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12 16:4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

篇1

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性,经济法主要调整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其首要价值目标就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的社会性本质是通过多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只有深入了解经济法的社会性,才能正确掌握经济法的本质。

【关键词】

经济法;社会性;体现

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性,经济法主要调整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其首要价值目标就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的社会性本质是通过多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只有深入了解经济法的社会性,才能正确掌握经济法的本质,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经济法社会性的体现

经济法的社会性是指经济法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其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社会性的特征既是法律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也是现实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等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具有私法性质;商法是调整平等商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以营利为目标;而经济法具有公法性质。经济法的社会性是指经济法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它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具有社会公共性,普遍性和全局性。国家在市场秩序中扮演着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对经济生活进行统一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私人利益。

首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体现社会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国家充分发挥公共管理权力,对与社会经济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调节,维持市场竞争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对税收进行合理调整,保护纳税人的利益等等,。

其次,经济法使用的是社会整体调节机制,既不对某个自然人或者法人进行直接调节,也不对某个自然人或者法人提供个别保护,而是宏观管理经济,对社会市场进行微观指导,需要政府的及时监督与适当的强制。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权力来监督市场主体的义务,看他们是否依法遵守经济法。经济法的实现除了要依靠行为人的自觉遵法、守法,还需要国家机关的强制和监督。当行为人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时,经济管理部门要及时介入,予以纠正和指导,并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行政机关在经济法里面应该主动干预,而不是被动地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此外,当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利益受到违法行为侵害时,国家机关可以作为代表向人民法院提讼,使受害人或者国家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也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社会性。

最后,经济法的法益结构体现社会性。经济法与民法、商法不同,经济法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协调,而且社会公共利益享有优先权的法益结构。经济法认为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将其作为保护的首要目标,经济法将国家权力用于保护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经济利益是社会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经济利益才能更好地保护社会利益。

二、经济法社会性的制度保障

1. 确立自由、公平、公正规则

经济法应该确立公平、自由竞争,公正交易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竞争规律与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只有保证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确保价格与价值保持基本一致。一方面,法律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垄断进行禁止和限制,保护竞争规律与价值规律不受非法破坏,积极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制定自由、公平的竞争规则,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另一方面,法律还规定国家对产品的监督权力和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标准,通过对市场交易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制,切实维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合法利益,特别是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具体明确消费者的权利,以维护整体的交易秩序。当然,法律还规定了政府和经营者的定价行为,允许政府对价格总水平进行宏观调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交易的公正和竞争的公平。

2. 确立宏观经济管理规则

经济法确立了宏观经济管理规则,从而构良好有序的法律秩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质上都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过程,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法的目的就在于明确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对各个政府部门进行职责分工,明确规定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工具和政策手段,规定企业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享有的权利以及所应承担的义务。首先,通过制定税收和预算等相关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秩序,实现国家经济收支平衡,为宏观调控公民经济营造良好的法律条件。其次,明确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赋予中央银行制定各种货币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的权利,对全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实现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保障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再次,制定产业结构的特别规则,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实现产业振兴。最后,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于实施规则,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充分结合市场与计划两个手段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制定详细的具体计划,监督计划的实行,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调整和变更计划的相关内容,保证计划的科学、民主,使政府的计划行为受到法律的控制。

三、结语

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我国法律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法的社会性特征是区别于民法的关键,民法具有明显的私人性质,而经济法为民商法的实行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经济法只有与其他部门法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才能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进而维护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杨紫炬.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源扩等.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自由主义;行政管理导向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01

美、德、日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世界各国中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它们各有特点,各具风格。1991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场经济的三种主要模式:美国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日本的行政管理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一、美国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模式,即“企业自主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它十分强调保障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权利,政府只较少直接触碰企业,而是指向市场。其体制与运行特征主要有:

(1)企业享有比较充分的自。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是自由企业制度。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独立主体,拥有比较完整、充分的权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等微观决策通常都是由企业自行决定。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重点是企业的自由。当然,企业的这种“自主性”是建立在较完备的法律基础上的。因此,企业经营中一般都很重视法律方面的工作,较小的公司聘有专职律师,较大的公司一般都设立法律部。

(2)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政府宏观调控活动集中在市场上。美国政府比较强调市场的合理性,注重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美国通过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立法,以法律手段尽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另外,由于市场调节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市场提供给企业的信号是否真实,美国政府把尽可能地使市场信号真实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目标主要是反周期和反通货膨胀。

(3)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偏重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介入和干预也是依法进行的,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据对市场总需求的分析,采用或松或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扩大或压缩市场上的有效需求,通过市场上供求总态势的变动,引导企业对市场作出反应的形式进行决策调整。美国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那么强调具体功能以及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

(4)体制关系的透明度较高。美国模式中政府、市场和企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地位,一般都有明确的法律作出规定。尤其是政府的行为,都要以立法为依据。政府的宏观干预和调节,也必须落实到法律上,通过立法来贯彻执行,具有较高的公开性。

二、德国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模式,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认为它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对把经济统紧管死,而是将个人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的原则结合起来,通过国家的有限干预实现“社会公正”。其体制与经济运行特征主要有:

(1)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保证自由竞争,限制垄断。市场竞争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也是社会最主要的支柱。垄断和“不道德竞争”是市场机制有效性的最大威胁。政府干预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和维护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消除有碍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因素。在市场自由的基础上,企业也是自由的;企业的自主性,又是市场机制有效作用的必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稳定与均衡。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经济环境的有序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其中主要是指价格稳定、货币稳定、增长稳定以及收入稳定。为此,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制度政策、稳定政策和社会政策。制度政策即保证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政策;稳定政策包括物价、货币、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具体手段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结构政策等;社会政策包括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等。

(3)有比较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市场经济力争经济高效率又兼顾社会公平。为维护社会公平,德国通过立法推行监督、影响之下的雇主与职工“共向决定”制度。有关工人就业和收入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工人都有参与决定的权力。另外,德国进一步扩展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企业和职工(认保缴费)的“三方付费”制度,建立起了比较完备、具有较高水平的医疗、失业、退休和事故等各种各样的保险,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

(4)体制关系的透明度很高。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中,法律保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种立法建立和维护有序的、合理的和公平的竞争秩序。体制关系中透明度很高。

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模式,即所谓政府指导型,又称“社团市场经济”。日本非常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调控市场,也直接引导企业,并且将重点放在后者之上。日本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的特点有:

(1)比较突出地强调政企合作。日本“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并不是指企业的自主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来自政府的各种信号,而主要是寻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一致。在这种体制关系中,十分强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参与决策,尔后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具体实施。企业仍然是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但受到政府有关经济计划的明显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其自主程度相对较低。

(2)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发挥市场调节的同时,重视政府宏观调控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日本的政企关系建立于市场与企业关系的基础之上,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是取代市场调节,而是设法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市场调节之不足。

(3)有一套官民结合的严密而有效的经济管理的组织体系。日本的“政府主导型”还表现在它的经济组织制度上。从政府机构到半官方的经济审议会,再到民间的行业团体和企业问内部的横向联系,是一个政府主导、民问经济界充分参与的多层次官民一体型体系。官与民相互联系,互通意见,有机结合。这样既便于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切合实际,平衡各方利益,又有利于经济政策得到企业和公众的响应和自觉执行。

篇3

一、我国的法人制度

1986年的《民法通则》就确立了我国法人制度,其中关于企业法人的规定是整个法人制度的重心所在,随着法人制度的确立,我国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下单纯执行国家经济计划的社会单位的地位,逐渐向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转变。但是,在随着法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并没有表现出非国有企业那样的良好发展势头,非国有企业增长快于国有企业,这已成为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明显特征,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厉以宁教授提出:“产权”观点,即国有企业问题主要是一个产权问题,因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产权明确、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而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那又怎么能期望市场调节机制对其发生作用呢?可以这样说,国家所提出的国企改革目标:产权明确、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实质就是使国有企业能够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下合格的独立法人,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国企改革,大都只是国家经营企业方式的改变,并没有真正触动国企的产权关系。国有企业名义上虽已是法人,实际上并不具有真正的法人资格。

二、法人所有权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法人制度的基石和核心应是法人对其财产享有所有权。因为法人所有的财产正是法人制度乃至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根据民法理论,只有所有权才具有独立承担财产责任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不在法律上确定法人所有权,法人就很难取得独立人格进而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法人制度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可见法人所有权是市场经济对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公司制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形式正成为企业发展和改革的主导方向,公司是现代企业法人的典型代表形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企业形态,其最大特征就是在财产,组织和承担民事责任上的独立性。国企“两权分离”的改革走向也逐渐向公司化的方向发展,或者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或国有独资公司。确立法人所有权是使企业财产独立化,进而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的前提,也是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从法律角度看,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是人民,国有所有权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把所有权交给国家,国家则应该最有效的运用人民财产,顺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要求,运用最终属于人民财产的最有效的形式是保证企业法人在市场上的完全独立人格,这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之所在,确立企业的法人所有权是企业获得独立人格,成为真正的法人和市场主体的必不可缺的制度前提。

首先,肯定法人所有权可以把企业资产归于统一的法人支配下,为法人自主经营的物质基础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拥有稳定的财产作为经济交往的担保,从而维护市场交易安全和保护企业债权人的利益。最后还可以划分法人和出资者的责任,由法人对企业财产承担责任,而出资者只承担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总之,赋予国企独立的法人所有权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和首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使国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破除行政部门对国企的不当干预和国企对国家行政权力的过分依赖,使国企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扫除理论和制度上的障碍,为市场经济体制奠定组织上的基础。

三、法人所有权与改革后的国家股权的结构调整

篇4

关键词:地方政府;民营经济;企业

一、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政策环境

民营经济生长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因此,从民营经济的性质来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产业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当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先导力量,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地方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法律政策不完善

虽然在现有的法律中很多都涉及到了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地位问题,但是并没有专门的立法为民营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例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基本确定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平等的主体地位,但是其他法律中并未对民营企业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诠释。在所有关于企业的立法中,并没有专门的法律针对于民营经济,由此看来,这与民营企业的主体地位是不相称的。尤其是由于民营企业的抵抗力差,一些法律中的税收规定对民营企业明显带有歧视性。即使有些政策变相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只是初步解决了对个别类型企业双重征税问题,其他类型的企业并未享受到相同的待遇。并且政策的力度和范围要远远小于法律的力量。除此之外,我国针对民营经济的法律只有少数单行的法规,如1988年6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整体来说民营经济缺少专门的法律。

2.融资渠道狭窄

融资渠道狭窄是民营经济长期存在的问题,该问题存在时间长、影响大、解决难度高。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民营经济的投资风险大,因此,民营经济的企业始终无法解决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而且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很多不正规的融资也加大了民营经济的经营风险。

3.市场需求制约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整个经济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伴随着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威胁,许多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境况。由此产生的行业利润降低、投资回报率降低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投资风险加大。因此,对于手中持有资本的投资者来说,选择性的投资成了投资者思考的重点。从另一方面来说,投资少收益大周期短的项目已经不存在,而投资的热点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此,民营经济无法负担高新技术产业的难度高、投入大、周期长,其他产业又无法发展,从而导致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不顺利。

三、地方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路

1.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并形成包括政府服务、社会团体服务、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建立以民营企业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在政府扶持的条件下,民营企业能够用最便捷的途径获得技术支持和指导,并且政府出台的各种相应的政策也能及时惠及民营企业,使企业享受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平台,便于企业的对外和内部交流,及时修正和调整自身发展少走弯路,并为民营企业建立网络和渠道,提高民营企业信息获取和开发能力。

2.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促进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政府应该努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当前,民营企业贷款和担保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应当从机构、体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配套入手,综合地予以解决,积极推行民营企业资本市场的建设。另外,政府可以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并逐渐放宽民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还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民营企业融资创新等。

3.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积极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 一方面要加强商会组织等民营企业的代表的力量,从而为民营企业争取适当的权益和机会;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维持市场秩序,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从而大力推进和民营企业相关的各种制度,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民营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引导民营经济沿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全局方向发展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本文从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入手,结合当前民营经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牟惠康 丁雪君: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10(01).

篇5

财务决策自主权的概述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按照财务规定进行相关账务处理。虽然1993年进行了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但是,当时的行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完全解决会计的确认、计量问题,仍然只规定会计记录和报告,这种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规范簿记的内容。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实行统收统支,成本开支范围由国家规定,利润全部上交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企业完成国家计划是主要的,很少拥有财务决策自主权,也就谈不上会计的确认、计量,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和报告。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企业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之后,重大问题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会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观上要求恢复其本来面目。

财务决策自主权的内容

1.筹资自主权。

筹资是企业经营理财活动的前提,因而企业能否有效地取得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都适宜的资金。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基础; 同时企业能否依据财务目标、预期资本结构及投资规划,有机地控制筹资来源的配置组合,必然对企业目标规划预期的顺利达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另外,筹资行为的能动作用,还表现为可依据国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转换政策、目标导向及企业某种战略意图而相对调整资金资源的供应方向、规模与结构,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值得指出的是,以上筹资功能效应的发挥及预期目的的达成,必须基于企业筹资自主权的充分性前提。

2.投资自主权。

在筹资自主权有效确定的前提下,能否同时赋予企业相应的投资自主权。即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选择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时间及方式等等,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赋予企业投资自主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然所在。不过,企业取得了充分的投资自主权,能否切实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便完全取决于企业经营观念的更新与市场取向行为素质的提高。

3.利益分配自主权。

在企业自主权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利益分配自主权。利润是企业内在动力的源泉基础,企业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利润冲动与风险约束的有机统一体,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必然产物。然而,单纯的利益冲动不可能塑造出企业有效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企业内在动力机制的关键在于税后利润的适度性。而这一宗旨的达成又取决于两个制约条件:其一,规范的税收制度,尤其是税种的合理设置与税率水平的适度确定。其二。适度税后利润对企业内在动力机制的塑造及税种税率变动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制约导向的有效性,必须以企业具有税后利润分配主体资格为依托。可见,想要通过适度的税后利润造就出企业真正的内在动力机制,首要的途径就是确立税后利润分配主体的地位。

 

财务决策自主权的概述和内容相关文章:

1.财务管理环境的概述和特征

2.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3.财务决策的方法步骤和依据

4.浅议财务论文精选

篇6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经济法 社会中间层主体

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首要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多年计划经济弊端影响犹在。政府职责定位不清,职能越位、缺位,结果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经济结构失调。因此,市场与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界限时有错位,市场与政的良性互动远未形成。

一、市场机制的缺陷与政府规制的失效

政府直接管制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1.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分散的经济决策者,在市场中自由竞争,根据市场价格自主决定资源的配置。但竞争的优胜劣汰却会使市场主体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垄断与限制竞争就随之产生。

单个的市场主体在对自身利益无限追求的同时,极易对他人、社会利益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能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合理的反映,即产生所谓的外部效应。当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时,将产生外部不经济,即负的外部效应,供给就会过多;相反,如果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则为外部经济,即正的外部效应,供给就会不足。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就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国家应该运用强制措施进行干预,将外部影响内在化,尽量减少外部不经济。

2.政府规制的失效。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失灵”正好为政府作用预留了空间。但是政府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在对经济管制过程中的“权力寻租”“管制俘获”等现象的存在,将会产生所谓的“政府失灵”。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正当性。实际上,政府管制被看作是政府对一种公共需要的反应,暗含这样一个前提:市场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导致不公正或低效率,而政府管制是对社会的公正和效率需求所作出的无代价、有效和仁慈的反应。但此后的“政府管制的俘虏理论”认为,政府管制与其说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毋宁说是特殊的利益集团寻租的结果。管制提高的是产业利润而不是社会福利,也就存在政府失灵的可能。

二、政府与市场均衡博弈

1.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市场经济复杂程度的加剧,产生了市场运行和政府规制都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或者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双重失灵。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由严格监管,到放松准入、过度的恶性竞争都不是政府和企业期望的理想状态。为了克服就需要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两种力量均衡博弈。

从法律上要看到他们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关联,构建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传统的法律部门囿于自身的有限空间,均无法兼顾国家与市场两者的协调与共同发展。

2.社会中间层主体对“双重失灵”的克服。这里的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借与国家和企业等市场主体之间的辅助管理主体。由其行业内企业统一实施某些行为,更符合经济效益原则;政府受到限制的行为,社会中间层主体,更有合适的理由完成。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行业协会,可以代表成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向社会和政府表达成员企业的意愿,反映行业的利益要求;可以从整个行业视角出发,维护企业的共同的利益。

3.现有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缺陷。就中国行业协会而言,其特殊的产生路径(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路径:企业自主推动的行业协会;政府主导推动的行业协会;政府与企业合力推动的行业协会)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自愿结合成立的情形。大多数行业协会行政色彩浓厚,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沦为“二政府”或“部分行业管制职能的转移和延伸”;独立性差,其活动受政府部门干预过多。突出表现为职能上的缺位,越位。

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职能缺位、错位,真正的原因是法律规制的欠缺。因此,完善相关立法成为当务之急。

三、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关系的法律构建

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市场”关系,需要准确界定、充分发挥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职能,建立、完善相应的具体法律制度,而前提必须是厘定相关立法的经济法理念。法律理念,是统领法律制度的精髓,是完善立法的核心。

1.社会中间层主体相关立法的欠缺。强调社会中间层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弃市场规制。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者,规范和监督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运行,防止行业垄断。而要保证规制的有效性、适度性,就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但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统一的行业协会立法,现行关于行业协会的立法比较零乱、分散,主要体现为法规与规章,以及一些省市出台的关于行业协会管理的法规。这些法律规范,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足。《条例》将行业协会与学术性社会团体等混同管理,不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克服法律制度瓶颈的制约,完善相关立法已刻不容缓。

2.厘定社会中间层主体立法的经济法理念。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中间层主体是哪一部门法的主体。首先,社会中间层主体,由其参加的社会关系兼有横向性和纵向性特征。这正是经济法调整对象典型特征。其次,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涌现,是为了克服“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塑造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这也正是经济法的产生的经济学背景。最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分,导致“市场――国家”的对立,反映在法律上“私法――公法”的二元结构,即“权利――权力”的关系。利益关系的融合,“市场-社会中间层主体(行业协会)-政府”的三元经济结构的成立,市场国家关系的协调,与之相适应的是 “私法-社会法-公法”的三元法律结构。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沃尔夫:政府与市场一权衡两种不同的选择[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31

[2]单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214

[3]徐家良:双重赋权:中国行业协会的基本特征[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1)34-35

[4]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533

篇7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思维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针对市场经济变化,对市场营销活动做出的总体规划和其实施的基准准则。在新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市场营销战略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企业如何依据新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变化,及时对原有的市场营销战略做出调整,使自身在新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把握机遇更进一步是企业的首要问题。

一、传统经济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战略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有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二战之后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的发展使得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数量也有了量的提升,供给逐渐大于市场需求,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买方市场取代了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产品销售通道,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不得不重视营销手段,市场营销战略被随之提出。产品、销售渠道、价格、促销活动是传统营销理论的核心。传统的营销战略重点在于怎样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大量的产品,因为传统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更在意商品的价格,只有达到更低的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例如,我国漆包线生产厂家已超千家,漆包线年产量超25万吨,具是低水平的重复生产。高产量、低品位、设备技术落后,对于高品质漆包线业务缺乏竞争力,对于产品的延伸如产品的样式、包装、内涵意义、售后服务等不重视是漆包线产业发展的瓶颈。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的优劣,不仅影响着产品的销售情况,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自身发展,甚至从某种角度上决定了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与否。

二、新经济的含义

新经济就是依托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在内的多种创新技术,来推动经济快速蓬勃发展的区别于传统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经济是如今全球经济的主流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截然不同,新经济以发展迅速的人类文化作为主体,引进创新技术产业链,合理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完成各部分的沟通,重点对信息资源及脑力资源进行开发,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带动经济可持续性的高速发展。总的来说,新经济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及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改革,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也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三、新经济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1.全球性、国际性市场经济。二战之后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经济,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全球的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提升,并有更加繁荣的趋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使世界经济逐渐连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都呈现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国内的市场开始与世界接轨,这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漆包线产业也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应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国内漆包线产品要与国外漆包线产品竞争市场,首先要提升自身品质,其次是公司对于新型市场营销战略的思考,以及寻求更适用于新经济的营销模式。2.微型化、个性化市场。消费者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不再满足于形式单一的商品,追求更能体现个性的商品。单一需求的传统市场不再适应市场经济而被淘汰。个性化市场就需要企业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针对自身产品的特点锁定目标消费群体,就目标消费群体的多种消费需求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由于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于漆包线的品质有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突出产品特点、提高产品质量是漆包线行业的首要任务。3.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多的商家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运输成本以及商品关税的降低,减少了市场经济交流的阻碍,增加了行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上种种都导致了企业无论在原有领域还是在更广泛的领域都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压力也将随之增大。机遇与压力并存,国内漆包线行业如果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抓住机遇,就可以迅速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实现企业实质性的飞跃。4.流行性消费。新经济背景下的商品经济,消费者往往追随时代潮流的引领,频繁地更改自身的消费需求,更加追求个性和时尚,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大大降低。这就增大了企业对市场预测的难度,同时也要求企业对于变化多变的市场需求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

四、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1.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创建一对一销售模式。电子商务是新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较之传统营销手段,电子商务移除了诸多中间环节,使消费者直接对话生产者。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第一手掌握消费者资料,对于消费者有更真实、直接的认识,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开展有调查基础的一对一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对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品牌认知度、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都有效果显著的帮助。对于漆包线业务,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对用户的消费信息、购买需求等信息进行整合、整理,为产品的生产指标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2.突出市场特色,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人群所具有的特异性购物需求,具体分化市场需求,突出强调不同消费者的特异性,这一举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我标签、发掘与企业产品特色的相应的目标消费人群。企业在确定目标消费人群之后,应深入挖掘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和方式,并针对其特点制定营销策略,进行有目标的营销活动,以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对于漆包线行业而言就需要提升自身技术,达到更高的品质要求。针对漆包线耐高温、机械性能、耐高频性等众多特性,将商家优先要求的工艺指标作为大的范围将漆包线业务分类,并在大的分类里细分漆包线的具体工艺特色,选取自身优势项目进行目标营销,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突出自身品牌特点。3.关注公众利益,事实绿色营销理念。随着消费者主观消费意识、维权意识、主体意识的提升,大众及社会利益逐渐得到了企业的关注,在创建市场营销战略时也会更多的考虑这方面的影响。经过无数人漫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能打造出一个品牌,如果在品牌创立之初,企业就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并在制定市场营销时兼顾公众利益,在产品材质的无公害、环保方面提高要求,提倡环保、无公害的消费主张,并时常资助公益事业开展公益活动,就可以在回馈社会和消费者的同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漆包线企业参与公益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将产品收益的一部分捐赠给慈善机构、免费为希望工程提供漆包线配件等等。

五、结语

总的来说,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有截然不同的经济形势及鲜明的特点,对企业要求制定与传统营销活动有着本质区别的市场营销战略。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应充分运用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加强市场调研、细致分化市场,并在营销活动中体现企业对于社会公众利益和环保意识的重视。这样才能在新经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裴文斌.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2]吴绍凤.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行为;伦理底蕴

1 西方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回顾

在西方,经济与伦理的传统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崇尚经济活动中的善行,强调善是经济活动中的目的,经济活动只是达到善的手段。在近代,从亚当斯密到约翰穆勒,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得以形成,经济与伦理得到了较完善的结合。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从人的同情心出发,考察了个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的伦理关系;在《国富论》中,以人的自利本性为基础,确立了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部分别讨论伦理学和经济学问题的著作中,各出现了一次“看不见的手”的提法。斯密说:“(富人)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什么,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没有明确定义,它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况且,既是“看不见”,似乎也无法具体说出那只“手”到底指的是什么,它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是,综观斯密在这两本书中论述的思想,我们可以抓住“看不见的手”的实质:它隐喻的是一种建立在利己行为基础上的调节私利与公益关系的市场力量。

按照斯密的理解,“看不见的手”是具有伦理特性的。《道德情操论》中的“看不见的手”激发了富人们的同情心,使得他们能够与穷人们分享生活必需品,而不是完全地将生活必需品据为己有;《国富论》中的“看不见的手”在个人追逐私利的同时,无意识地、自发地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扩展。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沟通了私利与公益,表明了他对市场自身伦理调节力量的信任。由于他是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鼻祖,因而,“看不见的手”被西方经济学中占主流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推崇,奉为圭臬,并成为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当然前提。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的眼里,“看不见的手”在市场中具有无穷的魔力,它伸向哪里,哪里的市场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能调整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公正;市场存在的问题无须其他力量的干预,只要有了这只“看不见的手”,包括社会伦理问题在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如此看来,被神化了的“看不见的手”兼具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伦理发展的双重功能。

在斯密及后来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的思想中,对“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其主要观点是:首先,市场伦理的发展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市场能够自发形成既保护个人利益也促进公共利益发展的伦理秩序,个人和组织不能从外部予以干预,任何形式的干预都是对市场伦理秩序的破坏;其次,市场提供了个人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无论是谁,在市场面前都是平等的经济主体,都有获取个人最大利益的权利,它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在生存和发展权利上的不平等性和差异性;再次,市场保障了个人主动的道德选择自由。个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自由的,不受外部力量的约束和强迫,市场反对任何违背个人意愿的道德性强制;最后,市场推进了公共利益的发展。在个人追求利益增值的同时,不需要刻意地考虑公共利益,因市场力量的作用,对私利的追求无意间也能使公共利益自然增长,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基础。

到了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约翰穆勒那里,对“经济人”的含义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但穆勒也指出,“经济人”只是一种抽象,而非现实的人本身,它是对人的实际行为的一种不完全精确的假设,因此得出的结论只在抽象意义上为真,一旦运用于实际就要进行修正。

遗憾的是,近代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遗忘了经济的伦理意蕴,朝着“价值中立”的实证科学发展,“经济人”成为一个模型和分析工具,排除了任何伦理因素的考虑,其主要原因是“边际革命”以后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使用数学方法并依据数学模型进行“演绎”的科学,应该说,经济的数学化是一种进步,它能使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更加精致,但由于过分忽视人的丰富性研究,把理性经济人归结为数学符号的简单化趋向,使经济学成为“象牙塔之中的黑板经济学”(科思语)。对此,马丁霍利斯与爱德华内尔讽刺到:“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没有直接阐释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的潜在假定存在于投入与产出、刺激与反映之间,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曾结婚也不是单身汉。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爱狗、爱他的妻子或喜欢儿童游戏胜于喜欢诗。我们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我们知道无论他要干什么,他会不顾一切地以最大化的方式得到它。”

而丧失伦理内涵的“经济人”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条件,而是在危害市场经济。凯恩斯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将自由地回到宗教信仰和传统美德的那些最确切的原则上来——贪婪是一种罪恶,高利盘剥是一种不端正行为……我们将再次把目的看得高于手段,宁愿取善而不为实用。” 这是经济学家的忠告,值得我们深思。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将经济学与伦理学割裂开来,而且将“经济人”的思维逻辑大规模地侵入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用德国学者彼得科斯特洛夫斯基的话说就是:“在当代的实证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有这样的趋势,即把经济学和它的范例变成关于人的行为和社会的普遍而终结性的理论。”这表现出一种“经济主义的缩略”。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数学化、模型化热塑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有了新的转机。其一,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学研究对象。当今理论界比较公认的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资源稀缺和人的欲望达到合理的配置。也就是说,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满足人们的欲望,并将这些商品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的学科。既然经济学不仅要研究资源稀缺,还要研究人的欲望,那么,必然涉及哲学层面对价值定义的论述。我们知道,人的需求具有无限性,而资源又具有稀缺性,这就必然产生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为避免或缓和这种冲突就必然使人们的欲望超越人性本能的放纵,同时又要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这就需要一整套伦理规则和伦理智能,没有这套伦理规则和伦理智能,人类将失去满足自身欲望的操作能力。其二,质疑经济数学化、模型化。一般来说,完善意义上的经济是理性经济,它不单是投入产出的物质或数量问题,还有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主流学派的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大胆的质疑和批判,并从中引发出许多发人深省的理论问题,这些主要理论贡献充分表明,行为手段、伦理道德、制度变迁等作为经济活动的变量已受到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印度的阿马蒂亚森指出,尽管忽略伦理方法,经济学照样能获得相当丰硕的成果,更未必使经济学失败,但经济学的更强的说服力在于对经济行为中的社会相互依赖关系的更深刻的思考。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更明确指出“经济不仅仅是由经济规则来控制的,而是由人来决定的,在人们的意愿和选择中,经济上的期望、社会规范、文化的调节和道德上的善良表示的总和一直在起作用,因此,这种总和在经济行为和经济理论中,也必须得到考虑并反映到经济行为的道德特征上来”。

以上是西方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西方关于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回归:即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体现的是“经济人与道德人要统一”的思想。而从近代以来,实证主义将经济人与道德人割裂,单纯强调经济人的思想,酿成了西方社会物质文明丰富、精神文明匮乏,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盛行、信仰危机等社会问题严重的局面。如今,许多学者重申经济人与道德人应统一,呼吁要加强经济伦理建设,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一曲折回归,是西方社会走了许多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而总结概括出来的,体现了道德发展的规律性。这使得我们要深思市场经济下经济行为的道德意蕴到底是什么。

2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

经济与伦理是一种互动的辩证关系,经济是基础,伦理属上层建筑范畴。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经济基础对经济伦理具有决定作用,经济伦理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经济伦理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当经济伦理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将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经济伦理落后于经济基础时,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经济伦理也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看,经济行为是伦理规范的源泉和载体,伦理规范则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和价值取向,二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

市场是研究经济伦理的舞台。美国经济学家A斯密德认为,市场是一种伦理的制度,“无论是完善的还是不完善的市场,总存在一些为人们普遍享用的基本价值判断和公共选择规则……任何一种市场价格体系体现着人们对某一伦理关系的起码认同,改变流行的伦理价值将有可能带来价格结构的变化……社会不存在不具有基本伦理判断的市场价值,缺少了伦理价值,交换不是变坏,而是无交换可言。”

2.1 市场经济蕴涵伦理精神

著名的经济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境界,把边界定为“每个人的利益增进不得以减少他人利益为代价”的标准上。事实上,市场经济的伦理本质就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作合乎逻辑的展开,就可演绎出诸多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

首先,利益导向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首要原则,人们必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又必须以增加积累为前提,增加积累要求人们勤俭、节约、聚财,正因为这样,“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合理利己、正当求利”就构成了市场经济的伦理支柱。同时,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诱发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带动整个社会财富的最大化,这就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这就必然要求人们遵循“两利相权取其大”的集体主义原则,其最低要求是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即正当求利,合理利己。其次,商品交换最基本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它内在地要求人们遵循以下规则互动:承认他人与自己具有同等地位,拥有相同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意志和决定。显而易见,如果不遵循人格独立、平等、公正、诚信规则,交换便无法进行。可见,市场经济推动独立人格的发展。再次,根据供求规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是市场经济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这个特征使得人们必须把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根植于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因为不把社会生产置于社会需求基础之上,商品就难以实现其价值,更谈不上利益的最大化。可见,市场经济是通过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来获取利益的,它要求经济活动主体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最后,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又一规律,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竞争必然会推动社会进步,而竞争需要有公正的环境,所以,竞争要求人们具有公正诚信的品质。

以上分析表明:市场经济活动不但有其特有的规律和规则,而且有这些规律、规则决定的经济伦理,这些经济规律、规则与其自身演绎的经济伦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当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反作用于这些经济规律、规则时,就能保证经济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在遵循和违反的两个层面上,或展现人性伦理界定或道德导向,使得经济活动符合人的目的;或违反经济伦理道德,最终阻碍经济活动的发展。

2.2 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伦理蕴涵于市场经济之中,有其经济基础,但伦理道德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掌握利用,就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规则要求的科学的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违反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的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第一,科学的伦理道德能指导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科学的伦理道德可以使市场主体在正当求利的经济行为中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科学的伦理道德可以弥补市场缺陷;科学的道德可以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

第二,科学的伦理道德可作为“伦理资本”,创造经济利益。科学的伦理道德就其功能来说,它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而且要求人们珍惜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以理性生存样式不断创造和完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功能运用到生产实践领域,必须会因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形成一种不断进取精神和人际间的和谐协作合力,并因此促进有形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出效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 市场经济下经济行为的道德底蕴

上面谈到了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那么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底蕴?

第一,认可和保护产权。通俗地讲,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关系为核心的经济。交换关系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但实质上是反映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中的核心是产权的让渡,即产权关系的平等交换。产权是指人们对某种经济物品所有的一定的权利,如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受益权等。而这些权利需要社会的认可与保护来维系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如果产权界定不清,分不清谁是产权的独立占有者,何来市场经济,何来经济主体的自由决策;何以会使利己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何能有经济主体之间的逐利竞争。

第二,经济自由。市场经济的性质,赋予了市场经济主体经济自由,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秩序存在的基础伦理条件。它主张通过规定经济主体成员一般的、基本的经济权利和义务,赋予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进行独立决策和行动的经济价格。另外,劳动者自由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也就形成了最合理的人员安排结构,有利于劳动者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人尽其才。

第三,经济公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公正作为处理和调节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应当”之理,自然就来自在生产与交换中所呈现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由这一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经济公正的核心要求就是自愿。即只有一个人自己才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公正的生产与交换就是在生产与交换中的当事人双方都是出于自愿,这就意味着其中没有欺诈,没有胁迫,没有垄断,没有强权。经济公正的第二个要求是公开。由于交换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自己所用来交换的东西和打算交换的东西之间,人们对自己的东西知道得更多,所以双方都“应当”公开与交换相关的所有信息,以利于对方作出正确的效用判断,实现交换的利益增额。经济公正的第三个要求是平等。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意味着:任何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在权利上是平等的,交换双方不能以任何理由无偿占有另一方的劳动,交换双方有权向对方挑选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而且有权计较自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是否在交换中得到足够的补偿。所以,经济上的平等主要是与物质财富的分配相联系,其中包括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平等,即竞争规则和分配规则对所有人具有同等效力,运用社会资源的权利平等、劳动价值的平等。

第四,追求效率。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是由市场经济自身的性质促成的,即市场经济的自由、利己、交换、竞争、分工的性质促成的。正是由于经济主体的利己行为、市场竞争的强制力,才有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正是由于交换的存在,经济主体才能在追求各自所需的价值中,各得其所。同时交换又是推动分工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竞争的外部压力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的专业水平越来越高,从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因此国民经济得到了长期、快速的发展,社会产品不断丰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契约观念。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的契约性,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要强化契约,鼓励市场交易的契约化,树立起契约观念。与之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伦理要求广泛树立起契约观念,促进市场交易的普遍契约化。此外,还有经济的公平性和制度的道德性等。

参考文献:

[1]许崇正.伦理经济学再论——经济选择与人的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甘绍平.伦理智能[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3]黄家瑶.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篇9

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上,经济法与和谐社会找到了契合点,以公平正义为最高价值的经济法应当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

一、经济法保证经济公平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基础和前提

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均衡和协调的社会。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要使这种差异和矛盾不会导致社会冲突,就需要从资源占有和分配机制上加以调整,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具体地讲,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论是基于人类完全理性假设而主张国家对经济施行全面干预的传统经济法,还是基于人类有限理性假设而对主张国家经济实施适度干预的现代经济法。经济法在本质上乃是以公法介入私法;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结果。当中国经济法而从传统经济法向现代化经济法嬗变的时刻,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相对平衡无疑是其主旨与精髓。这种相对平衡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是竞争公平。竞争是效益之源,竞争是效益之母。正是由于竞争机制的良好运行,市场经济才能得以有序运行,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社会效益目标得以实现,要保证竞争机制的运行,就必须保证竞争公平,要解决好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应着重解决两个公平。其一机会公平,大家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才能调动竞争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利益驱动机制得以运行。其二规则公平,保证所有的运动员都遵守同样比赛规则。

其次是合理差别待遇。竞争机会的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的公平,这就需要伸出国家之手,施行合理的差别待遇制度,对失衡的利益予以矫正,从而恢复不同主体间特别是个体与国家、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在经济法领域,实行差别待遇原则,又分为宏观调整与微观调整。在宏观方面,又分为不同经济成份之间利益平衡与不同地区之间利益平衡。在微观方面,国家应制订相关法律和程序,通过各种途径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为社会福利的实现筹集资金。

最后是分配公平。它是指对资源成果的分享公平,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将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分配给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成员问题。”分配公平的法律制度与措施应遵循经济法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三者彼此联系,不可分离,责是基础,利是目标,权责相当,责利相谐,不能畸轻畸重,只有遵循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才能保障分配公平目标的实现。关于分配标准的选择,应根据我国现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将按劳分配作为最主要的分配标准,以按需分配和按资分配作为补充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分配公平内涵的实现。

二、经济法追求社会利益本位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价值支撑

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存在和被尊重。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无可厚非,但如果片面强调这一点,漠视社会整体利益,那么不仅对社会整体,即使是对个人而言也是极其有害的。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经济法是“社会本位”的法,这是经济法各种理论的共识。“社会本位”可以理解为社会整体利益至上。这一利益本位立场是生产社会化和法思想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的必然结果。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主要依赖价值规律这只“无形之手”,市场主体遵循价值规律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保护平等市场主体的权利和利益,促使市场调节充分发挥作用。与此相适应,法思想也遵循个人本位。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垄断的形成,大量无序竞争扭曲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到经济的整体运行经济不时出现大起大落,形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市场调节所固有的缺陷日益显露。人们呼吁国家伸出“有形之手”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和稳定发展。同时,民法的契约自由、私权绝对原则导致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激烈冲突这就促使法思想开始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孕育和诞生的经济法“为了填补市民法所剩留的空白状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国家站在全社会的高度,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社会利益本位立场。”它把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评价视角从自身延展到整个社会,“它的任务是既要对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的自由竞争状态进行调控,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又要对具有扩张性、官僚性的政府经济行为进行控制防止因权力过度膨胀或权力至上而损害市场主体的利益,妨害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立场可以在各部门经济法中得到验证。首先是竞争法。竞争必然引发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这是由竞争的消极功能决定的。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竞争的副作用难以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民法能充分维护市场主体的竞争权利。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因其破坏公平竞争秩序、阻碍科技进步、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越来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竞争法便应运而生。称为“经济宪法”的竞争法试图通过对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规制,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竞争法追求的是维护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整个竞争秩序,而不是单个市场主体的竞争权利。其次是宏观调控法。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被动性、滞后性的特点,是一种事后调节。这种事后调节导致信息不畅、供求失调、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为维护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和良性发展,克服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国家便开始运用一定的经济政策和手段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规制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宏观调控法也只能是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最后是国家投资经营法。由于市场主体的唯利性,在任何时候市场经济中总存在着一些一般市场主体不愿或不能进入的领域,如公共设施的营建、社会公益事业和涉及国防安全和社会治安等,是法律予以禁止或限制随意进入的领域,而这些领域于社会公共利益而言又是必不可少的,国家便直接以投资者身份参与这些领域的经营活动。国家投资经营,其主要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为了调节社会经济总体结构、维护社会公益。因此,国家投资经营法也只能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

三、经济法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权力(利)边界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制度保证

“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离开国家的经济职能和调节经济的法律,社会经济就会立即陷于崩溃”,这是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因为,如果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权力(利)边界没有合理划分,不仅市场的效率会遭受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权力介入市场经济运行会直接导致社会不公平出现,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导致社会不和谐。

实际上,政府对经济活动介入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利益所驱动。而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权力(利)边界问题,传统的强调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私人自治的民商法无能为力。如何控制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就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经济法已经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已经在建立政府与市场的制度性关系上取得了成效。经济法可以详细而具体地规定政府部门在具体经济活动中的权力(利),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所要承担的责任,还可以规定政府要从职能型政府向提供生产信息、提供有公信力的认证、提供培训等服务型政府转换,这些都显示了经济法在“干预政府”方面的有益探索。即如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腐败问题,其根本的一个源头即是权力可以轻易地进入市场,可以随便地对市场进行干预。对于腐败现象,除了体制内外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之外,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能够“制度化”地界定和划分,才能大大减少权力在市场上的“寻租”行为,减少腐败,从而保障社会真正的和谐。

经济法产生于纠正市场和政府失灵,这决定了经济法在其产生过程中,不仅有国家(政府)的作用,而且存在各种利益团体的参与,存在着在程序和机制上的社会性倾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部经济法的产生,不仅要遵循传统的立法机制,而且要充分地吸收社会各方面意见,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经过程序上充分的调研和公开的听证,以使包括政府各部门在内的利益能够充分表达和充分整合、协调。经济法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其运行及宗旨实现过程中,不仅有国家的政策号召,有政府部门的组织实现机制,而且需要广大的社会中介机构,乃至社会团体的参与。例如高校、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等参与其中。这种社会力量与政治力量的配合与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实施机制,以及政府部门实行的“问责制”,使得经济法作为一个国民经济运行层面上的“外在制度”法,从产生机制及运行和实施机制上都具备了解决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品格。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54页

[3](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26页

篇10

摘要:近年来,为了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调控政策从立法性质来说,均是法律层次较低的规范性文件,但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经济法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宏观调控;整体性;间接性

一、经济法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与特征

宏观调控的实质,实际上是政府针对市场情况,以特定的经济、法律或者行政手段,以协助市场客服缺陷和市场调整的失灵为目的,以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为手段,对经济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必然是为了追求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增长的最终目标。

从经济法的角度看,宏观调控具有整体性(即宏观性)、间接性的特点。其中,宏观调控的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它关注国民经济总体活动、经济的宏观结构,注重对社会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具体来说,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发展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结构协调,作用范围涉及社会经济全局。

间接性是指宏观调控不是通过直接手段而是间接手段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政府等监管部门不会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个别经济活动。间接手段主要是指能够影响社会经济总量的杠杆工具,包括财政手段、税收手段、金融手段等财政经济政策。国家直接作用于杠杆的此端,力量传递到杠杆的彼端,影响和带动社会众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二)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职能定位

依据市场经济的理念,市场实际是范对国家的管制的,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抛开结果,其实质是加强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干涉,最终实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制。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国家已经作为重大影响的经济实体存在在市场经济中,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国家独立与市场之外。这就决定了国家权力的运用必然会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因为国家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和权力,而如何有效的规范国家行为,让国家和市场在法制规范中有效运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上,国家应当恪守经济法基本精神,更多地对市场进行引导和促进,而不是限制和剥夺。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整中,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序的的环境。

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原则与措施

(一)整体性原则

做为社会整体利益来看,以下特征是必须具备的:首先,社会整体利益的收益对象必须具备非特定性,不能是某个指定的个体。其次,在利益设定上,不会排斥涵盖整个社会的商业目的,更不会排斥促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群体利益,但是设定上不能是基于个别主体的商业目的而设定。第三,公共利益不以个体为意志为转移实现,而必须通过特定的法定程序来实现。经济法基本原则要求宏观调控要着眼于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总体运行,影响对象的范围是社会经济全局,其作用方式比一般的法律更抽象。政府在调控目标的制定和调控对象的选择上,必须将稳定房价,规范房地产市场运行,维护公众利益作为调控目的,以整个房地产行业作为调控对象。

(二)间接性原则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是一种间接调整的方法,这是由宏观调控的性质决定的。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政府通过计划、财政、金融、税收、物价等方面的法律化的政策作用于市场,而后者通过市场引导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符合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

我国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向来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这些政策对宏观调控法的制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而经济法恰好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法律化,在法律框架下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依法贯彻落实。反过来,宏观调控政策又为制定经济法的具体条款进行了有效尝试。

(三)经济法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

在房地产领域,经济法是最为重要的法律部门,原因在于,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行政、经济、法律三种,这三种均为间接手段,行政和经济的性质决定了这类手段不能在法律框架之外运行,那就决定了所有的宏观调整的认可和保护必须通过相应的法制。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法律及各类施行措施组成统一整体,借助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决策手段对市场进行规范与调整,实现国家房地产调控目标。

比较以上三种手段,决策手段主要包括货币、财政、土地、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短期调控要求;房地产经济手段以房地产决策为导向,包括经济法律、行政法律等;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许可、审批、监察行政行为。这三种调控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其中,法律手段是调整房地产宏观调控关系过程中最规范、最主要的手段。

三、结语

严格来说,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国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出台的引导意见,区别于权力机构依据《宪法》和《立法法》而为的立法行为。无论是作为行政管理立法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还是保护民事权利的实体立法《物权法》,均没有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内容。虽然这些这些措施对房地产的调控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

政府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必须防止调控行为与措施过度政策化,回归经济法宏观调控的本位,坚持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职责,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立法。(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参见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208 页—209 页。

[2]参见聂飞舟:《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反思》,载于《中国房地产》,2009年10月,总第346期。

[3]参见黄珊珊:《经济法视野下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载于《法制与社会》,2012年3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