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规律和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的规律和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字的规律和特点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审美化

引言

审美是一种很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美的感知应当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是针对好的文字、文章,在对于汉字的学习中同样可以透过汉字体会到它的规律与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汉字中从枯燥的识记过程进入到对汉字的赏析阶段,能够引导学生领会到汉字的美,那么学生对于汉字的识记必然会效率更高。

一、识字教学审美化的依据

1.汉字的审美特征

汉字本身是具有很高的美学造诣的。汉字讲求分布的对称,然而又不失灵动,汉字有繁有简,笔画繁复的汉字必然结构紧凑,笔画简单的汉字几何线条明朗、落落大方。无论在哪种文化中,文字的书写都讲求规范、美观,然而只有汉字的书写最后能演变成一门经久不衰的艺术――书法,这不仅和汉字的书写者的书写水平有关,更重要的是汉字本身就具备很深的美学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这不仅能够让汉字的学习更有效率,也能够提升他们对于学习汉字的兴趣。

2.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很深的艺术涵养,然而,他们也有自己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小学生的审美特点更多的是和乐趣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觉得有规律可循、有趣的东西往往是有意思的东西,而有意思的东西又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引发他们对于事物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审美心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因此,想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可以从汉字构成的规律性和趣味性着手,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想学、愿意学。

3.识字教学的科学性与规律性

识字教学的科学性与规律性是和汉字本身的特点息息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汉字的笔画、汉字的构字、汉字的书写等方面来充分体会汉字的美。汉字的笔画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汉字由五种最基本的笔画构成:横、竖、撇、点、折,这五种笔画各有各的特点。在学习“横”时学生会想到横跨的大桥,在学习“撇”时又仿佛看到风中婆娑的柳枝,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将帮助他们更好的体会到汉字之美。汉字的构字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例如“雨”中就有好多的雨点,让学生更多的领会到汉字的特点,也能够加深他们对汉字的识记。汉字的书写同样有很深的美学造诣,书法的美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和学生们更贴近的是让他们看到汉字在书写过程中存在的规律,这种规律背后也能够折射出一种异样的美。

二、识字教学审美化的策略

1.生活审美化的识字启蒙

学生的识字过程如果能够和他们熟知的生活相结合,必然能够带给他们更真切也更直接的审美体验。汉字的构成其实有很多来源于生活的依据,很多字的构造都是从生活中取材。例如,“木”字就和生活中常见的树木形状很类似,就仿佛一株小树苗立在我们眼前。两个“木”在一起则构成了“林”,三个“木”的结合也就形成了“森”,这种象形的构字方法很有特点,让学生领会到这个特征,能够很好的加深他们对于汉字的识记,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汉字的美。

2.游戏审美化的识字之路

将识字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必然会深受学生们喜爱。可以在班级内展开和识字有关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让学生对于汉字和汉字描绘的实物展开对比,这会意外的让学生发现其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联结。例如“火”就像极了一团燃烧的烈火,“人”其实很像一个在走动的人的躯干,可以让学生进行“比一比”、“猜一猜”的识字活动,通过将图片和文字进行相应的对照,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关联,这个过程也能让学生意识到汉字构字的思路和依据,游戏审美化的识字之路也就随之展开。

3.书法审美化的识字之美

书法不仅是一个写字的过程,书法更是一门迷人的艺术,这门艺术后有其独有的文字之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很好的书法能力,然而,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和书法相关的课程,书法水平的培养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学生只有勤写多练才能让自己的书法水平有进步。此外,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对于名师的书法作品进行赏析,要引导学生正确的欣赏这些作品,不同的书法家的笔法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书法如行云流水般舒畅自然,有的书法则笔触铿锵有力。让学生多看,多领会这些书法背后蕴藏的美,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书法水平,对于他们的识字过程也很有帮助。

4.意境审美化的识字之妙

汉字的构成不仅具有科学性及规律性,很多汉字还能够传达出古人的某种价值与情感,这其中自然会蕴藏着某种意境。“美”就是一个很有趣的汉字,在古人的意识中,他们觉得“羊”“大”就是“美”,于是,这两个字上下叠加就产生了这个新的汉字。让学生了解到汉字构字时的很多小故事不仅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古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及价值观,这其中也能流露出一种深藏意蕴。

结语: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汉字中也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启发让学生领会到汉字的美,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于汉字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汉字的构字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对于汉字的识记效率。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识字的过程更多的和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相结合,并且加入有趣的识字小游戏,这将会充分引发他们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此外,要从形式上、构造上以及发声上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中蕴藏的美,这样才能实现识字的审美化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缪顶宏;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2] 安双华;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年04期.

篇2

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得掌握汉字学的有关知识。

一、教师应掌握一些汉字科学知识

为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至少应该掌握以下汉字科学知识:

1.汉字因义构形,形、音、义结合。

众所周知,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具有因义构形的特点。如“潮”,“氵”表义,“朝”表音,意为海水的涨落;“巢”,下边是树木,木上“田”为鸟窝,“巛”表示三只鸟,合起来以众鸟栖于树窝表示“巢”义。“潮”和“巢”虽然同音,但形、义不同,掌握其形、义,阅读、写作时自然容易区别。

2.汉字构字有规律,具有严密的系统。

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应该指出,古人并不是先定出六书原则然后才造字的。在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会意和形声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如象形字“木”,似树木形■;指事字“本”,在“木”下加一横,指明树根之所在,义为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会意字“休”,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为休息;形声字“沐”从水,木声,本义为洗头发。其中形声是一种最常用的造字方式。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包括《次常用字表》)3500个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每个汉字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都和其他相关的汉字建成不同的系统,如部首系统、声符系统、意符系统等。如与祭祀祈祷有关的字多归“礻”意符系统“禄、祸、祈、祝”等;“抱、饱、雹、鲍、胞、苞”中“包”是声符系统。

3.汉字书写知识。

有的汉字的写法与字理无关,是为了书写速度快和美观而改变了笔画,甚至调整了笔顺,这与汉字书写的知识有关。如“车、牛”做左偏旁时末笔的横改成了提,笔顺、笔画皆变了;“尹、争、寻、雪”等字都有部件“彐”,有的横右出头,有的却不出头。为了免于小学生的死记硬背,教师是否应将这里面的道理教给学生呢?

因此,笔者认为高效的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构字规律、系统性规律、汉字书写知识等来展开。教师应当掌握以上有关汉字科学的知识。当汉字学知识支撑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时,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二、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之大不同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当教师懂得一些汉字学知识后,在识字教学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根据汉字的特点教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也就会大不相同。

1.教学方法大不同。

教师不懂汉字科学知识,教学汉字自然会出现许多不科学的方法,其中最突出、最明显的是忽视汉字的表意性质,违背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和汉字的系统性规律。由此带来的教法多表现为:教师出示生字后,把“自”放给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你想怎么记就怎么记!”于是,学生们产生了各种方法。比如眼中无汉字特点的死记硬背法,用当下最盛行的方法“加一加”――“山+夹”来识记“峡”。再如随意解字“形”的拆字法:“富”――有宝贝有一口田就是富有,将“宀”断章取义,对“”这个象形字(酒坛形)任意分解;“胖”――是“半”个“月”亮,不知“月”是“肉”,“半”是声旁。

像这样不顾汉字特点任由学生的曲解字形法、机械加减法等识字方法,看似民主、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是忽略或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之所以“失守阵地”,放任学生“想怎么记就怎么记”,是因为不懂汉字学知识。当教师懂一些汉字学知识,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大不相同。如我们课题组的教师这样教这几个字:

“峡”:“两山相夹”的水道称为“峡”,如长江三峡。引申为两山之间,如峡谷、山峡;“夹”表义兼表音。教师只要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点破,就将“峡”的音、形、义关系统一地教给了学生,这教法是不是比教师不懂、不解析,只让学生肆意发挥,机械抄写容易理解、识记呢?

“富”:上部“宀”是房屋,下部“”(fú)是象形字,古文字“■”,像酒坛子形,并非“一口田”,本义是酒坛子。可见“富”表示的是有住有吃还有酒喝的富足生活。“”还兼表音,在“”这个声符系统中,还有“副、福、幅、蝠”等字。学生理解了“”的形、义,书写时就不会漏写“一”这个酒坛口,少了它酒坛就不完整了。

“胖”:“月”叫月肉旁,在很多字里表示跟肉体有关,比如“肌、肠、胃、肾”,“胖”用月肉旁说明跟身体有关,“半”表音。

学生自由识记的方法看起来很形象,好像很容易记住字形,其实,如此解析汉字不但违背了汉字科学,而且只能就一个字认识一个字,不能做到系统化地识字,从长远看反而造成识字效率的低下。

2.教学效率大不同。

篇3

“‘科学识字’关键在‘科学’二字,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汉字本身的科学,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具体讲:第一,讲解汉字要符合汉字科学;第二,教法要适合汉字的特点,还要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尤其对难学的字,不能违背汉字科学,而是要创造合适的方法教好这个字;第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传授汉字本身所负载的文化知识或信息;第四,解析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并使之成为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基础,从而达到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相融共长,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第一,讲解汉字要符合汉字科学

这是识字教学科学化的关键。多年来公认的识字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条是“符合汉字规律”,但该要求始终难以落实。原因是广大语文教师并不清楚汉字规律,教学无法去“符合”。汉字博大精深,汉字规律只有汉字研究专家有条件和能力去研究和揭示,并著述进汉字学著作中,广大教师只能通过学习汉字学来掌握汉字规律。所以,教学要“符合汉字规律”,实际的说法应是“符合汉字科学”。

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教育要求传授科学的知识,教学汉字科学的知识,才符合教育科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偏旁左“阝”,音fù,甲骨文写作“ 、

”,像人在土山高坡边上挖的脚窝(台阶)形,作部首表示山、台阶义,如“阵、阳、阴、防、陆、际、阿、陈、阻、附、坠、降、限、陡、陟、陨、险、院、陵、陶、陷、陪、隆、隔、隙、障、隧”等字都与山有关,“阶、除、陛”表示台阶――这样根据汉字学解说左“阝”,学生容易理解,做到系统识记,学得轻松且效率很高!将左“阝”教作“左耳刀”,部中几十个字就不好理解了,学生只能死记单字,这样学得累、无兴趣,识字效率也很低。所以,温儒敏、巢宗祺教授主编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一书对识字教学特别强调:

“汉字教学要想由难变易,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材编写等方面,做好多方协调工作。面对这些由汉字性质带来的诸多复杂问题,汉字教学的方法和程序,必须运用汉字学的科学原理使其科学化,不能因为教学内容显示出的知识不多,就认为教育者所需知识也很简单。小学识字教学是一个尖端的课题,在这个领域遇到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汉字学成熟理论支撑,才能处理得当。”

第二,教法要适合汉字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先说“适合汉字的特点”。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汉字的特点主要是与拼音文字的不同,它是形音义的统一。同时,汉字又是一个大系统,每个汉字、偏旁都与大系统中的一些字形成子系统,讲对一字,容易掌握一批字。比如“卩”偏旁,据其音,容易理解“节、疖、爷”的形音关系;依其义,容易理解其表义的一批字。教成“单耳刀”,是据形命名,忽略音义,学生就不好理解“卩”系统的字了。

要注意的是,小学教的是现代汉字,不是古文字。数千年的演变,很多字的音形义都发生了大小不等的变化,特别是规范简化字后形成了现代楷书的特点,因此,教学更应“特别关注”现代汉字的特点。比如音变,“怡、始、治”是古代形声字,声符“台”音yí,但现在读tái音,在“怡”等字中已不能表音。比如形变,“乔”,繁体“”,从夭(弯曲)从高(省去亠),表示高而上部弯曲(如“乔木”),高兼表声;“”从清代起简化为“乔”,一撇一竖变得既不能表义也不能表音。汉字学对这些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偏旁,称之为“记号”,与声符、意符并列为汉字三字符,“怡”“乔”等字于是被称为“半意符半记号字”。识字教学要符合汉字特点,就要根据这些特点来施教。如果对“怡、始、治”“乔”还要采用形声字的教法,反而会使学生迷糊。

有些字的形变与书写有关。写字要快而好,就要讲究笔顺。人们书写时,往往会选择最短的运笔路线,利用书写的连续性,根据这两个原则而形成了笔顺规则,成为汉字又一特点。如“万”字,第二笔曾经是撇,与第三笔横折钩衔接不好,不能形成连续性,1997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改第二笔为“横折钩”,使这一笔向左上方勾起,顺势写第三笔撇,笔势衔接因此而“顺”。正是为了书写得顺,许多汉字改变了笔形。如“匕、工、土、己、子、马、王、车、止、牛、正、业、且、生、丘、立、耳、至、血、豆、里、佥、直、鱼、、堇”做左偏旁时,末笔的横要改成提,如“比、巧、场、改、孔、驼、球、轨、此、牧、政、邺、助、甥、邱、站、取、到、衅、豌、野、剑、矗、鲫、鼓、勤”。甚至“足”“岂”做左偏旁,末笔也要改向右上方提去,如“跳”“凯”。这些左旁的末笔统一向右上“提”去,正是为了顺势写右旁的首笔。

为使书写得顺,有些字的变形甚至违背字理。如“角”字,金文写作“ ”,上边是牛角尖,下部是牛角纹理。后来小篆写作

再说适合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自然要适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学生有喜欢理解记忆、喜欢探究原因、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等特点。有人说学生记忆力好,教学就应该让他们死记硬背,这是概念错误。死记硬背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适合汉字特点的教学在大多数时候也适合学生特点。如,“隹”是鸟,音zhuī,学生掌握了此知识,就容易理解“雀、集、雁、雄、雏”等字与鸟有关,“谁、推、堆、维、唯、崔、催、锥”等字与“隹”声有关。小学生对“隹”的四横不理解,常与“住、佳”两字相混。对此,教师就溯源到金文

“■”,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到:“隹”的四横是鸟的翎毛,因而记忆深刻而不相混淆了。显然,这样科学地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并感到有趣,不但识字效率高,也容易激发其探究精神。某次课堂上,有学生举手问老师:“雀是小隹,就是小鸟,孔雀为什么是大鸟?”幸好老师有准备,告诉她:“孔在这里表示大。”也有小学生学了指事字“一、二、三”后问老师:“‘四’为什么这样写?”老师也不清楚,只好课下加紧学习汉字知识。

到的。

第三,适时适度地传授汉字文化知识

汉字本身蕴涵着博大的文化知识,传授小学生,可以增进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但是小学识字教学以提高识字效率为主,不应刻意追求传授汉字文化。如果教学遵循了汉字科学,也就同步传授着汉字文化知识。所谓的适时适度,经我们的实践体会,就是在识字教学中的自然传授。这样,识字教学中传授的汉字文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汉字本身的文化,即汉字学知识;另一是汉字反映出来的文化。

1.汉字本身的文化

汉字从产生演变至今,历经数千年,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其中有不少知识值得小学生学习。比如,“六书”构形法、汉字系统性、古今字体、同音字与同形字、汉字解析法。如果教师科学地解析汉字,学生就能在识字中获得这些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亻、日、月、果”等字时了解了象形字,学“灭、看、喜、牧”时理解了会意字,学“郎、恳、嘉、膨”时学会了形声字,学“怡、始、治”等字时理解到“记号”,同时在学习这些字的过程中,学会了科学的自主识字方法,感悟到了汉字的表意性质。

2.汉字反映出的文化

汉字因义构形又因形表义,此“义”,即是造字时对当时自然界、社会、艺术创作的反映。科学地解析字的形音义关系,自然要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学生在学字的同时,学到了古代的有关知识。比如学习“卩”(jié),通过甲骨文形“■”,了解到古人屈膝跪坐的生活方式。学习“象”,了解到我国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有大量的大象,“豫”字从象予声,是大象缓行自乐之义,由缓行引申为犹豫。再如“教”字,从孝从攵,“攵”是“攴”(音pū)的形变,“攴”是“又”(手)持带杈棍轻击之形(比如“敲”),“攵”与“孝”合体,反映了古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教”的古文字“”,会意为持棍棒督教小儿学习,“×”是“爻(yáo)”的省写,表声。)

所以,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同时传授着汉字学知识,受到文化熏陶。反过来,学生在科学解析汉字中也能体会到古代文明的博大,体会到汉字构形的科学,体会到祖先造字中的聪慧!如此教学汉字,简洁明了,知识量大,逻辑性强,语文味足,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显出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第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相融共长,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汉语言文字包括汉字、音韵、词汇、语法四要素。汉字具有形音义,直接参与到阅读、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字音,不仅可以利用音符系统快速识字(如“青”字带出“请、清、清、情、晴、精、静”等字),而且可以理解诗歌的押韵,在朗诵中有意地将韵脚读清晰,感受诗歌的声韵美,使拼音学习与朗读艺术、文学欣赏融为一体。

汉字的字义就是词素或词,是语言的基础。准确掌握词义是阅读之必须。比如“十”,本义是九加一的和。从一到十,十是最大的,引申为完满具足,如“十全十美”“十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的描写。“十分”,表示达到了顶点,说明雄日百分之百地用心了,暗伏着“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雄日没有任何责任之意。许多教师教这一课,将“十分”换成“很,非常、特别”等近义词,这些副词都没有达到顶点的程度,作者的用词妙意学生也就无法体会到了。“十”做偏旁也表示众多、齐全之意。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活化石》有“博物馆”一词。“博”中的“十”表示大、多,“”(fū)是散布、遍布之意,兼表音。博就是大、多之意,学生由此理解“博物馆”,阅读的体会便深入一层了。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学识字;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方法,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好奇心,让小学生能够“乐学”“爱学”。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科学识字的重要意义

我国最早的文化就是通过甲骨文记录的,通过甲骨文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方式。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和演化,就成为了我们现在学习和教授的汉字,它传承了五千年中华悠久文化。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更是历经千年不中断,源远流长,赋予了更加深厚的历史使命。从最初的祖先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到“书同文”成为团结各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再到后来它也记录了我国屈辱的历史,让后代子孙能够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而不断努力学习。总之,是通过汉字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宝贵典籍,我们后人可以尽情从这里汲取文化的精华和精髓。小学语文教学处在基础的启蒙教育阶段,教师教授学生科学识字的方法自然责无旁贷,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科学识字

从儿童智力发展来看,儿童识字的认知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字形、分析字形、建立形音义的联系。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汉字音、形、义三要素中,字形识记是难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汉字在教师的精心编排下能够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一步步地走向汉字殿堂的顶端。要想使汉字文化能够更好地为识字教学服务,真正做好汉字文化为识字教学插翅添翼,教师就必须要掌握孩子的识字心理和认知特点来进行干预,从学生的识字需求出发,结合具体的汉字进行教学,否则孩子的思维活跃程度会降低,学习兴趣会消失,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三、从汉字的丰富文化上来进行科学识字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字形或字的某一偏旁去发现和理解所蕴含的文化背景,进而理解该字的意义,从而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提高识字的能力。如著名特级教师干国祥在教学“截”字时,在黑板上先写出了“土戈”合成的外框,填上“木”字,学生都认识“栽”,栽种,与“木”有关;填上“衣”为“裁”,裁剪,与“衣”有关;填上“车”为“载”,“运载”,与“车”有关。再在里面填上“隹”,学生不认识,。这个时候,干老师告诉学生:千万不要认为“隹”就是“住”字多一横,其实我们早就认识这个字了,在“鹤”和“雁”这些字里,“隹”字读“zhuī”,意思是短尾巴的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它表示两个意思,一个是鸟,一个是短。“一截”表示不长,“截断”表示将长的东西截成短的。紧接着干老师又进行了“链接” ,他说:“这只短尾巴的鸟还飞进了课文的另一个字里,把它找出来。”于是学生迅速地找到了“雀跃”中的“雀”。干老师问:“‘雀’字上面是什么?”学生回答:“少”。一会儿,就有学生醒悟过来,认为上面是个“小”,下面是“隹”。“雀”的意思就出来了:小的短尾巴的鸟。

四、从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上进行科学识字

汉字有它独特的个性,它是由形码、音码和义码组合的“三码文字”,而且它的形、音、义不可分割。这使得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构字的规律,展现汉字的博大精深。所以,识字教学必须遵循汉字本体的这个个性和学习规律。例如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对这些汉字:“喝渴, 凹凸, 圆园”写混,分辨不清他们的区别。我就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比较、分析。口渴了要喝水,所以“渴”是缺水了,你要在它身边加上“氵”,而喝水需要用嘴,所以用“口”。“凹”是指低下去,有坑,所以书写的时候要向下写,而“凸”是指高出来,所以向上写……这就是汉字的特点,汉字的个性,任何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凸显汉字的个性,使汉字的文化品格能够大放异彩。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不会出现厌学和想睡觉的现象了。教师要根据汉字的特点,让学生产生灵感的火花,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加入时代的新解,使汉字就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精灵一样,召唤着学生不断求知,这也调动了学生的情趣而使识字教学更为有效。

总之,教师培养学生科学识字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判断采用什么样的教授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方法,调动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机械识记,而且能够进行意义识记,减轻了记忆负担,让学生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并且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这些汉字,把我国的汉字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篇5

对于学生来说,识字与写字是学习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必备技能。而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也是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阶段。而且,小学生的识字量越多,书写能力越高,其未来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才会越好。但是识字写字教学也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只有按照一定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才能保证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质量。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

(一)使用随文练字的方法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识字写字内容的编写,推荐使用随文练字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与记忆。另外,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识字写字内容的编写还增加了一般笔画顺序的规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加强书写技能的训练与掌握。

(二)符合书写规则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识字与写字内容的编写,强调学生使用铅笔进行汉字的书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识字与写字内容的编排也是由笔画到偏旁部首,由独体字到合体字,非常符合汉字的结构特点,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常见问题

(一)识字任务过重现阶段,小学生识字任务过重的问题比较突出。小学生的识字任务越重,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就越高。而过重的识字任务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生字,掌握生字的发音方法,还要学会写字,掌握规范写法。在这种情况下,部编版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效率就不那么理想,学生对于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高。

(二)学习难度大现阶段,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学习难度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汉字本身的难度就比较大,不仅有着复杂的汉字结构,生字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包含近义词、反义词、同音字、多音字、形声字等。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学习难度大,需要记忆的内容还非常多,学生把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长时间的高难度的学习生字,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厌烦心理,降低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是影响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三)与汉字学规律不相符与汉字学规律不相符也影响着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汉字学具有理论指导的作用和价值。如果只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汉字的学习,那么不仅学习难度大,学习过程枯燥,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汉字的作用与价值。也就是说,与汉字学规律不相符,使得识字写字教学难度增大,识字写字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受到影响[1]。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主动性原则,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识字写字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才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与冲动。所以,学生的自主性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勤思考、多动脑的学习习惯就越容易养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就越容易提升。

(二)探究性原则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探究性原则。这也是学生学好识字与写字的基本原则。只有充分遵循探究性原则,学生才会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才会享受学习与思考的乐趣,才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趣味性原则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以及趣味性强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识字写字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感认知、价值观以及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将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从而让学生愉悦地学习,沉浸在学习的快乐当中,保证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效率。

四、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质量的强化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识字写字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高效、愉悦地展开学习活动。这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网络资源展开学习教学,借助网络资源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享受识字写字的乐趣。第二,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特点就是直观、形象而且富有趣味性。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保证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而且,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还可以利用图片与汉字相结合的形式,给学生以视觉刺激,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与理解[2]。

(二)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方法要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质量,必须要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方法。这是保证识字写字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提升识字写字教学质量的关键。而要想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方法,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教会学生汉字记忆方法。学生在掌握了记忆方法之后,就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汉字的记忆,提升识字写字的学习质量。第二,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只有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识字写字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来进行识字写字的学习,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识字写字的学习乐趣。甚至,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3]。

(三)加强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要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强游戏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游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展开识字写字的学习。而游戏教学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要优先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即教师要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喜爱的游戏来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活动设计,从而保证游戏教学的顺利实施,引导学生在掌握汉字的认识与书写之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要优先选择可行性较强的游戏活动。即教师要首先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游戏,然后再选择与识字写字契合度较高的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优势,保证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

(四)确保识字写字教学符合汉字学规律要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质量,必须要确保识字写字教学符合汉字学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熟练地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及规律,这样的教学针对性更强,教学效率更高。而要想确保识字写字教学符合汉字学规律,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运用象形字教学,这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主要内容,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符合汉字学规律的条件下进行象形字教学,可以确保识字写字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保证教学质量。第二,运用会意字教学,这需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象形字的前提下实施。而且会意字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第三,图示法、演示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在识字写字教学符合汉字学规律的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够保证教学效果。

(五)合理应用随文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指的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高效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以及掌握字形。与集中识字方法相比,随文识字更加灵活、发散,具有趣味性,它可以将汉字、词语、语句、段落的语境等进行自然的结合,彰显汉字的表意功能。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有四种:第一情境识字法,即教师通过创设与课文相融合的识字情境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优势,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掌握字音、字形以及字义。第二图文结合识字法,即按照学生的识字规律进行看图识字,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轻松、高效地识字。第三字理识字法,即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从字形到字义、再到字理的辨析,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第四生活识字法,即将汉字的字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字音、字形以及字义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篇6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 规律

1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弊端所在

1.1热衷于识字教学方法的挖掘、更新,追求更多更快地识字,而不顾儿童的实际心理发展和能力现状,或者对儿童识字提出过高的要求,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或者降低识字的要求(其极端表现就是本文在开头两节中所论述的提前识字和快速识字)。

1.2不考虑儿童不同的个体发展特征,“一视同仁”,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提出同样的要求,从而使识字教学失去针对性和灵活性。

1.3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更不了解每个阶段儿童不同发展的特征,或者虽然了解识字教学的阶段性,但为了教学的便利而置之不理,从而使识字教学不能根据不同的阶段来确定教学目的、运用教学方法。

1.4不了解儿童的心理,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式吸引学生,使识字课变得枯燥无味。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其中,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识字教学当然也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主体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因此,小学识字教学的开展必须与儿童的年龄、心理发展相适应,必须注意培养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

2小学语文识字方法的选择

2.1集中识字。集中识字是我国识字教学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识字法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集中教,分散练,学习一批字,读一些课文巩固识字;然后再学习一批字,再读一些课文。坚持形音意统一,字词句联系,认读写结

合,识与说兼用;根据汉字的特点,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造字规律对汉字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学习,特别是充分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采取基本字加偏旁部首的办法,以突出汉字的字形规律。优点:基本字带字不仅体现了汉字的系统性,而且可以让汉字内部结构的理据性发挥作用,从而揭示了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合乎识记规律,符合儿童汉字识记能力的差异,利于突破字形难点,加快识字速度,增加低年级识字量。缺点:识字与阅读分开进行,使识字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单调枯燥之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当堂识字效率高,但遗忘率也较高的弊端;识字与阅读分开进行,延长从识字到阅读的转换过程,一定程度上延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集中识字最大特点是以汉字本体――字形为出发点,抓住形与义、形与声的联系进行教学,这就对教师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小学语文教师文字学基础知识的不完善甚至欠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和进一步推广起到了阻碍作用。

2.2分散识字。分散识字是教师最易采用和最乐于采用的识字方法,几十年来一直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重视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即把生字生词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感知、理解和掌握;重视心理学规律,强调识字教学方式的生动性、灵活性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等等,都是具有普遍的规律性。或许正是随文识字没有特定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更容易根据实际灵活运用,所以使它的思想在识字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和实践。优点:遵循教育学规律,将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识字与培养语言能力相结合,便于学生尽早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遵循心理学规律,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创设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缺点:由于识字是分散在课文中进行的,对识字的难点――字形的理解、认知和记忆缺乏科学性、体系性,不能很好地突出汉字的自身规律,并且有进度缓慢,低年级识字量不足的局限。

2.3注音识字。注音识字又称“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通过将字注音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在儿童入学不久未识汉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听、说、读、写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把扩大儿童的认知范围和发展语言能力结合起来,以期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优点:充分利用注音课文和注音读法,提前读写;为阅读识字提供了较佳的语言环境,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得到充分的利用。缺点:它主要解决的是大纲提出的“读准字音”的问题,忽视了汉字的理据性和系统性,忽视汉字识记规律,没有建立起音形义内在联一系,错别字较多,并且也不利于书面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3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策略

篇7

关键词 特殊学校;儿童语文;语文教学

一、为智障儿童提供良好的言语环境

家庭、社会、学校语言环境对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进智障儿童语言较好地发展,使他们的语言缺陷得到部分补偿。相反则会妨碍儿童的言语活动,使智障儿童的言语缺陷更加严重。因为儿童不可能凭空获得语言,他们首先是在家庭语言环境的熏陶下逐步学会发音和说话的。调查发现由于某些智障儿童在家庭里得不到良好的言语刺激,说话受不到鼓励。有的家长自身素质很差,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言语典范,因而语言比家庭教育重视的孩子明显落后,如:我班的孙××与李××相比,孙××智力相对比李××好,但语言发展却落后于李××,这是因为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对于这些孩子,在学校,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第一,用普通话与他们交谈,平时说话发音正确,用词恰当,语句符合语法规范。第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多练习说话,多问些“为什么”,力求每次都能讲一句完整的话。第三,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说话。第四,适时引导家长创设宽松、愉悦、语言味浓的家庭言语环境。只有这样,智障儿童的口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二、找准病因,分析情况,进行矫正

智障儿童的病因很复杂,我们应该为每位孩子备好个人详细档案(包括从出生到入学的病史),对于言语有障碍的儿童进行个别强化教育。如:我班的汪××由于脑瘫语言障碍,能理解和表述单字、单词、单句,并能说完整句,但是往往发音不准,吐字含糊不清,不分四声。我就为她制订了一份个人计划:(1)听觉训练,每天课间十分钟让她听录音机,并且内容是变化的,有故事、歌曲、儿歌,让其听正确的发音。(2)发音器官训练(包括舌操训练、发音训练和拼读训练),进行舌操训练很有必要,这样可以使舌肌得到相应的锻炼,因为舌头灵活是发音准确的关键。为此,我每天要求她做两次舌位操,使她舌头灵活,经过训练有一定的效果,她的发音有了明显的好转。

三、汉字构造规律和听觉障碍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

听觉识字教学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因此在教学时要掌握方法,不能一味死记硬背。识字教学方法要考虑到汉字构造规律与听觉障碍学生的认知规律。

(1)根据汉字的构造规律进行教学。最初的汉字来源于“图画”,随着汉字方块化结构的需求和汉字认知功能的演变,汉字逐渐成为抽象的语言符号,特别是在汉字隶变后,字形已脱离了“图画”。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人主要通过相似联想来完成汉字的符号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相似联想的不同方法出现了构字的不同规律,即所谓的六书。在对听觉障碍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更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联想,掌握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例如汉字的偏旁部首具有强大的构字功能,同一偏旁的字大多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比如“马”字旁,作为形旁,表示马类动物(驴、驹等)或与马有关的行为(驰、驾、驶等),“马”字旁作声旁,可以提示字的声音。识字教学要帮助听觉障碍学生掌握好偏旁部首,运用偏旁部首大量识字。

(2)根据听觉障碍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汉字识别过程接近图形识别,它具有整体识别先于局部识别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先整体后部件,先轮廓后内含,先上部后下部,先左部后右部,先熟悉后生疏。因此,教师在字形教学时,要根据这种特点运用一些方法重点讲解和复习汉字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部分。例如在学习新字时,将容易出错的部分用彩笔等突出出来,重点练习,特别要注意汉字的内部(包围或半包围结构)、下部(上下结构)、右部(左右结构),以及学生不熟悉的部件;复习时将一些相似的字进行比较,防止错误的发生。此外,由于整体识别优于局部识别,因此在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后,识字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从通过笔画记忆字形过渡到通过部件记忆汉字,提高学生识字效率。有研究显示,汉字的笔画和熟悉度是影响听觉障碍学生汉字识别的重要因素。当笔画数增加时,识别的难度增加,识字教学要遵循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汉字的熟悉度同样影响到汉字的识别,对于熟悉的汉字识别快,因此识字教学应识写分开,对于一部分常用的但写起来比较复杂的字,可以要求学生会认而暂时不要求会写,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早展开阅读,另一方面在阅读中反复遇见这些字,会增加对这些字的熟悉度,从而降低将来书写这些汉字时的难度。

三、教学氛围愉快化

篇8

关键词: 幼儿园 识字教学 培养方法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识字教学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要让幼儿学会有效识字,轻松地完成学会常用汉字的任务,为他们小学独立阅读和作文表达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就要重视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幼儿园孩子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有着他们独特的心理特征及学习规律。教师如果掌握幼儿心理及年龄特征和识字教学的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重点、破难点,掌握汉字音形义

语言学习首先是母语的学习。幼儿在入学之前,已经掌握一定的口语词汇,并且能初步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幼儿入学后就要学会把口头词汇转变成书面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他们已经掌握的口头词语与代表这些词语的文字符号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这是老师的任务,更是幼儿园的识字教学任务。因此,教学重点要放在音、形、义的必然联系上,并且要突破字形教学这个难点。

1.首先谈谈字音方面。汉语拼音是我们识字的工具,教学中幼儿掌握拼音,学会借助拼音认字,学习汉字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教师要引导幼儿准确认识声母、韵母等拼音知识,让幼儿熟练地使用拼音,正确地读出声调。

2.再来看字形。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汉字,对刚刚入学的幼儿来说,是很难记住的。所以教师要想更多的办法,让幼儿学会轻松记忆字形。

教师要注意训练幼儿掌握笔画。如“鸟”字第二笔是“横折钩”而不是“横沟”。教学“鸟”字时,可以联系“也”字来识记它,也可以和“皮”对比记忆,以加深印象。另外,教学合体字,由笔画过渡到偏旁部首,再到合体字。偏旁部首一定要牢牢掌握,让幼儿一见到合体字,就先看它的偏旁部首。引导幼儿了解,偏旁部首加上其他的部件就组成合体字,偏旁部首的改变,会引发汉字的一连串的变化。这样循序渐进,帮助幼儿掌握字形的结构和变化。

3.最后看看字义的教学。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形象思维。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借助图片或多媒体动画帮助幼儿理解字义,还可以把新字放到课文中,引领幼儿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这是在为小学的学习打基础。

二、变方法,灵活多样记汉字

幼儿园的幼儿好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但同时注意力极易分散。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运用更灵活多变的识字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1.直观教学法。如教“尘”这个字时,让幼儿观察土的颗粒,阳光下灰尘的颗粒,让幼儿感受什么样的土为尘。幼儿观察观察后明白,极小的土的颗粒就是“尘”。教学一些动词时,我们可以用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幼儿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词义,掌握字形。

2.联想识字法。汉字虽然各自独立,但很多汉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用联想教学识字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增强识字效果,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字形展开想象。如教“闻”这个字,先利用课件把“闻”字的演变过程展现给幼儿,告诉幼儿,过去的“闻”不是“闻气味”的意思,而是“听”的意思,用耳朵听门外的声音,就是“闻”。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字义展开联想,如教“聪”字,告诉幼儿常用“耳”,用“眼”,动“口”,用“心”才能聪明。这样不仅可掌握字形字义,还可教育幼儿怎样学习。

3.游戏识字法。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对枯燥的东西很容易厌烦,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把识字教学融入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采用“找朋友”、“开火车”、“沙盘写字比赛”、“摘苹果”等形式进行识字竞赛的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汉字。游戏中,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但不感到厌烦,反而容易掌握汉字规律。

三、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记汉字

汉字太多,如果让幼儿单纯记汉字,不仅难度大,还容易混淆和忘记。教师应引导幼儿掌握一些汉字规律,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汉字字形的“谦让有礼”:有的独体字变成偏旁放在合体字中时,形体会发生适当变化,如“木、禾”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就要变成“点”,为右边部分让出地方……如果幼儿掌握偏旁部首的规律,在学习中加以运用,学汉字、写汉字就容易得多。

合体字的构造方法很多,如汉字中形声字。形声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作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作形旁。如果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结合,形成的字大多读音不同而意义相关。例如用“水”作形旁,可以组成“江、河、湖、海”等与水有关的形声字。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形成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却不同,例如用“言”作声旁,可以组成“谈、淡”等读音相近的形声字。这样的情况很多,如“犭”的字多与野兽有关,“忄”的字多与心情有关,“亻”的字多与人有关,“扌”的字多与动作有关,“虫”的字多与昆虫有关……幼儿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自己找出生字的特点,理解字的意义,掌握了识字的规律,识字效率当然会大大提高。

四、注重巩固,提高识字能力

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因材施教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识字教学可谓是第一教学要素,是小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课文阅读和文章理解的基础条件,因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在整个识字教学环节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帮助小学生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汉字。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对于语文识字学习的认知比较单纯,没有较强的目的性,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设丰富的课堂学习情境,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识字学习。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运用新颖的激趣方法,创设不同的识字情境,以此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使用讲故事、猜字谜、顺口溜、唱儿歌和做游戏等方式,创设具体的识字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回”字时,教师可以使用“表里如一”字谜,也可以把一些汉字组成一句顺口溜。比如在教学“所”字时,可以使用:一户一斤米,所以要珍惜,运用此种方式读起来趣味性十足,且朗朗上口,可以有效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汉字的自身特点与规律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众多的汉字中,不少汉字的笔画看起来比较类似,而字义和字音则大不相同,还有一些汉字的部首相同,结构是自成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通过概括、整理等方法,自主学习汉字,分析和研究汉字的结构,并对它们进行对比,从而达到事半功效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把这几个汉字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认识,“澡、操、噪、燥”,学以运用“用水来洗澡,伸手来做操,噪音惹人恼,有火能干燥”引出这四个汉字,并引导小学生发现它们的规律,其部首都是“住保通过对汉字结构规律的整合与分析,让小学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有所提升,也能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三、培养学生以语境认识汉字

小学生在语文识字过程中,如果依靠纯粹的死记硬背,不仅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机械沉闷,而且费时费力,实效性不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识字教学实践中,可以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小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认识汉字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学习汉字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记忆,掌握汉字的具体使用方法。例如,在《赵州桥》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文中的生字“匠”,文章中在“石匠”这一词语中出现,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认识和记忆“石匠”这一职业,学习“匠”,根据具体的语境学习和掌握汉字。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识字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寻找和认识汉字,随时学习,不断扩大识字量。比如小学生可以把家中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贴上文字标签,每天看到的时候读一读,随时学习、记忆和巩固。

四、加深巩固识字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在语文识字过程中,认识完生字之后,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强和巩固他们的识字学习效果,并根据人类记忆力的特点,组织小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巩固与复习,帮助他们反复、多次学习和记忆生字,最终达到永久的记忆效果。一般常用的巩固方法为抄写、默写和听写等,创新与加强的方法为猜字谜和造句等,以及组织小学生开展识字、写字比赛。除课堂学习时间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汉字的学习与巩固,可以与他们的家长合作、联手,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考察与提醒小学生记忆相关的生字,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汉字补充到他们的记忆库中,增加汉字储量。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小学生养成一个随时记忆和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提高对汉字的敏感度,善于抓住学习的机会,不断巩固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的识字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帮助他们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汉字,为学习语文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云霞.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9:203-204.

篇10

一、渗透汉字的结构规律,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

合体字的字形结构主要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三种类型。合体字基本可以视为由两个部件(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这两个部件就好比一对朋友,只有把他们的位置和大小关系配合好了,整个字才和谐美观。这两个部件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如果这一个部件宽一些,另外一个部件就要发挥谦让的美德稍窄一些;如果这一个部件高一些,另外一个部件就要让一让,写得低一些。这两个部件总是在宽窄高低的变化中求平衡的,这体现了汉字的谦让美。例如,“胡”字左边的“古”位置稍高,那么右边的“月”就要让左边,写得低一些,这样“月”的一撇才能舒展,伸到“古”下面,左右两部分就配合得紧密和谐了。反之,如果把“月”写得和“古”一样高,那么“月”的一撇则没有舒展的余地,显得很局促,影响整个字的形体美。在写字教学中,渗透这些合体字的字形规律,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意识,由只是感觉汉字的美或不美,而无法说出理由,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写好合体字打下基础。

二、形象有趣的肢体模仿,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好奇,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愿意亲手试一试。因此,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因素。有些汉字的字形可以用人的肢体语言来模仿,不妨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个字,用头和四肢的动作来表现汉字的字形特点。例如,在教学“幸”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字形,中间的长横就像人舒展开的双臂,托住上面、盖住下面;上面的短竖就像人的头,下面的长竖就像人直立的腿,人要直立挺拔,站得有精神才好看。那么“幸”字的上下两竖要对齐,落在竖中线上,这样就能把这个字写得很有精神。再如教学“朵”字时,可引导学生想象“朵”字是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裙摆不能落地,所以“朵”字的撇捺撑开不落地,用双臂做个动作,学生在运动、模仿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合体字的认识。

三、精当有效的“观察三步曲”,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

1.培养主动观察的习惯。研究表明,没有观察习惯和不掌握观察方法的学生,写字水平较低。因此,写字教学时,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观察汉字的时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时常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字形,让他们明白观察范字是写好合体字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范字,才能对汉字的形体美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鉴赏。

2.培养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课堂教学中,总有

一部分能够主动观察汉字的学生,看了半天仍然毫无所得,或所得甚少,写出来的字仍旧不美观,甚至写错字。这说明在观察活动中,仅仅明确目的、激发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其观察的方向,使他们掌握科学的观察顺序。例如,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整体入手,先看这个汉字的大致轮廓,明确它的间架结构,知道汉字是属于什么结构的字,各部分在田字格里所占的大小比例,从而将汉字归入具有共同特点的一类字中。如以“耘”字为例,通过整体观察,学生了解“耘”字属于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长右短,左高右低;再观察细小的笔画,将一些容易写错的笔画看清楚,以保证把字写正确、写规范,还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与变化,感受汉字形体的优美和精妙之处。再以“耘”字为例,通过进一步的细致观察,不难发现“耘”字左半边的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捺,原本“耒”的最后一笔是捺,但当它作为偏旁部首时,捺要缩成点,以保证右边的部件有空间写。否则,“耘”就变成“耒云”了,十分不美观。这样从整体入手,经过各方面的观察分析,再回到整体,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全面完整地观察字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边观察、边比较”的方法。汉字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