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监管模式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监管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监管模式

篇1

关键词: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出口竹木草制品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竹木草制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为例,该区现有出口竹木草制品注册企业近140余家。2016年,深圳龙岗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出口竹木草制品2.4万批,货值6.65亿美元。出口目的地主要为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一、“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监管模式

为了提高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安全水平,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分类管理的通知》,规范了出口竹木草制品的检验监管工作。“质量信用分类监管”是以建立质量诚信体系为基础,以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为核心,依据企业信用等级和产品风险实施分类管理措施的分类监管制度。龙岗检验检疫局依据龙岗辖区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信用等级和产品风险将其分为1、2、3三类企业,并按分类等级确定企业日常监管查验比例和出口产品的合格放行模式。目前,龙岗局对一类企业实施信用放行,其报检产品采用合格假定、即报即放;二类及以下企业,以“合格评定、验证监管”方式为主,以“抽样检验、检测放行”为辅。

二、传统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模式为检验检疫部门对企业定期进行下厂监管,对企业质量体系运作有效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企业环境卫生、产品溯源管理等进行检查,督促企业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生产加工。该模式出口的竹木草制品需定期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监督,符合输往国家或地区及我国相关检验检疫要求后方可出口。

2.传统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加重了企业负担。传统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监管模式主要是企业备足货物等待查验,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报告。尽管该监管模式能有效地保障出口竹木草制品安全,但是产品需要经历报检、下厂查验等流程,整个检验周期较长,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监管重点不突出。随着我国出口贸易增多,检验检疫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业务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就是检验检疫一线工作人员不足,造成监管力量、资源的平摊和分散,无法对重点产品和重点项目进行有对性的监控。

(3)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到位”

传统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监管模式以“违法推定”为基础,侧重统管细查,直接介入企业的微观管理,面面俱到地对企业实施监管。这样的监管模式从客观上束缚企业手脚,制约企业质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质量信用分类监管”优势

1.监管更科学、有效

龙岗局将信用等级作为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基础,根据产品风险,确定企业分类等级,并将每个企业分类信息植入检验检疫ECIQ系统,实现菜单式的管理,集中力量监管重点对象,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效率。通过采用“合格假定”原则下管理方式,把80%的精力花在20%的信用等级低、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能力弱的企业身上,即节约了监管资源,又减轻了企业负担,实现“管的好、放的快”的预期目标。

2.促进出口贸易便利化

通过部门间通力合作,优化工作流程再造,龙岗局实现出口竹木草制品证单全程电子化,对一类企业自动分单、自动结果登记、自动通关单电子信息发送,简化工作流程,方便了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促进了贸易便利化。目前,龙岗辖区的出口竹木草制品,40%实现快速核放、即报即放。

3.有助于发挥企业质量责任主体作用

《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生产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模式,就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将管理角色定位为质量信用的倡导者,推动出口企业树立诚信意识,推动出口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企业质量责任主体作用,实现中国“质量强国梦”。

四、结语

通过一年多运行,“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监管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但还需要生产企业的积极参与,发挥企业质量责任主体作用,才能不折不扣的发挥作用。同时,检验检疫部门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监管方案,确保该监管模式能够有效地实施和运转。

篇2

1.1临床资料

以2012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客户1289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专业健康管理体检客户15681例,年龄在18~94岁之间,平均年龄49.91岁。

1.2方法

1.2.1应用先进的健康管理软件系统。依托“健康问卷及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的健康管理三要素,于2013年11月成立了专职健康管理小组,并启用了专业健康管理软件。首先在客户体检等候时,护士使用ipad对客户进行信息采集,了解客户的年龄、性别、婚否、经济、生活习惯、生理、心理与社会、家住病史等具体内容。针对健康信息中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预测该客户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及时发现健康危险因素,针对客户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体检、生活方式改善、心理健康维护、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实施每季度一次的专人负责的跟踪回访,根据个体健康特点调整干预计划,给予结果反馈、就医提醒、复查提醒、健康相关信息提醒等指导。

1.2.2研发与应用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健康管理系统(APP)。2013年初至2014年7月,把健康管理“体检”、“评估”、“干预”等三大服务环节搬上手机,采用该手机软件客户可自由选择体检套餐设定预约时间,持短信回执和身份证即可到体检中心前台打表体检,体检报告生成后,将在第一时间推送至体检客户手机端,客户可在线浏览,也可自行下载,或发送至客户注册的电子邮箱。一个客户端账户可按照客户需要绑定多个亲友体检信息,方便家庭和团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改变了过去客户只能在现场进行体检预约、套餐选择以及获取体检报告、健康信息等传统模式,使得客户无论居家还是在外都能够随时随地得到以上服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满足了体检客户检前了解注意事项、检中熟知体检流程、检后得到健康指导的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实地健康管理。

1.2.3建立医学营养示范基地。2013年11月,我中心组建了辽宁省慢病医学营养干预示范基地,设立了医学营养示范餐厅,植入慢病营养诊疗软件,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营养治疗方案,使用医学营养膳食量化管理餐具,示范每餐的食物量和分区营养搭配,使枯燥费解的食物交换份和营养素配比等营养学方法变得通俗易懂。

1.2.4启用先进的功能医学TTM体检设备。为落实国家医学“重心前移,预防为主”的卫生政策,笔者于2014年5月在沈阳地区率先开展了热断层成像(TTM)检查技术。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体全身细胞代谢热,对亚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2结果

开展专业健康管理及建立慢病医学营养干预示范餐厅以来,共完成15681位体检客户生活方式问卷采集和体检指标统计分析,预测出每位客户未来5~10年内的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截至目前,已对4994位体检客户完成跟踪回访(其中电话回访3959人,短信回访1035人),选择性地接待体检客户17000人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其中,参与膳食教育2400人,减重干预400人(对照组127人任其自然生活、膳食干预组127人给予教育及膳食跟踪指导,教育组90人一次性教育、物联组56人教育、膳食干预及物联体重秤监督指导)。通过教育和干预及物联监督指导,体检客户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48%。慢病风险知晓率提高了72%,60%的体检客户开始关注健康,50%的体检客户能够自觉的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脂肪肝、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异常指标达标率明显提高,膳食干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物联网组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健康管理系统(APP)两个月来,已有906位体检客户使用手机进行体检预约、查询体检套餐、体检流程、注意事项及体检报告等,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体检客户,提高了体检客户的满意度。2014年上半年,体检客户满意度上升到99.81%,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启用TTM两个月来,共做1200例,发现阳性指标360例,癌症8例。

3讨论

3.1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是健康产业发展的产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有相当数量的慢病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的,这种新的医学观念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其价值正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升。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医学本身,更应从社会的角度,即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类文明贡献的角度衡量其涵义。健康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给家庭带来幸福,同时,还能够节省社会卫生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以预防为本”的检后全程健康管理理念的建立和观念更新,其本质是与时俱进,是随着体检事业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形成的。

3.2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先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应。健康管理将在“以健康为中心,以疾病预防前移为重点,以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出发点及落脚点”的国家健康保健体系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关键作用[3]。检后全程健康管理借助于信息网络、条码与HIS、LIS、PACS接口等,快速高效地完成全部体检业务,根据科学问卷及体检结果的综合分析进行慢病风险评估。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电话、手机APP、医学营养干预示范餐厅及一对一面谈等多种方式,为体检客户提供互动式膳食和运动指导,让客户对自身的健康风险状况有一个直观的量化了解,并获得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健康行动方案,帮助客户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专项管理,包括提供用药指导、医学指标监控、饮食运动指导等系统的健康管理服务。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来对每个客户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帮助和指导客户有效地把握、维护自身健康,从而提高客户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篇3

[论文摘要]信用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作出的给付承诺。信用制度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区域信用是指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区域根据本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估本区域的信用层次和信用机制。区域信用发展呈现三个阶段。区域信用制度变迁也经历了三个相应的层次性阶段。并导出我国区域信用制度的三类构建模式。三元区域信用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并存的层次结构是我国区域信用构建的必然趋势。

一、信用与区域信用概述

信用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利益关系的反映,是属于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的范畴。信用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于金融活动的信用,二是基于经济活动的信用,三是基于道德伦理的信用。不同层次的信用在金融、经济和社会道德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本文论及的是经济活动层面的信用。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信用的依据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作出的给付承诺。

信用制度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某一特定类型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信用制度具有公认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征。西方发达的信用制度是以富有效率的信用市场、健全的信用机构、丰富的信用工具、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微观操作技术为基础的,体现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的结合。信用制度可以概括为:关于信用形式、金融市场、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工具的一系列行为规则。信用制度具有以下功能: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拉动消费需求;调节宏观经济。

区域信用是指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区域根据本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估本区域的信用层次和信用机制。区域信用体系是相对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而言的地方性信用体系,指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区域根据本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建设适合各区域自身的信用体系。…在这里,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是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各区域之间生产力水平差异的存在,说明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层面应该具有区域差异的制度安排来规范不规则的信用经济行为。目前,我国各区域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处于非均质状态,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而应该根据各区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适合本地区的区域信用体系。

二、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

信用发展与经济水平基本呈相对应的层次关系,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决定了区域信用的非均衡发展。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可以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信息经济学两个视角来进行讨论。

1.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视角看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视角看,区域信用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极化阶段、极化后期和扩散阶段。

(1)初期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市场交易活动少,信用交易需求淡薄,此阶段的信用主要在道德层面上,区域中信用对周围经济的吸引力弱,区域信用发展迟缓,但仍在逐渐增长。

(2)极化阶段。经过生产力的积累过程,区域经济水平增长,企业和个人的市场交易增多,信用交易量增加,信用已由道德层面逐渐过渡到契约层面,信用资产在经济中的作用增大,区域中信用对周围吸引力加强,信用资本活跃,在极化效应作用下,信用资本迅速向区域集聚,此阶段的区域信用处于高速发展过程。

(3)极化后期阶段。信用资本已形成规模,呈向外扩散趋势,区域信用继续处于发展积累过程,但发展速度减缓,集聚程度达到最大,在信用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作用下再集聚会造成信用经济过度的规模不经济状态,且过度的信用经济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4)扩散阶段。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以及为保护原有区域的信用规模的平稳,微观主体的信用交易行为已外溢超出本区域,扩散趋势日增,向外扩散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信用向周围区域渗透,各种信用信息资源流向边缘地带,中心区域信用发展水平 已达极高水平,在扩散效应作用下周围区域信用发展开始加速,区域差异缩小,各区域信用系统趋向有序融合,最后达到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2.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把交易主体双方的信用信息是否对称予以考量,则某一特定的区域信用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局部区域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跨区域的守信与失信并存阶段;全社会范围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局部区域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此信用阶段是建立在农业 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人们的交易行为在局限的地域进行,表现为民风淳朴、诚实守信 ,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是熟人之间的“重复博弈”,若有人违约或失信,在其局限的区域内,因其“信用道德问题”而使其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增加;此时,信用的维持方式多以人情民风民俗、口头协议为载体。

跨局部区域的守信与失信并存阶段。此信用阶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基础上,人们的交易行为跨越他本人局限的地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是熟人之间的“重复博弈”以及与陌生人之间的“一次性博弈”并存,与陌生人的违约可能并不因“信用道德问题”而使其自身的的交易成本提高,结果是他的失信收益常大于失信成本,失信行为就趋于增多。在此阶段 ,信用的维持方式是人情与契约同为载体。

全社会范围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此信用阶段是建立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上,人们的交易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人与人之问的信用关系演变为个人与全社会之间的“重复博弈”,若有人违约或失信,则其个人之间的“信用道德问题”转化为失信者个人与全社会的“信用对抗”,而使失信者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成倍提高,失信收益远小于失信成本;此时,信用的维持方式以契约为主要载体,拥有较完善的征信机制、信用市场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信用体系制度安排。

无论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视角,还是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所反映的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的内涵是一致的,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三阶段是外在表象、是现象;四阶段是实质、是本质。三阶段是四阶段的外在反映。这里仅是研究视角不同。

三、区域信用制度变迁的层次性

对应于信用发展,信用制度变迁也经历了三个层次性的阶段。

第一阶段:人伦信用制度。是指在传统社会的某一特定区域内,信用表现为以“亲情、友情”为内容的人伦信用,“亲情、友情”成为人们之问是否信任的标准或约束制度。人伦信用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在 自然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问的关系是以血缘和亲情关系为纽带,血缘关系成为信用的基本关系。个体的基本社会角色是家族成员,而不是社会公民。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社会流动性很小,人们从小到大乃至去世都在一特定区域,在“熟人社会”里,容易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家庭是社会圈子中最里面的一层,向外依次是“亲属圈”、“邻居圈”和“私人交往圈”家族文化是造成信用制度路径依赖的重要因素。诺斯说:“非正规约束在制度的渐进的演进方式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是路线依赖性的来源。” “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难以建立普遍的信用关系,经济活动交易成本较高。但在亲缘或“圈子”里产生的信用关系是全面而强烈的信任关系,它可以缩短人们相互之问讨价还价的过程,节省交易成本。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亲情、友情”,是区域内人们之间是否诚信的核心内容和标准,信用制度表现为区域人伦信用制度。

第二阶段:区域契约信用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人员流动性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扩大到原有区域外,交往中“亲情、友情”的成分逐渐减少,“亲情、友情”的约束力减轻,传统的重复式、人情式交易愈来愈被非重复式、非人情化交易所取代,原有“圈子”里多次重复的博弈逐渐被一次性的博弈所替代,在一次性博弈中出现失信行为时的收益可能远大于失信被处罚的成本,人们交易时趋于优选失信行为取向;这种失信行为又会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引导更多的人采取不守信的选择。为解决这种矛盾,必须借助于以信用法律为保障和后盾的契约信用制度,使失信者受到法律的惩处。但这种惩处仍停留在交易当事者双方,失信者的不诚信难以转化为与全社会的信用对抗 ,此阶段的特征:一是“亲情、友情”的人伦信用逐渐转化为契约信用,二是社会征信机制缺位,三是信用体系建设呈现区域性。

第三阶段:社会契约信用制度,即“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经济活动的区域逐渐扩大,各经济区域逐渐融合,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区域差别逐渐缩小,区域契约信用制度逐渐过渡到社会契约信用制度。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决定了我国的信用发展处于第二阶段的“跨出区域交易的不诚信阶段”,先行构建“本土化信用体系”, 再整合各“区域信用体系”的资源,从而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契约社会”,人们处于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中,契约成为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连结的纽带、根本的内容和实现的方式。征信机制运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其最显著特性,能使交易者个人之间的失信行为转变为交易者个人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致使失信者在今后的所有经济行为中都会受到整个社会的不信任,有可能使其“经济活动生命”消亡。

四、区域信用制度的构建模式

把区域信用制度构建的层次阶段与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特征相结合,可以导出我国区域信用制度的三类构建模式:

滞后模式,即主张“先经济发展,后信用制度建设”。信用制度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步伐,信用制度缺位时常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犹如陷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恶性循环的漩涡中。在当前现实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质性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区域,政府管理部门习惯于这种滞后模式,原因有二:一是信用体系建设时间长、见效慢;二是现有行政官员在任期内,热衷于见效快、政绩易于突出的工作;三是担心自己区域有了完善的信用制度约束后,在经济交易中因守信而吃亏。实际上,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严重时导致信用危机,引发经济危机。

所谓信用危机,即指信用行为及关系受挫,各种违信、失信等反信用现象的发生较为普遍,市场信用秩序被破坏。信用大环境不好,消费者不愿消费,银行“惜贷慎贷”,企业不敢轻易投资。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信心受到冲击,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为严重的是,失信环境给人们一种“失信有所得、守信有所失”的扭曲信息,出现不守信可获得不正当的收益,这将严重打击守信者的信心,这种失信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来说是极大的冲击,倘若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经济的正常运行,“信用危机”将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因信用体系不健全,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大都经历过信用危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就曾描述到当时的商人先选送好的样品,之后再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等现象。今天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与之相似的信用问题。温州早期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致使后来影响到温州经济发展后劲,从而迫使温州不得不重建“信用温州”,现在浙江省非常注重信用建设,一定程度上源于温州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

跨越式模式,即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进行较完善的信用制度建设,在制度上保障并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有序、协调、和谐发展。有的区域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时期,就建立与发达商品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社会范围的诚实守信为主的区域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建设超前于经济发展步伐,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优点在于能在早期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使人们在一个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经济交易活动。不足在于可能会引起过度消费,形成泡沫经济。以个人消费信贷为例,如果消费者不恰当地进行信用消费,会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信用消费是一种超前消费,是以一个人未来固定收入为基础的,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支付能力量力而行。若一味进行超前消费,就有可能产生沉重的债务负担。超前的信用消费也可能会对企业带来影响,信用销售总是有不能及时或全额收回的问题,存在较大的风险。由于赊销造成资金被占用和由于错误的授信决策产生坏帐可能性,如果企业的信用管理者水平低,会造成企业的成本加大 ,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甚至走向经营失败。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信贷消费国家,具有 160多年的历史,个人信用发达。但发达的信用经济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性,如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信用过度而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的灾难。

平行模式,即区域内的信用制度建设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区域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就采取相应阶段的信用制度建设层次。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信用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信用制度同样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信用制度的发展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才能有真正发挥作用的意义。脱离经济基础,过于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信用具有不稳定性,将导致过热的消费与投资,出现“泡沫经济”,社会资源浪费,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过低和过高的信用均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当二者保持平衡态势时,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促进作用。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两者的发展呈现一种正向关系,且信用水平略高于经济水平,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发展。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如“长江三角洲”、北京、深圳等区域的信用制度建设,就是源于平行模式的。

五、我国区域信用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

从客观实际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东部,区域经济较为发达,信用内生性因素具备,政府干预日益市场化和规范化并向内生因素转变。在中西部,区域经济较不发达,信用内生性因素尚不具备,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具有相当的离散性,只有政府行为具有高度集聚性,并对企业和居民行为形成很强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因此,我国区域信用市场和制度应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实行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三元区域信用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并存的层次结构是我国区域信用构建的必然趋势。

1.市场竞争型区域信用体系。其适用于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区域,这一区域城市化程度高,信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趋同性。其区域信用制度建设包括:(1)开放信用产业。其目标是形成资金的最优配置机制,依靠市场作用带动信用制度的创新。如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信用经营组织和信用供需主体,使各信用机构平等参与竞争;在同业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推动信用产品的创新,增加区域内信用资产总量.加快信用经济的形成。(2)建设多元化信用市场。鼓励成立各类性质和层面的信用中介机构,生产符合企业和个人需要的具有差异化的信用产品;构建以信用价值链为导向的信用产业。(3)各中心城市的不同环境条件和辐射功能决定以城市信用为中心的层次结构不同。如以上海、浙江、江苏为支点的“长三角信用一体化”理念;以深圳、广州为支点的珠三角信用体系。且这些区域的信用中介机构已逐渐建立起来 。

2.适度主导型区域信用体系。其适用于中部和部分西部地区。这一系统是政府主导构建区域信用体系,并由国有经济成分为主的信用机构来运营,适度控制和影响信用体系建设路径以及引导区域信用市场构建、信用产业培育。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公有信用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主导信用信息征集业务,建立征信数据库,公有性质的信用企业进入信用市场,与其他性质的信用中介机构公开竞争,以市场化的模式经营。(2)政府信用政策应保证区域信用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该区域与东部区域的信用效益极差存在的情况下,避免信用好的经济主体不愿与本区域信用层级差的主体进行经济交易,降低交易总量,区域信用资源的合理引导有利于其有效利用。随着适度主导型区域信用的13益成熟,区域间信用极差也渐趋于零.使主导型信用体系走向市场竞争型信用体系。(3)将武汉、重庆、西安、郑州等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培育成区域性信用中心,使其在信用文化的传递和信用体系的建设上对周围地区和城市具有强烈的吸纳和辐射功能,从而形成信用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间市场的扩展渗透,市场型信用区域与主导型信用区域将相互兼容于同质的信用市场。

3.政府扶植型区域信用体系。扶植型区域信用是对市场经济欠发达、契约信用发展迟缓、信用经济弱小的欠发达的西部区域采取政府直接或政策性扶植的信用体系构建。由于这类区域的信用市场不存在或尚未发育,信用主体的功能必然落在政府扶植的信用机构上。当然,政府扶植不是政府垄断经营,垄断是凭借实力对市场的控制,而扶植是实力不足而无力对市场控制或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的一种扶弱补助。扶植只能起推动作用,而不能成为依赖。扶植型区域信用应注重:(1)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调组合。中央政府进行全国信用体系的统一规划,并针对不同区域信用的类型和层次不同设计有差异的信用体系接口;地方政府参照国家信用体系的标准,构建适合自身情况的区域信用体系,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提升本区域信用体系的层级,缩小区域信用差异。(2)开发民间信用市场。由于区域内市场经济的分散性和不连接性,信用培育难以完全依赖政府推动,民间信用孕育是至关重要的,如信用商户、诚信纳税户、诚信农户等这种以行业、以村组为单元的信用培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3)以县、乡镇为基层区域,渐进式建设基层信用雏形,形成自下而上的信用微单元,为与扶植型区域信用体系对接准备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J].求实,2005,(6).

[2]。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1、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管理模式配合不够协调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通常是先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和设计指挥部,筹建一个规模庞大的班子,由指挥部搞采购,实际上有的人根本不懂项目,业主项目部只是工程的一个业务主管部门,他和财务、物资等互为独立,各部门各自为政,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统一,因此,配合不协调,工作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严重影响了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

(2)理论模式研究不足,定义不明确

现有设计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下,各类业务名称存在一定差异,业主方还是承包方队同一管理模式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定义的不明确容易导致双方沟通效率低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

(3)各类管理项目模式的分析停留在表面

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前,充分而系统的分析各类项目管理模式的本质、应用范围、特点、优缺点是十分必要的。现有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不够透彻,特别是对应用模式与实例的契合程度分析不足,过分盲目跟随先进国家或成功项目经验,容易导致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在实践中产生"抗体",无法有效解决项目进行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2、PM项目管理模式综述

项目管理模式,也称为PM模式。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中的规定代业主行使权力,管理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其职责包括: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规划、招投标管理、施工方案设计、采购管理以及施工管理等其他工作,该合同的形式是委托合同,业主可以随着情况的变化调整委托范围,承接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实施权力,进行工作,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采用PM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 PM模式将会减少业主的工作量。

(2)专业化能力较强,此外PM模式下的公司管理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实现项目的管理目标,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3)工作内容和范围比较灵活,这是由于PM模式下采用的是委托合同,可以方便业主进行委托任务的变更。

3. PM模式设计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运用

3.1重点应用全过程管理的管理理念

区别于一般的工程,电力项目工程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在技术难度、施工水平、设备工艺和物资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大难度,这也更加要求我们要具备大局意识,从全方位、全过程的思维理念出发,多维度对项目运作过程进行管控的强化。与此同时,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包含从设计到选择,从评估到决策,从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在管理方面,也要搭建良好的综合管理平台,最大效益的发挥承包商、监理商、供应商及业主单位的效用,为企业项目建设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3.2突出抓好安全与质量的管控要求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管理范围主要是指项目安全策划管理、项目安全风险管理、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项目安全性评价管理、项目分包安全管理、项目应急安全管理、项目安全检查管理等内容。工程建设要首先要完全满足并准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的标准。为更好的保障项目的安全稳定开展,应制定系统而规范的管控方案,保障项目安全控制的可控与再控。定期梳理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方案实施情况,建议可按月度、季度、半年、全年的方式定期开展安全委员管理会议,在预防安全事故、完善应急措施、文明施工、降低财产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等方面不断加强管理,并完善相关制度。

质量保障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支撑。通常来说,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我们可以重点并不局限于关注以下几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即策划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总结评价阶段等。质量的管控也基本延续了全过程管理的先进理念。与质量管控紧密相关的标准主要涉及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公司层面以及创优层面等。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工程项目的现场质量管理,因为这是质量管理的第一线,也是最重要的关口。确定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后,明晰责任方和责任内容也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以"突出重点、强化意识、细化流程、严格考核"为管理理念,认真执行和落实"建设精品工程,为用户优质服务"的方针,努力按

时打造标杆工程和星级工程。

3.3确保项目进度管理科学可控

项目的管理要求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协调统一的系统,进度管理离不开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前提,同时又为质量、安全和造价管理提供有力保障。项目进度管理应遵循科学、可控的管理要求,在项目计划方面,努力做到协调统一,在工期安排方面,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切勿盲目追求工期进度,在施工调度方面,努力做到平衡和得力,在工程竣工阶段要做到严格考核。可以说,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综合的业务,需要多方配合,稳抓齐管,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项目进度把控的形象写照。项目管理进度计划书在整个管控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项目资金计划、设计图纸交付、材料与设备到位与准备开展具体施工等方面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作为整个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的子集,我们要有效保障资金方面、设计方面、设备方面、材料方面与现场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控制,结合实际,不断总结进度管控难点和挖掘项目进度管控的空白领域,逐步完善进度管理的各项措施。

3.4建立项目造价管理降本增效机制

造价管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初步设计概算管理、施工图预算管理、进度款管理、工程变更预算管理、工程索赔费用审核、结算管理、竣工决算配合、造价分析配合、定额工作配合等。就造价管理的主要管控机制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造价精细化,

体现造价精细化,也就是成本费用要尽可能达到管控延伸至业务最底端,做到心中有数;

(2)做到标准化管理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相关标准、同类企业对标形成相对准确的成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努力实现造价最低;

(3)树立全过程成本监控机制

树立全过程成本监控机制,建立造价考核体系,做好降本增效的管控方案;

结束语:

电力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的专业化管理。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必须进行创新走新的管理路线才能够更好的迎合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把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运用到现在的市场中,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使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更加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也能够更加的高效和严谨。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更好的实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神洲.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5(8).

篇5

商业银行国库业务包含商业银行支库、国库经收处及集中支付行。支库即人民银行委托商业银行国库支库业务。国库经收处为经收预算收入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信用社。集中支付行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银行。

一、商业银行国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对国库业务重视不够的情况

由于国库业务难以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效益,因此商业银行对国库业务重视不高,主要表现在国库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业务不熟及未设置专职人员。二是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商业银行国库业务存在会计核算不统一,账户设置不规范,乱用会计科目,例如一些经收处收纳预算收入不通过“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及其“待报解预算收入”账户进行核算,而采用“其他应付款待清算过渡款项-同城提出待处理专户”“同城票据交换-提出票据暂收户”等进行过渡。

(三)国库经收处存在延压税款现象

经收处部分存在经收处延解、占压税款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库经收处按规定当日报解的税票未及时报解,而采用隔日或多日后才报解入库。二是非税收入缴库不及时。一般各类非税收入缴入财政收入专户非常及时,但入库不及时,按规定财政专户资金需要定期入库,但经常存在?政专户资金长时间延压资金,不办理入库程序,甚至有的财政收入专户上的资金未入库就直接转出。

(四)集中支付银行账号开设和使用管理不规范。

由于人民银行缺乏财政专户开立审批权,财政专户开立常常五花八门、屡清不止,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却难有作为。其次是报备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虽按照《人民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要求报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但未按规定将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情况报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备案,致使国库部门对财政账户信息掌握不完全。

(五)集中支付银行“先清算,后支付”的违规行为难杜绝

个别银行为避免自身垫付资金,在没有实际支付资金的情况下,先行向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资金,国库部门收到银行的划款申请后,只要清算金额在额度控制范围内,人民银行国库就会及时划转资金,无法核实银行是否已经实际支付资金。

二、商业银行国库业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国库业务网点多,监管队伍难以有效监管

商业银行参与国库业务的网点多且分散,国库监管队伍无法全面检查,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对情节严重的银行进行现场检查,商业银行违规操作被查处的概率降低,就导致很多商业银行对国库业务的重视程度降低。

(二)监管方式落后,信息化监管模式未建立

国库业务量大、种类多、风险点不断增加、仅依靠现场监管远远不能满足国库监管的要求。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业务量开始成倍地增长,人行国库单纯地依靠日常会计核算的非现场监督,以及有限的现场检查,已经很难实现国库监管的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而监管人员的相对不足更进一步地削弱了现场监管这一传统监管方式的实际效果。

(三)国库业务未参与银行的个人业务考评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自身的考核体系中,没有包含国库业务。商业银行负责国库业务的员工对国库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很多商业银行员工除国库业务外还兼职其他任务,很难保证核算工作无差错。

(四)未统一经收处非税管理模式

目前,尚未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非税收入收缴业务银行自行开发和使用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功能过于简单,许多银行开发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仅具有简单的数据统计汇总功能,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所以财政部门及国库部门难以对非税收入资金的收缴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监管。

三、信息化模式的解决方案

针对商业银行国库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信息化模式从技术上解决监管难题。图1为方案总体架构图。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管信息系统、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系统、国库电子对账系统、商业银行考评系统这四个系统共享基础信息。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管信息系统主要多层次动态监控商业银行情况;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系统实现多个部门共享非税收入信息,实时监控非税资金流动情况;国库电子对账系统通过自动对比征收机关、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账务信息,及时发现信息不符、延压税款等情况;商业银行考评系统通过抽取监管数据,日常业务考核及综合评价生成考评报告。

图1:总体架构图

(一)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管信息系统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商业银行业务,系统检测业务合规性,自动进行预警提示等。系统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数据报送、账户管理、现场检查、规章制度、信息交流等模块。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为商业银行建立信息档案,归口管理机构相关信息。数据报送模块为机构报送日常信息、业务变动、业务报表等。全面分析其业务差错率、人员变动、风险措施等内容,通过及时录入数据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准确把握机构的风险状况、业务变化、实现监管信息电子化和监管工作长效化。账户管理要求商业银行报送所有预算收入报解账户、财政资金专户的账号名称、账号、开户银行、账号资金性质、开设的文件依据等内容纳入系统管理。对没有经过账号报备的财政资金专户,国库部门拒绝办理预算拨款相关业务。通过账号管理模块有效解决账号开设和使用管理不规范问题,全面统计账号开设,实时检测账号变动信息,提高了国库的监管能力。现场检查全面记录现场检查历史记录,提供机构存在问题统计分析平台。规章制度模块罗列所有机构相关规章制度,方便机构查询。信息交流提供工作经验、疑难问题等交流平台。

(二)统一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系统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非税收入征收部门等相关部门可根据非税收入业务,共同研究制定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和接口技术标准,开发出具有完备功能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软件。非税收入征收部门、非税收入银行、财政部门和国库部门等相关部门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实现非税收入收缴数据信息以及资金入库信息共享,以此动态监督非税资金流动情况。

(三)建立国库电子对账系统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的标识语言)具备提供统一的方法描述和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的结构化数据。每个对账单位的对账数据信息源不同,根据数据信息源设计XML Schema模式,Schema中定义相应XML文档的结构、数据类型以及属性等信息。建立XML Schema模式与不同数据源信息间的模式转换器,通过转换器将不同的数据源映射为统一格式的XML数据文件,从而建立账务信息数据库,如图2所示。通过账务信息数据库,系统可以自动比对账务信息,及时提示对账不符情况,因此有助于各部门第一时间发现并更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疏漏或失误,确保预算执行的准确性与可控性。

图2:对账模式图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发展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

建筑工程项目是指在一个限定资源,限定时间的条件下,一次性完成基本特定功能和目标的整体管理对象。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如:①目的性;②特殊性;③要求指标;④投资额;⑤工期限定。

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2.1管理模式的改进方向

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违背了建筑产品的特点和生产活动规律而造成的,所以必须通过建立符合其产品及其生产经营特性的组织体系对我国建筑业进行综合治理,使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符合其自身的活动规律。

2.2组织机构的调整

①符合弹性生产力原则。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与作业职能分离,用工制度有弹性。②符合刚性产业结构原则。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并能直接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③贴近市场的要求。由于总承包是可以跨地区经营的,如采取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必然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因此,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符合贴进市场的要求,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组织机构。④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企业办社会”一直是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设计组织机构时必须符合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可以将义务福利型机构剥离出去,交给社会,使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2.3观念的调整

要实现管理理念创新,首先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步伐。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才是项目承包合同的履约主体,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最终承担者。只要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真正实现创新,就必然极大地推动项目管理者的观念创新,整个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不换观念就换人的氛围,从而为项目管理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实现管理理念创新,项目管理者必须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矛盾中妥善处理好项目多重目标的关系。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明确和处理好“三大目标”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确定目标值时,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它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最优化。对于设定的最终目标要使工程达到优质水平,让用户、社会满意,为企业在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

2.4用PERT 法制定工程项目进度

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项目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的基本依据,是其它各项计划的基础。编制进度计划最科学的方法是网络计划技术,它的优点是把项目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出发,把系统中各相关要素用网络图的形式形象的表达出来,通过图形分析和时间参数的计算,可预先预料到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影响和资源利用的因素,统筹安排优化目标,使项目按原定的目标推进。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不断变化的情况的需要调整计划,使工程优质、快速、经济。

2.5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

控制作为建筑项目管理的最重要职能,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得以实现,根据事先确定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它包三个阶段: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这三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

2.6建筑工程管理在企业技术上的创新

施工管理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项目施工管理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占据市场。加快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复合型、技术与管理复合型、技术与经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为科技人员技术的提高提供保证。根据市场确定产品和工艺,确定采用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施工企业要改善自身的组织结构,提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素质和科技含量。解决好科技人员的组成结构问题,培养和选拔青年科技人员,让他们参与重大工程课题的研究和开发,让他们到重大工程一线锻炼成长。

2.7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在企业文化上的创新综观中外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从小到大发展,在不断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出现勃勃生机。企业文化创新要把握二点:一是致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二是确立企业文化创新的机制。创新机制主要有企业文化的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和传播机制,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指导企业的不断创新。积极利用国内和国外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在创新模式下,应注重企业内外的有机协同,注重创新阶段的实时转换。在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的创新资源,朝着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金德.论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J].价值工程,2010,4.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最早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指由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者、实施者等专业技术人员之间通过相互合作,以共同完成建筑工程项目为目的,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重要。工程管理旨在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计划、施工、验收等环节提供全面的控制、监督和协调,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增长规模非常庞大,又因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时效性,所以,在具体的建筑项目工程中,建筑项目管理者更多的倾向于建筑工程的时效性,而忽略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能充分的表现出来等一系列问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问题

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方式的问题。许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所使用的管理方式都是传统的、不科学的,没有保持与时俱进,学习使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等一系列问题。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关系到其管理效果。据资料显示,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使得豆腐渣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和)发生。对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加强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的进行相关宣传,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团队中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材料、设备的管理方式

现代的建筑工程一般都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体系,其材料的种类、数量,设备的购买、租赁等相关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设备的费用成本居高不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应该加强自己的工作责任感,对材料从采购、进库、出库、使用情况等各个相关环节进行严格的检验、记录、及时盘存等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应该注重岗前培训,提高员工的使用效率和对设备的维护意识。

(四)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施工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中项目的施工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其管理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是随着其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现象、问题的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对项目实施施工的管理没有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现象问题进行无缝化处理,不能够及时应对突发问题,管理效率也就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一)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其科学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都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处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这对于现场管理来说,是管理人员最应该具备的。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不拘泥于现有的管理思想方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加强有关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学习,适当的借助一些成功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项目案例来丰富自己的创新管理方法。用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其管理效率,保障工程质量。

(二)创新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工程体系,其组织结构也会相对复杂。在创新管理模式下,就需要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完善,确保每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融洽。首先,应该注意,施工管理部门与实际施工部门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对一些效率不高的部门应该进行整顿,适当精简或是进行重新组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最后,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部门的级别和其职责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的编排,重点管理。

(三)创新并发展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理念

首先,对于创新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理念,工程管理人员首先应该领悟创新的本质,创新既来源于生活,又新于生活。其次,工程管理人员对于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只有加强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才会在平时的工作中探索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最后,创新管理模式也需要相关领导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在创新管理工作中提供一些好的环境。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在工作中敢于创新,才能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实行全方面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工程质量管理涉及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包括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工程完成后的质量验收等。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认识和全局性的把握。首先,在建筑工程开始前,应该注重相关的预防工作,适当的调整工程管理策略;其次,在工程施工的整个环节中,应该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质量、进度、安全、设备使用情况等方面,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管理、监督,确保工程进度按计划顺利的执行,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有效的对现场安全、质量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解决,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准则,提高随机应变能力,不能完全死板硬套的按照建筑工程项目计划执行;最后,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全面的方案,可以采取以工程管理人员为主体的验收方法,如,分小组进行考察、讨论、审核等,也可以采取体验者为主的验收方法,如,对体验者进行问卷调查,再根据其结果进行审核。

结论

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行业的核心,工程质量管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而创新模式为工程管理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思想方法,对于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也就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是其更好发展的奠基石。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出发,对于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对提高建筑工程的竞争力、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曦建.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5)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创新模式 应用 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扩大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增长。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政策性的保障,建筑企业应当在这种政策的支持下,尽可能扩展企业的市场规模和生产领域,在时展中抢占先机。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众多,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构建等多个方面。材料的管理包括材料的储存和运输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材料验收管理人员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对建筑材料的验收严格把关。

建筑工程器械管理。建筑施工过程中租赁的机械设备如果使用周转安排不当,或者使用过后没有及时归还都会造成企业成本的更加。机械操作员在上岗之前应当进行技术培训,能够熟练的操作和使用建筑设备。如果技术人员不能良好的利用这些设备,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管理的效果。

二、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是满足国内生产发展需要的必然途径。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稳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企业若想顺应时代的潮流,在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具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行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强在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确保企业的技术以及人才能够在建筑行业中成为佼佼者。企业需具有先进的建筑技术水平,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企业受益水平,在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满足国家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

实现工程科学管理。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当详细的学习科学管理理论,并且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时代的浪潮下,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建筑企业的发展前提,力争保持先进的科技水平,逐步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所以,建筑企业需要按照不同项目工程的特点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优化施工资源的分配。建筑企业创新工程的管理模式可以按照岗位的不同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通过规章制度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创新模式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保证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主要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创新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观念,处理好工程利益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且确定项目中包括质量、成本、安全以及工期在内的各种管理目标,保证合同中的每个条款都能够在工程管理模式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筑企业也需要处理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有目的的制定方案,在全面考虑工程目标的基础上,让工程管理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水平。

不断创新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建筑行业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时展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企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协调工程项目管理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全面对建筑行业的体制进行改革,建筑行业也需要明确公司内部的责任体系,通过强化对内部的管理为工程管理创建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可以有效的避免市场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施工过程中加大施工合同的实施力度,提高工程的管理能力。

创新企业的技术管理。随着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的成果也在建筑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建筑行业需要构建一个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的职能和工作效率。因为现代的工程管理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大量的信息作为管理的参考和依据,所以在现代的建筑企业中,需要使用到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设先进的技术管理体系,改变传统管理制度的观念,提高工程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信息化的管理也需要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技术要求,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先进的工程管理知识,还需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技术管理进行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

创新企业的文化。建筑企业要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发展空间,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建筑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时候,不仅仅需要重视企业的价值观创新,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文化机制创新。文化机制的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目标、企业文化传播、企业的激励制度等方面。为了扩大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还需要对创新目标进行及时的转变,利用国家创新体系所提供的便利条件,促进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不断的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创新型人才的管理。人才是建筑企业实力的一部分,他是一个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对管理人才进行创新性培养,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创新型发展。若想加快企业的创新型发展,就需要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在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竞争中,建筑企业也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想让企业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健康平稳的发展下去,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快速的占领市场先机,这同企业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关系。工程项目管理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因此它的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在当前的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将会大大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企业要想在建筑领域做得更好,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还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一个企业的形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字:工程管理 创新 应用与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是组织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过程工作,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效计划、组织、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的目的,保证项目目标实现的系统管理方法。这个目标可以使组织阶段性计划(如年度经营管理计划)规定,也可以是批准的《项目可行性报告》规定。项目目标的实现,可以是房地产企业组织的管理行为,也可以是项目管理组织的行为。建设项目管理就目的的实现过程来讲,公司是项目启动组织,是做项目立项和项目设想的,是规划项目目标的,是为项目提供资源支持和技术服务的组织;项目是将设计变成成品并将产品变成商品进而变成利润的组织。是启动和实施、领导和被领导、服务支持预备服务与支持、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项目部形式的管理组织属于公司直属,项目公司形式则是相对对立的、有独立经营权的“法人”组织。项目管理过程中启动组织与实施组织之间的职能,职责划分,应根据公司组织结构确定,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选择,项目管理模式的选定,公司向项目提供什么资源、公司层面职能部门或者叫中心与项目部或是项目公司的职责划分,应该由公司决定,并体现在《项目管理规划》中。为更好地完成项目,公司必须对项目管理组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控制性管理。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的主要原因包括: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不断更新,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前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要想企业在竞争中抢的先机,就必须要对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也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系,工程管理的多样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也促使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主要有:

1)工程项目管理的多样性。项目管理有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它更注意实务,项目管理的工程必须结合自身项目特点的实际出发。由于项目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不同领域项目类型的差异性带来了项目管理多元化发展。因此,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类工程项目中,角色和层次的不同,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投资者、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项目管理公司的项目管理差异很大;这就使得采用不同的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也会带来项目管理的差异。另外过去通常定位项目管理是以项目内的职能管理为主的,如工期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资源管理等。现在还要研究和解决企业项目的管理问题。

2)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界面划分问题。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它又是综合性的,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项目管理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除了要有工程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外,还应具有管理学、工程估计、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和合同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尽管在项目管理组织中,上述领域的工作都由相关的专业人员承担,但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各种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和职能工作之间越来越趋向于相互交叉,他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 调整管理理念,树立创新思想

意识观念是行动的导向,只有树立创新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好对工程管理理念的调整,实现建筑企业管理创新。想要转变管理理念实施创新,首先要管理者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市场最新动向,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只有管理者拥有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推动和实现管理模式创新。在开拓思想、调整观念,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还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将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招收进来增加企业创新的能力,让管理创新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还要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培训,让每个基层员工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为工程管理创新提供一个优良的氛围,从而更好的保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现创新。管理理念的调整、转变、创新能够直接影响工程管理的进行,强化管理工作,更加明确工程控制目标,处理好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实现优化配置在不影响每个目标的同时让整体目标最优。

2.2 改变、调整管理机构组织结构与机制

除了要转变管理思想,拥有创新意识以外,关键还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结构,建立一套现代化工程管理体制。新型的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应该首先要满足生产要求,符合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其次在组成管理机构时要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提高竞争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最后就是要在配置齐全的基础上合理的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完整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也是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传统管理制度中责任分配不清,利益关系不明,制约能力不强,导致了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创新首先要制定各部门、各专业及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严格按站责任制,明确责权关系,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对出现安全、质量、经济等问题要给予经济行政或是法律方面的处罚,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在保证企业获得效益的同时在合同要求下控制施工工期、投资、质量等,与此同时要预防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规避。

2.3 促进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管理技术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都是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建筑规模的扩大、施工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工程管理人员每天要对面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处理这些信息任务繁重。为此,加快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还要加快管理技术的调整变化以及创新,这样才能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的实现建筑项目的建设任务。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计算机软件处理信息数据和资源实时共享,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建筑企业也可以利用网路手段对市场形势、经济动态、政策变动做到及时了解,做出相应调整;也可以获得国内外相关信息为管理技术更新创造良好条件。为了实现管理信息化、科技化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接受现代化管理的知识,拥有操作新型设备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创新。

3.结论

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人们在不断提出许多新的理念,包括提倡多赢,照顾各方面的利益,鼓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注意工程对社会、对历史的责任,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等。另外,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期评价和管理方面,集成化管理方面,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方面,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方面都出现了许多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 薛军.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与创新研究探讨[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10):283-284.

篇10

模具毕业论文

引言

一般说来,模具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大都是从作坊式的企业成长起来,甚至目前仍有许多模具企业是作坊式的的管理,在模具交货期、成本、质量的控制方面问题层出不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落后的管理手段和水平,使模具企业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只有疲于奔命,企业投巨资引进的CAD/CAM系统和高档数控加工设备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和水平,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有志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模具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模具制造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模具制造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具备快速反应和及时调整的能力,没有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是很难做到的。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模具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是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模具企业实际的案例,讨论分析了信息化对提高模具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深圳市伟博思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专业化模具企业管理系统iM3(inteMoldMakingManagement),给出了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信息化是企业与客户信息交流沟通的桥梁

模具是典型的按定单单件生产的行业,每一个定单都要与客户进行详细的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沟通,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下面是模具企业与客户信息沟通不充分的两个实例:

案例1.某大型模具厂承接了一个日本新客户的模具定单,这个日本客户习惯定单下达后,就与模具厂的设计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沟通,对模具提出很细致的设计要求,模具厂按此要求进行设计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确认设计图纸。而模具厂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后,却仍按以往接美国客户定单的习惯,等待客户确认设计后再订购模架和材料,一直等了10天,才知道客户不需要确认图纸。结果,该套模具延期10天,客户很不满意,从此不再下定单,为此失去了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客户。

案例2.某模具工厂承接了一个新客户的模具定单,该客户的注塑工厂有一套严格的生产安全标准——多少吨的模具必须使用多大的吊环。由于缺乏详细的技术沟通,这个问题被忽略了。模具设计人员按照本工厂的习惯选用吊环,结果比客户的标准小了一个规格,致使模具交付客户后,才发现不符合要求,只能把模具运回,重新加工吊环孔,整个过程的费用就超过万元,同时还影响了客户的生产。

由此可见,在与客户及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方面即便是一个小小纰漏,都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解决好沟通问题,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尽量一次把客户业务与技术方面的要求了解全面,避免多次反复,从而节省费用和时间。

详细了解客户的模具技术要求,避免在试模后修改和返工。

对每一次沟通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针对每个客户逐步建立客户业务和技术资料知识库,在公司内部共享,以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减少错误。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能够帮助模具企业更好地与客户进行信息沟通。例如,在iM3系统中,提供了详细的模具技术沟通模板,模板整合了国内外多家优秀模具企业的经验,完全与国际模具行业接轨。通过该模板,方便与客户进行详细的技术沟通,减少模具的修改工作。而且通过系统记录的与客户沟通信息,可以总结客户业务和技术方面的习惯,分享给公司内部相关人员,避免犯重复的错误。

二、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监控模具进度

客户非常关注模具的试模及交付日期,往往根据模具的试模时间安排试产及生产计划,尤其是海外客户,往往把模具的交付期的重要性放在首位。因此,控制模具的生产制作工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的案例可能是许多模具厂都出现过的问题。

案例.某大型模具工厂承接了美国客户的模具定单,由于缺乏有效的模具生产进度监控和管理手段,不能按期试模。生产部门也把这一情况反馈给海外的市场人员,但市场人员由于不能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况,担心不按期试模客户会不高兴,于是抱着侥幸的心态,认为生产部门能够加班加点抢回时间,仍然承诺客户的既定试模日期。当客户从万里之外来看试模时,发现模具在一周内根本不能试模。客户非常失望,从此不再下定单。

对模具进程监控不力的根源在于:

缺乏有效的模具生产进度监控手段,不能及时发现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模具生产过程的状况不能得到有效反馈和记录,往往凭感觉来判断模具的进程,习惯用“差不多、差很远、很快做完”等模糊概念来说明进度,数据不准确及时,往往产生侥幸心理。

公司内部缺乏信息共享的环境与平台。由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的不同,对每套模具的实际生产进程的了解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通过台阶式的层层信息反馈往往会造成信息失真,再加上人为的因素,问题就出来了。

人们往往比较注意重要和难的问题,忽视小问题,尤其是当企业同时有数十或上百套处于不同阶段的在制模具时,管理人员很难坚持每天不厌其烦地检查每一套模具的每一个任务进程是否在计划之内。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为企业提供共享的、一致的、忠实的进程监控平台。例如,在iM3系统中,通过项目计划与进程控制,可以对模具的整个生命周期(定单确定—设计—采购—生产—首次试模—模具修改—交付)进行管理。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直接在系统中反馈模具实际进度,系统忠实地监控项目进程的每一个任务,当某一控制点出现延期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邮件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早发现、及早解决。而且,对于一些关键任务,还可以让系统提前预警,以使有关人员及早准备和安排。

三、有效的模具成本控制利不开信息化

成本控制是模具企业管理上的一个难点,模具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越来越突出地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模具行业面临着模具价格越来越低的沉重压力,模具增加几次修改,模具利润就消耗干净,甚至要赔本。企业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

在专业化的模具企业管理系统iM3中,将通过如下途径帮助企业控制成本:

在公司内部下达定单时,以报价的成本估算为基础,为模具制定计划成本;系统中设置成本预警,对模具生产中的成本要素进行监控,从而有效控制各项费用,确保利润目标的顺利达成。

在模具BOM下达时,比较设计物料总成本与计划材料成本的差异,决定是否下达。在采购材料收货时,比较交货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决定是否收货,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系统记录和统计每一工件在每个加工工序中产生的加工工时,自动比较实际加工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差异,监控制造费用。当实际费用超过计划费用时,系统会自动报警,通知相关管理人员。

案例.某模具厂在设计某客户的电视机前壳模具时,采用四块价格昂贵的铍铜。供应商供货时,将四块铍铜的边角料也一起计价,送货价格超出计划价格6000多元,仓库管理人员在为该物料收货入库时,模具公司采用的iM3管理系统警告此物料入库价格严重超出计划费用,拒绝入库。经过采购主管与供应商交涉后,剔除不合理的6000元费用后,才收货。

四、信息化有助于车间监控和管理

实时车间监控可以帮助生产主管监控每台设备的生产情况及模具的加工进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控制工件的生产进度。

例如,当公司管理人员需要检查生产车间情况时,可以通过iM3系统查看各加工设备和工作组的的实时生产情况,系统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记,清晰反映各设备及加工组正在加工的工件和待加工工件的状态,包括每台机床正在干什么,机床目前的负荷情况,正在加工的工件是否延期,待加工工件是否已移交本工序,上道工序是否延期,物料是否到位等,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当管理人员需要检查某套模具的生产情况时,可以查看以甘特图形式展示出来的模具加工进度,并通过各工序的计划时间和实际的进程的对比,帮助管理人员跟踪模具的生产进度。

而以往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模具进度时,要到车间一个工位一个工位去看,而且只能看到主要的部件,小零件完成情况可能根本无法了解,甚至连车间的班组长也不知道小零件在哪里。或者召开生产会议,把各班组长全部召集起来,花费很长的时间一一汇报模具的进度。由于班组长还不是第一线的加工人员,只能以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判断模具的进度,具有很大误差。对于经验丰富的工人来说,可能判断准确点,但一个工厂没有办法保证每个工人都是很有经验、每时每刻都很有责任心。而只要一个定单中有一套模具不能按期完成,整个定单的交付就有问题,这也是许多模具厂在试模前经常要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加班赶制模具的一个主要原因。

五、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CAD工程数据在企业内部共享

由于工期短,模具企业的设计图纸很难象批量生产模式的企业一样做得很精细,而且由于更改频繁、图纸量大,也不可能把图纸发给许多非生产部门,这为企业内部的设计信息共享带来了障碍。生产或其他业务部门有时希望能够测量一下图纸中未标注的尺寸,有时需要查看一下3D模型以便对复杂的结构有更清楚地了解,这些需求都没必要为此购买昂贵的CAD设计软件,而且对非设计部门的人员来说,使用专业化的CAD软件在操作和查找相关文件方面也很不方便。如果把管理系统与CAD工程数据链接,则会极大地方便生产或其他业务部门,使设计信息真正在全企业共享。

在iM3系统中,根据模具企业的运作特点,集成了设计模型浏览工具,可以在系统中方便浏览2D/3D文档(包括AutoCAD、Pro/E、UG等)。这样,可以在公司内部任何一台电脑中查看CAD模型。例如,工艺人员制订某个工件的生产工艺路线时,可以直接点击查看3D图形按钮,借助浏览工具可以旋转、检查尺寸、做各种剖切面等操作,方便工艺人员制订合理完整的工艺流程;车间工人在加工某一工件时,借助车间生产终端,可以方便浏览正在加工零件的3D图形,通过对比加工工件与3D图形,检查是否加工正确,判断加工是否完全,避免返工和报废。而以往数控和电火花加工操作人员只看2D图形,很难判别工件的最终形状,经常由于CNC程序遗漏或电极漏做而造成工件的返工,既浪费资源,又影响模具工期。此外,这一功能对于市场报价、采购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都是非常有用的。

六、信息化在促进信息共享方面的其他作用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共享平台,将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出错,有效的保证模具质量和工期。

案例1.某厂模具装配前,装配钳工经常因外购顶针到货不及时,需要电话询问仓库和采购部门,甚至打电话给供应商,才能确认交付时间,非常麻烦。如果中间某个环节信息出现断路,就无法确定准确的交付日期,那么模具试模时间则因此不能确定。

案例2.某大型模具企业,每天晚上7:30—9:00要召开生产管理骨干人员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检讨模具的生产情况(进度、质量),当某套模具出现问题时,再研讨如何改进。管理规范的模具企业都会定期组织类似的会议,但这需要很多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模具的生产状况,查询和记录全部模具的生产信息,从中筛选出非正常的模具。这样做,无疑将增加管理人员的压力,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信息的统计和收集方面,且往往因收集的信息不准确而影响决策。

在一个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模具企业,通过系统与管理流程密切结合,将会为企业的各级管理和工作人员带来信息查询和统计的方便,使其准确的掌握最及时、最准确的各种信息。例如,在iM3系统中,生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生产或采购物料目前所处的实际状态,不必一个一个部门电话查询;当需要了解模具的进度时,除了系统可以自动为异常发出警告外,管理人员也可以主动进入系统,统计其关注的异常问题,如,统计截止目前设计拖期的模具或采购拖期的物料、统计计划下周试模的模具、统计尚未按期付款的客户、统计本月某供应商的应付帐等,这不但可以极大地减轻模具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够帮助管理者正确决策。

当然,管理信息化还可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模具企业改进管理,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