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资企业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独资企业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独资企业优缺点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形式大学生创业主体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着各样困扰,不同创业背景的大学生对创业的法律形式会进行不同的选择,为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业,下文将从创业法律形式的角度出发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形式概述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形式的概念

大学生创业法律形式,是指大学生所能采取的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进行创业的具体形式,是大学生创业的法律裁体。我国现有立法规定了多种创业法律形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或创业团队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形式。

创业法律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以个人的名义或以团体组织的形式进行。前者主要是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后者主要是以企业的形式进行经营,且企业可具体划分的更为细致。

(二)大学生创业形式特点

1.确定性

大学生的创业形式是由法律规定的,创业主体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任意选择但不可超出既有的范围。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创业形式规定了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或义务并给予应有的保护。

2.变化性

法律的产生依托经济基础,法律形式的产生与消亡与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直接影响创业的法律。在发展前期只限于个体商户,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个人独自企业、合伙企业等其他形式。另一方面,创业形式的变化性也体现在创业主体需求差异使得创业形式与之相应变化。

3.稳定性

创业法律形式的稳定性,是指在创业主体在选择创业形式以后,形式本身具有了稳定性,不会再任意变化。一旦创业大学生选定了某种创业形式,并进行了注册,那么就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受法律约束。

二、选择创业形式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主体在创业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创业成功一不仅要求创业者自身具备优秀品质;也需要要在分析现况的基础上,对创业形式进行综合分析。大学生选择合理的创业形式,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优惠政策

创业初期,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基本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创业的政策优惠。一些地方会出台政策对某种创业形式给予优惠。在决定创业形式前要利用既有政策,形成对自身独有的优势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2.固有资本

资金是创业成功的重要环节,如果创业的规模小,可以选择个体工商户或者个人合伙,若资金充足则可以考虑注册成立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甚至是股份有限公司。当然,即使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如若想要把创业的规模做大可以利用信用等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

3.设立要求

创业前要了解创业形式的不同设立要求,如注册条件、费用和程序等。成立较为简单的公司,如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等需要的设立条件都较为简单;但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就会相对复杂,这便提醒大学生要审慎选择适合自身的创业形式。

4.存续期间

团体组织存在自身的消亡,即存续期间,这也是大学生在选择创业形式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常见的创业法律形式中,合伙企业规定了七种解散事由,存续期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存续期间不受个人状况影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常见的创业形式及其特点

(一)个人独资企业

1.概念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2.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缺点分析

个人独资企业是存在较早的一种企业形式,也是大学生创业中较为简单的形式,这与其自身优点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没有注册的最低资本要求;第二,创业者仅需对收入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交纳,税收压力较小;第三,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没有严格要求,利于管理。

但其自身也存在问题,如不利于与其他投资者合作,吸收资本或技术等;对债务承担是无限责任,投资个人压力较大。大学生创业若选择这一形式,在投资和营业场所方面会面临一些困难。

(二)合伙企业

1.概念

我国的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有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可以有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企业合伙的优缺点分析

对大学生创业来说,合伙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第一,只需要合伙协议,不用制定复杂的公司章程。第二,是非法人组织,享有法律规定的相应权利;第三,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处理,可以合伙人共同决定或按照约定处理,明确的同时也有灵活性。

其自身也会存在缺点:合伙企业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的压力较大;不利于公司进行融资;抗击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有限责任公司

1.概念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根据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2.有限责任公司的优缺点分析

股份有限公司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创业法律形式,其主要优势有:第一,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能够维护股东利益;第二,按照法律规定,有明确的组织形式,利于日常管理;第三,可以对外吸收新的股东,利于积累和扩张资本。

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有限责任公司明显的缺点,即注册资本、股东人数和程序的要求较高,对创业初期的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会加大前期的投入资本。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没有某种法律形式是适合任何大学生创业主体的,法律形式间都存在利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并结合各创业法律形式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最佳创业模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本项目为: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学术界关于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投资模式研究得比较少,主要研究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应对问题。韩宝庆在《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水电业的投资及其风险防控》一文中首先介绍了中国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水电项目概况;其次对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水电项目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控对策和措施。李志雄在《东南亚BOT水电项目投资风险研究》中针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投资水电项目采用BOT模式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如何转移、规避风险及加强管理的对策。白帆在《面向东南亚的境外电力投资问题研究》中首先分析了中国在东南亚国家面临的境外电力投资环境;其次阐述了东南亚国家的境外投资方式和资本运作模式;最后进行了境外投资的风险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和防范措施。张珺在《从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看东南亚水电市场开拓》中通过分析目前国际水电市场的情况,列举了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了中国投资开发东南亚国家水电项目的重要意义,列举了中国水电开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开拓国际水电市场的建议。

2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的投资模式

模式作为学术概念,是对某特定领域中事物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既有实践总结和提炼,也有理论论证和分析,因此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目前,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开发的水电项目主要是在东南亚国家境内,投资模式主要是BOT模式和直接投资模式。

2.1BOT投资模式的内涵

BOT即建造、运行和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国际项目BOT投资模式是指某国政府部门或者某单位将承担的项目开发责任和权利让渡给外国投资者,外国投资者负责开发项目。项目竣工后,在特许运营期内外国投资者运营该项目并获得合理利润,特许运营期满以后要将项目无偿返还给委托国家。

2.2中国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开发水电的优缺点

采用BOT模式建设的项目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工程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工程周期长、特许经营期限长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单靠东南亚国家的实力是难以胜任的,但是利用BOT模式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大多数采用的都是BOT模式,投资开发的典型水利水电项目主要有:南俄5水电站,瑞江一级电站等。

2.2.1BOT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减少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东南亚国家政府缺少用于水电开发的巨额资金。但是,中国采用BOT模式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的融资负担都转移到中国企业身上,这样就避免了东南亚国家因为水电开发而极大地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吸引东南亚国家积极与中国水电企业开展合作。(2)弥补东南亚国家的技术缺陷。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和咨询能力,水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工程的承包和施工建设能力,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运行管理能力都较为落后,无法独立承担水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而中国在泥沙研究、建筑水坝技术、水文水资源理论研究、防洪减灾理论研究、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调度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因此,采用BOT模式可以弥补东南亚国家在水电开发建设方面技术的不足。(3)推动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中国在当地大量投资兴建水利工程,能够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的就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采用BOT模式开发东南亚水电市场,可以带动中国大型水电成套设备、建设材料、资金以及技术的输出。(2)在水电项目运营阶段,中国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东南亚国家的资源优势,将电力回送至中国境内,有效缓解中国电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红利。(3)项目运营期满之后,也就是项目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前,中国企业还可能以高价出售股份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资本回报。2.2.2BOT模式缺点(1)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前期的工作比较繁杂,主要有调研、谈判和磋商以及规划和勘探。这样会导致项目前期时间过长,同时费用也比较高。(2)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很长,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采用BOT模式开发的水电项目都是属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电项目的总造价一般高达几亿元人民币,甚至几十亿上百亿人民币,建设周期也比较长。(3)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无法预测,因此一旦中国采用BOT模式承接了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巨大,并且没有退路可走。中国水电企业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技术落后和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减少东南亚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中国的BOT投资模式在东南亚国家颇受欢迎。

2.3直接投资模式的含义

直接投资模式是指某国在对外投资中对所投资的项目具有经营管理的控制权利,投资国具有部分比例的股份。直接投资模式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2.4中国直接投资东南亚水电项目的优缺点直接投资模式的投资者与投资的企业存在着长期的利益关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外国企业的股权,一种是在国外建立分支企业。

2.4.1直接投资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开发水电项目,可以为东南亚国家水利水电行业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可带来不同形态的资本,减轻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并且能够很大程度地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进行直接投资,除了单纯货币形式投资以外,还有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经验和知识的转移。同时,中国可以获取东南亚国家的资源、市场和人力等。(2)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对所开发的项目拥有部分股份,因此对项目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控制权和发言权。

2.4.2直接投资模式缺点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相对较大,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要做得更加充分,但是如果与当地企业合资能够实现风险共担,而且收益也将是长期的。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典型案例是伊江上游梯级电站,该项目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以后的年发电量将达到1100亿kW•h。

3两种投资模式的比较

中国水电开发企业主要采用两种投资模式开拓东南亚国家水电市场,分别是直接投资模式和BOT模式。以上的研究证明两种开发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在选择采用哪一种方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时,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对两种不同投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和探索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模式的异同点主要有:(1)组织形式和投资主体不同。采用BOT投资模式,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中国独资,投资主体就是中国独资企业;如果采用的是直接投资模式,那么组织形式是中国独资和中外合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投资主体类似地可以分为中国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2)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一般而言,在东南亚国家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风险要大于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因为采用BOT模式的融资成本比较高,需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和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承担的风险显然要小得多。(3)经营期满后财产处理方式不同。采用BOT模式的水电项目在竣工以后,在特许经营期内,中国企业可以自主运营在东南亚国家开发的水电项目,将电力发送至国内,或者出售给当地政府;但是特许经营期满之后,中国必须将水电项目完全转交给东南亚国家。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水电项目竣工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将长期合作运营该项目。(4)资金的筹措方式类似。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进行水电项目开发的投资额巨大,除了自主投资以外,还可以利用国际信贷市场,向世界银行贷款来筹资,也可以吸收利用国际投资基金等方式来筹资。(5)政府参与程度有所不同。由于采用BOT模式,合同文件比较复杂,需要签订大量的协议,磋商特许经营期等,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大;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是跨国公司,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小,主要是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商。

4结语

篇3

【关键词】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

自1981年中国债券市场起步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也逐步发展,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不断丰富。2000年以前,企业债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工具,细分为中央企业债、地方企业债等形式。2000年以后,债务融资工具逐渐丰富。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推出了短期融资券,2007年证监会推出了公司债,2008年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推出了中期票据。各种债券融资都有相应的起源、适用条件及优劣势。本文拟通过全面分析四种债务融资方式,以期为企业债务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企业债

从1984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发行企业债券,1987年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1993年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其核心是发行计划规模管理、筹集资金投向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具体发行采取审批制等。

(一)企业债的定义及相关的规定

企业债是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向社会募集的资金,而形成的货币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发行主体一般为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

(二)企业债融资的优缺点

从目前来看,企业债基本被公司债取缔,企业债制定后出现的问题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1)程序复杂,企业债由发改委与国务院负责审核,需经过额度审批和发行审核两道程序,程序较复杂,周期较长。

(2)资金用途受限,企业债的资金用途仅局限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革新改造方面,且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直接相联,企业没有自。

(3)资信评级形同虚设,企业债通过“国有”机制贯彻政府信用,有强制担保机制,因此其信用评级多是3A级。

二、短期融资券

2005年5月23日,央行以[2005]第2号银行令公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短期融资券融资方式的产生。

(一)短期融资券的定义及相关的规定

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办法》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其发行条件有:境内设立的非金融企业法人;有稳定的偿债资金来源,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流动性良好,具有较强的到期偿债能力;募集的资金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近三年没有违法和重大违规行为;近三年发行的融资券没有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形;有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和募集资金的使用偿付管理制度;其他。发行对象: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对社会公众发行,并且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内交易。

(二)短期融资券融资的优缺点

相比于其他三种融资方式,短期融资券具有以下优势:

(1)融资成本低。短期融资券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投资者的利息,以发行利率为载体。其中,发行利率主要受央行利率、市场的供求关系、主承销商的议价能力、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介机构的费用,主要包括承销费、律师费、评级费及注册会计师费用;发行登记费、兑付费。以2005年6月前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为例,一年期发行利率最高为3.6970,最低为2.9270,加上中介机构的费用,综合成本率约为3.4%~3.7%,相比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5870),低近两个百分点。

(2)期限灵活。根据规定,短期融资券可在央行核准的总额范围内分期发行,每期期限最长不超过365天,具体期限由企业根据自身资金周转需要自主确定;发行的融资券主要有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四种;央行对此采用备案制实行余额管理,企业可一次申请余额、分次发行。在核定总额度之后,企业只需在每期融资券发行前5个工作日,将当期的融资券的相关发行材料报央行备案即可发行。

(3)融资便利快捷。短期融资券有以下几个特征:降低了企业直接融资的准入门槛,只强调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最近一年需要盈利;备案制的管理模式使得发行程序及申请手续相对简单;审批难度小、发行速度快,企业只需找到愿意承销的中介机构及相应的投资者,即可提出申请,央行对于业绩优良、信誉度好的大型企业持鼓励态度。

同时,短期融资券也具有以下局限性:

适合发行的企业面较窄。作为理性经济人,投资者对规模大、经营业务成熟的国有企业更为青睐,而具有高科技类或新业务类的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资金较难。

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化。发行短期融资券时,企业须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和中国货币网上披露企业最近三个年度的审计报告全文及相关的财务报告;融资券存续期间,须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的财务信息披露和不定期的重大事项临时披露。因此,企业的财务信息将为银行间的债券投资者、现有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得,不利于企业保守商业秘密。

三、公司债

公司债源于企业债,并在其上进一步发展,克服了公司债的很多不足之处。

发行主体是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程序是证监会主导,采取随报随批的模式,加快了审批的速度;信用评级采用严格的债券信用评级,注重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根据经营运作具体需要发行债券,可用于改善融资结构、项目投资和兼并收购;突破了银行担保方式,采取保证、抵押或质押等方式,价格由发行人与保荐人通过市场询价确定;最重要的是引入了保荐人制度,这有利于发行过程中,使中介机构更好地承担责任,规范公司债市场。

四、中期票据

2008年4月1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开始接受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的注册,这标志着作为企业直接融资方式的中期票据业务正式启动。

(一)中期票据定义及相关的规定

中期票据是一种融资性票据,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中期票据的发行审批是在交易商协会设立的注册委员会注册。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交易商协会组织券商、银行、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注册审核委员会,对企业发行的中期票据等进行审核,每次审核会议由5人组成,3票同意即为通过。

(二)中期票据融资的优缺点

中期票据是一种依靠信用评级、无需担保的企业直接融资工具,与其他债务融资工具相比,中期票据融资具有发行成本较低、发行市场化、募集资金用途自主化、发行机制灵活化和管理自律化等特点。

(1)发行期限适中。短期融资券的期限是1年以内,企业债多是5年以上,公司债多是5-6年,缺乏卜5年期的信用债券,中期票据的3-5年的期限正好填补了债务融资工具的“期限断档”。

(2)资金用途自主化。中期票据融资所或资金既可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补充经营性流动资金,又可以偿还银行贷款,或回购本公司股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合理分配和灵活运用。

(3)无需第三方提供信用担保。公司债和企业债均需要第三方提供信用担保,而中期票据的发行者均为信用等级较高的机构或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较高的市场信誉,故无需第三方提供担保。

(4)发行手续相对简化,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企业债发行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公司债由证监会审批,且现阶段仅限于上市公司发行,而中期票据在交易商协会进行发行注册,并且企业对于票据的发行时点具有选择权,在获得《接受注册通知书》后两年有效,在有效期内可一次发行或分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手续灵活方便。此外,发行者还可以就利率进行选择。

(5)融资成本较低。中期票据的发行利率受央行知道,且因发行企业均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故发行中期票据可享受到比银行贷款利率低的发行利率。如3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大约为7.5%,而3年期的中期票据的利率约为5.3%,加上年承销费率0.3%,综合利率也仅为5.6%。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详细地知道四种主要的债券融资方式的区别及适用的企业(如表1)。

参考文献:

[1]陈新玲.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作用分析[J].经济问题,2006,(9).

[2]申世军.企业债务融资的特征及思考[J].青海金融,2011,(4).

[3]杜炜.大力发展公司债,积极开拓融资市场[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4,(8).

[4]秦军.关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5).

[5]孙鸥.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的优势、局限性及应注意的问题[J].交通财会,2007,(3).

[6]李东卫.关于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的几点思考[J].现代乡镇,2009,(10).

[7]陈晓静.短期融资券与交通企业融资券[J].交通财会,2009,(4).

[8]徐宏飞.浅析我国的公司债与企业融资[J].价值工程,2008,(6).

[9]廖士光.上市公司中期票据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1,(3).

[10]漆文华.浅谈中期票据在企业融资中的利弊[J].实务探索,2009,(1).

篇4

高校产业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的内涵

如果一个公司持有另一个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并控制其重大事项决定权,则二者母子公司关系成立,前者为母公司,后者为子公司。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也叫集团化管理体制,是指建立在公司制基础上的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体制。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内涵的核心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权力划分,即权力是较多的集中于母公司还是较多地授予子公司。一般来说,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也可分为相对集权、相对分权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三类。

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产品为基础的生产和市场的经营管理二是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组织管理。目前人们对前者重视较多,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母子公司管理从总体上要解决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公司内部的管理权限配置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强调集权,有的则强调分权。不过大都遵循有控制地分权这一基本的管理信条,即所有权的对外延伸要以有效控制为前提,无控制的放权等于弃权或失控。

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要求高等学校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规范的新型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高校国有经营性资产有效监管的体制;要求高校依法组建国有独资性质的资产经营公司或从现有校办企业中选择一个产权清晰、管理规范的独资企业作为资产经营公司,由高校将全部经营性资产向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划转,授权其统一运营学校经营性资产,负责资产保值增值;高校以投入到资产经营公司的资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在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以后,高校不再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对外投资和从事经营活动。高校的所有投资和经营活动,统一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以出资人的身份进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依法行使高校企业股东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依法对所投资企业派出人员参加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以统筹管理本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任务。这些具体要求,构成了高校产业管理的核心内涵。

通过行政授权(划转)方式将高校经营性资产划转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确立了资产经营公司与下属校办企业的产权归属关系,形成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与下属校办企业的母子公司关系。高校校办产业母子公司组织形式除了具备普遍意义上的母子公司组织形式的共性,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授权经营管理体制上,高校资产监管机构代表高校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行使股东权利,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作为高校独资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对所出资的子公司行使出资人权利。高校资产监管机构代表高校对资产经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它和资产经营公司之间是出资被出资、授权被授权的关系,资产经营公司对其下属子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责,形成母子公司关系。

高校产业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的目标

管理者实施管理控制的目的在于协调和驾驭组织中的各个部分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母子公司控制与单体企业控制的不同在于母子公司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母子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实现母子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母子公司的协同效应,而单个子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不等同于整个集团经营活动的有效。所谓协同是指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部分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可表述为“2+2=5”,这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产生的。集团母公司通过在子公司间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协同技术创新、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品牌等方式实现协同效应,使得集团母子公司均得到利益最大化。

高校校办产业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的目标

(一)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母子公司共赢,资产经营公司和下属子公司和谐发展。

(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国家和学校的利益。

(三)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通过校办产业渠道落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高校产业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

规范化建设为母子公司管理提供保障

在现代企业制度范畴内推进产业规范化建设,为母子公司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1 完善优化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设计

资产经营公司应依照《公司法》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董事会、监事会人员构成、知识结构方面应考虑多元化和互补性,有利于治理结构发挥作用。可以借鉴上市公司聘请外部独立董事的做法,聘请在金融、投资、法律、管理方面专业背景强又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经验的专家出任部分董事监事职位。董事会可考虑下设专业委员会,如: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有助于董事会成员合理分工、提高效率。制订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通过规范程序保证资产经营公司决策的科学、合理和有效。

为保证母公司管理意图的贯彻实现,资产经营公司内部应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分解母公司管理职能,实现与子公司相应职能部门的对接。

2 通过资产重组、规范改制,促进子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子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有利于母公司通过子公司治理结构贯彻母公司管理意图。资产经营公司应通过子公司重组、改制等过程,协助子公司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委派人员出任子公司董事、监事、管理层,通过外派人员贯彻落实母公司管理思想、方针和政策。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避免资产经营公司对子公司管理控制中存在随意性、粗放式或干预过多等问题,应通过系统性的规则、程序和制度把母子公司间的各个管理要素连接起来,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管理规范化有利于资产经营公司对子公司实行授权管理,例外管理,使资产经营公司从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致力于公司战略发展。

资产经营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母子公司管理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战略控制制度和管理控制制度。战略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公司章程、公司战略规划、公司治理制度、公司组织结构等内容。管理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文化管理控制制度、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人事管理控制制度、信息管理控制制度,绩效管理控制制度等。

管理控制体制、模式、手段设计

资产经营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应从体制、模式、手段三方面综合考虑。

1 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企业集权与分权各有优缺点,在现实中,既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相对而言的,所谓集权制就是集权多一点,所谓分权制就是分权多一点。资产经营公司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寻求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在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初期,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可以考虑相对集权的管理体制,对子公司资产、人事全面直接管理,当产业规范化建设完成后,可以考虑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更多地用制度、规范、程序约束子公司行为,通过母子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母公司的管理意图。

2 区别选择管理控制模式

母子公司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基础上的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具体管理方式、形式。管理控制模式与管理体制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是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的表现形式,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一般可分为相对集权、相对分权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等类型,管理控制模式也就反映着各种权力分配类型。

有专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将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划分为基于子公司治理不作为的行政管理型控制模式、基于子公司治理的治理型控制模式和基于子公司治理的自主管理型控制模式(下文分别简称行政管理型模式、治理型模式、自主管理型模式)。这种模式划分充分考虑到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第一层面是子公司治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三种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这三种划分模式分别对应于集权管理模式、统分结合管理模式和分权管理模式。

资产经营公司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根据资产经营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控制程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控制模式。对全资子公司可以采用以行政管理型为主的管理控制模式。对绝对控股、相对控股的子公司宣采取治理型为主的管理控制模式,通过子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管理。

(2)根据子公司在资产经营公司中的所处的不同战略地位、重要性以及子公司发展阶段区别管理。对主要的创利子公司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中子公司宜采用以行政管理型模式为主的管理控制模式或治理型模式与行政管理型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对资产规模大、营业总额高、盈利能力强的子公司应采用较为集权的管理控制模式,投入较多的精力重点管理与监控。

3 合理运用管理控制手段

管理控制手段是控制主体为实现控制目标所采取的作用于控制客体的方法和措施。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手段是母公司为实现集团公司战略所采取的管理控制子公司的方法和措施。

相对于管理控制模式,管理控制手段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窄,管理控制模式通过管理控制手段实现。不同控制模式既可能使用相同的控制手段,也可能使用相异的控制手段。

资产经营公司可以通过综合运用文化、战略、人力资源、财务、信息、考核等各种管理控制手段对子公司实施控制以实现其目标。

资产经营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范畴和层次

决定重大事项的决策性管理

资产经营公司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性管理包括:1 统一战略规划管理。按照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集团资源配置,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2 出资人产权管理。根据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需要,对子公司产权结构调整做出战略性选择和资产重组,对子公司股权转让、资本增减、固定资产的处置做出战略性安排,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3 主要经营者管理。资产经营公司可设专业的职能机构,对推荐和选派到各子公司的董事、监事、总经理、财务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考核和提出任免意见,行使母公司作为控股股东的权利,贯彻执行母公司的战略意图。4 重大方案审核、审批管理。主要包括子公司财务预决算、收益分配方案、劳动工资人事制度、重大合同、重大项目、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的议案要进行审核、审批;资产经营和项目融资监督管理。5 对子公司的资产经营和资金、财务运作进行监督和控制。对子公司增加负债,项目融资要进行监督和控制,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

资产经营公司对子公司的日常管理

主要体现在资产经营公司协调服务性管理,对子公司反映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和困难,及时提供必要的协调、指导、支持和帮助。主要有:

1 在集团统一的战略规划下,协助子公司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

2 对子公司在生产经营、资金运作、市场开拓以及企业发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协调、帮助;

3 对子公司完成经营目标和贯彻执行董事会决议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经营者经营效果提出考核意见;

4 指导子公司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督促子公司定期报送有关专业财务报表,对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并开展定期的经济活动分析与审计调查监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5 对子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运作进行检查、通报,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篇5

会计目标,也称为财务呈报目标,是指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理想境地的抽象概括。会计目标的重要性在于它联结外部会计环境和内部会计系统,联结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正因为如此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向导,是会计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具体而言会计目标涵括两个方面:即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下,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信息,会计应该提供怎样的信息。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囿于经济体制和所有者结构的原因,我国会计的功能单调单一,没有也不需要研究运用会计目标理论,运用会计目标的指引功能。直至2006年财政部公布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才第一次在规范性文件中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该准则第4条规定:“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国内会计学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并服务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近些年来有关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有长足的发展[1]。笔者结合自己在高等学校校办企业工作的实践,探讨会计目标的三个问题。

一、会计目标两大学派的分歧与融合

会计目标理论研究中一直存有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的分歧,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一般也是以此为基础展开。

1.受托责任学派

受托责任观的出现是公司制的发展之初和盛行之期的产物。公司制造就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委托与受托关系得到了发展。会计目标旨在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考察对所委托的资产保管和经营的情况,并如实进行记录和反映,并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给委托者,确保其权益的实现。

受托责任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会计目标定位在以恰当的方式有效记录反映报告经营者的履责情况。(2)会计信息的质量最主要特征是客观性。(3)会计计量模式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而对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持有异议。(4)会计人员的功能上,主要是从委托人利益出发,提供经营者履责的信息,同时在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担当公正的第三人角色。受托责任在企业法人治理中广泛存在,会计报告反映经营者履责情况是应有之义。但是该理论确实存在以下难以回避的不足:(1)在会计体系上,特别重视会计系统和制度的完整性,这样使得目标的追求不是很清晰,一旦反思发生的问题和如何改进时,又会陷于主次不清楚观点难以统一的尴尬。(2)在会计处理上,强调信息的客观性,因此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这样容易忽视经济环境、市场的变化,弱化会计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容易养成墨守成规。(3)在会计信息方面,强调委托人的知情权,忽略其他主体的信息需求,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信息的完善。

2.决策有用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是基于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日益扩大为背景发展而来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占主导地位,此时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更突出表现为委托和受托双方都是凭借委托的资本才建立起这种的关系网络,并非直接建立,双方关系不明朗。会计信息使用的对象除了目前的所有者,还可能是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或者是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等其他群体。这些人除了凭借当前企业的经营情况来决断企业的实力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企业未来的经营项目来评判整个企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前景,所以这就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公告中,将会计目标确定为: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这类信息应是全面的。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这些资源和对它们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这一结论体现了决策有用学派的基本观点,即:(1)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投资决策的有用信息。强调信息的有用性关联性。(2)会计确认方面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3)在会计计量上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4)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不存在对某种报表的特殊偏爱。

但是决策有用学派也存在致命的缺陷:(1)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分析,决策有用论只关注债权人、投资人需求主体的需求,强调会计的功能是服务于决策,但有些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并非是决策。(2)从会计信息的作用看,会计本质是以投入产出、成本收益原则为框架,人们只能对成本进行控制与计量,对收益难以掌控。即使会计提供了关于未来的信息,其作用也容易招致质疑。

两大学派都是基于相同的社会经济背景,都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分离基础上。受托责任学派的视角是两权分离的委托关系的现实结果,决策有用学派的视角是两权分离的形成条件。两者的分歧客观存在,理论上细致深度的比较区分更多是基于研究的需要,是研究的结果。实际上两者之间并非绝对的矛盾关系,也不是相互排斥,实践中更多是相互融合共处共生,会计实务运用上更是并存并非非此即彼的择一运用。这样的评价是公允的,“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这两种观点的产生,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它们适用了当时会计发展的需要,均有相应的优缺点,且由于历史环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特征,两者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交替和重叠,表现为融合性,无所谓孰优孰劣。”[2]

二、会计目标选择与会计环境

会计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一致的,更不能轻易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划界限。我们以德国美国为例,德国总体上属于提供受托责任会计信息,美国总体上属于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一个国家会计目标的有无如何选择会受到自身的会计环境的影响,对于具体企业会计目标的运用上则是更加千差万别。

影响会计目标的外部环境因素很多,有些是决定会计目标的有无,比如政治体制以及与之伴随的经济管理模式,如果是集权式模式,企业是行政机构的附属,则不需要也不存在会计目标。如果法律及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有明确的规定,会计目标就显得清晰可识别,相反则难以统一可比较,加大理论研究的困难。如果会计理论发达、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高、社会大众的财务意识强的话,会计目标的指引作用就会鲜明,相反则难以形成合力产生强烈的现实需求。当然上述宏观的因素在具体分析时意义已经大为降低,会计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更多是受经济方面的影响。基于这样视域的研究其结果更有实际价值。一般认为制约影响会计目标的经济方面环境因素有:

1.经济管理体制,尤其是所有制结构

会计目标的出现是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但是同样是市场经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又呈现各自的特点。有比较充分的市场经济,也有国家引导型、社会引导型的市场经济之分。有些国家国有成分大,有些国家对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等。总体看来市场经济越充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偏重服务于投资者;国家主导成分多一些,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要兼顾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需要。国有企业成分越大,会计信息的核算、监督、统计等色彩就浓厚一些。

2.企业的资金来源

从企业融资的来源看,一是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二是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前者更注重企业的过往经营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资质信誉,进而决定发放贷款与否以及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等。后者更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成长机会概率,进而决定投资与否。银行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证券市场投资者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内容重点是不一致的。

3.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及投资者的结构

决策有用学派观点就是基于证券市场的发达,也就是说证券市场发达,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联系就松散,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意愿就强烈,企业的财务报告就需要满足潜在投资者的要求。同时投资者的结构也制约各自对财务信息的偏好。股权分散情况下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职业投资者,而股权集中情况下的投资者是管理型投资者。前者的投资倾向是证券市场的投资收益的金融资本,后者的投资倾向是实际控制的产业资本。在会计目标上前者是投资决策优先,后者是受托责任优先。

4.企业形式和企业经营机制

从企业形式分析,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作为企业主要形式的公司制,又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分,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别。一般而言,公司的股东数量少,股东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就直接,股东对公司的经营信息了解掌握多,同样对公司会计信息需求面就小一些,甚至不愿意向公众提供较为详细的内部信息。而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投资者远离公司经营管理,对公司的了解依赖于公司提供的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

三、会计目标的功能与实践运用

会计目标的核心问题是向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是从对立的角度给出答案:是企业所有者或者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其实真正现实经济活动管理活动绝不是为理论研究而简化的外在环境。通常看来需要会计信息的主体有:(1)企业内部。在企业内部需要了解掌握公司会计信息的主体有:公司所有者的股东、公司的决策层的董事会、公司监督层的监事会、公司经营层的经理阶层、公司各个部门、公司的普通员工等。随着经济民主管理现代化的发展,企业内部各个层级,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都应该并可以获得应有的会计信息。(2)企业外部的国家管理部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活动、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偏向于引导规划促进保障,全面精确的经济信息不可少。因此政府特别是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也是会计信息的受众。如税务、财政、统计等部门,此外还包括各类行业协会等。(3)企业外部的相关市场主体。如银行、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此外服务于市场投资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如各类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咨询机构等。(4)其他主体。如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等。

会计目标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这个问题具体的答案是难以精确的,我们只能有一些基本的原则:(1)多样化多元化的信息。不同的主体偏好不同,侧重点不同,对应要求会计信息要契合受众,只有多样多元方能满足各方主体共性需求下的个性需求。(2)有用性有效性原则。过多的信息特别是未经梳理的海量信息,实际上是信息的浪费,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讲甚至是无用的信息。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使用者需要了解的信息,不论是为投资决策,还是了解履责情况,还是信息统计等。(3)真实性原则。不论会计信息用于何种用途,首要的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做假账”、了解实情是企业外部主体最基础也是首要的要求。政府统计数据的失信于人是源于企业基础数据的不可信,证券市场的重大事件都有企业财务数据造假的身影。(4)法定性与保密性。会计信息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管理信息,会计人员应有保密的意识,不得未经审核批准擅自。同时会计信息又是国家管理部门需要掌握统计的信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还必须定期公开。因此提供会计信息首先是遵循法定性,必须提交的、必须公开的要及时充分地公开,不得隐瞒,不得偷工减料。法定之外的信息一定要遵循公司的规章,不得随意公开,以防泄露企业商业秘密。

以笔者工作为例,校办企业改制后属于国有独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或者很少有银行贷款。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相对单纯,对外主要是税务部门和统计部门,对上是学校的投资公司,对内是经营层、各个部门、有业绩核算的个人。总的会计目标是提供履责情况的信息、过往的经济活动结果的信息。

篇6

关键词:精装修工程 成本管理 建议

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国企、民营企业全面参与到房地产市场竞争,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理念、方法不一,但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收益,是房地产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而精装修工程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必然趋势,其中精装修成本管理是精装修项目管理中核心要素,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在精装修项目管理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合理管控成本,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才能在竞争中具备优势。但要做好精装修项目的成本管理,必须要求全员、全过程、全面的成本管控。

1 精装修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精装修工程成本管理是指:在精装修工程项目生产经营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纠偏、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目的在于充分动员和组织全体项目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效果的前提下,对精装修工程项目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由于精装修工程成本占建安成本的30%~35%、售价的10%-15%,因此精装修工程成本对项目投资影响重大,并且对项目的装修效果、质量、档次也颇具影响,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致力于“花小钱办大事”, 投入影响效果,在精装修项目尤其要合理管控成本,所以做好精装修工程成本管理对精装修工程项目相当重要。

公司已经重视精装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尽量实现精装修项目标准化,通过标准化实现成本节约:2009年12月16日的《关于标准化新成果的通知》中提出对大堂、样板间、走廊等设计装修配饰标准要求,2009年12月8日《住宅栏杆、空调格栅标准化操作指导书(2009版)》的通知中明确对铝合金窗、栏杆档次配置,2009年6月22日《展示样板房操作指导书》中明确对样板房精装修设计、硬装、软饰建造标准,2009年9月7日《展示样板房年度施工单位操作办法》的通知中明确样板间年度施工单位,2009年9月7日《关于严格执行集团采购项目操作程序》的通知要求精装修项目能用集团采购的必须用集团采购,2009年4月20日《关于加强2009年成本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严格落实四阶段成本目标以及加强成本管理研究工作。以上可见,精装修工程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 精装修工程成本管理的通用方法

精装修工程成本管理的通用方法:设定精装修成本目标、指导精装修设计、精装修成本测算、工程招投标、竣工结算。

2.1设定精装修成本目标、指导精装修设计

在成本管理中,精装修工程与一般工程具有相同属性,先设定成本目标,指导精装修设计,在成本目标范围内实现精装修设计价值最大化,力求处理好装修成果和成本的对立统一,找出效果和成本的最佳比值,实现价值工程最优化。突出装修亮点,并对设计单位设定限额设计标准。

2.2精装修成本测算

精装修成本测算就是根据精装修设计方案、初设、施工图设计成果,不断测算精装修造价是否在成本目标范围内,并不断修正精装修设计、合理选择应用材料,在保证产品质量、档次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效果统一。

2.3工程招投标、竣工结算

工程招投标、竣工结算是精装修工程过程管理成本控制方式,在成本目标范围内,通过招投标、竞价,实现节约成本。

3标杆企业精装修成本管理方法

3.1 星河湾精装修成本管理方法

3.1.1材料甲供为主

星河湾精装修项目的样板间较多,主要是欧洲新古典风格,以台湾设计师邱德光为代表,厚重,材料以石材为主,视觉冲击力强,材料考究,大量使用进口石材和马赛克,拼花图案运用较多,样式新颖、精装修豪华,材料堆砌程度较高,精装细节和质量较好,是房地产精装修项目的标杆。但星河湾项目的主要材料:石材、木饰面甲供,由装修单位提供尺寸、工程量,由开发商自己的材料工厂供货,生产出的产品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因此星河湾项目装修风格不仅外界不能复制,并且还能节省成本、保证品质。

3.1.2 战略施工单位

星河湾的精装修由于施工难度高、工期长,对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要求非常高,因此精装修施工单位基本都是战略协议单位,精装修施工单位按协议利润、固定费率,类似包清工方式承包精装修工程。战略施工单位不仅能保证品质,而且成本合理、可控。

3.2 绿城精装修成本管理方法

3.2.1户型类似、装修风格一样、各大城市复制

绿城精装修项目与星河湾的精装修项目同样注重精装修、园林工程的精致程度,并且绿城精装修项目外装修、室内户型、精装修风格相仿,室内精装修主要是美式新古典与现代手法结合的风格,以BLD设计事务所为代表,户内空间交通流线设计合理、紧凑;石材使用适度,不超过三种颜色,注重石材表面肌理的处理;木质贴皮恰当使用,提高稳重感和温馨感。绿城精装修项目通过各大城市大量复制,并且主要材料集团采购,不仅户型获得广大认可、装修保证品质、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节省大量成本,导致拥有一批忠诚客户追随各大城市楼盘。

3.2.2自有装修施工单位

绿城自有精装修、园林施工单位,材料主要通过集团采购方式购买,不仅能保证材料、施工品质,而且降低了成本。

3.3 精装修标杆企业成本管理方法

3.3.1 准确定位

精装修项目产品定位很重要,要在营销对产品做市场定位分析后,对比各区域精装修楼盘交楼标准,调查对比精装修楼盘优缺点分析后,准确定位楼盘的精装修标准。

3.3.2 产品标准化

精装修项目产品标准化,室内户型、精装修风格、装修材料基本一致,使得装修材料标准化,通过集团采购、或则自身生产(如果有条件的话)的方式,供应装修材料;并且装修施工单位是战略协议单位、或则自有,不仅能保证材料、施工品质,而且降低成本。精装修项目产品标准化将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3.3 客户敏感点分析

精装修工程成本要对客户关注的地方重点投入,关注度不高的地方可以仅做基本配置,“好钢用在刀刃上”,要在大堂、电梯厅、走廊、会所、客厅、厨房卫生间重点配置,提升亮点,而其他区域可以在保证风格基础上、简约化基本配置,避免功能过剩,没有亮点,要更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4 提升精装修工程成本管理能力建议

4.1 精装修样板先行

精装修样板要先行,展示样板间是为提前销售服务的,而对于精装修工程来说,实体交楼样板间才有意义,实体样板间要尽量在实楼做,将设计、施工工艺造成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来,避免后期大量装修时发生大规模返工、出现装修不合理情况。实体样板间不仅能反应设计是否合理、成本是否可控、营销承诺是否切实,而且能指导精装修施工、为批量工程装修做查漏补缺所用,并通过营销实体感受,对样板间装修效果进行反馈,整理客户的感受和意见,为交楼提前准备预案,避免交楼时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

4.2 装修风格尽量简约、要突出亮点

简约式装修风格不仅市场化接受程度高,给客户留的自由发挥空间大,而且装修易于施工,但要突出亮点。精装修工程成本要对客户关注的地方重点投入,在大堂、电梯厅、走廊、会所、客厅、厨房卫生间重点配置,室内设计突出几个亮点,而其他区域可以在保证风格基础上、简约化基本配置,避免功能过剩、而没有亮点,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节约成本。

4.3 设计尽早介入、探讨精装产品标准化、先平面后立面再园林的设计模式

精装设计要尽早介入,在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确定时,精装修设计就要介入,避免后期为满足精装效果造成大量拆改,导致后期成本增加;选用的硬装材料种类不宜多,在考虑装修效果的同时,少用稀缺材料,为施工和采购降低难度,同时施工做法尽量要简单、成熟,避免因考虑不周,导致施工过程中更改,以耽误工期、耗费成本为代价,造成后期成本增加。

探讨精装产品标准化:室内户型、精装修风格、装修材料基本一致,标准化装修材料可通过集团采购、区域采购的方式供应,不仅能保证品质,而且降低成本。并且标准化产品还能够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设计变更。

探讨先平面后立面再园林的户型优化、外立面新颖、与园林风格统一的设计模式,突破先立面后平面再园林的外立面一定、户型跟着立面走(不走也得走)、园林风格不一定与立面协调的设计模式。

这样一旦形成:先平面后立面再园林的精装标准化产品,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空前加强。

4.4 加强集团采购、区域采购、培养战略精装修施工单位

集团采购、区域采购是保证精装修工程项目材料品质、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项目将与装修效果、档次有关的入户门、地板、衣柜、橱柜、电器甲分包,洁具、龙头、锁具甲供,其中入户门、橱柜、电器、洁具、龙头、锁具均为区域采购,另外涂料、开关面板、空调、内墙砖选用集团采购。集团采购、区域采购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能控制产品质量,保证装修效果,而且还能满足不同项目的档次需求。在精装修工程项目材料供应上,集团采购、区域采购项目还要加强,如木地板、衣柜。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体系,并增加过程评价及后期评价,通过淘汰、引进机制引进精装修工程战略合作伙伴,根据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及办法,对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培养及管理。

4.5 过程管理是保证装修品质的关键

过程管理涉及到对计划、进度、质量、工序、成品保护的管理,相对于工序和成品保护,计划、进度、质量管理容易的多。

工序管理难点在于施工单位多,协调耗费精力大,如在总包招标时,一般将地面、墙面、顶棚抹灰找平纳入总包范围,而总包工程对于墙面、顶棚抹灰找平验收规范标准比精装修抹灰找平要求低,导致精装修单位还需要对于总包单位施工的墙面、顶棚抹灰部分剔除,重新规方找平,局部还要做木龙骨、石膏板找平,因此在总包招标时应将墙面、顶棚抹灰找平纳入精装修施工范围。另在精装修施工吊顶前,空调设备、管道应已就位,因此空调施工单位至少提前一月进场;在精装修施工墙面前,总包单位的防水、垫层,地板采暖都应施工完毕,冬季时,门窗单位先安上窗体玻璃,室内能供暖,保证面层材料施工温度要求。

成品保护是精装修工程施工管理的难题,由于在一个作业面上,很多施工单位同时作业,难免出现成品破坏后无法找追究到责任单位的情况,因此成品保护必须得投入更多人力,将成品保护纳入奖惩措施,由精装修施工单位负责精装修成品的统一保护,各单位施工完毕验收后移交精装修施工单位负责管理,由精装修施工单位对地板、衣柜、橱柜、电器等甲分包单位成品的统一保护,并详细记录施工进出情况,一旦成品破坏后可追溯相应的单位。

可见工序、成品保护管理是精装修工程过程管理的重点,做好工序、成品保护管理就能保证装修品质。

4.6加强精装修工程成本学习研究

我们公司精装修工程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从设计能力、工程管控能力、成本管理能力都没有形成标准化,一个项目一种办法,没有形成集中优势,与星河湾、绿城相比还有差距,需要加强与好的精装项目、同行、尤其是星河湾、绿城之类的精装龙头企业交流,借鉴推广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

篇7

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税收征管改革同其他任何一项改革一样,总是需要不断完善的。目前征管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机构设置和内部分工欠合理,对纳税户缺乏有效的动态控管,管理相对薄弱,进而导致征管查链条脱节、计算机依托职能难以完全奏效、税务稽查基本未能实现原定目标。

(一)管理被动,基础不实

目前的征管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由管户变为管事,往往因更多地强调为纳税人服务和加强稽查而忽略了对纳税户的日常管理,税务机关有些承诺服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以牺牲管理为代价的,放弃了必要的检查、执法职责。一些地方经济形势较好,经济发展较快,收入任务完成相对较为轻松,从而也掩盖了征管中一些漏洞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征收人员与纳税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税源监控管理乏力,基本上处于被动受理的状态,只是坐在办税服务厅依据纳税人申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征税,企业申报什么就受理什么、申报多少就受理多少,基本上收的是“自来税”。管事与管户脱节,导致基础资料不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对纳税人申报的基本资料是否完整和准确没有进行核实,也无法进行核实,税收基础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由于征收和管理基本上都是柜台式服务,税务机关与企业日常联系断档,征收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纳税人的户籍资料缺乏动态的跟踪调查,管理只是被动接受资料,没有控制税源的有效手段,一些地方通过停供发票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目前审核评税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对纳税人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很少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难以发现纳税人申报中存在的问题。税务管理人员不掌握纳税企业的实情,在征管过程中不能随时发现问题,税务机关不能掌握收入主动权,对纳税人的控管难以到位,从而导致漏征漏管户增多,出现较多的零申报、失踪户、漏管户,助长了偷逃税的蔓延。

(二)分工过细,协作不够,衔接不畅,忙闲不均

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分工,分权制衡,有利于提高效能,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在目前情况下,单独就某一项业务来看,工作效率也确有提高。但由于目前三大系列职能分工还没有完全理顺,存在协作不够、衔接不畅的问题。税收管理的职能分解到征管查不同的机构,机构间职责范围难以划分清楚,有些工作交叉重叠,有些又相互脱节,征收环节与管理环节职责既独立又交叉,职责界定划分有一定困难,征管查3个环节之间协调配合能力弱,信息传递不畅。管理环节的信息不是进行加工分析后及时、准确传递到征收环节,而是原封不动地将所受理的资料反馈给征收环节;征收环节也未及时准确传递到稽查环节,相互衔接不够。征、管、查分离的原意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稽查,实践中却变成征管与稽查相互脱节,征收环节录入的基础数据、资料不完整,不足以作为稽查选案的依据;而稽查查出的问题,责令调整账面留抵税款,往往也由于与征管脱节而导致征、管、查3个环节均未对调账事项进行督促检查,造成税收流失。

现行机构设置和内部岗责分工与改革前相比,内部制约有所强化,但由于分工过细,效能也有所降低。办事程序增多,一方面使纳税企业办税需到几个窗口,另一方面也使税务机关工作量增大,每个分局都觉得很忙。与分工过细相联系,征收与管理主要忙于事务性工作,未能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征收与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虽越来越规范,但由于缺乏“管户”的要素,规范却不实用,工作量增加较多。征收与管理的不少工作流于形式,责任不明,征管不到位,存在漏征漏管问题。一般纳税人年检工作量大,多的地方每月年检达400来户,且集中在中下旬,工作不可能深入,由于年审不严格,这项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发票购销工作量太大,纳税人在办税相对集中的时间购买发票有时需排队等候;税务机关在发票验旧售新时只是审查是否用完、开具是否规范、是否单页填写等表面错误,至于已开具的发票是否已做账计算销项税金则未审核,未能整体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因而也就不可能发现虚开、代开等问题。

分工过细、缺乏协作,必然导致忙闲不均,包括不同人之间的忙闲不均和同一个人不同时段的忙闲不均。一个人只做自己份内事情而不管别人的事情,结果同量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员。

(三)信息不真,依托不住

现行征管模式依托计算机进行税收管理,而计算机的运用是以信息准确、全面为基础的,涉税信息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按理应该成为整个征管活动的基础。管理分局相当于信息中心,前承征收分局,后联稽查分局,办理税务登记等管理事项按理应深入企业调查核实所附资料是否属实后方能审批,目前由于人手少,征收分局和管理分局的窗口服务实际上是登记制而非审核制,企业申报的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很成问题。企业发生变更事项,一些重要事项如法人代表变更、经营地址变化等有时会来办理变更登记,其他信息发生变化则往往不来变更,导致信息不准;有的企业几年都不来换证、年检;有的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后,只是停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已发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未下户清理,也难以清理;有的企业需要发票时才到税务机关联系申购,平时很少与税务机关打交道,企业通信地址变化后就失去了联系,税务机关无法调查,税务机关与企业的联系只能通过登报、公告等形式,缺乏一对一的税企联系。税务机关征税与纳税企业逃税构成一种博奔关系,在税收征管基础不实、纳税人的准确信息不为税务机关所掌握的情况下,税务机关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博奔时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税务机关的信息数据目前采用手工输入微机的办法,原本就不完备、不准确的资料在手工输入时又可能发生错误。计算机内的信息既有录入员手工输入的错误,也有企业申报不实的错误,信息资料可信程度不高。信息失真和不全,计算机的依托作用也就难以发挥出来,存在“依托不住”的问题。事实上,目前计算机应用水平仅停留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以及税收会计核算,只用于录入、输出、开票等浅表层次,多数地方的计算机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对经济税源的严密监控和对涉税资料的收集整理,其管理功能、分析功能、数据处理和交换功能、监控功能远末发挥出来,有的地方完全将计算机作为备查档案的存储工具,计算机使用后变成两套资料、两份工作,增加了一份额外的工作量。

(四)为纳税人服务不到位

现行税收征管模式既有缺乏管理对象、税源不清楚问题,也有少数办事环节不健全、部分服务承诺得不到落实、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税务机关不了解真实税源,纳税企业不了解税收法规。税务机关的优质服务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表面的微笑迎送上,没有从实质上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各地征收比较集中,一些地方由于征收和管理分离以及各自内部分工过于专业化,纳税人为解决涉税问题往往要跑不同的科室,给纳税人办税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一些地方目前未设专人负责税务咨询业务,纳税人对此有意见。税收政策咨询分散在征收分局和管理分局各科室,既增加了各科室的工作量,企业也觉得不方便,企业对政策变化不能及时了解。企业反映,通过上网(中国税收咨询网)了解政策,信息往往滞后1-2个月,解决的办法可以在办税服务厅设咨询服务台安排专人答疑;设专线电话负责税收政策咨询;出税务旬刊(每10天一期):设立网址,及时最新税收政策,进一步帮助纳税人准确处理税务事项。一些企业反映自身缺乏甄别具体税收政策是否适用本企业的能力,需要税务机关给予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要求基层税务机关将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及时向上级反映,为企业排忧解难。总而言之,对纳税人的服务水平、质量、深度都存在不少欠缺。

(五)重点稽查和日常检查不能实现预期目标

现行征管模式强调重点稽查、以查促管,实际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征收和管理受理的资料可信程度低。目前征收、管理都实行窗口式服务,对企业动态资料掌握不及时,对企业静态资料了解不全面,对纳税户底数掌握不清,稽查选案软件虽然设置了销售额、税负率、连续数月税负畸低等许多参数,但由于基础资料失真、不全,不能有针对性地选案查案,稽查选案缺乏准确性,主要采用人工选案方法,稽查能否有的放矢查到点子上,基本上取决于稽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素质。二是稽查脱离了征收与管理系列,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应付专案检查,上半年忙检查结算,下半年忙专项稽查,此外还要受理大量的举报案件和应付外地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无法进行日常稽查和针对重点税源企业开展稽查,通过稽查来促进企业正常申报在目前没有做到。三是稽查人员没有实行分类管理、划片稽查、专业稽查,对不同的行业没有实行稽查人员相对固定化、专业化。稽查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熟悉,对企业的成本消耗定额不了解,只能对一些不很复杂的行业实行稽查。管理环节的检查也是浮在面上,仅就票面、账面进行审核,只是审查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是否规范、有无漏项、金额抬头、“¥”“圈”关门是否正确,而事实上近年来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手段日趋复杂,真正的问题主要出在真票假开上,需要审查资金有无支付、需要盘点库存货物是否实际存在。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被稽查出问题的风险,久而久之势必会助长纳税人的偷逃税心理。

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需要着力处理好几个主要关系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必须解决当前税收征管实践中存在的协作不够、控管乏力、信息失真、稽查低效、服务欠缺等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正确处理好税收征管中的几个主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收征管改革

征收管理的目的是贯彻执行税法和规章,征管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志是税法或规章与实际的税未征收是否一致,税法是不是得到完全准确贯彻执行,是衡量征管改革成败和效率高低的主要标志。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既要朝着这一基本目标积极迈进,又要考虑现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在巩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面向未来、积极改革的原则,又要坚持立足现实、相对稳定的原则。

过去由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执法随意,依情依权而不依法,不能做到税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旧的征管模式的最大弊端。而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后,以规范的税收专业化分工管事制度代替专管员管户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从而为依法治税和实现征管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征管改革的模式大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当然,这一新模式运行时间还比较短,配套条件(包括税务人员素质、社会环境、软硬件设施)还跟不上,致使新模式在运行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存在某些局部的不完善和一些错失就否定整个改革成果。新征管模式抓住了根本,如果所存在的非根本性问题能够通过深化改革,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解决,那么这一模式就是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应当对新模式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要敢于并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加以克服,面向未来,积极创新,使改革具有前瞻性。

但是,征管改革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外涉及广大纳税人,对内事关所有税务人员,模式一旦确定,应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要避免因模式变动过于频繁而造成税务人员人心不稳、纳税企业无所适从。对征管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但要全面分析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在采取措施加以改革的同时,从全局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逐步解决,而不是推倒重建。

(二)正确处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协作,避免忙闲不均

在深化征管改革的过程中,要按照管理学的基本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明确,同一业务的不同环节应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的岗位,以保证岗位间的相互制约。与此同时,要建立岗位之间的协作机制,面向纳税人的岗位可推行综合岗位,一人多岗,同时处理多种业务,以方便纳税人。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应当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可以将目前征收环节和管理环节不需下户调查、只是受理服务的窗口业务归并合一,成立征收服务分局(名称可进一步斟酌),设立六大类型服务与管理窗口,受理税务登记、申报征收、发票管理、违章处理、政策咨询以及其他涉税事项。每一类型的窗口不过于细分具体的办事环节,但应根据该类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合理设置多个服务岗位,既有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责任制,又有在遇到集中办税事项时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灵活性。避免出现税务人员忙闲不均和纳税人较长时间排队办税的现象。

(三)正确处理管户与管事、管税的关系,强化税源控管

税源监控作为全部税收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全过程。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税源的规模和分布情况,不能及时掌握纳税人经营情况、经营方式、核算方式和税源变化情况。我们的征管工作就会出现极大的盲目性。国税系统主要承担流转税的征管任务,以企业纳税人为主,税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税务机关选派人员对重点税源实行长期跟踪监督、专业化管理,才能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何强化事前管理,变被动收税为主动管税,使税务人员自觉加强对纳税户纳税情况的跟踪管理,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变动情况和纳税情况,在纳税出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开展调查和催报催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有多种模式,可通过在征收、管理、稽查系列内部分工增加“户管”职责(如深圳市地税模式);可通过按地域设立分局专门从事对纳税户的管理和检查(如南京市国税模式)。管事与管户有机结合,通过采取分类管理、划片巡查,加强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解决税务机关对企业信息不了解的问题,对取消专管员制度后形成的管理真空进行弥合,可以说是对传统专管员管户制度的“否定之否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制度与专管员管户制度有相似之处,片管员、户籍管理员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专管员的实质,时间一长则难以克服片管员与纳税人“合谋”寻租行为。税源的控管与日常稽查既要注意信息的衔接,也要注意分散稽查权力,发挥制约机制,实现分工制衡,同时也要注意工作轮换,避免重蹈专管员固定管户的老路。

(四)正确处理计算机使用与发挥管理主体的主动性之间的关系,提高计算机使用效能

任何有效的管理都必须建立在全面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新的征管模式以计算机为依托,就是以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这种依托的可靠性取决于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如果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那么计算机就不能起到依托作用,就不能节约时间和减轻劳动量,反而会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时间浪费及人力浪费。因为如果数据不准确,要么信息系统实际上无法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要么在以后使用数据时需逐次进行数据准确性的甄别、选择,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何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全面准确,如何在数据采集时就做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是今后征管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计算机的采用及其网络化对提高税收管理的速度和质量有重要作用,这毫无异议。但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征管改革实践证明,计算机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不能以为有了计算机,税收征管中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必须重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动性,解决信息不准确、不完整问题。

对于纳税人申报资料不实的问题,要通过加强对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加以克服。这就要设立专门从事税源控管的机构,实行地段包干或行业管理,责任到人,掌握税源和纳税申报情况,加强税源企业的跟踪管理,实行一户一档,变被动收税为主动监管,提高纳税申报率和申报准确率;实行片管、段管或行业专业化管理的税源控管方式,以全面补充、纠正纳税户申报的信息资料;加强征管资料档案化管理,加强对税源的调查、分析、预测、管理和监控;坚持“谁受理收集谁整理归档”的征管资料归档分工原则,及时、准确地将纳税人申报的资料和税收控管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录入计算机,便于征收、控管、稽查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使用。

对于人工录入造成错误的问题,要着眼于改变人工录入的做法,从技术上设计出能“原汁原味”、快速准确地录入纳税人申报资料的办法,尽量不采用人工输入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目前涉及全部纳税人的数据主要有申报信息、财务报表信息、发票购买与使用、抵扣方面的信息,要尽量减少人工采集数据的比重。就申报信息来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申报或其他只需申报较少数据项的税种,可以采用电话申报的方式:对需输入数据项较多的申报,可以采用互联网申报,也可以由税务机关开发简单的输入程序,让纳税人在自己的计算机中输入相应的数据,再使用申报磁盘的方式申报,或采用机械化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如采用光电扫描识别的方法,或公布各税种的申报数据格式,要求纳税人按此格式申报电子数据文件(可以通过磁盘或计算机网络提交)。对财务报表信息、发票购买与使用、抵扣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采集。与此同时,建立必要的事后复核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在重要业务操作中实行对账制度,在所有业务操作(或大部分业务操作)中建立每日核对工作日志的制度。与税款有关的业务均应进入税收会计核算体系中,税款的入库要与国库对账,要定期与纳税人进行有关应征税款、入库税款等内容的对账,发票销售也要实行对账制度。

(五)正确处理纳税人主动申报与加强税务稽查的关系,提高税务稽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纳税人自觉主动、在集中地点申报是征管改革的最大成效,对于理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关系,方便纳税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征纳关系有重要意义,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基础,这一做法要坚持。但如果缺少通过有效的日常检查和重点稽查所形成的核实机制,受经济利益驱动,纳税人自己申报的资料很难做到准确。正确处理日常检查和重点稽查的关系,要求重视日常检查。过去的征管模式偏重于税收稽查而忽视日常税收管理,强化税源控管工作后,要防止放松稽查的倾向。在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基础的模式下,以查促管是保证纳税人如实申报的重要手段,税务稽查始终都是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税务稽查主要忙于专项检查,日常稽查没有真正发挥以查促管作用,未结合征管的基础资料进行选案稽查,而且检查多浮在面上,稽查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可能出现的逃税漏洞不清楚,稽查效果不佳。在征收、管理环节加强对税源的控管后,征管基础资料准确性、完整性的提高为稽查准确选案创造了条件,稽查的重点应转到日常稽查上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税务稽查以查促管的作用,应加大重点税源的稽查力度,对一般纳税企业应根据管理和征管环节有关信息资料进行选案稽查,外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协查可由负责税源动态控管的部门承担。为了提高稽查的质量,有必要对税务稽查分工实行相对专业化,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长期负责某一行业或地段的纳税企业,使税务稽查人员成为某一类纳税企业的查账行家,全面了解纳税人的深层次问题,掌握足够、准确、及时的信息。使税务稽查有的放矢,避免稽查的盲目性。

(六)正确处理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优化税收服务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纳税人具有自觉主动地遵照税法、依法纳税的义务,同时也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各项公民权利,如有权了解税收法律、政策,对其中不明确之处有权要求税务机关给予明确解答;对证税人员的涉税决定,纳税人有权要求复议直至提起诉讼;纳税人有权通过其民意代表或社会舆论工具揭发征税人员构私舞弊、侵害纳税人权益的行为。与此相对应,税务机关有责任或义务向纳税人宣传税法、政策,解答疑问;在进行征税时有责任让纳税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不履行或拒绝履行纳税义务的后果;对纳税人的复议申请必须给予答复,对起诉要以平等的身份应诉,税务机关对自己造成的失误要承担经济责任,比如对多收的税款不仅要退还而且要支付利息。同时,税务机关作为国家执法机关也享有法律赋予的强制执法权,对纳税人拒绝履行纳税义务进行偷税甚至抗税的行为具有有效的处置权。关于实现优化服务的目标,目前纳税入反映较为迫切的是解答政策疑难问题。大中城市可考虑在市局设立类似于110这样的税收政策总咨询中心,由各业务处室派员轮流值班,接受纳税人有关税收政策的咨询、对普遍性的问题要出版旬刊(最好是网络电子版)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纳税人,提高服务质量,对提高税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帮助,他们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才能回答纳税人的问题,因而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业务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三、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几种思路

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较长时期都是束缚于征收、管理与稽查之间相互制约的思路上,普遍存在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强化税收管理方面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或改变机构设置,或调整机构内部分工,重点解决管理环节薄弱的问题。为了克服现行征管模式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正确处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中的几个主要关系,笔者认为,总结分析各地征管改革模式的利弊得失,有如下几种思路可供选择参考。

(一)征管查专业化分工,税源监控职能一分为三

按照这一思路,机构设置的总体格局为设立征收局、管理局、稽查局,根据情况可考虑增设涉外税务管理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局,将征管查三大系列的工作重心转向强化税源控管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坚持管事与管户结合。加强基础管理。目前深圳市地税局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在管理局、征收局、稽查局内部分别增设具有“管户”性质的科室加强税源的控管,并根据税源控管的职责分解收入任务考核指标。具体来说,对无证经营户和已办税务登记而不申报或逾期申报、虚假申报、零申报、异常申报的个体户由征收分局管理科负责控管和查处,着重强化管理职能,负责所辖纳税户的征收以及检查管理职责,并由征收局承担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体户和零散税收的税收征收任务。对已办各种经营证照而未办税务登记证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管理局稽查科负责控管和查处,管理局着重强化巡查职能,充实调查科调查力量。对已办税务登记证而不申报或逾期申报、虚假申报、零申报、异常申报或失踪以及有拖欠税款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稽查局负责控管和查处,着重强化户籍管理职能,并由稽查局承担相应区域企业、事业单位的税收征收任务,稽查局各业务科采取行业管理或划片管理、以查促管、以管促收、管查结合的控管方式,强化税收征管手段。

这一思路适合在少数征管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试点推行,对于专业化分工已经比较彻底的地方,推行这一模式不涉及机构调整,符合相对稳定原则,可以避免重新设置机构涉及权力再分配问题,人动范围限制在最小范围,实行起来最简单。税收征管模式增加分类管理、划片巡查的内容,既有别于过去的专管员固定管户制度,又能有效解决目前因责任不明而产生的对纳税户疏于管理、税源状况不清的问题,强化专业化原则得到一定程度的贯彻。但缺点是各局都承担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检查工作和收入任务,分工不十分明确,会加大市局对各职能分局的协调难度;各系列一线管理人员的权利扩大,管与查之间的协调与制约以及廉政监督机制会削弱;三个系列之间按企业税源类型界定控管职责,各系列所辖税源均遍及全市,涉及地域范围广,控管难度相对较大,各系列对具体的纳税企业也可能由于在界定时出现分歧而导致漏征漏管或多个系列重复巡查控管某一户企业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烦扰;优化为纳税人服务的原则难以得到贯彻;由于分工模糊,信息采集和处理分散进行,会造成信息集中的困难,信息准确原则很难实施。

(二)征管查专业化分工,管理细化,强化服务

这一模式也是构建征收局、管理局、稽查局、涉外税务管理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局的总体格局,但征收局、管理局和稽查局的职能与第一种模式有较大不同。将过去管理局的所有窗口服务职能合并到征收局,征收局在现有的业务中增加发票销售等业务。将过去征收局的税源监控业务、税收管理业务、中心税务所业务并入管理局,管理局按区下设若干分局,实行属地管理,承担对地域内企业专业化管理,对大中型企业按行业设置管理岗位,对小型企业和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小规模合伙企业按片设置管理岗位,并承担现有管理局的其他业务。稽查局按行业大类设置业务岗位,适当减少人员,将日常稽查、发票协查、日常举报稽查职能划给管理局的各分局,稽查局承担重大案件的处理、各分局交来的疑难案件的处理,建立科学的稽查选案程序,对重点税源进行规律性的稽查,对纳税人申报不实起威慑作用。建立税务咨询中心,全面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咨询中心可按“专家会诊”和日常咨询相结合的办法组建;设立专门咨询录音电话,上班时间由专门人员值班解答或记录,下班时间开通语音电话,一般性政策问题、办税程序和手续等问题,可由咨询员当场解答,解答不了的,要记录并反馈;每周规定时间(如3个或4个单位时间),解答政策咨询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带普遍性的问题可通过办旬刊的方式书面答复,旬刊逐步实行电子网络化;咨询工作由市局各业务处室(包括流转税处、所得税处、涉外税政处、征管处、进出口管理局、办公室)派员承担,日常总咨询电话设在办公室,各直属局及其分局也相应完善咨询服务工作,与市局联网配合;监察室负责受理涉及税务人员的违规举报。完善信息输入方法,由人工录入改为机器输入。

该思路的主要优点在于征管查专业化分工的格局基本不变,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征管改革的总体部署,保持并完善了集中征收的办法,坚持了面向未来、积极改革原则;在专业化分工比较彻底的地方推行这一模式,由于机构调整的范围不大,不会造成大的工作波动,可保持机构的相对稳定:通过调整管理局、征收局、稽查局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分工,将对纳税人的窗口服务交由一个局负责,通过设立综合服务岗位,一人多岗,有利于减少人员以充实税源控管第一线,也可解决忙闲不均问题,有利于缩短办税时间,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在管理局内按区设置若干分局,实行属地管理,按行业或按地段设岗,可使强化专业化管理原则得到贯彻,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疏于管理问题,使税收征管模式既具有前瞻性又适应当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使管事与“管户”、管税得到两优结合,按区设置分局也有利于加强与区级政府的联系,争取区级政府对税收工作的支持;通过设置咨询机构,可全面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这一思路也为将来进一步改革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运行无效,也容易恢复企业集中管理、个体分散管理的做法。这一思路的缺点是将来的征收局全面承担窗口业务,工作时间固定、工作事务多;而管理局、稽查局面对纳税人,任务弹性大,在人员安排时,多数人不愿意选择征收局,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专业化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轮岗制度。

(三)内外有别,管查合一,按区设局,集中征收

这一模式是设立涉外税务管理局,将目前管理局所有的窗口服务划归征收局,征收局只承担对纳税人的窗口服务、档案管理、统计信息管理、税款征收,将中心税务所划入各区管理局。征收局通过在市区设置中心申报大厅和若干办税服务厅实行集中征收,分别固定受理若干区局所辖纳税户的税款申报缴纳业务,并承办主要的柜台式受理服务业务,设置六大服务窗口,即税务登记类窗口、申报征收类窗口、发票管理类窗口、违章处理类窗口、咨询服务窗口、其他涉税事项窗口,分别受理相关涉税业务,负责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服务性管理工作,对市区征管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将来逐步实现全市范围的“通城办税”,即可在任何办税服务点来处理税收事宜,类似银行的通存通兑,全面方便纳税人。按区设立三个管理局,实行属地管理,主要承担税源监控职能。

这一思路的优点是将柜台式征管受理业务与税源动态控管业务相分离,有利于明确管理责任,解决征管机构设置相对集中与经济税源比较分散的矛盾。在市区集中征收模式形成后,市区按地域范围设置的若干直属分局,职能转换为动态管理和税务检查,以对纳税户的动态监控管理、管理性稽核、税务稽查和个体零散税收征管为主,同时承担税收征收任务的职责。在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模式下,税收收入任务完成得好坏与税务机关对税源控管和稽查有直接关系,把税务机关的管查业务与柜台受理业务分离,按区设局负责税源控管与检查,可以加强对辖区内税源尤其是重点税源户的跟踪管理和监控分析,及时掌握重点税源户的生产经营状况、税源动态变化和收入进度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收入有利于解决淡化责任的问题。按区设局也有利于争取当地政府对税收工作的支持。管查同局,将税源控管与稽查设在同一局内,日常稽查的针对性较强,因为管理环节的许多信息并不完全能转化为计算机资料,在计算机不能作为依托而只能作为手段的情况下,稽查局完全独立容易造成管理信息的浪费,以区设局的机制使管理与稽查有了直接的联系,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该模式最大的缺陷在于各区局集管理权与稽查权于一身,权力过分集中,如果内部管理与稽查的分工制约机制不严格、规范,则容易产生专管员制度下的种种弊端。这一模式的另一个缺陷是征收局与各区局之间存在业务交叉,分别承担一部分管理业务,尽管原则上征收局承担受理窗口服务性管理事项,各区局负责税源动态控管工作,但不少管理事项涉及两个局之间的衔接,如按区设置的若干直属分局负责登记、变更、换证等事项的清查和督办,其信息需反馈给征收局具体办理,衔接不好容易产生征管漏洞。这一模式也不完全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防止设置综合性的区分局和坚持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改革方向。对于已经实行专业化分工比较彻底的地方来说,实行这一模式由于存在税务人员大规模重新调配问题,涉及过多的人事调整,且要将运行不久的模式重新推倒重建,不符合相对稳定原则,会造成相当大的副作用,从而影响工作。

(四)内外统一,管查合一,按区设局,集中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