关于提倡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政策,促进环保公众参与的方面工作的开展。
三、在建立环境工程的监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少法律法规的依据
环境工程的监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重大项目主要是依照环境影响的报告书批复来执行,一些中小型的建设项目通常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相关的企业可以进行环境工程的监理,同样可以不去实施,就算是实施也仅仅可以依照环境的批复要求或者是企业自身的意识。
2、企业对于环境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环境工程常常是项目的主体工程中的配套工程,质量如何,运行的是否正常,通常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再加上建设需要先期的投资,运行之后还需要投入,在那些环境意识并不高的企业中,环境的工程质量根本得不到有效的重视。
3、监理机构与人才上的缺乏
一般的项目在工程的监理机构以及人才上都比较充足,而环境工程并不同于一般的项目工程,除了要满足一般项目工程所要求的质量,还需要满足环保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怎样监督施工的单位按照环保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这都需要有关的环保工程监理的人员进行解决,而同时满足了这两方面条件的监理机构以及复合型的人才目前还非常的缺乏。
4、环境监督和处理力度不够
目前的环境监察的力量还非常的薄弱,管理的手段以及方法也不够先进,对那些存心偷工减料或者是不按照环保的技术规范进行实施造成工程出现问题的违法行为很难取证,无法做到及时的处罚或者处罚的力度不够,使得企业的守法成本过高,而违法的成本很低,违法的行为不能够根从根本上杜绝。
四、建立环境的工程监理制度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1、对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进行完善
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能够很有效的推动环境工程监理的制度进行实施,让政府的部门和企业都能有法可依,企业也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完善的法律保障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做起:
1)在局部的地区进行先行的试点,制定出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以点带面,进行逐步推广;
2)充实环保的“三同时”验收以及环境影响的评价等有关的环保制度的内容,制定出操作的细则,以便具体的操作;
3)修改和完善全国性的统一法律法规
2、加强有关的宣传并且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
通过加强对于环境的宣传,尤其是对于已经实施了环境的工程监理的一些样板工程进行宣传,要是企业逐步的认识到环境工程的监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能够充分的理解,并且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有关监理制度的实施,而且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主动的开展相关的环境工程的监理。
3、加大环保监管的处罚力度
环境的监察部门应当加大监管的处罚力度,对不能够及时的通过验收或者有意将环保设施闲置的企业,尤其是对那些有意进行偷工减料及不按有关的技术规范造成环境工程出现质量的问题的行为,应当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法规进行从严从重的处罚,通过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使企业逐渐的重视起环境工程的质量,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做好监理机构的准入和考核以及人员的培训
环境工程的监理机构和一般的工程监理的机构虽然有很多相同的性质,但是在技术的资质以及人员的素质方面还是有不同要求的。在推广环境的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对于监理机构的建立应当制定资质的准入和考核的条件,以避免那些不符合有关条件机构的进入。在监理机构的推广方面,可以在已有的普通的工程监理机构当中发展。监理人员在环保的培训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在制动环境的工程监理的机构准入和考核的基础之上,应当通过对监理人员的环保培训,监理持证上岗的制度,以此保证监理人员的素质。
5、规范工程的监理费用的行为
在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初期,为了能保证建设单位和监理机构两方的利益,避免因为工程的监理费用而造成恶性竞争进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规范监理费用的行为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物价的管理部门应当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之上,来做好测算,制定出指导性的监理费用的政策,以此保证环境工程的监理工作在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开展。
6、修订环保的验收程序
通过对环保验收程序的修订,环保的部门在验收的过程当中,环境工程的监理机构作为参加的单位参与到环境工程的验收中,并且要出具较为完整的环境工程的监理报告,作为验收的依据,环境的工程监理报告和竣工验收的材料一起装档备查。
7、环境工程建设结合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监理
生态环境有两个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容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发展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个方面。环境容载力理论提出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重要概念,前者指一定区域的环境可容纳发展规模及各类活动要素的最大限度;后者是指在环境结构不发生质变、环境功能不发生破坏时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环境容载力是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结合和统一。由于环境有一定的容载力限制,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时就不能仅考虑末端治理,而应立足于生态环境这个大局,举个简单例子,某一区域的机动车即使每一辆车的排放都达标,但数量足够大,其排放总量还是会超出该区域的环境容载力,这样的发展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是必要的。
结束语:环境监理工程在我国以后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在这个系统的高速运转之下,我们国家才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但是我国现阶段还没有把这项工作的重点落到实处,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对管理的技术、方式、相关程序方面还是比较肤浅,以致于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很好的进行整合,把环境监理当做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做,才能取得一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虞涛.工业类项目实行环境监理的初步实践和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0).
[2] 曹晓红,李继文.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2).
[3] 杨超,鲍炯炯,夏文健.工程环境监理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及前景展望[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05).
篇8
[关键词] 环境监理 环境监测 行政执法 职责
我国环境监理工作从1991年起步。环境监理是受当地环保局委托依法对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机构,环境监理在环境监督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就环境监理在现场执法中正确履行环境监测职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 环境监测的法定地位
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环境污染因子及其它有害人体健康的环境变化,分析其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质量数据的测取、解释和运用。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布点、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评价等技术以及对监测活动的一系列科学管理。
环境监测是政府行为。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技术监督,它是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举证”的过程。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环境执法服务。
环境监测站是履行环境技术监督职能,是环境执法中法定“举证”的资格单位,也是法定的环境技术仲裁机构、技术鉴定机构。为此,环境监测站要对所监测的数据及鉴定结果负法律责任。环保局下达所属监测站对污染源排污状况进行监督性监测是带有强制性的,其监测数据是证明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及环境执法的重要法定依据之一。建设项目“三同时”及治理设施的竣工验收监测,必须由法定的监测机构负责实施。
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而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和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这是环境监测的基本方针。
环境监理站依法征收排污费数额,其主要依据是监测站对排污单位所排放污染物的实测数据。它是排污单位所排放污染物状况的证据。
在查处环境污染事故中,省辖市以上环保局所属监测站是该行政区域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法定技术仲裁机构,环境监测站所出具的监测数据和资料是作为认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的技术依据。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案件刑事诉讼中,环境监测站所出具的数据和资料是以间接证据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并对其证据负法律责任。
在环保局立案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需要进行环境监测时,应组织监测机构或经环保局确认的其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由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监测结果报告经环保局审查属实后,可作为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证据。
2 环境监理的职责
近年来,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范围日益广泛,技术内容越来越复杂,单靠过去那种环境监察队伍人力有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监管抽查,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环境管理现状。因此,有必要强制性推行实施环境保护监理制度,通过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环境保护及“三同时”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全过程监理,以进一步强化“三同时”制度。实施项目环境监理制度后,通过环境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过程的环境监理工作,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使环境管理工作融入到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弥补项目在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之间的薄弱环节,才能确保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在执行中不走样,在落实中不走空。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是环境监理的首要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第二十七条: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下,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应按规定要求完成。
环境监理作为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将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到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中,确保建设周期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污染物排放和生态保护,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国家《标准化法》规定,“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环境监理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的标准和规范。国家建设项目标准规范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还有国家监理标准规范,如《建设项目监理规定》等。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中,执行国家环境标准规范,实质是授予了环境监理国家法律意义上的“检查权”、“建议权”,而执行国家建设监理工作的标准规范,是授予环境监理具有国家法律意义的“直接强制执行权”。这样环境监理就有了真正意义的“检查权”、“建议权”、“强制执行权”,使环境监理工作手段合法而有实效。
所以,环境监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国家标准规范是一把准确度良好的“标尺”,同时也是做好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和确保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效到位的有力保证措施。
环境监理人员不但要熟悉环境监理技术管理专业知识,更要熟悉建设项目与监理执法的法律知识,在日常的监理执法过程中,认真行使监理权,做到监理行为不违法。
环境监理在履行职责时,要成为科学性、规范化的执行者。环境监理的科学性由建设项目和环境监理要达到的目的决定。面对建设项目工程日趋庞大,环境日益复杂,功能、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参加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污染影响风险日渐增加的情况下,只有采取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手段去履行职责,用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方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各级环境监理站是受环保局的委托依法行使对辖区内单位或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取证,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环境监理站属环境执法机构。
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和资料是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的“举证”,它在环境刑事诉讼、环境民事诉讼、环境行政处罚中作为证据。
由于环境监理站与当地“110”或政府公开电话联网,为了规范环境执法行为,环境监测站应与环境监理站联合值班,分工负责共同查处环境违规行为。
3 加大环境监理的现场采样
环境监测站在对污染源例行监督监测时,有时要连续采集多家单位的样品,大批样品要及时分析,其重点往往放在室内监测分析。环境监理人员对所辖区内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及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要比监测人员了解更为详细。监理站应发挥其优势,到现场监理时要改变一支笔、一张纸的现象,不仅要将现场情况记录在案,而且要行使环境监测的职责,携带采样器具,发现异常排污情况及时采样取证,送环境监测站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监理现场工作量的同时能及时发现排污单位各种违法行为,以排污监测数据为依据,以环境法规为准绳进行处罚,这有利于对排污单位及污染治理设施的现场监理,有利于排污费的“依法、全面、足额、按时”征收,有利于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4 环境监理要依靠环境监测
各级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理站是环境保护局的左右膀,环境监理站在环境执法中要依靠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支持,环境监测站要积极为环境监理在执法过程中提供证据。环境监理站在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时必须由环境监测站提供“环境监测报告”作为证据的范围: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未按规定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设施。
5 坚持服务与监督职能的统一
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建设项目监理法律法规,赋予了环境监理的两大职能:“服务”与“监督”,即建设单位委托环境监理单位,代表建设项目单位,在项目建设施工期内,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对施工、设计、设备材料各方,实行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行为,落实建设项目施工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体现了“委托”与“被委托”的服务关系。同时,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又有了履行监督建设项目单位及施工方,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措施的职能。环境监理具有服务性职能,实质是一种针对单一服务对象的环境管理服务,工作主要方法是规划、控制、协调,主要任务是检查落实建设项目单位在计划期间内,将建设项目和环保设施同时建成,同时使用,体现建设项目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环境监理的服务性体现在:环境监理单位必须尊重建设项目单位的企业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权、整体管理权、整体协调权、整体监督奖惩权。环境监理在建设项目整个施工期间,是利用自身的环保专业知识、经验、信息、技能和必要的验证、检测手段,为企业解决环境保护技术问题。环境监理单位还可以通过帮助企业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运行台账、操作规程等,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为建设项目提供管理。
环境监理履行“监督”职能,是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规规定与建设项目单位签定的委托环境监理合同授权而行使的,其作用是建立一种建设项目企业环境保护自我内在的约束机制,贯穿建设项目全过程,有效地规范项目建设参与各方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监理的“监督”职能既是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中的建设项目建设期内“政府监管”的“间接体现”,又是建设项目单位所在地环境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的规范与要求的完全落实行为。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程;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环境管理体系
工程环境管理体系是在发包人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发包人与参建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其各层次、各项目的环境保护负责人。
2.管理结构与职责
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事宜,由发包人决策;工程环境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工程施工期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工程建设监理承担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工程设计单位、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工程服务机构等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直接执行单位。
发包人颁发的与管理体系配套的工程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和制度,是该项目主体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承包人须遵照执行。
3.管理制度
3.1现场管理制度
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现场管理由工程建设监理负责,承包人必须配合工程建设监理的环境保护现场管理工作。
3.2 报告及审查制度
工程施工期间,承包人须按合同条款和监理人要求编制各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专题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报告。
3.2.1措施计划
承包人应根据合同条款和招标文件中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制定具体环保措施实施方案,在收到开工通知后的28d内,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应转报环境管理中心征询意见,并在签收后14d内批复承包人。承包人制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必须遵守通用条款的法律法规,符合基本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承包人制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② 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③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④ 施工粉尘防治措施
⑤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⑥ 施工人员健康保护措施
⑦ 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⑧ 文物保护措施
3.2.2 环境保护专项设施施工措施
本标的环境保护专项设施,承包人应提交详细的专项设施环境保护设备、设施选择和施工措施报告。
3.2.3 工作月报和工作年报
承包人应每月提供环境保护工作月报,年末提交上年度工作总结,供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承包人的环保工作月报和年报的报送及审批,按发包人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环境保护工作月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 工程进度及形象面貌简介
② 上月环境保护问题整改情况
③ 本月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④ 环境保护统计。统计报表格式由工程监理工程师规定。
⑤ 本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⑥ 下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计划
⑦ 问题和建议
3.2.4 环境保护验收资料
① 本标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时,施工资料须有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专节。
② 提交环境保护完工资料。
本标工程全部完工后,承包人应提交环境保护完工资料,完工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技术条款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② 环保措施实施进度记录;
③ 质量检查记录;
④ 专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台帐;
⑤ 环境影响事故处理记录;
⑥ 其他必要的环境保护完工资料。
3.3 统计制度
采取统计报表制度,掌握工程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状况。统计报表的报送及审批等相关规定,按发包人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3.4 配合执法检查制度
本标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发包人负责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对外协调和联系。承包人应按发包人的统一安排,接受和配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执法检查等行政管理工作,并及时向监理人和发包人通报相关情况。
3.5 验收制度
环境保护验收包括合同项目验收、工程阶段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同项目验收由发包人和监理人组织,各相关单位按要求提交验收资料;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按要求提交验收资料。
4.环境监理
4.1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按计划逐一对照项目设计要求,对环保、水保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理,促进各项措施实施工作的顺利完成,并达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的相关要求,为本工程总体建设服务。
4.1.1进度控制目标
环保措施实施总进度满足与主体工程施工总进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要求,做到各项环保措施工程项目进度(工期)合理,单项工程间进度协调有序。
4.1.2投资控制目标
按审批通过的本工程环保、水保投资执行概算控制投资,合理使用环保、水保专项资金。
4.1.3质量控制目标
切实按照审批的本工程各种环保、水保技术文件及国家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实施环保、水保监理,通过对单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使各单项工程的质量符合环保和水保报告书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杜绝重大工程环保质量事故,满足工程验收时对环保、水保竣工验收的要求。
4.2监理内容
4.2.1监理方式
环境监理人员常驻工地,经常性对施工区进行巡视,辅以必要的仪器监测,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动态管理。
对专项环保水保设施实施必要的旁站监理,协助工程监理对主体工程中的环保水保措施进行监督。
4.2.2环境监理任务与职权:
①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规,受发包人委托,监督、检查工程及影响区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②填写监理巡视记录,记录巡视情况、存在的环保水保问题和解决情况,以书面形式将检查中发现的环保水保问题通知承包商,提出限期处理要求。对超出合同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发包人决定;
③总监理工程师在授权范围内有关监理指令,签认所监理的环保工程项目有关款项的支付凭证;
④审查承包商提交的各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报告;
⑤按时向发包人提交监理月报;
⑥参加有关项目的招标与验收活动;
⑦全面掌握项目进度、质量、投资情况,熟悉施工合同中有关环保、水保条款及有关单项合同;
⑧参加发包人和工程总监召开的各种会议,按监理合同授权主持召开现场协调会议,定期向发包人汇报监理工作情况;
⑨协助发包人选择施工区环保、水保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督促设计单位按合同提供设计文件,组织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设计交底;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按质完成项目施工;督促管理单位全面履行管护合同。
4.2.3监理工作制度
为了保证环境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需实施以下工作制度。
①工作记录制度
环保水保监理工程师每天根据工作情况做出工作记录(监理日记),重点描述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巡视检查情况,当时发现的主要环保水保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②报告制度
环保水保监理报告是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的环保水保监理报告以环境监理月报为主,主要汇报施工区的环保水保工作和环保水保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反映环保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监理月报需报送发包人、承包商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③函件来往制度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应通过下发问题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承包商需要采取的纠正或处理措施。承包商对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答复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也要致函给监理工程师。
④例会制度
建立环保水保例会制度,可每月或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会议。在例会期间,承包商对本标段一段时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监理工程师对该月各标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评议,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例会应形成会议纪要。
4.3施工期环境监理机构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计划由发包人在项目开工前委托经环保部门认可的单位,相关的组织机构建设、管理方式、运作模式、人员和设备的配置均须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前落实到位,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环境监理对施工区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环境监理项目部由总监理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水保工程师等责任人组成,负责施工区环境监理工作。
结语:鉴于工程环境管理是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建设过程常伴随着不可预知的因素,引发环境事件。因此,如何在环境事件发生时充分调动参建各方力量进行补救,合理规避环境风险,是考验工程管理着的一大难题。合理规划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环境监理等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有利于参建单位更好的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
篇10
【关键词】环保;全过程控制;管理问题
引言
环境,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因此,衡量某一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做的如何,不仅与该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也是衡量该国家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保障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是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下,我国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科学、持续发展,建立并完善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就成为首要任务[1]。
一、环保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1.1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以及保证经济社会良好、健康发展,就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保护、尊重。在利用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开发自然资源的合理度、科学性,保证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合理科学的利用自然资源,通过实施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的手段,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监管和控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的推进,保障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2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关系,人脱离了自然是不可能存活下去,而自然被人无限度地污染、破坏后,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因此,保护大自然就是保存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当环境遭受人类社会的污染、破坏时,应及时地进行治理和补救,遏制污染的扩散,而实施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就能够很好地把控环境污染的行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进而保障人类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
1.3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标准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与环保紧密相关。为了更好地优化国家的环保,实施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是可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呼吁国家建设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的呼声愈来愈高,这就要求国家加强对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进而改善当前的环境问题。
二、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2.1环保意识淡薄
前几年,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随着近几年环保观念的大力推进,大部分企业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其认为只要开展了环保工作就等于对环境进行了保护,没有实施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的需要,这种意识的存在直接导致企业在配置环保人员时忽略全过程控制管理人员的设置。另外,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为了能够节约环保资金,采取矩阵管理的方式来对环保人员进行配置,即一个专业人员负责多个环保项目,这不仅造成项目队伍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也使得环保项目的实际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把控,最终使得环保项目的失败。
2.2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由于我国环保的推行力度、实施力度较弱,环保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直接导致我国的环保工程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另外,再加上当前国家政策对环保的方针与政策推广力度的缺失,使得企业有政策空子可钻。因此,企业在进行环保工作的开展时,投入的资金、设备有限,进而使得企业环保工作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收效甚微。
2.3没有建立起一个双赢机制
无论是哪种项目或工作的开展,要想其获得最佳的效果,建立双赢机制是最能够调动起积极性,环境保护工程也不例外。但是,当前我国存在环保项目工程价格恶意压低的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工程的质量,更为严重的将会导致环保项目工程的失败。
三、可采取的解决措施
3.1政府应加大环保工作的执行力度,要求企业树立正确环保意识
由于企业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所以政府应该要加大环保的执行力度,从政府的层面上推动企业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得其正确的对待环境保护工作,积极运用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来保证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只要企业做好其生产部门的环保工作,才能够实现改善环境这一目标。
3.2建立健全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确保环保工作得到顺利的执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即要做好环保工程技术、材料、标准、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明确,使得环境保护工程在相关标准下,通过符合标准的技术、材料来确保环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也使得环保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
3.3建设并完善全过程控制的流程与监督
当前,由于我国环保工作的特点,使得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全过程控制的流程与监督机制。这也就导致在开展环保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不符合规范的现象;而在环保项目的监督上,仅仅是在开始施工前临时找几个专家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这就导致该环保项目没有能够得到全面的监管和把控,使得该环保项目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该要建设并完善全过程控制的流程与监督,来保障环保项目的保质保量地进行。
3.4充分发挥全过程控制的监控作用
环保工程的全过程控制意思是指要对环保项目每一阶段都进行控制和监管,在具体的实践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监理合同的在施工现场的执行力度,监理人员对实际施工现场做到完全负责;其次就是要做好合同的招标、责任划分、监理工作确定这三大工作;与此同时,还要要求相关的监理人员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与责任心完全符合环保项目的要求。另外,在对环保项目进行全过程控制工作时,要使用明确的质量控制的监管方式来对项目进行严格的把控,充分发挥全过程控制在环保项目内的监理这一重要作用。
3.5协调好环保项目的主要参与方的关系
环保工程是近几年才提出并实施的一个概念,由于其新颖的特点,导致开展环保项目的主要参与方的协调工作较难。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环保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协调好施工方、业主与监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关键所在。首先,施工方与业主之间是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的关系,施工方应对项目的质量负责;业主作为项目的最终所有者,委托监理部门对该项目进行监理工作,监理部门应尽心尽力的地为业主做好对工程的监理工作;监理部门与施工方属于互相制约的双方,只有做好友好的关系,才能够使得最终项目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只有协调好环保项目的主要参与方的关系,才能够使得环保项目得到顺利推进,也是环保项目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四、小结
当前我国的环保项目虽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也在大力的推行和逐步发展相关的环保项目,但是由于我国的环保项目尚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实际环保项目工程的操作当中,尚未形成完善的、成熟的工作机制、控制机制与管理机制这三大机制。另外,在监管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规范来进行监管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发展的角度上,对环保项目采取全过程控制,不仅能够使得环保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得到严格的把控和监管,也是引导环保工作走向健康、良好方向发展,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