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职业道德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媒职业道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媒职业道德

篇1

传统美德职业道德切入点强化所谓“传统美德”,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可以继承的,有益于后人的优秀道德遗产。从中华民族来说,其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近代160多年的革命传统,建国50多年来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为内核的当代美德的总合,它既是中华民族的外在形象,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责任、技能、荣誉和作风,是在教师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自我修养素质的体现,是有效的教师劳动和整个教育劳动的基础和保障。但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是教育者一辈子都要做的事,而师范学校教育在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是,由于时代转换、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来的多元价值冲突和竞争的空前激烈,不仅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严峻的挑战,也使教师职业道德受到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传统美德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达到双赢目的,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认清教育对象,找准切入点

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今的师范生思想上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人生观比较模糊。师范生往往把个人的理想看得太重,将自己的价值估计得较高。

二是政治观表现为理论和实践的差异性。一方面,师范生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意识和较高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对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认识不清。

三是道德观体现为认识和行为的两面性。即道德认识上要求很高,知道诚实、自信、善良、进取等是人的重要品质,但道德行为上却难以遵守。

可见,现在的师范生是一群活跃、敏感的群体,是充满矛盾的群体,是急需教师多加指导的群体。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以传统美德强化教师职业道德

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将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教育内容,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有效的衔接,就能从技能、情感和作风等多方面强化教师职业技能。

1.沿用系统讲授法培养师范意识

系统讲授法是通过系统的讲授,帮助学生具体理解传统美德道理,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实践。这是传统美德教育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如将“实现人生价值”的德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讨论,逐步树立“明日之师,今日做起”的观念,培养“师范意识”的同时渗透“竞争意识”。但要注意系统讲授法是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思想道德状况而进行的,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运用学科渗透法全面提高师德修养

学科渗透法,是指通过各学科教学把传统美德渗透给学生的教育方法。这是传统美德教育比较普遍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师修养的必由之路。学科渗透法主要体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中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传统美德的好教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并通过其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责任感、正义感等渗透教育。在实现传统美德教育目标的同时,借助情感迁移,完成师德的塑造。由爱国到爱学校、爱教育,由责任感、正义感到教师的责任感。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基本功训练等课目对于发展学生技能、能力、完善人格都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中练师能、树师德、砺师志、炼师魂,无形中提高了师德修养。

3.建构良好生态环境以陶冶情操

学校的生态环境,是指以学校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于思想品德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转化所产生的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及其内部各因子的有序组合,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良好的环境不仅能有效地进行传统美德的陶冶,而且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操陶冶的软环境。

学校道德教育的物理环境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它包括自然物理环境和人造物理环境。自然物理环境是学校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人造物理环境是指师生通过自身实践所创造的,由不同文化意义缩构成的生存和活动环境。前者博大精深,体现自然力量之恢弘,后者巧夺天工,展示人类智慧之灵巧。两者均渗透着深刻的美感,成为良好的教育资源。现代化的校园与“弘扬中国精神,争当家乡主人”的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从对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中把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教育连到一起,从而树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奋发学习,立志成才。

人际关系、校园文化、校园风尚等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文环境。“师范无小事,事事为教育”,这是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用爱编织起的人际关系网;“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和谐开明”的校风,“致虚守静、厚积薄发、求真达理、启智升华”的教风,“正德明志、爱校尊师、闻难思解、学问唯实”的学风,这是多年积淀而成的校园风尚;校史展、文化长廊、书法绘画展、兰花艺术节等构成的独特的兰韵文化。这些都成为学生学习传统美德的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坚定着学生的专业思想素质,从而树立“献身教育,创造未来”的理想信念。

4.开展多种活动提升从教者的心理素质,加强自律

活动锻炼法,是指在实践中训练学生传统美德的方法。“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由知之益明”说的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识。

传统美德教育的行为训练渠道很多。如践行《师范生行为规范》,启发学生自觉自律,发动学生自我管理。通过“文明班级”等项目的评比,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历史剧社、书画展览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传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品德、顽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从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但要注意反复训练,不断强化。

篇2

[关键词]传播;创意产业;运营发展

一、传播与创意产业主体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回顾历史,能让我们不忘国情和宏观环境而清晰地展望未来。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末,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的经营主体一直是政府主导的事业单位,管理采取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WTO入市,市场经济的推动使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单位发展模式逐渐由事业单位转变至企业单位。

受历史因素影响,21世纪初我国的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主要是在行政力量推动下组成的地域性集团,这是我国产业集团的主要建构模式,例如:各省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广电网络集团等,各个产业集团与党政机关存在某种关系,一般由党委宣传部、文广新局主管,带有较浓厚的政府及计划经济色彩。

当前,许多大型传媒集团已经完成或正准备股份制改造上市,其他如中小型文创策划公司等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逐渐兴起。

二、传播与创意产业在新媒介时代下所遇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播与创意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传媒手段,对社会舆论和人们精神生活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名数量超过6亿人,手机上网用户超过4亿人。特别是3G、4G手机加快应用,实现由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的延伸。中青年的信息来源主渠道已经转向互联网,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的发展之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我认为其所遇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一)国家体制对新媒介发展的影响。

我国原本想借鉴国外企业集团化之路发展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的想法,在我国法律和现实国情影响下,逐渐演变成了在各行政区域形成的规模巨大的传媒集团。为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新媒介时代接轨的新路,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历史体制给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例如:在新媒介时代,如何协调好与政府的关系;如何既尊重国情、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产业;如何高效利用新媒介释放巨大生产力等诸多现实问题需从业人士面对解决。

(二)市场竞争不充分、地方及行业垄断的影响。

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发展追求的是扩大经营规模,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这一规模效益还没得到充分实现。其中有较大原因是: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大多数都是按地域来组建的,各行业、地方不愿被别的行业、地方吞并,地方和行业垄断促成了市场的分割局面,加之地方财政分权的使得现有的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多数将市场限制在一定行政区划内。这与新媒介时代信息跨行业、跨地域甚至跨国度传播的特点格格不入。

(三)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存在出入的影响

目前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存在一定程度出入,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界定不清晰,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首先,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发展目标与企业经营者目标吻合度有出入,大多企业经营者出身政门,往往缺少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2.其次,传播与创意集团缺乏有效绩效与报酬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者政商身份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运营单位面向市场的激励机制的真正形成。

(四)主动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

受上述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向互联网新兴媒体延伸的主动意识还不够强、步伐不够快,导致在全世界互联网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国内企业在引进和发展先进科技力量方面的能力不够强、速度不够快,进一步导致了在媒介设备等硬要素无障碍的条件下,形成了如专业技术学习、人才引进等软要素缺失的问题,从而影响产业发展壮大。

三、尊重历史、与时俱进的运营发展之道

主席在党和国家的会议中多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类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传播与创意产业改革发展更应与时俱进。结合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现状,我认为我国从业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国家及社会层面

国家及社会层面,主要指政府及社会机构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方面,对传播与创意产业发展予以支持和引导,针对不同类型运营主体分类推进:

1.公共服务单位。在新媒介时代下的运营发展之道,首先要牢牢把握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重要媒介,这一部分单位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引导者,我们要继续保持其事业单位性质,同时探索市场企业化管理

2.国有企业。非党报党刊的媒介主体大部分已转为国有企业,基于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在地域、行业方面分布较散、实力较弱、均衡发展的现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兼并、联合、改组等形式,在全国形成多个大型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从而有利于形成符合新媒介时展趋势的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改善传播与创意主题撞车、资源浪费等不良状况。

3.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往往是产业运营发展新道路的拓展者,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议这个层次要继续放开,允许股份制及混合所有制参与,搞活市场。

(二)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层面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新兴传播与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本,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传统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须积极开发和应用网络新科技,从而占领网络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建议:积极与高校、科研单位深度合作,与有影响的商业传播网站互相借鉴,与国内电信、移动通讯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赢,积极研发适应本行业发展需求的软件系统。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兴媒体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针对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传统人才建设制度,我认为企业主体应该做到对已录用人才和新招聘人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培养政治态度坚定、时代嗅觉灵敏、创新意识强的管理队伍;其次,加强人才引进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人才招聘及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方式,建立勤劳肯干、技术能力强的实干队伍。

3.创新服务形式和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互联网、手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全方位融合的时代已然来临,传播与创意产业集团运营主体要主动适应现代科技和媒体传播方式,创新服务形式和载体。打造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全媒体阵地,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扩大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才是企业良好生存发展的正确道路。

四、总结

回顾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展望新媒介时代下产业运营发展之路。我想传播与创意产业目前出现的问题是行业改革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虽然有可能长期存在于当前社会,但从长远来看,其发展方向还是会跟随时展主要潮流逐步推进。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介时代正倒逼着我们发展,这需要政府机构、传播与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社会各界都应时刻保持着更加冷静的头脑、更加广阔的眼界、更加积极的心态,正视现状、实事求是地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我相信,改革和发展总是在矛盾解决中前行的,我国传播与创意产业的发展会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进一步繁荣昌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更突出的贡献。

篇3

关键词 新闻伦理 专业理念 传媒定位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从新闻教育和研究的角度来看,重塑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石作用,培养从业者和新闻学子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是传媒从业者的摇篮,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新闻队伍的后备军。因此,抓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应从学校抓起。

在传媒业发达的很多国家,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向来都备受重视。美国的各大新闻院校,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普遍开设了新闻伦理道德课程。著名的哥伦比亚太学新闻学院对新闻学子传授的两件根本的东西就是:“道德”和新闻工作技巧。日本新闻学泰斗也提出要把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伦理学作为新闻专业教学的三门最基本的核心课程。这样在人材培养的源头就对其职业伦理的灌输就尽到了把关责任。我国目前新闻教育达到700多个所,点,能够系统开展新闻伦理教育的并不多,国外新闻院校对学生伦理教育的重视应该引起国内教育界的反思。

近几年伴随传媒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缺口,带动了高校创办新闻专业的热情。但由于普遍存在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上手快、高效率、多技能、新科技”的应用型新闻人才。对有关新闻业务的课程较为重视,学分较高,而对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设置课时较少,学分较低,致使师生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从而忽视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随着媒介逐渐走向市场,媒介经营管理类课程的走红,新闻伦理课程更呈现边缘化的趋势。但作为新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只是向媒体输送成品的毕业生,而在于从长远的角度形成培养合格的社会守望者的人材机制。而一个合格的媒体从业人员如果没有一定的伦理和理论素养,便不能理性严谨地把握好的采访、编辑、发表过程中的行为尺度,便不能真正知晓作为一名新闻媒体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及作为专门进行新闻传播的职业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新闻伦理的教育,也是培育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当前新闻伦理教育的目标与发展路径,笔者有如下思考:

第一,在转变教学理念和调整教学内容方面,要与社会现实需求接轨。

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更多地引入情景式教学和辩论式教学,将生活实践中发生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作为主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作为意见的表达者,来形成一种交流的氛围,新闻教育创办的动因和宗旨,一开始就包括了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要克服重业务教学、轻伦理道德;重学术骨干带头人的培养,轻理念素养培养的片面认识,要把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之中。在新闻理想和伦理教育上,要切实落实教育理念,融理念于新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设置新闻伦理课程,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入新闻职业理想和新闻伦理的教学内容;重视师资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第二,积极搭建传媒学界和业界交流的平台,让前沿理论成果和伦理观念成为及时指导新闻实践的理论工具,同时也能破除新闻学子对实务盲从盲信的迷思。由于对话平台的缺失,长期以来业界和学界“互不买账”。一方面是新闻实务领域被市场逻辑牵着鼻子走,严肃的新闻理念在实践中频频碰壁,甚至被否定和抛弃;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涉足社会尚浅、认知和辨别能力有限的新闻学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而迷失正确的道德方向。而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种种利益和诱惑,如果没有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操守,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难以把握住自己。有位新闻教育专家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在学校里培养的好好学生,进入媒体以后就开始学会拿红包,写假新闻了呢?”

因此,加强新闻业界和新闻院校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模范作用来提升新闻师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这方面,新闻管理部门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6年,由、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走进多所高校开展了一系列报告会活动。报告者深入浅出地宣讲了新闻观的基本内涵,畅谈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感受和体会,有效地加强了新闻院校与新闻单位之间的交流,对促进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颖的形式,是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益尝试,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除了学校的教育,还应该鼓励新闻学子走出校园、走进百姓,深入基层,了解苦难,从而产生强烈的“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另外,抓紧新闻学子走上新闻队伍的岗前培训十分必要。日本的新闻单位对招收的新成员,无论学的什么专业,都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不光是业务培训,更重要的是进行爱岗爱社的教育,各报社或有“社训”,或有“宗旨”,或有“伦理纲领”之类,对新成员进行这方面教育,其实就是进行新闻伦理道德的教育。国内进行岗前培训时,也应把新闻伦理教育作为重要一课来对待。

第三,已经战斗在新闻报道一线的传媒从业者,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规范。从业者除了认真遵守《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基本道德规范外,还必须遵守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要廉洁奉公,正确使用手中的笔,自律自勉,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开拓进取,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斗志。要公道正派,坚持原则,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把道德教化贯彻到新闻实践中去,要认真抓好学习,用新闻理论武装新闻记者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从业人员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人民群众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要营造良好氛围,着眼于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促进新闻记者的道德素养达到一个新境界。

在传媒内部经常性的道德问题讨论不可或缺,它建立在对实际案例的讨论而不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除了例行的“新闻职业道德培训”和“三项教育”以外,主管部门还应该提供更多在职人员的进修或培训的机会。这也对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在职人员的伦理教育要想真正达到效果,教师必须既有丰富传媒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和研讨,为了不囿于业界自身研讨的局限,还应该邀请受众代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人员参加进来,多元视角可以避免就事论事,也有利于使有关各方就伦理问题达成共识。对于传媒从业者的新闻伦理教育,应该强化三个方面的指标:

1 重视经济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考量

在传媒活动中,无论是宣传主导型,还是市场导向型,如果在媒介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都缺少道德考量,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伦理道德问题。我们以往对宣传主导型的媒介

活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传播中,不考虑受众的需要。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宣传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把宣传等同于媒介活动的全部,混淆了宣传、新闻、公关、广告之间的界限,进而造成了诸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媒介歧视等伦理道德问题;市场主导型的媒介活动问题在于把媒介产品简单地等同于一般商品,忽视了其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这必然造成对精神需要的曲解,进而导致各种伦理道德问题的产生。

要避免以上覆辙,在媒介产品的生产时就要改变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技术标准和道德标准失衡的局面,在重视技术标准的同时,强化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要求。对于媒介市场中媒介产品生产时道德标准的弱化,从世界范围看,仅靠传媒界的自律,效果并不理想。但在媒介活动的道德拯救中,政府和社团组织却大有可为。首先,政府可将媒介产品生产中的道德共识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政府应资助研究与传媒道德有关的研究,并以研究结论为依据完善相关立法;其次,针对市场化以后传媒业的“注意力经济”的特点,政府应扶持在民间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对媒介活动进行舆论监督和“注意”施压,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有合乎道德的媒介活动。要加强组织监督,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防止道德失范;要加强群众监督,建立记者道德档案,细化新闻记者道德标准。充分发动社会舆论,认真抓好新闻记者社交圈、娱乐圈、生活圈的监督管理。

2 对资本逻辑操纵传媒保持警惕性

从新闻史上看,商业资本对新闻界的渗透、操纵、干预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媒体经营中,当编辑部与经营部彼此不相干时,公司往往处于最佳时期;而当它们彼此帮助时,灾难可能就会出现。首先,资本控制的传媒在传播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时,难以保证真实、客观、公正;其次,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资本控制的传媒更容易舍弃后者而俯就前者;再次,传媒观点因垄断而趋于单调,社会思想因单调而致僵化,譬如美国新闻史上报业因高度垄断而造成的“一城一报”现象;最后,传媒控制的资本化容易使媒介道德失范由个人行为转成为组织行为,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如果传媒完全按照资本逻辑来运行的话,所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远不止这些。

篇4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缺乏;重塑

新闻职业道德是针对当前新闻传媒及从业者的职业操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应用于调整新闻行业内外关系,规范新闻传播从业者行为的道德尺度。新闻职业道德是以新闻职业责任为核心的综合价值评价体系,是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一、 新闻职业道德的缺乏表现及原因

当前,新闻界出现了不少新闻职业精神缺失的现象。例如以有偿新闻、冷漠新闻、以职谋私等。由于纷繁复杂的各种因素掺杂其中,特别是在新闻媒体改制引入市场因素后,一些不规范的经济利益和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具大的冲击,再有自身要求放松,社会责任感丧失,随波逐流之下,致使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屡屡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事件,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者的社会形象也因此受到特别大影响。

1、客观原因

首先,社会转型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影响,新闻业的管理体制随之发生变化,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致使新闻媒体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但与此同时,如何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做好选择成了一个大难题。有个别媒体单位单一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社会效益,记者变成了业务员。

其次,媒体间的竞争存在问题,竞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效用。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传媒结构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旧格局没有被打破,报纸就是最好的例证,“公费办报,公费订报,只订不看,优劣全包”的情况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屡见不鲜,这严重阻碍了新闻媒体在市场上的充分、公平的竞争。没有压力哪来动力。而三五成群地赶新闻会,拿着红包来采访的也充斥着整个行业,这正是新闻竞争不充分的具体表现。

第三,有关新闻采访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不健全,也是部分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对于新闻媒体从业者的采访、传播、出版的权利与责任,缺乏法律条文规定,或缺少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强有力的制裁,致使很多媒体发表失实报道而不受惩处。

2、 主观原因

首先,新闻媒体团队中,个别从业者思想上没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身职业的崇高性和重要性,从而达不到维护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了抢第一时间发表,个别记者不做耐心的实地调查,仅凭道捕风捉影就进行报道,像2012年的香蕉不熟有毒事件,就是在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靠怀疑的心态就刊发了,结果使香蕉的产供销链条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说到底是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

其次,个别新闻从业者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丧失了新闻职业道德,为追求传播效果刻意进行虚假报道。2007年7月著名的北京“纸包饺子”相关报道,就是极为典型的例证。据调查了解,当事人为完成上报选题,亲自操刀进行了全程作假过程,从购买原材料到制作成品,他与朋友共同合作完成了整个虚假事件。事件曝光后全社会引起哗然。

第三,当前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许多新闻媒体单位的从业者是非正式的临时聘用人员,被称为新闻民工。他们没有正式的记者证,甚至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但是却在第一线承担着采访制作工作,经济收入与发稿数量成正比态势,还随时面临着下岗的现实问题。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中的个别人只注重一时的新闻传播效果,以维持自己的生存。这也是催生虚假新闻的温床。

二、 重塑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有效途径

我国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也很早颁布实施,但是现在有偿新闻仍是屡禁不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保卫认为,尽管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一直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对教育后的效果检验和行为监督缺少相应的手段而流于形式的现象。

1、加强新闻观教育,健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因为只有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到所从事的工作是党和人民交给的重大使命,才是重塑新闻职业道德的大前提。这不仅要在新闻专业学生教育中进行,更要在新闻工作从业人员中进行,让他们不但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

2、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新闻真实报道是根本,从选择新闻的角度、传播新闻的立场及衍生的舆论等,都必须让新闻从业者高度重视起来。要求新闻从业者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职业准则,不要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单纯的追求这类效果。一旦背叛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其结果只能是被受众抛弃。

3、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并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大部分丧失新闻职业道德现象的发生,都与媒体的自律性有着极大关系,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不高及相关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有直接关系。建立相应监督管理机制是重中之重,如建立健全法律监督、行政监管、社会评价等等。

所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自身的职业操守,以职业化精神自觉担当起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自觉以职业道德准则约束规范个人行为,是新闻从业者长期坚持的阵地。与此同时,在新闻教育领域建立一套规范的系统的职业教育体制,健全新闻职业规范,形成强烈的法律意识,保障从业者的基本生存条件,也是业界付诸实施的节点。道德重塑问题,还要看自身的本质和觉悟,希望新闻从业者们都能够时时自尊自爱,严格审视个人言行,自觉地进行自我限制和自我约束,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才能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媒体;实验室;案例教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道德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72-02

我国自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以来,仅仅走过了4年的路程,各个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院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根据国家的用人需要,专业硕士是一个较大的“缺口”,用人单位更愿意聘用素质高、懂专业、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类专业更是如此,传媒大量需要的是不经过见习或经过短暂的见习就能“顶岗”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其培养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应用性是专业硕士的突出特点

与研究型的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更强调应用性。研究型的硕士重在认识世界、探究规律,即格物致知;专业硕士重在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即知行合一。因而,应用性是专业硕士最根本的特点,围绕着这一特点,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基本都是校内老师授课,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虽个别课程由校外导师来上,但授课内容和方式大多也是以理论研讨为主,重点放在学术创新上,与校内老师的授课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素材而已。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实践型导师不仅仅是校外指导,也要承担授课教师的职责),其主要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点不是讲理论,而是讲实践,讲操作,讲应用。如“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电视节目的选题”、“图书的选题与策划”、“图书的装帧设计”、“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等等。实践型导师授课增加了时代感,针对性强,学生学到的技能是与社会媒体同步的,更会受学生欢迎。

2.强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对于研究型硕士的培养,教师也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但不是硬性要求,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即使与研究型硕士名称相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即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不是简单介绍案例,重点要放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上。项目教学是说,把老师的应用性项目拿到课堂上来讲解,或是分给学生一部分课题,让学生完成。在理论教学中植入了这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这就符合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3.强化实验室建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对实验室具有较高的要求,实验室可以模拟、再现媒体的过程,为教师的实验课提供基本的平台和硬件支持,为学生实验、实习、操作提供基础条件。实验室至少要有演播厅、摄影实验室、影视编辑实验室、图书报纸杂志编辑实验室、印刷实验室等,这些基本实验室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在设备的性能和参数上要与社会媒体同步,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与媒体的互动。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培养研究型的硕士,各学校都建立了一些对口的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有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实习是学生和实习单位双向选择),仅仅是“挂牌”而已,学生并未去单位实习或者很少有学生去单位实习,实习基地形同虚设。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学院要主动与实习基地联系,签了协议“挂了牌”就要落实到学生,要确保每一个专业硕士都有对口的实习单位、对口的工作岗位。如能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岗位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严把毕业论文关。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主要考察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选题上要限制在应用性的选题上,论证要充分,要能解决某一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要求理论分析准确、到位,实践对策有效、合理。这就要求由“双导师”来审阅论文,一位理论型的导师把握理论与学术,一位实践型的导师把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位导师都通过了才能进入预答辩和答辩环节。在答辩评委会的组成上,也要有一半以上媒体业界实际部门的专家,确保专业硕士达到“应用性”的要求。

二、强化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基本的素质和修养,职业道德是职业内共同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专业硕士的职业性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具有传媒业界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而目前传媒业界的情况是,受各种利益的驱动,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变相有偿新闻)经常出现,媒体权利寻租较为普遍,尤其媒体的媚俗之风随处可见,俯首即拾。要培养正直的有职业良知的传媒人,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重要一环,同时,要细化职业道德规范,有些上升为纪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1.增加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由于是从本科毕业生中直接考入的,缺少工作经验,其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养成依赖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校一方面要增加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要增加此方面的案例教学,通过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信息的强化,使专业硕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基础。

2.细化职业道德规范,有些上升为纪律,使道德制度化。道德是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良知来发挥作用的,当利益驱动大于人的尊严和良知时,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这时道德的约束就显得苍白无力。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条件下如何增加道德成本,使道德也成为一种敬畏的筹码,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些职业道德上升为纪律,使道德制度化。我国虽然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11月修订),各个具体行业如广播电视、广告、图书、报刊、杂志等部门也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规定,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9月)、《广告管理条例》(1987年10月)、《出版管理条例》(2001年12月)等,但总体说来规定较为原则,属于“号召”性的多,涉及处罚的相对较少,即使有处罚也是针对较为“宏观”的大问题,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章罚则,专章讲到处罚问题,但都是一些大的原则性的问题,至于工作人员的具体违规、违反道德的行为,一般都没有涉及,或涉及很少,因而对一般从业者不具有“威慑性”(只对领导具有责任性、威慑性)。如果把道德规范细化,其中一部分上升为纪律,对从业者的具体行为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违反纪律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从业者守道德不仅仅是一个心理的自觉,更带有一种强制性、强迫性,一种敬畏感,使道德的成本大大增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上升为纪律,哪些在纪律之内,哪些在纪律之外,要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定,有关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纪律条例,把一部分道德通过制度固定下来,这无论对于加强道德建设还是对于减少传媒领域里腐败现象的发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基础理论与人文素养并重

专业硕士强调应用性,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素养,离开了这些,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基础理论是说理论课要学精、学透,强调人文素养是针对传媒业界的行业特点,其涉及学科的庞杂性而言的。读者、观众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专业常识的错误,使媒体的形象大为受损,究其原因在于记者、编辑知识面窄,人文素养积淀不够。改变这种状况要从本科生、研究生抓起,专业硕士的培养就是关键的一环。

研究型的硕士生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硕士的培养同样可以沿用这三个模块,但课程要作较大调整――去掉一些不适合专业硕士的理论课,保留的理论课要减少学时,讲重点,讲精华,增加交叉学科和实验课程,同时增加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可以放在选修课中,加大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多选选修课,鼓励跨学院、跨学科选修课程,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在学分既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奖励学生超出规定学分多选的选修课,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关高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愿笔者的探索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仲连.当前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2]李文芳.基于项目管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3]党东耀.论新闻传播学实验室体系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0,(23).

Analysis on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Masters

Du Ying

(Editorial Department,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Hebei,050061)

篇6

人职业道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也不会随职业出现而自行形成,这必须经过一个漫长培训与训练过程。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态度、节能、作风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也使得高校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内容更加趋于完善。主要涉及以下几点内容:(一)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实际上,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岗敬业,同时这也是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倡导的。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职位就是行政管理人员展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只有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的热爱,而且认同岗位价值,将有助于树立敬业的精神。不过,敬业实为爱岗本质的一种升华,集中表现在对自己职业要求做到精益求精。所以,身为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将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二)树立乐业意识这里的乐业意识主要来自人们对职业理想与价值的追求。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乐业,其决定权在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和是否真正体会到人生意义。所以,身为一名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说,职责要求、规范约束、出现的问题等都会给从业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若不具备乐业的精神,那么便极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以至于出现大量服务不到位的情况。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将个人利益与社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树立正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乐业的意识。(三)强化守纪意识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和纪律约束紧密相关的,因此,为确保职业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借助制度予以保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事务进行合理的处理,做到公平、公正。另外,在实践工作当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强化“守纪”意识,把“守纪”转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这即为强化守纪意识的根本目的。

2、加快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职业道德建设正是道德自我提升、发展以及完善的过程。然而,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职业道德建设为师德建设不可缺失的内容,而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教学、管理以及科研等,同时各项活动开展的组织性非常强,这对高校建设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近年来,由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深入发展,从而使得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引起了足够的忠实,建立了可满足行政管理人员道德建设的管理体制,并且,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态度以及表现都是极佳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高校师德建设与发展。不过,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着大量的缺陷,这是和现代高校道德建设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如:在行政管理队伍当中,出现收受贿赂、服务质量差、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等问题。由此看来,只有进一步加快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才可以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这也是高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关于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的探究

(一)职业道德观念存在偏差现如今,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偏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一,在学校发展方面,只关注那些直接反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方面,如:提高教学质量、加快科研建设等,这些都属于硬性建设指标。但是,针对软性建设指标的关注程度却不是非常的高,极易忽视这方面工作建设,如:职业道德建设。其二,在当前师德建设过程中,只对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视,这样便完全忽略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这样一来,常常会使得后者处在从属地位上。由于上述认识偏差的存在,从而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难以顺利的开展下去,甚至还有可能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二)不具备完善的道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在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的种类不仅复杂,而且种类偏多,不同部门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这就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考核以及评价内容等所有不同。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都只是针对教师,因此,造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机制十分的笼统,其可操作性是不强的,难以体现各部门的工作绩效。长时间下去,人们将会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考核产生质疑,这样一来,考评绩效也不是十分的明显。(三)道德规范的形式十分单一通常来说,高校所设置的行政管理岗位,都是通过定编定岗的方式予以设置的,但是,岗位的不同,其工作任务也有主次之分,而且服务对象范围有时偏大,有时偏小,通过较为简单的“一人一岗‘制进行设置,必然会导致对相同职称级别的不同岗位的职业道德标准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难以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衡量。(四)道德监督的缺失事实上,道德发展是从他律转变成自律的一个过程。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由他律转变成自我约束的一个过程。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转变成定型理性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内化成自身的观念。然而,在此阶段,道德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重点对道德自律要求偏多一些,而并不具备完善的道德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

4、造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如今,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种:(一)未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时间以来,人们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缺少全面的认识,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重教学、轻管理”的理念。片面地认为:管理工作指的是高校内部的一些事务性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按照规则办事即可,所以,行政管理工作并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此种倾向会直接对高校发展决策产生影响,这样一来,导致高校在津贴分配、继续深造等方面都倾向于教学人员。另外,由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任务量偏大,耗费个人时间偏多,且成绩也不是非常的突出,因此,对于高学历的毕业生来说,都不会选择去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这样,在高校行政管理缺少专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更难以推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二)职业倦怠近年来,由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从而使得高校对内部部门以及人员予以精简,这样一来,增大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由于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又大,因此常常会出现加班情况。而长期的超额工作,既会透支工作人员的身体,又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从而使他们的内心产生极度的不平衡心态。除此之外,对于长期从事事务工作人员来说,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影响,压抑他们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根本找不出自身价值,更不能从工作当中寻找到乐趣,甚至还有可能产生迷茫、失落等情绪,开始厌倦这个职业,更不愿主要冻结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产生一定的阻碍。(三)社会环境的影响事实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形成以及发展是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其中,新旧体制的替换、格局的调整、中西文化等都对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在给社会发展带来影响的同时,又给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出一系列的问题。

5、推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各项职业道德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能够正确指导高校管理者认清自身的学校,引导和纠正学校日常生活中诸多不规范的行为。因此,高校的职业道德管理制度具有其他制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高校在制定管理规则制度时,必须结合高校管理岗位需求予以制定。只有这样,使得高校的职业道德管理制度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二)完善激励机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实际为高校决策人员,因此,他们的工作态度与业务能力将直接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高校在制订考核制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予以考核和评价,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工作面貌、积极的工作热情来工作,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三)努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与水平身为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说,要求必须具备下述职业素质;首先,学习意识与能力。将业务知识与技能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虚心向周边同事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其次,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践工作当中,不断提出新思路,打破传统制度的约束与限制,将工作理念、体制以及方法都予以创新,从而开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局面;再次,沟通能力较强。因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是处理学校内部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因此,工作重复性强,且十分的复杂,再加上工资待遇不是很高。长时间下去,必然会出现失落情绪,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良好职业态度,多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从而逐步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四)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在借助舆论进行引导时,不仅要反对那些低级、垃圾舆论等当作一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并且又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建设,重点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以完善的且适合各个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的体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而培养高校行政人员自觉抵制不良道德观念的良好习惯。此外,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现如今,高校舆论涉及两方面,即口头议论与大众传媒。不过,由于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上十分迅速,所以,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充分理由传媒手段,弘扬正气,强调舆论监督,从而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舆论氛围。

6、结语

篇7

一. 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全媒体时代呈现出的媒介市场化过程加剧,使得新闻媒介运行机制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跟不上媒介市场变局的需求,无疑将成为媒介发展的短板,是决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1. 宏观形势要求:从三网融合的层面看,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业务的融合,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每个网都能够开展活动、数据和电视等多项业务。三网融合就是要扩大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以及创新服务业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三网融合促使电视媒介的功能和角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提出必然性的高要求。

2. 中观战略要求:面对三网融合快步推进和全媒体时代的挑战,电视媒介的战略思维必须寻求传媒经济的有效途径,即,要凸显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主业突出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传媒实体。要凭借文化资源和地缘优势,构建鲜明的、独特的电视媒体特质。那么,作为电视媒介经济的执行者和促进者理应担当重任。为此,电视业者所具备的媒介素养必然是推进电视媒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微观实践要求:电视业者在电视媒体传播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尤其是从事最基本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如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做出新闻性强、关注度高的电视新闻报道;做出艺术性强,感染力强的电视节目;如何才能不让虚假新闻、低俗内容污染荧屏,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必然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业者队伍急速扩张,其媒介素养与媒介职业要求不对称的矛盾显现出来,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现象的存在,都反映出当前某些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薄弱与缺失。

由此,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每一个层面,都要求电视业者具备高水平的媒介素养。提高业者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大众媒介内在要求和媒介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一个能力与3个素质

笔者认为,电视业者所具备媒介素养要靠信息构架能力,思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媒体专业素质支撑,最终培养并形成完善的媒介素养。

1.电视业者媒介素养支撑力之:信息构架能力

在信息全球化的语境下,蜂拥而至的信息要求电视业者发挥好信息“过滤器”的作用,必须有选择地识读,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地记忆,有选择地传播。这无疑是对电视媒介业者媒介素养之信息结构能力的挑战。因为,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支撑力之一的构架能力影响着电视媒体传播信息的效果。

信息构架能力是业者提高媒介素养的着力点。如今的受众不在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信息的解读都是有选择的,电视受众更需要深度的解释性信息报道,他们都成为报道和信息中的主体和主角,甚至希望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此而言,被称之“把关人”的电视媒体业者,亟需通过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等一系列的素质内涵,提升对信息的架构能力。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副教授所言,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理念“要有新闻敏感,要注重新闻价值,要讲求报道原则,要注重传播效果”。实际上,在我国互联网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媒体报道,并迅速通过网络媒体扩散。这说明,电视业者对信息的构架能力是媒介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实践和证明;是舆论引导、掌控言论、设置议题的前提;是培养和提高电视业者自身媒介素养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2.电视业者媒介素养支撑力之:思想文化素质

文化对媒介传播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媒介传播就是符号的传播和话语传播,其构成一个地区的文化语境。正如荷兰学者凡・迪克指出的:“新闻作品是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新闻报道也是一种话语”。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话语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文化之载体。进一步讲,媒体文化型塑了人们的趣味和偏好,也就是说,某种文化产品和实践组合构成媒体文化特质。例如,在大众传媒中,信息传播以政府为中心是一种共识,媒体是以辅助政府行使社会公共职能,所体现的是喉舌功能。知识结构完备,认知水平高的业者,能够由表及里,穿透表层信息,解读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涵,从而根据传播需要对媒介信息做到正确而有效的取舍。由此说明,作为一名电视业者,思想文化素养,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又一个重要的支撑力。它可以帮助电视业者提升面对各种信息的认识、判断分析和选择能力,从而实现更正确、更有效的传播信息,以高质量的电视文化产品影响受众的媒介素养。

3.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支撑力之:职业道德素质

媒介职业道德素质代表着电视业者的道德观,同时影响着对社会道德的价值判断,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新闻记者》曾连续几年进行了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至今仍然触动媒介业者的心灵。像纸馅包子的假报道,对电视业者是钟声悠长。目前电视媒体传播中仍然存在着猎奇、另类、恐怖、少儿节目成人化等哗众取宠、低俗媚俗现象,这也是职业道德素质薄弱的表现。为此,要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

4.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支撑力之:媒体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电视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中必备的基础媒介素养。电视业者要靠专业素质的积累与释放。维护、坚守、彰显电视媒体特质,电视业者就要通过积累和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利用传媒资源和功能的能力以及电视媒体工具的操控能力。专业技术方面,必须具备对电视摄像机、编辑机、电脑等前期采制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等主要工具的运用技能。而且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记者编辑需要掌握高科技、现代化的采访与发稿手段,不断更新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同时,电视编导、记者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包括新闻发现、新闻价值判断、新闻敏感、节目结构、节目编辑、镜头画面剪辑、解说表述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如此而言,高水平的媒体专业素质必然成为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基础支撑力。

篇8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低效  原因

职业院校中德育低效 是一 个不可 回避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 中的德育内容较丰富 ,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因为职业院校有明确的培养 目标 ,即面向社会实际培养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个体的职业道德就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同时也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低。就目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来 看,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基础教育之后,对职业教育而言 ,主要在职业院校。然而 ,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令人担忧,成为企业和行业对其毕业生抱怨最强烈的方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访问,结合调查结果 .本文就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展开讨论 。 

一、 “边缘化”和 “失范化 ”的夹击 :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表层原因

教育的效果是合力的作用 ,包括来自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系统力量。职业道德教育实效问题同样如此 ,是职业院校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拷问职业道德教育低效时,也必须从这两个部分入手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内部职业道德教育有没有问题?学校外部特别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者的教育效果是否一致,其合力是增加各自的效果 。还是相互抵消或出现负面效果 ? 

(一 )“边缘化”:职 业道德教 育低迤霭熬效的内部原因 

笔者对上海市、南京市和温州市的 8所职业院校进行了实地走访和羼 调查 ,从 调查 的结果来 看 ,职业院校的职 业道德教 育处 于整个职 业教育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的 “边缘 ”。事实上 ,职业道 德教 育主要有 以下途径 :一 是制 度性 的职业道德课程 ;二 是专业 课程 ;三是 就业指导课程;四是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 

(1)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比例较小且内容单一。当我们问及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时。院校的老师就会拿出教学大纲告诉我们有 5-6门,甚至 7—8门课都进行此类教育 ,这些课程事实上绝大多数 都是政治课 ,还有少量的人文课 程。这一点 。也从学生那里得到证实,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职业道德。当然,不可否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需要正确的政治方向 的引领 以及人文精 神的熏染.但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比例来看 ,仅 占这些课程的 20%左右 。一般而言,职业院校仅《思想道德修养》或《职业道德与法律》一门课程。即使在这门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从教材上来看有几个特点,一是不分专业;二是职业道德内容比例较少,从字数上看 ,仅 占 1%左右 ;三是 内容以职业道德规 则或基本规 范为重点 ;四是少有情境性的职业道德问题探讨。 

(2)专业课程中的技术伦理教 育较少出现且容易被压缩。在调查中我 们发现 有些院 校的某 些专 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有部分任课教师把技术伦理列入课程计划 中,但在访谈中该教师坦诚的表示,这 些内容虽然非常重 要 ,需要 系统讲授 ,但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 ,需要教授 的专 业技能越来越多,在课时紧张的时候 ,有时不得不砍去这一部 分。可见 。在日常的专业课程 中 ,职业道德教 育很难 占有一席之地。 

(3)就业指导课程中职业道德的篇幅偏少且内容偏浅。所有院校都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且有些非常新鲜活泼。但在所有内容中,职业道德教育所 占篇幅很小 。例如 .某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总体为 16学时 ,而职业道德仅 占 2学时 ,且这在职业 院校是普遍现 象。在有限的 2学时课程 中,教师传授的职业道德多数不涉及具体的职业道德问题 ,比较浅显 、简单。因此 ,就深度而言 ,职业道德教育还很不够。

(4)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时有时无。除了正规的教学之外 ,学生还参与各种班级 活动和课外活动 ,例如在 中等职业学 校中开展主题班会 ,在某些班会中会把职业场景中的礼仪教育作为主题来谈。在实习和见习之前 ,合作单位会就与 工作相关 的劳动 纪律 和职业规 范来 学校讲一课。这些活动中的职业 道德教育可谓零零星星 ,时有时无,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很难起到实实在在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在上述几个环节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是:比例小、内容浅、以知识 和职业规 范 的传授 为主、容易被压缩。因此,无论从数量、广度还是深度来看,职业院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越来越呈现出 “边缘化的倾向。 

(二 )“失范化 ”:职业道德教 育低效的外部原 因 

职业道德教育的低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除了职业院校的影响之外。还有学校外部的影响,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大众传媒、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等。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发展那些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道德要求受到调整,有些已经瓦解,但是 ,一些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尚未及时形成和确立 。于是在转型过程中的社 会道 德领 域 出现了一 些‘真空’地带”。再加上,当前社会职务犯罪比比皆是,弄虚作假堂而皇之,这种情况 已经严重到可以用风气来形容 。种种见利忘义的行径导致了社会的“失范化”现象 。根据班杜拉 的“社会学习理论”,人们的道德也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 获得 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要形成健康、良好的职业道 德就难上加难 。 

篇9

【关键词】 政治责任感 职业道德素养 深厚文化底蕴

1 政治责任感

新闻编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知识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这是新时期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奋斗追求的目标。如果新闻编辑政治不强,思想觉悟不高,无法对新闻报道的政治性进行敏锐的分析和精确的判断,可能导致新闻偏离舆论导向;如果业务不经,则没办法监察处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出现失实、不准确等问题;如果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报纸编辑的职业道德确实,则有损报社的形象和公信力。

政治责任感对新闻编辑来说是最重要的。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因为新闻除了大众传媒都有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其本质上就是和耳目,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作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负责编辑整组、整版节目的新闻编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近一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政治素养欠缺,看问题就会片面,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

2 职业道德素养

2.1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概念

作为各行各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就算是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再强再高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如果其自身不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不遵守行业规范,那么也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作为一项面向公众,具有较强政治性的工作,新闻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在对社会受众负责的态度上,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实际工作时,新闻编辑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每一则新闻原始素材进行编排处理,对新闻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时时刻刻记住自身应该坚持的原则和肩负的责任,做一名职业道德坚定的编辑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2.2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众所周知,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职业的产生又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必要条件。

1919年,被誉为“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开山祖”的徐宝璜先生在出版的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专门列出的“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可以说是中国新闻道德规范的雏形。而美国在1908年,就出现了由威廉制定的《记者守则》。可见,新闻道德在职业教育中受重视程度及职业规范的出现之早,较之于一些古老的职业来,可谓是后来居上。这是新闻业值得自豪的事情。

3 深厚文化底蕴编

新闻能最广泛地反映科技、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最新成果,所以,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在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报道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增长相当迅速。所以,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相应对新闻编辑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学者型的新闻编辑,呼唤能给广大听众带去真理和知识的新闻编辑。 因此,新闻编辑应当时时刻刻钻研一些学问, 并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编辑中。 信息化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任何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3.1 专业理论知识

所谓专业理论知识,是指编辑人员分工范围里的专业理论知识,即编辑基础理论知识。新闻编辑除了要学习掌握《编辑学》、《编辑社会学》、《编辑的修养》等普通编辑学理论知识外,还要侧重学习掌握《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网络新闻》等新闻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新闻知识的基石,又是能用以指导新闻实践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是编辑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或先决条件。

3.2 专业技能知识

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先进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字功底和文化功底。新闻稿件必须依靠文字的手段来播报,对新闻题材进行编辑时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简洁性,这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对语法及修辞、逻辑知识有一定了解,如果一则新闻没有配套的表述语句,那么是无法体现出新闻的生动性和价值的。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必须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这样才能对原始稿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加工和布局,既能够保证新闻素材最大限度的符合事实,又能够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新闻编辑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新闻编辑不仅要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掌握编辑业务技能知识——编辑工作中的主要程序、主要知识,其基本功是“六艺”: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校对。不同媒体的新闻编辑其专业技能知识又有不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已在编辑领域大显身手。

未来的新闻编辑,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就必须迎头赶上,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与多媒体有关的技术利用现代设备,实现编辑手段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新闻编辑应是“杂家”,是“通才”。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一言以蔽之:“杂”——知识博杂,杂中有专,以百家知识为基础,以政治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业务知识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专长,以语言文字知识作为贯穿各类知识的主线。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6.

篇10

关键词 范跑跑事件 传媒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个论断鲜明地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传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传媒为载体,就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电脑等工具,向人们传输思想教育内容,使人们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服从、服务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任务。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手段,制造和形成正确的舆论,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范跑跑事件作为一桩典型的事关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的突发事件,可成为我们反思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切入口。

一、范跑跑事件是一个思想道德伪议题

传媒行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对议题的选择很重要。所谓议题设置,就是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议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较早得到媒介注意的议题将日益为人们所淡忘。议题要符合社会情境,就能对当下思想具有重大启蒙作用,或对流行思潮具有纠弊改偏功能。传媒的目的就是敏锐抓住此种议题,进而一石激起千斤浪,引发社会反响。

1 合理的思想道德议题特点

首先,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变动时期,人们许多思想问题,都与对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发生误解或认识不足有关。因此,议题要具备政策导向作用,从宏观上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展开关注和引导。

其次,具有可争辩性,即多数人对议题有模糊认识。这时廓清议题对引导社会思潮就具有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

再次,符合基本的思想道德底线。底线以下的问题是不能争论的,不能拿一个根本不成立的伪道德命题来争论,如要不要见死不救,要不要背信弃义?纠缠在伪道德的命题争辩中,不但不能提升整体性的道德水准,还会降低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水平,模糊人们本已清晰的道德视界。

2 范跑跑事件不是合理的思想道德议题

首先,它不具备政策导向价值。汶川地震赈灾期间,党和国家的最大的政治和政策就是“救人”。范美忠临难独自脱逃,无论如何不符合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方针的,充其量只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从范跑跑事件衍发大规模的传媒讨论,背离了国家抗震救灾的政策大方向。

其次,它不存在认识模糊性。人们对范跑跑事件的定性,早有答案。人们在赈灾中的表现,也说明了整体性的道德认识要高于范美忠的个体道德认识。

最后,它不符合基本的道德底线。应不应该在地震中救人的争论,是一个在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底线之下的争论。它不但没有起到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心中阴暗的心理,降低整体性的道德水准。

二、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挑战

从范跑跑事件可以看出某些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

首先,某些传媒重情绪宣泄功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范跑跑事件并未成为一种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反面典型范本。某些传媒庸俗理解了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缺乏承担整体性社会思想改良和公民理性构建使命的责任感。

其次,某些传媒的报道只停留在“客观”反映转型期社会的功利思想,却不采取合理策略进行引导。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发展,不时产生出“雷锋做好事该不该”、“用胸口堵机枪到底明智不明智”等讨论,这标志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于金钱和道德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反思,恰可以成为传媒构建新时期思想道德秩序的重要切入口。但是某些传媒对之的报道却只注重表面的热闹和喧嚣,并未揭开隐匿其后的思想根源,把简单的道德判断引向恶搞式的诡辩,放弃对基本道德观的引导和教育。

再次,某些传媒的娱乐功能遮盖了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具有道德范本价值的事件往往被当成简单的娱乐事件来炒作。从表面看是对范跑跑事件的争论。实际上忽视对事件终极价值的道德评判,转而注重对当事双方的娱乐性争辩。重要的表现就是伪事件、伪话题正在逐渐增多,它们打思想教育的幌子,行娱乐闹剧之实。不进行有建设意义的传媒构建,而沉溺于作秀式的传媒表演,从貌似有意义的事件中展开伪教育活动。

第四,某些传媒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和首创精神。理解他们的人生追求,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范美忠本人有行使自己自由的权利,即可以选择在地震来临时该跑还是不跑,而且他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传媒不把范美忠作为议题,他也不过是万千人中的普通一员,比他道德更加恶劣的人大有人在,并不值得如此大规模地口诛笔伐。传媒的失误在于把他搬上舞台。无限炒作,并为之展开伪道德审判。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传媒不但没有起到对民众道德提升的作用,反而连起码的尊重人、理解人的思想道德任务都放弃了。某些传媒对范美忠大肆谩骂,随意使用“可耻、”的字眼,实际已经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在用一种“非道德”攻击另一种“非道德”,走到非人本的一面去了。

最后,网络媒体对传统大众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在弱化,甚至有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传媒彻底的民间性和话语的非理性特征,容易改变传统纸媒和电媒的立场,进而发生网媒和非网媒的集体狂欢。并有可能发展成价值判断力部分丧失的集体晕眩。

其一,有可能间接助长整体性的社会非理性情绪。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科学民主精神明显增强,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对于同一事件,人们的看法丰富多彩,但是其中会有非理性的成分。如网络上动辄兴起的通缉令事件,就是非理性思想的外在表现。传媒如果不能很好的履行目标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的功能,整体性的社会非理性情绪不但不会消亡,还会潜滋暗长。

其二,议题设置发生偏颇,会导致对具有主流意义事件的忽视。汶川地震赈灾期间,有比范跑跑事件更值得关注的事件,如灾后重建、捐款审计,都需充分被关注。关注主流意义的事件,更有助灾后生产秩序和精神秩序的重建。让范跑跑事件占据报道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影响到人们对主流意义事件的关注,没有发挥传媒对灾后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向构建作用,它未产生启蒙,却导致了屏蔽――屏蔽了更有意义的事件。

三、充分发挥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策,略

首先,提升传媒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对传媒的宏观

管理和指导。传媒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不利的一面。不同的信息使传媒的教育作用可能出相互抵触相互干扰的矛盾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传媒的自身管理,其中提升媒介思想政治素养是重中之重。媒介思想政治素养既包括政治、法律、政策素养,也包括业务素养,更包括道德素养。仅仅是道德观素养,就应包括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素养。范跑跑事件中反映出的,正是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某些传媒不但不去探寻事件背后的道德意义,反而用娱乐的方式炒作,本身就反映出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淡漠。在传媒报道中修好思想政治内功,才是传媒对外报道的理性基础。

其次,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要和谐共振,走好平衡木。网络传媒是双刃剑。很多具有道德评判意义的事件,都是通过网络传媒最先传达的,其中有许多有非理性色彩的、借道德大旗行作秀之实的事件。网络通过BBS论坛和热贴的形式把负面的狂躁情绪传染给传统媒体,因而造成更大规模的思想混乱。2008年6月20日,同人民日报社编委会谈话时鲜明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因此,我们既要发挥网络传媒对传统传媒的舆论监督和信息促进作用,也要发挥传统传媒对网络传媒的思想引导和理性疏导工作,努力创造和谐的舆论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