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12 16:4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测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测评概念

篇1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习质量标准;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2015年7月11日,由广西教育厅项目办主办关于“广西基础教育学校学生学习质量标准的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南宁市召开,以数学为例,围绕学生学习质量标准课题中重要核心概念及学业水平标准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一、明确“E+2+4”的研究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贯彻落实教基二[2013]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 “MS-EEPO有效教育”理论,探索如何确定基础教育及测评学生学业水平标准等实施。在国家教育政策上体现“2”,领会教基二〔2013〕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向;在地域教育优势上突出“E”,解读“MS-EEPO有效教育”精髓;在研究资源上实现“4”,总课题组和3个子课题组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基本框架为指南,以数学学科学习质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性研究方法构建一套科学的学习质量测评体系。

二、学生学习质量标准体系与测评研究的进展

高中组参考广州《义务教育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设计与编制》试题编制的有效思路,设想建立一套具备学业发展水平四项指标的题库。题库为测评工具开发提供思路,但标准设计和能否在短期内建立一套可操作性题库是本研究的突破口。初中组依据课程标准“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要求,重视教育公平,探索学习质量评价方式的实施,提出了以期考和作业方式进行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定性或定量、形成性或终结性评价体系。MS-EEPO体系下创设测试和实践综合评价系统保证评价多元性,具有可操作性,但具体标准有待探究。小学组用文献法将“学习质量”界定为通过学习活动而获得知识、技术、情感体验水平文化的程度。从“知识掌握”“情感态度”“学习技术”三维度进行小学四年级课堂和作业综合测评,验证知识技能测评方式可行性。综合3个子课题组研究成果,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关注测评学生的学习质量或学业水平方式,但其应达到水准的依据是什么,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来支撑。

三、学习质量标准建构和学习质量测评开发之争

专家们在激烈的自由研讨之争中所反映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如下:一是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的混淆。课题组研究精力都放在测评上,理解上存在模糊性;在研究逻辑顺序上,应把标准建立放在前面。二是对学习质量标准概念内涵理解不一。部分专家成员把学习质量的理解都局限在学业层面,在研讨中的评析都只考虑学业角度。

四、核心概念的厘定和研究方向、进程的再确认

经过激烈争论,专家们意识到必须在核心概念上达成共识,才能进行后续研究。以下是学业水平范围内对核心概念一致的观点。

质量: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

学习质量:从既定的学习目标出发,对学习活动过程(学业水平、学习动力、教师教学方式等)及其结果所达到的状态进行衡量,由此得知的符合程度或优劣程度,包含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

学业水平:学生对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学习质量标准:以基础教育阶段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以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公民素养模型和具体学科核心能力模型为基础的规范性成就标准。

学习水平标准:各学段学生在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方面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及程度。

课题研究在明晰概念的前提下,优先构建一个相对一致的学习质量的标准体系。测评工具和方法的研究是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方向和体系构建思路。

参考文献:

篇2

第一,从德育功能发挥的角度理解德育实效。“若德育的正向功能得以充分实现,德育的效果自然较好;若德育的负向功能的影响程度超过正向功能,或者正向功能的影响被负向功能所抵消,德育效果自然不会理想”。“评价学校德育的效果首先应该明确德育能达到什么效果,以此为依据对学校德育实效进行评价才是公允的。”

第二,从德育价值实现的角度理解德育实效。“德育实效的实现与德育价值的实现是同一过程,德育实效的效果等同于德育价值”。“德育实效实质上是德育价值的实现”。从德育功能或价值角度理解德育实效具有一定的新意,并且也可以把德育功能的发挥或价值的实现与德育实效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不论是德育功能的发挥,还是德育价值的实现,最为根本的还是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否则,就意味着德育功能或价值丧失。从最直接、最根本意义上看,德育实效是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现实状况,把德育实效理解为德育功能发挥或德育价值实现,只是看到了德育实效的表面现象,并未透过现象揭示德育实效的深层本质。

第三,“德育实效性,既包括实际取得的效果,又包括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的相应比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德育实效包括德育效果和德育效率两方面。德育效果是指在一个德育过程结束后德育工作所得到的结果。德育效率是指德育工作所得到的效果与取得这个效果所用的教育工作量之比,即德育效率=德育效果/教育工作量”。此两种观点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德育实效,把德育实效理解为德育的投入产出比。这种德育实效的比例观不乏创意,其借用了经济统计原理,但未能揭示德育实效的本质内容,形成的德育实效概念对德育实效的理解及其测评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德育实效本来就是德育活动的实际效果,这既是最简明的也是最明白的含义,然而人们受到经济思想的影响,把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套用在德育活动中。诸如效益’、‘效率’、‘德育成本’等概念,都是经济领域术语的泛化。”对德育实效的理解归根结底是按其生成规律去揭示其实际效果的本质,而不是引入复杂的投出产出比来核算。德育实践虽有数量化的特征,但德育实践的精确量化相当困难,这种比例观值得商榷。

目前,人们关于德育实效理解的诸多观点,不论是德育实效的目标观、功能观、价值观,还是比例观,都没有揭示其本质内涵。其实,从根本上看,德育实效无疑是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的实际状况。把德育实效内涵界定为教育者使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现实状况,是对德育目标达成、德育价值实现或德育功能发挥、德育成本效益等现象的本质揭示,为德育实效测评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方向。

二、德育实效测评的现状把握

加强德育实效的考评,不仅要澄明德育实效的内涵,还应把握德育实效测评的现实状况。在现实中,德育实效测评属于德育评价的范围,应对蕴涵于德育评价的德育实效进行考评。

(一)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

在现实中,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人们把握德育实施状况的主要方式。德育评估应该对德育实施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德育评估过程中,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越全面、越系统,就越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因而往往会建立起涵括所有德育实践要素的指标体系,有多少德育要素和环节,就要建构多少德育评估指标。有学者提出从教育主体、客体、环境、过程、效果五个方面来设立评估指标体系。其实,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注重的是对整个德育实施状况的全面系统性评估,而现实中这种流行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是力求涉及德育实践的所有方面,而不是对德育实效的专门性评估。

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无法实现对实效的有效评估,原因在于此种评价模式是基于教育目标建构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对教育目标的层层分解,用主观设定的教育目标评估德育实施的状况,甚至德育评估尤其教育效果的评估就是用预期的教育目标去全面衡量德育实施的状况。“教育评价应按照指标体系分类,任何一种教育期望,都必须制定成特定的教育目标,并在评价中将目标转换成一个指标体系,教育评价实际上就是根据这个指标体系来衡量某一教育行为或对象达到的指标程度。”

可知,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主张教育目标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德育实践的要素和环节,并保证德育实践要素和环节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但是,如前所述,评估德育实效应基于教育内容的接受状况,而不应立足于层层分解抽象空洞的教育目标来评估德育实效。因为目标往往具有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设立的目标评估教育内容被认同接受状况的客观现实,本身就值得讨论。在现实中,评估德育实效受到预期教育目标的影响,导致一般民众对德育实效评估具有主观随意性,结果往往都认为目前德育实效低下或实效不理想。当然,我们不否认在现实中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如果不是为了遵循德育实效的本质去单纯地测评实效本身,而是为了把握德育运行的整体状况,那么基于教育目标建构包括各个德育实践要素和环节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品德素质测评体系的评价模式

目前,在德育实效测评方面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评价模式,即德育对象品德素质测评的评价模式。人们把德育评价的重心放在对德育对象的品德素质测评上,主张品德测评是德育评估的核心以及德育评估可以通过德育对象的品德测评获得实现。“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本身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学校德育成效的评价也是通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来实现的。”对此,人们往往把德育评估转换成品德测评进行探索,尤其在评估德育效果时往往是通过评价学生的品德素质状况来实现的。于是在德育领域,人们就形成了企图通过教育对象品德素质测评来评估德育效果的评价模式,德育实效的评价转换成通过建构教育对象品德素质测评体系的评价方式来进行。因而,建构教育对象的品德素质测评体系就成了人们德育评估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评估德育实效的直接方式。那么,在德育领域中形成的品德素质测评体系是否可以实现对德育实效的评估呢?品德素质测评体系的建构是依据人的品德素质结构要素来确定测评指标的体系,即来自对人的品德素质结构要素的层层分解。肖鸣政指出:“品德测评是一种建立在对品德特征信息‘测’与‘量’基础上的分析与评判活动。在这种活动过程中,测评者通过‘测’与‘量’的活动,获得所要搜集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解释。”

但是,德育实效本质上是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因而,测评德育实效应该基于德育实效的本质及生成规律。虽然德育实效与教育对象的品德素质有着密切关联,但却不能说德育对象品德素质的状况就是德育带来的实际效果。实际上,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包括教育、社会和自我在内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人的思想品德结构特征建构品德素质测评体系的评价模式,实际上无法实现对德育带来的实际效果本身的有效测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混淆了德育评价与品德测评概念的关系。其实,“虽然德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但是学生的品德发展不能完全反映德育活动的成效”。德育实践对教育对象品德形成只是充分条件,学生品德形成不一定就是德育实践的效果,因而把德育评估尤其实效测评就想当然地转换为品德测评是不正确的。当然,在把握品德素质测评体系的评价模式无法实现对德育实效的有效测评时,有必要回应现实中人们习惯于从教育对象品德状况的角度评论德育实效的偏颇做法。

在现实德育教学中,从品德素质测评体系评价德育实效有一种比较常识性的表现,就是人们往往从教育对象品德问题角度来评论德育实效,习惯把教育对象表现出来的品德失范,归咎于德育的低效或无能。德育便成了“替罪羊”,只要是社会道德或学生品德出现了问题,就习惯性地以德育低效为祸首。其实,德育实践虽然要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但是若因学生品德问题的存在就直接否认德育实效,这不仅没有看到学生品德形成受到除教育以外因素的影响,也没看到正是由于学生品德存在问题才需要开展德育实践。因此,有必要纠正现实中从教育对象品德问题状况的角度评判德育实效的这种偏颇做法,同时,更应明确品德素质测评体系的评价模式无法实现对德育实效的有效评估。

(三)德育实效宏观检验标准的评价模式

目前,根据德育实效测量尺度客观要求,人们提出了从宏观哲学视角检验德育实效的标准。郭政等人提出战斗力标准和提供精神动力、提供保障标准。王鲁宁等人提出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统一、思想转变与行为转化、价值取向与价值实现的标准。项久雨认为评估的标准包括最高标准、根本标准和具体标准,其中,实践体现是最高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根本标准;具体标准是在根本标准指导下的具体化、系统化的价值尺度系统。因而,可以把这种衡量德育实效标准的探索看做是目前我国在德育领域形成的一种代表性的教育实效评价模式,即检验德育实效宏观标准的评价模式。通过梳理我国德育领域目前存在的标准,可以发现,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提出大多是抽象宏观的,这些标准不仅适用于德育领域,往往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它们并不是对德育实效的专门测评,缺乏对德育实效内涵的本真理解以及对德育实效的反思。

同时,这些标准的制定大多是以德育实践的外在因素作为衡量实效的标准。“大学生德育效果评估的指标标准最终的物质承担者是人、物和环境等三个量化指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应该根据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以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成效的实践评价标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德育实效,但从最直接最本质的意义上看,德育实效无非就是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在德育领域中,以德育实践外在因素为依据制定的检验德育实效的宏观标准往往无法具体衡量现实中的德育实效,它既不能检验出一堂课的教育效果,也难以区分不同学段、年级和教育者带来的实效。可以说,这种检验德育实效的宏观标准在涉及具体的德育实践及其实效时其测评是无效的。

三、德育实效评价模式的前瞻

目前,我国的德育领域虽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实效评价模式,但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德育实效评价模式。当前我国德育领域紧迫的现实任务是在对德育实效测评现实困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效测评模式进行理性前瞻,研究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效测评模式。笔者以为,应根据教育内容要求建构德育实效测评标准,这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模式,是基于德育实效本身并且是专门针对德育实效提出的测量尺度。目前诸种德育实效测评模式无法实现对德育实效的有效测评,根本原因在于其没有找到德育实效测评的客观根据。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以教育目标为根据无疑会导致从预想效果去衡量现实德育实效。

人的品德素质测评体系以品德结构为根据很容易导致对德育实际效果的过度测评。如果将德育实效的宏观标准以生产力等为依据,则必然带来实效测评的抽象空洞。对德育实效开展测评,是要测评教育者将传授的教育内容在教育对象身上有所体现和反映,是要看教育对象是否接受、认同和实践教育内容要求及其程度和水平。因而,德育实效作为教育内容转化为人们接受、认同和实践的现实状况,需要专门的测量尺度。同时,根据教育内容要求建构德育实效测评标准,可以实现要求什么内容就考量什么内容的目标,把德育要求的内容和考量的内容统一起来,即考量的也是要求的。衡量和测评德育的实效必须以教育内容要求为根据,而不是以其他因素为根据。基于德育实效与教育内容要求的现实性联系以及德育实效测评的经验反思,德育实效的测评应根据教育内容要求建构德育实效测评标准。

当然,以教育内容要求为德育实效测评的根据,就应对教育内容进行概括分类,把教育内容要求抽象概括成不同维度的初级指标,然后根据每类维度进行次级指标、再次级指标的抽象概括。德育实效测评就是要测评这些经过抽象概括并实现简约化或类别化表达的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对此,可以将教育内容要求抽象概括为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个维度,建构德育实效测评标准的指标。不论是国家关于德育的政策、纲要和意见中涉及的教育内容要求,还是德育课程标准及教材涉及的教育内容要求,以及日常的德育活动、行为规范涉及的教育内容要求,都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抽象概括。

如此概括教育内容,基本上涵括了教育内容要求的全部维度,因为德育无非就是在传授一定的知识,培养一定的观念,形成一定的行为。在德育过程中,尽管还会涉及对情感的培养和意志的训练,但是情感基本属于观念领域,意志很大程度属于行为领域,因而从知识、观念、行为三个维度概括教育内容要求符合德育内容要求的基本状况。基于此,德育实效测评标准的指标设定就可以立足于这三个维度,对德育领域纷繁复杂的教育内容要求进行抽象概括。德育实效测评标准以教育内容要求为构建依据,经过抽象分析,将德育领域纷繁复杂的教育内容要求概括为三个方面:知识上的理解、观念上的认同、行为上的实践,来考评教育内容要求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可为德育实践者抽象概括特定学段或年段的教育内容建构德育实效测评标准提供思维理路和技术路线。德育实践者可以根据德育学段实际进行划分,系统把握各学段的德育大纲、德育课程标准、德育教材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教育内容要求,并从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等三个维度进行抽象概括和具体细化,进而分别建构不同学段的德育实效测评标准。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继续教育;办公软件;案例教学;教材建设

1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新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近三十年中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计算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国家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社会进程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2009年7月,按教育部要求,由教育部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完成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V4.0,简称《基本要求》) 正式并出版发行[1]。

《基本要求》[2]指出:面对大学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的现实,面对其他学科专业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极大期望,面对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计算

机能力和信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着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与梯队建设、教学测评与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基本要求》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越来越呈现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信息素养”的特点;

(2)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基本要求》指出:一门能够凝聚信息科学概念、技术和方法,能够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并有效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者称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发展的关注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会逐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李洁(1980-),女,二级警司,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信息工程、教育管理等;周苏(1958-),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高教管理等。

2教学与实验内容的设计

针对目前大学新生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水平的现状,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水平依然薄弱的现象,我们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设计了旨在提高与深化的新的教学内容,也作为高起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新教材――《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案例教程》[2]。本书基于案例实验为主线开展教学,通过一系列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实践的实验练习,把计算机基础和办公软件应用的更深入的概念、理论知

识与技术融入到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对该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水平。教学内容和实验练习包含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应用的各个方面,涉及计算机基础提高、文字处理Word高级应用、电子表格Excel高级应用、演示文稿PowerPoint高级应用、绘图工具Visio、个人数据库Access、项目管理Project和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等,全书包括可供选择的18个实验、1个PowerPoint课程设计和1个课程实验总结,以帮助读者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与技巧,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与实验内容的分布

内容实验个数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第1节 软件基础与Windows系统管理4

第2节 搜索引擎与网站评价

第3节 计算机病毒防范

第4节 使用压缩软件WinZip和WinRAR

第2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第1节 文字效果与小报排版3

第2节 文字的艺术设计与书籍排版

第3节 论文的格式与排版

第4节 Word应用技巧与发展

第3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第1节 Excel与网络意见调查表3

第2节 Excel图表与市场调查分析

第3节 Excel宏的录制与VBA

第4节 Excel应用技巧与发展

第4章 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第1节 PowerPoint制作的提高1

第2节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

第5章 绘图工具Visio第1节 Visio与工程绘图1

第2节 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

第6章 数据库软件Access第1节 Access数据库初步2

第2节 数据库的结构与特点

第3节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

第7章 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第1节 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初步2

第2节 Project项目管理应用

第3节 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2007

第8章 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第1节 PDF格式和Outlook应用2

第2节 Office软件的协同作业

第3节 2007 Microsoft Office system

第9章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实验总结1

第1章:计算机基础提高。包括软件基础与Windows系统管理、搜索引擎与网站评价、计算机病毒防范、使用压缩软件WinZip和WinRAR等实验。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认识,学习Windows系统管理工具的使用,熟悉Windows系统工具,并由此进一步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环境;通过在因特网上对一些主题和网站进行的搜索、浏览与分析,进一步熟悉网络搜索引擎,尝试分析和评价网站;熟悉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因特网搜索与浏览,了解网络环境中主流的病毒防范技术网站,掌握通过专业网站不断丰富病毒防范技术最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尝试通过专业网站的辅助与支持来开展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的应用实践;理解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压缩标准和相关技术,熟练使用压缩软件,进一步体会数据压缩技术的实现和应用方法。

第2章:文字处理Word高级应用。包括文字效果与小报排版、文字的艺术设计与书籍排版、论文的格式与排版和Word应用技巧与发展等实验。通过实验,熟练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的主要操作,改进文字处理能力,提高写作质量。掌握操作计算机化文档,特别是桌面排版的技巧,熟悉插入图片与图文混排等功能;掌握书稿排版的基本操作和技巧。熟练掌握论文排版的各项操作,提高一般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增强职业技能。

第3章:电子表格Excel高级应用。包括Excel函数与网络意见调查表、Excel图表与市场调查分析、Excel宏的录制与VBA、Excel应用技巧与发展等实验。通过实验,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主要操作,掌握Excel函数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多页制表功能、函数应用和统计图表功能;了解Excel宏的基本概念,了解Visual Basic宏。掌握Excel宏录制、运行宏和编辑宏的基本操作。

第4章:演示文稿PowerPoint高级应用。包括PowerPoint制作的提高、自选项目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等实验。通过实验,熟悉PowerPoint多媒体设计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熟悉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应用技巧,掌握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

第5章:绘图工具Visio。包括Visio与工程绘图、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Visio工具软件的功能特色、安装、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应用Visio工具绘制

软件开发图形的基本操作。

第6章:个人数据库Access。包括Access数据库初步、数据库的结构与特点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桌面数据库软件Access的基本操作及其应用领域;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独立性”与“数据安全”的含义及其应用,区分结构化数据库和非结构化数据库,熟悉数据库检索技术及其应用,掌握桌面数据库软件Access的基本操作及其应用领域。

第7章:项目管理Project。包括项目管理Project初步、Project项目管理应用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IT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项目管理核心领域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项目管理核心领域的一般知识,熟悉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的基本操作,学会应用Project软件工具开始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第8章: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包括PDF格式和Outlook应用、Office软件的协同作业等实验。通过实验,熟悉PDF文件格式,掌握DOC、Flash和PDF文件格式的转换和应用;熟悉Outlook的功能,掌握Outlook的基本操作;熟悉Publisher的基本功能;掌握Office软件协同工作的基本操作,例如Visio与Word、PowerPoint、Word与Excel的协同作业等。

3 “阅读与思考”内容设计

除了教学和实验内容的设计之外,我们还就每一节课为学生设计了“阅读与思考”的环节,在学习和实践课程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如表2所示。除了阅读,要求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并回答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简短问题和读后感,以加强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

表2“阅读与思考”的内容

章、节阅读与思考

第1章第1节 软件基础与Windows系统管理人工智能之父――图灵

第2节 搜索引擎与网站评价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第3节 计算机病毒防范摩尔定律

第4节 使用压缩软件WinZip和WinRARWindows之父阿尔钦功成还乡

第2章第1节 文字效果与小报排版Word之父西蒙尼――狂热的革新者

第2节 文字的艺术设计与书籍排版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

第3节 论文的格式与排版WPS―― 一个国产软件的传奇

续表

章、节阅读与思考

第3章第1节 Excel与网络意见调查表PC电子表格与商用软件之父――丹布莱克林

第2节 Excel图表与市场调查分析Google电子表格会威胁MS Office吗

第3节 Excel宏的录制与VBA一切皆IT

第4章第1节 PowerPoint制作的提高鼠标之父、人机交互大师恩格尔巴特

第5章第1节 Visio与工程绘图十大默默无闻技术之父

第6章第1节 Access数据库初步9.11事件中的摩根斯坦利证券公司

第2节 数据库的结构与特点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

第7章第1节 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初步做好简单的事情

第2节 Project项目管理应用向唐僧学习项目团队管理

第8章第1节 PDF格式和Outlook应用艺术学生与科学学生

第2节 Office软件的协同作业云计算带给SaaS的新机遇

4课程学习能力自我测评

教学评价是对受教育者的多种要素进行价值评估,而考试是教学评价的工具和手段,是测量应试者知识与能力、素质和潜力的量尺。考试为教学评价提供了量化资料,却不能替代教学评价。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管理和过程中,人们对考试与评价的关系存在着认识不清、相互混淆的情况,其主要倾向就是以考试代替教学评价。但是,以单一考试代替教学评价,其直接后果是以应试方法取代教学过程,教师“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考什么就学什么”,甚至“什么时候考就什么时候学”。我们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提倡和鼓励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科学理解考试与评价的关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

一个好的教学评价方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把学生的能力、潜质等特征性的东西描述出来,并予以引导,鼓励其发展自己的特长。

教学测评的多元化尝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开展

评价活动,要求评价既体现共性,更关注个性;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注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和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考试的成绩,还包括了对学习的态度、兴趣和行为等等的考查。一句话,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习的发展状况。

在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中,我们为课程的教学测评设计了“课程学习能力学生自我测评”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客观地为自己做一个能力测评。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的教学测评方案是:

课程成绩 = n×实验成绩(90%)+课程实验总结(10%)-平时缺勤/迟到扣分。

在学期期末,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总结,根据自己本课程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填写学习能力测评表,即在表3“测评结果”栏中合适的项下打“”。

表3课程学习能力测评表

关键能力评价指标测评结果备注

很好较好一般勉强较差

课程主要内容1.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 熟悉本课程的全部基本概念,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

3. 熟悉本课程的网络计算环境

计算机基础1. 熟悉软件和Windows基础知识

2. 熟悉网络应用与网络搜索

3. 了解信息安全与病毒防范

续表

关键能力评价指标测评结果备注

很好较好一般勉强较差

文字处理Word

电子表格Excel

演示文稿PowerPoint1. 熟悉文字处理并得到提高

2. 熟悉电子表格并得到提高

3. 熟悉演示文稿并得到提高

4. 完成PowerPoint多媒体创作

绘图工具Visio

个人数据库Access

项目管理Project1. 初步掌握Visio绘图功能

2. 初步掌握Access及其基础知识

3. 初步掌握Project及其基础知识

办公软件综合应用1. 具备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的认识

2. 了解办公软件协同作业的方法

沟通交流能力1. 能和他人有效沟通,在团队合作中表现积极

2. 能获取并反馈信息

解决问题与设计创新1. 能发现并解决一般应用问题

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胜任特征 认知度 培养满意度

1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对胜任特征的认识

胜任特征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特征。①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应该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实际工作绩效的胜任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六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外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纷纷以培养学生胜任特征作为目标,这已基本形成共识。周凤华(2010)通过梳理国外文献归纳出美国大学人力资源教育的目标:(1)培养将商业技能(包括,但不局限于战略管理)整合到大学人力资源中的能力;(2)提供对大学人力资源行业的理解;(3)传授关于如何“获得、保留和培养”人才的知识;(4)培养基本的人际技能;(5)增进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影响社会和商业的理解。②范冠华(2012)对南加州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康奈尔大学的课程内容大纲进行研究,认为3所大学课程目标的共性之一,都是对学生胜任力的培养,并归纳出3所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胜任力培养框架。③国内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也纷纷以胜任特征为导向。孙丽璐(2011)认为以专业知识、能力和人格特点所体现出的胜任力结构,才能将人才的特质契合于自身发展,专业能力契合于职业特征,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才、企业和社会的多方面需求,也将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的参考依据。她的研究采用以KSAP为理论框架的量表对相关专业的教育者和从业者进行调查,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任力模型。④孙文霞认为只有紧紧围绕能够区分那些优秀的和平庸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胜任特征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为企业提供企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出以WSR系统方法论为理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⑤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应当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要围绕培养学生胜任特征这一核心目标而展开。为此,本课题组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了30多位西安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者和70多位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者,构建出西北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胜任模型(图1)。⑥以此作为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并在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予以实施并进行追踪调查。

目前,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已临近毕业,为了了解学生对胜任特征的认知及培养胜任特征的满意度状况,本课题组对这一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本次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问卷率为79.59%。本次调查问卷所测度的问题第一类为胜任特征认知度;第二类为胜任特征培养满意度。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胜任特征认知度分析

胜任特征认知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对有关胜任特征理论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此次问卷设计了胜任特征概念的产生时间、胜任特征的提出者、胜任特征的内容以及作用等题目来考察学生的认知情况。

2.1 大部分学生是在大学期间接触的胜任特征概念

调查结果显示(表1),只有12.8%的学生是在进入大学前知道这一概念,绝大多数学生认识这一概念都是进入大学,尤其是开始学习专业课之后接触到的。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始于二年级下学期,从表1中显示,选择二年级知道胜任特征的学生最多,达47.4%。其次有21.8%的学生选择三年级,这是因为三年级开设的“人员素质测评”等课程对胜任特征理论进行深入的介绍。

2.2 对胜任特征概念的提出者印象深刻

麦克利兰当初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对选拔对外情报官采用了新的技术方法,开创性的提出影响人们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不是传统的智力、学历等因素而是胜任特征。因而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对麦克利兰提出这一概念的背景原因向学生做了细致的介绍。调查结果表明(表2),尽管问卷调查中的四个选项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重要人物,且对学生是在学习概念一年之后进行的调查,但是70.5%的学生都选对了,说明学生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印象比较深刻。

2.3 对胜任特征核心内容的认知度略低

胜任特征理论的内容丰富,但胜任特征的六要素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们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体系,通常我们称为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知识和技能是胜任特征模型最表层的内容,如同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素质中比较深层的内容,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对胜任特征核心内容的考察,调查问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冰山模型”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表3),这个问题回答的准确率较低,全部答对的学生只有17.9%,反映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差,说明以后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还有待改进。

2.4 认为胜任特征对自我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认知度较高

胜任特征理论对人们的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它提醒个人不应该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注意培养自我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个人特质和动机等深层次的因素,这是个人今后取得高绩效工作结果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调查问卷设计了考察学生对胜任特征作用的认知题目。调查结果显示(表4),80.7%的学生认为它对自我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只是在指导作用的程度上认识有所不同。

2.5 自我培养胜任特征的行动不够有力

与胜任特征对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认知相反,学生们在有意识的培养胜任特征的行动上不够主动,显示出一般化的倾向。调查结果显示(表5),只有7.7%的学生有非常强烈的自我培养意识并付诸于行动,但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并没有采取积极有力的行为来培养自己的胜任特征。说明学生认识到胜任特征的重要性,但是对其培养可能需要学校在教学上多进行开展、督促,激发学生自我培养胜任特征的热情。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胜任特征培养满意度分析

问卷的第二部分以学生学习“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为例,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培养胜任特征的满意度。问卷主要从课程的目标导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是否围绕胜任特征的培养、以及学习完该课程后学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

3.1 绝大多数学生认同本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胜任特征为导向进行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人员素质测评”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胜任特征为目标,课程的所有教学活动以实现这一目标而展开。在讲授的基础上设计了阅读经典、心理测评、设计履历、面试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项教学活动,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剖析自我的个性、能力、兴趣和动机,培养专业必备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等职业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表6),67.9%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胜任特征为导向的,还有32.1%学生感受不明显,说明课程的教学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3.2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胜任特征涉及知识、技能、社会角色、个性特质、动机等多方面,教师必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才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不同类型的胜任特征。“人员素质测评”课程设计了收集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胜任特征模型、阅读老师推荐的《人物志》等相关著作、心理测验、 自我介绍、 “面试模拟”、 “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教学活动实现培养胜任特征的目的。从调查结果来看(表7),有25.6%的学生参与了六项教学活动,26.9%的学生参与了四项教学活动,参与四项以上教学活动的学生比例达到57.6%,说明学生期望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胜任特征。

3.3 认同本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密切围绕培养胜任特征这一目标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但是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体现培养胜任特征这一目标,否则出现课堂教学热火,但实则没有教学效果的结果,因此问卷设计了 学生对教学活动是否围绕培养胜任特目标的评价。调查显示(表8),60.3%的学生认为比较密切,17.9%的学生认为非常密切,合计比例达到78.2%,说明学生非常认同“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

3.4 学习本门课程后,学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特质和关键技能得到提升

培养胜任特征的最终表现是学生个性和行为的改变,这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初衷。因此问卷中设计了“学习完《人员素质测评》课程后,自己的改变有什么?”问题。选项包括知识结构更加全面,表达、沟通、协作等能力提升,对自我认识更加准确,没有任何改变四个选项。通过选项结果看出(表9),学生的选择是多项的,第2、3项多项选择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0.3%和70.5%,说明学生的变化集中在个人特质和关键技能等方面,它们是决定个体今后高绩效工作特征的关键因素。

4结论与思考

从对西北政法大学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和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判断:(1)本专业学生对胜任特征的认知度是较高的。约90%学生基本都是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中获取这一概念的,约80%的学生认为它对自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稍有遗忘,理论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自我培养胜任特征的行动力不足,只有40%左右的学生有培养胜任特征的强烈意识。(2)学生对以培养胜任特征为教学目标的“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较好。近70%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以培养胜任特征为教学导向,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了一项教学活动,超过一半的学生参与了四项以上的教学活动。近80%的学生认为教学紧密围绕培养胜任特征这一目标,自身明显的变化是对自我更加了解,表达、沟通、协作等人力资源管理者必备的关键能力得以提升。

以上的结论促使我们思考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和内容。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倡导以培养学生胜任特征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具备未来从业的高绩效胜任特征,可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重视教学中对学生胜任特征的培养与开发,是今后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二是继续探索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本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教学活动设计要密切围绕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三是建立培养胜任特征的长效机制,从学生入学宣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毕业实习等各个环节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胜任特征,形成自我培养和学校引导双重培养的良好局面。

注释

① 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41.

② 周凤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对美国大学实践的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10(1):29-33.

③ 范冠华.美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基于学生胜任力开发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2(9):59-64.

④ 孙丽璐,何磊.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任力问题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5):135-140.

篇5

学生在中学学了不少化学,但物理化学的内容几乎没有接触,概念都是全新的。此外,物理化学知识的正确运用首先建立在对基本概念的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之上。因此,基本概念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花大量时间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对“力平衡”这个概念,教师不只要指明“系统各处压力相等”,还要引申到“边界不再移动”,即如有刚壁存在,虽双方压力不等,但也能保持力平衡。有些概念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但每个字、词都有它特定的含义,要理解到位并不容易。这一点在该课程中尤为凸显。同时,要注意与中学一些概念进行辨析。例如,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这一概念,几乎贯穿教材的所有章节,极其重要,但初学者很容易将其与早先就接触过的“可逆反应”的概念混淆。基于基本概念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通过讲解例题、布置习题、效果测评等方式,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辨析。仔细、深入地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概念,是学好物理化学的基础。

2.特别强调各种公式的适用条件

物理化学课程的另一难点,在于计算公式多,而且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非常严格。初学者往往只注意到了具体公式,而忽略了对适用条件的把握。只有当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使用,可初学者常常只要看到是理想气体膨胀或压缩过程(比如理想气体反抗恒外压膨胀压缩过程),不管是不是等温过程和可逆过程,拿来就用,造成错误。还有,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PVr=常数”也必须在同时满足“理想气体、绝热、可逆”三个条件下才能使用。再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用来判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其三个判据式必须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判据“S孤立=S体系+S环境≥0平衡自发”只能用于孤立系统;判据“F≤0平衡自发”只适用于封闭系统的等温等容过程;判据“G≤0平衡自发”只适用于封闭系统的等温等压过程。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字词讲解、举例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反复进行辨析,以达到正确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3.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或演示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教学的起点。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教师如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呢?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事入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这一内容时,可从学生孩童时期所玩的吹泡泡游戏切入;在讲解克拉贝隆-克劳修斯方程时,可从生活中常用的高压锅说起;在讲解表面活性剂时,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洗涤用品入手……兴趣是激发求知欲的催化剂,如何使知识变得有趣,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4.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篇6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 调查测评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一、前言

我国共开展了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五次全国范围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2003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为1.98%①。就地方而言,上海市展开过四次调查,2005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科学素养水平为全国同期最高,达10.7%②。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1》,2000年,在47个国家中,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31位,其中,处于优势的指标均为基础数量指标,而反映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基本均为弱项,如文盲率第44位、公共教育经费支出GNP比例第44位、大学教育对竞争性经济的满足程度排名第42位等③。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有助于了解公民的科学素质真实情况和变化趋势,找到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提升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过程及特点分析

作为省级区域独立进行的大样本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安徽省尚属首次。本次调查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和实证研究项目的实证样本检测性调查,目的是为今后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践支持。

(一)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过程

本次安徽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依托构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开展问卷调查,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包含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目标)、一级指标(三个维度)、二级指标、问卷四层结构。

1、概念模型的确定

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科学素质或科学素养的概念界定后,设计了本次调查的概念模型,确定了组成公民科学素质的三个维度。(如图1-1)

2、指标的解构

依据概念模型的测评矩阵确定公民科学素质应由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三个一级指标构成,之后根据每个一级指标的内涵、外延对应分化三个二级指标,剖析科学素质相关概念的外延,推演出概念的基本模块。见下表

3、问卷的编制

本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问卷一共有63道题,整体结构由五大块组成,包括背景信息、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以及个体特征。问卷的题目来源涵盖四个渠道,分别是国际题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研究所题库、专家题库、以及新编题库。

(二)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过程中的创新

1、测评对象的扩展

以往历次全国范围内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一般以18-69岁成年公民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为了解未成年人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将调查对象的年龄下限扩展到15岁。

2、能力指标的创新

本次测评指标体系中的科学能力维度是指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以科学精神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能力是过去我国历次公众科学素养测评中较少出现的内容。

三、安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现状与对策分析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全省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二比例抽取13000个样本,对象为15-69岁的公民。调查采用四阶段分层定比抽样方法,辅以入户式问卷调查完成本次测评。共抽取全省17个城市,57个县区,256个街道、乡镇,调查样本数达12909,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2832,总数超过全省15-69周岁总人口的2‰,保证了抽样调查的覆盖率与精确度。

(一)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现状水平

由图1-2、1-3可知本次调查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的比例为2.38%,与2003年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1.98%)相比,有所提高。但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准。

1、年龄差异产生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样本年龄结构与2003年全国调查有所不同,本次调查的样本年龄范围为15-69周岁,2003年全国调查为18-69周岁。由图1-4可知科学素质水平最高的年龄段发生在18-29岁,其次是18岁以下,15-17岁科学素质水平为3.3%,15-18岁科学素质水平略升一点,达到3.7%。

从18-69岁年龄段看,两次调查各年龄段科学素质水平的分布结构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即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逐步降低。两次调查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50-59岁这个年龄段之外,本次调查其他年龄段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都略高于2003年全国调查对应的年龄段水平:18-29岁年龄段增长了0.5个百分点,30-39岁年龄段、40-49岁年龄段、60-69岁年龄段均增长了0.4个百分点。可见本省公民的各年龄段科学素质水平与全国现象吻合。

2、学历层次差异带来的影响

如图1.5所示,本次调查不同学历公民科学素质达标比例与2003年全国调查相比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次调查不同学历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呈现的马太效应要明显低于2003年全国调查,具体体现为:2003年全国调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这两个学历的公民科学素质的达标率为0,而本次调查上升;初中学历两次调查的结果不相上下,本次调查略低一些;而高中或中专、高职或大专、大学及以上这三个学历,本次调查的结果均明显低于2003年全国调查。这表明本省公民基础科学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学历最低的不识字群体科学素质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科学素质比例分布趋势前移,具备一定科学素质水平的局面。打破旧式不再局限于高学历群体,在低学历水平群体中出现平衡发展的趋势。但高学历阶段的民众整体水平弱于全国平均水平。

3、职业差别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影响

如图1-6所示,从职业划分来看,除了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科学素质水平本次调查结果明显高于2003年全国调查、家务劳动者本次结果略高于2003年,以及商业、服务业人员两次结果持平之外,本次调查各职业的科学素质水平均明显低于2003年全国调查,且不少职业两次调查结果的落差较大。落差幅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及待升学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此外,本次调查自主创业的个体工商户的科学素质水平仅次于学生和升学人员、专业技术人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等,表现出良好的科学素质水准。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表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科学素质水平为1.1%,虽然在同期比例中水准相较偏低,但已超出2003年全国调查的0.8个比例,可见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生产力中坚力量的群体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科学素质偏低的情况已得到了改善。

(二)总体水平与调查结果反思

2007年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与2003年全国水平相比高出0.4个百分点。公众已经能正确面对科学与迷信的观点,我省近年来不断坚持推动的基础科普宣传教育获得了成效,在作为农业大省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07年的科学术语、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的达标率均高于2003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本次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从数据中可以了解我省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现状,同时我们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1、平衡各年龄阶段群体获取科普教育服务的力度

如图所示,以18-29岁为分界线,从中年人开始的高龄化群体科普素质水平随年龄的增加成递减状态,尤其是50-59岁中年群体居然出现科学素质水平下滑现象。

2、科普教育服务渠道的拓展

在我省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在公众获取科技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中,电视为第一位,占70%以上;其次为报纸约35%-36%;因特网的比例为10%-12%。可见,大众媒体的科学知识传播占公众获取科普教育渠道的最大份额。考虑本省实际国情,科普教育服务的渠道目前大部分停留在传统媒介中,但新媒体的出现已加快了科普教育服务的拓展开发,应鼓励建设公众科技信息类专业服务网络,加大科技信息的流动量,利用科技信息网络,强化科普信息服务,为公众提供多渠道的科普教育服务机会,有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3、科普服务类型的丰富开展

在本次调查中,公众最常去的科技文化场所是书店,高达38.8%。其次是图书馆和阅览室,仅有约6%的被调查者去过博物馆和美术馆;将近40%的被调查者没有去过任何一种科学文化场所。可见,对于承载科普教育服务场所的主流:科技馆、博物馆公众的利用率并不高。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位于全国中游位置,这是我省省情的客观反映。我省应充分根据自身特性,依托丰富的科研资源加快科普服务基地产业化的进程,逐步增加城乡两类群体可接触新型科普服务的渠道,最终提升公众对于科普活动的主动性需求,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有效提高我省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2006DCYJ11-A)

注释

①数据来源:《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中国科技奖励第3期,2005年

②数据来源:《各省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综述》,中国科技论坛第5期2007年5月

③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介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中国人大出版社,2001版

参考文献

【1】李大光,“公众理解科学”进入中国15年回顾与思考[J],科普研究、2006,(1),24-32

【2】佟贺丰,对“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部分数据的再思考[J],科普研究、2007,(4),34-38

【3】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J],中国科技奖励、2005,(3),29-30

【4】袁汝兵、吴循,各省(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7,(5),98-100

【5】何薇,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回顾[J],民主与科学、2004,(5),10-13

【6】金士尧、叶超群、吴集、黄红兵,湖南省公众科学素养趋势预测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6,(10),54-59

【7】邓艺、刘建中,云南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状况比较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02,(3),18-20

【8】陈果,2005年湖北省青年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35-37

【9】宋悦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理论与改革、2007,(3),125-127

【10】洪耀明,欧洲科学商店及其启示[J],科普研究、2007,(2),27-31

篇7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这个概念从提出到发展、到完善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9世纪中叶的第一阶段是“心理测验时期”,逐渐发展成“目标中心时期”,进而完善为“标准研制时期”,直至今天形成了“个体化评价时期”。各个时期都有大量的文献综述对其进行解释、阐明,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教育评价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即为由施教者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目标,使用合理的方式对受教者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即是受教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学到的东西,经过测评得到的信息和数据能很好地反馈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使施教者找出根本所在,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中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科目,英语专业的学生们更是四年都在和英文单词打交道,除却他们,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必然要学习这一门科目。然而很多时候,在专业课与非专业课之间,一些学生难免会有重心的偏差,加之老师或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欠佳。笔者在分析了许多相关案例之后,发现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中存在这样几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施教者制定的教育目标有所偏差。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而言,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最好的引领者。很多大学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只一味考虑自身利益,为了自己的职称而教书,从而导致了课堂上学生都在下面玩手机,无心听讲的情况;更有甚者,自身的水平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遇到简单之处,随便讲讲就过,遇到难句或是难题,自己不理解,便在讲台上胡乱讲一通,布置的课后作业也不会认真批改,学生的英语教育能力自然不会上升。

第二,教学评价标准呆板,不知变通。我国的各科教育采取的教学评价都是考试,因此才被称为应试教育。即便是学生通过了高考这道门槛,进入大学,在开放的学风中学习,期末时仍要进行期末测验,老师们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定也是通过分数来判断,卷面分数不够高,则在教师的心中,这样的学生就是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给出的总分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然而,有些学生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评价标准,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于很多高校学生而言,期末考只需突击复习两个星期,便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纵使需要背诵大量单词或是句子,有了老师给出的范围,学生们便不再担心能不能及格的问题了。长此以往,一整个学期只有两到三个星期是真正在学习英语的,对于这样一门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与练习才能取得显著进步的累积性学科来说,这样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可取。

第三,教学评价过于主观。很多时候,教师并不根据教学评价判定标准和目标去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或者是盲目地依赖分数反映的结果,这样的评价方法是十分主观的,并不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作为合格的教师,需要做到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客观看待数据,并能根据学生平时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和课后作业中反映的能力综合进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只看分数,注重一个数据。很多时候教师甚至会代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或是凭着自己的喜好任性地进行教学评价,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改善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深究下来其实并非是大问题,因此只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互相督促即可改善,大学领导也应当重视起来,使大学英语的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笔者根据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教学评价的概念比较空洞,因此作为教学评价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起合理的教学评价观念。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保持客观的心态,摒弃应试教育的方式,做到为学生们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很好地引领学生们去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在评定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英语能力与卷面成绩,不能只看书面成绩而忽略学生们的表达、听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自身也要约束自己,在大学课堂中,玩手机的情况并不少见,想要取得一个好成绩并让自己真正精通英语,学生们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一至两个星期的突击学习,英语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看出效果的学科,在学习了近十年的英语之后,到了大学也不能松懈,需要更进一步努力。

篇8

关键词:高职营销职业规划教育建设实施

职业规划是通过对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明确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该目标的职业,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和教育计划的过程,其实质是对个人职业定位并进行学习和发展的规划。职业规划教育就是将职业规划的理念、方法传授给需要进行职业规划的人群。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职业人”,高职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相关。但到目前为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深入职业教育体系,而仅以“就业指导”的突击教学形式出现。另外,职业规划教育仍与各专业教育完全分离,这在客观上削减了“职业规划教育”对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影响和教育。

1.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现状

1.1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混为一谈

“就业指导”是一种临时性的教学形式,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夕由“招生就业处”组织,主要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一般的就业注意事项,学时短、内容涉及范围窄,只能对学生即将面临的就业形势做出粗浅说明。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是两个概念,职业规划教育包含“就业指导”的内容,但内容更加宽泛、更具技术性,且贯穿高职教育始终,是“就业指导”的发展方向。

1.2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致力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但很多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模糊,这一方面说明高职学生亟待矫正自我认识,同时这也更有利的说明,高职学生对于“入学专业选择”、“职业定位”、“专业学习方向”等几个重要概念认识不清,不具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将自己所学专业与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分离。

1.3职业规划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

近两年,我校某些专业已开设了职业规划教育的相应课程,但讲授内容主要是普遍性理论,没有与各专业知识相结合,缺乏针对性。

2.高职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高职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形式,职业规划教育正是为合格“职业人”的培养服务的。因此,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结合更有利于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它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2.2高职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是实现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的助推器

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与职业的联系、未来职业定位及其发展进程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及专业水平寻找合适的职业,并有计划的为职业发展努力。

2.3高职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

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明确自身职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定位,并针对个人情况加强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这将为学生实习实训时,明确学习方向打好基础,减少实践性课程及训练的盲目性,是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3.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建设

3.1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应终身化

职业规划教育是贯穿于一个人职业发展始终的,在这一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营销专业来说,在选择专业之前,学生就必须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定位,可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于“营销策划人才”、“推销人才”、或是某专业的“服务营销者”、“网络营销者”或“关系营销者”,不同的职业定位将为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和训练内容,只有找准目标才能有计划的去奋斗,并安排培训计划。

3.2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应实训化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这一特点正好与职业规划的目标相吻合。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应强调教育形式的实训化。具体到高职营销专业,应尽快建立仿真性强的实训基地,在实践操作环节应模拟真实的市场环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最好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营销适应性。

3.3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应市场化

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研究市场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安排全新的教育形式与培养方向。对于营销专业,近年来市场咨询公司、市场调查公司、营销策划公司成为新型的职业载体,高职教育应适应新形势,安排创业教育、咨询讲座、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学习和设计。

4.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

4.1开设独立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营销专业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将该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教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并通过学生对个人的职业规划设计进行实训锻炼。另外,该课程的开设应贯穿高职教育的三个年级,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理论教授、实习实训、开讲座等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贯穿职业规划教育并实施指导。

4.2选择优秀教材和师资,与专业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在营销专业内开展。在教材选择方面,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也可由专业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编写教材,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对职业规划技能的掌握。在师资方面,组建一支实战经验丰富、掌握职业规划知识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这将影响职业规划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4.3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

篇9

一、阶段性测评课应坚持三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试卷讲评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激励学生求学上进是测评课的宗旨,一次测试无论成绩好坏,教师都应该本着热情而理智的态度,正确地进行质量分析,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哪些题学生答得好,哪些题存在的问题多,进行筛选,通过分组讨论强化训练,特别要考虑后进生的学习困难,不能只讲解个别难度大的题目,特别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错误”中的成功因素,细心寻找闪光点,例如:“若式子空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1且x≠0”,多数学生错的原因是少了x≠0这一条件,但教师必须肯定,这些学生的二次根式的意义掌握得很不错,只是粗心造成的错误,这样让每一次测评课都能营造人人比进步、个个争上游的气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让学生感到只要平素细心、认真学,测试就能发挥好。

2.个体性原则。强调测评的个体性,根据同学们的差异和实际答卷的水平,对策试卷中不同题目的要求,针对个别同学答卷的缺失,进行个别指导。例如:“x=+1,y=-1,求的值.”答错的学生很少,没必要进行全班学生辅导,占用大家的时间,就式子化简:=,由于+1与-1互为有理化因式,然后代入计算会更简单,直接代入计算既不简便又容易出错,接着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遍。从而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测评课不能一开始教师为了利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大讲特讲。因为学生存在差异,他们是鲜活的个体,所以评估也是个体性的,评估的标准是有差异的。另外,测评课应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切入学生要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讲的一概不提,这样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不会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3.思维为主线原则。讲评测试题要有灵活性,对重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进行讲评。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1,0)为圆心的P与y轴相切于原点Ο,过点А(–1,0)的直线与P相切于点B,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M,使OM+PM的值最小?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我们主张讲评重在方法和思路,因此本题在这一份测试卷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覆盖的知识面广。我们要让同学们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师引导,P既与y轴相切又与线段AB相切,y轴又是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设直线AB与y轴相交于点M,同学们会发现什么?显然有ΟM=BM,PM=AM,从而,OM+PM=BM+AM=AB。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而找到点M,同学们顿时豁然开朗,求线段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关键,必须先求点B的坐标,过点B作ΟP的垂线,垂足为点C,连接BP、MP,显然有BP=OP=AP又PBAB,即:BC垂直平分OP,即B点的横坐标是,又BP=1,所以BC=,这样点B的坐标为﹙,﹚,本题得以解答。这时,可能有些思维迟钝的同学还未掌握,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思路顺畅,反应迅速。

二、阶段性测评课应做到四个小结

1.激励性评估小结。教师对整套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充分肯定成绩,表扬进步的学生,特别是从来没有表扬过的学生,从试卷中发现这些学生解题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得到表扬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倍加努力。

2.易错、易混点小结。从同学的运算、概念、解题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概念不清还是运算有问题,如k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往往同学们将k≠0疏忽掉了,这正是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要求,因此,让同学们必须牢记概念。

3.解题方法和思路小结。对试卷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思路的探索,如“某种产品的产量为a经过两年﹙时间单位﹚的增长或降低产量为b,设增长率或降低率为x则可列方程a﹙x+1﹚=b”,至于具体的解题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同学们在课后的自查矫正时完成。

4.针对典型题目的优化训练小结。对于在每次测试中出现的典型题,我们说的常考题,强化训练,如①|a-1|++﹙a-2﹚的化简;②当x为什么值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③配方的方法是什么,等等,让同学们达到融会贯通。

三、阶段性测评课的三点分析

1.多错点分析。教师在批阅试卷时,对同学们出现错误最多的试题,着手收集分类、归纳、反馈时,精讲多练,采取章节性练习的形式,对易错点归纳得精简些。

篇10

关键词 奖学金 综合测评 学生教育管理 新疆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83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of university scholarship are summarized, the control of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arget found two common point train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larship in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larship that help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scholarship, and help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cultivating socialist development needs of talent.

Keywords scholarship;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1 奖学金

1.1 奖学金的定位以及分类

奖学金是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及个人给予优秀学生的一定奖金,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的奖学金体系以及制度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需求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目前,从级别上来说,奖学金有国家级、省(自治区)级、校级、院级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奖学金;从类别上来说,奖学金分为奖优型奖学金和资助型奖学金,奖优型奖学金主要有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 本文主要以本科生教育中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例展开讨论,在我校此类奖学金称为新疆师范大学奖学金。

1.2 奖学金的功能

在贺云侠主编的《组织管理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到:高校奖学金的设置具有激励效应,这种激励效应是通过评奖评优等外在因素的刺激,使学生完成目标的行为总是处于高度积极状态,以进一步鼓励、激发、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即通过对优秀者、先进者某种行为的肯定和奖励以及对优秀事迹的宣传,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之目的。 因此,奖学金的功能有:(1)奖励优秀学生的功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2)学校可以通过奖学金的实施行驶教育行政管理权;(3)奖学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手段,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通常情况下,高校都可以发挥奖学金奖励学生的功能,但选拔出的“优秀”学生是否和我们的初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是否能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这个问题已经被相关学者关注很久,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也已经采用了“综合素质测评”的方法,收到了不错了效果。但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方高校,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还未完全实行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奖学金在学生教育管理领域的导向功能。

2 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

按照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说法: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指“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Y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从规定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与奖学金的定位以及导向是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奖学金的完善与优化会直接帮助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在新疆,随着新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在新疆地域背景封闭,国际政治错综复杂、宗教环境浓厚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甚至是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方法。而奖学金的评定,学生在受激励效应的影响下,不仅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向一个思想政治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方向靠拢。

3 目前我校奖学金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3.1 评定条件全面但不具体

《新疆师范大学奖学金评定办法》(新师学字[2004]3号)评定条件中包含了奖学金评定的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基本条件”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而制定,内容丰富全面,但没有具体量化。“具体条件”中提出了“综合测评”的概念,但量化的只有学习成绩,因此,基层学院在最终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导向学生“唯成绩论英雄”。

3.2 现行评定办法给基层学院教育管理学生带来的影响

基层学院都会公平、公正、公开地评选,严格按照《新疆师范大学奖学金评定办法》来评选,但思想政治状况、道德水平、社会实践能力等都是靠班主任、辅导员、同学们主观判断,没有统一的依据,因此,基层学院为了使评选结果没有争议,索性直接依据学习成绩来论“英雄”,而有一部分综合能力强的同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奖励。因此,学生逐渐养成了只关注自己学习成绩的潜意识和态度,校园的文化活动都成了学生们心中边缘化的事情,学校、学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熏陶学生、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3.3 现行评定办法对少数民族同学教育管理的影响

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约为60%。众所周知,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但近年来,一些极端势力的蛊惑和渗透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封闭了对舞蹈音乐的热爱。高校通过多种方式恢复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奖学金的激励效应也会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外,积极发展自己的文体艺术天赋,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活动等方面得到更适合教育目标的发展。

3.4 现行评定办法给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带来的影响

根据现行办法评选出的“优秀学生”缺少校园文化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锻炼,甚至是思想不坚定,不能够称之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大学毕业走出校门专业比不过研究生,技能比不过专科生,综合素质“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在就业市场中就是被淘汰的对象。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难上加难。

4 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

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是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全方位的考核。

德育,首先考察的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水准等:可以通过公共课程、参加学校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情况、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情况、好人好事情况等来量化;智育:主要从学习成绩来体现,改革和完善课程平均分计算方法是智育考核的重点,此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也可以列入智育的考核范围;美育:可以通过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体育:主要通过每年度体育课成绩和体质测试来衡量。

4.1 学校领导重视,顶层设计

奖学金的综合素质测评要从学校全局出发,从顶层设计,由学生处牵头,各能部门、基层学院配合集全校的力量来制定奖学金评价体系。学校应出台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为了保证综合测评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分、审核、公开、回避、时效、申诉程序作为保障。该系统不仅应具有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还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测评方法,如学生间相互监督与互评,从而使每个人的成绩都能得到客观、合理、较为准确的评估。

4.2 建立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

要制定综合测评体系,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量化到奖学金评定办法的具体条件中。笔者根据文献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附加分评价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基本思路是:综合分=学习平均成绩+附加分。附加分体系必须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类是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各成体系,只有学生的成绩和综合测评分别达到相应的要求才予以评定。

5 建立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重要意义

5.1 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奖学金奖励的是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优秀、遵守校纪校规、学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调查实践能力等综合方面强的同学,从而引导大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学术创新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5.2 激发活力,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特长,丰富校园文化

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擅长能歌善舞,但不少同学碍于学业压力或者社会上的极端宗教思想的渗透,渐渐远离了让我们生活变得美好的音乐和舞蹈。学校通过在奖学金评价体系中体现对此方面的重视可以排除参加文娱活动浪费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担忧,另一方面扭正一些极端思想,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5.3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部,亚欧腹地,少数民族众多,错综复杂的环境,影响甚至是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适应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的意识形态回归和扎根到祖国的大家庭中。

5.4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学生走出大学校门时,首先要用到的可能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如何开口与老板、同事交流和相处,因此,学生的社交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是专业知识所不能照顾到的。因此,在校的时候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团队等来锻炼自己的社交、组织、协调能力,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是非常有价值的。

注释

① 刘德赢.中外奖学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9(1).

② 刘燕.中国大学生奖学金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6.

③ 贺云侠.组织管理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235-236.

④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