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成果转化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

篇1

关键词 艺术院校 科研成果转化 教学实践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0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art colle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t institutions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social practice in a timely manner in terms of personnel servi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art college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Art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in art colleg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value, development status, education strategy to explore, for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learn diligently.

Key words art colleg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eaching practice;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当前艺术院校科研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够有效提高当前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升科技研发效益,因此具有重要的生产作用和价值含义。为了提高高校科研教育的能动性,艺术院校要针对人才服务、学科建设、科研发展等方面,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在整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课题,逐步增加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力度。将科研学术理论更好地指引现实生活,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科学等元素增加动力。同时,在整体教育流程上,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区域性教学实践对地区的发展作用,以及对艺术专业的科研成效,进一步提高艺术院校的业务管理能力。基于艺术院校科研转化成果的重要性,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力求建立一个人文意识和形态意识相互融合的创新领域。

1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价值内涵

从总体上说,艺术院校的科技研究成果表现在方方面面,它包括文学艺术、美术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俗艺术等等。为了提高科学技术探究的推动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艺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发展上进行深入的探究,确保最终的教学探究成果能够符合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设计发展领域。

同时,艺术教育科研成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激励教学工作、强化科研成果的多项任务,是艺术教学工作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凝聚。从理论上说,通过专业论文、课题立项、教育成果等方面,能够提升科研实力。从实践上说,通过教育产业的构建,能够增进教育产品、实践技艺、就业技能的提升,从而为艺术院校的教学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

2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

从全国的发展趋势上看,当前教育内容中,大部分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都存在着“孵化较低”的发展现状。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统计,在全国高校教育科研范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尚未达到30%。其中,这些不同的教育理论服务、指导教育实践将科研教学的转化渗透在一线教学中。这也使艺术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一度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亟待相关教学工作者建立一个一线教学的发展体系,促使教育形式部门要不断更新工作理念,使艺术院校教育工作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以四川省音乐学院为例,在2011~2013年的高校课程成果的转换情况中,仅2013年,转化成果为127.5万,三年间成果转化的总金额为219.5万。截止到2013年12月,艺术科技成果的转化总额达到了254%。其中,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数目,均有所体现,但也呈现出师资投入缓慢、转化经济效果较小的现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服务都直接体现着艺术院校的发展问题。为了培养艺术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学校科研经费上,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及时将实际的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经济效果,从而进行学术创建、决策理论、艺术探究等人文特点的深化。

3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问题

在艺术院校教育活动中,科研系统的构建和转化具有鲜明的时间性、地域性和发展性。在基础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广大教育科研人员要在艺术理论、人文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究,并针对教学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1)艺术科研成果的转化成果较为单一。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提高了对精神文化产业的关注度。这对于全国各大艺术科研高校来说,无疑具备了鲜明的发展优势。但是在当前科研成果的转化数据上看,即便是汉语言文学等热门的人文学科,其教学成果的转化成果都未能达到10%。而艺术类专业属于受专业限制的特长产业,所以在具体的转化成果上,转化效益更加低弱。例如,在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横向、纵向的重大项目(10万以上)的统计信息基本为零。这也再次将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当前高校学科教育的重要位置。

(2)对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较低。在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曾经明确指出,未来高校教育工作要着重在高校“全能型”人才的培养、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就业能力上进行重点帮扶。但目前,很多学校在具体的科研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存在“表面化”。反观当下我国艺术效益的科研课题,不管从建立课题还是学术论文研讨上,都存在一定的失衡。同时也反映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艺术院校科研成果探究的关注度较低,存在忽视教学成果研究的情况。

(3)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覆盖区域较大。从宏观上说,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科研流程对设计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拉动意义。通过高等院校中音乐、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设计,能够为本地区的产业实体提供丰富的素材。但是,艺术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很难将艺术技能转化为商业服务,难以把社会性和经济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特别是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还包括“三项产业”、“经济投资”、“高新技术”、“税收政策”等不同的方面。覆盖了教育教学、科学研讨、社会就业、人文素养等不同领域,这也使各大艺术院校在整体转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予以解决。

4强化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策略

(1)直接作用于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从客观上说,高校就业问题一直是各个艺术院校的重点问题。在当前各类艺术院校的生源组成上,他们都是经过专业艺术课程培养的学生。以音乐学院为例,在艺术专业的生源上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专业性较强的音乐学院附中及各音乐艺术学校的学生。另一个是非专业性全日制高长班的学生。因此,很多音乐学院将院校科研直接作用于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不断夯实音乐教学专业基础。这样一来,在艺术院校教研成果的后期筹备上,艺术成果的转化更加融合和顺畅。

笔者总结自身经验,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在艺术学院的艺术成果上,学院要始终重视对艺术实体产业的筛选。鼓励教育工作者通过在学校内部组织音乐传播公司的方式,将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融合在一起。其次,学院要以组织交响乐团、筹备民族管弦乐团、数字音乐制作团队为艺术载体,针对于当前的市场就业趋势,使高校学生尽早体验艺术市场的经济特性。通过策划专题舞蹈、举行专题演讲等方式,推荐学院师生作用在一起,建立更具科研价值的艺术课题。通过推介优秀人才、承办具有“学校品牌效益”的专场音乐赛事,使艺术学院的教学成果得到更好的开发。同时,要将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成果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艺术类学生实现就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2)建立完善的艺术科研知识产权保保障。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直接作用到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随着知识体系的构建,艺术学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转变教学成果的管理意识,增强产权技能,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产权意识。高校管理者要同时明确科研管理机构对课题负责人申请专利的建议和相关资料的审查,提高相关人员在教育成果保护中的具体职责。

特别是在单位或个人对外进行知识产权探究时,要在知识产权的转让上,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科研技术合同,形成书面的文书预告,不断明确知识产权的项目归属及知识管理审查流程,增加相应的艺术产业评估。一旦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出现问题,要依据具体管理制度进行产权控制,防止产生较大的教育经济纠纷。针对人才流动所引起的产权纠纷,特别是在产权成果的归属上,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人才的知识产权确立、研发,确保艺术科研对学院内部知识产权的凝聚起到重要的作用。

(3)推动科研技术成果的良性循环。在艺术院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中,通过学院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不仅能够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城市发展环境,而且还能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就业机构对教育项目的转化。将多种文化艺术场所和网络经济营销、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科研成果的发展和转化。例如,强化四川音乐学院和省内各个文化艺术中心的交流,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联接在一起。同时,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还需要强化艺术院校和政府相关机构的联合,共同促进艺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强力推进综合文化设施的全覆盖,为推进高校科研技术成果,提高艺术产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5总结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教育科研成果的提高要建立在艺术探究的途径上。在艺术院校科研教学成果中,广大科研工作者要不断凝聚艺术院校的师资力量、组织专家学者集中探寻科研教学成果,并将其中蕴含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生产财富、经济财富和科研财富,积极探究艺术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一个高效、稳健的发展渠道。

参考文献

[1] 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49-51.

[2] 思哲.音乐表演专业连续三年就业“亮红灯”[N].中国文化报,2010-01-04.

[3] 陈苗.舞蹈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4).

篇2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等一系列活动。换言之,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国目前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在科技成果的有效利用方面差距更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真正有效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与成果总数之比低于10%,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科研工作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企业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以市场为导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1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

1.1 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因素,科技成果能否最终转化,首先取决于科技成果本身的价值。企业拥有的科技成果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二是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其他企业共同研发的科技成果;三是企业为了自身经济、技术发展需求而引进购买的技术成果。就科研成果本身而言,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科研成果的质量,目前众多企业都拥有独立的科研部门,但是一些科研人员急于追求效果,思维方式缺乏创新,只追求表面,很少去认真研究科学真谛和成果转化中的细节问题,或者只懂技术而不懂市场,研究的成果找不到出路,一些科研管理部门把项目、经费、文章、奖项等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使得科研成果的转化得不到真正的支持,这些因素都从根本上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1.2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调控和组织管理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发展寄予厚望,但是对一些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引导和协调,只注重转化效果,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关注较少,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将科技成果转化视为企业自身的行为,仅仅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上,而对于成果转化的具体实施则没有详细的指导细则。一些政府的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或仅为纯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作用甚小,很难适应市场对成果转化的需求。

1.3 转化的动力不足

通过艰辛的工作获得的科技成果如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激励,而一些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过多追求实际效益,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的关注,对研发人员的激励措施不够。国内很多企业在成果得到生产应用后,相应的研发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回报,也没有明确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实行的让研发人员占有一定的成果(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并鼓励其成果转让、转化的政策相比,具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不利于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反而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使得一些从事利用该成果进行生产工作的员工获利更丰,企业的科技人员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则会不断地积累不满情绪,使得科技人员仅着眼于完成考核目标,而不考虑科研成果是否能够最终转化,导致科研成果质量下降,这对于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当然对于研发人员的激励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如成就感、认同感、工作的挑战性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1.4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规定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单位,这从根本上使得企业控制了职务发明从申请到授权和使用的整个过程,而发明人没有权利在企业不实施专利的时候要求单位实施,或者可联合其他企业实施,导致了一些本可满足市场急需的成果得不到重视和有效利用。而且,虽然有关法律规定单位对于专利发明人可以按一定的收益比例进行奖励,但是这些规定通常可操作性差,导致科技人员对研发工作失去热情,专利的申请量和实施率偏低,甚至一些企业还出现了科研人员与外单位私下合作谋取利益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1.5 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

企业既有科研人员,也有生产人员,还有负责市场的员工,很多时候,科研人员只懂技术并不懂生产流程和市场规律,而生产人员只懂得工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知之甚少,负责市场的员工则更多关注市场和销售,这样就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科研、生产和市场几个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沟通渠道不畅通,使得一些当前市场急需的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的转化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价值,最终被市场淘汰。

2 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途径

2.1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在促进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应该研究市场,跟踪市场,准确把握和判断市场需求,同时要组织研发力量跟踪并研究国内外进展与动向,不断进行产品深度开发并研发当前或未来市场急需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并要以新技术成果能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目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工程化,努力确保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2.2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

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这种合作实现了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优势互补,企业有资金的优势,政府提供有利于产业化的相关政策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条件,而大学与研究机构有人才与技术的优势,强强联合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的加速发展。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企业应当在产学研用方面多下功夫,比如联合上、下游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攻关和投资创办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国内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利用高校在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技术与设备,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开展合作研究。与领域内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发,将创新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组合成一个合作创新网络,不仅能促进企业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且保证了科技成果切合市场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可以说,产学研用相结合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形式。

2.3 注重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

一项科技成果要应用于生产活动,必须是比较成熟而完善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成熟是体现在该技术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部的技术突破。实验室产生的科技成果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活动,因此中试环节对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但却是一个投入更高、风险更大、短期回报少的研制环节。研发、中试和产业化三个阶段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有名无利、无名无利和有名有利”三个过程。而在中试阶段,不仅无名无利,而且需要进行相当多的技术集成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企业乃至科技人员最不愿干的,但却是产业化必需环节。企业必需保持“无形资产只有转化后才有价值”的理念,加强中试环节的支持力度,从众多科研成果中挑选出成熟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验证,使已有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紧俏产品,使科研与生产加工制造、产品供应链之间建立高效、顺畅的衔接,加速成果转化的进程。

2.4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必需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让科研人员了解生产和市场。例如可将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即不仅让研发人员做科研,还可让其适当的参加科研成果的中试等活动,加强对生产技术的理解,扩展纵向技术水平,让科研人员对转化后的成果进行技术指导,与生产人员共同探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还要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即使是负责将技术进行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研发人员,也应在完成指导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生产调试后回到原来的科研岗位,以保证研发队伍的力量稳定与发展。同时,要平衡科研人员与生产人员之间收入的差异,鼓励科研,革新奖励制度,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安心工作、潜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研发队伍,保持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保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转化。

篇3

关键词:培养目标 实践经验 创新水平 成果转化率 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77-02

民以食为天,粮食研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课题。据统计局我国粮食产量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创下了“十二连增”的辉煌成绩,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8.7亿斤,较2014年增长2.4%。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稳定在1.1万亿斤,为我国粮食加工夯实了基础。如此大宗的产量需要专门储藏技术、加工技g来支撑,因此培养高学历、专门性人才是其重要基础。粮食产业的发展需要管理者或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快速的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现代化的应用技术。在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下,高校粮食类方向研究生是解决技术难题的军主力和储备军。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包括粮食战略意识不强、国际竞争力欠缺、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因此,拥有粮食类专业的高校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宽领域、高层次、多角度的培养机制,来培养专门化的粮食方向优秀人才,以专业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创造性和竞争力。

1 培养目标

1.1 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以培养坚实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的专门性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导向,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本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1]。粮食加工方向的研究生更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面对在粮食储存和加工中出现的难题。“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粮食问题,解决好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技术的主体是人才。研究生实践过程是技术的积累过程,是检验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互转化的直观标尺,所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实践内容主要是指从事密切联系粮食加工类的工作,而不是实验室中的简单操作,应到粮食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同时参与完成导师课题研究或协助实习单位解决技术难题,从而熟悉粮食加工生产流程和安全规则,如GMP、ISO9001、HACCP等,并通过与实验室的同类设备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产业化大型机械的工作原理。

全方位的专业实践是研究生从课本到实际工作成功转型的根本保障。所以,专业实践基地是研究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实践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在实践单位贡献出理论技术知识用以优化粮食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或节约资源。在实践中,高校应抓好实践全过程的管理来确保实践成效,如进行定期的实践问题汇报,实践成果展示等。

1.2 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前提。研究生是我国高水平创型新人才的中坚力量,毕业生是否获得应有的创新能力是检验粮食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粮食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着粮食加工技术突破、储藏时间延长、粮食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粮食战略的实施。与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相比,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研究生的成功培养经验,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照和方向。

研究生拥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应要求研究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中进行相互交流和自主总结,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其见解和思路;重视学生的文献搜集能力、阅读水平的训练,鼓励其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向主动式寻求、创造知识转变,并利用发散思维大胆的提出假设并做严谨的论证,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做更深入地探究。另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本学科,要树立其学习交叉学科知识的意识。宽领域的知识面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应用在本专业的研究上,有利于突破难题,形成创新方法,解决重大关键问题。

1.3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

企业引进新技术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得到更高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科技成果性价比是检验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标尺[2]。粮食关系国计民生,粮食加工方向要求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价值的速度和效果更为迫切。例如,在理论上或实验室环境下攻克了粮食中重金属或真菌毒素脱除的难题,但是在大规模的粮食产业化应用中却无法达到理论的脱除率,或者应用该技术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则定义为该学术成果没有工业化的价值。高校粮食类专业作为专门性人才培养主要阵地,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国粮食战略的部署和实施。然而,据调查发现[3],目前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乐观,仅为约25%,并且仅有约5%完全实现产业化。粮食产业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比例虽然相对略高于此数据,但是也存在极大地提升空间。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人才是提高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主体,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服务“三农”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粮食产业一项成果的转化不仅关系着工业化的发展,更能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粮食类高校作为相关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着力培养研究生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具有多角度的能力有利于其实现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具体包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与规范意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思考、消化并指导实验全过程;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并主动将实验操作与生产中的操作单元进行比较并思考总结异同点;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形成与粮食加工产业化中设计可行性相一致的思路;在成果的小试、中试阶段充分考虑产业化生产的效果。总之,研究生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就应该以工业化生产为出发点,并在这过程中锻炼科研思维和能力,为小试、中试、大生产相互衔接,从而提高成果转化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打下重要的基础。

1.4 国际化竞争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粮食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贸易量巨大并逐年增高。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粮食的净出口量由最初的53万吨(2003年)增长到六千多万吨(2010年),年增长率高达98%。2012年,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额超过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为63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4]。为了扩大我国粮食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门人才,因此,实施国际化教育对于粮食方向研究生培养势在必行。

国际化教育的内容包括选修国外本专业课程、选派学生出国交流、邀请国外学者做学术报告、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在粮食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做法,一方面吸引国际留学生和交换生,通过国外留学生为校园注入新活力,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置融入国际先进理论课科研成果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在教材选用上,采用近年来出版的高水平外文原版教材,在师资配备上提高外教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类专业研究生的际化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一项标志,鼓励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和多形式的培训有利于推动和扩大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交流合作与高校科研工作、服务“三农”实践相联系的过程。研究生应具备娴熟的外语水平,善于交往,了解多元文化,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竞争法则,才能够参与到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中去并立于不败之地[5],这是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乃至其他各专业研究生共通的培养目标。

2 结语

提高粮食方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关系我国粮食产业再创辉煌、再夺佳绩的必要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粮食储备、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方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既是粮食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3.

[2] 张福明,唐美利.培养高校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89-291.

[3] 翟天任,李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44-47.

篇4

探索新机制谋求新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月新日异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农业科技工作处于一个需要创新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的时代。面对严峻的形势,州市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究竟依靠什么来实现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为了实现彝州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中心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内部改革,创新推广思路,探索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模式。回顾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如下六点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我中心的农业科研工作始于1962年,42年来,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紧紧围绕全州农业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针对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成功选育推广了经省州审定合格的48个粮作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全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到目前为止,科研工作先后获得了166项农业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48项,地厅级奖116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九五"以前,我州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成立州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乡农业科技推广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和业务指导。其次,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弱,农业科研和推广割裂现象明显,农业技术创新流程不能相互衔接,利益关系不明,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都不能很好适应农业创新的需要,造成了我州取得的科研成果"州内研究、州外推广"、"墙内开花、墙外飘香"的情况,构建适宜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研推广体制势在必行。

"九五"以来,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和推广优势,促进彝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楚雄州农科所积极向州委、州人民政府争取,于1998年4月经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楚雄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州农科所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开展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初步搭建了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雏形,为目前形成的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科研是基础

近几年来,围绕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我们在科研方面强化了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市场需求,搞好选题立项,有的放矢地开展选题立项和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来,我中心所有的农业科研项目必须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状况来选题立项。具体情况为:以优质种源为基础,面向市场和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重点研究优质"楚粳"水稻新品种和糯性好、食味佳的"楚单"系列杂交玉米品种,着力推进长荚大粒蚕豆新品种的选育,并根据市场需要,加强高蛋白、高湿面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使新品种的选育上档次、创优质,推动全州粮食生产向优质化方向转变。开展适用综合栽培技术及特种蔬菜、果树苗的引种与繁育研究,开发新肥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强科研推广后劲。二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先后五次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1994年,由国家农业部立项投资,在我所青龙桥基地建成了省内第一个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1998年,省计委和省农业厅立项投资,在我所基地内建设高原粳稻原种扩繁基地。1999年,农业部将我所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十五所科研院所之一,给予立项投资,对我所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仪器设备进行更新。2000年,省政府投资建设组培中心。2002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投资建设高原粳稻良种繁育基地。以上项目的投资建设,使我所的农业科学研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稳定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培养科技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和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调查了现有学术带头人中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根据需要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改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客观环境,同时在继续发挥老年专家作用的同时,委年轻人以重任,努力提供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机会,从而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较好的科技队伍,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近几年来,以优质为前提的科研工作己初见成效。如"楚粳香1号"、"楚粳22号"、"楚粳23号"、"楚粳24号"、"楚粳25号"、"楚粳26号"、"楚粳27号"、"楚恢7号"、"楚恢12号"、"楚恢13号"、"楚粳优1号"、"楚粳优2号"、"楚紫优1号"以及引进的"云恢290"、"红优1号"等优质稻品种。"楚粳香1号"经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监督中心分析测定,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米标准;"楚粳24号"在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省粮食局联合组织的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审会上,被评为优质稻品种;优质小麦新品种"繁19"、"96鉴-4"的育成推广,填补了长期缺乏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空白;玉米"大白单1号"、"楚白单4号"等新品种的育成推广,解决了鲜食玉米的需求,提高了全州的玉米生产水平;土肥等其它科技措施的研究推广,有力推动了全州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抓好推广是关键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于科研工作的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争取政府重视,加强体系建设。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的"瓶劲"问题,理顺了州、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体系,从体制上保障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发科技成果。在每年的小春生产中,与州面粉厂合作,在我州小麦生产重点乡镇推广种植"96鉴-4"等优质小麦新品种,由州面粉厂按既定订单收购,使粮食加工企业在获得优质原料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大春生产中,结合优质米基地建设的实际,与优质米加工企业合作,大力推广"楚粳香1号"、"云恢290"等优质稻品种。其中"楚粳香1号"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0.50元,"云恢290"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1.80元,农民种植优质稻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彝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广大农村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兴农意识不强,科技应用水平较差。贫穷落后的县乡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在自然条件、科技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科技推广普及层次较多且量大而面广,增大了科技推广的难度。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我们加强了农村科技培训,指导和支持各级农业科研推广部门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召开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现场会,建立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热线,在乡镇集日宣传科技成果,让广大农民对先进科技成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接受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四是认真抓好全州常规农业技术的推广。通过州县乡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逐年得到了加强。全州每年平均完成水稻旱育秧12806亩,其中塑盘简化育秧3307亩,共移栽大田38.418万亩;推广壮秧剂27吨,秧田应用1120亩,移栽大田16800亩;推广水稻抛秧31101亩;推广摆秧23282亩;完成水稻双龙出海条栽88.036万亩;推广优质稻62.01万亩,其优稻21.95万亩;推广玉米育苗移栽15.355万亩;推广旱作立体间套种16.807万亩;实施地膜玉米13.013万亩;推广"沃土工程"示范样板103490亩,辐射带动837470亩;,推广平衡施肥技术1594808亩,推广作物专用肥618553亩,推广中微肥805898亩,推广种植绿肥218199亩,秸秆还田519458亩。

四、成果开发是重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的延续和涉农部门利益机制的约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科研推广部门难以将新品种和新技术等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在种子开发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合实力提高缓慢。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增强科研成果开发的自主性,使科研成果的开发为农业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我所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依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于199年申请,200年农业部授权保护了5个农作物新品种,拥有独立的新品种权。其中,水稻新品种为楚粳23号、楚粳香1号、楚粳24号,玉米新品种为楚白单4号和楚单7号,2003年前获新品种权保护的数量占全省总数的50%,居全省农业科研院所之首。2003年已申报四个品种(其中水稻3个,玉米1个,水稻品种为楚粳26号、27号、楚恢7号,玉米品种为楚单8号)。2004年,拟订申请保护2个水稻新品种(楚恢12号和13号)。

通过申请新品种权的保护,为独立自主和高效地开发科研成果,增强自身实力打开了新的局面,品种权对育种的反哺作用已初现端倪。第一,拥有独立的品种权后,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经营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充分保护了我所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果。第二,有效改变了部份推广部门长期以来忽视知识产权,无偿开发经营的状况,规范了拥有品种权新品种的开发。第三,在开发经营中,我所把开发拥有品种权的新品种作为带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的突破口,依法委托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及州内外个体户经营"雄丰"牌种子,走出了一条育繁推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即保护新品种权,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开展经营服务,提高整体实力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以明确"责、权、利"的方式,与州内外开发商广泛合作,加大开发力度,极大地提高了新品种的开发效益。2003年以来,己有3家州外的种子部门、6家州内的种子部门签定了开发协议,带动我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年平均利润突破了100万元。已授权品种在州内外的推广面积逐年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现。

虽然我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省内外"中海拔"稻区在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中,授权品种被侵权的现象广泛存在。为此,我们在维权工作中重点强化了以下方面。一是对授权品种被侵权的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向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作了汇报,得到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二是针对州内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就"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座谈,并就进一步强化授权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共识。经协商决定,在2004年以后授权品种的开发利用中,开发单位必须向提供品种的单位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开发每千克种子支付0.07元,并逐步统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针对州外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指导下开展了维权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部份种子企业及科技推广部门已前来协商合作开发授权品种有关事宜。四是每年的4月26日,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品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五是在维护授权品种权益的同时,主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依法积极生产经营推广应用授权的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科学管理是保障

为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及其它各项工作有序、规范、高效地进行,我所在市场经济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针对全所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管理出科研成果,管理出经济效益"方面的教育,使全体科技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全面、系统、综合的农业科技管理新观念。与此同时,在涉及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经济核算、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考勤管理、履职考核、利益分配等各项工作中,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管理的杠杆作用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向管理要科研成果,要经济效益的规范化管理新局面。通过推行科学管理,推动了我中心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技术推广稳步推进,成果转化明显加强,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兴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全面发展是目的

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途径;科技创新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现代化的生产中,资源以及劳动力的优势在不断减弱,各行业都在积极寻找并利用科技资源,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工业生产方面。现如今,高新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力量,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科技敏感性,科研创新成本低,并且在科研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这一方面,我们大可参照国外的做法,比如德国,德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被认为是整个国家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实验室,依靠这些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发明和创新工作。从科研成果上看,德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占据了整个国家的七成左右。在美国,一半以上的科技发展项目也是由中小企业来完成的,因此应该重视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它们走高新技术发展道路。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这些企业本身,应该积极寻找市场机会,努力把自身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带动其他的新兴行业。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途径

(一)积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

作为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应该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整体的知识产权数量可以提高,并且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企业可以通过经营知识产权来获取经济效益。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重视的情况比较严重,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管理机构,甚至很多企业让技术人员申请知识产权,这是非常不专业的做法。技术人员实际上只是对技术比较了解,但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法律规定等都是外行,更不要说为知识产权制定相关战略、进行综合规划,这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企业应该站着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知识产权的管理,在企业内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聘用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需要其懂得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了解相关技术,并且还要懂得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经营。知识产权的专卖管理部门,一定要负责好知识产权的发展规划,协调其他的部门职能,充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项目管理制度

企业的研发项目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依托,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并设置一套完整的控制程序,才能够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科技资源,实现科技公关,让企业的技术研发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科研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对项目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而且对待项目研发不够重视,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情况,比如企业的生产和研发混为一体,界限不清等。为了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强化项目监督模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筹划专门负责管理项目研发的机构,重视起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的项目管理机构应该负责执行项目管理的各个程序,比如立项评估、流程跟踪、成果验收等,还要负责好项目管理研发的各项文件,规范项目管理,使制度更为清晰。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有行业之分,行业不同,技术掌握状况和管理项目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好项目管理的意识,提高重视力度,坚持把技术研发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把科研项目的流程管理作为基础,重视对项目的成果监督,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投入

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加大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才能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科技型的企业,应该把科研投入放在较高的位置,每年维持一定比例的投入水平。但是中小型企业的经济状况一般,实力也比较有限,一味地要求企业加大投入是比较不理智的。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科研项目时,都出现了资金供应不足的状况,导致科研项目中断,资金链发生问题,这不但影响了科研项目的研究,还会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他科研项目造成不良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小企业应该不断寻求资金来源,从多个渠道入手,保证科研经费的充足。现在国家实行科技兴国战略,有一些帮助科技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而且对很多特定方向的科研项目都有所支持,包括税收方面优惠、科研经费扣除、政府计划项目优惠等。科研型中小企业自身所能应用的资金毕竟有限,所以应该时刻关注政策变化,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从多个渠道入手,积极争取项目研发资金,关注政策的走向,以便利用好政府所提供项目的专项资金。

(四)优化项目研发经费核算

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已经建立了项目研发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的经费核算制度,制定好研发经费的操作台账,确保每一笔资金投入的产出。制定研发经费核算制度是合理利用企业资金的基础,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核算机构,将科研经费支出科目制定详细的明细账单,并进行归纳收集。研发经费是项目进行的核心和基础,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管理的规范性,造成了很多经费漏算、错算的情况,导致一些资金问题无法找到根源。这严重影响了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不利于企业科研经费的管理。中小型企业要想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必然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科研技术水平。要想做到这些,首先要实现投入产出优化,合理、高效使用科研经费。

(五)促进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

作为科技型的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无疑是最大的经济来源,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情况,很多技术没有投入生产使用,还有一些科研项目由于缺乏转化渠道被终止。其中一些企业在员工激励上做的不够,比如科技成果得到转化了,投入生产了,但是负责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造成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的这种做法无法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新性,甚至还会造成很多员工的不满。作为科研项目来讲,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市场应用前景,也就是说这项技术生产出来能够有什么用,有没有人用的问题,然后再考虑该项目的开发难度以及成果转化问题。这些都是科研项目最为实在的问题,假如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对这些问题考虑不够周全,就容易造成科研成果转化不理想的状况。为此,企业应该制定一些员工激励政策,按照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为员工发放相应的奖励,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企业还要重视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密切联系科研机构,形成科研技术联盟,弥补企业自身在科研技术上的缺陷,接触一些先进的科研设备,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生产业;高职院校;科技成果

作者简介:谷丽洁(1979-),女,河南平顶山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科研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教师科研质量诊断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16T107),主持人:谷丽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7-0064-05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相关政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研究院与企业等创新主体与科技人员都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路径,而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与成果面对科技需求市场该如何定位?该如何针对特定的科技市场需求硖岣哂τ糜胱化的路径,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科技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应用研究上。应用研究的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1]。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业体系,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生产业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生产业态”。要想改造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提升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就必不可少。对此,生产业是否将是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服务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我们做了相关的实证调研。

一、厘清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促进生产业的发展

(一)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科技需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选取广东某高职院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来自不同行业的2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办学或横向课题研究。调查投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69份。经过统计,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研发的企业占38.5%;需要技术服务的企业占61.5%;曾与高职院校一起申报过相关的技术研发项目的企业占23%;公司的研发模式是研发的起点就引入最终用户,把企业需求作为研发项目来源的占72.1%;公司与高职院校进行人才、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的占56%。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研发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并积极寻求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科研服务和科研成果,希望进行转化应用。但在实际中,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科技研发的比率很低,并且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知识交流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比例偏低。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高职院校本身的科研资源有限、校企双方科技需求没有匹配之外,可能与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有很大关系。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从图一可以看出,与高职院校有科技合作意向的企业大多数分布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电商、运输、保险、房地产、金融、医疗等行业。由此可以看出与高职院校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大多属于生产业。我国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服务业的科技含量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明显,高职院校的科研与转化要侧重向生产业倾斜。

(二)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承担相应的教学职能、科研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由于历史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相对本科院校尤其研究型大学还有相当的距离[2]。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威廉・冯・洪堡认为纯科学以外的应用性科学,是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事情[3]。我们抽样广东某高职院校2016年对外技术开发与服务的横向科研的部分项目,从表一可以看出该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横向课题研究不仅体现了应用性,也体现与其合作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多数属于生产业。表中的企业多数分布在批发零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房地产、金融、物流等生产业。这些企业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的特点,但由于内部的技术限制,对外部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依赖性比较强。

由此,基于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科技需求现状、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与转化要侧重向生产业倾斜。高职院校与之合作研发的企业,大多数集中在生产行业,很少集中在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8大领域,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很难像普通高校那样承担基础性、前沿性重大课题的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例如2016年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方向的专项资金有55620万元,立项455项。其中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有31项、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有15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有8项、计算与通信芯片有8项、智能机器人有15项、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有8项、增材制造有14项、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有14项、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有18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有277项、粤港联合创新领域有49项,获得以上项目的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新企业、新型科研机构与研究性大学,没有一家来自高职院校。抽样重大科技专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情况如表2。

由此,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主要面向地方中小生产企业,解决好这些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开发以及科技创新等问题。我国生产业范围包括10大类34中类,其中第一大类就是“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包括的生产业种类有“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标志计量服务;生产性专业技术服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生产业分类(2015)》)。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生产性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技术和分析方法,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配套服务,智力服务和支撑。除软件行业外,还包括设计研发、新产品试制、初样,正样试产、小批量生产和中试过程及小批量、多品种的样件配套开发等高度依赖先进科技的服务行业。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业的关键

根据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巨大压力。“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技术与专利,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品牌与服务,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服务的附加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企业要想在“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生产技术升级,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生产技g的科技含量。

全球大的趋势正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开始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生产业就是一手连着生产,一手连着服务,一手连着二产,一手连着三产。加快发展生产业,引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业依附于生产和制造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分布于“微笑曲线”两端各领域,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要素。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生产和制造企业,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生产业由于能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兴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报者,如电子商务是通过新的网络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的模式。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业的关键,要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业转化。

三、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生产业应用的路径

(一)寻找高职院校优势科研资源,提升其与生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匹配度

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一般包括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相关科研的硬件环境等。虽然高职院校比起研究型大学及专门的科研机构有很多短板,比如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基础研究和大项目研究、科研论文数量及论文的影响力都不及研究型大学、缺少像样的实验室等,但高职院校也有自身的优势科研资源,如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庞大,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比较密切、有相对先进的实训场地、可以依托优势专业聚集相关核心技术、教师个体或者团队与区域内的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密切的技术合作等,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的特色和亮点[4]。

高职院校主要针对生产业提供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和技术资讯服务。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更多的是为相关的生产业解决技术层面的“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利用综合知识解决行业企业的科技现实需要,并创造“制作”模式,解决社会问题。故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实用新型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其与生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匹配度。

(二)重塑高职院校科研流程,加强其与生产业科技研发的协同与应用

传统的高职院校横向课题的申报流程是:科技处公开通知――申请人撰写、整理、打印相关材料――科技处接受申请――科技处审核评选――科技处公布立项――项目负责人进行课题研究。重塑高职院横向课题的流程:市场调研――项目提出――可行性分析――论证――项目批准――技术攻关――实验室小试――数据反馈――实验室中试――用户反馈――小批量产――成熟产品,市场推广。其中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要共同参与科研计划的编制、明确研发目的、共同完善科研质量体系和标准规范、共同出资并委派相关的研发人员、共同开发具体的研发实施方案、共同承担具体的研发执行流程。

(三)重视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其与生产业科技需求的联系

根据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统计数据手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共拥有各级各类科技服务平台1041个,其中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平台只有72个,只占到了6.9%。我国高校科技服务平台主要集中在综合类高等学校,这些高等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管理规范、建设成效显著,部分高校还建立了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相比普通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比较落后,应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

以“互联网+高校资源+企业资源”的理念,通过搭建生产业企业资源和高职院校资源的协同平台,依靠线上线下平动,提供协助高职院校研发市场化、新技术产品化,企业生产科技化的目标,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产研结合,最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共享平台。平台主要以生产业企业技术需求为核心,以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共享校企双方适合企业成长和创新的各种技术研发,使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技术转化和运营等核心工作。在这个平台上,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信息资源匹配,企业共享高职院现有的科研成果,并进行转化;另一个是校企共享双方资源,协同研发,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转化[6]。

(四)激发高职院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平衡其与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利益

高职院校应准确分析科研人员的需求,按需激励,建立多层次、多内容、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第十六条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①自行投资实施转化;②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③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④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⑤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⑥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第四十条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依法由合同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在为生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过程中,要切实保护科研人员的权益和利益。

主要途径有:第一,建立起科研成果服务奖励机制,可以按照科研成果服务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给予科研工作者一定比例的物质报酬;第二,在人事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中适当增加科研成果服务指标权重;第三,鼓励高职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兼职,以“技术参股”的形式加入到企业中。第四,支持高职教师在岗离岗创业[7]。允许高职科研人员在认真履行所聘任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岗创业或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

(五)提高高职院校科研信息的情景感知能力,满足生产业的科技需求

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技术最早由Schilit于1994年提出。情境感知简单说就是通过传感器及其相关的技术使计算机设备能够“感知”到当前的情境。一般是指系统利用情境信息,智能地判断用户行为及目的,通过信息捕捉、知识创新和创意策划等,主动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服务[8]。高职院如果通过实地研究逐个去了解合作企业的具体科技需求,会导致成本过高,而且样本量一般不大,想要获取大样本的数据会消耗大量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目前页面数目已超过800亿个,每小时还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里面有大量生产业的科技需求信息,可是由于关键信息都是以半结构化或自由文本形式存在于大量的HTML网页中,很难直接加以利用。面对类型繁多、数量巨大以及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数据,利用情境感知技术对这些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生产业的科技需求信息进行有效、准确、全面判断分析,可及时地把握其科技服务需求。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生产业应用的路径在资源、技术、科研人员激励、组织变革、信息平台搭建等层面,需要立体全方面地进行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比如如何培育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服务和转化优势。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在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相比普通高校普遍偏弱。

参考文献:

[1]郭彦省.高职院校发展科研职能的定位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8-51.

[2]王黎明.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职能定位――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03-105.

[3]Stefan Gesser, Miquel Martin, Stefan Weiss.Context Awaeness in Futrue Life Scenarios: Impact on Sevice Provisioning Platforms. 2005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and the Internet Workshops, SAINT

2005. Trento, Italy, 2005.

[4]邵永强.h指数视角的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分析与研究――以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57-59.

[5]方美君.高等职业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0(6):73-74.

[6]邵珉,梅姝娥.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J].价值工程,2013(29):4-8.

篇7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保护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周期很长,使得部分企业不能保证自主经营的模式,并且也不能实现自负盈亏的效果,比如林业企业。目前林业企业的现状是需要实施技术创新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其长期处于研发处于停滞阶段,需要开发的设备需要更换,购置和重组需要的经费数量非常巨大,所以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并且,创新技术的实验需要时间,其周期相对长,受自然条件影响明显,试制容易造成很大的失误,一旦失败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由于林业企业分布区域分散、规模不大的特点,所筹集的资金很有限,并且行政区的划分林业区域具有不同的土壤和气候等天然原因,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进行存在障碍,适用范围局限。项目风险大,银行不愿意在这些项目上投款。完全改成市场化形式的筹集资金的可能性不大。

1林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林业是一项绿化事业,具有较大的生态、社会效益,林业企业从其可能从事的任何生物技术性基础研究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与其生态、社会效益相比,都是无足轻重的。在生态、社会效益的补偿机制还未真正贯彻落实的时候,其技术创新所获得的利润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2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分类的政策

支持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主要包括林业基础理论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有着较强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而对林业企业而言,经济效益却较低,在生态、社会效益的补偿机制还未真正贯彻落实的时候,这些研究却缺少激励作用,除非有游离于企业之外且成本较低的技术创新资金(如政府补贴)注入。否则,林业企业对这些基础性研究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应用性研究是指林业实用技术、商品林攻关技术等对林业企业具有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减少运营成本、扩大市场容量、取得较大利润的技术研究。政府对这两类的研究应起怎样的支持?不论哪一类研究,政府的支持都应放在诱导林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上。而政府诱导林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的具体措施,就是对技术创新的林业企业进行资助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3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

全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4%,低于其他行业。这不仅是由林业周期长的特点和长期以来国家在林业政策方面的偏差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林业科研管理体制所造成的。科研与推广缺少必然的联系,因为经费投入就给到鉴定,合同指标就定到鉴定。拥有林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政府主管部门的项目立项及其立项评价、经费预算管理等,还是停留在鉴定阶段,还没有彻底地涉及到项目的推广应用阶段,那么技术创新人员还是追求成果的项目数量、发表的论文数及科研成果奖项。由于林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大,生态、社会效益长期得不到补偿,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林业技术创新的经费还要政府支持。技术创新既是一种技术行为,也是一种科研成果转化的经济行为,“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政府不重视林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体系就是一个不完整体系。再者,政府部门科研经费的无偿使用,也是阻碍林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4林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散

支持技术创新风险是指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项目的难度以及创新主体综合创新能力的制约,所导致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中止、报废、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经济技术指标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一过程包括从创新构思的产生到创新实现,直至创新成果投放市场及改进创新成果的一系列活动及其逻辑关系。具体地说,技术创新过程是新产品的营销或新工艺的首次商业应用所涉及的技术、工程、设计、制造、管理和商业活动等风险。当然,可以把风险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如分为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等。不管技术创新的客体风险和技术创新过程风险,还是其他什么类型的风险,最终都要落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上。包括林业企业、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或其他出资职工和提供林业技术创新项目资金的政府部门。

4.1由于林业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巨大生态、社会效益,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投入上分散技术创新风险。

4.2促使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保险制度的形成。由于技术创新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对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保险,政府应出台有关的政策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保险。

4.3对“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个人、企业的所得部分应免征所得税。同时,真正贯彻落实现行税法中关于技术创新得的税收优惠政策。

4.4为了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企业之间、林业企业与林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之间的技术供求联络,政府应在技术需求、技术供给之间搭建信息桥梁,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创新设备、新产品市场前景等信息,以减少技术交易成本。

5做好林业知识产权和技术产权保护

篇8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管理机制

一、高校科技人员工作机制的基本特征

(一)性质创造性

高校知识与科技创新当中的中坚力量就是广大高校科技人员,其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创造性,而创造性也是知识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客观要求。从项目申报到攻克技术难题、从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到培养创新人才等方方面面均需要高校科技人员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而具备创新精神与能力正是高校科技人员必备的一大基本素质。

(二)时间自主性

鉴于高校科技人员从事的工作对创造性要求极高,因此固定的工作时间与地点等对其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高校需要为科技人员制定具有一定弹性的工作制度,在工作时间与空间上基于其较大的自主性,使得科技人员能够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以及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进而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三)内容多元性

除了譬如申报项目、研究课题等常规的科研工作之外,部分具备较强能力和旺盛精力的高校科技人员往往还需要凭借其出众的知识与技术优势从事多种多样的工作任务,如教育教学、文化传播、行政管理等“第二职业”,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形式多样性

高校科技人员的工作形式可分为个体与团队两种。在个体形式当中,由科技人员个人独自完成科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并结合自身形成的思维、研究框架等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而有时为了能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与研究,研究领域相同的科技人员会聚在一起集中探讨某一问题,在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趋势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科技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团队意识等也将逐渐加强。

(五)需求多层性

高校科技人员在工作当中除了对衣食住行等有着基本的物质需要,同时还对于创造、传播和应用科学知识与技术等方面有着强烈的精神需求,高校科技人员希望能蚧竦贸浞值睦斫狻⒆鹬赜胄湃危并能够获得深造机会以便早日实现理想。另外,高校科技人员还在日常人际交往、社交活动等方面有着社会需要。

(六)氛围和谐性

绝大多数高校科技人员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好奇心,不愿与世俗同流,不甘心墨守成规,科技人员渴望利用其丰富的科学知识、创造性的思维,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完成对知识、技术的创新以及其他科研工作。因此和谐的工作氛围对其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

(一)创新资源利用能力

创新资源利用能力主要表现为对基础或应用等研究项目的资源获取与利用、对通过银行贷款、民间资助等多种方式筹集得到的研究经费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对高校内部具备高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能力①。但当前部分高校在创新资源利用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对于校内现有的各项人力、资金等资源无法进行充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二)创新成果产出能力

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主要集中在论文、专著、专利等科研成果的实际数量与具体质量,现阶段仍然有部分高校虽然有着数量可观的论文专著和鉴定结果等科研成果,但实际上其质量比较低,无法经过反复的推敲和长久的时间考验。

(三)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服务、试验发展、专利出售、技术转让等项目的实际数量与由此获得的收入水平高低。而目前我国高校当中普遍缺乏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能够用于转让和出售的专利技术等少之又少。

(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纵观我国高校虽然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毕业生走出校门,但实际上学生的质量却并未与其数量成正比,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贡献的毕业生人数更是寥寥无几。

三、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研发经费投入偏少

当前高校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是从政府拨款、自主筹资以及社会资助等渠道获取②。当前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拨款力度明显不足,不仅数额比较少而且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和漫长的等待之后才能真正下发到高校手中。另外高校自身也并未开拓出顺畅、多样的筹资渠道,加之社会资助比较少,也使得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存在研发经费投入偏少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部分高校的人文陶冶比较弱,鲜少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在专业教育方面也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并且为了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共性约束要求。特别是受到社会“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人才培养当中有部分高校存在功利导向过重的情况,只注重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科学研究,纯粹的学术研究则受到忽视。

(三)科研管理机制不良

高校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对科研处室没有明确划分其应有职责,使其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责任不清等混乱情况,而在配置科研资源方面也缺乏合理性,部分科研项目的研究资源绰绰有余而部分项目存在资源紧缺问题。另外在评价和转化科研成果方面也存在透明度低、及时性不足等问题。

(四)人事分配制度失衡

目前高校实行的人事管理制度针对性偏弱,尤其是在选拔人才方面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往往只看重选拔人才的科研成果数量,却并未充分重视其研究质量。而在利益分配方面也存在合理性不佳的问题,科研带头人与参与科学研究的普通工作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存在较大差异。

(五)合作交流程度偏低

高校没有建立起强大的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科研人员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缺乏有效的管理以及密切的合作交流也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另外我国高校的科研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之间等合作交流程度均比较低;加之自身的产学研结合不紧、科学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与集成性不足等原因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六)创新文化氛围不佳

虽然我国高校在近几年逐渐加大了支持科研人员的力度,但就整体而言其科研环境仍然不容乐观,不仅许多科研人员缺乏将科学研究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一旦在研究中遇到困难便容易心生退意,同时高校自身也缺乏浓厚的创新氛围,并未给高校科研人员创造民主良好的研究氛围。

四、构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合理机制

(一)研发经费筹措机制

在筹措研发经费方面,政府拨款仍然是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在尽可能增加拨款数额的同时优化审批流程,使得研发经费能够早日落实到位。另外高校还需要积极拓宽筹措渠道,在积极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导其投入资金的基础上,依靠传统的银行贷款作为支撑,并积极吸纳各类社会资金作为补充,从而切实解决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

(二)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充分认识科研的重要性,坚持科研与教学“两手抓”,尽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同时重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科研方面需要不断对现代化的科研方向及其发展进行探讨以持续创新科研思路,而科研人员除了需要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科交叉,有意识、有计划地学习和研究整个教育和科研领域中的知识内容,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以构建完善的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三)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高校应努力建立健全科研管理\行机制,为科研工作及其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首先高校需要充分发挥科研处室的应有功能,为基层管理人员赋予一定的决策和处理权利,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另外还需建立以科研团队、课题组为核心的课题制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科研资源,并有效监控课题研究与科研行为。

(四)人事分配激励机制

高校需要尽快建立起能进能出的、具有灵活性的人才流动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围绕优势学科自由组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实力和深入研究前沿领域能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同时积极吸收广大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在选拔科技人才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公平合理,积极邀请广大师生进行监督力求能够选拔出既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又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优质人才。

(五)合作交流凝聚机制

高校应当尽快建立能够共享科技创新资源的平台,在坚持产学研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创造与国际科研成果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以不断拓展合作交流的空间。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科研信息门户网站,同于负责完成科研活动信息的与相互交流,同时开发出管理科研信息的系统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和分类存储各种科研信息与科研资源,以便为其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六)创新文化建设机制

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坚定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信仰,树立将科研项目做大做强的信念,在科研活动当中能够秉持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拒绝科研造假、学术造假等不正之风。而高校自身也应当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对科研工作抱以宽容的态度,积极使用各项鼓励和支持政策推动科技与知识的创新。

(七)创新成果评价机制

高校需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在对科研成果以及创新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既重视数量也重视质量,将科研经费、奖金待遇等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被引用率等相挂钩,以便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外,还需要积极邀请同行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师生参与对创新成果的评价,利用此种社会化的手段以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性。

通过从多方面入手,层层推进分析了解到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具体制约因素,进而站在高校建设者、科技管理者和文化倡导者的角度,提出研发经费筹措机制、创新人才培育价值、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人事分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机制建设,希望能够有效帮助我国高校尽快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注释]

篇9

关键词 高校 科技管理 创新体系

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各批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高水平的研究学者,是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技术成果产生和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高校的科技攻关、科研进程和管理工作都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大幅度更新,更要对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同时进行大幅度改革。而在科技管理创新这一块,如何就科技管理体系,科研项目管理理念,科研项目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改变。

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科技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理念还相对滞后。工作统一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直接面对院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完成。主要体现是以严格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为管理依据的,片面强调服从性与统一性,却未形成综合、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的管理方式以及化管理理念的相对缺失与贫乏,导致了相应管理方式的按部就班。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工作的科学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在校内外形成团队化、跨学科的大型研究活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研创新中求新求异、积极参与竞争、勇于探索的精神。

1.2 科技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现行宏观管理体制,但是许多高校还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管理模式,一直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思维治理大学,用行政职能部门的组织和操作程序替代学术职能机构的组织和操作程序;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忽视了学术事务对于学者的内涵所在,学术自由和学术多样化在大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机关官僚作风。另外传统的科研管理是程序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主要是针对每一个项目的立项、开发研究、验收鉴定、推广等过程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而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科技管理的涵盖范围包括了学校科研方向的确立、管理系统的设计、科研策略的制定以及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是把资源的配置、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的确立、项目的实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把项目申请立项、专利技术开发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乃至技术转让后的服务看成是一个完整研究链,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因此,科研管理的范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大幅度扩展。

1.3 科技管理管理观念和服务观念不平衡

高校的科技管理既有科研管理的一般属性,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科门类广、层次多、服务面宽。既要为培养高端人才服务,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还肩负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教师要承担高数额、高压力的教学任务,还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以至于专职的科研工作者不多。高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留住优秀的科研人员。而受传统观念影响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侧重于强调管理职能,对科研工作的服务功能不够。对科研的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以人为本的科研氛围打造不足,团队力量的科研团队难以发挥优势,管理者也只是被动地履行着管理职能,没有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相互沟通和协作,无法充分调动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所以服务理念的创新在于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物的多重联系中,找寻到突破点。

1.4 科技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网络化带动了管理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及重大变革,也对高校科技管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到了深刻影响,传统的科技管理方法和观念已难以适应信息时展的全部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运用新型信息管理技术的理念、能力、水平和成效还远没有真正挖掘和体现出来,从而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能量,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系的进程。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力建设,但由于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确立、决策支持、应用情况、信息利用效率、信息资源共享、组织管理、规范透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搭建起实用高效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因此,不同地域或者学校信息沟通便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制约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联合化的重要原因。

2 高效科技管理体系的几点创新思路

2.1 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落后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起开放性的科技管理模式。通过克服传统高校科研队伍整合难和资源分散、科研管理和教育管理之间的矛盾,不断理顺学校研究机构的体制,扩大自主创新权,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基础雄厚、科技成果产出等各方面的优势,将教学、科研、经济服务功能紧密结合,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队伍和科技创新团队。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为目标,点面俱到,只有管理模式激活了,才能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热情和活力,让人的创新精神得以全面自由的释放。

2.2 科技管理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原则

对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同时实行“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政策,才能达到双赢目的。从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的科技管理者都是非管理专业人员,管理方面主要根据前人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在重复单调的劳动基础之上,工作局限性强,因而对工作的突破性不高,全面性也把握不够。一支专业的、能干的科技管理队伍必须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涵盖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掌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集合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探索能力,与社会和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因此,科研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成长。同时,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创造培训和进修机会,把握指导实际工作的中短期的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的机遇。另外,在部门内部实行轮岗制是很可取的,让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流动实践,深入、直观、面面俱到地了解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程序,了解科技管理程序中的同和异,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合理流动,让每个人发挥出最大、最合适的管理潜能。

而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并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民主公开的用人机制,同时科研方面应树立正确导向,建立以创新为主体的价值方向,处理好科研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树立起好的服务意识,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多为科研人员着想,主动了解并排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富有创造精神的科研工作者,应彻底摒除传统的按资排辈的做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彻底的发挥,以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辈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源泉和动力才能永不枯竭。

2.3 创新科技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

以往的事实与经验表明,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成为一种优良的动力机制。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中,需要引入适当的科研评价制度,优奖劣惩,从制度改革上激发出科研生命力,主要是从教学成效、科研绩效、成果产出等方面出发,摸索出一套契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体系,并作为职称评审的标准之一,这是激励机制创新的根本所在。只有在政策和制度上充分体现知识劳动和产权所属的价值,使有突出成绩、有所贡献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能经过自己的事实劳动获取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才能带动整个科研队伍的成长和良性循环,才能让科研管理者更好地为科研人才服务,让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神,不急功近利,潜心攻克科研难题,产生出重大的研究成果。

2.4 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高管理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掌握、传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科技管理是面向高素质人才的高级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和人员都表现出显著的高知识性、高创造性、高智力性,信息资源和信息需求也更为迫切。科技管理网络化是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科研信息管理中,不仅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而且在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中期检查、最后的成果鉴定和验收、项目后续跟踪等阶段,也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电子化技术手段,加强项目的各个流程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开透明。同时开发管理网络系统,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譬如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权限所属范围内迅速方便查阅各类数据、资料、最新科研动态、提出问题,并能及时地处理相应的问题,实现信息普及、程序阳光、管理迅速。还可建立科研人才信息库、实验设备库、项目信息库等,以便熟练掌握学校的科研情况,并整合分散资源,冲击社会需求或重大前沿性研究课题,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

2.5 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合作交流

篇10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内涵及理论依据

(一)内涵。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是通过对科研活动各个环节及科研活动中涉及的人、财、物进行统筹协调、组织运行,以建立高校科研活动秩序、保证科研活动正常有序开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分配机制、预算管理机制、成本分担机制、监管机制等,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运行是否顺畅是科研经费管理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理论依据。委托―理论对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例如,科研经费投入者与高校之间、科研经费投入者与项目申请者之间、高校与科研项目申请人之间,等等。在这些委托―关系中,由于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与科研项目申请者的利益目标具有一致性和重叠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合谋的动机,这就有可能形成“内部人控制”。委托―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委托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设计出一套相关的激励制度及监督机制,以使人与自己追求的目标相一致。

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申请中的问题。

1.经费申请信息不对称。由于科研经费分配过程和经费分布情况的公开性及透明性不够,造成了科研项目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科研经费分配过程中,有限的科研经费可能得不到合理配置,部分呈现出“逆向选择”现象。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与科研经费配置不匹配。

2.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范围不全面,编制中列的大多是预计的直接费用,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员经费、业务费、间接费用预算,而是采取按经费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管理费的方式。有的项目负责人同时承担着几个科研项目,这些项目之间存在相关性或交叉性,可以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资料等,但在申报项目预算时,每个项目都列报同样的仪器设备支出。这可能导致在科研过程中设备重复购置,资金浪费。

(二)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1.经费支出核算不严格。高校科研项目支出核算不能严格按既定的管理办法执行。个别支出项目严重超预算,且不按管理办法规定报批调整。部分项目开支范围、金额符合预算要求,但支出内容与预算不符,如:预算所列参与科研的研究生、博士生名单与实际列支劳务费人员名单差距大等,还有的列支与本课题无关的支出。

2.经费报销中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有的科研人员将本应用于科研活动的一部分经费转化为项目研究人员的劳动投入报酬或用于个人消费性支出,购买家庭用品,或大量开具“办公用品”、“市内交通费”等票据列支。

3.经费成本核算不健全。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核算仅是科研项目发生的部分直接费用,其间接费用几乎没有在各项目中分摊,而是按照固定比例计提管理费或间接成本;科研项目组成员的人员费也没有全面反映,而是从高校的事业经费中支出;没有建立成本核算体系,也没有建立配套的内部控制、成本分析等管理机制。

(三)经费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1.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高校科研经费具体报销条款经常有变化,随意性大,宣传不及时、不到位。因为制度细节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科研工作发生的费用不能入账,制度设计的刻板、执行中的不规范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2.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在项目预算编制阶段,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项目组缺乏配合。科研人员对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不熟悉,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各项开支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造成预算不准确、不科学,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科研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激励,对预算指导力度有限,也无力对经费预算执行的合理性与效益性进行审查,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不力。财务部门不全程参与预算编制,对项目预算和项目运作过程情况不了解,只是机械、简单地审核支出项目中的管理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是否超出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比例,对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掌握。

3.经费大量结余,资金使用效率低。有的高校为解决结余资金出口问题,设立了科研发展基金,按规定不用上缴的纵向科研经费结余全部转入科研发展基金。因科研发展基金支出内容相对宽松,促使科研人员趋向于尽量多结存科研经费,导致经费使用效率低。

4.经费监督机制不完善。高校没有建立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审计制度,缺乏对经费支出的实时监控;缺乏严格的立项跟踪及结题审计,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职能;缺乏追责问效机制,审计结论没有对各项目组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5.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的教师队伍,但有的高校并没有将薪酬分配与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绩效挂钩,双肩挑教师的超负荷劳动付出与所得薪酬不配比。外部环境的不公平,促使教师产生了从科研经费中获取更多劳动报酬的强烈动机,通过争取科研经费来增加个人收入,将科研经费的一部分转化为项目研究人员的劳动报酬或用于个人消费性支出。

三、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对策

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应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申请过程、经费使用过程、经费监管过程的全过程,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预算管理机制、成本分担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一)建立充分的信息沟通机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充分的信息沟通可以降低委托―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解决委托―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在多维数据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决定了科研管理信息平台不是一个单纯的科研项目库,而是一个链接各职能部门信息的多维度管理系统,包括科研经费核算数据;公房资源使用信息、水电气暖等燃料动力能源供应信息;公共实验平台和仪器设备配置信息;资料、数据采集、文献检索信息,等等。相关信息可在各个院部共享,科研人员可以实名查阅学校已有资源使用情况,实现实时查询、预约,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现象发生;而且还可以参照系统内部资产配备情况及结算价格,为制定更新或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计划提供依据。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应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等向科研人员公开,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打破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垄断,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防止科研经费管理中内部人交易、暗箱操作、挤占挪用等失信行为。

(二)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机制。科研经费全面预算,是指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管理,包括经费预算编制、经费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监督和预算考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是对高校的科研活动及资源分配所进行的计划、组织、调控和分析,是资金、资源按照预定的计划运作,实现科研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建立预算跟踪反馈机制,制定反馈流程和办法,形成反馈报告;发挥预算的预警作用,提醒项目负责人注意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分析科研活动信息,对预算中没有预计而实际将发生某项业务做出预警提示。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对预算调整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制约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做好预算考评:一是项目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警,以矫正偏差、预警分析为目的,起到持续控制、信息沟通和激励作用;二是项目结题结账后整体预算完成情况的评价,同相应的预算奖惩机制挂钩,实现事后的激励。

(三)建立科研成本分担机制。有效的成本分担机制应加强三个环节的管理控制,一是事前控制,做好成本预算、成本决策、成本计划;二是过程控制,抓好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三是配套措施,主要是校内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内部结算价格的确定和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制定科研经费成本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明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范围,对不允许开支的费用明确予以禁止。建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体系,基于权责发生制基础设立适合进行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体系,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成本项目,设计完整的成本核算科目。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要公开、透明,广泛征求校内各方意见,尽可能科学合理,能够让科研人员接受,并促使各部门降低成本,合理配置资源。

(四)完善科研经费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可采取审计、专项检查、绩效考评等手段,建立包括审计、纪委监察、学术研究部等部门和社会公众在内专门的科研经费监督体系,建立对科研经费的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制度,使科研经费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科研经费监管的核心是对科研经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监督,发挥过程控制、实时控制的优势,有效克服“中间过程不问责”的弊端。除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管作用,还可以实行举报激励制度,建立学校内部人员、竞争单位和社会公众的举报及牵连机制,促进改善管理者的监督行为和效果,节省管理监督成本。

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由于科研活动具有原创性、长期性、积累性、成果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科研绩效评价不能仅关注当前绩效,否则可能会导致短视行为,盲目追求论文数量,忽视研究质量。高校应建立兼具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科研活动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评估方式,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明确项目的绩效目标,对其执行过程与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不能仅局限于项目验收结题环节,还应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意识,将科研成果的价值以及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与科研人员的待遇挂钩,制定科研成果转化奖励政策,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的提取比例,用于奖励科研人员,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鼓励提高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益,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减少资产流失和浪费;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机制,拓宽收入渠道,更多的从企业获取科研课题和经费,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