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评价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成果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成果评价

篇1

关键词 科研成果 评价体系

1 科研成果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科研成果即科研人员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采用不同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研究结果,如论文、著作、专利、标准、品种、产品、图纸等。科研成果的评价即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此来考察管理部门在资助科学方面的政策及相关措施,审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证明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成就,向公众展示科学研究的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教兴国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各级政府及高校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尤其是如何评价投资效益,成了投资者和科研管理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

1.1为科研管理提供信息

科研评价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详细地向资助机构报告科研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资助机构常常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以考察他们所要投资的对象及其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可以说,评价是获取科研管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来源。

1.2阐述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评价是公共部门阐明其责任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共部门不仅要让纳税人理解公共资金资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收益,而且,需要通过评价证明它们的资助工作获得了有价值的结果,从而有助于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1.3为科研决策提供建议

评价可以对科研决策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对科学政策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为下一阶段制定科学政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特别是对期限较长的研究活动,评价对研究决策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它在下一阶段能否获得连续资助依赖于对上一阶段研究绩效的评价。

1.4提高质量与绩效

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由此,评价能提高研究活

动的质量和绩效。

2 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经历了大约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四个发展阶段,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评议和计量分析。

2.1评议方法

评议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多采用同行评议,它也是合理判断研究绩效的最基本方法。

由于同行评议是一个主观过程,它依赖于评议者的看法和过去的经验,因此,在这种不完美的环境中,利用同行评议合理判断研究绩效不仅要遵循同行评议的运作机制、过程、方法与程序,而且更应该注重针对具体评价目标与对象,采用适当的评价战略。

2.2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可以把复杂现象简化为指标及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对研究活动进行数值上的比较。一般而言,有两种类型的计量方法:一是文献计量法。以出版物、出版物的引文和专利、专利的引文为对象;二是经济计量法。主要与资金的测度有关,范围包括从成本/效益分析到R&D经费。

其中文献计量分析在研究评价中的作用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因为,对于某些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如某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比较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国际合作的规模和特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新技术开发中的作用;学科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尽管“学科同行”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对它们进行定性评判,但是,这些评判一般都是零散的,而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具有特殊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研究,经验证明,同行不能对它们做出较圆满的评判。而且,现代科学发展迅速,新的特征不断涌现,即使是科学家,也不能清楚地阐明科学研究的

资源和其他形式的馆藏资源。在成员馆之间实施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机合作编目,特别是发放大学城内各成员馆通用的图书证或读者证和复印优惠等,从而达到成员馆之间各种馆藏资源的共享,为大学城内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高的文献保障水平。

(2)人力资源共享。各成员馆人力资源的积累是不同的,就专业人员而言,不仅是数量和水平层次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专业方向和特长的不同。通过联盟,使各成员馆的专业人员及其他各种人员实施互通有无,调剂使用,从而在整个联盟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3)信息资源共享。这里的信息资源,是指上述馆藏资源以外的,图书馆运行中各种经营管理信息如各种资源提供商信息、价格信息、读者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对各成员馆自身的运行和经营管理有利。

(4)其他各种物质资源共享。尤其是馆舍和运输工具等,如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展览、联宜、学习等活动时所需馆舍的调剂使用;再如人员和物资运输时所用车辆的调剂使用等。通过联盟以实现资源共享。

2.3有利于协同发展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立后,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将各成员馆的发展纳盟的总体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协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馆藏建设。首先,各成员馆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采购,扩大整个联盟馆藏的覆盖面,减少资金浪费;其次,对于某些价格昂贵的馆藏资源(特

别是电子资源,如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不仅价格贵,而且产品升级快,不定型),小馆无力购买,合各成员馆之力共同购买,大馆节约了资金,小馆也获得了无力购买的资源。

(2)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由联盟统一规划,多渠道组织员工开展继续教育;并集全联盟的力量,将各成员馆的员工合在一起,按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水平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3)馆舍和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馆舍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在选址、规模、规划等方面,不仅要和本校的总体规划协调;而且还要和整个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内各成员馆协同发展。除馆舍建设外,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也可纳盟的统一规划之内协同发展。

2.4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独特优势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与其他的图书馆联盟相比,至少还有如下独特的优势。

(1)各高校图书馆的地理位置相近而且集中。结成联盟后,各高校师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各成员馆的各种文献资源,有利于读者节约时间和费用。

(2)大学城内各高等院校是按整体规划建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各校的公共设施和后勤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各高校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也会随之形成规模效应,这对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和建设非常有利。

(3)我国大学城本身都是近年来的才兴起的。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各种设施和其他资源,有的刚建成不久的;有的还处在拟建或在建之中。因此大学城图书馆的联盟与其他图书馆的联盟相比,可以更具整体性、计划性和科学性。

(4)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开放时间、服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使联盟更具可操作性。就服务对象而言,都以高校师生为主;就开放时间而言,都有相同的寒假、暑假和作息时间;此外在服务和管理方式也很类似。这是其他图书馆联盟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

3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途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联盟合同的订立;联盟机构的设置;联盟运行机制的建立等。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和建议。

3.1 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校长订立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通过订立合同创办的,但该合同不能由大学城内各高校图书馆之间订立,因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不同,不是法人实体,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由此订立的合同没有法律效力。所以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之间,并由各高校校长(法人代表)或受其委托的人出面依法订立。

同时,只有各高校校长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才能保证联盟的有效运行,因为每一个成员馆不仅仅拥有权利,还要承担义务。如每一个成员馆都是各种资源的输出馆;都要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运行;各成员馆之间还要共担一定的风险。

3.2 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一种横向联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应当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至于该机构是否法人实体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有条件,最好将其办成非赢利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实体)。董事会由各高校校长组成,当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由校长(法人代表)全权委托分管图书馆的副校长或图书馆馆长加人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执行机构,由该执行机构具体操作,并对董事会负责。须注意,该执行机构宜小不宜大,我国著名的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LS)的专职人员也只有9名。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机构的专职人员应由各种专业人员担任,尤其是首席执行官,应由专业经理人担任。

其实,设立非法人实体的专门机构也不错。当然,有时会不大方便,如每一次集团采购合同的订立,都要由各校盖章签字。

3.3 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使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获得预期的效果,还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制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按制度办事,联盟才能有效的运行;其次是流程,特别是要制定各种科学的操作规程,并要严格执行。严格按规程操作很重要,CALLS联机编目,约有90%的重复记录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第三是标准化,由联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制定统一的标准,或选用同一标准,以供联盟和各成员馆共同执行。

参考文献

1 林倩青.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选择[J].津图学刊,2004(4)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78-0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同样肩负着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任务,以提升其个人业务水平,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审的需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公开、纵向与横向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数量激增,科研实力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普遍存在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造成了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效用,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从而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等的过程,包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转化为教学资源两个过程[1]。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即转化成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是非常现实与有效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即“以教学为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构成中,专职的科研人员配置甚少。因此,从高校类型上说,高职院校是应该划归教学类高校范畴之内。这样的教育功能定位,决定了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而教学效果则是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正相关,有科研成果的大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好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2]。据此,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很短,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普遍存在怀疑,企业既不愿意主动与高职院校取得联系,商洽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开发,也常常会拒绝高职院校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市场化,实现科研社会化服务的路途还较为坎坷。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千方百计寻找科研成果社会化转化路径的同时,必须转变科研成果转化思路,寻求成果的“内部消化”,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避免教师科研成果的闲置以及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可行性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压力极大,因此其主要精力和时间大多投入到了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科研思维和研究命题基本上都是在教学中产生和形成的,科研本身即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当前高职院校科研与教研的运行轨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并行甚至是重复的,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都是由教改项目衍生而来。监管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项目存在着科研与教研重复立项的现象,说明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之间交集甚多,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不存在形式上的束缚。

作为科研的开发者与教学的实践者,高职院校教师拥有着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极大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实践及时进行总结,提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悟作为科研题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从事教学实践的机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转化程序极其快捷,过渡环节少,管理流程简约,成效明显。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虽然存在必然性与便利性,但是这个转化不是教师简单的自为活动。就现实而言,科研成果常常只用来完成教师个人业绩考核或者职称评定,然后就被归入教师档案。因此,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合理的策略,引导教师自觉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树立“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

教学始终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必须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行独立的,二者之间交互很少。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结项管理、科研成果奖申报、级别界定、全校科研业绩年终统计与考核等工作。这些工作基本上只和教师个人的科研行为关联,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无直接联系,科研对于教学工作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没有明显体现。“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形成之后,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资源的方式,直接支持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彰显科研管理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部门增加教学资源,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突出课题研究的教学应用性

课题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除了科研管理部门专人负责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结题之外,学校还会为获得立项的课题进行经费配套。这些课题的取得,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了课题负责人晋升职称时能够提供科研业绩帮助之外,在转化方面实际建树不多。虽然教师的职称晋升在客观上充实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但是科研经费的使用与实际效能上的这种巨大反差,也确实与科研经费投入的初衷相去甚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不做亏本生意”的科研课题申报原则[3],做好课题申报的前期论证,严把课题申报质量关。第一,对课题进行分类管理,除了一部分课题能够充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具备社会化转化成熟条件之外,将大部分课题导向可以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实际问题以及对专项教学有明显推动作用的项目。第二,课题立项前由科研管理部门召开评审专题会议,进行严格的课题可行性论证。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的校内评审专家一般都是由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除了来自于教学一线的高职称教师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各教学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学术委员会成员了解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熟悉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课题的实用性与成果转化潜力,选择立项既能产生效益为企业所采纳应用,又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课题,最大程度上实现课题立项的实际功用性。

(三)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一般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创新,既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特色。教师把这些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前沿性的专业知识,扩大课堂学习的知识容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科研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可以提升个人魅力,既能够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又能够开发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迎接百年校庆,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细致研究学校校史、文化底蕴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出一套精致大气、美观舒适的校园景观改造方案。改造工程完工后,学校的校园环境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庆结束后,该教师将这次成功的景观改造方案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方案所涉及内容就是身边的校园,所以学生反映强烈,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被突然性地激发了。该教师趁机向学生介绍自己正在从事的设计项目,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地表现出参与兴趣。因势利导,该教师就把这些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

(四)建立科研成果校内共享平台,拓宽成果的教学转化渠道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获奖成果、专著、教材、专利与课题材料(立项申请书、结题研究报告等),如果单通过成果拥有者个人的教学转化,则很难实现服务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职院校目前师资引进力度很大,一批企业人员进入教师岗位。但是,这些人未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不了解高职教育现状,不熟悉教学规律,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亟需得到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完全可以引用其他教师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管理部门应鼓励科研成果拥有者将其成果在校内进行共享,以利于其他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快速提高。

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应该先由科研管理部门搭建,比如在科研处网站上专门设立成果展示栏目,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课题材料、专利等成果相关内容出去,然后教学管理部门在其网站上进行链接,实现成果部门共享、校内共享。对于专著、教材等难以在网站上的成果材料,可以委托图书馆以图书流通的方式实现成果的校内与共享。

三、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评价体系建构

效果良好的科研成果教学转化需要高职院校内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全面地开展转化效果评价是保障成果教学转化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激励机制

评价的开展是建立在教师有意识的转化行为基础上的,教师如果没有主动进行转化的意识,任何评价都是无用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转化,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完成后,获得较高评价的教师将优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并根据评价等级,给予适当的科研经费追加奖励。

(二)制定科研成果转化评价标准

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联合成立成果转化评价小组,对成果的最终转化结果进行合理评估。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根据教师科研成果中关于成果在教学中运用的阐述,例如课题立项与结题时关于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承诺,检查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具体落实情况,并在检查情况不佳时进行及时督促。二是结合科研处提供的最新科研成果清单,评价小组定期深入课堂,通过听课、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教师是否将科研成果进行了教学转化,以及转化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着重向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倾斜。三是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以及走访调查的方式,评价小组检验科研成果在共享平台中的教学辐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就可以判定成果的教学转化效果与教学辐射作用得到实现。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教学业务能力发展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科研成果转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避免成果“睡大觉”以及科研经费浪费的同时,必须加强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研究,制定合理的转化成效评判标准,充分调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转化合力,为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教学转化创设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虹,刘楚达,肖贻杰.基于高职院校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7.

[2]魏红,程学竹,赵可.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5-88.

[3]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49-51.

[4]李飞.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69-7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Transla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 into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ZHU Xiao-feng

(Zhe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成本法;评估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SK201505-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8日

在现代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发展中起的作用逐渐增大,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之后,我国农业虽然产量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分散经营方式已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即它也是科技成果的一种,但是这种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部(88)农科字31号《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以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从而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研究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转化率还不高,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2014年在全国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类的科技成果达到39,218项,占科技成果总数的88.71%,其中农业科技成果只占15.73%。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所占比重比较低,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1%,与20世纪70年代的27%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离预期目标50%还存在差距,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日本也有70%,西欧的一些国家为60%。

“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大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转化率只达到40%左右,还不到一半,这不仅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首先,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超过70%;农业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已然达到了50%~60%;农药的有效利用率30%左右,发达国家达到了60%以上。灌溉、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化肥、农药超量使用,最终导致水位下降、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含量超标,这些都对我国农业不利,最终都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生存安全。

如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这不仅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还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

通过评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价值评估,体现出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的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

采用成本法评估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原理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价值=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1-农业科技成果的贬值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要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关键是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和贬值率。农业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只有无形损耗,即只需要计算经济性贬值和功能性贬值。如果是评估刚刚研究得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技术上还处于先进水平,就不需要计算贬值率。

(一)重置成本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是指现时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一项全新农业科技成果所耗费的全部货币总额。也就是说,将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中所有的耗费加起来就是其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有的是自行研制,有的是从外部购买,取得方式不同,重置成本的构成也不同。

1、自创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果是自行研制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研发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项目,如图1所示。(图1)

虽然农业科技成果成本中包含的项目很清楚明晰,但实际中确定起来存在较大难度。

(1)价值与成本费用对应性弱。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过程比较漫长,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很多费用,却没有实现任何有价值的成果,也可能有成果,但是能不能转化也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有的研究费用不多,却得到了一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时可能在大量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何向这些成果分配费用也比较困难。研究成果带来的预期效用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期效用的多少与其研究费用的多少又没有必然的关系。

(2)账面成本不完整。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费用满足资本化的计入资产成本,不满足资本化的计入管理费用。这样一来,账上反映的农业科技成果成本就是不完整的。农业科技成果往往还存在大量的前期费用,但这些都没有计入成本,这导致账面成本不完整。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账面成本不完整和价值与账面成本弱对应性这些特点,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时要区分其是否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如果农业科技成果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可以运用价格指数法进行调整评估。运用成本法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农业科技成果账面价值;二是农业科技成果价格变动情况能够确定,此时重置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或者: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1+价格变动指数)

第二,如果农业科技成果由于财会制度等方面的制约而没有账面价值,则需要按成本的构成要素采用现行标准确定重置成本。现行标准包括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量标准指的是现状重置的消耗量,而不是原来实际消耗量,价格标准指的是现行的价格水平,也不是过去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现在重新研制农业科技成果时发生的工资成本、材料成本、资金成本和设备折旧费等,按现行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进行估算,然后汇总,就能求出重置成本。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材料消耗量×现行价格标准+∑农业科技成果工时消耗量×现行工资标准+其他费用

2、外购的农业科技成果。从外面买来的农业科技成果一般都有明确的购置价格,从而账上有原始成本,这样确定其重置成本就比较简单。直接利用账面成本和价格指数就可以确定重置成本了。具体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二)贬值率的计算。农业科技成果贬值率的计算一般是根据使用时间来确定,计算公式为:

贬值率=已使用时间÷总使用时间

总使用时间=已使用时间+尚可使用时间

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时间一般是以“年”为时间单位。已使用时间是指从开始使用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尚可使用时间是将来还能用的时间。将来还能用多少年,指的是农业科技成果还能实际发挥效用的时间,并不是指法定有效时间。确定科技成果将来可使用的时间,既要根据科技成果现在的情况,还要考虑科技进步等因素,尚可使用时间是估测出来的,这需要利用评估人员的丰富评估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 过程性评价 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应立足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评价,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较明显的体现。它以学生的学习阶段,至少为一学期的学习过程来考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发展。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注意观察,细心记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电子版的记录簿存放在教师主机上,期中、期末时进行分析整理。课堂表现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情况,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是否有耐心克服困难,在课堂上是否有出色的表现、是否有创造性等等。

二、重复评价,有效激励

传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要方式,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很难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这种终结性的评价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控教育教学活动,不利于形成教学中的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要探索采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上有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渐渐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每节课的考查中,应允许对学生进行重复考查。如果学生对自己提供的作业不满意,或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不满意,学生可以申请或教师建议进行重复考查,使学生有再次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获得纵向和横向的发展。

三、过程记录,充实评价

现在各个学校都流行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录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最好的画、自己最佳的作文日记,甚至是自己考得比较好的试卷等等。笔者学习了以后,有了这样的设想: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上也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学习信息技术课,就离不开操作,离不开交作业,那么如何将学生作业收藏呢?笔者在机房教师机上用Serv-U建立了FTP服务器,为每个班级建立了文件夹,再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设置了用户名和密码、规定权限。让学生每节课完成作业后把自己的作业上传到教师机上,还可以把自己发现的独特的方法用记事本记录下来,上传到自己的文件夹内。实践证明,这样做虽然繁琐了一些,但明显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甚至连课堂纪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接着利用课堂时间,把一部分比较好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学生看,一方面鼓励了这些学得较好的学生,另一方面为学得不太好的学生提供了榜样。学生普遍反映较好,都说在课堂上能学到东西。笔者还组织学生定期浏览自己的作业,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向,为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改进方法,促进评价

考试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主要方式。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喜欢安排一些操作性的内容,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及时完成就定等级。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仅仅考查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在学期末,可整理一些知识点用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让学生来完成,并配上动画、声音等,如出现“你真棒”、“做对了,继续努力”等等。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考试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只会做不会整理知识的毛病。在设计操作性题目时,一般只规定学生利用某个软件围绕一个主题来创作。如学完Word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考题:利用Word来完成一个学生小报。

五、综合评价,真实可靠

在学期末,为班主任提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成绩时,笔者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提供成绩:平时占20%,平时作业占30%,知识测试占20%,操作题占30%。通过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其评价结果基本接近真实情况,从而真正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按照过程性评价的思路,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评价的工作量比传统的评价方式会增大几倍,但是由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邸亚珍 信息技术课教学及评价[J].考试周刊,2008(03)。

[2]杜庆松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过程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2)。

[3] “五精”帮你上好信息技术课[J].中小学电教,2008(01)。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全过程评价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75-02

1 全过程评价的必要性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设计、实施恰当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进行“教一学一评价”过程的全面设计,并通过实施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与教学保持完全一致,对评价的规化应当与教学的计划同步进行,从教学前、教学过程中到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决策,在此过程中,精心规化的评价程序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帮助教师对教学状况进行判断并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通过全过程评价发挥评价对教学与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投术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2 全过程评价及其实施过程

所谓全过程评价,是指为了与教学保持完全一致,评价规化与教学计划同步进行,从教学前、教学过程中到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的全面评价。一个设计良好,实施全面的评价过程应是一个有效教学过程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并应与教学过程平行展开,一个有效评价过程与有效教学在特征上高度吻合,如表所示。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逐步树立“教学一学习一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观,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和规划融合到教学设计中,使其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确保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全过程评价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执行:教学前的评价一安置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一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教学后的评价,一总结性评价。

2.1 教学前的评价――安置性评价

高中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安置性评价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1.1 准备状态前测(readinesspretest)

一般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前要进行一个准备状态前测,用来检验学生对开展新的教学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到了何种程度。例如,在学习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之前,我们会通过学生对应的该模块初中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在学习高二选修模块之前,会通过与该选修模块对应的必修模块进行测试,考察学生的准备状态。如果测验显示学生缺乏学习该模块必备的知识技能,我们就会针对性她进行补救,或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

2.1.2 安置性前测(Placement pretest)

为了了解学生是否在教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内容,可采用与教学活动结束后所用测验的副本对学生进行测试,如果学生对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内容已经掌握,教师就需要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如果尚未掌握,则应循序渐进地学习。安置性评价的作用如图所示。

同时,我们会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采用表现性任务来确定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例如,我们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信息的获取”这一章教学之前,通过一个需要学生完成的对文本、数据、多媒体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综合任务,来获得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实际表现水平,为随后的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2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知道:学生哪些学习任务进展顺利;哪些学习任务存在困难,需要帮助;哪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学习困难需要额外的辅助。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2.2.1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用于监控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称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用于检查学生对某一特定部分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侧重于测查本单元教学的所有学习结果,同时,更注重考察学生学习的得与失,以便师生调整教与学。例如,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未通过形成性测验,那么教师就会增加相关课程学习,借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学习。

2.2.2 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

如果某些学生一直存在学习问题,以至于形成性评价提供的矫正性诊断无法解决,就需要采用诊断性评价来鉴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其目标是分析学生学习表现的普遍原因,指出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并进行补救。例如,为了诊断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时产生的错误,可以设计一个测验,其中一组题目只要求学生分析算法,不要求写程序语言;一组题目既考察算法,也考察语言,以此确定学生程序设计出现错误的根源。

2.3 教学后的评价――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在一门课程或者教学活动结束后所进行的成就评价。评价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评价既可以采用测验形式,也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形式。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给学生提供有关其学习过程的必要反馈,并将评价的结果用于评定教学的有效性和改进教学。

3 全过程评价法的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原则为: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因此,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评价策略的使用。

3.1 教学前设计层次化的评价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评价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高一信息技术开课以前,我们会对学生的网络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bpoint基础知识分层次的进行测试,以确定学生教学前的准备状态,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得不太扎实的学生,我们要针对他们具体的问题部分进行补救,以利于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对于一些初中学得比较扎实的学生,我们会对他们提供一些合作项目,使其在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

3.2 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我们使用的是广东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其中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合作探究性的活动任务,这种活动运用表现性评价更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作品评价法,对学生的典型作品进行评价。在使用作品评价法中,注重:(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努力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使评价切实落到实处。(2)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在自评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改进;在互评中学会鼓励和赞美同伴的表现,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学会对他人进行评价;在教师的点评与补充中学会总结与优化。(3)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从学生创作过程中的独立工作能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作品的技术性、艺术性、思想性、创新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使用习惯、价值观与责任感等综合素质。(4)关注个别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允许并尊重不同水平的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档案袋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反思。一般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发展性档案袋,而在某个教学阶段结束后使用展示性档案袋来展示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作品集。

3.3 教学后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进行评价反思,改进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本科助研;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24-02

提高药学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打造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提升药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对药学本科生推行助研工程,是全员与全程育人的一种新体现,是加强药学实践教学工作的有益尝试。

一、研究方法

1.分组:选择我校药学专业09级、10级学生共69人,考虑班级、性别、籍贯、成绩等影响,随机分为对照组(35人)和实验组(34人)。

2.方法: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和实验课由同一教师担任,按大纲完成学习安排。实验组在规定任务之外,参入教师科研工作,每名教师指导1~2位同学。具体做法:首先,教师给学生每人一个研究题目,指导学生查阅科研文献,撰写详细的实验方案;其次,根据方案准备设备与耗材,对使用与操作进行培训,开展预实验研究;再次,根据商定方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助理科研实践;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参照毕业论文格式撰写研究报告。

3.评价:我们开展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调查,对药学主要骨干课程理论及实验考试、专业技能竞赛、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录取率、用人单位满意率统计比较,评价药学助研工程实践改革效果。

二、研究结果

1.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骨干课程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骨干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理论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6.9分和73.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骨干课程理论实验平均成绩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骨干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实验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3.5分和90.7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校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校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满意率分别为22.8%和4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毕业论文平均成绩比较(见表4)。

由表4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毕业论文(包括答辩成绩与论文成绩)平均成绩分别为81.3分和92.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硕士研究生录取率比较(见表5)。

由表5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分别为20.0%和5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用人单位满意率比较(见表6)。

由表6可知:学生工作或读研之后,对照组为31人,实验组为30人;对照组与实验组用人单位满意率分别为61.3%和8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两组学生在骨干课程理论及实验考试、专业技能竞赛、硕士生录取率、用人单位满意率等进行比较[1-3],说明实验组同学经过本科助研系统训练,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有了较大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认可。

本科助研工程是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4-5],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以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强化社会责任与团队意识,为后续深造与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药学本科学生助研与毕业论文环节有效结合[6],真正达到教师与学生科研“双赢”的目的,不仅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创新性思维的有效资源,而且为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提供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万忠,赵春贞.柱层析实验装置功能的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

[2]李万忠,王晓红.师生协同科研创新研究―以实验大鼠代谢笼改进为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

[3]韩玮娜,常亮,阎芳,等.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7).

[4]赵春贞,王琳,李万忠,等.加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高就业竞争力[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

篇7

评价应该是学习和教学的内在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段学习经验之后对学生进行评分和贴标签而采取的测试。[1]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核心目的,为了保障评价与教学的有效性,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必须融合。[2]

一、对过程性评价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进行尝试

1.运动技能的学习依托具体的运动场面来实现

课堂教学中,当某一运动技能、技术作为课时教材出现的时候,往往我们不会只对该运动技能、技术进行教学。在考虑学生已知经验的同时,会对该运动技能、技术进行任务分析与约束,并展开教学,所以课堂教学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约束的过程。以学生的已知经验为基础,运动场面1是对“已知”进行任务约束;运动场面2是对运动场面1进行任务约束,依次类推,直到金字塔顶端的运动技能的形成。

2.课堂教学目标依托具体的运动场面目标的达成来完成

课堂教学目标,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使教师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与规格。这样的目标依然是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我们需通过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来分解课时教学目标,形成一级目标、二级目标、三级目标……当目标确立后,就可以为达到这个目标设计规划出特殊的教学活动。前面讲到,在以运动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借助教师设置的具体运动场面来形成运动技能的。运动场面可以理解为特殊的教学活动,当我们对运动场面的三要素(技术动作、运动条件、运动课题)在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时,运动场面将承载目标,继而通过“任务约束”在技能学习中逐步实现。

那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依托每一个具体的运动场面的目标的达成来完成。但此时,具体运动场面目标的达成度的评价,依然是终结性评价。

3.各运动场面目标的终结性评价形成了对本节课的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既不能相互排斥,也不能相互取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着各自的用途和优势。正如一学期结束时的期末考试,是对这个学期的终结性评价,但相对于学年的期末考试、甚至中、高考而言,又是一个过程性评价。鉴于以上认识,课堂教学中,每一个运动场面目标的终结性评价形成了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过程性评价。依托运动场面,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也促使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二、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背越式跳高杆前技术”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内容是学习背越式跳高腾空技术的杆前技术,主要是起跳后身体沿垂直轴转体至背对横杆。水平五高一学生的“已知”多以直线助跑腾空后身体沿垂直轴的旋转体验为主,但仅仅有沿垂直轴的旋转体验是不够的。对背越式跳高腾空技术的力学分析可以发现:杆前阶段,身体沿垂直轴旋转是由于起跳产生的,是由弧线助跑、起跳脚外撇,摆动腿的屈膝内扣上提和手臂的带动作用形成的,而不是在进入腾空后,人体主动旋转产生的,所以是自然转向。但旋转的程度(如背对横杆)是主动行为,是通过肌内力使手臂和摆动腿以大小相等的动量矩绕垂直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来控制转动,维持身体姿态的平衡。所以旋转之后为了达到背对横杆的目的而采用的制动以及维持身体姿态平衡是杆前技术的核心内容。而旋转与制动是相对应的,所以采用高跳转体这个教材来教,通过身体的旋转来教给学生制动的方法、技术。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①理解腾空的基本概念,知道腾空时四肢运动轨迹对身体平衡的影响。

②体验多种腾空的身体姿态;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杆前技术和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安全地进行运动。

③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与不同伙伴交往的感受,享受运动成功的乐趣。

重点:腾空后身体沿垂直轴旋转、制动的方法

难点: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

3.背越式跳高杆前技术的任务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腾空技术的杆前技术,尝试构建了以约束为基础的“杆前技术”任务分析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助跑、起跳脚、腾空高度、旋转度数、身体控制等是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4.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学生的已知经验是直线助跑腾空后身体沿垂直轴的旋转体验,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到背越式跳高杆前技术的掌握,共设置了四个运动场面,即:单脚起跳空中旋转、三步助跑单脚起跳(起跳脚外撇)空中旋转、弧线助跑单脚起跳(起跳脚外撇)空中旋转、弧线助跑单脚起跳空中旋转后手背触标志物。每一个运动场面都附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目标,通过运动场面目标的逐步实现而实现课时目标的达成(表2)。

5.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效果的探讨

过程性评价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融合的成功在于每一个运动场面的学习中,学生都将面临三个问题: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才能填补差距(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这样的学习是清晰明了的,学生已然成为课堂教学和过程性评价的中心,因为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监控着自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是成功的。

三、结语

未来的体育课程将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3]。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核心目的,为了保障评价与教学的有效性,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必须融合。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在厘清了运动学习、运动场面、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后,依托运动场面,基本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达到了优化学生学习的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Biggs,J.&Telfer,R.The Process of Learning(2nd edition)[M].Australia:Prentice-Hall,1987.

篇8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项目化课程的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项目和组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如今,在项目化课程标准的制定、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以及实施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但在项目化课程的评价方式上往往还沿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终结性评价常常以期末笔试方式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质,这就导致无法满足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多元结构的需求。因此,在项目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构建符合项目化课程教学规律的的评价模式,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是高职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模式简介

根据项目化课程的特点,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模式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过程性课程考核

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评价目标和过程性的考核方式。

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评价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就是要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实现该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和实践。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为载体,学生学习是在完成各个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积累以及掌握技能。针对学生的具体项目和任务,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评价目标,更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力提高过程以及学习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设计过程性的考核方式 以往的评价常常采用期末笔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忽略整个学习过程的现象。因此,采用过程性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各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二)多元化课程考核

多元化考核主要包括多样化考核内容和多元化考核主体。

多样化考核内容 根据项目实践过程,将各个任务考核评价量化。这就要求在评价前先制定详细周密的评价指标。考核不再是以往的卷面考评形式,而是对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学习态度、贡献度、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任务完成后的成果汇报等进行全方位的能力考核。这样,学生能更加重视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责任心的培养。

多元化的考核主体 以往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这样的评价容易片面,而且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较难发现学生的合作情况以及他们参与项目的深度。因此,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更加具有说服力。

项目化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模式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将项目进行任务分解,确定具体的任务。再次就是制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时要根据该任务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来确定评价重点,对评价标准的表述一定要简练、细致、明确。为了避免评价的片面性,体现多元化的考核主体,评价标准又分为教师评价标准、学生自评评价标准和项目组学生互评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化课程的特点,对于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评价指标主要侧重于任务的完成情况、参与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而项目组成员互评的评价指标主要侧重于学生在项目中的贡献度、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模式在项目化课程中的实施

下面以“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对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模式下考核内容的设计、考核主体的选取、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考核过程进行探讨。

(一)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项目与任务,对每个任务进行评价目标的细化,方便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的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全面了解医院信息标准化的现状和意义,掌握医院业务流程和医院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掌握医院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能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保密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协调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将来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以“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中医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项目为例,其教学项目和任务以及对应的评价目标如表1所示。

(二)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评价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医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项目为例,对于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其评价的重点在于项目完成情况、参与情况以及学习态度。对应的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对于小组内互评的评价标准则侧重于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因为在小组合作中,合作伙伴最了解该学生对项目的实际贡献度、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如下页表3所示。

在实施评价时,每个评价指标都会有五个级别供选择,分别为“好”、“较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对应的分数分别为10分、8分、6分、4分和2分。每个项目的综合评价成绩的计算方式如下:

综合评价成绩=教师评价×评价权重+学生自评×评价权重+学生互评×评价权重

其中,评价权重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需要自主确定,三个评价权重之和为100%。学生的期末总评由每个项目的综合评价成绩乘以每个项目所占课程的权重累加而得。

(三)实施评价

由于高职教学中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实施项目化课程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若采用传统的纸质评价形式,需要消耗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基于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发了一个项目化课程过程性多元化评价系统来真正实现过程 性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利用该平台,教师和学生只需按照图2的评价流程进行,就能让评价过程有序进行。

实践效果

为调查该评价模式的实施效果,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实施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学生和教师,调查内容主要是与高职课程考核相关的问题。共发放教师问卷20份,学生问卷100份。回收有效教师问卷19份,回收率为95%;回收有效学生问卷92份,回收率为92%。其中89.5%的教师认为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模式适合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评价,84.2%的教师认为采用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多元化评价系统有助于项目化课程评价的实施。95.7%的学生认为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评价应采用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模式,92.4%的学生认为采用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多元化评价系统进行评价更能体现评价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从以上数据可见,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模式在项目化课程评价中的应用是有效和可行的。

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评价模式,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模式的应用促进了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系统使评价更为过程化、公开化,由此也保证了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有效实施,使教学评价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53-54.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49.

[3]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47-148.

[4]多淑杰.试析过程性评价与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53-154.

[5]白宏洁,杨蕊.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和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0(4):46-47.

篇9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综合性实验;问卷调查法;效果评价

1.背景

计算机仿真技术中的一些理论和公式建立在实验、观察、推理和假设的基础上,其正确性须由实验来验证。计算机仿真技术实验是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用理论来解释、分析实验结果,又以实验结果来证明理论,互相印证,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学会使用实验设备,掌握实验测试技能的目的。

综合性实验作为课程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性实验,学生可初步掌握仿真工程软件,应用仿真技术知识解释、分析仿真实验中所发生的系统参数和仿真效果规律,提高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应用工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性实验的内涵与评价机制设计

2.1综合性实验的内涵要素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01号)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各实验室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减少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或相关课程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在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针对电子专业新教学大纲修订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实验教学需要,根据系统仿真基本方法,我们设计了面向工程实践的实际电子控制系统指标和要求,要求学生采用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方法和工程性仿真软件,分析仿真实验的系统性能及设计。为实现上述目标,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性实验应包括以下要素。

(1)综合性实验需要面向专业背景,内容应贯穿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知识点,且各知识点应有必然联系;

(2)综合性实验须由多项仿真过程任务组成,需要一定的任务实施程序;

(3)综合性实验最终易于形成某种结论、方案或物化结果,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仿真能力。

基于上述要素设计完成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性实验,突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特色和知识结构特点;整合了学科中计算机仿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仿真工程软件应用、系统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核心知识点。学生通过分析完整的典型电子电路系统的仿真性能设计过程,有效提高仿真实践能力。

2.2综合性实验效果评价调查表设计

为了准确掌握学生对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认知情况,针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知识背景”“实验内容有机整合学生的理论课程内容”和“锻炼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仿真技能”等3方面的综合性实验内涵要素要求,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性实验项目内容建设调整情况调查表》,通过向授课学生发出该调查表,收集学生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性实验的意见和建议,完成综合性实验效果评价。设计的调查表如图1所示。

该调查表共有10个必答单选题和1个选答论述题组成,题目分为以下5类。

(1)题目2-4针对综合性实验内容是否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知识背景。

(2)题目5和题目8针对综合性实验内容是否有机整合学生的理论课程内容。

(3)题目6-7针对综合性实验内容是否锻炼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仿真技能。

(4)题目1、9-10分别调查学生对实验情况总体满意度、实验学时安排合适度和实验考核形式接受度等。

(5)选答论述题“其他(主要包括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收获、心得体会以及意见与建议等)”主要用于学生对该实验课程的综合认知情况的进一步展示。

调查表全面反映了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开设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各项要求,注重体现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等3方面的特点。

3.综合性实验效果调查数据与效果评价分析

3.1调查数据汇总

我们对2010级电子1-3班同学发放调查表86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对反馈内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学生选项调查数据见表1。

3.2实验项目的“专业性”程度

对于实验的“专业性”程度,在被调查并反馈个人认知情况结果的48名学生中,体现为“较好及以上”水平的数据如图2所示。

从图2可得出87%的学生认为实验内容及要求的整体安排合理性(题目3)为很好或较好;73%的学生认为实验内容3项中至少有1项最适合本专业的知识运用(题目4),其中17%的学生认为所有内容都符合;71%的学生认为实验内容同所学专业背景整体结合(题目2)很好或较好。

因而,综合性实验在提升实验项目“专业性”方面达到了预期目的,但还有上升空间。我们后期应深入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细分专业应用方向,进一步提升“结合学生的所在专业知识背景”的实验项目“专业性”程度。

3.3提升实验项目的“综合性”程度

对于实验的“综合性”程度,认为“较好及以上”水平的数据如图3所示。

从图3可得出,81%的同学认为实验内容对所学知识点间的综合运用程度达到很好或较好(题目5),有63%的同学认为实验内容对知识储备的要求很高或较高(题目8)。

实验项目内容综合了电子专业的模拟电子知识、电路系统仿真、计算机仿真、Matlab软件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基本满足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知识培养需求和综合性实验项目设置要求。63%的学生认为实验对知识储备要求很高或较高,这说明目前很多学生不太适应实验项目要求中的“知识综合”,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进一步细分专业应用方向,在“综合性”和学生综合知识基础“现实性”中进行平衡,以期进一步提升“实验内容有机整合学生的理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程度。

3.4提升实验项目的“实践性”程度

对于实验的“实践性”程度,学生认为“较好及以上”水平的数据如图4所示。

从图4可得出,81%的学生认为实验内容能很好或较好地培养系统仿真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6),77%的学生认为实验内容能很好或较好地培养仿真实践技能(题目7)。

因而,综合性实验在提升实验项目“实践性”程度达到了预期目的。实验项目内容突出了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仿真软件技术进行实践分析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实际工程系统的仿真应用时效性,基本满足电子专业学生的计算机仿真实践性工程需求和综合性实验项目设置要求。针对仍有19%和23%的学生对综合性实验对“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效果不太满意,我们后期应对实验内容进行深入优化,突出对仿真模型建立分析办法、计算机仿真编程方法的实践,进一步提升“锻炼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仿真技能”的“实践性”程度。

3.5实验项目“常规性”内容反馈

对于实验的“常规性”,学生反馈数据如图5所示。

从图5可得出,对于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内容及要求的设计(题目1)、学时安排(题目9)、考核形式(题目10)等实验项目常规性设置内容,学生大都较为满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87%的学生认为实验内容的考核形式不适宜采用“考试”的形式,其中,47%的学生认可“报告”形式,40%的学生认可“讨论”形式。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同学间、师生问的自由探索、讨论分析,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所以,实验的过程远比实验的结果重要。我们需要在以后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述实验过程的技能和能力。

篇10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大都以定量评价为主,即不管是对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对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亦或是所获奖项等科研成果,都统一制定了一定的分值衡量标准,将难以衡量分量和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行分值的量化,将科研成果换算为具体、确切的分值以实现对其的直观评价。具体地说,在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按照主持科研项目的等级、数量,出版学术著作的、部数、字数,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等级,折算成具体、确切的分值,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对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评价,是将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上的论文,每篇计8分,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每篇计4分,发表在普通刊物上的论文,每篇计1分。这样一来,将难以衡量和评价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有效的量化,能够很好地把握和进行有效评价,看上去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但事实上,这种评价体系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不同学科的科研应遵循不同的科研规律,人文社科不能完全用自然学科的量化指标来做硬性要求[4]。这种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评价是形式化、简单化的“一刀切”模式。显然,这种“一刀切”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激励机制。

2创新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

2.1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如前所述,由于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科研基础均较为薄弱,存在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因此,对其的科研管理不够重视,呈现出松散、疏忽、轻视的状况,进而表现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设立名额较少、经费投入不足。要彻底解决目前理工类院校中人文社科类科研工作的发展困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和教育主管机构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尊重人文科学科研规律[5],更新科研管理观念,转变对于人文社科类项目的传统管理理念,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树立严格、规范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效果,加强对其的管理。具体地说,理工科院校的科研部门应改变以往对于科研重心的定位呈现出“一边倒”的取向,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既十分重视理工科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工作,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相关工作也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支持。2.2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要实现对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创新,应从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首先,应该从管理理念上进行彻底的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管理思想上给予人文社科类科研以足够的重视,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强化服务理念和意识。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从各方面给予人文社科青年教师以综合的科研管理服务,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取得科研进步。其次,建立和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是人文社科研究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6]。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科研特征的科研管理体制,规范其科研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素质,优化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管理规范和管理过程,实现对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再次,可以尝试开掘新的管理体制,例如,改变目前科研管理工作过于集中的状况,充分调动院系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使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责任,较好地发挥其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2.3建立科学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人文学科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体系、机制,要充分尊重人文学科科研生产的规律、充分尊重学科个性和研究个性[7]。事实上,人文社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理工科有着截然不同的科研特点,即人文社科的研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其科研成果及其价值的转化也不可能像理工科的科研成果那样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而有效地得以获取和显现,它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科研效果,也不能在短期内立刻投入到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而获得巨大的产出,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评价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时候,就不能按照评价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它,而是要摒弃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种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要摒弃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科研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改变“短平快”的评价心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将单纯重视科研短期目标向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视经济价值向重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数量向重数量与重质量相结合转变、将单纯定量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转变的评价理念。

3提高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举措

3.1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力度由于受到学校总体、长远建设定位和传统学科发展情况的限制,以及有限的资金制约,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各方面条件都是无法与理工类项目相提并论的。针对这一状况,应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增加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比重和经费数量,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申报提供有力条件。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的学科优势,重视其潜在学术价值和长远社会意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和长处。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这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管理办法》、《西安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管理办法》等,都从制度上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科研项目的管理一般是具有阶段性的,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也不例外。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而言,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进行严格而有序的管理工作,这是项目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的必要保障。

3.2转变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体制理工类院校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一般是由科技处完成的,但其下并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具体机构,这样一来,“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势必存在问题。因此,可以尝试设置负责组织、管理、研究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专门机构,如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处已经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实现了对科研项目分门别类的管理,这在本质上尊重和强调了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特点,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工作是有别于理工类科研管理工作的。此外,在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传统之下,理工类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往往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对校内所有院系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以来,就存在管理层面较大、头绪纷繁复杂、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扩大院系的科研管理权限,让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的责任,充分而有效地调动院系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8]。

3.3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依靠量化的办法对其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必定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只有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价,才能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定量评价之前已经有所提及,它是各高校惯常使用的一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包括公开评议和匿名评议[9],即邀请一些同行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公开或匿名地评价。定性评价方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特点,打破了单一的、较适合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的定量评价方法,提供了除去一些刚性衡量标准之外的、较为主观的评价方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质上是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只有采用这种主客观互补的评价方法,能有可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还有许多不同于理工类科研评价方法的、较适合人文社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例如,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在短期内显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查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效用。再如,应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产生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样显性的经济收益,它的成果所产生的价值往往是隐性的、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因此,不能单一地用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去评价和衡量其成果的大小和价值的高低,而是应该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它所产生的隐性而深远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