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篇1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 创新型人才定义和素质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 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 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创造出新的物质和思想,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首先,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 个性特征鲜明、善于提出问题、富于挑战性、想象力丰富; 其次,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 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2 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与地方高校相比,军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有人将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表现概括为“四个简单”:(1)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2)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3)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4)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研究生教学本科化”是重要的原因。

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但目前我院研究生教学方式却呈现出“本科化”的怪现象,一定程度上成为本科阶段的翻版。一方面,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有大量重复。这可能与传统教育一向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关,任何阶段的学习都是从零开始。尽管这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来自不同高校、专业基础不同的研究生的需要,但它也限制了研究生的跳跃式学习、自行完整知识结构的积极性。对本科所学内容大规模重复导致的另一个弊端是限于课时,一些含金量高的课程只能被压缩或舍弃,研究生教育中前沿类、方法类、实践类、跨学科课程比例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授课的方式也与本科教育大同小异:以上大课为主,老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引导、交流与讨论。现在我们院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学员表现与国外研究生珍惜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同,我院的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观念比较淡薄。校内举办的一些专业讲座门可罗雀,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都是常有之事。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1)军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僵化,长期被动地接受导师灌输的知识,习惯于“记”和“答”,“问”和“想”的能力不足;(2)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以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于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表现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

3 从教学上培养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要改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就必须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子上铲除孳生它们的毒芽。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着手,提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

3.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创新素质的要求, 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框架, 科学设置课程,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敏捷的创新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向上的创新人格、独特的人文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等素质。因此,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研究生, 必须围绕创新素质要求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包括技能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体能教育模块、思维方法和人文修养模块等, 并以此体系框架具体设置课程。

3.2调整教学方式

与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由系统传授转向专题指导;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会思考;由被动吸纳转向主动创新。“本科化”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调整教学方式。

3.3倡导学术交流

倡导学术交流,就是要多方搭台,增强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学院可以成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团体,院校给予经费支持,给与指导,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动。由学生自发举办的小型交流会或是学术论坛形式相对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学院也尽力创造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到课题组进行专题报告,或是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都是可行的途径。聘任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举办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4 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作为军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保障, 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因此, 以研究生教学工作为核心, 加强研究生教育建设,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我院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

[2] 李达丽.“三助”工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

篇2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着力点;培养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呼唤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突破口。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上层,代表着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育学研究生作为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其科研创新能力关系中国教育的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探讨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和策略势在必行。

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理论、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对知识的再创造或对于事物规律的再认识,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者孟万金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创新能力排在重要程度的首位。可见,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中之重,是最核心的要素。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着力点

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和教育研究的灵活性。因此,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其他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笔者认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5个。

1.培养教育学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陶行知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教育学研究生应该强化问题意识,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继承,从跨学科、多维理论视角思考问题,尝试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2.培养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育研究中,许多教育问题不是研究者个人的力量就能解决的。因此,教育科研创新需要研究生具有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坚定不移的信念、锲而不舍的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魄力、不计个人得失与合作团队共攻难关的心胸,这样才能在科研创新中克服种种困难,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合作效应,最终实现教育科研创新的理想。

3.培养教育学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教育学研究生应该保持一颗好奇心,多读书、多思考,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及时记录顿悟和灵感,同时辩证地看待问题,把“求同”与“求异”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研究成果。

4.培养教育学研究生的历史、国际和本土视野

视野决定高度。教育科研创新需要教育学研究生具备历史、国际和本土视野。以史为鉴才能开拓创新,我们需要对前人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梳理或总结,使其系统化,或者赋予其新的解释,进行创造性丰富和发展。另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们应该找寻世界教育图像中的中国坐标,把教育研究放在国际视野下进行审视,批判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等;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坚守本土视野,把教育研究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本土视野审视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

5.培养教育学研究生实践关怀和教育实验的能力

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创新的活水源头。教育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引领实践,因此教育科研创新需要培养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践关怀和教育实验能力。教育学研究生应该深入教育实践,读懂教育、读懂学校、读懂校长、读懂教师、读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实验和教育研究,架起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使教育理论能够真正引领和指导教育实践。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影响到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科研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探寻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研究生应制订学习和科研计划,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教育学研究生作为教育研究的主体,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和科研计划,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教育学研究生不仅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持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中发现真问题,不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习惯,主动接受新理论和新思想,大胆假设,合理质疑和联想;努力将科研意识转化为科研行动,变“要我搞科研”为“我要搞科研”,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尝试科研创新。

2.研究生导师应言传身教,指导研究生科研创新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思想引领者,导师自身所具备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激励和影响着研究生对学术的执著和对科研创新的追求与渴望。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和科研创新追求熏陶和教育自己的研究生,引领其进行科研创新。

3.完善课程设置,夯实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基础

课程是培养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我们应该完善研究生课程设置,实现课程多元化,符合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一方面,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另一方面,增加跨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跨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科研创新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法,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

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研讨、学生成果展示(汇报)与教师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让课堂成为学术交流与争鸣辩论的主阵地。

5.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助力研究生科研创新

在评价研究生教育科研创新时,除了量化评价,还应适当考虑研究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为科研创新的研究生及其导师颁发荣誉证书或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另外,要鼓励研究生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激发科研创新的欲望和灵感,在相互激励与帮助中进行科研创新。

6.营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推进研究生科研创新

思想自由是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重中之重,营造“自由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才能真正推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一方面,我们要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更新图书资料,让研究生能够及时了解教育学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知识;另一方面,要邀请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定期举行学术沙龙、学术论文大赛和学术成果展示等活动,为研究生提供科研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使研究生置身于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参与各种学术讨论和辩论,进而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推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

参考文献:

篇3

十以来,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举措。大学生科研立项是国家鼓励在校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所制定的政策。结合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的情况,探索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口腔医学;医学生;科研

十以来,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举措。创新的核心是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持创新的关键,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1]。科研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活动,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在这一复杂的认识过程中,遇到挫折、困难都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将课题继续研究下去,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对医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增强学生进行医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2010年我校制订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我校学生立项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的情况,探索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重项目的可行性

选定一个设计合理、起点高同时难度又不大的课题,是创新训练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条件[3]。从立项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视野的宽度,切忌好高骛远。在选题时要注意课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科研要立足于实际应用,落脚于临床实践。科研经费是立项可行性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课题设计时需要做好经费预算,尽量控制在规定预算内,这样可以保证科研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课题不能选的偏难、偏大。知识储备、科研应用和经费预算是学生科研立项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着重指导以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2强调综合素质能力

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并形成最终成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条件。在科研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包括学术上和人员协调看上的。这时需要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资料的查找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清除实验中的问题和障碍。在科研中,有些实验指标需要应用特殊实验技术,这些技术在课堂上是无法学到的,学生需要协调沟通相关专业的教师请教,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在反复操作中掌握该项技能,这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理论及操作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此外,科研中的资料查找不单局限在本专业的知识上,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同时会有国外文献的查找,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翻译专业文献并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整个科研团队的精诚协作,每个成员需要有团队精神,做好成员间的协调和沟通是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答辩过程中需要通过专家的审议,提问,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社会提供了高竞争力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3体现口腔专业特点

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是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始学习口腔专业课,这相比于国外的从一年级涉及专业课程的时间较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认识没有达到逐渐融合的水平,大量的专业课内容使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弱,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也较短。学生科研立项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口腔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口腔专业方向的项目,调动学生对口腔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将口腔临床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中。

4总结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生科研立项全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以及人员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医学生的特点就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科研项目研究为医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对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无疑是有着无法比拟的积极的影响。现今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有文凭会看病,而是要求看好病,能沟通,会创新,综合能力过硬的优秀医学人才。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社会的需要,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朝着多元化,创新型发展,这为高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戴振东,吴庆宪.大学本科教育中创新意识培育的试验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10):82-85.

[2]梁瑛琦,金可可,宋张娟.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5-6.

篇4

1 现今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科研创新关注少

许多学生认为科研活动比较深奥,需要大量的资金、专业的团队、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实验,所得到的成果都是对人类和社会有巨大的帮助,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无法完成这些.这种认识会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参加科研活动,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减少了创新机会.

1.2 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已具有科研创新精神的学生的问题在于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遇到的瓶颈,无法及时找出正确的方向,从而让他们失去信心,创新终止.生物专业的科研创新离不开实验,以及实验要求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多样性,更加需要一个专业的导师,适当地为他们授业解惑,促进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1.3 学校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关注少

目前,高校清楚科研的重要性,但是只重视科研在教师中的作用,而对学生的宣传缺乏力度,在评优奖励制度上仍然是成绩第一的传统制度,对于科研创新很少有相关评定,也就是说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参与科研,鼓励学生在科研上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对科研活动认识不清,参与的积极性不强的原因.学校宣传度不够,说明其对学生参与科研的关注度不够.大多数本科生都缺乏动手能力,知识经验流于书本,对于实践和创新,表现出明显的信心不足,因而需要学校加强鼓励制度.

2 培养生物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的途径

2.1 提高学生对科研创新的认识

社会竞争大,压力大,作为一名本科生,摆在面前有两条路,继续深造或者直接工作,无论哪一种选择,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立足,更好地服务和建设社会.因而在根本上,本科生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科研创新精神.生物专业的科研创新来自实验,因此在平常的实验中,本科生可以主动地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如在研究光照对植物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中,在确定实验方向后,就要查找资料,设计处理的光照强度,在正式实验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种植过程中,植物幼苗的死亡,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控制性不强等),需要学生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因素,从而解决问题,使实验继续进行;后期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则要求学生耐心、细心,出现问题时和教师一起商讨.整个实验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外,多参加一些竞赛也有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好胜心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在比赛中学生需要考虑怎么做才能赢得胜利,这其实就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锻炼能力,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丰富的知识.所有的科研创新都来自于扎实的知识基础,因而,充实知识也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实验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应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增加与科研活动相关的课程,并纳入学分,明确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开设集思广益的小课堂,让学生对问题随心所欲地进行探究和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对于像生物这样实验多的专业,应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尤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研究.在进行过验证性实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于自己仍然想知道和想了解的其它问题进行实验,即有想法就要抓紧时间验证,不要让这个想法消失.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自主选定一个研究课题,从收集资料、设计实验到得出结论、分析结论都由小组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乐趣,提高他们科研创新的精神.

2.3 强化科研创新教育

高校应该针对学生开展大量的学术报告,收集一些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成果,让学生了解科研创新究竟是怎样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科研并非想象中那么复杂.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近距离地感受科研的气息,从而激发他们科研创新的欲望.学校可以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改变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无序状态以及参赛就为评奖的心态,鼓励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科研创新.根据专业和年级的特点,制定出相应具体的培养方法和培养任务.科研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摆脱应试教育带给本科生的影响,就要从开始做起.对于刚迈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大学是新奇的、未知的、怀有期待的,因而是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精神的好时机,应对其传播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大学要重点培养创新能力,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接受和关注科研创新.

2.4 培养坚实的师资队伍

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我国的教育方式大多是灌输式的教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动脑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听,不愿意或者不主动思考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自然低下.因而想要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摆脱固有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鼓励式教学,哪怕学生做了一点小事都要对其进行很大的鼓励,在课堂上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自然比较强.其次,学校要关注教师的科研创新水平.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研水平,因而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不断提高科研创新的意识和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传播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教师和学生一起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寻找课题、收集资料、发现突破口及撰写报告,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校要鼓励教师率先参加科研创新活动,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结合前沿的科学问题,选择一个科研项目来研究,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科研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

2.5 提供资金支持

篇5

关键词:科研课题;高师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23-03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一体,所以探索依托科研课题,与科研的基础平台:毕业论文、创新杯、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师院校学生参加科研的重要性

当前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对学生参与科研不够重视,认为高师院校的任务是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而中学教师的教学不需要科研,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随着专业开设的多元化,不少高师院校都不同程度开设了非师范专业;同时,随着学生就业的多元化,不少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教师工作。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学会进行科研工作,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是重要的。由于对学生参与科研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导致这些院校的学生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毕业论文工作和质量受到影响。高校教学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系统、深、专、精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把科学研究因素引入教学研究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科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科学研究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打交道中,学会了处理多种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依托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生物学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一样,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又具有学科基础广泛,学科交叉、传递信息量大等特点,所涉及的科研课题,有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农业生产的研究;有微观方面的研究又有宏观方面的研究。因此根据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和特点,我们多样化地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立项科研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是高师院校学生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措施之一。为此,学院在毕业论文的教学中,鼓励教师依据其承担的科研课题和内容,划分为若干小课题,由专家审定后面向学生,由学生选择承担开展论文工作。如周歧海教授、博士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广西基金的“黑叶猴的觅食生物学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课题,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划分为“黑叶猴理毛行为观察”、“黑叶猴食物选择及食物量研究”、“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等小项目,面向学生,由学生自由选题。实践证明,这种参与重大课题研究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不少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后仍师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如2000级的黄中豪、韦显盛同学本科时毕业论文由黄乘明教授指导,本科毕业后仍师从黄乘明教授读硕,开展“弄岗黑叶猴的觅食生态学”和“扶绥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栖息地利用”研究;另唐绍清、秦新民、邓业成、周善义教授等也将自己承担国家资助自然基金项目和区课题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小课题给学生研究,这种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自主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课题的深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承担国家、区级等项目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多数教师从事的仅仅是校级项目、自选项目或探究性项目的课题。因此,将这些项目和课题作为学生课外小科研的内容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发挥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途径之一。多年来,仅石贵玉教授就指导学生从事诸如“复合多效唑对、水仙花的矮化效应”、“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效应”、“环境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等几方面的课题,近35人的毕业论文,10人次获得了优秀论文,其中有的研究成果经重复实验和整理,发表在“生物物理学报”、“广西植物”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

3.地方特色资源研究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院生物学专业涉及的研究课题广泛。因此在开设毕业论文选题上也根据广西地方特色资源开设这类的选题供学生选择。这样既扩大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又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研究开发,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增强深入研究地方特色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特色资源的思想意识。

4.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杯”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和老师一道开展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同时依托科研课题开展各类科技竞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极为重要。“创新杯”、“挑战杯”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科学能力。为此每年学院领导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以学院和学校“创新杯”,继而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业为载体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年来,梁士楚教授、薛跃规教授、马姜明教授、石贵玉教授、谢强副教授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课题组开展研究,成果参加学校、全国的“创新杯”、“挑战杯”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如薛跃规教授指导的“湘西洛塔植物区系开发利用研究”获全国第六届“挑战杯”二等奖;“大石围及其周围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获第七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近几年来,我院学生获校“创新杯”一等奖6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3名,贾金生同学获二项国家发明奖,这些成绩给学校、学院增添光彩,又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开拓了创新精神,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

5.中学课改研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部分是将来的中学教师,而与中学广大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改革现正在我国中学开展,因此,在大学期间让学生接受相关中学课程改革的信息,开展课程改革的探讨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很必要的。几年来,依据所承担的各种教学研究课题,我们有针对性地设置这方面的毕业论文课题,供学生选择。如杨华副教授指导的“试论研究性学习”、“广西中学生物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肖邦裕副教授指导的“新课程的生物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中学生生物学学习态度的探讨”等。这些是杨华副教授等承担的国家、区课题所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和中学课程改革紧密相关的研究。这种做法一是扩大了选题范围,提高了学生兴趣;二是增强了学生的改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课程改革的基础。

6.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逐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在指导上,导师工作应重在“导”字上,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极思考,综合分析,完成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实验过程和撰写工作。所以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提高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我们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指导中,除要求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外,同时要求指导教师精心悉意、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另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进行期间,定期检查各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保证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如期进行。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传授操作技能实验和一些较简单的综合性实验;实验是在教师和实验员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学生按实验步骤“药方抓药”样机械进行实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后继课程毕业论文的教学。为此我们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开设了设计性试验。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提出试验题目,由学生查资料、设计试验方案,然后开放实验室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论文,讨论发言,评分等。如2002~2004级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实验中,学生对“果蝇一对因子的杂交”实验、“果蝇二对因子的杂交”实验、“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进行了实验设计,然后独立进行实验,最后整理实验结果撰写每个实验的小论文,在课堂上宣读论文和讨论实验结果。由于实验是综合性的实验,实验的准备、药品配制、实验操作、数据整理、论文撰写都是独立完成,同时论文的撰写与毕业论文撰写格式大体相同,这不仅培养学生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实验操作、结果整理和分析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课程还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

总之,课外科研、毕业论文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多年来我们在制定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相关文件,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依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依托科研课题,多样化地开设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选题,使得本科课外科研、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兴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高师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述兴.提高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91-94.

[2]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3]聂麦茜,蒋欣,吴蔓莉.毕业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问题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6,25(3):45.

[4]乔海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5]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

[6]王任翔,侯美珍,谢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216.

[7]石贵玉.提高高师生命科学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篇6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实践中,运用知识和理论,不断提供有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可归纳为构建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转化的能力[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中,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程不仅为各学科研究生提升数学基础、培养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工科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影响明显,具体表现在对工程技术问题的处理上后劲不足、理论深度不够。随着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数学已成为关键技术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数学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念和实践。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教学现状

相对于本科教育是使学生在相关领域内初步建立起基本知识体系和具有一些基本的能力,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掌握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任务,因此,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和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数学为基础,数学课程对于工科研究生打牢学科基础、培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科专业的需要,又要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目前各院校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大都在一年级进行,一般两学期都安排有数学课程,但有的培养单位的数学课程只在第一学期开设,数学教育在时间上投入明显不够,存在着数学公共课程设置较多、课程体系较复杂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各学科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在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设置上,多数院校按通识课程、应用数学基础课程、近代数学课程等模块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公共课程设置较多,课程体系较复杂,有的课程开设的层次偏低,不利于研究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好数学思维方法,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有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不是为提高专业研究能力拓展数学基础选课,而是选择容易得到学分的课程,知识结构构建不完整,学习中没有感受到数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3.教学资源较紧张,数学课程多数是采取大班授课,多数课堂仍沿用本科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及功能大多仍只停留于教材知识传授[3],讲授内容过细,重演绎推导、轻科研和创新中最珍贵的数学理性思维训练,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明显不足,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4.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度较大,或与本科课程的部分内容有重复,没有很好地整合,教材或讲授内容过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5.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开展研究工作的数学基础薄弱。另外,虽然课程学习时间是一年,但学生两学期选课门数或学分数量差别较大,不太均衡,并且有些专业第二学期没有设置数学课程。

二、数学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工作,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两个阶段。后阶段主要以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等体现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性表现为既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综合知识素养,又能以学科背景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而课程学习阶段是学生打好研究基础,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的一个过程。在这一段,数学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学教育不仅为后继课程提供工具,并为研究打下数学基础,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数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尤其是抽象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都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反映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做出科学预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设计模型,从而解决问题的一个创新过程。今天的技术科学如信息、航天、材料、环境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其中信息科学与数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如信息安全、网络搜索、图像处理等。因此在工科研究生教育中,开设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工科研究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5]。

三、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探索创新能力培养

工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所开展的科学研究,需要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堂教学与本科生教学要有区别,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数学课程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优化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加强与培养单位的沟通协调,在数学课程的设置上兼顾研究生来自不同学校的背景,不同的数学基础。对于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要兼顾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特点。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我校相关学科,如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和研究基础,设置的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主要有“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图论及其应用”、“数值计算理论与技术”或“数值分析”、“应用泛函分析”等学位课,多数课程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都可选修,根据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工科研究生至少应选修一门课程。我们通过梳理和分类组合所设置的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研究生创新教育对数学素养的要求优化了数学课程结构,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教学对象较复杂,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大班教学模式,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抓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是根本,使他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手段,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6]。数学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例子、数学分支的产生和发展,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教学,要把讲授重点放在实际问题背景与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联系上,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领悟到数学理论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对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不论是定义、定理、公式等基本理论,还是运算、求解方法技巧等基本计算,可以讲授式和启发式为主,并以问题为驱动,体现研究式的教学过程,改变过去多讲、细讲、讲透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结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用切身体会启迪学生思维,再现数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是多数专业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矩阵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工具。我们在教学中突出矩阵相关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矩阵QR分解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矩阵规范型在系统解耦分析中的应用、矩阵微分在最优化理论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授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时,通过与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实例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矩阵分析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激发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论及其求解思想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图论及其应用作为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很多工科高校中得到了重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本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图论的一些知识,面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我们按照的模式开展教学。“求同”是指要摸清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共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应有一个基本的公共要求;“存异”是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力争在教学中保留同学们对图论这门课程知识需求的不同。实施这样的教学,既要在课堂教学中透彻讲解基本概念,增加课程的科普性和应用性,又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课程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例如讲到最优二叉树时,我们引出通信的编码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善。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出版的研究生教材《图论及其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算法思想,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图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数值计算理论与技术课程注重对学生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及独立设计算法的能力的培养,重视现代数值分析理论基础的教学,体现学科的前沿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按照教材传授知识,教学中要结合工程中实际问题背景介绍数值分析的算法思想,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理论和新方法,重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设计求解算法。改变教学中偏重于数值分析理论推导,忽视算法程序设计和上机实现的教学过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检查,将应用背景问题与数值计算问题相结合教学,通过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来突出对算法稳定性、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算法的优缺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与课程评价结合,改进考核方式,我们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实行平时开放练习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成绩考核方式。平时开放练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延拓,需要学生通过查阅一些参考书和文献才能完成;另一部分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的题目,需要上机实现。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数学应用,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数学课程教学中要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校的一些专业在本科阶段已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多数培养单位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数学建模相关课程,但是实际上工科研究生中受过数学建模教育的学生并不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不足。数学建模是连接数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问题的一座桥梁,培养数学建模能力是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中,我们提出增开数学建模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对“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培养和渗透,而且要创造条件进行“课赛结合”,将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通过指导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校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一等奖二项,二、三等奖十余项,获得市级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十余项,不断提高了创新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中,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注意教师梯队建设,选派责任心强、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承担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实行研究生课程试讲制的前提下,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培养年轻教师,有5名新进的博士青年教师成为研究生数学课程主讲教师,其中有的已讲授课程3轮以上。他们将宽广的知识面、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扩展了工科研究生的学术眼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推动了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篇7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科研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95-02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而数学实验课程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数学实验课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数学实验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数学实验方法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数学家的工作方式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变,数学的性质正在被计算机改变;数学正在成为一门实验科学[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各种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平台随之出现,如:Matlab、Mathematica、MathCAD等,这些软件不但可以基于函数作图,进行符号代数运算,而且可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为数学实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在国外,1989年,美国Mount Holyoke College的数学系开设了当时称为数学实验室的数学实验课,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于1997年出版了《数学实验室》一书。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用数学实验进行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1991年《实验数学》季刊的问世也推动了数学实验的发展。

在国内,1995年在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理科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项目”的总体构想报告中把数学实验列为高校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基础课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一些高校如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开设数学实验课,将这项改革付诸实践[3,4]。2000年,在教育部高教司主持编纂出版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系列报告》的《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中,把数学实验列为高校理科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并明确指出了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等[5]。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数学实验在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数学实验这种新的数学学习及研究方法。

一、数学实验的教学状况及现存问题

目前,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至少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教学理念上,学校普遍比较重视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够重视数学实验课程在拓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学校往往把数学实验课程看作是次要课程或理论课程的练习版,而忽略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谈不上制定其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所以数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2.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为重点,对探究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以及拓展性实验的学习课时少;普遍强调对程序语言、程序内容、程序步骤的细节性描述,很少有程序思想、程序设计思路等内容。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针对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学生普遍在教师示范下进行数学实验,或者根据教材自我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往往直接传授解决办法,而缺乏引导,这样,数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效果就无法体现。另外,数学实验教学中缺乏教与学的自由度,过分强调教学要求的统一性,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一些学生的创新设想很难实现。

二、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内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创新是学生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拓展,兴趣与创新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因此,在国家号召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大环境下,我们在讲授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应让学生重点学习探究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以及拓展性实验,即在讲授程序语言、程序内容、程序步骤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程序思想、程序设计思路等内容的引导。我国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自主申请的研究项目三种。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把数学实验课程与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紧密结合。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入探究性实验,把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引入应用性实验,把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拓展性实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在数学实验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兴趣和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除去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外,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分组讨论,讨论对象自由结合,讨论时间自由选择,课下可以延续课堂的讨论。在课堂上,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实验。对于应用性实验,我们结合数学建模课程,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模型的魅力。对于探究性实验,我们结合已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从中提出问题,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朝着预先设计的方向提出实验方案,预测可能的结果,然后学生进行数学实验,验证猜想,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学、获得知识。对于拓展性实验,我们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创新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教师从科研项目中提出问题,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设计多个实验方案,进行数学实验,最后找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或者最优的实验方案,得出结论。这种模式重点不再是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对过程和结论的探索和创造,学生以一种发现数学问题的方式进行发现式学习。数学实验课程不但为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创新活动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形成了一种科研创新与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使学生逐步成长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近两年,我校理学院每年近90%以上的二年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了校级数学建模竞赛,选拨出的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国家奖的获奖率以及总体获奖率在逐年上升并连续创历史新高。每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并且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获批项数也在逐年上升。另外,部分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本科生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在更高层次上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分工合作能力等,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扩展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空间。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实验兴趣,鼓励学生钻研实验,我们建立了开放实验室,由学习兴趣小组轮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研究,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时间以及实验条件的自由度。

针对数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我们重新全面确立课程考核体系,使课程考核从单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考核,向既考核教学过程又考核第二课堂过渡,从单纯考核知识掌握的程度,向既考核知识又考核能力的综合性考核过渡。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笔试成绩,第二部分是实验考查与创新设计,第三部分是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此部分属于附加分值,在总成绩的基础上直接加分,即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导师的科研课题等,根据参与程度与级别直接加分。这样强化了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增强了学生创新的原动力,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另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自由选择科研创新活动的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改革让学生不会只对书本知识进行机械记忆,而是普遍认识到数学素质、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新华网,2012.

[2]郑毓信,王宪昌,蔡仲著.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姜启源.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1999,(5).

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26-02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和实践性,其学科内容不仅包括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而且包括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论。[1]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大型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各类新的工程技术问题也不断涌现。这给广大土建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舞台,同时也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是我国土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在新的形势下,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师应具备以下能力: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领导能力;能胜任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具有终身学习和保持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与习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胜任复杂多变的职业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不仅要拥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当前,社会在不断地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工程课题复杂多变,科研创新能力既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的法宝,也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舞台的尖兵利器。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为例,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当今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试图探索一套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以提高土木工程以及相近工科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我国的土木工程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力量。

一、当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整体状况

自1999年以来,经过13年的扩招,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已经突破700万大关,在数量上居世界首位,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的总人口量。[2]理论上,数目庞大的工程技术人员往往能迅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就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而言,这庞大的基数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工程科研创新能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就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工程问题,相反,在这繁荣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我国高校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缺陷,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现今世界绝大多数高新工程技术及创新设计方案仍旧出自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等层次的学生相比,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工程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是远远落后的,初出茅庐的本科毕业生科研素养不高,甚至工作多年的工程师的科研创新水平仍旧相对较低,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据统计,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0∶1,但我国高校科研创新的主体人员却集中在占人数比例相对较低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中。[3]这样巨大的反差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本科生总体上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但同时也说明,我国高校的科研创新存在巨大的潜力。本科生充满朝气,思维活跃,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能突破传统思想的约束,从而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因此,高校如能采取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积极调动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充分挖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能为我国的科研事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二、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调查

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及相近工科专业的四年级本科生为对象展开随机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一群体,主要考虑到大四本科生已经经过近三年半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短期的专业实践实习,他们对个人能力、个人的培养需求、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以及所学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经有了较系统的、较深入的认识,针对这一群体的调查更能反映问题,也更有利于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此次随机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62份,回收率87%。调查采用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科专业本科生个人的教育培养定位、个人的志趣方向、个人科研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估、对现行教育培养模式的认同感以及对培养模式改革方向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有65.5%的被调查者赞同在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重点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有84.9%的被调查者对在学期间参与各类科研创新活动非常感兴趣,但只有20.7%的被调查者对于本专业方向的创新科研非常感兴趣;有73.6%和和21.8%的被调查者自我评估其科研创新能力水平为一般和不强。调查还发现,90%以上的被调查者强烈不认同目前的教育培养模式和考核机制,认为必须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变革。

对调查结果简单分析可知,目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较高,但该群体总体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待提高。

该群体对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跨度大,随意性强。因此,对于本科生群体的科研创新意识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使本科生发散性思维较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能保证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导致本科生群体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有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客观上,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主观上,主要是我国的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采用知识灌输式的培养模式,使得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求知型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创新意识得不到提高。此外,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能力考查依然依赖于应试教育的卷面分数,使得学生过多地关注考试得分,而不是自我能力的提高。

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1.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合理分配

师资是一个专业的灵魂。教师是学生的灵魂规划师。

在师资的引进中,土木工程专业更应该倾向于吸纳富有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科研经验的工作者,因为这些工作者长期站在专业的前沿,他们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而且对于专业的发展方向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完整地传授教材理论,更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更多的前沿课题和实际工程问题。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引导和激励学生向科研创新方向发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探讨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在师资力量的分配上,应当考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工作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任务分配上,建议中老年教师多承担低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是因为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都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足够的科研底蕴和工程经验。因为中老年教师具有长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积累,已经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他们对学科和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由他们担任低年级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更容易讲解透彻,也更有助于本科生打好基础,同时也能从思想上对本科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本科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建议中青年教师多承担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是因为中青年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思维活跃,能接触到土木工程学科最前沿的研究课题,由他们承担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往往能站在学科的制高点上看待和讲解问题,这将有助于开拓本科生的视野,培养其科研创新意识。

2.课堂规模与教学模式

课堂是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激发器。

考虑到学生规模和教学资源的限制,目前很多地方高校都采用大班授课模式。大班授课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加课堂信息容量,从而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但是大班授课模式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这种授课模式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听课学生规模较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就很难准确掌控讲授知识的重点群体和讲课深度;其次,由于大班学生规模较大,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做到与大多数学生的深度互动,这就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学生处于被灌输,被强化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没有被调到起来,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不到引导和开发,知识面得不到拓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前人已经证明了的知识,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实现课堂规模的控制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首要问题。在课堂规模控制上,应缩减课堂人数规模,在本科新生入学后即进行学习能力和志趣爱好测评,依据测评结果将能力爱好相近的学生分为适当规模的小班,并以此来编制教学培养计划并分配合适的教师。

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尽管多年来一直在倡导改革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教师“讲”、学生“听”仍然是绝大多数教师的首选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互动,同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造成学生毕业后其知识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为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提出与当前生产和工程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与所讲授的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们参与交流探讨,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增强学生们的主动求知意识和专业学习兴趣。在课堂时间使用上,还应把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考虑进去,使思考时间达到一定的比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个比例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这样既能满足课堂教学容量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对于科研创新的思考。

3.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依赖课程考试分数,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新形势要求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功,又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还应当重视专业理论知识以外的创新能力培养。具体考核时,建议采取“5+3+2”的综合考核模式,即专业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50%,专业实践能力占总成绩的30%,剩下的20%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科研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多目标、多标准的考核方式,也即只要学生在任意一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表现平平,也视为考核合格。灵活的考核方式给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留出了较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空间。

4.导师制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导师是学生科研创新的助跑者,是学生科研创新的引路人。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研究生而设立的,而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行的是辅导员管理制,这主要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师资力量相对紧张,师生比例相对偏高造成的。[4]随着本科生规模的扩大,辅导员管理制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均已经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

本科生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为了加强对本科生的引导和管理,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为了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对导师制的看法,笔者也做了随机调查,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有74.7%的学生期望在学期间得到导师的指导,有83.9%的学生对于导师的期望在于导师能直接指导其进行科研创新工作,而不是导师的名气(期望导师名气的仅占5.7%)。这说明本科生对于导师的期望趋于实际,而不是虚无。

可见,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行导师制既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仅依靠在校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明显紧张,同时实践资源相对匮乏。因此,为了解决导师不足的问题,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高校可以考虑向企业和科研院所伸出橄榄枝,大力招揽在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方面工作在科研和土木工程一线的工程师作为导师,从而增加导师的基数,以合约的形式联合培养学生。

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在学期间即能进入工程的前沿,遇到更加实际、具体的问题,并能在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知识视野、提高科研素养、积累工作经验,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工作,进而获得企业的青睐。这种培养模式尤其适合实践性很强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也是高校、学生和企业合作共赢,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当前,社会在不断地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工程课题复杂多变,科研创新能力既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的法宝,也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舞台的尖兵利器。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是我国土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我们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不仅要拥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本文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为例,通过调查了解了当今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了解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探讨了提高土木工程以及相近工科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的工作为新时期相关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军,张猛,王建强,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40-144.

[2]朱娴,吴涧.研究教学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5):108-112.

篇9

党的十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基础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输送者,是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也日渐显露,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被公认为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袁本涛、延建林有关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调查表明,有近半数的调查者认为硕士生的创造力为“一般”和“差”,认为博士生的创造力“一般”和“差”的有近三成。[1]王孙禺等人的调查发现,仅有9%的导师和管理者认为硕士生创新能力为“优”。[2]与此同时,由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缺陷与科研资源不足导致科研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引起重视。例如,我国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实践参与度很低。[3]硕士生理论课程比重大于实践课程;以学术型课程研究替代社会实践居多。[4]在新形势下,探索如何保持科研实践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并发挥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强调科研活动是大学人才培养必要途径的思想可追溯到19世纪初洪堡对大学的构想。洪堡倡导大学科研与教学的统一,大学教师和学生将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使命,他们的探索不仅促进了学科的产生、增加、繁荣,也训练了一批又一批声名显赫的学者。[5]亚内尔指出,大学及其教师授权学生作相应的科学项目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6]国内学者也认为,科研实践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强调科研与创新的统一性。刘献君在对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大量研究后指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能够在直接参与具体的学术研究活动过程中形成。[7]孟万金在实证调查后指出,创新能力是理工科研究生科研综合能力的最突出的结构要素,他认为,应该创建一种以科研能力为本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8]笔者在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在研究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部分学者都得出了科研实践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论,但有关科研实践通过何种途径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却很少。基于科研实践在理工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本文试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深入探讨科研实践影响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从而就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思路与建议。

二、提出假设

科研实践活动具有多样性,目前存在的具体形式包括实验、实习、实践、调查、学术报告、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专著和论文撰写等多种类型。同时,科研实践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李怀祖认为,科研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研究可理解为发现、辨识、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取新知识。[9]由此可见,科研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的从基础到综合的过程。具体到科研实践参与层面,科研实践的多样性和系统性表现为科研实践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彭明祥认为,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10]郭卉等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参与科研实践能极大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11]笔者拟探索科研实践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实现路径,并提出以下假设:H1: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广度会正向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H2: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深度会正向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活动具有复杂性。科研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社会劳动形式,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需要极大依赖科研主体的动机、态度、思维特征等内在因素上。阿玛拜尔指出个体动机是创造力的心理学基础。[12]伦科指出内在动机是具有高创新力人群的核心特征之一。[13]马廷奇、张应强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最为根本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增强和自主自由意识的养成,强迫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14]因此,可以认为,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越强烈、持续,越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作为科研实践的参与主体,动机必然影响其参与科研实践。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3:研究生个体动机会正向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H4:研究生个体动机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广度。H5:研究生个体动机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深度。

科研实践活动具有传承性。科研实践活动是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其产出会极大地受到导师、科研组织或科研团队等因素的影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在回顾了钱学森接受导师卡门教授“一对一”的精英教育等求学经历后认为,培养创新人才需要精英的老师对精英的学生“一对一”地教导。[15]李政道还回忆:“记得60多年以前,我做费米的研究生的时候,费米老师每星期都花半天和我单独讨论。……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是指导学生独立工作的绝妙方法”;“我在很多场合反复提到:真正的最上层的学习教育是一对一的。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学人才,必须要有良师的指导和密切的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过程”。[16]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感慨,能师从吴大猷、王竹溪、费米等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导师,是一生中的三大幸运。[17]刘桂生论及博士生导师与博士生的关系时,在列举王大珩、钱伟长、黄席棠、陆荣善等研究生在吴有训先生的指导下,选择前沿性课题作为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后来发展成为“大家”的实例后认为: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学科前沿,“只有身处学术发展前沿的导师,才能引导学生走上学术发展前沿”[18]。刘献君等人在对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发达国家“重视基础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而“高校能否培养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导师的指导至关重要”。[19]马建光对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技精英群体的师承效应进行系统地分析后发现,师承效应是他们共同成长的基本规律。[20]笔者在前期研究发现,研究生导师能指导研究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1]。导师能塑造研究生的创新人格,帮助研究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其调查显示,认为导师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重要程度较高和最大的共占52.7%。[22]姜友芬、吴宏翔等提出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根本因素。[23]朱红、李文利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导师科研指导能够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论。[24]但赫伯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导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并非直接起作用,而是通过科研发挥作用。[25]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H6:导师影响力会正向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H7:导师影响力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参与广度。H8:导师影响力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参与深度。H9:导师影响力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参与的动机。

科研实践活动传承性的另一特点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会受科研团队的影响。刘献君等人认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26]张霞、张毅认为,研究生科研群体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27]杨胜等人认为,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是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8]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H10:科研团队氛围会正向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H11:科研团队氛围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参与动机。

根据上述假设,本文提出了科研实践活动影响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论路径模型(如图1)。图中每一条直线代表一条假设。后文将通过调研数据验证该模型假设的各条路径的成立情况。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1.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江苏、辽宁、湖北的五所“985”高校的在读理工科研究生,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7份,回收率为86.3%。有效问卷中,北京占23.6%,上海占23.0%,江苏占16.9%,辽宁占14.0%,湖北占22.5%;男生占57.0%,女生占43.0%;硕士研究生占68.3%,博士研究生占31.7%;学术型研究生占76.0%,专业型研究生占24.0%;理科占24.8%,工科占68.8%,医科和农学占6.4%。

2.问卷设计

袁本涛、延建林在其研究中将研究生获得高水平创新成果作为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依据之一。[29]吕红艳认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可表现为内隐的创新特征(个体特征)和外显的创新能力(即创新成果)。[30]参考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用研究生创新成果产出来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同时,本文还提出从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广度、参与深度、参与动机、导师科研指导、科研团队几个维度来反映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研实践因素,并从这几个角度设计问卷的测量指标。本次测量工具是在综合专家法、访谈法的结果后自编的问卷。在经过预调查并进行分析调整后,最终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级、学历、学位、学校类型和地区6个测度项;第二部分由创新成果产出、参与广度、参与深度、参与动机、导师科研指导、科研团队6个维度的24个测度项组成。

3.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来看,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从未发表过论文的研究生占61.2%;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包括核心、权威和三大检索期刊)的研究生仅占24.8%。参与获得过1项及以上专利的仅占30.2%。

就科研实践参与类型来看: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类型仍以理论型(即文献查阅、论文或专著写作、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为主,即研究生科研参与类型存在唯书本、唯理论的倾向。调查显示,从未参与过实践型科研(即以调查、实验、设计等为主的科研活动)的占17.8%,参与过1-2类实践型科研的占61.2%。基本上所有样本都参与过理论型科研,参与过1-2类理论型科研的占65.8%,参与过3类以上的占34.2%。

就科研实践参与深度来看,理工科研究生在基础科研环节(即资料收集、文献查阅、数据整理等)中的参与程度要好于综合科研环节(即研究设计、研究开展、研究结果形成等),即研究生科研参与存在碎片化参与和基础性参与的特点。调查显示,34.2%的调查对象参与过1类基础科研环节,43.6%的调查对象参与过2类以上基础科研环节。而48.7%的调查对象从未参与过综合性科研环节,33.7%的调查对象参与过1类综合性科研环节。

就参与动机来来看:理工科研究生存在基于外部诱因来参与科研的倾向。调查发现,39.2%的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外部动机强,而仅19.1%的调查对象是基于强的内部动机。

就导师影响力来看:导师对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其提供科研机会与基本科研技能(包括科研选题、科研方法习得、论文撰写等)形成两方面,对其综合能力包括形成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培养科研品德等)的影响相对较弱。75.4%的调查对象认为导师对其参与科研机会的影响大,75.0%的调查对象认为导师对其基本技能的形成影响大,70.6%的调查对象认为导师对其综合科研能力影响大。

就科研团队氛围来看:理工科研究生所在的科研团队的氛围整体良好。78.8%的调查对象认为相互尊重情况好;73.2%的调查对象认为相互信任情况好;71.3%的调查对象认为合作情况好;69.8%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团队成员间相互沟通情况好;66.4%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团队成员间信息共享情况好。

四、实证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协转法对问卷展开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KMO=0.796,近似卡方=19902.05,Sig=0.000,累计方差解释率=71.37%。杜强等人指出,KMO值高于0.7则能接受作因子分析。由此可知,样本数据基本符合因子分析条件。最终得出的指标体系见表1。

2.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本文采取整体一致法来检验数据信度。利用SPSS19.0计算各潜在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如下:创新成果产出为0.645、参与广度为0.607、参与深度为0.582、团队氛围为0.936、导师影响力为0.898、个体动机为0.663。问卷整体值为为0.764。亨森认为,Cronbach’sα系数大于0.5时就具有了信度,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调研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

(2)效度检验。在对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除了一个测度项外,其他的测度项因素载荷均高于0.7(见表1)。据此计算出的各潜在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分别为:创新成果产出为0.643、参与广度为0.682、参与深度为0.683、团队氛围为0.781、导师影响力为0.804、个体动机为0.581。所有的值都大于0.5,这说明各测度项具有很好的收敛度。而且各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方根(创新成果产出为0.802、参与广度为0.826、参与深度为0.826、团队氛围为0.884、导师影响力为0.897、个体动机为0.762)均大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这说明本次测量的各因子之间同时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3.验证性因子分析

(1)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分析。为了检验前文提出的理论假设,利用AMOS19.0对其进行检验。初始模型验证性分析结果为:4条假设路径(参与广度个体动机、参与广度导师影响力、创新成果产出导师影响力、创新成果产出团队氛围)的C.R.值均低于1.96,统计不显著,见表2。模型卡方值较大,RMR和RMSEA并未达到理想要求(RMR<0.05、RMSEA<0.05时适配良好),见表3。综上可知,需要对初始假设模型进行调整修正。修正的方法主要为:剔除不成立的四条假设路径、增加团队氛围和导师影响力相互影响路径、增加部分残差之间的相关关系。

通过对比初始模型和修正模型的适配度指数可知,修正后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适配度:CMIN/DF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更接近5.0,RMR和RMSEA均降到0.05以下,GFI、CFI、NFI、RFI、TLI的值均有所增加。

(2)假设路径成立的情况。检验发现,原假设路径的成立情况为:假设H1、H2、H3、H5、H8、H9、H11成立;假设H4、H6、H7、H10不成立,被剔除。经修正后,增加了一条导师影响力与团队氛围相互影响的路径。修正后各路径成立的情况见表4。

4.研究结果

(1)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广度能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从测量结果来看,影响效果为0.414,即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多样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直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因为科研实践活动具有多样性,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的科研实践的类型越多,越有利于其学习、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接触新的知识,扩大研究视野,从而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品质。

(2)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深度能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从测量结果可知,路径系数为0.359,影响效果为0.359,即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参与程度越深,层次性、系统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因为科研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学习或社会实践,它是在参与主体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一定的研究目的,科学地进行研究设计,并遵循一定的逻辑步骤来开展研究的过程。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参与的过程越趋于系统、连续,其得到的训练越完整,越有利于其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3)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能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这主要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来实现,科研动机对创新能力的总影响效果为0.195。首先,从研究结果来看,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直接影响其创新能力。这说明,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动机强度越大、持续性越好,越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通过科研实践参与深度来影响创新能力。因为科研是一个持续探索、反复验证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面临的困难会越多,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越强,越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并强化其试错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意志、不畏困难的精神等内在人格因素。而创新的勇气、不畏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态度等人格因素恰恰是创新品格的外在表现。

(4)导师科研指导对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必须通过改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与参与深度来实现。研究发现,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影响力通过个体科研动机和科研参与深度对其创新能力的总影响效果为0.091。其中,导师科研指导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参与动机的影响很大,路径系数为0.232,影响效果为0.232;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参与深度的路径系数为0.132,影响效果为0.159。国内不少研究认为,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本研究提出:理工科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必须依靠强化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的参与动机,或者通过提高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参与的系统性、层次性来培养其创新能力。这也印证了赫伯提出的导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间接发挥作用的研究结论。

(5)理工科研究生所在科研团队氛围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必须通过改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来实现。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团队的工作氛围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无直接联系。科研团队氛围通过个体科研动机和导师影响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总影响效果为0.026。也就是说,如果理工科研究生所在科研团队无法起到强化成员参与科研实践动机的作用,那么也无法提高其成员的创新能力。因此,科研团队建设必须与强化研究生参与科研的动机联系起来,通过营造一种具有积极进取、不畏困难、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的科研氛围,才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了发挥科研实践活动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以多样性带创新性:提高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以广泛的科研实践参与带动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研实践参与形式的多样化在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十分关键,因此,在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平台的建设,丰富研究生科研实践形式。如建立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设立研究生科研基金、研究生科研创新奖项等,提倡“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倡导研究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实践,“真刀真枪”地选择真题真做,帮助解决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独立研究,为研究生参与科研提供平台与支撑。与此同时,要注重建立跨地区、跨组织结构(如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跨学科的协同培养机制。突破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以实验室为中心、以论文为中心、以导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鼓励理工科研究生以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参与科研实践。

2.以系统性促创新性:增强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过程的完整性,以系统的科研实践参与促进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研实践参与过程的系统性、层次性、完整性对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增强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参与深度需要从研究生个体和导师两方发力,将导师指导与研究生个体实践紧密结合。首先,导师科研指导必须以研究生发展为中心。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调和研究生个体发展与导师项目需求之间的矛盾。创新导师指导方法,引导理工科研究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为其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引导研究生循序渐进、系统持续地参与科研实践。其次,理工科研究生个体必须端正科研态度,科学地作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规划,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与科研方法,将个人发展与科研实践参与相统一,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学科创新能力;学生个体;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67-02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根本性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1]。而高校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与学科建设相关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很多教育学家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对“学科创新能力”问题尤为关注,进行了相关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设和改进措施。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从学生个体角度对“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为高校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启迪和借鉴。

一、学科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学科能力的内涵

林崇德曾将教学的中心任务定义为对学科做出教育学的解释,而学科教育最突出的职能是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科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科知识内化于学生头脑,并形成学生稳定的内在心理特征,即将外在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因此,学科能力起源于教师的传授,又受制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是学科教育和学生智力发展相结合的产物[2]。

各学科教学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学生各种学科能力水平如何。相反,如果在学科教授过程中知识没有成功内化,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成功运用思想和形成能力,也不等于接受教育,只是再现了学习的文字和公式。一旦离开了学校,那些文字和公式仍然是没有生命力的铅字。因此,知识只有内化以后才能形成学科能力。

(二)学科创新能力的内涵

学科创新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李爱彬将学科创新涉及方面总结为: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学术环境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科管理等[3]。肖云龙认为学科创新能力是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学科特殊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4]。

以上论述都是从高校宏观入手进行分析解读,本文着重从学生个体角度来进行论述。在高校,学生个体的学科创新能力是指将某一个学科或者多个学科已有的知识进行消化融合,形成新思想、新观点,并产生新的结果或者效益,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5]。另外,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创新,还要培养学生学术质疑能力,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高校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要求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文化形态,具有无声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对置身其中的学生有无形而强烈的熏陶和塑造功能,是一种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载体。刘献君曾用“泡菜理论”形象地描述了校园文化的作用:同样的蔬菜经过不同的泡菜水的浸泡,将得到不同的味道[6]。学校管理是学科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校园文化是创新的、开放的、民主的,学术探索和争鸣气氛浓厚,学生自然会对科研、发明、创造感兴趣。如果同时再能造就“哈佛昼夜灯火通明”的学习氛围,“兴趣+勤奋”自然学生个体的学科创新能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健全学校规章

学校存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学校各方的努力。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的规章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另一方面”。因此,学校应当设置“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并设置相应的规章。针对个体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相应的规章,实行协调一致的管理与评价模式,“硬件相关的规章”与“软件相关的规章”同样重要。

硬件相关的规章包括:为学生建设信息量丰富、学术性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配置齐全、功能强大的教学、科研设备等。在这些装备齐全的基础上,设定严肃、民主,同时又宽松的使用规则。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装备的同时,了解到与这个“有趣装备”背后的相关项目,或者相关试验,能够使学生自主地渗透到学科创新能力培养过程。

软件相关的规章包括对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年限的制度规定。比方说,允许学生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并且制定相应的学分制度;对某一学科特别优秀的学生,制定相对灵活的培养模式等。

(三)获得教师的认同

教师是高校主要教学群体,是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和合作状态,直接影响学生学科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从观念上接受和认可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作为教师要具备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参与意识。课堂是最好的培养学科创新能力的机会,教师授课内容的设计要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发散性的引导部分。将学科创新意识引入自己的课堂,给学生提供培养学科创新能力的温床。

另外,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也为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科创新能力的实现涉及的就是不同的学科,因此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交汇也为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三、高校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完善课程体系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的任务,特别是本科生教学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同时进行必要的专业训练。提到各学科的知识融合,提到科研学术,我们总是持有很“宽容”的观点:“他们暂时还不具备”。

借用美国著名教育家博耶的观点――学术有四个功能,即发现、综合、应用和教学,简言之“教学也是学术”[7]。我们需要正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潜力,正视学生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自觉能动性[8]。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和培养这种能力的机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研究生上的学术研究指导类课程可以开放给本科生选课,让有相关意向的学生可以接受到此类教育。并且,在听课过程中,可以跟研究生有些无意识的互动,这样自然会产生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讲,学生听”是我们一贯采用的教学模式,传统授课模式的存在自然有存在的原因,但是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几乎没有,顶多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课后提出几个不太懂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的学习热情都不高,更别提学科创新能力了。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灵活化多样化,让学生成立研究小组,自己设计项目方案独立完成,按照项目的完成水平确定课程得分。教师在此过程充当项目顾问的角色,对学生的操作和实施给予相应指导。如果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研究和探索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学习,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国际化内涵培养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高校教育的国际化要求也愈发突出,“全球性能力”也成为学科创新能力中最常出现的概念。国际化要求高校大力发展国际教育,“全球性能力”培养也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突出国际化,增加课程计划中的国际化内容,比方我们常见的中方学生的双语授课、全英文授课。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带着国际化的敏感和意识,注重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和异质性,通过接受不同国籍的观点,实现多重思维碰撞的多重灵感的产生。对学生而言,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全球意识,培养多种国际的竞争和合作能力[9]。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比方说邀请外方专家来做专业讲座,让学生吸收国外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给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除了能亲身体验外方课程之外,还能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学校也应该为授课教师提供国外的进修机会,原版引入国外专业教材,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教学前沿和学术前沿。在国际交流的学生中,通过对外籍学生的授课,了解国外学生的专业素养中有哪些是我们国内学生所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注意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程永波.启迪与借鉴:关于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实践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林崇德.创新人才的心理学研究[C]//北京师范大学.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

2011.

[3]李爱彬.高校学科建设系统的自组织研究[J].高教探索,2007,(3).

[4]肖云龙.创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模式[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5).

[5]刘冬梅.学科创新能力及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

[6]刘献君.本科学生个性化教育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