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兴趣;物理实验;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25-01
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交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只有教师富有激情的教学,才能使教学内容中原有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得到良好的展现。同时教师丰富幽默的声音和肢体语言也会成为课堂教学交流的重要手段,影响和激发着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崇敬,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教学因素,提高用言语来表达教材中情感的能力,善于用情景来烘托教学气氛,要善于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优化物理教学内容,有效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巧妙导入新知识
老师讲课时,讲授新知识要巧妙导入,让新知识的讲解更加自然。可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既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压强的定义时,老师先让学生去思考速度、功率和密度的定义,接着让他们与压强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清楚压强、速度、功率和密度的概念及物理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几个物理量有较清楚的认识。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既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
物理表达是和数学表达是不一样的,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很多教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出现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情况,逻辑较为混乱,这些学生并非不明白如何解题,只是言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两种情况,一方面,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掌握的知识点不够扎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学生物理表达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初中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榜样,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解物理的知识时,需要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晰、前后连贯,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言传身教。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培养物理表达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技巧,也可以通过倾听别人的表达来思考新旧知识,时刻保持全身心的兴奋,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认识物理,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物理学习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物理表达能力时,教师应注意正确的方法引导。首先,教育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只有扎实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才能灵活的运用和表达。第二,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物理教材,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让学生在巩固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说理的技巧。第三,在课堂习题的讲解中,让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并回答,尽量给每个学生机会,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物理也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我们所学的物理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善起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增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用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2
关键词:高一物理;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师
高中物理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而是在此基础上保证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由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就要求高一学生在打破初中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建立起崭新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体系。要实现这一转换,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高一物理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对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有效链接,就必须对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之间存在的区别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实现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做好高一物理教学、让学生学好高一物理的教学目标。
1.高中物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相对独立的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高中物理所学的物理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几乎是毫无联系的。比如,在初中物理对速度、加速度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独地对速度和加速度分开来介绍,并没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是介绍力的作用,由于力而产生加速度,最后在加速的基础上产生速度。由此可知,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研究都是独立的、毫无联系的个体。
2.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
在初中物理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并没有对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在介绍简单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更深层次知识的研究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深度上的不同。比如,对于物体运动这一知识点,在初中物理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速度以及平均速度的基础性概念;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加深刻,在高中物理中,首先介绍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速度的改变而导致了加速度的产生,而在加速度的概念之中,又存在加速和减速这两种情况。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教学层次是不同的,初中物理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而高中物理更注重的是物理研究的方法和物理思维的培养。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
因为高中物理教学是比初中物理教学更高一级的,这也就注定了高中物理较之初中物理难的结果。在初中物理中注重定性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要比定性分析更加准确,但是就难度而言,定量分析的难度比定性分析的难度大。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高中物理还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图像法的运用以及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这就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之处,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的方法,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链接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链接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利链接,物理教师必须发挥其巨大的指导和教育的作用。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以及顺应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高一物理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也就是把新知识和新学习的物理规律有效地融入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中去,从而达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目标。顺应就是在同化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做进一步的重建和更新。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同化和顺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同化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彻底地掌握高一物理知识。
学生一般都能自觉地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化新知识,但由于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不能很好地使用顺应的认知方式。鉴于此,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引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过渡期中的过渡,从而达到学好高一物理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的目标。这对于学生在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利用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就应该抓住主要因素,省略一些次要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把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学好所教的知识。在从初中进入高中的过程中,学生都会感觉到高中物理的抽象化以及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形象直观、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高一物理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实例,以此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所带来的喜悦。这对于实现初高中物理之间的转化来说至关重要。
3.加强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而言,只有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完成解题任务。这就需要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解题的方法指导以及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特殊难题的相关技巧。比如,在分析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经常用到隔离法来对所研究的物体进行分析,还有就是在解题中常用到整体法来解题。在力学的问题中,充分地发挥好这两种方法的作用,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轻松解题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高一物理,从而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一些特殊难题的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产生刻苦钻研的不竭动力。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一物理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物理。
1.加强和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实验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好奇心和学习高中物理的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课堂上的前一段时间内,学生都是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的,但是当课程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开始与课堂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做一些随手可做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课堂中来。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富有幽默感,这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不仅自己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中的风趣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教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一些机智和俏皮,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感情,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3.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承认和创造成功的愿望,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为学生制造一些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目的。
4.列举物理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物理在现实中的巨大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兴趣。鉴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列举一些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或者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巨大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5.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的视频或者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们可以在网上下载大量的与物理学相关的资源,比如,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与发展前景相关的专题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定期给学生展示一些科普专栏。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后,能了解到物理学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这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并且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热情,能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一物理的教学对于正处于初高中过渡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高一物理教师只有在彻底地了解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具体的差别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致实现学生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顺利过渡。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了解初高中物理差别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方法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通过教师指导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顺利地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中来,从而为以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技巧
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习题课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掌握解题方法的课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习题课必不可少。习题课以已经学到的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体现而出现,是帮助学生发现平时忽略的自然现象,领会自然科学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习题课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经典而有代表性的习题领会规律、掌握规律,最终达到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一应用目标。因此,习题课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物理素质培养,其中习题的选择与归纳是习题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点。为此,笔者总结了习题课的多年来的经验,从实践出发,依据具体的效果来浅要分析初中物理的习题课改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认真研究教材中的精选习题
在初中物理的练习题中,很多都是将教材上的题目换一两个句子,改变题目意义或者数据,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材习题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讲解。
1.结合实际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物理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也许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忽略某些生活现象,但是一旦给他们这样的题目,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并且从中找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和兴趣。
例1.水沸腾前生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是______,水沸腾后生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是_______。( )
A.由大变小 由大变小
B.由大变小 由小变大
C.由小变大 由大变小
D.由小变大 由小变大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浮力与压强之间的关系,由于在沸腾前,容器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的压强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后,饱和蒸汽压亦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泡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水沸腾后生成的气泡的变化则相反是由小变大,这方面的内容超出了初中物理的范畴,教师可以当做课外知识讲述给学生。
2.注重一题多变进行教学
一题拓展就是平时所说的一题多变原则。不管联系是如何变化的,当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不会有什么改变,同时相同题型的归纳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例如,学生在解完“有一座长1.6 km的大桥,现有一列长为200 m的火车以15 m/s的速度通过此桥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之后,教师可以将题目中的已知变量进行改变,可以将题目改为“如果通过另一座桥花了150 s,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多少?”这样的一题多变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掌握基本公式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以克服思维上的障碍为主,突出解题技巧
没有正确地理解物理的概念,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以纯数学的方式来理解物理公式等等都是初中生常犯思维上的错误。习题课主要就是让学生在错误中纠正错误,所以在习题训练中要多选择要运用到技巧和方法的题目,对物理量理解深入的题目对于学生正确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
例2.向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投入一密度为0.6×103 kg/m3物体,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此题对于教师来说可能很简单,因为水的高度不变,根据水的压强公式,可以很容易就选择C,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知道用压强公式来进行分析得到容器底部受到来自水的压强不会改变,但是受到有水溢出的影响又感觉水的压强会减少,因此在B与C之间犹豫不决,最后在两个答案中猜测一个。就算最后选择了正确答案也是对问题不甚理解。这就是学生常遇到的思维上的障碍,不能找到问题正确的切入口,或者说对于这种将知识蕴含在实际例子中的题目无法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此题中水的高度就是本题解题的要点,其他的只是用来迷惑学生,但是就是这样将主要因素的变化说得很少,次要因素讲得很多,使得学生犹豫不决,最后导致错误。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就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
总而言之,习题课是不同于课堂练习的,它需要教师练习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状况出发,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有层次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隆湘玲.初中物理习题研究.中学教学参考,2011(32).
篇4
1、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联系实际,帮助理解。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篇5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方法;应用巩固;预习听讲
【中图分类号】G242.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72-01
在教学中常遇到学生问我怎样才可以学好初中物理?其实,学习初中物理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习物理的信心、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引起的。现在我浅谈一下学好物理的几点要求。
一、要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培养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同学认为物理很难,越学越觉得失去了兴趣,这时要学好物理就有一定难度了。所以我们要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培养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我们要怀着好奇和带着求知的渴望来学习物理。要把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现象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培养物理学习的乐趣。
二、课前自觉预习,为上新课作准备
粗略的看一下课本,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内容是哪些,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这样上课听讲就有针对性。
三、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维,注意力高度集中,上课时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
上课要认真做笔记,把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是为了“消化好”,另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除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等。
四、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还没有真正弄懂的地方要重新思考、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章节学完后要进行适量针对性的模拟测验。
1.坚持独立做题。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物理必须要独立的、保质保量的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一定的质量、难度。
2.学会分析物理过程。学习物理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学习,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有的要画精确图。
3.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作好分类工作和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作记号是指标注关键点,比方说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学习资料要保存好。
4.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经常与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5.归纳知识结构:要重视且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五、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课本上的结论、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大量实验验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书本知识。这些实验有的是老师给我们做的演示实验,我们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有的是需要我们亲手在课堂上做的,通过动手操作,能更好的认识各种物理仪器、装置的构造和性能,怎样正确使用常用仪器,掌握一些基本测量方法。例如测定细小金属丝的直径,采用累积法;在测定未知电阻值时可以用“替代法”、“比较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还有一些小实验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条件来做,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六、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熟记概念、公式及推论
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
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
八、理论和实际结合
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而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说简单机械的知识,杠杆的知识,惯性的知识等等,都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就要学会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以致用。
九、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时,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义。例如: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ρ=m/V,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通常情况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比如铁的密度,不管把铁做成小铁钉还是大铁球,ρ都是这个数值。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清晰、简洁规范。计算得到的结果,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篇6
【教法分析】
运用多媒体展示趣味物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影响;认识物理学在科学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回忆、讨论、归纳学习初中物理的得失,教师简介学好高中物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铁架台(1个)、漏斗(1个)、烧杯(2个)、食盐(1包);金属棒或玻璃棒(1根)、矿泉水瓶(1个);电池(2节)、电感线圈(自感系数较大的1个)、电键(1个);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两金属铝环(1对)、条形磁铁(1条)。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由庄子的话引入课堂,增添人文素养。认识哲理与物理的联系。
师:庄子的话“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什么意思?庄子是什么人物?
生:在观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还要思考大自然的规律。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师:我们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物(观察分析事物、现象)――理(归纳总结得出规律)――实践(应用于生活、社会,并由实践验证)。
新课教学
环节一: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展示物理学科特色。让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基础性有一定的感受。
阅读、观察后,提问3~5位学生,让学生谈谈物理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物理学在科学中的基础地位;知道物理学的发展前沿与年轻人的责任。
生:物理学在其他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在电子显微镜、显像管中的应用;原子物理在医疗(核磁共振)、核能方面的应用;激光在医疗、国防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理学是生物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的基础。
生: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由手工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电力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生:物理学改变和开阔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机械决定论的改变;从改造自然到保护自然……
师:物理学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有了比较完善的科学理论。但依然有不成熟、不清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应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积累科学知识。
师:进入高中之前,也许同学们已经听学长们说过,高中物理最难学,其实不然。高中物理有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了解高中物理新课程结构。
环节二:展示高中物理新课程结构,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物理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减小学好物理的畏惧感。
高一年级学习,高考必考。
必修1:1.运动的描述;2.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必修2:1.机械能和能源;2.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3.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
高三高考总复习:高中全部课程。
生:浏览2分钟。
师:由新课程结构,同学们应该知道高中物理要学习的内容与初中物理差不多,同学们的物理基础都比较好,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会有很大收获。
环节三:由实验感受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初步了解实验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
实验一:把玻璃棒斜放在杯中,逐渐加入水,观察玻璃棒的折射有什么变化。
观察细致的同学惊奇地发现:随着水面的上升,水面上部的玻璃棒先从向右偏折,后变到向左偏折。
师:同学们都能认真细致观察,并发现新的现象。这是学好物理的好习惯。这就是选修2~3要学到的几何光学,学习后可以计算偏折的角度。
实验二:把两节电池、自感线圈、电键串联起来,会触电吗?
教师层层引导:手抓住导线部分,接入电路中,有触电的感觉吗?为什么?
生:两节电池的电压为3伏,人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伏。通过人体的电流太小了,所以没有触电的感觉。
师:试一试,猜一猜,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触电的感觉呢?
学生着急中,无意间惊奇地发现在突然断开电键时抓住电线的手,有较强的触电感觉,并惊呼为什么。有两三个同学再试了一次,体验触电的感觉。
生:老师,在刚刚闭合电键时也有触电的感觉。
师:大胆猜猜,这是我们已学过的哪方面的知识?
有一些学生看看电池,摸摸自感线圈、重重的铁心,小声地说,这难道是电磁感应现象?
师:及时、喜悦、大声说,这些同学有先见之明,非常正确。这就是将在选修1-1要学到的电磁感应现象。初中时认识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什么?现在的情景更复杂了,学习后还可以计算感应电流的大小。
实验二的目的:电路断开后,人体反而触电了,与初中学习过的只有电路闭合,才有电流,完全矛盾。通过与已有经验的矛盾,激起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思路方法。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
实验三:相连的两轻金属铝圈,放在磁针的针座上,将条形磁铁靠近或穿过金属铝圈,观察金属圈的状况,猜测为什么?
生:金属被磁化,移走磁铁时线圈被吸引过来。
生:这是金属铝,不能被磁化。如果能被磁化,磁铁靠近时,磁铁和线圈也应互相吸引,但事实是被推开了。
生:磁铁靠近或远离有缺口的金属圈时,金属圈都不动。应该是磁铁靠近闭合金属圈时有电流,与磁铁有作用力,使得线圈转动。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能细致观察,积极思考,层层分析讨论,互相沟通协作,大胆预测,得出正确结论。其实这就是科学探究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不断运用。
实验三的目的:使学生懂得学好物理需要细致观察,深入思考,互相讨论,团结协作。
环节四:学好高中物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回忆初中两年学习的物理知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和教训。
学生们都踊跃回答。预习,多看书,上课认真听,及时完成作业,多做练习,多向教师提问题,及时改正错误等等。
师:很好。同学们都有比较好的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跨越度比较大,有的同学适应慢些,一开始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这也正常。学习初中物理时考试成绩80分90分,很正常。但高中物理考80分90分就是优秀,考50分60分也是正常。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应该在心理、思想上,在学习方法上做好过渡的准备。
学习高中物理的基本要求: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目标高远;2.充满信心;3.意志坚定;4.珍惜时间;5.付出努力。
(二)知识与技能
1.语言表达能力;2.应用数学能力;3.逻辑思维能力;4.实验研究能力;5.创新能力。
学习高中物理应注意的方法。
1.认真阅读,学会自学
阅读时抓住关键词,弄清词句间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或者围绕教师、教学辅导书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重要方法。
阅读,可以先粗读,大致了解知识;再细读,基本掌握知识;后精读,深刻理解含义,发现质疑问题。
2.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注意教师提醒的典型问题,易错问题,勇敢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和看法。并与教师、同学讨论协商,完善知识、方法。
3.做好实验,做好练习
养成注意观察,分析思考的好习惯,努力完成探究性实验、课外小实验。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严谨、团结协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归纳方法、归类题型。
4.适当笔记,复习纠错
课堂上,适当笔记重点、易错点,课后及时复习纠错,螺旋前进完善知识结构,归纳总结方法技巧。
做好错误纠正本,可以按错误的原因分类,如概念模糊、易错知识点、审题错误、记忆错误、理解错误、计算错误、过失性错误、图形类、技巧类、新概念类、学科思想类等。
【板书设计】
1.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影响;物理学在科学中的基础地位。
2.物理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篇7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衔接;物理过程;物理模型
由于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知识跨度较大,导致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了断层。知识面的断层,使得高一新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颇具难度,学生的物理成绩甚至产生严重分化。那么,初高中物理间到底有哪些区别造成如此大的断层呢?我们下阶段将如何来完成这两者之间的衔接呢?
一、初高中物理间的区别
1.从中考和高考试卷中的分值看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案例1:下表是2010-2012年绍兴市科学中考中物理计算分和浙江省高考理综中物理计算分的大致统计。
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出,高中物理对定量计算的要求远远高于初中物理,并且在整个物理部分中占到了绝大部分。而初中物理的重点则是知识点在生活实际的应用和定性的分析。可见,初高中物理在分析计算上有较大差异。
2.从中考和高考的试卷结构看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案例2:下表是2010-2012年中考科学(物理部分)和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卷结构对比。
从中看出高中物理基本上延续了初中物理的基本结构,但高中物理将初中物理中考查基础的简答题分散到了选择题和分析计算题中;并且新增了最能体现高中物理特点的不定项选择题。这使得原本初中的排除法已经不再适用,每个选项都需要学生彻底弄懂,举出实例。这让学生认识到了,高中物理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的应用,更应该认识物理的本质,在认知程度上较初中物理更深一步。可见,初高中物理在对知识本质的认识程度上是不同的。
3.从教材编写中看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案例3:下表是初高中物理部分力学物理量的不同描述。
从表中看出,初中物理课本表述概念时以定性分析为主,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内容浅显直观;并且初中物理课本中往往图文并茂,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中物理课本在表述概念时相对抽象、严密,并以定量分析计算为主,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而且在数学工具的应用上要求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可见,初、高中物理教材在编写理念上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
4.从物理计算公式看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案例4:下表是初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的统计。
从表中看出,以运动学为例,高中物理公式远远多于初中,对公式的定量分析计算要求远高于初中。这说明,高中物理更注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5.从对数学工具的应用中看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案例5:下表是初高中物理对数学工具应用的统计。
从中我们看出,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对学生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讲述的物理知识更抽象,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深化与提升,初中物理注重的是学生的定性分析和知识点的应用;而高中物理注重的是学生定量的分析和知识点本质的理解,并且对数学工具的要求较高,这使得初高中物理间产生了较大的断层,导致初中毕业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由于思维方式自然延续了学习初中物理的方法,很难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节奏,因而导致物理成绩的严重滑坡。
二、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措施
初中教师一般只熟悉初中教材,并不清楚自己要在初中阶段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到哪个程度才能适应高中;而高中教师一般也只熟悉高中教材,也不熟悉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原先的认知程度。同理,只有让高中教师知道自己所教的学生的认知深度才能对学生对症下药。那么,怎样才能让初高中教师都能熟悉对方的教材呢?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加强初高中教师间的交流学习,逐渐替代现有的只有初中教师或高中教师间的单向教学交流。
2.制订详细的衔接教材,让高中教师和学生能详细了解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由教体局层面出发,由教研室指定专家级教师(最好是在初高中都进行过教学工作的老师),对比初高中物理教材,找出教材知识点的不同,然后进行汇总、归类,制订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材。
3.在中考中设计衔接试题,自然引导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做好衔接工作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在科学中考中设计初高中物理衔接类型的试题,此为引导初中物理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的延伸和思维的拓展的最有效措施。
4.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由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更具抽象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尽量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如,在力学、电学部分一定要在初中阶段养成画受力分析图和电路连接图的习惯,使得学生审题时养成边读题边画图的良好习惯,而此项习惯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在电学中,把复杂的电路图简化成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这是解题的关键,这一步在高中物理电学学习中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此,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即为整合能力的训练,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拓展了抽象思维,教师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综合能力。
5.改变教师提问技巧,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注重的是定性的判断,所以教师提问或试题中往往是问“是不是”或“是否正确”,至于问题的所以然,学生却不能举例说明。因此,教师提问应多触及知识的本质。如,在初中学习能量知识点时,提问:(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吗?举例说明。(2)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吗?举例说明。
教师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高能力,能为高中物理不定项选择的题型奠定基础。
6.注重初中物理知识的延伸,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高中物理间的断层,主要是因为知识难度上升幅度和知识间的跨度大于学生认知水平上升的程度。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是缩小初高中物理差距的重要措施。
教师在教学中多举一些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例来说明物理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学好物理的兴趣,自然就会消除学习物理的畏惧感。同时要引导学生延伸物理知识,撰写物理小论文。另外,展开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活动,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7.将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逐步升华到定量计算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最大区别就是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区别。因此,物理教师在初中阶段应逐步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延伸,不仅仅局限在定性的判断和分析上,还应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进行定量计算,便于总结出物理规律,领悟并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
综上所述,初高中物理间存在着较大的断层。虽然断层无法消除,但我们可以在策略、教师和学生层面共同努力,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缩小差距。我深信,不久的将来,物理将不再是高一新生畏之如虎的学科。
参考文献:
[1]金伟娟.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01).
篇8
【关键词】初中 高中 物理 教学 衔接 抽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126-02
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一般很难适应高一的物理,觉得比较难。如何做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成了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 认真钻研初高中教材,切实找准两段教学的衔接点
高中物理教师可去熟悉所教本届学生过去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做到对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心中有数。仔细揣摸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曾研究过的相关问题,在语言、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差别。帮助学生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顺利地达到知识的迁移。
高中必修一将初中的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的《运动和力》作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呈现了出来,因为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运动,因此将运动作为高中的第一章。在知识的把握上初高中也有所区别:在初中阶段仅仅研究了运动中的路程、参考系和速度这几个物理量,而高中阶段还深入地学习了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等物理量,同时还引入矢量的概念。物体速度的改变与力有关,因此高中阶段继续深入学习力。初中虽然学习了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而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研究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这几个最常见的力,但高中阶段不仅要知道各个力的来源和性质,还要求会计算大小、判断方向,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多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而《力与运动》的关系中除了初中研究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在高中阶段还要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二 重视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作为高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初中已学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在备课时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这样就会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知识,再引入“合力”“分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从而引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就会顺利地跨过初高中的“高台阶”。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渐深入和提高,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
三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的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增加演示实验,并且要注意对现有实验设备的使用进行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处理,让学生能够从演示实验的观察中学会研究,尤其要学会对有形的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思维,并能归纳结论,形成研究习惯,培养研究能力。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在课堂演示中,可着重引导学生充当研究者,教师扮演工具操作人员,从实验――读取数据――绘制图形――寻找物理量的数学关系一得出公式的程序实施过程中,把研究的任务交给学生,老师充当“引路人”,让学生来完成研究,得出结果。使学生从研究中产生兴趣,形成研究习惯,训练研究能力。
四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如探究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过程中,必然要涉及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如在进行“磁场”的教学时,磁场凭借我们的感官是不能被发现的,我们可以通过静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确定有无磁场,这是运用了转换法,接下来研究磁场,我们会引入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这是运用了建立模型法。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一定要注意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渗透各种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习题时,可采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物理模型抽象、概念模糊、难以想象。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五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将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
思维始于问,问源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高中物理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同学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搞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
六 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白,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应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可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并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对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到上习题课时,学生们就特别专心,就算一些题目课前没有做出来,但由于课前他们已将题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课也特别容易理解和听得懂。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 高效学习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03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学习中,不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困惑,不少学生在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就会逐渐失去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这是因为高中物理知识更具逻辑性,其知识内容更为抽象,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部分学生会感觉到高中物理知识难以理解,且学习起来感觉到枯燥乏味。
事实也是如此,高中物理的知识比初中物理要更加深入,特别是高中物理中所涉及到的电学知识,其涉及的知识内容为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对学生来讲这部分知识是极为抽象的,而且不少电学问题通常也杂糅了力学知识在里面,这让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更加困难。但并不是因为高中物理学习有难度,学生就要放弃对物理的学习,学生应当更为深入的研究高中物理学习的相关技巧,使其能快速的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让物理成绩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正确认识高中物理
对于学生来讲,在进入高中阶段的初期,其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认识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在高中学习中还一直延续着初中学习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m应高中物理的课堂学习。因此,学生应当从转变物理学习的观念出发,对高中物理知识足够重视,注意把握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不同之处。
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学习前,要先端正对高中物理的认识,要清楚的明白初中物理的学习是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肯定比初中物理的难度要高,且高中物理对问题的探究更为深入,学生需要对二者的不同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高中物理知识不单单是比初中物理知识更具难度,高中物理知识在逻辑上也更加客观严谨,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学生通过对高中物理的深入学习可以切身体会到,高中物理中的实验课程要比初中多,基本上每一个章节就对应了一个或多个实验,其中有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的“演示实验”,也有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更为深刻。
目前,学生要调整在高中物理中的学习状态,使学习的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需要充分运用初中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并同高中物理涉及到的新知识结合起来,再使用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形成的物理逻辑思维来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学习理解,这样才能够对物理公式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学生只有对公式的理解到一定的深度,才能透过表面看到物理现象的本质,才能将物理学好学透,同时将高中物理学习的效率提高。
同时,学生在刚进入高中阶段的时候就应该加强对逻辑分析能力的训练,通过不同的物理练习题来训练自身的抽象知识领悟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物理授课的节奏,这样就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使其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二、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
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的学习纯粹是因为学习任务的安排,根本谈不上是否对物理感兴趣,而且初中物理知识结构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不大。进入到高中阶段,物理知识难度陡增,其中的一些定理、定律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通过仔细思考,同时通过物理实验才能对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培养起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在高中的物理学习中积极主动,才能热爱物理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更快的学习好物理。同时,在物理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将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将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从物理知识的运用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生活中探索发现到物理知识的存在,加深对物理知识实用性的认识。
例如,在日常晾衣服的时候,遇到风大的时候晾衣架基本都会被衣服带到一起,或者被吹掉在地上,如果这个时候用一根软绳结一个环在晾衣竿上,再把衣架挂在软绳结成的环上,这样晾衣架就不容易到处滑动了,也不容易被风吹到地上了,这就是因为增加了晾衣架和晾衣竿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的缘故。
其次,学生需要在物理学习中转变物理思维的模式,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因为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需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物理知识的学习,完成物理知识从初中的形象到高中的抽象的认知转变,同时学生要学会把高中物理中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的事物,借此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使得物理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容易,学习的效率也因此得到提升。
最后,学生在学习到一些较为具体的物理知识的时候,要学会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一般教师都会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随堂物理实验来进行演示,但是学生仅通过看教师做实验是不能完全将知识掌握的,还需要通过自身实践,这样才能对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才能对物理知识中较为抽象的概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实践,才能对物理实验中得到的相关结论进行印证,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培养起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
三、提高物理课堂学习的效率
篇10
关键词:物理审题;物理语言;解决策略;公式术语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93-01
物理审题是指从物理的语言信息、图表中获取一定的认知,而学生在认知这些知识时总感觉困难。困难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思维停滞,不能有效利用术语、公式等表达的真正含义。那么,物理审题困难的成因及解决策略有哪些呢?
一、物理审题困难的成因
(1)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造成的。1)物理语言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图表语言、公式语言等,它言简意赅,所以一般学生较难理解。物理学中的每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含义,由于物理语言简明的特点,再加上物理教材不对公式或图表进行解释,因此,造成学生对物理语言理解的困难,也造成学生在做物理题时审题的困难。2)物理概念表达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力、电、分子运动等概念,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知道这些物理概念,但理解较难。所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遇到困难,就是因为物理内容太抽象,于是物理成了一个老大难的学科。有些小学生听说到了初中要学习物理,从心理上就已经产生了“畏惧感”。
(2)是由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有些学生,在小学时代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如不认真读题,不认真思考题意,解题时丢三落四,环节不齐全,题目做完后不认真检查。这种不良习惯带到了初中,给物理审题也带来了困难。有些学生到初中后从主观上不重视物理审题,他们认为物理是属于理科,只要多做题、会做题、考试能拿高分就可以了。他们并不在意物理语言的表达,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审题,认为进行语言分析那是文科的事。学生对物理审题功能价值的认识不深,影响到学生的审题习惯。
(3)是由物理教学模式造成的。目前的物理教学方式主要还是老师讲,弊端很多。物理学科由于比较抽象,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该讲的内容比较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传统的“满堂灌”影响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物理学科比较抽象,需要多讲点。同样道理,在解答物理题时,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也需要老师多讲些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如果遇到了困难而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时间长了,学生就会降低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降低了物理解题能力。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强调少讲多练固然是对的,但对物理学科来说,仍要把握好“讲”的“度”和“分寸”。另外,物理审题需要改变学生的审题观念,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面面俱到地讲授,学生也就不需要进行审题,就会认为审题的意义不大。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如果能够在给予学生物理审题方法的同时,再给足学生审题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就会大大减少。正确处理好“讲”和“不讲”、什么时候该“讲”和什么时候不该“讲”,以及该讲多讲少的问题,是解决学生物理审题的关键。
(4)学生的课外审题时间比较少。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尤其是到了九年级。物理学习需要背诵和记忆,需要理解的知识也很多,有的老师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陷于机械重复的劳动和学习中。所以,很少有时间来仔细审题,即使审题,也大多是浏览式的,走马观花。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审题能力,没有了物理审题的时间,学生完成试题当然会很困难。因此,我们老师在复习时,一定要认真梳理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交给学生一些物理学习和审题的方法及技巧。即使到了中考前期,我们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审题,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重视对物理审题困难学生的指导
物理审题困难有很多原因,但物理审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裹足不前。物理审题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在审题中灵活仔细地思考,这样才会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的练习。物理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物理审题能力将会为一些理科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科学审题的兴趣、能力和良好习惯。学生对物理审题有时会出现差错,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理解题目文字表述的含义,而是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公式。因此,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概念、公式理解上,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审题。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公式的含义,如何能够正确地进行审题呢?同时,要以任务为驱动,加强对审题过程的监控。平时不管是做练习还是测试,都要强调审题的重要性,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审题,并介绍一些审题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题经验,总结审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审题时,要及时反馈,及时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物理审题的状况,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审题动机。及时反馈能给予学生审题的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独立学习物理,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增强物理审题能力,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结束语
学生进行物理审题,理解文字、图表中所表达的意义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学生正确审题的前提是真正理解了物理内容,如果没有掌握物理知识,审题方法掌握得再多,也是无用武之地的。因此,不能架空物理审题。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时,一定要根据所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办公室规则制度
- 下一篇:健康乡镇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