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职业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律职业道德,含义,基本原则,特征,功能
[摘要] 摘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基本原则、特征和功能五个方面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阐释,对法律职业道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与价值。
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是法律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法律职业道德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则是强化法律职业意识的前提条件。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与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总和。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和升华。
二、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构成了法律职业人员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我国的法律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主要包括:
1、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法律职业人员的权力和权利来自于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职业人员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和正确使用法律的基本要求。这一原则在法律职业主体的相关法律中都有反映。
3、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法律职业人员必须发挥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的精神,才能顺利完成职业任务。法律职业是享有崇高威望地位和声望的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虽然各司其职,互相区别,互相监督,但也互相配合,相辅相成,虽然担负的职责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就是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法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在履行法律职责的过程中做到严守纪律,依法执业,不超越职权擅自妨碍其它法律职业人员的正常办案,同时还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谦恭有礼,遵守有关司法礼仪。
4、恪守职责、勤勉尽责
恪守职责、勤勉尽责就是要求法律职业人员严格遵守基本原则。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是恪守职责、勤勉尽责的基本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认清自己的职责,还要在履行职责时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按照要求做好每一件工作。
5、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原则,就是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在法律职业活动中不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不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做出违反法律以及行业规章规定的行为,保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坚持这一原则,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具有清正廉洁、遵纪守法、无私奉献,敬业献身的精神,这也要求法律职业人员不辞劳苦,辛勤工作,时时刻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三、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
法律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具有主体的特定性、职业的特殊性和更强的约束性等式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
主体的特定性是指法律职业道德所规范的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
2、职业的特殊性
职业的特殊性是指法律职业主体由于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制度的实施和保障,对于这些职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体现职业的特点,这样才有可能保持职业的先进性和树立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法律职业的政治属性。法律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一个国家的法律职业人员必然要服从于这个国家的政治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要求,具体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上的这种政治要求在任何国家都是必然存在的,也是道德的政治化在法律职业领域的具体反映。
第二,法律职业的法律属性。法律职业是运用法律和实施法律的工作,工作的内容与法律密切相关。由于法律是国家以强制手段来调整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规范,与社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精确性和公正性,在客观上就要求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应具备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才能有效地维护和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第三,法律职业的专业属性。法律职业的专业性很强,每个法律专业人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法律职业的专业性是法律职业的高层次的重要因素。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属于法律的实践人员,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与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法律职业的专业属性对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3、更强的约束性
更强的约束性是指,法律职业道德相对于一般社会道德而言,具有更强的约束性。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律职业人员要承担更大范围的责任。法律职业道德总是和法律职业责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四、法律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由于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法律职业道德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通过法律职业者的职业行为]和生活表现出来。法律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包括示范功能、调节功能、提升功能和辐射功能
1、示范功能
示范意义上的法律职业道德是对法律职业者个人和法律职业环境的具体道德上的描述。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大多数有自己的成文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本身就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律职业人员中树立先进的法律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2、调节功能
法律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整个社会调节中的一部分,因此,调节功能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最主要功能。
法律职业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法律职业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法律职业人员的行为和实际行动,以协调法律职业人员之间,法律职业人员与法律职业服务器对象之间关系的能力。
法律职业道德进行调节的特点在于,通过社会舆论、良心、风俗习惯、榜样的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方式手段,使法律职业人员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和情感、信念,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达到协调各种相关的社会关系。。
3、提升功能
我国法律职业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法律职业道德的水准差异较大,且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升整个法律职业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人员的提升作用是通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来实现的。。
4、辐射功能
法律职业人员的执业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职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影响。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不仅在于树立良好的法律职业的形象,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具有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法律职业道德的激励来实现的。
只有对法律职业道德有了全面、准确地认知,才能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
[收稿日期]2009-12-02
[作者简介]李艳荣,1979,女,汉族,山西平定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篇2
个人的道德取决于个人的认知与修养,而个人在社会责任则取决于其在社会角色的要求,即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纯粹是取决于个人的认知和修养。这种不分在古代用语不会带很大的麻烦,因为中国古人的思维都是推已及人的,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今天职业多元化的世界中,这种一元的思维方式就行不能通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能简单以是否一个“好人”与“坏人”的标准来评价职业人。对职业人的评价应当根据其职业的性质要求来确定。然而,这种思维确实在影响着我们:一个“好人”不管其是否符合职业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普通群众的认可。其中的逻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好人”,而一个“好人”所做的事容易为人们所信任和接受;因此,若一个法律职业者有比较高的道德品质,显然有利于法律职业的开展。从这个角度讲,道德的强调有利于消除职业的外部性问题。但是道德与伦理是区别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好的法官。因此,区别伦理与道德是重要意义的。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我国古代也是区别使用的。伦理中的“伦”主要是指秩序、次序。《孟子》:“识人事之序,从人从伦。”“理”则是指道理和准则。而道德中的“道”主要是指世界的本源性的东西。《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德”则指合乎道理。朱熹《四书集注》:“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又曰:“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独得。”简单地说,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与准则,而道德则指个人对天理的把握。在英文中伦理“ethics”是指“一套在人们中形成共识的理念,这种理念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尤其指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理念”。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遵守道德的重要性。综上所述,两者既有区别也联系。区别在于伦理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道德强调准则的正当性来源,即世界的本源,同时,道德强调个人的认识和修养对道德实现的重要性。两者的联系在于伦理需要通过道德来发挥作用,道德应当体现伦理的内容,否则社会和谐就是空话。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关系也如此。就法律职业而言,职业道德包括法律家的职业行为规范、道德品质以及调整法律工作中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3]18然而,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是将对一般人的道德要求也加在职业人员身上,或者说是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中的体现[4]也而很少从职业的要求来考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道德观,并且同一个人的道德观在不同时期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仅以一般道德来要求职业者,这是不够的,也是靠不住的。因此,职业化还需要对职业从业人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要求特定从业人员在处理与相关人员之间关系时需遵循特定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职业人员的行为能够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显然,这些内容与一般所理解的“道德”是不同的,它不涉及对职业从业人员品质的“好”与“坏”的评价。就其内容来说,它主要取决于职业本身的性质:不同职业,由于其专业性不同,从而带来的外部性表现并不相同,为消除这个外部性,从而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在处理相关人员关系时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职业的进程与职业伦理是最直接相关的,只有职业伦理才真正产生于职业化的过程中。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在功能上的相近性使得“职业道德”一词在客观上会产生模糊职业伦理与一般社会道德的效果。的确,将一般社会道德纳入职业道德的范围,使职业人员更容易为一般大众所接受。但是,职业道德的强调,其实并没有促进职业伦理的建设,也没有促进职业化的进程,因为道德问题与职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由于道德建设强调的是社会的同构性,它的最终目标是促成社会的大一统,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消除职业的分化而不是职业社会所体现的多元性。从这个角度讲,不能过于强调一般社会道德,更不能用一般社会道德代替职业伦理。否则反而会忽视职业伦理的建设,不利职业化的进程。因此,将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作出区分,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综上,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这三者都渊源于社会分工所造成的职业外部性,并且都是一个特定职业得以维系的要素;职业能力是对从业者在处理专业问题时的要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则是对从业者在处理与社会大众的关系时的要求。其中,职业道德是出于一般社会道德和个人的认知和修养的要求,职业伦理则是出于职业本身性质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或者说确定职业从业者的行为准则。
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会对社会分工有不同的认识,相应地,职业的定位也就会不同,进而影响对职业伦理的认识与建构———这也是职业伦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重述的原因。这就使得在分析职业伦理时,应当将其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分析,这是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认识论前提。对法官职业伦理的分析当然也是如此。具体来说,法官职业伦理的“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法官的职业化,这是法官职业伦理的前提;二是法治的要求,这是法官职业伦理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法官的职业伦理就是在法治的价值取向下、法官的职业化过程中的衍生物,也就是在法治的背景下从事法官职业处理与相关当事人之间关系时所应当遵守的那些准则和规范。所以,对职业化和法治两方面的认识,共同构成了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基础。(一)以职业化为前提法官职业伦理的前提是法官的职业化。韦伯在论述近代专业化官僚产生的时候说:“近代官吏团体已发展成一支专业劳动力,经过长期的预备性训练后有专长。并且近代官僚集团出于廉洁正派考虑,发展出一种高度的身份荣誉意识,若是没有这种意识,可怕的腐败和丑陋的市侩习气,将给这个团体造成致命的威胁:没有这种廉洁正派,甚至国家机构纯粹技术性的功能也会受到威胁。国家机构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一直在稳步上升,尤其是随着社会化的扩大,这种重要性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5]68韦伯的这一论述对于法官职业也是适用的;但是,仅考虑“廉洁正派”和“荣誉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般社会道德的要求;换言之,这一论述并没有严格区分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对于法官来说,首要的职业能力是熟悉法律,其职业群体在社会中形成了涂尔干所谓的“有机团结”,从而需要特殊的共同价值作为维系群体的机制;[1]3-45在职业共同体和社会大众的关系上,以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为代表的“利益交换论”认为职业伦理的功能在于职业共同体和社会大众的利益交换,即职业共同体以职业伦理的自我约束为对价,以此换取社会大众对其垄断社会职业资源的容忍;[6]125-157对于法官来说,其职业领域垄断了法律资源,作为交换而对于社会大众承担的一定责任,例如法律援助等。但是这一点对于所有的法律职业都是一样的,还不足以区别法官与其他法律职业。与另一个主要的法律职业———律师相比,法官职业有其自身的特征:律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当事人摆明对其有利的事实,并从有利于当事人角度来理解法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律师从来不是中立的,也不会被要求中立。但在某种中立的规则下,由于律师的专业性,他们的参与更有利于法官查明事实并恰当适用法律;所以,律师毋宁说是法治的参与者。而法官则不同,他们不仅要熟悉法律,而且要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作出判断。所以,以职业化为前提的法官职业伦理呈现三个层面:第一即一般性的职业化群体,其职业伦理基于韦伯所说的“廉洁正派”和“荣誉意识”,但仍然是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混同的;第二即法律职业群体,其职业伦理主要基于因垄断法律资源而对社会大众所承担的责任,但这一层面涉及所有的法律职业;第三即法官职业,其职业伦理主要基于法官中立的职业地位和判决终局性的职业属性。(二)以法治为价值取向:两种法治观的影响一般认为,法治就是指法律的统治,它反对的是人治,即反对那种出于统治者的恣意、从而令社会成员无所适从并没有安全感的统治方式。然而,法律本身又来自于哪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引致不同的法官职业伦理观。一种关于法治的观点是,法律是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制定的那些规则,即法治就是立法的统治。由此出发,法官的基本作用就是查明事实,并根据法律的规定作出裁判。它最大的特征是不需要法官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只是法律的执行者:法官对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秉公执法。所以,法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其比别的社会成员更多地了解制定法的内容,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其他要求,其极端的样态就是“上面投入案件事实,中间经过三段论推理,下面掉出判决结果”的自动售货机式法官———换言之,只要熟悉法律的人,都可以从事这样的职业。这种法治理念下的法官职业化程度是不高的,因为它只是法律的“发现者”,并且不是唯一的发现者,任何熟悉制定法内容的人都可以对其“发现”法律的过程进行实质性的检验和评价。这种职业化程度比较低的状况,也就使得法官的职业伦理局限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即更多地强调法官与审判的客观对象(案件证据与法律文本)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法官与审判的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对就较为忽视了。另一种关于法治的观点认为,法律的统治不能仅简单地理解为立法的统治,法官通过具体的案件审判确立的判例也是法律的重要来源,即“法官造法”。因此,法官就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被动的法律执行者了,而是法律的“发明者”。特别是,由于判决效力的最终性,法官的判例在某种意义上还高于制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就是司法的统治或法官之治是不为过的。从这一点出发,对法官职业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公正审判每一个案件。为此,法官需要极强的说理技巧———我们称之为法律方法。为能够胜任这种任务,法官就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专业水平和个人道德,在处理法官与相关人员的关系上也有近于严苛的要求。因为职业的重要性,所以将个人道德纳入职业道德的范畴加以规范也不为过;因为专业,所以严格设置职业的伦理才显然特别有必要。只有做到这点,法官才被真正看成是法律或正义的守护神,才能被信仰。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法治观以人民主权和民主的理念作为假设前提,从古希腊开始,直到今天仍然被许多国家所遵循。但这种理念下,法官的独立性相对较小,职业化程度较低,职业伦理也就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第二种法治观滥觞于古罗马时期,并由英国的普通法体系传承下来,以自由主义理念为假设前提。在这种理念下,法官的独立性有实质性的意义,其社会功能也比较大,因此法官的职业伦理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它并不以民主为前提,因此法官的判决,特别是针对权力争议的裁判权和违宪审查权的合法性就会存在质疑。但是,这两种法治理念本身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相反甚至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第一种法治观强调立法,必然要求制定法本身能够事无巨细地规范人们的行为,但事实证明这种包罗万象的制定法是无法实现的,这是由立法者的有限理性和立法本身的滞后性所决定的,此时就需要法官在个案的审判中通过对制定法的解释,来将法律规范具体化;第二种法治观强调司法,但是在缺乏普通法传统的国家,法官审判的正当性依然要从“民主”中获得支持,即法官审判所依据的法律必须是经过民主程序所制定的,尽管法官对该法律的解释与其字面含义已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受这两种法治观影响而产生的对法官职业伦理的认识也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进而可以成为确定法官的职业伦理的共同因素。综合来说,基于第一种法治观的职业伦理,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官职业伦理的底线;而第二种法治观可以设计出更具体的、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要求。
篇3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法律人才精英化
一、引言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特别是在上世纪末高等教育实施扩招以来,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更可谓是一日千里。然而中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却导致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与法律职业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如何培养法律人才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
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严重脱节状态不仅背离了法学教育的初衷和法律职业的发展,而且日益成为当前法学教育的最主要问题。
1、法律从业人员的非专业化现象依然存在
建国后,非法学专业的人员(如退伍军人),大量进入法院,检察院的现象非常普遍,结果是法学专业人才进不了法院,法院又缺乏法学专业人才,这给我国法律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带来了巨大的伤害。2001年7月,我国两院一部公告,从2002年起实行的全国统一司法考试,这对于我国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导向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统一的司法考试覆盖了法律职业的绝大部分,统一的司法考试实际上意味着统一了我国三种主要法律职业的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司法考试制度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法律教育培养的方向,使得中国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不正常的分离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对考生的专业背景没有要求,司法考试本身也主要考记忆力,所以没有经过法学专业训练的考生也一样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并进入法律从业人员的行列。甚至有些地方的司法行政机关,为了让地方司法机关从业人员取得法官、检察官资格,实施所谓的“小司考”政策,对当地的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单独考试,而且合格分数远低于国家司法考试分数线,这种行为对我国法律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所以统一司法考试不能等同于我国的法学教育制度能够满足法律职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2、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法律职业化训练严重不足
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法治国家的真正建成,很大程度上应该取决于法学教育能否培养出真正拥有真才实学且具有法学献身精神的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而能够称得上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的人都应当具备法律职业的实践能力,而不仅仅只掌握空洞的法学理论知识。法学教育不仅应当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法律综合素养的养成,同时还应该是一个法律职业素养、法律伦理道德、法律信仰的培养过程。
高等教育扩招以后,中国的本科法律教育空前繁荣。原本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会极大促进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但是中国的法律本科毕业生却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就业难”问题。法学本科生的就业难不仅出现在一般院校,名牌高校也不能幸免,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大学法律教育存在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导致法学本科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法学本科生主要有以下问题:
(1)法学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高等教育法学院大学四年一般仅学习法律知识,对其他知识涉猎较少,因而毕业后往往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法律问题通常也都是社会问题,解决法律问题一般需要多种知识基础。目前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既懂法律,又懂科技、经济、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那种法学专门性人才。目前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严重不符合这种社会要求,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为社会所接受也就在情理之中。
(2)实践能力不足
据笔者的调查发现,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到法律实务部门工作后,一般都需要三到四年时间,才能独立处理案件、承担各种法律事务。法律实务界普遍反映学生理论有余,实践能力不足,对法律事务的实际解决缺少处理经验。
(3)法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没有满足法律职业的职业要求
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培养职业化目标,因而目前的法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堂教学和法条教育,没有体现出对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的足够重视,各专业课程也较少的关注职业技能的训练,有关法律精神和法律职业伦理的熏陶更是缺失。
(二)法律教育的大众化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由此推动了各种法律培训机构以远远快于其他专业的速度扩张,正是在这样一种法律教育的大众化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由于途径的不统一而导致法律人才培养类型和结构的混乱。
1、法律教育大众化趋势
法学教育在西方国家一般都实行精英化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方式,但是我国的法律教育在人才选拔、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上与其它一般专业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我国法学本科生来源于全国的高等教育考试,中国的法律教育在专业准入条件方面与其它专业相比并没有特殊之处。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上,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采用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几乎相同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基本包括法律基础课程和一般选修课程,授课方式也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在培养目标上,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与其它一些人文社科专业一样,属于法学学科教育,主要培养一般的法律通识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法学教育的大众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普及化的法律教育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功能上只能发挥法律知识传播和普及的作用,而不是法律职业人才的全面培养。这一点对于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无疑具有致命缺陷,这种法学教育的缺陷在于,它的功能没有体现在“育人”,而在于“制器”。法律职业需要的是信仰、伦理、心智、法律理论都比较完善的专业性人才,是完整的法律人,而这些普及化的教育模式一般只能起到了传播法律知识的作用。
篇4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结构下,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山东省旅游市场在目前的快速发展的势头下也带动了旅游行业各种相关职业的的涌现。旅游行业新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旅游行业是否健康蓬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的总结:我省未来旅游特点会呈现新趋势,旅游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层出不穷,像医疗旅游、宗教旅游、房车旅游等新业态正在成为引领旅游消费增长的重要的领域,酒店行业为提高酒店服务品质也涌现了大量的新兴职业,这些旅游新业态产生的新兴职业对我省的职业结构调整和完善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机遇大于挑战的2015年,在如何减小或避免新兴职业带来的风险和隐患,完善职业动态跟踪制度,为新兴职业创造更大的空间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综述
1.职业的定义
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泰勒首次提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职业是用以组成一个社会的一种地位范畴。
1986年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将职业定义为:职业是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以获得主要生活来源为目的的社会性工作类别。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职业定义为: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社会工作类别。
总而言之,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类别;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1]
2.职业划分
《职业分类大典》于1999年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是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一项空白。从国内的旅游科学研究情况来看,旅游行业的职业的划分已经初成形态,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其职业的划分主要是传统和稳定的职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有关旅游职业的划分主要包括酒店餐饮业,旅游业,交通客运业三大方面,从这三大方面对现有的并且广范应用的职业进行了划分,了解了国内关于旅游行业职业的发展的一个现状,但也存在着问题:分类标准不统一, 分类内容及结构方面的不足[2]。
三、山东旅游行业新职业发展现状
1.新职业产生原因分析
大部分新职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具体分析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科学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的提高导致新职业的产生;第二,消费者经济水平提高,对生活的要求提高,从而使得社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层次进一步的更新,从而导致新职业也产生;第三,市场化的深入,国际化的要求,从市场分析已经经济管理方面产生新的职业需求;第四,1999年制定的《职业大典》沿用至今已经有了其自身的时间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未能及时补充新职业;第五,其他综合原因产生了新职业。[3]
纵观山东省旅游行业新职业的出现多为第一和第二个原因,及二者的综合。其中一部分新职业立足于本行业,补充了市场和消费者产生的新需求,如酒店管理师、旅游体验师等;而另一部分则是结合其他新兴行业如电子商务,补充了市场和消费的新需求,如旅游信息管理员、线上旅游推广员等。
2.山东省旅游行业新职业概况
旅游行业同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造就旅游新业态。任何企业都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旅游企业因旅游业的强关联性和综合性决定其要更多地依赖其他行业。行业间的融合大大地拓宽且细化旅游行业的发展领域,催生了新业态和新职业。休闲度假的兴起促成旅游业同房地产的结合,如目的地休闲房产、城市的游憩商业区(RBD)成为城市游的重要一站;同医疗部门的合作形成医疗旅游,像泰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就是医疗旅游发展的典范;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既改变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也使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旅游信息并直接通过网络达成交易,像国内的携程、e龙、芒果等旅游网站的B2C交易模式将成为旅游者的主要购买方式;旅游地的大型文艺表演也是旅游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产物。山东省的旅游行业是否能与其他行业相融合的发展很大部分决定了相关旅游行业新职业的发展。
山东省职业的兴衰和变迁以及社会人群在不同职业间的流动,反映我省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与潮流。新职业体现了社会经济的新动向,代表了职场新风向,也预示了人才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人才需求走势。我们对近年来职业“新兵”来个群体扫描,不难发现,其中几大“族群”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每多一种要求,就多一种供给;每多一种新职业,社会就可为我们多提供一项新服务。存在就是合理的。随着山东省社会的逐步转型、经济体制的日益转轨、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就业压力的不断倒逼以及对社会分工欠缺的必要补充和个人需求的多元化,五花八门的新行当自然应运而生,五光十色的新职业也随之粉墨登场。新职业的产生,将成为就业的新风标,引导着就业方向和趋势。由于人才流动分布的动向一直比较难以把握,而从新涌现的职业进行分析,则可以发现一些特点并把握重要动向,从而避免流动的盲目,保证就业更加合理,人才流动逐渐有序。
3.新职业存在的问题
旅游行业中出现的很多新职业如旅游规划师、酒店体验师和酒店试睡员等因为其新奇性、时尚性的特点,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积极从事。但是这些新职业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试睡员在酒店摔伤是否算工伤,酒店体验师发表的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怀疑如何解决,职业的稳定性较差,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待考察。对此,也应理性的看到新兴职业带来的风险与隐忧。
伴随“高薪”的新职业往往具有高压的特点。有报道称专业的酒店试睡员和酒店体验师的月薪都近万元。而且但从职业名称来看具有舒适和娱乐的特点,但其实但压力与收入成正比,其专业要求也不是简单轻易就可以达到的。据了解,酒店试睡员和酒店体验师每月要按公司要求探访足够数量的酒店,工作中要分别扮演学生、商务人士、情侣、背包客等,从不同角度细致地写出长篇评论。而团购砍价师的工作也不是平时逛商场时随心所欲地砍价那么简单,其要求在平日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具有足够的胆识和精确的计算才能够完成。
4.山东省职业分类的动态机制亟需完善
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新的职业会不断涌现,需要补充纳入山东省人力资源中;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职业在新技术引进后其职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山东省人力资源对旅游新兴职业进行了增补,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缺少对职业结构的动态跟踪机制,一次或几次增补工作并没有改变原有框架结构上的缺陷,所涉及行业的新兴职业及专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兴职业定义及工作内容表述也不可能得到适时的增补和更新。同时山东省职业分类在分类内容方和分类结构方面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山东省人力资源对旅游新兴职业各类工作的"技能水平"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重视不够,逻辑上没有反映新兴职业演进的规律,把专业与技术混淆为一大类,没有体现新兴职业专业的特殊性。在分类结构方面来看,一是对旅游新兴职业划分类别详略不均;二是旅游新兴职业定义层次不清。有的职业描述得很具体,但是有的职业描述得比较宽泛,有的甚至没有给出具体的分类。[4]
四、山东省旅游行业新职业发展对策
1.建立职业调查制度,完善动态跟踪机制
建立职业调查制度,及时发现新兴的职业并及时更新。职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完善职业动态跟踪机制,及时反馈信息。贴近工作实际,狠抓重点信息。一是抓重要工作、重要活动,构建职业信息长效发展机制。
2.完善旅游行业职业分类标准和规范
对于适应旅游市场需求而设立的,有助于提高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新兴职位,酒店和餐饮行业应尽早促成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制定和完善,设置职位的准入门槛,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进行保障,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新兴职位的发展,有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5]。
3.完善职业规划和职业培训
新兴职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具备完善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培训体系,才能有效供给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现阶段普遍采取的大平台招生,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打造人才的坚实基础,将能够更好的迎接新职业提出的挑战。与此同时,行业用人单位本身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新职业人才技能的培训和职业规划。高级宴会服务师为是各酒店不断研究和完善专业化服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宴会服务方式,极大的满足了宴会客人的需求。高宴在每场主题宴会中分别担任策划者、组织者以及服务者三个角色,提供极致的个性化特色服务。这不仅对高级宴会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更是对酒店培训的考验。在某酒店集团培训高宴的项目计划中,酒店设计了多达32项的学习科目,内容涵盖国际风俗礼仪,舞蹈训练,职业道德、服务心理、沟通技巧等17项综合素养课程与酒店英语、酒水知识、西餐礼仪、VIP宴会服务、投诉处理等15项专业知识课程。他们甚至要学习如何观察人物习惯,及时将信息反馈至行政总厨,根据宾客客史档案、饮食喜好、饮食禁忌以及健康状况合理科学地做好菜单设计。
4.提高从业者基础法律意识
第一,要注意签署具有法律效应的劳动合同。新职业由于有一些新的工作特点,一般的劳动合同范本内容中往往体现不出这些特点。因此建议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针对新职业的特点在劳动合同中加入新内容。在新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如能签署一个内容具体细致的合同,是有效防范纠纷的手段之一。
篇5
法官与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角。由于法律职业的原因,两者必然发生接触,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两者的关系本应是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相对独立与互相监督的关系。然而,另人担忧的是有些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自己一方当事人的裁判结果,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也有一些法官利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形象,弱化了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角度上,结合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的《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就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法官与律师的法律职业道德与伦理以及法官与律师的非正常关系的成因与规制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官 律师 职业道德
随着依法治国的逐步推进,司法改革的深入进行,法律人的作用日益彰显,法律职业共同体逐渐形成。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法官与律师已被社会广泛认知。法律职业有别于其他的社会职业,它是基于公平、公正的立场将法律运用到具体的人和事。1尽管法官与律师均属法律职业共同体,但他们的法律职业的社会角色是不同。律师,具有民间性,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兼有法律人和经济人双重身份,一方面律师要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法律纠纷,维护社会正义;另一方面,律师以法律服务为谋生手段,通过提供法律服务获取经济利益,具有逐利性。法官,则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在职务行为中不能谋取任何经济利益,其惟一的目的是正确地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实现社会正义。 因此,律师与法官作为法律共同体的成员,其特殊性表现在:律师的执业活动基于当事人的委托,其职业活动的种类与范围应当在当事人的委托范围之内;法官则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法律人,审判权的行使实质上是国家权利的行使,这是法官与律师法律职业的根本区别。另外,律师与其委托人之间是契约关系,双方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律师向委托人提供的产品是“法律服务”;法官则不同,其履行职务是在行使权力,权力的行使是基于特定法律事实的发生,并非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法官审判活动不具有服务性,也就不具有有偿性。
然而,法官与律师毕竟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角。因此,由于法律职业的原因,两者必然发生接触,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两者的关系理应是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相对独立与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从我国司法界的现状来看,有些法官与律师间却难以实现规范、有序的业务沟通;少数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裁判结果,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也有极少数法官利用手中的审判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产生怀疑。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个别法官和律师串通,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损害了当事人利益,影响了司法公正,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形象,弱化了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发生的法官违纪、违法审判乃至犯罪,大部分都是在与律师的关系上出了问题,法官与律师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和权威的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200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共十七条,但全文一共用了25个“不得”,13个“应当”来详细规定律师和法官的行为,最具有眼球效果的条款有:第三条:“律师不得违反规定单方面会见法官”;第七条:“当事人委托的律师不得借法官或者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以赠礼品、金钱、有价证券等,不得向法官请客送礼、行贿或者指示诱导当事人送礼、行贿”;第八条:“法官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律师向当事人索取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等。那么,这一具有“高压线性”性质的《若干规定》能否被我们的法官和律师自觉地遵守与执行,全社会都在拭目以待。本文拟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角度上,就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法官与律师的法律职业道德与伦理,以及法官与律师不正当关系的成因与规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法官与律师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在西方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历程,而这一历程又是与三个因素相联系、相适应的。其一是与社会进步相关联。人类社会从神权统治、君权统治到民主政治的发展,从统治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推动了法律职业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其二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联。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出现社会化大生产,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分工与协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将此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与更加密切的社会化协作的社会发展规律必然促使法律职业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从组织生产的角度看,实行专业化可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证质量,大大提高规模效益),促进法律从业人员形成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独立职业。其三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与应用相关联。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尤其是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理论,对包括法律职业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其结果是法律职业愈加合理完善,法律职业共同体愈加健全,逐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法律职业标志、法律职业意识、法律职业语言、法律职业知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思维方式、法律职业共同的发展背景、法律职业的行业组织以及法律职业在社会中形成独立的阶层。在这个阶层中存在着三类法律人,第一类为应用类法律人,主要是法律实践者,由法官、律师、检察官以及立法人员等组成;第二类为学术类法律人,主要是法律研究者,如法学教授、法学研究人员等;第三类为辅助类技术应用型法律人,如书记官、法律助理、司法秘书、司法执行人员、司法警察等人员。
本文所称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法律人,专指法官与律师。首先,律师与法官是法律的实践者,他们有着职业的共性。律师和法官大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法学教育背景,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律师和法官都以法律工作为职业,都在具体地运用法律,有着相对共同的法律的认知和法律思维习惯;法官与律师的最终职业目标,应该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其次,律师是法官与当事人交流的桥梁。基于职业特性,律师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而法官则需要与世俗社会保持适当距离,以实现独立、公正判案。律师就成为法官与当事人交流的媒介和桥梁。 再次,法官与律师事实上具有依赖性。法官是在双方律师为各自当事人追求法律的最大利益过程中,了解法律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进而实现法律规定的正义内涵。因此,法官与律师具有依赖性,实质上属于一个利益共同体。
篇6
关键词法学教育 法律 职业道德教育
一、当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以及不足
(一)法学教学方面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学陷入了概念化、教条化和形式化之中,而忽视了对法律正义价值观的教育、缺少了一些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在法学教育中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成为了主要任务,仅仅局限于解释概念、注释条文、抽象议论等等具有理论深度的分析,没有将培养学生秩序与正义等价值理念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一些学校开设的司法道德、法律伦理或伦理学课程对法律职业伦理的一般机理和个性特色都没有进行研究和探讨,仅仅是局限于讲授法律职业的道德规范,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说教”层面。学校在很多方面只是主管部门履行教育职能的一种方式,而法律职业的道德方面的要求却被淡化甚至于遗忘。
(二)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目前,在法律院校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或者是法律职业伦理教学以及研究执教的老师,大多数都是法理学、诉讼法的老师、哲学学科中的伦理学老师。由于这些老师大多都属于某一固定的“专业”,绝大多数以理论知识见长,对法律的实际运用所知甚少,法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的弊端越来越多地被暴露出来。他们的教学方法停留在单一教学上,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只限于知识、概念以及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无师生互动,无真实的道德体验,没有生气。
(三)国家司法考试的不足
作为“准入”法律职业的一道“门槛”,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有助于法律职业人员对于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但是不可过分地仰赖它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实际意义。因为法律职业作为一种现代性的道德实践,而不仅仅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活动。这种道德实践与司法考试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道德实践仅仅通过“书面考试”的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是体现不出来的。
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设想
(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设置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伴随着全面展开的法律职业化,因此人们对于法律职业道德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想要实现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指导价值,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是其首要的任务。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人的重要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法律的事业是社会的事业,法律的教育也应该是为社会培养服务人才的教育,而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的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也必然迫使我们的法学教育需要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提上日程。
2.在法学各科教学中渗透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开设,要求在理性认识层面向学生传授抽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过程,以及解决的问题能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并不是说仅仅开设几门课程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求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无法成为专门人才。但是,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职业道德来规范自身行为,同样也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
3.教师的素质要求上。长期以来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传授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的认识上,而忽视了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所以,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次,法学教师要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素质的体悟和经验。
(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1.问题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它有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积极思维,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法律职业道德冲突和道德理论认知,促进他们形成敏锐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法。常用的法律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特别是在实体法以及程序法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尽可能的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假象的角色,然后用法律的头脑进行思考和判断。因为学生能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假象自己为其中的角色,显然学生就会对该角色产生真实的体验,了解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3.模拟法。模拟法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产物,能够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对各类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立分析思考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现场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等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涉及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败,是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之一。学校教育作为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场所,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教学中的优势,借鉴外部经验,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领域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法律职业化;法学;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52-02
一、法律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法律职业化,是指以从事法律工作、法律事务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群在职业上应当具备的共同要求和特点。具备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专业化和专门化。第二,独立性和组织性。第三,共同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追求。第四,共同的法律语言和思维特征。第五,资格受限性和资格准入性[1]。但我们认为,它的具体要求至少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法律职业者的同质化。也就是要求法律职业群体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职业术语、同质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第二,法律职业者的精英化。司法是精英化的职业。只有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司法精英,才能正确适用法律。第三,法律职业者的知识化、技能化。它要求法律职业者要有深厚的法律学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注重对于规范的合理注含义的推敲和综合操作,留心于确认法条背后的所蕴涵的精神。第四,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化。法律职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形象,他们的伦理状况关系到法律制度是否健康、关涉着社会正义目的能否实现。
二、中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的缺陷
(一)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
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律职业存在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这一认识对于理解和处理好法学教育的功能定位甚为重要。然而,中国法学本科教育在促进法律职业方面,一直存在严重的偏离。概括说来,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学本科教育没有成为通往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第二,法学本科教育并不以法律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没有自觉地贯穿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第四,法学本科教育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实践。
(二)实践性不足
“我们的法律教育依然是一种知识教育,而不是一种技术教育,我们的法律教育所倡导的是‘法律应当是什么样’,而不是倡导‘如何使法律成为什么样的’。我们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没有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剖案例的能力,我们的法律教育也许教给学生诸多的法律解释的概念, 但却没有教给他们使用法律解释的技巧。”[2]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我们的法律实务难以成为专业知识得以生长的温床;书斋里的高头讲章与操作中的章法混乱形成了激烈的反差。
(三)忽视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法学教育应当以能力、素质,特别是法律思维的培养为其宗旨。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才不会固守现成的法律知识。但长期以来,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单向性和封闭性,多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课堂上,老师主要是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抽象议论及灌输法律权威结论,教学也只是为了满足日后考试的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去记住教师的论述,而没有教会他们去形成自己的观点,更难以引导学生批判地思考法律问题,从而遏制和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很难具备法律职业人所要求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法律伦理教育缺位
中国的法学教育欠缺司法职业伦理教育是突出的表征。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法律人才培养中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设计欠缺。法律伦理被看成是与专业课毫无关系的内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处于悬置状态,法学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知识传授[3]。其次,法律职业伦理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欠缺。再次,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考核机制欠缺。最后,功利主义对学生的侵袭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障碍。正如孙晓楼先生指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是不合乎法律的本质上的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4] 所以,法学教育必须同时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型塑过程。
三、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育改革
(一)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立足点
1.立足于适应中国法治的现实环境。我们的法学本科教育是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服务的,所以应当立足中国法治的现状,培养中国的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不能背离这个现实环境,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应当把西方法学理论优秀成果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法学教育才有现实的生命力。
2.立足于法学教育本身特性。法学教育具有内在的二重性,即职业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的二重对立[5]。法学教育改革的前提是要理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化的双向互动关系。法学教育不是仅仅为了培养法律匠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所谓的法学大师。法学教育应以促进法律职业为目标,但法律职业并不是法学教育的唯一目标。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为法学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必须表现出职业训练的特点,二为法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传统的一个部分以及法学本身亦是一门需要探究的学问的性质,其本身又必须以学术训练或法律科学探讨作为基础[6]。
(二)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更新法学本科教育观念。面对法律职业化的要求,我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对法学本科教育的片面认识和做法,不再把法学本科教育仅视为一种素质教育,过度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通识性而忽视了其职业性,法学教育既要面向理论,更要面向实践。
2.建立法律职业与法学本科教育的资源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实践部门的资源优势,鼓励理论与实务兼俱的资深法官到大学课堂讲课。作为法学师资的有益补充,专家型法官可侧重于讲授司法实例、技能和经验等实务课程,以弥补院校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
3.改革法学本科教育模式。法学教育的二重性决定了中国法学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采用大陆法系的一元化培养制度,即不分职业种类而统一进行培养,只有受过高等法学教育并通过两次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才能从事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律师等正规的法律职业活动[7],也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学徒式教育的法学教育模式,即学生毕业后首先从事律师工作或继续深造、从事法学研究,只有经过数年职业磨炼之后,才有资格选任法官、检察官[8]。结合中国的现实司法境况,笔者认为,现代法学本科教育应当采取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这不仅是中国目前法学教育的现状所决定,而且也符合中国法学教育的目的具有多元化。
4.改革法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法律职业的实践性特质,要求司法者必须具有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体上要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们为受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引导性的教学方法上来,特别要解决在理论分析和问题探讨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问题。教师要重在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现象与事实材料的归纳、分析,在抽象、条理的基础上,提出引导性问题,然后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应采取案例教学、观摩审判、执法咨询或执法救济、模仿审判等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5.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伦理,是贯穿于法律制度体系中的价值准则,是法律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价值的内在要求。那么,该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呢?第一,确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目标。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法律职业者认识职业中的“公平、正义”,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人。作为专业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司法人才,法科学生的素质教育,除应符合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外,还必须具有公平公正的信念,坚持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崇尚和献身法治的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修炼高尚、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忠于法律和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保证司法公正和法律职业行为的规范化,做适用法律、维护正义的使者。第二,选择好适宜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途径。应将开设一门专门的法律伦理课程和将法律伦理教育贯穿于全部法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二者平行推进。第三,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上。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法律伦理教育作为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法学课程教学在于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的认识,而很少有意识地将法律伦理观念的传播、学生法律伦理意识的培养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法律伦理素质水平,发展教师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伦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石茂生.法律职业化与法律教育改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11.
[2]强世功,等.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G]//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243.
[3]房文翠,房绍坤.当代中国法律家培养的困境和出路[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145-150.
[4]孙晓楼.法学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5.
[5]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33-34.
[6]龙卫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关系的双重意蕴[G]//中国法学教育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55.
篇8
关键词: 法学教育 体制 理念
我国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治国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传承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精神的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转型速度加快,法律世界化趋势更加明显,推动了我国法学教育世界化的进程,也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我国的法学教育暴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院系设置缺乏统一协调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法学教育也成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几乎所有的大专以上的院校都设置了法学或法律专业,但全国法学院(系)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办学层次繁杂,既有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也有法律函授、夜大、全脱产成人学历教育、党校法学教育、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学教育,还有电大、职大、自学考试等。教育体制没有统一规格,招生规模在无限制地扩大,一些学校脱离自身实际片面追求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目标,将法学作为调味品、配套学科来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最终的结果使得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一方面社会需求大量的法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学法律的大学生因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无法毕业的尴尬局面。
2.法学教育理念存在偏差近几年由于高校盲目扩招,法学教育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目前的法学教育无论是在学科设置、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都需要改革。在知识更新和内容扩展方面,目前使用的法学教材普遍存在观点陈旧、知识体系老化、内容教条空洞、不切实际的毛病,市场需要、社会需要的课程因受现行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专业计划等限制而无法调整和更新。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够,甚至空洞说教。考试方式上,更多的是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原创精神。不少学生的考试就是把教师的教学大纲抄一遍上交了事。
3.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法律职业的引导和需求支撑,我国法学教育目标缺乏应有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法学教育主要还是职业教育,但职业的伦理训练、操守训练还有职业的态度等,尤其是职业的技能训练在目前的法学教育中几乎为零,所以我国法学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这种脱节会滋生一些消极后果,一是非法学专业的人员与法学毕业生争抢法学职业岗位,加剧了司法腐败现象;二是影响法律职业界的人员结构和专业素质,进而影响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4.教师队伍师资不能满足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要培养高素质的法科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法科师资队伍。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流的学生。法科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除应具备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应有忠诚和献身于国家法学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目前,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的“流向”趋于公务员队伍和公检法专业队伍,流入这些行业的“流量”要大于进入高等法学教育领域的。当前,法学教育教师队伍与规模日趋扩大、社会对法律人才持续旺盛的需求相比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层次、从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担负的工作不相适应,水平偏低是制约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
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在高校教师的选任上要彻底进行改革,年轻的助教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后再去授课。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当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标准,让高校名师走进课堂。为了保障我国法学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必须加强对师资的建设,加强对法学教师的知识培训,促使其开阔眼界,改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应由单师型向双师型转化,适当聘请一些资深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为兼职教师,训练学生的法律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增强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献身于国家的法学教育事业。同时,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奖惩和淘汰制度,用制度管人。
比较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西方法学教育之经验,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改进,不宜盲目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主要有两种类型:应用型和学术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主要是指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人、行政机关和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学术型法律人才主要是指大学教授、高级研究人员。我国的培养模式是学术型法律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部分法律人才直接进入实践部门从事法律工作。这种路径在上世纪末期基本是可行的。本世纪开始以来,如何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分离出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法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相关教育中的诸多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模式创新不当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通常所谓我们需要多层次法律人才的说法恐怕是一个误导;我们需要的是单一层次的法律人才,即受到系统的大学法律教育并受到良好职业训练的合格人才。①尽管法律专业毕业生不一定都从事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职业,但是从事法律职业的最低要求却必须如此。在几乎所有的法治发达国家,大学本科都是法律教育的最低门槛,在日本和德国等大陆法系的国家,经过大学本科四年的素质教育之后,还要经过2年以上的职业培训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美国大学本科是没有法律专业的,要学习法律必须先进行其它专业的本科段学习,获得相应的学位后,再进行3年的法律教育。至今,法学院仍然是法律职业的门槛。反观我国现状,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国家这样,成为法律人,从事法律职业如此之容易,即便是费劲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只要四年时间就可以完成。针对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结构的情况,相关部门有必要对法学教育进行规范,提高法学教育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考虑取消专科教育,强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尤其要取消成人高校的法学教育,强化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中的法学教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建议实行本硕联读的方式以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国家对法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办学条件、设施、师资力量及任职资格、师生比例、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和培训等方面要做出明确统一的标准,从制度上杜绝法学教育的无序和混乱。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法学教育的发展规模进行宏观调控,使之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杜绝“全民办法学教育”、“全民读研究生”的不正常现象。同时对法学教育的办学主体资格进行审查认定,严格规定办学主体的条件和审批程序,防止鱼龙混杂,损害法学教育的声誉。同时要建立法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对现有法学教育的办学情况进行逐一审查和整顿,取消和淘汰一些不具备办学条件、质量无保证的办学机构,从而使法学教育规范化、正规化,与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协调发展。
在法制健全的国家,其法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是在为法律职业储备人才。把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不仅教给学生必要的、系统的、准确的法理和法律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执法实践中依法办案的实际能力、方法技巧和专业素质。在法律专业课程设置上,除开设教育部确定的14门核心课程外,根据社会和人才成长需要开设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诉处理、谈判技巧等实践性、技术性强的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在整个教学实践中的比重,重视对学生法律职业化和法律事务实务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法学专业特色的法律人才的开放式应用型教育的培养模式,用更多时间安排学生旁听、观摩庭审,进行模拟法庭,在司法实践部门实习等。并且从有助于学生听、说、思、写、辩等环节学会按照专业角度去思索、写作、陈述和行为,培养表现出了一个法律职业者应有的素质、能力和才智,实践证明这是有利于法律人才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有益尝试。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法学教育的真谛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和使用法律,而不仅仅是单纯地灌输那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法理知识和法规条文。所以,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是训练学生如何在解决具体案例中寻找法律、分析法律、解释法律和使用法律,是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法学教育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在我国改革开发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快法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和力度,适应挑战和机遇,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法制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终身教育理论在法国首次提出后,被认为是“可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比,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②美英日韩等国相继以立法形式予以确认。终身教育是对教育观念的又一层次上的更新,也给法学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终身法学教育应成为当今法学学人理念,接受法学教育将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法学知识的更新和演进将使“人更加成为人”,成为“走向世界历史的人”,它将体现出社会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使法学教育从专业的分野走向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
注释:
篇9
【关键词】检察官;职业保障;探究
一、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检察官职业得到保障的主要意义就是可以完善检察官职业化建设。通过加强检察官职业保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检察官职业化道路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能够加快检察官职业化的发展步伐、有利于落实检察官的法律权利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以及有利于培养检察官的荣誉感,增大这个职业的吸引力。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1.能够加快检察官职业化的发展步伐
一般而言,加强检察官职业化建设,就可以从根本上确定检察官职业化建设的正常开展,加快检察官职业化的发展步伐程。并且还能够建设一支品格高尚、工作能力强、作风良好的检察官人才队伍,从而充分的发挥司法的作用。
2.有利于落实检察官的法律权利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建设和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的第二个意义就是可以有效发挥检察官在实际工作中的各项职能和权利,培养他们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检察官这个行业的责任感,从而积极的投身于检察官这个职业当中,依法履行职责。
3.有利于培养检察官的荣誉感,增大这个职业的吸引力
最后一个意义就是有利于培养检察官这个职业的吸引力,使检察官自身对于这个职位就十分的自豪,从而为检察官队伍招收更多的优秀人才,使检察官这个职业始终保持活力和热血。
二、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含义
检察官职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建设检察官职业化,主要途径就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或者是运行机制,但是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机制的建立是比较繁琐的。主要可以分为身份保障制度和经济保障制度两大类,具体可以细分为检察官职权保障、检察官职业教育保障、检察官职业收入保障、检察官职业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1.检察官职权保障
职权指的就是根据职业的不同所拥有的不同权利,因此检察官职权也是会随检察官的职务发生不同的变化的。而检察官职权保障,就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检察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权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检察官职权对于检察官而言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是检察官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检察官职权的重要意义。于此同时,检察官在具有了一定的职权之外,对于工作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工作环境包含了办公场所、办公用品、服装、技术支持、通讯工具等等。最后就是为了确保检察官能够积极投入于工作当中,为检察官提供一些助手是有很大的帮助。其二、检察官职权应该是独立的,因此不应该受到其他机关的影响。
2.检察官职业教育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行与发展,社会上也将出现越来越多之前未发生的问题,此时,旧的法律就无法解决新问题的出现,那么此时,就需要通过对新问题的总结和吸收有效的经验,对检察官的不断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察官职业收入保障
通常而言,检察官职业收入是比较独立的,不会收到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干扰。我国的《检察官法》就针对检察官职业的收入问题做出了统一的规定,包括工资待遇等其他的福利。
4.检察官职业安全保障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检察官的人身安全也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威胁,因此就应该对于检察官职业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以保C检察官的人身安全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
5.检察官职业身份保障
检察官职业身份保障主要是建立在检察官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基础之上的,如果在检察官在此过程中被辞退、处分、降职,或者是有其他不满意之处,都具有依法申诉的权利。
6.检察官职业监督保障
检察官职业监督保障是通过国家建立的相关的监督机制实现检察官的自我约束意识或者是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检察官的方式,保证检察官履行职责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三、当前检察官职业保障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颁布关于检察官职业保障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实际落实到位,就直接出现了检察官职业无法得到具体和有效的保障,根据笔者的分析,以下这些问题是影响检察官职业保障的主要因素:如检察官准入制度问题、检察官身份保障问题、检察官经济保障问题等,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1.检察官准入制度问题
入职检察官基础和关键就是通过司法考试,并且基层的检查机关是没有权力直接录用检察官的,此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即基层检察机关无法招聘到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以弥补检察官不足的问题,并且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短期内也是无法解决的,直接的造成了基层检察机关的人力资源不足或走向老龄化的状况出现,这对于检察工作的开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2.检察官身份保障问题
当前,我国对于检察官身份还没有制定出确切的保障制度,这就导致了一些检察官还会出现失去身份的情况的出现。首先,根据《检察官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招聘检察官时,只有通过司法考试才能够决定是否录用检察官,但是一些地方在招聘检察官时并没有根据国家要求来开展招聘工作,而是随意进行检察官的招聘或者是职位的调整这就直接的降低了检察官队伍中的人才素质。其次,当检察官执行权利时,有些司法就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直接的对检察官的工作进行干涉,使其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最后就是由于我国在司法立配规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就会出现检察机关的财力不充分,从而开展招商引资行为,严重的影响力检察工作。
3.检察官经济保障问题
当前,尽管我国在检察官收入保障制度方面制定了法律法规,在实际落实时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检察官经济的落实不到位。首先,检察官这个职业是属于我国公务员的职业类型,当前情况下,检察官的工资与其他种类公务员的工资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与其他公务员不同的是检察官职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注定检察官的工资是需要做出适当的变化的,因而当前就出现了一种不对等的情况。并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状况不同的地区对于检察官的工资也是不同的,这就直接的导致了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检察机关的检察官的收入无法满足基本的需求,在医疗、人身保险、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虽然这种状况也已经收到了一定的关注,国家对于检察官的津贴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仍然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直接造成了检察官福利待遇低、经济得不到保障的问题的发生。
最后就是检察官的各种福利薪资的落实不到位,直接导致了优秀检察官人才的流失,并且越来越堵的优秀法律专业人才不愿意投身到检察官工作中,久而久之,检察官行业就一定的出现很大的问题。
四、如何现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深入探究和思考
根据上文可以看出检察官职业保障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那么为了提高检察官的工作效率,使他们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工作,以下笔者就通过对国外检察官职业保障经验的分析,基于法制化、科学合理化、多样化等原则实现对于检察官职业保障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如建立能够激发检察官工作积极性的机制、完善检察官职业监督保障制度等等。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1.建立能够激发检察官工作积极性的机制
建立能够激发检察官工作积极性的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提高检察官工作的效率,而且也能够使检察官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实现该机制的建立。其一。重视薪资待遇问题。薪资待遇是留住优秀人才的根本和基础,只有通过重视检察官的薪资待遇问题,才能够为建立优秀的检察官队伍。其二,建立并实行对于检察官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使检查工作最大程度的不受其他机关的干涉。其三就是建立一个优秀认得的引进通道,比如通过公开招录,录用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更新检察官队伍的血液,使其保持活力。
2.强化检察官职业安全和身份保障的制度
检察官职业安全保障制度的强化是保障检察官享受政治待遇的根本。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建立保护机制,以保证检察官职业安全制度的有效落实。而保护机制的建立一般是通过检察机关上级对下级保护所建立起来的。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维权也越加重视,因此对于检察官而言所面临的压力就越大,那么就需要重视检察官身份保障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十分的有实际意义。检察官就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流程开展工作和思想疏导以及自身的防范工作。另外就是对于检察官的职业安全保险也是必不可少的。
3.完善检察官职业监督保障制度
完善检察官职业监督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检察官自身的纪律和意识。主要途径就是建立一个符合检察官职业特点的监督机制,以达到司法公正性的目的,一般而言可以通过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实现监督机制的建立。
小 结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建立激发检察官工作积极性的机制、强化检察官职业安全保障的制度和身份保障制度以及完善检察官职业监督保障制度对于实现检察官职业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建立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检察官队伍,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检察工作当中,为维护法治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篇10
1 诊所法律教育概述
“诊所法律教育”英文名为Clinical Legal Education,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1]该种教育模式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并保留了“诊所”这一形象的称谓。诊所法律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在法学院中设立法律诊所,每个诊所由一名执业律师作指导教师,参加诊所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的当事人、办理真实的诉讼。它的一般宗旨是“把学生引入到实践活动的事实的、程序的、伦理的和人性的复杂状态之中,包括会见当事人、同其他人打交道、参与社会制度的谈判,以及从复杂的和不完全的事实中发现法律问题”。[2]2 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在美国,20世纪早期,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杰勒克•弗兰克领导组织了“法律诊所”,提供法学院学生实践的机会。同时,杜克大学的约翰•布拉德维首先在杜克大学和南卡罗莱那大学创设“法律援助诊所”,并为其他大学法学院仿效。3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很多高等院校的法学院设立了法律诊所教育课程,在院校老师同样也是在持证律师的监督下,为法律上的弱者提供服务,并将其工作成绩计入学生的总分。现在美国的法学院几乎都建有不同类型的法律诊所。拉丁美洲、非洲、西欧、东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院校已成功地实施了这种教育方法。在中国,随着法学教育界和司法界对法律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武汉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开始尝试运用此种教学模式。这七所院校分别依托于校内的法律研究或者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法律诊所,对推动法律诊所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河北理工大学法学系于2006年4月加入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成为第43位单位委员、河北省省内高校中的第1位单位委员。河北理工大学法律诊所第1期于2006年9月正式开课,目前的教学活动已进展至第5期。
二 原生诊所法律教育的价值
诊所法律教育是舶来品,探讨其本土化后的价值导向问题,首先要对原生的诊所法律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再结合中国法学教育的现实进行探究,或能得出答案。因诊所法律教育最早发源于美国,以下的分析就以美国为例。笔者认为,美国诊所法律教育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项。
1.承担法律实践教育。1870年后,以兰德尔为代表的判例式教学法(casemethod)一直美国法学院的标准教育模式。判例教学法的教材来自高级法院(uppercourt)的经典判决,教学模式侧重引导和归纳,与传统的讲义教学法(lecturemethod)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兰德尔教学法忽略了法律实践中其他领域诸如会见、咨询、事实调查、调解、谈判、起草文件中的许多基本技能,而且也忽略了在判断力、职业责任心以及理解法律和律师的社会角色等方面对学生们的培养。[4]但是,现实中的法在运行中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优秀的执业律师,不仅掌握判例法理论要素,还拥有人际沟通的技巧以及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仅对不同的对象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知道如何挑选对己方有利的陪审员。对法学院的学生而言,大多数人毕业后都将从事具体实务而不是理论研究,所以开设诊所法律教育这样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不仅避免了学生毕业后在律师事务所里摸索的弯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从理论上把握法律的精髓。
2.培育法律职业人格。法律援助案件的当事人大多挣扎在社会底层,通过亲身办案和直接接触,学生可以触摸到他们的生存状态,了解到他们的疾苦,体会到法律在定纷止争、惩恶扬善中的作用,感悟到法治强大的社会力量,培养法律职业的责任感,领会到正义、真理信念的内涵。
3.提供法律社会服务。美国的司法体制中没有公民这样的诉讼主体,所有案件的人必须是律师。为了推动诊所法律教育,规范学生办案的准律师身份,美国许多州制定了学生实践规则,这些规则规范了学生的工作,并设定了学生出庭、与未监禁的当事人会面等条件。当然,学生的工作必须在执照律师的监督下进行并由律师承担最终责任。可见,美国法律诊所学生以“准律师”身份接受当事人委托办理案件,其身份地位是得到认可的,同时其还被给予种种便利,以获得与律师同等的权利和地位。[5]在律师收费高昂的美国,法律援助资源稀缺,政府划拨的法律援助资金有限甚至为零,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执业律师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可想而知。所以由在校的法学院学生来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可以实现学校、社会、政府的“三赢”。
三 本土化诊所法律教育的价值导向
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实质上是强调在注重中美法学教育差异性的前提下,以最大的适应性实现中国法学教育培养高级法律专门人才的目标。
1 诊所法律教育培养的是符合中国法学教育发展方向的法律职业者
我国的法律教育长期受前苏联法律教育模式的影响,以教师讲授学生记诵的传统,习惯于向学生灌输正确答案已经确定、无需提问的知识,很少关注学生对教育效果的反馈、关注学生在学与思的过程中是否有能力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对于迅速掌握法律的基本元素固然便利,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却益处甚少。法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历来以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目的,甚少考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少顾及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脱节的原因不仅在于法学院自身,由于我国司法官专业化程度不高,司法机关一直忽视法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对科班出身的法律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也阻碍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融合。法学家和法律职业者彼此漠视对方的经验,深层的动因是我国法律职业的非规范化造成了理论界与实践界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有共同是非标准、职业伦理和职业荣誉的法律共同体,而是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各自集团利益的不同妨碍了彼此的相互交流与合作。[6]诊所法律教育的兴起并成迅速为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于它采取了新颖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全面体现和实践了“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7],它的教育内涵与理念充分实践了国际教育的标准。[8]它从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六个方面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前四个方面构成法律职业技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才”;后两个方面构成法律职业的伦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它融法律学习技能的培训(读写能力、口头表达、解决问题)和基本的法律实践的知识、技术、价值和态度为一体,促进学生自觉地开发其全部的能力,充分参与自身实践与发展的设计,帮助学生对法律实务自主做出明智的决定,并有目标地继续学习。诊所法律教育以其全面丰富的内涵,培养的是符合中国法学教育发展方向的法律职业者,承担是为中国法学院注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使命。
2 诊所法律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高学习能力的法律职业者
法律实习教育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而诊所法律教育则是包含实践能力在内的、更深层次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的学习能力,不只是学习书本的知识和法条的规定,而是包括了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经验(实践)学习、协作学习等诸多方面。首先,这是由法律科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制和民主的脚步从来都不会停滞,新的立法成果和研究理论不断出现,法学学习作为不间断的长期过程必然伴随着法学院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在法治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更是如此。其次,这是中国法学院学生的特点要求的。美国的法学教育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法学院的学生入学前已经过四年学习获得了某个学士学位。英国则是学生在法学院毕业后要到律师学院学习两年,再经过实习才可能成为律师。中国法学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本科,学生毕业后就有可能直接进入司法机关或律师事务所,这在国外近乎不可想象。法学教育体制内缺乏系统的实践课程设置,法学教育体制外又没有针对性的司法研修制度,对于年轻且缺乏经验的法学院学生而言,在工作最初的适应阶段,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无疑会少走弯路、少跌跟头。诊所法律教育在课程内容上设置了诊所课程推介、会见和咨询的技巧、证据方法、策略选定、法律研究、案件陈述、法律文书、观摩审判、庭审程序、谈判和调解、法律职业道德、反馈与评定等单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提问式、对谈式、互动式、模拟训练、个案分析等形式。诊所法律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容器的现状,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成为自己发现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善于从经验中分析问题,并且求知欲持久不衰的学习者,这对于他们走出学校要从事哪一种职业,这种学习的能力都会终生受益。
3 诊所法律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社会责任的法律职业者
任何职业都应负以一定的社会责任要求,而法律职业者的社会责任应当更高。
一方面,司法腐败的存在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伤是硬伤和内伤。“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然是冒犯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9]司法腐败带来的不仅是社会腐败风气的加剧,或整个权力体系和法律秩序的紊乱、失控,或国家权力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的丧失,或公民维权机制的崩溃,而是一种信念的失落———对法律。如果说行败毁坏了政府在民众的公正形象,那么司法腐败的恶果则是在民众层面上,加深了人们对规范的轻视态度,即对法律权威和诉讼活动的不信赖感。更不用说,它使“法治社会”的理想离我们越来越远。[10]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