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突发环境事件尤其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但包括常规性环境污染,也包括由于重大化学品、危险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和消亡过程中污染导致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污染物不明及处理的艰巨性等特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通常发生方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1)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排放不当导致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污染事故。(2)毒气污染事故:实际是上面事故的一种,由于毒气污染事故最常见,所以另列,主要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气等。(3)爆炸事故:易燃、易爆物质所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4)农药污染事故:剧毒农药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因意外、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泄漏所导致的污染事故。(5)放射性污染事故: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放射性物质过程中不当而造成核辐射危害的污染事故。(6)油污染事故:原油、燃料油以及各种油制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不当而造成泄漏的污染事故。(7)废水非正常排放污染事故:因不当或事故使大量高浓度水突然排入地表水体,致使水质突然恶化。
二、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类
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程度,《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预案》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用红色表示)为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用橙色表示)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用黄色表示)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Ⅳ级(用蓝色表示)为一般环境污染事件。
三、突发环境污染的危害
1.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瞬间排放出的大量具有危害性的物质,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2.威胁生命和人健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排放出来的有害有毒物质,特别是易燃易爆的有害物质,将直接严重威胁生命和人体的健康。
3.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由于其高危性的特点,一般均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危机城市生命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一般相当严重,可能危及城市的生命线。
四、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
1.应急管理的概念。应急管理是针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首先,人的危险可分为生命危险和健康危险;物的危险指威胁财产和火灾、雷电、台风、洪水等事故;责任危险是产生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其中,危险是由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蕴藏意外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危险状态构成。
2.应急管理的指导原则。在应急管理中,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来进行应急管理的决策和处置。
篇2
长期以来,人类的文明进步一直伴随着各种突发性灾害事件,从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到突发性传染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再到现代工业下的各种技术事故,环境事故,恐怖袭击等人为事故。同时,人类在应对这些突发性事件中也初步产生各种应急管理思想,比如我国古代的“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等思想就是应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预防思想;而“亡羊补牢”则是一种总结过去经验,积极采取弥补措施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早起应急补救思想。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应急管理有了较为系统化的研究。近年来,由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也造成了很大冲击。因此,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应急管理也因为突发性事件对企业的重大影响而凸现出其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应急管理的概念出发,在分析应急管理的内涵之后,对应急管理的体系和运行过程作个初步阐述。
二、企业应急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个综合了运筹学、战略管理、信息技术以及各种专门知识的交叉学科,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决策优化的研究。目前对于应急管理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我们认为应急管理是与突发事件紧密联系的概念。
因此,本文将应急管理定义为: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包括应急预案、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或者危机)的解决与解决后的恢复等动态过程。
应急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事故分析、预测和预警、资源计划、组织、调配、事织、调配、事件的后期处理,应急体系的建设等。
三、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一)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方面的应急需求急剧增加,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需要组织各方力量和资源,相互协作、快速联动。因此,应急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概念,应急管理体系就是指应急管理主体(政府,企业等各种组织)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等应急要素整合而形成的一体化工作体系。一个现代的应急管理体系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全面性
优秀的应急管理体系应该涵盖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各个方面,使得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考虑更加全面和系统,不会遗漏某方面的问题,因为一个问题的遗漏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2.层次性
应急管理体系不仅要内容全面,还要有清晰的层次。机构设置,职责分工都应该清晰明确,层次分明。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级别不同,采取不同层次的应对措施,每个层次都有一套相应的处置措施子系统,这样不仅可以使系统目标更为明确而且可以节省资源。
3.集成性
一个高效的应急体系不应该是单纯的横向或纵向的层次结构,而应该是高集成性的功能综合体。这个体系应该要整个社会中(或企业内外)运行的各种组织、机构、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协调各种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统一的处置。
4.可操作性
该系统必须具备可作的特点,这个可操作性不仅表现在应急状态下该系统可以被有效运用达到其应急保障的目的,还表现在平时状态下该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可操作的模拟系统,用来演练应急运作流程,培训应急人员,普及应急知识。
5.信息化
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是科学决策和早期预警的前提。因此,信息技术贯穿在整个应急体系之中。现代国家都把利用最新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反应灵敏的应急信息系统作为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
(二)应急管理体系运作流程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高集成性的综合系统,需要集成各种组织、机构、部门的力量协同作战,才能使系统高效运转,这就需要一定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应急管理系统主要的工作流程包括实时监测、预警识别、预案启动以及方案处置和后处理。每个流程的主要任务是:
1.监测
这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活动的第一步,也是贯穿整个系统的全过程。监测结果和数据的真实性对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的至关重要,信息准确获取可以有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有利于后期活动的正确展开。
2.预警识别
此阶段包括预警和识别两个层次。预警是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对突发事件的不良趋势进行分析并及时报警的活动。识别是指对演变为不良影响的突发事件进行前期分析判断,确定事件性质、类型和级别,发出前期警告。
3.预案启动
预警信号一旦发出,保障体系就进入启动阶段:此时应迅速将应急管理系统切换到战时状态,系统内部相关人员开始联动,指挥机构根据对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从预案库中快速搜索匹配响应预案进行评估,评估出实施方案并通知相关机构开展工作。
4.方案处置
应急处置子系统根据指令,执行处置预案,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动用各类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同时进行实时监测、评估预案处置效果,并根据应对的效果,动态调整预案。
5.后处理
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体系切换到平时状态;根据行动中的具体问题和主要事件做出总结报告并提交决策支持和信息部门,进入企业的管理数据库,为企业日后管理提供实践经验。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基层环境应急现状对策
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也处于开拓创新期,基层要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打造专业管理队伍,准确地把握环境事件的特点,遵循自然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这是历史赋予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2011年是“十二五”环保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对于顺利完成规划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要围绕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控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大局稳定。
1.当前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部分领导重视不够,应急预案不健全。一些地方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环境应急概念模糊,对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基层环境应急预案缺乏操作性,甚至在预案编制上有部分地区存在部门抄政府、企业抄部门、下级抄上级的现象。个别地方还存在应急预案未能及时修订完善、预案与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对应急物资储备和灾害状况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等问题。同时,基层很多群众防灾知识匮乏,应急、应变、防灾能力低下,导致在灾害来临之际不知所措。这些问题必然给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1.2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任务不明确。环境应急与监察任务不明确,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理念得不到落实,一些地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有事一拥而上,平时无人负责”的现象。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上下信息不共享。《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环境应急机构必须独立。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地方落实并不理想,有些地方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把环境应急机构当做政府的“救火队”、“消防员”,与国家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缺乏上下联动,缺乏信任与沟通,缺乏信息共享。
1.3应急队伍建设滞后,应急应对能力不足。环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要求基层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作为,并要处置妥当。一旦不能妥善处置,往往会出现公众恐慌的局面,导致环境污染事态进一步恶化。目前,基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无应急指挥机构、无应急专业人才、无应急专项资金、无应急专项技能,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严重不足,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基层的应急救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救援需要。
2.推进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目前,基层环境应急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内部未形成有效机制,对外联动机制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因此,要结合实际,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促进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建设。针对本地区的主要环境风险类别,做好风险源的识别、监控、管理工作。基层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环境隐患排查力度,积极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工作。
2.2固本强基,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网络、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推进环境应急网络建设,积极与国家环境应急机构在软件上对接,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准确判断,便于协同指挥。高度重视基层环境应急部门标准化建设,自上而下地完善环境应急装备配置,配备完善的应急监测和人员防护装备,为处理好突发环境事件打下坚实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参与部门及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突出重点核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
2.3厉兵秣马,建好3支队伍,努力提高基层应急应对能力。突发环境事件能否妥善处理,取决于基层环境应急机构是否具备3支队伍:一支综合素质强的管理队伍、一支年富力强的救援处置队伍、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完善预案,增强基层环境应急准备工作的针对性。要做好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以“减灾”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通过新闻媒体,将防灾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2.4对症下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我国的公共应急管理体制建构于全能政府的理念之下,全能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政府确实应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主导作用不是全部作用。政府在公共应急管理中应充分保障、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这样可降低政府公共应急管理的成本,提高公共应急管理的效率。另外,民间组织调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动员志愿者的能力、内部管理运作能力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2.5要力争做到“五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说清风险源和影响范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故蔓延;第一时间开展监测,有效降低事件成本;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度。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积极做好风险评估及处置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由于事发突然、现场复杂、人员混杂,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现场破坏和证据丢失,给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第一时间组织展开调查,积极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及处置,有利于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弄清污染源和污染因子,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保留企业的违法证据,为事后责任认定提供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赵玲(1977年4月―― ),女,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监察工作,已发表专业论文2篇。
参考文献
[1] 贾志刚.安徽省环境监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篇4
〔关键词〕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过程;信息内容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12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51-05
目前受灾者信息需求尚未引起学者关注,原因一方面在于信息需求是“隐性”的,不像食物被褥等物资需求那样容易引人关注,另一方面在于满足信息需求并不是应急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实际的突发事件应对中,受灾者信息需求也常常被忽视,受灾者接受到的信息内容定式化。然而,作为直接承受灾害的一方,受灾者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影响着其风险认知水平及行为表现。若能理解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机理和内容特点,则能向受灾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信息内容,使其更快走出灾害的负面影响。
1相关概念
11信息需求与基本需求
学界对信息需求尚无一致性的定义,可简单认为信息需求是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1]。对于信息需求与基本需求的关系,学者间也存在争议[1]。有学者认为信息需求属于基本需求,是“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威尔逊等学者则认为信息需求是从属于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其实,出现这种探讨的原因在于对信息概念界定不清晰。信息论自形成起就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各学科领域[2],在这种态势下,心理学中形成了信息加工论,认为个体的心理过程实际是一种主动寻找、接受和加工信息的过程[3]。信息需求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一层次”的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简言之,将信息需求划分至基本需求一类其实是信息概念普泛化的结果。相对应的,将信息需求划分为“第二层次”的需求则是基于传统心理学对基本需求的理解,是较为狭义的信息概念使用。至于究竟哪种假设更为合适,尚无定论。为方便分析受灾者信息需求,本文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需求是从属于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
12受灾者信息需求
根据一般个体信息需求的定义[1],可将受灾者信息需求定义为受灾人群在突发事件过程中对信息的不满足状态。受灾者信息需求是其对信息不足感与求足感的心理状态,会使受灾者产生一定的信息行为。受灾者信息需求是从属于其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是“隐性”需求。不像被认为与基本生存权相关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那样引人关注,受灾者的信息需求常常被忽视。然而,不同于食物、水等满足基本需求的物资实物需要资金作为保障,信息一经知晓便已获得,这使得满足众多受灾者信息需求本身并不需耗费大量资源。因此,提供受灾者其所需的信息是可行且有意义的。
2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专家威尔逊(Wilson)提出一种适用于现实生活中个体信息行为分析的模型,可用以分析导致信息行为的信息需求[4]。威尔逊关于信息需求的观点主要包括:信息需求源于基本需求,是第二层次的需求;基本需求可界定为生理需求、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3类,3类基本需求间相互关联;基本需求源自个体自身、个体工作或生活角色要求、个体所处环境等背景(context)因素[4-5]。按照威尔逊的观点,可将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过程用图1表示。
德尔文感知形成理论(Dervins Sense-Making theory)中用情境(situation)一词来表示信息行为发生的背景[4]。情境一词常用于心理环境研究,因而用来表示属于心理领域的需求的背景是合适的。受灾者所处突发事件情境可以简单划分为突发事件下的物理环境和社会情境。物理环境是与个体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是突发事件某一时间段内相对稳定的空间各要素的结合。社会情境是与个体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是与个体相关的各社会因素的结合。以地震发生后废墟中等待救援的受灾者为例,废墟空间构成其所处物理环境的一部分,丧失亲友则是其社会情境的一方面。表1以地震灾害为例简单描述了一般生活情境和突发事件情境的差异。
22受灾者基本需求产生
突发事件物理环境和社会情境因素的改变作用于受灾者,会使受灾者产生相应的基本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些基本需求可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为情境因素和基本需求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所以可以通过分析情境因素及其对受灾者的影响推导出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基本需求。以表1中描述的地震情境为例,表2按照这一思路推导出了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基本需求。
表2地震情境受灾者基本需求产生表
情境因素受影响的方面对应的基本需求管道破裂、电缆断裂,水、气、电停供,江河湖泊等水源受污染……基本生活所需的食物、饮用水等受影响……生理需求建筑房屋受损甚至倒塌,医疗设施毁坏,治安秩序遭破坏……医疗安全 、居住安全、社会治安等无法保障……安全需求丧失亲友、社交活动停止……感情、社会交往无法继续……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工作学习活动中止……自我价值实现活动无法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由表2可以发现,突发事件情境往往会同时影响到受灾者众多方面的基本需求。而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同类别基本需求有高低和先后之分,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在生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安全需求不会出现;依次类推。因此,表2仅是列出了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基本需求,并不表示受灾者同时产生了列举的所有基本需求。此外,情境推演无法得知受灾者可能产生的尊重需求,原因在于尊重状态与心理活动密切关联,无法由情境推演得出。这里使用情境推演是为了方便说明受灾者信息需求的产生过程,即由突发事件情境作用下受灾者产生的基本需求衍生而来。
23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
受灾者产生基本需求之后,会进一步产生为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信息需求。由于是衍生于基本需求的第二层次需求,受灾者信息需求也相应可划分为5类[6]:满足生理需求的信息需求、满足安全需求的信息需求、满足社交需求的信息需求、满足尊重需求的信息需求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信息需求。受灾者具体的信息需求内容将在下一节进行分析。
产生的信息需求并非就是受灾者意识到的信息需求。按照科亨信息需求层次理论,受灾者信息需求有3种存在状态:客观的受灾者信息需求、受灾者认知到的信息需求、受灾者表达出的信息需求。客观的信息需求是由受灾者基本需求衍生出的、客观存在的信息需求;认知到的信息需求是受灾者意识到的信息需求;表达出的信息需求则是受灾者经由一定方式表达出的信息需求。3种状态的信息需求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受灾者认知到的信息需求是其客观信息需求的一部分,而由受灾者表达出的信息需求是更少的一部分了[7](见图2)。在信息需求的3层次状态中,受灾者认识到信息需求是其信息行为的前提,而表达出信息需求则是行为的要求。
32安全相关信息需求
安全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安全需求而产生的对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是受灾者对能保障其自身长久生存的相关信息的需求。受灾者安全可进一步划分为人身安全保障、物理环境安全和社会环境安全三个方面。相应的,受灾者安全相关信息需求包括对身体安全保障相关信息的需求,对物理环境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和对社会治安相关信息的需求。这些信息包括:如何防止遭受二次伤害,如何在灾区获得卫生安全的食物,何处适合躲避,如何自救,现在治安如何等。
安全相关信息需求和生理相关信息需求共同构成生存相关信息需求。安全相关需求仅次于生理相关信息需求,也是受灾者紧迫的需求。在实际的灾害救援中,安全相关信息需求与生理相关信息需求一样,也是灾害救援中优先供给的。
33社交相关信息需求
社交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社交需求而产生的对于社交相关信息的需求,是受灾者对爱情、友情、亲情及社会交往等能带来归属和情感的信息的需求。例如,有关亲友现状的信息,如何与亲友取得联系的信息,如何获得心理援助的信息等,如何参加灾区公共活动的信息等。
社交相关信息需求是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由社交需求产生。属于中间层次的信息需求。社交需求并不像生理和安全需求那样受重视,但对于受灾者平复心理创伤,减少应激反应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防止灾后长期应激障碍的出现,灾害沟通中应重视对这方面信息的提供。
34尊重相关信息需求
尊重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尊重需求而产生的对尊重相关信息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3个方面:自我尊重、自我评价和尊重他人。相应的,受灾者需求的尊重相关信息也包括3个方面:自我尊重相关信息、自我评价相关信息和与尊重他人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他人对自己评价如何,是否受到他人歧视,如何进行合适的灾时自我评价,如何获得他人尊重等。
尊重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都得到满足之后,由尊重需求产生。尊重需求在灾害救援中往往受忽视,一方面,尊重是受灾者自身的心理感受,救援者无法知晓;另一方面,灾害救援的资源有限性和时间紧迫性决定了无法顾及受灾者尊重。
35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
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为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而产生的对实现价值相关信息的需求。自我实现相关信息包括自身潜能相关信息和受灾者自我价值实现相关信息,例如在工作学习中止的灾时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信息,如何在经历灾害之后再就业的信息,如何掌握专业技能为再就业做准备的信息等等。
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是最高层次的信息需求,一般是在受灾者生活得到保障,社交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由自我实现需求产生。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是受灾者在灾区恢复建设时期的重要信息需求,关乎受灾者未来生活状况。
4受灾者信息需求特点
从前文所述的受灾者信息需求产生过程和信息需求内容,可知受灾者信息需求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受灾者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受灾者急需的是生存相关信息,不同类别信息需求间存在层次性,受灾者的信息需求会随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而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41受灾者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
受灾者认知和表达的信息需求只是其客观存在的信息需求的一部分,是不完全的信息需求。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使受灾者实际的信息需求往往比其表达出的信息需求多,因而并不能完全依赖受灾者自己寻求信息,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向受灾者提供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就是受灾者尚未表达出,但又实际需求的信息。
42受灾者急需生存相关信息
生存相关的信息(包括生理相关信息和安全相关信息)是受灾者最紧迫需要的信息。突发事件的特征是威胁到受灾者的生存状态,而生存又是人类最低层次的需求。因此,与受灾者生存相关的需求是亟需予以满足的需求。相应的,生理相关信息和安全相关信息是受灾者最为需要的信息。突发事件中应该首先保证满足受灾者这两方面的信息需求。
43受灾者信息需求类别间具有层次性
受灾者不同信息需求类别间存在先后次序,且与基本需求密切相关。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安全需求;只有安全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出现社交需求;往后以此类推。因此,由基本需求衍生出的信息需求也是在前一层次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由本层次基本需求衍生而来。例如安全相关信息需求只会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由新出现的安全需求衍生而来。因此,在信息供给方面应按照先后次序给予不同信息类别不同重要性。
44受灾者信息需求表现出一定阶段性
受灾者信息需求随其突发事件背景发生发展而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受灾者信息需求在不同事件阶段的侧重点不同。灾前,感知到灾害而尚未受灾害影响的潜在受灾者主要需求安全相关信息;灾害中,生存受影响的受灾者则尤其需要生存相关信息;灾害后,受灾者生存得到保障,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信息需求开始显现。因此,应在不同的阶段重点给予受灾者不同的信息:灾前的风险防范信息,灾时的生存相关信息,灾后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相关信息。
5总结
突发事件中,受灾者所处情境要素的改变会使其产生相应的基本需求,基本需求又进一步衍生出信息需求。受灾者信息需求可分为五类:生理相关信息需求、安全相关信息需求、社交相关信息需求、尊重相关信息需求和自我实现相关信息需求。此外,受灾者信息需求还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认知和表达的不完全性,急需生存相关信息,信息需求类别间的层次性,信息需求的阶段性。相应的,在信息供给方面应做到以下四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首要满足的是受灾者生理和安全相关信息需求,给予不同信息类别不同重要性予以满足,在事件不同阶段随需求变化调整信息供给内容。
参考文献
[1]朱婕,张艳英.试论个体的信息需求[J].情报科学,2008,(12):1807-1809.
[2]刘发中.信息概念的普泛化问题[J].情报科学,1981,(2):13.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01.
[4]TDWilson.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3):252-253.
[5]TDWilson.On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6,(6):661,663,667.
[6]陈伟大,孙成权,吴新年.试论公众信息需求的满足[J].图书与情报,2006,(6):64.
篇5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网络舆论;舆情疏导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阶段,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道德滑坡等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近年来,以“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为代表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趋势,不仅阻碍了发展,还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网络舆情具有两面性。如能积极利用,就会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运用、管理”。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内涵和特征
网络舆情的变动折射出公众对社会的态度和意见,正逐渐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意愿的渠道。在众多的网络舆情危机中,尤以群体性突发事件导致的舆情危机最突出。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又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认为,“我国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或因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而积累、激发,由部分公众参与,有一定组织和目的,采取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甚至使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强度对峙状态的。”[1]例如,“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瓮安事件”等。
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诱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2]:结构断裂说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社会结构断裂,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制度结构分析说认为,在当今利益诉求多元的社会里,理论上应该存在着两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一种是封闭制度结构,另一种是开放制度结构,而现实中的制度结构大体就处于这两者绝对模型之中。社会心理失衡说认为,社会心理失衡是催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
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突发性、利益性、情绪性、冲突性等特点。近期又呈现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趋势。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及演变模式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因此舆论又称公众舆论。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者大家的意见。”[3]陈力丹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4]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表达意愿的平台。网络舆论呈现出平民性、交互性、监督性、非理性等特征。
网络舆论的演变大致有四个阶段,舆论潜伏期、舆论突发期、舆论蔓延期、舆论终结期。首先,舆论事件发生,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出现多种意见表达,舆论逐渐产生。第三步,意见分布趋于稳定,出现舆论群体,舆论逐步整合。最后,舆论事件终结。网络舆论的演变模式[6]如图1所示。:
三、基于4R模式的网络舆情疏导与管理研究
(一)概念
危机管理的4R模式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在《危(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如图2所示:
(二)4R危机管理模式具体阐释
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模式的内容可以具体阐释为:
1.减缩力。对于危机管理而言,有效的危机减缩贯穿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有效的危机减缩不仅可以避免时间浪费,争取主动,而且可以缓和危机带来的冲击。就缩减危机管理策略而言,政府可主要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四方面进行缩减管理。首先在“环境”方面,政府应安排相关负责人处于准备就绪的状态,并制定各种危机预案,随时做好应对危机的预备工作,建立与环境相适宜的预警系统与信号,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其次,在“结构”方面,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落实相关责任人,配备必要的设备,以便在危机预警状态下尽早减缩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再者,在“系统”方面,政府应重视电子网络与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类电子信息系统,并保证系统的顺畅正常运行,提高危机预警的效率。最后,在“人员”方面,应进行有效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危机管理责任人的预见性,让他们熟悉各种危机情况,包括如何利用网络媒体沟通等,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述管理措施作为政府组织持续运转和管理的一部分,可以预防危机产生,同时可以有效较低危机风险和威胁,从而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进行。
2.预备力。预警和监视系统在危机管理中是一个整体。它们监视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预警系统的功能有:危机始发时能更快反应(不良变化被注意到并传递出去);保护人和财产(通过撤离信号和开通收容系统);激活积极反应系统(如抑制系统)。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很直观地评估和模拟出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以警示相关者做出快速和必要的反应。因此,政府应重视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尤其是在网络媒体环境下,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可以更加便捷直观地收集与监测危机信号,从而及时激活危机反应系统,将潜在的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预备管理主要是进行危机的防范工作,政府可挑选危机管理、信息传播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危机管理团队,指导工作人员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进行日常的危机管理工作。
3.反应力。也就是在危机发生会,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以策略性地解决危机。危机反应管理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如危机的沟通、媒体管理、决策的制定和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等都在此范畴之中。在反应力这个层面,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以应对危机;其次是如何能够更多地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以便了解危机波及的程度,为危机的顺畅解决提供依据;最后是在危机来临之后,政府如何降低损失,以最小的损失将危机消除。
政府应对危机时的管理策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确认危机,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总结危机。在处理危机时,尤其要合理地运用沟通管理与网络媒体管理,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恢复力。一是指在危机发生并得到控制后着手后续形象恢复和提升;二是指在危机管理结束后的总结阶段,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支持,已免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
[2]谭和平.近五年来研究述要[J].贵州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2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3
篇6
关建词: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63-02
2006年《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国务院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标志着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目前,全国诸多省市根据这一体系建立了适合当地的突发事件预案管理方案和原则,而且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也根据实际制订相关操作办法,很多幼儿园总结了可行性方案,对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案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国内诸多教育研究者也投入到突发事件的研究中,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从经验总结、个案报告、法律建构、调查追踪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应急预案管理概念出发,幼儿园应急预案管理界定为:在幼儿在园内期间,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人身安全和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所制订的管理及处理方案。概念主要强调两类突发事件:一类是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伤害;一类是幼儿园特有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幼儿园教师或相关保育人员疏忽、失误而造成的幼儿在卫生、安全和意外事故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伤害。而管理和处理方案是幼儿园作为实施主体,面对两类突发事件所制订的一系列办法。突发事件并不会随时发生,但必须时刻做好准备。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周期,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法。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任何的研究预案都不可能全部概括各种发生的可能,所以在预案管理时必须具有动态可调整性,必须对于某些超常的灾变留有余地。
二、幼儿园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1.安全类突发事件:幼儿园中主要是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火灾,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幼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幼儿园师幼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幼儿园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幼儿园师幼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害事件:幼儿园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幼儿园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等。
4.自然灾害事件:幼儿园常见的包括洪水、台风、雪灾、地质滑坡、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从实际情况看,近几年发生频率高、问题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幼儿园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心理问题、幼儿管理、师德等方面。
三、成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成立应急管理机构,为了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加强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订与管理,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提高幼儿园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忧患意识,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要通过分层次的宣传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幼儿园教师及有关人员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和提高幼儿园教师、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幼儿园幼儿而言,应从儿童心理及生理特点出发,吸取幼儿园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重在引导幼儿了解日常安全规范,通过说教、故事、实践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而对幼儿园教师和领导干部而言,则要强化以孩子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意识,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幼儿饮食、卫生、交通等易发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幼儿园领导要抓好对教师、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培训,掌握防范措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并适当组织模拟演习,锻炼应变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幼儿园管理体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管理是幼儿园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对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订和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可以有效地落实演练责任,加大力度,从思想上引起相关责任人的高度重视,真正将预案管理当作幼儿园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
4.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凸显幼儿园应急预案的特点。目前,幼儿园应急预案的主要问题在于操作性不强,虽然已经制订了诸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实效性不强,不仅没有达到制订预案的目的,而且没有突出幼儿园本身的特点。因此,在制订预案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国家预案编制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应该尽量本土化,并体现主动性,应尽可能地标准化、规范化,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如幼儿饮食卫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成立食物预案小组;落实各部门职责;日常工作要求;食品原材料到信誉好的厂家购买;掌握好视频原材料库存量及存放时间,原材料的储存要分类、分架、离墙离地等。事故应急处理,做好留样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汇报。幼儿家长接送制度的制订及相关事件的预案处理、幼儿出门制度等,针对幼儿易发生的诸类事件进行预案和后期更新管理。
篇7
【关键词】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系统;系统特点;运行条件
一、应急物流产生的原因分析
应急物流需求不仅产生自“天灾”,也来自“人祸”。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自然灾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每年给社会造成的额外物流成本目前无法估计,应是中国支出的最大的应急物流成本。
2.决策失误。由于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完备以及决策者的素质限制等原因,决策者一旦决策错误,就会造成物资上的损失,这些损失往往在物流系统中体现出来。
3.国际环境复杂。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2006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5%。从国外到中国的海上、陆上和空中物流通道常常受到战争的威胁和干扰,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风险。只要中国进一步强大,这种风险就会加剧。因此,建立中国的石油应急物流体系应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4.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向商家退货现在更加自由和方便,汽车、家电等产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厂商必须召回。一旦发生这样的召回事件,其应急物流成本一定会吞噬掉这些产品的销售利润。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厂商必须建立处理紧急退货、召回等事件的应急物流系统。
除了以上4个原因以外,还有来自第三方的原因可以导致厂商出现应急物流需求,比如因道路建设断路而绕行使在途时间延长、交货期延长,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货到而不能及时提取等,影响工期和市场销售。
二、应急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应急物流的概念有很多,本文倾向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的定义: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实际上是指危机发生时对物资、人员、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
三、应急物流系统概念及特点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流体、载体、流向、流速、流量、流程。
应急物流系统是指为了完成突发性的物流需求,由各个物流元素、物流环节、物流实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与一般的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或供应链物流系统具有如下不同的特点:
1.应急物流系统的“时间”要素特点。应急物流系统除了应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外,还应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即应急物流需求发生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应急物流需求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因素,即应急物流系统有七个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时间。
2.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区别于一般的企业内部物流或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经常性、稳定性和循环性。
3.应急物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上,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应急物流需求和供给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是不确定的,而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将其纳入应急物流系统中。
四、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就是以最短的时间、尽可能以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应急物资,以适当的运输工具,把应急物资在适当的时间运送到适当的需求地,并以适当的方式分发到需求者手中。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具有如下特殊的设计原则:
1.应急物流系统的事前防范与事后应急相结合。应急物流需求的事后选择性决定了一个高效率的应急物资信息系统和应急运输工具信息系统应该成为应急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突发事件暴发前,建立全国范围的以应急物资和应急运输工具为主题的大型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对于突发事件暴发后,应急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2.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益。应急物流的突发性、流量不均衡性和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益。应急物流系统要对应急物资的采购机制、运送机制进行设计,对各种运载工具的运输能力、运输路径和运送方案进行比较并给出满意方案。应急物流系统设计还应包括运用GPS、GIS等手段对运输过程进行控制调度。
3.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法律机制并存。应急物流多是针对突发性的灾难性的自然或社会公共危害而进行的物流活动,是整个社会公众或社会公众的一部分,所以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不仅依靠市场机制更要依靠行政机制和法律机制。
五、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分析
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是指为了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流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整个社会的行政制度、公共政策、法律制度和技术支持设施所应具备的条件。
(一)监测预警机制
监测与预警是一切应急事件救援、处置、处理的基础,各级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收集、归纳、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上请下达,形成联动。对早期发现的、影响可能较大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灾害性突发事件,应通过主管领导或管理部门会同卫生、防疫、地质、气象、消防、防洪、环保等有关专家进行风险预测评估,提供预警意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二)全民动员机制
应急物流中的全民动员机制可通过传媒和通信告知民众受灾时间、地点,受灾种类、范围,赈灾困难情况,工作进展,民众参与赈灾的方式、途径等。
(三)政府协调机制
紧急状态下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主要包括:对各种国际资源、国内资源的有效协调、组织和调用;及时地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处理意见、措施或预案;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单位生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和办法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应急物资保障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
(四)法律保障机制
法律保障对应对处理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安全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规范个人、社团和政府部门在非常时期法律赋予的权利、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五)“绿色通道”机制
为了保证应急物资的顺利送达,可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绿色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在必要时可以给予应急物资优先通过权,这样可有效简化作业周期和提高速度,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缩短应急物流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六)应急报告与信息公布机制
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是决策机关掌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以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公布突发事件的信息,是政府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体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紧张氛围。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是应急物流保障,也是有效救灾的重要手段。
(七)应急基金储备机制
应急物流活动中的资金流是不可忽视的管理环节,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来说,突发事件的侵袭会对地区甚至全国造成各方面不利影响。应急基金的筹措和管理无论方式如何,法制化、规划化和经常化是十分重要的。
(八)应急物流系统的技术支持平台
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应急物流运载工具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应急物流预案数据库,构筑应急运输方案自动生成的应急物资运输调度平台,以及基于GPS、GIS的应急物资运输监控平台。
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系统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应急物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系统理论。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是要求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保障的。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系统。
参考文献
[1]欧忠文,王会云,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4,(3).
[2]高东椰,刘新华.浅论应急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3]王文亮.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篇8
关键词:高校治安;突发事件;预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5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高,后勤社会化趋势明显加强,外来人员增多,使我国高校校园呈现出地大、人多、事杂等特点,高校治安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校园治安环境日益复杂、高科技犯罪层出不穷、校园群体性暴力事件增多等,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一、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点
在西方,突发事件一般称为危机,美国教育部2003年编写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一书中指出: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和飓风),恶劣气候,火灾,化学与危险品溢出,交通事故,学校枪击事件,炸弹危险,医学紧急事件,学生或教职员死亡(自杀、他杀、过失和自然死亡),恐怖事件或战争等。我国学者朱晓斌将学校危机定义为:“突然、未曾预料的事件,学校总体上或重大部分可能受到严重的、消极的影响,通常包括严重伤害或死亡。危机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学校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如何反应。”从国内外两种解释分析,突发事件是指社会上因各种原因突然发生的,一切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重大事情。而高校治安突发事件则是指群体或个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或达到某种目的,违常态并在人们没有思想准备或无法知晓的情况下,选择特定的时机和手段,实施违反治安管理处法的相关规定,突然发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响学校稳定的事件。我国高校治安突发事件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诱发因素多样性。我国高校的周边环境不容乐观,一是校外租房情况严重,校园内外布满了“出租房子”广告,内容煽情,手续简单,无需登记,隐患重重;二是校园周边酒家、餐饮店、排挡密布,经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十分复杂;三是校园附近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星罗棋布,品格不高;四是校园周围违章建筑繁多,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令人担忧;五是社会流动人员以推销产品或拾垃圾为由,进行鸡鸣狗盗活动,管理难度很大。这些都是诱发治安事件的主要因素。
第二,组织行为隐蔽性。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交流便捷,通讯方式呈现多样化,高校师生和校外人员都能利用网络、通讯,将信息秘密传递,这都加大了学校管理者的查获难度,甚至根本无法再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三,影响的扩散性与持久性。随着高校网络和通讯的日益发达,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也开始出现扩散性的态势。一些治安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会随着事件的平息和时间的推移尽快消失,其中对部分师生尤其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那些受校园暴力事件影响的学生,心理受到的创伤更难以在短时间内抚平,甚至可能成为心中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第四,产生后果的危害性。高校的治安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也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那些行为性质特别恶劣的治安突发事件,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杀人案件,在全国范围内造成轰动,高校在人们心目中“圣洁”的形象受到严重冲击。
第五,事后处理的复杂性。高校发生的治安突发事件,大部分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但一些师生要求的合理性又同反映形式的违法织在一起,增加了解决矛盾的困难性,同时,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也加大了处置这些事件的难度。还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处理更为复杂。尤其是学生非正常死亡后,家属大闹学校,动辄要求学校巨额赔偿,学校的安抚工作十分难做。同时,由于参与人数众多,部分学生思想上存在“法不责众”、“社会对大学生包容”的心理,以及一些师生对行为合法性存在认知偏差,这些都给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带来不小的困难。
二、我国高校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1.高校办学规模增大,生源复杂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计划外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各类自费生、自考生、函授生、旁听生纷纷进入校园,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在知识水平、道德水准、行为方式、性格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相互容易产生矛盾,而且学校教学、后勤服务等设施没有跟上发展步伐,特别是高校保卫人数并没随之增多,有的高校根本就不重视学校保卫工作,甚至还将保卫部门取消或合并,从而造成保卫力量严重不足。另外,由于办学经费紧张,一些高校在人防、物防、技防上工作薄弱,在校园重要的地方没有安装报警器、摄像头等防盗设施,技防几乎为零,这些都给学校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
2.校园环境社会化,治安复杂
高校附近网吧、舞歌厅、电影院、游戏厅、宾馆等娱乐场所发展迅猛,且大部分场所日夜营业,同时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外来人口,综合素质不高,常出现相互不法竞争的现象。这不仅扰乱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严重腐蚀了部分学生的思想,成为治安、刑事案件的诱因。在一些开放型的高校,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明目张胆到校园内寻衅滋事、调戏女生、敲诈勒索,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治安秩序。
3.部分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隐患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就受到父母宠爱,自理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又面临着学习、情感、就业等多方压力,造成心理和认识上的极大困扰,一旦某种愿望落空或遭受人生挫折,便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进而采取危害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一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达到了16.5%。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的关键环节,一些大学生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引导,才最终导致犯错。
4.法制观念淡薄,危机教育缺失
一是高校许多治安问题与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密不可分。尽管大学生都接受过法制教育,但目无法纪或者弄不清学校违纪与违法犯罪之间关系的学生却相当普遍。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涣散,哥们义气重,有时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不计后果;也有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而是采取报复手段来讨回“公道”。二是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和落实预警机制,师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和危机管理的技能。当治安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没有预防和应对经验,高校防范意识和行动应对能力降低,从而使被感知的信息出现失误,导致行为反应失常,甚至有的高校还抱有“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这些都往往成为治安事件发生的诱发因素。
三、建立高校社会治安事件的预警机制
1.建立信息监测机制
总体来说,任何突发事件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其中总有一些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具有较强的预警意识,加强舆情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信息监测机制包括对校园内部的监测和对校园外部的监测。校园内部的监测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中心、学习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安全保卫中心等管理组织来收集校园的最新信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形成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电子档案,提高心理干预的效能,以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在心理危机形成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预警级别,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同时,要定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班级,深入学生,深入宿舍,深入教室,特别是那些问题多、矛盾尖锐的地方,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情绪热点,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治安突发事件的征兆,抓住突发事件的诱因、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校园外部的监测,则是指学校同样要对外来人口进行监测,特别是那些整日游手好闲游荡在校园内的外来人员,成分较为复杂,综合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高校外来人员引发的案件占高校治安、刑事案件40%以上。因此,学校保卫、教学、学工、后勤、医疗、心理咨询等相关部门要建立纵横交错、信息与资源共享的情报网络,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人物,掌握最新情报,从多个角度分析情报的可靠性,在第一时间内将情报迅速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2.制定治安突发事件应变预案
防止校园治安突发事件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即突发事件应变预案。突发事件预案是提供应付、处理突发事件所需要的人力、组织、方法和措施的一整套应急方案。美国公关专家罗伯特・L・狄思达在《公关关系手册》中写道:“最好的危机管理方法是:预先防备,知道去找谁和按哪个电钮……,预案是一种根据不同情况设定的方案,然后确定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高校最好在预案的基础上,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编辑校园治安突发事件处理手册,便于有效地指导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在不同的治安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敏捷地处理危机。与此同时,突发事件预案制定后,不仅要组织人员进行演练,而且要从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修改,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生治安突发事件,就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这样就可以使高校管理者做到事发临危不乱,从而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在于使学生知法懂法,更重要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这是预防和控制高校治安事件发生的关键。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学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法制教育应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让新生了解以往大学生违纪犯罪典型案例以及对社会、家庭、他人、自身带来的危害,敲响警钟。二是法制教育课的内容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详尽地讲授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违法犯罪界限的法律;社会、家庭、他人、自身权益保障的法律,使他们学以致用。三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开设法制宣传专栏,开展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有奖征文和“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
4.畅通外部沟通机制
外部沟通一般指学校与学校之外,包括媒体、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的沟通。首先,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一方面可以让上级部门准确地掌握高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可以帮助高校获得更多的经验和信息,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要时刻保持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减少公众及媒体对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排除外部干扰因素,集中精力处理治安突发事件。最后,高校要保持与学校周边社区的沟通。及时掌握最新状况,消除各种治安隐患,限制各种消极因素,为高校预防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设立层层防线。
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高校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治安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使高校管理者在处理和应付治安突发事件中处于主动地位,提高高校应对治安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Virgi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2).Resource Guide For Crisis Managemen In Virginia Schools. l-8.
[2]朱晓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45-50.
[3]朱新力.高等学校突发事件的诱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6).
[4]黄月法.高校治安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12)。
篇9
由新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博弈所引发的关于微博自净化讨论
事实上,我们对于微博的广泛关注,并不仅仅因为其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服务和信息传播平台,而是因为它在近来一系列的突发事件、公共事件中所扮演对舆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类似于“监督者”的角色。早在2009年的湖北宜黄强拆事件中,我们就见识到了微博强大的与事件几乎同步的报道效力。正是由于报道中呈现出的强烈的即时性和现场感,使得许多网友加入到对此事件的关注中,最终为此事件的解决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日本3.11大地震之后发生的抢盐潮,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让我们感受到了其强有力的辟谣能力。随后还有“郭美美事件”,微博几乎是以“第一推手”的称号在这场由网络事件上升成的公共事件当中,积极地传播、引导、监督着。而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微博用户广泛地关注、转发、评论,一时间使得微博成为了公众舆论的风向标。此外还有最近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关注的毒胶囊事件,其发端于一位央视著名主持人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条警示公众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的消息,原因是这些食品存在严重的健康安全隐患。
以往以私人交流性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微博,现在已逐渐被许多政府部门、传统媒体、企业等加以利用。甚至有人提出了“微博问政”这一新主张,要求将微博的社会监督功能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话语权的解放,让全民都能享受自媒体到来的时代。而在这一场由新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博弈所引发的关于微博的讨论中,一个概念频繁进入我们的视线,这就是所谓的微博自净化。关于媒体自净化的功能,其实早在网络诞生时就已经出现。传统媒体线性的传播模式割裂了受众两者双方的角色互换,因而无法满足公民的话语表达意愿,话语霸权一度成为了许多问题无法顺利解决的关键。直至网络公共空间的形成,民众开始拥有了较为开放和公平的舆论发表平台,不同言论、观点的碰撞,让相对僵化的社会权力体制出现松绑。基于意见的自由市场而发展起来网络,具备了这种自净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帮助网络逐渐成为了社会民主建设进程中不可取少的一个监督员。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鲜的血液,而微博就是如此。
微博横空出世后的种种表现不仅让人们惊喜,也让人们逐渐开始审视这种新型媒体究竟有多大的能量,又能否从根本意义上改变现有的传播格局。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中,微博被称为是最具杀伤力的舆论载体。其杀伤力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而言,其自身的即时性、草根性、移动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突发舆论事件的天然载体。在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微博不仅成为了舆论传播的中心和渠道,同时也参与了舆论形成、发展和引导的过程。微博的这一如此强大的舆论导向能力,按照陈力丹教授的观点来说,就是新媒体“自净化”作用的体现:“它既可能比传统媒体更为迅速地传播流言,但也可能成为迅速制止流言传播的最有效渠道。因为在微博这个渠道上呈现出一种“意见多元”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可能使得健康的意见通过观点交锋而战胜非理性的意见,在学理上这是信息载体的“自净化”能力——其实,‘意见多元’本身是更为安全的状态,希冀只有一种意见存在和流通,反而意味着潜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2]”但就在大多数人肯定了微博的这种自净化能力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出现。他们对于微博自净化究竟能否真正实现这一问题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见解。综合来看,其主要忧虑在于:微博自净化的最终或者说直接表现,在于微博上言论的自净化。但言论是由人创造的,人的理性、知识、思想与认知才是根本上决定言论内容及其走向的关键与核心。如果缺少了人的理性,也不可能存在言论的理性。即使人们掌握了再先进、再开放、再自由的传播技术,也无法真正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民主、自由、公平与公正。因此,如果微博只是作为一种传播工具,那么它并不能具备自净化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必须配合其他的手段或者规则,例如:法律、政策、教育、制度等。对于微博自净化功能的讨论,实际体现了人们关于媒介属性认识的不同观点。媒介到底是什么?媒介与人之间究竟又存在何种关系?是媒介影响了人,还是人改变了媒介?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总能在不同的阶段为我们的研究带来新的灵感。微博自净化正是如此。
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微博自净化
媒介生态学起源于北美。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是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生态”这一概念。他创立的这一表述旨在帮助人们理解传播技术和媒介对文化在深度、广度方面所引起的生态式影响。但将媒介生态学正式推展到媒介研究学术领域的则是来自纽约学派的尼尔•波兹曼,他在60年代晚期将“媒介生态”这一术语运用到了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的研究课程上。所谓的媒介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现象和媒介生态规律的漫长认识,也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经验和媒介生态知识的逐步积累和系统构建。[3]在媒介生态学中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媒介生态”和“媒介环境”。在媒介生态学的范畴,西方学者主要有两个关注点:一是技术或者说是以媒介为代表的技术力量对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影响;二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反思技术理性,企图恢复人的本性和人类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健康关系。尽管关注点有差别,但西方学者的研究仍是以人为中心,并都围绕着技术或者媒介技术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 校企合作;意义;政府;市场;反思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马加爵在打麻将与同学发生纠纷后,杀害四名舍友,并将尸体藏于寝室柜中;“非典”时期教育部了限制高校学生离校通知后第二天北京飞往长沙的 7136 次航班上 231名乘客中有90 %是高校在校生;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起火,?4名女生为了逃生,从6楼阳台一跃而下, 4人均当场死亡。火灾原因初步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2010年4月5日晚,北科大三年级女生、21岁的陈蕾从旁边教学楼的9楼纵身跳下,身体摔成了三截,当场死亡;2011年12月份19日,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绝大部分学生因不满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集体罢餐……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等院校,面临着频频发生的种类繁多的突发事件,对学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安、压力与伤害。及时有效地处置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不仅关系高校的秩序和声誉,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只有建立起正确的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和采取恰当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高校管理部门才能有效的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预防和应对学生突发事件。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由突发事件的定义引申,可以把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定义为: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此事件由于受到高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事前难以预测,影响广泛,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大学生起主导作用,同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在较短时期内骤然发生并容易迅速演化为较大的规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甚至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对学校甚至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冲击、威胁或危害。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分类
1、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当一种未知的传染性疾病引起突发事件时,初期易被忽视,而一旦爆发,传播速度快、传染面广、危害性大。如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造成一些高校学生心理的恐慌和教学秩序的混乱。
2、政治类突发事件。此类突发事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学生聚集性强,事件扩散速度快、社会影响大,而且多种矛盾交织,事件虽然可以预见,可一旦爆发,仅仅靠学校自身处置难度极大。
3、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学生宿舍被盗、学生被抢劫、伤害、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
4、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
5、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包括由于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学生食堂卫生、食物质量、教育质量、教学收费等问题,引起学生不满而罢餐、罢课等。
(三)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群体的特殊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体往往是众多有共同利益诉求或共同心理倾向的一定区域内的学生群体,主体结构比较单纯。二是影响的广泛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展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沟通极其活跃、频繁,影响波及的公众人数按参与学生数呈几何数递增。三是演进的不确定性。引发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诱因可能是一个单纯的因素,但事件可能发展为由众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四是复杂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由其本身矛盾的复杂性决定的,本身就是一个突变的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五是诱发因素的多样性。从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看,诱发原因多种多样。六是组织行为的隐蔽性。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递快捷多样,利用网络通信,将信息迅速隐蔽传播,信息很难及时掌控。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做好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预警机制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树立消除隐患意识,见微知著,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加强内部管理,把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在校内。
1、收集信息,掌握动态。收集信息、掌握动态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要多渠道收集,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网络等多渠道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全方位收集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性格特征、家庭、思想状况等信息,多方面了解学生动态。
2、日常疏导,及时化解。学生要保持健康的人格、心态和思想状态,日常疏导对于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卓有成效。如果发现有突发事件爆发的端倪,应该及时疏导,本着宜解不宜结的原则,将矛盾的症结找到,逐步化解,及时制止,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 上一篇:残疾人教育培训
- 下一篇: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