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的基本使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的基本使命

篇1

关键词: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三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61-01

1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最主要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它以人们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价值为基础。根据国内外人们关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人们的生命伦理实践,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影响较大的还是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和丘卓斯提出的“四原则”说,即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1)尊重自主原则。

尊重自主原则表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自主的尊重,其中包涵知情同意原则、隐私权等内容。自主原则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力,认为施以他们的任何措施和行为,都应作真实全面的说明,由他们自主作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原则上必须尊重。尊重原则指尊重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对于大多数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自由他们自己行使,当然也承认了该个体拥有了基于个人的价值信念而作出自己的选择,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权力。对于缺乏自主能力的人,如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其自受监护人的保护,但监护人也要对患者负责地采取自己的行为选择。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权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配合各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不伤害原则。

什么是伤害?在生物医学中,伤害主要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不伤害的义务包括有意伤害和伤害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可能发生的伤害,伤害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实际发生的伤害。不伤害原则主要内容是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种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伤害。物质上的伤害比如其他患者身体的疼痛、功能的损伤以及其他患者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重病人的健康、关切病人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和避免各种因为不必要所带来的风险,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采取“两权相重取其轻”的原则。同时也要防止患者给其他人所带来的任何伤害,在医疗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自身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3)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比伤害原则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不仅要求预防和避免伤害,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帮助患者增进自身的合法利益。有利原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道德义务,是一种帮助他人以促进他人利益的义务。有利原则分为积极有利原则和效用原则。积极有利原则要求对患者确实有利,包括阻止、去除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生命伦理学不仅要求从病人的生命角度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而且要考虑生命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要求把患者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既要利于患者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不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4)公正原则。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生命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医疗保健资源的公正分配,要求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不能因为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性别、民族、职业、地位、信仰、党派、肤色、血缘和国籍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要,这时候在利用医疗资源方面就可能会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患者使用资源越多,必然影响到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广泛的涉及到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分配医疗资源应遵循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具体就是要求医疗资源的分配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2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有着一致性。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人类进步的前提。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三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同时也是深入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参考标准。

(1) 尊重自主原则与“三生教育”。

尊重自主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利。人无论就肉体生命的求生意志还是心灵上的情感依恋、理智领悟而言,都深深地执着于生命、执着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命的权利,轻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单个人的发展,更强调个体生命和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整体发展。理解生命的本质,把握生活的规律,挖掘生存的本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力,不干涉他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 不伤害原则与“三生教育”。

不伤害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对他人生命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求生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欲也是自爱在自己生命方面的表现,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是对生命自我的爱。因此。在现今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者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同时要减少和制止对他人生活的干涉和阻碍他人生存发展道路的行为。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严重的干扰了别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我们既倡导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他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为手段来博得自己的发展,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和制止的。

(3) 公正原则与“三生教育”。

公正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充分认识 到生命公平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能够真正实现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价值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的发展机会平等。“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帮助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生存观。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的个体生命权利、生命价值和发展机会都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不能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实现。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基于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生命个体权利的尊重以及个体生命发展机会的均等,这也是人的发展程度和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时也是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沈铭贤.生命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

篇2

守门人是行业或职业的精英,他们不只是本学科的业务带头人,而且还应当是职业内变化的主导者。这个精英层的形成受到政治、声望和职位任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在特定的决策机制中才能起作用。走进今天的大学,要寻找“专家”和“学生”都非常容易,但要知道“守门人”在哪里,那就难了。

早在2400多年前,苏格拉底在世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大学,却已经有了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人,也已经有了教育向钱看、教书不育人的问题。那时候有一种传授演说术和辩论术的“智者”,他们把知识仅仅当作谋取个人前程的手段,传授给愿意出钱交换这种知识的学生。至于学生们以后把知识派做什么用途,则完全不干这些老师的事。

他们当中有一位叫高尔吉亚(Gorgias)的说,学习摔跤的毕业以后是参加体育竞赛,还是殴打父母朋友,那不关老师的事。教修辞就像教摔跤,老师只管教技艺,顶多也只能希望学生们以后好自为之。苏格拉底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认为人的灵魂、美德和正义比功利性知识更重要。要是放到今天,高尔吉亚也许可以当一名合格的教授或博导,但却不是一名合格的大学守门人。

大学的守门人应当是那些一刻不放弃“教书育人”使命感的人们。职业使命是从业者责任心、荣誉感和道德义务的基础。如果说医疗职业的基本使命是救死扶伤,法律职业的基本使命是维持正义,那么教育职业的基本使命就是“育人”。这里的“人”就是有正义感和荣誉感的公民。“育人”的目标也就是培育有公民责任心和公民参与能力的新人。如果学校成为一个以金钱交换一己求职资格或技能的地方,就会失去道德公民教育的总体方向。

大学以怎样的速度产业化,它就以怎样的速度将自己平庸化。功利、平庸、没有精神理想的国民就是从这样的大学里走出来的。如今,个别女大学生进入“特种”服务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种“接受市场规律”的现象,已经足以叫人感觉到大学教育的道德危机。

韩剧里有一句常说的话,“跳蚤也有脸”。“有脸”就是有荣誉感,知道什么是羞耻。跳蚤也有脸,何况是作为全社会精神家园的大学?大学的守门人就是那些最顾惜大学脸面的人。他们越是坚持,大学才越能保持它的荣誉。坚持大学的职业荣誉不是要反对大学与市场发生关系,而是要反对把大学变成市场,因为除了传授在劳动市场上“有用”的知识,大学还应当是一个学习善与正义的地方。后面这一种学习已经被忽略很久。但是,只要还没有到无望实现的地步,坚持就还不算太晚。

篇3

为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阶段性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根据X党委部署要求,今天,由X同志为我们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课。

参加今天党课的有:X同志和X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下面,请X同志为我们上党课,大家欢迎。

刚才,X同志给我们上了一堂十分生动、十分有教育意义的党课。党课深刻阐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并就如何做到担当、奉献、作为,给我们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辅导,也是一次思想动员和工作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针对下一步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X同志的讲话精神,将守初心、践使命、善奉献、勇担当、敢作为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助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篇4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善致善”的实践活动。它以善的行为、善的内容来锻造善的心灵、实现善的目的,为善之行、趋善之的是其根本特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在于学生的发展,因而在当前,推动人道教学、追求教学公正、实现学生创造性生活、促进学生幸福就是教学活动的根本道德目的、根本的“目的善”。我们很难想象,教学能够通过恶的手段来达致善的目的,或者说教学手段恶劣、教学结果却优良。我们坚决不相信,魔鬼训练、体罚心罚、摧残虐待、知识剥夺,等等,可以换来学生幸福;我们也坚决不相信,现成的、规训的工具性生活可以养成学生高贵的德性;我们更坚决不相信,通过充斥着不公正与种种歧视、对学生实行“兽道”管理与自由剥夺的教学,最终却能实现学生的创造性生活……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上述种种手段真的能最终换来所谓的学生幸福,那么我们宁可不要那种幸福。

由上看来,实现学生幸福这一善的目的,必须采用善的手段。正因如此,有论者强调提出,“纯粹的教学不但以追求生活幸福为终极目的,还讲求‘以善致善’的方式获得这种目的,不会以压抑、扭曲、规避当下的师生生活为代价换取未来的幸福”[1]。然而可悲的是,在我们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恶行却屡见不鲜,比如,目前种种教学暴力、体罚心罚、感情冷漠、师爱淡薄、师德沦丧等恶劣行为,不断见诸媒体,社会公议不绝于耳。试问,这样的教学手段,何以创造学生的德性生活,又何以实现学生的最终幸福?

因此在当前,在强调教学的“目的善”的同时,强调教学的“手段善”,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迫切课题。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种种的“手段善”――包括善的教学内容、善的教学行为、以及其他达致教学目的善的所有教学条件,它们当然都很重要,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手段善,则无可辩驳地是教师本身。因此,下文将教师、教师德性作为一种手段善提出来重点讨论。

二、教师德性是具有重要实践影响的手段善

那么,为什么说教师、教师德性是最为关键的手段善呢?我们知道,一切手段,归根结底都要通过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来发挥作用。显然,在教学中,有教师与学生这样两类人,两类道德行为的主体。尽管他们都发挥着重要的道德主体性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教学过程指导者、教学生活引路人的教师,在其中却发挥着更大的、更为关键的作用。这是因为,较之于教师来说,学生总是相对“无知”、相对“无德”的。学生知识的增长、智慧的生成与道德的完善,都需要具有相对较高知识、智慧与道德水准的教师,通过有道德的教学来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教师是教师、学生却只能是学生的基本道理。我们总是强调,性格要靠性格来塑造,道德要由道德来完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手段善的教师,在学生发展的目的善中意义重大。

不仅如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其他种种手段善,如善的内容、善的行为、公正人道等善的教学原则,离开了教师这一主体,也都成了无本之木,无从发挥其作为手段善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教学目的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跟教师的道德水平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道德;教师具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平,也就决定了教学道德能达到什么样的实践境界。正因如此,国内教育伦理学研究专家王本陆教授认为,“教育的善恶,和教师有内在的联系。好的教师能弘扬教育善,坏的教师则可能导致教育恶”[2]。

更进一步说,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德性不仅不能“缺席”,而且必须是首先“在位”的。“正是在教育关系的意义上,教师才会反思性地而非毫无思想地、教条地或者偏执地和孩子们交往。而且,教师作为教育者(pedagogue)决定其养育兴趣的出发点是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感兴趣。换句话说,教学不仅仅受效率原则支配,而且还有特殊的规范、伦理或爱的考虑。简单地说,教师是用全身心来教学的,在和孩子们永远变化的交往情境中,教师必须从情感上知道做什么合适,无论把他们看做集体,还是看成独立的个体”,“确切地说,优秀教师学者向孩子们展示的教育智慧取决于内化的价值、身体化的品质、关切的习惯,这些构成了教学的德行”。[3]无疑,教师与学生同处于教学这个“场域”之中,但教师是必须提前“在位”的。他需要激发学生创造,全情投入过程,展示教学智慧,进行教学反思。如此这些,构成了教师的道德综合素养,或者说教师的教育伦理素养。可见,教师德性作为教学手段善,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影响,在教学道德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意义重大,由此,它也就上升成了教学优良道德实践的重要机制。

总之,“就教师而言,应该说,教学道德的提升与教师的业务知识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教学的平等、人道、自由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教学的道德是很难臻于完善的”[4]。

三、发挥教师德性的实践影响力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具备何种德性品质?这些德性品质又如何在教学优良道德的实现过程中发挥“以善致善”的作用呢?据现有研究资料来看,人们在教师德性方面已展开了丰富的探讨,目前也提出了观点各异、丰富多样的主张。笔者尝试提几条具有共性的教师德性来作些粗略讨论。

一是教学使命感。教学使命感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区的教师都首先必须具备的德性品质。没有教学使命感的教师,当然不可能实现教学的使命。一个对教学事业麻木不仁、毫无使命感的人,根本就不配做教师,更不要奢谈什么其他教师德性。中国儒家传统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教师提出,作为儒家君子、天地大丈夫,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足见其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厚重的历史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体现在教学上,至少应有三点。其一,要有教书立人的使命感。教师要把教学当做一种教书育人的德性事业来看待,而不是当做自己养家糊口的一个职业来敷衍。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德性是一种“事业道德”,而不是“职业道德”。惟其如此,教师才会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生活幸福。其二,要有传承文明的使命感。教师要把教学视作为一个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延续过程,它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惟其如此,教师才会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目标上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的关系、教学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方式方法上授受与建构的关系等,实现人类文明的存续、发展与创新。其三,要有分享文化的使命感。在有教学使命感的教师眼里,教学是一个人们通过公平竞争机会实现社会阶层流动、身份再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文化独享与知识垄断、促进文化分享的过程。惟其如此,教师才会努力打破学生阶层、群体、资质、文化与心理差异等方面的束缚,消除歧见,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以促进所有学生公平发展为己任。

二是教学良知。教学良知也叫教学良心,它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德性品质之一。康德对良知问题曾有很好的论述:良知是“任何人作为道德存在物生来就具有的”“是所有的自由行为的内在法官”“是人(在他心中的各种念头互相控辩以前)内心的一种审判意识”,“良知必须被看做这样一种主体原则:在上帝面前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只有具有教学良知,也即这种内在的审判意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特殊道德责任感,教师面对学生时才会“把人当人看、使人成为人”,将此原则完整地贯彻到自身教学实践中去,才会努力消除“神道”“霸道”与“兽道”,贯彻教学的“人道”,才会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赋予学生创造性自由。不仅如此,理学大师王阳明提出,良知作为一种德性,它既与自我存在融合为一,又构成了主体行为的动力因――从知善到行善的转换。它既体现为主体对自我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为对行为外在强制的扬弃。[6]因此,一位具有教学良知的教师,就会自觉地化德性为德行,去履行自己的道德承诺,实践教学的道德理想与伦理使命。作家三毛说得好:“教师不是飞蛾扑火的浪漫烈士,教师是骨子里有良知的生意人”(三毛:《送你一匹马》)。笔者的理解是,一个有德性的教师骨子里是富有教学良知的,他必定是以自身德性与德行去唤醒学生良知、营造学生幸福的“经营者”。这种良知,是深入骨髓的良知,是明明知道生意要赔本却依然扛着做下去的良知。因为这种良知,教师注定要成为单单生意都亏本的“烈士”。这,也许就是教师教学良知的生动写照。

三是教学责任伦理。责任伦理是传统德性论与现代权利论、义务论、目的论等融合重构的结果。它作为一种与当代教师所面临的特定价值处境相适应的道德立场,在当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迫切。教师究竟应该具备何种责任伦理?目前,论者从不同方面对此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比如有人提及价值启蒙、敬畏生命、政治责任、育人责任、道德责任,等等。角度不同,主张自然也就各异。从学生幸福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教师最基本的责任伦理,就是应该基于学生幸福,学生幸福目的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责任伦理的最基本考量。具体表现在于,其一,要对学生生理幸福承担责任。即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有保障他们安全与生命不受侵害的义务。从这个角度看,汶川地震中“范跑跑”作为教师抢先逃离危险,就不符合生存秩序与教学责任伦理。其二,要对学生心理幸福承担责任。即教师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责任,引导学生增进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健康的知情意行。如果教师在此方面缺位,那就会造成责任伦理的缺失,教师的角色也就变得黯淡无光。其三,要对学生伦理幸福承担责任。即教师要赋予与保障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自由,为学生在创造性的德性生活中走向具有多种发展可能的“可能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项“以善致善”的道德实践活动,而教师德性作为至关重要的手段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着重要的道德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发挥诸如教学使命感、教学良知、教学责任伦理等在内的教师德性的综合影响力,才能真正达致教学的道德目的,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与幸福。

[1]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教学道德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本陆.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190.

[3]马克斯•范梅南.教育敏感性和教师行动中的实践性知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

[4]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1.

[5]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要素》序言[A].郑保华.康德文集[C].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366、377~378.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生需求;关系;热点

[作者简介]文士博,河北工程大学高级政工师,研究生,河北邯郸056038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3-0194-03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党的十七大将教育列为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民生问题发展变化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将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接受高等教育,塑造自身综合素质,作为在社会中谋求更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民生需求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满足民生需求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承载的责任与使命越来越重要。

一、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等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服务,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发展寄予很多期望和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

(一)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供求关系。这是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最基本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高等教育和人民群众需求是一种市场供求关系。高等教育供给情况决定人民群众享有的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而需求数量和层次指引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也因此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它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民生需求为基点,民生需求状况依赖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二)高等教育资源与人民需求中的矛盾冲突关系。世界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在矛盾中生存。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之间总是存在供给的矛盾。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在满足民生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多滞后因素,如由于供应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而使得高等教育在满足群众需求中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有许多群众反应强烈,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高等教育与人民需求共促发展关系。高等教育发展可以不断改善民生需求,民生需求的提高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都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高而共同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都基于投资风险而作出理性的相互回应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以满足民生需求为根本,但高等教育要依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作出理性的规划和发展步骤。作为公民也应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科学、理性地看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相互关系,才使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群众需求变化中产生了不相协调的矛盾,从而产生、出现了在人民群众现实需求中备受关注的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满足人民需求中责任重大,肩负重大使命。

二、当前,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承载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在群众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备受群众普遍关注、利益相关、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当前较为突出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成本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特殊群体学生救助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确立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在满足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所在。

(一)始终坚持教育公平的责任。权益、机会均等是公民的基本权益,教育权益公平是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在高等教育资源仍为稀缺资源的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还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维护高等教育权益公平的责任尤为重大。国家应当从机制、制度等多方面人手,促进公民高等教育权益的公平、公正。

(二)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环境的责任。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办学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图书设备匮乏、管理相对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现象已经在社会中凸显。这赋予高等教育要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要在质量和水平上下大功夫。

(三)降低群众经济投入的责任。当前,群众普遍感到接受高等教育成本较高,很多家庭子女就读大学的消费成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所以,减少老百姓在高等教育上的消费投入,是较为迫切的民生问题。所以,国家应该通过发展经济,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人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国家要通过高校投资体制改革,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同时辅以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降低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压力,从体制上解决高校的办学经费和发展需要问题。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牵动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事。国家应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才需求结构,不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引导与指导等方面,以引导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发展。

三、采取应对策略,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在满足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等教育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从多方面出发,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积极协调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高等教育发展与满足民生需求方面关系。应当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要求,以人民需求为目标;建立机制,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促进高校规模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规模与内涵发展的协调;要加强高校办学行为监管,提高办学质量,加大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力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

篇6

按照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安排,指导七组按照相关要求认真落实,严格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指导七组由组长、副组长及组员4人组成,检查指导八家单位。自九月份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始起,指导组参加八家单位的主题教育启动大会,参加两个街道的读书班开班仪式和结课仪式。按照区委主题教育办公室的部署安排,会前,审核八家单位主题教育启动会的发言材料、每日督促检查学习研讨材料上报情况等。通过检查指导,八家单位情况不一:多数单位按规定动作完成任务,少数单位具有亮点,个别单位问题较多。

二、检查指导的八家单位存在的问题及亮点

(一)存在用力不均的问题。八家单位都在存在开展主题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开展跟进不紧,推动方法不灵活,缺乏创新和吸引力,需进一步提升整体把握水平,做到平均用力、见识见效。

(二)工作成效与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学习教育还停留在“读”的层面,学习还不够深入系统,没有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学思践悟程度、成果转化的程度还不够。学用结合不紧密,存在学用脱节现象。

(三)检视问题存在重客观、轻主观问题。为了学习而学习,对照初心和使命审视查摆自身的问题不够到位。

(三)亮点工作:

(1)二界沟街道的亮点一是对主题教育进行报道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宣传报道,及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下一步安排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甚至出现了以下误区:

1. 个人至上。以个人主义、小团体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原则,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与集体之上。

2. 金钱至上。崇尚拜金主义,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有些大学生甚至唯利是图,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择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

3. 享乐至上。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懒散怠慢,只知道吃喝玩乐,互相攀比,花钱大手大脚,追求高档次消费只求超前享受,不安心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 功利至上。这些大学生做事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为人处世以是否能给个人带来利益好处为出发点,目的不纯,忽视人的社会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是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走出高校后,他们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代大学生中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基本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学生向来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是各个时期历史使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们需要以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价值观,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必然。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

(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在我国现阶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身心和谐的社会建设者。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对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得以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作者简介]彭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后勤处于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98―02

后勤工作,一直是我国高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相对单纯的一项工作。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它变得更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后勤改革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从全国的情况看,由于各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不同,高校后勤呈现出以下组织形态:完全市场化形态、传统形态和混合形态。多元化的运行模式,促使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各具特色,众说纷纭。因此,如何更加理性、深入地探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从本质上认清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必须考虑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所谓基础性问题,是指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前提性、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离开了对这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探讨或者对它们的认识偏颇,都可能导致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迷失方向、丧失特性或缺乏竞争力。

第一,探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必须始终以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高校后勤,是因为高等学校的存在而存在。因此,离开了高等教育这个基本点,高校后勤也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和价值。所谓坚持高等教育这个基本点,就意味着高校后勤必须以保障、推动或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价值的实现为根本目标。对于高等教育的功能,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已经形成了根本的共识,即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就具体情况而言,各个高校或是同一高校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上述各项功能的承担和体现上,又各有所侧重、有所专长或有所优势。因此,各个高校的后勤组织,就必须根据所在学校所处的具体办学阶段和办学定位,来准确界定自身的使命。

就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而言,每项职能对高校后勤的要求也各有特点。对于人才培养而言,要求高校后勤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更加注重如何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以形成学校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因此,后勤的重点是提供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适当服务,而不一定是优质的服务。因为优质的服务,可能不利于人才培养。比如,早几年部分高校在公寓服务中推出的分档次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服务,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导致学生因家庭条件的不同而向多阶层分化。对于科学研究而言,需要高校后勤提供适宜科学研究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和服务环境,轻松的氛围和灵活的管理是其核心。对于社会服务而言,需要高校后勤提供有力的保障,要特别突出与社会运行模式相接轨,因此要更加重视优质服务。正是因为高等学校功能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后勤使命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要求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同样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

第二,探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和面临的特殊环境。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方式既具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又同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别。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为高校提供相应后勤服务的企业或组织,可以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其管理目标的核心。我国高校则必须考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提供资助,在应急状况下确保学校稳定和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校后勤服务,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完全由市场提供,学校可以不考虑后勤服务的问题,而只专注于学校主要职能的完成。依据中国现实,由于国家社会性质、教育理念体系、文化传统渊源和市场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后勤服务要完全由市场提供,既不合适,也不现实。因此,高校的后勤工作,还必须由高校自身借助社会资源来共同完成。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也必须认清这种现实环境。

第三。探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必须借鉴和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在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的努力下,近年来,现代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大量的新理论、新实践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对于高校传统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如重身份轻岗位、重使用轻开发、重贡献轻人文、重体系完备轻外部资源借助、重数量轻质量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论成果可以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二、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几点基本认识

基于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问题的思考,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多年高校后勤工作经验,提出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几点认识,供大家批评指正,以期抛砖引玉。

第一,使命一致性策略。前已述及,高等教育功能决定了高等学校使命,高等学校使命决定了高校后勤使命。因此,任何高校的后勤组织,都必须根据本校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研究和确定本校后勤组织的使命,并将其作为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础。

第二,平稳过渡策略。从人员组成看,各个学校存在着多种身份的后勤员工。有老编制员工,有合同制员工,有人事聘用制员工,有临时聘用制员工等。各学校后勤服务收费方式也不一样,比如有全额收费方式、半福利半收费方式和总体包干方式等。上述任何一种收费方式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学校的震动。如何既尊重历史,又着眼未来,既突出效率,又保障职工和客户合法权益,这是各个学校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否则,后勤改革将使学校陷入新困境,从而影响主体功能发挥。所以,平稳过渡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策略。

第三,自主完成和服务外包相结合策略。学校有些后勤工作,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只能由后勤自身来完成,比如饮食提供等,它事关师生安全。有的后勤工作,比如大楼外墙清洁等,由于其专业性较强,自己完成成本高风险高效果不一定好等因素,则可以选择服务外包。后勤可以根据基本使命,确定哪些业务必须自主完成,哪些可以外包,既适当降低运行成本,又提高服务效率。

第四,身份和岗位并重策略。目前很多学校都推行岗位管理,并以此进行薪酬和人员管理。其依据是公平用人,同工同酬。但由于学校后勤职工来源多样性,对于老职工,他为革命工作几十年,现在腿脚不灵便了,要将其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工同工同酬,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既注重身份,又注重岗位的管理策略,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这些矛盾,通过数年平稳地解决历史和现实交织的问题。

第五。重在开发策略。每个组织都希望选用熟练技能和高素质的员工,但这十分不现实。因为这样的员工,在市场上永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后勤组织要始终将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开发员工发展潜能和提高员工道德素养,作为重要工作进行安排。

篇9

[关键词] 大学文化;社会观念;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18-02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的特点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追求真理、崇尚道德,推崇学术,既有包容精神,又要有批判精神。大学文化是大学校园内集体思想、行为以及智慧的结晶和升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学文化的特殊使命。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不仅承担着本校传承发展的使命,更应该是坚守文化理想的最后阵地,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浮夸、焦虑乃至迷失的情况下,帮助师生寻找内心,回归本性。总体来看,大学文化至少包含四大使命。

一 承载着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使命

大学文化是大学定位、办学规模以及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浓缩不断充实的精华,是引导一所大学发展前进的总纲领。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信息的膨胀性传播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何在信息化大潮中准确为学校定位,使学校的发展在坚持本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特色,适应新时展的新需求,成为大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大学文化中校风、校训、学风等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大学文化也因此肩负着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使命。

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以其强势的主导文化去引导非主导文化,抵制消极文化,化解多元文化冲突,保证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能够明确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追求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学校的一切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无不受到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制约。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状态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层次。校园外部环境是全体师生员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直接影响着在校人员的生活方式。健康、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是文化的感应。长期浸润在特定的文化之中,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就会受之影响,特定文化就会成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课堂、最好的老师。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对大学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学校精神的积极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而且对于学校了解本身的办学特色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可以在学校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并深刻地融入到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载体中,对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文化一旦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内心,就会转化成个体和群体的内生且可持续的动力,激励师生员工为学校理想目标、为社会、学校和自我核心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而凝聚力量、奋发图进,从而为大学的长期规划、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制度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管理的三种境界为:人盯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是一种能够同时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管理。制度文化得到普遍认同,个体就会以此为参照进行自我约束,同时基于普遍文化认同而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才能得到自觉的遵守。

大学文化建设广泛渗透在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影响和支配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和发展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大W文化是大学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成这样的大学,以什么样的精神来办这样的大学,既是大学办学的基本要旨,也是大学文化特色的本质所在。因此,大学文化承载着引领大学发展前进方向的使命。

二 承载对学校师生文化熏陶的使命

大学文化的使命之一,就是明确一所大学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受到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制约;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可以为学校规划宏伟的未来,引导学校师生为理想努力。大学文化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渗透到每个师生员工身上,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影响效果。一旦文化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学校中的个人思想和行为就会以群体为参照,自觉规范自我的言行;大学的文化一旦渗透到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内心,就会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能够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大学的使命而凝聚力量,在逆境和困难中无所畏惧、奋发图进;整个学校会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一切有条不紊,就不会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才能逐步走向强大。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有利于让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历史,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历史和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用大学精神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激发他们爱校、荣校的意识和精神。

三 承载影响社会观念的使命

大学自创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塑造社会的文化标准的使命,这种标准不是外来的也不是借来的,而是在民族文化的胞胎中孕育的。如何理性批判世俗文化,传播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大使命。大学文化应当成为体现“社会良心”的文化,为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经说过:“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从本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美国的大学应该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传统,而不能从英国、法国或者德国移植过来。”正因为如此,大学能够而且肩负着塑造一个民族和社会文化标准的使命。因为承担了这个艰巨使命,大学以其文化影响酝酿了实现国家目标和人民利益的基础性力量,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建设了知识、思想、信念的基础设施,从而也奠定了一个国家现代崛起的基石。如果说意大利的崛起离不开博罗尼亚的贡献,英国的崛起依赖于剑桥和牛津,法国的崛起不能没有巴黎大学,美国人则是在哈佛大学的基础上形成理想信念的,德国的崛起则不能没有柏林大学。中国文化的崛起也必然要依赖中国的大学。

可以说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其内部大学的功劳,大学文化担负着影响社会观念变迁的积极使命。因此,大学在确立其文化标准时,需要参悟人生与社会的关系,不能与社会脱节;更不能凭借理想来设立一个乌托邦的概念。大学文化的建立需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要开拓创新。大学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紧跟历史并面对社会现实,塑造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崛起的文化标准,是国内大学必须承担的文化使命。

四 承载继承传统、引导时代潮流的使命

学校自古就是传承文化、引领潮流的场所,国内外大学均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大学被认为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也有人则主张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机构”。无论如何,大学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教育等途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其主要能就是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以欧洲为例,中世纪的大学培养了像哥白尼、伽利略、培根这样的学者,正是他们开创了现代科学,引领了欧洲的新文化,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国内大学以北大为例,大学引领文化潮流以五四以来的最为典型。因此,从历史来看,不管西方还是东方,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承文化,开拓创新。大学文化的这种承前启后的特殊性,使高校作为培养高等文化人才的摇篮,必须重视大学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一方面,大学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能够与先贤往圣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关注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使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以保证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但注重传统并不意味着排斥现代先进文化和西方进步思想。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先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闭门造车不可取,因为不能产生先进文化。因此,大学文化的发展在纵向上承旧启新的同时,横向上要海纳百川。大学不仅需要继承传统还必须积极开放,不断创新。正是纷繁多样的世界文化造就了今天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这就需要当今的大学不仅要传承本民族文化,更要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大学开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对话。

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引导时代潮流。大学是青年人聚居的地方,是青年知识分子大有作为的地方,积极努力地推动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努力创新,不仅是一所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所大学服务社会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场所,是科学知识承传与创新的重要源头;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是文化积累、交流、繁荣的重要阵地,理应成为文化选择与优化并形成优秀民族文化气质的前沿动力,大学文化应当承担不断开辟文化的先进性方向并引领文化的发展的责任;作为社会进步的特殊角色,大学是引导和促进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最终是实现人民利益和实现人在某种程度上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傅林.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9.

[2]周远清.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J].高等

教育研究,2008(4).

篇10

【关键词】教育目标;美国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电气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67-02

【Abstract】 At present, UESTC(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s now moving forward to tha goal of making the university , which is well-known at hom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overview of foreig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troduced the professional mission, educational goals and outcomes of some well-known American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en using it as the basis for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Keywords】 Educational Objectives;America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Electrical Engineering

1 国外电气工程类专业发展概述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就目前国际水平而言,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因此, 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高校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外该学科(系)在科研、教学及学术组织形式上与国内电气工程学科有较大不同。了解国外学科状态及教学、科研方向,对调整我们的学科方向、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分析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培养特点,并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的电气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我校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2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的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

2.1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使命

使学生具备本学科和跨学科的基础与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宽厚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本科生培养目标

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

2.掌握强电与弱电、电力电子、硬件与软件、多学科的基础理论。

3.掌握电力电子设备与系统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电气系统的基本能能力。

4. 了解电气系统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与国际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电机与电拖自动控制实验、电机的微机控制技术实验。

2.上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上机。

3.课程设计: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设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机拖动与PLC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供配电课程设计、二维精密伺服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4.实习实训: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气技术实训、电装实习、生产实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2.2 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chool of Engineering,MIT)

使命: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首要使命在于培养学生。发展创新技术、思维及实践并培养能够处理世界复杂问题的创新型领导。

本科生教育目标

1.提高学生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必要的数学工具、基础科学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2.发展学生对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专业理解以便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3.发展学生对社会、工商业、技术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的理解,以便产品设计的程序符合实际需要。

本科生学习结果

1.基础:了解科学与工程的基础, 并能够加以应用。

2.广度:熟悉包括电气工程(EE)和计算机科学(CS)基本要素在内的多种重要的技术领域。

3.深度:运用电气工程领域的V1- 1课程计划、计算机科学领域的V1- 3课程计划、以及这两个领域的V1- 2课程计划的一种或多种专业方向全面的知识。

4领导能力:在EE 和CS 设计和发展所面临的更大的挑战背景下的鉴别能力。

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BSEE) 课程计划的教育目标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确保学生在电路、数字系统、电子设备、电磁以及线性系统等专业领域获得一个宽广的知识基础。

BSEE课程计划的目标

BSEE 课程计划使学生在毕业后为取得以下职业和专业成就做好准备:

1.通过设计、产品开发、研究、生产、咨询测试、销售以及管理等技术性作业来练习电气工程。

2.熟练使用现代化的设计工具。

3.参与和提供由多种专业和文化背景的个体组成的团队的领导。

4.掌握有效的书面和口头沟通技能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

2.3 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chool of Engineering,Stanford University)

使命

本科课程计划的毕业生被要求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和至少一门专业领域的知识。毕业生被要求具有基本的实验、设计和沟通能力以便为研究生阶段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或者为要求掌握电气工程、科学与技术的一门基础知识的初级岗位做好准备。

教育目标

1.技术知识: 提供电电气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必要的计算支撑知识、工程基础、数学和科学。培养计划必须至少包括一个有深度的专门领域, 当前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控制、电子、场与波、通信与信号处理。

2.实验室与设计技能: 培养进行和设计实验方案需要的基本技能,培养简述问题与描述方案的能力, 培养采用先进技术知识和技巧, 规划求解方案的过程的能力。

3.交流技能: 培养组织编撰报告的能力, 用英文进行写作和演讲的能力。

4.为深造打基础: 为后续研究生、或终身成功学习准备足够宽深的知识。

5.为就业作储备: 培养适应很多不同职业岗位的技能和品质, 包括经济头脑、道德规范、领导能力、专业组织能力、安全意识、服务态度、协作精神等。

电气工程本科课程改革趋势

本科新课程主要变化: 在2- 3 年级采用一组由6 门课程组成的核心课程, 为学生在7 个EE 分支学科从事高级学习提供一个基础。通过将必要的链条扁平化, 作为高年级学生, 学生能够从一个更广泛的高级课程中进行选择。

3 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专业教育基本特点比较及分析

从以上学校介绍及分析可以看出:

总体来说,国外的电气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体系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教学内容涵盖面广。

(2)在所分析的几所美国大学里, 在同一学院, 不同学科的低年级学生在同一基础平台上接受相同的教育, 淡化专业方向,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并使其就业途径更加多样化。

(3)各校该学科专业的使命和教育计划都强调厚基础, 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效沟通和交际的能力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年, 重视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国外大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强调抽象方法的应用,这对于学生理解分析方法和建立实际器件和电路的概念都会有帮助。我国的教学内容遵循比较完整的经典理论体系,近年来在更新知识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反映新技术新方法、紧密联系快速发展的电子技术方面仍显得不足。

国外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运行机制与国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国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律性更强,国外高校的学分制体系和学生的高淘汰率,保证了较高标准的教学水平。

故我校可以参考以下建议进行改进

1.关于课程教学方法

实现从单一传授知识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实现从重教轻学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使课程网站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好课件的使用交流。

2.关于课程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各个学校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加强工程实践内容,增加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3.关于教材建设

在广泛吸取国外教材成功经验以及总结我国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实际需要,编写一些更具特色的教材。

由此,只要我们深入学习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并学习国内外名牌高校的优势所在,加强师资建设、对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提高学生实践学习时间,就一定能够培养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工业高等教育简史.编委会. 中国电子工业高等教育简史[M].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3-250

[2] 韩九强, 郑南宁. 国外自动化相关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6:1-5

[3] http:///port al/s it e

[4] http://ps u.edu/

[5] http://web.mi t.edu/

[6] http://cs.st anford. edu/

[7] http://yale.edu/

[8] http://columbi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