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商品分配制度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经济成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劳动力市场,就必须要对不同经济成分下劳动力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确认,才能正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分析
1.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包括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和合资企业以及个体经济。在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从事劳动的劳动力从总体和主要方面来看可以称之为商品。但是必须看到,这里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由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劳动者们虽然受本国企业主和外国资本家的剥削,但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对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仍享有一份所有权。第三,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都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国家的主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个体经济中的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劳动力从总体上看可以称作商品,但具有一些非商品因素,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劳动力,则一方面具有非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具有商品属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也具有双重属性。
首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仍然具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私人资本占有、支配劳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消除,劳动成为基本谋生手段,按劳分配成为主要分配方式,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以宏观社会经济制度为前提的私有权关系。这种私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私有权关系有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又采取了类似的表现形式――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差异,默认劳动力仍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存在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每个公民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然而真正与生产资料结合则需要一个中介,即一定的生产组织。劳动者需要进入一个生产组织,才能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否则就意味着失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生产资料数量上的有限性,必然造成一边是代表国家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企业,另一边是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等待企业的选择。这就需要公有制企业与个人劳动力发生联系,而劳动力的买卖是实现这种联系的惟一现实形式。
二、以劳动力商品属性为基点,改革现有公有制经济分配制度,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无太多的争议。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公有制经济内部仍然是以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为出发点制订的收入分配制度。显然,这种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的要求。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分配制度,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无法得以提高,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笔者对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
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工资就只能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而不能是按劳分配的收入。因为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货币就不能转化为资本,从而不仅劳动力市场不能培育起来,就连资本市场也无从谈起。所以,在劳动力是商品的条件下,工资只能按劳动力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能按劳分配。只有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才能按公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才能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篇2
1.1林业经济机构调整,从而建立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为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有序发展奠定基础。林业的主体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早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强调指出:森林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的主导,是各部门经济发展和维持所有生物必不可少的资源。
1.2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切合市场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林业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要素之一,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高效的林业经济效益,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3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是保障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就业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从事林业相关的工作是可以很好解决一部分人就业问题的,但是因为林业结构的不规范,很多这方面的企业根本就是没有能力经营下去,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收入减少,甚至有的直接就失去了工作。所以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保证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可以保证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又饭吃有钱拿,这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这样的调整可以保证林业人员的基本工作,更可以保证相关人员生活的基本需求。
1.4林业经济机构调整可以保证社会自然和谐的发展。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森林资源遭到很多的破坏,只有合理的科学的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才可以保证森林资源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才可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的发展,保证森林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好的维护生态的平衡,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保证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措施
2.1林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措施。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体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非公有制的林企,要放宽政策,出台相关贷款扶持措施,解除非公有制林企资金不足的担忧,同时减少税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改革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实行政企分开,削减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能力,鼓励企业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2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措施。林业产业结构中,由于木材生产比重大,所以现在是独木支撑局面。营林生产,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产值相对较小。对林业产业结构的改革,要从“独木支撑”的局面,调整为三产业起头发展。要立足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变化,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游憩价值日益增加并会上升到主导地位。着眼未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开发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森林旅游业。
3.3技术发展对林业结构调整的帮助。经济和科技的不断的发展,林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也是不能阻挡的,不断的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之上,可以很好的了解所有的林业的资源和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加合理科学的做好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做好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林业管理的水平和生产的效率。从而推动林业稳定有序的发展。充分利用新的科技和技术做好林业结构调整才是关键,做好信息化的管理才是重要的,所以说结构的调整需要技术的革新,那么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需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林业的管理和发展工作。
3.4林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措施。做好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做好林业产品的改革,利用技术的革新做好林业产品的深加工,更好的增加其的附加值。重要的是做好林业产品不同的出口类型的调整工作,打破中国没有高档的林业产品的出口的情况,保证中国林业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篇3
[关键词]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劳动力价值
[中图分类号]F04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4-0135-03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实质
目前,理论界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实质和具体方式上仍存在较大分歧。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板块结合。认为不同所有制经济实行不同的分配方式,即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也可以说是相互结合了。
(2)一般和特殊的结合。“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共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分配原则,二者的结合是分配一般与分配特殊的结合。”[1]
(3)统一式结合。“既然生产要素中已经包含了劳动要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所以,二者的结合,“实际上是指把按劳动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非劳动要素的贡献分配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按贡献分配’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统一。”[2]
(4)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同一性的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生产一般?熏是外在形式。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差异性的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特殊,是内在本质。因此,二者的结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3](p.178)
(5)整体和部分的结合。“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更高一个层次,更全面的收入分配原则?熏按劳分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质和具体方式,必须把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区别开来。首先,分配制度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它反映了该社会的本质关系。按劳分配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并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其次,分配方式是分配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它除了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基本分配制度制约外,还要受资源配置方式、交换方式、生产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作为具体的分配方式,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收入如何分配、分配的具体办法和尺度上。在这个意义上,经典涵义的按劳分配是不能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的。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则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按要素价格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分配方式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具体方式
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层次划分,也为研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具体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也就是说,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可以采取两种具体的结合方式:板块式结合和渗透式结合。
1.板块式结合
板块式结合是指在宏观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二者并存发展。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虽然与经典涵义的按劳分配有很大差别,但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它仍然是与公有制经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坚持按劳分配制度,改革其分配方式,是可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基础上,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从整个社会看,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社会的剩余产品价值将作为非劳动要素的公有产权收益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仍与其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联系。
由此可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板块式结合是以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对各种非按劳分配方式的概括。
2.渗透式结合
渗透式结合是指在微观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将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实现形式,从而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分配方式、分配对象、分配数额、分配规律及收入形式上完全是同一的,从而使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分配体系。这种结合方式才真正使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板块式结合就会形同两张皮而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按劳分配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衔接点。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涉及到劳动力商品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条件,劳动力作为商品只是反映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关系,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组成部分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同一的。(1)从形式上看,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都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实现形式,都要通过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价格实现收入分配。(2)从分配对象、分配数额上看,二者都是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必要产品价值或劳动力价值。(3)从分配规律上看,二者都需要遵循统一的规律,即价值规律或工资决定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还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都要在统一的规律支配下运行,即工资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并受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历史的、道德的因素的影响。
虽然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实现形式、分配对象、分配数额、分配规律上是同一的,但这并不能否定按劳分配的性质。首先,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上述方面的同一,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反映的是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关系和分配的数量关系。其次,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上述方面的同一仅仅是形式上的,二者在所有制基础、所体现的分配关系的性质方面是根本不同的。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结合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结合中,不管是板块式结合,还是渗透式结合,都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不能靠行政命令、计划手段,而必须依靠市场,靠统一的市场化分配机制。这就需要按照建立统一的市场化分配机制的要求,努力创造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市场条件,主要包括:(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当前,一要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建立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的市场配置制度;二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保障社会化。(2)明确界定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培育产权主体。为此,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个人、企业、国家作为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切实维护他们的财产所有权。二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企业和居民成为产权主体创造条件。三是为一切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开辟多样化的渠道和创造多样化的工具。四是为一切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3)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要素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减少国家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生产要素在全社会的自由合理流动;消除部门和行业垄断,保证要素的公平、自由竞争。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状况看,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必须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第一,加强公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公有资产流失,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产权基础。第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经济。公有制企业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但从目前实际看,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困难企业的面太大,成为制约按劳分配广泛实现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是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微观基础。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人力资本进行资本化、规范化,增加人力资本取酬的透明度。这就要根据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的实际贡献对这些具有按劳分配性质的要素进行规范、透明的分配,逐步取消不规范的职务收入。第四,要有效地解决普通劳动力按劳分配收入远远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状况。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要体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按劳分配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体现劳动差异的分配制度,强调的是公平前提下的效率;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则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或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的基础上,体现生产要素所有权差异和要素贡献差异的分配方式,强调的是生产要素初始分配不公平前提下的效率。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就等于承认初始分配的不公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体现了初始分配的公平和分配效率的统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只强调了分配效率而忽视了初始分配的公平。这里所说的公平是就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言的。公平的另一层涵义是分配结果的合理化。无论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还是按劳分配,都会产生事实上的不公平。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完全是出于效率优先的考虑,即是要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必须重新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贯彻效率原则,实行市场化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机制的同时,必然兼顾公平,通过宏观调控,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适时地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兼顾公平与效率。这就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应该仅仅是对分配结果的调控,而应该是对收入分配全过程的调控。
[参考文献]
[1] 刘萌芽.简论多种分配方式的分类与结合――兼论按劳分配原则与按要素分配原则的结合[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穴社会科学版?雪,1998,(6).
[2] 蔡继明.按贡献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J].人民论坛,1988,(4).
[3] 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M].上海?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制度经济学 双层制度安排
1 问题的提出
对我国的非正规金融产生与兴起的原因,已有的文献大都从以下两个方向展开:一条思路是沿着麦金农的非正规金融源于金融抑制的观点进行拓展,如史晋川(1997)、张军(1998)等的研究;另一条思路是沿着 Stiglitz和Weiss(1981)的信贷配给均衡的框架进行研究,如林毅夫(2003)、林毅夫(2005)等认为,信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非正规金融产生和广泛的根本原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应当说,这两种观点都可以用来解释我国的非正规金融的起源问题,但他们都无法解释非正规金融为什么会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后逐步壮大兴起。首先,金融抑制并非产生于改革之后,相反,改革前我国的金融抑制尤为突出;其次,不完全信息是银行信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不会因改革而有所改变;最后,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二重结构”的国家里,中央政府的强大控制力也不会因改革而失效,但非正规金融为什么会屡禁不止。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没有很好的解释我国非正规金融的产生问题。
根据诺斯和托马斯的双层制度安排假说,制度安排可分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和次级制度安排。前者一般由政府充当制度供给主体,通过引入法律、法规、政令等手段加以实施。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滞后性。
后者是个人或个人团体在获利机会诱导下自发倡导实施的,多表现为私人间的契约安排,具有非正式的特征。在渐进改革进程中。次级制度安排大体上是对现存基础性制度安排的弥补和修正,在某些范畴甚至是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导致对基础性制度安排进行根本性的修改。次级制度安排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性制度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作者认为,非正规金融是我国经济制度转轨过程,因正规金融制度供给滞后于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对制度服务的需求,由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在正规金融制度边际进行非正式制度创新的结果。因此只有从我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入手,才能找到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正确把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
2 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1 制度环境变迁:非正规金融的产生的制度需求因素
分析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从逻辑上讲,如果法律上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可能会使制度环境发生变迁,并导致利用现存的外部利润机会获利成为可能,那么与制度环境相关的制度安排就会处于非均衡状态,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或在其边界进行制度创新。
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制度选择从功能上使得金融实际上成了政府财政的一部分。社会资金大都通过财政手段进行分配,银行的作用只是充当政府的“出纳”,金融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此阶段,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 被普遍禁止;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货币化水平低,人们 在解决其基本生活需要后几乎没有多少货币剩余。因此,虽然我国存在深度的金融抑制,但在这种制度环境下,金融制度的供给与制度需求是相适应的,整个金融制度处于均衡状态,非正规金融根本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
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所有制结构和经济资源分配方式的不协调。我国的私营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经济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但在金融资源分配方面,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 有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仍是我国正规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暇顾及,个私企业从正规金融部门融资变得十分困难。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当正规金融的进人变得更昂贵时,中小企业必然会寻找新的金融服务机会、形成相应的规则和约束并使之合理化,即从非正规金融部门筹集资金。
其次,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程度也有所改变。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政府利用其在政治、经济资源上的绝对的控制权,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管制。与此相适应的是政府在制度的供给方面长期居于垄断地位,未得到政府允许的任何制度创新都是非法的,以此将其他个人或团体排除在制度创新的空间之外。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将一部分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从政府手中转移到私人部门,为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最后,经济运行的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改革开放后,收入的货币化分配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制度下的实物分配,我国居民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之后,积累了大量的剩余货币。为使其货币资产保值增值,社会居民或组织在运用其货币资产时要兼顾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非正规金融正好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所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规金融的供给者或中介人,将小规模的短期储蓄集中起来,为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资金供给,促进货币或资本向投资转化,对正规金融产生“挤出”效应。
2.2 正规金融制度变迁:非正规金 融产生的制度供给因素分析
篇5
一、何谓“二元经济”
“二元性”(duality)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一个着名概括。二元结构最初是针对社会形态提出来的,此后人们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经济二元结构上,研究了技术的、金融的、劳动的和资本的市场二元结构。更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上、制度上无处不在的二元结构。因此“二元经济”(dual economy)已不再是一个单数的范畴,而是一个涵盖极广、反映发展中国家多层次制度结构特征的复数范畴了。
“社会二元主义”、“二元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社会科学家波克提出的,这种“二元性”体现为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社会之间社会文化的差异。后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发展,将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不均衡甚至尖锐对立的现象称之为“二元经济”。在他的开创性工作的激励下,又有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围绕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二元结构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上的一些本质缺陷及其对发展途径的影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呈现出“二元经济”现象,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二元性”日趋突出。虽然我国存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但制度上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消除“二元经济”现象的瓶颈。在现行税制上,则体现为税收调控机制的不完善与税收公平原则的不完全体现上。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入手,寻找原因并进行优化。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行政干预为主转为市场机制为主。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定逐渐清晰,政府的职能逐步分离为以政治权力为依托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以全民资产所有权为依托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两者的区别具体见表1)。
另外,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保证一个政府有效性、合法性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对于目前正处于转轨阶段的我国来说,公平实现问题关系到下一步深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我国是一个曾经以平均主义为基础的政权体制,若放任不平等持续扩大,则其合法性将受到影响;同时国际经验证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趋于缓慢,而我国的发展经历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这一趋势。
三、“二元经济”现象及税制成因分析
经济二元现象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他的“二元经济论”中提出的,并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不均衡甚至尖锐对立的现象称为“二元经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二元经济现象也随之显现出来,这有其形成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等原因。但若探究税收制度方面的原因,则与税收公平原则未能完全体现、税收调控职能不健全有关。
(一)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形式上不对等
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却没有相应地对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作出明确规定。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法律是直接由义务本位转到社会本位,而其中缺少权利本位阶段有关,造成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形式上不对等。
另外,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税收的性质也有了新的变化。例如关于税收的“新三性”之说,认为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税收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行为,应具有“法律性、相对有偿性、公共性”①。虽然这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在法律条文形式上对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给予肯定,这对于税制的完善、纳税意识的增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不突出
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个人收入及财富不均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的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16增大到1998年的0.403,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在收入差距方面,主要呈现3个方面特征:(1)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2)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3)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②。造成个人收入方面不平等现象的原因,与我国改革计划经济时期以“高积累、低消费”为特征的单一按劳分配方式,实行以向个人倾斜为特征、以按劳分配为主与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有关。
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的同时,税收制度调节方面却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调控力度,对个人收入的大体公平和合理梯度没有实现全国调节。目前我国调节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税收体系还很不健全,遗产税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和资本利得税还未开征。即使从现有的几个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种的功能来看,也主要是以筹集财政收入为主③,税收的社会政策职能与经济调控职能发挥不明显。而且在现行税种的设置方面也亟待完善,如个人所得税还是采用分类所得税制模式,费用扣除方面未能很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笔者认为,收入差距只是经济发展落后的表面特征,其根源是制度缺陷,即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失灵”。虽然我们对于从“计划至关重要”到“市场至关重要”已获得普遍共识,但对于“制度至关重要”的认识却不是那么普及,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认识。
(三)税收优惠与税收受益原则相背离
税收受益原则是指按照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获得收益程度的大小来分担税收。我国的现实国情则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而且从所处的国际环境看,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未打破,国内外客观因素都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采取适度的速度型发展模式,由此就需要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配合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吸引资金、提高竞争力上对优先发展的地区和企业给予优惠。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过渡性税收优惠措施在保证新老税制平稳过渡、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这些阶段性措施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分利集团”的形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宏观税负相对较低,除广东省为11.50%外,其余都低于10%;相反,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宏观税负却相对较高,如宁夏为11.77%,新疆为10.51%,出现了纳税能力与经济实力不相一致、“受益多者少缴税,受益少者多缴税”的现象。可见,税收制度设计上的某些不合理因素是加剧我国地区间二元经济现象的原因之一。若不打破已经出现的地区间利益分配的二元现象,无疑会加大下一步改革的成本,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税收负担与企业经济实力不符
税收作为分配范畴,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主要来源于社会总产品中的M和V部分。由于现行税制不完善及征收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税收在横向公平上调节不足。特别是在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仍处于困境,但其税负仍然十分沉重,与其对全国GDP的贡献率极不相符(见表3、表4)。
表3、表4数据显示,公有制企业一直承担着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份额,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税收贡献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仍与其对全国GDP贡献能力极不相符。这虽然与我国目前税收征管水平相对落后有关,但现行税制不完善应是主要原因。从表3来看,目前税制并未很好地体现支付能力原则,造成公有制企业税负重、非公有制企业税负轻的二元经济状况,这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势必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五)地方税制不健全造成的“费挤税”现象严重
篇6
根据诺斯和托马斯的双层制度安排假说,制度安排可分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和次级制度安排。前者一般由政府充当制度供给主体,通过引入法律、法规、政令等手段加以实施。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滞后性。
后者是个人或个人团体在获利机会诱导下自发倡导实施的,多表现为私人间的契约安排,具有非正式的特征。在渐进改革进程中。次级制度安排大体上是对现存基础性制度安排的弥补和修正,在某些范畴甚至是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导致对基础性制度安排进行根本性的修改。次级制度安排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性制度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作者认为,非正规金融是我国经济制度转轨过程,因正规金融制度供给滞后于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对制度服务的需求,由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在正规金融制度边际进行非正式制度创新的结果。因此只有从我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入手,才能找到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正确把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
2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1制度环境变迁:非正规金融的产生的制度需求因素
分析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从逻辑上讲,如果法律上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可能会使制度环境发生变迁,并导致利用现存的外部利润机会获利成为可能,那么与制度环境相关的制度安排就会处于非均衡状态,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或在其边界进行制度创新。
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制度选择从功能上使得金融实际上成了政府财政的一部分。社会资金大都通过财政手段进行分配,银行的作用只是充当政府的“出纳”,金融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此阶段,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被普遍禁止;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货币化水平低,人们在解决其基本生活需要后几乎没有多少货币剩余。因此,虽然我国存在深度的金融抑制,但在这种制度环境下,金融制度的供给与制度需求是相适应的,整个金融制度处于均衡状态,非正规金融根本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
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所有制结构和经济资源分配方式的不协调。我国的私营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经济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但在金融资源分配方面,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仍是我国正规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暇顾及,个私企业从正规金融部门融资变得十分困难。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当正规金融的进人变得更昂贵时,中小企业必然会寻找新的金融服务机会、形成相应的规则和约束并使之合理化,即从非正规金融部门筹集资金。
其次,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程度也有所改变。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政府利用其在政治、经济资源上的绝对的控制权,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管制。与此相适应的是政府在制度的供给方面长期居于垄断地位,未得到政府允许的任何制度创新都是非法的,以此将其他个人或团体排除在制度创新的空间之外。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将一部分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从政府手中转移到私人部门,为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最后,经济运行的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改革开放后,收入的货币化分配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制度下的实物分配,我国居民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之后,积累了大量的剩余货币。为使其货币资产保值增值,社会居民或组织在运用其货币资产时要兼顾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非正规金融正好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所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规金融的供给者或中介人,将小规模的短期储蓄集中起来,为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资金供给,促进货币或资本向投资转化,对正规金融产生“挤出”效应。
2.2正规金融制度变迁: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制度供给因素分析
虽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变迁中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对金融制度服务产生强烈的需求,但在我国,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只是正规金融制度的接受者。我国的正规金融制度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即它是由政府通过法令等手段进行的,政府在制度选择与制度变革中处于主动地位,是正规金融制度的决定者。由于制度供求主体的地位不同,两者的制度效益分析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对于作为制度接受者的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来说,只要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得其净效益不是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中最大的一个,就会使其产生对新的制度服务的需求和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以及新制度的潜在供给,即原有的制度安排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而处于非均衡状态。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其制度变迁的供给虽然也是建立在制度成本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之上,但所依据的不是制度的个别净效益,而是制度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由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中存在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差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因制度变迁的供给不足而导致的制度非均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点在我国的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改革开放后,国民收入的大部分以各种金融资产的形式,经过银行完成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原有的“大财政、小银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利用财政手段支持国有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使得国家在金融制度安排和变迁过程中必然要加强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控制,通过国有金融系统对金融活动垄断,从居民储蓄中获得大量的资金剩余,为公有制经济发展筹集所需资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采取制度性歧视政策,
尽量少地满足其融资需求。由此可见,政府作为金融制度的供给者,由于受到自身偏好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进行金融制度安排时并不一定以国民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必然会导致制度供给结构扭曲。即使政府能够克服以上影响,但由于其有界理性、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建立金融制度安排所需信息的复杂性,它仍然不能校正制度安排的供给不足。此外,由于政府缺乏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对变革的金融制度供给采取“摸着石头过河”方式逐步进行的,对正规金融制度的强制性变迁存在着认识和组织、发明或引进、菜单选择、启动时间等四重时滞,因此这种强制性的金融制度变迁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需求。
在金融制度变迁中,即使政府放松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控制,金融行业的经营特点也会造成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首先,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正规金融机构逐步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兼顾成为其经营目标。商业银行按照商业化、市场化原则对贷款行为进行规范,信贷标准日趋严格。而民营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比大企业要高得多。正规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群体自然会抑制其贷款冲动。另外,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时间急、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正规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杂,不能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频率高、额度小”的资金需求也提高了银行提供单位贷款的交易成本。
由于政府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控制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使得我国的银行信贷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据资料显示,在我国整非国有经济部门从国家银行系统中获得的贷款不足银行贷款的20%,有组织的银行系统中80%多的信贷都被分配给了国有经济部门。而在直接投融资中,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被定位于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在股票发行中,有限的额度基本都被分配给国有企业,迄今为止,股票市场中,上市的民营企业不足10%,通过发行股票筹资的比重则更低。
3结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制度环境的变迁不仅生产出对非正规金融有着强烈需求的中小企业,也生产出拥有大量货币剩余的私人部门和允许多样化权利主体进行制度创新的基本的制度安排。由于正规金融制度的供给不足,金融制度供求失衡意味着现存制度下的巨大利益空间,因而孕育着巨大的制度变迁收益。为了争取现有制度安排下不能获得的外部利润,他们必然会在现有制度的边际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导致我国非正规金融最终得以产生,发展和壮大。由此可见,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具有内生性,因此对非正规金融不能采取简单的取缔态度,必须通过立法途径引导非正规金融合法化,正规化,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的现实,政府更应当充分发挥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杜朝运,许文彬.制度变迁背景下非正规金融成因及出路初探[J].福建论坛,1999,(3).
[2]曹洪军,窦娜娜,王乙伊.信息不对称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4).
[3]柳松,程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生成逻辑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5,(8).
[4]孙莉.我国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内在性及其正规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2).
篇7
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第二单元)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①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解决途径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六、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篇8
一、何谓“二元经济”
“二元性”(duality)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一个著名概括。二元结构最初是针对社会形态提出来的,此后人们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经济二元结构上,研究了技术的、金融的、劳动的和资本的市场二元结构。更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上、制度上无处不在的二元结构。因此“二元经济”(dual economy)已不再是一个单数的范畴,而是一个涵盖极广、反映发展中国家多层次制度结构特征的复数范畴了。
“社会二元主义”、“二元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社会科学家波克提出的,这种“二元性”体现为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社会之间社会文化的差异。后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发展,将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不均衡甚至尖锐对立的现象称之为“二元经济”。在他的开创性工作的激励下,又有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围绕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二元结构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上的一些本质缺陷及其对发展途径的影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呈现出“二元经济”现象,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二元性”日趋突出。虽然我国存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但制度上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消除“二元经济”现象的瓶颈。在现行税制上,则体现为税收调控机制的不完善与税收公平原则的不完全体现上。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入手,寻找原因并进行优化。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行政干预为主转为市场机制为主。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定逐渐清晰,政府的职能逐步分离为以政治权力为依托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以全民资产所有权为依托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两者的区别具体见表1)。
另外,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保证一个政府有效性、合法性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对于目前正处于转轨阶段的我国来说,公平实现问题关系到下一步深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我国是一个曾经以平均主义为基础的政权体制,若放任不平等持续扩大,则其合法性将受到影响;同时国际经验证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趋于缓慢,而我国的发展经历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这一趋势。
三、“二元经济”现象及税制成因分析
经济二元现象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他的“二元经济论”中提出的,并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不均衡甚至尖锐对立的现象称为“二元经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二元经济现象也随之显现出来,这有其形成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等原因。但若探究税收制度方面的原因,则与税收公平原则未能完全体现、税收调控职能不健全有关。
(一)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形式上不对等
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却没有相应地对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作出明确规定。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法律是直接由义务本位转到社会本位,而其中缺少权利本位阶段有关,造成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形式上不对等。
另外,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税收的性质也有了新的变化。例如关于税收的“新三性”之说,认为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税收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行为,应具有“法律性、相对有偿性、公共性”①。虽然这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在法律条文形式上对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给予肯定,这对于税制的完善、纳税意识的增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不突出
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个人收入及财富不均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的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16增大到1998年的0.403,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在收入差距方面,主要呈现3个方面特征:(1)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2)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3)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②。造成个人收入方面不平等现象的原因,与我国改革计划经济时期以“高积累、低消费”为特征的单一按劳分配方式,实行以向个人倾斜为特征、以按劳分配为主与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有关。
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的同时,税收制度调节方面却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调控力度,对个人收入的大体公平和合理梯度没有实现全国调节。目前我国调节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税收体系还很不健全,遗产税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和资本利得税还未开征。即使从现有的几个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种的功能来看,也主要是以筹集财政收入为主③,税收的社会政策职能与经济调控职能发挥不明显。而且在现行税种的设置方面也亟待完善,如个人所得税还是采用分类所得税制模式,费用扣除方面未能很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笔者认为,收入差距只是经济发展落后的表面特征,其根源是制度缺陷,即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失灵”。虽然我们对于从“计划至关重要”到“市场至关重要”已获得普遍共识,但对于“制度至关重要”的认识却不是那么普及,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认识。
(三)税收优惠与税收受益原则相背离
税收受益原则是指按照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获得收益程度的大小来分担税收。我国的现实国情则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而且从所处的国际环境看,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未打破,国内外客观因素都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采取适度的速度型发展模式,由此就需要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配合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吸引资金、提高竞争力上对优先发展的地区和企业给予优惠。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过渡性税收优惠措施在保证新老税制平稳过渡、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这些阶段性措施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分利集团”的形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宏观税负相对较低,除广东省为11.50%外,其余都低于10%;相反,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宏观税负却相对较高,如宁夏为11.77%,新疆为10.51%,出现了纳税能力与经济实力不相一致、“受益多者少缴税,受益少者多缴税”的现象。可见,税收制度设计上的某些不合理因素是加剧我国地区间二元经济现象的原因之一。若不打破已经出现的地区间利益分配的二元现象,无疑会加大下一步改革的成本,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税收负担与企业经济实力不符
税收作为分配范畴,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主要来源于社会总产品中的m和v部分。由于现行税制不完善及征收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税收在横向公平上调节不足。特别是在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仍处于困境,但其税负仍然十分沉重,与其对全国gdp的贡献率极不相符(见表3、表4)。
表3、表4数据显示,公有制企业一直承担着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份额,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税收贡献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仍与其对全国gdp贡献能力极不相符。这虽然与我国目前税收征管水平相对落后有关,但现行税制不完善应是主要原因。从表3来看,目前税制并未很好地体现支付能力原则,造成公有制企业税负重、非公有制企业税负轻的二元经济状况,这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势必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五)地方税制不健全造成的“费挤税”现象严重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中央与地方在财政收入上讨价还价的局面,但仍然存在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的问题。地方税制在1994年税制改革中未作大的调整,基本上沿袭了过去的税收制度;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税收没有独立的税权,各种地方税税目、税基、税率的最后决定权仍属于中央;目前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十分不完善;再加上过去我国为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采取的“放权让利”政策等诸多因素,造成今天费与税“二分天下”的格局,并且“费挤税”现象日趋严重,已经对我国的财政分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非税收入扩大对我国税收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1)侵蚀税基,分散政府可支配财力,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2)加重纳税人的负担,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税收收入相对少的地区,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支出需要,会加大费的征收,对该地区产生恶性影响。而造成收费恶性膨胀的原因,一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收费已经成为当地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二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冲突,在中央与地方的数次利益博弈中,地方总是处于不利地位。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但实际上使得地方手中所拥有的财力再一次缩减,这无疑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二元经济”现象确实存在其制度原因。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设计科学、合理和有弹性的税收制度,对于消除我国发展中出现的“二元经济”现象,合理地处理各种矛盾,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仁法《中国税收调控》(中国税务出版社1996年版)。
(2)郭庆旺《税收与经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3)邹 薇《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赵晓雷《中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学分析》(载《财经科学》2001年第4期)。
(5)焦建国《个人所得税政策目标应把收入放在首位》(载《财政与税务》2001年第1期)。
(6)徐清祥、周小娟《公共财政与税收“新三性”》(载2001年8月10日《经济学消息报》)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 山西省阳泉市国家税务局
①参见徐清祥、周小娟 《公共财政与税收“新三性”》(载2001年8月10日《经济学消息报》)。
篇9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是商品,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等同于剥削,判断是否存在剥削的关键是劳动者是否享有与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是当下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部分学者依据传统观点,严格坚持劳动价值论,但又无法合理解释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体中利润的构成和工资收入呈现的分化现象;另一些学者则直接或间接地否认或放弃劳动价值论,采用西方要素价值论的观点,认为除劳动外的各生产要素也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试图解答前者无法解答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以及社会阶层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读上述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实,本身就蕴含着发展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对新的社会实践状况作出新的理论描述和概括,本身就是对的坚持。
一、科学技术工作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孟要源泉。
目前学术界,在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认为马克思所指的劳动暗含着属于简单劳动的前提,并就此做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已经处于知识经济”的今天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的判断。还有一部分学者根据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社会生产中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此认为技术也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巨大的价直,以此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不正确的,产生这种不正确认识的原因主要在于未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价值就是“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的确,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简单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这一特定的、具体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这些形式所体现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抽象人类劳动并未改变。我们绝不应因此放弃劳动价值论,而是以其自身的逻辑与精髓拓展其内涵,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事实上,在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技术也是商品,是生产资料。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能转移其本身蕴含的价值。所谓技术“创造“的价值,其实来源于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劳动付出与应用技术工程人员的劳动,仍属于马克思意义上的抽象人类劳动范畴。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工程人员本身也要运用复杂的技能,属于复杂劳动,除了将技术中极高的价值转移至商品,本身还创造出新的价值。而技术中原有的极高的价值则是由科技劳动者所创造的,是他们智力体力耗费的结晶。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所得到的也仅仅是自己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仃馗,虽然在专利保护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有很大好转,但仍然有相当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在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出这种付出与获得的不对等。
至于经营管理活动和技术创造活动,马克思早已指出其属于劳动,并将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抽象掉资本家身份的经理人和科技工作者纳入至“总体工人”这一概念。并根据前者指出资本主义“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只是这一部分在当时所占整个利润的比例非常之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当代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时代有很大差别,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户_远玩超过熟练劳动的支出,是高级的脑力劳动,甚至表现为“创新劳动”,其所创造的价值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已达到一种不可忽视的程度。
钟盛熙教授认为:在“脑力劳动日益处于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层次性”,“既包括经过专门训练的体力劳动,也包括一般的脑力劳动,还有一部分更升华为具有全新意义的创新劳动”。这种劳动的显著特征是,它“既包括发明一种新技术,开发一种新产品,获得一种新知识,也包括开拓一个新市场,获得一个新的供货渠道,以及建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充满创新精神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正成为创新劳动的主要形式。创新劳动与简单劳动不再是简单的倍乘关系,而是具有几何级数的扩大效应,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有学者进一步认为,现代企业家的管理劳动包括“决策劳动”、“创新劳动”、“组织劳动”、“学习劳动”,不是一般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是一种高级脑力劳动,是科学管理劳动,并对以上管理劳动的四个组成部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劳动要素的贡献已经越来越重要,超过了资本、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而在劳动要素中,科学技术劳动与经营管理劳动的重要性愈来愈强。然而,是否可以凭借这些劳动要素就应获取全部的剩余价值,则是下文要讨论的内容。
二、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等同于剥削,判断剥削的标准是劳动者是否得到与其劳动相应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肯定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其他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他所批判的剥削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全部占有,也就可以理解为其批判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者对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完全丧失。于是,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其实并没有排除生产资料可以占有与其在使用价值的贡献中相应的剩余价值。
按照这种思路,杜奋根教授认为,“价值创造解决的是价值源泉的问题,价值分配解决的是价值归属问题,因此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并不是,也不必是一一对等的关系。’,畴中盛熙教授认为,“既然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而物质财富的创造离不开多种生产要素的作用,那么在资源有限、存在着生产要素所有权垄断的情况下,要素所有者必然要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否则,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的利用,最终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以计划经济下的我国由于土地资源所有者不享有收益,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为例,说明即使在剥削制度消灭以后,只要还存在生产要素所有权,要素所有者也都应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
可问题是,为什么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考察生产资料按照其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部分地取得剩余价值的情况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认为在西方典型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必然矮化为商品被排除在生产过程之外,因此也就必然完全被剥夺了剩余价值的求索权;而在取代前者的典型公有制社会初级阶段,每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化为个人财产,因此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里马克思所定义的公有制社会,其生产力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发达生产力水平之上,是其所定义的“第三大社会形态”,其公有制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生产条件和产品的“公平”占有,而是把生产方式提高到更高形式,是发展生产力和个人的全面的能力,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本身并不会自动地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创造条件。可见,要达到这种社会形态,生产力的发展是长期的。但马克思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看到其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时,主张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加快建立“共同占有”的关系,这样,也就必然会出现“第二大社会形态”生产力条件下的公有制形式,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而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对此加以考察。
篇10
摘要:笔者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分析了林权改革对人居环境综合价值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林权改革;人居环境;综合价值
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增长、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等原因造成了一系列环境与社会问题,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矛盾隐患不时凸显,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柱,是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生物因子。发展经济、改善分配方式,对于改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林业发展在我国生态安全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2003年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后,国家以福建、江西为试点省份,开始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以下简称林权改革),2006年在全国启动林权改革。当前,林权改革已经处于我国林业发展的核心地位,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其对人居环境的稳定和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一、林权改革对人居环境综合价值的影响
1.经济价值
生产与发展是第一要义,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生活富足是人居环境的重要考量因子,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感官,这也是林权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果缺乏发展,生活宽裕和收入增长无从谈起,人居环境将毫无吸引力。林权改革明晰了所有权,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确保了收益权,使林业经营与林农收益直接挂钩,从根本上依靠利益驱动和激励机制,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得林业资源得到了真正意义的解放。实践证明,林权改革普遍有效激发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林业投资,在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林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如在林农增收方面:2004年,福建省永安市人均林业收入达22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02%,比上年增长15%;福建省邵武市农民林业人均收入达1700元,占总收入的41.7%;福建省南平全市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现金收入达1560.8 元,同比增长55.1%。2004年后,辽宁省林农林业收入增长明显加速,其中2007 年林业收入增长幅度达到57.44%。林业已经成了林区农民收人的主要增长点。在林业发展方面:2005年,福建省造林面积突破13.33万hm2,与2004年相比面积翻了一番,其中非公有制造林比重由2003 年的不足50%上升至2005年的70.7%。2004年江西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造林比例从2000年的25%提高到53%,2005年达到了70%,非公有制造林大幅度上升,成为社会林的主力军。从2005 年开始,辽宁省林业投资额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2004-2005 和2007-2008年间,分别达到了75.88%和39.42%的增长率。
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化,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将进一步激发改革红利、盘活林业资源、促进林业发展与林农增收。如:各地“林权交易中心”成立后,林权交易持续发展,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根据各地的资源特点,林权改革发展了不同特色的经营模式,总体而言,南方以速生林、经济林为主,北方以林下经济、经济林为主。可以说,林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现有的研究多表明,林权改革在经济效益中的作用较为明显和直接,体现了其在提升人居环境综合价值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下一步创造社会效益、提升人居环境综合价值中的社会价值创造了积极条件。
2.社会价值
人居环境综合价值中的社会价值包含有很多内容,主要包括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创造社会价值、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群体和个体)等等。林权改革通过促进林业发展与林农增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调节改革利益二次分配、改善社会关系等方式都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同时,林权改革拓展了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当地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如:有学者通过对辽宁省林权改革研究发现,研究区90.42%的林农表示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时间有所增加;从2006年开始,外出务工人员增长率明显放缓,2005年-2008年共有9.85万外出务工林农返乡务林。
林权改革是农村重要生产资料的再分配和内部利益的再调整,直接涉及到数百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安全和千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林权改革盘活了林业资源,曾经“不值钱”的林地如今“升值”了。随着林农对于山林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林权改革对邻里之间、林农与政府部门之间、林农家庭收入与组织财政之间、林地所有者(承包者)与林业投资者之间等各方面的关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⑴邻里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林业工作的复杂性、过去部分工作过于粗放和欠规范、林业政策几经变化等原因,造成我国的山林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主要表现为边界争议、权属争议和承包合同争议等。处理得当,则可能解决诸多困扰邻里关系、困扰不同村庄关系社会稳定的历史问题和山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处理不当,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可能被激化,甚至进一步增多,产生新的矛盾。
⑵林农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林权改革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头戏,政府有愿景,林农有意愿,缺一不可。林权改革以后,林农家庭成为经营主体,由于小农经营自身的局限性,对政策的认识与把握不足,对全局乃至局部区域的林业产业的总体结构和布局认识不一,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指导与扶持。林权改革后,针对林权分散、经营单位变小的实际情况,如何及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如何引导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摆在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林农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接触必然增加。林权改革是一项民心工程,在全国各地受到林农普遍欢迎,是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转变作风、主动服务的一个良好契机。有研究表明,通过林权改革工作的推进,干群之间增加了接触、了解和互信,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林农办实事、好事,为百姓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快了林业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部分职能的转变,从而使得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
⑶林农家庭收入与组织财政之间的关系。林权改革本身是一次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各种利益关系都要予以妥善处理,在利益调整中,突出的存在着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的利益矛盾。有些地方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方式和要求,林农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加,而乡、村组织收入则明显减少。乡、村要投入资金办一些公益事业时,受到很大影响,村干部的权限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但同时也有林农家庭和集体财政双双受益增收的报道。林权改革其实就是一场体制改革,如何妥善协调林农家庭收入与组织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直接关系到林权改革工作的进度、深度和绩效。林权改革必须处理好家庭收入和组织财政之间的关系,兼顾双方的利益,健康发展。
⑷林地所有者(承包者)与林业投资者之间。林权改革后,为激活社会资金、盘活林业资源,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允许外来资本进入林业,林业精英层和外来投资者等利益群体的出现,将引起村庄与林业投资者之间关系发生变化。在政策支持下,允许林权通过市场进行竞争、流转、抵押和集中,从而存在引发上访等社会纠纷的隐患。
3.生态价值
环境问题的升温,使得人居环境综合价值中的生态价值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林权改革后,林农获得了生产资料。出于经济利益、生产技术、家庭劳动力等多方面的考虑,林农对林地的处理方式和处理频率发生改变,对生态环境也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有学者认为,实施林权改革后,明晰了林权关系和利益关系,林农对于造林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森林管护得到加强,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提高了生态效益;活立木市场的创立解决了林业周期长的问题,使活立木价值得以凸现,从而使森林资源得以更好的维持和保护,既保值又增值,确保的是它的生态效益,增加的是它的经济效益,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喜人现象,促进了森林资源三大效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较之对经济方面的影响涉及方面更广,更加复杂,往往要较长时间后才能有较明显的表现。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可能会破坏环境和资源。
由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十分重要,不容忽视。如绿化率(绿化体积)、水土保持状况、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林权改革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允许综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鼓励对商品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但不得造成水土流失;允许合理开发利用一般保护地区的公益林地资源,在保证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发展林地经济;对重点保护地区公益林林地资源开发,必须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意见辽政发〔2004〕46号)。但是这些规章制度都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指导,难于操作。总体来说,林权改革实施的时间还不长,短时间内还较难看出其对资源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从长远来看,必然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有些环境资源的变化现在已经显现出来。综合研究林权改革后森林资源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变化十分重要。今后需加强林权改革生态效益变化的长期监测和持续评价工作。
4.文化价值
人居环境中,人们越来越倡导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但回归自然,并不是指原始森林和盲目的绿化、湿地化,需要的是自然美景、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的呈现,是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重体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意识到林业的管理和发展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要综合考虑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美学)价值。有的学者将美学价值归类为社会价值的一种。目前,对于林业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在城市森林中,略有部分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与深化。文化价值甚至可以引导价值观,对林业的发展、森林的保护、生态效益的更好发挥产生积极影响与效应,值得深入与长期研究。林权改革现有的政策更多的是集中在把森林资源盘活、把林业经济搞起来,把林地资源保护起来,对于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相对布局较少,可以做一定的积极尝试。
二、建议
就经济价值而言:要继续深化林权改革配套改革,在融资、保险、产业发展等出台系列配套措施,进一步促进资源林业盘活、促进林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与就业,不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综合价值的物质基础。
就社会价值而言:一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妥善解决林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山林纠纷;二要加强法治建设,不断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凸现民主决策,以林权改革为契机,推动《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进一步深入民心,使得林农能懂得依法维权、懂得民主程序;三要科学调节林权改革利益的二次分配,建立农村互帮互助体系,重点投入村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学生助学、公共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探索和加快“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穷有所帮”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融洽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四要政府部门抓住林权改革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主动服务,主动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进一步转变作风,融洽干群关系;五要及早规范林业投资相应权、责、利法规,避免林农、村庄与林业投资者之间产生矛盾,无法可依。
生态价值而言:一是要在尝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及早规范林权改革中对于林木保护、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效益、提升生态价值的政策法规,使得这些政策法规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加强监测与研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生态价值的体现往往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对森林资源变化、水土保持状况、生物多样性、水体与空气与土壤质量等为变量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就文化价值而言:一是要加强研究,尤其是将国外对于森林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以及城市森林的一些研究方法、手段与成果,适当地考虑在文化价值提升实践中,纵向分析林权改革前后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横向分析不同林权改革模式下的文化价值状况,以及不同区域背景下的林权改革的文化价值状况。二是要巩固林权改革产生的积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进一步凝聚人心,构建文化价值。
林业在人居环境综合价值效应中具有独特优势,林权改革作为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运行得当,可以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通过对林权制度的改革,构建农民与森林的长久和谐关系,通过公平、公正的调和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村庄与村庄外林业投资者等多方的利益关系,长此以往,能够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谐。相应地,从人居环境综合价值中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分析与研究林权改革对人居环境综合价值的影响,并科学引导改革,可在稳定和提升人居环境综合价值中有积极作为。
参考文献
[1]徐济德,许传德,黄东,等.福建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5(6):1-7,34.
[2]肖泽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3]江西省林业厅.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建设绿色生态江西[J].理论前沿,2006(19):48.
[4]吕月良,施季森,张志才,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福建省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6(3):68-74.
[5]康小兰,罗招娣,郭玉珍,等.加快林权改革,促进林业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0):12-13.
[6]张斌.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热潮后的冷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2):149-152.
[7]陈建忠.建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J].福建林业科技,2006, 33(4):246-250.
[8]黄建兴.林权制度改革激活了福建林业[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2M):11-13.
[9]肖泽忱,布仁仓,胡远满.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8(6):12-17.
[10]陈辉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发的矛盾问题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6(3):60-61.
[11]刘世佳,华景伟,常延廷.改革林权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对伊春市国有林地承包经营的调查[J].学术交流,2007 (5):5-10.
[12]陈光灿.莆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130-133.
[13]郭华明.南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5(2):92-94.
[14]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2006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述[J].林业工作研究,2007(1):42-48.
[15]贺东航.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J].东南学术,2008(4):94-97.
[16]李晓霞.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绿色科技,2012(2):181-182.
[17]苏标松,卢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 6701- 6702.
-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案例及分析
- 下一篇:体育科学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