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含义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教育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教育含义

篇1

一般,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特别在公开课、优质课竞赛中,大多数老师处理汉字教学的方式大致如下:带领学生读一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利用PPT展示字音、字义,或读或认;随文识字;课余要求学生抄抄写写。这样的汉字教学模式无视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忽略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真正使学生把握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更谈不上认识汉字承载的文化意义。

小学语文汉字教育未尝不是如此。在初中起始阶段,虽然按规定应当掌握2500个常用字,但是笔者发现,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完全按入学考试成绩平均分配的班级,几乎所有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别字。有的学生只能认识几百个汉字,书写不规范,就更谈不上美观。识字、写字不达标是中学语文学习掉队的症结所在,更会对其他学科有很大影响。

那么,在初中起始阶段,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汉字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上好开学第一课对学科的学习十分重要,一般教师会在开学第一课上向学生介绍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或讲述一些语文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等,往往会忽视汉字教学。其实,恰到好处地介绍汉字反而会事半功倍。在开学第一课上,笔者就从“文”说开去,详细介绍了“文”字从甲骨文开始的字形字义的衍变,从而分析汉字的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义美以感心。”(鲁迅)在此基础上,又讲解了汉字的造字法,让学生真正知道了汉字的特点,领略了汉字的文化魅力。学生当即对汉字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很多学生长时间地记住了这一课。

二、随文识字,方法多样

这个阶段的学生富有很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在学习过程中,应经常进行一些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活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随文识字,是指把汉字教学与阅读、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可以多样化。

第一,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尤其是在一些自读课文中,让学生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和自认为重要的字词(不限于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部分),并注音、解释。上课伊始,并不是由教师通过PPT或直接教授新字词,而是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准备成果。这对于学生来说,在掌握了新词的用法和意义的同时,有助于他们理解文章内涵,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教师而言,既可作为检查预习的手段,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调整随后的课堂内容。

第二,潜心吟咏,挖掘内涵。汉字是表形兼表意的文字,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它的信息量无与伦比。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进行挖掘,深刻领悟字中蕴含的深蕴。如学习《散步》一文时,紧扣文本与语境,抓住“熬”、“孝”、“爱”三个字,由它们的形演变和字义流变引导学生透彻理解三个字的意蕴,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刻理解。这样的教学不只是在课文的一开始单一地认识字词,还是在文章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由字形、字音进而猜想字义,不但发展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对祖先造字智慧的感悟,无尽的意蕴尽在其中。

第三,善用方法,同中辨异。汉字学习中最难掌握的应当是多音多义字和形近字的辨别和使用,初中起始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稍不注意就容易写错字、别字。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比较”是行之有效的法子,尤其那些同中有异的近义词,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字形、字义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分析哪些方面是同,哪些方面是异。如分析《木兰诗》中“愿驰千里足,送儿回故乡”一句时,可把“驰”字改为“骑”,让学生分析两个字的异同:“驰”是“奔驰”的意思,比“骑”的速度更快,不仅体现了千里马的特点,而且写出了木兰的归心似箭,表达了她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和平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而“骑”却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第四,作文教学中可渗透汉字教学。如作文题为《那味道真……》,引导学生审题时应当注意“那”的意义,否则容易偏题,诸如此类“题眼”和关键字词的审、讲、评,写作中对语言的锤炼,查找班级同学作文中的错别字……都能使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从学生的生理发育上看,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右脑的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左脑的局部识别能力都有所提高,记忆力极强,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了解了汉字的历史和构字法后,他们会自觉地利用汉字知识巩固和认识的新的字。但是,由于一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其心理承受力较差,稍有挫折就急流勇退,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这个阶段应当多进行趣味性教学,汉字的教学可以趣味化――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汉字知识。如组织学生收看钱文忠讲的百家讲坛――《三字经》、美术动画片《三十六个汉字》;还有猜谜、成语迷宫、找错别字大赛等,在活动中,学生投入深厚情感,动脑积极,既可以把负担变为兴趣,又能开阔视野,使知识多元化。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能使得语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许慎《说文解字?叙》曰:“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汉字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相连。

篇2

关键词:情境教学;对外汉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来中国学习和工作。因此,学习汉语成了他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不仅限于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国文化更成为他们关注的热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和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效推动“汉语热”这股浪潮,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经过多年汉语教学实践,认为情境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情境教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情境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建构主义学派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类的认知发展和语言的习得规律。他们认为认知的发展和语言的习得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环境,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过程。因此,高效、优质的语言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在建构情境的指引下,通过多器官体验建构自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实际交流经验的总结的过程。情境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有看到、听到,甚至摸到的学习对象,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学习的对象。

情境教学强调在教学中给出一个脉络化的问题情境,用问题引导语言学习或通过学习生成语言习惯,丰富学生语言,培养思维。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正是对外汉语教学所倡导的。

二、情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理解和表达。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所说:“如果没有语言情境,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话语只有在情境、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语言的词、句、篇来源于情境,又不能脱离情境。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最感到缺乏的就是语言文化环境。因此,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汉语及文化特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引进了“交际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结构―情境―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两条原则中,“情境”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交际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语言起着一定的限制和解释作用。从结构、情境、功能三者的关系看,情境处于结构与功能中间,跟两者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传授、巩固和应用;而每一个具体功能的实施,也无一不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从某种意义说,情境是联结结构与功能教学的纽带,它是语言结构教学的工具(途径),也是功能项目的载体。

三、情境教学的设计和分类

情境在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使用好它,首先得考虑其设计的问题。

1.从与客观实际相符与否的角度对情境分类

(1)真实情境:是指走出教室,到社会中与人交际、对话的情境,如到商店买东西,到邮局寄信等。(2)模拟情境:主要指在课堂上准备一些道具,布置一个模拟环境,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的情境。准备道具和布置环境的工作不是每节课都可以做到的,但角色扮演却是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3)想象情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由教师规定情境,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参照条件进行单句练习或自己编对话的操练过程;第二种是从已知的话语中反过来想象出相关情境的参照系、意向等。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言语练习,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2.从语言教学的侧重点对情境分类

(1)语义、语法范畴情境。《现代汉语教程》中“会话”的编排,很多情境属于这种类型,就是有意识地安排一定的语义功能和结构知识存于情境之中,让情境的设置为语义、语法范畴的教学服务。(2)语体情境。这是指为不同语体的学习所设计的情境。我们知道,一个相同的语义功能,因为情境的不同,表达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要学习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相应情境的设置和运用是必要的。(3)语用情境。主要指把语用知识融进情境的设计和教学当中,根据描写语用学中话语和语境间的关系和一定的指示语,在语言结构上得以表现的论点。

3.从情境参与者的多少对情境分类

(1)简单情境。指只有A、B两人代表交际双方的情境。(2)复杂情境。指有交际多方的情境。复杂情境在教学中,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同时置身于某一特定情境的交际之中,调动多数人参与交际的意识。

总之,“情境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情境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的巨大魅力和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运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并实践好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差异教学;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差异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培养学习能力,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课程,提高英语成绩。

一、课后作业差异化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学习知识、加强对课堂内容理解的重要方面,所以,制定差异化的教学首先要从制定差异化的课后作业开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布置适合学生的英语作业,加强英语能力训练。对于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主,布置作业内容可以相对简单一些;对于一些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课外的拓展内容,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宽,增加阅读量和词汇量,在现有的英语成绩上更进

一步。

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成绩穿插在一块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性别也要平衡,并且一定要保证分组合理。然后给每个小组都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得到最终答案。期间,要保证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环节中,并且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方法和主见,讨论的情况以及回答问题的效果都需要记录下来,同时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遇到疑问点和没能解决的地方都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对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还要提出自己小组在讨论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掌握重点知识,对于自己存在问题的地方也能理解得更加透彻。教师要看的不仅仅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还要不断观察每个组员的情况,一些成绩稍差的学生是否也能参与到讨论中,并且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他们可以在与其他组员的相互讨论中得到思维提升。不仅如此,各个小组之间也要相互交流,让小组之间的意见得到传递,看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在思维方式上有何不同。每隔一段时间,小组之间的成员就要换一次,以保证每个学生之间都能有效沟通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不断改进,同时还能让学生可以加强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深入讨论还能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英语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学准备

在差异性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准确工作,根据教学任务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然后根据不同学生情况,为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一步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学习目标的明确,为自己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有效的评价和总结

教师的正确评价对学生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希望能够被教师看到并且得到肯定,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同时还应该婉转指出其中的不足,望学生可以及时改正,这样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差异性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五、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是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制定属于学生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尤其是英语成绩比较差,并且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一定要先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把英语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如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还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相结合,只有把所有涉及的方面全都统一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效果和影响。教师需要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注重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设置,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不同性格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同时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以及正确学习观的培养,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

篇4

一、数量原则在英语听力材料中的应用

所谓数量原则,是指双方在对话时,通常围绕一个话题谈,等到一个话题谈完了接下来再谈另一个话题。那么在对话结束以前,所有人谈论的都是该话题的内容。因此学生在练习英语听力时,可以掌握一段对话中的关键词,通过了解对话中的关键词,即使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也能推测这个句子的意思。

比如教师在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Good friends时,可以引导学生听以下一段对话:

A: Why do you look so sad?

B: I failed my English examination.

A: Oh, that’s too bad.

B: If only...if only...if only...

A: If only what?

B: If only I had passed!

A: Take it esay!Was it really difficult?

B: Not really...but I didn’t study enough. I wish...I wish...

A: I wish what?

B: I wish I had studied more!

A: Take it easy...take it easy.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段对话的内容是围绕朋友考试考得不好的话题而展开。学生即使没有弄懂每个词句的意思,也可以从语境推测到对话的大致内容。学生根据数量会话原则就能弄懂整段英语听力大致的意思。

二、质量原则在英语听力材料中的应用

质量原则是指双方在会话时,不能敷衍对待,不能在聊天时说不着边际的话、打球。因此教师可教学生在练习英语听力时,如果遇到有些不太懂的内容,根据上下对答的情境推测会话双方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教师在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Going shopping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以下的对话:

A: Would you like some tea?

B: Yes, please.

A: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B: No thanks. Just tea.

A: Ok. Would you like to watch some television?

B: No. Not really.

A: 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 the radio?

B: Not particularly.

A: 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 some records?

B: I guess so.

在这段对话中出现了学生不太熟悉的专有名词,但学生可以通过质量原则,理解到不论A提出的内容是什么,都可以从B的简短回答中推测出A的大致意思。学生根据质量会话原则可以由已知的会话内容大致推测未知的内容。

三、关联原则在英语听力材料中的应用

所谓关联原则是指在一段对话中,大家说话的内容都互相有一定的关联。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要把握关联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内容猜测自己不太懂的句子。关联原则是学生在做英语听力练习时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原则。

比如教师在教学初中牛津版英语教材At the weekend时,可以引导学生听以下这段对话:

A: Allan, I’d like you to meet my sister Susan. Susan, meet Allan.

B: I’m very glad to meet you.

C: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B: How do you like Beijing so far?

C: It’s really different from what I expected.

B: Don’t worry. You’ll get used to it in no time. I hope you’re enjoying your stay here.

C: Thanks a lot.

学生知道这段对话大致的内容是两个朋友在打招呼,询问彼此生活的近况,但并不一定了解这段对话里所有的词,因此,学生可以通过两人的对话了解这段对话的语境,通过语境大致了解对话的范围、内容、气氛等。学生在练习英语听力时,必须掌握通过上下关联了解对话内容的方法。

四、方式原则在英语听力材料中的应用

方式原则是指两人对话的语句要尽量的简短,要围绕对话话题展开;说话的内容要清晰,不能模棱两可。学生在英语听力练习中,有时不能判断两人对话的话题是否转变。这就要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方式原则进行判断。方式原则通过把大段的英语对话分成几个小块,学生对不同的话题进行分析就能更精准地推测出自己不太懂的内容大概是什么意思。

比如教师在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Friends时,可以引导学生听以下的听力练习:

A: 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Have you changed jobs?

B: No.

A: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Have you moved or something?

B: No. I went to Shanghai for a few weeks. I’ve been visiting relatives.

A: Oh, reallty? That’s nice. Where did you go?

B: I’ve got a cousin there. I got back yesterday.

A: I’ve been trying to get you for tweenty minutes, but the line was busy.

B: That was my girl friend talking to me. What can I do for you?

A: Can you let me borrow your car tomorrow?My boy friend is coming to visit me, and I’d like to show him around.

B: Sure. Anytime. For how long?

A: Until the end of the week.

B: Yes, I guess that would be all right.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数形结合

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科目中的基础科目,其教学质量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函数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师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树立

数形结合,是深化初中函数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函数的概念,将函数作为贯穿初中数学始终的一项内容,为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在初中第七册,第一章的正数与负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坐标的概念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坐标上的表示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将这种数形结合的概念从初中数学教学一开始就渗透给学生,那么到学生在第七册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时就很容易掌握坐标系的数形结合思想,并得以简单应用。而在第八册上,轴对称图形中,也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概念渗透其中,以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印象和理解。由于我们在前几册课本的学习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概念,当进行到第八册下《一次函数》的教学时,就能够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次函数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将抽象函数具象化,提升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速度。当学生掌握了函数的基本原理和思想,那么第九册和第十册较难的《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的教学就比较容易开展了。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以前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时,需要用不同色彩的笔在黑板上画出原始图和平移过程中某一位置的图形,学生对运动的整个过程只能凭想象。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时,不仅可以显示一直线或抛物线的整个运动过程,还可以随意选取不同位置及不同形状的直线和抛物线,并且对运动过程还可以设置突出的效果,以利于学生观察。因此,将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渗透到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中,能够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函数反映了客观世界中各种运动和数量的依赖关系,贯穿于初中、高中和大学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数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一定要做好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在完成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新课标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新要求。

篇6

一、转换词性

英汉两种语言词性数目不同,词的使用范围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生吞活剥原文的语法结构,“对号入座”地硬译,往往语意含混,令人不知所云。因此,在英语中原来属于某种词性的词,在译成汉语时可以转为不同词性,有时也必须转为另一种不同的词性。只有通过这种变通处置,才能准确地重现原文的思想,并符合汉语的习惯和规范。请看以下例子:

1. 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boss. 他谋杀了老板。

2. But,as I walked out of the garage, KFC chicken in hand, a portly, unshaven young man in a stocking cap and dark nylon jacket emerged from the shrub by the parking pad and put his pistol betweem my eyes.

可是当我手里拿着肯德基炸鸡走出车库时,一个身材圆胖、留着短髭、头戴绒线帽、身穿深色尼龙夹克的年轻人从停车处旁的灌木丛中钻出来,把手枪顶在我的双眼之间。

3. The landscape is a perfect dream.

这景色美极了。

4. This is the very book I’ve been looking for.

这正是我一直在找的书。

5. Mrs. Walkins waited to hear how others took the news.

华京斯太太等着看别人听了这个消息后的反应。

例1的名词转换成了动词:例2的介词也转换成了动词;例3的名词转?成了形容词;例4的形容词转换成了副词;例5的连词转换成为名词。

二、套用成语

英、汉语言成语丰富,但由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完全对应、等值的很少。有的结构相似,但喻义却差距很大。如何把英语成语译成汉语,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人套用喻义相似或一致的汉语成语来对译,不拘形同,只求神似,通过变通,在整体效果上达到一致,倒也不失为一种应变的办法。请看以下例子:

1. I warned him not to change his job but now he is forced to work for a company that is losing money. He has made his bed and now he must lie in it.

我警告过他别调换工作他不听,现在他不得不在一家赔钱的公司里工作。他是自作自受。

2. We’ve each got to come down quite definitely on this matter; it’s no good sitting on the fence.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件事上明确表态,骑墙是没有好处的。

3. Go down to the depot as early as you can; because it is the early bird that catches the worm; and if you get there after ten o’clock the best of the stuff has been sold.

尽可能早点去仓库,捷足先登,要是你十点以后才到,好东西就都卖完了。

4. I wanted Mother’s present to be a surprise; now you’ve gone and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

我本想妈妈的礼物不让她知道,使她感到意外,可你却泄露出来了,

5. Those who made large profits out of illegally selling rationed goods during World War II were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法倒卖配售物资而发了大财的人是混水摸鱼。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套用的汉语成语是广义的,并非仅限于四字词组。尽管如此,这种套用须持慎重态度,不仅得注意成语本身的意义,还得注意文体及成语所处的上下文。稍有不慎,便会顾此失彼,使译文与原文相悖。

三、更换喻体

比喻这种修辞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得比较普遍,但由于英汉比喻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各异,比喻同一种事物所使用的喻体却不尽相同。例如,英语中有“as timid as a rabbit”这样的比喻,喻体是兔;汉语中也有与“胆怯”相联系的不是兔而是鼠。尽管喻体不同,但其内涵意义是一致的。为了兼顾英汉语言双方的文化和表达习惯,我们只能舍弃形式上的一致而求意义的等值。因此,在保证语言的交际效果不变的条件下,我们是可以而且必须变通处理,更换喻体的。请看以下例子:

1. The first that I remember with clarity was that Little-John-Aunt-Carrie’s-other-nephew had started school on the same day as I did and had taken to it like a duck to water.

我能清楚记得的第一次,是“卡丽舅妈的另一个外甥小约翰”与我同一天上学,而且他如鱼得水似地喜欢上学。

2. Last Week I was dragged out of a river like a drowned rat

上星期我从河里被捞起来,全身湿透,有如落汤鸡。

3. I could feel the goose bumps rise on my back. 我(听后)感到背上 起了鸡皮疙瘩。

4. She is really a duck, he thought. 她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鸟,他想。

5. 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马。

例1和2是明喻,英语的喻体为“鸭”和“鼠”,译为汉语时则更换成了“鱼”和“鸡”:例3至例5均是隐喻,喻体由“鹅”、“鸭”“羊”分别更换为了“鸡”、“鸟”、“马”。经过这种变通处理,两种语言中比喻的相似点达到了对等的修辞效果。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

四、改变说法

中英两个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对“否定”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是一例:“英语中有些肯定形式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常需改成否定的形式;英语中有些否定形式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又常需改成肯定形式。” 同样,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也反映到语言中来。汉语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说,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前面,而把待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后面。英语的表达却正好相反。请看以下例证:

1. He has seen little of life. 他不懂什么世故。

试比较:他只懂很少世故。

2. An opportunity is not likely to repeat itself. 良机难再。

试比较:机会不可能再重复。

3.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可是我们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4. After you! 你(先)请!

5. He joined the army three years back. 他是三年前参军的。

篇7

词汇是英语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英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最基本的词汇,英语就失去了实际的交流工具的意义。学生在表达英语时,如果词汇贫乏,词义不清,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其英语表达的障碍和理解的困难,daneman曾经说过:“词汇对于语言来说就像砖对于建筑一样重要。”可见词汇对于英语的基础性作用之大,它是构成英语的三大因素之一。英语是世界运用最广泛语言,其词汇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初中英语词汇的掌握得当,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因此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 英语词汇教学重视度不够,教学现状堪忧

新课标英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改编制定的,教材共无册,适合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使用,其中涉及1600以上的生词。如何让学生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既学会掌握理解生词,又让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是目前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们所遇到的一大难题。许多一线教师花费诸多精力在英语词汇教学之上,但是学生学习效率却极为低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笔者就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1.1创设语境教学模式缺失,学生对词汇理解浮于表面

英语中的所有词汇都是有特定含义的,在其含义的背景之下都有合适的语境,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词汇含义,创设英语学习的语境是不可缺失的,它是构成词汇的要素。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即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英语词汇的基本意义和具体意义,并达到能够在口语中表达自如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少让学生领悟词汇包含的语境,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的含义,缺乏对词汇的深刻理解。

1.2忽视英语语言文化内涵,词汇教学被孤立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方便人们交流沟通,它同样是作为欧美国家的文化现象出现于中学的课堂上,而作为文化现象的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也将受到英语母语国家文化的干预和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时不能忽视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内涵。但是在实际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却达不成此目标,由于英语教师本身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的初中英语课堂严重缺乏英语文化内涵课程,严重孤立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1.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词汇记忆方法枯燥

课堂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反馈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而且更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如今词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领着学生朗读熟悉单词,让学生掌握其发音,然后再讲解单词含义和用法,学生通过记笔记的方式把单词的用法含义记下,课堂外再进行单词的背诵。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但是却不符合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该模式下往往缺乏学习的趣味性,对英语单词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2 遵循英语词汇教学原则,强调词汇基础性教学

词汇教学之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处于基础性、重要性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词汇是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组成结构单位;另一方面,由于英语词汇非常丰富,英语表达方式又很灵活,如果学生缺乏对词汇含义的正切认识和理解,势必会影响其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如是说:学生学习英语如果词汇不过关,就不可能具备英语交流能力。

2.1结合单词音形义以及用法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单词

英语词汇的初步教学内容包括单词的读音、词形和含义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初期就是要建立词汇的读音和含义的联系,按照英语词汇的读写拼规则进行拼写形式的讲解。无论是涉及到形容词、介词、名字、动词或者人称代词等务必从此方面进行讲授,并要求学生达到能进行正确诵读、正确书写和理解的程度。对于单词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做适当微调,真正让学生词汇学习,无死角。

2.2创设语境开展教学,将词汇穿插于英语表达中

初步教学涉及的单词的读音、词形和含义三部分很大程度是将词汇进行孤立的看待,不便于学生长期记忆和理解。词汇教学知识英语教学的基础,英语表达是依赖于整个句子的表达。所以在词汇教学的深入阶段,词汇具体用法的教学就要通过创设教学语境来实现,正如语言学家弗斯所言:“每一个词当用于新的语境时,就是一个新词。”深刻强调了词汇教学中创设语境的重要性。

2.3改革词汇教学评价模式,科学合理开展词汇学习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与监督。形式单一的课堂默写评价模式,无法最大限地提升学生记忆词汇、运用词汇的能力,词汇的后续学习是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循环记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长期有效的记忆。心理学实验证明,学生对单个词汇的记忆达成至少要28次,同时,人的记忆存在每天递减50%的遗忘率,所以,对后续的词汇教学目的主要是改革评价模式帮助学生减少词汇的遗忘率。

3 以词汇教学为核心,把握初中英语教学

篇8

一、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价值的特点

英语文化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因此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价值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尊重。英语文化中的尊重包含对自我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在西方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亲人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尊重对方。第二,鼓励。在英语文化氛围中,家长一般都会鼓励孩子积极尝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自主的环境,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关爱。在英语文化中处处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二、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目标、方向、内容

(一)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目标、方向

新课标指出,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

(二)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内容

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内容具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国外地区地理情况的了解。第二,了解以英语为母语国家人们的个人生活、学习和家庭等情况。第三,充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对国家各个阶层社会群体的影响。第四,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事业机构。第五,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艺术等方面获得的成就。

三、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对英语文化的重视程度

初中英语科目不是中考的工具,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英语文化的关注,英语知识的传授以灌输为主,使得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十分有限。为此,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在其中融入更多的英语文化,通过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让初中英语更加西方化。

(二)将文化教育和现有的初中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往往是教师采用生硬、刻板的方式来对英语词句进行教学,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比较片面,学生学习英语就是应对考试,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凸显出文化价值。文化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需要教师首先通过学习加强对中西方英语差异的把握,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分析中西方英语文化价值。比如对于“honey”这个单词,“中国式英语”认为是蜂蜜的意思,而“西方式英语”这个单词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还具备甜蜜的隐性含义,可以作为一种比喻和象征,具有“亲爱的”含义。为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刻认识这个单词的含义,在开展英?Z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通过中西方文化渗透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眼界,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三)初中英语教学要深入挖掘和应用各类文化价值

篇9

关键字:物理教学 西北农村 多媒体技术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信息量大

西北农村学生知识面窄,当地经济比较落后,不能够反映出物理学在当今时代的广泛应用。如果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那么多媒体能够列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物理现象下的许多现代产品,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物理学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物理现象内容抽象,学生很难想象,而多媒体手段新颖,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彩而动感的图像资料,给学生展现多才多样的物理世界,并且能够将图形、文字、声音等集成于一起,丰富物理教学内容,将这些用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效果呈现给学生,整堂课体现出来的物理信息量大,并且反应出每一种物理现象,让物理现象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 展示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每一个物理量都有深刻的物理含义,但是有的物理含义非常抽象,学生光凭想象是理解不了其真正的含义,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的表示出来。比如说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学习电流的形成时,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光靠定义,学生觉得很抽象,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PPT中做一个电流形成过程的动画,把微观定义形象地转化为宏观定义,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含义,可以说一举多得。

3.做探究性实验

西北农村物理实验基础单薄,有的学校可能只有满足老师“讲“实验,而非做实验,导致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的出现问题,以致达不到教学目标。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先驱支配者,可以满足学校实验条件的欠缺,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验,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物理课本中的物理现象,而不需要做实际的实验。

二、 多媒体教学在农村物理教学的执行难点

1. 教师思想的陈旧

在西北农村,大多数老师都没有进行合格的教师培训,在他们的眼里有一句口头禅就是:“数学难,物理繁,化学公式记不完“这种观念,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对物理教学是以介绍物理公式,推导物理公式和在题海中应用物理公式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一个公式的物理概念、物理意义和每一个物理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得不到理解,从而产生了学生对物理应用的渺茫,使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没有一点乐趣。因为西北农村教师对物理本身理解的缺陷,使多媒体教学在西北农村教学中普遍使用是一个难点。

2. 教师知识的陈旧

处在西北农村初中的教师,一方面本身的学历比较低,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知识比较陈旧,因为在很多西北地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愿意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上班,再加上现在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出不如城镇的教育支出,导致年轻老师都不愿意去农村或者偏远的初中去教学,从而使农村老师的年龄比较偏大,并且这些老师的知识比较陈旧。教师年龄偏大和他们知识比较陈旧,导致他们对多媒体的应用也是一眼茫然,不知所措。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有直观性强,交流互动性强和教学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因此,作为一名处在西北农村的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技术正确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多媒体教学在西北农村物理教学中有效地结合起来。要对多媒体技术和西北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整合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三、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紧密结合的措施

1.体制的改变

目前我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增加了不少,特别是对多媒体教学在农村教育领域的增加。但是,由于农村教师本身的一些特点和教育体制的限制,国家的这些投入治标不治本。比如说建设多媒体教学,使用很多新的设备,占用大量的资源,可以教师在教学中根本没有将这些多媒体合理地使用到教学中来,更多的教师用来上上网而已。每年的假期(包括寒暑假),当地教育局会组织一些培训,大多数以青年教师为主,并且培训内容每年都差不多,什么建构主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的,教师教学没有根本的提升,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没有多大的作用。

2.教师提升自我能力

篇10

一、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含义分析

在现代教学当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才是情景教学法许多教师并不是非常的清楚。从情景教学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情景即是某种场合,这个场合与教学的内容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而教学则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知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在不同的工具辅助之下进行相关知识的传输。因此所谓的情景教学的本质含义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一个与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关联的场景,让学生在这种教学场景当中受到必要的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认知,最终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从上文的论述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特定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场景当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初中语文写作的情景教学。

(一)角色扮演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存在的较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文章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很强,从而无法在作文当中表达出一种较为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就应该加强学生的情感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能够融入更多的真情实感。而角色扮演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作文素材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深入到材料的内容当中去,在情感上与材料中的人物发生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有效的反应到写作的材料当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的感染力。

(二)生活体验

其实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许多内容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的素材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素材的丰富性。大部分的作文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都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配备一定的素材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搬至大自然或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能够与这些场景零距离接触,亲身体会书中所描述的意境,同时这也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电影教学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感染力与表达力相对较强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播放与作文主题类似的电影,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理解文章所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同时也可以学习到电影当中具体的艺术表达手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但是在使用电影作为教学的手段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把握好娱乐与教学的范围,做到娱乐与教学的同步提高。

三、结语

在当前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学就具有较大的必要性。在本文当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研究了情景教学的基本内涵,并总结了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倪岗.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建构及实施———基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69-74.

[2]郑斌斌.点燃学习激情感悟语文魅力———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三原则“稳、准、狠”[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9):128-129.

[3]陈静.自然之物寄人之豪情———以《沁园春•雪》为例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