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相关法律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相关法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其中几种常见的骗局如:1、以高薪做诱饵,骗取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等各种费用;2、“中介”与用工单位相互勾结诈骗;3、招聘收款后携款逃匿;4、利用暑期工热潮牟利。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针对大学生暑假打工的骗局,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以及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法律合同意识薄弱
大学生在寻找暑期实践时,过于轻信路边的小广告,信赖所谓的招聘,应该去比较知名的网站去看相应的招聘信息,或者到正规的中介结构去寻找兼职机会。大学生到中介公司找兼职工作时,应该检查中介公司的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是否齐全,是否公示详细的收费标准和监督电话,介绍工作时应和中介公司签订《职业介绍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交费别忘索要发票。大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按有关法规,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应聘者押金;二是面对易于赚钱,薪酬超出劳动付出的工作要小心,很有可能是陷阱。在调查中发现,超过七成的大学生在暑期实习时都是通过招聘来寻求工作,几乎没有签订职业介绍协议书的,这样当大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时,这些却早已不知所踪,大学生只能独自承担。
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淡薄
一些大学生不了解劳动法、合同法,又好面子,即使受骗了也不敢给家人、亲戚、朋友说,自己安慰自己,上当受骗,权当交了学费,吃一堑长一智,买点社会经验,一些骗子就是利用大学生的这种心理来欺骗他们。 正是他们的纵容才让不法分子更加变本加厉,所以大学生在实习就业时,一方面要找正规机构,签订协议,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留工资卡、上岗卡、收据等相关证据,一旦受骗,要通过正常的渠道举证、,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校方面的教育失位
1、学校忽视了大学生法律教育及相关的实践活动。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学校大都重视专业课的教育,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高校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可以组织大学生看一些著名案例的录像,请著名的法学专家或者有关的办案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方面的讲座,或者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等。2、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暑期实习的有效支持力度。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得大学生不愿一直待在象牙塔里,做温室里的花朵,利用暑假这两个月的空闲时间,他们也渴望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学校应该是大力提倡,积极引导的而且要为他们创造机会与条件,并致力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而不是任其随意发展,不闻不问。
学校应该尝试与大型优秀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合作模式,通过实习基地也给实习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经济补贴,由于针对实习期尚无明文的法律规定,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联合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可制定强制性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来规定学校和学生及企业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签订实习保障协议时避免大学生遇到权益纠纷无人问津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对相关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实习情况建立声誉评价制度。在单位的招聘过程中,大学生与企业还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只是一种民事关系,根据民法上要求的诚实信用的原则,声誉评价制度是对单位招聘过程中信用的反映。
大学生暑期工这一概念在我国相关立法中定位模糊
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在校生兼职,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用人单位不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必为其购买社保,其兼职工作不能划入非全日制职工范畴,不受非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制约。有关法律界人士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大学生校外工作不叫“打工”,只能叫“勤工俭学。这种规定违反《劳动法》第46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的原则,应该修改。当务之急是对现行《劳动法》进行适当修改,把在校学生包括进调整范围,切实降低学生的维权成本。从法律层面上为大学生暑期实习提供一道防火墙。
结语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课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44-02
法律意识表现在人们对自己权利与义务的认知,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以及理解和运用的程度,还有对待法律的态度。大学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种过渡期。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是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民法律素质和我们构建法制国家的重要条件。
一、高校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高校大学生时期,他们的意识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独特性,同样,法律意识也会随之改变。由于不同的历史、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所处的周边环境、伙伴圈子等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存在着错误现象,不符合社会的要求。所以,了解和掌握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并且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显得异常关键。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健全社会法治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
二、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近几年,青少年群体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高校大学生犯罪约占比例为17%。综上所述,各高校大学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缺少人文素养等现象,显然,高校的“象牙塔”不再平静,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存在问题。
1.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缺乏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在研究调查中显示高校大学生对法律的民主基础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只是将“法律”作为一种实现统治的工具,比如,部分人支持“法治”,抵触“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某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
2.大学生有感性的法律意识,缺乏理性的法律意识。法律学具有较强的学理性,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掌握得越好,处理和面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找到解决方法。就像,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但是什么是宪法,宪法的具体精神和内容却知之甚少,在讨论宪法内容时就流于表面的文字内容,而无法想到作为一名公民的权利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
3.大学生有被动的法律意识,欠缺主动的法律意识。某些高校校园内的法制宣传内容多数是以描述违法犯罪的案例及其处罚为主,从而使得大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无需学法的错误结论,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权利受到侵害时选择了沉默。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还应加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权利的积极行使,这样才能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才能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主动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对立法、执法和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法律基础课不太予以重视,虽然高校本科均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但课时数较为有限,短时间内要想大幅度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及法律意识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开展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注重法律信息引导,积极开展法制课外实践活动,使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心理
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师联系二级学院的方式,针对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社会法律热点问题开展讲座或者班级讨论,学生们可以搜集和参考相关资料,了解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了解了相关法律信息,而且逆反感较少出现。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可以自己去辨析判断法律的实质,法律是否无用,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没有缺陷等问题,分析判断的整个过程,将有利于塑造高校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心理。高校在采集法律事件的相关信息过程中,应挖掘隐藏在那些反面信息背后的内容,做出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良好法律心理的法律信息引导。
高校也应积极开展法制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听法律专家讲座进行普法教育,开展明确主题的法制讨论会、演讲、“模拟法庭”、专题论坛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律心理。
(二)课外多渠道地传播法律观点,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
1.从校纪校规方面传播法律观点。(1)民主地制定高校校纪校规。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关的管理体系,并且让制度得到落实,更好地服务高校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在现代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在制定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校纪校规时,有必要听取各方的意见,特别是大学生的建议,同时还应组织他们参与相关的制定过程,这是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2)审查高校校纪校规内容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高校教育的宗旨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在制定校纪校规时,应该从大学生的整体利益出发,平衡大学生个体利益和学校利益之间的矛盾。而制定好的高校校纪校规应该通过校方、专家、教师和大学生等各方人士审查,审查校纪校规内容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对错误的地方予以纠正,这样才能使依法治校真正成为可能。
2.利用高校大学生相关法律社团来传播法律观点。高校的教育质量是与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成正比的。很多国内的高校都设立了相关的大学生法律社团,由于受法律信息来源及大学生对法律信息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法律社团传播法律观点时容易出现信息偏差,各院系应组织社科部、团委、学生处等积极的响应,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资金、行政等支持。另外,高校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法律社团组织开展相关的法律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旁听公开审判、参观监狱等活动,或者组织大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包括社会治安问题、物业管理纠纷问题、家庭关系纠纷问题等,让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外法律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树立起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法律观点。
3.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处理环节中的法律观念传播工作。2005年,我国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有关学生申诉处理涉及5条内容,表达比较简单,可操作性有限,对此许多高校都自行制定了有关学生申诉处理的实施细则。这些实施细则制定的公正与否,对申诉事件的大学生及参与人员今后的行为态度将起到一定的暗示效应,他们相信在公正的规章制度做出的结论也应该是公正的,这种信念上的暗示作用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平等、正当、适用的法律观念。如果做到高校申诉处理制度的更好完善,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设立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高校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该申述处理委员会应独立于高校的行政管理机关,组成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和中立公正的态度,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客观地对待情感情等。申诉处理委员会成员应由法律专业人士,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法律教授代表、相关领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按比例组成,但学校主要负责人、涉案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得参与。(2)校内申诉程序公开化。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在审理各事件过程中,应该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审理信息进行公开,做到不暗地操控。同时,处理事件的时候要注意听证和规避制度,并做到公开审查结果。(3)明确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的权力。赋予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一定的变更学校原处分决定的权力,其复查决定才更具权威性,这也是依法治校精神的必要体现。
(三)高校有关部门积极利用新媒体有选择地做好法律理论信息的传播工作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资源繁杂众多,信息共享已是趋势,高校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绝对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学校已经不可能直接以单渠道传播法律理论和观点,而是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新法律、法规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了解和认知法律,侧面、间接地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目前,高校相关部门和各院系领导、指导老师等可以通过建立“高校大学生法律信息网站”、微博、微信、空间等宣传法律知识,网站可以设立社会版、就业版等,由学生干部实行分版块责任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提供法律基础知识,法律相关信息,开展互动问题交流,社会热点案例分析,组织开展法律相关活动等工作,高校可以指派相关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咨询并把关。设立“大学生法律信息网站”的目地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法律相关问题的互动平台,使其在获得一定法律信息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参与了问题的探讨,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有利于法律基础理论的传播,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想法,从而采取一定的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徐琴.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J].法治与社会,2012,(22).
[2]高春侠,李宜霖.中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改革――药家鑫案引发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3]朱真真.当代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研究综述[J].法治与社会,2011,(23).
[4]蔡蓉.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1).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法制化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李斌(1978-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束建华(1983- ),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17-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政府分配逐渐转向市场中的双向选择。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已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基于此,我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受到一定损害,大学生就业法制化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实现大学生就业全过程法制化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现状
(一)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法制化缺失
1.学校就业工作目标与大学生就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国家将高校招生规模与大学生就业率相挂钩,大学生就业率成了考核高校领导的重要内容,高校主管就业部门也将就业率各项考核指标分解到一线部门,完成就业率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完成一份就业协议,成了高校就业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就业目标,是通过几年大学专业学习,能够找到一份收入高、工作压小、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好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围绕着增加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就业砝码,找一份适合自身而稳定有发展空间的工作,不想在初次就业中迁就自己。大学生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十分重视,他们渴望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可见大学生就业目标的满足是多方面的,这与高校就业工作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学生就业目标需要法制化的保障。
2.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教育。在高校就业目标偏向追求大学生就业率的情况下,高校在就业指导中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法规知识的普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对国家相关法规不重视。(2)高校自身就业法规缺乏。(3)对学生相关法规普及缺乏。
3.缺乏健全专业机构和人员配备。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中,时常出现就业法律方面的问题,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发生就业纠纷时,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大学生的母校,此时应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许多高校没有设立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专兼职机构,人员配备更无从谈起,大学生就业法制化还处在比较混沌的状态,即使有也形同虚设。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帮扶机构和人员配备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就业法制的指导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的落实。
(二)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单位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用人的观念和法律意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用人单位想方设法侵占大学生利益,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劳动合同的不平等。通过签订不平等的劳动合同,以所谓合法的方式来约束大学生毕业生为其获取更大的利益,无视法律的公平。(2)通过设置各种陷阱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通过华丽的口头承诺、延长试用期、扣押各种证件和收取各种培训费用等方式,侵害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3)随意调动或开除大学生毕业生。有些单位随意以单位的名义,强行安排大学毕业生加班,在不征求大学毕业生个人意见的情况下,随意调换劳动岗位甚至将其开除。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在中、小、微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才市场也显现出向非公有制单位发展的现象,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宣传不到位。人才市场作为基层组织,存在法制宣传形式单调、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就业法制宣传仍停留在宣传栏、标语等宣传形式,存在缺少创新而呈现滑坡、减弱甚至没有的状况。(2)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对用人单位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虚假宣传,甚至让一些骗子公司“冠冕堂皇”进行招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3)对人才市场监管不到位。虽然国家和各地对人才市场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但在实际中“马路边”的人才市场乱象丛生,拉拽哄骗招聘现象依然存在。
(四)大学生自身法制意识淡薄影响了就业法制化
1.主观方面。大学生往往都处在心理的发育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别人干涉和约束,特别对法律方面的问题,内心关注度很低。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对就业等相关法规政策知之甚少,内心深处并不愿意去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其忽略了在就业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2.客观方面。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时刻在刺激着大学生的神经,极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个人化倾向化,也使大学生对法律公平性产生怀疑。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法规的学习和落实。再加上高校对就业法律认识不到位,法律教育薄弱,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法制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落实。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对策
(一)高校的对策
1.学校应转变就业观念,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就业。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原来人们关心的就业数量(就业率),转变到对就业质量的要求。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法制化的保障,只有在法治化体系内进行的就业,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校应该认真地看待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研究分析,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每位大学毕业生,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用法,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就业率、追求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质的提升。
2.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因自身社会经验少,在出现就业纠纷时,往往很难处理好,使大学生处于被动处境,这时他们最需提供法律援助,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法律援助方就是自己的母校,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毕业生信任自己的母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母校了解自己的毕业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高校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中间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高校应及时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为学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时,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吸纳校内外法律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成立就业法律咨询援助机构,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场所咨询、网站咨询、电话咨询、电子邮箱、QQ 群、微信等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法律援助。
3.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充分意识到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素养和法律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精通就业政策又熟悉学生情况的师资队伍,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制订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法律培养计划,将就业法律教育作为重要的就业指导课内容,在学生中进行教授,不断灌输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契约意识、合同意识、司法意识、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形成。再次,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保护和避免违法的重要保障。通过到法院参加观摩旁听,开展教学模拟法庭,对学生就业中遇到的案例进行分析,举办各类讲座、竞赛、主题班会和模拟招聘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接受和提升就业法律方面的知识,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咨询、辅导和帮扶,达到就业法律帮扶的实效。最后,加强就业法制化方面工作的研究,不断巩固和提高学校就业法制化的水平。积极推动就业法制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就业法制化建设,对就业殊群体帮扶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逐步提升就业法制化的水平。
(二)政府有关部门的对策
1.规范用人单位人事制度。规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加大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落实。用人单位对聘用大学生实行合同化管理,所有聘用人员都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聘(雇)用合同。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聘(雇)用合同,必须交有管理资质的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加大对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与培训,灌输依法用人合法管人的法制化思想。
2.严厉监督、打击用人单位招聘和用工的违法行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不定期对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招聘和使用大学生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抽查回访,对违法现象严厉打击,让用人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决策层,认识到违法用人成本的昂贵。同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加强对聘用人员的宣传,让其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早举报、早制止,服务前移畅通投诉渠道。
3.部门联动,完善对用人单位的综合考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会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人事聘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比较,掌握用人单位全面生产经营状况和人事管理情况。建立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开,使大学毕业生对应聘的单位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维护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三)大学生应主动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益
首先,大学生是就业法制化中的主要因子,大学生自身更应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学习法律,认识法律的权威性,依法办事。其次,熟知就业法规中的各项条款和内容,是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利的保障。只有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知晓,才能发现就业中的违法行为,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它保障的是双方或多方的公平,大学生应自觉约束自己的就业行为,就业中相关合同或协议的签订,既是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也是对自身义务履行的约束,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必须守法。最后,充分利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弥补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加强大学生就业中各种法规学习,认真分析研究各种案例,增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打工;劳动者;雇佣劳动关系;法律权益保护
随着高校收费体制改革和目前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通过兼职不仅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增强职业观念,同时还提升了实践能力。[1]但是我们也应看在这过程中遭受非法中介诈骗、无故拖欠工资等侵权的事例也层出不穷,2007年曝光的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涉嫌违法用工事件,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因此,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打工法律关系性质探究
(一)大学生打工“劳动者”身份的法理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即这些打工的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出台的《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2]我国《劳动法》第二条是关于劳动者的定义,即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这里,我们建议不要笼统的用劳动者的概念,因为我国劳动法上对劳动者这一概念规定比较混乱,在一定意义上,上至国家总理,下至普通百姓都是劳动者,但并非所有的劳动者都适用劳动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法并未将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内。
(二)大学生打工行为性质的法理分析
对于此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的打工难道就不受法律保护了吗?但事实并非如此,虽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但依然受民法上有关雇佣劳动关系的保护。雇佣关系指雇佣者与受雇人约定,由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一次性或特定的劳动服务,雇佣者依约向受雇者支付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3]只要双方之间存在着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就应当认为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校外打工的大学生提供劳务,雇主一方给付报酬,所以两者之间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4]事实上,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范围是很狭窄的,主要是指进入了正规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的劳动者,而不将大学生纳入这一范围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一旦将学生纳入进来,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如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问题都会牵扯进来,在立法还不能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之前,将学生纳进来是不明智的,而适用民法上有关雇佣关系进行调整却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给予更加灵活充分的法律保护。[5]
二、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兼职市场秩序混乱,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缺失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渡阶段,与大学生兼职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不健全,特别依现有法律规定:“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校外兼职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的保护”,这导致大学生在遇到侵权时,无法可依,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捍卫。
(二)企业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诚信意识缺失
在中国的社会体制和结构冲击下一些企业丧失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诚信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使还未毕业的兼职大学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三)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设置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作用也不大,主要也是负责一些大学生勤工助学和毕业指导问题,对大学生校外兼职的关注度不够,很少有专门负责大学生兼职的工作机构。另外,大学生因缺少社会经验无法正常鉴别校内散布着众多的招聘兼职小广告,常常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
三、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校外兼职行为的相关建议
(一)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校大学生作为参与生产实践的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应当通过采取劳动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发文的方式制定颁布专门针对“大学生打工”的部门规章,作为对已有法律规定的一个补充。[6],其次,应加强对劳动行政部门的监察执法力度,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劳动群体,建立起一套旨在保护在校大学生的劳动监督体系,对侵害其劳动权益的违反现象严加惩处,针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要下大力度予以纠正,保护大学生合法的劳动权益。
(二)加强对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力度
在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大背景下,进一步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显得尤为必要。工会组织更应当承担起保护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的责任,制定完善中介组织立法,加强管理,净化中介机构服务环境,使中介市场更加规范,从制度上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7]
(三)加强高校教育的指导监督力度
高校利用课堂教育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防范与维权意识,利用其社会影响力与企业,劳动行政部门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校出面使学生获得更加稳定工作机会,同时学校应加强与劳动仲裁和保障部门的关系,当学生在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8](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敏,陈霞,姜浩.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调查[N].西华大学管理学院报,2011(10).
[2]董保华,陆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2007(6):24.
[3]童彤,阮佳丽,戴玉婷.大学生兼职的现状、问题及劳动法律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报,2010(12).
[4]王倩.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以麦当劳底薪事件为例[J].法学,2007(10).
[5]韩震,郑立俊.大学生打工相关问题法理研究.四川干部函授学报[J].2010(1):69.
[6]韩震,张洁.再论大学生打工的劳动法保护[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篇5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现状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15-01
一、正视我市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应从思想认识现状上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
随着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女大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但是毕业难以就业的女大学生,对其本人、家庭及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和潜在危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有些部门和企业对女大学生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解决不力,重点表现在不愿参与、不愿接纳、不愿关心方面,工作上不主动、不积极,敷衍了事、浮皮潦草。
(二)应从社会就业现状上正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
就业歧视直接导致男女就业竞争中的不平等现状的产生。毋庸讳言,目前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远不及男生。虽然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都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但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环节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部分招聘岗位要求只招聘男生,部分招聘岗位虽然没有性别要求,也会以体力劳动女生适应不了为由婉言拒之,或只能作为男生的备胎招聘,以致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同学科的女硕士就业反而比不上本科、甚至大专男生的现象。
(三)应从实际情况上正确认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
事实胜于雄辩。根据吉林省2012―2014年省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登记统计情况,近三年共有55408名未就业毕业生做了实名求职登记,其中女大学生35016名,占总人数的63.2%。根据吉林市的统计情况,2012―2014年市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近三年共有8522名未就业毕业生做了实名求职登记,其中女大学生5611名,占总人数的65.8%。可见较之男生,女生已成为就业队伍中的弱势群体。
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一)政策机制不完善
政策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性因素。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都以保护我国妇女的劳动就业权利为主,更多的是对男女区别对待或照顾,而对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责任缺乏具体的规定,致使一些法律、政策流于形式,在实际中难以操作。从吉林市具体情况看,关于专门保护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机制也没有出台,何况已有的一些政策规定在具体执行中也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执行不力。因此女大学生就业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对相关单位用工过程中的歧视等行为处罚不力。
(二)传统思想左右市场,需求存在性别歧视
传统落后思想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想性因素。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对男女的角色期待有着不同的划定,似乎“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早已成定式,虽然法律中早有规定男女平等,但男性相对于女性而言,早已在潜意思中被认定为更有能力、有发展潜力、进取心强、事业心强的形象,因此也在就业机会中会更占上风。此外,任何企业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考虑到女大学生将来存在的家庭问题、生育问题,更加造成了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不对等地位,求职更加艰难。
(三)盲目扩招导致市场就业压力大
高校扩招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性因素。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总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6年的413万,2010年更是增长到700万,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扩到了749万。高校的盲目扩招,大负荷的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在高校扩招的同时却没有分析市场对毕业生的专业需求,像经济管理、计算机等专业遍地开花,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开设。这些看似万金油的专业却是市场里最难就业的专业,而女大学生所选学的专业多是此类专业,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困难。
篇6
1.1卫生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当今世界法律文化十分发达的西方国家,无不针对法学学生确立了明确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美国的法学教育定位非常明确,即职业化教育,培养实践型法律人才。根据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他们将法学学生定位在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一体,但偏重职业教育。欧洲大陆国家则采取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定位。根据我国的教育传统,我们不能单一地将卫生法学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或者定位为职业教育,而应当将两种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卫生法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总的来说,卫生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医学基础知识,兼有医学、法学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按照法学本科培养规格培养,相比较于普通法学院校,医学教育是特色。因此,在明确总体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需要细化培养目标。卫生法学专业在本质上是医学和法学两大学科的交叉融合,所培养的是医学和法学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和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兼顾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考虑学校现有条件和能力逐步地进行。所以各高校应结合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和学校现有的条件和能力,细化专业培养目标,凸显学校自身的特色教育。
1.2卫生法学专业的职业选择根据社会对医药卫生领域高层次、专门法律人才的需求,卫生法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拥有医学和法学复合知识,是专门服务于卫生系统的。通过对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兄弟医学院校进行调研,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主要是分布于以下几个方向:
(1)继续深造。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继续深造提升自身竞争力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尤其是卫生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由于本科学习是在有限时间内学习2个专业的复合知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尚不足,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有必要进一步学习深造。
(2)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近年来,医疗纠纷已经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该领域亟需专业人士去有效化解冲突和矛盾。但是法院法官缺乏医学知识,对此类案件的裁判只能依赖鉴定结果,无形中增加了案件解决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医方在和患者协商沟通时,也因缺乏专业法律知识,难以有效解决纠纷;现有律师队伍中仅有极少由医疗行业转行而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所以说,当前高素质的专业卫生法律人才是极其缺乏的。(3)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如卫生行政管理、卫生执法监督、医疗保险或医院管理等。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中,其工作人员是否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必要的法学知识,会关系到行政执法及管理效率。譬如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其主要是从事卫生行政执法,除少数岗位需要具备较强的医疗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是需要其对相关法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4)从事与医无关的一般性法律工作,或从事与法无直接关系的其他工作。卫生法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在通过司法考试后,会从事与医学无关的相关法律工作;另有部分学生可能会从事如医药行业的营销、策划等与法律无直接关系的工作,等等。
2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方向,卫生法学人才应该是既懂医、又懂法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所获得的能力,应该能满足社会需要,能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自身价值,能够体现职业特性、个体综合素质和社会用人取向的有机统一。具体说来,卫生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与素质。
2.1专业能力与素质专业培养中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强化,要突出“厚基础”的特点,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而且注重知识能力的“复合性”,精心设计特色课程体系。现有卫生法学专业多是四年制或五年制的本科教学,与普通法学专业学制大致相同,但所培养出的学生却要拥有复合知识背景,所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应考虑到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复合基础知识,足以去应对社会对此类型人才的需求。
2.2人格素质人格素质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其人格素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卫生法学专业学生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素质,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人文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等,努力使得所培养的学生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实务能力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医药卫生知识,针对医疗活动规范管理、医疗案件事实,进行法律分析,使用法律条文,提出司法建议或参与法律诉讼的能力。其范围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谈判能力、诉讼能力、调研能力、写作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链接。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卫生法学横跨法学和医学领域,以解决卫生法律实务为主要任务,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之下,卫生法学专业培养更应让学生充分接触和认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医药卫生法制建设的现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医学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成长为适应我国社会现实的医药卫生法学领域的专业人士。
3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卫生法学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应该是综合的,其中人格素质培养和其他专业是和而不同的,总体相同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专业能力和其他专业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其知识的复合性。在我国法学教育逐渐趋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之下,卫生法学作为法学的分支学科,所要培养的是以解决卫生法律实务为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故卫生法学专业现阶段亟需明确——如何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与社会需求、学生职业选择相契合。
3.1课程设置方面专业知识与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合理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以及基于知识的能力提升,不仅必要且意义重大。在卫生法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医学和法学成为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两大类主干课程。关于医学类课程的设计,各医学院校有自己不同的做法;而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则要必须首先涵盖2007年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要求的16门核心课程;同时,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如卫生法学、卫生法律实务,等等。在医学类课程开设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在2003年开办卫生法学专业之初,就为全校包括卫生法学专业在内的非医类专业搭建了有别于医学专业的医学类课程,包括现代医学基础概论、中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3门专业主干课程,以及若干门选修课程,以期服务于卫生法学等非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就非医学类专业而言,其对医学类知识的需求也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因此,如何结合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需求,合理开设医学类课程,而不是医学专业医学类课程的“简版”,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卫生法学人才实践能力及人才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法学类及专业方向类课程开设方面,我校在原有卫生法学、卫生法律实务等课程基础上,从2009级卫生法学专业学生起,新增加了医事法学(专业主干课)、医疗纠纷非诉律师实务(选修课)、医学新技术与法律(选修课)等专业方向课程;增加了旨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民商法案例解析(选修课)等课程;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卫生法律实务4门课程中分别增加了4个学时,专门用于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3.2课堂教学方面传统法学教育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讲授,偏重于法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逻辑性,甚至形成一种“填鸭式”教育模式,比较而言,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卫生法学专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发展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譬如可开展案例教学、开展讨论式教学、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医学法律环境,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是僵硬的法律规则或静态的生化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对现实问题的探索精神,以更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此外,这些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专业综合能力。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要求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多的邀请实务部门专家的参与。但如果希望在进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较为固定地聘请实务部门专家进入课堂讲授相关课程,则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在教学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并要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
3.3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尤其是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卫生法律人才。医学与法学的实践性均很强,且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方向多是从事卫生法律实务,因此加强对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暑期实习、毕业实习,临床见习以及第二课堂等。例如: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可能的职业选择,主要安排学生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医药卫生行政机关、医院等地方进行实习。其中,一般法律实务的实践,是将学生所学法学知识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契合点;医药卫生法律实务的实践,更是综合地将学生所学到的复合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会切身参与到具体的实务工作当中,不仅是其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为其今后参加社会工作实践打下了基础,是从学校走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适应期。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除加深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同时对医院管理规程应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了解,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医院管理、医疗纠纷处理等医药卫生相关法律事务奠定了医学方面的基础。从2009级起,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新的改革尝试,主要包括:①增加了6周阶段性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到公检法机关进行实习。为尽可能保证实习效果,我们把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避开学生司法考试和考研复习准备的时间段,以使学生专心进行专业实习;②调整了学生临床见习的时间安排,即从原来的第七学期提前到第六学期末,同样避开学生司法考试和考研复习准备的时间段,以使学生专心进行临床实习。实践证明,学生能够比较安心地进行实习和见习,收获较大。但是,相比较而言,临床见习的效果不如阶段性专业实习的效果。主要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毕竟不是医学生,到临床科室感觉“无从下手”;带教老师习惯于带医学生的实习,认为法学专业学生以后也不做医生没有必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实习。因此,如何细化临床见习、有效实施该教学计划,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行政法;定位
一、教育与高校
(一)教育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高校是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
(二)高校
高校是复杂的事业单位,其组织内部主体众多、法律关系多样,既有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也有教师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既有民事法律关系,也有行政法律关系。这就必然地导致了高校管理的复杂性。总体而言,高校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管理应为高校对国有财产、师生员工的全面管理;而狭义的高校管理是指高校对学生管理,即学生管理。所谓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本文将从狭义角度探讨高校学生管理在行政法上的定位。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高等教育更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己任。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此目的,高校必然要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当然,这之中也存在着管理方式简单,甚至不依法管理的情形:如学生学风不正,平时懈怠学习,夹带作弊;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违反校规校纪等;部分学生抵制学校的管理,对学校管理人员侮辱谩骂甚而暴力相向等情况,这些都说明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是势所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逐渐成为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对高校的角色定位,职能性质,法律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却很少有人论及。从近期讲已经损害了高等教育各方的利益和权益,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配置;从长远来看,则有可能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只有完善和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明确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和职能,清晰地把握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校被诉之类问题,将高校教育资源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某些问题在行政法上的定位
(一)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能及法律地位
一般来说,高校的性质是事业法人,属于民事主体。但它又与普通的事业单位有所不同,在性质上具有其特殊性。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主要职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原本是一种国家职责,因为各种原因,国家将其交由高校来实施。为达此目的,高校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独立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受教育者即学生予以管理。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有: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等。可见,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学籍管理,学业证书的颁发,是以法律授权为依据,以管理者的身份,单方行使国家职能,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以期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因为这类活动理所当然地带有明显的行政管理色彩,所以高校在行使这些管理职权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地是行政行为。
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相对人实施管理的行为。高校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或开除学生学籍,完全具备行政行为的性质和特点。按照行政法理论,行政行为的实施者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包括职权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而授权组织,是指根据特定的规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殊行政职能的非国家行政组织。如上所述,由于高校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但根据教育法的授权又在行使高等教育方面的相关行政职能,因此高校应是被授权组织。只有高校行使相关法律授予的行政职权时,才能认定该行为是行政行为。
(二)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高校在对学生实施教育行政管理的时候,是授权组织。顾名思义,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权时,是行政主体,因此此时它与学生是一种当然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但是,亦不能因此认定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完全的行政法律关系。在有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却是民事法律关系。依照《教育法》的规定,高校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可见,法律赋予了高校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权。按原国家教委于1990年1月20日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处分有下列六种:(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1998年3月6日,原国家教委又了《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实施教育处罚的主体一般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可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第19条规定的组织实施处罚。由此可见,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对违法乱纪学生的处理一般是纪律处分,在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后也可实施行政处罚。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教育行政纠纷的救济
所谓教育行政纠纷,指高校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管理职权时,与学生发生的行政争议,即学生对高校对已作出的纪律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而在高校与学生间发生的纠纷。按照这类纠纷涉及的内容之不同,高校教育行政纠纷可分为三类:一是学生认为高校侵犯其受教育的权利,如学生对于学校开除学籍、不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的处分或处理不服;二是学生认为学校给予的处分违法或不当;三是学生认为学校侵犯自己人身权、财产权;如学生认为学校乱收费等。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因此,学生对学校己作出的纪律处分、决定等不服,可以而且也应该享有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到底享有哪些方式的法律救济。《教育法》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学生有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的纪律处分不服,一般只有申诉的权利,而不得提起行政诉讼。对学校的老师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既可以提起申诉,也可提讼。”
从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范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不具体、不全面的。学校在对学生管理时,是行使法律授予的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按照行政法理论,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既可申请复议,也可提起行政诉讼,但这与《教育法》的规定是相背的。
四、解决的根本是完善高校教育行政立法
从总体上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立法已基本形成体系,既有《宪法》统率之下的法律,也有行政法规和各类规章。但是,由于这些法律规范性文件多是上个世纪及以前的产物,仍带有较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滞后性日趋明显。从上述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对高校学生管理认识不清,对学生状告高校,法院是否应以行政案件受理产生困惑,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方面的立法,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完善程度不尽人意。所以,修订和完善教育的行政立法已刻不容缓,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1、明确高校对学生的行政管理职权;2、明确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对违法乱纪的学生所作处理的形式,明确规定处分与处罚的标准,并明确规定学生相应的救济途径;3、明确对高校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律约束高校的行政管理,除应明确高校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外,同时还要强调其行政行为的必经法定程序的义务性要求,以及当学校错误,滥用行政权时如何追究其责任、追究何种责任的规定。只有这样,才可真正实现高校依法管理学生的目标。
五、综述
我们应该相信,只要对高校学生管理中主要问题完成行政法上的定位,就能明晰当前高校中学校与学生法律纠纷的根源,为进一步完善二者的关系打下基础,从而开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良性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房兆霞.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重法律关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2]叶必丰.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J].法学评论,1997(05).
[3]崔浩.论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及其规范管理[J].高教探索,2006(04).
[4]邓姗姗,李文.高校学生管理的行政法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篇8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违约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graduates′ breach of employment contracts with the focus on the background, the effect and the cause of the breach. Then, it proposes some approaches to reduce the case of breach such as setting up the courses of career design,strengthening the faith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consummating the employment law and clarifying the liability of breach in the protocol.
Key words:graduate student; employment; breach
2006年全国各省公布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令人欣喜:江苏省毕业研究生2万人,就业率为96.03%,广东省毕业研究生1.3万人,就业率为94.37%,其他各省的研究生就业情况也都很好。而我们在欣喜之余发现就业中违约现象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就业的稳定,影响了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正常工作。因此,笔者对违约情况产生的背景、原因、造成的影响及如何降低违约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违约情况产生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1999年初,有关部门拟定了一个招生计划,本科生计划扩招数达47%,于是所有大学都竭尽所能地一改过去稳步发展的常态,开始了扩招大提速,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前所未有。
高校本科生开始扩招后,研究生招生也开始跳跃性的发展(表1),不断扩招,加上近几年部分学校研究生试行教育改革,学制由3年缩短为2年,进一步增加了毕业研究生的数量,不仅对拉动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解决了学生入学难、读书难的问题,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很好的效应。[1]
但几年之后,扩招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不利的影响慢慢显现出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增加,但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增加,特别是能容纳高层次毕业研究生就业的主体单位更不可能像高校招生一样急剧增加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转变为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加上研究生在读书时支付了高额的费用之后,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回报,因此对就业的期望值比较高,这样更导致社会的有效需求降低,毕业研究生数量增加与有效工作岗位数量增加不成比例,造成了“僧多粥少”的状况,社会消化毕业生增量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改革和深化,个人价值在人们心中逐渐增强,违约现象日益增多,引发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几方面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影响了单位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认真研究,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提出对策,才能正确引导毕业生择职就业。
二、违约造成的影响
违约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许多毕业生也这样想:工作单位也不在乎少我一个,现在的毕业生多的是,重新招一个不就行了,况且我重新找到的这个单位,无论工资待遇或是发展前途都比原单位好。在违约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毕业生可能会对原协议单位心存内疚,但在更好的发展前景面前,大多数研究生还是选择了违约,他们的违约对有关单位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一)打乱用人计划,给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录用每位研究生都是有其目的的,对其将要从事的工作有所安排。他们选择每一位研究生都经过很多程序、反复筛选,而一旦研究生因某种原因违约,势必使用人单位的前期工作付之东流,特别是一般情况下毕业生违约时间都比较迟,用人单位即使要选择其他毕业生,在时间上也不允许。这样,势必打乱了单位的用人计划与正常的工作程序,使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招聘合适的人选代替违约者,使招聘工作变得被动。
(二)浪费就业资源,给其他研究生就业造成影响
用人单位一旦与某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就不可能再录用其他毕业生。若被录用毕业生违约,当初希望到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其他毕业生就失去了一次被录用的机会,造成就业资源浪费,给原本已经压力很大的就业市场增加了人为的干扰因素,影响其他研究生就业。
(三)失去信誉,给学校就业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用人单位虽然直接追究毕业生本人的违约责任,但往往会对学校的信誉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一些研究生违约情况严重的学校来说,就可能会失去合作伙伴或一批潜在的用人单位。如果违约情况增多,必定影响学校以后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给他们的学弟、学妹今后的就业造成无形的就业障碍。
(四)缺少诚信,给研究生自身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生频繁违约,许多单位深感研究生的诚信危机,要求学校加强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随意违约的学生在用人单位来看,必然是无诚信可言,对这样的研究生大多数用人单位敬而远之。解除协议是需要成本的,不仅包括经济上的赔款,还包括个人就业信用的丧失。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违约和不诚信划等号,但是解除协议仍意味着个人信用的危机。违约即意味着违背已有的承诺,即使承担经济赔偿也只是意味着履行了“违约条款”,并不意味着“守信”。
三、违约的主要原因分析
笔者在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中发现,毕业研究生中违约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的,现将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骑驴找马”
“骑驴找马”的意思是先就业再择业。近两年来,这一观念在高校毕业生中非常流行,甚至成了“就业宝典”之一。毕业生既担心“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放弃“更理想工作”的机会,采取“保底”签约的做法,若有更好的单位随时准备违约,违约已经成为研究生找工作的一道程序。2006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公布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中,先就业再择业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在接受调查的3456人中,有44.2%的2006届毕业生持这种态度。研究生的情况基本上与本科生相似,应该说这种违约比例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3]
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对研究生来说,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准备,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一个高起点、高平台,从而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考虑到这些,不管违约金是高是低,违约的代价有多大,很少有人会因此而放弃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二)择业不慎,签约草率
“草率签约、擅自违约”,有的研究生缺少社会经验,在职业选择上有时不慎重,不知或无视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和法律约束力,在未了解清楚协议条款和用人单位详细背景的情况下,草草与之签约,待冷静下来后或遇到更好的就业单位时,就千方百计向用人单位提出解约,给用人单位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三)受用人单位虚假信息的欺骗
一些单位为了吸引研究生,招聘时“虚假广告”,介绍情况时只提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只字不提,甚至有意隐瞒,采用欺骗的手段把毕业生骗到单位。等研究生签约后发现用人单位有欺骗行为,或者用人单位原本承诺的待遇不能兑现,他们只好申请解约。
(四)对就业管理体制不适应
虽然我们的就业体制已经从毕业生计划体制下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到市场体制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阶段,但就业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旧的模式上,招聘时间、签约时间、毕业时间、派遣时间相隔太长,给研究生就业违约提供了可能性。按规定,毕业生可以从上年的11月份开始签约,直到第二年的7月才开始派遣。俗话说:夜长梦多。从签约到毕业生去单位报到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就业意愿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解决就业中违约问题的对策
就业协议是合同的一种形式,协议双方产生的关系不仅涉及相关法律,而且关系到道德品质。我们要指导研究生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与用人单位妥善解决好违约问题。
(一)将职业生涯设计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
违约现象的增多,主要原因是研究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应聘哪些职位能成功,也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对就业的前景比较迷茫,因此,就业时就会先找一个单位“保底”,有好的再换,随意违约。不少学校对本科生已经开设就业指导课,但对研究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个人奋斗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在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编制相应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
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面临从研究型向实用型人才转换的情况,如果能够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方向,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稳定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人生成功的必然战略,越早规划越容易发现适合自己成功的道路,否则容易盲目行事。
作为高校,有义务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教他们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开设课程,或开讲座,或进行研讨,促使他们了解自身的兴趣、能力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他们学习就会有目标,努力就会有方向,就会利用自己大好的学习时光充实自己,使得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做得科学、合理,符合个人今后的发展趋向。[4]
(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诚信教育
在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中要加强他们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将其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更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生应充分考虑违约对单位、学校、同学乃至对自己信用的负面影响,本着诚信的原则,到签约单位就业,避免主观违约现象的发生,避免自己信用的缺失。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就业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中产生的违约,在性质上都属于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民事合同范畴,就业协议产生纠纷主要通过《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参考就业政策的有关规定来处理。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的决定价值特征,既要求把竞争、效率和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求做到合法、合理,兼顾社会公平和公民的意志。市场经济要求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研究生就业市场也呼唤规范的法律和制度。因此,应当健全和完善保障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权益,有效调整就业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这是解决和减少就业纠纷,规范和调整就业过程中法律关系,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合理流动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整个社会信用机制还不健全,如果制度规范和完善了,纠纷和争议就会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执行的《就业促进法》,将就业有关的事项以法律的形式来加以约束,将会促进就业的正常发展。
(四)在协议中写明违约责任
就业协议条款是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就业主管部门事先拟订。但事先拟订的条款是一般性条款,协议双方的当事人有权对协议条款进行变更、增加、删减,均不影响就业协议的效力。由于毕业生初次就业,就业经验不足,因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应尽量采用格式合同,如确有必要对相关条款进行变更,内容一定要明确,不要产生歧义。
对于违约金问题,在协议中最好明确写出。从目前的就业规范来看无法定的违约金,如上海市提出的违约金指导性限额并无法律依据。一般而言,违约金的数额由协议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但事实上,都由用人单位一方规定,而毕业研究生并不了解规定的依据、意义,认为不过是罚钱而已。因此,用人单位必须与毕业研究生说明违约金的依据、意义,并相互协商,确定违约金数额。
违约责任是协议当事人因过错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保证协议履行的有效手段。鉴于实践中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违约率有所增加的状况,协议书中违约条款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协议内容中,应详细表述当事人双方的违约情形及违约后应负的责任,同时还应写明当事人违约后,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承担责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也有利于违约纠纷的解决。
(五)推迟协议签约时间
从现行的政策来看,国家规定的从11月就业双向选择开始就可以签协议,到毕业派遣时间还有七八个月时间,我们可以适当缩短签约的时间来减少违约现象。如在政策上规定,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进行双选活动,但不可签署协议,到次年的3月份后才能开始签约,这样一方面让研究生和用人单位都有一个考察对方的时间,增加协议签署前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就是相对缩短了签署协议和毕业派遣之间的时间,减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因是否录取研究生、能否毕业、是否有用人指标等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违约行为。这种时间安排也不会影响7月份之后毕业生的就业和到用人单位的报到。
参考文献:
[1]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8790.
[2]胡金波.关于充分就业研究的几个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6167.
篇9
【关键词】兼职大学生;劳动合同;中介机构;非全日制用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收费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在校大学生兼职的原因多样,有的是出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参加兼职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有的是想通过兼职来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大学生兼职一方面是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兼职也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兼职是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兼职目的的多元化、兼职种类的多样化、兼职内容的简单化、兼职渠道的有限性构成了大学生兼职的现状。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9%的在大学期间从事过兼职工作,其中分别有83%和11%的在大一、大二时就开始兼职,6%的在大三开始兼职。每个大学生参加兼职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根据南华工商学院2014年上半年对黄埔校区大学生兼职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兼职大学生中有72%选择做兼职是为了“锻炼提高自身能力”,有51%的是出于“体验、增加社会阅历”,还有43%的选择兼职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从学生工作处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寻找兼职主要是通过中介、校园海报、媒体信息和熟人介绍这四种途径,而且多数兼职都是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行业。可见,兼职目的的多元化、兼职种类的多样化、兼职内容的简单化、兼职渠道的有限性构成了大学生兼职的现状。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兼职热”现象的出现,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据调查显示,约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出现了权益受损的情况。有67%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遇到了雇主拖欠或扣压工资的情形,约87%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被无故拖长工作时间。兼职大学生对待权利救济的态度也不相同,43%的选择主动与对方交涉,双方协商解决;22%的不采取任何措施忍气吞声;只有35%的会求助政府部门或者提起仲裁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可见,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兼职大学生通过法律途径保护权利的意识十分薄弱,有待增强。
二、大学生兼职的概念及法律关系分析
所谓兼职,是指职工在本职工作这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其前提是职工与原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兼职工作只是其在正式工作之余所从事的其他劳动。大学生兼职也区别于大学生勤工助学和实习。大学生兼职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人或者单位提供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在此期间大学生充当着双重角色――学生和劳动者,其中学生并非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身份,其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因此大学生兼职自然也就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社会意义上的兼职。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大学生应当享受劳动权和相关权利,大学生兼职是其行使劳动权的体现,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大学生的法律主体地位的认定,笔者认为兼职大学生与雇主形成的是民法上的雇佣关系。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主用于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可见劳动关系只能发生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而在校大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知识而非就业,无论参加勤工助学还是兼职实习,都不视为就业,不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不能受到劳动法的相关保护。大学生只有在真正就业后,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所成的劳动关系,才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其次,在校大学生兼职时间集中在寒暑假等较长假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的雇佣关系缺乏稳定性和固定性,同时相对于正工员工,其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限制较少,受到的管理较松,因此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具有人身独立属性。
因此,兼职大学生与雇主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应当认定为民法意义上的雇佣关系。雇佣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大学生在兼治职过程中与雇主之间形成的雇佣关系,受《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民事法律的调整。《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了违反合同以及不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民事责任,同时也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过错要件。《合同法》第8条也规定了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合同受到法律保护的地位。
三、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侵权
大学生兼职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撑和就业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同时也解决了用人单位用工困难的问题,为用人单位降低了用人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伴随产生的是一系列问题,比如:大学生兼职不能享受劳动法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条件的保护,导致低工资水平;用人单位规避与兼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甚至任意规定试用期,任意解除与兼职学生的劳动关系,只把兼职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规避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侵权现象的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的保护不完善:我国与劳动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有《劳动法》、《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意见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这些劳动法律都没有将在校大学生纳入保护范围。《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也只是管理校内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没有涉及校外兼职的学生权益保护问题。大学生校外兼职只能按照民法中普通雇佣关系的规定来调整,导致大学生的权益受损而得不到应有的维护。(2)雇主责任意识的缺失:雇主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非法侵犯大学生的劳动权益。(3)学校方面:学校只对勤工助学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对大学生的校外兼职行为不予管理。(4)个人方面:大学生个体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强。
(二)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不签订雇佣合同:调查显示,大学生兼职时不重视与雇主签订劳动协议或者雇佣合同,其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保障。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采取“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兼职大学生在进入诉讼程序时很难承担举证责任,证据的缺失很可能导致诉讼失利。(2)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无薪加班:雇主在使用了兼职大学生提供的劳动力后,为降低用工成本,获取巨额利润,以各种理由借故甚至无故克扣工资或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在劳动中关于工时、休息休假权利的规定很难适用于大学生。(3)人身伤害:在兼职过程中时有发生人身伤害事情,但由于劳动关系法律主体不适格,无法按工伤处理,只能根据一般民事侵权问题来处理,再加上举证困难,兼职大学生的人身权利维护更是难上加难。(4)中介许骗:大学生寻找兼职的途径诸多,但由于寻职心切,往往容易被一些非法中介骗取所谓的“介绍费”而不明所以。当前网络信息发达,又出现了一些为网店代“刷屏”的非法兼职介绍。
四、大学生在兼职困境中的权益保护
(一)完善法律权益保护方面的不足
兼职大学生不能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只能通过《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法规来调整。笔者认为可以比如《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来加强对大学劳动权益的保护。如雇主与兼职大学生签订合同时,不得约定试用期,约定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在劳动期间,兼职大学生受伤应比如工伤保险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一定赔偿责任等。在程序方面,鉴于大学生兼职活动的短暂性、流动性和工资数额较低、次数多的特点,频繁地启动普通或简易程序肯定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基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大学生兼职的劳资纠纷用双方和解的方式解决比较好,劳动争议仲裁、治安管理处罚和工商管理可以作为其的基本解决途径。
(二)规范兼职市场管理
无论雇主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在不侵害他人权益的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还应当增强遵纪守法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实现雇主和兼职大学生的双赢。用人单位就当建立内部诚信长效机制,提高企业整体信誉,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也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兼职权益频繁受侵的制度原因,但侵犯其权利的主体这几年来一直如此猖狂不能不说不是相关政府部门工作的不到位。对违法或违背行业、职业准则的行为,相关部门和机关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工商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应该相互配合,及时公布职介机构和企业用工监管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黑中介”。
(三)学校介入管理制度的建立
根据目前相关规定,学校只对勤工助学活动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对校外兼职不予管理。但学校和学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学校有责任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负责。因此,学校建立对大学生兼职的人介入管理制度,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障十分重要。高校可以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开设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大学生兼职的指导和管理。高校可以在其就业与指导中心设立一个分支机构专门对大学生兼职进行指导与管理,通过这个机构将学生和商家联系起来。高校除了通过向学生介绍些信誉度较高的企业或商家的方式,从而让学生摆脱黑中介之外,同时,高校也可通过这个机构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知道他们的工作状态,遇到侵权情形也可随时帮助他们维权。此外,高校也可与有关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公安机关、媒体保持必要的联系,定期向他们反馈学生兼职企业与兼职大学生的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兼职辅导系列讲座,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兼职保障的相关问题等等。
(四)加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大学生兼职权益频繁受损其实和大学生自身有重大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兼职个人本来可以做更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挽回自身合法权益受损的损失。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这个大集体来说,兼职权益受侵犯是个普遍的事实,但全体兼职却一直是个零零散散的整体,从来没有联合起来一起抵御不法经营者。在校大学生除了通过学校开设的课程接受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也应该加强对对部门法律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大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要注重对用人主体资格的认知,选择诚信的用工单位。
现在,大学生兼职在高校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大学生兼职具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而大学生兼职市场的广阔前景和如何保护大学生兼职期间的合法权益这一复杂问题也将以更加突出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应当加强国家机关、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才能使大学生的兼职活动步入正常、有序的轨道,实现对在校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 唐斯宇.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现象及其成因调查报告――兼谈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障措施[J],福建警察学院学院,2013(1).
[2] 钱小敏.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J].时代经贸, 2010(6).
[3] 王全兴.劳动法[M].法律出版社,2008.
[4] 董保华,陆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2007(6).
[5] 唐其宝.大学生校外兼职若干法律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
[6] 王丽娟,王建富.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问题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10
一、学生权力的概念与内容
“权力”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两条解释: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在潘懋元老师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写到:霍布斯将权力看成是一个人为取得将来具体利益的现有手段,拉斯韦尔认为权力是获得其他价值的价值。由此可知,学生权力就是处于学生地位为争取自己利益而应具有的支配力量。而权利是指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据此,高校学生的权利是指高校学生作为权利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满足其合理需求。尽管权力和权利这两个概念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有重合,即学生权表现为一种权益及合理需求的满足,因此本文将两者合用。笔者认为学生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国家公民受到《宪法》保护,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利。
第二,学生是学校中的受教育者,受到《教育法》保护,具有教育法所赋予的一切权利。
第三,在今天,随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他们也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有自由学习的权力。概括地说, 自由学习,就是指学生在遵守学校制定的必要的学习规定这个前提之下,有进行学习并利用学校设施的权利,有权决定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向谁学习、在哪儿学习等等。
第四,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的推进,学生有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权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情权,二是选择权,三是监督权,四是申诉权。在明确学校或教师惩戒权行使不当时,学生还具有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
最后,随着我国民主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为主要管理对象在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拥有决策参与和监督的权力。
二、民主管理与学生权力的关系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所谓民主,从词源意义上,是指多数人的统治;在当代民主范畴中,民主则是指一种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规则,根据多数人的意愿作出决策的机制。民主如果指一种国家制度,其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都应当建立民主机制。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文化场所实施民主更具有其重要及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未来民主走向的中坚决定力量。学生是高校存在的根本,是国家培养的人才,未来社会的顶梁柱,学校是否以民主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管理让他们具有民主意识将影响以后社会的各行各业。
民主管理,顾名思义是指多数人参与的管理。在大学里大致有三大主要群体: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学生构成了学校中人的因素的主体部分,是学校里的主要成员。所以笔者认为,民主管理或管理的民主化应该是惠及学校全体师生的管理,是学生在管理的决策、实施全过程中拥有相应权力的管理。因为只有大学生最清楚其内部的矛盾与需要,让学生参与管理与决策,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大学管理决策的认同感,减少决策执行的阻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培养其民主意识,促进民主管理。同时,只有当高校真正重视学生权力时,才会从学生是权益主体的立场出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减少校方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和摩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所以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生权力的充分实现是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管理的应有之意;而民主管理的有效实施是学生权力实现的有力保障。
学生在学校中不言而喻是权力的主体,但在我国传统的“三权鼎立”的影响下,学生权力主体被遮蔽。很多研究者已经习惯于将高等学校权力划分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认为高等学校内部有各种各样的权力,而就其主要权力来说,有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和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权力,而学生作为学校存在的主要当事人被漠视并排斥在学校权力结构之外。高校学生已是我国法律意义上所说的成人,他们已能相对理智的作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决定,但多数高校在作出与学生权益相关的重大决策或管理制度时,学生很少或几乎无权参与。他们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知道有某管理规定出台了,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该怎么样做来迎合这些管理规定,而不是在管理规定还未实施之前参与到决策当中去,甚至有些是在他们触犯了管理条例时才被告知有这样的管理制度的存在。管理中学生无权决策无权参与,只能被动受管,这两项权力的落空,也就无从谈到监督权,因为即便是监督也已失去了决策反馈的作用。因此,高校在民主管理过程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权力得到具体落实来顺应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有其重要意义。
三、学生权力实体化和程序化建议
1.要建立健全相关立法和章程
高校学生多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已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之列。国家颁布《教师法》后,没有相应的学生法。现行法律专门保护高校学生权力的法规也只是凤毛麟角。高校学生没有专门的法律保护,只是依靠那些具有普遍和广泛意义的法律,缺乏针对性。随着现阶段学生地位的逐渐提高,学生对自身权力的要求日益明显,现代教育的迅速发展也迫切需求相关法律的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虽然也有对保障学生权力及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条款,但多数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在具体实际操作中还需细化。
2.要建立和完善学生权力组织
权力问题是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离不开权力,组织的设置是对权力合法性的认定,组织的分工与结构是以权力分配为基础。组织的建立是权力实现的有力保障。国家教育部门应当依法授权学生组建学生权力实施和维护机构,对学生行使自身权力进行引导和监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对学校行使管理权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还可作为学校与学生的中介,在司法介入以前直接受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学校也可以建立内调节制度,设立专门负责受理学生申诉的机构和人员,如学生申诉委员会,制定校内申诉的相关制度,以保障学生相关权力的有效行使。
3.要建立开放参与式的学校管理工作体系
由于传统权力观念的支配,学校更容易形成封闭甚至僵化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学生居于某种无权利状态,基本上被动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因此在现实中努力扩大学生的权力,建立开放的学校管理体系是现代学校运作中保障学生权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管理的目的是试图使教育管理过程民主化,这就需要打破学校的一切管理和决策均由校方控制的现状,赋予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管理和决策权。另外,通过完善学生监督体系,扩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来保障学生权力。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规范,作出与学生权益相关的决策时,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公开决策草案,让学生代表参与听证,广泛向学生征集意见。对于学生的意见要充分尊重,采纳其合理的建议,对于不能接受的建议应该向学生群体公开说明理由,征得理解。另一方面,学校应确保渠道的便利和畅通,使学生的意见和不满能及时得到反映和传达,最终做到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一体化。
总之,作为未来的开启者, 大学生是大学作为“教学的机构”和培育人才的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让他们在管理中拥有自己的权力是高校管理的必然走向,也是现代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万秀兰. 谈谈大学生“学习自由”[J].湖北大学学报,1998(1).
[2]徐显明.人权研究(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53-254.
[3][5]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1-43.
[4]胡宝仓.高等学校民主管理问题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
[6]李福华. 对高等学校学生权力的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学视角[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