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监测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计量监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计量监测

篇1

关键词:电力计量;应对方案;电量参数;装置异常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能这种不算新也并不老的新型资源已经成为了当下必不可缺的重要能源之一。无论是家庭正常用电还是企业公司的用电量正在逐年递增,与此同时,窃电行为也处于一种严峻的现象,给电力行业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电力行业通过电力计量这个装置,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着用户的用电情况,能够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不法窃电行为,并给与打击。但是,电力计量装置也不是万能的,它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影响着甚至破坏着电力计量的准确性。综上所述,能否保证电力计量装置的正常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 电力计量装置能否正常工作的因素

电力计量装置能否正常的工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包括开关量、累计电量参数、功率因数、计量电压和电流等等。其中,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开关量异常,电力计量装置的开关量通常是指设备中的检测设备,当设备产生异常影响工作时开关量会将这一重要信息传送给电能表,通过电能表显示异常;(2)累计电量参数的异常也会导致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其表现形式就是电量参数会比正常数值要小;(3)功率因数的异常变化是电流相位发生异常,引起电压相位异常导致的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4)电流表会因电压低于正常值而不工作导致计量电压发生异常,也就是计量电流电压异常。如此之多的问题出现在电力计量装置中,其中一项或多项都会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导致电力供应行业的经济效益和良性发展产生了影响。如此严重的后果不得不引起的电力行业的重视,并且要拿出相对应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2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应对方案

2.1 计量装置异常表现――功率因数异常

电力功率因数检测法是电力计量装置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异常的电力功率变化来发现计量装置的异常。电力功率因数监测的主要内容是负荷功率因数和断路器的安装位置。这种监测法是根据电流监测原理来出电力功率因数异常的,能否正确的使监测断路器处在安全位置,是判断功率因数的变量范围的重要因素。如果功率因数的变量在正常规范之外,就需要检测断路器能否正常的接收到检修信息和恢复信息了。电力行业可以用这种方法及时的找出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以免电力计量装置异常造成的更大经济损失。

2.2 计量装置异常表现――电流异常

由于电力计量装置异常会使电流发生相对性的变化,因而可以通过电力计量电流监测法来及时发现电力装置存在的异常情况。其中断路器的安装位置、监测相电流、三相不平衡电流式电力计量电流检测法的主要内容。电流检测原理是电力计量电流检测法的根本,其电流监测原理是在电力计量电流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判断电流变量、三相不平衡电流变化是否在规范数值之内,监测断路器能否接收到分匣、检修信息。一但上述三者其中一个或多个发生变化,则表示电力计量装置出现了问题,有人正在非法窃电。电力行业的相关人员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及时的查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相应问题制定相应方案,避免发生二次窃电,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计量装置异常表现――电力开关量异常

电能表是接收电力开关量异常的重要设备,它能在其异常的时候发送警示信息,从而电力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会及时和有效的利用这一重要信息判断和发现电力计量装置是否存在异常。电力开关量监测的主要对象有计量柜继电器、电流回路和电能表监测信号。通过观察电力计量装置的开关量有无发生变化、有无发生信号,来判断电力计量装置是否发生了异常状况。不论是计量柜继电器、电流回路或者电能表监测信号的异常变化,都说明了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如此一来,通过相对应变化的形式,相应的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有效的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异常状况。

2.4 计量装置异常表现――电力状态量异常

在实际情况下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检测只要一句电力状态量以及其变化状况来判定的,如此可见电力状态量的异常变化是衡量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电力状态量监测法的原理是在状态量变化的前提下,对其运行方式、电力计量负荷的特点、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判断计量装置是否出现异常。电力计量装置异常情况在电力系统状态量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据以下两点:(1)负荷变化的日累计电量变化与月累计变化值不相符,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检修信息断路器没有接受到,且在一段时间之内仍没有恢复正常状态,则可以断定电力计量装置出现了问题,应及时解决。(2)根据母线不平衡损耗程度、线路损坏程度没有在规范标准之内可以断定电力计量装置出现了异常。

3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应对方案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现在已经受到了电力部门的相对重视,因此制定了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应对方案。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为了加强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电力行业决定采取职责分摊的制度,把其分摊责任化,既可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还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技术的革新才会良好的解决电力行业在电力计量装置异常方面的种种问题,因此对于人才的采纳和资金的加大投入,都会有效的使电力设备提高使用寿命,更加精确地测量出设备的数据,从而使电力行业可以的到高速稳定的发展;(3)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一个电力系统独有的管理平台,改进以往固有的设备结构,促进信息化管理的确立。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准确的收集电力计量装置的各方面信息,进而提高电力计量装置的检测管理效率。

结语

电能是当今社会必不可缺的一种能源,飞快发展的社会相应的会使用户对用电量不断增加,可是电力行业却面临着种种的窃电问题。所以如何良好的使用和监测电力计量装置成为了现在电力行业工作中的重点,而做好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监制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篇2

关键词 电力计量装置 电力系统 误差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93 文献标识码:A

对电力系统进行电能计量时,经常会出现不准确的结果,误差问题非常严峻,这种应用的电力计量装置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了解发生率较高的电力计量装置误差和引发误差的根本缘由意义重大,能够指导应对和积极措施的制定,可以进一步增强计量结果的精确度。

1常见误差

1.1电力表误差

对电子式及数字式电力表进行调整后,电力表的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抵抗外界磁场的影响,然而因为接线处理途径的差异,会导致电力表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问题。中性点接地方式与计量装置接线途径间的影响程度较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中性点直接接地法,也会应用中性点经补偿设备接地法。选择三相三线这种接线方式的情况下,当三相系统稳定性较差时,流经中性点的电流无法平衡,受到三相三线计量法的影响计量结果就会不准确。

1.2互感器误差

计量结果不准确与互感器有直接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该设备的准确性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二次绕组的设置,出现变动时就容易引发误差。因为负荷并没有满足限制的要求,也会出现计量误差状况。电压互感器在温度或电源频率发生较大改变时都会出现变动的状况,工作状态受到很大的影响,正常功能无法发挥,也会导致附加误差的出现,会随着电容量的而出现运行不稳定的现象。

1.3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引发电压降状况导致电力表电压的二次电压数值、相位存在误差,使互感器出口二次电压发生改变,产生压降误差的结果。出现误差的缘由是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波动同实际压降要求不统一,引发电力系统电力计量结果不准确。

2误差应对措施

2.1完善计量装置

消除电力计量装置误差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使得到的计量结果更加准确、真实,提高电能的应用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消除误差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对计量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健全。必须要参照计量装置应用要求,优先选取性价比、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良好、具有多项功能的装置。还要提高对计量装置接线工作的重视度,进行科学、合理、正确的接线操作,以免因接线错误而出现增大误差的后果。

如果应用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情况下,要计算出电力表额定电流和消弧线圈流入大地的中性线电流的二者的比值,即Io/IN,依据比值来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合理地确定三相三线接线途径,保证不会引发计量误差状况。

2.2采取合理计量方法

电力计量装置的计量方式的合理选取也是消除误差的一项有效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对策:

(1)添加失压计量器。在电力系统中,需要发挥失压计量器的功效,对电力计量表存在的误差计量数据进行纠正,以免测量结果同真实状况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降低电能的损耗。

(2)严格进行电能计量表的接线操作。电能计量表装置在应用三相四线制的方式下,应通过六连接线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而电能表在中性点绝缘系统内时,电能表应选取三相三线制,通过四线连接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3)恰当地应用电流互感器。一般电流互感器在运行时,额定电流数值的百分之七十是负荷电流,因为电网用电具有季节性的特征,所以应用的电流互感器要满足二次绕组抽头多变的规定,这样才可以降低误差,保证计量结果真实可靠。

(4)观察电流互感器的计量回路、实际倍率。要查看电流互感器的回路状况,避免出现错接的状况,并对电压互感器的错接、伪接和虚接等问题进行检查。还要注重对电力互感器真实倍率的检测,确保气筒铭牌相符,以免出现更换的现象。

2.3强化现场检验

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还要详细地分析引发误差问题的缘由,参考规定对现场进行认真、全面的检验,消除引发误差的因素,应用合理的途径来避免误差问题。应结合电力计量装置的实际工作状况,全方位地控制计量误差,提高计量结果的精确程度。

3结语

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电子式电力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运用,同传统的机械式电力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大降低了计量的准确性。然而在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进行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电力计量装置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同互感器合成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降低误差,提高计量准确性时,必须要针对互感器进行研究,从现场检验、计量装置应用和计量方式选取等方面入手,将电力计量装置的精确性提高到最大,消除误差干扰。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109-110.

[2] 杨碧.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5):124-125.

篇3

[关键词] 煤矿; 电力; 测量; 安全检测; 预警

1 引言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高效清洁能源,是18世纪以来发生的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之一,电力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而煤矿是目前最为主要的能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其它的电力系统一样,煤矿的电力系统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1]。安全高效的电力供应成为煤矿生产的关键因素。但煤矿企业在电力传输、使用等环节中各种故障也时常出现,如电压不稳、漏电、跳闸等故障,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时检测和发现这些电力系统的问题,提供安全检测和预警服务,成为了煤矿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2]。

目前,在电力测量领域,各种煤矿电力测量仪器也比较多[3],但现有的电力测量仪器都是一个设备上安装一个电力测量仪器,成本很高,而且安装调试费时费力。由于煤矿企业一般都分布的偏远地区,矿区面积大,采矿点分布不一,因此电力设备的分布也很分散,对电力设备的检测也不分不便,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检修时也比较复杂。单一的电力测量仪器已经不能适应煤矿企业的需求,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点电力测量仪器,它能同时测量多个设备,节省成本,便于管理,且检修方便、快速,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在电力预警设备领域,已有的电压漏电检测仪器,精密度高、成本较高、体积大携带困难、测试繁琐、不易查找故障点[4]。而煤矿企业的高低压线路分布广、密度大、用电点多,出现线路漏电故障查找困难,费工费时,严重影响煤矿供电的可靠性。针对以上不足,设计了电力塔架用安全检测预警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高效的特点,充分利用了交流电频率变化的特性,对输送电线进行分段检测,根据电压频率变化能够迅速检测到故障位置,安全可靠。从而节约检测时间和成本。

2 多点电力测量仪的设计

2.1 多点电力测量仪主体结构

多点电力测量仪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多点电力测量仪主要包括由检修测量插排、测量电路板、控制器、报警器、分配器组成,测量电路板分别与控制器、分配器、检修测量插排连接,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通讯。根据仪器的功能设计了用于显示检测数据的显示屏和测量时用于参数调整的调节按钮,为了测量安全,测量电路板与检修测量插排的连接处设置有保险丝,用于保障测量仪器的安全。

2.2 多点电力测量仪工作原理

多点电力测量仪的工作原理为:将需要测量的电力设备通过连接线与电力测量仪器的分配器连接,通过调节按钮设置各个测量设备的数值,测量电路板进行检测,当遇到电力数值低于或高于设置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当检修人员检修时,将需要检修的设备的连接线拆下,插入检修测量插排中测量,检修完成后,现将连接线插入检修测量插排检测,然后再连接到分配器上,防止损坏电力测量仪器。该测量仪能同时测量多个电力设备,节省成本,便于管理,且检修方便、快速,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3 煤矿安全检测预警装置

煤矿安全检测预警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主要包括交流赫兹检测装置、滤波降压供电装置、赫兹记录仪、设定比较器、一级预警装置、二级预警装置、第一无线发射器、第二无线发射器。该预警装置内部设置有交流赫兹检测装置,交流赫兹检测装置的上端通过连接线与电力输送线连接,交流赫兹检测装置分别与赫兹记录仪、设定比较器连接,赫兹记录仪上端连接有滤波降压供电装置,滤波降压供电装置与电力输送线连接,设定比较器分别与一级预警装置、二级预警装置连接,一级预警装置与第一无线发射器连接,二级预警装置与第二无线发射器连接。

其中,一级预警装置报警赫兹范围为43Hz-46Hz或53Hz-56Hz;二级预警装置7报警赫兹范围为0Hz-43Hz或56Hz-70Hz。该预警装置充分利用了交流电频率变化的特性,对输送电线进行分段检测,根据电压频率变化能够迅速检测到故障位置,节约时间,安全可靠。

电力预警监控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变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检测及远程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在变配电监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消除孤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变配电过程中异常的反应速度。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管理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固定的监控中心才能监控变配电现场的运行工况。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网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各种新型输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大量应用,导致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不确定和不安全因素增加。因此,安全监测成为了电网高效运行的重要内容,电网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也正朝着分布式大电网、远距离无线传输的方向发展。该系统基于无线网络浏览器的Web架构方式,其分布式的结构保证了电网的动态监测预警。通过该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测,既可以实现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对电网静态过程的监视、分析和控制,又可以实现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对电网动态过程的实时监视、分析、预警和控制决策支持,从而改变目前电网调度只能进行在线静态安全评估、按预案运行和控制的现状。

4 结论

煤矿生产由于大量的机械设备都处于地下,而地下矿井结构复杂、环境密闭,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煤矿安全问题中,用电安全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之一,对各种电力设备的状态测量和检测,是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步骤。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煤矿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和检测正向着网络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本文所设计的电力测量仪器,可以适应煤矿地域广、跨度大的特点,对多种煤矿电力设备可以实现现场测量检测;与之配套的煤矿安全检测预警装置结,采用了先进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建立了煤矿电力日常预警机制,对重要的过负荷、漏电、欠压、过压等电力设备故障可以实现电路保护和预警,该装置全面监控各种电力设备信号,发生异常信号变化时,可以自动进行动态预测,及早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理,避免出现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漏电、火灾、停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小燕 , 王喜军 . 煤矿电力系统智能控制单元的分析及设计 [J]. 煤炭技术, 2011, 30(5): 31-33.

[2] 孙百存. 煤矿井下高压电缆故障的分析及处理[J]. 煤矿机械, 2002, 23(9): 78.

篇4

关键词:土地整理;测量;特点;实践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都是“切实保护耕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土地整理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工程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密切相关。通过土地整理,不仅能够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促使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而土地整理工程离不开科学测量,测量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一、土地整理测量概论

(一)土地整理概念

1.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2.按照社会科学家的说法,土地整理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手段等,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二)土地整理测量涵义

土地整理测量(绘)是根据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要求,通过测量仪器和成图技术,在野外采集一系列空间数据,满足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需要,它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土地整理测量工作的特点

(一)土地整理测量工作是为土地整理服务的,所以需要保证土地整理测量工程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只有在准确的土地整理测量数据下,才能保证土地整理工程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对于土地整理测量工程的预算及成本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参照物不同,土地整理测量工程的结果绘图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土地整理测量工程最后的完成即直接反映在土地整理工程的图纸上,不同的参照物,土地整理工程所测量出来的结果在绘图上比例就会有所差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会根据土地整理工程不同的类型而选择不同的图纸。

(三)土地整理测量的目的是将在土地整理工程实际工作中对土地整理工程测量数据进行应用,所以在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中,需要土地整理工程实际测量的尺寸在大于需要的尺寸,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土地整理工程测量需求的区域的应用需要

三、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根据测绘内容的不同及服务的时间段,可以把它细分为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

(一)地籍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

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难免要打破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为有利于将来整理后土地重新确权定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同时,地籍测绘也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补充。

(二)工程测绘在土地整理中的基础作用

1.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理想的测绘成果能反映出土地整理工程区域的地物、地形、交通、水系、房屋、境界、人口等现状信息,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土地整理工程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节约投资。土地整理工程是一项大投资,土地整理工程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土地整理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一开始就应为土地整理工程资金的节约、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规范工程行为。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土地整理工程实际的设计,测绘资料就必须翔实,能反映出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四、土地整理测量具体实践工作

(一)准备工作

1.对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堪设置;

2.要对已有的测量控制点资料进行收集

(二)控制测量

众所周知,全部测量工作的基础都是控制测量,土地整理工程的测量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有效地进行控制测量,才能够将其与国家坐标系统进行联系。若土地整理工程涉及到的土地面积过大,那么应该基于“逐级控制、分级布网、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设置工程控制网。

(三)首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布网形式通常都采用边连式或者点连式,由GPS来完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首级控制网的高程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为首级控制网的坐标系统。首级GPS控制网的比例误差不大于20mm,固定误差不大于10mm。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号,并埋设固定标志。通常都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来进行高程控制,这样既能够较好地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达到高程控制的需要。若曲面拟合达不到精度要求或者存在着一些特殊要求,那么则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四)碎部测量

通常都采用全站仪和RTK来完成碎部测量。碎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桩与桩之间的穿线工作。尽量要注意缩小中桩放样的误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中桩放样误差,应该在放置中桩后,及时校对改点,如果已经超出允许范围,那么应该重新放置;后视导线点与测站之间的长度要大于中桩到测站的长度。对于存在观测死角、测点被破坏的问题,应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通常只需要多设置一个观测点即可;对于测点之间不可见的问题,可采用全站仪的交会法来进行解决;对于各已知点距离太长的问题,可选择一个位置固定、明显的标志来作为参照。另外,每日都应该定时保存当日所采集的数据。

项目用地测量;对于机关学校、工矿用地、居民地等建设用地的测量工作,不需要详细测绘每一建筑物,只需要通过对其地类边界进行测绘来求得面积。可简单测绘出此范围内的地貌、地物、地形,但是要重点测绘出其范围内的电力电讯、沟渠、道路等。按实际宽度测绘河流、桥涵水沟、道路的宽度,沿轮廓测绘鱼塘,河流水面高程点也要进行标注。

地形加密:要按1:500的比例来测量现有的水库、河流、沟、塘、渠;为了达到计算土方量的要求,要对沟渠沿线的高程点进行加密处理,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随着在土地测量中大量应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从而使土地变更状况调查和土地测量数据收集变得更加便利和简单。通过集成使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动态、实时、系统的观测体系。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权属调查及地类测量和统计

地类测量和统计:对各个地类图斑的范围、大小、位置进行测量,各类土地面积要以村为统计单位,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来进行填写。

权属调查:1:2000及以下要实地测绘,1:500及以上可以先测量后调查,通常都采用RTK的方法来测量界址点,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结束语

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的快速发展,能够符合农业发展要求,达到生态标准要求、改善耕地使用质量、提升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积,这无疑会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测量是土地整理工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主要依据。通过测量,能够为土地整理工程提供大量的测量数据,为土地整理工程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光俊.土地整理测量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2,03:102+95.

[2]朱俭凯,刘美丁.基于流程型组织理论的土地整理测量优化分析[J].华商,2008,20:122-123.

[3]陈汝明,谢莲.利用土地整理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J].国土资源导刊,2008,06:48-50.

[4]谢东祺,张蕾,丁青坡.探究土地整理测量的作用――以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项目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122-123.

篇5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分析;电能表;台式电能表;便携式电能表;检定装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11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057

电能计量装置是一种电能表检定装置,主要包括便携式检测装置和台式检测装置两种,其主要用来检测等级比较低的安装式电能表或标准式电能表。如果电能计量装置出现故障,会直接导致检测误差变大,影响被测表误差量的准确性和被测误差准确性,甚至会影响电网计量的准确性。

1 电能计量装置介绍

电能计量装置指的是用电方和供电方进行电能结算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进行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措施,所以要保证电能计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为了保证电能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要保证互感器的组别、极性、电能倍率的准确性;要保证互感器和电能表误差在规定范围值内;需要结合电路的具体情况科学的对电能表接线方式来进行选择;要保证电能表铭牌可以和实际的电流频率、电压等对应;要保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二次回路负荷要控制在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额定范围值内;接线要正确,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如果电能计量装置接线不正确,需要将不正确的接线找出,然后对其进行纠正,此外还要计算退补电量。

2 台式电能表检定装置问题分析与处理

2.1 故障现象

在利用一台DZ603-III台式0.01级三相标准电能计量装置对三相标准电能表进行测试时,被测表误差等级为0.05级,U相三相四线220V、5A的0.5(L)测定误差为0.065%,相对来说误差比较稳定,对多台三相标准电能表进行测试后测试结果都不达标。但是对不同型号(BD-3A1G)的三相标准电能表进行测定时,测量误差合格,但是误差值偏大。为了说明该型号设备存在问题,换用相同标准、相同等级的电能计量装置对MDP2000三相标准电能表进行检测,经过测试证明,得到的测试结果均合格,说明该电能计量装置存在问题。

2.2 原因分析

首先对三相标准电能表的U相使用三相标准装置U相测试器误差,经过测试误差值在要求范围内,而将U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变大时,测试U相220V、5A的误差均不达标。经过试验后发现,所有问题主要出现在电压回路上,该装置三相标准装置的三相电压放大线路板和三相电压稳压电路板都在一个箱体中布设,然后升高三相标准装置的三相电压。分别利用w相和V相电流对检测的标准电能表U相的220V、5A误差进行测试,经过测试后发现测试结果依然不达标,由此可以看出三相标准源是互相影响的,而且也进一步确定出问题出现在电源部分。

拆下台子上的电压箱体后,检查线路板是否存在问题。在检查U相电压前置放大器线路板时,检查出有一个电容脚存在脱焊的情况。利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后发现,电容和线路板电已经完全断开。旱牢电容脚后安装好电源箱,然后重新开机进行检测后发现被检测的标准三相电能表误差均保持在设计要求值内。电压前置放大器主要是将选择的电源信道放大至额定的电平,再利用功率放大器放大交流信号,得到需要的不失真的电流和电压,所以在断开将电路和电压前置放大器故障电容断开后,最终得到的交流电压信号为一个失真的信号。工作电压信号在利用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也是失真的,因此造成测试误差变大。

2.3 故障处理措施

在对故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先对线路板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线路板上电子元件是否出现了脱焊、松动和损坏的情况,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出现误差,提升工作效率。

3 便携式电能表检定装置的问题与处理

3.1 故障的基本情况

在使用BY2082C1便携式单向电能计量装置来进行检测时,发现在脉冲输出端输出了低频脉冲信号,但是不能将PS42A误差计算器触发。

3.2 故障原因分析

首先,在被测装置的低频率脉冲输出端使用指针式多用表直流10V电压档位进行测量,测量发现指针会进行左右摆动,说明该装置输出有低脉冲,利用示波显示脉冲波形,对波形幅值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后发现,测量波形幅值化不大,处于1V左右。而常规误差计算器触发脉冲值处于2.1~4.5V,脉冲信号就无法被误差计算器正常接收。光电耦合器作为影响被测装置脉冲幅值的主要元件。在该装置中使用的光电耦合集成电路型号为4N25。如果灵敏度放大倍数不达标或者灵敏度差会引发该故障。

3.3 处理方法及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特采取如下处理方式:(1)将计量装置的上盖与标准表的表盖依次打开,将位于脉冲输出端的光电耦合集成电路即4N25有效取出;(2)在脉冲输出相对应的部分换上与之型号相同的集成电路,并借助示波器对集成电路进行测试,经过测试可看出波形的幅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将误差计算器接入系统中,脉冲显示正常,可在CL311三相标准表低频脉冲输入电路中增设一个5V电源与5kΩ电阻值,以增加被校装置所输出的低频脉冲幅值,接着使用示波器有效测量低频脉冲幅值,最终得出幅值增加到2V,观察CL311三相标准表各项参数显示正常。通过对改进前后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测试,可知采取CL311三相功能标准表可明显扩大测量范围,不仅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而且也为工作人员现场测试工作带来极大的便捷之处。CL311脉冲输入电路如图1所示:

整个系统中如果某一台装置发生相类似故障,除了与光电耦合器质量不达标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以CL311三相多功能标准表为例加以说明,对一台ST-9020单相电能表进行测试,发现标准表中并没有接收到脉冲显示信息,然而借助PS42A误差计算器进行检测,却显示正常。为了找出故障所在,首先,可借助示波器对北侧装置的低频脉冲输出情况进行准确测量,得出脉冲幅值为2.5V;其次,有效连接被测装置的低频脉冲输出端与标准表的脉冲输入端,发现被测脉冲幅值下降到1V,波形幅值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知,造成CL311标准表无法正常工作是由于被测装置的光电耦合器负载力较差所导致的。

4 降低电能计量误差的方法

4.1 改进计量装置

(1)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电能表。随着科技发展浪潮的不断推进,电子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前,通过对多功能电子表进行分析,可知其运行趋于稳定状态,而且误差基本处于可控范围内,无较大的浮动。一只多功能电子表具有多种功能,比如电能计量、失压记录、追补电量等,而且多功能电子表的荷载力强,能耗低,在电能计量装置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2)减小互感器合成误差。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中,为了降低合成误差,可选择比差符号相反、大小等同的装置;(3)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的选择。结合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基本情况,二次导线的截面积与导线长度均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当负载力一定的情况下,导线长度与给定电缆截面面积一定,二次导线截面积应大于2.5mm2;(4)确保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积应控制在4mm2以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导线截面之间不得出现接头,而且导线端子转接处必须预留充足的长度。在正式使用前,工作人员需细致测量互感器的电流、电压值,确保其处于可控范围后,才可投入使用。

4.2 采用正确的计量方式

(1)针对不同性能的电能计量装置,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对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而言,一般采取的是三相三线制电能表,两台电流互感器均采取四线连接方式进行二次绕组,而对三相四线制电能计量装置来说,则需要三台电流互感器,采用六线连接方式将电能表与互感器进行有效连接。但不管采取哪种电能计量装置,在使用前均需进行测试,确保误差在可控范围,无不良现象发生时方可正式使用;(2)考虑到计费用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的特殊性,为了能够及时获取到失压计量信息,可在此装置上安装失压计量器,以此作为追补电量的主要参考;(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也应结合实际情况,恰当选择,针对季节性用电客户可选择二次绕组的多变比电流互感器;(4)通过综合比对分析,在计量装置的选择中,不管是电能表或者是互感器均应根据负荷类别选择合适的准确度等级,并做好相关测试工作,将测试结果进行准确记录。按照实际测试结果,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尽可能降低误差,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主网线损主要是通过电能计量装置来进行考核的。所以需要做好电能计量检测工作,保证电能计量专职的准确性,真正做到电能计量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为发电方和供电方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 王守存,马强,李建平.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失准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电工技术,2004,(12).

[2] 蒋海洲,邱建勇.刍议电能计量装置故障的处理和预防[J].通讯世界,2014,(19).

[3] 雷国盛.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机电信息,2014,(12).

篇6

关键词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H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119-02

0 引言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具体是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有关部门,提供优质检验检测服务的相关技术组织机构,需拥有全面的技术能力、质量管理和组织结构,为客户和社会提供相对优质的检测服务。因此,进行标准化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才能够将检验检测的结果达到准确性、重复性、可靠性的目的。

1 标准化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存在的难点

1.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内部管理水平的差距

尽管按照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规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设立了质量管理部门,并取得了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资质,但是,同一检验机构的每个检验室之间存在不同层次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在程序化以及标准化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人把握执行差距,这种形式的差距会直接制约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整体质量。

1.2 检验设备数量与专业检验人员数量的冲突

在最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较为迅速,特种设备检验的任务量和工作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然而专业检验人员数量方面为数不多,加之检验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层次不够统一,同时又缺乏及时的、必要的相关培训,对于新检验方法、新检验规程、新标准等方面来说,在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直接会制约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报告的总体质量。

1.3 特种设备制造技术和检验设备装备的冲突

随着特种设备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的提升,特种设备的检验机构设备和技术方面在更新方面,只是依赖本身的投入和积累,在资金方面会呈现出紧张的一面,大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配备仪器设备的过程中,无法与当前技术发展的要求相符,尤其是对于新产品、新材料以及新工艺方面,基本上都会缺乏技术型手段。

2 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难点的控制

2.1 质量目标的建立与考核

质量目标是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是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确立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目标,为检验检测工作提出清晰的质量工作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应可以分解在不同的智能部门和层次中,且是可量化、可测量、可考核的以确保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2.2 建立健全内审机制

健全的内部审核机制,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加强质量管理中最大的难点,只要确保内审机构的完善,才能全面的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和效应,这就要求内审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内审员要以身作则,对自身审核的力度、质量和强制性进行约束和诊断,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整个检验检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其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还应该不断加强内部各部门、各人员和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扩大交流合作的范围,这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能够促进各部门和各人员在经验和问题上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的水平;

再次,若想要最大程度的实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证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应该极力确保内审程序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确立合理的审核周期,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核范围,使整个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都在客观、透明的状态下完成检验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能够全面落到实处。

2.3 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流程管控

检验检测的主要过程包含:对检验检测含义的分析、对检验检测过程的设计、对能够影响到检验检测结果因素的分析、培训检验检测人员以及在适当的工作条件下或者工作地点下,获得或判定检验检测结果等。在检验检测的过程中规定应用“过程方法”进行检验检测过程的分析,与此同时要用“系统方法”,把检验检测过程视为系统过程,开展充分的调控和管理,明确到最后所获取或判定的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过程统计控制是计量确认检验检测设备,和补充检验检测结果置信度的重要工具。

根据“预防为主”这一重要原则,检验检测过程中控制的主要方法就是将检验检测数据的分析作为基础,即对特种设备相关标准与检验规程进行有效的应用,来监控检验检测的全过程,并能够对监控的全过程所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适当的探究,断定检验检测全过程中的变化形式,在第一时间发掘异常的现象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保证检验检测全过程中一直处在受控的情况下。同样,对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中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尽管在所产生的检验检测风险方面无法遏制所存在的风险,可是通过利用适当的管理措施,仍然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微小的程度。由此可见,强化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够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管理带来巨大的现实意义。

3 结论

根据以上的论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不管创建哪一种质量管理体系,都要与国家有关的规范和法规要求内容相适应,并要有效的监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全过程,力求真正做到安全使用特种设备,从而创建出科学的、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南光福.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J],2013,12(9):123-126.

[2]陈丽芬.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7):156-170.

篇7

关键词:县级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Intensify county class the environment monitor to stand mass supervisory what time consider

Abstract:The analytical county class environment monitors to stand a mass supervision to usually appear of question, and propose suggestion with expect physically can draw lessons from.

Keyword:County class;The environment monitors;The mass manages

环境监测在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等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等作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贯穿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是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内容。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环境监测系统开展了实验室认可工作,实验室认可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从单一、简单的规章管理模式,逐步发展到全面系统、运行有效、持续改进的质量体系,有效地提高了管理质量水平,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

县级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机构体系中最基础、分布最广泛的环境监测机构。因此,县级环境监测站如何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显得尤其重要。

1、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质量管理在计量认证前后,重视程度完全两样。部分监测站在计量认证前很重视质量管理,然而通过计量认证后就放松质量管理,日常缺少主动管理的自觉性,不能在监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质量问题,有些人员甚至认为只有计量认证时才要求做,忽视了质量管理应该始终贯穿于监测布点、采样、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数据传输等监测全过程的重要性,以至于监测数据质量失去其有效性和准确性、客观性。

1.2受到人员素质和工作条件制约。一是县级监测站从组建到运行,本身就存在人员少,监测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一般只有六、七组成就开展监测工作,质量管理岗位由个别人兼任,对技术骨干业务依赖性强,而这部分人员还会被局机关借用,造成监测质量不稳定。二是县级监测站常规监测能力与环境管理要求差距太大。比如大部分县级站都没有气相色谱仪,常规有机污染物没监测能力,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30个项目的监测工作,县级站能全部做的寥寥无几,因而当地水源地质量状况就无法正确评价;而2010年全国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全面开展,更是暴露了县级环境监测能力不足的缺陷,由于县级监测站没有相应的仪器设备,无法掌握到辖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定量数据,从而影响环境决策。

1.3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缺陷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室内已经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如密码样、平行样、加标样、全程序空白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质控图控制等。而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部门在工作管理程序、职责划分等问题上作出了部分规定,也明确了部分环境现场监测的标准规范,并且出台了环境现场监测的规定章程,在对点位布设、样品采集保存、仪器设备使用、数据审核上作出了规定,推动了环境现场监测的科学性,但是这些不完全符合实际,与快速变化的环境不能完全适应。现场监测工作环境复杂,受人为因素以及仪器配置等因素影响(尤其是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每个现场条件千差万别,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和缺陷,制约着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提高。

质量管理工作几乎涉及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抓好质量管理工作,也就等于抓好了整个监测站的核心工作。因此,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应该是而且必须是监测站一项长抓不懈的重要任务。

2、加强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建议

2.1强化县级环境监测站全方位质量管理意识。环境监测成果的质量是监测站各个环节、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任何环节,任何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监测成果质量,因此县级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必须以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之中,逐步达到全员参加质量管理,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全站人员纳入质量管理体系。

2.2提高监测综合技术水平,全面搞好质量管理。一是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县级环境监测站本身就存在学历偏低、监测技能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因此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业务培训。二是县级环境监测站应建立健全对环境监测站人员的培训制度,让员工受教育、让县级环境监测站得实惠,从而为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高监测能力。三是真正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分散在各科室的监测质量管理统一起来,并明确各科室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责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守则》,并按该《质量管理守则》严格执行,制定严格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哪个科室出现质量问题就由其负责,同时还必须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2.3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布点、采样、现场工作、运输、交接、分析、测试、数据报出和审核等环节,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如:监测站质量负责人要随时对每位员工的分析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用已知浓度的物质去验证员工在分析过程中有无弄虚作假等现象;随时抽查员工在分析样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如:校准曲线的绘制、五日空白样品试验是否达到要求等,真正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为指导,努力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每一位监测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测技能,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搞好本职工作是搞好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 工程管理 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 预控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00-02

建筑作为满足人类居住、交流和生活的“第二自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空前繁荣。正因为建筑与人们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提供一个高质量和安全的建筑,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人员、工序、设备等等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控,在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同时,打造成高质量的精品建筑。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1 工程管理模式粗放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远远超过了建筑企业成长的步伐。由于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资源不足,当其在承接较大的工程项目时,往往采用传统的分包工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整合社会资源、节约企业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它同时也存在工程管理中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流程运作复杂等无法回避的问题[1]。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分包工程管理容易导致原本规范、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章制度被人为的淡化,分包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阻碍或逃避工程监管,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1.2 施工技术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建筑施工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在城市中被不断兴建。这些建筑的施工标准高,对施工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和具体。然而,我国的施工企业人员构成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基层施工队伍中,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工人比例偏低,多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主,他们虽然吃苦耐劳,但由于缺乏系统和专业的施工技术学习,专业素养很难满足高质量建筑建设中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建筑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1.3 工程监督监管不力

监督监管制度和体系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一个直观和现实的问题。企业自身虽然从某些角度出发也同样重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但这种内在的自发监管是不足以实现工程质量的全方位监控。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这一外力,通过履行相应的监督和监管职责,来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2]。然而当前我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监管体系仍不完善,政府有关部门或监督职责缺失,或因某些因素而不认真履行监督和监管的责任,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缺乏管控,这也是一大批“豆腐渣”工程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质量控制的实现至关重要。建筑施工材料主要包括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专用材料等,这些材料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用途,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对某类建筑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很多施工企业为赢得订单,在项目招投标中报价很低,在中标后为增加企业收益,往往会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做文章,以次充好,使用不达标的建筑材料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施工材料是质量控制中的基础要素,必须加强对其的全程使用和特征进行监督,及时更换和清理不合格的材料,严格把好材料关。

2.2 施工人员

任何施工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建筑施工作为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工种和专业的施工人员彼此配合、协同操作。因此人员素质是质量控制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它既包括工程项目组织者的宏观调控和周密部署,也包括各施工环节技术人员的科学、正确操作。作为一个团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失误都有可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巨大地影响[3]。因此,质量控制在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是对人的控制,它要求不同分工的施工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素质和能力,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有序运作。

2.3 施工设备

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仅凭人力是无法完成的,建筑机械和设备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这些施工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与施工质量的好坏密不可分。从操作层面出发,它要求使用者能够深入了解设备的性能,并且熟练掌握设备操作的程序和技巧,才能充分发挥设备在施工中的真正效能;从质量和安全角度出发,它要求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及时和良好的保养与维护,使设备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进而实现质量控制。

3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 建立健全以质量控制为目标的工程管理模式

将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落实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之中,不论是承包或分包,都要将以质量为目标的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每一个人身上。首先要给予相应人员一定的在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上所需要的权限,让他们在施工中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保障施工质量;同时明确责任划分,不同的工种和岗位承担相应的责任,施工中的不同环节都有具体的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当不同岗位和职位的工作人员认真履行以质量控制为目标责任和义务之后,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他们完成施工质量控制的积极性[4]。只有这样,通过权力、责任、利益三者的有效约束,才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

3.2 完善质量控制监管体制

监督和监管对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作用明显,一个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防范建筑施工在质量控制中产生的疏漏。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主管单位,不断完善和健全监督和监管机制,明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具体权责,加大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管力度,做好由外及内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对项目施工中的涉及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详细排查和检查;二是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所制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和验收,帮助建筑企业把好质量关。

3.3 加强对材料、人员和设备的管控

材料是施工的物质基础,设备是施工的重要保障,人员是施工的主体。因此在质量控制中,实现对这三者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十分重要。在建筑项目施工前应做好所需材料的准备工作,保证材料的品质是建筑质量最终优劣的前提,要把好采购关,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施工队伍,让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能够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5];正确使用和认真保养施工设备,制定基于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设备始终在一个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和操作,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磊.关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5):274,276.

[2]陈明,国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3):59-60,68.

[3]陈大海,章表,钟云海.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0(4):180.

篇9

关键词:电子仪表;测量技术;智能;控制;处理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仪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子仪表就是用来测量电压、电流、频率、参数和波形等所使用的最多和最常见的一种仪器信号发生器,在工作中,电子仪表一旦出现故障,极容易使检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准确等后果。在工作中,仅仅有电子仪表是完全不够的,电子仪表测量还需要借助仪器或者仪表等工具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作的时候注意对电子仪表的使用,在工作方法上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1电子仪表测量技术的概括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上的发展格外迅速,在各个大企业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也随之摆脱了传统单一化,越来越智能化。与此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仪器,不断地向电子自动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极大丰富了电子产业的应用范围,为我国以后电子产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电子仪器测量技术是通过电子仪器,基于设备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和参数、设备测试,电子仪器测量也称为“电子测量”。在工作中,仪表仪器是基础,不能脱离群体单独工作,电子测量是测量部分中最先进的技术开发,最大的优势就是测量频率宽广、里程广、精确度高、速度快和易于实现。在工作中,电子仪器也会出现误差的问题,一般来说,电子仪器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准确的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校准。仪器使用后应该归零,在下次使用前应校准一次,若仪器在长期使用或者不适用的情况下参数不正确,应对其进行修改后再使用。在工作当中,不按照正规操作也会使仪表参数不准确,造成误差,还有人为误差,测量人员由于自身的习惯导致的误差,对工作不认真的态度都会导致误差出现。

2电子仪表仪器故障的检查方法

在工作中,仪表仪器出现的误差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进度,在人为误差方面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由于周围环境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发生,保持周围的环境状态,在测量方法上应选择正确测量方法,不能以自身习惯来检测。在之前对于电子仪器的检测方法只表现在平常的维护上,或者是出现故障后只单单的对文件的修理,而不是对整个仪器的全部检查。随着科技的发达,仪器越来越先进,在故障检查上也不只是日常简单的维护,要检测仪器,必须充分了解仪表仪器和常规系统,等等。因此,面对维修对象必须要了解仪器仪表的类型和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对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仪器工具的特点要熟练操作,但也要熟悉其设计方案,努力提高技能水平和维护。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及时解决问题。仪表仪器故障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其一,自测直观判断法。大多数电子仪表没有自检功能,当仪器发生故障时,有的仪器会发生警报或者错误代码,直观地去看或者手动地来进行检查问题,对仪器仪表进行规范的检查操作,检查仪表仪器的显示、指示、功能、面板、电路插板等是否正常,然后根据仪器说明书对比看是内部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对于器件变形、电容漏电或者是电阻变值等问题,用直观法是看不出来的,因此,目视检查仪器的现象不是故障直接表现,只是对部分明显故障有效。其二,对电流电压检查法。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基于测试和分析检测仪器。在之前完成修复一块故障后,原则上应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的原因,可能会出现部分或组件,然后使用万用表,一个接一个测试电路。其三,比较法。用一块好的仪表和一块故障的仪表来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类型相同的仪表。

3电子仪表测量技术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

3.1要充分了解电子仪器的结构

在第一次使用电子仪器时,必须充分了解仪器的结构,使用仪器前仔细阅读仪器规格,并充分理解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不同的电子测量仪器有不同的功能,测量之前应该知道仪器规格,不能盲目启动仪器测量,这样会使测量不准确,更严重的会烧坏仪器。

3.2规范使用电子仪器设备

在工作中,仪器测量范围必须规范,必须完全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过程,如违反了仪器使用的顺序操作,不仅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并可能损坏组件测试电路和测量仪器。例如,当使用直流稳压电源,必须要调整输出电压,然后连接到被测电路,如果想改变被测电路,一定要关闭稳压电源。使用电子仪器测量时,必须熟悉仪器上的名字旋钮,仪器面板上的开关函数和及时的调整方法,这能够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和关键测试结果是准确的。仪器连接到被测电路时,必须以正确的方式调整仪器面板上的开关、旋钮,旋钮的时候注意方向和极限位置,缓慢的转动开关,切忌不要用力过猛。

3.3电子仪器要合理放置

电子仪表是损耗件,在日常使用中必须要放在干燥、洁净、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在短时间不使用时,要放在通风处,以保持干燥不受潮。最主要的还应注意防腐蚀和防漏电,在长期不使用的时候应勤于检查电子仪器。电子仪器故障或元件损坏时,应及时找到相同类型的零件更换,如果没有相同类型的部分,可以查找到电子手册,寻找性能和数据模型替换。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仪器的迅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已经淘汰落后的测量仪器,逐渐开始升级,工业检测离不开在电子仪器上的功能,所以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电子仪器测量技术,尽量避免损坏仪器。如果仪器一旦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工作,应该学会检测仪器故障和解决故障,以便正确使用电子仪器,为做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建勤,乔智,陈志武,等.一种带电子互感器数字接口的多功能电力仪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7):182.

[2]郑之超.电磁干扰是数字温度仪表测量中不可忽视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7,(17):190.

[3]黄纯,彭建春,刘光晔,等.周期电气信号测量中软件同步采样方法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01):125.

篇10

【关键词】导线;控制网;平差

1、引言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制小火电机组关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的通知》及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要求,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对龙凤热电厂小机组关停,对大庆油田热电厂进行扩建,实施“上大压小”项目建设,共建设1台300MW供热机组。

该工程测区范围内有测量控制点4个,测11、测12、测16与测15。无法满足整个厂区测量控制的需要,按照《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要求,首级控制导线网不得低于一级。按照一级测量精度要求,布设测21、测22、测23和测24(B3)点。高程采用国家三等测量精度进行测量。

2、测区概况

2.1建设规模

本工程位于大庆油田热电厂东侧,凤阳路北侧,滨州铁路线南侧。拟在现有原3×200MW供热机组扩建端建设1×300MW燃煤供热机组,工程建设总投资为13.5亿元,占地面积4.50hm2。

2.2地貌形态

本工程地貌形态为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平均高程为144米至148米之间。占用地类主要为草地、荒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极端最低气温-36.2℃,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9℃,年平均气温3.6℃。

3、技术依据

①《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②《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4

③《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实施方案

4.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4.1.1踏勘、选点

结合总平面图的实际情况,1×300MW供热机组扩建工程占地面积比较小,各个单体工程比较紧凑。为了满足通视的条件,以及测量的需要,共选择测量控制点4个,分别位于热网首站东侧,集中控制楼北侧,脱硫综合楼南侧以及陶粒厂路西侧。见附图1:测量控制网点分布图。

4.1.2坐标系统

本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沿用原坐标系统,即采用建筑坐标系统,测区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其中建筑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换算关系是

4.1.3精度要求

平面精度要求按照一级导线的精度测量,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

mp=±=±

式中mp—点位中误差

ap—点位误差椭圆的长半轴

bp—点位误差椭圆的短半轴

mx—点位在x轴上的误差

my—点位在y轴上的误差

其中一级导线精度要求是,导线长度不大于2.6km,平均边长不大于200m,测角中误差±5″,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30000。

4.1.4导线测量

平面起算以测11、测12两点为起算点,以测15、测16为附合点,对测10,测21,测22,测23以及测24(B3)进行导线测量,见附图1。

导线起算数据经实际测量计算附和要求,见表1:

通过对施工网点检测得上表得知,两点原平距与本次检测平距之差为1mm,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310900,α1﹤α2,精度远远高于规范要求,符合一级导线要求。

导线测量使用leica TC1201全站仪(标称精度为1″及2mm+2ppm)进行观测,仪器对中误差为1.5mm;水平角测量,每站采用2测回,一测回内2C互差9″。将外业观测数据经校核无误后,输入计算机,利用武汉大学的“科普达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进行平差计算,测角中误差3.4″,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72000,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4.8mm,满足一级导线精度要求,满足施工放样要求。

4.1.5高程测量

本期工程厂区高程系统采用建筑高程系统,与一期高程系统一致,建筑高程与国家黄海高程系统关系为:H建=H黄+3.274m。水准测量按三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测量。参数满足规范要求,见表2:

表2:

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满足三等水准测量标准,L=1.4km环形闭合差为8.1mm,远远高于14.6mm精度要求。

施工控制点高程测量采用B3为起点,连结测21、测22、测23,测10、测16、B3形成闭合三等水准网。外业观测借宿经校核无误后,使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每站高差中误差为±0.18mm,满足规程规定的±0.3mm的精度要求,见附图2。

其中环1闭合差W1=0.35mm

环2闭合差W2=0.46mm

环3闭合差W3=0.51mm

全中误差MW==0.18mm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环线闭合差(mm);

L-计算各W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N-闭合环的总个数。

5、测量成果

经过平差计算,测量成果见表3:

表3:

6、结束语

大庆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1×300MW供热机组)的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为该扩建工程的测量轴线以及高程控制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满足厂区测量的精度要求,同时为下期扩建留下的施工控制网点,也为以后的电厂测量积累了经验。建议投产后,电厂要定期进行对施工控制网进行稳定性检验。

参考文献

[1]李清岳.《工程测量学》.2008年8月 测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