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12 16: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英语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技英语常见的文体内容包括(1)科技著述、科技论文和报告、实验报告和方案;(2)各类科技情报和文字资料;(3)科技实用手册的结构描述和操作规程;(4)有关科技问题的会谈、回忆、交谈的用语;(5)有关科技的影片、录像、光盘等有声资料的解说词,等等。通过对这些科技文献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科技英语有其独特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呈现科技英语的这些特征,下文将分别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对这些特征进行研究。
一、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词语进入了英语词汇,从第二次世界大站中轰动一时的雷达、原子弹到后来的激光、计算机、互联网、克隆等,他们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语言宝库,而且在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量使用专业术语是科技问题的基本特征。科技文章是有关科学发展或者科技事实,为了概括社会和自然现象,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科技文章必须使用能够准确传达意思的专业术语。如上文所表述的,大量的科技术语用于英语中,构成了科技文体的语言基础,而且科技文体的专业术语是一般专业外读者很难理解的,如Quantum Teleportation(量子隐形传送)、Rufloxacin(芦氟沙星)等。
除上文所说的专业术语外,科技文体中还有很多准专业术语。准专业术语指那些即可用于科学技术领域,又可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词汇,但是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所指却大不相同。如prescription在日常英语里指“指示、法规”,而在医学英语里却是“药方,处方”的意思。所以,在进行科技文献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类词汇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含义,否则就无法严谨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二、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
科技英语在句法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特征:
1、较多地使用长句、复杂句
汉语的句子一般简短,而科技英语文章为了表述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其句子与日常用语、文学语言相比,则结构严密而冗长。且一般情况下,文献的学术型越强,采用的句子就越长。
例 1. Each cylinder therefore is encased in a water jacket, which forms part of a circuit through which water is pumped continuously, and cooled by means of air drawn in from the outside atmosphere by large rotary fans, worked off the main crankshaft, or, in the larger diesel electric locomotives, by auxiliary motors.
译文:因而每个汽缸都用一个水套围着,水套形成循环回路的一部分,由水泵驱使水在回路中不停地流动,并用由外部鼓进的空气来使水冷却。鼓风用的大型旋转风扇是由主曲轴带动的,而在大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上,则由辅助电机带动。
2、较多地使用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的广泛使用体现了科技英语以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叙述客观事实和真理,凸显起科学性,因而在进行科技英语写作时,作者要尽量避免使用人称作主语,而是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例 2. A diagram of the basic units compris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shown in Figure 3.1.
译文: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的简图如图3.1所示。
3、较多地使用名词化结构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科技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准确,而且科技英语类文章的信息量一般很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而名词化表达避免了主观语气,有利于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科技知识。
例 3. The definition of an electric current as the flow of electric charge is familiar to all of us.
译文:把电流定义为电荷的流动是大家所熟悉的。
4、较多地使用非限定性动词结构
非限定性动词结构在科技英语中使用的较为频繁。此类结构的频繁使用,恰可以满足科技文章所要求的行文简练和结构紧凑。通常情况下,科技英语经常使用非限定性动词结构来取代定语从句或者状语从句。这样不仅简化了句子结构,而且也使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
例 4. A capacitor is a device consisting of two conductors separated by a nonconductor.
译文:电容器是由绝缘体隔开的两个导体组成的一种器件。
5、较多地使用后置定语
后置定语的较多使用也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常见的后置定语主要包括: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分词短语及定语从句。
例 5. The distance from the radar set to the target is called the range.
译文:从雷达机到目标的距离被称为作用范围。
例 6. A quality greater than any number is called infinity.
篇2
随着各种平板电脑在教育中的普及应用,以平板电脑为终端设备的电子教材也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iPad具有多点触控、高清屏幕呈现、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教学活动备受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事实上,并不是有了iPad就能满足信息化课堂学习方式的需求,电子教材正在经历一种从“能不能用”向“怎么用”转变的考验。那么,如何开展电子教材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技术特征、电子教材走进课堂的四个环节、电子教材教学功能和典型的课堂应用方式等四个方面来谈谈电子教材在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提及的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特指利用iBooks Author开发制作的iBooks电子教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iBooks电子教材并不是孤立地在课堂中使用,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充分整合iPad上的其他虚拟学教具与课堂中的其他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促进有效教与学。
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技术特征
电子教材是一类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利于组织学习活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按图书风格编排的电子书或电子读物。本文中的电子教材主要是采用苹果公司提供的电子教材开发工具——iBooks Author开发制作而成。iBooks Author是2012年1月20日由苹果公司的免费电子教材制作工具,制作出的电子教材可以在iBooks上下载,在iPad上阅读。iBooks Author为开发者制作电子教材提供了多种模板,可以插入交互式图片、音频、视频、3D物件等多媒体内容,同时还可利用HTML、JavaScript等技术,所有操作都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iBooks电子教材能够成功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从技术特征来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模拟图书风格和富媒体性。
1.模拟图书风格
电子教材阅读方式应尊重学习者现有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引导学习者轻松愉快地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模拟图书风格主要指电子教材的页面呈现和操控方式遵循了人们阅读纸质书籍的体验。从页面呈现来说,iBooks电子教材采用目录、章、节、页等形式呈现,具有帮助学习者继承纸质书籍的阅读体验,获取教材内容结构和章节目录信息的功能。从操控教材的方式来说,iBooks电子教材提供了滑动翻页、高亮、批注、划线、插入书签等工具支持师生完成教学活动。
2.富媒体性
早期的电子教材仅是几种多媒体素材之间的组合,用户不能对媒体内容进行操控。现在“富媒体”技术日趋成熟,富媒体技术强调媒体性和交互性的有机统一。iBooks电子教材改变了传统电子教材内容的单向呈现方式,通过提供交互式图片、3D图像、拖拽题、选择题等各种Widget控件,实现了对学习者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冲击和体验,让学习者可对媒体进行操控,实现了电子教材与学习者的双向互动。电子教材的媒体操控主要有直接触控、多点手势和控制媒体进度三种典型方式。
电子教材走进课堂的四个重要环节
电子教材的高阅读体验和教学体验可以作为纸质教材之外的一种教材选择。那么,电子教材应该如何走进课堂呢?从笔者参与指导的几所实验学校的使用过程和效果来看,可以归纳为四个重要的阶段,如下图。
1.准备环节
(1)落实参与人员
实施电子教材的学校需要成立课题组,落实负责项目的领导。一般来说,选择分管教学的中层校级领导较好,自中而上的方式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中层领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熟悉学校的教学业务流程,可以尽快确定参与课题的教师、学科内容和学生;并且,他有许多机会直接将课题的实施进展程度向校长汇报。当然,如果有相关的专家团队参与指导,会事半功倍。
(2)规划技术培训方案
除了落实参与的人员外,还需要规划好对参与人员的技术培训方案,建立技术使用规范,便于师生在以后的课堂中自如地使用iPad开展教学。
2.设计环节
在设计环节,采用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上课,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设计工作。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针对实施电子教材课堂教学的科任教师而言,教师需要迁移以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经验,听取技术专家讲解App Store上的一些与学科教学有关的应用程序功能和iBooks电子教材的功能,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技术整合课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
(2)教学资源设计
在教学资源设计方面,需要考虑iBooks电子教材内容的来源、呈现和组织方式;iPad应用程序的使用方式;演示文稿Keynote等承载和表征信息资源的工具。只有紧扣教学目标,抓住媒体资源特性,才能有效进行富媒体化的教学资源设计。
(3)教学应用方式设计
iPad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应用方式可以借鉴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经验,充分发挥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的优势,借助iPad聚合多种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3.实施环节
实施环节主要包含搭建课堂环境和课堂实施过程。其中典型课堂应用情境包含在常规课堂(学时长度以40或45分钟为一节课)中实施教学和综合实践课(跨度较大的基于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实施教学。
(1)搭建课堂环境
搭建课堂环境需要考虑网络、屏幕、资源同步与分发等技术方面的问题,如设置Apple TV无线投影,外网与局域网的设置和转换,多屏展示的位置、同步分发资源、调试软硬件设备等。
(2)在常规课堂中使用
根据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模型,对iPad操作不熟练的教师和新教师而言,其技术教学法知识储备还不够充沛,在开展正式课堂教学活动之前,需要进行iPad课堂教学环境的先导体验,以便尽快适应新型资源呈现和媒体呈现的方式。当然,参与课题的教师最好现场观摩同伴的教学过程,并交流经验。只有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落实新课程理念,变革学与教的方式,才能有效提升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质量。
(3)在综合实践课使用
在综合实践课中使用,教师需要思考iPad的便携性,整合iPad提供的多种应用程序(如相机功能、Wi-Fi功能、多种应用程序功能),开展主题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分工,协同探究,完成创意表达等活动。
4.反思环节
反思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反思是进行下一轮行动研究的重要基础。反思主要包含任课教师的个人反思,参与课题的教师群体反思和整个团队的反思。在实施反思的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可根据研究需要提供教学评价反思的模板,使教师的反思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环节是可以并行开展的,不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教学功能
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并不是孤立地在课堂上使用,从教学功能来说,它是以iBooks电子教材带动iPad上的虚拟学教具共同发挥作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具体而言,从学习者的视角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的教学功能。
1.作为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包括学习材料、学习环境与支持系统。学习材料指经过筛选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可用于教学,促进学习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包括书本、教科书、教学器具、课件等。无可非议,教材仍然是开展课堂活动的主要学习资源。iBooks电子教材继承了纸质教材的这一重要教学功能,成为电子教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学习资源,它借助iPad通过内外延伸,最大化发挥学习资源的优势。
(1)向内延伸:集成多种学习材料
iBooks电子教材开发制作简单,可以非常便捷地整合课堂教学需要的多种学习资源,同时还可通过网络或者同步功能,实现资源之间的互通互用。这样,整合后的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电子教材的资源属性。
(2)向外延伸:整合App Store商店中的应用程序和网络资源
iPad可以从App Store商店中下载许多面向教育领域的应用程序,为教学提供所需资源。这些丰富的应用程序辅助电子教材发挥作用。当然,利用iPad上的网页浏览器,还可以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只要对这些资源合理设计,便可作为扩展iBooks电子教材的重要补充资源,实现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同步进行。
2.作为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认知工具
关于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的观点,乔纳森(David H.Jonassen)早在1996年出版的《课堂中的计算机:支持批判性思维的认知工具》 (Computers in Classroom: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一书中就进行过详细的描述。他认为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进行建构性的、高级的、批判性的思考。iBooks电子教材作为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认知工具,它对学习的支持作用主要是:
(1)即时反馈学习结果
传统的师生课堂反馈主要通过言语(口语汇报)和肢体语言(举手)来完成。在iPad课堂上,借助Apple TV无线投影功能,教师可将学生在iBooks电子教材上的书写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实现即时反馈。当然,iBooks电子教材还可以与iPad上的多种应用程序(如应用程序“iTeach”可提供即时互动反馈功能)配合使用,借助应用程序的即时反馈功能呈现答题结果,这样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诊断学习结果。学生通过及时反馈的数据,也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捕捉学习活动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记录课堂教学活动的某些环节,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专门的摄像机来完成,这样非常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基于iPad电子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iPad自带的摄像头捕捉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摄像功能可以非常客观地记录课堂的精彩瞬间,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知识。
(3)支持信息收集和检索
iPad自带的Wi-Fi功能,支持无线上网,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考虑网络功能。尤其对教授高年级的教师而言,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实施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信息收集活动,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甄别信息和培养信息的鉴别能力。
(4)支持协同创作
自从信息技术进入到课堂中,是否有协作和展示成果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在电子教材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利用iPad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分享展示学习成果,达成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由低阶认知目标向高阶认知目标发展。
两种典型的电子教材课堂应用方式
1.利用电子教材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
基于资源的学习是按照知识贯通设计原理,以认知学习、建构主义等多种学习理论为基础,融自主、协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于一体的学习范式。在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中,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这种应用方式。
(1)iBooks电子教材内容包含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
传统教材呈现方式简单,多以知识的阐述和结论为主,辅以一定的插图和作业习题,少有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提示及引导,仅凭教材本身提供的学习材料很难展开有效的教学过程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在笔者跟踪的实验校中,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主要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为依据,对纸质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更加贴近实际教学需求。教师将各种多媒体学习材料整合到iBooks电子教材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要求,有选择性地阅读学习材料,达成学习目标。这种方式既发挥了教材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的功能,同时还考虑了学习者的多样性,并提供了有选择性的服务。
(2)借助iPad连接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电子教材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还不能充分满足课堂教学任务的需要,为了培养信息时代环境下学生利用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考虑选取一些潜在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包含因特网上的学习资源或者App Store中的应用程序。一般来说,学生在这种课堂上学习,通常需要经历“确定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来源-撰写研究结果—汇报研究结果—评价学习过程”等过程。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将信息处理与使用和学习发生的基本要素——电子教材建立了联系,通过与多种资源的交互深入学习某一主题;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参与深度和广度。
2.利用电子教材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让学生围绕着解决一些结构不良的、真实的问题而进行一种有针对性的、实践性的学习,即以问题作为开始、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理解。
(1)利用iBooks电子教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问题情境是课堂组织的核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还营造了一种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iBooks电子教材通过改变以往纸质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主要包含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教材内容由“直接呈现”转向“间接呈现”,教师通过提供辅助学习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在疑难处作必要提示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讨论、想象等途径获取教学内容或知识。另外一种方式是将教材内容由“肯定呈现”转向“疑问呈现”。教学中的知识是应该允许被质疑的,教师通过设疑的方式,凸显问题情境,通过这种以点带面,逐渐扩展和深入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乐趣。
(2)借助iPad主动解决学习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人手一个iPad终端,借助iPad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活动。这两种学习活动通常包含“根据问题情境开始解决一个实践问题,查找资料获取知识,利用不同演示工具汇报结果,反思问题解决过程,提炼所学到的知识”等几个典型环节。学习者可把iPad上的多种应用程序作为虚拟学教具,用以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解决教学问题。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对学习方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知识获取的途径来看,学习者获取的知识依赖于他自己所建构的知识意义和价值,而不是直接从教师和课本中获取知识。从学习者主体性来看,学习者获得知识主要靠自己,这自然而然地会使他们感到学习知识是自己的事,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习者通过发挥自主性、主动性,主动建构知识,不断反思以及批判性地思考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种典型应用方式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课堂由预设走向生成,由授受走向建构。
篇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udit fees were studied from the angl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bodies of the audited entity and the accounting firm. Based on the angle of accounting firm, the factors affecting audit fees include audit cost, the size of the firm, the firm's brand effect; based on the angle of the audited entity, the factors affecting audit fees include asset size and numbers of subsidiaries,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of ownership,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of shareholder, risk level and regional location.
关键词: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会计师事务所;被审计单位
Key words: audit fees;influencing factors;accounting firm;audited entity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74-02
0 引言
审计收费一直是审计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simunic(1980)研究中,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子公司数量、所涉及的行业数目、客户业务复杂程度、固有风险、审计风险等均列为对审计收费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自此从各个角度研究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日益增多。本文主要是从审计主客体两个方面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该领域以后的研究趋势。
1 基于会计事务所角度的审计收费影响因素
1.1 审计成本 审计收费作为会计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由审计成本与利润组成,审计成本又由审计生产成本和将来可能存在的损失组成。审计成本与审计工作量和事务所投入的人力资源有显著的相关性。中瑞华恒会计师事务所(2006)的实证检验发现,被审计单位工作量和事务所薪资水平等决定审计成本,由事务所规模和组织形式决定预期损失与审计收费正相关。
1.2 事务所规模 会计事务所差级(differentiation)理论把不同事务所提供的服务视为存在级差的产品。一般认为会计事务所的规模越大,提供的审计质量越好,级差就越高,相应的审计收费就越高。张帆、黄晓珍(2009)对这一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大规模的事务所倾向于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此外,张洁(2009)在其研究中亦发现,事务所规模在全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中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这一点,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事务所的合并,通过中小事务所之间的合并重组,实现中型事务所的规模化经营,努力将我国的事务所做大做强。蒋力、刘尔奎、崔宏(2009)研究了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收费的变化,发现合并促成了事务所规模的变化和审计市场的集中化,改变了市场的供需结构,也改变了市场供需力量之间的平衡,其造成的直接影响和表现是审计收费的提高。
1.3 事务所品牌效应 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他们很难直接判断审计质量的高低,一般的,他们都是通过事务所的品牌来界定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高低。所以事务所的品牌越好,就代表着它的更高的审计质量。王兵,张娟,杨德明(2010),吕联盟、吕迎(2010)研究发现公司是否是“四大”审计的与审计收费有显著的正相关。蒋力、刘尔奎、崔宏(2009)则研究发现,由于“四大”和国内的事务所合并,因而合并之后的事务所也产生了品牌溢价效果,其审计收费就相应的增加。
2 基于审计单位的特征,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2.1 资产规模和子公司个数 企业的资产规模越大,经济事务和会计事项就越多,使得会计事务所要进行工多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的测试,会计事务所就会投入更多的资源,相应的就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早在1980年Simmunic就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同样地,王兵、张娟、杨德明(2010),吕联盟、吕迎(2010)亦对审计市场进行考察,均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和子公司个数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
2.2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度的盈余管理便成了利润操纵。从研究盈余管理文献中,可以发现两个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首先,管理者通过应计利润来掩饰不良业绩,将部分收益提前确认;或将一部分优良业绩递延到未来的年份,将来的费用提前确认(defond and jiambalvo,1994);另一个动机是增加财务报表的净利润,促使公司的股票价格增加以增加公司的是市场价值(Kellogg,1991)。所以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烈,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越大,从而审计收费就会增加。王猛,郝运鹏(2009)通过对其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间虽负相关,但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说明盈余管理虽然影响审计收费,但不是显著性因素。
2.3 所有权集中程度和股东的制衡度 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其控制权的优势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则他们就有能力和动机粉饰乃至虚构财务报表,掩盖事实,谋取私利,因此他们很可能会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审计意见。张薇(2009)对所有权结构、公司管理进行分析,发现公司所有权集中度与审计收费有显著相关性,公司所有权越集中,审计收费越高。
2.4 风险水平 企业的风险水平是企业盈利能力之外决定企业价值的另一个因素。一般来说,风险水平越高,审计收费就越高。王永海、张文生(2009)基于审计需求的角度,研究发现公司的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的需求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同时还发现,企业的风险管理披露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
2.5 区域位置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由国家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共同制定,用来指导会计事务所的收费行为。但是,就具体的情况看来,我国各地制定的审计收费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制定审计收费标准时也会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张帆、黄晓珍(2009)研究发现,我国的审计收费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发达地区比不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要高。王兵、张娟、杨德民(2010)亦研究发现地区经济收入水平对审计收费有显著的正相关。
3 结论和建议
本文这里主要从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角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的综述。从这些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企业的资产规模、子公司的数目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所有权集中程度和股东的制衡度、风险水平及上市公司所在的区域位置等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因素岁审计收费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审计单位主要是会计事务所来看,审计的成本、事务所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对审计收费都有显著的影响。
目前,尽管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的研究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许多审计影响因素还处于空白的阶段,例如,资产负债率、审计意见、以及物价变动等对审计收费都存在着影响,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兵,张娟,杨德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之长期特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6):110-115.
[2]叶炜.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09(10):70-72.
[3]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预期损失与审计收费—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明[J].会计之友,2006(09):4-7.
[4]郭莉.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9(04):52-53.
[5]王永海,张文生.风险和风险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基于审计需求的角度[J].财会通讯,2009(05):134-136.
[6]张帆,黄晓珍.事务所规模、上市公司区域位置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沪市A股2007年数据[J].中国商界,2009(08):284.
[7]蒋力,刘尔奎,崔宏.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品牌和规模效应[J].财会通讯,2009(05):137-139接147.
[8]吕联盟,吕迎.我过独立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哈尔滨工商大学学报,2010(04):99-103.
[9]汪猛,郝运鹏.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03-06年年报数据[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08):51-55.
篇4
关键词:材料化学;科技英语;翻译方法;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57-02
20世纪以来,各种新型材料的发现及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材料学科的快速发展。材料学是集物理学、化学及分子学等的一类大学科,在我国新材料的研究制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目前,虽说众多高校都开设了材料学专业,但我国的材料学研究工作与国际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统计,材料学方面影响力较高的文献及专利材料大多以英文呈现。作为世界官方通用语言,英语成为世界科研成果展示的载体,在了解材料学前沿动态及对外交流方面不可或缺。我国的材料学想要发展,就要求从事材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并对材料学方向的专业词汇有所掌握。
一、材料科技英语语言特征分析
材料科技英语包含在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之内,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的重要分支之一,指在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著作、论文、教科书、科技报告和学术讲演所使用的英语语言体裁。[1]材料科技英语要求用语客观完善,可以严谨地体现学科知识,将科研成果真实、准确地呈现。
(一)材料科技英语词汇特征
科技英语主要包括技术词、半技术词和非技术词这三类词。材料科技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技术词主要包含较多的物质名称,含有的专业性名词较多,例如:limestone(石灰石)、fluorspar(氟石)等,因此对材料学者的词汇记忆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半技术词主要指在不同语境中含义不同的英文词汇,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pig”这个单词的意思为“猪”,但是在与材料学相关的文献中,它的意思为“生铁块”。非技术词与我们日常使用的英语没有区别,主要是指英文用语中的连词、语气词等,产生歧义的可能性最低。尽管材料科技英语中含有较多的技术词,但大多技术词都为复合词,包含一定的规律,构词较为稳定。
(二)材料科技英语语法特征
广泛查阅材料英语文献可知,材料科技英语大多使用被动语态,并且文章中大幅篇章都采用定语后置,名词性结构、无灵名词做主语的现象也很普遍。语法较为简单,减轻了材料学者阅读英文文献的压力。材料科技英语中的名词性结构主要是指用“名词或动名词+of+名词+修饰语”来替代日常用语中动词所代表的实际动作意义。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增加信息量并且简明表达文意。英语中得无灵名词(inanimate nouns)是指没有生命体的名词。材料科技英语要求文艺表达的客观性,大量使用无灵名词作为主语,可以使内容陈述更加真实。
(三)材料科技英语语篇特征
材料科技英语中的英文句子较长并且较为复杂,并且单纯利用语法规则分析常有句子逻辑脱层现象,文中否定句较少,信息展示直观。材料文献一般都会介绍物质特质、相关概念、定理及制作流程等客观事实,前后逻辑关系环环衔接,这也是材料学科的特点。科技文献的呈现方式毕竟有限,不同于耳濡目染,其内容的陈述难免出现模糊现象,读者难免发现很多句子词不达意的现象。
例1:Steel theoretically is an alloy of iron and carbon.When produced commercially,however,certain other elements―notably manganese,phosphorus,sulfur,and silicon―are present in small quantities.
译文:理论中的普通碳素钢是由铁、碳组成的合金。但是,工业生产的钢铁中也会包含锰、磷、硫和硅等微量元素。
上面这句话中的produced的逻辑主语并非句子的主语certain other elements,违背了英语的语法规则,但是材料科技英语中的这种现象一般在涉及专业常识的句子中出现,材料学相关研究人员必须注意这N现象,掌握好专业词汇及材料科技英语的语法特征便会轻松领会文献所要表述的含义。除此之外,材料科技英语中的“悬垂分词”(dangling participle)现象也常会出现,即“ing”或“ed”分词结构在整个句中无逻辑主语,处于“悬垂”状态,这也是需要阅读材料科技英语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材料科技英语的语篇中大都会出现展示图及计算公式以实现表达的直观性,在进行相关文献阅读时,必须结合文字、图示以求全面掌握文章的含义。
二、材料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探索
材料科技英语的学术性质决定了材料英文文献的客观性,因此在材料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信、达、雅”应该转化为“准确、真实、简练”,即翻译过程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不能改变原文的含义,要始终遵循科学的严谨性,并且做到语言的简练,简洁有力地传达原文作者的理论,也就是“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r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异化”即“译者在翻译中尽量向原文作者靠拢,译者尽量不要打扰原作者,而是把读者带向原作者。”[2]
(一)材料科技英语翻译方法
基于上文中提到的“异化翻译”,我们将材料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分为零翻译(zero translation)、音译(Transliteration)和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三种。零翻译是将原文中某些成分采取不翻译、直接引用的策略,如英文缩略词“X-ray”可直接翻译为“X光”,“T-slot table”可直接翻译为“T槽工作台”。音译是根据英文单词的读音直接翻译为对应的中文名称,如“Austenitizing”(奥氏体化)、Vicalloy(维卡合金)等。对于含有“描写”、“定义”“指令”等修饰类词语的材料科技英语论文,可采用直译的方法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准确翻译。
例2:Modulus of elasticity is defined as the tensile stress divided by the tensile strain for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so is the slope of the linear part of the stress -strain curve.
译文: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发生弹性变形时应力除以应变得到的值,也是应力-应变曲线中的直线的斜率。
例2就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该句是对“弹性模量”进行了定义。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可对“异化翻译”的三种方法进行灵活应用,此外还要注意一定的翻译技巧。
(二)材料科技英语翻译方法
1.增译(Addition)与减译(Omission)。由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性,为了表达的合理性,我们在对材料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有必要增加连接词、类属词等实现规范表达,使译文更加流畅。同理,也可以采用减译的策略,将英文中的连接词等不必要的词语进行删除来实现表达的简洁性。
例3:In general,all the metals are good conductors,with silver the best and copper the second.
译文:一般来说,金属都是良导体,其中以银为最好,铜次之。
例3中的译文中增加了“其中”来表明原文中名词之间的类属关系,这样增加词语的方式没有改变原文含义,使中文表达符合中文逻辑,更加通顺。
2.分译(Division)。分译是为了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避免主语过长、逻辑层次不清等现象产生,将材料科技英语原文材料进行拆分,将复杂长句分为几个短句进行翻译。
例4:The oldest and most common machine tool is the lathe which removes material by rotating the workpiece against a single-point cutter.
译文:最古老和最通用的机床是车床,车床是通过工件相对于车刀旋转实现切削材料。
例4的原文较为复杂,是一个主从符合结构的长句,原文中“which”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用来修饰主句中的“lathe”,因此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原文进行拆分为两个并列单句。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材料科技英语的语言特征给出了材料科技英语翻译时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同时针对中英文差异给出了相应的材料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材料学者必须加强对材料科技英语的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掌握世界前沿的材料学发展动向,为我国的材料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岷山.从解决“语言危机”方法的不同看科技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3,02:22-26.
[2]洪美,芦笙.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64-165.
篇5
建筑中科技英语主要用来叙述施工工艺和过程。建筑科技英语一般都是用完整的句子,主要以陈述语气为多,比较少用修辞手段。一个完整的句子表义准确、完备,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正式可信的感觉。建筑科技英语是属于科技文体的一种,因而其中有着不少复合句组合而成的长句,即便是简单的句子,在句子间也必定有着大量的连词、介词等连接性词语来进行链接,长句在建筑科技英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在文章中应用非谓语动词时,就一定要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与意义,不造成句子过于复杂,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相反,当在建筑科技英语中语义模糊或者出现歧义,便是使用过多的省略句。由于过多的短句会让文章的结构松散,而建筑科技英语对结构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一般情况都是使用长句来表达内容,只有长句才能够很好的将诸多复杂概念表述清楚。
1.2建筑科技英语中语法的特征
建筑科技英语中所反映的事物都是人们平常所接触的,在时间上是相对简化的。因为在建筑科技英语中是只会有现在时存在,将来或过去时基本都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建筑科技英语中一般都是使用现时行文居多,这样使文字充分的体现出即时性。另一方面,建筑科技英语与其它英语也是一样,都有着专业性强的特征,主要强调事物的用途、性质、特征等,而在被动语态中能够很好的避免被提及有关动作的执行者,这样让行文有着更加客观的表现。建筑科技英语中被动句有着很高的出现机率。
2建筑科技英语指导工程的应用
2.1在新理念、新材料中的应用
新理念、新技术在国际建筑领域不断的增加,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规范是较为落后的,怎样学习国际建筑行业的先进理念,将其先进规范与新材料应用到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来是主要问题。所以,必须加大对建筑科技英语的学习,然后再利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需要的信息,更可以阅读有关的专业英语书籍,翻译科技资料,从而掌握领先的技术理念,真正的把国际最先理念应用到指导工程实践中来。
2.2建筑科技英语人才的培养
我国入世后与世界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快速增加,进而对建筑涉外工程英语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建筑业的涉外工程英语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人才不足。只有把英语与建筑工程完美地连接起来,让更多的建筑人才在懂得建筑施工的同时英语能力也非常过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工作,达到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自身水平的目的。
2.3在合作、交流中的应用
在我国不断加大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建筑行业必须把国外的现行规范与我国现有的规范进行总结吸纳,然而要想很好的完成这一点,建筑科技英语人才将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专业技术谈判等活动中流畅的经验交猫使用建筑科技英语进行交流,对于改善增强我国建筑行业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国内许多高校开设建筑科技英语专业,增加建筑科技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英语之后,可以学习专业阅读阶段的建筑类专业英语。
篇6
论文摘要:科技英语属于功能性的正式文体,与普通英语有所不同。基于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辩证思维这一视角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把辩证法引入科技英语翻译领域,从哲学的高度理解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些技巧,这一策略有助于解决翻译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翻译是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涉及到种种矛盾。关于翻译的标准、特征、原理、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国内外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翻译学应引入哪些学科的理论仍未有穷极。把辩证法引入翻译领域,从哲学的高度搞清楚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些技巧及彼此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解决翻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很有探究的必要。
一、文献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日益重要,对其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国内学者侯维瑞就科技英语与文学英语进行对比,提出科技英语比文学英语更讲究准确性。[1]刘春燕从科技翻译的信息等价性标准出发,提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2]郑声滔首次提出科技英语长句汉译的括号翻译法,并以实例分析了括号翻译法的六种使用场合。[3]祁慰提出翻译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科技领域的知识;遵循简洁准确、避免误译的原则;注意直译、意译、音译、形译方法的采用;注重词类转换。[4]杨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受试对象在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过程中选取的主观翻译单位和客观翻译单位的特点。[5]严俊仁推出了“句型比对译法”和“英汉科技翻译关键词法”。[6]可见,科技英语文体分析和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而从辩证思维的视角对科技英语的汉译进行探讨必有一定的价值性。
二、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辨证思维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7]其方法包括:(1)联系法: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从空间上来考察,是横向联系的一种方式。(2)发展法: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是纵向上从时间方面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方式。(3)全面法: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技巧的理解需要加深方能灵活运用。
三、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为人们从事科技活动时所使用,即描写自然科学各专业的著作、论文、实验报告,科技实用手段(包括仪器、仪表、机械、工具等)的结构和操作说明等,包括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具有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等特点,其句式往往偏长、结构复杂,给读者和译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主要句法特征表现可归纳为下述“五多”,具体内容如下。
1.被动句和非限定动词多
科技英语文体本身旨在给读者提供客观的科技信息,很少用人称代词做主语,故而经常使用含有被动结构的句型以及非谓语形式和介词短语等来表述。科技语言由于题材内容和使用方式的限定性,即阐述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正确、更严密地反映出事物各成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征。
2.名词化结构多
科技文体要求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为使行文简洁,常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或起名词功用的动名词形式以及名词短语结构,文章更为简洁,内容更为客观,单位句内传递的话语信息量更大。
3.结构复杂的长句多
科技信息的传递需要精准、规范,表述一个复杂概念或事物常需使用长句。长句通常是因被动句多、非限定动词多、名词化结构多,再加上从句和并列成分多而形成。其特点是单词量大,句子结构复杂,一句中常带有一个或几个从句,同时还可能伴有几个非谓语动词形式的短语使之逻辑更为严密,结构更为紧凑。
4.常用句型多
科技英语文章中经常使用若干特定的句型,从而形成科技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标志。例如,先行词“it”的结构多,将较长的主语从句后置而用形式主语it来引导,避免了句子结构上的头重脚轻,行文更加凝重平稳,符合科技英语的风格。
5.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较多
这两种时态在科技英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是前者可以较好地表现文章内容的无时间性,说明文章中的科学定义、定理、公式不受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成立;后者则多用来表述已经发现或获得的研究成果。
上述特点很少单独出现,往往会被综合运用于一个句中,尤其是长句,在阅读和翻译时应引起注意。从辩证思维的角度阐述科技英语翻译中运用的增译与减译、顺译与逆译、分译与合译以及正译与反译这些技巧各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其重要的探究意义。
四、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中的辩证思维
科技英语以客观事物为中心,即所谓的object-centered或concept-centered。注意辩证思维,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才会有得体的译作。
1.增译与减译
增译法就是为忠实体现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增加一些词语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减译法是指在不破坏原文的句法特征的情况下,把原文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及不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词语去掉不译,使译文更通顺、流畅。然而,增词与减词是有限制的,不可随心所欲,应根据译文语言的需要而采取适当的处理。
例(1)原文: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ark matter particles interacted so that they “annihilated” each other,producing subatomic particles called quarks and their antimatter counterparts,antiquarks. This annihilation produced heat that would have kept the proto-stellar cloud of hydrogen and helium from cooling and shrinking and thus preventing fusion reactions from igniting.
译文:研究结果表明,暗物质粒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并相互“湮灭”,同时释放出被称之为“夸克”的亚原子粒子及与其对应的反物质“反夸克。”这种暗物质粒子的相互湮灭会产生足够的热量,以阻止氢和氦构成的原恒星云的冷却收缩,从而阻止核聚变反应的发生。(曹胜男译)
原文中的“annihilation”和“heat”都是名词化现象,意义很抽象,若不采用增译法,很难表达清楚原文的意思,因为由“produced”连接这两个词形成的主句“This annihilation produced heat”出现在含26个单词的长句的句首,译者增加了“暗物质粒子的和相互”用来修饰“annihilation”,增加了“足够的”用来修饰“heat”,以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使该主句的意义在语境中让人一目了然。以横向联系考察这种翻译技巧,既然需要增词,必然会有减词的需要。减词,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简洁、精炼。可以减去的词汇有代词、连词、冠词、介词等。
例(2)原文:“To influence flow,you have to change the conditions underneath the ice sheet,because what’s going on beneath the ice dictates how quickly the ice is flowing.” said Das.
译文:达斯说:要影响冰层的移动进程,就不得不改变冰层底部的状况,因为冰下所发生的一切决定着冰层移动的快慢。(施小娟译)
译文中删减了主语“you”。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英译汉时译者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删减。
2.顺译与逆译
顺译是指将原文按意群分切成各部分,然后将各部分按照英语句子原文的语序从前往后翻译,反之即为逆译。
例(3)原文:Is it possible to get a scent to evoke positive feelings in those who smell it?
那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呢?(金欣译)
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究竟有没有这个可能呢?(笔者试译)
例(4)原文:Exactly how scent exerts its effects is only beginning to be understood.
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金欣译)
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笔者试译)
例(3)中笔者试译的译文在某些特定场合采用逆译法语气更强烈,例(4)中笔者试译的逆译法则要看语言环境是否能起到承上启下或强调的作用。当然必须符合原文作者的目的和意图。顺译与逆译如同世间万物一样,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翻译科技文本时顺译与逆译都会出现,根据需要和可能,有时顺译多一点,逆译少一点;反之,有时逆译多一点,顺译少一点。全部用顺译或全部用逆译就显得太单调,缺乏灵活性,影响译文的阅读美感。
3.分译与合译
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时需要灵活处理,在不损害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将原句结构做较大的改变,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再翻译,即化长为短、化整为零,避免生硬的汉语句子。而有时候,又需要把原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合译,即化零为整,使译文连贯,有整体感。这两种方法都能使译文更通顺流畅。
转贴于
例(5)原文:Dark matter,invisible stuff which scientists think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universe,has been considered to have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ly universe but no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
译文: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曹胜男译)
例(5)几乎具备了科技英语的全部句法特征,首先它属于典型的长句,其主句谓语是现在完成时态的被动形式,还有名词化结构“the evolution of”、“the formation of”。本句的译文采用了分译、合译两种方法。译者将“Dark matter”与同位语“invisible stuff”合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Invisible stuff”被前面的逗号与主句中的“Dark matter”分开,它本身由一个which引导的较长的定语从句修饰。译者采用先合译再分译,把含有插入语“scientists think”的定语从句“which scientists think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universe”,翻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紧接着将主句的谓语部分译成一个分句“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主语“人们”是通过增译法加上的。最后,将前面附有转折意义的“but”和否定词“not”的介词短语“i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译成另一个独立完整的分句“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从例(5)可以看出,分译和合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分析并翻译原文,客观、全面地揭示分译和合译双方的相互关系,交错使用分译和合译,使各个译句自然地组合成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并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大大增强了本来较为枯燥的科技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4.正译与反译
由于思维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里否定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翻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能会将科技英语肯定句译为否定句,或者将否定句译为肯定句。通常科技英语词句中含有“never”、“no”、“not”、“non-”、“un-”、“im-”、“in-”、“ir-”、“-less”等成分以及汉语词句中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毋”、“勿”等成分的为反说,不含有这些成分的为正说。
例(6)原文:Nearly 70 percent of all available freshwater is used for agriculture. Use of water for irrigation has increased globally by more than 60 percent since 1960,according to United Nation statistics. At the same time,po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actices have led to salt buildup in roughly one-eighth of all irrigated land.
译文:在所有可利用的淡水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用于农业。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60年以来用于灌溉的水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多,同时由于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导致了所有灌溉地中约有八分之一发生了盐水积淀。(胡德良译)
例(6)原文中没有“never”、“no”、“not”这类否定词,也未出现否定前缀和后缀,属于正说即肯定句,但译文中出现了“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是典型的反说即否定句。其缘由在于“po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actices”是个贬义形容词,“poor”加上由三个抽象名词构成的名词化结构,“poor”在原文中的含意是“not proper”,这是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所致。互译时译者将英语中的正说译成汉语中的反说,确切表达了原意并符合语言的规范性。这种正反置换互译法现已经成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五、结束语
毋庸置疑,在科技英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的内容多种多样,其文体正式、庄重,具有表达客观、逻辑性强、结构复杂严谨、概念准确等特点。把辩证思维运用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便于更好地理解和翻译科技英语文本,对于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可以促使译者根据其行文特点和写作规律,充分掌握和利用最佳翻译技巧,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完美交流。
参考文献
[1]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79-295.
[2]刘春燕.论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3):14.
[3]郑声滔.科技英语长句汉译的括号翻译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8,(2):42-46.
[4]祁慰.科技英语翻译中有关问题探究[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2-63.
[5]杨榕.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翻译单位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09,(6):79-83.
篇7
Chomsky(1981)根据[±照应性](Anaphoric)和[±指代性](Pronominal)两个特征对空语类的语义进行分析,结果分成四种类型,如下所示:NP语迹:[+照应性,-指代性]pro:[-照应性,+指代性]PRO:[+照应性,+指代性]变项:[-照应性,-指代性][3]在这四种不同的空语类中,NP语迹和变项由相应句子成分经过移位后产生,pro是存在于某些语言的特定语法参数现象,PRO和pro一样也是语言基础成分。其中NP语迹、pro和变项的语法分布以及语义内容均可以由约束理论三原则进行解释;而值得关注的是空主语PRO既具有[+照应性]又具有[+指代性]特征。根据约束理论原则,[照应性]与[指代性]是一组对立的语义特征,其中[照应性]指在管辖域内受到约束,而[指代性]指在管辖域内是自由的,那么空主语PRO在其管辖域内既要受约束又必须是自由成分,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Chomsky提出了“PRO法则”:PRO必须不被管辖[4],也就是说,当管辖域不存在的时候,这两个特征就不具备矛盾意义,可以共存。那么,根据PRO法则,空主语只能以隐性成分存在于英语非限定性分句的主语位置,如例1所示:例1Bobhasnotdecidedwhether(PRO)toaccepttheinvitation.PRO的语义内容有两种可能性:其一为任指,即可以指某一类语义场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如:例2Itisimportant(PRO)tobehaveoneselfinpublic.其二,PRO与其控制语的语义形成共指关系。从语法关系上来看,控制语就是PRO的先行语,先行语对于PRO的控制可分为非强制性控制和强制性控制。在非强制性控制关系中,PRO语义可以与先行语同指,也可任指,所以句子可能存在多种理解。如例3中空主语PRO可以指控制语John,也可指任何人。在强制性控制中空主语PRO的语义内容由强制控制语决定,转换生成语法提出最近距离原则(MinimalDistancePrinciple):“PRO以离它最近的名词短语为先行语”[5]。
一个名词短语要成为PRO的强制性控制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统制PRO,二、离PRO最近。如例4所示,在该句中空主语受John强制性控制,在语义内容上是共指的。空主语PRO只能依赖John得到语义解释。例3Johndoesnotknowhow(PRO)tobehavewellinpublic.例4Johnpromised(PRO)tobehavewellinpublic.根据格理论,隐性语类为无格成分,不能通过格检验式,这是空主语只能作为隐性成分存在的原因。当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由管约论发展到最简方案阶段,句法学家们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和修正,对空主语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提出了更合理的理论来解释空主语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最简方案中能对空主语PRO解释的理论为“可视性假说”和“特征核查理论”[6],根据语法一致性原则,出现在句中的名词性短语无论显性还是隐性成分都应该有格,其中显性成分具备结构格,而空主语PRO作为隐性成分的一种,也应该和显性成分一样具有格特征,只是由于这种格不同于显性名词短语的结构格的特征,因而被称为空格(nullcase)。空格与结构格一样,在逻辑式层面不能被外部认知系统所解读,必须与相应语类结合通过特征核查。Chomsky&Lasnik进一步指出,不定式结构的中心词“to”可以核查PRO的空格特征,同时消去自身的不可解释特征[7]。这一理论更合理地解释PRO在英语语句中的句法分布:首先,从语法结构上看,PRO与to相互统制并处于标志语———中心语一致的关系;其次,空主语PRO与中心语to具有相似的格特征,PRO需要空格,而to不能赋结构格,只能赋空格,二者的结合符合特征核查理论。既然需带空格特征的PRO能通过赋空格的特殊中心语“to”的特征核查,那么PRO一般就可以出现在含不定式的非限定性分句的主语位置。这样,对于空主语PRO的解释既满足了可视性条件,也符合格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的精神,从而遵循了句法一致性原则。
空主语PRO的分布及其在科技英语中的体现
如前所述,PRO可以通过不定式结构中心词“to”核查其空格特征,同时消除自身的不可解释特征,中心语to的无时态隐性形式正好与标志语PRO的空格保持语法特征一致,因而在英语中它只允许出现在不定式结构的主语位置,如下所示:例5Henryattempted(PRO)tomakeaninvestigation.但是Martin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规定PRO带有空格并与不定式分词‘to’进行特征核查的方法表明PRO可以出现在任何不定式结构的主语位置,这会导致PRO过度的句法分布”[8]。试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例6a.SaraconvincedBill[(PRO)togototheparty].b.Ginnyremembered[(PRO)tobringthebeer].例7a.Theybelieve[Bill(PRO)tobeintelligent].b.Thedoctorshowed[Tom(PRO)tobesick].根据两组句子的对比,Martin(2001)指出PRO主语应只允许出现在如例6的“控制不定式”中,而不允许出现在如例7的例外格标记(ExceptionalCaseMarking,简称ECM)的不定式中。Martin(2001)从语义角度区分了控制不定式和ECM不定式的时态特征并解释了PRO的不同分布:在控制不定式结构中,谓语动词的动作与不定式的动作不处于同一逻辑层面,当前者是现实世界行为时,后者只是可能世界的行为或变化,即不定式动词相对于谓语动词的动作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状态。据此,Martin提出了“时态假说”[9],用[时态]来区分两种不定式结构的时态特征。“时态假说”指出,控制不定式具有[+时态]特征,ECM不定式具有[-时态]特征,而只有[+时态]特征的不定式结构才能核查PRO的空格特征,这就限定了PRO主语只能出现在控制不定式结构中,在ECM不定式中由于其格特征得不到核查而不允许出现。但ECM不定式的主语位置仍存在空语类,它是宾语为核查格特征发生移位后留下的语迹,即NP语迹[10],那么例6a和例7a的深层结构可分别表示为:例6a.[TPSaraconvincedi[VPBillk[TPPROktogototheparty]]].例7a.[TPTheybelievei[VPBillk[TPektobeintelligent]]].(ek代表“Bill”的语迹)此外,从语义所指方面考虑,指称语的语义特征为[-照应性,-指代性],空主语PRO正好相反具有[+照应性,+指代性]特征,由此可知,二者的语义所指和语法分布处于一种互补关系。除了前文提到PRO可以出现在部分不定式分句的主语位置,PRO也可分布在其他非时态分句的主语位置,如下例所示:例8Johnstayedon(PRO)hopingforhertoappear.例9Johnlefttheoffice(PRO)angry.同样,PRO不可以出现在动词或介词补语有格的位置,详见下例:例10*Johnsaidthathewashappywith(PRO).(*表示句子不符合语法。)例11*Thematchwasexciting,butJohndidn'tenjoywatching(PRO).当然并不是任何非时态分句主语的位置都能出现PRO,当不定式分句有标句词for引导时,其主语位置也不能是PRO,因为标句词for具有赋格能力,其后只允许显性成分出现以获得其赋予的宾格。如:例12*For(PRO)tostudyabroadisdifficult.科技英语作为一种特定语体,PRO在句中的分布同样遵循以上的规律。具体而言,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主要可以出现在以下几种不同句法功能的非限定性句式结构中:(注:本节以后文章所有用于分析的英文语料及其翻译均来自《科技英语学习》杂志ESTLearning)(1)主语从句例13But(PRO)manufacturinganewvaccinewouldtakemonths.[ESTLearning,2009(6):20]例14Furthermore,(PRO)chronicallysleepingpoorlyislinkedtocognitivedeclineinoldage,althoughtherelationshipmaynotbecausal.[ESTLearning,2009(8):24](2)补语从句例15Thefirstessentialstepis(PRO)toresearchyourpotentialmarket.[ESTLearning,2009(9):31]例16Hightechnologyisnotalwaysneeded(PRO)tosolveaproblem.[ESTLearning,2009(7):19](3)状语从句或其他附加语例17(PRO)Toprospectforbrownfat,endocrinologistC.RonaldKahnofHarvardMedicalSchoolinBostonandcolleaguesporedoverPET/CTscansofnearly2000patientsthathadbeentakenpreviouslyforotherpurposes.[ESTLearning,2009(10):13]例18Thefindingscouldmeanupto80percentofthemiceusedfortestingnewpharmaceuticalcompoundsmaynolongerbeneeded,(PRO)offeringdrugfirmssizeabletimeandcostsavings.[ESTLearning,2009(10):10]
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的汉译策略
一般而言,科技英语具有客观性、严谨性、精确性等特征,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需对原文意义充分理解和精确诠释。空主语PRO是科技英语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语法现象,正如前文所述,PRO的指称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PRO的语义所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正确传达原文的真实内容,处理好空主语PRO的翻译问题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更精准地传达原文语义,下文将探讨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的汉译策略。
(一)主语省略英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扩充的投射原则,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在形式结构上并不严格要求主语的存在,汉语讲究意合,注重语义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所以主语省略现象是汉语区别于英语的一大特点。主语省略策略指的是汉译过程中在符合汉语语法规则和不改变原有的语义关系的前提下汉语句中的主语内容暂时脱落而并不影响整个句子语义的完整性。一般说来,省略的主语“语义所指非常明确,一般只有一种回补的可能性,没有任指的情况”[11]。在翻译一些含强制性控制的空主语句时可以采取该策略,例19中PRO指的是“one”,译文是典型的省略主语的情况,省略的主语语义较为明确,可以依据上下文推导得知即为“我们”,如果要补全的话仅此一种可能。例19Forone,(PRO)becomingmoreextroverted---andbyextensionwideningoursocialnetworks---canbecultivatedandtrained,Buettnersaid.译文:布特纳说,一方面,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扩大我们的社交圈子,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外向。[ESTLearning,2009(6):22]
(二)主语隐含汉语隐含型主语是指句子语义暗含的、隐性的主语成分,作者不需明示读者即能感知隐含主语的存在并领会其语义,这类暗含主语要么不能添补,要么可以添补但可能有多种添补的可能性。但由于其受空位语义内容的限定,很难精确确定添补主语的词语或添补的词语可能不止一个。隐含型主语不同于前文所述的省略型主语,省略型主语因为受上下文某个语义相同词语的制约所指明确,但是一旦这个制约减弱或丧失,就可能变成了泛指的隐含型主语。如谚语“吃一堑,长一智”,其施事是对任何人而言的,是一种表泛指的隐含。主语隐含策略适合翻译一些含非强制性控制空主语的句子,如:例20That'sbecause(PRO)beingaffableandmoresocialconfershealthbenefits,accordingtoleadstudyauthorThomasPerls,directoroftheNewEnglandCentenarianStudyatBostonUniversityMedicalCenter.译文: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中心主任托马斯.伯尔斯认为,这是因为和蔼可亲和更喜欢社交会给人带来健康好处。[ESTLearning,2009(6):21]译文中的主句采用了显性主语,但是在动词所带的宾语从句中“和蔼可亲和更喜欢社交”这两个动作的潜在逻辑主语属于隐含现象,其语义并非特定所指,可以是文中提及的百岁老人,也可以是任何人。例21(PRO)Keepingyourcirculatorysysteminworkingorder,by,say,(PRO)avoidingcigarettesandsaturatedfat,lessenstheonslaughtofage-relateddamagetothebrain.译文:换言之,通过戒烟和减少饱和脂肪来使整个循环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年龄增长致使大脑受损的冲击。[ESTLearning,2009(8):24]类似文中对生活习惯和生理现象的科学探讨不会只局限于特定的某个人,用隐含型主语是合适的翻译策略,因而译文中隐含了句子的主语。
(三)主语显化在翻译某些含空主语PRO的句子时,为了明确表达句子的完整意义或遵循汉语的语法规则,译者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推导PRO的语义所指并补充为显性主语的翻译策略。如例22、23所示,二者分别补充显性短语“他”和“这些人”作为各自句中的主语:例22Hisintentionwastwofold:(PRO)toseeifphysiognomybasedprejudicesaboutcreditwor-thinessexistedand,iftheydid,whethertheywerejustified.译文:他有双重意图:他想知道以面相为信用标准的偏见是否存在,以及如果存在的话,该标准是否合理。[ESTLearning,2009(8):20]例23(PRO)Tohavethesamechanceofgettingoneasthosedeemedmosttrustworthytheywererequiredtopananinterestratethatwas.Onaverage,1.82percentagepointshigher,evenwhentheeffectsofhistoricalcreditworthinesswerestatisticallyeliminated.译文:这些人要想和那些被认为最可信的借款人具有相同获贷机会的话,即使不考虑统计学意义上其信用记录的影响,他们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平均也要提高1.82个百分点。[ESTLearning,2009(8):21]
(四)主语迁移在科技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目的语的语法特征和交际目的,部分含空主语PRO的句子汉译时可以采取主语迁移的策略。也就是说,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让英语原文中的显性主语移位到原空主语的所在的位置,这一策略适合空主语PRO为强制性控制的情况。如:例24Ratherthan(PRO)directlytestingtheelderly,theteamlookedatbothmaleandfemaleoffspringwhohadanaverageageof75.译文:研究小组并没有直接检测这些老人,而是对他们平均年龄为75岁的子女进行调查。[ESTLearning,2009(6):21]例25Gatenbyarguesthatby(PRO)tryingtoeradicatetumorswithheavydosesofchemotherapy,doctorssometimesendupselectingfordrug-resistantcancercellsthatcanspreadrapidlyoncetreatmentishalted.译文:盖滕比认为,医生们试图以大剂量的化疗根除肿瘤,但这样做有时反而会选出耐药的癌细胞;一旦停止化疗,这些癌细胞就可能迅速扩散。[ESTLearning,2009(7):23]例24原文主句中的显性主语theteam在翻译时迁移到原空主语所在位置,译为研究小组。例25在译文将原宾语从句主语doctors的对应翻译前移至了宾语从句的句首位置。
(五)主语转换在科技英语的汉译中对含有空主语PRO的句子还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采取转换主语的方式传达语义,使译文通达、流畅、自然。这样,译文中原空主语将被另一个短语替换,而不再对空主语PRO的所指进行明示,也能起到与原文相同的语义效果。详见例26:例26Instead,hesuggests(PRO)givingpatientsmoderatedosesthataimtostabilizethetumorandpreventitsgrowth.译文:因此,他建议,患者的化疗剂量应适当,目的在于稳定病情,遏制肿瘤生长。[ESTLearning,2009(7):23]
(六)改变句式改变句式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将英语原文中含空主语PRO的非限定性分句译为作状语的介词短语。如下例所示:例27(PRO)Wonderingifthesametendenciescouldapplytomakingpositiveself-statements,JoanneWoodoftheUniversityofWaterlooinCanadaandhercolleaguesdesignedaseriesofexperiments.译文:为了了解同样的倾向性是否能够起到积极的自我激励作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乔安妮.伍德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ESTLearning,2009(8):17]译文中增加介词“为了”构成目的性状语从句,介词的添加符合汉语的语法需要。在该状语从句中仍然存在一个与英语原文对应的汉语空主语或隐含主语,但其语义明确,从下文很容易推导,因而它的存在并不影响语义交流。例28(PRO)Usingscrapbooks,photoalbumsandthewomen'sownmemories,Mr.Zaslowchronicleshowtheirclosefriendshipshaveshapedtheirlivesandcontinuetosustainthem.译文:通过剪贴薄、相册和女主人公自己的回忆,扎斯洛在书中记述了她们亲密的友谊如何影响她们的生活,并一直给予她们力量。[ESTLearning,2009(7):17]此处虽然也是采用含介词状语的翻译策略,但是和例26的处理方法稍有不同,本例在译文中略去了原文的空主语和动词。第二,还可将含空主语PRO的非限定性主动语态分句译为汉语被动语态句。如:例29ThegeophysicistswentontoconductasecondtestinanabandonedcoppermineinArizona,(PRO)using25ironplatesspacedatvariousintervalsintunnelsupto45metresbelowground.译文:地球物理学家们又在亚利桑那州一个废弃的铜矿里进行了第二次试验。25块铁板被置于地下45公尺深的坑道内,间距不等。[ESTLearning,2009(7):20]该策略中的被动语态使译文避免了原文空主语的出现。
(七)连动式汉语的连动式结构中,多个动词短语相互邻接构成复合谓语结构,而这些动词短语共用一个主语成分。也就是说,汉语连动式结构中不管分句的个数多少,句子只存在一个显性主语,该主语一般位于第一个动词前,对于其他的动词而言,其主语为隐含的成分,二者具有相同的语义内容。在有些情况下显性主语和隐含主语位置也可互换,但不能同时以显性形式存在。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可以将含连续多个相同语义内容的空主语PRO的分句直接翻译为汉语连动式结构,详见例30、31。例30Theyusedacomputer(PRO)monitoringthestringofgeophones(PRO)toanalyzethesignals(PRO)toseeiftheycontainedtheseismicfingerprintofanyoftheundergroundplates.译文:他们用计算机监控一系列地震检波器,以分析信号中是否含有地下某块铁板的震波特征。[ESTLearning,2009(7):20]例31Sensitivelisteningequipmenthaslongbeenused(PRO)totry(PRO)tohearpeopletrappedunderground.译文:灵敏听力设备很久以来就被用于设法监听地下被困者发出的声音。(ESTLearning,2009(7):19)
结语
篇8
关键字:科技英语 客观性 繁复性
科技英语是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进行交际的工具,是英语全民语言用于理、工、医、弄等自然科学题材时所产生的变体(侯维瑞,1996)。其任务是阐述、表达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变化过程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为了概括社会和自然的现象、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科技文体应该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另一方面,科技文体常用来阐释科学概念、原则、理论以及表达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而这样复杂的科学思想常常无法用简单的句子表达清楚,因此这就赋予了科技英语在句法上的一定的繁复性。
一、科技英语表述的客观性
科技英语表述的客观性可以从时态、语态、情态、词汇、语篇等方面表现出来。而现有的研究多数是从词汇,语篇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致力于前三个方面的研究,即:时态、语态、情态。
1. 科技文章大量使用一般现在时,用于对客观存在现象的描述。而现在时的主要价值就在于表明句子或语段中所陈述的命题内容的真实性。科技文章一般现在时贯穿始终,用来说明普遍真理;阐释科学定理和定义;解释方程式、公式及图表等,目的在于给人以精确无误的“无时间性概念”,以排除任何与时间牵连的误解,使行文更加生动。
2. 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十分频繁。据美国明德拉华大学写作中心分析的数据表明,在英语科技文体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占所有谓语动词的三分之一。也有人作过统计,发现科技文体使用被动语态句子要比文学文体高出五至六倍。科技英语中广泛使用被动语态的原因有三:第一,科技文章侧重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确,因此不宜过多使用第一、二人称,这样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第二,科技文体崇尚严谨周密,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常将重要信息前置,尤其是放在主语的位置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被动语态的使用由此产生;第三,交际的礼貌原则要求使用被动语态,如:Only a few have been mentioned here.
3. 科技英语中情态动词的频繁使用。英汉科技文体的情态都是通过情态动词(也叫能愿动词)来实现的。情态动词用来表示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判断,常见的有can, could, should, must, may, shall等等。这些情态动词的运用完全是以事实为出发点来表述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增加了科技英语在表述上的客观性。据某些专家统计,在Understanding Science 全书的1322个句子中,can, could, should, would, may, might, must 和have to等情态动词共出现了350次,其中can出现次数最多,共156次。
二、科技英语的繁复性
科技英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一定的繁复性主要体现于语法结构复杂的长句的运用。科技英语出现长句的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描述客观事物真实、完整、逻辑性强。英语长句有两类:一类是由于从句多引起的长句,另一类是由于并列成分多引起的长句。与汉语多用动词,短句相比,英语多用名词,且只有一个动词,把其他动词都处理为分词或非谓语结构。许多修饰语、后置定语和介词短语等并列成分的使用使英语句子显得结构复杂、冗长。例如:
① Although there exists much experimental knowledge in regard to the behavior of bodies which are not in the conditions to which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is applicable, yet it appears that the appropriate extensions of the theory which would be needed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such knowledge within it cannot be made until much fuller experimental knowledge has been obtained. ② Bringing more water to the land, improving the soil, providing plant nutrients, teaching the farmer better cultural practices, giving him more efficient tools, etc.cannot yield maximum results unless the plants under cultivation are able to respond fully to the improved environment and practices.
例1 由六个从句组成,首先although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后面接了三个定语从句,分别修饰bodies, conditions和extensions; 然后that引导了一个主语从句;unitl 引导一个状语从句。
例2中只有一个从句,即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但由于五个动名词充当主语,句子就显得较长。
结束语
科技英语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文体和句法风格,了解其在表述上的客观性和繁复性,对于科技工作者和科技英语学习者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陈恪清. 浅谈英语科技问题的若干语言特征[J].《上海科技翻译》,1994年第3期.
[2] 侯维瑞. 英语文体[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建筑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句法特点;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32-02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建筑学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建筑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和学术期刊的能力,及时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为学生与世界建筑学接轨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学习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水平就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尽如人意,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国际项目合作与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专业英语在未来国际合作项目的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从而对学生专业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科技文章讲求准确,科技英语翻译的逻辑严密,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畅、清晰,符合语言习惯和行业习惯等等要求,因此常常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校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开课学期为第期,大多数学生学生反映开课学期过晚,无法与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结合,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和迷茫性。目前国内针对于建筑学专业英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且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的现象。本选题计划通过历时研究,进一步分析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的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找到适合该领域的翻译技巧。
二、建筑学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
科技词汇指在各个学科或专业中应用的专业词汇或行业术语。准确的把握词义是理解科技英语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总括起来,建筑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专业性词汇多,表义准确、正式
每门学科或专业都会有其特定的一套精确而含义狭窄的名词和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如在建筑英语这一特殊语域中,多立克柱式(Doric)、飞扶壁(flying buttress)、桁架(trusses)、柱型式样(order)、室内装修(interior finish)、建筑群(architecture complex)等。如果不懂得某一领域的专门术语,就无法理解该领域的科技文献。因此,熟悉和掌握这些科技词汇是很必要的。
2、日常词汇专业化
相当数量的普通日常词汇,在科技英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甚至在不同的专业学科都有不同的含义。如:reinforced concrete中的concrete中的concrete在日常英语中是“具体的”,而在此是“混凝土”的意思。“boring”只能译作“钻孔”而不能译成传统的普通英语中的“令人厌烦的”;" building acts”只能译作“建筑法规”,而不能译成“建筑行为”;"weather”只能译作“风化、侵蚀”,而不能译成“天气”; “garden”只能译作“庭院”,而不能译作“花园”;“daylight”只能译作“采光”,而不能译作“日光,白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确地理解句意不仅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词汇的科技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判断。
3、词的前、后缀多
科技词汇大多是由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的词根和前缀、后缀构成的,这是科技词汇在词源方面的一大特点。据科技英语专家统计,在一万个普通英语词汇中,约46%的词汇源于拉丁语,7.2%源于希腊语,这些比率在科技词汇中更高。最常见的如:auto-(自动),bi-(双,重),hydro-(水),inter-(相互),pseudo-(伪,拟),semi-(半,部分),super--(超,过分),-ism(主义,学说)等等。在学习科技英语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多地掌握前缀、后缀及其派生出的词汇,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
4、词的组合多
科技文章中词的组合,如:名词和名词、名词和形容词、副词等组合现象比比皆是,例如: intersecting through traffic lanes(相互交叉的交通车道),basic floor area(基本层楼板面积),bearing wall(承重墙),central warm air heating system(中央热风供热系统),city owned utilities(城市公用设施)等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组合的核心往往是最后一个名词,前面的词不论是名词还是形容词等都起修饰它的作用。但有的是两个词、三个词或更多的词合在一起修饰最后一个名词,了解他们将有助于我们解读和翻译英文专业书刊。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涉专业英语时,多数学生都会觉得生词过多,加之重视不够,而产生畏难心理或敷衍情绪。与一般翻译比较,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中对用词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个概念通常有其特定表述,而不能按其字面意思随意翻译。由此可见,掌握准确的专业表述非常重要,否则就会望文生义,贻笑大方。另一方面,建筑学是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艺术和科学,它涉及多门学科,主要包括绘画、几何、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法律、天文、地质、数学等方面的学科等广泛的教育。如此看来,在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词汇绝非易事。
三、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句法特点及翻译
1、大量使用长难句,结构严密
属于科技文体的建筑英语,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文体正式。在表达一个完整内容时,如果使用过多的短句,就会使结构变得松散;而长句则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概念,适合正式语境和书面语体。因此在建筑专业英语中,长句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大,语法结构复杂,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这种普遍复杂句式的分析,首先应该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找出主句,再逐步分析其他修饰成分,分清层次及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特点译出原文。长句翻泽有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及综合译法等。例如: 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which houses many families on a plot of ground that would hold only a few single-family units, is the multistory miltiple dwelling , or apartment house. 句中的动词有house和is。仔细分析上下文,可以判断本句为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逗号后而的which为指物的关系词,指代前而整个句子,即先行词: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所以is是本句的谓语。因此,本句主句为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is a multi-story multiple dwelling or apartment house.即本句可理解为“更为有效的建筑类型是多(高)层多单元的住宅楼,或者说是公寓楼”。
2、广泛使用被动语态,文体客观正式
像其他科技英语一样,建筑英语专业性强,内容多为客观事实,且信息量大,强调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用途的客观性。而被动语态的使用恰恰凸显了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同时使行文显得客观。在句子结构上,更多的使用名词化结构,扩大了句子信息量,使重要的概念、问题、事实等位于句首,重点突出,比主动语态更直接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因此被动语态出现频率高也是建筑英语显著的句法特征之一。例如: The diversity, of whatever kind, that is generated by cities rests on the fact that in cities so many people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among them contain so many different tastes, skills, needs, supplies, and bees in their bonnets. 城市里的多样性,不管是什么样的,都与一个事实有关,即,城市拥有众多人口,人们的兴趣、品味、需求、感觉和偏好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3、多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强调信息的真实客观性
科技文章主要用一般现在时态论述科技论点,或对叙述某些自然规律、科学原理、现象等进行解说,而这些客观真理性的内容是没有时间性的。建筑英语主要涉及建筑业现状、建筑法规、施工方法等,在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过去和将来,所以,建筑英语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突出文章内容的即时性,信息的真实客观性。例如:Norman Foster’s much larger building may sh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his Cranfield University library of 1990-95, but hardly any with the later Law Faculty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译作“诺曼・福斯特更大规模的建筑与其1990~1995年间的克兰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具有明确的相似性,但与其后来的剑桥大学法律系图书馆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
四、结束语
诚然,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英语教学中一个难点和弱点。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专业英语,提高翻译能力,重点在于对词、句的掌握,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其二、注重培养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突破生词的技巧; 其三、要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训练掌握常用句式。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专业英语翻译而言,除了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应结合建筑学专业英语语篇特点,在确保“信、准”的前提下,遵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专业规范的表达要求,力求“达、顺”。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词汇、句法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意译、音译、形译、音意混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翻译技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者,前面提到过建筑学与其它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它关涉到许多人文学科,例如文学、美学、数学、几何学等等,作为译者,要学会合理处理跨学科的知识内容。如果以上细节都能注意到的话,译者的翻译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靳慧霞.建筑学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篇10
摘要:新闻英语是大众获得信息和学习英语的重要渠道。本文就新闻英语标题的文体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使英语学习者对新闻英语的一些特点进行了解,能够在海量信息中简便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材料,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新闻英语;标题;文体特征;英语学习
一、引言
标题用来说明消息内容,并以醒目的字体字号出现在消息之上。它决定了读者对一条新闻的取舍。读懂标题,就抓住了新闻的核心。“文体”指某种语体风格特征,即适用于某特定语言环境的一整套语言变异形式。本文从文体学的两个方面即笔体学特征和词汇特征方面分析新闻英语中标题的文体特征。
二、笔体学特征
笔体是对语言的书写系统进行研究的。由于报刊编辑者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多的填充信息,而读者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接收尽量多的信息。利用笔体特征,可以在吸引读者的同时帮助其将重点一目了然,达到快速阅读的效果。
标点符号在标题中的作用主要有:一、区分语义群及相互关系;二、节省字数。标题中经常用到的标点有逗号(,),冒号(:),和双引号(“”)。
逗号是报刊英语中在标题中应用最多的符号,逗号大约有三种用法。
逗号用来分隔短语和句子,从而起到精简句子结构的作用。例如:
1 Bad weather a pest, but not often a killer
(USA Today, September 9, 2004)
句中逗号的作用是分割开短句,使读者一目了然。
2 Lights, camera, action, apply!
(21st century, Wednesday, march 3, 2010)
例2是将几个单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逗号的作用是代替连词“and”。
3 Contagion, then Complacency
World leaders at the Davea forum must join the G20’s efforts to reform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says Paul Martin.
( The Financial Times,2000,1,27)
例3中,将引用的话放在逗号的前面,没有用引号,起到了节约版面的作用。
在标题中,冒号是很好的节省空间的工具,可以用最少的话讲出最多的信息。最常见的冒号的作用是代替“say”,另外,冒号也用来表示进一步解释说明。
三、词汇特征
1.新词
英语新闻就像是一部生产新词的机器,也像是一个创造新词的工厂。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英文报纸报道“Sputnik I Satellite”,“nik”的意思是“有着……的特点”。这个报道过后,大量以“nik”结尾的单词在英语报道中涌现。现在,大多数已经在字典上得以出版,例如:Folknik; Citynik; Beatnik 等等。
2.简短词
为了使新闻更加生动且易读,英语新闻中常常用短词而非长词。另外,短词也可以节省版面。短小词经常会出现在标题中。例如:
Global Tobacco Curbs Sought
(USA Today, Aug. 25, 1997)
Military’s Ban on Porn Upheld
(The Pacific Stars and Stripes, Agu.25, 1997)
上面两个例子中,作者没有用“prohibit/prohibition”“restraint”,或者是“interdict”等,而是用了看起来及其简单的“curb” 和“ban”.由于读者的年龄、学历参差不齐,用较长甚至比较专业的单词一方面不易于一些读者接受,一方面要占据较多的空间。
3.术语
新闻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由于对专业词汇的不熟悉,而专业术语在英语新闻中也会频频出现,从而导致了对新闻的理解困难。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科技词汇出现在新闻中,尤其是IT行业。例如,有许多的词以“cyber”开头,意思为“与电脑有关”,这类词有:“cyber space”,“cyber community”,“cyber citizen”,and“cyber crime”.此外,军事术语也常常出现在新闻英语中,例如:cluster bomb,suicide squad,stealth fighters,scud missile,hand-to-hand combat等等。另外,许多报纸设有“business”即“商业”栏目,毫无疑问,这里会出现诸多的商业词汇,例如“stock exchange”,“shares firm”,“stock holder”,“bear market”,“bull market”,“preferred stock”,“government bond”and “passive bond”etc.
四、结语
阅读英文报刊现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地道英语的好方法。而标题由于其简洁、准确、清楚、抢眼的特点,起了吸引读者眼球,决定新闻价值的作用。因此,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特点不但可以扫清读者在阅读时候的困难,而且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帮助读者以更快的方式获取信息,以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议英语文体学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高捷,《教学实践研究》.
[2]徐有志(2005),《英语文体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3]端木义万 (2002),《美英报刊阅读教程(高级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 上一篇:防拐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 下一篇:汽车销售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