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相关规范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相关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相关规范

篇1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特点;传播方式;规范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68-01

目前,气象服务产品日益多样化,针对性、适用性强,但服务产品的仍面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传统媒体和新兴的传播媒介,为打通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多种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其需要的气象资讯。通过对比各种传播方式,分析其优缺点,得出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新媒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气象信息产品的分类及特点

气象信息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公益属性产品,由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向社会公众,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大喇叭、户外电子显示屏、互联网、手机短信、新媒体等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预报产品。另一种是专业化专项型产品,由气象部门借助自身优势,结合相关行业特点,为有特定服务需求的用户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气象服务产品,如为社会公众提供的生活气象指数类产品和为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的专业气象信息产品等。气象信息产品普遍具有技术含量高、时效性强、易于产生效益等特点。

2 气象信息产品的传播方式

报刊、户外广告、广播、电视等为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为气象信息产品的即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气象信息产品由最初制作到最终在相关媒体上,即变成了有价值的东西,广大受众可以根据产品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传统媒体深植根于大众,受众面广。但其传播气象信息的缺点是受时空限制。报纸作为纸媒,属于空间性媒体,一旦受众和报纸在空间上分离,信息的传播就无法实现。广播和电视属于时间性媒体,受众一旦错过节目播出时间,则不能再接收到希望了解的信息[1]。

随着“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在不断拓宽。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APP等陆续推出,收听、关注、安装气象APP等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大有超过传统媒体之势。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防灾小常识、科普小专栏等都是实用的内容。内容有了,若没有好的传播渠道,没有足够多的受众、粉丝,那么官微的发声也是无效的、不成功的。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官方的积极宣传运营,加上不断充实的内容,通过亲民化的气象服务内容吸引网友,俘获粉丝,粉丝群体和定制群体会越来越宠大,传播的效果也会呈几何式增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充分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模式,让受众在互动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新兴媒体通过裂变式的信息传输方式,通过转发、关注等个性化信息定制功能,使信息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

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以及新兴媒体的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二者融合发展,非常有利于预报、预警信息的即时共享。官方,媒体助力,多方传播,可将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解决。

3 各类气象信息产品规范管理方法

自媒体时代,信息和传播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需相关部门的审核,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可以预见,将来开发利用气象共享资源产品的企业和用户越来越多,在充分释放个人声音的同时,势必也会让一些不实信息甚至与官方相悖的信息蔓延传播。倘若不对此加以约束,势必会造成公众的恐慌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从源头上规范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预报显得尤为重要。《气象预报与传播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6号)作了明确规定: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官方统一向社会,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气象预报。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的气象台名称和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3]。气象主管机构要引导舆论,加强气象预报与传播的事中、事后监管,媒体要坚守职业操守。官方和媒体形成合力,提早防范不实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蔓延、传播[4]。

4 结语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会形成“1+1>2”的传播效果,二者相得益彰。官方和媒体单位遵循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权限和流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和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多管齐下,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将不再存在盲区。

5 参考文献

[1] 信欣.媒介融合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J].商情,2009(50):73-74.

[2] 李福春,阿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及走向[J].西部广播电视,2012(1):88-92.

篇2

【关键词】小微企业 点对点信贷平台 网络融资 规范化管理

在全球经济发展趋于低潮的时候,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当这些企业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而站稳脚跟时,资金的短缺就成了严重的问题。由于其自身与外在的因素使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很难通过银行信贷解决,融资难一直困扰和制约着这些企业的发展。据央行2012年上半年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回升,但贷款余额仅占全部企业贷款的28.2%。这显示小微企业从信贷所得份额依然较少,融资成本依然较高。

面向小微企业的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新兴互联网渠道最近两年在国内日渐兴起,被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所接受和认可。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互联网渠道,这种借贷平台到目前为止仍然面临着监管空白,法律法规缺失、借贷双方资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亟待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和规范,推动其健康运行。

一 面向小微企业的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的优势

面向小微企业的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也称为P2P贷款平台,是随着电子商务大规模的应用而兴起的新的信贷模式。通常是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出于投资需求的或者闲置资金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这是一种民间借贷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的商业信贷模式。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获得信用评级、借款需求、快速筹得资金,而服务于借贷双方的交易平台则收取一定的佣金来赢得利润。

在电子商务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近年来迅速涌现出大批网络信贷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上规模的网络信贷公司已有200多家。这些平台迎合了小额资金拥有者强烈的投资理财欲望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以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首家点对点小额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为例,该公司成立五年来已累计产生了超过4亿元的交易,注册用户达到120万。2012年4月,在工商局的支持下该公司正式取得金融信息服务资质,成为国内面向小微企业的点对点网络借贷行业内第一家拿到金融信息服务资质的公司。点对点网络信贷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金融巨头的关注,如平安集团就搭建了一个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的平台,通过旗下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公司推出“稳盈-安e贷”借贷服务产品。

很显然,这种点对点网络信贷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与银行信贷相比,其优点在于直接透明。出借人与借款人双方直接签署个人间的借贷合同。可以一对一地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等级等信息。其次,出借人可以对借款人的资信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这是由于通过网络的贷款信息通常可以获得不止一个的借款人申请贷款,信用级别高的借款人将得到优先满足,其得到的贷款利率也可能更优惠。另外,出借人将资金同时分散提供给多个借款人,风险获得较大程度的分散。

此外,对持有资金的出借方来说,选择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年化收益率。点对点网络平台的年收益率约为15%左右,而一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才4%~6%,定期存款与国债则为3.5%~4%之内。这使得很多小额投资人与有闲置资金的人愿意将资金投该平台,从而帮助了小微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可以说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起到推进作用。

二 面向小微企业的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的风险

点对点网络平台高收益率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具体反映在如下方面。

1.国家对充当民间借贷中介的点对点信贷平台既缺乏界定,又缺少监管

作为信贷第三方的网络平台,其主管部门是国家通讯部门,规范其行为的是一些互联网管理规定。因此,其开展的工作具体应由工商、银监、公安、网监等哪个部门监管或协管都不明确,这就增加了信贷平台的风险性。对出借人来说,最大的担心是平台的风险,一旦平台因经营不善亏本倒闭或者负责人卷款潜逃,出借人可能血本无归。2012年6月,一家号称国内最大最安全的网络借贷平台“淘金贷”上线两天后就卷走百万元出逃。该案件给正在成长中的点对点信贷行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贷款一方的资格与信用不能充分保证

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全国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虽然作为第三方的信贷网站对贷方进行信用评级,也为避免非法集资设定了借款最高额度,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个人开立多个账户或盗用他人信息开户,进而多次集资的可能。实际上,网络信贷平台也不能每笔业务都派人去现场审核调查,这就容易导致信息掺假、信用评级不真实。

3.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对贷后的有效监管是个空白

碍于成本限制,其贷后跟进很难实施,难以真正了解贷款最终去向。如果借款人有意隐瞒并将贷款投资于其他高风险领域,所带来的违约风险就会很大。如果网络信贷平台流入一些限制性行业,那么,引起大规模违约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如果贷方逾期不还,由于借贷关系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也会给催收欠费带来诸多问题。

三 面向小微企业的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的规范化管理

1.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行业规范是我国网络信贷行业最迫切需要的政策支持,因而,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公允的行业标准来规范行业的运行。应尽快明确参与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金融活动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鼓励其阳光明地发展。国家把点对点信贷网站纳入监管范围就可以给其正名,使之与非法集资区别开来,从而使其从事的金融活动有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从国家层面上看,这样做可以起到完善金融市场、搞活民间小额信贷市场作用。

作为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应以开放思维来审视民间金融活动,应充分考虑金融现象的灵活性,引导电子商务条件下民间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规范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的运行。同时,还有义务培训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如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守法经营,如何预防可能风险。一方面,让网络信贷平台的经营管理者明确通过相关法律规定将民间借贷契约化,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风险就是为了使其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来指导放款者在放款前详细认证贷入方的收入和信用状况,选取正规、品牌信誉好的贷款网站,督促借款者在借贷交易中遵守法律法规,从而降低借贷交易的风险。

目前而言,点对点网络信贷全行业都需要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但银行部门均以资金额太小为由拒绝,或者因为托管服务需要付出较大的监管和审核成本而不愿意接手。这显然不利于培育民间金融机构的健康成长以及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实际上,银行等传统借贷机构不应将之视为行业竞争对手,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扶持方式,在不影响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下给行业以相应的扶持,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2.加快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

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的保证,逐步打造有特色的审核评价机制,促进加强对借贷双方的审核、监管,最终建立更完善高效的征信体系应是政府相关部门努力的目标。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规范的信用体系。因为属于初建阶段,就使得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的运营成本和坏账风险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供需失衡以及信用信息不对称都会导致借贷双方蒙受损失。一旦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动引发大规模违约,风险更难以掌控。因此,要建立高效运行、服务规范、种类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对现有的资信、评估、审计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整合、再造,积极引进国内外资信等级高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吸收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和组织形式,促进中介服务业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同步提高。

为了规范点对点信贷平台规范运行,首先,要尽快成立行业组织,引导平台企业自律。在行业内建立网络信贷行业的服务标准,从而形成内部约束机制。其次,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借贷平台,实施征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通常情况下,机构获得各类信用信息的成本比较低,有利于网络信贷平台的发展。最后,尽快建立网络信贷平台行业的观察机制,即政府部门应尽快协调建立网络信贷平台行业的观察机制,实施全面的有效监管。

从操作层面看,如果网络信贷平台设立一定额度的风险基金,则在产生坏账时平台将先行赔付给借款人再由网络平台追偿。同时,对有信用的小微企业实施低息奖励,让资金优先出借给高信用的客户。随着借款人信用等级的提升借款的利率还将逐步下降。

四 结束语

面向小微企业的点对点网络信贷平台是金融中介服务的一种新兴的行业。凭借网络的快捷、方便的特性,其竞争优势明显可见。作为新兴的行业,需要政府与行业机构善意的指导与规范。建立一个透明、公开的网络借贷平台并加以规范化,目前存在于这个行业中的如监管职责不清、业务风险难以控制、信用风险偏高、贷款质量低等问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继辉、李成.网络借贷模式下洗钱风险分析及应对[J].金融与经济,2011(9)

[2]吴晓光、曹光.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金融监管,2011(4)

篇3

【关键词】电力 调度运行 安全运行

1 提升调度运行工作操作的规范性以及专业技术性

对于电力电镀工作人员来说,一般是通过命令操作的方式对电网的运行模式加以改变,电力调度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对相关的调度运行技术以及相关的操作规范加以严格遵守,以免出现因为人为失误出现的电网事故,这样就需要对电力调度工作者自身的操作规范性以及专业技术性加以提升,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规范操作工作票。调度员在当班的时候,在接到工作票之后就应当和相关的调度计划进行有效的核对,另外还应当对工作自身的必要性加以检查,同时还应当对工作票里面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审核,比如说,相关的工作内容、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设备停电的范围等等。调度员在对安全措施进行审查的时候,应当和相关的工作人以及负责人了解相应的电路状况,继而使得停电线路设备所处的状态能够有效满足相关的检修工作的需求。在审核工作票之后,就应当在指定的地方做好等及以及标记工作,继而为将来总结以及交接班工作提供足够的资料记录。

其次,对于指令票的审核、填写以及执行等等都应当遵守相关的流程规范进行操作,一般而言,指令票都是相应的副调度员进行拟票,之后交给当班的调度员加以复审,合格之后进行签名,之后才能够成为可以执行的指令票。一旦其中受令方对于指令有疑问或者是发现问题,就应当进行及时的询问,不能进行盲目操作,操作完指令之后也应当及时进行汇报,之后当班的调度员接收到相应的操作完毕的指令之后才能够使得这一指令结束,相应的信息都应当登记到票中。

再次,当班的调度员应当做好工作票安全措施,同时还应当及时完成相关的记录簿中的内容,在允许的范围中依据规范填写相关的手续,完成工作之后,解除安全措施,之后工作人员撤离之后才可以进行送点,同时还应当及时办理相关终结工作票的手续,还应当进行盖章加以确认,针对那些还没有办理终结手续的一些线路绝对不能进行供电。

2 提升电力调度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以及事故处理能力

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性质或者是突发性以及无法预见性的事故,这就对调度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需要调度员自身具有足够强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以及对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等等,基于此,相关的电力企业单位应当积极培养并提升电力调度员自身的事故处理能力、调度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操作技术能力等等。

首先,对于电力企业单位来说,应当积极做好调度员自身的心理辅导工作,对调度员自身的生活加以丰富,积极引导和鼓励电力调度员丰富自己的爱好和生活,真正懂得享受生活,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电力调度工作者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电力调度员自身在工作中能够养成沉着冷静的工作态度以及提升电力调度者的抗压能力。

其次,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应当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电网事故预执行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反事故训练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电力调度者自身的应变能力被有效激发,使得电力调度工作者能够在工作中更加冷静和沉着,应对事故能够采取足够准确的措施,同时对于事故的欲望还应当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运行模式以及操纵的任务和相应的薄弱环节等等进行,要对以往的成功案例进行积极地参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电力调度工作者额能够针对事故和风险采取及时、准确以及有效的方式加以应对,使得事故避免扩大,损失降到最低。

3 提升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交接规范性

为了使得电网的供电稳定连续性得到保障,相应的电力调度工作也应当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这就要求电网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应当有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作为保障,从而避免因为交接班过程中出现失误,使得电网能够真正稳定持续运行,总的来说,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来确保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交接规范性。

第一,要制定并完善科学以及严谨的电力调度轮班表,同时要严格依据轮班表的内容落实到位,一旦当日值班的调度人员自身有重要的情况需要评价,需要实现报告才能够换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不能连续值班两次,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避免因为疲劳过度出现工作上的失误。

第二,对于电力调度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做到按时到岗,同时还应当提前十五分钟到岗,主要是对之前的值班情况进行查阅,继而使得在进行交接工作的时候对电网中的所有工作都能够做到熟悉和了解,如果因为出现突发状况或者是意外状况,电力调度工作者无法及时进行工作交接或者是值班记录不够清晰的时候,都不能进行交接,必须将所有的情况对欧处理好之后,双方都进行确认才能够进行交接班。

第三,对于电力调度工作者来说,应当积极做好相关的交接内容以及做好记录报表的工作,对电力调度的完成工作进行检查以及回报,使得整个交接班的工作内容都要做到准确以及完整,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交接班的双方工作者对于自己值班期间的工作情况以及工作的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有足够的了解,如果对交接的记录不够清楚,必须进行仔细的询问,了解清楚之后进行签字确认,之后办理相应的交接班工作手续。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电网也在逐步改造和不断完善,人们对于电网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影响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整个电力实业发展的指挥者以及协调者,电力调度工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整个电网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电力调度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对相关的调度运行技术以及相关的操作规范加以严格遵守,以免出现因为人为失误出现的电网事故。因此,应当从多方入手增强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能力,从而确保我国电网的有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方宏建.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管理[J].广西电业,2013(20).

篇4

关键词:输配电企业;电力监管;会计监管

文章通过阐明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进行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的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现存问题,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给出完善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相关理论概述

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以规制经济学、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

1.1规制经济学理论

我国的输配电通过物理电网进行,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一段电路,一般由一家输配电企业建设。输配电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特征,需要进行会计监管,以缓解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价格管制和市场进入的管制两方面。政府通过实行限制新企业进入的政策法规,以保证行业的独家垄断地位,实现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管制企业定价,保证资源配置效率,防止垄断企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2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管理论

所谓会计监管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从会计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法律法规,并据此管理、监督、指导、控制会计活动。我国的输配电企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会计监管非常必要。具体的会计监管内容分为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与会计监管的实施。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是预先制定规范会计活动的法律法规制度,如会计行为道德规范、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等。会计监管制度的实施是根据监管制度管理、检查、控制会计活动。

1.3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股东至上理念的挑战,该理论认为经济性的管制并非是为特定产业或企业的利益,而是为了社会福利的增加,是为社会公共利益考虑的。依据该理论,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不仅提高企业自身效率,还能从整个市场利益相关者视角考虑,增进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电力市场由电力市场投资者、电力输配电企业、电力用户等构成了利益相关共同体。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关键在于对输配电成本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

2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必要性分析

2.1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内涵

会计监管包括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者对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监管可分为经济性监管与社会性监管两类,经济性监管是在信息不对称或自然垄断的领域,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价格、服务、进入、退出、产品质量、财务会计等加以监管;社会性监管是从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出发,管理限制特定经济活动的实施。电力会计监管的构成要素包括电力会计监管的主体、客体、目标、内容、依据等。

2.2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本研究从输配电企业的自然垄断性、我国石油天然气准则、电力市场相关者利益的平衡这3个方面详细说明对输电配电企业的监管必要性。

2.2.1输配电企业的垄断性

在输电领域中,需要电压很高、电力输送量大的输电线路构成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力需求点的配电网上。该领域的沉没成本大、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在配电领域中,由输送量较低、电压较低的配电线路构成配电网,将电能由输电网分配到千家万户的电力用户处。配电领域存在较大的固定成本沉没性,以及明显的密度经济效益。输电网和配电网将发电厂与分散的电力用户连接起来。

2.2.2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示范作用

石油天然气行业与电力输配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技术经济垄断性特征。两者具有沉没成本大、资产专用性强、成本劣加性等垄断性行业特征,其生产经营过程都充当连接生产者与用户的网络型产业。我国颁布的《第27号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对该行业的会计监管做出相关规定,有利于天然气石油的价格形成。

2.2.3平衡电力市场的相关者利益

电力市场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电力用户、电力市场投资者、输配电企业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电力市场的投资者目标是获取高的投资收益;输配电企业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电力用户的利益是寻求合理电力价格。电力会计监管有利于平衡上述三者间的利益。通过电力会计监管,促使价格主管部门合理制定电价,提高输配电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电力用户角度来看,会计监管制定合理电价,利于优质电力产品的获得;从电力投资者角度出发,合理的输配电价格,有利于电力投资取得期望收益。

3完善电力会计监管的建议

针对于我国的电力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宝贵经验,对完善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要明确电力监督委员会的会计监管职能

在《电力法》和《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电力会计监管职能。明确电监会的会计监管职能与法律地位,需要完善与修改《电力法》,补充新形势下新的法律内容;再根据完善后的《电力法》,进一步完善《电力监管条例》中的会计监管内容;另外还有明确其他法律与《条例》上的交叉内容。我国的电监会职责明确、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将为电力行业的稳定高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2制定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缺乏电力会计的监管制度,面对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与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种种问题,建立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制度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建立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要正确处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与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关系;其次,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应分开核算成本费用和输配系统的资产;最后,应站在监管角度制定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面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中的现存问题,我们应当加强电力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制定,构建合理的电力会计监管制度,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桂芳.关于我国产业监管体系再造问题的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2005.

篇5

一、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以及进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配网电力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配电网络建设也成为了重点投资对象。然而配网电力工程也应该在这飞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对配网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实施过程之中有一些环节不能够规范化,具体化,有很多相关规定没有落实到位,流于表面。其实配网电力工程的工期十分紧凑并且环环相扣,不容许一丝差池,所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必然会牵连到另一个环节。在配电网络环节中出现问题,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例如事故频发的配电网带电作业,在配电网带电作业中的工作人员往往缺少安全意识,而且作业人员欠缺相关的作业理论和现场操作能力,也就是说缺少相关的的培训与考核。再加上缺少及时处理事故的能力,这些都会成为影响配网电力工程出现事故的因素。其实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电路退化。又或者在维修保养电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另一方面是由于配电人员缺少安全意识,不能规范对其进行操作。除此之外,电路本身质量不过关、配网环境复杂、低压返供电源等问题,都会对此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

(二)配网电力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质量促进安全,所以质量的保证是工程能够安全顺利实施的基础。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分为几大点,比如说材料与整个工程不匹配,材料质量与投资金额不匹配,工艺方面与整个配网电力工程的实施质量不相适应。例如技术人员未能完全掌握二次电缆走向需要,因此不能正确清楚地勘察好二次电缆的铺设现场。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例如无功补偿设备虽然在电力系统之中能够广泛使用,并且使供电的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同时它也会受到谐波的干扰。所以在配网电力工程中应当选择性地使用无功补偿装置。

(三)配网电力工程中的进度管理

方面的问题。进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各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未能配合整体的施工进度,一些工程若是不能配合整体工程进度,实施过程太快或太慢都会造成整体工程的窝工。除此之外,部分相关地施工管理人员综合水平不够,因此很难起到进度监督作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作用,材料的采购方面出现问题也会导致配网电力工程不能顺利进行,从而耽误进度。这些问题也从侧面上显示了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流程不够完善,而从相对严格意义上来说,本质上还是在施工方面缺少行之有效机制和具体操作规范要求。

二、针对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以及进度管理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及对策

(一)协调好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配网电力工程包括了相当多的部门,在配网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之中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这种内部交流有利于促进内部和谐,可以更好协调各种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还可以在协调各个部门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统一管理指标及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以此确保施工的工程质量及工程效率。所以,优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推进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并且它是推进进度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明确操作标准与检查标准,提高施工质量。

往往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操作工人未能明确操作流程,不能规范自己的操作而造成的,因此要使工人树立安全意识,明确操作标准与操作流程,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学习国家规定的文件,例如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效文件。电力公司也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规范管理操作流程及操作的标准化。在准备阶段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所有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对于周围地理环境,工程的物资采购以及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要认真研究分析并且提供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办法的备案,采取相应的预防的措施,加强相关技术交底工作的相关管理,从而完成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国家的法规标准,注重施工工序的管理与质量监督,对于工程要采取自己监督,他人监督,互相监督的基本方法,每个阶段都应该进行一次验收及检查,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时地进行抽查,相关的电力企业也应该明确并且使用统一的验收标准,最后在配网电力工程竣工的时候要进行完整的质量验收,施工部门要首先进行检验,然后质检部门要进行综合检验,在监理复检的过程中有问题要及时上报,工程上的质量缺陷及安全隐患等都需要及时上报然后记录,使各个部门能够明确责任的划分,提高检查的工作效率。这样分层检查,分阶段检查验收更能行之有效的对配网电力工程起到预期的验收效果,而不会再让检查这一环节流于形式化。

(三)加强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

电力事故总有发生,除了在硬件设施上进行规范、维修护理及硬件软件设施升级,更重要的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参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措施,制定相关的安全考核制度,这些体制及体系的设立十分有必要。另外,在施工场地也要设立相关的安全标示,以便于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这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比如:“禁止开挖,下有电缆”或是“止步,高压危险”等。此外,相关的配网电力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也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对这些设备进行一一排查,寻找到设备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在设备上进行排查,也要做好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准备,也就是相关紧急预案。另外,要加大对于安全隐患的查处力度,提高紧急时刻的处理能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从而加强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配网电力工程进度实施的管理力度,建立相关进度管理制度。

建立相关的进度管理制度需要各个部门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各个操作,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整体专业素质,提升整体团队的默契度,这也有利于确保整体配网电力工程的整体进度。在施工过程中规范施工,电力企业也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不仅仅是监督工程的进度问题,也要对安全隐患及工人是否规范操作进行监督。所以加强对配网电力工程进度的管理力度,就要建立相关进度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促进配网电力工程的发展。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难题分析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体制的改革也逐渐成效。电力企业的发展,为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系统工程。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建立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之上的生产管理,才能实现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难题,以便更好的寻求解决措施,促进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分析

(一)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的难题

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确保安全生产与电网安全运行,是确保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保障,也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薄弱,是导致电力企业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力企业的生产操作工作难度大、危险性高,工作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之不按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违规操作生产设备以及相关器具,总是带着侥幸的心理进行工作,致使因违规操作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另外,电力企业未将生产措施、技术措施等相关的规定切实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生产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防范意识都相对薄弱,往往会因为工作的疏忽造成生产事故,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对设备的破坏,都给电力企业以及社会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生产考核制度不完善的难题

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考核制度是规范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电力企业的生产考核制度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生产工作中,存在着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对于员工的表现奖罚不分明且,不能及时的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作出奖罚的行为,考核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另外,对于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生产工作环节考核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制定具体、详尽的考核计划,使电力企业考核的工作力度被削弱,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安全性得不到一定的保障。生产考核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其在电力企业中按劳分配、激励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等方面,也无法起到积极的意义。生产考核制度常常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督、约束作用。

(三)基层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的难题

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主要关系着及生产的安全性、生产效益性等方面的工作。基层管理的工作效率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利益。虽然电力企业将生产管理工作确定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基层管理人员对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的正常巡视检查,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各项预试工作。对于生产设备发生的故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无法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可知,电力企业对于生产管理工作的投入工作相对较少,对于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基层管理工作的效率相对较低,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二、加强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宣传的工作,并将安全生产意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一部分,增强工作人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制定相对严密的安全生产细则,规范生产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现象。在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定期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生产知识的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对生产设备的了解,使之可以在生产作业中,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减少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的相关工作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难题,必须借助规章制度的力量,进行有效的解决。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进行全程的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紧急应急预案措施。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一定的处理。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切实将各项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要求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相关的工作,履行好安全监督的职责,对于生产工作的每个细节,都必须进行一定的规范化控制,加强专项的规范化检查,确保生产操作人员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工作。同时,重视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在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才能改善基层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较低的工作状况。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企业的发展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我们在感叹电力企业生产发展水平提高之时,还应看到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是一个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性管理工作,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共同努力、长久的坚持下去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只有在充分结合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状况的基础之上,才能探究出有利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发展的重要举措,才能有效的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消除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安全隐患,同时促进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水平逐渐提高。因此,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01).

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交底标准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技术交底作为保障施工技术、规模、工程特点、建设意义的重要方式;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必须明确电力工程施工工艺、任务、质量标准、操作方式、文明安全施工要求、节省手段以及质量保障等相关措施,在切实履行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同时,推动项目质量标准。同时根据电力工程施工适用范围,进行对应的电力工程技术交底;根据电力工程“归口管理”主要由工程技术进行规定等要求,项目部经理以及相关施工单位组、科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检查监督技术进行对应的技术交底。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主要由各个承包工程项目的单位企业进行,各个技术负责人通过严格组织技术交底,保障各个生产部门顺利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特殊情况时,通过向上级请示完成技术交底工作;不同层次技术人员通过施工管理, 进行监督、审查交底工作,保障技术交底顺利进行。

另外,管理规定作为技术交底的重要内容,技术交底是施工进程的核心环节;作为电力工程过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施工人员在掌握应会工序的同时,必须坚决实施技术交底工作。在电力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不同部门的项目经理、单位总工、工程师、工地主任以及施工技术人员通过严格技术交底工作,掌握工程项目具体内容;通过组织参与交底工作,必要时对不同交底工作进行整理修改;对已经批准的方案,通过及时告知相关批准人以及审核部门,保障技术交底顺利进行。

当技术交底完成之后,电力工程交底人员通过签订相关基调记录,保障电力工程按底施工, 没有交底人认可签字时,不能进行交底内容更改; 当技术交底却是需要更改时,除了必须经过交底人签字,更改的交底内容还必须得到相关人员认可;通过不同科室、部门技术人员、技术交底人员,技术处检查监督,对不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的现象,必须立即劝阻, 当劝阻得不到统一结果时,应该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停止施工;当交底错误引发设备、人身安全、质量事故时,交底人员必须全权负责。其次,当部分施工人员违反交底标准时,施工人员、施工负责人直接负责相关责任。在电力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门必须严格技术交底工作,根据设备说明书、设计文件、施工技术以及质量计划等相关资料严格交底提纲。

二、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现状

(一)缺乏全面完善的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是电力工程控制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要求,没有技术交底的项目不能施工。目前,很多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很多技术交底工作不严密,缺乏实际内容,让技术交底流于形式,从而不仅影响了电力工程施工技术, 同时对管理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电力工程临时项目整体管控不强

在实际电力工程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缺乏投资观念、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理念,导致项目投资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由于缺乏造价控制知识,造成价格假象严重的存在,概算不能切实发挥作用。

另外,由于很多附属设备在合同签订时,没有准确描述,导致施工中,重新采购订货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电力工程施工进度,同时对造价控制、材料质量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电力工程管理流程存在问题

供电技术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具有穿针引线的功效。在电力工程施工中, 和电力工程施工有关的部门主要有:计财部、后勤保障部以及技术部。在这个过程中,计财部根据不同用户技术咨询技术费以及工程款项,向相关施工部门以及企业拨放设备款、材料款以及工程款, 从而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发展。

另外两个部门在不同阶段充当着不同的职责,从而导致部门交叉重叠,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当电力工程施工结束后,由于很多施工单位没有严格要求工程决算,没有经过具体审核,就向用户相关部门收发工程余额,导致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及设备余款混乱,出现违法违规现象。

三、完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增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增强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的具体表现,是有效解决电力工程施工问题、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通过定期、不定期培训,严格业绩考核、技术监管力度:通过技术交流等形式,促进施工人员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增强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素质。通过严格奖惩制度,营造良好的施工学习环境氛围,让电力工程人员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电力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另外,利用当今市场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等相关条件,不断实践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在切实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方式的同时,让电力工程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和能力,促进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二)严格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管理条例作为电力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经过管理部门审核,在收到许可证之后,再进行电力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各种专业建设的电力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电力工程施工要求,通过三级安全教育资格考核;对于主要负责电力工程各种操作作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同时;对相关设备以及安全规定设施进行严厉的检查,一旦发现隐患,必须向相关部门及时通报和处理。

在安全隐患处理过程中,处理方法一般包括:

在电力工程规定时间内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定整改、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定整改、验收人员定整改、电力工程措施定整改、施工完成人员的定整改。同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从而严把教育关、措施关、交底关、检查关、文明关、验收关以及防护关:通过完善电力工程施工进程,对表现优异的施工团队、部门以及个人给予精神、金钱以及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切实履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电力企业施工方针、政策的项目工程施工队伍或者个人给予精神以及物质奖励。通过电力工程组织安全施工量化评定以及考核体系,根据具体的结果对工程施工队伍进行奖惩考核,从根本上规范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管理。

(三)健全责任规章制度,推动企业软件管理方式

在完善电力工程企业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健全技术标准作为促进管理体积工作标准的重要手段,必须不断深化管理理念,规范管理体系,在和国际技术管理接轨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 以精品、品牌、质量赢得市场和发展; 从而树立起良好的精品意识,在以质量和施工规范的建设中,保障各个机组顺利达标。在文明施工、机械投产、工艺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科技进程:通过运用专业管理软件,在保障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进行资源管理、费用控制,从而将资源、进度、资源平衡以及限量有机的联系起来。

(四)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作为统一、规范电力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 当电力工程招标结束后,必须由电力工程合同签订部门对相关电力工程施工招标细节进行详细汇报,通过严格技术人员施工图纸审核,保障施工项目档案完整齐全。同时,技术部等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在施工前必须和相关电力用户、设备供应商、电力材料等相关主体进行会议审查在保障电力工程施工预算合理的同时, 电力设备和电力材料必须及时支付供应商相关款项。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后勤保障部和技术部作为电力工程监督实施的重要部门, 必须对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通过审查监督,对细节等关键问题及时审核处理,从而保障电力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以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社会群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电力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不断强化施工技术和管理体系;针对已有问题以及施工要求从各方面推动电力工程发展,提高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曹达明.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23).

[2]钟月梅.有关电力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9):119.

篇8

电能是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而电力工程中的变电运行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运行要求也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而提高。简要分析了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确定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作为电能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能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变电运行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

电力工程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然后再进行电能的运输和分配。在电力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对设备及其运行安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电能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漏电等各种原因导致人员伤亡,部分设备停止运行,出现大面积停电的情况,进而影响电力工程的整体运行和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使损失不断扩大。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是保证电力工程运行安全的基础,也是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合理供应、有效利用电能的基础性技术。输电过程中电压的调整和配电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调整电压,能显著提高电能的运用效率。在具体工作中,对电能使用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对输送安全的要求则不断提高,因此,在电能输送和电能分配过程中,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应用这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能的使用率,减轻电能输送过程中设备的负担。

2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社会各界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对电力输送质量、输送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对电能损耗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在此背景下,对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传统的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影响该技术的进步,无法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和探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阻碍因素,掌握最正确的改进方向,以推动我国电力运行系统的全面发展。

2.1相关技术人员能力不足

在具体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合作能力比较差。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变电运行技术的操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在操作过程中“走捷径”——操作不规范,减少操作时间和操作步骤,使得相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电泄漏、电压转换不达标等,导致人员伤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过程中,维修检查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和相关知识操作技术没有及时更新,就会导致检查方式落后、检查理念单一和检查步骤固定化,无法及时检查出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得问题进一步扩大,整个电力输送过程出现异常。这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损耗是极大的。

2.2相关设备比较落后

在实施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过程中,对设备有一定的依赖性,设备的先进程度和自动化程度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改进和发展程度。我国现今所采用的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设备比较单一,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比较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研究效果不佳,导致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设备核心技术无法得到提升。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设备较为落后直接限定了变电运行技术的实施效果。

2.3危险系数比较高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研究和实际检修操作过程中所承受的危险都是极高的。电力工程变电系统比较复杂,涉及到的装置也复杂多变,其中的工作原理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而烦琐化。无法有效控制危险系数则是操作过程中缺乏安全管理的一种表现。

3解决措施

3.1相关技术人员能力的提高

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过程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能力的主要方式是要保证实际操作的熟练化,并遵守相应的操作准则。在此过程中,在专业操作人员的带领下,让技术人员的操作逐渐熟练化和规范化。同时,还可以制订相应的规定,一旦特定部分出现问题,就由该部分的操作人员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2相关设备的改进

在使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时,其中一个研究、发展的方向就是设备的改进。改进设备的具体方式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变电运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我国电力工程发展现状时,要确定其发展方向,将处理后的信息融合起来,制备出全新的、先进的设备。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变电运行设备的统一性。

3.3变电运行技术操作管理的实施

在使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是操作的规范性。为了减少由于操作不得当而引发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方式就是制订相应的操作规范管理条例,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推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过程中设备、技术操作和相关方法上。在确定了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探析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具体的实施,以确定措施的实用性。

作者:林怡 单位:国网福建闽清县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范春林.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14.

[2]陈松涛.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0(21):165,180-181.

篇9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稽核 管理

一、引言

财务稽核工作主要是按照财务会计核算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开展的自我分析、约束、规范、评价以及诊断,通过对财务工作的全面复核以及稽查,及时总结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完善方案。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支柱产业,企业的经营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对于电力企业管理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强化企业的财务稽核管理,规范电力企业财务行为,提高企业财务执行力,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对于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电力企业经营效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电力企业财务稽核内容概述

电力企业财务稽核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财务稽核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内部资产的完整,同时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以及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同时确保企业的经营收支管理的规范,督促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强化财务工作执行,进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电力企业财务稽核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原始凭证的稽核。重点是对电力企业的外来原始凭证以及企业的自制凭证进行稽核,确保原始凭证的经办以及审批手续齐全,符合国家凭证的相关要求,对于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内容反映真实完整。对于属于成本项目的发票,还需稽核是否为增值税发票。同时对于涉及电力企业的资本性支出,需对是否有预算计划、资金是否得到落实进行稽核。

(2)会计记账凭证的稽核。主要是对现金收支以及银行收支的稽核。对现金收支稽核主要是对款项收付凭证及报销凭证审核程序是否规范齐全、现金支出范围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坐支现金及公款私存等问题。对银行收支的稽核重点是稽核银行收支是否符合结算规定以及票据法,银行记账凭证手续是否完备、合法,银行付款款项是否符合国家及企业管理规章,款项是否符合预算及合同管理等内容。

(3)采购工作稽核。主要是稽核采购是否按照预算计划执行,采购材料的价格是否存在异常,大宗采购活动是否严格按照相应招投标执行,采购数量、单价以及金额是否准确,采购材料的领用手续是否完备等内容。

(4)会计账簿的稽核。重点稽核电力企业是否严格按照财务会计管理规定设置相应的会计账簿,是否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定期结账,账实是否相符,现金日记账是否定期每日清点与定期记账,银行对账单内容是否真实合理。

(5)财务会计报告的稽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稽核,重点是审查电力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内容是否真实,稽核计算是否准确,总账与明细账之间是否对应,财务会计报表内部钩稽关系是否合理,账表内容是否相符,补充资料、财务会计报告说明书与财务会计报表是否具有一致性。

三、电力企业财务稽核主要工作方法

(1)会计资料核对。会计资料核对重点稽核电力企业的经济业务以及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对电力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确保电力企业的账表、账账、账证等数据的一致,同时将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及企业的资产进行核对,确保会计资料的准确。

(2)重复验算。重复验算主要是对电力企业的会计记录等进行验算,如对记账凭证金额的逐笔复算、税金计提金额的计算等,并通过将验算结果与财务部门的计算结果进行对账,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日常业务进行稽核,确保会计处理的正确。

(3)会计资料审查。会计资料审查主要是对电力企业的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的阅读与审查,进而对电力企业会计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等进行评价,资料的审点是凭证条填制内容的真实、准确以及完整情况,预算申报、执行以及评价等业务流程管理情况等内容。

(4)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对比,来检查分析异常数据,进而寻找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的内容涵盖较广,包括实际情况与计划情况对比、同期数据对比以及指标数据对比。

四、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稽核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稽核管理模式不合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稽核工作严重滞后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在财务稽核管理中主要是侧重对于财务经济行为的事后稽查,这种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造成了企业的财务稽核难以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能发挥事前控制的作用,既不利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提升,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2)电力企业财务稽核手段落后、深度不足。目前,电力企业的财务稽核工作还未能形成常态化开展的机制,需要进行财务稽核时,往往是在企业财务部门抽调会计核算人员作为财务稽核人员,在财务稽核方式上也主要是以现场查阅财务管理的账簿、财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凭证等为主,对于各种全新的非现场财务稽核以及非常规财务稽核手段运用较少。其次,在财务稽核中,往往存在着财务稽核停留于表面的问题,对于财务稽核内容缺乏深度的分析,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导致企业的财务稽核效果较差。

(3)企业财务稽核工作的独立性较差。企业财务稽核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相关业务的记录以及审核,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预防和风范,但是目前在电力企业的财务稽核工作的实施开展过程中,由于财务稽核工作的独立性较差,往往财务稽核人员对于发现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处置权利,只能层层向上级回馈,一旦出现财务舞弊或者是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地进行处置。此外,由于财务稽核工作在对企业的会计凭证以及业务工作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审核非常细致严谨,很有可能造成企业业务部门的抵触,不利于财务稽核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电力企业财务稽核管理具体应用措施

(1)完善电力企业的财务稽核管理模式。首先,在企业财务稽核管理模式的设置上,应该遵循防范性、经常性、规范性与系统性的原则,实现财务稽核纠正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偏差的作用,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符合国家财经法规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其次,在企业的财务稽核组织管理上,应该在企业内部单独成立财务稽核组织体系,并拟定财务稽核制度、规范、流程。同时在企业财务稽核工作管理上,应该明确财务稽核岗位的工作职责,即组织、指导、协调、参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财务稽核,并对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稽核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强对企业财务稽核工作人员的能力教育培训,确保其具有专业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加强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能够熟悉了解并熟练运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财务稽核工作水平。

(2)创新企业财务稽核方式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稽核效果,在企业的财务稽核方式上,应该再进一步的拓展丰富,结合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好实际,可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完善财务稽核方式:一是事前稽核。通过事前稽核将财务稽核工作向前延伸,在电力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管理预算、资金收支方案制定等几方面引入财务稽核,同时强化各种经济合同的审核,确保财务稽核在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资金、财务收支的合法合理以及合规性等几方面发挥作用。二是事中稽核。对电力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开展财务稽核,确保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以及资金管理的合规性。三是事后稽核。对企业会计记录进行审查与符合,同时对企业的资产账实相符情况、债券情况等内容进行稽核评价。四是全面稽核。对电力企业所有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各项财务收支以及各项资产、负债、权益进行全面的详细稽核。通过采取现场审查、盘点,复核数据,查验票据、报表等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财务稽核审计。五是抽查稽核。以抽查企业财务收支记录的方式,通过实地审阅、核对账卡物、查阅会计资料、异地抽查、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合规性、真实性和记录的完整性进行稽核。六是专项稽核。按照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选定专项内容,确定财务稽核的范围、内容、要点、程序、时间等要素,开展专项的稽核,提高财务稽核针对性。七是远程稽核。主要是借助财务管理系统对电力企业的账套进行远程稽核,以及时的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规范财务稽核程序,强化财务稽核结果的运用。一是为财务稽核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稽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该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积极配合财务稽核工作的开展实施,在财务稽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全面的提供部门所涉及的财务情况、内部管理情况,并为财务稽核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预算、决算以及审计结果等必要的相关资料,确保财务稽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规范企业财务稽核工作的程序。在财务稽核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现场稽核,财务稽核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全面掌握被稽核部门的财务情况,同时调阅相关凭证、账表以及合同等,通过核对以及对比分析,整理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于非财务稽核,重点会通过网上或者是被稽核单位报送财务资料,然后进行全面的核对分析。完成财务稽核分析以后,应该在被稽核单位基本情况、稽核内容、稽核依据、稽核中发现的问题等几方面,整理形成财务稽核报告。三是加强财务稽核后续工作。在财务稽核管理上,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稽核监督与考评机制,重点围绕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财务稽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建议及时反馈至电力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将财务稽核情况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情况以及绩效管理情况挂钩,强化财务稽核的导向作用,确保财务稽核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10

关键词: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将所有的工作、任务以及相关的责任依据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行重新整合及细化。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提升,相关的电力部门也顺应了时展的步伐加大了监督管理的力度。基于此,对电力营销业的扩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与要求,通过拓展精细化管理的流程来有效地提升管理的效果,进而为相关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电力服务,推动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营销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就是企业管理理念的一种衍生离你那,通过进行精确的操作、细致的规划来在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电力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精为管理的目标,以细为管理的手段,进而进行高效的管理,促进电力企业发展。电力企业通过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质量与效率,并在管理工作中减少相关的管理成本。

二、电力企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提升服务管理的质量

在电力企业中实行扩流程精细化管理就是将营销工作程序进行重新的树立与整合,进而对相关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充分发挥出营销业的优势。电力企业通过对拨入电话、业务受理、故障维修以及查询投诉等业务进行统一的编制及纳入相关的流程中进行管理,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由此就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及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此外,还能够为一些客户提供上门服务、设置专业平台来解决电力营销中的一些难题等等。通过应用扩流程精细化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都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规范化处理,由此就能够更高的管理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感,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扩展营销市场

通过在电力企业中应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对相关市场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进而对不同客户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研究并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更好的开拓营销市场,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使用感受,提升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此外,通过对营销制度进行规范,能够将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开拓不同的用电业务,由此来拓展营销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整个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树立起一个品牌形象,积极的开拓营销市场。

(三)填补电力企业的漏洞

电力企业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漏洞及隐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例如:在抄表工作中出现问题就会对正常缴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吗,增加电力企业的信任危机。电表超标错误还会对线损考核及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通过应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加强监督与管理促使整个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得以持续、有效的运转,进而消除电力企业内部的存在的隐患及漏洞,保证整个电力企业及相关用户的经济效益,促使电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提升电力企业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一)拓展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市场

随着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我国对于各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也在不断地增加,由此也就加大了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度。基于此,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断的扩展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市场。电力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变员工的工作观念,进而通过提升服务的质量、增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提升终端客户的用电效率。此外,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树立起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并对相关的措施进行优化与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满足用户各种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提升服务的质量。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对相关的电力市场进行实时的预测,进而拓展扩业务流程市场。

(二)应用价格优先手段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电网建设以及市政建设的机会来发挥电力价格调节的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应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建设与发展,从而建立起一个电力精细化的营销服务监控系统。由此就能够对相关的电力营销服务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更好的优化及配置电网及设备。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进行供电时,可以采用分时电价的模式,鼓励用电量较多的用户利用分时电价的政策进行分时生产,以此来有效的环节用电紧张等情况,保障电网的供电质量,促使整个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与提升,进行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三)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相关操作行为、操作环境以及工作流程等多个方面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实时的检查及修正,并对相关工作不断地进行简化及细化,促使整个电力营销服务系统更加完善。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流程进行创新及优化,突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重点内容,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精细化电力营销业务制度,以此来提升整个服务水平及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能力的考核及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有计划性的针对训练,以此来加强电力营销服务的水平。

四、结语

我国电力营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次数在不断增加,这种集约型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及质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协调了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了整个电力营销企业更好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论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6):49-50.

[2]郝文良.试论电力营销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J].赤子,2012(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