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修订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问题突出,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完善,具体包括注册登记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冲突解决机制,现行法律更偏向于保护商标权,实践中商业主体追求利益的投机行为也加剧了两权冲突。两权冲突的类型有通常形态和新型形态两种。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以商标类规定和商号类规定分别具体分析了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商标权 商号权 权利冲突
一、权利冲突的原因
商标权和商号权二者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法律规定不完善。作为处理冲突问题的直接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的不成熟导致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然而理论上商标权并不必然与商号权产生权利冲突,两种权利在最初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时,立法者为两种权利规划出各自的权利实现途径,但在实践中权利实现路径难免发生了交叉并没有按照立法者理想的规划,突破了自身权利的自由界限,最终产生了冲突的反效果,这无疑要归因于法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疏漏。
首先,商标和商号的注册登记制度不尽完善。商标权和商号权授权机制分散,不同的部门分别进行商标注册、商号登记工作。其次,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解决机制。再次,我国的立法更倾向于保护商标权,相较于商标权,对商号权的保护力度明显较弱。最后,因为法律制度和审查内容的不同,在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投机分子,选择在外国或中国香港地区成立公司,其商号同内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相同或相似。这些企业用与驰名商标相同的商号在内地进行商品销售或提供服务。这些行为无疑都蕴含着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冲突。
除此之外,现行法律无法概括地解决实践中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新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是商业主体们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我国解决商标权和商号权的立法规定及其存在问题
(一)商标类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及其存在问题
2013年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在第九条及第三十二条,都将保护在先权利作为商标注册前提要求,但存在几个问题。首先,第九条明确指出不得与在先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突出了在先权利的合法性。但在中国,商号权并不是法定权利,法律法规对不同的商事主体分别赋予不同的称谓: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使用“字号”一词,企业法人则使用“名称”一词,虽然《民法通则》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但《民法通则》与专门涉及企业名称的专项法规,均未有企业名称、商号的定义性规定,因此有关商号的法律性质、地位、保护等问题模糊不清。在此背景下,即使商号经过长期的使用,使用者也无法因此获得商号权,这是不全面的。其次,法条并没有细化在先权利的类型,我们也无从得知商号权是否属于在先权利的一种。《商标法(2013)》第五十八条间接认可了商号权的存在,学界也支持商号权是在先权利的一种,但也仅限于理论之中,没有通过法律予以确认。再次,没有列举什么是妨害在先权利的行为,只是笼统的禁止,致使在实践中权利人没有直接法律依据可循。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列举了侵犯商标权的七种情形。但细看七种行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和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这两种行为,都是侵犯在先商标权的行为,而并未涉及与商号权的冲突。而第七款兜底条款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但具体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情形是否适用,仅依据这条尚不能确定。《商标法》新增的第五十八条,有助于商巳ê蜕毯湃ㄖ间冲突的解决,是《商标法》取得的可喜的进步,但比较笼统不利于指导实践。
为保障《商标法》的顺利实施,2014修订的《商标法实施条例》其中明确了何种行为可看作是《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该条虽然规定了相似标志所引起的侵权行为,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商号能否适用,也没有规定误导公众该如何界定,在实践中不能有效解决商号权和商标权冲突的问题。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一条虽然涉及了在先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情形,但对于“突出使用”没有明确的界定,关于企业商号与字号的区别也没有明确。此外,新修订《商标法》的规定也无法与此条款对应,造成使用上的障碍。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赋予了法院对于具体案件的自由裁量权,没有对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冲突提供统一的界定标准,内容过于空泛,无法对实践进行准确指导。
通过对商标类法律法规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在法律中规定了在先权,但没有规定商号权能够作为在先权适用有关解决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规定;虽然规定了商号和商标如果产生混淆将会产生侵权责任,但却未进一步细化混淆的标准,为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认定和责任的追究加深了难度。
(二)商号类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及其存在问题
1991年施行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该规定与商号权有紧密的关系。根据第七条,商号是企业名称的一部分已经从立法上予以认可。第九条粗略的概括了商号同商标可能产生混淆的情况。
1993年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说是对市场竞争中商业标志保护的最后防线,《商标法》第五十八条可以看出该法虽列举了不正当竞争,但因缺乏了针对性,对于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所引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却不能严格防范。其中该条模糊的提到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并引起群众误认属于欺骗易,应当受到法律制裁,所以在具体的案件中,还需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
篇2
保密法的修订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保密工作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迫切需要。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保密法作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奋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我省保密工作新局面。
要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人员的保密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学习宣传活动中,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单位要以学习宣传保密法为契机,加强领导干部和人员的保密法制教育,增强保密意识,落实保密责任,提高依法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各级保密工作部门要把学习宣传保密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抓好保密专兼职干部和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保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保密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积极推进干部保密教育常态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助阵造势,推出系列宣传报道。
要健全完善配套法规制度,着力构建我省保密管理的制度体系。省级保密、法制等有关部门要按照与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相互配套,与其它地方法规相互衔接的要求,认真对照保密法和国家即将修订出台的保密法实施条例的各项规定,抓紧修订《贵州省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单位要按照新出台的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保密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切实抓好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尽快形成上下衔接、左右配套、种类齐全的保密管理法规体系,确保各项保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篇3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局高度重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作为年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为确保今年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我局制定了《环保局“6·5”世界环境日宣传工作方案》,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扎实开展保护饮用水源、防治大气污染、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三大行动,迅速制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具体实施方案,坚决向污染宣战,同时积极做好今年的“6·5”世界环境日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
二、围绕主题,多种形式开展宣传
我局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紧扣“践行绿色生活”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围绕“保护绿色环境、建设美丽肃宁”主题,我局年初就开展了2016年肃宁环保攻坚行动,。
二是积极开展“6·5”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6月5日,我局在耀华广场开展世界环境日大型环保宣传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场设立咨询投诉台,接受群众投诉及建议50多条。向过往群众发放新编环保法律法规手册3600余本,环保便民手册500本,环保购物袋1000个。活动现场悬挂宣传条幅2个,宣传展版2块,内容涉及环保节能、污染防治、行风评议、法律法规、环保专项行动等多方面。
三是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水十条》、《大气十条》等法律法规汇编成册,编印10000本,发放至环保系统工作人员、企业、学校、社区、。并举办3期培训班,对环保系统执法人员、相关企业代表、园区管委会代表进行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收到较好效果。
篇4
作为工作在统计执法检查第一线的普通执法队员,我们要经常运用《统计法》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但是在平常的执法工作中遇到许多问题使我们捉襟见肘,随着新修订的《统计法》的颁布,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明确规定企业要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
在平时的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的统计数据往往是统计人员随手上报的,并没有经过该单位领导的审核,上报时依据的原始财务数据也没有归档保存,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往往无证可循,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企业统计审核签署制度的建立,必将规范企业的统计工作,提高上报数据的质量。
二、明确执法检查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可采取的措施
在一次对一家外企的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该公司的统计人员拒绝让检查人员登记保存该单位的会计资料,针对这种情况,新修订的《统计法》则有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货物存放地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等资料,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像、复制等。
三、明确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要与统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查处违法行为
我们在平时的执法检查中往往只是统计部门单独的行为,很少与政府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查处违法行为,但有时候单纯依靠统计部门自身查处违法行为往往有些势单力孤,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协助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移交有关统计违法案件材料。
四、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提升《统计法》的执行力
篇5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证券帐号:_________
资金帐号:_________
股票帐号: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有价证券网上买卖业务共同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应共同遵守:
一、本协议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证券管理机构有关规定的约束,亦受深、沪证券交易所得业务规则、办公、规定的约束。
二、甲方自愿申请使用乙方的“网上交易系统”进行行情分析、委托下单。并应具备网上交易所必需的设备,同时应对网上交易的规则全面了解。
三、甲方保证向乙方所提供的股东帐号、身份证等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如资料虚假或存在错误成份,甲方应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和责任。
四、乙方在保障甲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尽可能提供准确、及时的行情及咨询信息。
五、乙方依法对甲方的有关交易资料保密。
六、甲方需安全保管并经常修改交易密码及其他身份认证信息。若他人依据甲方密码进入系统所进行的委托,视为甲方的有效委托,其所产生的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均由甲方承担。
七、甲方使用网上交易系统进行委托和保证金划拨时,均以乙方电脑记录为准,甲方对其操作结果承担全部责任。乙方因不可预测因素或不可抗力(如地震、火灾、停电、电脑系统故障、感染病毒以及被非法侵入等原因)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乙方不承担责任。
八、乙方应向甲方提供《网上证券买卖揭示书》,甲方应清楚地认识到使用网上证券交易系统可能遭受的风险,并明确全部承担该种风险。
九、甲方不得利用技术或其他手段攻击乙方网络,破坏乙方系统,否则承担由此造成的乙方或其他方的损失。
十、由于重大政策变化、不可抗力或者乙方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因素导致突发事故造成的甲方经济损失,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该项风险由甲方承担。甲方不向乙方追究任何责任。
十一、甲乙双方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当双方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应提请乙方所在地法院裁定。
十二、本协议与《委托证券交易协议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协议未约定的,适用《委托证券交易协议书》的约定。
十三、本协议签署后,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行业规章修订,本协议与之不相适应的人内容及条款自行失效,相关内容及条款按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行业规章书。但本协议的其他内容和条款继续有效。
十四、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在甲方销户后本协议自动终止。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6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法律
一、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管的法律问题分析
1.与监管有关的法律存在漏洞
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主要是由相关的司法机关负责具体实施,由于法律性规定的缺乏,从而给具体的实施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与社保基金有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中,虽然都有法律责任的章节或是条文,但在语言表述上却略显笼统,并未对司法机关应承担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权力、方式、程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法》中,并未明确给出农民、军人、国家公务员以及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等人群的社保工作指导原则,由此导致了社会实践中这部分人群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不但影响了监管主体的社会公信力,而且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形成一定的阻碍。
2.监管规定缺乏统一性
通过对与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制度中的有关条文进行研读后发现,相关条文内容的交叉,导致了监管规定无法统一。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专门的法律规范尚未制定,虽然新修订的《社会保险法》明确了制度的实施主体,但对其职权、监管方式及程序等只做了概括性的规定,具体的规定则散见于其它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当中,制定主体的不统一,造成了规定内容的交叉。监管主体的权限划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监管、专门监管两大主体之间的职责严重交叉,日常监管工作的开展难免会出现一些推诿的情况。此外,与监管方式及程序有关的规定未能达到统一,致使监管主体在开展监管工作时常常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由此严重影响了监管制度的运行。
3.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
新修订的《社会保险法》虽然在部分条文当中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制度进行了规定,也对相关监管主体的职权进行了明确界定,但通过对这些规定和条文的深入研读后发现,在内容的表述上显得过于笼统和概括。对于监管主体的监管方式及程序等方面,新修订的《社会保险法》中的规定也显得较为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司法实践的有序进行。不仅如此,这种现象在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中也同样存在,如《社会保险法实施条例》中有30个条文,这些条文虽然也对《社会保险法》中一些较为重大的问题进行了细化规定,但这些重大问题中却并不包含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问题,只在部分章节中有所涉及,由此导致了该规定的指导意义不强。
4.监管机制不健全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监管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投资运营机构内部监管不到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运营机构尚未建立健全内部监管规章制度,难以及时纠正和控制违法违规行为。其二,行政监管主体多、效率低。在社保基金运营中,劳动、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均拥有运营监管权,各部门监管职能重叠、业务交叉、行政成本高。其三,社会监督薄弱。现行政策法规尚未明确社会监督主体、监督权限、监督方式、监督程序,导致社会监督职能弱化,无可依据的法律法规。部分地方社保行政部门没有针对社会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举报电话、建议邮箱等监督渠道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基本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
二、法律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弥补漏洞
针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方面的法律缺失问题,应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该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重新修订相关法律。首先,可添加与监管活动有关的法律性规定,借此来为司法机关实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通过增加专门的法条,对司法机关的主体地位加以明确,并赋予他们相应的职权,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将相关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险法》的调整范围之内,如农民、军人、国家公务员以及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等等,设定对上述人群社保工作的指导原则,从而为这部分人群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制度的设计提供指导依据。再次,可对国外发达国家在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方面的制度规定进行借鉴,借此来增强我国相关立法的前瞻性,借助立法,来引导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模式的转变,这对于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对监管规定进行统一
相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社保养老基金的资金缺口十分巨大,加强对其的投资运营已经势在必行,为确保投资运营的有效性,并降低相应的风险系数,必须加大对它的监管力度。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的监管规定作为保障,故此,应当对监管规定进行统一。首先,应从法律规范的内容上进行整合。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中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方面的规定较为零散,并且还有一些规定相互交叉,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因此,可将存在交叉和冲突的条文规定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的职权,对法律性规定进行统一。其次,应加快相关监管条例的制定,建议国务院与社会劳动保障在协调好其他部门并对现有规定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专门性的规定,以此来为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3.增强条文规定的可操作性
法律法规中条文规定的可操作性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关键性指标,为确保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应进一步增强相关条文规定的可操作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细化:其一,对各个监管主体进行区分,并从法律上对其所涵盖的部门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对监管主体的区分,可以有效杜绝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监管工作的进行。其二,按照监管主体的性质,规定其职权和职责。在对具体条文规定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可对监管主体的职责、职权进行分析总结,以此为据进行区分,并以不同的条文进行分别表述、分点罗列,从而使条文的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为详尽。其三,对监管方式及程序加以完善。建议在监管制度的法律性规范当中,对各监管主体的职责权限进行合理、准确地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依法实施监管工作的具体方式和程序,这有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4.健全监管机制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应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入手健全监管机制。在内部监管机制中,要在投资运营主体内部设立监管部门,完善内部监管规章,建立内部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职责分工,同时还要落实内部审计制度,加强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构的自律性,通过内部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在外部监管机制中,一方面要提高行政监管效率,强化各社保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起各部门的多级网络平台,提高社保基金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行政监管实行绩效评估,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从立法上明确社会监督主体和权利,拓宽社会监督渠道,通过建设门户网站对外公开投资运营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社保行政部门还应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分派专人负责受理举报投诉,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管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解决法律漏洞、条文内容交叉、条文规定笼统等问题,保障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有法可依。同时,我国还要构建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主体的内部监管,并明确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的权限职责,形成内外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促进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曾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4.
[2]吴桐.论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的法律监管[D].中央民族大学.2015.
[3]严娇娇.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4.
[4]汪霏.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7):76-78.
[5]魏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风险及防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篇7
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在会计核算范围上有大幅扩展,也将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财政部新修订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方面给职工薪酬带来的新变化,在分析准则修订的背景和主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用工和薪酬管理的实际,进一步阐述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带来的影响,并初步提出细化和强化薪酬管理的几点应对措施。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的三个背景
一是原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未完整反映企业人工成本的真实含义。从本质上看,人工成本是企业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人工费用总和。目前,国有企业劳动用工主要采用劳动合同工、劳务派遣用工和业务外包三种方式,2006年《会计准则第9号》中职工薪酬的范围和内涵较以前有了一定拓展,但略嫌狭窄,不能完全反映人工成本的设定理念。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迫使财政部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会计准则。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保护劳动者权益,陆续出台了《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与劳动者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劳动关系短期化、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加大对劳动关系的规范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势必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核算准则,以准确计量和反映与之相关的企业人工成本。
三是薪酬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持续趋同。遵循国际会计通行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企业与职工之间因职工提供服务形成的关系,大多数构成企业的现时义务,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形成一项负债,因此只有对未来可能要发生、会引起企业现金流出的人工成本进行准确的计量,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人工成本。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的三个主要变化
一是职工薪酬范围扩大,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明确了其他长期职工薪酬的内容,并将企业给予职工受益人的福利也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内。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明确: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嘱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而2006年准则只涵盖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内容。新修订准则中增加了离职后福利,将其定义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明确了其他薪酬的内容,原准则中其他薪酬仅列举了长期利润分享计划,新准则中还列举了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职工薪酬的范围更接近于人工成本的设定理念。
二是明确界定了职工概念,涵盖了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各类人员,全职、兼职与其他用工等薪酬均纳入职工薪酬。新修订准则原文中明确界定了职工的概念,针对颇具争议的劳务派遣问题,除了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外,新修订准则明确“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职工薪酬的范围扩展到全部用工,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的趋同方向。在职工薪酬核算中,以上人员所发生的支出都要纳入职工薪酬核算,而原准则中对薪酬的核算仅包括了订立劳动合同人员的核算,对于其他用工形式的薪酬核算并未明确。
三是细化和规范了薪酬项目。新修订准则除了增加设定提存计划、设定收益计划等离职后福利及其他长期福利外,还整合了此前仅见于准则应用指南的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辞退福利等的确认与计量规范,明确了将未来应付义务在会计期间进行处理,规范了职工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各类形式报酬和福利的提供,使企业对职工离职后预期发生的薪酬进一步可控,也充分体现了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影响
第一,薪酬面临的监管进一步严格。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对薪酬的界定更加明确,监管趋严,职工薪酬的范围从“职工”内涵到“薪酬”内涵都进一步扩大,政府对国有企业薪酬核算的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统筹薪酬管理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企业用工和薪酬政策面临着较大的法规限制。
第二,薪酬总量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变化。在传统薪酬管控模式下,国有企业薪酬由上级主管部门实行预算和计划管理,按照“两低于”原则,严格控制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对于其他用工形式未进行过有效和系统的管理。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涵盖了各类用工的薪酬,为国有企业用工管理和薪酬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第三,薪酬核算的变化影响国有企业用工管理。薪酬核算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用工策略的变化,国有企业薪酬核算范围的规范将影响其人工成本和经营利润,在国有企业现有的业绩考核模式下,将迫使其下一步优化和调整用工管理策略以确保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
第四,薪酬核算的变化影响国有企业特殊人员薪酬管理。国有企业用工情况多样复杂,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对带薪缺勤、离职后福利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加强对这些特殊项目和特殊人员的研究,细化对以上工资项目的管理。
对于新准则的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对所有职工薪酬项目的规范核算。新准则对传统的薪酬管理理念和薪酬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国有企业人资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协同配合,加强对所有职工薪酬项目的分析、规范和核算,在薪酬具体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合法,确认和计量上进一步真实精准,人工成本管理进一步透明和市场化。
二是做好各类用工基础数据整理。根据新准则的变化,需加强对各类用工历史薪酬数据的梳理,依法全面规范各类用工工资、福利、保险等人工成本支出,重点做好外部劳务费等人工费用有效管理,逐步实现对各类用工和各项薪酬管理的全覆盖、全管控,使企业薪酬总额管理范围与薪酬会计准则口径相一致。
三是建立标准化人工成本体系。国有企业要对各类用工的人工成本及离职后福利进行有效管理,健全人工成本控制制度,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建立人工成本监控、预警机制,并将人工成本管理与业绩考核工作紧密结合,参照市场化劳动力成本,逐步建立标准人工成本体系,通过薪酬核算的变化控制用工总量,盘活存量,实现控制人工成本总量、提高人工成本效率效益的目的。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加强政务公开培训工作,不断增强政务公开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公开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促进街道政务公开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培训内容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深刻领会中央、省、市政务公开工作相关文件、领导讲话、政策法规等,了解当下政务公开的新形势、新任务;熟悉掌握政务公开具体内容、操作流程等;把握处理好政务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三、培训方式
(一)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行学习,熟悉了解《条例》规定的内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集体学习。按照“统一要求,自行组织”的原则,由各部门利用例会自行组织相应的业务培训。从培训规章制度入手,切实解决公开不规范的问题。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围绕每个环节严格规范操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同时,加强对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的培训,使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做到有制可循、有制可依、依制办事、违制必究,并通过座谈会或咨询研讨会等方式,研讨交流依申请公开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的深入开展。
(三)自主学习。政务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便民利民,不但行政机关应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更为重要,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学习中,要将政务公开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考核列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方法,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篇9
【关键词】加强 档案法治 建设
1加强档案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而档案法治化建设始终处于国家的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颁布,使我国的档案事业步入正确的法制轨道。《档案法》不仅从法律上解决了档案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使与档案有关的事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同时,也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展就应该得到各种保障,最根本的是要有法律保障。有了法律保障,人们就能依法办事,就能够依照《档案法》的规定切实把档案事业发展列入计划,依法建立、健全档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所需经费,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使长期困扰档案事业的人、财、物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地解决,从而保障档案工作依法开展和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档案建设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在新形势下对加强档案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提高大家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将档案工作融入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是融入到当地法治建设等重要工作中去,更好地为当地,本单位、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和发展服好务;有利于档案部门自身职能的履行,真正发挥好档案部门的作用;有利于档案服务功能的实现、档案资源整合的科学管理和档案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使档案、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因此,充分认识档案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做《档案法》的宣传员和守护者,真正做到懂法、用法、执法、守法,理论联系实际,对我们依法做好档案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当前档案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档案意识薄弱。档案法治化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但由于档案工作在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中不可能成为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具体表现在:作为领导者不设立档案部门,不重视人、财、物的投入,不关心档案人员的政治进步和生活待遇;作为档案工作者,不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重视档案法规的宣传,不重视档案的保护,不认真执行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成员,档案法治观念淡薄,不知道公民在档案事务中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2.2档案执法力度不大。如果用《档案法》的尺度衡量,很多地方和单位违反《档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但真正得到处理的却极少。一方面,不少单位和个人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违法,甚至是知法犯法,认为档案部门“软”, 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另一方面档案执法部门不能严格行使执法权,不敢碰硬,不敢得罪人,得过且过,绕着矛盾走,致使问题越来越多。
2.3档案法规体系不够健全。近年来,我国的档案法规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完善而取得了很大进步,重新修订了《档案法》,此外,各级地方档案事业管理部门也纷纷出台了地方性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这些法规为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了配套、完善、延伸,但是,与档案法治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档案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及针对性,档案法规体系尚待完善。
3加强档案法治建设的对策
3.1加强档案法治宣传。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大档案法制宣传力度,创新档案普法宣传方式,组织开展媒体宣传、网络宣传、现场咨询、悬挂标语、布置展板、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档案法律知识传播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农村,扩大宣传的社会覆盖面,提高档案工作影响力。通过宣传档案遵法守法的典型和曝光档案违法案例,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大家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度,让更多的人自觉遵守档案法律,自觉维护档案法律的尊严,为档案法治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2增强人们的档案法治意识。档案法治意识在人们遵守和执行档案法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档案法治建设教育,转变思想观念,严格依法治档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真正站在履行法律赋予职责的角度、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谋划、推进、落实档案工作。做好社会公众的档案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档案人员和公民的档案法律意识,使社会大众不但熟悉档案法律法规,增强自觉运用档案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档案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明确自身在保护档案、利用档案中法律责任,从而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从接纳档案依法治理,到逐渐拥有档案法治素养,营造档案法治文化氛围的过程。只有这样,依法治档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3.3完善档案地方法规体系建设。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档案规章、制度,构建法制统一、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体系,增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支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单位的档案事务,以适应新常态下依法管理档案的新要求。
篇10
关键词:建筑法规;教学方法;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3.259
《建筑法规》是建设工程类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上以法律为主线,以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为辐射,对建筑法律法规进行系统阐述,同时也对于违反相关建筑法律法规所应当担负的法律责任也作了必要的介绍。作为这样一门重点突出、与实际工作关系重大的课程,其具有的时代性和应用性应非常明显,但由于我国课程教学方式等的原因,在实际的《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都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1《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在《建筑法规》的课程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过分地依赖于老师的教授。同时,这样一种互动性较差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的理解较浅,浮于表面,遇到实际问题时可能很难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解决,更加难以将各项法律法规中的法条内容结合在一起。
1.2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学习《建筑法规》都是工科类的建筑专业学生,这类学生习惯了公式、计算、图形、图标等,对于纯文字类的建筑法规课程很感冒,所以这类学生往往会产生误解,认为这样“文科”性质的课程是不重要甚至是多余的。加上有的学校将这门课程安排在了临毕业的那一学期,或者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考察课,这些因素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这门课程。另外,由于我国的建筑法律起步较晚,各种因素使得学生缺乏法律观念,对于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解决纠纷的意识不强,所以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学生对于《建筑法规》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1.3课程知识点繁杂且内容交叉
《建筑法规》课程的内容很多,知识点繁杂,涉及到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方方面面,例如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招投标法律制度、质量管理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等,内容非常繁杂。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课程前面的知识点与后面的知识点联系很大,往往后面的内容还没有开始介绍就要在前面的知识点中提及,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这样的联系在《建筑法规》的课程学习中却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难度:穿插的内容教师不得不讲,但学生听起来又完全云里雾里,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课程内容,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顺利完成课程内容的同时又要求灵活处理课程先后顺序,调整知识点内容,使得课程前后内容相呼应起来。
2《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
2.1改变教学方法,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现状,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把被动教学变动为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力量,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最大程度地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亟待需要一种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很好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创立案例教学法,哈佛商学院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运用于法学、医学、教育学等行业中。案例教学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主要任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中,首先需要精选出典型的、可以代表本次课程主要授课内容的案例,才可以让学生在案例中掌握核心知识;同时,案例的选择又不能太陈旧,要有时代性和典型性,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乏味,还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
2.2增加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建筑法规是一门应用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以及建造师在工作中的业务知识都需要及时进行补充,同时,还要及时向学生更新工程建设相关的标准、最新修订的规范、工程监理以及房地产开发等的相关知识,将最新的信息、研究的成果及时地传授给学生,使得《建筑法规》课堂的教学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死板恪守教学大纲的情况,适时更新教学内容,阶段性地进行完善和修改,
2.3改变考核的方式
目前,《建筑法规》课程的考核方式仍以期末笔试为主,这种考试方式虽能使学生掌握有效知识点,但也将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转变成为了简单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会感到更加乏味。所以,需要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转变,变单一为多面,不仅有笔试考试,课程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增加课堂研讨、课程设计等部分,例如,在授课过程的一定阶段,向学生展示一个较为复杂的案例,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案例中所反映出的建筑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要求小组提供一份详细的分析过程和案例的解决结果,教师可以针对小组讨论报告来对小组成员的本次研讨情况进行打分,这样的分数占有期末成绩的一定比例,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可以改变期末临时抱佛脚的习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实时掌握课程内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更加扎实,尤其是一些法律法规的内容,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更加灵活。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