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子游戏;游戏关卡;关卡环境概念设计
在电子游戏设计制作过程的各项任务中,电子游戏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是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它是电子游戏前期策划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前期策划阶段对游戏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是中期制作时在游戏引擎上最终实现游戏关卡环境的基础。对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的各个步骤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每一步骤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构成一个优化的流程体系,为今后的游戏关卡环境的设计制作提供借鉴,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一、寻找游戏环境创意
在一部动画电影的场景中,每一个物体、道具、建筑、景致都曾经是动画场景设计师头脑中的一个个零散的想法、点子和创意,动画场景设计师慢慢地把这些想法系统化的组织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动画场景。电子游戏的关卡环境也是一样。游戏的关卡环境最初只是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头脑中的一个个模糊的、不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和创意通过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的组织和系统化,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可玩性的游戏关卡环境。一个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实际上就是一个游戏世界的创造者。
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的创意通常都是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但是,游戏世界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往往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虚幻世界的创造者,改变观察世界的视角是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创造虚幻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必须学会使用非惯用的视角来观察现实世界,以达到重塑现实环境、使之转化为一个虚幻的游戏世界的目的。可以说,改变观察物体的视角,是把现实世界重塑为游戏世界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图一中,平常我们惯用俯视视角来看的树根,由于观察视角的改变,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视觉表现形态。这样,我们就通过视角的改变,把我们本已习以为常的现实场景异化成了具有独特视觉表现的场景空间。
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必须不断地练习用特殊的视角来观察他周围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异化为一个好玩的虚幻空间。通过对这些异化的空间里玩家路径等一些游戏玩法元素进行安排,一个游戏世界就会慢慢清晰起来。
另一个寻找场景创意的重要途径就是观看电影电视、玩电子游戏和阅读参考书籍。所有这些对游戏环境概念的形成有非常好的提示作用,因为这些作品里的场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概念体系,可以很容易地被借鉴过来而进一步设计成一个新的游戏环境。和不断地练习用特殊的视角把周围的事物异化成游戏空间一样,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也要不断地观察他所看的电影电视、所玩的电子游戏、所阅读的参考书籍上的场景表现来寻找创意灵感。
不断地重复练习上面所说的两种方法,把用不同视角观察事物、分析参考资料里的场景表现常态化,是源源不断获得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灵感和创意的有效途径。
二、确定关卡环境的主题
一个关卡环境的主题,对于有背景故事和特定世界观的游戏来说,是由这个游戏关卡所对应的分剧情决定的;而对于没有背景故事、只有玩法的游戏来说,则通常是指这个关卡环境视觉表现的决定因素。关卡环境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某种天气状况,某个特殊地点等等,也可以是各种因素的集合。藉由这样一个主题,从而把游戏关卡中景物、建筑、道具、物体等等各种组分统一成一个整体。
例如,图二是《战神》中的一个关卡环境。这个关卡的故事背景是奎托斯要打败地狱中的重重阻碍,从而冲出地狱获得重生。那么这个关卡环境的主题就是由关卡的分剧情决定的,表现的是地狱这个特殊地点的环境。
而《面包房物语》这个游戏则没有任何的故事背景。从下图可以看出,“万圣节”是这个游戏关卡环境的主题,因为它决定了整个关卡环境的视觉表现。
游戏关卡环境的主题越明确,越有利于游戏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因为由于主题中各因素的制约,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的方向会显得非常的清晰,方便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设计出能够合情合理地体现游戏故事背景,并与游戏玩法类型相贴合的关卡环境。
三、设定关卡环境特点
有了明确的关卡环境主题后,就需要把关卡环境的特点确定下来,通常需要列明3到5点游戏关卡环境的特殊之处。在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进行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时,这个特点清单会帮助设计师明确设计内容的焦点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个特点清单实际上就是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在进行关卡环境创意时所要达到的目标。清单中的每一项特点,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都要在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中有所体现。
一般来说,清单中列出的游戏关卡环境特点分为以下5类:
1、视觉风格;
2、技术标准;
3、玩法特点;
4、情绪特点;
5、故事背景/游戏世界观。
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通常会选取其中的某几类特点作为创作的焦点和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特点清单中列出的特点越多,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进行游戏关卡环境概念创作的时间就会越长。因此,清单中所列项目的多少与设计师的时间安排密切相关。
四、收集视觉参考资料
当游戏关卡环境的创意、主题、特点都确定下来之后,这个关卡环境的基本样貌也就昭然若揭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收集与游戏关卡环境的视觉表现相贴合的参考资料。
收集视觉参考资料是游戏前期策划阶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物件摆设的设计,到建筑样式的设计,再到图形细节的设计,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工作都离不开视觉参考资料的提示。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引导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创作出合情合理、真实可信、贴合游戏情境的游戏关卡环境。
按照参考内容分,一般需要收集以下5类视觉参考资料:
1、建筑参考;
2、景致参考;
3、道具参考;
4、布光参考;
5、美术风格参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期目的。对于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来说,应该尽可能多的收集这5类视觉参考资料,因为每一类视觉参考资料对游戏关卡环境中各种组件和元素的设计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这五种类型的视觉资料,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就可以依照游戏故事背景和玩法的安排,创作出游戏关卡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和各种玩法组件,建立起一个合情合理、贴合游戏情境的游戏世界。
五、建立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是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的重点所在,是一个关卡环境的地标性物体。在一个游戏关卡环境中,其视觉焦点应该非常醒目,以吸引玩家的注意。
建立视觉焦点在游戏关卡环境设计上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美术方面,游戏环境中的视觉焦点在完善玩家游戏体验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玩家通过视觉焦点来分辨玩家角色在整个关卡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明确玩家角色在关卡中应该如何运动。因此,对于那些具有巨大游戏地图并且地图结构复杂的游戏,视觉焦点的存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它能够引导玩家顺利通过结构复杂的游戏地图。
图四是《上古卷轴》的一个关卡环境。由于《上古卷轴》的游戏地图巨大,所以关卡环境中的视觉焦点的建立就尤为重要。图中的高塔就是这个关卡环境的视觉焦点,在美术方面它是关卡环境概念设计图的构图重点,在玩法方面它起到了帮助玩家在游戏世界中定位、指引玩家角色运动方向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单玩家游戏的关卡环境会有多个按顺序线性排列的视觉焦点,这样可以引导玩家角色顺利地从一个地点走到下一个地点。而多玩家游戏的关卡环境中则会安排多个并列的、且各不相同的视觉焦点,以方便每个玩家角色在复杂的游戏关卡环境中轻松地分辨自己的位置。
六、视觉风格设计
视觉风格设计包含了对游戏关卡环境的基本视觉风格的选择,和对色彩、影调、空间、线条、形状等基本视觉元素的安排。
可以说,每个游戏都有着自己的视觉风格。有些游戏,对视觉风格的设计卓有成效,在基本视觉表现、色彩、影调等元素的安排上风格独特,这就会使这个游戏显得很突出,更加吸引玩家的注意。虽然不具有突出视觉风格的游戏不一定就不是好游戏,因为游戏的核心不是美术设计而是其玩法,但是独具匠心的视觉风格设计会帮助这个游戏在同类游戏中脱颖而出获得玩家的注意和青睐。因此,在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过程中,对关卡环境的整体视觉风格的设计和对各个视觉元素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七、结论
篇2
【关键词】赛博基础设施;学习环境:赛博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18-05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如何构建新一代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以之为基础的新型学习环境,成为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对学习环境及其设计的理解提供了新可能。近年来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这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实践。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仅有这些信息技术工具并不能确保学习的质量。因为这些工具缺乏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无法起到1+1>2的协同与优化效果。只有把这些数字化工具在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上进行整合集成,才能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而赛博基础设施的崛起及其构建的赛博环境则给我们提供了可能。
一 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内涵
1 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
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显然已给教育和学习的所有领域的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将彻底改变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面貌。我们过去在超级运算和高性能网络上所付诸的努力正在被纳入一个更为广阔和更加具有整合性的愿景,那就是功能更强、无处不在、简便易得的赛博基础设施。赛博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整合的大型科教平台,是由大量先进计算资源、多种教育应用软件、一系列高速互联网络及专门技能所构建的,它以高性能运算、大规模存储、数字化通信与个性化交互为基础,把技术手段、数据信息和人力资源完美融合在一起,把“人”的因素整合进来并放在核心位置,不仅使显在的工具手段和数据信息的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使隐性专业特长的共享成为可能,它超越了技术本身,演化成一个以“人”和由人组成的“共同体”为中心,在软件与硬件系统、分布式计算、各种数据资料、通讯技术、协同工具、研究共同体等多者之间实现相互联结的杠杆,从而打造了一个无缝链接的整体技术平台,各种社会机构可以借助它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巨型知识网格平台和公共知识服务体系。
2 赛博基础设施的优势
赛博基础设施作为新一代教育科研平台,具有以下几大显著优势。(1)技术推送:大规模存储可以让科学家以更加经济和更加可靠的方式从大型科学设备那里获取数据信息;快速、廉价和无处不在的高性能网络足以让研究人员递送超大数据量的数据信息,借助于高性能计算机进行网格运算,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对运算结果进行广泛分发;各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探测和挖掘设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数据卷和网络数据集中。(2)社群牵引:赛博基础设施的颠覆性力量不但已经在所有研究领域内得到了展现和证实,而且对研究人员参与科学研究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着新型科学研究方式的涌现以及新型科学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人类基因组测序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影响就是典型例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呼吁要更多地进行以数据为驱动的研究,要充分发挥不同种类数据信息的作用,开展跨学科研究。(3)专长拓展:赛博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让科学研究人员在科学计算的每一个方面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从如何开发软件程序来推进对某一科学问题的深层理解,到如何由先进计算机和其它科学仪器组成的大规模设备集群的运转等等,都是如此。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现在正打破时空和学科边界被科学共同体广泛共享。
3 赛博基础设施的教育价值
社会各界对赛博基础设施之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增加,教育界自然也不能例外。赛博基础设施作为新一代科教平台拥有的这些优势,为新型学习环境――赛博环境的创建,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教育与学习变革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因为赛博基础设施不仅改变着科学自身的面貌,也在改变着科学教育的面貌。赛博基础设施让教育和学习超越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界限,真正实现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相互整合与协调发展;让我们能够对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质性与量化的记录,并反馈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从而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生态圈;赛博基础设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并让每一位学习者都成为教师,从而使“教学相长”成为现实;赛博基础设施不仅让有形的物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加便利,而且还让对无形的隐性经验的共享成为可能,从而打造了一个具有超循环结构的学习共同体。正如Bernadette Longo所言,赛博基础设施营造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已经和制度、学生、教师一起,成为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与教育范式转型的四大催化器之一。Daniel E.Atkins指出,赛博基础设施营造的知识环境对教育有着非常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其最重要的价值莫过于大大推进了教育和学习机会的平等与多样化。赛博基础设施可以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接入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包括导师、专家、在线教育活动、游戏和虚拟环境――同时还给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可以与各种专业化的科学手段进行交互,比如科学模型、建模与模拟、数据集合、传感器以及其他各种设备。同时,赛博基础设施还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让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而且准确地跟踪、评估与记录,这让我们对超大规模范围内的各式各样之教育与学习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成为可能。显然,这将为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们带来更好的资源、更多的可能以及更大的挑战。
二 赛博学习环境构建的方法论
1 传统学习环境构建的方法论局限
由于传统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系统和平台缺乏系统集成的观点,他们的独立构建造成了“信息孤岛”问题,各种平台和系统之间缺乏配合与衔接,使得在对其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功能最大化。同时,使用传统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学习环境大多是孤立和封闭的系统,不仅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不同阶段教育和学习之间的界限分明,而且面向的学习者也是特定的。这种封闭的学习环境尽管对那些拥有信息技术设施与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而言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于那些没有信息技术设施、数字化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来说,将进一步扩大不同经济社会阶层和不同学习能力之学习者相互之间的差距和数字鸿沟,不利于促进教育和学习机会的平等。因此,以系统观点构建开放性、集成性的新型数字化学习环境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尽管赛博基础设施的泛在和互联性质让我们构建这样一种新型学习环境成为可能,但如果没有新的方法论指南,而是沿袭过去分析还原的思维,走孤立封闭的老路,这一任务的完成仍然也不可能。
2 赛博环境构建要以复杂系统方法为指南
赛博基础设施作为新一代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统一技术平台,它把技术手段、数据信息和人力资源等各种要素集成在一起,自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此,以之为基础构建赛博学习环境必然也要采取复杂系统的思想作为基本的方法论指南。事实上,复杂性无处不在,在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学、管理和政治学中,简单线性思维显然已经过时。因此,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领域的教育和学习也必须摆脱简单线性思维模式的桎梏,全面走向复杂性。真正意义上的赛博学习环境的创建要能够做到让教师和学习者生活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学习世界,时刻处在有序和混沌的边缘。过去几十年间,非线性复杂系统的一般方法已经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中、在特定的观测、实验和理论条件下得到了发展。复杂系统探究方式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适用于讨论诸如大脑这样的细胞器官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因此其自然可以用于以大脑为基础的教育和学习研究。
3 面向教育和学习研究的复杂系统方法
对于教育和学习研究来说,非线性复杂系统方法的核心要点在于:如果将大脑被看作一个神经细胞的复杂系统,那么它的动力学也就假定由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数学来描述;计算资源和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对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进行计算处理和建模模拟成为可能;对于处理包括教育和学习这样的复杂系统来说,协同表现为一种较为恰当的策略;在复杂系统的方法论框架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行为可以用由教师或学习者的子系统(比如教师团队、学习者团队等)的非线性(微观)相互作用引起的(宏观)序参量的演化来解释;尽管教师和学习者个体的行动都有其个别的意向性和计划性,但整个教育和学习活动在整体和全局上的发展趋势却是由个体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从理论上讲,以复杂系统方法经过系统集成的赛博环境可以给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一种从现实到虚拟的无缝联结,让他们无障碍地发起并完成一系列具有整合性质的学习项目与任务。
4 要以社会系统工程的方式构建赛博学习环境
赛博学习环境的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要素,并需要来自多方面的通力合作。赛博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物理的和虚拟的空间、教师、学生以及院校基础设施等各种相互依赖的因素,把它们整合协调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建出一个对教学和学习来说有效的环境。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赛博环境不仅是一个学习环境,而且是一个专业发展环境,因此他们要学会如何使用赛博环境,在教学设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的帮助下,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从这个环境中受益,学生能学有所得,教师能获得专业发展。我们认为,赛博学习环境的成功创建与持续运转需要以下几个条件:(1)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发展的新途径,不仅要使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工具,而且更重要是让他们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与学习观,并实践各种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2)要整合各方面的支持,并使其持续不断,比如技术专家和教学专家、同侪学习共同体、学校的各种激励机制等,并把其作为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3)大力推动跨学科的专业发展机会,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协同,在不同思维方式的交流和碰撞中促进教师和学习者的发展。
三 赛博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
1 赛博学习环境的基本架构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下,运算研究协会(Compu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了一份题为“面向未来教育和学习的赛博基础设施:愿景与研究议程”的研究报告,对基于赛博基础设施创建面向未来的学习环境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新型赛博学习环境的构建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对传统学习环境构建进行重新概念化。因此构建一个赛博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是创建赛博环境的首要任务。我们以传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原型,尝试构建了一个赛博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一概念模型以赛博基础设施为基础,立足于高性能运算开发出来的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包括LAMS和Moodle等开源系统在内的各种开放性与分布式学习平台为支撑,借助数字化通信,不但营造了一个数字化的学习共享空间,还让学习者可以进行基于社会性媒体的个性化交互。在这个概念模型中,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构成了赛博学习环境的核心。它结合了新兴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工具以及新崛起的学习科学这两方面的研发成果,以海量资源的数字化为依托,对各种教育与学习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集成与创新,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图书馆、课程资源开放与集成、学习支助、教研支助和科研支助等多种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整合。
2 赛博学习环境的核心: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
赛博环境对传统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的最重要突破就在于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共享的数字化学习空间。但是,它给学习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场所,而且是一个新的时空学习环境。它既是一个物理层面上、可以触摸的实体对象,又是一个心理层面上、具有隐喻性质的虚拟对象。通过对技术手段、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集成,赛博基础设施营造的赛博学习环境,尤其是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空间环境的整合与会通,实现了虚拟和现实这两个世界的统一。需要指出的是,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教育者为了帮助学习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精心设计的,不同的空间结构体现了不同设计者和构建者各自的教育价值观和学习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促进学习者在对其应用过程中形成各种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认为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并不仅仅是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空间概念,同时,还是一个体现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空间形态。
3 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的系统集成性
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使用各种高技术装备构建起来的协同、交互式学习空间与环境平台,它通过实体空间和虚拟系统的相互结合的方式整合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和工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配置,以达到促进学习者个体及小组学习的效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最重要的特征是在赛博基础设施这一统一开放的技术平台上进行的数字化的系统集成。它用一个空间场所整合了原来分布零散的教育资源、服务和工具,并使其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机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不同教师和职工的相互支持,促进学习者通过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实践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内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并利用丰富的资源实现学习者的资源共享,在分享有形资源和显性知识的同时传递和丰富在共同体内部的隐性经验,以人际之间的交互为纽带,不断推动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动与转换,以隐性知识推动显性知识走向深化,在显性知识深化的过程中不断吸纳隐性知识并促使其向显性知识的方向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更加深层的学习、交互、研究和创造服务。因此,一个合理、有效的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能够为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新的途径,使他们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得到更多的学习支持,促进他们对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反思,进而有效地促进赛博学习实践。
四 赛博学习环境的基本特征
学习者在具有高度集成性的赛博学习环境下,不仅能够实现对各种海量信息资源中的目标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别、提取和解读,而且还可以达到对信息加工和学习结果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整合。而之所以能够如此,缘于赛博学习环境具有的以下两大基本特征。
1 开放性
作为一个统一开放的技术平台,赛博基础设施打造的赛博学习环境是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和多种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以教室为代表的学习环境的信息通讯功能,彻底推倒了横亘在传统教室四周的围墙,突破了传统封闭式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打造了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传统教室的四面围墙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画上了一条黑白分明的界限,赛博基础设施所创造的新型数字化学习环境则与传统的封闭式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所打造的这种学习环境消弭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者之间的鸿沟,更加符合时展的特点和学习者学习的需要。最主要的是,赛博学习环境把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从传统的对信息进行演示和传递的工具转化成为促进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和自主学习的工具,它将焦点从传统的对技术手段的关注回归到了学习者的知识学习与自身发展上来。因此,基于赛博基础设施构建的新型学习环境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它通过集成各种以虚拟建模与模拟为主要特征的赛博技术工具,使自身具有了存储信息的大容量性、超文本链接的可选择性、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等,同时它还打破时空阻隔,实现了进行人际交流的共享性、人机交互的个性化与可操作性。赛博基础设施所打造的新型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打造了一种丰富而有趣的学习情境,创建了多种高度个性化的学习导航系统,同时还建立了灵活多变的互动交流与学习反馈机制,使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练习具体的学习情境,选择合适的资源和工具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交流与反馈及时发现自身学习情况并做适当调整,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赛博学习环境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多元的新型学习环境,可以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真正实现学习者自主性、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
2 分布式
除了基于统一技术平台而具备的开放性之外,赛博学习环境还整合了虚拟情景与现实环境,把硬件、软件以及人力资源恰如其分地整合到一起,真正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尽管赛博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室环境为基础,但它却仅限于单一的教师空间,而是教室、实验室、家庭与社会的完美结合。这是由赛博基础设施具有的泛在性决定的。从这一意义上讲,赛博学习环境具有分布式的显著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非集中式的信息资源存储,赛博学习环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资不只局限于某一个独立的物理空间,而是分布在学习环境的不同角落,这些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运算和数字化通信能够被学习者迅速提取和共享,云计算就是典型代表;(2)非限制性的空间区域,赛博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学习环境的时空局限性,使师生跨越时空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其中协同实验室就是最典型的例子;(3)广泛性的主体参与,赛博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学习环境的局限,为更多的人们提供了参与的机会,真正实现了广泛的主体参与。赛博环境具有的这种分布式特征打破了传统教室围墙的集中式局限,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打破了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学习环境的界限,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内容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真正体现了其对教育改革的革命性意义。
五 赛博学习环境的意义与价值
赛博学习环境对于教育和学习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赛博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交互都以在线模式进行;无处不在的赛博基础设施与工具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意识,灵动的传感器件和设备到设备式的通信交流成为司空见惯的常态。借助于高度协调、动态变化的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基于赛博基础设施的赛博学习环境可以让学校、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做到:增强教育学术共同体相互之间进行交互、协作及开展研究的能力;以新的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交互性和体验性方式支持教学和学习,在线和泛在成为学习最显著的特征。
赛博基础设施及其营造的赛博环境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机遇:协作学习:复杂问题可视化;发现和创建新的学习资源以促进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科学、准确、实时地追踪、评估与记录学习过程和结果;制定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环境。它所营造的这种新型的泛在学习环境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家庭、工作场所及社会等多种环境整合在一起,推动着我们超越教师/学生以及课堂/实验室的旧教育模式,消弭不同阶段教育的界限,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世界,让人们把学习视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习者的学习和实践研究超越了狭隘的课堂和学校等正式环境的局限,真正步入了一个更为有趣、丰富、宽阔的新情境,即“在时间上持续终生、在空间上全方位学习”的新境界,从而切实推动终身学习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和传统的基于第一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相比,作为第二代信息高速公路的赛博基础设施的规模、成本和灵活性让任何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必须摒除自我中心主义的各自为战之旧传统。赛博基础设施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求及其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而改变了学习的组织结构,从而涉及到更为深层的跨越学习与组织边界的以协作与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文化的创造,使学习者摆脱了传统学习中主客二分、静止不变和机械呆板的学习方式,并由此产生出个性化的“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式的学习实践,走向借助于集体智慧,以社会建构的方式创造新的知识、尤其重视对隐性知识的学习及转化,进而推动和发展以人为本、“我参与故我在”的集体社会建构型学习实践。
篇3
无论是哪一种设计,其主要目的都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带着实际问题开展设计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该文从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模式入手,阐述当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
问题导向;环境设计;教育教学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环境设计还是环境设计教育,都应注重问题的解决,即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当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自我感官而轻实践应用
随着环境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相对增加,对于学生的定期习作难免有所疏忽,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批改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从自身感官出发,过于注重图面效果,作业看上去十分美观,但内容比较空虚,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生把设计与艺术的概念、应用混淆了,过分注重艺术的美观,却忽视了设计讲求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设计对象的实际需求。事实上,在环境设计中,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当我们无法掌握这一平衡点时,应当更为注重设计的本质目的,也就是设计的内容、设计的意义,而非以自我感官为中心,随心所欲地进行图面形式的设计。
2.重书面表达能力而轻语言表达能力
当一份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把设计概念、设计理念与设计内容表达出来,此时就需要设计者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书面表达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强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某些好的设计理念无法通过图画或文字在纸面上表达出来时,就需要设计者运用精简的语言、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这些设计理念表达出来。但目前部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缺少这种语言表达的能力,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不了解自身设计能够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平日的练习中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忽视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三、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明确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模式,就可以对学生开展这一方面能力的专项培养。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发现问题这一步,应当对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对于设计者而言,创意、灵感大多来自发现问题的瞬间,特别是对于未被发现的问题的捕捉,然后设计者以捕捉到的问题作为设计基础,建立设计的基本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教学现场存在的潜在问题,引领学生发现和感受因设计不合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提升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2.借助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提出问题这一步,应当对学生概念延伸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大部分问题都有很多解决方法,也涉及诸多领域,甚至大部分是与环境设计专业看似无关的领域。因此,培养设计者的概念延伸能力,能够有效拓展设计者的知识储量与视野。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需求方的位置上分析和了解其实际需求,然后进行设计工作,改变在设计过程中从自我感官出发、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
3.学习成功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专项培养。环境设计重在解决实际需求问题,对实际需求问题的分析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能够为设计提供强力的支撑。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加强与优秀设计公司的合作,利用设计公司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分析、研究实际问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这一步,应当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总结,最终选择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应用与实践中应当形成问题导向意识,深度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从学生个人出发,而是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5.明确逻辑语言,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从实际需求的反方向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逆向思考,以全面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只会画设计图,无法将设计概念全面表达出来,是难以真正解决实际需求问题的。
结语
当前,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忽视设计对象实际需求的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时,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借助角色扮演、与知名设计公司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能力。
作者:石永婷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文章从环境设计专业所遇到的困境与机遇说起,从专业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些思路,同时对新一代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心理出发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方式。
关键词:
环境设计;课程改革;
1、环境设计专业的困境与机遇
环境设计专业源于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该专业开设时间早,基础深厚,得益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该专业也迅速的成长为设计类专业的支柱专业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成熟与稳定,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想要继续发展环境设计专业必须要寻找新的路径,一是深化环境设计的内涵、二是拓展环境设计的新分支。很多设计类专业知名院校与在面临市场变化时依旧显得从容,除去名望带来的影响,专业内涵的丰富性更是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学校整体的文化氛围影响还是专业教师对于本专业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工作实践的优秀能力,都是学校以及专业的内涵和吸引力之所在。深化内涵、拓展分支以及提高课堂趣味性都是提升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质量的手段。
1.1教师以及学生的文化内涵层面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要能够做到剥离专业的外壳之后仍旧是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其次是专业层面,有思考又有创新的设计加上对于环境设计以及其工程实践的理解,最后这些内涵都表现到课堂之中,表现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内涵发展就是有效的。深化环境设计内涵遵循了国家打造匠人精神的指导方针,在横向发展空间受阻的情况下只有向下扎根纵向发展、打造精品才有出路。
1.2拓展新分支
拓展新分支则需要在广度上放眼四望,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比如软装设计,小庭院设计、智能空间设计等等具备相当潜力的环境设计的新分支。如此在宽度和深度上同时着手,专业才能够得到发展。
1.3课题中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环境设计专业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新时代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可塑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专业不感兴趣,再好的教学方式都是无用的,而此类学生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高。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只有尽力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以将其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专业的学习中。方法有以下几种:1)跨界,引导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高考的失利或者院校层次的考虑来到我们专业,他们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许,但面对与自己兴趣点相悖的专业就会出现消极甚至厌恶的情绪。而在现实中设计大类中很多的专业都是互通的,并不会出现喜欢平面就不会做建筑这样的问题,但学生往往没有这样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引导学生。2)认同,激励学生很多时候不喜欢代表着不认识,认识到专业的优秀文化、高端代表人物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积极性3)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很多时候很小的事情会激励起学生的求知欲,对教师的感激与崇拜就是很有效的一种。4)不同层次不同方案很多时候符合学生所在层次的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2、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课程的改革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其优劣,但是我们在注意到课堂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抓住课堂的精髓,这样形式与内容相互映衬才可以得到最好的课程效果
2.1课堂的时代性
在课堂中要以学生心目中有意思的事例来承载专业知识,学生经过新时代的文化熏陶兴趣点会与教师有很大不同,不断的跟随甚至引领设计潮流,认真的走到新一代人群的内心世界中去,这甚至比专业概念还要重要,此外我们还需要在课程的认同感上下足功夫才行,有认同才有兴趣。
2.2课堂的专业性
实质上,无论课程改革到什么地步,没有实质内容的课堂是不会有好的滋味的,就像一道只有调味料的菜肴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真才实学,真实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今大多数教师所缺乏的,真实的见解会像真正的食材一样使课程有滋味有嚼头,甚至教师的经验之谈本身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这类讲解往往好过书本。因此教师的实践非常重要,无轮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将这一点放在首位。做好趣味性和专业性,再配以先进的教学方法课程也就成功了,但必须是建立在有趣味有专业内容的前提之上。
2.3课程的延续性与镶嵌模块
前后知识点的衔接与延续是一个问题,过长的战线往往会导致战争的失败,专业学习也一样。我们可以打破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将其分散到每门需要的课程当中。但是这对于某些需要系统学习的课程就显得比较为难,零碎的知识点没有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难接受,也很难形成体系。同时有些比较难的知识也比较难以自学。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解决方案是镶嵌模块,比如表现技法类课程,在经过系统化的讲解课程之后,在室内设计课程或景观课程设计中再嵌入一个针对室内或景观的表现模块,由模块所属课程的教师来承担讲解,这样既解决战线过长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这时候的讲解也往往比课程系统讲解更容易吸收,镶嵌模块的独立性也不会破坏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在讲授室内设计这样的综合设计课程的时候将设计及表现所需的系统知识根据项目流程进行一遍重新演示,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2.4方法论的建立
篇5
1.国外环境图形设计教育
据相关院校网站上的课程资料显示,目前西方开设环境图形设计课程的院校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下与建筑、景观、室内并列开设,共同构成空间设计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奥蒂斯艺术设计学院(OtisArt&DesignCollege)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就有“室内/环境图形”这样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工作室课程。其二是在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环境图形设计选修课或高级图形设计(AdvancedGraphicDesign)课程,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理论、观念技巧及设计方法论的应用,属于专业特色课程。
2.国际机构、培训及国际大赛
环境图形国际权威机构———SEGD的全称是SocietyForEnvironmentalGrapicDesign(环境图形设计协会),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教育组织,主要为在环境图形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师们提供资源,致力于环境图形设计的推进。SEGD协会有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他们都是在环境标识设计、展台设计、主题环境设计等方面非常优秀的设计师。从1998年开始,SEGD每年都会举办环境图形设计大赛,并评选出SEGD大奖,评选出的优秀设计作品会春季召开的成员会议上宣布,作品也将在随后的展览中展出。SEGD大奖是该领域唯一的国际级设计奖,也是传达设计届的5大赛事之一。从2013年开始,该奖正式在中国区进行推广。SEGD在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ADA)之前20余年就已经开始关注和指导环境图形与建筑传达在无障碍方面的设计。法案之后,SEGD协同ADA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无数关于无障碍方面的workshop培训课程。除此之外,SEGD还有许多以交通枢纽建筑导向、品牌商业建筑场所感图形环境等为主题开展专题workshop培训课程。
3.国内环境图形设计教育
目前为止,国内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大部分将环境图形归属于视觉传达、平面设计专业下较高年级的实验性课程———导视设计。比如广州美院的《导向设计》既是面向视觉传达专业3年级的实验性必修课程。课程中以空间环境为背景,讲解图形的公共信息传达机能及导向标识系统的建立模式,形成对公共环境图形设计的认识和导向标识的方法。教学内容中包含城市景观、城市结构、信息传达以及人体工学标准。相比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设计系统教育中所强调的环境认知、空间序列等基本设计理念对于导入环境图形识别非常有力。但是,环境图形设计在国内艺术院校归属环境设计专业下的情况却实属少见。这也直接导致从事空间设计的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缺少图形与环境结合增强使用者对空间理解的观念,使得许多空间存在导视设计条件先天不足的情况。从环境图形的学科性质不难看出其包含平面图形、空间设计、环境心理以及人机工程等各方面内容的交叉学科特征,非常适合跨专业公共选修或工作室课程。然而目前来说,在这方面有所尝试的国内高等院校几乎没有。
二、《环境信息设计》教学实例
笔者在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阶段已开展关于环境导视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国内外学术著作以及实际项目操作中环境导视的概念与方法,并撰写《寻路行为与导视设计》硕士论文。从事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环境设计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之后,在学校和专业开明的课程设置中,有幸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取得《环境信息设计》的课程教学机会。同样面对没有相关教学先例的情况下,经过近5年不断探索,课程体系逐渐合理化,教学成果也逐渐现现。
1.课程介绍
环境信息设计课程自开课以来已有五年时间,就课程内容的探讨和设定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课程是面对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室内与景观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共48学时,3学分,为期两个多月。开课之初即设定课程将信息论作为课程的基础方法论之一。初期阶段,如同国内大部分类似课程一样,主要关注环境导视的规划与设计。但环境设计学生在图形设计能力上的先天不足让课程成效甚微。在近期的改革中,把课程分为三段,第一阶段引入运用信息设计与图表设计方法对设计概念进行策划的思维方式;第二阶段进入环境导视的规划与设计;第三阶段加入信息媒体和载体,将互联网手机终端APP交互设计与环境导视中的图形设计配合。这一改革将信息设计不仅仅作为图形表现的方法,更增强了信息化的逻辑思维对设计前期、中期相对严谨的控制,甚至将信息技术直接引入设计成果中。在课程之后同学们的其他项目实践运用中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2.课程特点
考虑到信息学、交互媒体设计、图形设计等交叉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教学,在有限的课时中结合课程阶段加入了多次图书管理学、信息交互设计、环境导视设计等行业专家的讲座,在课程后期甚至通过网络平台与交互设计师在网络会议平台上边体验边指导。课程让多个不曾有交往的学科和企业集合在一起,学校图书管理团队、思科中国网讯交互设计团队、腾讯CDC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中心团队、现代设计集团环境图形所、复旦尚科交互设计机构因为环境信息课程聚集在一起,形成真正的跨学科指导专家组。
3.课程在过程中的关注
3.1信息组织、用户研究与图表设计
对于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我们也能在信息学中“信息架构”概念的英文“informationarchitect”中看到它与空间设计之间有趣的关联。探究两者不难发现,其中“信息组织”的方法在空间设计前期策划、空间序列与组织方法中隐约可见。信息组织方法中的“分类法、聚类法、主题法、标签法、本体法”结合用户研究中典型的“卡片分类法”的操作形式将空间规划中的各个功能区域根据的形式、事件、情境、时间、用户等等形成各种发散性的策划方案。一个设计项目中看似没有关联的众多条件,经过这样的整理归纳,设计角度、方案概念层出不穷,通过概念拼图帮助理清项目条件和设计思路。这一阶段另外引入的是平面设计中已有些发展的“图表设计”(diagrams)概念。延承自数据统计的统计图形学(statisticalgraphics)在1970年代首次被提出,在美国也常被称为文档设计(documentdesign)。这种通过视觉图形将大量复杂的数据信息快速清晰的表达方法目前已经深入国内不少艺术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类似“信息设计”课程。这种手法对于环境设计前期策划与概念构思阶段大量“无特征”数据的概念整理和表达甚至更为实际有效,但类似的教学训练却少有看见。课程教学实践证明,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清晰明确的概念整理和表达关系密切。
3.2寻路、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
根据经典著作林奇的《城市意象》中对城市空间认知的归纳———区域、边界、路径、节点、标志物,结合Passini《WayfindinginArchitecture》中对建筑空间认知的归纳———分区、通道、节点、标志物,基本能够了解人们对空间认知从点到线到面的学习过程。Passini的专著中还提出寻路动线的概念,也就是在执行到达目标场所的任务前,人们需要制定预先的行动计划。计划中寻找目标地的过程恰恰是空间认知过程的倒序———从面到线到点。能够通过清晰的寻路(事件———路径模型)分析产生空间导视信息标注的重要前提是空间规划层次清晰、动线明确。这一先天条件的优劣对导视设计成败的重大影响越来越被认识到。换句话说,空间规划只有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使用习惯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的环境。因此不论建筑内部、户外环境还是城市区域的设计者都必需了解这一过程,明确的区分区域、醒目的标志物、综合信息中心的节点、流畅清晰的路径、内外一致的边界形式,同时了解事件———路径模型,这些是第二阶段课程的重点。根据空间认知特征及寻路模型理清空间层次、序列关系,最终产生合理的界面形式。
3.3互联网交互技术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上的APP运用越来越普及,国内外各大城市的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建筑甚至城市旅游区等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导航系统,数字导航与空间导航的虚拟与现实将成为一个新的结合点。同样基于信息架构技术的建筑规划与互联网APP程序设计在这里很容易相互对接。通过思科网讯的技术支持,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UCD(UserCenteredDesign)设计流程———确定人物与情境、确定需求、解决方案、评估设计。同时引入程序设计流程中线框图表到界面形式的概念。这些流程与方法与空间导视规划与设计流程如出一辙,也验证了两种设计类型来自同一根源的事实,也让环境图形设计在空间与虚拟平台通过这一课程对接顺利。
三、总结与更多尝试
环境图形设计对应的课程名称从开始的“界面设计”到“环境图形设计”到近来的“环境信息设计”。变化的过程并非盲目,而是越来越清晰于空间规划与图形的关系以及新技术载体对空间图形的转换。课程中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将课程性质定位跨专业合作课程,虽然通过课程设置避免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图形能力的缺陷,但是对于完整课题来说仍是很大的不足。课程内容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关于“环境图形设计”的探讨却又产生了新的理解。新的技术对环境图形的影响仅仅只是载体的变化么?或许新技术在图形的成形和成型上都能产生空前的影响。
篇6
环境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体现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新的建筑室内外表现形式以及新的建筑装饰材料等的设计上。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至关重要。训练中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进行概念设计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在设计思维过程中逐渐养成习惯。这种概念设计的训练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种创新意识将成为一名设计者终身受用的财富。
2建筑空间概念的引入
环境设计专业实际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即景观设计。这两个专业方向都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设计。在我国,部分高校已把环境设计专业下设于建筑学院,这样建筑和环境设计能有更好的学科融合。但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将环境设计专业放在艺术设计学科当中,课程设置中对建筑设计知识涉及较少,有时难免造成对建筑理解的偏差,使得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很好地衔接和融合。因此教学中一定要适当引入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理念。空间概念早已成为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核心,但是并未深入到环境设计当中。
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虽然普遍设有住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等课程,但大多数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往往也只停留在定义上,不能从空间思维的高度去理解建筑,并对建筑进行二次设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增加建筑设计基础相关课程。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设计角度进行思考,还要从建筑设计角度,尤其是空间思维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将其带入教学当中,使该理念深植学生的设计思想当中。
3“学”与“习”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搞设计创作,认为设计就是要原创,但是往往闭门造车,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是他们没能对“学习”二字有深刻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学”是模仿“,习”是练习,也就是说先模仿别人,然后再勤加练习。那么怎样“学”和“习”才是正确的呢?分析和临摹大师的作品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首先,我们一定要选择有一定设计高度的作品,最好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大奖的设计作品,比如建筑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其次,学习中我们应先阅读建筑大师的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背后的思考以便更好地了解建筑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思想。
然后用计算机模拟搭建建筑室内外各个部位的模型,体会建筑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的每一处设计,分析作品中的设计主题、空间分割、材料运用、色彩搭配、灯光照明等方面。最后,将分析结果在新的场地上重新组合,得到一个全新的设计作品。按照这样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设计能力必定会有较大提高。日本的建筑大师建筑普利策奖获得者安藤忠雄先生,就是凭借这样的学习方法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学习之后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
4课程设置的调整
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上都是:一二年级主修设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年级才真正接触到设计专业课程,四年级要进行实习设计和毕业设计,这样学生真正接触设计课程的时间比较短。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课程设置就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他们的课程设置大体分三条主线平行推进。一条主线是主干课,即建筑设计课,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始终。课程从简单的空间设计练习开始,到二年级便开设建筑设计课程。第二条主线是建筑理论课,包括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等。第三条主线为建筑辅助课程,包括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可作类似设计。本科一年级即开设设计基础课,如设计程序及方法。二年级开始环境设计专题训练。每学期开设两个专题的训练课程,每专题课时为八周,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学习和思考。二、三年级两年期间就可以完成八个专题的学习和训练,四年级便可以做综合性课题设计。另外,随着设计课程的逐步深入,搭配开设设计史论课程和辅助课程,如设计史、照明设计、装饰材料、装饰施工等。
5教学模式的丰富
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大体是先进行专题设计,课程结束后上交设计作品,任课教师给出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僵化,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在教学及评价模式上我们可以尽量针对专业特征,让教学模式更为灵活丰富。
第一,专业课程实行课程答辩制。即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要拿出设计作品接受答辩组教师提问,教师给出综合评价及成绩。答辩组成员可以由非本课程任教教师、外校教师、企业设计人员等组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也可以加强任课教师与同行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第二,开展校校联合,与本地区兄弟院校实行联合教学。学校间可以互派师生做课题教学竞赛,课程结束后将学生作品做联合展览,评出奖项和成绩。在比赛中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更能增加校际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篇7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建筑空间;设计;时间;空间;物质
0前言
通过虚拟现实来表达和想象世界,始终是人们创造艺术和改变世界的源泉。伴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产生和进步,人们的这项能力从根本上取得了提高。所谓的虚拟现实技术,从微观上而言,就是为了给用户创造听觉、视觉等感官感受而创建的虚拟现实的各项技术的集合;从宏观上而言,其也包含那些运用于虚拟现实的相关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已比较成熟,被广泛运用在设计、军事、教育等各行各业,其集成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成果,通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分析触觉、听觉、作用力等感官信息,为人类创造感官能感受到的虚拟世界。凭借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沉浸性、可感知等特征,可拓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范围,完全改变了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对待方式和态度,将人类心中改变世界的梦想变为感官可感受的现实。对于这种情况,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创新和改革,未来将朝着多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的变化
建筑空间环境是基于符合人类现实和精神上需要的目标,借助各类时间、物质和空间元素所建立的建筑内外部环境的总称,是一个让人通过五官感受、路径选取和精神沉浸的手段来实现物象和意境的结合。时间、空间和物质是形成空间世界的三大基础因素,因此我们可从这三点来重新认识空间世界。关于传统空间环境体验,人们认为时间是直线的、无法逆转的;空间是封闭的、静止不动的;物质是具象的、可感知的。然而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拓展了人们的意识思维,让人们将其生存的现实空间和想象的虚拟空间融合到一起,扩展了人们的认知范围,认识到空间维度是可逆转的。在这种新空间环境理念的前提下,空间并非是由简单物质围成的具象,其中还包含了大容量信息的虚拟空间。建筑设计人员将这些虚拟空间融入现实的建筑之中,更直观地展示建筑空间架构,更灵活地变化空间顺序,从而形成新的空间功能和形式。通常来讲,每个建筑空间环境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上都有一定的重叠,具备多项功能且互相渗透和融合,具体如图1所示。在这个建筑空间环境内,改变时间、空间和物质任何一个元素都会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和认知。
2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思维转变
2.1平面符号抽象化
传统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思维是设计人员了解设计目标、环境场所、历史文化等(如图2所示),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是要在上述前提下分析空间顺序,并且根据空间架构、功能、意境等,设计出现代化的建筑空间环境。这种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方式实现了平面建筑符号的抽象化、立体化,并且虚拟程度比较显著。建筑设计人员要在大脑内将各元素抽象化、简单化,并通过大量信息分析来确定概念图、立体剖面图、俯视图等,从而完成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个过程。这种以信息分析、概念图、各视图展示等为表示媒介的思维模式是平面建筑符号抽象化的具体表现。
2.2现实虚拟体验思维
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了空间的发展秩序和人们的生存方式,人们的思维意识也随之产生显著变化。目前,人类对单向信息接受模式不满意,逐渐倾向于民主的、交互的双向接受模式。推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广泛运用,将会引导人类进入一个现实和虚拟融合的空间,而人们对未知世界始终存在求知探索的心理。因此,强调互动体验的观念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对建筑空间环境的理解,空间感受需要日益增强,不同于传统思维的现实虚拟感受思维应运而生。这种思维更强调创造性实践,以用户感受为本,在确认生成规则或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不确定的探索感受,从而激发设计灵感并不断完善和补充,如图3所示。这种思维是由虚实交互的物质观念、动态重构的时间观念、空间变化的感受观念、可视化界面的技术观念等构成,更符合现代人性化、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其不仅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认识,而且还推动了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改革和创新。
3基于现实虚拟体验思维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3.1时间和超时间体验思维下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中,引入时间因素是为了表示其客观性且明确时间顺序和程度高低,而引入超时间因素则代表建筑空间环境和具体时间毫无联系。用户感受可是非实时、非线性等认知结果,这种方式往往会带给用户一定的惊喜感。而引入时间概念的空间可让体验者感受时间的加速或变缓,甚至遗忘现实世界的时间,从而获得片刻的休息和安宁。在时间和超时间体验思维的作用下,美国某癌症中心为了缓解癌症患者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在其建设了一个迷宫,癌症患者在其中可放缓生活节奏,缓解对癌症的害怕情绪。另外,上海世博会德国馆中的“动力之源”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图4所示,在该“动力球”面前,人们会在展览厅的螺旋回廊上通过高声唱和形式来使其摆动,球上颜色会伴随摆动幅度而有所变动,让体验者感受到团结一致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同时德国城市图像会在用户面前逐一显示,会根据用户体验节奏来控制显示速度,引发体验者的无限想象,时间和超时间因素在这点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3.2空间和超空间体验思维下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所谓的空间因素,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具置,传统设计方式下的建筑空间往往在建成初期就已被固化。然而超空间因素就是对应0和1二进制数的计算机虚拟世界的位置,在该空间内,用户体验是虚幻的,大多通过界面比如视频、音频等来实现。并且用户和空间的交互界面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和路径选择来调整和改变,从而形成空间功能、体验需要和认知体验的新交互联系,设计出动态的交互式虚拟空间。事实上,空间和超空间体验思维的有效融合,扩展了人们的空间认知范围,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奥斯陆中央车站的“边界状态”设计,如图5所示,其主要运用了音响的超空间技术,每个设计都基于通配概念,伴随时间维度的变动,模拟各虚拟人物在超空间的行动路径,从而设计出三向度的音响空间。同时结合具象的建筑元素,建立一个现代“音乐剧场”的车站。在该设计之中,整合了数字音响、具象建筑元素和现场效果,形成了多维的现实虚拟建筑空间,是空间和超空间的有效融合和渗透。
3.3物质和非物质体验思维下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对于物质和非物质的概念,可类比原子和比特,前者是物质的隶属现实世界,后者是抽象的也就是0和1二进制之间。伴随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人类的认知欲望日益加强,对信息传递要求逐渐提高。建筑设计人员希望比较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来加强体验的交互性,从而传达更丰富的非物质信息。除此之外,非物质信息还可借助加强虚拟世界的嗅觉、视觉等冲击来提高用户体验,从而激发用户的兴趣。比如,著名设计师林理的“什么在消逝•空屋”,见下图6所示,是呼吁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驱动装置。其是基于物质和非物质体验思维,借助实体物质的设备装置和体验者进行互动交流,在体验不断深入时,一些已濒临死亡的动物声音和图像等非物质元素会显示在用户面前,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
4结语
篇8
院校转型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将部分高校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旨在将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成为直接融入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以及地方行业、企业共同成长的新型大学。要求在办学过程中思想观念要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价值观。环境设计专业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兴应用技术型专业,并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课程设置、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都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快速发展,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更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人居环境建设已提高到国家层面,全国城镇化会议上提出要建设记得住乡愁的景观,对景观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近1800余所院校开设有与景观设计相关的课程。从院校背景分类看,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院校,还有其它类型的各种院校等,整个专业设置与分布处于过度混乱的局面。虽然景观设计教育在数量上较多,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以及开设课程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不够明确,造成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变得迫在眉睫。
二、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20世纪后期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各国发展决策的理论基础。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以现代环境科学研究成果为指导,创作理想生存空间工作的过程。以原在的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以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协调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最佳的运行状态。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相当广的含义,它不仅包括空间实体形态的布局营造,而且更重视人在时间状态下的行为环境的调节控制。①引言部分对开设景观设计课程的几类院校已进行了说明,从专业设置角度分析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这些院校均开设有环境设计专业,不同的是因院校类型、办学条件的不同。既存在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也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景观设计课程,处于转型过程中的昌吉学院就属于后者。
(一)课程起步晚,教学条件差
环境设计专业大部分设在院校之下的二级院系,如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等,基本脱胎于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随着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以及环境设计专业内涵的丰富,从2005年至今十年里,各高校相继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景观设计课程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开设比较晚。这类院校的前身多数为专科高校的美术系,最初主要以美术教育为主,大学扩招以后逐渐增加了非师范类的艺术设计专业。因我国中小学还没有开展设计教育,目前只是在美术和通用技术课程里增加了一点设计类知识,而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尚处于边缘地位。由于需求优先,因此,具有师范历史的院校设计专业的规模较小,各个院校对专业建设的投入也随之减少。②类似于昌吉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情况还比较多,现有教学资源也仅仅是专业院校的零头而已。昌吉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现有学生160名,只拥有基本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简陋。如计算机机房只有40台PC电脑,一个多媒体教室,与其它两个专业共用一间300平方米的展厅,再无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实验室。大四上学期的专业实习主要以学生自己主动联系和教师推荐实习单位,教学条件的简陋严重制约着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质量也难以保障。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仅流于形式
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开设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学校越要考虑到学生未来进入专业领域和市场的要求。随着市场对环境设计需求的细分,教师越来越发现已有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就业需求,甚至不能让他们在专业发展前沿占有一席之地,于是广大教师也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而一直未找到好的解决方法。目前很多人才培养方案将过去四年课程压缩成三年,课时压缩,课程减少。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采用课程讲授、单独辅导、集体讲评三结合的方式,具有传统美术教育口传心授、师徒承袭、现代课堂相综合的特点。景观设计课程教学通过对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性模拟实训,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将景观设计流程、原理、方法融入教学之中。但是教师大部分出身于绘画、美术教育、艺术设计等专业,在授课过程中受诸多非理性因素影响,会因教师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随意性,讲概念、重形式,对项目的场地分析、需求分析流于形式,设计最终以效果图表现为主。从而忽略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三)师资结构扁平化,学科缺交叉互补
应用技术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年龄和职称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但主讲教师仍以讲师和少数副教授为主。景观设计课程教师团队的知识结构呈扁平化特点,具有生态学、植物学、规划学、建筑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严重缺乏,难免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授课内容和讲授方式是课程设置得以实现的最重要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执行者就是任课教师。但大多数教师是从室内设计专业跨界而来,或者是园林设计专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虽然有高学历,但是都比较年轻。从学校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工作,对设计项目实际操作把握不到位,教学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生活压力造成教师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力不从心。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环境设计专业自身很年轻,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主要是在前几年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积累的。转型院校的师资基础本身就很薄弱,学缘结构相对单一,从室内设计向景观设计跨界对教师的要求高,对各学科知识交叉整合要求更高,也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瓶颈。
三、对昌吉学院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设置势在必行,随着新疆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既为昌吉学院的发展增添核心驱动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准确定位,因材施教
处于转型背景下的昌吉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建成很多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认识自己,进而把握时机,准确定位,希望在新的时期有所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将从工业化、批量化向艺术化、精细化方向深入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应该具备“大设计”的概念,模糊与其它艺术与设计专业的界限,冲破固有思维桎梏,积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需求对接,主动出击,寻找机遇,把握恰当时机,为办学争取资源和创造条件。准确定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当前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在国家教育部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大框架下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最优化配置。毕竟大学扩招以后,我国教育指导方针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通过对本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得出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对口率较高,满意度较好,五年内改行者甚多的结果。作为景观设计课程任课教师,需要遵循学院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更要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如针对学生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设定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目标。即初级目标,能够对住宅庭院景观进行调研分析、场地规划、方案设计;中级目标,能够对小微场地进行调研分析、场地规划、方案设计、扩初设计;高级目标,能够对一般场地进行前期调研与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指导扩初和施工图设计、指导项目施工等。要明确自己所授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学生的背景有哪些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何种方式更为有效,在课程考核中怎样才能不失偏颇,体现公平公正特点,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二)景观与室内协同,科学设置课程群
近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几乎无法回避职业化教育要求的高涨。尽管有很多人对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职业化倾向表示担忧,甚至极为反对,但至今仍无有效手段能阻止职业化需求的膨胀。③而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体制就是要从传统的追求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这是一种现代创新,而非导向趋利化,专业建设要从目前的封闭式向开放型转变。昌吉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由过去单一的景观设计课程向课程群转变。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景观设计基本流程、原理和方法,对小微场地景观设计能够较好地把控和表达。随着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住宅的多元规划设计,带花园的平层大宅、复式楼、别墅群不断涌现,并且都需要设计和施工。因场地规模小,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高的原因,与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的同行相比,环境设计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从客户需求、场地现状、材质属性、视觉元素、场所精神营造等方面,打通室内外空间设计的固有思维壁垒,将室内空间与室外场地整体考虑,运用环境设计师独特的思维,将场地、需求、功能、形式、情感完美统一,力求达到室内外空间多元融合,相得益彰。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深知需要进一步将景观设计课程与室内设计课程相协同,优化配置。在授课中要注重横向和纵向课程之间的连续性、逻辑性、交叉性,培养学生室内外空间设计知识的迁移能力,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宏观把控思维能力,发扬精雕细琢的精神追求。
(三)产教研结合,互动式教学
德国威廉•冯•洪堡倡导的教学-科研-学习的连结体是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教育思想,现代设计教育鼻祖格罗皮乌斯对德国包豪斯学校的设想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践设计相结合,他认为实践是教学、科研、学习最好的统合方式,应该说这种理论逻辑和洪堡的设想是一脉相承的,至今影响着整个设计教育界。国内大部分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尝试着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并将部分专业课直接安排到工地授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益处。院校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师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师有着很强的形态构成能力和审美素养,动手能力强,擅长方案创作。但是缺乏实际项目操作经验和落地项目少的原因,经常沦为设计院的效果图。如果教师能够调整心态,放下架子,从项目前期调研、场地现状及周围环境分析,吃透设计任务书,进行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指导扩初和深化设计,再跟进两个项目的施工,那么教师就基本具备了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能力。不但有深入调研还有科学分析,更有良好的创意和精美的设计表现,使得设计项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能够更好的将课题研究、课程教学和设计实践三者结合,做到产教研联动,使得教学与科研更有价值和意义。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大多数是艺术类考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如果教师能够走出去,相信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冒”出来。课堂讲授与实训,课后实习与实践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将现实的问题和前沿的知识带回课堂与师生沟通、交流、分享,从而从根本上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篇9
1 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概述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文明底蕴特别的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指的是一些意象的范畴,例如绘画、服装、建筑上的意象。打造出属于自己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建筑环境概念和形式来就是把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融合,中国传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讲究和谐统一,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范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对于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来说,需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的结合,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上的建构,做到本质思想与建筑技术的完美契合,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 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领域不是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设计,而是要从本民族的文化根源中寻找代表性文化形态语言元素。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拥有属于自身的建筑理念,而古老的文化则必须积极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理念相结合,本土的民族作品才能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广泛,其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用形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直接应用传统图形,主要是把传统的文化元素重新依附在一个崭新的载体上,从而为其重新设定的一种视觉语言环境,原有的图形信息能继续发挥。这种直接的使用是一种重新整合的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创造和表现,它需要考虑的是具体的工艺和载体相适应的材质与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的配合,只有采用最恰当的组合才能把图形的价值增大,才能把独特的韵味表现出来。比如在上海的经贸大厦,这是一个1958年的建筑物,它不是由中国人设计的,但是中国人觉得这个建筑物很亲切,后来问到设计师,他们认为我们的建筑就是来自于你们中国的唐代大燕塔的结构的启发,所以才设计出这样一个用钢铁和玻璃塑造的大厦。
2.2 用意
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室内艺术装潢当中,人们总是习惯使用较多含蓄的呈现手法来传情达意,从建筑外部的形态设计到室内外的空间布局,要选择合适的文化图案和陈设,让这些特定的环境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的环境设计艺术称这些手法为隐喻。现代的环境设计艺术中的隐喻,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环境构成元素和组成方式来表达环境本体以外的精神,比如文化的内涵、寓意、价值取向等较高层次的文化信息等。
2.3 形神并举
要用全新的现代的审美视点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其“神”并能延其“意”,让传统的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发展和更新。比如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就是“形神并举”最好的表现。能将诗词落实为具体环境设计艺术,使环境设计艺术更加富诗情画意,这种将精神构想实现于现实的三维空间的设计艺术就如同实现美梦一般的极具魅力。
世界华人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出生在苏州,2006年他在他老家设计了著名的苏州博物馆。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绝对有传统的东西,但又绝对是有现代审美概念 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构成的应用。是一个博物馆内部的情境,尤其是他设计的庭院,充满着中国的情调,他是用的好几层石板做成的这样山水的组合,非常漂亮。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传统的元素,就很自然的流露在他的设计里面,这就是一个古代的山水画卷,形神并举。
3 加强中国的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3.1 吸取传统的文化哲学思想精髓融入现代观念构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理想
我国是有丰富文化的传统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集儒、道、佛之大成,并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影响极大。
我国的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仁义”与“礼乐”, 提倡调和持中,注重家庭伦理。“天人合一”是哲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张人与自然需要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共存关系,讲究审美主体与客体的默契和形式内容之间的和谐,重人情、重表现、重感受、重意境,以美为最高的准则,怡情于志,强调美、善之间的结合,重视审美的认识和教化的作用,求“气韵生动”即“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 ,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中国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在我国传统的审美系统中,禅宗的意识有其极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禅宗,是渗入了浓烈的审美成分的,是具有深厚的审美追求的内涵的,是成为审美追求的创构,培养了设计师独特的审美观,因而,就形成了“禅意”风格的当代众多设计艺术流派。
参考文献
[1]于蕾.谈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2]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河南美术出版,1999.
篇10
关键词:环境设计;装置艺术;人文诉求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是人类智慧发展的体现,表达出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后更高的人文诉求。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起源于西方,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的传统艺术也在环境设计中不断呈现。文章介绍装置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总结装置艺术的特点,探索装置艺术在不同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探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艺术的高追求旨趣。
一、装置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概况
装置艺术与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装置艺术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和环境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被释义为“架下的创意组合与放大”。英国批评家尼古拉•德•奥利维拉在其著作《装置艺术》中认为装置艺术的鼻祖为19世纪末的一位法国邮差。这位邮差用二十多年的业余时间将水泥、贝壳和石头修建成一座造型怪异的理想宫殿。被大家公认的装置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成形之初,人们将其视为一种雕塑艺术。人们将最开始的装置艺术视为一种雕塑,忽视了装置艺术与雕塑蕴含的不同设计理念,这也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设计材料的使用方面,装置艺术采用了与雕塑艺术相近的轻物质材料。但是,在设计理念上,装置艺术采用文化互动的原理,通过静止的物象呈现人类社会互动的生活模型,这是与雕塑设计理念相区别的地方。在环境艺术设计范畴里,装置艺术还详细地区分为室内装置、室外设计等不同的类别。概括而言,室内装饰更加侧重局部装饰,而装置艺术更加关注整体效果。因而,在室内、室外或展览的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装置艺术设计的不同。
二、装置艺术的特征
装置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域各有特色,但是形成了部分可供遵循和考证的通则性特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装置艺术的主题性。装置艺术在不同的空间设计中都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如吕胜中先生的剪纸作品《招魂》运用装置艺术的理念将人形不断复制,在这一复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和“招魂”的主题合二为一,体现出人们内心深处对“魂灵”的敬畏态度。在环境设计中,装置艺术的主题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宗教、风俗、生死仪式、文化习惯等,这些主题为装置艺术设计者提供了可供界定的选材和风格,从而取得想要的环境设计效果。其二,装置艺术的实用性。装置艺术与陶艺等供长期收藏和使用的艺术品的特点、价值不同,装置艺术更多地体现短期的展览效果。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会更加注重使装置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美感并存。同时,装置艺术低成本、高效果的收益特点也让设计者可以更加大胆地运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实现“高大上”的艺术追求,实现艺术与生活的对接。其三,装置艺术的创新性。为了更好地刺激观赏者的感官,打破观赏者固定的思维模式,设计者往往推陈出新,通过夸张、异化或强化的艺术手法实现对作品的呈现。如,登昆燕在作品《丧宴》中就玩了把装置艺术的“小把戏”,在进入宴会的通道上,他大胆地运用常用在婚礼设计中的花球和蜡烛装饰物,只是小有改动地将花球的颜色换成了白色,便成功地通过这一设计削弱了在丧宴中一贯的悲伤气场,而增加一份缅怀亲人的柔情,让人在悲伤之余感受一份装置艺术带来的温暖,体现出装置艺术在环境设计中对于人文情怀的追求。其四,装置艺术的渲染熏陶性。在自然环境设计过程中使用装置艺术是为了更好地转变观赏者对环境的态度,使其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欣赏。环境设计中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的装置艺术作品能够体现设计者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蕴含了一种生活哲学。判断一件装置艺术作品的成败,主要看其与所处环境的契合程度,以及观赏者置身于环境中时有怎样的感悟,是否与环境形成诸多共鸣。设计者通过装置艺术将人们带入自身设计的大环境,借用实际存在的装置艺术呈现创设的情境,体现出装置艺术对环境的渲染力和对人们情怀的熏陶性。装置艺术使现代实体社会显得更加神秘,其追求观赏者参与其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效果。其五,装置艺术的共同参与性。装置艺术的生成需要观赏者的参与和介入。以苹果社区的设计为例,在苹果社区的展厅内外,设计者借用数以百计的可供食用的苹果创作出一件装置艺术作品——《能吃的房子》,这一装置模型强调观赏者与装置共存的关系,通过观赏者与装置的互动体现出作品的大众参与性,同时体现装置作品在观赏者心目中的地位。苹果这一食材作为装置的选材一开始是作为一种构成空间的建筑材料,在空间形成之后又作为整体模型的设计信息载体进入观赏者的视野,影响观赏者的思想与认知,并且成为观赏者讨论的话题,营造广告宣传的效果。其六,装置艺术的可变性。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因为装置艺术具有实用性和非收藏性的特点,所以装置艺术的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根据环境和实际生活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因为装置艺术具有不断变化性,所以在急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中才需要通过不断更新装置艺术吸引人们的眼球,更新人们的认知。在商业社会环境中,有的商家用高雅的装置艺术博得观赏者的关注,使装置艺术成为其获取利益的门面装饰。环境设计中装置艺术的诸多特点需要人们在环境设计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学习,以更好地实现对装置艺术的使用。装置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人们对实际环境的需求,又满足人们对高雅艺术的渴望,可谓一种双向载体。很多成功的装置艺术作品还承载了设计者的灵魂。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不断推陈出新,设计观念也不断实现中西文化结合,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使用不同大小、不同格局的装置艺术装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心灵空间,使灵感与现实空间实现完美对接,让空间结构更加立体,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也更加富有特色和个性。
三、结语
装置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就室内设计而言,装置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空间的设觉效果,体现出空间设计的价值;在展示空间中,装置艺术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呈现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格;在景观环境中,装置艺术可以和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成为一项开拓观赏者思维和视野的新的存在。总而言之,无论哪一种空间设计中的装置艺术,从根本上而言体现的都是人们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文化与装置艺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环境设计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
作者:李中亚 单位: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健.论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伍迪.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应用研究.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