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量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主要通过中国全文期刊网(CNKI)“篇名/主题词/摘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模糊匹配检索,查阅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采用心理测量量表来测量评定的。国外用来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多,常用的有MMPI、SCL-90、16PF、EPQ、BDI、STAL、GHQ-20等,其中MMPI用得比较广泛。我国常用的量表大部分来自国外,使用较多的有:SCL-90、EPQ、16PF、UPI、MMPI、SAS、SDS、LES等。其中,SCL-90的使用最为广泛,近年在进行心理问题筛查时多与EPQ、16PF等结合使用。虽然这些测量工具对于研究我国民众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等诸多原因,使得这些测量问卷在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量表测试效果比较单一,有的只是针对某些心理因素或症状,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受试者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如在我国广泛应用的SCL-90量表,最早应用于评定心理治疗,包含了较多的精神病症学内容。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使用的量表显得尤为迫切。

文献中有些常模是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是21世纪,不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大学生个体,变化都无处不在,所以急需建立新的常模,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与新常模的比较,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

在数据处理时,大部分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分别进行t检验、f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也有研究运用SA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

二、研究内容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不同学者的理解不一样。Diener指出心理健康的三个重要标志:(1)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2)积极性。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3)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学者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的康宁或完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宋德如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活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权威、为国内外研究所公认的标准。国内外很多学者作了长期的专题研究,提出了各自的心理健康标准。各种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不同。目前较受大家赞赏和认同的是世界精神卫生学会关于心理健康的4项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我国大学生学习与工作实际,岳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认知正常、情绪良好、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协调、自我意识恰当。高永贵等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9条标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同志《在青年心理学》中提出的青年健康5条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做的3项新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状况,提出了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对比:①是否有满意的心境和正常的学习态度。②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③能否客观公正地审视评价自己。④有没有完整的人格。⑤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⑥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3.大学生的健康现状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中指出: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约占16-30%。而大学生因失恋、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而自杀的现象更是让各大高校防不胜防。

李晶等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大学2年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于1年级的新生来讲,大学生活要比高中生活丰富精彩,新鲜轻松,主要面临对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的适应,心理问题相对较少;3年级是比较稳定的时期,是他们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期。进入高年级后,因面临就业,考研压力等,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所回升。

吕一军、牛等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优于男生,女生恐怖因子得分要高于男生,男生敌对性、强迫性和偏执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谢桂阳、程刚在对贫困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和精神症状5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偏高。而城乡生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有较多的不适应,加之自卑感和自身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敢交往,不善交往或容易发生冲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经历着更多的矛盾与困惑。

齐平、张艺馨等在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合群,开朗,更加敢为,而世故性和紧张性的得分则更低。

邓香兰等研究表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他们可能存在更深程度的焦虑,敌对和恐怖情绪。

4.影响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3)大学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常常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学业、就业的压力,情感方面的挫折等,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5.干预措施

(1)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在各种心理干预形式中,个别咨询是最主要,并应用最多的辅导方式,也是最能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辅导方式。主要应用认知疗法、领悟疗法、森田疗法、放松疗法等。近年来,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Deckro等采用松弛和认知行为技巧的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每周一次、每次90min、共6周,团体活动结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焦虑、悲哀和压力水平大大的降低。高文风等采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现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团体的独特优势使得团体咨询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官锐园等以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的形式对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9周的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查16PF,并通过主观评价量表判断训练效果。干预结束后,其16PF项目以及自评测量多数项目表现为明显改善。说明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短期效果。

(2)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教学作为干预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得到重视,继1987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先系统地开设了心理卫生课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教育咨询机构,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种社会实践及校园生活中,提高适应能力,对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3)综合心理辅导模式。俞少华等将心理健康教学、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相结合对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干预结束后被试人格结构改善、心身症状减少、自我和谐促进、社交能力提高。黄万琪等对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进行了探索,采用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院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前提高。

(4)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West等的研究发现非洲舞蹈和瑜伽都能减少大学生的知觉压力和负性情感。国内很多研究者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方案,研究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练太极拳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且习练太极拳年限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利用健美操俱乐部、艺术体操选项课及女大学生经期心理健康教育等实验进行干预研究,证实了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征、成因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以后的相关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大多数文献是以西南科技大学学生为样本所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对所在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样本的来源不同,也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混杂的样本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多样化。

篇2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8年以来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其核心,到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些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90后大学生具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独特性注定90后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以往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认为“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自我状态上存在差异,90后大学生被试中,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值相对最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的相同之处,即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相对最高值的人数比例都是最少的”。王君君认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困难;三是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刘艳艳认为“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较突出”。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待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后内心焦虑,有很多冲突,很多困扰。第二,对待他人:交际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叛逆意识强烈。第三,对待环境: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沉迷于网络,追求享受。所以对90后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189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将自我明确的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的主动分布,后者是自我的被动部分。主体我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当个体自我意识指向自身时,即,对自身仪表、能力、性格的了解和认识等等,称为私我意识;当自我意识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即,自己在他人眼中地位的理解等等,称为公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提出之始,由于James认为“主体我的本质是不可决定的。因此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心理学家的兴趣应集中在客体我即自我概念的研究上”。所以在认知革命出现之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我及有关的各个方面。80年代之后,受皮亚杰等认知理论家的影响,心理学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慢慢重视起主体我方向。

蒋灿等人认为按照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类型;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对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意识。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相当于James的理论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研究中很难考虑到它的所有层面,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选取它的某些层面进行研究。

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Coopersmith,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并据此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I),这是一个单维建构的问卷(1967)。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多维度自我意识问卷,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5Self一ConeeptSeale),1974年修订了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从六个方面考察自我意识,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但是这些测量还是主要集中在“客体我”方面,Fenigstein等人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CS)首先考察了“主体我”的方面。Fenigstein,Scheier和Buss(1975)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自我的某些方面是隐秘的、他人无法知道的;另一些方面是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们把自我的前一个成分定义为“私我”(private self),后一个成分定义为“公我”(public self)。赖文龙使用的自我认识问卷从个性自我、道德自我、倾向自我、社会自我、虚拟自我五个维度来研究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处在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学校环境的相对闭塞性造成了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打击。这时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冲突,自我激励、肯定和自我否定、放弃在他们的心中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些比较偏激的思想,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走向危害社会的不归路。所以,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0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受到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却显单薄。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因其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使其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学校的其他人员如学科教师、各类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课程教师由于归属在教学院系,除了上课以外,较少参与实践环节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联系不密切,即使是已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间也缺乏配合与协调。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就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通过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使其纵横联系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经常关注自我心理状况,丰富积极的心理体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主页,设置领导介绍、师资力量、管理机构、实践基地、活动信息、成果展示等相关模块,统一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其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篇4

1国外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养、教育机构的建设、相关专业课的开设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化[1]。他们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对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多是从单方面着手分析,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十分完善。由于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国外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并不完全适用,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的经验,制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但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目前只局限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和个别实验性的对比研究,没有具体成熟的健康教育措施。现在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多,结果也不尽相同。周英等[2]对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比临床医学生低,而且比全国常模低,但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1年级、2年级、3年级护理本科生心理状态比4年级学生差。申蕊娟等[3]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高于大学生群体水平,且2年级、3年级的护生心理状况较好,4年级次之,1年级护生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虽然两者的调查结果有些差别,但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并能说明事实的是目前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比较低,且各个年级学生具有特异性。在年级差异方面,早期的调查结果与近期的调查结果存在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早期护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较少,就业前景好,不存在就业压力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随着毕业生的增多,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社会各方面对毕业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处于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故其心理问题逐渐突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实施得当有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护理临床或教育工作。张运生[4]以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3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使实验组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护理这一特殊职业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稳定、乐观的情绪和宽容的品质、且善于交流。孙巧云等[5]在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对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公共选修课的开展对提高护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帮助,利于培养护生积极地交往、良好的心态,对于日后护理职业工作中与病患的交流有很大益处。

2.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2001年和2002年相继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建设性的规划,但在实施方面仍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当前发展的需要。目前,虽然各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入校新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等,但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些问题[6];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也是由非专业非专职人员承担;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般只是入校新生的事情,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科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3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望

3.1科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及讲座

在课程方面,可在开设《护理心理学》的同时加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还要根据护理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心理发展需要和可能面临的具体心理问题,将《护理心理学》的知识系统化展开,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领悟、理解和应用[6]。定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一系列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困难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辅导措施,旨在开发个体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7]。

3.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应为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新生应从入学时抓起,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每年至少1次的心理普查,对高年级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生应采取一定形式的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有的放矢地预防,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防患于未然[8,9]。

3.3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具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的功能,不仅可以面对面进行咨询,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理想、信念、人生观、恋爱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其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其解除心理困惑,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觉调适,增强自我心理保健[10]。

3.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护理专业是一个集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一门特殊的专业,该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学习、生活、就业环境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教育者必须熟悉护理专业的学科特征、临床护理工作性质及护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因材施教[11]。所以,应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步实施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定制度,形成一个专业专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篇5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大学生就业辅导与社会工作介入 试论大学生自杀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大学生偏差行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成长的介入模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呼唤学校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试析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难的优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高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必要性探析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情感纠纷 大学生自杀危机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瘾探究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双十一”网络冲动消费行为 浅析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 多元联动干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模式 社区精神康复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23.

[3]MILLER M M, KORINEK A, IVEY D C. Spirituality in MFT training: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issues in supervision scale[J].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004(26): 71—81.

[4]CARLSON T D, KIRKPATRICK D, HECKER L. Religion, spirituality, and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A study of family therapists beliefs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ddressing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issues in therapy[J].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2(30): 157—171.

[5]FALLOT RD, HECKMAN JP. Religious/Spiritual Coping Among Women Trauma Survivors With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 Research, 2005, 32(2):215—226.

[6]潘朝东.将灵性融入心理治疗(综述)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8):538—541.

[7]KEVIN S, S PETER C H. The Role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 10(1): 21—24.

[8]李昊,叶苑秀,张卫. 当前研究生的精神信仰及其与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4):60—64,159.

[9]宋兴川,金盛华,李波. 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8):554—556.

[10]崔光成,赵阿勐,陈力. 中年基督教信仰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4):256—259.

[11]王婷,韩布新. 佛教信仰与地震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0): 1272—1275.

[12]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1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 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14]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7—27.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剧;心理咨询

一、心理剧的研究综述

(1)心理剧的概念

心理剧最早是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提出,适用于团体心理治疗的一种特殊的戏剧化形式方法,属于艺术心理治疗的范畴。心理剧是通过让当事人扮演角色,来表达其想象或体验到的现实事件所引发的心理冲突,这样降低了当事人惯有的心理防御机制,让其自发去面对心理冲突,激发其创造力,最终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2)心理剧的要素

导演、剧本、演员、观众和舞台构成了心理剧最基本的五个要素。导演是整个心理剧的策划者以及组织者,须具备两方面的相关知识即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剧导演知识,一般由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担任。剧本分为两种,一种为导演预先设定好的剧情,一种是演员根据每次不同的主题需要自行编排演绎。演员则分为主角和辅角,可由参与者自行选择角色,其中可以一人分饰两个角色,也可两个人饰演同一个角色。观众也是心理剧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许没有参与演出但是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最后,舞台作为心理剧的演出场地,一般由主角任意选择或者导演指定一个固定区域作为心理剧的舞台。

二、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应用于学校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是指在团体情境下,为来访者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心理咨询师根据来访者具有相似的心理问题,使其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成员在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使其自我得以发展或解决共有的心理问题。心理剧在学校团体心理咨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其他咨询方法有其独有的优势。首先,心理剧让来访的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提升其对内心世界的感受,可以将内心所积压的情绪感受在情境下得以宣泄,进而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其次,在整场心理剧演出中学生可以通过扮演剧中角色,体味角色面对问题会所采取的行为,改变其看待问题的视角和面对问题固有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其情绪状态;最后,剧中的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与舞台上的角色产生共情,可以达到反思其心理问题的目的。

(2)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一门大一新生必修课程,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将其应用于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满堂灌输的方法,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心理主题设计出具有知识性、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如将心理剧引入到课程当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体验自我的内心感受,不断调整自我认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而且达到了健全学生人格的终极目的。

(3)应用于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培训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作为高校三级心理网络建设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其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工作成为心理委员培训最为关注的问题。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大多采用理论培训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心理委员快速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但是缺点在于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面对真实情景大部分心理委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的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提升其应用性,即将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让心理委员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心理剧”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心理委员培训过程中单纯讲授的模式,心理老师可以针对班级中出现的实际心理问题设计情境,让心理委员扮演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心理感受,帮助其将心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面对心理问题的技能,从而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心理剧能够以其特有的培训方法,在心理委员培训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4)应用于校园心理剧的演出

校园心理剧作为心理剧的一种应用,最近几年收到广大学校心理学爱好者的喜欢。校园心理剧的特点是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心理辅导老师和学生可以针对校园中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共同进行剧本创作,让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利用舞台展现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使观众学会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从而迁移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因为校园心理剧具有公开性、教育性、表演性,所以其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演出也能不仅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支持鼓励,其心理世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获得的治疗效果也是显著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校园心理剧也打开增加了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视角。

三、小结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心理剧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可以应用其各个方面,包括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中、心理委员培训中以及校园心理剧的演出中。与此同时,各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在不断探索心理剧应用的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治疗手册[ J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43-02

目前,社会的激烈竞争已经渗入到学校中,在校大学生面对如此的竞争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情况者约占1%,并且该比例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轻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大学生产生轻生念头的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以及感情问题等。

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会认为大学校园是非常美好的,而其中却隐藏着很多问题,困扰大学生的首要问题就是心理健康问题。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处于18~25岁年龄阶段,从心理学观念上看,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尚处于未成熟阶段,因此,这个时期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是必然的。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与怯懦心理。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一遇到困难,首先就会表现出退缩和畏难的心理,对周围事物较为敏感;(2)嫉妒与报复心理。有些学生发现自己无论是在哪方面都不如别人,就会产生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情绪,有的甚至采取违法行为报复那些曾经让自己受挫的人;(3)孤独与冷漠心理。有些学生会表现得不合群,总是独自行动,基本上不与其他同学进行情感或者思想交流,心里总是孤单寂寞的,并且这些学生对周围任何事物都抱着与己无关的消极情绪;(4)网络心理障碍。网络的应用不仅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捷,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工具,以致上网成瘾;(5)异往心理迷茫。有一部分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能够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正确区别开来,对于友情与爱情的界限划不清,而且部分学校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还不够明确,使得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往存在很多困难,从而导致不愿与异往。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且较为严重,亟需探讨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将其作为全校各部门的责任,而并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室的任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中,尽可能地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解决其中的困难与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对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意义重大,该小组的组长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担任,应制定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列入教学计划之中,规范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认识心理以及调节心理的技术。再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处事方式、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空泛。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心理出现问题都是由于自己不能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认识自己,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高职学生从客观的角度认清自己,坦然地接受真实的自己,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

优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必须引起重视,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尤其应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这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无裨益。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各自的有利条件,挖掘潜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学校可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讲座、报告、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为载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其次,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位教师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过程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心灵,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次,要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幽静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和文明端庄的言行自然会使人心情舒畅、气氛和谐,也可为转变学生认知、调整学生心态和行为创造有利条件。人际关系往往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高职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度超过了学习,在不经意间,成为导致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根源之一。宿舍里同学之间关系的难以相处首当其冲。因此,优化人际关系,将班级建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关系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暖集体,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要成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指导协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如心理培训、心理剧表演、心理电影赏析等,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

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个别咨询、书信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的困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要从全局出发,不要只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与把握自己的心理,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心理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一些心理学方法,从而能够对生活和学习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自我调控。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开发全体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自尊、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建立危机干预体系 危机干预是人类处理危机、给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必然的应对策略。危机干预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从不良事件中走出来。我国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工作体系,通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工作体系的构建,基本做到了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避免或减少了心理危机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冲击。人们有时候会把危机干预当作是危机的被动干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危机干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危机到来时的即时干预,这是被动干预。积极主动的危机干预是预防、即时、善后干预三者相结合,即要积极构建学院、系、班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形成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整合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我国仍然有许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各种悲剧一而再地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要从基层和制度建设开始进行预防和干预,积极推行各种制度(如心理委员会制度、心理异常学生报告制度、院系心理危机学生月报制度等),并且要建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系与班级之间心理信息的相互沟通及交流的完善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应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院级指导层。此层由学院学工处直接进行管理,主要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班级心理委员会的培训、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等工作。二是系级延伸层。此层主要由各专业辅导员组成,主要负责对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导,一旦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汇报给学院心理中心。三是学生自助层。此层主要由大学生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会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活动,反馈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高职院校中每个协会都有权利开展各种活动,大学生心理协会也是如此,大学生心理协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积极开展各种心理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普通的学生社团不同,大学生心理协会、心理委员会应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心理宣传月、危机干预、心理剧大赛等),协助心理教育中心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剧表演,鼓励学生还原自己当时抑郁的情境,然后,让其他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给出正确的应对、处理方法,这样能让学生有更为切身的领悟。班级心理委员会要及时将所要培训的心理信息传递给学生,需要建立心理信息报送制度,每天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汇报上去,及时将有需要的学生邀请至心理中心,在班级中可以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心理咨询室已经无法满足如此规模学生的需求,网络也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可通过建立心理健康网络平台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可通过学校已有的网络资源,开设资源共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站,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环节或调解心理压力的技巧,提供心理健康测试或实施心理健康调查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校与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能节省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在网站上可开设留言咨询、在线咨询或电子邮件咨询等网络咨询服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心理咨询渠道。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困惑、不悦、压抑等倾诉出来,而且学生对于较为敏感的问题可以直接向教师求助,从而可使学生与心理咨询教师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地将自己所遇到的困惑化解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通过网络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健康动态,分析研究问题要有针对性,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近年来,因为面临生活困境、情感困惑、就业竞争、性格缺陷等种种原因,有很多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障碍或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值得欣慰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各高职院校已经通过各种形式,证明了其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从而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提升,有效地解决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余益兵,方明,陈晓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2]韩云萍,王跃,朱丽芬,余燕.课堂教学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5).

[3]李瑞玲,李笑梅,李连玉.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0,(7).

[4]郑祥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

――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探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4).

[5]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23).

[6]柳忠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7]郭开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33).

[8]孙志林.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9).

篇8

关键词:角色体验式 教学法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2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角色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而且它的实践和应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角色体验式教学法综述

“体验”一词是指通过亲身经历来认识和了解周围事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正是在这一基本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假定某一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通过学生的表演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模拟环境当中,学生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高。体验教育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角色体验式教学法的创立源于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的经验教育和心理学的角色扮演理论。最早提出角色体验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莫瑞诺,他于1960年提出:使人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态度处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随后该方法逐渐进入教育界并成为一种崭新的授课方法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师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授课,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学生确定为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表演的演员,多数是按照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而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可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延伸为学生的朋辈辅导员,教师通过协调的方式使师生同台,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深思的作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当中,才能有较深刻的感受,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的做课堂的主人,而不再是被动的、被灌输的、被“填鸭”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表演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的效果,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2.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内省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性课程,它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并能迅速地达到内省的效果,只有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高,才能使学生意识到自身潜在的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助人自助的效果。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的过程当中,也能使其他未参与的同学通过观察扮演者的表演,从中得到感悟,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3.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前在全国各高校的授课方式多数属于考查课或者是选修课,多数学生在态度上不能够像对待专业课一样重视,这在短时期内无法改观,因此授课教师只有在授课目标的确立、课程方法的设计、授课环节的衔接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学生喜欢并热爱此门课程。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符合青年人的思维习惯、能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充分表达广大青年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热情。

4.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传统的授课方法已不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为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提供了有效载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实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一是可以减轻授课教师的备课负担,降低枯燥理论的授课难度,尤其对授课经验欠缺的教师能有缓冲的作用;二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做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三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能拉近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远关系,达到共同烘托课堂学习气氛的作用;四是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受众面较广,能使参与者与观察者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说、有所悟。

5.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容是开放的、师生是平等的、交流是顺畅的,因此学生可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真实感受,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由于没有受到过多的外力强加的束缚,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千人一面的刻板教学效果,也可打破以往标准化答案所产生的弊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及日后创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互动性教强,因此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可在较多的教学内容中得以应用,具体可将课堂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1.课前的准备。授课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准备主题,所选择的主题既要涵盖所讲授的知识点,又要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建议可将主题设计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学生较熟悉的场景,例如在讲授人际交往中可进行“盲人排队”的体验式互动游戏,以强化“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作用;在讲授恋爱心理时可让学生换性别模仿电视剧《奋斗》中杨晓芸与向南办理离婚时吵架一段,以使学生理解站在对方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要准备好角色体验所需的用具,最好将用具预备出多余的部分,以防止在体验过程中损坏用具。

2.课堂的实施。授课教师要做好规则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明白所要扮演角色的所思、所想,更要使学生明确活动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学生充分理解角色体验式互动游戏的规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做好体验的演示和引导,演示的目的是确保活动的安全和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引导的目的是掌控体验式教学的时间及成效,授课教师应在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在交流和体验中做好充分的总结。

3.体验后的交流与反馈。体验式互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做好体验的交流与分享,此环节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学生体验交流的基础上做好正确的总结工作。授课教师要能够平等、真诚的对待所有学生,对待学生在体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包容,对学生的积极参加给予鼓励,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授课教师应在体验活动后对表现不积极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辅导,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进行有效的跟踪。

四、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虽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调动课堂的授课氛围,但如无限制地应用角色体验式教学势必将造成课堂混乱、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要想做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不能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的始终。角色体验式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它与其他授课方法一样,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角色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基本概念、基本要素中不能运用此方法,在讲授矛盾冲突较大的观点时慎用此方法,在讲授理论理解、情绪体验等方面多用此方法,同时,只有与其他教学方法共同作用于课堂当中,才能使课堂既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兼顾文化性。

第二,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的教师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需要授课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授课教师一定要选好、选准知识点,做好各环节设计工作,以确保角色体验的顺利进行,同时,授课教师在学生角色体验互动中要做到掌控有度,在学生偏题、跑题的情况下能用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在学生角色体验无法进行中能给予有效的引导,既要防止游戏无度,又要做到发人深省。

第三,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时要确保体验环境的绝对安全。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授课也要注意安全工作。由于角色体验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因此可变因素非常多,既要注意选定的教具绝对安全,确保无明火、无利刃、无强电,又要注意师生的人身安全。

第四,运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授课时要确保对所扮演人物的理解。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与学生对所扮演的人物理解的深浅程度有很大关系,如学生对所扮演人物的心理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将会造成体验后的结论与授课理论相差很大或者完全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在体验前讲明每位学生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该角色对某些事物看法的最底线与最上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体验时既能有章可循又能脱离俗套。

综上所述,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授课内容,更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授课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好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必将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号:JY10-91]

参考文献:

1.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警校大学生 诚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共动模式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57-03

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警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公共安全秩序的守护者,其未来职业的“三高”特性,即“高压力、高对抗、高应激”,使得警校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警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其心理更易受到波动,产生更多的心理危机,主要是因为这时期的警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变革期和转折期,加之其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外界环境又让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心理学家把他们所处的这一时期称为“急风暴雨式的动荡期”。本文拟通过对警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动模式的构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诚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依据。

一、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动模式的构建

(一)用诚信教育指引心理健康教育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的《论语》共20 篇,其中16篇谈到了诚信问题,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信者,行之基也”,可见诚信是我国公民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教育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树立诚信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并使之具有与诚信相对应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素质。以诚信之德与人相处,做事光明磊落,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的平衡与和谐,进而有利于心理健康,即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反之,不讲诚信,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的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总会处心积虑地编造种种借口以掩饰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容易产生压抑、紧张、恐怖、内疚等种种心态,甚至寝食不安而惶惶不可终日,即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进而有碍于心理健康。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来说,应用诚信教育指引心理健康教育。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调节诚信教育

传统的诚信教育方法主要是以说服教育和灌输批评为主,方法简单,学生被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地位不对等,学生容易产生抵触甚至逆反心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则把心理治疗方法与教育方法相结合,产生了包括宣泄法、疏导法、角色扮演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法等在内的教育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的对象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袒露心声,使得教育者可以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对症下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中个体化教育方法的引入,有利于促进和提高诚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开展诚信教育具有调节功能。

(三)以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切入点,实现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主要有四部分构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其中,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心理教育是基础。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为培养“健全”的人作出贡献。而诚信教育又是我国公民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诚信教育在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也有助于其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在促使学生人格不断健全的教育过程中,必然会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善,使学生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可见,健全人格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而诚信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切入点。

综上所述,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诚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标杆,心理健康教育扩充了诚信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故可构建出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动模式(如图1所示)。

二、警校大学生诚信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为了对本文所构建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动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公安专业组和非公安专业组,并对公安专业组的学生从其入学开始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诚信教育,于2011年12月采用问卷方式分别对公安专业组和非公安专业组的学生进行调查,以进一步探讨诚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所使用的诚信问卷借鉴了学者张倩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广西警校大学生的访谈,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部分题项的表述进行了修改。调查问卷涉及广西警校大学生的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择业诚信,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诚信观念等五个方面共28个题项。各题项指标均采用Likert5点量表的评分记录方法,并分别赋值为1~5分。本研究结果视4~5分为诚信度评价高,小于4分为诚信度评价较低。此外,问卷中还设计了4道广西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行为测试题项。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84份。其中,公安专业学生发放问卷300份,非公安专业学生发放问卷384份。剔除数据缺失和固定反应问卷48份,共收回有效问卷636份,有效率为92.98%。从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可以看出,警校学生纪律性较强,故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率较高。本研究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解诚信教育对警校大学生在诚信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采用t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公安专业学生与非公安专业学生在五个方面诚信状况的差异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公安专业学生在学习活动、经济活动、与生活、择业相关的活动中,以及社会现象对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影响等五个方面所表现出的诚信状况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公安专业。此外,公安专业学生在生活诚信、经济诚信和择业诚信等3个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诚信度。而非公安专业学生的诚信度侧重表现在经济诚信方面上。说明诚信教育对于提高警校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规范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讨诚信教育作为干预措施对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笔者采用Spearman分析法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若二者之间正相关的程度越高,说明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力越强。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诚信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48,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很强,即诚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其对诚信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行为实施。其中,在五个方面的诚信教育中,生活诚信、对社会现象的诚信观念和择业诚信这三个方面的诚信认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最为显著,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758和0.732,说明警校应加大对这三个方面诚信教育的引导,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改进警校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建议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可以看出,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诚信度越高的警校大学生其心理状况越健康,同时,具有健康心理状况的学生其接受诚信教育的效果越好。说明本文所构建的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动模式不仅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证研究中也获得了验证。因此为了促进警校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基于本文所构建的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动模式,笔者提出如下的措施建议:

(一)构建警校大学生诚信档案

为强化和培养警校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性,可在警校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包括个人诚信记录和个人诚信评估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个人诚信记录是记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表现和不诚信表现,从而使得警校大学生的诚信表现行为能做到有据可查;个人诚信评估是以个人诚信记录为基础,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测评标准体系和方法,通过设立专门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进一步预测大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的发展趋势。

此外,通过诚信档案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并将诚信档案记录与评奖评优、助学贷款、就业推荐等直接挂钩。这既有利于在警校大学生中树立诚信评价标准和榜样,强化诚信作用力,也为学生就业向用人单位展示其信用形象提供了平台。而要构建警校学生诚信档案,关键点就在于构建科学、客观的大学生诚信度测评标准体系和测评方法。

(二)注重个体化差异,加强警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是人才衡量的指标之一,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诊断或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主体性,采用测量、疏导、强化、会谈、寻找个体内因等方式培育学生心理素质。因此,警校作为培养我国未来警务人才的基地,应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警校心理健康工作组织网络。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或网站。二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大学生真实的个性状况和发展。三是通过开设成功心理教育、挫折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有关讲座,以及通过开展技能警训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塑造自信、进取、果敢、吃苦耐劳、抗压能力强的“自我意象”。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班级辅导员、任课教师等除了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注重自身情操和学识的塑造,以便通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影响,强化警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五是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可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心理健康档案,让家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变化,从而改变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不合理的期望,降低学生压力和心理负担,并有利于学生社会心理、职业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

综述所述,警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诚信教育可指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可完善和扩充诚信教育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培育未来警务人才的健全人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为诚信的实施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而大学生诚信水平的提高又能为其心理健康提供有利的内在支撑,可见,诚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共动模式。警校应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培养合格的国家警务人才力争早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启营.论诚信与人的全面发展[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易瑞莹.议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9)

[3]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郝楠.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间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5]张倩.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与诚信体制建构[D].济南:山东大学,2005

篇10

关键词:心理档案;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3-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以下简称心理档案)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教师从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心理档案既是学校心理工作方针、政策的写照,是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问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了解心理教育内容、考查心理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咨询质量,促进心理工作者交流的信息源[1-5]。目前,为了配合心理工作重心下移至二级学院的新形势,作为学校层面的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考验,如何与院系档案工作保持一致发展步伐,做好心理档案管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的问题。笔者通过档案学资料的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对当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高校心理档案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保障高校心理工作的文件和资料,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的推进过程,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开展起着纲领性作用。如: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5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出台有效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基本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工作进度。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全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活动过程,如:学校心理活动的通知和方案;以院系为主体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原始教案,负责人的签字和批示等。另外,档案中也记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场资料、活动效果、活动时间,地点等内容,为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供了数据资料[6]。心理档案也是高校心理工作改革、心理健康课程研究的重要依据,更是心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心理工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心理档案正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成为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心理档案既是前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点,又是后续工作的起点,它产生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因而对于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9]。

二、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建设与其他学科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同,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10]:

1.层次分明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要有明确合理的层次,各层级之间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目标进行幅度和层次的划分,便于档案整体的协调和控制。

2.发展原则。各项工作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要求,如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从发展的原则出发,从手段、方法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

3.适应原则。由于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心理档案作为一种资源,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无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为其他工作服务。

三、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与分类

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学校心理工作者角度来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出台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是学校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2.各次活动的主题、方案、要求,活动内容简介,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代性。

3.院系开展主题活动的计划、总结、典型材料、心理主题班会记录等材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途径。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系列资料,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水平,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师资培养计划、总结、典型材料、教师任课和完成咨询工作任务的调查报告、进修计划和参与心理督导的材料,也应作为心理档案的支撑材料,其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

从为学生提供的优质心理服务方面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咨询制度、值班情况,这些是对心理咨询进行规范管理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做出有效心理咨询的保障。

2.新生入学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的原始分数、报表分析、约谈记录,这些材料反映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筛查出需要心理干预的问题学生。

3.学生心理咨询预约登记、包括学生的姓名、男女等人口学资料;家庭状况、城乡等社会学资料以及学生专业、成绩等学籍材料。这些材料是鉴定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资料,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

4.学生心理咨询过程记录,包括学生的身心状态评估、学生主诉心理问题时所用的语言、咨询师的处理措施,这些材料反映着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的真实情况。

5.心理咨询教师咨询后的反思与心得记录情况,包括对个案咨询的分析和总结,咨询效果的评估和跟踪记录,这些材料是对个案咨询效果维持和保障的必要措施。

总之,心理档案是在心理咨询管理、积极心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材料的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个部门的材料,应从上述“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各方面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四、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宗旨

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遵循心理档案的形成规律,另一方面,实施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服务于学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紧遵循服务宗旨,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首先,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心理档案中获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及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学生心理普查的基本数据、学生资料登记卡等,这些资料本身就是教师了解咨询效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心理档案服务于咨询和教育活动,就是要把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教师,及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科学的决策是“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决策、反馈、再决策”多次重复的过程,心理档案的作用也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决策之初,心理档案必须能够为领导及智囊机构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决策形成后,决策本身就是心理档案的重要内容。决策实施后,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应及时地反馈至领导与智囊机构,以便进行再决策。因而说,心理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的“神经系统”[10,11]。

第三,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学校形成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秩序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服务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档案正是记录这些活动和服务信息的载体。完善的心理档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对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开创性地提出新的思路。而新思路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心理档案的功能就是为研究者提供这种历史的经验。

最后,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过程。在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中,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本身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内部评估中,也需要实事求是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入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心理档案在上述各方面工作中尽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均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培.心理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4,(02):73-74.

[2]李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具体问题的初步探讨[J].四川档案,2010,(02):48-49.

[3]吕方丽.浅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J].黑龙江档案,2013,(05):63.

[4]李一男.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工作研究[J].兰台世界,2013,(12):96-97.

[5]孟玲.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提升[J].兰台世界,2013(05):66-67.

[6]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45-46.

[7]解学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的理念[J].兰台世界,2013,(12):81-82.

[8]王梓林.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72-73.

[9]张立新,刘燕.浅析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