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金融服务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金融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金融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the global economic pattern has undergone enormous changes. On the one hand, the export share of the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reases rapidly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 does not loosen due to the vertical separation of the value link all around the globe; instead, it enabled the co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value links in the system tighter. Consequently, the global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demonstrates an atmosphere that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spaces, some areas witness concentration and some, dispersion. Research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embedded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hotspot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in the latest decade. Analyz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concentration by basing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is conducive to understand the global factor guid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and real economy from a brand-new and broader perspective.
Key words:global value chain;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concentration;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2-45(5)
1 相关概念介绍
1.1 全球价值链
2001年,格里芬在《价值链的价值》(The Value of Value Chains)中提出应该把企业看成是在不断参与价值链形成过程中获得技术和服务,这也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建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于2002年在《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报告中指出:全球价值链是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成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
1.2 金融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最早被提出要追溯到1979年,弗里曼于1979年在中提出的。本研究中金融服务业的分类范围为第3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的金融中介服务分类。金融产业是指以经营金融商品和服务为手段、追求利润为目标、市场运作为基础的金融组织体系及运行的总称,因其对其它产业的服务功能而称为金融服务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金融业和保险业以及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业等金融辅助产业。金融机构是金融产业活动的基本单位,是金融产业活动的主体。
2 全球价值链影响下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概念模型
2.1 全球价值链影响产业集聚的路径
全球生产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工整合使全球价值链布局不再在单一生产国,而是通过跨国公司FDI(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利用较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全球范围内的海外扩张,将不同生产部门布局在具有不同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这种看似分散的空间生产活动在东道国共享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在业务上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最终形成在小范围地区内的产业集聚。全球化生产加速了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近三十年见FDI流入量提高了近十倍。跨国公司从全球生产和销售的战略角度出发,为了获得东道国相应的区位优势将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研发、生产、组装)进行分割,以 FDI 为载体使得这些被分割的环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做地理上的重新分布。跨国公司生产某一产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生产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母国内,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转移非核心环节并海外直接投资到成本优势更为明显的地区,特别是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生产原料的欠发达国家。
2.2 全球价值链影响产业空间集聚模式
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片断化地理集聚的实质是探讨全球价值链空间分离所产生的空间集聚性。虽然全球价值链促成了各个价值环节在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格局,这些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在空间布局上呈现高度的地理集聚性,价值环节的地理集聚性使地方产业集聚从属于全球价值链一部分。全球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价值生产活动在形式上可以看成是一个连续的生产活动过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随着跨国公司海外分包和海外直接投资等海外扩张行为,这一看似完整、连续的价值链条实际上是被一段段地分开的了,在空间上通常是离散地分布于全球各地。全球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片段被拆分到某一地区,那么在这个地区诸多与该地区内从属于全球价值链某一生产环节的产业直接相关、间接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集聚往往会以一个群落的形式出现。这便是全球价值链空间分离后中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全球价值链垂直片段化后拆分出来的价值环节加速了地方产业集聚的形成,并且伴随着产业集聚形成而产生一系列具有辅的组织体系,例如相关辅助业集聚及政府设立的辅机构等。
产业集聚作为全球价值链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载体,正以不同方式融入到全球产业价值链当中。全球价值链的价值环节片断化后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重组,尽可能地利用不同空间范围各自的比较优势完成生产活动,从而降低成本。部分价值环节在特定空间区域内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在伴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重组形成的,并且通过全球价值链空间重组这个契机,参与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从而获得发展。
3 全球价值链影响下金融服务业集聚的路径
全球金融服务业是资金流通的中介,资金交易频密的地区,金融服务业也相对集中。随着全球价值链片断化布局进程日益深化,金融服务业在各个经济部门的运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对所有经济活动的生产和贸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服务业集聚首先表现金融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然而这些在空间上集聚的金融机构并不是随意布局的,而是受到全球价值生产体系的分工影响的。金融服务业服务的客户追随特征说明了这一点。
价值链条的跨国发展已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金融全球化指的是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向一个整体的市场发展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这两种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标志着金融全球化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资本管制的放宽、金融交易技术的进步,加速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全球化的动力是来自于由金融资本的本质所决定的对利润的追逐。对于金融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必然要求跨越国境而向全世界发展。金融全球化正是依托于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及金融信息管理)这些金融组织形成了时空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通过这种配置方式使其成为转移跨国投资或回避风险的媒介。这些金融活动是整合于国际贸易流动中的,并且根源是伴随着商业服务业、全球贸易转移进入国际贸易活动的。
4 全球价值链影响下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模式
金融服务业集聚体现了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相适应,恰当的金融体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中实体经济金融需求,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金融体系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必须与实体经济相适应。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全球价值链影响金融服务业最直接表现为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下金融服务业活动与实体经济活动、城市空间等级体系产生锁定关系,非金融产业集聚往往伴随着金融产业集聚。并且金融服务业集聚在全球范围内不是杂乱散布的,而是依托于当地城市空间与经济发展需要布局的。因此,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等级体系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等级体系。伦敦金融城公司2010年9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8)显示,按照链接度、专业化和多样化3方面的属性,全球75个金融中心被分为全球性中心、跨国性中心和地方性中心3个层次,按照金融中心业务广度和深度属性,金融中心又被划分为4种类型。也就是说,世界金融中心等级体系是全球价值链影响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结果。全球价值链上环节空间分离后,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人才等金融资源上达到一定的规模和集中度,金融产业集群(如伦敦金融城、上海浦东金融集聚区)就是金融机构空间集聚发展一个典型的结果。地域空间在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同的禀赋,在适宜的地域空间内,金融资源通过与地域空间所特有的禀赋凝结成为金融产业,进而形成了金融机构集聚。
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微观机制即是金融机构集聚。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产业的参与者,依据市场经济准则,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相互联系,从而产生该地区无论是金融机构密集程度还是金融机构的种类都普遍高于平均水平的现象。金融机构集聚是金融资源与特定地理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是金融产业成长与发展,并在一定地理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及结果。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生产活动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国内范围,金融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国际化,主要是由国际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和以海外直接投资为表征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金融服务业在各经济部门的运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对全球价值链上所有经济活动的生产和贸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程参与到整个生产活动。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经济活动,不管是制造产品还是服务,都必须在生产的各个阶段筹集资金。这就离不开金融服务业作为资本流通直接的功能。比如说,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向社会吸收大量资金然后为产品生产、销售等中游环节提供贷款。保险公司则通过保险费收取,对一系列生产投资风险提供了保障。
5 结论与讨论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活动的分离和整合日益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产业集聚的演进也被赋予了全球化的特征。世界各地的产业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加速了产业活动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分离的进程,并以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FDI)行为作为空间载体加速了世界价值体系分工的专业化。然而,这些专业化、片断化分散全球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分布于各个角落的,而是按照其所处的价值环节所拥有的附加值高低的等级排列的。因此,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聚模式是价值环节的片断化、空间重组和垂直一体化之间利益和损失动态权衡结果的最终体现。金融全球化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全球化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与实体经济生产活动的关系促进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形成。全球价值链下的金融服务业集聚模式形成是以全球价值链上、下游环节生产活动按照附加值高低的空间分离为前提的,基于不同附加值生产环节在空间布局上的离散分布,为价值链各个环节服务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等级特征。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 .
[2] Bruce Kogut,A Note on Global Strategi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4)383-389.
[3] Gef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
[4] Sturgeon, T., What Really Goes on in Silicon Valley? Spatial Clustering and Dispersal in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J]Economic Geography.2002.
[5] 陈铭仁.金融机构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4.
[6] 黄解宇,杨再斌,黄解宇.金融集聚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1):143-146.
[7] 梁颖,罗霄.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研究-全球视角与中国的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5):16-20.
[8]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7.
[9] 瑞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 武巍,刘卫东,刘毅.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科学发展,2005,(4):19-27.
[11] 文嫮,曾刚.从地方到全球: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集群的升级研究[J].人文地理,2005,84(4):21-25.
[12] 朱建安,周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一个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科研管理,2008,29(1):115-121.
[13] 谭力文,赵鸿洲,刘林青.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56-63.
[14] 张辉.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94(5):38-46.
篇2
麦肯锡公司全球副董事,现在上海居住。他主要为大中华地区的当地和国际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服务。黄先生半数以上的项目集中在个人金融服务领域,包括信用卡和消费金融、零售银行及零售分行网络转型等。他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工作主要围绕制定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
黄伟权先生以优异成绩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主修金融学。在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前,他曾在新加坡武装部队担任2.5年的军官。加入麦肯锡之前,他曾在高盛公司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工作。
内容摘要:在亚洲向个人提供金融服务可能既回报丰厚也充满挑战。在整个地区,领先的全球银行和积极的本土银行正在寻求激动人心的增长机遇。然而,在这一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多数银行只能勉力维持可持续增长的利润。除少数个例情况外,跨国金融机构在零售市场仅仅占到了很小份额,尚有待向其全球母公司贡献巨额利润。多数本土零售银行都将投资集中在建设分销“硬件”,结果在许多市场,人均拥有的网点和自动柜员机数量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的水平。尽管如此,盈利有压力。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营销、客户细分、信贷审核以及业绩管理等“软”技能比硬件和网络更加重要。建设这些能力是零售银行业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关键词:零售银行亚洲个人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5)09-0018-08
亚洲已经感受到个人金融服务不可思议的潜力,它为个人既
提供了像按揭贷款和信用卡等信贷产品,又带来了包括存款、共同基金和证券等储蓄产品。近年来,一些个人金融市场经历了惊人的急剧增长。例如,1995~2001年,韩国未偿信贷余额扩大到353万亿韩元,按本币计算几乎扩大了两倍。这种扩张部分是由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广信用卡,以便将更多的经济活动纳入全国税收体系。在印度和中国等欠发达市场,随着收入的急速上升,个人银行存款的年增长率自1995年以来分别达到了11%和18%。
在这个10年的剩余时间,个人金融服务可能成为亚洲各地最大的银行业务机会。我们估计,到2010年,本地区的总收入可能比2001年将近翻一番,超过3900亿美元。个人金融服务还有很好的盈利潜力,其产品毛利往往高达北美和欧洲等主要发达市场水平的两倍。结果,个人金融服务的潜力远远超过了企业银行业务的潜力。后者将继续受到巨额不良贷款、微薄利润以及资本市场逐步脱媒化的影响。对于那些在亚洲怀有宏图大志的本土和外资银行来说,取得个人金融服务的价值意义非凡。
这项业务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增长,是受到了多种趋势的合力推动。首先,亚洲各地人均收入的财富正不断增加。在2010年之前的年份中,家庭平均收入将每年增加3%以上。这将导致个人金融服务收入出现更加强劲的增长,预计其年增长率将超过7%。
促进个人金融服务增长的第二个趋势是对信贷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尽管亚洲收入较低的国家消费信贷依然不高,但借贷行为正变得更能被接受。年轻人尤其愿意使用信贷,并且收入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正在这样做。
第三个趋势是客户对更先进更多样的金融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尤其是对储蓄和投资产品。在多数市场,银行通常只能提供存款账户。如今,资产和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正被推向亚洲各地。随着客户对这些投资工具的认识加深,以及作为基础和证券市场的深化,资产数量将出现强劲增长。
最后,政府放松管制正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环境。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多数国家仍将银行的业务限制在传统的吸收存款、支付服务和发放贷款。如今,共同基金、保险、证券以及众多金融产品都可以从同一家机构或通过相同的渠道购买到。此外,对外商准人和与本土机构结盟的限制也正被取消。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本土银行和保险公司正着手建立业务广泛的“金融控股公司”。
这些趋势正合力推动全球银行业最大的一个收入增长机遇。不过,为什么多数向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和其他机构未能取得可观利润呢?原因就在于银行业者尚需抛弃他们陈旧的经营方式,获取建立盈利的零售业务所需的软件技能。目前客户还被视为企业信贷业务廉价的资金来源。网点服务少而成本高,客户须忍受长时间等候才能办理简单的交易。缺乏有针对性的营销、交叉销售技能和高效的销售文化。在许多市场,银行职员和经理的薪酬过高,使用零售业务无利可图。运营流程和信息技术系统的设计是为了避免错误发生和处理企业贷款,而不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处理大量的客户交易数据。
所有这些因素都意味着成本居高不下、服务缺乏特色,使一项本应极有吸引力的业务的盈利被降低。为树立并灌输利润理念,银行业者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其零售业务的核心要素。他们必须在全新的基础上设计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个人金融服务,并以媲美领先零售企业的高效率提供这些服务。
消费金融:控制风险
“既不举债,也不放债。” 这是上一代亚洲人的信条。与祖辈不同的是,如今的年轻人准备利用便捷的信贷实现自己在物质上的梦想。麦肯锡公司2001年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60%年龄在20~30岁的亚洲消费者愿意在不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例如,信用卡预借现金)贷款来满足日常需求。
银行和金融公司察觉了这一观念的改变,将重点转到了消费信贷(按揭、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上来。在亚洲11个市场中,1995~2001年以本币计的消费信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3%,而同期企业信贷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
消费信贷在这个10年中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从而成为一个巨大的机会。与再往后才会兴起的理财服务不同,现在许多消费者已经准备要贷款了。如图10-2所示,当家庭平均收入达到约5000美元以后,人们就可以借贷(因为他们有了还债能力),消费信贷余额也会扩大。亚洲的几个国家已越过了这个转折点。收入较低而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市场也具有巨大潜力。所有这些都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近期机遇,对银行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要实现这些利润,银行将需要新的营销和信贷管理技能。为应对香港等市场不断升高的违约率,正式的征信机构已经在创建当中,除了将赖账不还者列入黑名单外,这些机构还与银行共享信用记录和支付记录,提高了它们设计、推销和审批信贷产品的能力。这些软技能方面出类拔萃的银行将在利润争夺战中胜出对手一筹。
特定产品能力也非常重要。虽然所有市场都提供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但渗透率和利润却大相径庭。例如,日本发行了1亿多张信用卡,但无担保信贷的绝大部分利润来自预借现金和专业消费金融贷款,而不是循环信用卡余额。迄今为止,赢家一直是提供短期无担保贷款的单一业务消费金融公司。中国则可能出现另一种模式,该国的借记卡数量正迅速增多。
这对竞争格局意味着什么?在先进的消费信贷市场,单一业务机构主导了此项业务。例如,美国10大信用卡发卡机构中有6家是专业的信用卡公司,主要按揭贷款提供商是全国连锁的专业公司,如Countrywide Credit。虽然单一业务机构在亚洲不大可能成为一股强大势力,但它们将成为决定竞争性质的主要因素。外资专业信用卡公司已经主导了东南亚较小的市场。在其他地方,全球性机构将以它他的信贷和营销技能抬高市场标准。本土银行除非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实现飞跃,否则它们可能会在这场竞争中落后。
在许多市场,本土银行正与全球性银行结盟,以启动自己的业务,学习信用评分和营销技能,但要在不同的文化和市场间移植技能并非易事。以被美国一家大型银行收购的台湾信用卡发卡机构为例,收购方很快就采用了“同类中最佳”的信用评分模型。初期结果令人震惊:违约率大幅上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欠账不还者都属于那些先前被该银行老式审查系统筛选掉的行业。新流程缺乏此类客户的数据,因此未能将其列为高风险客户。
本地情况是确定信贷风险的一个因素。即使将最先进的模式从发达市场直接移植过来也不会十分顺利,需要进行调整。评分系统需要花费时间积累必要数据,才能形成很强的预测力。无论是本土银行还是外资银行,亚洲的信贷市场都给它们带来挑战。只有那些真正洞察消费者行为并实施了严格业务模式的银行才能取胜,这些业务模式可使其在满足客户的信贷需求中盈利。
在新兴市场,担保信贷带来诱人增长
新兴市场(中国内地、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消费金融依然处于较低的基础上。这六个市场加起来的消费信贷收入还不如中国台湾地区一个市场,但这些市场的信贷增长率正在上升。担保贷款产品的强劲增长将带动信贷规模的扩大。中国内地的按揭贷款和汽车信贷市场势必迅猛增长,估计在这个十年中使总体消费信贷余额每年增长32%。到2010年,我们估计单单在中国消费信贷产品的年度总收入就将达到170亿美元(见表10-2)。
除马来西亚外,消费信贷在亚洲新兴市场还是比较新的业务。随着消费者日渐富裕,他们自然会希望拥有房地产和汽车,也就需要用于购买的资金。在各个新兴市场,2010年之前按揭贷款余额将保持22%的复合年增长率,并将占到所有消费贷款的大约3/4。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余额每年将分别增长大约17%和23%。到2010年,新兴市场中这些无担保产品点所有消费贷款的份额可能依然不到30%。
拥有大型分销网络和雄厚存款基础的本土机构处于有利地位,能将靠业务量取胜的按揭贷款和汽车金融业务揽入怀中。在印度,消费金融已在腾飞,住宅金融发展公司银行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已经主导了按揭贷款市场。与无担保贷款相比,担保贷款所需的风险管理和客户细分技能要低得多,使本土银行更容易与国际银行同台竞争。
就连中国的国有银行也已热情高涨地进入按揭贷款市场,因为这样做符合国家政策,它们已经占有了一级按揭贷款市场超过70%的份额。相反,由于缺乏实际分销渠道和人民币融资, 外资银行所处地位不利,无法捕捉这个机会。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立足分支的大型分销网络对于按揭贷款业务十分关键,因为客户在接受巨额贷款前通常需要面对面进行互动。大型本土银行往往与推销其产品的房地产开发商和人关系牢固。由于按揭贷款差别不大,客户往往便接受这些便利的产品。融资成本低是另一项重要因素。由于大型本土银行可通过广泛的分支网络吸收廉价存款为此项业务提供资金,它们将继续居于主导地位。
尽管根基牢固的本土银行处于强劲地位,可以继续主导担保贷款业务,但在新生的但利润丰厚的无担保消费金融业务中却找不到这些老牌银行的身影。在限制程度较高的大型市场尤其如此,那些侧重零售的新锐银行正在打败大型老牌银行。以中国为例,灵巧创新的银行已经掀起波澜。例如,中国招商银行尽管分支网络规模较小,却成功实现了国内最高的客户网点比率(每个网点有44000名客户),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只有1600名客户。2003年初,这家新锐银行每张借记卡的存款额为670美元,而其他主要银行每张银行卡的余额则为50~300美元。这显示出中国招商银行拥有更大的富裕客户群,是推出信用卡的完美平台。
在规模较小但更加开放的新兴市场,外资银行进行大肆扩张,大幅提升了本土银行的水准。海外银行拥有营销知识、财务实力和风险管理技能,明显占据上风。2001年,花旗银行在泰国拥有100多万信用卡持卡人,几乎占持卡人总数的1/5。同年,外资银行占七个亚洲新兴市场信用卡总余额的40%以上。
新兴市场的大多数本土银行都固守其陈旧的经营方式,不愿采取措施弥补技能的严重缺乏。以中国为例,大型国有银行依然着重企业贷款,而很少涉足无担保贷款,因为它们认为后者风险过高。它们将个人贷款视为小业务,不值得花费精力;另一方面,它们却听任企业贷款业务造成的亏损不断上升。这一点也不足为奇。毕竟,由于信贷审核技能不足,系统效率低下,加上其他妨碍它们以低成本和可控风险大规模提供消费贷款的问题,这些金融机构根本没有准备好在消费贷款方面做出有意义的努力。
在逐渐成熟的市场,盈利机会存在于无担保贷款领域
在四个逐渐成熟的市场,按揭贷款业务已经饱和。事实上,新加坡和香港的激烈竞争已使利润非常微薄,以致许多银行在住房贷款上可能正在亏损。同时,其他类型的消费贷款将继续推动业务增长。预计到2010年,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的净利息和收费净收入预计将从2001年的220亿美元猛增至440亿美元。
要在无担保信贷领域取胜,获得高超技能是关键,尤其是在客户细分、信贷审核和低成本处理方面。在亚洲等增长率较高的市场,随着身手敏捷的本土新锐银行或技能娴熟的外资银行采取行支并迅速超越老牌银行,竞争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传统银行面临的挑战是要制定高效的客户细分战略,以求首先确定,继而获得或留住盈利性最高的客户。例如,在信用卡业务中,将余额进行循环的客户(称作“循环贷款者”)一般占客户总数的30%以下,但它们却创造了90%以上的收入。香港一家领先信用卡机构意识到,只需将其高价值循环贷款客户的剩余余额从竞争对手手中整合过来,利润即可提高1/3。它进一步发现,在没有使用循环信用功能的客户中,至少有15%~17%实际上是“隐藏的循环贷款者”,他们是通过另一家银行的信用卡进行借贷。这些深入认识促使这家信用卡发卡机构既了解客户的需求,又分析客户的总体价值,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
信贷审核是老牌企业的另一项挑战。在亚洲多数国家,无担保贷款的增长往往超前于征信机构等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香港和韩国近期的经验提供了宝贵的案例。香港个人破产案从1998年的不足1000宗上升到了2002年的25000多宗,这相当于每千名成人即发生5宗破产案,而在美国则为每千名成人发生7宗破产案。然而,在香港,每宗破产案的债务金额却令人震惊地达到了月收入的42倍,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在韩国,2002年的这一数字同样令人震惊,达到了月收入的40倍。香港信用卡贷款损失率已达到两位数,预计韩国也将达到两位数,这在发达市场是前所未有的。
问题就在于缺乏共享的信用信息。银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已经超额举债的客户提供更多信贷。1999~2002年,这个问题在香港到了失控的程度。雪上加霜的是,客户可发用无担保的信用卡取现来偿还按揭贷款,银行在早期却无法发现违约情况。据香港某领先信用卡发行机构透露,这些宣布破产的客户中有1/3在提出破产申请前一个月都能按时还款,而另外1/3在破产前还在继续偿债。
随着透明度逐渐加大,如果银行能更好地利用客户的信用信息发现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并针对他们恰当定价,就能够吸引客户舍弃那些继续一刀切地收取标准费率的银行。用这种方法,技能娴熟和攻势凌厉的新锐银行能真正打入高增长市场。
大众富裕银行业务:为亚洲的新贵提供服务
在亚洲各地,离岸私人银行一直在积极地从富裕的个人客户那里吸收存款。虽然少数跨国银行表现极佳,但与可用资金总量相比,离岸资金量依然相对较小。难度根本在于客户的惰性和监管障碍。2002年,十大私人银行控制了本地区不到5%的财富,多数财富都分散在众多不同的本土银行,它们向所有客户提供雷同的旧式服务。
2001年,亚洲个人金融资产总额达到了16.4万亿美元,其中2.7万亿美元是由所谓的大众富裕客户所持有,他们的平均资产在10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之间,另外5.3万亿美元属于平均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高净值个人客户”。为高净值客户群提供服务是由少数欧美私人银行主导的专业活动。对于多数全球性、地区性和本土银行来说,要取得亚洲理财业务的胜利,就意味着必须成功瞄准大众富裕客户在国内的财富,这些客户约占本地区家庭数量的1.2%。按收入标准计算,到2010年,这些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精英家庭将从2001年的600万户增至900万户以上。
不过,对这些预测数字应谨慎对待。超过半数的财富依然锁定在一般银行账户中(在美国,存款仅占个人金融资产不到20%的比例)。亚洲缺乏促使存款向收益率较高的产品转移的结构性因素。准确地说,由于证券市场缺乏吸引力,实际上很少有“收益率较高”的其他投资选择。在除香港以外的亚洲各地,股票市场的表现在1991~2001年间一直不如房地产和定期存款(见表10-4)。尽管监管环境发生了变化,新产品和新服务层出不穷,但经济基本面并未出现重大好转。
如果资本市场未发生真正的改革,要说服大众富裕客户将存款转投股市将异常困难。不过,可能大大改变资本市场在下个十年发展格局的因素已经出现。然而,在这些变化发生前,多数银行仍无法从实际理财服务中获利。在近期,各家银行将竞相投身到对大众富裕客户存款的激烈争夺中。银行将必须努力保留自己的客户。同时,它们现在就需要着手确定有效的理财服务模式,因为当大规模资产转移最终发生时,其速度可能非常之快,跟欧美的情况一样。
毫无疑问,富裕客户在多数亚洲银行的零售利润中已经占到关键份额。吸引和保留资金的关键是建立高超的软技能。银行必须发现和了解各客户群差别巨大的需求。它们必须建立新的销售和服务流程,为富裕客户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只有少数银行能从富裕客户服务中真正获利,因为多数银行只会增加成本而不能深化客户关系。拥有较大分支网络的国有银行可能损失最多,因为它们的分支网络较大,故而历来吸收的存款也最多。那些标新立异、以新业态网点培养专业技能并总结出更有价值的客户定位的新锐银行,将争取到大多数最有吸引力的客户。
新兴市场:注重交易的贷款
一般来说,新兴市场的财富分布是扭曲的。大约5%的人口控制了总收入的20%~40%,他们生活在国内20~30个城市中。在印度和中国,虽然大众富裕客户的绝对规模很大,合计总数约为100万~200万户,但他们还占不到总人口的1%。由于本土投资市场处在发展初期,除存款以外很少有其他真正的投资渠道,存款依然占个人金融资产的2/3。在某些情况下,资本管制限制了财富通过合法渠道流向国外,从而进一步限制了投资机会。
为吸引存款,新兴市场的银行应该着重处理好交易服务。例如,应为高价值的客户提供优先服务。为利用与高价值客户的关系盈利,必须利用多种贷款产品加强客户服务,包括按揭、信用卡和个人贷款。如果存在投资产品且利润丰厚,银行就可以能过销售共同基金或人寿保险赚取更多的收费收入。
逐渐成熟的市场:理财服务仍在发展
在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等逐渐成熟的市场,平均有约占总人口5%的人群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最成熟的银行客户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近便的机会。超过55%的个人金融资产已被投向存款以外的投资和储蓄产品,这一比例高于新兴市场或日本。
这些逐渐成熟的经济体中的投资市场发展迅猛,消费者对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以及其他创新型本土银行等先行者推出的首批富裕银行业务模式反应积极。以韩国为例,花旗银行在汉城某高档小区设立网点,在一年内就吸引了2.5亿美元。为阻止存款流失,本土银行纷纷在网点中辟出区域并进行重新装修,专门为富裕客户服务。这些舒适的区域被冠以“贵宾休息厅”、“皇家广场”和“荣誉俱乐部”等令人炫目的名称。
尝试此类“红地毯”零售银行业务的银行往往仅对硬件设计进行了美化修饰,而没有花力气获得必需的软年,如新产品和新服务或理财知识。那种认为富裕客户会因特殊礼遇而受宠若惊的想法根本是不得要领。事实上,采用这种方法,银行需要委派成本高昂的员工来处理低值交易,而要将这类交易重新转向自动渠道相当困难。
尽管初期可能存在困难,但在发展真正的理财服务方面,这些逐渐成熟的市场也许会在这个十年内超越日本。银行应该关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规模较大的市场,并投入资源争取利用新出现的盈利机会。
日本:耐心等待资金流出
日本当然自成一类。它拥有亚洲75%的财富,是本地区最大的市场,也是外资理财顾问眼中一个费解之地。日本人正努力寻找有价值的国内其他投资工具。股市在2003年初跌到了20年的低点,房地产价值依然低迷,利率徘徊在零水平。由于个人资产以现金为主,税务规划是理财顾问能够提供的少数几种增值服务之一。 拥有大型分销网络的国内信托银行与客户有长期关系,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专门知识。因此,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竞争对手将很难把业务吸引走。
除非日元暴跌,将资产分散到多元化的全球投资组合成日本客户投资长期储蓄的首选方法,否则外资机构能够提供的价值十分有限。随着日本进入经济停滞的第二个十年,这种情景很可能在2010年前成为现实。我们与专家的访谈证实,越来越多富裕的与时俱进的日本人正在开始寻觅收益超过日元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项目。自日本“经济奇迹”的辉煌时代以来,富裕个人正第一次着手将其财富的相当一部份改投向美元和欧元投资产品。令人不快的事实是,一旦投资者突然丧失对日元的信心,导致更多资产流向海外,这股涓涓细流可能变成滔天洪水。尽管这对部分全球银行业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它可能使得数百万日本家庭的财富大大缩水。
大众市场银行业务:理顺经济状况对于多数客户来说,银行业务意味着在营业厅里排长队,经常从自动柜员机取款以及每月寄来的对账单。许多账户持有人可能连一张自动柜员机都没有。事实上,在一家典型的本土银行,不到半数的客户进行存取款以外的交易。理财服务只适用于很小的市场环节,这是为什么它在多数地方还只是中期目标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客户总数中80%属于“大众市场”的客户占用了很大部分成本,对利润贡献却很微薄。
在亚洲的消费银行业务中,通常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利润的“80/20”规则并不适用。实际上仅有5%~10%的客户创造了100%以上的净利,其他客户不是盈亏相抵就是亏损。创造利润的客户(大众富裕客户和贷款者)大大补贴了不创造利润的客户。这使得一般的银行处于危险的境地,如果有见识的攻击者“信手采摘”最有吸引力的客户,那么该银行的盈利能力将面临极大风险。如果本土银行希望保护盈利性最高的客户,打开大众市场很可能是它们的头等要务,同时应在消费金融和理财服务等战场上积极参与竞争,对单一业务机构来说尤其如此。
有两个因素导致大众银行市场的盈利状况非常严峻:一是零售银行存在的导致成本基础居高不下的低生产率;二是无数无法盈利的小额存款账户的负担。麦肯锡全球研究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亚洲零售银行的总体生产率落后于欧美银行。泰国或韩国一般银行的生产率仅为美国银行的一半左右,而印度银行的生产率可能只有美国银行的1/10。
之所以如此,部分是由于亚洲消费者对现金交易的“固执”偏好。例如,泰国银行所有支付交易中40%是付现,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3%。此外,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依然希望在银行网点办理银行业务。一般的亚洲银行在经营中是采用一种过时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模式。多数亚洲银行依然将后台设施设在网点内,只有少数最先进的金融机构将这些运营活动进行外包或集中。如果剔除企业银行业务和信用卡等其他零售业务,那么多数亚洲银行在大众市场的盈利状况显然不正常。
除了不能控制成本外,本土银行很少了解资产负债表负债栏的经济状况。银行往往不能吸引余额高的最佳客户,而它他正需要这些客户以证明网点经营成本的合理性。许多存款账户在“流失”的金钱就越多!银行之所以接受这样的亏损,是因为它们错误地希望有朝一日这些账户将扭亏为盈――如果客户能增加存款余额或使用更多产品的话,银行从不拒绝客户。
本土银行必须获得新技能和树立新观念
好消息是,本土银行要强化自身实力并非太晚,不过那些立志取得高业绩的银行需要树立新观念。对亚洲银行而言,培养新技能(从头起步或通过联盟)是核心挑战。仅仅投资硬件和建设网络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那些能提升自身能力并注重盈利方法的银行来说,很少有市场能够提供亚洲这样长期的增长机会。
本土银行必须理顺核心业务流程,这不仅对保护它们的消费金融和理财业务举足轻重,而且对保持大众市场运营的可持续性十分重要。银行需要从其网络中获取更多利润,并提高自身获得优质客户的能力。关键是要创造真正的销售网络和文化,精通定价,引入真正的业绩管理,实现运营集中化并重新设计服务运作,从而提高速度、质量和成本效益。
所有这些都与传统观念相悖。在如何办理银行业务和界定分支网络角色时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大型本土银行的最大挑战是要在一个巨大、分散的组织中转变行为,这个组织中的员工虽然具备业务处理技能,但缺乏对客户的了解,对采用关键的新工具持抵触态度。
业绩管理:成功的基础
许多亚洲银行都是从小企业起家,往往由家族拥有,银行的股东仅限于少数担任董事或高层管理职位的人员。股东价值和业绩通常没有被列入银行的重点事项,也没有什么利润观念。
倒不是银行缺乏创造良好业绩的愿望,它们只是不具备实现高业绩所需的文化和技能。高层的远大抱负没有被每位员工所接受。随着银行的整合,组织日趋庞大复杂,要求高层经理熟悉每项职能的传统管理方法已经不再可行。问题是这些银行没有恰当的流程来应对大规模运营这一课题。
结果,多数亚洲银行都缺乏系统的业绩管理。不完整的信息导致组织各级目标制定模糊不清,这意味着奖惩管理既不能证明其合理性,也难以得到实施。利润增长则十分有限。
少数优秀的例外情况也是存在的。韩国的住房商业银行是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1998年,该行公开宣布将以利润和股东价值创造为重点。同年,它在该国推出了首个基于期权的薪酬计划。它还设计了先进的管理会计和成本核算系统,建立了对业绩进行衡量和将励的机制。该行股价在1997-2001年间猛涨了40%以上,印证了该行成就的宏伟业绩目标。
营销和销售: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利润
以往,零售银行业务的重点一直是客户数量,而非客户质量和利润潜力。结果,目前许多亚洲银行的客户利润异常集中。所以,那些在1997-1998年金融危机后寻求改善收益的银行将重点放在向零售客户进行交叉销售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许多银行来说,扩大产品范围和提高客户人均利润是一项挑战。从中国台湾地区等比较发达的市场到泰国等新兴市场,银行首席执行官开始质问为什么银行对技术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投入没有得到回报。
在向先进营销和销售做法转变的过程中,亚洲金融机构有三大主要障碍需要克服。首先应当解决的是客户信息不够精确的问题。以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为例,银行多达40%的客户的电话号码或地址是错误的。在泰国或马来西亚等欠发达的市场,这一数字可能高达70%。在中国内地等部分市场,信息也许本来就没被修改过,以逃避纳税义务或回避对资金来源的质问。
第二个障碍是要设法向角行灌输销售技能。这一问题在中国和印度尤其突出,2001年这两个国家最大的银行分别拥有44000和9000家分支机构。而在马来西亚或中国台湾地区等小型市场,则存在分支机构过于自主的问题。分支机构经理抵制来自总行的有关如何向客户销售的指令,不重视总行提供的客户对产品的偏好清单。由于很少有银行成功实现了销售的集中控制,总行往往对成百个自主经营的分支机构经理毫无办法,许多这些经理熟谙企业银行业务而对零售银行业务知之甚少。这些银行
分销:重新规划分支网络
在台北,向窗外随便扔一块砖头,就会砸到一个银行家的头。“银行太多”、“银行分支机构太多”,一家本土银行的资深经理如是说。并不只是台湾有这样的情况,在众多其他市场,银行同样拥有太多分支机构和自动柜员机。亚洲银行大众零售业务的成本收入比往往超过了90%,多数银行应该长期关注分销渠道。
重中之重是要审查分支机构的选址。过去20年来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银行往往保持网点位置不变。虽然一些在超市、大卖场和新办公街区设立的分支机构被纳入了服务网络,但旧的分支机构却很少被关闭。不过银行如今可以获得显示最佳选址的资料。香港的渣打等领先银行已开始根据对客户位置和需求的更好了解,着手重新规划分支网络。然而这样做的银行少之又少,并没有成为主流。
银行分支往往设在城市中昂贵的零售商业区内。要节省开支,银行可以通过后台业务集中化来缩小分支机构的规模,还可以通过雇用兼职员工来进一步削减成本。目前多数分支机构都配置的是全职员工,尽管每个月的客户数量相差大约30%,在任何特定营业日当中更是如此。
总之,许多银行的分支网络将需要缩减规模,这样银行才能从大众市场中获取丰厚回报。这部分将通过整合来实现,但银行也需要提高客户对替代渠道的使用量,以降低对分支机构的依赖度。消费者和分支机构经理都必须接受有关电话银行和自动柜员机服务的培训。普遍使用的存折储蓄账户应被逐步淘汰,以强制实现渠道行为转变和缓解分支机构客流。
分销的重组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难点关键在于,要更加巧妙地设置分支机构和更加高效地在各渠道之间引导业务流动,需要新的技能和新的知识。幸运的是,除日本以外,亚洲快速扩大的城市人口中年轻人的比例异常之高,这些客户更有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接受新的服务渠道。
信息技术和系统处理:实现飞跃的机会
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客户欠成熟以及来自外资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竞争有限,亚洲的银行迄今只对旨在实现更大程度的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结算技术作了少量的投资。结果,它们的生产率和客户服务质量大大落后于国际一流水平。
面临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多数银行意识到新技术将最终改变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一些银行已着手采取行动,将注意力集中到客户界面,提供在线和手机银行服务。不过银行和后台领域的技术进步十分有限,除非得到妥善解决,这将在长期内给银行的竞争力造成重大威胁。
通过实行业务流程的集中化和自动化,花旗银行等领先外资银行利用技术降低成本已有时日,此举使它们实现了规模经济并提高了生产率。过去,这些银行是在各个市场对业务运营进行整合。如今,许多外资银行都在印度、中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低成本地区设立了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结算中心,以解决大规模交易的结算问题。
亚洲的本土银行规模较小,难以使技术上的巨额投资产生回报,这导致即使是最大的银行也将信息技术和其他业务流程外包。马来西亚的土著商业银行(Bumiputra-Commerce Bank)与电子数据系统公司(简称EDS)签署了外包协议,该公司已接手该银行相当部分的后台业务,并将在以后向其他银行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亚洲有着多种其他类型的外包安排。亚洲的银行将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与通过外包可获得的最佳国际系统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率的银行业务平台。
信贷:技能亟需加强
多数亚洲的银行信贷技能薄弱。信贷销售和审批通常没有严格分离,审批往往是根据信贷员的主观判断,而不是采用通过统计数据验证的评分模型。现有的评分模型区分度不够,评分和定价之间往往极少联系,银行往往没有专门的清收和结算程序。
为弥补这些缺陷所导致的风险,银行对抵押品要求很高,这限制了业务机会,尤其在次给贷款和无担保贷款领域。造成信贷文化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亚洲直到最近仍缺乏来自国外的竞争。凭借根基牢固的企业银行网络和密集的分支网络,本土银行历来拥有巨大优势。
然而,外资银行一直在强化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地位,预计在商业信贷领域也将如此。在越来越多的亚洲市场,外资银行已经主导了信用卡市场,它们的市场份额有时超过了40%。除了高超的营销和分销技能外,它们的成功还来自先进的评分模型,这使它们易于打消对信息可靠度的怀疑,更加仔细地甄别风险。
随着征信机构在亚洲各地建立起来,竞争环境会变得更加平等,使国际性银行能填补信息缺口,将它们成熟的信用审核技巧和流程利用起来。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实施的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亚洲部分领先银行已着手做出回应。通过分离营销和信贷职能、投资于信用评分系统和成立独立的坏账处理部门,它们正大幅强化信贷技能。
个人金融服务的挑战
在亚洲各地,个人金融服务市场蕴藏着银行业务中最有利可图的机遇。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更多的个人有了贷款需求,消费金融必将发展起来。不断增长的财富将促使大量比较富裕的个人客户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更好的个人理财方法。如果老牌金融机构对其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进行重组,那么对那些能够把握进入银行系统的家庭资金流的机构而言,大众市场银行业务就有为其贡献巨额利润的潜力。
在许多方面,这场博弈有利于发挥拥有现成的分销网络、客户基础和品牌的银行的内在优势。挑战(可以说是十分严峻)是必须克服过时的传统观念和组织架构。为企业客户服务已经不再可能成为一家银行的主要侧重点。拥有新技能十分重要,尤其是营销、销售、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软技能。
实现盈利尤其困难。银行必须同时拉动控制业务的所有杠杆,并施以恰当的力量。运营必须标准化以降低成本,但服务水平需要满足越来越挑剔的客户的要求。价格必须反映所带来的价值,不能为竞争对手提供抢走客户的可乘之机。对于习惯向企业界提供面对面服务的银行家来说,设计完善的低成本零售运营是一项新的挑战。
在亚洲各地经营的全球性和地区性银行必须克服种种障碍,以建立有利可图的个人金融服务业务。一些银行可能决定利用全球产品和技能来参与竞争。单单如此就可以产生利润,且后续投入往往不多。不过在多数情况下,长期所能获得的业务量可能比较有限。如果在过多小型市场推行此项战略,可能会导致稀缺的管理人才分布过散、基础设施成本过高和净利润太低。
篇3
[关键词]安徽宣城;农村;金融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95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宣城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1 在安徽省内率先完成农村信用联社改制
截至2014年12月,宣城市7家农村信用联社金融机构全部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目前全市共有13家农村法人机构,包括7家农村商业银行、6家村镇银行、3家农金分支机构、28家小额贷款公司。2014年末,农村法人机构贷款总额为214.1亿元,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为29.8%,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96.4亿元,占比91.7%;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9.1亿元,占比65%。
1.2 金融服务环境改善,农村区域网点全覆盖
截至2014年末,宣城市81个乡镇已安装使用ATM机178台、POS机4 336台,乡镇及以下标准化网点149个、简易便民服务网点和流动服务网点855个,各类电子机具5 711台,农村区域网点实现全覆盖。村民在村内设立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就可办理银行卡转账、小额支付现金、账户查询等业务,真正享受到了助农取款点带来的便利。
1.3 创新金融产品助力“三农”
各农村银行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农家乐”“商家乐”“金土地”“绿之源”“金农易贷・福农卡”等信贷品牌,同时推动建档“增户”,授信“扩面”。截至2015年4月,全市建档(评级)农户数45.38万户,授信农户数26.79万户。作为烟叶种植大乡,宣州区黄渡烟站副站长王祯说:“今年2月,烟苗急需追肥,烟站组织烟农向邮储银行宣城市分行提出申请后,不到10天,410万元的贷款就汇到了这些烟农的账户上,解了燃眉之急”。邮储银行自2014年推出烟农小额贷款业务以来,扶持烟农1 000多人,年新增贷款达2 000万元,总量达4 000万元。宣州区农商行为新科养猪专业合作社提供50%敞口的承兑汇票,用于贷款贴息补助。宣州区振宣担保公司每年为农业企业担保额不低于20%。
1.4 “专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服务模式成功推广
2014年宣州区被认定为“安徽省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县”,全区共发展合作社495家。新科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卫国告诉笔者,该合作社目前已发展40多户参与“联保贷款互助”,共扶持养殖户逾200户,单户贷款规模最大至30万元,目前已有20多家社员养殖户发展成为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将社员资金统一调度,使资金利用率提升了3倍。2014年该合作社销售额达4.6亿元,社员盈利1 900万元,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2 宣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资源资本化存在障碍
由于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流转处置及、风险补偿等配套体系不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房、农业设施和水域滩涂养殖权等农村资源难以有效转化为资本。例如:宣城市兴农禽业,为市级龙头企业,年销售额逾百万,但因其养殖场地是承租厂房,无资产抵押物,因此无法贷款。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目前也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无法抵押贷款的问题。诸如此类皆因有效固定资产少,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严重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
2.2 金融业改革创新不足
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服务仍较缺乏。部分农村银行网点的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仅能办理存、贷、汇等基础业务,无法有效满足新型涉农主体在置业、创业、理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支农金融服务质效不高。金融产品相对单一,同质化竞争明显,部分小微企业达不到银行的信贷准入条件,其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2.3 缺少长期贷款
宣城市华卫禽业集团财务总监赵虎告诉笔者,因华卫集团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所以贷款难度不大,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国家规定的还款周期最长仅为1年,造成企业每月都有至少一笔贷款需要还款,资金调头周期最长半个月,最短一个星期,集团因此产生的财务费用每年最多达50余万元。
3 提升宣城市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策略
3.1 强化金融系统内部的涉农考核
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明确金融机构支持涉农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宏观政策层面、银行监管法律规章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刚性制度安排。同时,进一步推进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例如,小企业客户评级、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以及专营机构建设等。
3.2 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
加快发展新兴村镇银行,支持各银行设立涉农专营机构、网点及服务站,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鼓励政策性担保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专业合作社,运用联保、风险保证金、担保基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成员贷款提供担保。
3.3 打通“4个环节”,发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笔者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打通农村资源“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和流转处置”4个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动农村资源资本化。
篇4
近年来,为全面普及现代金融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金融、理财、风险观念,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蒙阴联社按照银监部门安排部署,制定方案、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点创建活动,真正把金融服务和金融知识送入了“寻常百姓家”,受到了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
重在普及,让农民对金融知识“真明白”
该社把“送金融知识下乡”的切入点放在了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力求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纸有字。一是组织好常规宣传活动。通过印制宣传册、宣传单、明白纸,组织员工到乡村集市散发,在各村主要街道张贴,通过广播电视播发,利用宣传车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播放录音等,促进金融知识的推广和普及。二是组织好专项宣传活动。与县文化部门联合开展了“三送下乡”专题活动,通过在全县各乡镇“送演出、送知识、送资金”进村到户,受到了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与县银监办联合开展了“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组织员工走上街头、摆摊设点,为公众发放宣传折页,现场答疑解惑。三是组织好新业务宣传活动。特别是结合银监会组织开展的“三大工程”建设,印制了《信贷支农服务宣传单》、《业务收费标准》、《农户贷款业务》、《个体工商户贷款业务》等金融知识读本,大力向农户推介信贷产品,宣传“贷款上柜台”制度和阳光信贷工程,真正让农民享受到了更加阳光、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全县农村信用社发放宣传册、宣传单、明白纸近10万份,为农户送去各种农业科技书籍4700余本、订阅报刊杂志2500余份,发放“农村金融服务调查问卷”3000余份,录制电视节目10余期,组织文艺演出、科技宣传、科技讲堂20余次。
突出实用,让农民对金融知识“深感受”
该社把“送金融知识下乡”的着力点放在了让农民能懂、能用、能防范上。一是大力宣传,着力提高广大农户的金融知识储备,引导农户用金融知识防范犯罪。该社借助集中评级授信之机,选取农户最常用的金融服务项目编制成册,下发到广大农户手中,把金融知识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让农民接受教育;采取巡回培训的方式,分行业、分市场、分地域组织客户进行金融风险防范培训,通过学案例、看实录,有效提高农户的防范意识。二是大力推进“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设立“送金融知识下乡业务咨询专柜”,由网点负责人或客户经理轮流值班,负责业务咨询、办理等工作,帮助农户解决在融资、理财、结算等方面的问题;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在营业网点统一购置了雨伞、擦鞋机、老花镜、饮水机,创造了和谐、温馨的营业环境;大力推行“流动金融服务”,深入开展“去折换卡”、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签约、农产品收购结算等现场服务。结合蒙阴作为果品大县的实际,推出了蜜桃种植、加工、储运、销售“一条龙”服务,在购销旺季成立了60余个服务组,不分昼夜跟上结算服务,让广大商户深刻感受到农信服务的贴心。
追求成效,让农民用金融知识“富起来”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09-03
作者简介:高辰(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涵义与特点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涵义
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的参与者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经过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社为核心、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民和农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在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农村金融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城市金融服务,各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也不尽相同,农村金融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农村金融服务的周期性。农村金融原本的服务对象就是农业生产,但农业生产的特性使得金融活动变得难以预测:由于农业生产的大跨度周期收入与支出,以及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一方面使农业生产者对生产性融资产生普遍依赖,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融资的巨大风险。
2农村金融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农村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企业,此外还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由于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性质、活动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又表现出多层次性特征。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其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与要求也不同。
3农村金融资金的匮乏性。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农村金融严重匮乏。同时,农户收支不稳定也限制了农户获得金融资金的能力,农户很大部分收入都是非稳定非资金的收入,会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如受劳动力的流动、就业机会的增减以及非农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而在支出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和对父母的赡养投入都在不断增加,农民生产支出和消费支出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所以对农户来说,收入的不稳定,支出的不断增加,使得资金的获取越来越难,流动性越来越差,这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服务营业网点数量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依据主要是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其他农村商业银行(见表1)。
从表1数据中不难发现,各省的机构数量变化较大,四川省营业网点数量为10086家,却只有562家,各个省份的营业网点机构数量相差甚多,形成差异化的原因主要有:
1人口差异。如和四川人口数量相差较多,这是导致两者营业网点数量相差很大的原因之一。数据中还表明有些省份或直辖市,本身的人口相差悬殊,所以导致不同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不同。
2地域差异。如地区属于高寒地区,农村分布较为稀疏,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难度较大;上海市虽然地域面积较小,但由于是海港城市,交通便利,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就比较容易,所以数量是的二倍。
3经济差异。相对较为发达的南方城市,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较为迅速,而相对于北方和发展较慢的城市,农村金融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较快,营业网点数量较多,比如广东省,有将近10000家营业机构。
(二)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分析
各省份农村金融机构差异的另一表现为对从业人员的投入情况(见表2)。
从表2中可知,2010年各省市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差异较大,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分布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业人员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从业人员最少的是天津市。从业人员的数量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人员的素质以及受教育程度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这也是导致部分城市营业数量比较少,但是从业人员较多的原因,如,从业人员数比北京和天津都要多,就是因为受到地域从业人员质素和学历等其他因素影响。
(三)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分析
农村金融贷款可以体现一个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以及对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农村金融的贷款规模也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投入指标之一。表3是我国2010年31个省份的贷款余额,用以衡量贷款的总体规模。
从表3可知,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变化较大,据统计,2010年贷款余额总计1168939216元,2009年贷款余额为932026564元,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25%,2008年贷款余额总计为695812994元,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34%,增长率虽然下降了,但数值却增加了。所有的省份城市中均没有贷款余额下降的情况。贷款量的增加意味着农业农村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意味着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渗透程度,反映了农村金融服务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分析
现行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主要是涉农贷款,其数额在大幅增长,支农力度在不断加大。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为1176575亿元,占总贷款额231%,比2007年同比增长了289%;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23044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5%;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118304亿元,占2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56174亿元,占31%;农产品加工贷款69923,占14%;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39007亿元,占08%。
从金融服务种类来看,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仅仅停留在存款及信贷业务的发展上,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业务发展严重不足。目前,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在原来的涉农贷款上增加了很多其他的涉农产品,如涉农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
三、加快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建立
为更好地发展农村金融服务,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增设新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增加覆盖密度,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一要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密度。在研究中发现,城市金融的发展程度会影响周边城镇的农村金融服务,比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金融发展较快,农村金融发展也非常有效,而城市金融发展较慢,农村金融业发展也相对较慢,如贵州省。所以城市金融的发展会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二要区别对待农村金融服务地域差异。农村金融机构的地域性差别很大,如很多西北地区的农村金融主要依靠大型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而在大多数沿海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是农信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以应合理地分配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按照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发展情况研究出适应其发展金融服务机构的模式。
(二)加大农村金融人力资源投入
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离不开人员的投入,农村金融进入农村,开拓农村金融业务,普及农村金融知识等都需要投入大量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数量都影响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1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早期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在城市金融机构中选调的,但是往往这样的人员不能够长期留在当地农村金融机构,所以从业人员流动性过快流失严重,因此新进入农村的金融服务机构都会选择当地的居民,为此,要加大当地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保证农村金融机构职工队伍的稳定。
2增加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密度。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人员数量各省市相差很多,随着农村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各省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投入也都逐年递增,但是增加较多的都是较发达、发展较快的地区,而对发展缓慢的地区缺乏带动性,地方政府应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进行整合和编配。
(三)合理配置农村金融存贷款业务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处于探索和成长阶段。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规律和农业自身的周期性特点,使得涉农金融贷款资金一直处于缺乏状态,资金大量外流。所以要合理地配置农村金融业务的存贷款业务,即建立保障存贷资金良性循环机制。
1构建资金循环的财政投入机制。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投入,政府是整个农村经济投入的主体,发挥好财政性投入作用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资金短缺的关键。应做好如下几点:首先,要努力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而且要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在总支出中的比重,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其次,明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方向。科学合理地确定资金投入方向和重点,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
2构建资金循环的信贷投入机制。信贷业务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起重要作用,信贷业务的发展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国家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要求政策性银行发挥主要的力量,通过政策性银行的直接投入、政策导向以及引导,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以保障农村金融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构建资金循环的导向激励机制。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是有限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匮乏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综合运用担保、税收等经济手段、构建导向激励机制,引导和促使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并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熊德平,余新平,熊皛白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J]中国软科学,2011(10)
[2]王玺,李璐中国金融效率的现状分析及策略选择[J]特区经济,2005(10)
[3]张伟现代农村金融理论及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模式的演进探索[J]现代经济,2010(10)
篇6
一、金融服务业集群的文献回顾
M.E.Porter(1990)首次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后,迅速掀起了国际研究的热潮。国内外大量的文献集中于制造业产业集群,但关于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研究目前仍显得相对薄弱,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国外的研究主要涉及金融产业集群理论、金融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研究。金融地理学的信息流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Porteous(1995,1999)、Martin(1994、1999)、Thrift(1994)、Gehrig(1998)、Bossone(2003)、Zhao、Smith和Sit(2003)等反对以Brien(1992)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并从“信息外部性”、“信息腹地”、“路径依赖”等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Krugman(1991,1995)则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空间集聚问题。Choieltal(1986,1996,2002)、Kaufman(2001)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动态格局和金融服务集聚的原因。Allen&Pryke(1994,1995)、Pandit&Gray(2001,2003)运用空间表示法和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伦敦金融中心问题进行了研究。Poon(2003)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的层次。近些年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区域金融和金融地理学方面,张军洲(1995)、殷兴山(2003)、金雪军等(2004)、李小建(2006)等探讨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动力、空间结构与环境等问题;张杰(1998)、周立(2004)探讨了国有银行“空间均齐分布”假说。金融产业集群理论方面,钟伟(2003)、周振华(2005)、黄解宇等(2006)、梁颖(2006)、闫彦明(2006)、郑长德(2007)、王朝阳(2008)、郗文泽(2008)等探讨了金融业集群的内在动因、集聚效应、集群模式及风险等,这些研究可分为两类观点:市场选择型和政府导向型。干杏娣(2002)、李扬(2003)、姜波克(2003)、张幼文(2003)、华民(2005)、赵晓斌(2005)等分析了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形成条件和决定因素等。郑长德(2007)、项俊波(2007)、高长春(2007)、王力(2008)、潘英丽(2010)等系统地探讨了金融中心的功能、类型、层次、制约因素等,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模式比较综观各国内外金融中心城市的情况,可以发现金融业似乎天然具有“扎堆”的特性。长期中也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金融业集聚区域,如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香港中环CBD等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京、沪、深等主要金融中心城市,并呈现出不同的产业集群特点。
1.京、沪、深金融服务业发展概况比较。从金融服务业角度看,京、沪、深三个城市具有较多的共同点:一是分别是东部三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并具有较为广阔的金融腹地;二是都集聚了大量总部级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功能性总部等;三是都形成了鼓励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都成果跻身全球金融中心排行榜的前列。从国际排名看,目前由伦敦金融城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研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GlobalFinancialCen-tresIndex,简称GFCI)是最权威的排名体系。该指数从2007年3月开始第一次,此后每半年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进行排名,至今已经推出第10期排名。从最新一期的排名情况看,京、沪、深分别位列第5位、第19位、第35位(深圳市虽然在第6期以后才进入全球排名序列,但是位次上升很快)。进一步从金融发展的指标来看,可以反映出三大城市的金融发展成就:北京市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为2055.0亿元,同比增长4.8%,占GDP的比重为12.8%。上海市2011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11.7%;至2011年年末,上海市有各类金融单位1048家(其中,银行业160家,证券业149家,保险业333家)。深圳市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562.43亿元,同比增长8.6%,占GDP的比重为13.6%。
2.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比较。金融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规律。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京、沪、深金融服务业加速发展,在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各城市金融发展呈现出富有特色的空间集聚特征。北京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特点。金融产业呈现“十”字格局纵横发展,其横轴为长安街,竖轴是西二环。其中以金融街作为主中心区,以CBD作为副中心区。在金融街的核心区域,集聚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一行三会”总部、四大国有银行总部、部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总部。在城市,北京、天津形成相互呼应的“双金融中心”格局。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一城、一园、一带”的特点,包括陆家嘴金融城、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外滩金融业集聚带等区域。其中在1.7平方公里的“小陆家嘴”区域内共集聚了上海一半以上的金融机构;陆家嘴金融城则涵盖了央行上海总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货币市场等一批国家级金融机构;近期四大国有银行在上海的第二总部在加速推进之中。上海依托长三角16城市群,还形成了1强多副的金融业集聚格局。深圳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集中于“3集聚区、1后台”区域,即福田中央商务区、罗湖蔡屋围和南山前、后海三大金融总部集聚区,龙岗平湖金融业服务基地。深圳金融集聚区汇集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国信证券、中国银行产品研发中心等重要金融机构。在城市,深圳市地处香港、广州之间,并形成华南“三个金融中心”联动发展格局
3.京、沪、深金融中心功能比较。金融集聚区往往承担着金融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也往往对金融集聚区的业态结构、集聚形态、发展路径等产生长远影响。近年来京、沪、深三大城市均通过法规或发展规划等形式对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部署。例如,北京市2008年曾《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首都金融业的定位和工作目标是: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上海市于2009年8月1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并提出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营造环境为重点,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12年3月的《深圳市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围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不断提升市场能级和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努力建设以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中小企业融资为特色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结合京、沪、深各自的金融禀赋特征,按照金融中心的功能分类对三大城市的功能属性及发展定位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三个城市在功能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分工,但都具有多功能综合的特点。在共性特征方面,三个城市都承担着金融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功能;在差异化功能方面,北京市体现为金融决策中心、监管中心等;上海市体现为金融市场中心、创新中心、清算中心等;深圳市体现为金融市场中心、创新中心等。
4.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从国内外案例来看,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可以从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角度进行划分,并可大体分为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复合作用型。从国际案例看,西方发达国家知名金融集聚区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往往发挥主要的作用,如纽约华尔街早期的动因来自于1792年有关金融交易商共同签署的《梧桐树协议》及其所促成的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的成立;伦敦金融城的早期形成得益于伦敦股票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机构的建立。但是客观来看,并没有绝对的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金融集群发展路径,更多地是体现为复合作用型特征,只是在某些区域一种力量的主导作用而已。从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来看,由于城市发展历史背景、城市区位条件等都存在很大差异,三个城市也在长期中分别形成了独特的金融服务业集群路径。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城市,集聚了中国金融体系最高层、最核心的机构,主要包括监管机构中的“一行三会”总部、四大商业银行总部、政策性银行总部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总部机构,这也使得北京金融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色彩。上海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自1843年开埠后,上海依托优越的自然区位优势而快速集聚了一大批洋行、钱庄等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发后,一系列国家级金融市场的建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的集聚,其中有国家战略支持的因素、但更主要地体现为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自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经济、金融发展始终释放着巨大的创新动能,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后更加激发了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各种新型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从而使得深圳市具有强烈的市场主导特征。统计显示,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4602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这些证券公司大多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周边区域而集聚发展,显示出较强的创新实力和市场化特征。
三、结论与启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京、沪、深三个城市的金融服务业集群在形成路径、发挥功能、业态结构等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这也反映出城市金融服务业发展存在着不同模式。进一步从三个城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来看,体现出不同的优劣势特征,对此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更为清晰地得出金融产业集群发展可借鉴之处。
篇7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进行分析,了解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含义,并且对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发展对策
0 引言
想要让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系进行完善,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将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进行不断的深化,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重要保障。目前,从我国农村的贷款情况、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农村金融的服务覆盖面、农村政策性金融以及小额信贷的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下一步就是将农村政策性金融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作为基础,整体上形成一种分工合理、适度竞争、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形式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该农村金融体系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和含义
1.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特点
1.1.1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有多样化的需求
农村金融建立起来的服务行业,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农村中的企业以及农民用户,除此之外,还有农村地区建设的基础性设施等。在农业方面,农民用户与农村中的企业,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两者的性质,以及两者需要的规模都不一样,它们在金融方面表现出来的需求性就出现了具有多层次性的特征。不一样的类型需求主体,它的金融需求形式、金融需求特征以及金融需求的满足手段和金融需求的要求也都不一样。
1.1.2农村金融的资金具有匮乏性
长时间以来,资金都表现出逐利性,金融中的资源都连续不断的由贫困地区朝着发达地区方向流动,资金资源从农村流向了城市,除此之外,资金资源还从农业产业方面流向了非农业产业,最终导致农村金融中的资金出现了严重的匮乏现象。同时,农村用户的收入支出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十分不稳定,该种情况对农村用户获取金融资金的能力遭受到了限制,农村用户中,绝大部分的收入都属于非资金、非稳定的资金收入,这样的收入往往会遭受到很多方面的要素影响。因此,对于农村用户而言,支出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收入量的不稳定,都导致资金的获得难度越来越高,流动性能也越来越差,这种情况对农村金融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阻碍[1]。
1.1.3农村金融的服务情况具有周期性
对于农村金融来说,它的原本服务对象就是针对农业方面的生产,然而,农业方面生产的特殊性经常使金融活动变得无法把握,难以预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因为农业方面的生产自身大跨度进行周期性的收入和支出,同时还有农业产品的价格出现十分剧烈的波动,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一个方面是金融资金极有可能出现十分严峻的风险,而另一个方面是农业方面的生产人员对生产性金融资金产生了普遍的依赖。
1.2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含义
金融服务指金融机构通过应用货币进行交易的手段,然后融通有价物品,给参与金融活动的参与人员提供可以获得满足以及共同受益的活动。金融机构则是指代专门从事于货币信用活动中的中介组织机构。多年以来,农村的金融体制不断的经历着发展和改革,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相关机构主要有以下这样几个: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农村金融体系,该农村金融体系其中包括了合作性、政策性以及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在内,将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作为核心,把民间借贷作为补充。而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2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情况分析
2.1 农村金融服务的产品有效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主要的服务产品就是涉农贷款,该方面的数量金额一直处在大幅度的增长过程中,支农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2010年,涉农贷款的总金额高达117662.3亿元,占了总贷款金额的24%,与2007相比,同比增长30.1%,其中农用物资与农副产品的流通货款达到了11828.6亿元,占了贷款总金额的2.4%;农林牧渔业的贷款为2345.6亿元,占了4.6%;农村基础设施的的建设贷款为15622.5亿元,占了3.2%。
2.2 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分析
农村金融的贷款能体现出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汇总的需求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体现出对金融服务的整体满意程度,因此,农村金融贷款的规模也就是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衡量指标。表一为我国2010年,31个省的贷款余额数据统计。
2.3 农村金融机构从事行业的人员数量分析
相关方面的从业人员数量对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关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素质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存在不同程度影响,这也是不同城市,从业人员人数差距的原因。
3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在发展中的建议及对策
3.1 合理的配置农村金融贷款业务
在该方面,首先要构建起一个循环资金的财政投入机构,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主要都依赖于政府投入,政府是农村经济的投入主体,一定要发挥出财政性的投入作用;其次要构建起循环资金信贷的投入机制,信贷业务是农村金融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同时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点;最后是要构建起循环资金导向的激励机制,政府所提供的信贷资金都是有限的,如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建立起相关机制,并且发挥出机制的作用。
3.2 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建立的推进力度
为了更好的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需要根据农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进行不断的增设,加大其覆盖的密度,有效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效率。首先,要对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进行提高,要让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共同发展,其次是要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地域差异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很大,因此,采用的方法,模式都要有所不同,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机构模式[2]。
3.3 加大农村金融的人力资源投入
从业人员是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从业农村金融的人员,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早期,相关方面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从城市金融机构汇总挑选出来的,这样的从业人员往往无法长时间留于当地展开工作,想要更好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就要建立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其次是要加大相关方面从业人员的整体密度,不同省市中的从业人数相差太大,随着农村金融服务快速的发展,地方的政府应该对农村金融的从业人员进行编配和整合。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目前的现状中我们所能得出的问题在诸多地区中都表现的相对比较明显,我国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村金融服务需要更加长远的发展,让城市金融发展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是最佳的发展办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金融生态;金融服务体系;信息交流;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25―02
一、两地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金融行业发展良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
截至2006年末,沈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101亿元,比年初增长11.8%;贷款余额为2614.4亿元,比年初增长12.4%。企业境外上市取得突破,辽宁能发伟业、沈阳恩世制药2个企业在美国上市。全年证券交易额达29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4.3亿元,增长1.6%。
截至2006年末,大连市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74.8亿元,比年初增长15%;本外币贷款余额2974.5亿元,比年初增长16.3%。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市保险业资产总额达198.7亿元。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合约成交量2.4亿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53%,交易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大连港集团、獐子岛渔业等6家企业成功在海内外上市,融资36.8亿元。
两地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实效,盛京银行、大连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中盛京银行、大连银行跨省设立分行取得实质性突破。大连组建了大连融达投资公司,搭建起政府投融资平台。大连大通证券成功实施破产重整,实现增资扩股20亿元。两市有关部门积极引导鼓励各金融机构根据地区经济产业特色和金融需求实际创新信贷产品,开展错位经营,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明确客户及业务定位,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开放取得突破进展
2006年末,沈阳市共有银行机构及网点1063家;保险机构及网点144家,其中保险市场经营主体达25家;证券公司及兼营机构37家,证券交易部82家。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是目前国内除上海陆家嘴外唯一的金融商贸开发区,至2006年底,累计入区金融机构达47家,各类总部及配套服务机构突破200家。
2006年末,大连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7家;保险法人机构2家,省级分公司21家;期货经纪公司6家,异地期货经纪公司大连营业部54家;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38家;信托投资公司1家。大连是东北地区外汇交易结算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是全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大豆期货市场。
近年来,两市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度不断加快。目前沈阳外资银行分行及代表处已达8家。大连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关系,共有外资金融机构24家,业务已延伸到整个东北、胶东及内蒙古等地区,有2家外资保险公司将总部设在大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全球第四家、中国唯一一家培训基地设在大连。
(三)金融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沈阳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创建沈阳金融安全区工作正在抓紧运作;探索建立金融稳定监测数据库,掌握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动向;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完成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推广运行;加大了征信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信用环境的认识。
大连各银行机构通过政策性剥离、打包出售、核销、债转股、资产置换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共计1301亿元,不良资产率下降为10.6%。开展了“优化金融生态,建设诚信大连”主题活动,加强金融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先后获得“中国十佳金融生态城市”、“2006中国最具国际化金融生态城市”等称号。
二、两地促进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目标,完善政策
2005年,辽宁省明确提出“以沈阳、大连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服务环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辽宁落户。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创新金融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创建容纳银行、证券、保险、产权交易、期货交易和创业投资等多种金融服务功能于一体,企业融资规范,开放水平较高的金融安全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围绕两个城市功能定位,两地政府分别出台了多项推进金融业发展及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性措施,包括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奖励金融创新及招商、搭建银企项目及产品沟通平台、赋予金融商贸开发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加大国际金融交流、吸引金融高级人才等一系列涉及资源、信息多方面扶持政策,推进两地金融业加快发展。
(二)打造载体,促进集聚
两市党委、政府都把建设金融商务区和打造金融聚集区作为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平台,努力发挥资金的积聚效应。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于1992年建立。区域内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占沈阳市的80%以上,8家进驻沈阳的外资银行全部集中在开发区,以银行业、保险业为代表的金融产业集群得到进一步巩固,集中、高效的东北金融中心轮廓业已初步显现。开发区管委会与伦敦金融城建立了合作机制,并设专门机构常驻香港负责金融招商工作。
2004年大连市提出了建设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有形载体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包括期货广场、金融广场、商务会所、国际会议中心、高档酒店、写字楼、公寓和商业服务设施等。预计5年内完成全部工程建设,10年内争取引进lOO家以上较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和大公司;集中万名以上金融、商务专业人才;形成万亿以上资金管理、调度功能。
(三)加强引导,促进交流
一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引导和沟通机制,适时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洽谈会,组织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农户座谈等,采取多种形式让金融机构了解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情况。二是搭建融资平台。从信用体系建设和担保体系建设人手,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三是指导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研究(研发)部门。一方面研究国家、省市宏观经济政策,紧密跟踪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信贷业务,研发中间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差异性金融服务。四是加强协调、改善环境。两市党委、政府与人民银行及三家监管部门形成了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制度,并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政治待遇,广泛吸揽不同层次人才。同时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建立外部信用评级和内部信用评级相结合的评级制度,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三、推进天津金融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修改完善金融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
近两年,全国各省市对加快金融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除沈、大两市外,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重庆等城市先后出台了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专门文件,对新设金融企业、实施金融创新、引进金融人才等给予优厚的政策待遇。为此,建议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充分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根据天津市及滨海新区金融发展方向和近期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各种相关优惠政策,增加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帮助解决金融机构进驻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面临的各种困难。
(二)确立天津市金融业集中发展区域
在规划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金融产业集聚效应,避免各区分块重复建设。在主城市和新区统筹规划金融商务区的同时,将新区金融发展定位重点放在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对外合作交流前沿、后台支持或业务营运中心、信用环境标志性示范区域等方面,并通过调整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模式,整合业务流程,建立统一信息、技术平台,促使新区与主城区最大限度实现金融资源共享,实现一体化金融服务。金融商务区还要加强与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交流合作,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
(三)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
一是组建高级金融人才培训中心。依托天津市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学历教育、业务培训、聘请国内外金融专家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加强金融人才储备。二是注意提高各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如推荐成为不同层级“人大”、“政协”的代表或委员,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还可以进入常委会等,以优厚的待遇和规范的环境来吸引金融领军人才,推动天津市金融业加快发展。
(四)加快金融工作机制建设
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信用社区、信用共同体建设,大力促进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不断规范信用市场运行机制。二是指导各类金融机构建立研究(研发)机构。根据金融业发展需要和金融机构业务需求,在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健全不同种类的研究(研发)机构,用以满足金融业改革发展和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三是加大对金融政策、金融创新、金融服务的研究与研发。推动相关单位加大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力度,探索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新思路。
(五)加强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与联系
建议由市委综合经济工委会同市政府经协办、金融办、人行天津分行等部门共同牵头,设立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研讨联席会或金融改革与创新论坛。参加范围选择区域内各中心城市,如大连、沈阳、唐山、石家庄、济南、青岛及北京等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银行内设的研究机构,把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作为主题开展活动,以各城市轮办年会的形式搭建合作平台,同时邀请市主管领导和国家“一行三会”的相关领导,以及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058-04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新农村建设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这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归根到底需要金融资金的回流和投入。因此,必须以创新的思维确保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从而促进青岛市新农村建设。
一、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出新要求
近几年来,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3.56万公顷,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到351.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50元,增长14.1%。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目前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日趋严重、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复杂多变等,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带来了冲击。这些不利因素,对早日实现新农村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目标带来了困难。面对新形势的变化,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大金融服务在“三农”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涉农信贷资金投入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青岛市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支持。2010年前三季度农业贷款增加16.4亿元,同比多增2亿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金融机构传统的涉农信贷资金投入机制已不能满足需要,金融对影响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建设投入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农村中小企业和县域骨干支柱产业的发展、农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等都需要突破原来的信贷模式,加大信贷支持。
2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好用实用的金融产品
新农村建设中,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广大农民对投资、融资、理财及结算等金融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青岛市金融机构加大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推出了“金智惠民”创业扶持贷款,同时探索发展了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然而,目前服务于三农的金融产品总得看还较少,缺乏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特别是中间业务产品服务较少,只有结算、代收代付等少量银行中间业务。城市中普遍使用的信用卡、票据业务在农村很少运用,至于投资顾问、金融咨询、评估、项目理财、网上银行等业务则更为缺乏。因此,针对农村地广人多、农业金融风险性高的特点,需要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好用实用的金融产品。
3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渠道
在新农村建设中,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民需求和农村消费市场将随之扩大,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这需要金融部门更好地扩展服务渠道,提供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青岛市金融机构配合“家电下乡”活动,探索开展了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方式,为广大农民购买家电提供便利。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大多数农村金融部门仍沿用传统金融服务手段,以基本的存、贷、汇服务为主,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仍然突出,迫切需要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渠道,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需求。
4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组织形式
青岛市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形式近年来不断完善。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等机构在县域共开设了13家银行分支机构;继青岛即墨北农商村镇银行和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成立后,2010年莱西园泰村镇银行、平度惠民村镇银行开业;即墨诚和、胶州海丰、城阳海都小额贷款公司先后成立;全省首家异地区域陛分支银行机构一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在即墨成立支行。这都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金融需求将会持续增大。从现有金融机构布局来看,相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仍然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服务组织形式,优化金融机构设置,改善和提高服务功能。
二、青岛市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青岛市农村金融服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城市金融创新程度相比,农村金融创新还处于初始阶段,制约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原因有金融机构方面的,也有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农民的金融意识方面的。
1 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四类六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中国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在发挥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首先,由于金融机构追求高利润率与农村金融业务利润率低的矛盾存在,约束了金融机构创新的动力。基于各类金融机构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其服务对象以成熟的市场和业务为主。而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其生产周期长、管理成本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比较效益低的特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利润率低。所以,金融机构不愿冒风险去创新和开拓新的农村金融服务,而只满足于已成熟的农村金融服务。其次,农村金融机构少、竞争力低也约束了刨新的动力。在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逐步退出了农村服务领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机构设置较少,导致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由于缺乏竞争,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不进行金融创新也有着较大的业务和盈利空间,所以不会去冒险开发新产品。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电子信息化发展水平约束了创新业务的普及。目前遍布农村主要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发达程度远比不上城市的各个商业银行,所以造成了有好的金融创新产品或者服务也难以快速普及和开展。
2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制约了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积极性
近几年青岛市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农村经济增速还是缓慢的。在2010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6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12.9%。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277.0亿元,增长1.4%,比同期生产总值(GDP)增长12.9%相比,低11.5个百分点;与同期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GDP增长12.6%相比低11.2个百分点。在2010年,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50元,但与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998元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由于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物价的急剧上升,农村许多产业受到了影响,经济效益下滑。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虽然有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实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优化资源配置不够的表现,这也是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互动不够的直接结果。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缺乏可资抵押的有效财产,农村信用社无法完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任。加之农村又缺担保中介,没有信用担保中介服务,使得金融产品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开发新产品面临较大的风险,从而制约了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积极性。
3 农民普遍落后的金融意识制约了创新型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推广
目前青岛市的农村地区,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设置较少,农民对金融机构已有的一些金融服务不太了解,不知道怎样和金融机构打交道,不知道能享受到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另―方面由于农民金融知识的匮乏,只知银行的储蓄存款业务,对银行新开办的服务业务不太接受,从而限制了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以银行卡为例,一些领取养老保险的失地人员虽然有银行卡和存折,但他们对如何使用银行卡不甚了解,因此只是使用存折存取款,使得方便快捷的银行卡处于休眠状态。有的农民甚至为了尽陕致富而卷入到一些非法或违规的金融活动之中,使本来不多的收人遭受损失。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2011年进入“十二五”发展阶段,青岛市政府已明确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因此,面对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以创新的思维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持续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青岛市的金融业发展基础好,具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和实力,应在率先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1 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步伐
虽然2010年青岛市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步伐加快,但青岛市农村的金融环境还比较落后,金融机构稀少,许多偏远的乡镇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更多的金融服务项目在农村还是空白。因此,要针对农村差异化、多样化、全方位的金融需求,优化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方面对已发展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给予各个方面的政策扶植,让其健康发展壮大,为建立更多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经验和范例。另―方面要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发展方式。比如在农业基础较好的村镇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大力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到各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并将经营网点向重点城镇延伸,以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
2 创新涉农资金信贷模式
现有的小额信贷组织的贷款方式有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比银行贷款更加灵活、快捷,方便了农村企业和农户对资金的需求。由于目前原有可抵押贷款的条件限制了信贷规模的扩大,所以,首先必须扩大抵押物的范围,创新抵押信贷模式。积极开展土地使用权、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质押)贷款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农副产品储备、农机具、应收账款等为抵(质)押品的贷款,从而解决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抵押难的问题。其次,创新农民工信贷模式。比如“打工创业贷款”、“农民工外出务工小额贷款”、“农民工创业贷款”等。
3 创新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
目前,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监局根据青岛市农村金融创新进展情况,确定了21项有特色、有针对性、有借鉴性的农村金融创新服务方式,在青岛市农村地区进行重点推广,受到了农村企业和农民的欢迎。首先,广泛推广试点金融产品,同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其次,探索发展基于订单与保单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再次,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开办农民小城镇住房贷款,提供与农民消费特点相适应的贷款期限、额度、还款方式和利率定价方式。为进一步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支付结算品种,可以针对农村消费的需求,积极进行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推出新的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如信用卡业务、“一卡通”和IC智能卡业务等,满足农民的多层次消费需求。结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活动大力开发手续简便的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农民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服务需求。
4 创新适合农村的金融服务方式和渠道
要广泛开展农村金融业务,让广大农民方便地享用金融服务,就必须尽快解决目前金融服务方式和渠道单一的情况。首先,青岛市的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投入,以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拓宽支付服务渠道。其次,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再次,要在已经建立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开展中间业务、理财业务等金融服务,加大农村自出银行的设立,方便农民随时的金融需求。
5 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相关联的所有因素及机构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均衡的系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金融、经济的发展程度。当前青岛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首先,加大农村社会诚信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环境,为提高农业贷款的成功率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其次,组织信用知识和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开展丰富多样、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使农民了解有哪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而更好地利用和享用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再次,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法律,加强法制教育,加大金融案件胜诉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维护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常青青岛金融业贡献度逆势升级[N]青岛财经日报,2009―02―19
(12),
[2]傅军青岛金融忙“下乡”[N],青岛日报,2010一02―30(06)
[3]林刚青岛去年GDP超过5666亿[N]青岛日报,2011一02―13(01)
篇10
【关键词】金融生态 区域性金融中心 政策建议
构建合肥市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问题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在《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集聚金融资源,全力推进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实施步骤。通过5年的发展,合肥作为集聚各种金融要素资源,进而辐射和服务全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已经凸显。在最近的“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通过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全面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建设。
一、金融生态系统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必要保障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在该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资金融通自由,金融功能齐全。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金融中心的形成是沿着以下路径:金融产业集聚―金融产业集群―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是金融体系发展到每一阶段上的产物。
金融生态体系的概念源于白钦先教授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金融金融领域,周小川第一次系统地将生态的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金融发展问题。金融生态系统的概念有两种不同角度,即金融生态环境观和金融生态系统观,本文指的是金融生态系统观,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内外部外部金融环境之间不断作用、相互影响,金融生态体系自身不断进行调节,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因此,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至少包含三个部分,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金融生态系统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必要保障。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演进型和混合型,无论是哪种形成模式,金融生态系统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吸引大量金各种金融资源的进入和聚集;其次,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和演进有内在的规律性,城市金融业是一个生命系统,金融主体之间分工协作,与周边的社会体系不断地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形成了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关系,使其自身通过“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成长和发展。
二、合肥市金融生态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合肥市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金融生态主体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互联网金融等多种金融机构。目前在合肥的各类金融机构、组织、第三方支付企业、基金管理机构等等已逾400家。
1.商业银行体系。合肥市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商业银行系统,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村镇银行信用社为补充的,功能较为齐备,分工较为合理的银行组织体系。加强与渣打银行、华侨银行、新韩银行等外资银行联系沟通,争取到2020年,引进8~10家世界知名外资银行分行落户合肥,集聚发展近5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两大金融产业集聚区在合肥已经形成:一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庐阳区金融集聚区;二是山政府推动的滨湖新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21家金融机构总部或综合基地及安徽省银行业监督管理局落户合肥滨湖新区,预计总投资超250亿元。
但是商业银行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商业银行聚集度较低,商业银行数量相比发达城市显得不够,尤其是外资银行,目前只有4家入驻合肥;其次,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较为单一,盈利性资产主要是信贷;再次,商业银行贷款较为集中,国有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比例较高,而中小企业贷款份额较少。
2.区域金融市场。2015年前三季度,我市实现直接融资1230.3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6.5%,超序时进度81.53个百分点,占全省56.28%。截至目前,合肥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6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34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七;“新三板”挂牌企业47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十;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75家,居全省之首。2015年前10个月,累计实现直接融资近1300亿元,占全省55.6%。目前合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但是还没有达到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特别是与北京、上海等金融发达城市相比,直接金融发展还是相对滞后,合肥市金融直接融资金融机构数量少,资产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很多还是空白,外资证券、基金、信托、投资银行等还有待突破。
3.互联网金融。2014年安徽首家省级国资系平台―德众金融在合肥上线运营,是具有“国资+上市”复合背景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目前,安徽省网贷运营平台总数59家,在全国居第9位,总体规模处于中游水平,除德众金融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外,其他平台影响力较小。互联网金融机构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直接融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监管缺失下的金融风险问题。
4.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包含金融市场运行的内部环境以及整体宏观经济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城市金融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恶劣的金融生态环境将导致城市金融萎缩或畸形发展。《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报告》中列出了金融生态的九个构成要素: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发展、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金融部门独立性。
2015年中国社科院公布了《中国地区生态环境评价2013~2014》,安徽省综合排名11名,首次位居中部六省之首,比前几年都有所提高,在247个城市中,合肥金融生态排名36名,位于第二个档次,比前几年名词有所提升。在中部六省的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综合排名排名仅次于长沙,合肥市地方政府债务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城市这个指标拉升名次,经济基础、制度和诚信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金融发展水平这一指标明显偏低。
(二)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金融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金融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协调稳定的机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通过金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来实现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包括“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灵活的利率和汇率机制、合理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金融生态的调节机制要遵从金融规律,如果政府对金融系统的过度保护和管制,破坏了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行政对金融业过度保护和管理,削弱了优胜劣汰生存规则对金融主体功能作用的强化和创新推动,现行的法律根本就没有对金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债务债务的具体规定,金融机构的退出机构缺乏可操作性,这种情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不断改善。2015年1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出台,促使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完善商业银行退出机制,为实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保驾护航,使金融机构能够优胜劣汰,形成一个竞争性、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
三、合肥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主体建设
多元化的金融主体在不断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中相互推动和制约,其学习行为、竞争行为、合作行为和创新行为,构成主体间的协同行为,这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动力。安徽省的区域性金融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要把加快安徽金融业主体化建设列人政府工作目标,建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安徽省金融业发展创新领导小组,构建有益于安徽金融业主体化发展的支持机制。首先,在普惠金融体系的金融理念下建立一个面向社会所有阶层和所有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可持续性、广泛包容性与特定化配比为内涵的金融体系,建立区域性银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为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以及农户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其次,非银机构方面,还将发挥合肥在中部省会城市非银行金融机构牌照数量领先的优势,督促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加快发展步伐,专注特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金融业存在跟发展的各种因素总和,它既包括影响金融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金融体系内部的内在因素。通过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区域金融业发展,还可以实现区域内经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合肥市要立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完善生态发展环境,提升金融对当地经济支撑作用,提高金融发展效益,以发展实效来突围区域性金融中心竞争中所面临的困局。首先,营造和谐的金融文化环境,政府要加大对本市城市与金融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人文教育配套设施,为金融文化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信用合肥”建设。加强企业决策人员和员工的金融市场信用道德意识,建立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再次,全面建设金融信用体系,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一个覆盖国家、企业、个人多层次立体式的社会诚信体系。
(三)完善金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
首先,建立区域内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实施系统性监管。由城市金融主管部门主导,建立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支机构以及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信息交换机制,保证信息交换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其次,建立与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其中包括建立金融企业破产和退市机制,培育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机。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创造各类金融生态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再次,政府要转变职能,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原则,构建市场化的金融生态系统运行环境。减少政府对信贷资金流向的干预,建立起金融生态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国刚,冯光华.中国地区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彭小兵,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研究―以重庆为例构建区域金融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 上一篇:项目财务审计
- 下一篇:年度宣传思想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