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科学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资源 概念 分类
1.引言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和体现,而课程资源是学校开设课程的前提与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体育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条件来支持。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思路。但目前因为我们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欠缺,而且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所以造成一方面体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挖掘出来,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引入实际的各级课程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2.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资源概念辨析
正确的分析源于清晰的概念。由于课程资源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理论界对此下的定义还不统一:顾明远先生在其编著的《教育大词典》中提出了与课程资源相类似的一个概念,即教育资源,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徐继存等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又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范蔚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通过以上对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课程资源是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2)课程资源的属性是一切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等的总和,即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对体育课程资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关文献中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有影响的、较为规范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如: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还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资源。这些概念是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的。依据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3.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课程资源范围是宽泛的、多元的。下图是体育课程资源一种比较典型的分类。
课程资源分类图
3.1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可能成为体育课程来源的知识。如体育理论知识,各种球类的技、战术,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练法,体育经验、体育活动方式与方法,各运动队合作意识、凝聚团队精神,情感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具备的条件,它的特点是作用体育课程却并不是形成体育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国家工作行政人员、体育课程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设施、周围的环境等,都属于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当然,把体育课程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说明方便,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体育课程资源往往包含体育课程的素材,也包含体育课程的条件,比如操场、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3.2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空间来源,可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包括:校内人力资源,比如体育教师、教学班级、学校体育代表队、班级内部和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等。校内体育设施、器材,如: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体操房、体操架、钉鞋、各种球类等。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的价值观、锻炼行为等,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比赛,整个社会中各种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无论是校内体育课程资源还是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的实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校内体育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因此,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应该占据重要地位,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则更多的是起一种辅助作用。
3.3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物质属性,可分为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
物质性资源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物力资源。体育人力资源是指体育课程活动组织所拥有的劳动能量,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体育物力资源包括体育课程教材、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非物质性资源主要指体育从业人员的体育思想资源。如:国家和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的思想,体育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体育思想、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
3.4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显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教材、计算机网络,山、水、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等。作为实实在在的实物物质,体育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便捷手段,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民族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师生关系,等等。与体育课程资源不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们不能构成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4.结语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样性与特色性、价值潜在性与可开发性、功能多元性与可替代性和过程性与生成性等特点。体育课程资源不是机械地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资源。它不仅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而且是产生体育课程目标,形成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大胆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应紧紧围绕着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广泛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2002,8.
[4]李艳萍.体育课程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VOL30,(12).
[6]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VOL27,(2).
[7]赵俊荣.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5,VOL9,(2).
[8]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2,(1).
[9]黄向平,唐远金.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1,(3).
篇2
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行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1.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有些班级人数太多,不同学生的体质以及对不同的运动项目的兴趣存在很大不同,并且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了区别对待,不分基础,不分性别,都按照同一手段、同一要求和同一方法去实施教学,有些同学不能消化教学内容,而有些同学却认为教学内容太浅,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因而,先天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尽管十分勤学苦练,但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渐渐产生害怕情绪,对学习也就慢慢地失去了信心;相反,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他们又感到任务太轻、标准太低,很快就能消化教学任务,久而久之,自满情绪便会产生,这样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学习,是摆在我们体育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分类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身体形态、认知能力、体育基础等各方面都有区别。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采用分类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有利于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和增强体育意识,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及提高教学效率。分类教学法正是从教法入手,有个体差异意识,能区别对待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让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得到培养,能完善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目的。
3.分类教学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此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是潜在的发展水平,即学生靠自己的独立活动不能解决问题,但经过教师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幅度,即为“最近发展区”。由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潜在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将现有发展水平接近的归为一类,因材施教,尽可能地缩短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更快进步。
二、课堂分类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1.将学生进行分类
实施分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学生进行静态分类和动态分类相结合。所谓静态分类,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对每一类别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规定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一定的目标。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类:甲类学生的学习目标应比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稍高,其学习进度也应比其他学生稍快一点;乙类学生学习目标几乎与体育课标标准一致,对这部分学生则要求与课标同步;丙类学生的学习目标比课程标准应低一点,那么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所谓动态分类,也就是在静态分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根据结果,将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上一类要求的升一级,将那些态度不认真,成绩停滞不前或退步的降一级,对于那些不进不退的学生则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激励他前进,并要求不同类别的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帮助,这样就能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也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2.分类教学的具体方法
实施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是分类教学的具体方法,也是分类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异步教学法,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对同一个类别的学生进行指导,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体育课堂而言,针对甲类学生,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为辅,并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针对乙类学生,教师要基本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进度,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及实战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稳打稳扎,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提高;针对丙类学生,教师要采用详细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分解难度,尽可能使他们多看到自己的进步,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谓同步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所有类别的学生都能接受的内容,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和演示。其实,在体育课堂上,老师有时要进行同步教学,有时要进行异步教学,要求老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分类教学的教学内容及举例
篇3
关键词 分组教学 体育 少数民族
由于民族地区受地域特点、民族文化、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民族信仰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人文特性,在民族地区开展体育教学中也要针对学生的民族特性,特别是在开展组织教学时,能利用合理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分组教学中不但要根据教材的实际要求,还要结合民族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采用简单实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
1民族学生个性特点的简要分析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受民族地区地域特点、文化素养、个人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特性。如藏族地区的藏族是全面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中学生他们的个性特点与其它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有所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要顺利地开展藏族中学学生的体育教学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通过研究和观察发现藏族学生多数豪爽,为人正直,讲团结互助意识强,尊敬师长,男生冒险意识强,女生责任感强。但自主锻炼方面,主动意识差,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不善于自我展示等等。
2民族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分组教学的意义
(1)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教室进行接受传授知识的活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和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当重,他们缺少自我展现的机会与空间,分组教学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个性发展的需求,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高。
(2)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体育多数学校没有标准化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更何况都是自然班上课,人数较多,在有限的环境下通过分组教学,能有效地缓解运动场地运动器材不足而带来的压力。
(3)分组教学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次数,增大了课的密度与运动量,学生生理负荷也会明显上升,有利于锻炼学生身体。
3通过研究与教学实践,发现适宜于民族地区体育课分组的形式如下
(1)按照性别进行分组。我们目前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男女自然班上课,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在素质课练习时,男生一般情况下练习引体向上,女生练习仰卧起坐。这时可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分组后按照男女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安排合理的运动量,达到完成课的教学任务。
(2)按照集合队形分组。在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中,我们时常会按照学生身高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成几路纵队或几列横了队进行集合活动。根据教材内容,有些练习内容就可以按照自然队一排或列为一组进行分组练习,如在篮球运球教学活动中,运球接力是同学们喜欢的游戏形式,这是根据队形自然分组,能够尽快地组织教学活动,防止因分组形式的复杂而浪费时间。这种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自由组合分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每个同学基本都有自己关系比较友好的同学,他们或许有着相同的爱好和兴趣,且在活动过程中且常往一起走,因此,在有些教材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亲近,相互友爱的关系,分组教学时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给他们自己有了选择的余地,满足了个人心理学的需求。如,中长跑教学是一项较为枯燥的运动项目,通过采用自由组合练习的形式,那么性格相投,关系密切的同学自由组合起来,从而相互鼓励,相互带动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任务。
(4)按技术水平或运动能力进行分组。一个班级体里,个体身体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差别,这样势必在体力,运动能力上存在着差别。对于有些教学内容,若不区别对待,就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快速跑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信心常采用让距离追逐跑,如果不按照学生实际的运动水平进行分组,对优秀学生而言胜责优势,败责自然,因为自己让距离了。对于其他同学而言,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如果根据学生的快速跑的成绩及水平相近的分成不同组进行活动,这样大家在同一水平线上差距不大,也就避免差距太大造成的羞愧感,这次你追我,下次我追你,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了彼此的荣誉感和拼搏精神。
篇4
1IT职业分类改革研究课题介绍
1.1国家职业分类概述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固定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众所周知,从远古的氏族社会开始,人类的劳动便出现了最原始的社会分工。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劳动分工的固化,便形成了职业,因此,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产物。职业分类则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对全社会从业人员从事的各类职业进行分析、研究和确认,并按不同职业的性质和活动方式、技术要求及管理范围,进行系统划分和科学归类的一项工作。职业分类工作受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法律关系等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职业分类体系,科学、合理、规范的职业分类体系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生产、服务等职业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建国以后,我国在职业分类理论和分类工作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进入了法制化轨道。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的基础上,国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99版《大典》)。99版《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它不仅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空白,而且对建立与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99版《大典》正式出版后,国家又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陆续颁布了二百余个新职业,并结集出版了多本99版《大典》的增补本。
99版《大典》及其增补本将社会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划分出1915个细类(职业),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社会职业现状,成为国家经济工作、劳动工作和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它不但使人们能有效掌握和监控国家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发展,而且为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确定了目标与方向。
1.2国家职业标准概述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特性、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方式等要求,对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处于龙头位置,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国家职业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部分。
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职业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日益呈现出来。一个统一的、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对于开展国民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设置,有助于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促进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1.3IT职业分类课题基本情况
近年来,由于IT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服务性产业,导致与其相关的许多领域都发生了变化,除原有的技术性职业外,涌现出了大量“蓝领”、“灰领”型技能性新职业。为及时追踪这些变化,2004年底,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开展了IT职业分类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IT类职业统一进行划分和归类,形成了一个新的IT职业分类方案。该方案将IT类职业统一归入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中,形成第三产业性质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类,IT主体职业、IT应用职业和IT相关职业(小类),并具体划分出45个细类(职业),如表1所示。
这种IT职业分类方案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IT职业结构状况,便于劳动行政部门通盘考察IT类职业活动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根据IT类职业的职业成熟度,逐个向社会。这样既保证了IT类新职业的稳健性,又保持了IT类职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如能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IT职业分类体系,将为开展IT职业技能鉴定、IT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提供重要依据,对完善IT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和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IT职业分类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2.1当前高校IT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问题
为了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IT人才紧缺已成为扼制我国IT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培养出大量IT实用型人才是实施信息化、发展IT产业的重要任务。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2204所高等学校,其中普通高校1909所,民办普通高校295所。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本科高校755所,专科高校1169所,在高职高专层次的院校中,有844所设有计算机系或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约占72.2%,在校学生超过280万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2.2%;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1813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698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350所,职业高中学校5765所,其他机构(教学点)2502所,在中职中专层次的学校中,共有5340所设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约占45.2%,在校学生超过360万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4.1%。IT类职业教育已成为目前最大的职业教育类别。
对国内400余所职业技术院校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IT专业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列举如下:
(1) 现行的课程体系主要沿袭了本科院校的学科分类,教学方法主要针对专业技术教育,不太适合职业技能的养成。
(2) 专业师资缺乏足够的职业实践经验,专业知识明显滞后于企业岗位需求。
(3) 专业实训条件以及教学资源不足以支撑专业培养目标。
(4) 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因此,针对IT产业需要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提供保持与IT产业发展同步更新的教学内容,成为IT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2.2IT职业分类在课程设置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就要对相关岗位进行技能需求分析,得到各个岗位要具备的技能体系。换言之,通过岗位能力分析获取的实际生产和工作岗位需要的上岗技能是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来源。
《IT职业分类方案》课题从我国实际出发,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体现我国IT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为依据进行IT职业划分,并明确职业定义及主要工作任务和核心职业技能需求;同时借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职业分类的经验,使我国的IT职业分类与国际IT职业分类逐步接轨。
在设计IT类专业培养方案时,我们结合《IT职业分类方案》课题的研究成果,从社会需求出发,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来确定适合职业院校培养的岗位;对岗位技能进行详细分析,以技能培养和实践为中心,构建针对不同岗位的专业方向;充分考虑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行业发展水平、师资、生源状况,设置可确保实施的专业模块和课程模块。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目前的定位,我们可以将整个IT类专业划分为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图形图像和多媒体技术三大专业群,然后根据不同发展方向的技术特点和岗位要求来构建一整套结构合理、注重实效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在研究和构建课程开发体系时,应当遵循如下的几点原则:
(1) 所培养的技能能更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
(2) 注重课程体系的可实施性和灵活性。
(3) 专业技能培养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整个课程体系要有丰富的课件资源作为支撑。
3IT职业分类在学生择业与就业中的应用
3.1学生择业与就业的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IT类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数都位居各专业之首。随着IT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IT类专业的就业优势不断消失,就业率不断下滑,如何迎战IT就业“寒流”,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广大师生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当中,择业与就业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 心理因素
前几年,由于IT专业的毕业生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因而毕业生对IT行业人才供需趋于平衡或饱和的走势缺乏应有的认识,导致IT专业学生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不强,心理价位过高。部分学生有业不就,有约不签,长期等待、观望,试图找到更好的工作,使就业率迟迟达不到理想水平。另一方面,大部分IT专业毕业生的首选仍然在大城市,择业目标过于集中在相对比较大的企业,而县城以下的地方急缺IT类人才,这里是大量毕业生可以发挥特长的地方,可是毕业生根本不愿意去。
(2) 自身素质
受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原因影响,大部分学生并未意识到社会对学生IT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远超过目前职业院校教育培养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在专业学习上动力不足,致使专业知识积累不够,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了就业目标的不明确;同时,许多IT专业的学生应变能力不强,缺乏协调和沟通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不流畅,这也是IT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3.2IT职业分类在择业与就业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IT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是否适应快速发展的IT产业对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社会需求。但是由于IT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快,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适应发展需要,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需求变化。
《IT职业分类方案》课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召开典型IT企业和用人单位分析座谈会、进行有针对性问卷调查等手段,充分了解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原有IT职业分类情况,各部委、各行业对IT职业分类的观点,各主要IT厂商的职业分类情况,社会各界及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方面人士的意见,培训专家的观点,国外媒体流行分类法、国内媒体流行分类法等,对IT职业分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职业院校进行IT专业教学计划设置和课程安排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技术应用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实行学历教育与认证教育相结合,增强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高IT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 结合IT职业分类,职业院校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3) 保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拓展专业方向。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因校制宜,在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条件下,根据IT行业新发展,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形成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认识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4―0522―0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构成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学(科)”的角度和高度重视和建设,以1997年教育部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体育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为标志。我们尝试着从学科的角度全方位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以期按照科学的学科体系,全面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自己的独特理论和学科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提供一定参考。
1 对学科的概念的基本认识
学科是一个变化的复杂概念。从其内涵而言,学科经历了从古代的考试科目、学术分类到近代的教学科目及其以后的科学门类直到现代意义上科学的学科的发展;就其外延而言,它经过了从古代的分科治学到现代的学科分化、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等的演变。今天的学科概念,既保留了由古至今所指的学术分类或知识门类的最基本的含义,又包括了相关研究活动过程体系与研究活动结果体系的统一,具有窄义和宽义之分。窄义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宽义的学科概念包括了围绕窄义概念的一切相关内容,除了知识体系以外,还有组织、管理等一套系统。
这里我们侧重于窄义下的学科研究,将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作为知识与学习的一个分科,即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2 学科的科学内涵与建构标准
2.1 学科的基本涵义 综观学科的概念,最为核心的内涵有两层,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2.2 学科的结构特点 学科最基本的含义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知识是我们构造起来的一种模式,它使得经验里的规律性具有了意义和结构。任何组织体系的观念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使经验更经济、更连贯。”所以,知识是构成学科的细胞,知识的发展变化促使学科的发展。知识是动态的,可以建构的。
学科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实体结构,包括探究的问题、材料及解释材料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二是句法结构,包括具体的程序和方法;三是组织结构,主要是指某门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特定的活动过程和方法。法国学者莫兰(Morin・Edsar)指出:“学科是科学知识领域内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科学范围内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特长,迎合科学各方面的需要。尽管科学涵盖百科,但每一个学科由于有自己特定的边界,有自建的学术用语、研究方法和理论,因而都是独立的。”
2.3 学科分类标准 1)按研究的手段进行分类;2)按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3)按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4)按研究的目的进行分类;5)按研究的特征进行分类;6)按研究的方法进行分类;7)按学科的派生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不同标准划分。
2.4 学科的发展规律 纵横交错。纵向向深的方向发展,学科越分越细呈分化趋势。学科不断分化的趋势,标志着人们对原来研究对象的研究逐步深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显然缩小了,但认识的内容更加具体和详细了。
横向向广延方向发展,越来越综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越深入研究,越显现出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和广泛,仅仅依靠一门学科有限的知识,远远不可能真正解决多因的问题,所以,用多角度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功能、关系等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研究是必然。于是,人们又需要在更高水平上重新进行综合,形成学科发展的综合趋势。这也造就了一批经过综合后的新兴学科诞生。
分统结合。要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学科就必须做到分化与综合的结合,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学科的分化使它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对该领域越深入研究,认识就愈专门化,分化也就迅速;学科的综合使它沿着横断方向发展,使该学科的认识越来越全面,通过各学科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发挥各种分支学科的整体效应。
2.5 学科活动的目的 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中所谓‘问题’,无非是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的差距”,就学科本身而言,学科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所在。学科问题与学科目际、学科发展三大因素,构成了学科的活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学科问题的解决是学科目标实现的标志,也是学科发展的目的。“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所以,学科发展不能看作是一个在原有成果基础上“添砖加瓦”式的单纯的学科积累过程,如果把科学发展与进步归结为量的增加,那是幼稚而错误的。学科的发展不但在于自身成果的积累,更在于它对学科问题的解答。学科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灵魂。
2.6 学科建构的基本标准 通过我们对学科的梳理和认识,从窄义的学科概念出发,归纳出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标准:1)学科的独立性。包括界域清楚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知识理论、研究方法。2)学科的成熟性。指具有较为公认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一定的研究成果。3)学科的系统性。或称完整性。指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系统。4)学科的目的性。是指学科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非知识的简单堆砌。
3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审视
3.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我们认识判断事物的逻辑起点,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程度。但是,目前人们对一“概念体系”的认识尚未有明确的界限。存在着“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多种概念的混淆,而且针对同一称谓的名称认识也是莫衷一是(表1)。
以上的种种定义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考虑,也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某些含义,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总觉得在
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时,似乎多数人太注重文字的含义,逻辑的严密,如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前不加限定,是否应该包括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呢?当然从理论的逻辑学上讲没错,可是现实的逻辑中也应该有个语境,就像我们日常所说的“打篮球”,恐怕没有哪个人会理解为真的是“打”篮球,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严密的逻辑性,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问题的主体。事实上,今天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上,恰恰是忽视了活生生的就呈现在面前的众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些其实正是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实在主体,舍此何谈其他呢?因此,我们在对中华民族(目前我国的56各民族范围)、传统(以“以前”作为传统的时间界限),和体育(将生理意义上的人体改造为本质的活动)有了一个认识以后,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由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逐渐融合发展,流传至今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的总合。
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民族传统体育,种差是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的,属依然是体育运动,其内涵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体育运动,外延是大量的相关运动,包括各种各样的项目,如按功能分竞赛的,单纯娱乐的,庆典的,等等。
3.2 研究对象与领域 在明确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后,再从学科窄义出发,我们不难定义民族传统体育学,即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教学科目,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首先要讨论的是其研究对象。对此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的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
有人用文化学的分类来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适度抽象,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适度抽象为: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
有人仅就《民族传统体育概论》而非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作表述,称:《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内容体系和发展规律进行综合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应从整体上揭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内容体系,剖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功能、目的任务及其与传统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阐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有人认为应该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保持一致,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应是社会历史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出的要求和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
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其基本内容可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与本民族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等。
以上各种观点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了对象的差异,借用已有的其他学科的思路移植的痕迹较为突出,当然其中也不乏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科的角度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时,我们知道学科的窄义是特指一个知识体系,而学科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学科的特定性要求研究对象也具有特定性,基于这三个层面的整体考虑,知识体系主要指最基本的知识、基本理论和规律,作为术课性质的学科还应该包括基本技术,这即是术课的特点,也是体育的特性;学科的目的最终应该是解决社会要我们学科提供某种成果的问题,一个个鲜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研究对象的表征,由此,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体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研究领域常常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展开。目前,多数人对此没有详细的论说,见到的观点很少,现有的如易剑东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术语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与特征、起源与演进、功能与价值、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与传播等都应当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从学科的角度看,按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实际上主要是操作技术领域和研究理论领域,继续下分可以分为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训练领域、社会应用领域、基础理论领域等,这样的划分较为简捷且符合学科的要求,当然,研究领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在确立一个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时往往还要结合时代的现实需要,不断完善。
3.3 学科性质 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为它更多地从民族学和传统学、体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当前这三个学科当归人社会科学的范畴内。”…
其实,按目前的体育学分类,民族传统体育学在体育学之下与其他三个二级学科相比,他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很难说是归属那一门类,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的教育学和训练学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借助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说涵盖了其他三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所有理论,更有他自身独特的一套技术和理论体系,这是学科发展“纵横交错”,“分统结合”规律的使然,但是,我们只是隐隐约约感到,却难以拿出具体的实据,充分反映了学科的不成熟。
3.4 研究方法 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一门成熟学科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不少学科往往是通过其独特的研究方法来体现其独特性的,如解剖学的尸体解剖法。但是,不同学科共同使用相同研究方法的现象也很普遍,因为许多方法自身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次论述:方法论、方法、程序。方法论是指具有高度统摄意义的审视事物的根本理论,方法往往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而使用的研究思路;程序则是进行某项研究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顺序。
目前,我们看到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总感觉他的普适性远远大于他的独特性,所以,我们不想列举,试着按照现实的研究思路,从研究的三个层面做一梳理。
整体观――方法论。
整体观是中国哲学方法,他是以中国整体形象思维做基垫的,他重综合,重从整体上把握,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这和注重分析,把研究事物从众多联系事物中剥离出来独立考察他的属性和实体的方法论不同,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的根本理论。
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的方法。
认识整体还是要有具体的方法,那就是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这是在整体形象思维统御下完成的,就像中医看病,从局部病情人手,辨证整体施治一样。
技术先导――理论后追――技理整合的程序。
在上两层思想指导下,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不是乌托邦,它有着实体,即以一个个鲜活的运动为表征,而运动的载体是技术动作,加之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通常是技术领先于理论,所以,我们应该从技术层面人手,追寻和建构其理
论体系,进而再指导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其的要求,达到技与理的高度整合,促进其发展。
4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几点思考
4.1 民族传统体育学够的上一门学科吗? “只有走向成熟的学科,才谈得上是科学意义上的学科”。尽管,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已经是国家认可的一门正式二级学科,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值得欣慰,但是,从学科本身角度看,其成熟性、系统性等值得商榷,以至于,我们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几本相关教材,不是分类混乱,就是体育项目大简介,要不就是尽拿武术(把武术当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全部)说事,名称上的学科不等于真实的学科,与其如此,为什么不现把较为成熟的武术,从学科的角度下大力气建构好呢?当然,这不影响我们继续建设更为宏大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但是,没有必要急于名不符其实地列到高等体育学府的学科中啊!起码是时机不成熟。
4.2 现有的专业课程培养的人就专业方面是浪费还是不足?
“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运动队从事工作,二是社会中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大多数流向大中小校,多数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院校中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所教项目仅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他们在校期间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所用之间如此大的反差,就专业技术方面是否是浪费呢?
或许我们可以说,学习这些项目是培养他们的一种能力聊以,但是,且不说这些项目教学能否培养能力问题,就以他们正常考入大学前的技术水平,略加体育教学理论和其他课的学习,应对以后的那些工作,还有问题吗?那么,反思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学与训练,做何感想?
4.3 民族传统体育何去何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试想在一个特定的地域、时期、文化等背景映射下形成的特定的体育项目,在其失去了可依托的大背景,他将何去何从呢?
改――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是必然!可是,极具地域、民族特点的体育怎么改?改了以后具有了普适性的体育,还能叫原来的名称吗?还是原来的他吗?我们常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可是,如何走向世界,有的项目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有多大?以目前走的最远的武术套路为例,有人评价:“在民族体育整体受到西方体育文化压抑的30年中,仅有改编的武术套路一花独放。而武术被简单化和样板化后,套用体操规则,丢掉了武术的“武”,失去重竞技特色,变成中国式的“武操”或“舞术”,走进连高规格比赛也没有观众的窘境。
当然,我们反问,套路不这样改?又如何改?又如何评判呢?就算你认为那样的原汁原味武术,就一定会有观众吗?
这不是较劲,其实这些问题背后预示者传统体育应该保留什么,改革哪些,更为深刻的是,在当今全球化大潮中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命题,也是一个民族荣辱兴衰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学科的窄定义:将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作为知识与学习的一个分科,即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2)建构学科的基本标准:(1)学科的独立性。(2)学科的成熟性。(3)学科的系统性。(4)学科的目的性。
3)按学科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本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定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由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逐渐融合发展,流传至今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的总合。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体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学科性质: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
研究方法:分三个层次,依次是整体观――方法论。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的方法。技术先导――理论后追――技理整合的程序。
4)民族传统体育学存在问题:(1)学科属性不够成熟和系统。(2)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工作有落差。(3)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值得深思。
5.2 建议 1)加强从学科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更为深入细致研究。
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2-0078-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体育学科的发展成为体育科学有关学者研究的重点。高校体育学科在学科建设上难度重重:既要克服现行体育教育体制方面的阻力,又要冲破体育教育思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误区。为使高校体育学科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必须加强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
一、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体育学科分类存在的问题
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三大实践领域主要有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领域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育学科研究中的学科分类。在对我国体育学科的分类体系进行研究时,发现我国体育学科体系更多地是关注学术研究和学科的专业设置。而且此研究领域受各自领域的特点、目标的影响,没有给新兴的交叉学科留有设置的余地。体育学科研究中的学科分类主要通过科研立项的学科分类目录和学科分类与代码来实现。目前影响最大的学科文献分类法,是由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印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我国体育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大类,通过对《中图法》的研究发现其分类更加注重竞技体育,尤其是运动项目。此外,《中图法》的分类仍在沿用“体育理论”等一些不被认可或已过时的概念。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学者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深入,现有的《中图法》分类不能涵盖体育科学的一些新兴学科。因此,体育学科分类存在的问题导致体育学科建设发展受阻,体育学科的分类研究应当紧跟时代步伐。
2 体育学科中体育的相关概念存在分歧
对体育学科体系中体育的相关概念从简单的认识到深入的理解,发现其存在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体育学科体系中体育的相关概念可以为体育学科的分类、体育学科的属性等方面的研究起到指引作用,进而对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体育学科体系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对体育专业的设置、体育学科的建设、体育人才的培养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随着西方体育的传人日益兴盛,经历了从萌芽到单学科,再到多学科的演变过程。然而,一直以来,研究学者对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概念使用模糊,对体育与英文中Sport Discipline、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等词语的关系理解不清,使得人们对体育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正是由于对体育概念、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认识存在分歧,致使人们对体育学科性质与范畴等方面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体育学科相关概念模糊和使用混乱严重影响着体育学科的建设。
3 体育学科建设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个人的余暇时间增加,文化休闲生活成为人们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促进康复产生积极作用,“花钱买运动、花钱买健康”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休闲体育无论在体育概念构成上还是体育文化传播上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专家推测,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21世纪中期将下降至30%左右,人们在文化休闲方面的消费比重将大幅度提高。体育运动消费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逐渐被人们认可,同时,体育消费的增加,将大大推动体育市场的繁荣、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经营管理体制的完善和体育法制的健全。在这一背景下,体育营销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体育学科体系中新学科的出现为体育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技术在反复地分化与融合的过程中,原有的体育学科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体育文化的内涵逐步提升,在实践中产生的“体育问题”客观上催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也带动原有体育学科不断衍生出交叉和边缘学科,冲击和改变现有体育学科专业体系的内部结构。
二、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成因分析
1 对体育学科重视不够
各个普通高校都有各自重点扶持的学科,体育学科是高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20世纪中期才逐渐被认可,人们对之认识有限。诚然,高校把体育学科建设与其他学科建设放置在同样的要求和氛围之下,体育学科自然受其他学科的影响而逐渐向更严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高校对体育学科的要求、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体育学科至今在普通高校里仍然是“小三门”的状态,影响着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2 漠视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体育人才是高校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体育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动力。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指导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带动中国体育逐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与外语、经济、管理、或法律等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而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的人才培养多固定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上,仅有的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还出现两个套路一套人马的情况,学科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于时代的需要。
3 体育教育大众化是高校体育学科改革的直接原因
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1年放宽招生年龄限制,每年的大学入学人数不断攀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过程,量的发展使得体育学科生源充足,而且有助于高校体育专业发展,并使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也迅速增加。质的变化包括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丰富等方面,这给高校体育学院(系)在师资力量、场地设施、课程结构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体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降低。从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系)人才培养质量看,目前培养的人才基本上属于“教学+训练”型,而不是“知识+学术”型的人才。因此,高校应注重认识本校的优势,注意形成和保持自身的学科建设特色,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在体育学科建设上形成合作、互补、共进的良性发展态势。这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防止高校一味扩招导致体育学科盲目发展的关键。
4 体育教学体制落后
长期以来的“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
单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搞体育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仍然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国际化和大众化发展,增强高校及广大群众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势在必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运行了三十年,全国各高校所用的大学体育教材版本不尽相同,但这些教材都缺乏体育学科基础的指导,缺乏学术归属的支撑。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中尚未发现一部优质并对学生有指导帮助意义的教学教材,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水平仍停留在玩耍、健身等较低层面上。
三、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策略
1 加强体育学科建设与相关工作的关系
普通高校在这里指非体育院校。在课程建设工作,体育学科建设仅是其中的一个较小的环节,高校在建设中也不会像体育院校一样以体育学科发展为主要目标,以体育学科的建设为重点。为推动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互动良性发展,进而形成有效合理的高校学科体系,管理者要从所在学校实际出发,对各个学科专业进行分析,加强体育学科建设与相关工作之间的联系,在设置上有所选择,在内部管理上规范制度,在研究平台上加强师资,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
2 注重科研的开发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根本性建设,科学系统的研究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高校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高校的实力,因此学者认为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学科建设的关键。体育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平台。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系)要成立研究小组,精选学科带头人,培养一群精干的骨干队伍,对省市、国家级课题及各级别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锻炼体育学科学术骨干,创新体育学科知识。
3 突出高校的特点
普通院校在体育学科建设上有优势也有劣势,可以借鉴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学校自身的特点、本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从体育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出发,以多元化、复合型的体育人才需求为方向,形成自身的稳定的研究前沿,构建体育学科突破点和创新点。同时为避免体育专业人才的低层次重复培养,应节约人才培养成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4 培育新兴学科
在加强体育已有学科建设发展的同时,要特别加强体育学科新理论体系的研究,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以推进体育学科的建设发展。一门新兴体育学科的出现应有指定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范围、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一定的研究方法,需要体育学者和研究者潜心钻研共同努力,收集积累各种学术创新信息,密切关注新理论研究动态,设计新学科创建框架,奠定理论研究基础,寻找有效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熊半寅,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1983,19(2):18-26
[2]杨小勇,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与微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7(43):19-23
[3]鲁长芬等,从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24):26-28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分类;合理性;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教学活动的直接方法论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实现与否及其实现程度。目前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以及新思想、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学中涌现出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面对如此之多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论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梳理。“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将千百年来在教学中创造出来的众多的教学方法,按照某些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分析、认识它们,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它们起作用的范围和条件,以及它们发展运动的规律。”由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是形形的,各有各的特点,而教学方法的特点又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或者说各种分类的基础、依据、标准不同,因此,对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特别是要对在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诞生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就更为困难。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
1.教学方法的定义
在定义教学方法的概念方面,各教育家们众说纷纭,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从教师指导作用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认识活动和控制活动的方法。这种定义突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把教学方法仅仅看成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持这一类观点的有美国的克拉克、斯塔尔,前苏联的列尔涅尔等教育家。
(2)从教师和学生相互活动的观点出发,认为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共同活动方式、方法或途径。持这一观念的主要有前苏联教育家兹威列娃、摩奥斯聪,法国的教育家・加里,南斯拉夫的涪・鲍良克,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的学者,以及我国的许多教育学专家。
(3)从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或手段。美国的辛吉亚・威斯顿、P.A.格兰顿持这一观点。
(4)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刺激―反应过程,因而教学方法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拉斯卡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马克・基根持这种观点。
2.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
根据教学方法的定义,可以归纳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为: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活动。
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将千百年来在教学中创造出来的众多的教学方法,按照某些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分析、认识它们,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它们起作用的范围和条件以及它们发展运动的规律。由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是形形的,各有各的特点,而教学方法的特点又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或者说,各种分类的基础、依据、标准不同,因此,对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特别是要对在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诞生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就更为困难。回顾与分析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演变过程:教学方法的分类多样、标准不一,虽然有许多人主张对教学方法进行分类,但由于教学方法本身的复杂性,所提出的分类依据也多种多样,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则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去全面发展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这就造成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追求运动竞技的成分,追求运动技能学习的精确度、速度、高度、远度,教学过程总是从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开始,然后再进行辅助练习、分解练习,最后进行完整练习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动作要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保护与帮助法等。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传统体育教学只注重传授技术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他们兴趣的需要,教师只扮演一种“灌输式”的指导者的角色。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也过于死板,一节课是规定的“四段式”即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部分。并且传统的体育课每堂课都必须坚持队列的练习。
三、现在几种较新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现代教学方法种类繁多,虽然其观点各异,流派纷呈,但是按照伯克屈的观点,现代教学方法都应是一种广义的教学方法,它已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外延。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一般都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已经不是传统方法中只有老师的传授,而学生只是填鸭式的接受老师传授的运动技能。在现在较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中,比较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分为:
但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它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
1.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术理论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归纳法等。
2.动作技术教学方法
(1)泛化阶段教学法:情景质疑法、启发法、发现法、直观法、示范法、多媒体法、模拟法、辅助练习法、暗示法、比较法、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等。
(2)改进与提高阶段教学法:纠正错误法、部分完整练习法、对比法等。
(3)技能巩固阶段教学法:重复练习法、变换条件法、完整练习法、自练法、过渡练习法、强化法、比赛法、循环练习法等。
3.发展学生身体体能的方法
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游戏法、综合法、比赛法。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现在的体育教学方法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已经有了很多新的突破,也有越来越多的不同的分类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一的一种方法,也只适合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使用,现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语言演示室、电脑、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它们被广泛地推广使用,使传统的教学手段获得了更新,推动了教学方法的革命。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视听设备日益自动化、微型化、智能化、综合化和教学手段应用范围的日趋广泛。现代化体育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条件下,更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2.建议
(1)对现在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后,我认为目前的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所以要重建体育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包含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术理论教学方法;运动技术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身体体能的方法;激励与评价运动参与方法;发展学生心理的方法(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所以在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的方法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上体育课时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哪种体育教学方法。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改革新的体育教学方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现在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要有所创新。
(4)根据教材的使用范围。对不同体育教材的教学,有其适应的,甚至是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可以适用。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分类时要考虑到教材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会不同。
(5)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每种都有其独到之处,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种达成共识的分类方法。随着教学方法的发展,体育教学方法也会体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形形的分类都有其各自重要的意义,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使用教学方法仍有待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恳,胡永南,向京.试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及其运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2):100-102.
[2]王三策.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48.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0.
篇8
关键词:中学体育 体育游戏 课堂教学
体育游戏熔体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体育课要做到快乐教学,游戏教学是其中一项,游戏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思维和促进智力、体力的发展。本文就体育游戏教学的分类、运用、组织和教法进行探讨。
一、游戏的概念与分类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体育游戏是游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个分支。广义概念: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从学校教育的狭义角度来讲: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体育活动。它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的分类:①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人的基本活动能力是指人的基本活动技能,根据这些技能可分为行走类、奔跑类、跳跃类、投掷类、悬垂类。②按发展身体素质的任务分类: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根据这些能力可将体育游戏分为力量类、速度类、耐力类、灵敏类和柔韧类。③按运动项目分类:借鉴现有的运动项目,以各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作为分类的基础,如田径类、体操类、篮球类、足球类、排球类等。④按体育教学课的结构分类:即按课的结构分类,分为准备部分的集中注意力类,基本部分的提高兴奋性类、结束部分的整理与放松类。⑤按游戏进行的形式分类:即按游戏的表现形态分,分为角力类、追拍类、接力类、攻防争夺类、传递抛接类等。
二、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竞技性、公正性正符合了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因而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动地转化角色,规范自已的行为模式,判断诚实与欺骗,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将自身融进集体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如在游戏“集体过障碍”、“贴烧饼”、“网鱼”等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然性。同样,游戏的规则对学生遵守规则和道德规范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些特殊的形式,可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观察力、判断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心智活动,又锻炼了体能,是一种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游戏。
三、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戏首先要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体育游戏的创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创编者在遵循创编原则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性质、特点、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学习对象、场地器械条件等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和综合考虑,从而才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适应的体育游戏。创编游戏必须明确游戏的对象,不同的对象对游戏的要求有很大差异。男生喜欢的游戏女生不一定喜欢,中学低段生喜欢的游戏中学高段生未必感兴趣,适合少数人活动的游戏,不一定适合班级教学。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组的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班级的特点,创编具有实效性的体育游戏。此外由于体育游戏大多借助器材,道具和障碍进行活动,就必须考虑安全因素。一是场地器材的安全。二是游戏动作本身的安全。三是组织教学的安全。因此在游戏动作的设计,规则的制定,组织方法的运用以及场地器材的选择上,保证游戏的安全。最后教师还要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提高游戏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不仅有利于学生达到练习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三基”的目的,而且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节性,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在准备部分就可以安排一些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般的准备活动是慢跑、行进操、定位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在基本部分教学中,正确的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跟本练习项目有关的游戏就会起到一种比较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作定型的形成。在结束部分运用的游戏以放松为主,一般以集体练习方式展开。以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融为一体的游戏放松活动,能转移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的兴奋,使运动器官得到放松与恢复,使人恢复较好的身心状态。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根据学生的心理,安排适合学生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所安排的运动中,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在学习领域及其目标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育教材的结构体系,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也给我们的体育游戏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期待对体育游戏的研究能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法论,并助体育的素质教育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吴胜平,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
篇9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类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程的繁多使学生难以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近几年,学校存在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运动时间减少、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现象使学生体质逐渐下降[1]。此外,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落后,体育内容、设置单一,教师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特长难以发挥,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由于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他们在身心素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同一学时内,他们不可能同时学会同一技术,技术的掌握能力会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地、因材施教地开展体育教育就成为必然。
(二)分类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化科学教育、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过程,对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学生不同兴趣、认知水平,根据教师专业特长,根据学生身体情况等,实施学生、教学任务和器材的优化组合,进行针对性教学。分类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学生个体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学生特点与需求,以此弥补学生不足,促进学生优势的发挥,使学生体育兴趣、锻炼兴趣提升,推进素质教学的开展。此外,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类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身体健康是学生学习、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学生工作的保障。分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培了学生乐观的心态,发挥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质,锻炼了职业技能与素养。通过分类教学,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有助于专业技能的获得,增加就业优势,实现教学目标。
二、分类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一)根据职业特色确定体育选项内容
在传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一般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职业特点的考虑。在未来人才市场中,不仅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对职业体能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高职院校对于体育课程项目的安排,应结合职业岗位的性质,了解岗位对职业体能的要求,根据专业类型、职业对人体的影响等,开展具有预防职业病和发展职业体能作用的体育项目[2]。结合职业特点确定选型内容、教学内容,讲解一些有关职业健康的知识,有效发挥高职体育教学的作用。
(二)细化体育教学内容
在推进高职体育分类教学模式中,细化教学内容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课程和实践繁多,使学生体育时间减少,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降低。对于不同学生,其体育爱好不同,男女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有较大差异。男生对竞技性项目具有较大兴趣,而女生更喜欢健美操、瑜伽、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质差异和兴趣差异,开设不同的小组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应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性格和体制确定运动类型,然后在运动类型内选择体育项目,开展多种样式的体育项目。
(三)健全体育设施
健全的体育设施是分类体育教学开展的保障。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其实践性强,对教学器材具有极大依赖性,多样的体育设施能推动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因此,分类教学的实施,需要高职院校配置多样的体育器材,以供学生选择,确保课程开展。同时,健全的体育设施也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可根据设施开设合理的、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加大对符合标准的体育场所的建设,加强设施体系的完善,以及对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维护,丰富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多开放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推动体育教学的开展[3]。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增加体育类多媒体资源与书籍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体育兴趣。
篇10
关 键 词:体育学科;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6-0001-07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opinions put forward in DONG’s paper from such 3 aspects as disciplinary attribution, disciplinary scale and disciplinary regulation,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orrectly understand currently faced issues about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follow and refer to general pattern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regarding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exert the guiding functions of academic research via the building of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and its own theory system; strive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other disciplinary areas while perfecting its own theory system.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disciplinary attribution;disciplinary scale;disciplinary regulation
2011年3月,由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上升为新的学科门类。与其同时申报学科门类的体育学却铩羽而归,这在体育学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有体育学术期刊甚至专门为此设立专栏进行学术争鸣[1-3]。学术争鸣或者学术批判可以对以往理论和实践的不足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对于近几年发展较快、问题较多的体育学科更是如此。然而,学术争鸣或者批判性的反思需要一定的前提,即学术批判必须建立在对已有文献的理解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否则其论证和结论都难以成立。2015年第3期《体育科学》刊登董德龙等的《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以下简称“董文”)。“董文”在反思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核心观点:以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及学科规制为外在标准的中国体育学科,在规模和规制上已基本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问题关键在于学科的“内生发展”。并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知识建构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方向[4]。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董文”能够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3个层面提出体育学科的未来发展的3个方向:关注问题、解释研究、内生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对于“董文”在整个论述过程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能完全认同。尤其是“董文”对体育学科3个发展方向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历时”形态批判的基础上,这就意味着,如果“董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反思和批判不够合理或者未能充分理解以往文献,那么“董文”3个发展方向(创新之处)将成为无因之果,其科学性和思想性也将受到质疑。本研究从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3个方面入手,在研究“董文”所质疑和批判的文献中的观点基础上,指出“董文”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一步深化讨论了体育学科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就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与“董文”作者进行商榷。
1 商榷的起点
关于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董文”开篇即指出:“许多研究指出,由于中国体育学科归属或体系分类不明,导致了学科自身范围的模糊以及学科根基的薄弱,进而衍生了学位、学术管理混乱、国家立项获奖的局限以及学术、学问的缺失。”并在文章中的第1部分 “学科归属是否不明?”、第2部分“学科规模是否有限?”、第3部分“学科规制是否松散?”以反问的形式,从3方面对前人文献中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批判。为了使问题的讨论体现学术研究应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笔者对“董文”所标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深入研习。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董文”在质疑的这些“许多研究”的观点中虽然标注3篇不同作者的文献[5-7],但实际上,“由学科归属不明所衍生的学位、学术管理混乱等问题”,包括“董文”在第1部分中对“体育学没有按照学科属性划分所导致的问题”、“国家各级课题申报中‘体育学’术语模糊”、“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弱化”、“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4个导致体育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为主题,所展开的对前人观点的质疑和反驳均是来自参考文献[7](以下称“易文”)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董文”第2和第3部分。
基于此,为便于阅读和还原被批判观点的真实,本研究主要以“易文”的观点作为对照,与“董文”作者进行讨论和商榷。
2 关于学科归属
2.1 关于学科分类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前人的研究提出质疑:“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之一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没有按照学科属性来划分……,学科范围模糊、学科性质难以定位等问题,以至于‘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并认为:“学科归属不明与一人多能的现象之间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即使体育学科不划分二级学科,同样会存在这种一人多能的现象……这只能表明,一是研究不够专一;二是当前学者研究质量还不够高;三是学科内部知识交叉明显,具有共通性。如此看来,似乎只有第3点与学科分类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因果关系,其更加倾向于学科发展的一种历时态表现……因此将这种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或分类混乱是不妥的……”由此可见,“董文”的思路和立场是将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与“易文”中的“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观点之间理解成充分必要条件,而且在“董文”中一直是将其列入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主要原因”进行讨论。
“易文”在原文献中的表述是:“体育学术或科研管理,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也很难获得理性、清晰的制度内涵。各体育院校的科研积分,较少会关注科研成果的学科属性,往往只在体育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去思考问题。因此,体育界甚至出现了几个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
通过“董文”和“易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易文”通过举例科研积分的学术管理制度是旨在强调和说明,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体育科研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在这里,“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直接原因是学术的管理问题,学术分类体系或者学科归属不明相对而言则属于外在的次要原因。“董文”的问题在于在逻辑上:一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外在的原因,“董文”却硬将学科的归属与“一人多能、在4个二级学科”联系起来并生造出彼此之间是一种非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而事实上“易文”并没有认为学科分类混乱与“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之间是充分必要条件;二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导致“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次要原因,“董文”却将其理解为是主要的。
“董文”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追求学术造诣,提升学术水平,形成专业领域,才能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严格的体育学科分类很难,尤其是每个学科学理性研究很可能会涉及很多学科知识……因此,学科之间的纠缠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完全消除学科之间的交叉不现实,也不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不少学者对学科分类进行了研究……如杨文轩提出的身体教育、健身休闲、运动竞技新的学科分类……其分法正确与否还难以确定,但也表现出对现有的体育学科全面归类和囊括的难度。”
“易文”对以上问题和体育学科分类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能否兴旺和发展,是学问、学说、学派共同决定的……体育学如果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学问、学说和学派并逐渐展开丰富的实践,就很难获取独立的学术地位和科学影响力,进行这样的学科划分也难以得到内外部的认同。”;“关于体育学科分类,有学者(杨文轩)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内容要重组,‘运动竞技学’、‘身体教育学’、‘健身休闲学’将作为体育学科体系的主体发展。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说明目前官方的学科分类并未得到认可……”
通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董文”一方面是在通过摘录“易文”的部分观点进行质疑和否定,另一方面却又在此基础上以杨文轩的学科分类为例提出了与“易文”雷同(重复)的观点和看法。逻辑混乱之处在于:体育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分类,外在标准与学科的内生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未厘清,对事物的内外因与事物本身之间的总体影响关系也没有考虑,甚至对此存在误识:对“易文”中“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等观点往往采取片面、孤立的对待,进而导致的逻辑和观点缺陷是,“易文”在讨论体育学科外在掣肘的问题,“董文”在论述体育学科面临的内部瓶颈,而“董文”认为内部瓶颈很重要进而批判“易文”没有认识到内部瓶颈的重要性,事实上,“易文”已经强调并提及了。
不止于此,“董文”在学科分类体系的问题表达和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上前后逻辑也存在矛盾:一方面对“体育学科分类标准继续调整的问题,持赞同的态度……”并引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为例说明学科交叉性或种属关系的混乱现象,提出“体育学科的二级学科分类需要做出新时期的调整”(重复“易文”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后文第4部分又提出“当代的中国体育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国体育学理论体系,此时,如果仍以学科体系的归属……为论证焦点,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中国体育学的发展……今天的中国体育学,应该强调问题关注的价值取向,这是世界体育学历时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在此,“董文”不仅对历时形态的批评缺乏依据――没有指出有哪些研究是当下仍在围绕学科归属、基本构成、结构要素问题进行论证,而且对“易文”当中所具体论述的体育学科外部掣肘、内部瓶颈、自我困惑等问题之间的彼此联系没有给予充分理解。也正是这种缺乏依据的质疑和对已有研究的片面理解,使得“董文”作者在否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体育学科发展方向具有重复性、空想性。
2.2 关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与学科归属
对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易文”的观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虽然用‘体育学’之名,但明确‘体育学指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实践中体育其它学科的学者,也获批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和评奖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而事实上是体育科学无法整体上归入人文社会科学。”“董文”对此进行质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申报中存在‘体育学’这一项目类别,但主要获批项目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其它两个2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领域获批项目很少,由此得出是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易文”观点很明确,是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时将“体育学”指称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偏差――其它两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学者也得已获批国家社科项目。“董文”将其理解成:由于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中主要获批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所以才得出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更甚者,“董文”针对“易文”进行反驳的观点令人不明所以:“对申报课题类型加以限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侧重点不同,国家社科基金偏重人文社会学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偏重自然科学类研究,是正常的事情……”,但后文中提出的观点又与此不一致:“不管是什么研究方向,只要申报课题的性质属于其中的一种,选择合适的部门申报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课题申报的类别差异,重要的是如何开拓更多的申报渠道推动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作者前后观点和认识的自相矛盾,凸显了立场的不够坚定。
2.3 关于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与学科归属
“易文”中对体育学术期刊的观点是通过“反观其它学科,既有一级或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有众多单学科刊物,比如《会计研究》、《工业经济》……”来对比体育学术刊物:“在学术规范上,不少体育学术刊物时而追逐社会科学刊物评比体系,时而参照自然科学刊物评价标准,影响了刊物对学术研究规范的示范作用。”“董文”针对“易文”的“中国体育学术期刊时而追逐人文社科期刊评比体系,时而又转向自然科学期刊评价标准”观点进行质疑,认为:“这有失公允,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世界优秀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同样也是刊发多种学科的论文,甚至还有体育类,虽然一本期刊只集中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论文,但仍是在一个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下,体育学科同样也有类似的多重性。所以,将体育类期刊性质的偏好同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归为因果关系有些牵强……”
这里,“董文”再一次误识了“易文”的观点:即“易文”对其它学科学术刊物创办的引述视野是在学科门类下的一级或二级学科,而“董文”所列举的否证例子,却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突破的集众多“学科门类”于一身的综合性杂志《Nature》和同样是非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综合性刊物《Science》为例,与我国目前属于一级学科的体育学科等量齐观进行对比,在如此卯不对榫的论证逻辑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体育学期刊应该朝向多元化命名发展,这样的观点质疑和学术对话已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2.4 关于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易文”中关于研究生论文管理的观点进行质疑:“将这些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并不成立,一是当前大多数院校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加之招生量的扩大导致管理上的松懈;二是许多专业研究生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生,多数需要具备实验条件或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更是如此了。但相对于人文社会学科就可能容易多了。”
“董文”或是对实行了近30年,在研究层面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国家分类办法的漠视,或是“当前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的大多数院校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招生,而事实上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都已经对各个专业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和报考指向,这里只能说作者的观点是不顾事实的主观臆想;在论文评审存在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是招生量扩大所导致的管理松懈的问题,而非管理者无法划清体育学科界限,而这与作者上文中“体育学科二级学科种属关系错乱,急需调整”的观点自相矛盾。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撰写方面,作者似乎并没有认识到“易文”中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所列举的典型实例,也没有思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实验条件阙如的情况下却依旧在自身领域选题的原因,更甚者面对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上的难度――知难而退的学术态度不应该出现在学术研究上,因为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国家未来储备具有勇于探索精神的科研人才。但“董文”在树立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转变的认识中已经注意到:“目前中国体育学理论研究中,专题的实验性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解释性的实验研究更是不足……”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有“学术质量的控制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无论学科专业如何划分,只有提升学术质量,才能促成专业化形成……”如此忽视事物内外因与事物之间的总体影响的看法。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体育学论文的质量的内因与学科分类、学位管理的外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孤立地批判外因的观点而对“易文”中内因问题的无视又重复提出内生发展的观点成为“董文”症结所在。
另外,“董文”在第1部分所做的总结性观点中仍然是重复甚至照搬“易文”的论述:“以美国为代表,其学科管理基本呈现松散性特点,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以CIP为指导,在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并未单列独立大类,而是分散到不同学科门类中发展……”对比“易文”:“美国的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CIP来指导,这一目录将全国绝大多数学科专业排列16个大类中……在美国的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没有单列一个大类”而且对“易文”中“当下,体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使命或许不在于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而在于如何打牢学科根基、继承学术传统、培育学术特色、彰显学理价值等问题”的观点视而不见,仍在重复强调“相比体育学成立独立学科门类,更应该考虑的是体育学科的生命力――内在建设”,并认为“易文”没有强调学科的内在建设而对其进行质疑,而事实上“易文”已经明确强调了!
3 关于学科规模
体育学科规模的局限是带来自我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学科规模层面,“易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近几年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全国设置体育学科和专业点的院校也不断增加……”“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并没有改变体育学科整体规模有限的格局。如原直属国家体委的6所体育院校的体育学本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40%左右,硕士点在50%上下,形成了传统与新兴学科并存的局面。然而,以传统学科为主的格局在体育院校中并没有改变。以全国规模最大的体育院校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董文”对“易文”的观点不以为意,“从这些原因来看,并不能完全说明体育学科规模不足,虽然与艺术学开设的专业数量对比中,体育学处于弱势,但近些年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是逐步增加的……且数量的多少不是衡量学科发展规模的唯一指标。”“另外,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的问题也并不矛盾,传统体育学科只要社会需要,就应继续存在,两者并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更可能是一种历时态表现……不一定是规模导致的。”
通过对比可见,“董文”并没有理解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同体育学科规模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将其误认为新兴学科的发展会使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即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事实上,体育学科发展之所以偏小,跟体育新兴学科发展萎靡有密切关系,背后的原因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存在着学科嫁接、交叉、交融本身的一些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
“董文”还提出质疑:“学科交融与互动的不足更倾向于学科规模发展初期的一种表征……”之后又在相关的论述和分析上“离题”地转向了体育学科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互动:“至少在当下的中国体育学科,这种交融与互动是非常明显的。学科交融与互动不是体育学科发展的专利,体育学科知识也正是在学科交融中发展的,如体育经济学、运动人体科学……”随后又转回来重复“易文”的观点:“体育学科在与其他学科联姻与嫁接中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只是这种互动的深度还不够紧密,这种深度需要学科内部知识建构。”最后得出了结论自然也是自相矛盾的。“董文”总是一方面在质疑“易文”的观点,之后的论证要么是讨论跟主题无关的,要么就是重复论述“易文”中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第2部分最后的总结性论述中所引证的中国体育专业院校数量与其它国家相比较,以及世界上体育学科设置的相关论证都是在重复“易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7-8]。
4 关于学科规制
体育学科规制是指凌驾于体育学科之上的学科或类学科管理制度。“易文”分别从体育学名称、体育学术刊物、研究生管理、体育人文社会学管理4个方面,对目前体育学科在规制上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董文”对“易文”观点进行质疑:“当前体育学科的发展恰恰与规制无关,表现在体育学外在的标准都已具备,理由是在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具有明确地位、有独立的学术组织;在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课;人才培养有自己的专业方向;有自己的学术期刊。”“董文”列举这些外在标准佐证学科发展与规制无关令人有些不明所以,按照笔者的理解,“易文”似乎不知道体育学科有这些外在的标准吗?假如不知道这些外在标准,“易文”又如何在这些标准上指出体育学科的问题?或者说,有了这些外在标准,体育学科在规制上就一马平川没有问题了吗?“董文”进而又给出了问题的所在:“问题出在学科的内在标准上,缺乏扎实的理论体系和科学依据,没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因此,虽然体育学科规模是否有限还难以确定,但至少体育学科规制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在这里,又充分体现出“董文”没有将导致体育学科问题的内外因与事物之间总体的影响关系进行考虑,对“易文”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3个方面大篇幅论述体育学内部瓶颈也是视而不见。另外,“董文”对学科规制的内涵也没有充分理解,仅仅将规制理解成是一种自在的规定和制度,对人之于制度的主体性作用缺乏自觉性的认识。
另外,“董文”对国家各类课题立项或评奖中的“体育学”名称混乱现象的观点也值得商榷:“无论‘体育学’作为一级还是二级学科来对待,国家各类课题立项均会有所侧重,如果一定要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具体释义……那么与其他诸多一级学科申报相比,最终必然导致体育学科发展狭小……”显然“董文”作者并没有理解“易文”所提出的“体育学”释义问题。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不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释义,一些难以比较的学科之间进行评奖和立项有合理性吗?概念混乱所导致的立项规制松散、评奖不尽合理等如此不良现象难道不需要改善吗?严格按照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对体育学科进行课题规制、同领域的学科之间进行评优评奖,做到学科规制有序难道会导致发展局限和狭小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董文”在学术期刊命名上以“世界上各种优秀期刊也表现出多元化命名特点”(“董文”在上文列举《Nature》和《Science》两本综合性刊物作为论据笔者已对其进行批驳,此不赘言)为例不仅缺乏论据,而且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及见解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育院校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体育学科发展”误识了“易文”中“多数体育院校不可能涵盖所有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才队伍、教研机构……”的观点;二是“体育院校的学科门类有限,导致了体育院校在发展中规模受限,发展难度很大”不仅与“学科规模是否有限难以界定”自相矛盾,而且“中国各类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情况正突飞猛进,更加具备学科发展的实力”的观点也不符合实际。事实上,“易文”中以事实为依据已明确说明“非体育和师范院校体育学科专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但总体上说,除少数综合性大学成效较好外,多数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主体仍是公共体育教学部。”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教研人员的这种先天不足和学科发展的自我封闭导致“多数体育相关专业的新兴学科惨淡经营,有些甚至半途而废,具有典型代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经济和吉林大学的体育新闻专业。”这也是体育学科规模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增长态势,但规模仍然有限的一个内在原因。
5 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理路和未来方向
5.1 厘清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
体育学科虽然在外在标准和形式上已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但是我们仍然要认清因体育研究的轻浮表浅导致学科空心化[1]、借壳换名、脱离实际等弊端的存在。特别是在体育学科飞速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之下的多数子学科是借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之壳换名的做法和外在繁荣的虚幻性,更彰显了学科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必要性[9],对体育学科进行历时形态的批判和反思,既符合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也遵循了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
体育学在内生发展中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与学科归属、体系构建等外在标准之间不应也无法完全孤立起来进行纯对象性的问题归纳,因为彼此是一种相辅相成、内因与外因同体育学科整体发展的问题间影响关系。“董文”也在文中承认“中国体育学在学科内容上不能局限于单一问题的单一性解决”,然而在论证方面,“董文”又常常是矛盾的:“从学科内容来看,以学科归属和体系建构为突出特点的时期已经弱化……未来走向应更强调问题关注、问题间的关系研究……要突出关系性或解释性的价值研究这是对世界体育学历时形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试想:没有对学科分类、学位管理混乱问题的关注,没有对学科内部学问、学说、学派问题的考察,何以得出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学科规模有限、规制松散的结论?我们没有对体育学科发展中历时形态问题的总结,不知过去何以指明学科未来发展的应然走向?又如何应对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格局?
从问题出发,考虑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仅是体育学科也是众多学科应该坚持的方法论。问题在于历时形态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吗?“董文”对体育学科问题关注的观点是:“不同历史时期应该有所侧重……今天的中国体育学科,问题关注和问题关系的关注是必须面对的两种共时态表征。”这种空泛地对问题关注的描述是否意味着中国体育学科在过了这个共时态时期以后就不需要关注问题研究了?
研究认为作为体育学科内生发展问题关注与体育学科外在标准的研究不应有主次之分。处于相对弱势的体育学科的进步,需要仰仗对其他强势学科(传统学科)的高度借鉴,这是学术发展的一般认知[10]。当然,体育学科的成熟并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离不开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尽快摆脱对母学科的依附。出路之一是要打破体育圈子内无意识的固步自封的局面,积极、主动、自觉地发挥学科自身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传统学科)进行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要凸显传统强势学科对弱势学科扶持作用,积极引进并介入非体育学术背景人才,同时还要努力走出去,使体育学科能够对其它学科领域有所贡献。简而言之,体育学的内生发展需要在不断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而这种创新不仅需要学术思想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也需要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发挥体育人的主体能动性,依靠科学、技术理性、人本主义精神规范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5.2 多元的方法与理论建构
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应是体育学科在发展和建设中的长期追求。根据库恩范式理论:“当某个科学共同体开始遵循某个单一的范式(paradigm)之后,那种在一门科学形成之前的混乱和多样化的活动,最终会转变为有组织和有定向的活动。”[11]133关于范式(在广义被称之为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虽然难以精确定义,但是可以从有关范式的解释和描述中去理解范式的基本内涵:“有陈述明确的基础定律和理论假设;范式包括把那些基础定律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情况的标准方法;还包括使范式定律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所必需的仪器制造和使用技术;范式的另外一部分,由一些非常普遍的形而上学原则构成,这些原则将对在范式框架内所进行的工作提供指导”[11]135。研究范式可以为其所支配的科学中的合理工作确立一些标准,这无疑有助于学科的规范发展。而在库恩看来一门学科研究范式的更替与嬗变是革命性的,这里所说的革命包括摒弃一种理论结构,并用另一种不相容的理论结构取代它,同时还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特征所引起的重要作用。那么,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从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式更替和嬗变的角度,则意味着一种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和突破。就我国体育学科整体(单一)的研究范式而言(由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决定),目前尚未得到学界公认,至多停留在一些相对宏观的合理研究的标准以及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上。研究认为体育学科本身文理融通的学科属性,结合我国体育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探究体育学科的具体研究范式则需落实到某个子学科或研究方向上。基于以上认识,“董文”似乎并没有理解研究范式的真义――把一些具体的“描述研究、实证研究及解释性研究”研究方法,等同于是整个体育学科的研究范式所要面临的历史选择。不止于此,在一种研究范式取代另一种研究范式中,也并未给出合理的理由,而这却是库恩范式所着力强调的:“当一个范式受到某个竞争对手威胁时,就必须努力清楚地说明一个范式中所包含的普遍定律以及形而上学原则和方法论原则,以便保护他们免受有威胁的新范式中的那些替代者的伤害。”[11]138
我们虽然面临着体育学科研究范式无法回答的尴尬,但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确定的是体育学科的未来走向将由单一的方法趋向多元和混合的方法[12]。人体运动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异质性,决定了体育学既需要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定量和定性(个案)研究。体育学科目前所面临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对方法论的关注。方法论体现的是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关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的比较。例如,描述性研究就一定不可取吗?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可以提倡(库恩对科学的描述性说明是由某种理论构成的――可以提倡)?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应该摒弃(对科学的描述仅仅在于描述科学理论或科学范式以及科学家的活动――应该摒弃)?以体育人类学为例,由于对人类学发展历程中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的忽视,导致很多研究者对研究个案只注重简单的身体测量,仅止于人体运动现象的简单描述。体育人类学固然要实证,应用需求迫切,其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尤其值得提倡,但体育人类学研究对于学科发展的贡献不可以忽略学科的理论建构和理论指导。恰恰相反,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个案的整理和挖掘需要研究者始终具有“如何走出个案”[13]的方法论抱负,通过理论建构(形成体育学自己的理论)或者理论重构(与其他理论进行对比)来发展自己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甚至在与其它学科理论的对话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几年来,以胡小明教授为代表的体育人类学研究团队正在试图做出这样的贡献,至少正在建立属于体育人类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及范式。由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注重体育学科自身理论建构、重构和发展将是体育学科未来走向。
理论是科学的最高殿堂,是否具有一定数量的独有理论,是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这样的学科规范和要求,我国体育学科还远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即使“外在的标准已形成”也只是形式上的――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之所以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一部分是跟体育学科分类混乱、学科归属不明的外部原因有关;另一部分是由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的内部瓶颈所致;同时也跟规模、规制的局限所带来的自我封闭密不可分。体育学科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试图通过孤立地看待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只看到部分而置体育学科的整体于不顾,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片面、轻浮和虚假的。体育学科未来的方向,需要正确认识目前所面临的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问题,遵循和借鉴体育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通过多元的研究方法和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来发挥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力争在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与学科建设[J]. 体育学刊,2013,20(4):1-4.
[2] 易剑东. 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中两个问题的审视[J]. 体育学刊,2013,20(4):5-7.
[3] 体育学何以不能升为学科门类――体育在线学术论坛摘登[J]. 体育学刊,2013,20(4):8-13.
[4] 董德龙,刘文明,SEAMUS Keppy. 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J]. 体育科学,2015,35(3):83-89.
[5] 胡春雷. 关于我国体育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6-9.
[6] 杨文轩. 体育学科体系重新建构刍议[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280.
[7] 易剑东,熊学敏. 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4,21(1):1-10.
[8] 易剑东,詹新寰,舒竞. 当前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出路[J]. 体育学刊,2014,21(2):1-11.
[9] 鲁长芬. 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6-10.
[10] 路云亭. 体育的贫困――关于体育学的成长性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13,34(6):28-31.
[11] A F查尔默斯. 科学究竟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 上一篇: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
- 下一篇:风险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