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概述范文
时间:2023-06-12 16: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会计的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收益概念;增值;增值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到底是谁的?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观点认为股东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所以企业应该是股东的,企业的价值体现在股东价值最大化;这种观点在资本劳动雇佣经济时代是毫无疑问的,资本家投资购买设备、雇佣工人,资本的投入者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是权益资本投入者的企业。这种观点在财务会计理论中体现为业论(ProprietaryTheory),该理论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实务中是居于主导地位。在业论下,收入表示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则表示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复式记账体系中,它可以直接增记或减记资本或者所有者权益账户。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认为"在企业,权益是业益"①。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上,还应该包括关键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比如说国家、职工和其它外部相关利益者。在财务会计理论中体现为企业论(EnterpriseTheory)。企业权论是Suojanen在1954年的《会计评论》(AccountingReview)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主要为诸多权益持有者的利益而从经营管理活动的社会机构(SocialInstitution),企业必须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对各相关全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②。与该理论紧密相连的收益概念就是增值概念(Value-addedIncome)。
增值也称"增加价值"或"附加价值",就是把智力和技术结合起来,开发一定的资源,创造出产成品或劳务,从而在价值上获得的增益③。增值的多少我们称为"增值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增值额:对一个产品来讲,它的增值额等于其流转的各个环节的增值总额,增值税的计税原理就是对每个环节的增值额进行征税;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增值额就是销售收入减去为取得收入的外购物资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产品价值中V+m的部分或者是产品价值扣减C以后的部分,它可以全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一)增值额和利润的区别
增值额和利润两个既不相同又有联系的收益概念。按照传统的核算办法,利润是根据以下步骤得出的(如式(1)、(2)所示)。(图略)
利润是从业主的角度出发,将上缴国家的税利以及职工工资、债权人利息都作为费用进行扣除,利润的多少代表了业主的权益。而按照增值额的定义,增值额是根据以下步骤得出的:
此处的增值额为增值净额,它考虑了折旧的因素,但是折旧有人为因素影响。因此有时候人们会采用增值毛额,也就是不扣除折旧的增值额。
微观主体以它自己的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一般为销售收入)减去进行经济活动而购买货品和取得劳务所发生的对外支出后在价值上的增益,而生产经营的进行是依赖于诸如资本(包括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对增值的分配中体现了按照要素来源分配的原则,将增值额分配为利息、股利、劳动者收入等。在分配过程中,诸如利息、流转税都是固定金额的,属于刚性分配,而上缴国家的所得税、职工工资则可以与增值额形成比例挂钩,所以为弹性分配。职工、债权人、股东和政府机构都是企业增值的受益者,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从企业中获得各种形式的报酬:职工获得工资;债权人获得利息;股东获得股利;政府获得税金等,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增值额的分配去向。如式(4)所示。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利润中则把职工工资作为成本项目扣除,利润最大化强调的是业主的收益最大,这是从业主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增值额中不但包含了所有者的利润还包含了职工的工资,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而征收的各种税项以及债权人的利息等,因此涵盖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是对利润范畴的扩大。
(二)增值概念的提出时代背景
早期增值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缓解劳资矛盾,而将劳动者与所有者置于同一层次进行分配,也便于对劳动者按照增值额的多少进行绩效评估。但更深一步来看,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现在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不仅仅是财务资本,企业越来越依赖于财务报表以外的非财务因素,比如企业的商誉、各种专利技术,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因此从企业角度来讲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需要诸如投资者、债权人、职工进入企业。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要素在市场具有高度流动性,并且对投入和产出关系极为敏感,总是试图寻找最佳的回报率。不同的人进入企业都有着各自的目的,股东是为了投资资本的最大增值,工人是希望获得工资及福利最大,债权人希望获取利息、租金,国家是为了获取税收而希望企业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最大,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由此产生了"个人利益本位论"为基础的"企业契约论",很好地解释了企业中的利益关系。企业契约论认为,债权人、股东、经理人员、职工之间都签有契约,契约规定了企业活动创造的经济利益的瓜分,而不仅仅认为企业只是业主的企业。由契约产生的分配关系所提及的经济利益就是增值额。
(三)增值会计的原理
增值会计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职工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以编制和分析增值表为主要内容,不仅适用于盈利企业还适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非盈利性单位。英国于1975年的《公司报告》中增加了增值表,建议各个公司采用。继英国之后,诸如荷兰、西德、丹麦、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开始编制该表,有的还向社会公布该表。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述国家中规模较大的公司主动把增值表加入基本财务报表体系的已经由三分之一,一些欧美和日本团体也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增值会计准则体系和报告体系。增值表是站在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等相关利益集团的共同立场上,反映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以增值表是一种财务报告,更是企业和社会责任报告。
增值表基本格式同资产负债表一样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但是内容都主要包括增值额的形成和增值额的分配两大部分。增值表的左侧表示的是增值额的来源,主要是销售收入进行扣除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净收入。右侧表示的是增值额的分配,分为刚性分配和弹性分配。增值表编制的依据是企业论,同投资者一样债权人、职工向企业投入生产要素如资本(债务资本)、土地、劳动因而相应的要从企业获得回报,它们的利益是以企业的形式来进行维系的,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在获取回报时有利息、租金、工资等方式的不同。如下表所示(账户式):
增值额的形成金额增值额的分配金额
销售收入刚性分配:
减:以销售产品耗用外购材料及劳务债权人所得(利息)
减:管理及销售耗用外购材料及劳务政府所得(流转税)
增值毛额…………
减:折旧弹性分配
增值净额国家所得(所得税)
加:投资收益职工所得(工资、福利)
营业外净收入投资者所的(股利)
企业所得(留存收益)…………
增值额合计增值额分配合计
(四)增值表在我国的推广意义:
1、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特别是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解决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一个难题
从利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对国家、职工、企业的利益的分配界限有多处混淆,比如企业流转税是利润计算的一个负项因素,而所得税是对利润的分配。而职工工资也是构成利润的减项,二职工集体福利又是对利润的分配。因此各种关系交叉,使得利益分配关系混乱。如果能够将利益确认为增值额,那么各方利益的分配就有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各方将朝着统一的方向努力,即实现增值额的最大化。
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一直存在着职工劳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与他们的现实收入不相匹配引起的。增值额的分配中将职工视为一个分配方向,也就是使将职工视为平等的合作者,可以消除职工对企业的敌视。将职工的业绩评价以及劳动报酬与企业增值额之间确定一个比例关系,将企业的发展总体目标内化为职工的个人目标,可以促使职工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积极性。
2、增值额可作为的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为了克服产品税重复课税的问题我国引进并成功的推行了增值税制度,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并为财政收入开辟了广阔的税源。但是在增值税的征收过程中由于采用发票扣税法产生一些问题,如虚开、伪造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的抵扣,为征收和稽查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产品的价值=C+V+M,C中包含了流动资产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的价值(折旧)。经典的理论增值额是包含了固定资产转移的价值以及V和M的部分,按照理论增值额计税应该是最为标准的增值税④。然而各国增值税的计税分别确立了自己的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不同。我国目前的增值税类型属于生产型,法定增值额中包括了固定资产投资以及V+M的部分,在扩大再生产的年度,法定增值额是大于理论增值额的,包括固定资产的增值额的课税,不利于有效带动和利用民间投资。而增值表中的增值毛额与理论增值额基本一致,可以尝试将增值表中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计征企业增值税。有点主要有两点,首先增值额的指标口径跟符合理论增值额,其次直接按照增值表数据计税代替原来的发票扣税法,这样不但可以简化计算还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发票传递链条中空隙进行偷税、漏税、骗税。
我国增值税的改革方向是将目前的生产型改革为消费型,消费型增值税的法定增值额是V+M的部分,在数量上小于经济理论增值额,它与增值表中的增值净额相当。虽然折旧扣除有人为因素,但是也只能影响年度之间的增值额计算,从长期来看增值净额总额时不变的。因此即使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仍然可以采用增值表来计税。总之,按照增值表计算增值税具有符合增值额的经济含义,体现简便计税而且有效防止不法行为的优点。
3、增值额不但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且还可以为国民经济核算奠定基础传统的利润概念作为一个收益概念已经显露出它的局限性了,它涵盖的收益面过于狭窄,在反映企业对社会贡献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单纯的所有者的收益更为重要,所以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仅包括所有者收益。只有增值额才能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因为增值额体现包括股东在内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企业不再只是股东的企业而是一个社会机构,增值额的多少体现了对社会的贡献。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社会增值总额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我国过去采用MPS(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国民经济核算系统,指标是社会总产值,但它包括了中间产品的价值,随着中间产品的不断流转,它的价值重复计算。而现在我国采用的是SNA(ASystemofNationalAccounting)核算体系,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它与社会总产值的区别在于剔除了中间产品的价值并且纳入了劳动价值,因此该指标应该是净增值的概念在宏观经济中的运用。而宏观经济净增值应该是各个企业增加值的总和,因此可以用每个企业的增值额进行汇总即可得出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说企业的增值表是进行宏观经济核算基本单位。
与利润相比,"增值"概念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崭露头角,对它的研究可以在更宽更广的领域进行。它不仅仅是一个收益指标,它的产生反映了一种分配的观念改革,特别是对劳动者分配的一种改革,它将劳动者置于与所有者相同的地位,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FASB,SFAC,No.3Highlights
[2]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P387
篇2
我们将企业中的会计系统划分为两部分内容,分别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中,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内部,而财务会计主要针对企业外部,这种长期形成的工作模式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比较常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且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就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二者的融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0引言
随着知识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中各项管理与服务都面临着改革与创新,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系统管理成为当前企业急需完善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当前的会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企业应当着重将新概念、新方法融入会计体系管理中,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优势,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述与联系
1.1财务会计概述
在进行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之前,必须首先确认其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进行的。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1]是对企业真实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利用这些记录数据对企业的营运情况进行说明。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所以说财务会计工作属于企业的基础性工作。通常情况下,财务会计会将企业内部的运营情况绘制成一定的图表或者程序,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在企业股东、债权人或者政府面前,为其提供相关的内部财务信息,以便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重大决策,增加企业经济利益,或者成为政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依据,因此,企业经常将财务会计报告称为对外会计报告。
1.2管理会计概述
企业管理会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想要顺利完成管理会计工作,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管理学知识、统计学技巧、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理论等等。其实,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2]就是利用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对特定期间内的企业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真实的数据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有效配置企业资源。管理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工作计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企业未来的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根据管理会计做出的报告,企业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管理会计结果报告针对的是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的机密性,一般不对外公布,因此,习惯称其为对内报告会计。
1.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根据财会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主要工作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工作重心,以及工作结果呈现对象都不相同,不过二者都属于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最终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首先,管理会计工作内容需要用到很多学科知识,并且做好管理会计报告也需要涉及很多模型或者方法,而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直接应用管理会计中的工作方法为其服务,也就是说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体现管理会计的特征;其次,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统计,而管理会计就是对企业的这种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因此,管理会计工作中用到的各种数据信息都是来自于财务会计,使财务会计成为管理会计的辅助工具。可以看出,财务会计工作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基础,为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而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成为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延伸[3]。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依据不同的规范产生的问题
从企业的经济利益角度考虑,管理会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所以在企业内部对管理会计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一旦企业内部的价值规律有所变化,管理会计工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会计准则以及法律法规对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费用使用和财产分布情况制成相应的文本报告,以方便企业管理层或者政府部门对财务部门的检查。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管理程度方面有所不同。
2.2会计信息数据共享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工作的首要前提是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然后在对企业内部费用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时,还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当数据以文本报告的形式对外公布时,也体现了财务会计的公开性。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受到的约束条件较少,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加偏重于灵活和方便。而且,管理会计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其会计信息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信息数量也更加丰富多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接过程中,在会计信息共享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2.3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论是对财务会计结果,还是对管理会计结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从事会计的人员数量很高,但整体队伍素质水平以及专业技能还有待提高。此外,市场经济化的逐渐发展,给众多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使得社会中对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剧增。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各大院校也开始扩招,而多数应届毕业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没能从事对口专业。会计人才紧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会计专业人才无法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顺利融合在一起。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
3.1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从当前众多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甚至很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也就无从谈起。此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机构,并及时引进专业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制定多种培训方法,确保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具备应有的综合素养,进而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3.2财务会计实务中运用管理会计思维
既然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互相融合,那么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思维。例如,企业应收账款属于财务会计的主要的内容。而应收账款的风险性较高,一旦成为坏账,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而坏账产生的根本原因企业信用风险控制不当,想要减少坏账的产生,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查,对市场定价和信用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并且要求要求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具备管理会计思维,对合同进行严格管理,包括合同的谈判过程、签订过程、发运流程、销售流程等。此外,在按照合同流程运行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货款的回收情况,避免应收账款变为坏账的情况出现。
3.3建立并完善两种会计体系的数据共享的机制
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阵地的主要对象有所差别,但二者都属于会计系统的一部分,关系紧密,如果硬是将它们分开,就会导致很多工作重复进行,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构建一种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共享机制,财务会计可以找到需要的管理会计数据信息,管理会计也可以找到需要的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如此,可以有效提高二者的工作效率,对于实现财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束语
总之,想要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进行的过程中,也会有所变动,因此,企业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及时解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适当创新,确保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宁.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J].品牌(下半月),2015,10:188-189.
[2]周文艳.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商场现代化,2016,12:214-215.
[3]纪元.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251.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30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2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交换方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司逐渐成立。网络公司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交易和企业形式发生变化,必然带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变化。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因此,随着企业经营模式和市场竞争模式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应不断发生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需要企业财务会计完善现有的财务计算管理系统,使传统的人工计算转变为现代化信息技术计算的方式。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和变革,为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环境现状,研究如何改进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发展。
1 电子商务网络财务计发展概述
1.1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作为通讯媒介,进行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电子商务就是把传统的线下经济贸易活动,变为信息化的线上网络经济贸易。电子商务的模式有很多,包含B2B、B2C、C2C等多种交易模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的支持,包括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支付系统和物流系统等方面的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交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节省了一些企业店面的成本支出,也为买家带来了购物交易方便。
电子商务具有方便性,随着科学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手机或是电脑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和支付,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子商务具有协调性,在厂家和商家以及消费者之间进行协调,组织推动多个行业的共同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降低了企业经济活动投入的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其需要商家以及银行或是物流等多方面合作,才能良好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优势,也带来其他项目的资金支出。对计算机设备的管理费用逐渐增加,对电子商务系统研发和维护的资金逐渐增加。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环境的因素,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例如电子商务发展会导致信息泄露,但法律并没有非常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物流以及银行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支持,但其他行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企业间发展速度不能匹配。例如物流行业的发展较慢,就会影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1.2 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财务会计作为每个企业的发展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更新不断进行完善。财务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受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变化,因此出现了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电子商务财务会计是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核算和控制工作的,应用现代结算技术并结合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进行企业财务会计管理。
商务环境使企业财务的背景发生了变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较大。电子商务作为未来企业环境的主流,对企业财务会计日常工作有较大的影响。改变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计划等。电子商务的变化还促进了各种科学技术的变化,科学技术对产品的生产、采购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电子商务改变了商品的生产、采购方式,导致关于商品生产和采购的会计记录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样,企业销售方面的财务会计记录和核算,也随着电子商务环境的变化逐渐进行改变。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不再注重企业的短期收益,更注重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企业长期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人们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开始关注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因素。例如产品是否具有环保性能、是否是绿色健康产品。企业财务会计在注重企业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适当的将发展目标结合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决策,以推进企业和财务会计的发展。
1.3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发展趋势
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需要进行会计假设,对还未进行确认的会计事物做出一定的会计判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假设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传统模式会计假设中存在一些弊端,不能完全应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中,需要结合传统财务会计假设的优势以及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进行改革。
未来财务会计主体的发展将趋向多元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会计主体可能从单一的企业变为多个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个企业之间的优势结合,实现利益共享。在企业进行合作时,会计主体就不再是单一的企业,而是发展为企业联盟的状态。财务会计在进行核算时,需要考虑到企业自身和企业联盟的关系。
篇4
摘 要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趋同步伐加速。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正确确立一个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特色的会计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财务会计目标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会计的具体环境,明确了我国目前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目标。
关键词 财务会计目标概述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具体环境 现实选择
一、财务会计目标概述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会计目标是随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会计目标来源于会计实践,因而能够把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有机协调起来。
一个构建良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前者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后者涉及到会计信息质量。
二、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支付的资源。委托方关注的是委托财产资源的保值与增值。受托方因此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地能够保值增值。受托方有义务及时、完整地向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以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委托方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方的行为。因此,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的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为了真实、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反映受托方的经营状况,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会计处理上,强调可靠性胜过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关注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日益扩大的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决策有用观是建立在社会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之上的。这时的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受托双方不是直接进行沟通交流,而是介入了资本市场。会计目标是为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类似决策的信息。这一观点更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在会计计量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会计信息不仅反映过去存在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尚未发生的但对企业已有的经济事项,用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会计计量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上,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并行。如现行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重视未来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其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对会计信息的精确性没有严格要求,不存在对财务报表的特殊偏好。
三、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的具体环境分析
财务会计目标在我国经历了从90年代前的不谈会计目标,到92年的基本准则中虽然有会计目标但较为单一,再到06年的在基本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出了财务会计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决策有用观的发展历程,这是由我国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一)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的会计环境可以描述为:(1)我国经营管理机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采取委托人与受托人直接接触的形式。国家是企业的特定代表,担负着所有者和宏观调控者的双重身份;(2)我国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建立,要素资源的分配作用小于政府作用。上市公司为维持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资本募集方式仍受政府的控制;(3)资金来源。国有资本是国民经济中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有比例较大的集体、私营、外商和部分职业股民。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供给者。
(二)我国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要
会计目标描述的核心问题是“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谁,其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可以描述为:(1)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国资委,税务局和证监会等。国资委是依法行使国有股东权利的政府部门,它不属于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而是“管理型投资人”;(2)银行。银行是我国企业外部融通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的绝大多数银行是企业的债券性投资人,他们关注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企业经济业绩的好坏和财务状况的优劣;(3)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者。职业投资者更多的是关注公司未来股票的升值状况。从这点看,职业投资人对会计信息更多需求的是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4)非国有的一般投资人。在我国,企业的投资者除了国家和大众股民以外,还有大量的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者等一般的投资者。他们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完全依赖财务会计报表,他们还需要了解真实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
四、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
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应该是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性”。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纳入会计目标体系,这才是适应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不断增加,相应的新的会计问题也会产生。从长远来看,我国会计目标会实现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报.2007.
篇5
关键词:财务会计;公允价值
经济水平的稳定健康发展主要是依靠公平的市场竞争以及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背景之下,如果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收益的最大化,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就需要妥善的管理企业的资产。这就需要更加科学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积极地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高效。但是在公允价值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1公允价值的基本概述
公允价值具体指的是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被公认为的一部分具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是资产价值。公允价值最为主要的特点是具备时代性以及未来的前瞻性。立足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说,企业当前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内容方面越加的繁杂,资产的类型也更加的多样化。这些都为公允价值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运用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市场以及应用领域。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中,科学合理的采用公允价值能够帮助企业控制和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自身财务数据的信息质量。这就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使得企业能够保证健康稳定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采用公允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主要依据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财务会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判断依据和操作原则,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对财务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进行合理的判断和估计,使得财务会计中不确定的因素降到最低,这样可以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的真实,进而降低和减少企业财务报告中相关方面的不利作用。为了使得公允价值的相关主张得到保障,需要真实可靠的数据进行联系和沟通,利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能够有效预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财务会计中的历史成本原则能够放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会计报告无法有效预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无法预测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只是单纯的提供一定的会计信息。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领域中会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实际上,在当前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模式中,如果偏离会计的主体进行计量活动,则无法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济运转情况。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在以市场为基础和前提之下,对于财务会计报告中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随时进行完善修订。
3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
篇6
摘要:税务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脱离并独立的一项经济管理制度。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二者皆属会计范畴,在很多方面存在相类似的特征。然而两者间的差异不容忽视,掌握二者异同所在可帮助调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对于税务与财务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进行论述,重点对二者间差异进行探讨。 希望能够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者提供理论工作帮助。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差异;相同点前言:
以我国税收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遵从会计的制度要求,运用会计手段计算税款并缴纳。税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税务筹划。 因此产生于会计,因此税务会计以会计资料为基础,以会计核算手段为手段进行财务数据整合以及税金的调整。但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还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这也是税务会计脱离于财务会计而形成独立会计的原因。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同与共同之处呢?以下是笔者自己的探讨。
一、两种类别会计间的差异
(一)在确定所得方面的差异
由于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等方面的应用存在不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产生了一系列差异。具体概述如下:
(1)永久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成本、收益与折损进行计算分析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依照的计算方式与参考因素存在差异,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税后所得额在终值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又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对相关经济收益的处理之间的差异。对于企事业、机关单位的一部分经济收益,在财务会计核算时视为会计利润进行总收益计算;而对于税务会计而言,在计算税款时可能会去除对该部分所得金额的计算。购买国债所得利益的计算处理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对于企业而言,其将生产产品用于自身建设或作为奖品发放时不计入财务会计核算,而在税款计算时却要将之考虑在内。
②会计核算费用计算问题的差异。在部分经济所得被视经营费用或折损时,在财务会计核算时可以扣除,而在税务会计核算时却要将之计入。
对于有些项目,在财务会计税前利润核算时计入,在税务会计中不予计入。比如关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处理。
(2) 时间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对收益、损失等方面的确认时,因为制度规定不同而导致时间上存在差异,继而导致两种会计方式在税前会计利润与税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表现形式主要为收益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异。已达成交易但当时未获得收益时,会计核算时不计入税前利润计算,而税务核算时要计入。比如某企业就一批产品与经销商签订托收手续,按照税法规定,此时在税务计算时要将此项收入计入核算。而在企业财务会计中,此项收入不计入税前会计利润,要在真正产生收益之后方可计入核算。再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也属于一种时间差异。
而对于如对其他经济体进行长期投资的经济活动,对于财务会计而言是要之作为当期收益计算,而对于税务会计而言要在长期的收益过程中进行税款计算。
(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间的差异
如果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金融资产,则在税务会计中对此的确认计量难度将会升高。税务会计需要真实性强的可验证信息,对于历史成本信息依赖性较强。而财务会计需要对管理者决策有帮助的相关性强的信息。
(三)关于核算方面的差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各项目进行汇总核算,但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类别如下:
(1) 产生条件。财务会计要对经济活动所有业务进行核算,反映资金流动与经济运营情况并为决策管理者提供信息支持。只要有经济活动进行就需要有财务会计核算。而税务会计只在经济活动涉及到税款计算与缴纳等事项时才进行税务会计核算。
(2) 依据。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与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与相关规定,弹性较大。而税务会计的执行依据为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条例,具有强制性。
(3) 目的。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对财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相关人提供财务信息;税务会计旨在于对涉税项目进行监督核算,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保障税收。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差异问题,本文暂不做论述。
二、两种类别会计之间的联系
虽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存在上述诸多差异,然而因为税务会计产生于财务会计,所以二者之间必然存在诸多联系。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结合笔者自身思考,现将财、税务会计二者之间的联系论述如下:
(1) 税务会计源自财务会计。因为从财务会计中脱离而出,所以税务会计的基础还是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核算的资料依据也来源于财务会计的核算结果。
(2) 税务会计的核算结果将影响财务会计核算,对于财务报表的制作共同产生影响。税务会计处理结果将导致财务会计处理结果产生变动,因此对应地,在财务报表的制作过程中要将涉税业务进行税务会计核算,重新调整、设计财务报表。
三、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探讨
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这具有极大的可行性。通过将税务会计剥离并独立,提升我国会计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经济管理差距。
还可以更好更全面保证税收,缓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在当前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中,税法的制定与不断完善使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距不断地被拉大,这为二者的分离创造了条件。
但是对于不同规模经济单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程度不同。要根据经济团体的规模来确定分离关系。比如大型企业的财、税务会计要分离开来,防止管理混乱;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要以税法为基准,保证依法纳税。
四、结束语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税务会计已经完全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并实现了完全独立。成为经济管理体制内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我国当前税务会计虽然从财务会计中实现了初步分离,且关于分离与独立的可行性与必然性的理论研究趋向成熟,然而尚需要时间实现。在实现税务会计完全独立的过程中,国家要不断修补完善税务法律法规。营造健康的税务发展环境,为税务会计的独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姣. 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经贸财会,2006(10).
[2]周燕.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及协调[J].现代会计,2008(02).
[3]田淑静.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J].科技向导,2013(06).
篇7
[关键词]: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
电算化是我国经济领域电子计算机处理经济事务的通俗、笼统的称呼。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采用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即是一个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加工、传输并输出大量有用信息的系统。它的输入主要是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冬它的擂出是账簿、报表、计划和方案,它的处理是由数据、计算机和用户组成;它的控制是对资金运用的管理和监督;其基本目标是为本单位及其上级提供会计信息,从而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现有资金资源。
1会计电算化概述
1.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子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单位的管理工作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会计工作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电算化工作也必然要与其他部门的电算化工作或其他工作协调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电算化工作是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由于各个单位具体情况不同,会计电算化的程序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则越能满足管理的需要,越能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因此,会计电算化的程序应以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会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程度以及如何将会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三方面来认识。
1.2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明确了会计电算化的定义,我们就能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的特征。与普通意义上的会计概念相比,会士十电算化具有如下特征:
计算机快速运算能力、大容最存储和记忆能力、延伸人类大脑各种功能的能力,将使会计工作发生量和质变化。
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系统所具有的联机实时处;理和报告的功能,将使用权会计信息系统从手工环境下的封闭系统转换为一个开放系统.使会计信息的时空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并且为信息使用者从被动接受信息转换为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
手工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受到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的限制,而会计目标的制定,除了受会计本质的约束外,较多地考虑信息的生产成本。
信息使用过程中更加强调人机交互作用,要求使用者有较高的素质和获取、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计茸机的能力_
2财务管理电算化概述
财务会计管理电算化,是现代生产和现代化科学技未发展的产物,是财务会计的高级阶段。由干它对数据处理所采取的手段先进,必将促使财务会计向现代化方向迅速发展。
2.1.财务管理电算化的概述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里的应用,迫使财务会计无论在管理内容上还是在运用手段上都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国家财务管理的发展,要求财务会计迅速采取多种新的棱算和管理方法;要求计算精确,反映及时,快速提供各种信息。这一切依靠传统的管理和核算方法是难以满足要求的,财务会计电子计算机化则是适应和满足这种经济日益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
财务管理现代化就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全面应用,就是采用现代电子设备和先进的程序设计方法,以数据处理系统为主要手段,运用观察、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分析、预测和决策等基本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自动核算和管理工作,对财务会计收支活动迸行科学管理的一种经济等理活动。
2.2财务务管理电算化的基本内容
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财务管理应用电子算机开展工作的具体内容,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以数据处理系统为技术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观察,记录、计算、分类、汇总,为各级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信息。
2.2.1财务管理电算化在实践中的应用
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1)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数据。
(2)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才具有生命力。
(3)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
(4)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受载体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
(5)实行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
2.2.2运用计算机做好会计档案工作的管理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运用计算机在会计档案工作中的管理,我们必须根据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与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的保存。由于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
2.2.3运用计算机实现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再利用
运用计算机整理会计档案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再利用。
2.3根据考核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坚持和改进意见,参予预测和决策活动,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
以上几项基本内容,具体表现在财务会计的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控制三个方面,并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管理电算化的方法体系。
[结束语]
从财务会计电算化走向管理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增加一个或几个功能,而是一种管理理念的飞跃。我们要顺应电算化发展的潮流,建立分工明确、权责落实、操作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切实的加以执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才能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信息,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淑芬基础会计.2007
篇8
[关键词]企业; 财务会计; 决算; 体系;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企业财务会计是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的现代管理手段。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完善企业财务决算体系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企业财务会计概述
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由于财务会计能够为企业外部的集团或个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等信息,因此企业财务会计又可称为外部报告会计。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制成会计报表,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各种利益团体提供企业各种财务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这些利益团体主要包括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与企业有利益往来的各种组织和个人。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获利情况、支付现金能力的信息,如收入、利润、分配等;二是反映企业经济实力、偿债能力、变现能力的信息,如资产、现金流动、负债情况等。
企业财务会计具有五项职能,包括反映职能、监督职能、预测职能、决策职能、评价职能。其中,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企业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反映职能指的是利用记录、分析、计算等方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加工、整理,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功能。监督职能指的是会计人员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还要依法监督和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合法的功能。
二、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提高对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财务会计决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有利于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各种经济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资产负债信息、财务分析报表等。会计人员通过财务决算工作将企业经济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如实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控制当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决算管理,能够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及其利益集团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对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科学的财务会计决算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能够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财政管理。财政部门通过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并为政府决策行为提供可靠的依据。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企业改革,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
第四,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有利于考核企业绩效。国家行政机构和社会各种团体对企业进行投资后,企业就要接受各方利益团体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资源利用情况、经营管理情况、经济效益状况等,通过考核来检验企业是否如期完成发展目标。考核企业绩效是加强对企业监管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行透明度,规范企业经济行为。
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决算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整体运行能力,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会计决算工作重视不够。很多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会计决算工作存在思想偏差,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记账和算账,忽视了决算对预算的监督作用。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领导者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集体决策制度无法落实。领导者不重视决算工作,使得决算的监督作用不能得到发挥。
第二,企业运用的行业会计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行业会计制度是传统的会计制度,其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紧跟时展步伐,我国已于2006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但是,这项制度并未被大多企业所采用。由于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行业会计制度更具依赖性,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存在漏洞,制约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根据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显示,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明显失真。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企业对会计政策的理解不到位;(2)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重记、漏记、串账、笔误等现象;(3)伪造或者编造凭证;(4)侵占资产;(5)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信息失真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影响企业的信誉度。
第四,财务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水平不高。部分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水平不高,报告中的信息不真实,无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经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一些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没有如实反映资产状况、利润情况等。会计决算报告质量低下,不利于投资者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五,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由于企业管理者具有最高决策权,导致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在领导者的干预下进行违法活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的直接后果。内控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一些企业因授权制度不健全,导致权力过分集中或分离。权力集中容易形成由一人掌管财务大权的局面,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管制度,企业内部容易出现个人谋取私利的现象。权力过分分离会出现多人拥有签字报销权,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安全;(2)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足,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会计核算缺少严格的规范,会计内部控制力度不足,造成随意更改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控制;(3)有的企业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4)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控制程序设置不合理,会计信息仍然会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失真的情况;(5)有的企业不能严格按照会计控制程序开展工作,严重扰乱了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
第六,缺少外部审计监督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除央企和上市公司以外的企业建立具有强制性的外部审计监督制度。缺少外部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很难得到有效的约束,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的经济活动。另外,由于外部审计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各种利益关系,这又使审计机构不能公正地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七,行政部门的财务检查制度不完善。行政部门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只进行定期检查,缺少临时抽查,这给企业留下了应付检查的机会,经常事先修改会计报表蒙混过关。一些监督机构也因各种利益关系而不能保持中立,使监督流于形式。
四、完善企业财务决算体系的主要对策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完善企业财务决算体系。针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决算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希望能对企业财务决算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指导。
1.加强对企业财务会计的认识,提高对企业财务决算的重视。现代企业财务决算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努力,企业领导者更应该提高认识,正确理解企业财务会计政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人员要正确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培养职业道德,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会计活动,有效降低企业经济风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决算体系真实地反映了企业本年度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企业管理者应提高重视,依据法律的规定,及时编制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为各方利益集团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的发展运行和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2.提高财务报表编制水平,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加强数据审核是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的前提,审核的具体内容有:(1)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要全面,填报方法要符合编制要求,各种指标的逻辑关系要正确;(2)财务报表数据年度间有无重大变动,变动原因是否属实,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3)企业上报的财务资料应齐全、规范。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的企业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监督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避免发生资金运行风险。为了确保企业财务收支平衡,还要加强日常财务收支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通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为财务决算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各个部门要加强沟通,掌握填报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财务报表编制质量。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熟练掌握决算流程和相关技术操作方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加强财务决算质量考核和内外部复核,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企业应建立评价机制,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和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内外部复核,首先要将决算中出现的差错解决在内部;其次要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采用人工审核与软件审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再次要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会计决算透明度。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真实,最后上报上级机关。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企业财务决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会计反馈控制体系,及时监控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把差异情况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预算偏差,有效控制投资成本;(2)建立预防机制,及时对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预测经济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资金流动方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建立财务会计检查和考核制度,定期检查会计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对财务决算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调整。严格按照考核制度对财务决算工作进行考核,加强奖惩力度,重点奖励优秀企业和个人,严肃处理违反法规的会计行为。
五、总结
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为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有效信息的前提。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财务会计决算工作,积极探索提高财务会计水平的新方法,建立健全财务决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乔宝杰,陈昱申.健全和完善科学的企业财务决算制度[J].上海国资,2011(12)
[2]冯亚玲.关于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失真的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1)
[3]徐志芳.完善企业会计决算工作的思考[J].中国外资,2008(10)
[4]杨敏.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建设的又一重大系统工程[J].财务与会计,2012(01)
[5]张晋旭.浅析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问题及对应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01)
[6]吴旭东.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1)
[7]袁媛.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完善措施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9)
篇9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结合
一、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
所谓财务会计,是经济活动发生前或进行中,企业对这个过程的一种监督和控制措施。企业财务会计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是记录和理清企业投资者、债务所有人及上报政府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关系着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会计
所谓管理会计,是企业为了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活动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它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并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依据。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一)内部条件
有现代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之间较差的经济活动或环节也越来越多。依靠单纯的财务部门难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和互补。在业务流逐渐融合的趋势下,现代企业有必要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考虑,以此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另外,企业决策投资与管理经营当中要借助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成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非财务内容,以备经济管理不时之需。
(二)外部条件
当前,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会计环境面临巨大的信息化考验,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如果仍然采用单独的会计职能作用,难以应对复杂的信息处理与调整要求,更耽误了企业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只有有效结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才能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的财务依据。管理会计能够体现自身的灵活性,借助新型的会计处理方式,要么是对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借鉴,从而对一系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及时性大大地提升,但当前管理会计中对财务数据的最基本需求若没有了财务数据来源的支撑,那么企业的管理会计功能也无法全面实现,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
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规范的差异性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要实现融合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必要性,还要考虑二者条件成熟与否。首先,企业必须要考虑当前我国建立的会计标准及法律法规是否适用于两种会计职能。要知道,财务会计时依照我国会计法律法规而严格核算的,一切以此为前提;而管理会计多多少少渗透了企业内部发展要素,这种依靠企业内部发展背景而独立核算与管理的财务管理活动,往往不需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因此,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对二者的具体施行进行调整,二者会计法律规范性建设背景的差异也会导致两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急需制定完善的会计制度。
(二)会计信息数据共享难题
企业财务会计最终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记录以报表形式呈现给外部,具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规范和格式要求。但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呈现形式较为灵活,没有严格的格式和规范要求,只需要满足企业内部人员使用条件即可。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要实现融合发展,最终会遇到信息与数据共享领域的困境,二者在计量和整理方面的区别,将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与数据的共用极为困难,且影响会计质量的提升,导致融合发展举步维艰。
(三)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从业人员素质现状来看,尽管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设定了一系列从业门槛,资格证的考取等。首先,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尤其还需要考验从业人员的素质与道德问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硬性要求。其次,因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同,在两者的相互融合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既能从事财务会计又能从事管理会计的人才,必定需要同时具备财务分析、会计法律法规等业务能力,对人员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会计制度
由于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二者规范适用性区别导致融合的困境,需要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以更加科学性和统一性的融合平台促使二者法律法规规范性建设更加兼容。创新会计方式及财务管理途径,挖掘企业从业人员兼任的能力,为从业人员制定明确的责任与义务清单,有效控制与管理企业财务实际状况,在建立全面的经济活动信息来源基础上,实现二者融合发展。
(二)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伴随信息化背景的到来,企业有必要为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信息源,整合二者的信息呈现方式,研究和设计出统一的信息储存与转化平台,帮助企业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兼容并蓄。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信息技术局的共享功能,提升会计实务操作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引导会计工作高效开展。
(三)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是保障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人员前提保障。企业要通过实施必要的融合职业培训活动、引进高素质会计人才等方式招纳和培养更多素质优秀的会计从业人才,注重会计从业人员法律知识、会计处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及分析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素养的培养,为企业打造综合素养与业务素养兼备的会计队伍。
五、结语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是会计行业提升效率的一个客观要求,作为从业者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完善会计工作为自己的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小玉.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5(6).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煤炭企业;重要性;措施
0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始进行转变,煤炭企业管理活动也随之进行着转变,传统会计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阶段煤炭企业的发展要求。管理会计作为当前各个企业广泛引入的一种会计模式,其能够针对企业管理活动、发展战略以及财务会计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预测、评价、规划以及控制等诸多环节,针对企业的优劣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提升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1]。因此,对煤炭企业来说,管理会计的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管理会计概述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再加上因为应用侧重点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国内对管理会计的说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本身是一种经济管理类型的活动,主要目标在于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运转,为企业各项活动决策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依据。有的学者则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项消息处理的技术,基于各种科学的技术方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煤炭企业引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煤炭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煤炭企业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还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的相关要求。当前,部分煤炭企业仍旧沿用传统的会计方式,会计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发挥,引发资源无故浪费,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煤炭企业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与严峻的发展形势,煤炭企业通过引入管理会计,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使得管理活动、发展战略以及财务会计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
3煤炭企业引入管理会计的措施
3.1建立符合煤炭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
众所周知,因为我国经济制度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性,如果煤炭企业直接照搬其管理会计经验,显然是无法获得理想效果的。因此,为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应当建立符合煤炭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具体来说,在煤炭企业财务运营管理方面,融资、投资至关重要,煤炭企业可以综合利用EVA考核与本量利分析来明确对应的决策。本量利分析法指的是业务量、成本、利润互相之间联系的简称,综合利用成本习性分析,基于图式、数学模型,针对煤炭企业产品单价、业务量、运营成本以及利润等元素的关系实施分析,并针对对应变动规律实施分析,以此来为煤炭企业经营决策、目标控制提供对应的信息资料。对于融资来说,煤炭企业均可以通过本量利分析方法,具体的模型为: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量-固定成本。基于上述模型,从产品成本着手,获取上述投资年度必须要达到的最低销量,然后与产品实际销量进行比较,以此来决定对应的投资方案[3]。针对煤炭企业财务战略的设计来说,可以选择可持续增长的融资方针,在上述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增加值EVA模型与SGR可持续模型组合构成的财务战略局长。煤炭企业不仅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融资消耗,并且需要将增值作为发展目标,根据可持续增长率、EVA正负同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来针对财务战略实施象限划分,以此来保障融资决策的科学性。
3.2统一协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财会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存在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具体来说,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在于针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此来为领导层各项决策提供依据。然而,企业管理决策是否正确,必须要通过财务会计进行系统的审查。因此,对煤炭企业来说,引入管理会计的同时,还应当高度重视财务会计。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煤炭企业应当统一协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全面明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工,使得两者能够进行协调运转,进一步发挥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作用,从而有效保证两者的作用均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3.3持续优化创新管理会计内容
要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煤炭企业需要持续优化创新管理会计内容。具体来说,煤炭企业应当注重加强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应当致力于研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统一的软件,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能够实现高度信息化,尝试将软件融入到煤矿管理系统当中,使得煤矿企业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并且注重培养相关人员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与会计监督作用。除此之外,煤炭企业管理会计需要树立发展的眼光,主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经验,针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管理方法进行持续的改革创新,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影响是一项系统、漫长、复杂的工程,想要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各个煤炭企业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积极吸收借鉴管理跨级经验,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发展战略,针对管理会计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使得管理会计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促进煤炭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秦文岗.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契约化管理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