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济纠纷范文
时间:2023-06-12 16:4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国经济纠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跨国环境损害的概述
跨国环境损害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深入理认识和解决跨国环境问题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977 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通过的《关于实施跨国环境污染的参与和非歧视平等权利制度的理事会建议》中指出,跨国环境损害的定义为:其损害来源全部或部分来源于一个国家的管辖区域,但在另一个国家的管辖区域发生的任何故意或者非故意的污染。本文讲的跨国环境损害是指因跨越国境的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损害。跨国环境损害所涉及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其中跨国环境损害的主体涉及国家、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和团体,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个人和公司;损害结果和损害对象的不确定性也为该纠纷的解决增加了困难,另外,环境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等利益,也使得关于环境损害纠纷方面的国际条约很难达成。因此在处理跨国环境纠纷时,各国往往更加谨慎,以至于很多环境损害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无辜的受害者得不到及时的赔偿。寻求规范化、多样化、和平化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国际环境领域的重要任务。
二、跨国环境损害的处理原则
正如前述跨国环境损害问题涉及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跨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往往受到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还会牵涉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矛盾。跨国环境损害又具有影响时间长、受害对象不确定等复杂因素。因此提出跨国环境损害纠纷处理的原则,对于解决跨国环境损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国家主权原则不仅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还可以作为处理跨国环境问题的首要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原则,意味着尊重邻国的环境主权,并确保各国负有不损害本国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环境的责任。环境问题没有国界,所以在尊重国家主权原则的指导下各国对环境负有的责任和义务显得至关重要:第一,对国家领域内的环境,各国有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第二,对国家领域内管理的个人、团体,各国负有确保其行为活动不能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第三,各国在国际法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负有对全球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的义务。
2、加强国际合作原则
跨国环境问题至少涉及两个国家,往往是全球性的国际问题,单靠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活动中,各国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同时各种技术也不同,只有各个国家贯彻国际合作原则,开展广泛的合作,完善跨国环境损害事故的通报、协商和援助制度,健全环境事故信息共享体系,尽量避免和防止环境事故扩大化。兼顾各国利益,才能促进跨国环境损害的和平解决。
3、和平解决跨国环境损害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现代国际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旨在发生国际争端时,各国应致力于和平方式解决,首先应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还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斡旋和调停。最后还可以将争端提交国际仲裁和国际法院进行解决。在环境领域,1992 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26 条指出:国家之间应按照联合国,运用合适的和平方式解决环境纠纷。而且在实践中跨国环境纠纷采用和平解决的方式,有助于环境事故的及时有效的解决,并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三、跨国环境损害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
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复杂的国际形势决定了跨国环境纠纷的敏感性,因此提倡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是国际环境领域重要的任务,要在跨国环境纠纷处理原则的指导下,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妥善处理跨国环境损害纠纷,最终平衡各国的利益需求,真正解决环境损害产生的矛盾。在面对跨国环境纠纷时应以国际社会的大局为重,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根据国际法的基本规则处理跨国环境纠纷。传统的处理跨国环境纠纷的解决方式有政治外交方式和司法解决方式两种。在国际社会复杂的形势下,多元化的解决方式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应大胆提倡符合世界发展需要的新的纠纷解决方式,目前随着国际组织的发展,利用国际组织的方式来解决跨国环境纠纷成为一种新的尝试。可见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跨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是目前国际环境领域重要的任务之一。
1、政治外交方式解决
政治外交方式是最早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在跨国环境纠纷中也是最基本的纠纷解决方式。利用政治外交方式解决纠纷是指在跨国环境纠纷发生后当事国主动进行谈判与协商,或第三国介入进行斡旋与调停以及将纠纷交予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调查与调解,最后达成协议解决纠纷。首先来看谈判与协商,谈判与协商是政治外交方式中最常见的一种争端解决方式,当事国在纠纷发生后直接进行谈判,达成一致意见。在实践中也是最主要的方式,如1978 年前苏联的核动力卫星坠入加拿大境内,使加拿大境内的环境遭受核污染,后来两国经过三年的谈判与协商,最终解决了此次环境纠纷。如果当事国达不成一致意见,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第三方向当事国进行建议和劝告,促使当事国达成协议,这就是斡旋与调停,斡旋是指第三国不加入谈判,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促使当事国自己进行谈判,而调停是指第三国直接参与谈判并提出解决方案,促使纠纷得以解决。斡旋与调停中第三国的作用非常重要,对纠纷的解决有关键的作用,一般一些大国才能担任这个角色。最后一种是调查和调解,这是一种为查明环境纠纷事实当事国通过订立协议,寻求第三方,也就是调查委员会和调节委员会进行调查和调解,进而更好的解决跨国环境纠纷。
一般来讲,通过政治外交方式达成的解决跨国环境纠纷的解决协议,都是没有法律强制力的,这些协议只能依靠各国的自愿来实现,在特殊的情况下很难彻底解决环境纠纷。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外交方式解决跨国纠纷往往会使各个国家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签订一系列的双边条约或多边条约,作为未来处理环境纠纷的依据。如中国已同周边等40 多个国家签订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2、司法解决方式
用司法方式解决环境纠纷也是传统的纠纷解决的方式,这种方式与政治外交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解决方案具有强制力,当事国必须遵守。司法解决方式主要有国际仲裁和国际诉讼两种形式。国际仲裁是指在环境损害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当事国达成仲裁协议,根据当事国选定的仲裁规则将争端交予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最后形成具有强制力的裁决。1900 年在海牙成立的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是目前国际上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仲裁机构,著名的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特雷尔冶炼厂污染纠纷就是在海牙国际仲裁庭得到成功仲裁。另外一种解决方式就是国际诉讼,跨国环境纠纷通过国际诉讼解决就是当事国到国际性的法院去起诉,国际法院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以判决的形式解决跨国环境纠纷。但在实践中由于国际社会的复杂性和国际法院程序的繁琐,一般很少当事国到国际法院起诉。现今国际上能受理跨国环境纠纷的有国际法院下设的环境事务庭和国际海洋法庭以及受理欧盟区域性案件的欧洲法院。司法解决方式对当事国有拘束力,否则就会产生国家责任,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
3、国际组织解决方式
篇2
记: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中国正加紧与欧盟的谈判,可以说“入世”指日可待。“入世”无疑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会对其他方面带来冲击。比如对中国法律界。您是如何看待“入世”将对中国法院审判工作带来的影响?
吕:从整体上看,“入世”后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肯定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经初步分析、预测,认为“入世”后审判工作将出现以下新的变化:其一,随着进出口贸易活动增加,与外贸相关的纠纷案件会进一步增多,如何适用我国法律,参照国际惯例和公约审理涉外贸易纠纷案件,给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二,随着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增加,涉及境外投资的纠纷案件必然增多;其三,为了适应参与国际竞争,将大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引发的企业重组、兼并、破产等案件必然增多,如何妥善解决纠纷案件,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认真研究;其四,要遵守国际规则,客观上要求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依法制裁假冒伪劣商品和各种侵权行为,不可避免地触动一些地方和部门经济利益,执法难度增大。
面对这种形势,审判工作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涉外经济立法不够健全,一些新问题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导致执法上的困难。二是缺乏高素质的涉外审判专门人才。法官中高层次的法律人才,尤其是既懂涉外经济、懂国际规则,又懂外语的人才不多,亟待需要提高。三是适用审判程序不够严格、规范,一些案件庭审水平不高甚至有走过场的现象,影响庭审活动的公信度。四是超审限案件仍占一定比例。如果案件久拖不结,甚至超期,必将影响我国审判机关在国际上的形象。五是案件“执行难”。近几年来,执行工作呈现收案增多、结案增多、存案增多的趋势。如果境外当事人胜诉的案件执行不了,就会对我国投资法律环境产生动摇,影响到我国投资经商的信心。
针对这些问题,人民法院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加强研究,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加快法院工作改革,进一步完善审判运行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审判工作水平,以适应“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记: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对“入世”给审判工作的影响的认识也不一。广东省对入世后的紧迫感和压力是不是要强些?您认为法院应如何对待“入世”的问题?
吕:我们现在的压力就很大,有紧迫感。广东由于其所属的地理位置和较早的开放政策,使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独资、合资企业占很大比例。因此,经济纠纷特别是涉外经济纠纷较多。所以,入世给广东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可以预见涉外经济纠纷将会有较大增加。目前,我们正着手进行相关的准备,省高院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负责收集有关资料,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审判工作,制定出法院入世后的对策,并将此作为今年法院的工作重点之一。
我想“入世”后广东法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全国各地法院都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对“入世”法院必须要有一个清醒认识,要增强大局意识。“入世”后我国经济将逐步纳入世界经济大潮中,竞争将更加激烈,改革、发展、稳定将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为此,人民法院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努力提高入世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稳定放在工作首位,进一步强化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法律力度,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危害政治安定、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各种犯罪分子和经济犯罪分子;同时,要依法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妥善解决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要坚决纠正并克服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的思想,在严格适用法律的基础上,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要坚决抵制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审判工作的影响和干扰,平等地保护境内外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和司法权威,促进依法治国工作的深入开展。
记:肖扬院长提出今年法院工作重点是深化改革,确保司法公正。那么“入世”对司法机关,特别是对法院执法公正的要求是不是更严格和迫切了呢?
吕:我认为要适应“入世”需要,关键是确保司法公正。“入世”后,随着中国服务产业的开放和在银行、保险、电信等行业引进高质量的外资,以及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增多,到法院的涉及外商、外资的案件将不断增多。依法公正地处理这些案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投资环境和人民法院在国际上公正执法的形象。为此。人民法院要以公正司法为核心,很抓严肃执法,努力提高审判工作水平。具体要确保做到四个“公正”:(1)实体公正。要正确执行我国法律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公正地确认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对当事人有明确约定适用外国法律的,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适用外国法律的原则处理,准确适用外国法律。(2)程序公正。依法正确行使司法管辖权,对当事人有明确约定由仲裁机构或由外国法院管辖的,只要不违背我国法院,就要予以确认;确保当事人各方享有平等的诉讼法律地位,使他们充分地行使法律规定的各种诉讼权利;努力提高庭审的规范化水平;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讲清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使当事人服判息讼。(3)执行公正。要大力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依法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确保债务人有履行能力的案件都能得到执行,使当事人的债权得到及时的实现。(4)形象公正。要加强对法官的执行形象教育,要求他们注意在庭审中保持居中裁判的形象,维护法律的尊严。
为维护司法公正,适应“入世”需要,还要进一步提高公开审判水平。“入世”后,我国经济将进入并融入国际大市场的体系之中,承诺遵守规则,承诺开放市场,而规范市场又靠法律来调整,无论是外商或外资企业都会更加关注我国法律对他们的保护以及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水平。人民法院要从维护公正司法形象、更好地宣传我国法律和法制的政治高度全力提高审判水平,关键要在“公开保公正”上下工夫。要切实做到“五公开”:开庭时间、地点公开;当事人争议公开;举证、质证和辩论公开;认证和评判公开;宣判公开。围绕上述“五公开”,要努力提高审判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各方当事人有理说在法庭,有证举在法庭,查明事实在法庭,分清责任在法庭,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观念,从根本上增加外商和外国投资者对我国法律和法制的信心。
记:“入世”给法院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法院除了从思想上认清形势,增加紧迫感外,具体还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吕:首先,当务之急是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入世”以后,审判工作会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及外国的法律,面对越来越多的境外当事人。要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提高人民法院在国际上的公信度,提高公正司法水平,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官队伍。尤其是要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法官队伍德的法律业务教育培训,尤其是涉外法律方面的教育培训,适应涉外审判工作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一批熟悉涉外法律的专门人才充实到法官队伍中,让他们充当起越来越多的涉外审判重任。其次,要加强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主动到有关部门了解我国与“世贸”成员国所签署的协议,了解相关的国际规则,了解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等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审判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预测,研究相关的措施和对策,反馈给立法部门,以使我国涉外法律法规尽快完善起来。同时,注意收集、外国法院适用国际惯例的典型案例,借鉴吸收境外先进立法成果,为我所用,不断提高涉外审判工作水平。
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今年1月8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召开了“WTO与中国律师业”的大型研讨会,准备迎接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我看来,这种机遇和挑战同样存在于法院的审判工作中,中国法院应从现在起作好准备迎接挑战。
篇3
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要引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话,进行规范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分析经济法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法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并最终给出了经济法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的经济法教学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性,从根本上无法达到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引进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的系统决策过程。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学设计的教学,能够聚焦更多的影响教学结果的因素,这恰恰是目前的经济法教学所缺乏的,因此,经济法课程要引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话,进行规范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经济法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现状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与法学专业所开设的经济法学课程不同,目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所开设的经济法课程,其基本内容虽然包括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但远远超出经济法这一部门法的范畴,涵盖了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商事仲裁、民事诉讼等纠纷解决程序法。
教学对象分析。从年龄本文由收集整理特征来讲,经济法课程所面向的教学对象一般年龄在20岁左右,根据我国教育学家查有梁提出的“发展认识论”,学习者在这个年龄处于“结构运演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智力,关键要重视学科知识结构,才能有效的解决该学科的问题;从个性差异上来讲,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生源质量的影响使得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反映在表面上是考试分数的差别,深层次的表现就是心态和习惯的差异。
教学方法分析。在目前的经济法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大部分教师一直沿袭大陆法的法学教育传统,注重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原理的讲授,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即使是一些教师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案例的作用仅是辅的为了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偏重且忽视了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经济法的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在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教师不应过多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输灌;另外,对于专业不同、来源不同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基本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线,根据课本的章节决定教学内容,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而且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既显得经济法枯燥无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专门的实践课程。目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课堂讨论、课堂分析、课堂交流等方面做得很少,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使用少,多媒体教学尚未普及,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实践课程是经济法的薄弱环节。受思路限制,大部分教师仅以案例分析作为实践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限制,而且会有纸上谈兵的倾向。经济法相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讲,是一门辅助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应该与该专业学生的主修专业结合设计实践演练内容,但目前这类配合很少。
经济法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教学设计目标。教学设计目标应配合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职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也有不同的认识,但总体来讲,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那么,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法就应该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转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因此,即该课程的教学设计目标不是培养学生进行法律制度研究的能力,而是应该培养学生运用现有法律规定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根据以上教学设计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理所当然的成为经济法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遵循的理念。为此,本文将以企业实际涉法过程为主线重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始终置身于仿真的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学生拟定授权委托书、办理工商登记、模拟公司运营、签订合同、界定公司财产、解决经济纠纷、厘清公司破产程序等基本技能,增强职业行动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应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设计理念。本文所分析的开设经济法课程的财经类专业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以及会计类专业等,该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商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基于这种岗位需求,兼顾个别学生创业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应对内容庞杂的经济法课程进行精简提炼,以“企业的组建—企业的运作—企业的财产—企业的纠纷解决—企业的破产”等五个环节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环节明确相应的学习任务。
经济法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前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以及教学设计目标分析,经济法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重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的其他专业课,同时也要与工作中的知识结构相吻合,要强调培养学生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操作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将经济法的教学内容设置为六个教学模块:经济法预备知识、企业的组建、企业的运行,
转贴于
企业的财产、企业的纠纷解决、企业的破产。并在每个模块下面设置子章节,具体如表所示:
教学措施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法律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使得教师的课堂讲授环节不能完全抛弃,但是理论输灌正是经济法教学被批枯燥的重要原因,结合前文所分析的教学设计目标和思路,本文认为可以选择参与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参与式方法的要求和途径,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以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参与式方法有很多,比如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影视、角色扮演、辩论、小讲座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游戏、练习等。可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根据需要和客观条件适时选择的,只要能够满足一个目的,即促进参与就行。这种教学方法也适合前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行参与式教学时,可结合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让学生扮演企业的发起人、债权人等,模拟纠纷解决。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在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时要适合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即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目前大多数经济法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这种选择是适应教学的新发展的,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单纯只是把板书的内容放到了课件上而已。
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课件制作必须要体现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式、交互性、现实模拟性优势特征;二是避免过分追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变“人灌”为“机灌”;第三,要结合教学内容中的六大教学模块来设计相应的课件和课堂材料。
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时间结构、认知结构和信息结构的优化。从时间结构上来看,目前各高职院校经济法安排一般都是两小节一次课,中间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共90分钟左右的授课时间,要分为开始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参与式分析新课内容、结尾小结几个部分。每节课可以根据教学模块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认知结构上来讲,要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认知条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合拍;从信息结构的优化上来看,要确保教学信息传递迅速,反馈及时,尤其在参与式教学中,确保师生活动积极,配合默契。
教学评价设计。目前经济法教学评价非常粗糙,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就是期末考试,这种方式不仅考到的知识点较少,而且学生往往只是考前冲刺复习,当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理论,过后又会忘得一干二净,无法达到好的评价效果,也不能与课程教学相互促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教学评价的设计。
结合经济法的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参与式教学中的实践操作得分,要设计具体的量化表,在平时由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程度来记录得分;二是对于热点问题布置机动性作业,由学生自愿提交,根据作业完成程度由教师打分;三是期末进行严格考试。三个层面分别按30%、30%、40%的比例组成最终成绩。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大,也可以从侧面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篇4
班磊律师曾在北京市法院系统工作七年,担任经济审判庭法官;做执业律师十二年以来,班磊律师将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律师执业实践之中,在公司法、合同法等许多领域方面颇有建树,也过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为当事人争取到了最大化的合法权益。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班磊律师出生在广阔的大草原,儒雅沉稳的气质、豪爽真挚的品格,在他身上显露无遗;他的性格中具有蒙古民族的粗犷但不失细腻,执著中流露坦荡。他语言精练、思维敏捷,对答进退游刃有余,一名优秀律师所应当具备的不凡素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班磊律师大学毕业之初在法院任职,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的书记员到法官的跨越,在经济审判庭做商事审判工作。在法院工作的七年时间里,他先后审理了数百件各类经济纠纷案件,而且审结的案件质量也相当高。鲜有改判、发回重审的情形。在别人来看来人生正在辉煌、出色的时期,他却做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这个大胆而又执着的决定改变了他后面的人生轨迹,那就是做一名律师、挑战自己、在更大层面上实现自身价值。然而,这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领导和周围的同事、朋友也都纷纷劝阻,可是,班磊执着地完成了自己的完美转身。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段经历,班磊对法官和律师的角色有着自己特别的见解,他觉得坐在法官的位子上看法律和坐在律师位子上看法律本质是一样的,二者的目标都是追求社会正义和公平、维护社会有序发展,只是二者所处的社会角色、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做律师可以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地从当事人的角度去利用和发掘维护其合法利益的措施和手段,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对法律理解的深度,去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上的难题,这样更具挑战性。
见微知著别出心裁
成为执业律师以来,班磊成功地为众多客户提供了法律服务。无论是在传统的诉讼、仲裁领域,还是在一些新兴的领域如企业并购、金融衍生与创新业务的法律服务领域,班磊律师都努力向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班磊律师是北京市律师协会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执业过程中处理过很多典型案例,很多案例突出反映了班磊律师坚实的法学功底和独到的思维能力。在一个矿业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中,作为被告方的人,班磊律师意识到,仅单纯就对方(原告)的事由和依据的合同条款来看,被告方的确有违约行为,且原告方的诉讼请求也能够成立,被告需要向原告方赔偿近1个亿的违约金;然而,经过仔细研究案件背景和双方的合同,班磊律师敏锐地发现,纠纷的产生恰恰是由于原告方在与此相牵连的另一桩类似交易中存在重大过错,才直接导致了被告方在涉案纠纷中出现了违约情形。此时,双方都已接到开庭的通知,于是,班磊律师迅速制定出应对方案并付诸实施,短时间内在多地走访、调查、取证,获得更加丰富、详实的证据,并且通过对案件的缜密研究,一步步理清思路,拿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直接和对方相关人员进行对话以及提起反诉。而此时距离案件开庭不到一周时间,对方在看到班磊律师所做的一系列庭前准备工作后,对整体事态做了充分分析,在没有任何胜算的情况下主动提出进行和解。经过紧张的谈判,在开庭的前一天,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协议,最终以对方撤诉告终。再有,一起跨国草种期货合同案件:甲公司与一家具有草种进口权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草种期货合同,在等待交货的期间,这类草种的市场价格出人意料地猛涨;临近交货期,乙公司看到有巨额利益可图,不惜以承担违约金的代价来撕毁合约。然而,若正常履行合同的话,甲公司可获得的利益是违约金的几倍。班磊律师在接受甲公司的委托后,便意识到,如按正常的思路让对方赔偿违约金,客户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必须证明乙公司给甲公司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数额;于是,通过安排人员到港口走访、调查取证及向若干家经营同类业务的公司获取当时该草种的市场合理价格等等,班磊律师取得了详实的证据,再结合《合同法》中有关预期利益的规定,终于在法庭上为客户赢得了高于违约金几倍的赔偿。
多彩人生
班磊律师担任律师事务所的党支部书记,为所的党建也做了大量工作。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连续获得“2009-2011年度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事务所党支部连续获得“北京市五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这些无不凝聚着班磊律师的辛勤付出;而他本人,也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律师行业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篇5
论文关键词:浅谈,企业集团,内部,契约,管理
企业集团实施内部契约化管理,是市场经济法则在集团内部和经营领域的开拓延伸,是依法规范企业集团自身经营行为的重大举措,是现代企业集团管理的创新之作。
一、企业集团契约化管理定义和特点
(一)企业集团的定义和特点:企业集团是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规模巨大、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联合组织或企业群体组织。其特点:企业集团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以大企业为核心、诸多企业为外围、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在联合的纽带上,表现为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资产联合的高级的、深层的、相对稳定的企业联合组织;在联合体内部的管理体制上,表现为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又实行统一领导和分层管理的制度,建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在联合体的规模和经营方式上,表现为规模巨大、实力雄厚,是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度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联合体。
(二)契约化管理定义和特点:契约化管理就是依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之间的经营往来行为采用书面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便于规范管理和监督,从而建立起具有钢性约束力和较强激励作用的经营管理方式。
二、实行契约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契约化管理是企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融入市场经济,与外部市场对接,同时伴随着企业内部改组、改制,企业的经济结构、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法人、多投资主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关联和交往日益复杂,需要我们对外要应付购买者或供货方在时间、空间、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背离,维护企业利益;更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推进企业内部的市场化,传递市场压力和风险,形成集团内部市场链,促进集团内部的公平交易、合法经营和规范管理。契约化管理是实现集团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行契约化管理,通过规范契约,履行契约,严格按契约办事,把过云上指下派、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变成契约化管理,变成法律经济手段的管理,让依法治企精神渗透于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层面,逐步形成各类经营行为全面的契约化管理体系,形成一个富有集团特色的新的管理平台。这样就可以堵塞经营管理中的漏洞,防范集团经营风险,提高集团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促进集团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三、实施契约化管理是推进集团法制建设的重要体现
契约化管理的实施,无论是传统的行政权威对它的硬性有碍,还是惯性的推诿扯皮对它的敷衍应对;无论是秩序的调整必然带来的逆向摩擦,还是观念上的习惯势力的无形冲击,都不能抵毁契约化这一法制机制特有的约束性、规范性、强制性的作用彰显。从从某些集团契约化实施以来取得的初步效果我们不难看出,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的权利义务意识得以强化,明明白白做事,认认真真负责的制度体系正在完善,良性循环的内部经济运行秩序已经形成。即将全面推开的契约化管理正在集团内部诸多经营管理领域中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一)契约化管理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保障。企业集团的经济动迁由内部运行和外部运行两个部分构成。集团内部的产、供、销是一个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循环网,各环节之间的接链是否科学、有序,不仅关系到内部经济运行的正常化,也关系到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契约化管理运用法律规则约束各运行环节双方的权利义务,有效弥补政令不畅、效率低下等行政手段难以克服的不足,实践已经证明,实行契约化管理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契约化管理是调整企业内部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集团内部有着纵横交错的经济往来关系,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和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很多经济纠纷往往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用契约化的形式作为内部纵横经济关系的桥梁和枢钮,使往来的双方不仅依据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明确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和途径。在相互制约中自觉履行合同,而且明确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和途径。在相互制约中自觉履行合同,自我调整相互关系;在纠纷处理中有章可遵有序可循,能够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使生产力各要素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篇6
「关键词国际支付,信用证,权利义务
国际信用证业务的法律依据是国际商会制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世界各国银行开出的信用证均须注明依此统一惯例开立,在发生纠纷时有关法院依此惯例裁决。我国法律也明示承认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我国其他涉外法律中也都作了关于适用国际惯例的规定。这些规定为中国金融机构从事涉外贸易、金融活动与国际惯例接轨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审理涉外经济纠纷提供了依据。
一、国际信用证业务的法律性质
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文本第一部分“总则与定义”,笔者将国际信用证业务的法律性质归纳为如下四点:
1、是一种银行信用
信用证是银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是开证银行用自己的信用为进口商的商业信用作担保,但开证银行的这种付款信用保证是有条件的,即受益人(出口商)必须完全遵守信用证条款规定,提交符合要求的单据。信用证开出后,开证银行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是主债务人,即只要受益人(出口商)通过有关银行交来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开证行不管进口商能否付款给它,都必须对受益人或指定银行付款。这不同于一般担保业务中银行只负第二性的责任,即是在被担保人不付款情况下银行才代为付款,更不同于托收业务中的委托关系,即能否收款银行不负任何责任,只是代为办理。
信用证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有条件的银行付款保证”。这种支付既可以由开证行直接办理,也可以指定另一银行付出,或授权另一银行议付。开证银行或其人在信用证项下的付款保证,要求以提供“在表面上完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为唯一的条件”。
在信用证业务中,一家银行在不同国家设立的分支机构都被视为另一家银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确立上述准则是因为一家银行及其在不同国家设立的分支机构,往往是同一法人,在处理债权、债务上相互有关。因此,同一法人条件下的经济诉讼,有时将在跨国间出现纠纷。这种纠纷如被介入信用业务,则对顺利进行结算非常有害。国际商会为排除上述纠纷的干扰而确立这一准则。
在信用证业务中是否执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条款,由有关当事人共同确定。这一信用证业务的特殊性质表明,只要各当事人一致同意,则允许在信用证中列入特别条款,亦即不受惯例约束的条款。但是,如果在信用证上已标明“本证按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文本办理”,在这样的条件下,则“除非另有约定,本惯例条款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2、是一项独立文件
信用证是一项独立文件,不依附于贸易合同。一般来说,进口商向银行申请对外开立信用证,首先必须是它已调查对方资信并通过洽谈订立合同,在合同中规定使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并在规定期内要求银行开出信用证。但是,以合同为依据而开立、内容也应该与合同一致的信用证,一旦开出,就是一项独立文件,不依附于合同,有关当事人(开证银行、议付银行、买方、卖方)只受该信用证条款的约束,不受合同的约束。在出口业务中,出口公司在收到对方开来的信用证后,一定要立即对信用证内容进行仔细审核,如发现信用证条款与合同不符或难以接受的,应立即联系对方开证银行和进口商进行必要的修改,否则到时无法提供符合信用证要求的某项单据,即使货物出口保质保量保时、完全符合合同要求,对方也会拒绝付款,因为在采用信用证方式下发生纠纷,唯一的依据是信用证条款,而非合同。
信用证项下的有关当事人不得利用有关的其他合约,对信用证的业务运作进行违约抗辩。信用证作为一种合约必然会与其他合约有联系,如信用证与贸易合同,信用证与银行间的业务合约等。但是,信用证项下的各当事人不能引用有联系合约的规定,作为地信用证条款违约抗辩的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3条6款规定:“受益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利用银行之间或申请人与开证行之间的契约关系。”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银行结算业务的顺利开展,避免对信用证业务造成干扰或破坏。
3、是一种单据业务
信用证业务是纯粹的单据业务。信用证项下的单据,不论它是“金融单据”即汇票、期票、支票、付款收据等,或“商业单据”即发票、提单、保险单、检验证收、产地证明等,虽然这些单据确实具有履约证明或代表货物的作用,但是,在信用证业务运作中,有关银行只能凭单据办理结算业务,而根本不会去考虑单据背后所反映的事实状况。
信用证业务中一切以单据为准,不以货物为准。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对货物的真假好坏,货物途中损失,是否达到目的地概不负责。只要客户交来的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银行就必须付款。办理信用证业务的有关银行既无必要亦没有可能监督实际货物的交易或实际劳务的供应等行为。银行办理信用证业务的目的在于促进国际贸易往来的发展,并发挥其融通资金的作用。
4、是一种书面凭证
从信用证本身内容的规定来看,它必须有助于结算的顺利进行。信用证的内容应该完整、明确。必要的项目缺一不可,描述信用证内容的词语不得摸棱两可或含糊不清。信用证上的每一条款均应反映“单据化”的要求,即必须以“提供单据的办法”来体现条款的要求。信用证的内容必须简洁,避免繁琐。在信用证的内容中不应列入过多的细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13条规定:“银行将不审核信用证没有规定的单据”,“如信用证含有某些条件而未列明需提交与之相符的单据,银行将认为未列明此条件,且对此不予理会”。
篇7
关键词:重复征税;国家;税收管辖权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32-02
一、国家是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政治基础
(一)国家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早在16世纪法国著名国家学说代表人物博丹在其《论共和国》一书中就把概括为国内绝对、永久、不受法律限制统治公民和臣民的最高权力。
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一个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支柱,不可分割,不可转让。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宣布各国一律享有平等,不问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会员国[1]。
(二)经济是国家的延伸
国家在经济领域体现为经济,即一国政府在国内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上享有独立自主之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统治纷纷瓦解,一大批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西方国家却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从经济上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进行控制,强化独立民族国家在国际经济结构中的弱者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倡导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国家经济理论也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三)经济在税收层面具体体现为国家税收
国家税收是指一国在决定实行怎样的国内和涉外税收制度等方面均享有完全的自,如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等 [3],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涉,具明显地有独立性和排他性。只是在国际税收出现之前,国家税收仅仅表现为一国政府对本国公民征税的权力。在国际税收出现后,国家税收有了涉外的因素,即不论其国籍或注册地的个人、企业或组织只要在某国的管辖范围之内,该国就享有税收管辖权,该个人、企业或组织就要无条件地服从该国的税收法律制度。结果导致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国家依据国家税收原则,按照本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对分别同一征税对象征税出现重复征税。
根据国家原则,一国享有独立经济、税收,在其管辖范围内行使其税收管辖权也是合法的,重复征税现象时有发生。国家税收的存在是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而其源泉则是国家。
二、所得国际化是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经济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分工的高度发展,生产、资本、技术、贸易不断跨越民族、国界,逐渐形成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在全球化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国际跨国公司不断增多,全球性的资本、产品流动更加频繁,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所得国际化成为常事,为国际重复征税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经济问题日益增多,国际重复征税现象日益严重,国家间的经济纠纷不断升级。为此,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也在不断寻找国际经济协调合作的规则,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让出或放弃某些以达到博弈的平衡,一批新的全球性经济规则随之产生,防止国际重复征税的协定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国的所得税制也在不断完善。
(二)各国所得税制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之前,经济活动主要发生在本国境内,各国政府的征税对象主要是本国的公民、企业或组织,国家税收没有涉外的因素,国家税收的博弈主要是国家与本国的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不涉及其他国家的税收权益。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后,经济全球化出现,跨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个人、企业或组织的收入财产国际化,他们不仅在居住国拥有收入财产,而且还有来自他国的收入财产。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相继确立、调整其所得法律制度。
各国根据税收原则,维护本国经济权益,一般都实行属人和属地的课税原则。一方面按照属人原则,对于国内纳税人来源于本国境内、境外的所得课税;另一方面按照属地原则,对于涉外纳税人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课税。这样进行跨国经济活动的个人、企业或组织的所得,就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主张其税收管辖权。他们的同一笔跨国所得,不仅要向国籍所在国政府缴纳税款,而且还要向所得来源国家政府缴纳税款,税收法律关系复杂化,由以前的一国政府与本国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博弈扩展为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的博弈,这正是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
三、税收管辖权冲突是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法律基础
(一)税收管辖权法律规制不一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依据在于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①以国家税收为依据,各国在税收立法方面可以根据本国国情、历史、文化等各行其是,独立自主,不受他国干涉,导致各国在具体的税收法律制度规定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如在税收管辖权方面,有的国家实行单一原则即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原则;有的国家实行双重原则,即实行收入来源地和居民双重税收管辖权原则;有的国家实行三重原则,即收入来源地、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原则。在具体界定来源地、国民、居民方面的法律规定又存在不同。针对国际重复征税,有的国家法律规定免税制,有的国家法律规定抵免制等不同方法。同样实行抵免制的国家中有的采取饶让抵免,有的则不采取饶让抵免等等。
根据国家原则,一国享有独立的税收,各国主张税收管辖权原则都是合法的。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跨国经济活动的实现不仅得到了本国政府提供的外部环境,而且利用了所得来源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跨国经济活动者理应向各国政府缴纳税款。在国际税法领域,又难以产生对国家税收、国家税收管辖权进行限制的法律制度。各国之间的税收协定虽然对避免国际重复征税有些约定,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二)税收管辖权的适用冲突
国家的行使一般适用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因此一国的税收管辖权也适用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2]。根据行使征税权力的原则和税收管辖范围、内容的不同,目前世界上的税收管辖权可以分为两类:来源地管辖权、居民(公民)管辖权,这两类税收管辖权在适用时的冲突是导致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
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适用冲突,这实际上是属人原则的冲突,它是由于国家间居民身份认定标准的差异导致的适用冲突。一个国家行使居民管辖权时,其前提条件是确定纳税人是否具有本国的居民身份。自然人居民身份的一般标准有住所标准、时间标准和意愿标准。法人居民身份的一般标准有管理中心标准、总机构标准和资本控制标准。各个国家对居民的认定标准不完全相同,就可能导致一个自然人或法人纳税人被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的法律规定同时认定为具备本国的居民身份,这样该纳税人就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承担纳税义务。如甲具有美国国籍,在美国境内拥有固定的住所,但长期居住在英国,美国按照住所标准认定为居民身份,英国按照时间标准认定为居民身份,这样甲同时被美国和英国认定为居民,按照居民管辖权,甲须向美国和英国政府承担纳税义务。这是税收管辖权冲突的第一种情形。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适用冲突,这实际上是属地原则的冲突,它是由于各国对所得来源认定标准不同所导致的适用冲突。各国对跨国劳务所得、对跨国营业所得和跨国投资所得行使来源地管辖权时其认定的标准不完全一致,如对跨国营业所得来源地的认定,一般采用营业活动发生地标准,也有采用营业机构或场所所在地为标准。这一冲突导致同一纳税人的同一笔所得可能被不同的国家同时认定为是来源于其境内的所得,各自按照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如甲纳税人在美国、英国都不是居民纳税人,甲在美国设有常设机构,该机构有一笔来自英国的所得,按照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甲须就该笔所得向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缴纳税款。这是税收管辖权冲突的第二情形。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适用冲突,这实际上是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的冲突。如英国人甲许可中国人乙使用他的专利技术生产销售产品取得的报酬。按照英国税收法律,甲应就来源于中国的该项所得缴纳税款,这是英国政府适用居民税收管辖权,是属人原则的体现。按照中国税收法律,甲应就其该项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税款,这是中国政府适用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属地原则的体现。针对英国人甲这一笔转让许可收入,英国和中国政府都享有税收管辖权。这是税收管辖权冲突的第三种情形。
四、结语
从国际法上的国家原则来看,有关国家对国际纳税主体主张属人和属地的税收管辖权有其合法性。但国际重复征税的存在,对国际经济交往的顺利进行也存在不少负面影响,有违税收公平、公正的原则,加重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不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有关国家的税收权益,是我们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55-56.
[2] 陈安.国际经济法专论下编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36.
篇8
内容摘要:20世纪中,世界经济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而第五次浪潮的特点就是跨国并购。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政府在规范和促进跨国并购行为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按时间的跨度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二战前后以及冷战后相关政策的取向变化,然后主要就政府对外来跨国并购的规制作用,着重分析发达国家的政策法规。最后,本文也分析了发达国家促进对外投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跨国并购 政府规制 促进对外并购的政策
我国政府近年来开始鼓励企业走向海外,尤其是取消了投资境外购买境外企业的审批程序。2004年延续到2005年的几宗轰轰烈烈的大型并购交易,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企业并购热潮正在进入公众视线。联想集团于2005年5月完成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TCL集团接连收购家用电器公司施奈德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2005年上半年,中国以34亿美元、17 宗交易成为全球第三大收购方,但这主要是因为联想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国际商业机器的个人电脑业务 (亚太区十大交易之一),以及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以10亿美元收购电讯盈科20%的股份。因此,我国政府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在制定海外并购政策和法规时的有效经验,以完善和促进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良性发展。
本文首先按时间的跨度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二战前后,以及冷战后的相关政策取向变化,然后主要从政策和法规两部分,着重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情况,因为这些国家在发达国家中极具代表性。在这些政策和法规中,又分各国对国内资本进行跨国并购的政策法规和针对国外资本进入本国进行跨国并购的政策法规。
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时期的政策取向变化
迄今为止,西方国家已经经历了五次兼并浪潮。前四次的兼并浪潮主要都是国内的并购,第五次的浪潮发生的时候,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超远距离的管理变得便利,同时运输和通讯成本也大大降低,这一切使得跨国并购成为可能。同时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就尽可能地利用全球资源。在这当中,发达国家政府在冷战后大都采取了开明的政策,鼓励或保障国内的公司进行对外投资。
在1977年前,法国对产业集中一直采取鼓励的态度,因为政府认为大公司能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1977年7月19日法国通过《7-806法案》,主要对引起行业过度集中,建立非法卡特尔和滥用市场垄断地位的兼并行为进行管理。但这一法案实际上没有得以严格执行。
日本1980年之前,政府不欢迎兼并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1980年以后,这方面的控制有所减轻,但仍然对外资公司的并购企图存有戒心。到了90年代中期后,日本政府开始表明了欢迎海外公司到日本并购的态度。2004年日本首相小泉在对日投资会议上确立了为吸引海外向日本投资的“促进对日投资计划”,确定了五个领域的74项促进投资对策。
美国的反托拉斯政策曾一度十分严厉,但克林顿政府采取了低调的措施,在医疗和国防工业等领域,政府甚至鼓励各公司实行兼并联合,以降低成本。
主要发达国家针对跨国并购的政府规制
表1较为详细地列出了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的政府规制,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本国民众的利益和反垄断。
发达国家促进对外并购的主要措施
目前国际上采取的母国投资促进措施主要有:
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几乎所有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都对海外投资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母国政府与中介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加工、传播投资东道国宏观经济、产业条件、法律框架等关于投资环境的基本信息。渠道包括网站、出版物、组织研讨会、派遣投资访问代表团等。由于发达东道国市场信息较完备,获取渠道多,因此,这类信息服务多针对发展中东道国。这种服务对于国内中小企业的帮助尤为重要,因为大型企业自身一般拥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中小企业的能力较弱,而正是一些中小企业,其跨国投资活动更易于与发展中东道国的条件相匹配。由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提供包括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企业背景、与直接投资相关的法律管理程序等资料。母国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对发展中东道国政府提供支持,以改善其投资管理体制,加强其吸收外资的能力;对对外投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项目开发与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这种服务甚至可向东道国合资方提供。
金融支持。发达国家一般还对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例如向投资项目提供贷款。金融支持有时会针对特定的对象,例如专门对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支持,或专门对中小企业投资提供支持,或对能扩大母国出口等项目提供支持等,从而将海外投资活动与母国的经济目标有机结合。
财政支持。投资母国促进对外投资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税收上,向对外投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以及消除国际双重征税等,包括对签有双边税收协议的国家的投资,东道国所提供的税收优惠与减免,母国不再征收抵补税;对海外投资收入减免税收;允许海外投资企业实行亏损提留制度等。
投资保险。投资保险是一项传统的投资保护措施,一般是通过国家、区域或多边的投资保险计划,为海外投资的政治、非商业性风险提供保险,近年来这种方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于促进投资发挥了主要作用。有些国家的国家投资保险计划仅针对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而有的国家则覆盖对所有东道国的投资。1988年成立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近年来业务发展迅速,为其成员国海外投资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承保服务,缓解了境外投资迅速扩张产生的投资保险的供求矛盾。
促进技术转移。一些国家向某些特定类型的对外投资进行倾斜资助,例如有些投资促进计划对包含环保技术转移的投资项目予以特别支持;有些则分别对电信、能源、健康、农林牧渔项目予以资助等,有些对东道国提供技术帮助,以增强东道国吸纳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能力。通过这些有选择的投资促进,可加速某些对人类、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技术在国际间的扩散。
市场准入安排。这是一种促进投资的贸易措施,通过产品认证、原产地规则、优先进口安排等措施,赋予某些国家、某些产品进入投资国的优惠地位,从而可增强这些东道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出口导向性的投资项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外交保护政策。主要是利用政治、外交等手段鼓励海外投资企业发展,保护其应有权益。这种政策往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起重要作用。譬如,海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或其他经济单位等发生了经济纠纷,或受到某些方面的歧视,与非官方组织交涉无效时,往往需要投资国政府出面干预,通过官方协商处理解决,从而达到保护海外投资企业的权益不受侵犯,使海外投资企业能在国外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以上几类母国投资促进措施主要为发达投资国所采用,各国根据各自经济发展与外交目标各有侧重,在具体实施中各国的差别也较大。综合研究各发达国家有关促进对外并购或投入的政策可以看出其主要特征是: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对于对外投资,包括对外并购持支持和保护的呈支持态度。
各国都有自己相应的官方或半官方的机构来支持本国的对外投资和跨国并购,为这些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和融资支持,甚至保险等。
各国的政府对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提供的支持往往与该国的政治外交目标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美国等。因此,他们提供的信息服务也会发出相关的评价。
在所有政策和法规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措施就是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政治及其他风险的保障措施,即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已经很成熟了,而保险服务业又是我国最薄弱的环节。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现象冲突
文化作为一系列观念、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有自身的特性和运行规律。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就有不同的文化。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特德(G. Hofstede)教授认为,文化是一个环境中的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collective mental programming)。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因而,就不同的群体、区域、国家而言,这种程序就互有差别。他们自然也会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如果涉外人员在不同文化地域、背景进行跨国经营或贸易谈判时,必然会面临来自不同的文化体系的摩擦与碰撞。下面就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冲突现象进行探析。
一、心理方面的冲突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首先表现在心理上。凡是爱国的人,往往心理上自然会有一种本土文化优越感,在与外方打交道时,往往就会与对方文化产生排斥和抗拒,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冲突自双方合作开始时就会出现,如谈判、签协议的过程,双方的思想观念就不可能完全一致,会出现种种不和谐。特别是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可能产生对协议与合同条文的不同解释,从而造成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使文化摩擦屡屡发生,潜藏着爆发冲突的危机。
二、管理方面的冲突
涉外经营或贸易往来在管理上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文化碰撞与文化冲突。如果合作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就不能跨越文化的栅栏,从而导致猜测和怀疑,对立与冲突加剧。美国学者戴维・A・利克斯曾指出:“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这一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国外管理学家的经验表明,大约有35%~45%的跨国企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其中约有30%是由于技术、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有70%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另有调查显示:目前有三分之一的著名跨国公司因为跨文化管理不利而面临关系紧张的状况。
三、隐私方面的冲突
在某些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中国人提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故而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许多我们中国人认为可以公开关心和友好的询问,如“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going? Howmuch money canyou make each month?”等,会引起西方人的不快,他们会认为这是触犯了个人隐私。因为外国人通常情况下忌问年龄、婚姻、甚至收入等等,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四、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有些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从而引发冲突。
五、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各国的风俗、礼节、交流都受特定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受到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会谦虚地说“不好”、“不行”等。尽管内心极度高兴,但也绝不喜形于色,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这体现出中国人在交往时,更注重委婉、含蓄。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因为西方人注重直来直去,“坦率”就能体现他的价值观和交流方式。对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客人走后才打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别人所送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并称赞一番,然后欣然道谢。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会认为西方人的这种表现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虚伪、不诚实。
六、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没什么吃的,菜不好,多多包涵”等客套话,这经常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感到莫名其妙;与客人用餐时,面对诱人的菜肴,中国人往往不会轻易地随便吃,而西方客人会大口品尝主人的手艺,认为这是对主人的尊重和礼貌的表现;中国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如果你是出于礼貌说“No”,那就绝对没有下文,只好饿肚子了,因为西方人会认为你确实不需要!
七、产权观念方面的冲突
在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不管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是走进来的外国企业,跨文化冲突已经变成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产权观念的不同更容易引发经济纠纷。比如我国的一名员工因在美国展会上拍照涉嫌泄露商业秘密,而被渲染为商业间谍,员工所在公司成为被告,甚至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也介入此案调查。原因是该员工第一次出国,习惯性地认为在中国大部分的展览会都是可以随意拍照的,这就是产权观念方面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八、劳动观念方面的冲突
在一家中外合资公司,计划经济过来的员工没活儿干时就按习惯休息、看报纸、喝茶水。外方管理者却说,没活儿干就扫地、擦设备,实在没事儿就到草坪上拔草去!那些中国员工哪能接受得了这个,说“这不是劳动改造吗,我们又不是犯人!”;在一家中法合资公司,刚开始时,从总经理、各部门经理到技术监督等重要管理岗位的重要负责人几乎都是法方人员,他们采用的是生硬的、强制的方式,推行全套的法式管理模式,由此引起中方人员的强烈不满,导致罢工事件,最后由政府部门和法国领事馆出面调解。事后,该企业的中方员工道出了心里话:“法国人的管理方式我们接受不了,我们受不了洋人的气”。事件的实质是劳动观念意识的冲突。
九、组织、团队的冲突
随着跨国公司、无边界组织的不断扩张、发展,这类组织成了跨国体、跨民族、跨地域、跨政体的特殊实体,成为跨文化组织。这类企业要想获得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各国员工凝聚起来,形成有战斗力的团队,共同实施公司的经营战略。如何对待团队中不同国度员工的不同文化,如何消除不同文化背景下团队成员心理上的距离感,如何妥善处理团队成员间的冲突,就成为各跨国组织当前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国际化发展战略,不仅仅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面临着如何整合不同组织文化背景下的团队的问题。因为除了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外,跨文化的管理团队会产生很多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有些基本问题的观点、价值观或者角度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将导致公司管理的员工方式、组织结构的设计、工作场所的安排等很多不同。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体现各种文化精髓的东西,这样才能使各种文化在跨文化组织的团队环境中生存。
十、跨国公司中冲突的主要表现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索赔;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索赔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建筑施工法律法规和章程条例,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当承包方利益受损时,承包方合理有效的利用相关法规使用索赔来保障自身的正当利益,是非常必要的。在西方欧美国家,工程索赔是建筑施工企业弥补工程损失和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但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索赔在我国依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虽然我国初步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大都笼统模糊,不具有可操作性。工程索赔的人才也较为缺乏。因此,积极加强对我国工程索赔的研究,改善这一薄弱环节,对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索赔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工程索赔管理落后的原因,进而对如何改进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索赔水平,改善索赔现状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索赔概述
索赔是指索赔方在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和合同约定,对不应由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所造成的损失,向被索赔方提出适当经济补偿或时间补偿的要求的行为。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在任何一个环节均可能会发生工程索赔。在建筑施工中,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均会遇到不可控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通过索赔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工程索赔是指在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因非自身因素或对方不履行或未正确履行合同要约而导致经济利益或权利受损时,通过一定的合法措施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或时间补偿。应充分的认识到,索赔是一项正当的权利要求,而不是要求高或自找麻烦,是业主、监理和承包方之间一项正常且普遍存在的合同管理业务,是一项以法律和合同为依据、合情合理的行为。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索赔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索赔概念认识存在偏差。索赔的性质不是惩罚,而是属于经济补偿行为。索赔的额度大小与被索赔人并不一定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或从业人员对索赔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索赔必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以至于采用更进一步的违法违规手段,给工程项目带来更大的损失。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承包方对工程所累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施工企业索赔意识薄弱甚至根本没有索赔意识。而当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索赔的重要性,才来研究索赔的法规和合同中的条款,对职工索赔的方法和程序不明确,对施工索赔的工期和金额计算不科学,导致在施工索赔中陷入被动局面,给自己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专业索赔人才缺乏。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中索赔人才非常缺乏。西方欧美国家中,建筑施工企业都拥有大量的专业工程索赔人才。目前,虽然索赔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精通索赔专业的人才也得到了大量的培养,但是高端索赔人才还是非常缺乏。尤其是涉外建筑项目中,索赔更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这对索赔专业人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依然要积极加强对索赔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3、索赔法律尚不健全。目前,我国虽然基本建立了工程索赔的法律法规,但大都较为模糊,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可操作性。而再加上我国建筑行业中不习惯使用法律手段和合同措施来解决问题,在施工合同中关于索赔相关的条款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而在后来出现问题,需要发生索赔时,施工双方却容易闹得不欢而散。需要指出的是,相关的索赔法律法规不完善,施工合同的法律环境也不是很好,当发生纠纷时,合同双方更多的是依赖人情事故来解决问题,这就更加使得工程索赔难度很大,工程索赔的水平也相对较低。
三、建筑施工企业索赔策略分析
1、树立正确的索赔意识。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树立正确的索赔意识。建筑企业应积极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索赔意识。大量的实践证明,企业内部任何员工在合同管理和工程索赔上的失误,都会给企业导致重大损失。建筑企业应积极加强对企业内部各层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得企业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和工程索赔有着清醒的认识,从事合同管理和工程索赔工作的专业人员务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谈判素质。只有提高全企业工作员工的合同管理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才能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合同进度进行实施,而当出现需要索赔的时候也可以及时提供各项有力证据,通过各项索赔技巧,保障自身利益和权益。
2、进一步完善索赔法律体系。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系统的索赔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使得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发生工程索赔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然而,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相关索赔条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在索赔过程中难以得到严格的落实。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工程索赔法规和相关条款,这一点是我们应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地方,广大法律工作者和精通工程索赔的相关人员应积极献计献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程索赔的法制化建设,使得在今后的建筑工程索赔中可以更好的做好依法索赔。
3、争取以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不管是国际工程项目还是国内的工程项目,当发生合同变更,承包商利益受损时,首先应积极的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索赔争端,尽量保障双方的权益。而只有通过协商无法解决时,才不得不采用索赔的手段来保障自身的正当利益。如果贸然使用索赔,这不仅会破坏双方的合作友谊,使双方关系紧张,进而影响现有合同的正常履行。而如果在索赔过程中出现自己的失误,导致对方的反索赔,这可能还会造成自己的重大损失,使得双方两败俱伤。
四、小结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建筑施工项目都在不停的建设中。且由于国际间合作的不断深化,跨国的建筑项目也日益平常。因此,当施工双方发送生经济纠纷时,如何正当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积极加强对工程索赔工作的研究,提升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索赔能力,是保护我国企业正当权益、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方法。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索赔涉及到多个学科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善于把握索赔的时机,也应善于对索赔的各项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从事工程索赔的工作人员应能充分理解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文件以及业主、监理和承包方之间的合同协议等,做到讲证据、重技巧等原则,及时、准确、严格的按照程序进行索赔工作,才能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取得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梁,陈勇强.国际工程施工索赔(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
[2].于瑾莹.建设工程管理中的施工索赔[J].山西建筑,2008,(01).
[3].常志成.施工索赔分析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