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12 16:4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设计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方案;产生内因;要素;竞争战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方案设计三个关键要素
建筑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因此,必须明确建筑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建筑方案设计有三个关键性的要素———开发商,建筑师,土地和项目约束。
第一是开发商。开发商是资金的运作者,是项目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也是整个项目的执行者;开始于他,也结束于他;是风险的承担者,也是利益实现的承担着。开发商掌控土地,资金运作,确定经营理念和建筑项目目标,是项目实践关键中的关键。一个城市的经营与城市管理有关,也与城市项目的经营有关,其中项目开发者的水准和能力,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城市有众多高素质的建筑项目开发商,那么这个城市是幸运的。建筑学书籍常常提及建筑师的名字,但是建筑项目实现的背后却是开发商在支撑着——没有优秀的开发商为优秀建筑师搭建平台,哪有建筑师的用武之地?说开发商是第一要素,其实并不过分。
第二是建筑师团队。优秀建筑师可以设计出优秀建筑,不错。但是,说优秀的建筑师必然会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也并非如此。即使优秀的建筑师,做的项目也不都是优秀的项目,任何人都会有设计能力的顶峰和低谷,也有自身能力的边界;同样,也有是否更擅长、是否更理解该项目本质等问题,这些都将制约项目的实际水准——我们想说明的事情是,一个优秀的项目仅是优秀工作的结果,它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设计。一个很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会有一个优秀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流程,这些都大大提高优秀建筑作品产生的概率。
第三是土地和项目的约束。任何一个建筑项目都不可能没有约束,无论是资金、土地。成本、时间和法规等,都需要人们在一定的范围内统筹考虑、创新和整合。不理会边界条件约束的设计,作出的项目是镜中月、水中花——可望不可及。
2、建筑方案的背后是什么
建筑背后的两类因素:物理性的因素——资金和土地,能动性的因素——人的劳动。
没有资金和土地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土地加上金钱,不会天然变成建筑,更变不了优秀的建筑。只有赋予人的劳动,才会有优秀的建筑成果,人类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创造了优秀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文明。每一个优秀的作品背后,都依托着那个时代优秀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诗歌如此,音乐如此,建筑依然如此。
建筑项目背后,有自然的物理因素约束,也有人的因素——能动的智力资源。其中,只有靠人的优秀创造,才能使得每个向量变得更有效率、更具有价值;每个智慧的决策才会变成切实的执行,建筑项目才能最终成为优秀的产品、商品和作品。
3、建筑方案的竞争战略
建筑方案竞争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实现建筑产品、商品和作品的竞争优势。在市场商业角度,建筑设计就是要实现建筑产品所附带的资源和资本,能取得商业上的最佳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和贡献性——无法赢得市场认可的商业建筑是寂寞的,其中所有的建筑艺术和能力,都是沉没的。如何在建筑项目的竞争中,赢得商业上的成功是大家一直努力追求的。从艺术发展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是历史长河的一段,作为当代建筑的从业者,如何继承历史,并开创未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照搬历史是不可取的,完全的复古不具备生命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样,把表现和书写当代建筑文化的责任,推给后人也是不能被认同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在建筑设计体制上创新,培育出优秀的、富有竞争力的建筑设计人才;在建筑设计方法和理论上创新,探索建筑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切实的建筑研究理论。假如,有良好的建筑创作竞争机制,有一流的建筑艺术和技术人才,有良好的建筑文化氛围,一个建筑的繁荣局面,何愁不会到来。相反,没有一个开放的建筑创作和运行机制,没有一个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建筑设计队伍的职业前景,没有自己的建筑方法和理论的探索,想实现建筑文化的复兴,也并非乐观。从建筑资源使用角度,世界赋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是土地,还是资金。所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是一种贡献,也是人类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一个重要目的。
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能实现建筑的商品化,实现建筑的艺术贡献,实现资源的节约化,在全球范围类的建筑设计领域,仍是一场竞赛。在这场智力竞赛中,盼望中国的建筑界既是胜利者,也是贡献者。如何实现建筑方案的竞争力?如何寻找到建筑方案的竞争策略?可以在建筑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可以借鉴的学科中,寻找答案。
结语
如果把以往建筑项目的实践作一个归纳的话,可以把建筑方法和步骤总结如下,希望对项目的开发和设计有所帮助和贡献。
(1)确定建筑项目设计目标。
(2)坚持建筑设计策略和原则。
(3)明晰建筑项目约束条件。
(4)了解相关权重因素的逻辑关系、排序。
(5)对比研究各种建筑方案的发展方向。
(6)实证案例分析——建筑案例比较研究。
(7)创新自己的建筑方案。
通过后续阐述的实证建筑案例,期望能达到下列目的。
(1)了解精品建筑竞争要素。
(2)掌握建筑项目设计的竞争力策略研究。
(3)认知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
(4)体会建筑设计的实证方法。
参考文献:
[1]冼国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10.
[2]张倩肖.外商直接投资,市场竞争及对我国建筑方案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7,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能力培养
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用人单位希望人才能直接顶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进行,理论课多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对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演示教学,然后布置设计任务与教学目标,安排学生集中几周完成。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学生不容易掌握设计进度,在时间安排上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态,往往临近交图前夕加班赶工,这不仅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误导,而且交上来的成果也不尽如意。甚至有些课程实践环节与理论脱节较久,更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对“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既是当前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克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模式,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本文就《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一解析,以期对高职建筑设计类课程实施这一教学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过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若干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工作后能直接顶岗。“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现场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由原来的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在实训场所里面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得到激发。
二、建筑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析――以《建筑施工图设计》为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宜采用单元课的教学安排,将设计所需理论与设计实践过程融为一体,将实践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模块,设计理论融到各教学模块中进行讲解,讲练结合。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
通过调研和交流我们发现:国内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其实就是“小建筑学”的培养模式,即本科院校五年制的建筑学到高职院校就压缩为三年制的“小建筑学”,教学计划安排中对各门课程课时数进行压缩,这种模式势必淡化高职教育的特色与立足之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特色不突出,竞争力不强。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建筑师的助手,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应该具备初步的建筑方案设计能力,能胜任设计公司的辅助设计工作,具备后续学习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建筑图纸,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能力。
在教学执行过程中要求专业内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课程教学才不会因为不同的教师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偏离较大。
基于以上专业培养目标,《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①建筑方案的完善与深化;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要点与构造设计;③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应用;④建筑制图的规范性教学。
(二)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组织教学实施
在工作岗位中,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设计任务――施工图设计――图纸绘制――图纸校对――布版成图。在安排课程内容时,与之对应的是:建筑识图、方案完善――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计算机绘图――设计要点的落实――校对、文本制作。因此,该课程应以设计任务(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分为六阶段进行(表1),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穿行,充分体现能力本位,边学边做,是典型的三明治教学过程,能力培养呈螺旋上升状态。
(三)以教学需要为目标,选取教材资料
建筑设计课程的知识点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某一本教材之上,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专业及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对教材进行必要处理,选取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工程经验对教材进行提炼,进行通俗化教学,教会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教材,这和该课程的教材编写存在一定难度有关。工程案例应该是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能基本反映设计要点;作为教材,图纸绘制必须规范,不能有较明显的差错,而由于设计图纸的著作权关系使得教师编写教材选用案例比较局限。由中国建筑西北院主编的《建筑施工图示例图集》由于其案例经典,成图规范,设计要点表达通俗易懂,与图纸结合紧密,体现了当前设计界的较高水平,可以作为青年建筑师与学生的设计参考。在教学中,我们还精选了深圳著名建筑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任课教师设计作品、专业往届毕业生工作后的设计作品作为图纸参考。这些既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增强其自信,又能拉近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距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根据需要不断补充《中南地区建筑配件标准图集》、建筑设计规范、房屋建筑制图规范、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等设计文件作为设计指引,模拟设计公司工作情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引用资料,这一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教法一:项目教学法。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详细的设计任务为指引,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让学生参与整个设计过程,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即教学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分解为四个参与的过程:①提供设计条件,唤醒参与;②设置绘图任务,调动参与;③绘图训练,强化参与;④互评总结作品,拓展参与。
教法二:案例分析法。建筑设计教学很强的特点之一在于案例的丰富性,通过遴选案例进行教学讲解,可以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往届学生在校优秀设计成果及工作后的设计作品,也包括任课教师的设计作品,还包括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学生通过多个案例的比较学习后,就可针对设计任务进行创作。
教法三: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评价体系。课程的考核是手段而不仅仅是目标,设计类课程的成绩评价更应注重平时过程的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表现(10%)、方案完善阶段成果(10%)、平立剖面设计阶段成果(10%)、详图设计阶段成果(10%)、成图阶段成果(10%)、最终设计成果(50%)几部分组成,细化设计要点考核目标。在评价作品时,采用的是动态评价体系,让学生先独立自评作品,再分组合作互评作品,教师总结作品分析要点,要求学生根据评价要点进行深化作品,以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
2.学法
学法一:学习档案跟踪法。由于采用单元课的授课模式,学习周期拉长,学生课后思考时间增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疑问或是创新思维都应随时记录在记事本上,这样有利于将问题集中研讨,鼓励同学之间互助学习,老师给予指导。
学法二:学习情境模拟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实训情境,开展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模拟设计公司氛围,不仅能从考勤上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能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要求。譬如,讲解设计出现的错误会出现的后果、强调成图规范的必要性、各专业工种配合在设计中的体现、按时按量交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工作中应做到既能肯钻又能吃苦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工作后会碰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理解到,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以完备的实训场所为保障,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我院经过多方借鉴学习,大胆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建筑设计实训场所,其中包含两个模拟设计公司氛围的专业机房、建筑构造模型室、建筑模型制作室以及建筑设计师选材库实训室,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补充,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
校内实训场所毕竟是模拟的实习环境,与实际的工作环境仍有一定差距。要做到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还得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灵活安排现场实习与顶岗实习,让学生多与企业接触,同时成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创业工作室,承接真实设计项目,也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形式。这种做法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还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三、结论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围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设计工作过程引入课堂,能够有力地指导专业实训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几年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应加强建筑制图规范性教学
高职类学生普遍表现为制图的随意性较强,建筑制图不够规范。很多用人单位都反馈应加强制图规范性教学,这就要求专业任课教师要在相关设计课程中多次重复、强调。
(二)应重构课程体系,关联学生专业知识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知识链脱节,这需要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熟悉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容与能力目标,并达成共识。
(三)要杜绝学生课后拷贝
建筑设计课程成果由于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容易出现复制拷贝现象,为消除这一不良现象,要强行学生使用反拷贝程序,在设计任务案例时要做到每个学生都不同,这样做虽然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却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以模块化体系完善专业教材体系编写
目前高职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很多课程都没有合适的教材,国内有些出版社也出版了一些教材,但是教材编写特色不够明显,内容不简练或是插图说服力不够,这都是当前一些教材存在的通病。今后教材编写应能反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特点。可以采用模块-课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的编写思路,结合就业岗位群,简化理论、突出结论,强化实训、实验、实习的作用。
自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为了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天然采光;生态方法
目前使用的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的主要方法就是纯粹的建筑设计方法,也就是说并没有参加任何高新技术只是依赖于建筑自身的结构设计形式,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更好的天然采光方案以及相应的技术,以此希望建筑采光设计技术水平更高,而之所以会选择天然采光的方式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能够使居住其中人们生活更加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建筑技术的发展。
1 天然采光的特点
1.1 天然采光的综合性
现在的天然采光,应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术。一个优秀的天然采光方案的实现,会涉及到很多学科和领域,需要多方面的技术配合才能完成。除了建筑学的内容,还会涉及到材料学、光学、热学、机械学、自动控制等等其他学科的参与。
1.2 天然采光的兼容性
在很多先进的天然采光方案的设计中,设计师往往会把整个建筑的节能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全面考虑,而不是孤立地去处理采光、通风、隔热等问题。因此,就出现了用来采光的构件(如窗玻璃,百叶等)同时也可以解决遮阳、眩光问题,通过灵活多样的细节的处理,采光构件既能参与到天然通风的运转中,也能兼顾太阳能的利用来解决房间的热舒适问题。采光、通风、隔热保温等技术都是为创造舒适室内环境的一部分,他们既是彼此开放的,又是能够相互结合,彼此促进的,不是互相孤立,互相矛盾,格格不入的。正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享有建筑可呼吸的皮肤之美誉的多层玻璃外皮系统。
1.3 天然采光的智能化
以往单纯靠窗户来采光的天然采光方案,面对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只能无奈地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很难在各个时段都充分利用天然光。随着其他技术的不断发展,如追踪技术、控制技术、光感技术等,使得这些技术能够为天然采光系统服务,使之可以随着天气、太阳位置的改变而自动进行自我调整,始终都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利用天然光;也使得天然采光系统和其他系统(如人工照明)连动,能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室内有比较稳定和充足的光线。天然采光系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灵活,能适时而变,更高效地利用天然资源来节能,体现出了智能化的趋势。
2 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的生态方法
天然采光是建筑设计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程度的实现采光要求,从而降低人为制造光源的使用。这种方法既生态环保,从长远角度看,还能够降低建筑设计成本,其主要生态方法如下:
传统的建筑设计中玻璃受到了建筑设计人员的青睐,因此其发展非常迅速,现阶段我国的玻璃窗装置以及相关的技术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低辐射的玻璃,带有空气间层的玻璃等,这些高新技术的加入使得简单的玻璃建筑材料有了更大的使用价值,使其不仅仅具有传统的功能,更具有一种技术观赏性。正是这些高新技术研发与使用,为天然采光技术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也为天然采光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都已经实现了天然采光,设计人员也在不断地研究,以此希望扩大其使用范围。虽然天然采光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经常被设计人员采用的却是不依赖任何技术的方法,也可以将其称作是纯粹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天然采光的问题看作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与建筑设计中各个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其主要就是通过窗户、建筑构造等方式来实现天然采光,但是这种方式对实现天然采光的作用并不大,因此往往采光的效果并不好。设计人员会预先制定采光设计方案,将其与建筑主体设计方案有机集合,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到高新技术。国外某些建筑设计人员采用这种方式,其天然采光的位置主要是中庭,设计人员在中庭,设计了很多的进深空间,这样阳关就会从其中穿透进来,进而实现天然采光,这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一直被设计人员所推崇,通常这个案例我国也可以总结出如果建筑主体中庭设计,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采光问题,有着适合用在建筑层数比较多,而且体积比较大的建筑中。
3 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的设计生态原则
天然采光是为了能够是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但是节约能源的同时,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到舒适,因此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天然采光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能任意为之。其主要遵循的生态原则如下:
第一,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这种重中之重,因为天然采光主要利用的是太阳光,而当地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太阳的光照时间以及照度等,只有在充分了解气候的条件下,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具体的天然采光的方案,以使建筑获得最佳的采光时间以及强度;第二,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地理条件,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地区的地理条件比较特殊,比如高山或者峡谷等,在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天然采光方案时,要考虑到其周围的建筑物,周围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形状等都会影响到设计方案的选择;第三,满足视觉舒适度的要求。采用的天然光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及工作要求的同时,要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避免同一工作区内的强度变化过大、避免眩光、避免光帷反射等,确保人的视觉舒适,防止视觉疲劳,预防眼疾,保证工作的安全性;第四,降低能耗,天然采光降低了本身的照明能耗,但玻璃的热阻小于其它围护结构,夏季的阳光透过玻璃产生了温室效应,增加了采或制冷的能耗,因此,须采用热工性能较好的采光材料,选用热工能耗较小的方法和措施。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整体考虑采光系统的能耗,从采光材料的生产,运输、施工、维护到废弃,选择能耗最小的天然采光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建筑一定会全部都实现天然采光,在对建筑进行天然采光设计的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生态原则,比如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因为天然采光利用的主要是太阳光,而太阳关与的当地气候以及地理条件等息息相关,因此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屈寒飞.建筑设计中天然采光方法的发展趋势及特点[J].热带建筑,2004(03).
篇4
1.理论教学
首先,在教材选用上,根据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时少、内容多”特点,把建筑学专业教材重新整合撰写,分为三个板块:
板块1:建筑基础知识(包括建筑基础知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于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之前,必须构建建筑基础知识理论平台。通过建筑基础知识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在设计中能恰当划分功能、掌握人体尺寸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寸、道路宽度的确定、无障碍合理设计等等,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板块2:建筑史基本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外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丰富多样,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五种基本类型。后期又演变成为十字脊、盔顶、盝顶等不同形式的顶。这在园林建筑仿古设计中最为常用。并且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抽象变形等设计手法广泛运用到园林建筑实践中,使现代园林建筑保持“中而新”的现代韵味。现在欧式居住区规划比较多见,那么对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外近现代建筑史的学习越显重要,了解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对提高学生创作水平和专业素质起重要作用。
板块3:园林建筑基本知识(亭、台、楼、榭等、及其建筑小品)本篇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对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并且结合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案例,使学生拓宽眼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实训教学
在实训教学中,我校进行教学改革,在原有少量实训课基础上,又增设园林建筑设计A、园林建筑设计B两门实训课,分别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实训难度。笔者将整个实训课程分成几个阶段:任务书讲解与场地分析阶段,方案构思与初稿阶段,方案深入与推敲提升阶段,方案讨论与定稿阶段,方案讨论与汇报总结修改阶段。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模型推敲方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把二维平面图纸转化为三维的真实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对比例目测和缩放能力。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3.改革考试模式
传统考试模式是以主观题和客观题为主的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和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对于园林建筑设计实践强的课来说,传统考试并不适宜,因此,我校进行大胆的尝试,在园林建筑设计理论课中采取闭卷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园林建筑设计A”课交课程设计作业并结合学生方案汇报表达能力综合打分,可采用同学打分与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30%;“园林建筑设计B”课做4~6个小时快题设计,占总成绩的40%。
二、结语
篇5
关键词:园林建筑;建筑设计;知识模块;橡计
风景园林是一门包容性极大、学科交叉性极强的边缘性学科,它横跨建筑、艺术和生态三大学科体系。园林建筑设计通常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核心课程,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
1、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定位
1.1 园林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我校大专类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使毕业生成为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职业型人才。经调查我校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走向有:专升本继续深造,园林植物种植、养护方面的管理工作,偏重园林建筑方面的工作等。
1.2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定位
建筑是我国造园四要素之一, 《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重在实践。我校园林专业现有课程开设及学时分配更偏重园林植物种植、养护管理方面的技能,但就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内容应有予于加强与扩展。在教学要求上,应侧重于学生对建筑基本知识的掌握,了解一定的建筑美学知识,培养一定的美学素养,能借助建筑这一造园要素,创作出更美的园林作品。
2、我校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现状教学模块及内容
经调查我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现状教学基本上可分两大部分:园林建筑基本知识讲解,课程实践教学。
1)园林建筑基本知识讲解
此部分主要讲解园林建筑的分类,每类建筑特点及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用时约8课时(2周)。
2)课程实践教学
此部分主要教学内容为:课程设计任务书讲解,课程设计一草、二草、三草、正图绘制。共用时约60课时。此部分理论讲解很少,大部分时间为对学生方案进行个别辅导。
2.2 教学过程存在问题
我校专科《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即是:前置课程不足、后续课程匮乏,理论教学太少。目前园林专科专业学制为三年,
《园林建筑设计》为大二下半学期,相关前置课程仪有园林制图,无后续课程。现有教学特点导致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不尽人意的表现:
1)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因前置课程不足,现有教学理论课时太少,直接进入课程设计学生常用无从下手之感久而久之就出现部分学生态度消极、作业潦草的情况。
2)学生建筑基础知识太差,草图错误太多
对于建筑学学生来说,建筑设计课程设计我们主要指导学生的功能、造型外观等;但是就以往专科园林专业图纸来看,建筑造型与外观设计很少有时间去指导修改。因为学生甚至不知道踏步高宽、常用门窗大小、建筑模数、建筑组成构件等等这些对于建筑学来说常识性问题。
3)学生美学素质低,建筑设计表现效果差
因未开设建筑表现技法类课程,学生大部分设计表现方式是用丁字尺、针管笔绘制的黑白图。
3、《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模块探讨与整合
根据课程定位要求及现存问题,确立了以下相互关联、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三大知识模块,从而构建《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建筑基础知识模块一建筑设计提高模块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模块。
3.1 建筑基础知识模块
园林建筑是公共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与大量的科教建筑、卫生建筑、办公建筑等有共性的一面,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必须以建筑学相关课程为背景,学生需要了解建筑的概念、当今有影响的建筑流派、建筑构造基础知识等等。但是我校园林专业是以农林学科为背景开设的,更偏重园林植物的种植养护方面,而规划与设计方面课程开设较少。在目前教学时数偏紧的情况下,又要保持专业特色,不可能将与园林建筑相关的建筑类课程逐门开设,且学习深度也远不及建筑学专业要求。故而可将《建筑初步》、 《建筑构造》、《建筑史》等几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抽出,结合建筑绪论、园林建筑与普通民用建筑联系区别,园林建筑基本知识等共同整合为“建筑基础知识模块”。
“建筑基础知识模块”的设立可以弥补现状教学中学生必要建筑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并且较逐门单独开设节约学时,节余的学时用于实践环节的操作,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几项内容合并讲述,可以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避免了相互脱节。
3.2 建筑设计提高模块
建筑设计提高模块主要针对学生美学素质低、建筑设计表现效果差等问题而开设的。对现状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看,虽然其从事理论研究和直接进行建筑设计的人较少,但是很多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部分人甚至有对方案的决策权。所以关于铅笔淡彩、单色(复色)渲染等建筑表现技法,我们对园林专业的学生虽不做普遍要求,但至少要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美学素质并学会对案例进行分析。
3.3 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模块
此模块的教学要求是: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设计程序、方案构思及一般的园林建筑设计施工图的基本画法,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进行独立设计和制作工程图纸的目的。
此模块分为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两部分。理论内容包括设计程序、原理方法与技巧的掌握,实践部分为相关类型园林建筑单体设计训练。
4、各模块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课时分配
4.1 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建筑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内容为建筑的本质与简史、园林建筑的概念与分类及与建筑相关“常识”性的基础知识。本模块的目的为:提高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积累学生相关的建筑基础知识。此模块知识学生容易掌握与理解,不存在重点与难点。
“建筑设计提高模块” 主要内容是学习一种建筑表现技法,提高建筑表现效果,对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审美及设计能力。重点为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难点与重点所在,又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理论环节主要内容为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方法与技巧,园林建筑单体设计等;实践环节主要为相关类型园林建筑单体设计,以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教师进行课堂辅导的形式进行。此模块以园林单体建筑设计为重点,使学生具备单体设计能力,难点为在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2 课时分配
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学时分配为68学时,一个学期上完。 “建筑基础知识模块”2―3周,“建筑设计提高模块”4―5周,“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模块”9―10周。前半学期侧重理论,后半学期侧重实践。因内容多,学时紧,可以提前布置实践任务,使学生能够补充大量业余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
5、结语
高职高专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本文主要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及教学现存问题而提出的大专类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模块,合适与否有待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李宏 粱献超 构建应用型本科《园林建筑》课程知识模[J]垒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3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已经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对于建筑的创作是需要创新思维来参与的,故而研究创新思维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般情况下而言,建筑师只有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独特而又深刻的认识时,才能够设计出比较优秀的作品。
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深层结构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建筑的创作过程之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相互作用、相互排斥和相互转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功能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和信息量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假如只靠着直觉思维,难免会造成漏洞百出,顾此失彼。故而,本文将在一新的社会背景之下,探讨基于可拓学的逻辑与非逻辑的建筑创新思维。
1、逆向思维模式和建筑的设计创新
可拓学,同样也和创新学、创造学一样,均十分的重视逆向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的思维的方向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寻求变异、冲破常规的思维方式,通俗的讲也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唱唱反调’以及‘从反面去思想’。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一般从正面去探索问题的习惯,主动性的打破了常规思维的逻辑性、习惯性、单一性以及单向性,所以就不符合一个常规的思维逻辑,但是可以产生超常的构思以及不同凡响的新思路与新观念。应用逆向思维,通常是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大的创新。
可拓性思维模式对以上的逆向思维模式进行了形式化的描述,便于学习及运用,如今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建设设计创新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但也不排除其中少量方案的设计思路并不清晰,这是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可拓学的方法对创新设计进行纠正。
现在我们举一个运用逆向思维来进行建筑创新的实例。是日本的一个建筑师,他在为老年人设计住宅的时候,由于考虑到假如是在室内设计一些扶手很有可能就会使得一部分老年人产生自卑的心理,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房子的美观,但是务必要顾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问题,于是就想到了用装饰架与储物柜来代替本应设置的扶手,从根本上起到了实用、美观的巨大作用,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来有效地避免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的心理自卑问题。这个就是应用了逆向思维中非物元的方式,形式化模型如下:
取“非普通扶手”=“装饰架或储物柜”
在某错层住宅的室内楼梯设计过程中,曾经运用逆向思维模式,获得了较好的设计结果一般的思路都是将错层处的室内楼梯、平台栏杆和栏板都设计成固定的,在左、中、右三个位置中只能选择一个位置.但是这样做,显然解决不了与室内空间灵活布局、多种使用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笔者将室内楼梯和平台栏板都设计成灵活可动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在使用中效果很好。这一构思也是利用了非物元的逆向思维模式,其形式化模型如下:
2、菱形思维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关系
菱形思维包含发散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两种,发散、收敛的思维过程叫做一级菱形思维,在一级菱形思维的基础上又可延伸出多级菱形思维,这种思维模式适应于建筑设计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建筑设计思维的过程可以用菱形思维模式来概括,菱形思维对于建筑设计的创新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将菱形思维模式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创新方面时,有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收敛性思维时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在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时必须要明确目的;第二,创新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建筑的创新设计;第三,可操作性原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现“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对于罗博特·克利尔在负责的工程之中,强调的是“相异但相协”,在罗齐思特公寓群之中设计的希腊勇士像、外曲连接体以及双楼的设计创新思维过程,可以运用到菱形思维模式以及物元模型的模型来加以详细的描述。
在运用菱形思维模式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时,还必须考虑收敛的主要原则:①目的性原则,收敛的结果能够巧妙地解决工程实际和建筑设计中所遇到的矛盾问题或其它特殊问题,符合设计目标,具有目的性;②创新性原则,这一点非常的有利于建筑设计创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③可操作性原则,非常的便于操作与实现,具有可操作性。另外,还得根据其具体所设计项目的特殊要求,一部分场合有可能还会考虑到艺术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以及经济性原则等等进行验收。
3、传导思维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关系
对一个事物实施变换导致另一个事物所发生的变换这被称为传导变换,而传导效应就是指传导变换所引起的一系列效应。传导思维模式就是在有些情况下对某一个事物实施变换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和矛盾,但却可以通过传导变换解决矛盾,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传导思维模式。将传导思维模式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去,可以为建筑设计的创新起到极好的作用。我国也不乏利用传导思维模式进行建设设计创新的成功案例,如北宋时期由丁渭所设计建造的皇城,所运用的理念就是多级传导,当代也不乏利用传导思维模式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成功案例,如罗康瑞策划、投资的上海“新天地”和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虽然不能说是近代建筑保护的范例,但却可以说是运用传导思维模式方面的佳例。首先,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进行改造与更新,14亿元造就被称为“新天地”的具国际水平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步行街,作为对太平桥地区改造与重建计划中的第一步、然后建设优美的周边环境,利用一小部分用地建设人工湖一接着在知名度高涨、地价和房价上升的基础上,所建设的“翠湖天地”等住宅小区,使其由于临近人工湖与“新天地”而成为房价最高、争先抢购的热门商品房,一再建设的购物、娱乐商业中心区、“企业大道”办公楼区。最后则是,周边地区的人气集聚与极高的知名度,支撑且推动着“新天地”的休闲活动、旅游观光、商贸的可持续发展。
4、共轭思维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关系
可拓学理论指出:“任何事物都有虚实、软硬、潜显、负正四对共扼部,而且事物的共扼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对物的共扼分析,不但可以全面认识物,而且可以利用共扼部之间的相互转化性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开拓创新。”“共扼思维模式是可拓学特有的一种思维模式,它依据的是物的共扼分析原理和共扼变换原理.应用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的内部结构,分析其优缺点,并根据共扼部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性,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去达到预定的目标。”每个事物都具有负正、潜显、软硬和虚实四对共轭部,这些共轭部在一定条件时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共轭部的分析是全面认识事物的途径,也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新的方法。这种思维模式是根据事物的共轭变换原理以及共轭分析原理。在建筑设计中遇到的一些有利或不利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以及那些潜在的或显在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共轭分析来解决问题。比如,日本东京体育馆就是该思维模式的产物,其为东京都立的大型综合体育馆,该管的设立既要不与周围景观违和,又要创造出独特的新景观。设计上并未采用张扬的设计手法,而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形的高差变化,将体育馆大部分进行深埋,降低了天际线,从共扼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看来,该馆将周围环境与地貌对建筑带来的限制性转化为了建筑设计的特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结束语: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可拓性,进行创新的依据就是可拓性,而这种可拓性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对一些事物的创新中去。建筑创新学是我国正在形成的新型学术领域。可拓学与一些学科相互交叉,如创新学、建筑学、思维科学,可拓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维模式,如逆向思维模式、菱形思维模式、传导思维模式以及共轭思维模式,将这些思维模式应用于建筑创新设计中去,便可以形成新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方法。可拓学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建筑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邹广天.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07:1120-1123.
篇7
关键词:结构仿生;大跨度建筑;设计应用
如今,社会在蓬勃发展,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阶段,对物质和审美的需求日渐高涨,建筑的意义不再只是单纯的遮风挡雨,同时还得兼具美观与实用价值。因此,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从结构仿生和大跨度建筑设计两方面入手,通过查阅整理,对结构仿生的概念、结构仿生的发展和结构仿生的科学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出结构仿生的方法和应用特征。然后概括大跨度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就这一结论对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组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改进意见。
1结构仿生
1.1结构仿生的概念
了解结构仿生的概念,首先要先了解仿生学的概念。仿生学一词是由美国斯蒂尔根据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nlc(‘具有……的性质’的意思)”构成的。斯蒂尔在1960年提出仿生学概念,到1961年才开始得以使用[1]。他指出“某些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结构仿生(BionicStructure)是通过研究生物肌体的构造,建造类似生物体或其中一部分的机械装置,通过结构相似实现功能相近。结构仿生中分为,蜂巢结构、肌理结构、减粘降阻结构和骨架结构四种结构类型[2]。而本文研究的结构仿生建筑则是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蓝本,寻找自然界中存在许久的、科学合理的建筑模式,并将这些研究结果运用到人类社会中,确保在建筑体态结构以及建筑功能布局合理的基础上,又能做到美观实用。
1.2结构仿生的发展
仿生学的提出虽然不算早,但是它的发展大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早期,早在公元8000多年前,就有了仿生的出现。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有许多对仿生学的应用,例如,在石器时代就有用大型动物的骨头做为支架,动物的皮毛做避寒而用的简易屋棚。这就是最早一动物本身为仿生对象的结构仿生。只是那时候的仿生只是简单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阶段,由于生存坏境的恶劣,人类只能模仿周围的动物或者从自然界已有的事物中获取技巧,以此保证基本的生存。因此,从古代起,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仿生学,并加以利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仿生学的概念也被不断完善和改进,逐步形成系统的仿生学体系。实质上看,仿生学的产生是人类主动学习意识下的产物。它带给人类带来了创新的理念与学以致用的方法。使人类以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发现未曾未发现的事物,实现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这是其他科学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2大跨度建筑
2.1大跨度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所谓大跨度建筑,就是横向跨越60米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式的建筑。而大跨度建筑这种结构多用于影剧院、体育馆、博物馆、跨江河大桥、航空候机大厅及生活中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大跨度厂房、汽车装配车间和大型仓库等等。大跨度建筑又分为:悬索结构、折板结构、网架结构、充气结构、篷帐张力结构、壳体结构等[3]。当今大跨度建筑除了用于方便日常生活外,更多作用是做为是一个地方的地标性建筑。这就需要在建筑结构上要能展现本地的特色,但又不能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大跨度建筑因为建筑面值过大,耗时较长,除了对结构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外,也需要设计师对建筑造型的优劣做出准确的定位。大跨度建筑也需要同时兼备多种功能,如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的各个场馆的建设,除了需要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外,还要考虑到今后的实用性。以五棵松体育馆为例,它在赛后的实用性就大大的高于其它各馆。
2.2大跨度仿生建筑结构案例分析
在了解了大跨度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外,我们用实际例子来具体分析一下。萨里宁(EeroSaarinen)于1958年所作的美国耶鲁大学冰球馆形如海龟,1961年设计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状如展翅高飞的大鸟,让旅客在楼内仿佛能够感受到翱翔的快乐。这些都是举世瞩目的例子。在1964年丹下健三在东京建造的奥运会游泳馆与球类比赛馆,模仿贝壳形状,利用悬索结构,使它们的功能、结构与外形达到有机契合,令人眼前一亮,继而成为建筑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另一位设计师———赖特,他是一位将自然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建筑师。1944年他设计建造的威斯康星州雅可布斯别墅,就是将菌类做为设计灵感,把住宅仿照地面菌菇类植物进行搭建,给人以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感觉。此外,又如萨巴在1975-1987年建成的印度德里的母亲庙则是犹如一朵荷花的造型,它借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表达母亲圣洁的形象,因此成为印度标志性的建筑。在国内,大跨度仿生结构的案例有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外观形似蛋壳,所有的入口都在水下,行人需通过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这种设计符合剧院的庄严感同时又兼具了美观与时尚感。除此之外,武汉新能源研究大楼也是大跨度仿生结构的经典案例。它由荷兰荷隆美设计集团公司和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公司联合设计,该院负责人说,“马蹄莲花朵是该楼设计的自然灵感之源。”大楼主塔楼高128米,宛如一朵盛开的马蹄莲,它显示着“武汉新能源之花”的美好寓意和秉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结束语
由此可见,我们不难看出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中具有优势。国内外无数的成功案例说明,结构仿生模式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越来越多的结构仿生运用到大跨度建筑当中去,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更多兼具审美与实用兼顾的建筑物。虽然结构仿生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颇多,但是结构仿生建筑设计的系统仍然不够完善。并且生物界与我们的社会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很多的仿生结构虽然很理想,可是真正利用到人类社会中还是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不过我相信,随着科学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与自然生物的不断接触和探索,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中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魏晓华,田长河.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8):73-74.
[2]宋明星,刘尔希,袁朝晖等.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研究———湖南大学4年级第2学期建筑设计教学[J].建筑学报,2014,(8):97-101.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01
作为一名规划局的技术人员,笔者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建筑审批。在平时的审批工作中,接触的大量设计方案良莠不齐。所谓优秀的方案也只是立面效果较好,几乎没有对场地详细的分析、地方文化的研究、城市景观的设计,更别提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建筑设计。比如说工业区中是否应该布局居住用地?何种形式的居住建筑适合在工业区中发展?何种建筑形式可以提升工业区的城市形象?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工业区中布局居住用地,由于工业的各方面污染,使居住区品质降低,同时为满足使用要求需要建设各种配套设施,从而造成大量市政投资。如果不在工业区内布局居住用地便会形成钟摆式交通。面对两难,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在工业区内各工厂申请用地时便将宿舍用地包括在内,每家工厂各自修建宿舍,但配套设施如大型超市、娱乐等设施又无法配置,因此造成工业区中既夹杂着居住,又不成规模。
一种新的规划理念是在工业污染相对较小的地方布局一些公寓式用地以解决单身或较年轻的工人暂时居住。将原本分散于各区的居住用地集中建设,可节约用地,又可形成居住片区,增加交流。公寓式用地建筑容积率可比住宅用地适当提高,同时配套服务设施仅需满足此类特定人群的消费需要即可如大型超市、娱乐设施等,而不需配套学校、大型医院等这类服务设施。
以下为一个公寓设计的案例,希望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给我们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公寓的总平面布局打破了传统的行列式布局。沿着方形的基地南北两侧各设一栋板式9层高长条建筑,但建筑采用曲线形式打破呆板,长条板式的端部设有点式的22层的高层,使总体布局在空间上形成对称,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布局中高层与多层各占一方的布局,从而在空间形成均衡。用建筑围合而形成的庭院景观,下沉的广场使地下空间开敞化,沿下沉广场周边的用房便可作为配套服务的使用空间。当然此案是以一个高档酒店公寓来管理,因此在庭院中央设有泳池,两层高的会所紧邻下沉庭院,显然与庭院形成了虚实对比。同时会所正对基地西侧主入口形成对景。基地总用地面积约4万m2,总建筑面积约10.5万m2,容积率达2.1。若用居住区的开发模式,恐怕只能是行列式的布局了,但在此案中我们的得到的是开敞的空间和优美的环境。
交通设计方面,在基地内沿建筑周边设置道路,减少交通给内院景观带来的干扰,地下车库的停车方式避免了车辆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景观设计方面,由于建筑密度较低,形成大量的绿化空间,丰富的植被、水景、线条式的铺地形成了几何线性与自然曲线的和谐之美。站在22层高的建筑俯瞰场地内,满眼的绿色景观,远眺城市,尽收眼底,建筑便成为城市的标志。这在工业区尤为重要,工业区中的建筑多为多层,偶尔出现的高层建筑便成为标志性的建筑。公寓组团成为统领工业区的中心。
建筑设计方面,完全现代的风格,简洁的线条、虚实对比。单元之间采用片墙分隔。单元与单元之间形成虚实空间,打破条式建筑的呆板。片墙饰以不同色彩既可以避免建筑色彩的单调,也可增加识别性。立面水平线条突出形成阳台空间,为公寓建筑本来较小的室内增加空间的体验。阳台立面穿插饰以百叶,形成丰富的立面组合避免各单元的雷同,但又统一在同一格调下。点式高层的建筑造型十分独特,弧形的轮廓与曲线的板式多层平面形成呼应,不同寻常的造型必然形成视觉的中心。立面材料同样使用横向线条的阳台辅以竖向百叶的穿插与多层形成协调。
建筑细部的设计,设计上注重居住私密性空间的同时,尽可能导入更多的交往空间,在各单元之间的节点处设置公共交往平台。走道、阳台、跃层等要素的自由组合,营造出随处可见的绿化露台。这种在一定结构骨架下进行的交错衍变,其性格也就反映在立面上,形成独特的公寓外观。在顶层及端部通过多种配置的绿化露台再进行衍变,进一步强化了个各户的差异性。以及入户彩色标识设计等都体现了建筑的人文关怀。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城市的整体效果。一个好的设计首先需要从城市的角度入手,解决城市规划中的难题,形成城市规划的新思路,改变墨守成规的做法,也许可为我们的城市带来新的亮点。其次是建筑设计方面,改变固有的建筑布局模式,将建筑向高处发展,留出更多的场地空间,建造丰富的区域休闲环境。景观设计则应该与建筑总体布局、单体设计相结合,无论是城市空间、区域环境,还是场地内的小环境都应在设计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当今建筑界,设计师们通常将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作为主线,而将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补充和陪衬。就我国而言,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首先由规划师规划场地,确定建筑(群)位置及整体布置,然后由建筑设计师对建筑(群)进行具体设计,待一切完成之后才由景观设计师进行绿化设计。然而此时,道路,建筑都已规划完毕,剩下的景观设计空间极为有限,因而只能由园林绿化师见缝插针,简单的种些花草树木了事。更有甚者设计时不考虑规划布局仅追求表面效果,对交通,消防及停车等硬性技术指标也置之不理,从而最终将导致问题的出现。
我们的城市形象的打造需要我们精心的设计,这个设计需要我们融合许多设计,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打造城市的精品。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7-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目前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9.68%,广西为40.01%并今后5年力争每年达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发展,广西城市住宅建设量处于空前高涨的状态,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发展与变化急需大量规划、建筑类建设人才,社会行业岗位的需求对于各建设高校中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如何区别于本科凸显高职特色,发挥建筑与规划相结合优势,培养岗位所需高等技能型人才?继建筑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正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如何凸显高职特色的教学改革?如何做好各阶段各教学内容顺利衔接?一系列问题都是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居住小区规划课程的重要性及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特点
居住小区规划是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核心职业技能课程,通过对湖南某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后期就业情况跟踪,学生毕业3~4年后,80%的学生主要从事居住小区住宅建筑设计及施工的工作(见图1),居住小区规划所涉及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和职业前景。同时,规划设计从总体布局到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方法对转入三年级整体入手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可见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过一年半的专业基础教育,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已逐步掌握建筑制图、工程测量、建筑设计、美术和cad绘图等专业知识,开始逐步扩展向规划专业知识的课程学习,进一步训练和巩固建筑设计基本技能,从深度和广度强化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核心技能,使其具备三年级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建筑方案综合技能。不同于以往“建筑设计”注重建筑形体、构图、表现手法的思维模式,也不同于本科需要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更多如社会学、 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因素,高职教育需要学生掌握规范及技术经济指标,解决一定范围内建筑群体的规划布局。
因此,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中学生面临着从建筑单体设计角度到区域性建筑群学习的转换,由于对一些前期基本的城市规划知识背景、内容、规范还不了解,很多学生反映在进入学习该课程时很难适应。需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和反思,结合具体实践改革措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传统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往往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无相关规划知识入门学习。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不了解城市规划概念、规划与建筑的关系与区别,以及各处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容易忽视规划学习的重要性,对大尺度群体布局的控制难以把握,并影响今后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综合能力。
(二)对前期的调研分析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案例小区参观调研的组织,如果前期缺乏小区相关资料收集及参观要点,忽视小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使学生缺乏整体与区域意识,导致现场参观不能深入,往往是走马观花,没有收获,更无益于学生对规划理论、规范知识的理解并进行规划设计。
(三)图纸成果的相似性和表面性。学生图纸成果的相似性显示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范例收集及学习;设计成果表面性体现在照搬规范,设计呆板,典型的“四菜一汤”模式是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改革措施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及学生情况,其课程建设以“因岗施教,因材施教,项目导向,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相应的尝试与改进。
(一)导入城市规划背景相关知识。在开始课程学习之前,通过图例简单向学生介绍城市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到修建性强制规划等内容范围,明确居住小区规划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强调其重要性以及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影响作用,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逐步过渡到规划设计学习的角度转变。
(二)加强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工作。进入设计任务前期,结合教学模块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地调研报告,分两个实施阶段控制。
第一阶段: 自主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选的本地的附近的3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和居住综合体)的周边环境及现状中所涉及的规划基本内容进行认识、分析、比较,形成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并在班上以PPT形式集中展示和汇报,同时培养学生演讲、讨论、自由交流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参观深化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第二阶段:集体参观调研。结合已有调研经验,由任课老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优秀居住小区,现场参观实际居住小区楼盘场景、沙盘、规划图,进行教学讲解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调查表收集相关小区资料,并在现场勘探中对居住小区的区位、场地分析、道路交通流线分析、空间形态结构分析、环境景观分析、住宅建筑风格形式和公建布局的分析等,结合该小区总平面图纸进行现场测绘,深入了解其案例,发掘个案的优点和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的途径。
(三)项目导向,工学结合。具体如下:
1.项目驱动教学法。与本科教育注重原理的教学方式不同,高职教育重视实地勘探与案例研究,强调工学结合,借助不断完善的教学信息平台,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以例导理”、“企业进课堂”、“互动式教学”、“案例纠错分析”等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其中以一个已完成的项目为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的解决展开。课堂的组织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分模块,突出前期已学习的各项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创新。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师起主导作用。在企业技术人员配合下,教师先把企业提供的经典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工作过程,结合项目的设计工作过程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再结合成功的项目给予演示。通过项目活动过程来培养学生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技能水平,实现整个教学内容。其中“案例纠错分析”效果显著,针对案例中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发现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进课堂”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项目工作过程和内容边讲解、边操作示范,使学生熟悉项目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技法。让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各阶段的工作方法、流程,并感受其中的职业气氛,养成职业素质。
2.强调规范,内容分解,建立模块化知识体系结构。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来组织整个教学模块,充分体现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方向。
通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能让学生认识到规范的地区性、灵活性、初步具备承担详细规划实际工程的能力,因此,以实际项目结合教材和规范,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本知识、小区规划的调研与分析、小区规划结构形式与布局设计构思、居住建筑规划布置、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构思、道路结构设计构思、绿地景观设计构思、竖向规划设计构思、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等九大模块,分模块分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在每一个阶段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学期总成绩,改变以往教学进度和计分方式。
(四)草图与模型结合的思维教学模式。在电脑图流行的今天,学生阶段手绘图容易被忽略,然而构思草图的绘制,可快速捕捉创造性思维并快速修改草图,进行设计创作。因此,在规划设计前期专门安排针对高职学生的分析图画法技能训练,整个草图过程中注重学生徒手表达规划结构构思,道路流线组织及场地空间布置的能力。
模型对规划空间的布局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但是不同于本科建筑学专业对模型体块细致推敲,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将建筑单体“摆卡片”、“摆体块模型”培养空间感并结合规范要求确定建筑在基地中的位置、朝向,并运用“草图大师”软件建模,快捷并直观完成建筑空间布局调整,了解各不同功能空间对日照、采光、通风、防噪声、防视线干扰,基地内外景观空间的合理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用日照分析软件进行简单的建筑间距分析,等等。在方案可实施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强调多种计算机软件技能的熟练操作,灵活运用各种软件将方案可行性和技术经济指标结合起来,不断强化软件和知识技能,达到岗位技能训练要求。
(五)尊重个性,强调交流。对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而言,即便是绘图员,也不能完全缺失创新意识。高职教育因材施教应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教师在改图时对学生的方案应该尽量保持原来的布局和构思立意特色的部分,尽可能帮助学生去充实、完善其立意构思,同时辅助修改和纠正各种功能、技术及规范上的不足和错误,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方案的发展意向。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做出个性方案。
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小组交流能够使学生们之间产生意想不到的启迪效果。在教学评图过程中,应该尽量给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草图或模型作品的机会,比如可以采用组织方案公开评析的方式,创造尽可能多的相互交流机会,既可以让学生公开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讲述自己的设计思想,又可以征求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优胜者方案将作为教学范例留下,这种做法极大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当今社会行业岗位需求的考虑,还是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出发,居住小区规划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的岗位技能训练是高职院校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改革探索中,通过调研汇报和评图过程中用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设计构思的能力;通过项目导向把握居住区规划的原理、规范和指标的方案设计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手绘草图及模型空间体验,加强建筑的空间设计能力;在后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加强了多种软件操作能力等,整个设计流程中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住宅建筑设计及规范、建筑设备、园林景观等进行贯穿与融合以相互促进,强化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基本技能并提高综合实践训练,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从该专业学生实习毕业后的反映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训练真实有效,这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加强校企合作,以便更好发挥该课程在培养专业人才上的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能够规划设计出满足人类生活需求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舒适、怡人、优美的居住区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J].高度建筑教育,2014(1)
[2]李若.建筑学平台转型期《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缺失与应对思考[J].福建建筑,2011(2)
[3]丰燕,王操.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篇10
【关键词】仿生学 仿生建筑 设计
仿生设计学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形体、功能原理来设计新技术系统的科学,建筑仿生则是科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大自然中生物为了生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本能地选择生态因素最适宜的地方生长、生活,使自己的躯体适应环境,“创造”了最为科学的形体结构。在功能上形成非常复杂和高度自动化的器官系统; 在外形上形成一个色彩丰富、造型优美的形状。我们就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解决发明创造的问题,从屡见不鲜的小小生物上,叩开一扇扇创造之门。
1仿生建筑学原理
仿生建筑学的原理就是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原理,探索自然界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律,并通过这些原理来丰富和完善建筑处理手法,促进建筑形体结构及建筑功能布局等的高效设计和合理形成。通俗地讲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引入一定的生物的特点、性能、结构和功能,使得建筑设计更加实用、更加具有美感、更加节约材料等,最终实现建筑设计的改良和优化。
2仿生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内容
建筑仿生设计是仿生学与建筑设计学互相交叉渗透而结合成的,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研究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由于仿生学和建筑设计学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因此也就很难对建筑仿生设计的运用内容作详细划分。基于对所模拟生物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不同应用,归纳起来,建筑仿生设计的运用内容主要有:
(1)结构仿生。生物体和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内部结构原理,是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例:植物的茎、叶以及动物形体、肌肉、骨骼的结构。
(2)形态仿生。运用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和自然界物质存在(如日、月、风、云、山、川、雷、电等)的外部形态及其象征寓意,通过相应的艺术处理手法将之应用与建筑设计中。
(3)功能仿生。运用生物体和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功能原理,并用这些原理去改进现有的或建造新的技术系统,以促进建筑技术的更新换代或新建筑技术的开发。
(4)视觉仿生。生物体的视觉器官对图象的识别、对视觉信号的分析与处理,以及相应的视觉流程;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环境设计之中。
3仿生元素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我国的现代仿生建筑观
我国在近现代,虽说国外的建筑仿生学研究较为迅速,仿生建筑作品也较为多样,但我们国内的仿生建筑发展速度还比较慢,其范围主要是对建筑材料、技术、设备、结构等几方面的研究,仿生建筑生态观在国内是似乎仍是一种新观念_但近年来,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仿生建筑,如:常州的中华恐龙馆,北方的仿生薄壳式建筑(天津博物馆),2008 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水本来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元素,但在中国文化里,它有着深刻的含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善若水、福如东海长流水等,因为水的无形与万变,引起了设计师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设计灵感_
3.2 水立方与仿生元素
水立方,为 2008 年北京举办的人文、绿色、科技奥运增添了不少光彩,它完美地融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鸟巢的圆与水立方的方造型,交融在一起,表达了中国“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它的建材其实是对生物机理的仿生,这种仿生为建筑提供了环保的表皮,也完美地体现出了水的神韵,为了设计出更符合人居要求、更符合时代的建筑,应该在建筑的外形、材质、色彩等方面加以改革,使之与自然相融合。为了使建筑更具地方特色,彰显本土文化,成为标志性建筑,设计师们可以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符号,要把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4我国生态建筑的仿生学的研究
如果建筑能够像生物一样具备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就能够很好地回应环境问题,向生物界学习正是生态建筑的深层内涵所在。 传统建筑学没有把建筑看作是生命循环系统的有机部分,没有从仿生的角度来研究建筑学科的发展, 生态建筑学要求建筑师有足够的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建筑研究和设计时与生态学相结合。现阶段我国对生态建筑仿生的研究可说是有很多空白。 首先,目前我国尚未有对仿生学的生态意义系统、全面的研究;其次,我国对生态建筑的仿生策略及其应用尚未有过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和深入详尽的探讨;更重要的是,我国尚未形成向仿生学中寻找生态建筑策略的思维模式,设计套路陈旧,思路狭隘。此外,据了解,我国尚未有综合运用仿生学原理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成功案例。生态建筑仿生的研究,能够填补这些研究空白,从而有利于启发人类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合理发明创新,提出更多、更新、更完善的生态建筑仿生策略;有利于拓宽仿生学研究成果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改进应用方法,使之更为合理有效(有利于促进仿生科学与生态建筑设计的互渗,使生态建筑仿生设计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系统化、专业化,并普及推广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对惯常的生态建筑研究方法进行革新,建立一套全新的设计思维模式以解放受到局限和束缚的创造力,还有利于推动相关建筑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付诸建筑实践,创造出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5建筑仿生设计的运用前景
大自然的奥秘举不胜举,每当我们发现一种生物奥秘,就可能成为我们一种新的设计,也就可能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大自然在不断发展变化,生物体在不断进化完善,新的奥秘没有穷尽,我们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广度上、深度上也是无边无际的。我们甚至将要进行宇宙仿生,研究宇宙空间中地球以外无数行星上可能有的生物,从而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崭新的结构、功能、形态,创造出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新设计来。由此可见,仿生建筑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仿生设计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将使建筑艺术变得更加丰富。随着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设计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人类的仿生建筑终归要赶上甚至超越自然界中生物的结构范畴。
6 总结
总之,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在古代能备受推崇,即便是现代也是非常我们生活追求和艺术追求的主流形式,仿生设计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这一永恒不变的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根本原理,我们在进行建设设计过程中,只要善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用心体会,就能够发现大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精髓,然后把这种美合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就能为人类带来生活改变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艺术表现,总之,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是符合时代潮流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设计形式。
参考文献:
[1]戴志中,杨 震,熊 伟.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哈韦尔・皮奥斯,罗莎・塞尔维拉.建筑学的仿生结构:西班牙皮奥斯和塞尔维拉的五个作品及五项原则[J].时代建筑,2006(9):67-6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