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的科学实验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震撼的科学实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震撼的科学实验

篇1

一、传统实验与设计实验

中学生所做过的绝大多数科学实验都是教材中预先设计好的实验。学生只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一下实验现象,得出事先已确定的结论。这种实验,我们称之为传统实验。现行传统科学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对学生形成、理解、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实验安排始终处于概念理论的领队地位,实验仅仅作为验证科学知识的手段,而缺乏对知识信息作纵向和横向的反馈,因此会阻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与传统实验相对应的是自己设计实验,这种实验只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药品、确定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设计性实验是传统实验的延续和发展,是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高分、实验低能的有效手段。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过程,是寻方治病的过程。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常常会有别有天地的实验现象和心理感觉,学生兴趣盎然。同时学生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也是我们现代教育中所必须的。

二、实验设计的定义界定和作用

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课题所提出的实验目的,让学生在学得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验设计的课题一旦提出,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必定要经历思考步骤(想法)和操作步骤(做法)两个科学认识过程。

首先需要分析课题所要得到的科学事实是什么,再依次选取欲得到这些事实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控制的外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估等等,这一系列的思考步骤为认识主体指明和制定了正确的认识方向和道路,是主体顺利达到科学认识目的的主观手段和工具。作为操作步骤则是为主体提供具体的行为方法途径,是主体顺利达到科学目的的现实手段和工具。因此,实验设计这一方法的实施恰恰就是借助于问题情境下,思考步骤和操作步骤两方面的强化实践,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就有效地落实中学科学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要重视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的要求。

三、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

1. 对实验原理、方法、装置的进一步完善,会提出改进意见; 2. 对于给出的各种方案,能分析和优选出最佳实验方案;

3.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根据确定的实验目的,自行设计科学实验方案,验证结论,得出规律,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四、实验设计实验的几点说明

1.在平行班中进行试验,结果是试验班与对照班相比,试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意志品质等方面均强于对照班。中考时试验班学生实验题失分率明显降低。

2.实验设计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最佳的学习心境,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尤其是设计“失败实验”,经过“失败—成功”的多次反复,对学生的震撼力深刻、持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培养了能力,促进了身心发展,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打下一定的基础。

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课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48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一门科学启蒙课程,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必须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上好一节科学实验课是每位科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科学老师怎样才能上好科学实验课,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

一、明确学习目标,让他们把握实验探究的方向

科学教师要: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自觉参与并主动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卷入科学实验的探究活动中。2.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心理、思维活动的特点,创设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点的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有激情、有渴求地卷入自行探索、自主学习的课堂情景中来。3.在创设情景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快捷、方便、信息量大的特点,通过它来展示情景感染学生,引发他们追求新知的动力。4.在每个精心准备的“问题情境”中,我们应当适当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方向,了解探究的内容。

例如:在上《水的浮力》一课时,应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的画面是:一群小朋友在踢球,球突然被踢入洞中,谁有办法将球弄出来?孩子们被有趣的场面所吸引,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出谋划策,水到渠成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课堂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又如在《火山爆发》一课中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赏火山爆发时的壮观场景,他们无不被吸引、震撼,探究火山爆发原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

二、增加教学计划性

在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通读教材,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安排。

(一)根据教材的内容定时间

如四年级下册,认识“油菜花、各种各样的花”的内容教材安排在第二单元的第一节、第二节。按照上课的进度要到四月初才上。此时,油菜花已经全部凋谢,也失去了观察的机会。因此,计划时就应该注意时效性。

(二)依据内容定地点

实验不只是在实验室内做,观察实验就要在室外,上课前教师要对所观察的地点、植物、环境、安全等问题进行观察,可行后方可列入计划。

三、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四性”相结合

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组织教学的可行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只有注意提高科学实验课的质量,实验课才有生命力。

实验安排的内容不能超越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开阔学生的眼界,巩固旧知识和学科间的联系。如讲到生态平衡时,教师可以联系语文课中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蛇与庄稼》进行教学,由于学生都学过这两篇课文,学生又好表现自己,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科学课中,为教师设计水土流失的实验打下了基础。在实验课中教学生热爱科学,树立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四、抓好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

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极大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而有效的实验教学又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所以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要特别的加以重视。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探究的习惯。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操作、懂得追求真实与科学,使实验能准确反映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才能产生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三是实验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懂得经历一个猜测――制订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一般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个活动过程,就会使知识具体化,使观察有意识化,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四是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在学过和没学过的知识之间,在原有知识领域和新知识领域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起联系的桥梁,开展探索性实践,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行分组,充分发挥每个小组的力量,这就需要学生大胆去尝试,教师适时点拨,以达到实验的结论:任何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如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本身效果不明显,可是有的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是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应该大力表扬,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

六、课后拓展

篇3

我有一个被人嘲笑的梦想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高三之前的生活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之下度过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我真正需要什么,我的人生从一开始就不是我设计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北大的文学特长生夏令营,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北大的宣传片《星空日记》,它讲述的是一个梦想摘星星的年轻人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挣扎,最后放弃了好的就业机会,成功保送北大天文系的故事。当时宣传片给我的震撼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的,只记得从那时开始,北大就成为我的高考目标。

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设计人生蓝图。可对连全市前五百名都进不了的我来说,考上北大基本是痴人说梦。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笑我,但是正如宣传片中的北大教授所说:“笑完了,又能怎么样呢?”我就是要在别人嘲笑的目光下逆流而上,哪怕最终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我也会比那些站在原地傻笑的人收获得多。

在高三,我走上了另一条路

遗憾的是,在升入高三两个月后,我的身体因贫血而变得极度脆弱,最终我病倒了。一轮复习对高三学子来说是何等重要?可整整两个月我都躺在床上昏睡。

回到班里后,我当时面临的是一种走投无路的困境,堆在桌子上的功课不是我一天两天就能补得上的。左思右想,我突然想到了当时北大教授提到的一条上名校的捷径――参加自主招生。

打定主意后,我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参加北大、北师大和武大的自主招生。为了万无一失,我很早就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备战三所学校的初试。我跑遍了小城里的所有书店,并发动身处各大城市的亲朋好友,全方位搜寻自主招生的参考资料。

对于我来说,高考复习和准备自主招生初试是同时进行的,无论是复习哪一科,吃透课本都很重要。我把课本知识按章节进行列表总结,告诉自己要做到合上书就能按目录的顺序把每一章的重点都列出来,这样做题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我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日程表,在一定的时间做一定的事情,用效率替代时间堆砌。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每天8小时的高效率学习相比之前每天15个小时的低效率学习来说,效果更好。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我以良好的心态走过了高三的后期生活。

终点亦是起点

篇4

新课引入: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表演:将易拉罐斜立在桌面上。(老师先在易拉罐中装少许水,利用平衡的原理使易拉罐斜立在小凳子上)学生感觉很惊讶,发出不可思议的议论。

师:“为什么易拉罐能斜立在小凳子上?”

生:“估计下面有磁铁。”“估计有什么机关。”“估计里面装了水或其他物质。”学生们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议论纷纷。

师:“易拉罐里确实装有少量的水,老师将易拉罐中的水倒掉里面还有物质吗?”

生:“有,因为里面总有水。”(学生的思考很仔细)

师:“如果老师将里面的水全部倒出呢?还有物质吗?”

生:“那没有了。”另外的同学马上辩说“有,还有空气。”

【老师用魔术引入,不仅让学生被眼前不可思议的现象吸引,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课堂上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因为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中易拉罐不可能斜立在小凳子上,促使学生想探知原因,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因为“当且仅当存在问题时,思维才发生”。所以当老师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师:“确实易拉罐里还有空气,但是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怎么证明空气的存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空气的存在

师:“我们学过物质都都有质量,那空气有质量吗?”

生:“有”学生异口同声的说

师:“老师提供以下材料:两个空塑料饮料瓶、两个气嘴、一个均匀的木条、一个支架、一个打气筒,你能用这些器材证明空气有质量吗?”

学生分组热烈的讨论,然后分组汇报。

老师和学生一起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对原来的实验设计不断完善得出以下的实验方案:1、将细木条作为横梁固定在支架上;2、向其中一个塑料饮料瓶打气;3、将两个塑料饮料瓶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细木条保持水平;4、将刚被打气的塑料饮料瓶的气门芯打开,观察现象。

教师一边演示实验,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思考:1、将刚被打气的塑料饮料瓶的气门芯打开,你又看见了什么?2、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并板书。

【板书】一、空气有质量

然后就是引导对实验反思:1、我们用的活动装置和什么仪器相似?

生:“天平”

师:“为什么不用天平测质量的变化?”

生:“因为空气质量比较小,用天平测量不太明显。”“不直观,用天平测后面的学生看不见。”

2、这样的实验改进有什么好处?3、这样的改进对我们以后的科学探究有什么启示?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听取他人的建议并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在实验演示后和学生一起对实验的设计、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现象的放大等做进一步的思考,并对学生的以后的科学探究的提供一些借鉴,比如如何将实验现象放大、如何选择更直观的的实验器材等,提高了学生实验思维的能力。】

师:“有三个一样但是充气程度不一样的篮球,你有办法判断谁充气更多吗?”

生:“按一下看谁更硬”“也可以用刚才类似的方法看谁充气更足”“用天平称质量”“用手拍一下看谁弹得更高。”

师:“能不能将实验设计更严谨些?”

生:“可以将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释放,看谁反弹更高。”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也有一种方法:

演示三个篮球将注射器活塞推出的情况。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篮球内的空气对活塞有压力。”

【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将空气有质量和大气压的存在两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使这两个环节的过度非常自然。通过这个问题情景的出现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科学实验设计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比如说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体现。让学生看见注射器的活塞被推出让学生觉得震撼。】

师:“上面实验说明了篮球内的空气有气压。能否用集气瓶、硬纸片、水证明空气有气压?”

学生讨论得出: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集气瓶,并将其倒置。让猜想一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然后亲手做一做。

活动反思

1、集气瓶一定要没有留气泡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吗?自己亲手做一做。

2、集气瓶一定要竖直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吗?自己亲手做一做。

3、纸片没有掉下来,有没有可能是水将纸片粘住的?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

让学生对上诉问题逐一讨论,教师用一个底部有孔的杯子做覆杯实验证明硬纸片不是被水吸住的而是被大气压住的。

师:大气压是否很大呢?

介绍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坩埚钳、水槽、空易拉罐、水。

活动:向易拉罐中加入少许水(约10毫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后,把易拉罐开口朝下迅速倒扣在水中(不要扣得太深),先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再亲手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现象

师:(边播放动画边讲解)其实300多年前有一位物理学爱好者就向世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他们的市长,就是发明抽气机的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为30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16匹马都不能轻易的把它拉开,当两队马用尽了全力把两个半球拉开时,还发出很大的响声,像放炮一样。市民们惊奇的问:“是什么力量把它们压合得这么紧呢?”市长说:“……”。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以致用

思考:生活中的哪些事例与大气压的应用有关?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易拉罐的对比实验,回家用一个易拉罐放在火焰加热,当温度达到最高后用橡皮泥封住罐口让其自然冷却,观察和我们课堂做过的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

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应用到了大气压(两个以上)?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完备。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关注其表象,在观察记忆许多事物的形象后,才去分析研究事物的特点,从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再用事物的本质属性去衡量其他事物,或者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应用于其他事物。具体形象的东西和那些许许多多事物的形象,大部分来自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就失去了认识的基础,没有思考的依据,思维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自然会感到学习困难。所以本节课主要从生活实际、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出发研究科学问题,突破教学难点。科学探究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应该关注学生的真正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感受实验现象、感悟科学原理,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惊喜的课堂实验,让学生能得到视觉的震撼,也被生动的科学课堂所感动,感动于科学的魅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绽放幸福求知的笑脸。另外,对于覆杯实验很多学生潜意识是因为水将硬纸片粘住的,我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坚信硬纸片是大气压压住的,而不是被水吸住的。还有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反思和评价、设计实验的科学性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所以我增加了实验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

篇5

一、实验教学展示分析

笔者参加了三位名教师课堂观摩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1.实验因“改进”而“恰到好处”

苏教版必修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改进实验”,让我记忆深刻。

改进实验:用干燥圆底烧瓶收集满氯气,塞上带玻璃管的胶塞,将预先收集在注射器中的甲烷注入圆底烧瓶内,将玻璃管另一端放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打开橡皮管上止水夹,在太阳光下直接照射。

实验现象:圆底烧瓶中淡黄绿色慢慢消失,瓶中出现轻微雾状,瓶壁有油状液体生成物附着,形成红色喷泉后褪色。

实验改进优点:以喷泉实验为框架改进,学生探究兴趣浓烈,实验效果更明显,更具说服力,更具震撼力。

2.实验因“创新”而“柳暗花明”

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创新实验”,令我感触颇深。

实验一:浓度因素

浓度1:10mL 0.1mol/L醋酸溶液pH=2.8;浓度2:100mL 0.01mol/L醋酸溶液pH=3.3。

结论:前后比较,溶液稀释10倍,pH增加1个单位,由2.8变为3.8,而实际情况为3.3。显然,pH偏小,c(H+)偏大,多出的H+应由醋酸电离平衡移动生成,证明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实验二:温度因素

常温10mL 0.1mol/L醋酸溶液pH=2.8;

加热10mL 0.1mol/L醋酸溶液pH=2.6。

结论:前后比较,pH偏小,c(H+)偏大,多出的H+应由醋酸电离平衡移动生成,证明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实验三:同离子效应因素

10mL 0.1mol/L盐酸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pH由1.01.0;10mL 0.1mol/L

醋酸溶液,加入醋酸铵固体pH由2.84.5。

结论:前后比较,在HCl溶液中,加入Cl-氯离子,pH值未变化,不存在电离平衡。在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pH增加,H+减小,少掉的H+应由醋酸电离平衡移动消耗,证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实验创新优点:pH计能及时准确测量溶液中的c(H+)大小,能将待测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一目了然。

3.实验因“创造”而“探究无穷”

高三专题复习《Fe3+刻蚀Ag反应》“创造实验”,让我畅想无限。

实验探究思维步骤:

第一步:假设。

若可以反应,Fe3++Ag=Fe2++Ag+,说明氧化性Fe3+>Ag+;若不可以反应,Fe2++Ag+ =Fe3++Ag,说明氧化性Ag+>Fe3+。

第二步:验证。

实验探究一:向银镜试管中滴加Fe(NO3)3溶液,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现象:试管中银镜剥落,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现象分析:发生了Fe3++Ag=Fe2++Ag+。

思考:此实验设计严谨吗?

结论:在配制Fe(NO3)3溶液时,

要加入稀硝酸溶解Fe(NO3)3 固体,

所以肯定有稀硝酸溶解银,即3Ag+

4HNO3=3AgNO3+ NO+2H2O。事实上,不能排除此反应不存在,但通过上述实验,能说明Fe3++Ag=Fe2++Ag+ 发生了。

实验探究二:向FeS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呈灰黑色,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

现象分析:灰黑色物质为Ag,溶液呈血红色证明生成Fe3+,即发生了Fe2++Ag+ =Fe3++Ag+。

思考:此实验设计严谨吗?

结论:原溶液中Fe2+有可能部分被氧化为Fe3+,向原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说明Fe3+由Fe2+与Ag+反应生成。

第三步:结论。

Fe3++AgFe2++Ag+,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实验创造之处:反应Fe3++Ag Fe2++Ag+在高中教材中并未涉及,对于实验价值和研究过程,学生忐忑不安。教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设置问题悬疑,复习巩固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等理论知识。但大家一直存在疑虑:教师为什么会选择一个“不为人知”的反应?直到最后一刻教师给了很好的答案:原来,一方面教师特意让学生真正感触现实科学实验探究情景,了解实验探究步骤,准确解决科学难题。另一方面,巩固学科知识要点,培养科学精神,获取解决实验探究试题的基本思路方法。此时才真正地领会这堂课的意境该有多么深远。

二、实验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互动 整合 教育资源

课堂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多边互动中整合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教育生命力,建立由惟智到全面、由单一到复合、由孤立到综合、由僵化到多变的课程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因此应该创造性地将个人及学生的经验、课外文本知识融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在互动式思品课堂教学模式中,科学合理地引入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并找寻其可再生点,使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生根发芽。结合我在新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谈点我的粗浅体会。

一、开拓视野,兼容并包

《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前沿阵地,教师应该具有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胸怀,吸纳其他学科的优势和特长,在选取、创建、完善教育资源的同时,广泛收集和采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鲜活的教育资源,极大限度地激活教育资源的生命活力。

(一)将语文课文、美文欣赏、新闻报摘等有选择地引入课堂

如现代女作家毕淑敏《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文,作为心灵鸡汤一类的文章,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重要他人”以及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是大有好处的;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和北大学生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同被收入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认识自我”中。这两篇文章无论从文采上还是从事实的说服力上,都是震撼人心的,想必读过它们的我都会有同感。将它们引入课堂,对于解决“什么是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问题,真可谓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一直为学生所共同关注,开发和利用好时事热点往往能给思想品德课增添许多新鲜感,这也是思品课堂活力的一个源泉。可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发动学生搜集社会热点,实行“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内容涉及重要新闻、社会问题、“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这样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 将科学实验操作性强的一面引入课堂

这样,既作为教育资源的拓展,又可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于互动性的增强也是大有好处的。我尝试着将“心理测试”“科学实验”“科学猜测”等想象空间强的文本进行改装,分段设置悬念,分层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完成实验、假象和猜测,逐渐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再巧妙提升,结合课堂主题,顺理成章地达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二、 激发兴趣 ,图文并茂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而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生动而又通俗,这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但有时也会“喧宾夺主”:学生只注意图画而忽略了文字和知识。因此在图文并茂的新教材面前,教师引领学生所进入的课堂教学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应该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实验表明,中学生的学习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因此,教师应针对教材特点,在教育资源的呈现方式上,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丰富视觉感官、冲击视觉感应等多方面多给予关注。

(一) 文本与图画之间有机地转换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本中某段文字的理解,绘制成图画变成课本插图。有必要的话可以汇集成班级《课本插图集》,让学生在看、读、说、写、画的过程中,对课堂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将漫画、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图片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如在讲“情绪万花筒”时,将达·芬奇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展示出来。在分析画面中的人物惊恐、愤怒、怀疑等面部表情、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的同时,告诉学生,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漫画的最大功能是留有许多的空间让我们去联想,在夸张、讽刺与幽默中感悟、明理。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采用说漫画、画漫画、展示漫画、给漫画取名、给漫画增加对话、根据漫画写故事等激活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 贴近生活,紧跟时尚

(一)动漫就是现在最好的素材之一

学生往往在快乐中接受了道理,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教育无痕”的目的。如动漫《小土著人的经历》作为抵制身边的诱惑一课的总结与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二) 将口袋书、卡通书、漫画书等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篇7

关键词:物理实验;原型;探究;价值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正式稿)融入了“科学探究实验”这一学习方式,认为通过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实验时的相似过程,才能够领悟物理学的探究方法和发展能力,才算真正学习了物理和学会了物理。其实这里所指的“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实验”可以认为是中学物理实验的“原型”,物理实验“原型”对中学物理教学影响的研究理论较少,本文从中学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实验“原型”式教学对于学生探究思维方式及实现探究目标的影响。

一、实验“原型”式教学的解析

1.实验“原型”

广义:原来的实验。

狭义: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来说,物理教学实验不是凭空设计

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型”。物理实验“原型”有三类:(1)物理学家的经典实验;(2)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事实;(3)科学技术应用活动中的物理现象的事实。

2.物理实验“原型”式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实验“原型”的特点,融合探究的基本要素,给学生创造一个基本的探究环境,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3.教学思路

在中学物理探究教学中,常用物理实验“原型”引出所需探究的问题,然后脱离“原型”进行设计探究实验,而物理实验“原型”式教学则充分发挥“原型”的作用,借鉴或改造实验“原型”来进行探究活动,并形成一个循环和提升的教学过程,具体的流程如下:

实验原型物理问题利用或改造“原型”科学探究达成共识价值体现。

(“价值体现”通过“理解、解释、纠正”回到“实验原型”;“价值体现”也可以通过“拓展”进行“应用、交流、解释其他物理现象”)

二、实验“原型”式教学实践探索

以中学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为例:

1.实验“原型”

照镜子,学生希望在镜子后面找到另一个自己,用手放到镜子后面摸,结果是什么也没有;为了清晰地看到脸上的细节,总是让镜子靠近面孔,认为这样可以使镜中的脸更大一些,当脸靠近镜子时,也感觉自己的脸大了一些;从观察结果来看,似乎当逐渐远离镜子时,镜子中的“我”也在远离镜子。

2.物理问题

在该“原型”中有三个问题: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虚像)?认为这样可以使镜中的脸更大一些(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镜子中的“我”也在远离镜子(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利用或改造原型

如果把生活中照镜子的“原型”搬到课堂探究教学中进行实验,探究是不能成功的,学生在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可以借鉴和改造实验“原型”。

探究的关键:解决像和原物的尺寸问题,由于平面镜成像总是成虚像,没有办法用光屏显示,确定像的位置是首要任务。

借鉴:“原型”中的像在镜子的后面,物的大小、物到镜子的距离很容易测。

改造:“原型”中用手在镜子后面摸时,手是看不见的,生活中的透明玻璃也能成像,手放在后面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手,用与物等大的替代物放在玻璃的另一侧可以确切地找到像的位置。

4.科学探究

根据改造的实验思路,对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虚像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5.达成共识

像与物等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虚像。

6.提升价值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三个特点。

解释:“结果是什么也没有”“镜子中的‘我’也在远离镜子”。

纠正:“认为这样可以使镜中的脸更大一些”。

交流:实验“原型”怎么会有错觉――以后学的知识可以解释(眼睛、照相机)。

三、价值透析

中学物理教学离不开探究实验,每一个中学物理探究实验的内在价值体现于让学生知道它是根据什么设计的,它是基于什么考虑设计的,它能得出什么结论,它对你有什么启发。外在价值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学会了学习。物理实验“原型”式教学目的在于学生利用实验“原型”让探究实验的内在和外在价值得以体现和升华。

1.实验“原型”式教学,逆转学生探究思维

(1)实验“原型”不全是真理,敢于质疑

美国科学促进会对于科学本质的阐述中有一条:科学理论是变化的。在科学界,不管理论新旧,总是不断地对其进行验证、修改,有时还会抛弃。现阶段的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缺少对于学生质疑生活现象和科学理论的意识培养,缺乏探究对于学生的启发,因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顺境发展,正向思维。在实验“原型”式教学实践探索中,学生最后纠正了自己十几年的生活错觉,感性认识与探究结果不相符,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次震撼,逆转了学生的正常探究思维。

当然在探究教学的一般步骤中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也会有错误的猜想假设,但这种错误的纠正对于学生来说浮于表面,学生会认为猜想不一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这种探究还是属于“顺

境”,不触及思维方式的改变。这样使得学生引起认知冲突,在体验科学探究和知道物理规律的同时,理解科学本质,提高学生辨别真理的能力。

(2)实验探究设计可以借鉴和改造实验“原型”

实验“原型”具有权威性和可塑性,实验“原型”式教学是借鉴和改造实验“原型”来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明白中学物理实验探究不全是教师给出器材、学生利用器材设计实验,可以改变一般的探究实验方式。如果在上面的“教学实践探索”中,脱离实验“原型”而另起炉灶进行探究,那就是一大损失,利用和改造了“照镜子”原型,学生可以知道它是根据什么设计的,它是基于什么考虑设计的,并且在借鉴和改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原型”有三种类型,都可以借鉴和改造,特别是“物理学家的经典实验”的改造对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冲击是巨大的。例如,中学物理知识中的“探究分子间有空隙”的“原型”是18世纪,物理学家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将水和硫酸混合后,发现混合物的体积减小了的实验。但实验具有危险性,学生借鉴“原型”水和硫酸混合,根据水(H2O)、硫酸(H2SO4)、酒精(C2H5OH)等都是极性分子。水和硫酸、水和酒精混合后,氢键较强,因此,分子镶嵌,体积减小。把实验改造成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减小的探究实验,解决了实验的危险性,现象也比较明显,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可以大大提高。

2.实验“原型”式教学,完善学生探究目标

中学物理实验探究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知道物理规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现象,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水平。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根据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各个步骤都有各自的探究目标,从实验“原型”式教学的教学思路看,是和探究一般步骤吻合的,它开始的引入实验“原型”和最后形成的循环和提升环节,更加完善了探究的目标。

实验“原型”式教学实践探索中,学生认识实验“原型”,达到先感性认识后理性认识、可以提出有效问题的目标;学生借鉴和改进实验“原型”,达到了探究的会动脑、会动手和会创新的目标;学生达成共识,达到了会分析和会总结的目标;学生解释“原型”、交流讨论相关问题,达到了会解释、会交流、会合作和会联想的目标。

中学物理实验“原型”对教学的影响当然不止以上所阐述的这些内容,需要物理教学专家和我们中学物理教师不断研究,深入挖掘中学物理实验“原型”,把最原汁原味的实验摆在学生面前,结合探究的实验方法,让学生可以还原,可以创新,可以改进,更可以纠错,这才是真正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母小勇.物理教学实验的“原型”及设计原理[J].物理教师,2010(04).

篇8

和平号空间站(俄语:Мир,英语:Mir)是苏联建造的一个轨道空间站。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真正供宇航员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第三代空间站。该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和平号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首个模块于1986年2月19日发射升空,其后至1996年的十年时间之中,其他多个模块相继升空。和平号空间站曾经保持着9年零358天的人类在太空最长的连续逗留纪录。通过多国合作,和平号空间站曾经接待过多国宇航员。在“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计划”期间,美国的航天飞机共拜访空间站11次,带来了大量补给并进行了多次乘员替换。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本片并没有以惯用的苏联航天发展主线或者太空探索主旋律来叙述,而是以美国人的视角,甚至是以一位美国年轻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人类太空探索的合作与谜题。

该片在不到40分钟的时间内,以清晰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联盟号火箭发射、航天飞机发射、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与分离以及美俄航天员地面训练和太空生活的情况。整部影片以美国宇航员兼科学家香农・露西德(Shannon W. Lucid)博士的太空任务为线索。这位出生在中国上海成长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美国女人创造了她那个时代的女性在太空生活的最长时间纪录(共188天,直到11年后的2007年,才由NASA的另一位女性宇航员以195天打破。)

露西德是第一位进入和平号空间站的美国女性。在长达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与俄罗斯宇航员合作,完成了大量空间实验,这些实验数据为后来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她长期的太空生活经验也为人类适应太空活动提供了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研究范例。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类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是那种叫做梦想的东西。航空航天活动体现了人们冲破我们这颗行星的引力去更快地到达已知世界、更远地探索未知世界的伟大梦想。让我们来看一下露西德和平号之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梦想的过去

在露西德读八年级的时候(她生于1943年),航天技术更多地存在于科幻小说里而不是新闻镜头中。她在作文中谈到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火箭科学家。老师的评注是:“不会有火箭科学家这么个职业,而即使有,也不会由一名女性来担当。”不过,这一点儿都没有浇灭她的航天热情。小露西德卖掉了她的自行车,买了一套望眼镜组件,花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幅像模像样的月球地图。此时的小露西德已经展露出“舍我其谁”的风范。后来,随着美苏争霸和航天竞赛的开展,美国青少年的航天热情逐日高涨,影片说,当时的孩子们想当宇航员的比想当总统的还要多。

梦想的现在

影片对美国的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对接的记录花费了很大篇幅。空间对接本身就是一项涉及到较多领域的高技术动作,而身处两大阵营的竞争对手的对接则在技术进步的欣喜之上更附加了一层对和平的期许。几十年来,在冰冷的铁幕两边,两个大国各自发展出了较为先进的航天技术。而两国的携手则为后来的国际空间站开了一个好头,也意味着人类开始意识到了自身的渺小与太空的浩瀚,开始意识到了航天技术除了向铁幕对方的人进行炫耀和震慑之外,还有着更檠纤嗪透为迫切的目的。

梦想的未来

影片末尾,露西德说道:“还要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多的技术才能更好地保障人类飞向太空,多少年来,我们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一起建设一条通向未来的桥梁。合作将使它更加坚固。可能中途会有挫折,但是我们的子孙会抵达那其它行星,新的世界在等待我们人类去探索。”当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候,美国人在质问:“为什么美国人不可以呢?”当现在国际空间站运行良好,太空探索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同样也可以质问:“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呢?”其实,只要是怀抱着同样的梦想,在探索的道路上,大家都将会携手并进。

影片拍摄4年后,超期服役的和平号空间站(原设计寿命5年,实际寿命15年)坠毁在太平洋,其科学使命由国际空间站接替。由一名感情细腻的女性,以博士论文般严谨的数据带上浓郁的太空情怀之后,就形成了影片给出的非常感人的“和平”号墓志铭:15年来,“和平”号空间站共绕地球飞行8万多圈,行程35亿千米。共有31艘联盟号载人飞船、62艘进步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实现对接。宇航员在空间站上进行了78次航天行走,在舱外逗留的时间长达359小时12分钟。先后有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在空间站从事考察活动,共有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叙利亚、保加利亚、阿富汗、奥地利、加拿大、斯洛伐克等12个国家的135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工作。这些宇航员共进行了1.65万次科学实验,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

篇9

关键词:物理概念探究性实验教学问题先导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结合我校教师的教学与反思,在新教材的使用中,采取怎样的实施策略去体现新教材全新的教学理念,实现培养目标,我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加强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包括:说明物理概念,探索、验证物理规律,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物理实验能力即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是动脑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不应只是会做几个实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而应是为了物理的思维方式受到实验方法与设计训练的素质教育,即掌握方法比学会做实验更为重要。

二、要重视重要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而物理规律则是理解现实世界的法则,所以规律的教学也非常重要,在规律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规律的不同层次、重要程度,要让学生理解它的内涵和运用规律的方法。比如,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把注意力过于放在什么样的运动要用什么样的公式上,而忽略了运用规律的根本大法――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忽略了物体做一般性的曲线运动时应怎样考虑问题,在《必修物理2》的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开宗明义地强调思路:“从现在开始,我们研究质点沿曲线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这一节的任务是找出描述曲线运动的方法,下一节将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出质点做曲线运动的规律,这个思路与研究直线运动时是一样的”,下一节“平抛运动”,研究的是用平抛这一具体问题来处理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对此,教材说明:“在研究直线运动时,我们已经认识到,为了得到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要先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由合力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得到物体的速度。在这节的最后一段,指出用刚刚学过的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来研究“一般的抛体运动”,给出了一条明确的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三、以问题为先导,培养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发创新能潜能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思考的地方很多,教师普遍重视对学生学习条件及学习状况的分析,更注意将学生的思考“过程”反映出来,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动态地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提出“你认为不同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得快慢是怎样的?”“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是什么?”“若不考虑阻力,物体下落是什么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示“思维的过程”,这对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教学非常有利。以问题为先导,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加强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创新能潜能。

四、通过物理学史,达到对学生积极、科学、求真、务实、合作精神的培养

篇10

无痰也咳嗽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咳嗽的作用有三:一是清除气管中的痰液。二是排除肺部的有害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烟尘越来越多,这是老年人容易罹患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癌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某些心血管意外的自救术。

有些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心血管调节和顺应性较差,在长时间卧床和由蹲位到站立时,由于血压调节不到位而易引起性低血压,容易诱发脑缺血,进而发生晕厥。如在变化之前用力咳嗽几声,就能挤压肺循环,使血液流入心脏,并通过“震撼”心脏加快其收缩,增高血压,改善大脑供血,可有效预防晕厥。在心脏停跳的瞬间咳嗽,也是给濒死的心脏一次“除颤”复苏的机会,这种自救措施是任何现代心脏救治措施都难以取代的。

无便也入厕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要做到“肠中常清”,除了饮食调节、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中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功能下降、腹压降低,一般都患有便秘疾病。应坚持定期排便,即使无便也要到厕所蹲一蹲,养成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对于缓解便秘、促进健康长寿具有重要作用。

不累也休息

人对劳累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劳累超过极限,健康就要受到损害。不累也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再休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当人感到劳累时,体内的代谢废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积累较多,短暂的休息不能完全清除这些废物,日积月累,便可能积劳成疾。

相反,当人尚未感到劳累时就主动休息,体内积存的废物较少,很容易将废物排出体外,使体力得到恢复,精力更加充沛。科学实验证明,主动休息能发挥和协调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特别有助于防范劳累的产生,做到劳动、健身两不误。

不渴也喝水

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水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研究表明,饮水不足,影响新陈代谢,影响血液循环,使器官的功能降低,毒性物质增多,成为各种疾病的温床。渴感一旦产生,表明体内缺水已达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不饮水也无口渴的感觉,更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人要多喝水、勤喝水。主动饮水是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