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则的作用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它道出了规则的重要性。遵纪守法,遵守社会规则,是公民意识和文明水平的体现。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品德与社会》里《规矩与方圆》主题单元中"校园'红绿灯'"(五年级上期)一课的教学经历,谈谈"规则"教育的几点体会。
1.趣味游戏,感知规则作用
由于规则对人有约束、制约作用,是用来"管束"人的,因此,"规则"不是人人都乐于接受的,规则教育也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只有设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自觉地去遵守。
为了让本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针对小学生喜欢活动、游戏的年龄特点,利用课前午会时间,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班级"两人三脚走"分组比赛。活动前,我有意不提细致的比赛规则和要求,只强调安全、快速、有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规则的缺失对活动的影响,以便于在活动小结时凸显出规则的作用。
在活动总结时,同学们发现各组人数有不一样的,各组男女生的数量也有不一样的;有两个组各单着一个人,其中一组为了陪单着的同学游戏,有一位同学走了两次,另一组里单着的同学没有参加比赛;还有一个组在老师还没有发起跑口令前就先跑了一点,这些对评判各组名次、输赢都有影响。通过总结、讨论,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规则的作用,并讨论制定了较完善的游戏规则。
2.事例分析,理解规则意义
本课的主题故事为《玩不成的游戏――谁来摇绳》。有了班级比赛活动的启发,学生很快明白了游戏不能正常进行的原因,不仅很快为故事中的小伙伴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在讨论过程中理解了主题提示语"开展集体活动时,有了明确的规则,并且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障活动顺利进行"这句话,理解了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教科书里还有"下象棋不能飞象过河""起跑时脚不能踩线""听报告时要保持安静"等情景对话,分别从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等角度对"规则"概念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去探寻和发现无处不在的规则。教学时,引导学生探究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因,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3.榜样引领,深化规则意识
教科书还编排了"名人与规则"的故事《规则伴我成长》来深化规则意识。故事讲一位记者采访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问他"你是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认为,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会的规则,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
科学家列举的都是些生活小事,然而正是这些生活小事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遵守这些人们普遍认同、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遵守社会规则。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大科学家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他们从小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当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们对规则的作用与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4.整合教学案例,强化规则意识
教科书提供的"小资料"是"校园踩踏事故",讲的是某省一所小学的同学在第二节课下课后,争先恐后地奔向楼梯,因为推搡、拥挤,导致当场压死、踩死24人,压伤几十人的惨剧。为了强化规则意识,教学时,我将教科书下一课里某人违章驾驶农用车搭载80人,造成20人死亡、53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提前运用。
一个个血淋淋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看到了不遵守规则的可怕,从心底里明白了"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自由。""我们遵守规则,也享受着规则带来的好处。""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不遵守规则的人最终只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酿成惨祸,危及他人,危害社会"这些主题提示语的含义,深刻地体会到规则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强化了规则意识。
5.总结提升,内化规则意识
教科书在每一部分内容后面,都有总结性的主题提示语对所讲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校园'红绿灯'"这课的主题提示语还有"规则意识来自责任感,它的最高体现是自律,是自己管住自己。""在人生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自省,学习自我约束,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
篇2
一、家园协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良好的习惯是建构在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之上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地引导、点拨幼儿努力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
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家庭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自然的“生态环境”,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幼儿都能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不同于其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技能等。家长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重要“力量源”。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协同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必由之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担负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任务。幼儿形成了规则意识,对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有效策略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表明规则绝非是冰冷冷的条条框框,而应该是与幼儿的情感世界有密切联系的,让幼儿共同认同的,让幼儿共同参与制定的,让幼儿能够自觉遵守的,幼儿理应成为规则的小主人。
(1)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发现者。在幼儿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适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幼儿展开谈话,就可以恰当地了解幼儿们对生活中“规则”的掌握情况。如爸爸妈妈常常带领幼儿逛商场、超市、书店,带幼儿乘坐地铁、公交等,在这些场所人们应当遵守什么规则?此时此刻,成人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作用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对幼儿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会自主发现取放物品要做到从哪里拿还放回哪里的规则;发现到超市付款、乘地铁、乘公交应该排队等候的规则……在大人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与监督下,幼儿们会逐步明白这些规则的意义并能自觉地遵守诸如此类的规则。又如幼儿们会自然地发现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时对活动材料要归类摆放,并应当与同伴一起合作分享等。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做规则的引导者,启发、点拨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则,让幼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成为规则的发现者。
(2)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幼儿规则习惯的养成应以幼儿自身为主体,幼儿规则的制定应以幼儿为本,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制定规则、实施规则应尊重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适当的“度”,只能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不可喧宾夺主。什么样的规则是幼儿们愿意并自觉遵守的,他们最有发言权、自,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去感受规则、去体验规则、去比较规则、去建构规则,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让幼儿充当规则的主动制定者,进而发展为规则的自觉执行者。
(3)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管理者。幼儿心理学研究认为幼儿仍是一个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尚欠成熟的独特生命个体,幼儿自身的主体自觉性尚不够,规则制定后要想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幼儿还需要别人,尤其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协同督促。规则离不开幼儿不断的练习与强化,有时幼儿尚且在思想上接受了规则,知道规则的存在,但往往很难形成自觉的行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去遵守规则。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们自主选举一些监督员作为规则的管理者,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升幼儿的管理能力,让幼儿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维护并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3
关键词:商业判断规则 董事
经济学的意义上的公司是一种盈利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经营失败的风险。而法律意义上的公司,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董事出于善意而且充分履行了注意义务,依然可能出现失误或是错误从而导致公司的损失。但是经济学上的经营管理失误并不会当然导致公司法上的失误。为了平衡公司利益和董事权利,美国法院通过长期的司法实践,逐步形成了“商业判断规则”,主要存在于判例法中,成文法并没有相关规定。通过商业判断规则区分法律上的经营过失责任和一般的经营失误。根据该规则,公司董事在作出一项商业决策时,要求其满足主观和客观的要求。即要求主观上出于善意,并且客观上依据其所获得的合理信息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那么即使最后事实证明该董事的决策是错误的,董事可以依据商业判断规则而免于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商业判断规则是从本质上是将公司董事的责任加以限制,把责任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商业判断规则也被译为业务判断规则、经营判断规则,是美国判例法和公司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建立在董事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前提下的规则,所以与董事的合理注意义务相联系。研究商业判断规则不仅仅对规范公司董事业务行为有积极的作用,对我国董事责任制度的完善,也有积极的意义。
商业判断规则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董事在从事公司授权范围内的交易时,只要没有存在个人厉害关系,法院就不能因为董事在执行职务未达到应有标准而禁止或取消该交易,董事也不必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损失。
第二,商业判断规则既是一种举证的分配机制,也是一种实体法上的规则。作为举证责任分配机制的商业判断规则,其存在的前提是假设董事作出决策时是出于主观善意,并且也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因此,主张董事违反了勤勉义务时,原告需要证明董事的主观存在重大过失等非善意的因素。商业判断规则作为实体法上的规则时,董事在作出决策时符合善意且合理注意,即使事后证明了董事的行为是错误的,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但是董事不负赔偿责任。
商业判断规则需要以下几个的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之一是要求有实施了经验判断的事实(A Business Decision)。因为商业判断规则只保护商业上的决策。根据商业判断规则的条件和标准,判断董事是否受到该原则的保护。不存在经营判断事项时,直接适用美国判例法或者是成文法上关于董事勤勉义务的法律规定,然后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来衡量董事是否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适用条件之二是董事和该经营判断没有任何利害关系(Disinterestedness)。董事对于公司应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忠实义务要求董事不得将其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的整体利益之上。因为,如果有权做出某事项董事和该决定直接存在着某些利害关系,就很难期待董事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是为了公司的最佳利益,而不存在任何私心,所以在有利害关系这种情况下,要排除商业判断规则的适用。
适用条件之三要求公司董事尽到了合理的注意(Due Care)。这是判断商业判断规则的先决条件中最核心的问题。合理注意是针对董事或者高管在做出决策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并不是针对商业决策本身。决策人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做出怎样的行为,才能是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下的“合理注意”呢?有一般要求和程序要求两个方面。
合理注意的一般要求的内容是董事应当具有“普通谨慎之人,处于类似职位,并且在相似的环境中,能做到的注意”。这一标准要求公司董事在做出决策前,已经掌握了在类似情况下,作为一个普通谨慎之人认为应该掌握的所有重要信息。
注意义务在程序方面的要求是指公司董事在做出决策前,所进行的调查和咨询应符合该决策的要求,这是注意义务一般要求的逻辑延伸。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判断董事在决策前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主要通过董事的调查工作是否充分,当然充分与否的标准取决于具体决策的性质还有做出决策的时间判断。
适用条件之四要求公司董事在做出经营判断时出于善意(in good faith)。所谓善意是指:合理相信董事做出商业决策是为了公司的最佳利益。这是对董事主观善意的判断标准,也是其主观善意的内容。
总体来说,商业判断规则就是董事所作之决策与其本身不存在利害关系,是为了公司的最佳利益,并且为了该决策进行了与决策性质相适应的调查和咨询,满足以上几个条件,董事对该决策实施后带来的风险免除法律上的责任。但是商业判断规则本质仍是属于一种“可的假设”。即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排除商业判断规则在具体案件的适用。在适用商业判断规则之前,需要先审查董事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公司董事作出决策时未出于善意,或者是董事在客观上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或者对于董事与其所作决策存在利害关系并且因此作出了不符合公司利益的决定,原告一方对以上三种情况负有举证责任,从而排除商业判断规则的适用,使董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保护股东的利益。
篇4
【关键词】规则意识;小学;数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推进,小学数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规则意识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观念,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促使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改革后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行定向的培养等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强化规则意识的同时,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在数学教学中具体分析数学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大众所共同认定的规则一般指的是一种符合正当行为方式标准的规范,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遵守的前提要求。而数学作为社会学术领域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基础性公理、法则等,这些规律性的理论知识都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客观真理,也是具体检验相关数学性质的现实问题是否处理得当的重要参考。在分别了解了数学和规则各自定义和具体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考察。首先,小学生要解决相关的数学知识问题,就要使用固定性的、真理性的定理、定论来辅以佐证,而这些被使用的定理、定论就相当于社会要共同遵守的前提要求,从这一点来讲二者是存在相通之处的。其次,普遍意义上的规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完全成立的,而在数学学习中使用的定理、定论则其适用范围更加灵活,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来加以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数学就将规则的范围进行了缩减,我们可以笼统地、单方面地将数学定义为规则,而不能反向将规则指定为数学。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要注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规则意识
1.对数学相关概念进行透彻的讲解,使学生形成灵活运用规则的意识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观察、疑惑、解析、明了、应用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行为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事物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都经历着一个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所有的一切基础性的理论知识都是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探究所不可或缺的基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这些理论性质的基础内容进行掌握,打好基础才能使后期的数学学习更加具有动力,实际运用起来才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如果没有基础性知识的铺垫,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摇摇欲坠,更严重则会使人无从着手,正如华罗庚所说:“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因而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则是引导学生形成灵活应用规则意识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图形与变换》章节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图形中的重合、对称等具体概念,教师就要对相关问题进行透彻的讲解。首先教师可以将两个完全重合的图形分开,单独对学生进行询问,在学生观察了第一个图形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另一个图形,询问学生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此时就会回答“完全相同”,教师在得到答案后就将两个图形放置在同一处,使两个图形上下重叠,这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重合”;然后在讲解对称时,教师就要准备两个具有对称性质即造型相反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后,教师就可以将其置于一张纸上,在这两个图形正中间做出一条对称轴,再沿着对称轴折叠,告诉学生能够通过折叠对称轴重合起来的图形就可以称为对称。运用此类方式学生就能够对相关的数学概念有一个明确而直观的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深刻讲解其他知识,学生的理解效率就会得到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规则的意识。
2.增加数学定理和法则的解题应用,引导学生形成严格遵守规则的意识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规则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31-02
一、规则意识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关于规则与规则意识
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既包含国家、社会集团所制定的、在特定范围内要求其成员遵循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成文的行为准则,如法律法规、规范和纪律;也包括得到大众承认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道德、伦理和社会习俗等等。
规则意识是对规则的认同、自觉服从与遵守所形成的自主自律意识。包括掌握有关的规则知识、理解规则的作用和意义、自觉地遵守规则,甚至参与规则的制定和完善等等。
(二)关于就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关于就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外的众多学者论述的角度不同,说法不一。综合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就业能力首先表现为个体在求职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能力;其次表现为顺利完成工作以及对于工作的胜任能力,尤其是个体不断满足外部环境发展变化需要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是专业核心能力。包括较为专业文化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学习发展能力等等。它是就业能力的主干要素。
二是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它是就业能力的关键要素,是承载专业能力的基础。
三是身心素质。即思想品质、敬业精神、诚实意识、规则意识、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身心素质是就业能力的灵魂,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
(三)规则意识是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要素
如上所述,就业能力不仅指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身心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在人才的选择评价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由原来的注重学历、注重职业资格到注重个体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再到现在注重个体的品行与心理等等。其中讲诚信、遵守纪律、按规则办事已成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素质和条件。对于刚刚迈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要想在职场站稳脚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尤为重要。
1.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岗位需求,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管理突出“人性”化,相对比较宽松。但是企业管理更突出规则,突出“钢”性,特别是在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的第一线,都必须通过严密的劳动分工、标准化的劳动操作技能、严格的工作纪律来保证工作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大学生初入职场,大都要从基层做起,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自觉地严格遵章守纪,自觉地严格执行规定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才能适应由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适应岗位需求,实现顺利就业。
2.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职场需求,实现稳定就业。在大学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关系自不必说,老师与学生之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平等关系,大学里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但是在企业里,人与人之间总是构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更讲究责任与服从,更讲究工作规则和管理程序。所以,高校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自觉服从管理,严格执行程序,保持上下左右良好的沟通,才能适应由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营造较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稳定就业。
3.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较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发展式就业。“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规则保证了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可能。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与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规则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高校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在顺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增长才干,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发展式就业。
二、高校大学生规则意识淡薄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规则意识培育的不足与缺失,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群体规则意识相对淡薄,已成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规则意识不强
高校大学生初次就业,一般都会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履职所必需的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流程等所谓的“硬技术”,同时也包括企业规章制度在内的企业文化。同学们对“硬技术”的学习比较重视,认为这是“看家”本领,但对企业文化特别是对规章制度的学习明显放松,“不感兴趣”,认为这种教育都是“说教”,与工作关系不大。在岗前培训考核时,不合格的科目多是对企业规章制度的考核。更有甚者,对“岗前培训不合格将被淘汰”这一规则不以为然,而最终被淘汰。
(二)工作纪律观念不强
高校毕业生刚刚步入职场时,对企业的“钢”性管理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因纪律观念不强而痛失就业机会的屡见不鲜。例如,有因住所较远上班迟到被罚,认为单位“不人性”,拒不改正,最终被辞退的;有违反劳动纪律,在工作场所吃零食,受到批评不服气,认为只要自己进行清扫就不是问题,而与主管发生矛盾,最终离职的;有对公司规定的任务量不屑一顾,觉得到时候给主管“表示表示”就万事大吉,结果错失就业机会的,等等。
(三)按程序做事的意识淡薄
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基层,因为周围的很多老同事,甚至是部门主管比自己的学历低、学识少或者是年龄比自己小,但他们却对自己“指手画脚”、“吆五喝六”,内心很不平衡。于是,表现出各种“不服”,把公司、企业的工作程序与规则置之脑后,对同事缺乏尊重,对上司缺乏服从,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最终丢失就业机会。
(四)诚信意识淡薄
一种表现是不履行对工作的承诺,例如保密要求等等;一种表现是消极懈怠,时间观念差,不按规定完成承接的任务,找理由搪塞;一种表现是单方面毁约,突然离职,给公司带来很大的被动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三、高校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严格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为学生树立遵守规则的榜样
一方面,“言教不如身教”,高校的所有老师,不管身在什么岗位和职位,都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传递遵守规则的“正能量”。另一方面,“教育无小事”,对学生中的各种违纪现象,教师和学校都应明确指出,给予批评,严重的要按规定给予处理,以树立规则的权威,让学生感悟“现实版”规则的严肃性,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严格遵守规则的习惯。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生中一些违纪行为视而不见或者“心慈手软”,这样对于违纪和不违纪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反规则”的“教育”,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我们应力戒此种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对规则的认知水平
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规则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学情和校情,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选择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功能定位和案件的处理中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消化各种规则的精髓。其次,在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中,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校纪校规的学习与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提高对日常行为规则的认识水平。再次,采用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将包括企业规章制度、工作纪律在内的企业文化移植到校园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懂规则、守纪律、讲程序,成为高素质的“准职业人”。
(三)加强氛围营造,增强大学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第一,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等媒体和渠道,加大对遵守规则的宣传力度,营造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第二,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漫画比赛、演讲比赛等等,对校园里模范遵守规则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对学生中的各种违纪行为和现象给予批评和谴责,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反省,强化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引导,增强学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第三,举行多种形式的校友活动,请校友现身说法,用他们身边的案例对师弟师妹进行引导,增强规则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
(四)加强规则实践,强化大学生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遵守学校规则的检查与督导,不断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与执行中。如,在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来制订活动规则,以学生为主体来执行规则或者督导规则的执行,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走进社区,通过对一些社会规则的宣传或执行调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规则的现实意义和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贾新华.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与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篇6
一、正确认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双重性,即形式和功能。一方面语言在形式上有一定的规律性、稳定性,并且可以脱离语境单独进行分析和解释。如:“The police man is coming.”是由一词按一定语法规则组织而成的句子,
其意义也相对稳定,表示“一警察正朝说话人处走来。”另一方面,语言又具有可变性,是变化不定的话语,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体现为不同的语言功能,即表现不同的交际意义。如:Can l help you?在不同交际情景中,其意义就不同。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即语言的结构体系和语言在使用中的表意作用)是语言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交际工具,从理论上讲,当我们有话要说时,应当实话实说。这样,容易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容易被他人理解。例如,在作报告或学术讲座时,因为说话内容纯属情报信息,所以我们运用的语言手段应直接表达思想内容。然而,在大多数语言环境中,闲谈的内容往往不是直接就是间接与说话双方利益有关,说话的目的不是为指令某人做事,就是为使听者改变或接受某种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地位、文化、身份等因素也要求我们注意表达方式。因此,语言形式和功能之间存在多重性的关系。换句话说,在语言交际中,同一语言,在不同环境可以有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如:The window is open.这一语言形式,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至少有几种不同的语言表意:(1)陈述“窗户开着”这一事实。(2)提醒听者离开时,关上窗户。(3)责备听者未关窗。(4)暗示室内温度低,请听者关上窗。同样,要求听者关上窗这一语言功能,据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说话对象,也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Close the window,please
2.1 want you to close the window
3.Will you close the window?
4.Can you close the window?
5.W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 close the window?
6.It’s cold here,is n’t it?
7.Why not close the window?
8.What/How about closing the window?
9.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10.Don’t you think it’s cold here?
这样看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他们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中,能正确、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既要使学生懂得语言的形式结构,又要使他们学会如何在实际运用中发挥这些语言形式。
二、正确处理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的关系
大家知道,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把所学的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运用。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中,我们一方面要遵守语法规则,即说出来的话要符合语法。不能混乱,否则人家听不懂,就达不到交际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遵守该语言的使用规则。也就是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族人在实际交际中怎样使用语言的。说出来的话符合语法规则,若与使用规则有出入的话,同样达不到交际目的,甚至引起误解。例如:love+er=lover(动作执行者)爱人,这一语规则是按构词法,在动词后加“er”变为动作执行者。倘若我们要说“他(她)是我爱人。”若说:He(She)is my lover.在操这种语言的本族人会理解为:他(她)是我的情夫(妇)。这样,就会闹出笑话。因此,在教学英语时,不仅要注意语法规则,且更要强调语言使用规则。语法规则的教学是手段,语言使用规则的掌握才是目的。英语学习相当一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就缺乏真正的自然的言语交际情景,从而导致语言使用规则和语法规则脱节。学生虽然学到不少语法规则,且运用自如,但一进入真实的交际中,就不尽如意。这都是因为缺乏语言使用规则的知识而造成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语言使用规则的讲解。教师可以参照现阶段语用研究的一些成果来指导和启发英语教学。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十分重要。
三、充分利用“信息差”的原理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篇7
不利解释即疑义利益解释、反作者解释或者有利解释,是指在对保险合同条款模糊不清或者产生歧义的文字的理解有争议时,应该作出对于保险人不利的解释,同时该项解释应该有利于被保险人。这种解释方法起源于罗马法,随着格式合同的出现和发展,该规则更加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对合同条款解释尤其是格式合同条款解释的重要方法。保险合同作为一种典型的格式合同,其条款解释也吸收了不利解释规则,保险领域最早出现该规则是在16世纪30年代英国的一个保险判例中。该原则的确立主要是因为保险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多采用由保险人以其优势地位事先拟订的、更多显示自身利益的格式条款,对条款内容的确定欠缺保险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因而相对人很难在已经印妥的条款之中订入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内容。因此,在保险合同争议条款可以作多种解释理解时,应当作出有利于保险相对人的解释,以防止保险人利用其自身各种优势损及相对人利益。适用该规则会由此产生许多问题,理论界也存在诸多争议。若要正确、合理使用该解释规则,需要明确、澄清已经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适用的条件,相对于其他解释规则的适用位阶如何,等等。
按照《保险法》有关规定,有利解释规则是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形下,对保险合同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有利解释规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立法以及理论界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但却有着不同的命名,这种解释规则通常又被叫做反疑义利益解释规则、不利解释规则以及作者解释规则等等。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立法现状以及保险法律制度现展的保护投保人利益趋势,将该规则表述为有利解释规则符合现实需要,更为贴切。有利解释规则作为我国《保险法》明文规定的唯一一项特殊解释规则,足见其在保险合同条款解释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其在立法上的革新既充分体现了对相对弱势群体有效保护的理念,又反映出我国保险法律制度的现展趋势。有利解释规则适用的目的在于利益均衡,并使这种均衡在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内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体现出对不当得利者的批判与对利益受损者的保护。一般情况下,保险人一方拟订保险合同条款并提供给相对人使用,其应对条款的表述负责,并承担文字表意不清而招致的风险,防止其在保险合同中故意使用歧义文句、词语,损害相对方的利益。
二、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条件
1.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对象:
格式条款我国1995年的《保险法》中第31条对有利解释规则作了规定,如果保险合同的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或者与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之间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有争议,在诉讼或者仲裁时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保险合同受益人的解释。我国《保险法》在2002年修改时,同样坚持有利解释规则适用于保险合同的条款。在2009年对我国《保险法》的最新修改中,条文中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对象 被规定为“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所谓保险合同的条款,“即构成保险合同的具体文本条款,具体配置着保险合同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而格式条款与一般保险合同的条款有区别,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条款不是基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总是由一方当事人在未与对方协商的情况下事先拟订,重复使用”。
由此可见,2009年《保险法》与修改之前的《保险法》对于有利解释规则适用对象规定不同,两种不同的适用范围规定有着根本的区别。根据修改后的2009年《保险法》,保险合同有利解释规则适用的对象应当限定于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单方提供的格式条款,不能将保险合同的这种解释规则适用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保险经纪人所提供的合同条款。从根本上来讲,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仍旧具有合同条款的性质,因此,对于合同格式条款进行解释时,只要格式条款不与合同的目的相冲突,同样应该按照合同解释的一般规则来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但另一方面,合同的格式条款具有区别于一般合同条款的特殊性,对格式条款的解释在方法上也具有特殊性。保险合同格式条款产生与存在的最大原因在于效率。通过大量、反复地使用格式条款,能够节省大量的交易时间和在极大程度上缩减交易费用的支出。但其也有弊端,即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完全理解格式条款文字、语句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当合同双方就合同有关条款发生争议时,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目的是探求合同双方订立合同之真实目的。而合同一般条款与格式条款亦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此意义上说,如果保险人与相对人之间就格式条款内容发生分歧,不能确定其真实含义,有必要进行有利于保险相对人一方的解释。有利解释规则适用于格式条款,即属于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特殊解释规则之一。
2.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基础:通常理解
保险合同解释中的所谓“通常理解”,即当解释合同条款的含义发生歧义时,不应直接采用合同格式条款提供者对于条文的单方面理解对合同进行解释,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一般当事人对保险合同条款的一般性理解,根据该合同条款所使用的词句语义、合同的其他相关条款、合同的基本目的、交易惯例、诚实信用原则等进行“通常理解”的解释。有利解释规则适用于保险双方当事人对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发生争议时,这里所指的争议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对于合同条款的内容存在多种解释,也就是对于争议的条款可以同时做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解释;二是合同条款内容含混,表述不清,这种情形是指合同条款在文辞表述上,一般人无法理解该条款想要表达的确切含义。对于前一种情形,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时应当适用对投保人有利的解释规则;而对于保险合同中存在的后一种情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125条首先进行“通常理解”,也就是先对其进行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以及诚信解释,依据这些解释规则先行解释。只有在依据上述解释方法依然无法根据“通常理解”确定合同条款的含义时,才能采取“有利解释”规则。换言之,在此种情形之下,“通常理解”的解释方法应优先于“有利解释”方法。反之,对于合同条款本身表述清楚,语义明确,无歧义产生,或者即使合同条款存在内容含混不清,但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彼此认识一致,也无需进行条文方面的解释。我国2002年《保险法》第31条没有关于“通常理解”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凡是保险相对人对保险条款内容的理解存在争议,诉讼中法院一般直接适用有利解释规则,对保险公司十分不利。我国2009年《保险法》第30条对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条件做了完善,引入了有利解释的前提条件,亦即优先适用“通常理解”的解释方法。这种修正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这是依据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对有利解释规则的正确运用;另一方面,这种修正也能保护保险人的正当利益,对预防格式条款的滥用、纠正上述不公平现象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契约自由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三、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限制
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结果难免会使得合同的解释有利于保险投保人,同时不利于保险人。对于这样的解释规则,正确的适用条件限制必不可少,有助于实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1.存在的疑义的限制
根据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前提,只有在保险合同的格式条款本身由于所用词句不能表明当事人意图而发生疑义时,通过“通常理解”的解释之后仍然不能明确的,“应当归咎于企业者之制定不明或援用不当,而且自企业者与消费者法益衡平之观点,更应为不利于企业者之解释”,适用该规则。保险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理解上存在疑义是引发争议乃至诉讼的根源所在。当合同条款内容清晰、语义明确,无歧义存在,或者虽然条款的内容有疑义,但是不会影响到理解合同条款的真实意图时,即使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内容存有异议,有利解释规则也不应该适用。理由在于:倘若合同双方对于合同条款的表述不存在争议,此时适用有利解释规则,便可能构成对合同合理内容的扭曲,使得合同的解释偏离合同的真实目的,以至于损害保险人的利益。在这里,实际上涉及了保险合同格式条款存疑的判断标准问题。其一,需要判断对于格式条款的疑义能否达到有碍于确定该条款真实意图之程度。倘若根据合同的一般解释方法能够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便无需适用有利解释规则;只有在疑义程度达到完全无法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时,才有必要适用有利解释规则。其二,需要考虑格式条款的内容存疑是否能够影响合同的整体效力。倘若因该条款的内容会使合同的效力受到影响,便不应该适用有利解释规则。理由在于,格式条款存疑的内容应当有别于影响合同效力的内容,只有在这种情形下,对格式条款的存疑进行考察才具有实际意义,反之,如果因格式条款疑义的存在使合同归于整体无效,依然适用有利解释,只是在做无用之功。如果因格式条款疑义的存在,使得保险合同的效力发生变化,在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加以补充后仍不能使保险合同有效,也不能适用有利解释规则。
2.适用对象的限制
依格式条款之义,承载格式条款权利与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是作为保险合同格式条款提供者的保险人与不特定多数的一般投保人,保险人与保险相对人应当是规范与被规范的关系,在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力量比较之下,投保人通常仅能依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条款,决定同意订立与否,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有利解释规则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一般保险相对人的利益,保险相对人的弱势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属于经济上的弱势一方;二是只能被动地接受保险人事先制定的格式条款,却无法与保险人平等磋商、洽谈之后再订立保险合同;三是往往以个体人格形式而非团体人格形式存在,这样,一旦对合同条款发生争议,这些投保人很难与保险人对抗;四是投保人的保险专业知识不全面,通常只能被动接受保险人的说明或宣传,不具备足够的风险判断能力;五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在履约代价方面存在不对等,投保人一方面需要事先缴纳保险费,此后对于保险金的取得只能是一种期待利益,另一方面,在保险事故发生以后,投保人一方只能按照保险人提供的保险费率和赔偿方案计定保险金额。以上五个方面结合起来表现为保险相对人的综合缔约能力,其弱势地位即为这种综合缔约能力远远落后于保险人所决定。保险法的现展趋势之一是强调保护投保人利益,保险合同有利解释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种作用。但是,保险合同有利解释规则仅适用于投保人是社会一般保险相对人的情形,如果保险相对人的地位发生变化,则不能当然地适用有利解释规则。因此,在适用有利解释规则之前,应当考察所要解释的格式条款是否具备上述性质,具体考察办法要从当事人缔约能力以及格式条款制定方式入手。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情况,说明了格式条款不具有适用有利解释规则进行解释的性质:(1)保险双方当事人具有同等缔约能力;(2)保险双方当事人均为熟练的商业组织,熟悉他们所从事的市场并具有相对平等的议价能力;(3)格式条款是由代表保险双方当事人利益的一个组织制定的。在现代保险实践中,保险相对人的行列里面已经出现由专业保险中介以第三人的身份保人行保险事,在此情形下,若对格式条款理解发生争议,不能再作出对投保人一方有利的解释,因为那既对保险人是不妥当、不公正的,亦显失公平。有利解释规则的意义在于有争议时平衡当事人双方利益而非必然偏重于任何一方。实践中,若由非专业保险中介的第三方代替保险双方当事人拟订合同,该合同条款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其效力类似于个别约定的条款的效力。若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当事人对该种格式条款的理解产生分歧,也不宜适用有利解释规则。
3.适用位阶限制
(1)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不具唯一性
作为一项特殊解释规则,尽管《保险法》的规定具有唯一性,但并不能说明法官在对保险合同争议条款作出解释时应当一律适用有利解释规则。事实上,有利解释规则仅仅是解释保险争议条款的一种手段或者方法,并且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即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保险合同,对合同争议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时方可适用。很多情况下,有利原则是不能适用的,而需要采用其他解释规则。例如,在保险格式条款疑义不具有显著违法性的场合,条款的疑义未达到完全无法发现其合理意义的程度的场合,疑义本身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的场合,等等,一般不适用有利解释[6]239。因此,有利解释规则的确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特殊解释规则,但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规则。
(2)有利解释规则的适用具有第二位性
通常情况下,适用有利解释规则必然产生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结果。从理论上看,适用该规则能最大程度实现有效、合理地保护投保人利益,限制或者消除双方存在的不平等状态,体现公平原则。从实践上看,如该规则被不恰当地适用,一是加重了保险人的保险责任,二是滋长了一部分被保险人的侥幸心理,企图获得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2002年《保险法》对有利解释规则的规定过于简单,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很难做到恰当地适用,受理具体案件的法官要么以有利解释规则优先于一般解释规则而直接适用,要么在错误适用一般解释规则的基础上适用有利解释规则。这两种适用方式显然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如果认为有利解释规则具有优先适用性,就可能造成解释的结果与当事人真实意图不符,导致保险人承受本不该承受的利益损失,而投保人却获得了本不该获得的利益;如果在错误适用一般解释规则的基础上适用有利解释规则,而不从保险合同全貌、合同的真实目的等方面考察首先恢复保险合同的本来面目,就可能错上加错,其结果必然使保险当事人受到不公平对待,那么,这种具有法律价值评价意义的解释规则也就丧失了本应具有的效用。因此,必须于保险合同条款解释众多解释规则中确定有利解释规则的合理适用位阶,应当认为该规则在适用上是第二位的,即保险合同格式条款发生争议,存在两种以上解释时,首先适用有利解释规则之外的其他解释规则对争议内容进行解释以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只有当穷尽其他解释规则仍然不能或者难于达到解释的目的时,方能谨慎适用有利解释规则。“尤其在我国,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和费率均由保险监管机关事先拟定,对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利益已作了平衡,此时再过分偏向被保险人,就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
(3)排除适用
篇8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规则意识 培育路径
一、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的现状
“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或者说是规定出来让大家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我们知道,意识是人与动物心理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人最高级最主要的反映形式,所谓“规则意识”,就是人对规则自觉的认识、体验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和。一个缺乏规则意识的人,很难融入更加发达和文明的现代社会。当前学生规则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偏差:规则知识了解不多
知识是人与世界实践关系的理论表征,也是能力形成的客观基础,其价值在于引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观念的形成、行为的改变,都有赖于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规则有其自成体系的概念、原理、原则、策略等知识。中小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规则知识了解不多,更不深入。比如,常把“规则”与“自由”对立,诚然“打饭要排队”确实对个人自由有限制,但不能因此否定这一规则的公共性和合理性。类似的规则认知偏差,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的知识世界当中。
2.情感淡薄:规则认同感不强
认同感本质上属于一种心理选择态度。由于“规则”的公众约束性,中小学生对“规则”有抵触情绪,规则认同感普遍不强,规则行为并不能成为他们健全人格的一种良好模仿对象。比如在图书馆一般要遵守“保持安静”的规则,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规则认同感,为了自己的方便,在内心里往往漠视这一规则。社会是一个有规则的组织系统,作为这个系统里的一分子,任何一个人是不可以随意摆脱规则的,所要做的是培育自己的规则意识。
3.信仰缺失:规则文化不理解
规则是一种约定或制度,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从狭义来说,文化就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信仰是从内心深处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尊奉,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文化是信仰的基础,规则文化的形成是信仰规则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规则信仰,对规则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内心深处往往不尊重规则,在行为上表现为屡屡有“违规”现象。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本是交通法的明文规定,但由于缺乏规则信仰,许多学生往往凑上几个人,就公然挑战这一“秩序”,无视“交通规则”的存在。
4.行为僭越:规则要求不遵守
规则的内在要求就是“遵守”,具体表现就是“行为”。僭越规则的行为,是不遵守规则要求的最直接表现。由于对规则知识的不了解、规则认同感的不强以及规则文化的不理解,无组织无纪律的“违规行为”就成了中小学生随处可见的一些“日常行为”,比如:便后不冲水、墙上乱涂乱画、垃圾不分类、无故扩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甚至还鄙视那些严格遵守学校规则的同学。这些表现都说明,“规则”未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也未外显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二、学生规则意识缺乏成因
规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慢慢形成的,也就是说规则的产生有其必备的条件。为什么我国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规则意识?是哪些条件制约或影响了规则文化的形成?笔者以为中小学生缺乏规则意识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
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表现出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在对于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却受到忽视,形成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因此,相对于物质文明来说,中国文化更注重精神文化;相对于个人权利来说,中国文化更注重集体义务。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一整套伦理体系。千百年来,这种推崇“礼节”和“人伦”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就使得属于公共社会的“规则”被涂抹上了个人或家族色彩。其结果就是,只要符合个人或家族利益的规则,则得到强化;而与个人或家族利益相抵触的规则,则变成了一种破坏的对象。此外,中华民族向来推崇“变通”思维,无论是儒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还是兵家的“兵者,诡道也”,都反映了中国文化注重实用价值,而轻视实际规则的一面。缺乏规则精神的中国文化弥漫在日常生活中,中小学生从小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国度里,自然而然会深受这一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耳濡目染,规则意识自然难以树立。
2.现实环境的利益驱使
社会由人组成,也由人所建造,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而每一个人也都是社会的建造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隐含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利益纠葛和相处矛盾中,这种纠葛和矛盾的表现之一就是规则的约束与违逆。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也因此带来了不同的思想交锋和观念碰撞。在现实利益趋使下,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缺乏公德的行为时有出现。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各种资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违反规则的个人行为,在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下,甚至成了媒体的“宠儿”和“网红”。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中小学生规则意识深受影响。各种违规的不良风气,逐步污染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原本就比较脆弱的规则意识,一经动摇,很快就被现实利益所取代,久而久之,“遵守规则”甚至成了被他们嘲笑的迂腐行为。
3.学校教育的工作缺失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相比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国的教育竞争也集中表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竞争。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缺乏,关键原因就在于学校教育的工作缺失。不可否认,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也特别强调“树德立人”。但检视日常德育工作会发现,规则教育是一个严重缺漏。在教学资源上,缺乏可供选用的规则读本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合理的规则系列活动;在活动形式上,缺乏契合实际的规则教育设计。现有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供给学生精要好懂的规则知识,无法提供给学生深切的规则个人体验。由于规则读本、规则活动、规则教育设计等方面的缺位,冲破传统文化的负面障碍变得艰难,消除现实环境的利益诱惑变得难以落实。于是,规则意识就愈发难以植入到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瓶颈在学校教育,突破也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必须深入到各个领域,形成教育合力,多层次实施,多方面推进。
1.学生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
维持社会秩序主要是靠规则,社会规则中以道德规则、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最为主要,而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可见,管理本身就是一项规则性很强的活动,但管理有“人治”和“法治”之分,人治以管理者自身素质决定管理行为,而法治则依照契约和制度来实施管理。只有“法治式”管理,才是真正的规则管理。在相对封闭的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管理往往是自上而下式的,带有严重的“长官意志”倾向,学生管理的“人治”方式比较突出。这种人治管理容易导致以“个人言论”代替规则,以“个人情感”凌驾规则的结果,负面影响极大。学生作为被管理者,无法体验到“法治”管理带来的实际意义和心灵触动,自然难以形成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反规则意识”就会滋生并膨胀起来。学生管理必须实现由“人治”转向“法治”,让学生在管理生活中感受到规则文化的存在。
2.让学生理解规则
规则是一种制度或章程,其实践要义在于“遵循”。如果一项规则不能获得遵循,则此规则无意义。换言之,规则的遵循程度表征着规则的存在价值。问题在于,一项规则如何才能更好地被遵循?“理解”是一条重要通道。正如古人所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谓“知”就是理解。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其内涵已经包括培育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意识和理解能力。学校教育应当提供条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规则理解水平。事实上,培育规则意识,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传播或教学,而是要让学生置身于规则的理解情境中,激发他们对规则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
3.引导学生参与制定规则
规则从诞生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制性。对于很多人来说,面对规则的合理行为选择就是“遵循”。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则有必要借助“参与制定规则”的活动来达到这一目的。如果说“理解规则”只是学生被动亲近规则的话,那么“制定规则”则是学生主动融人规则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制定规则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班级规则的制定等。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设置“规则制定”活动。“参与制定规则”本质上只是一种教育的游戏活动,主体是学生。学生借助这样的活动载体,可以加深对规则的理解,进而辐射到其他规则的理解上。
4.利用规则惩罚违反规则的学生
惩罚是完整教育的需要,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的一种义务。”学校教育不应该刻意回避惩罚,关键是应当如何惩罚学生。惩罚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教师要勇于并善于运用规则来惩罚。这种教育行为,除了达到教育学生改错的目的,还可以借机让学生在违反规则的真实情境中,体验到规则的价值和意义,并积极反思自己的违规行为,从而在认识上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帮助其树立起必要的规则意识。
5.教师应以身作则遵守规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以身作则,更加注重严格自律。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在规则意识的培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坚持做遵守规则的模范。这一认识的基本原理在于,学校教育活动不只是单纯的书本教学活动,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兴趣、态度、人格、品行、道德等,也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学生在接受教师的“书本教学”之时,也受“教师”人格的影响。在规则面前,如果教师自己不遵守,则意味着规则是可以破坏的,至少是有差别对待的,教师违反规则的行为,则会演变为一种负面的教学资源,这不但有损于教师自身形象,也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
6.积极开展规则专题教育活动
规则作为现代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生活素养,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但针对培养这一素养的课程和教材,则尚未看到。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现实中的规则课程其实是以一种更隐性和非典型的方式,暗藏在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比较可行的操作方案,就是积极开展规则专题教育活动。规则专题的选择角度有很多,从内容上来说,有生活规则、学习规则、工作规则等;从内涵上来看,有道德规则、管理规则、法律规则等;从认识上来说,有规则知识、规则理解、规则文化、规则信仰等。除了注重规则专题的选取外,还应注意加强专题主讲教师的专业培训以及规则资源的收集与整合。
篇9
在平面设计里,图形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平面设计中图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分割版面。即图形能把版面分割开来,这样可以使读者更易于阅读。其次,增加趣味。在读者阅读时,如果能多插几幅图画,或许就可以给视觉疲劳的读者带来一定的趣味。再次,表达设计理念。人们在看到一张室内装修设计图形时,没有文字来辅助说明,但通过图形就完全可以一目了然地领会该设计的主题理念。因此,对于设计主题理念的表达,图形无疑是尤为重要的。最后,增强视觉效果。有时,图形的运用可以引导读者,并且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设计理念。通常来讲,人们的视觉最先会被版面中最大的要素或相对鲜艳的色彩吸引。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设计师通常通过更好地研究图形形状、大小变化、变异构成等吸引读者的视线,并由此实现信息的传达。
二、平面设计中图形应用
1.平面设计中变异图形的完美应用
变异图形反传统的思维方式、反常态的构形方式,往往能从普通货色中脱颖而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运用写实图形时,通常设计师以真实的形象表达作品的主题和设计意图。这种图形的设计,需要设计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表现技巧。设计师在运用变异图形时,一般以夸张、概括、简易等手法突出图形对象的主要特征,使其特征变得更鲜明、更强烈,他们往往以极强的个人意识表现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2.平面设计中规则及不规则图形的应用
规则的图形更倾向于稳定、静止和秩序化,可是过于规则的图形显得过于单调、死板;不规则的图形虽然相对更显活泼、生动,但如果走向极端就显得杂乱无章。在平面设计中,规则图形结合不规则图形将会带来别具一格的风采。
3.平面设计中分形图形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有许多图形图像,都可以做成分形图形,利用分形理论,设计师可以绘制出变幻莫测、五彩斑斓的抽象图形。分形图形具有无穷自相似性,整体的结构被反射在其每一部分中,分形总是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因此,若是将它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分形图形基于自身体现的图形意义的不同,可以有很多种类型。分形图形目前在广告、平面、服装等许多设计方面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因为分形,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手段,而且可以在平面设计上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分形图形能够更加直接体现出设计者的创作意境。在以后的平面设计中,其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设计师的设计中。
4.平面设计象征图形应用
要更好地丰富象征图形的表现形式,不能一味地寄希望于对传统图形的继承,还要在现有的图形基础上不断创新,并挖掘出新的图形。因此,设计师首先需要对传统图形有所创新,也就是把先前广为流传的、遗留至今的、寓意深刻的传统图形,在不改变原始意义的情况下,加入现代元素,这样就可以使原本传统、死板的图形变得更具有象征意义。
三、图形设计延伸性
1.图形设计在包装中的延伸性
商品包装的基本元素由图形、文字、色调三大块组成,其中图形设计在商品包装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简洁明了但不单调乏味,丰富多彩但不迷乱繁琐”一直是设计师追寻的。对于图形包装的创意而言,如何恰到好处地将丰富的设计内涵和意境置于简洁的图形中,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得。这由图形自身所要表达的意境决定,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需要。包装都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而设计的,因此设计要人性化,就更需要一种情感上的交融。设计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包装中图形设计的真正意境和内涵,才能让人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和创意,从而让人们可以充分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设计。
2.标志性设计中的图形延伸性
标志性设计因其图形简洁明了、内涵和寓意丰富且极具商业化,受到设计界乃至商业界的高度重视。由于标志性设计的特点,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又会造成对图形解读的困扰,因而图形语义对标志性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当今社会,讲究的是人性的高尚,以人为本,因而对于标志性设计,也要求其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更加重视人的情感,同时也强调设计的意境性。21世纪,在现代标志性设计的发展中,设计与人性的结合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 高校 竞技运动 竞赛规则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一、高校竞技运动与竞赛规则的作用机理
竞技运动与竞赛规则的相互作用既体现为竞技运动的发展促进竞赛规则不断合理、完善,使其条款内容越来越全面,其可行性和规范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也体现为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它们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二、竞技运动与竞赛规则的作用特点
(一)动态变化。伴随着竞技运动发展所出现的各方面新问题需要新的规则去解决,而为解决当时矛盾所出现的新规则又会引起竞技运动技战术等各方面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适应—新变化—新适应的不断循环发展,成为两者相互作用的主要特点。
(二)效果叠加。竞赛规则应运动竞赛而生和为解决比赛中出现的新问题而改,由于赛中的问题并非突然爆发式地大量发生,而是持续间歇式地少量出现,导致规则的修订不是集中性大幅变动,而只是有针对性地适量更改。因此竞赛规则的修订是经常性的常态行为,就每次的新版本而言其改动并不很大,但连续的小修改会得到效果叠加。
(三)作用持久。竞技运动发展与竞赛规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事件之间的严格对应,竞技运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并不一定就能立即产生新的规则,而规则发生了某些改变也并不一定立即显现出对竞技运动发展的影响,它们之间产生的是在一定模式轨迹下长时间、有规律和影响深刻的作用,需要一个相互协同的过程。这反映出规则对竞技运动产生的必然、长效而深远的影响。
三、竞技运动与竞赛规则的作用实现
直接及间接对抗的竞争是竞技比赛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征,选手在比赛中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着达标竞争进行,不同的对抗生克要素及其力量时时处于相互制约此消彼涨的不断变化中,是推动竞技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竞赛规则制约比赛行为。随着竞技运动的繁荣和发展,循规者在长期适应竞技运动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优势和成功,使得竞赛规则在竞赛群体内更加广泛传承和扩散,当群体中循规者达到一个“临界多数”时,原来的局域规则就被扩展为整个群体的规则,成为一种被竞技圈普遍遵守的行为价值规范,从而倡抑和控制赛中行为,使比赛得到有效管理。
(二)竞技运动助推规则进化。任何竞技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在形成之初都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蓝本,对于不断发展中的竞技项目显得较为幼稚和过于粗糙,因而在一定时间不断进行修订、充实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在这里竞技运动的发展不仅是竞赛规则演变的前提,也向竞赛规则的改进提供了动力,并且为竞赛规则的修订指出了方向与内容。
(三)相互作用达成冲突平衡。竞赛规则产生以后,参赛者为取得比赛胜利纷纷研究规则内容,以求合理利用规则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于是自规则诞生,围绕规则的修改就一直争执不休,因此规则的修改总会受到很多外力影响。而规则的形成是各方力量较量的结果,体现着各方竞争力量的暂时平衡。
四、竞技运动与竞赛规则作用的趋向
竞赛规则既反映出竞技运动技战术的合理性与水平,同时也引导和促进竞技运动向正确方向发展,而竞技运动的发展也会催化竞赛规则的相应改变。在各国都极为重视竞技运动的背景下,人们呼唤看到更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作用结果。
(一)提高执法准确性。当今竞技比赛对抗越来越激烈,导致犯规频率越来越高,增加了裁判员的执法难度和风险。为减少错漏发生,需分别采取适当增加执法裁判员、实行分区域主辅负责制、以及减少主裁判员跑动距离等,这样既可提高判罚准确性和执法效率,也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比赛的影响。
(二)保证比赛净时间。竞技比赛常会因器具出界、队员犯规、主罚各种定位球以及替换队员和处置伤员等原因耽误较多比赛时间,运动员也有可能利用这些机会故意消耗有效比赛时间,可采用以净时间来控制比赛,将过去不需鸣哨的判罚和恢复比赛等均改为鸣哨提醒,同时赛场配备可显示走停的计时钟,置计时于比赛双方及观众的监督之下,如此可体现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限制犯规劣行为。竞技场上的对手竞争行为,应当在遵守体育道德、遵循奥林匹克精神和接受规则约束下正当进行,不容任何选手违背。这需要加强对犯规和不正当行为的判罚,可增加规定犯规达到一定数量可判罚暂时下场,并根据犯规性质与程度来决定离场时间,使犯规方得不偿失从而遏制犯规。
(四)提高比赛观赏性。修订新规则需进一步把握好动作难度、对抗强度、艺术高度、技巧精度、竞技深度以及控制效度等关系,既要更加鼓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比赛条件的进步,也要继续增强对抗和提高得分率,并且还要保证攻守适度,方能更好实现和提升竞技运动的根本功能。
五、结论
(一)竞赛规则是对比赛行为的倡抑,既引导竞技运动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也成为人们调控竞技运动的手段。
(二)竞赛规则的修订是经常性的常态行为,虽某次修订在短期内对竞技运动方向性、特征性改变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持续的小修改会产生累积效应,或控制性地维持竞技运动的方向,或平缓、渐进式地产生方向改变。
(三)竞赛规则与竞技运动的相互作用影响并非事件之间的严格对应,而是在一定模式轨迹下产生的必然、长效、深远影响。
(四)竞赛规则与竞技运动相互作用的继续发展,需要并可能导致在提高执法准确性、保证比赛净时间、限制犯规劣行为、以及提高比赛观赏性等方面出现新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肖进勇,游海燕.辉煌的世界第一运动[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