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篇1

【关键词】 工商管理 市场经济 特征 要求 意义

工商管理是依据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的作用日显重要。以下就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要求及其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一、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主要特征

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霞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以公平有序为主导。基于工商管理的非功利性,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秩序,营造市场经济的大环境。(2)监督手段比较多。市场经济下的工商管理必须坚持把行政处罚与行政指导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合理的督。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求加强工商管理监督的法律建设,同时加大工商部门的执法力度,对于市场经济中的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处罚,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秩序。(3)监督范围广。有形市场及无形市场都需要进行监督管理,如对市场经济主体及其开展的竞争、合作贸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监督。

二、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要求体现在:(1)转变监管方式的要求。市场经济下的工商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持续的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工商管理部门应该树立创新的意识,改变监管的方式,从而实现监管效能的提升。传统的市场监管多为运动式的管理。属于事后的监督,这种监管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变革监管的方式,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全面推进和深化行政指导,采取事前指导,教育的方式来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于市场参与者所遇到的纠纷,工商管理部门应充分运用行政调解手段,及时化解双方矛盾,切实维护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工商管理部门还应开展信用分类监管,对各个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守信企业激励机制、失信企业惩戒机制等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监管。(1)依法行政以及强化监管的要求。依法行政指工商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内进行行政管理。对于那些法律法规已经明确监管部门的行业,应该交由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进行监管。例如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其市场交易行为应该有银监会、保监会来进行监管;肉禽蛋奶等领域应该交由农业部门来进行监管。对于其他部门相互推诱的事务,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从而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从现有的市场监管范围来看,市场主体的准入、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广告监管等都属于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应强化监管。在市场主体的准入方面,不但要做好准入和退出监管工作,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市场主体的结构能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秩序维护方面,要加大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划分重点整治地区,把侵犯驰名商标、恶意商标抢注等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增强查处力度,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对于新兴行业以及新兴领域,工商管理部T应该变革监管方法,实现有效的监管。

三、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重要意义

1、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准入。工商管理部门机构在规范市场、促进合法经营、维护市场主体、监督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中国的市场经济主体准入制度更加理性和规范。在主要的管理系统中表现为按照中国市场经济的准入制度,根据审查商业登记制度进行层层审批。

3、保障市场公平。对于市场及主体行为的规范非常重要,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时发挥了其自身作用,很多的监管手段是通过市场的竞争和商标的注册实现的,因此经营活动要符合市场的规则,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工商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大力实施监督,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通过实施多项反垄断监督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措施,改善中国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所以要创造有利的投资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企业要提高商标权的保护意识。商标是一个企业和商品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也是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发展趋势。一个企业的商标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将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对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具有显著作用。

4、促进法律的不断完善。国家法律在市场经济下对工商管理的具体责任及管理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进行市场管理时必须依据法律,并且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从而维护法律在市场经济下的权威。在进行监督过程中,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实施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法律监督。同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使企业管理的监督和执法过程透明和合法。对于市场主体经济的经营行为,加强对货物质量的监管,同时对于加大违法调查和处罚力度,尤其应注意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下的工商管理部门相关人员需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以及运营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对现代化的工商管理理论以及方法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亚敏.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联系与促进[J].商场现代化,2016.

篇2

【关键词】 中国式管理 研究内容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的若干特点

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管理思想和方式的研究。在中国管理学大会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会理事长李京文院士,管理学家刘源张院士等曾多次呼吁管理学者对中国式管理的探讨。目前的情况是国内的呼声较高,但动作不大,形成强大研究体系的不多,很难拿出一个有充分证明的著作和系统的理论方法。

国内的研究不如国外的研究多。国外对以日本为首的东方式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地步,其中的“日本式管理”早已被列入公认的管理理论之中。而欧美的管理早已形成体系,理论缜密,方法充实。国内受“中国不存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虚无观点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鲜见,学者们大多将研究力量集中在了西方的管理思想与方式的探讨和推广上。

国内学者的管理理论“西化”严重。国内学者对管理理论的研究长期存在着“重西轻东”的倾向。当然,近代的管理理论大多起源于西方,但是东方管理理论“虚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尤其是对中国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否定,直接反映了对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否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否定,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怀疑与偏见,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计划经济,有人则主张偏向市场经济,有人则主张二者合一。

国内企业家对有效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自我体验和西方管理理论学习经验严重不一致。再好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也必须结合本土实际,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配套,必须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相结合,否则必然出现脱节、消化不良等尴尬的局面。

研究手段的重定性、轻定量倾向严重。现有的一些东方式管理研究,包括中国式管理研究大多围绕在定性的说明罗列之中,沉湎于对古典词句的解释推理之中,缺乏数学家的参与和对IT的使用,方法显得空泛、不实用、不易操作。无论是日本式管理、韩国式管理,还是近期台湾出现的中国式管理都局限在条条框框之间,缺乏大企业如丰田、本田、浦项、LG、海尔等的实证分析研究,更缺乏定量管理方法的探索,还缺乏严格数学论证、推演和样本统计比较手段的投入和归纳总结,没有计算机应用的提炼。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思路

西方管理理论与方式。证明其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说明管理方式是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欧美等西方式管理必须满足其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提出独具特色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方式管理。通过对东方主要国家的管理思想与方式的根源探索,提炼与总结出东方式管理,证明中、日、韩管理思想与方式的同源性。分析日本式管理、韩国式管理、中国传统(民国及以前)经济管理和企业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达到证明其共同儒家文化根源的目的。东方式管理与西方式管理两大理论阵营比较。在管理理论上进行定义,提出新的管理理论阵营和学派划分理念及方法,建立更明确的界线,形成容易学习和理解的东方管理理论体系,为我国和东方其它国家理论界明确自己的管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总结改革开放后成功的经济发展理论,努力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寻找优劣,取长补短,取利去弊,研究适应中国目前发展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结合东、西方管理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式管理。证明中国企业更需要偏重东方的管理思想与方式,证明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只能是中国式管理,以利于企业的学习和方法的借鉴使用,减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学习和实践的盲目性。总结制定中国式管理要求。理论性的论述与方法阐述相结合,既要有理论深度也追求可操作性,必须使用计算机和IT手段。

而研究内容是从对西方经济理论、西方式管理、东方式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进行总结来看,应当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突出东方文化元素,尤其突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基因,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并进行重点企业案例剖析。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的创新点

市场经济与欧美管理方式密切关联研究。市场经济理论相对比较成熟,欧美的管理方式也很成型,但证明欧美管理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则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说明欧美的管理方式更适合西方企业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则很难说明东方式管理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当然也就没有研究的可能,就掉入东方无管理、中国无管理的“虚无论”之中。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管理实践,无论是企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已达成共识,确实存在着东方特色的管理方式和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并且在世界管理理论之林中独树一帜,日渐强大。所以,区分西方式管理与东方式管理的研究是重要前提之一。

研究东方式管理,求证儒家思想与东方式管理的关联。与西方式管理相对应,建立东方式管理。重点是从中、日、韩企业发展的相融性,推导出三国管理方式的互用性,证明其共同儒家文化基础的特性。在市场经济的理论下,建立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方式管理。重点包括三国现有管理方式的整理与提练、近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思想根源关联与论证等,提出东方式管理。除现有较为成功的东方式管理的归类、总结、提炼之外,还可以在儒家思想体系下、在理论上创新提出丰富的东方式管理,尽管这些管理方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证明,也有很大研究难度,却尤显重要。

完成东、西方式管理的比较研究。在建立了西方式管理和东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东、西方管理的比较研究。这里进行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东西方两种管理方式的比较,采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完成其共同之处的归纳,不同之处的分离,建立各自的特色,重点为东方国家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指明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发展方向,不能只是跟在西方管理学家的后面亦步亦趋、摇旗呐喊。其创新点是进行两种管理方式不同的根源比较,除了从深层次的文化、制度和传统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外,还重点进行管理方法、方式、实证等方面的探讨,力图使东方管理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计算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实践总结。重点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理论进展,在引入市场经济理论后中国经济的变化。难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差别、与原计划经济的差别,本身独特之处的概括与总结。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产生现有中国式管理的土壤,是目前适应中国发展的最好形式。如果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发展是成功的,那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成功的。与欧美的经济成功一样,中国一定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方式,与欧美的管理方式并驾齐驱,这个管理方式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和总结。重点是建立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难点是要抓住这种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并与市场经济下的西方式管理进行比较,指出不同之处,强调适应性。以国家100强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导出中国式管理的主要特征。不但要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西方式管理和东方式管理,也要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不同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管理方式。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与市场经济下的东方式管理的不同也很重要,不然将不能证明与日本式管理的区别,也说明不了与韩国式管理的区别。以上证明具有较大难度,尤其是优缺点的归纳和总结带有预测性,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市场;属性;社会公共利益;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正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然而市场真的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理想吗,会给每个人带来好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市场的无序化和社会的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了,贫富悬殊本来就是市场运行所产生的正常现象,因为财富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用它可以积累更多的财富,这样不平等就会越来越大。任何一个整体中某方面力量过于强大必然造成对另一方权利的侵害,这样会引发市场秩序的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由此可见,市场既有高效性也有盲目性便成为共识。这就需要政府充当一个协调者角色,在尊重市场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因此,然而由"经济人"组成的政府有着天然的不足,政府也会有出现失效的情况。经济法这是为了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之处所设计制定的。我们现在探讨经济法不得不从其发展历程,本身法律属性及其以后的发展趋势来进行研究

一、经济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属性

1、经济法的产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较早,首先主要体现在反垄断法为代表的市场规制法为核心的法律体。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其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正在由反垄断法移向宏观调控法。而与之相应,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原来实行国有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而使经济法产生后较长时期内以国家投资经营法为核心。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尤其时中国在改革开发以后,国家投资经营法逐渐过渡到内容更为丰富的宏观调控法上来。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迈进。在这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法律的滞后性暴露无遗,由于原有的民商法体系只注重市场主体意思自由的保护,注重自由交易的保障,原有的民法规范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需要,从而引发了经济法学科地位之争。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法律规范市场行为,这就促成经济法的大量产生。

2、经济法的属性与特征

经济法属性的问题,要看其与民法之间的区别及其自身主要特征。经济法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方面所起作用时尤其明显的。民法与经济法的一切区别事实上都是围绕着社会财富怎么分配这个问题产生的。民法强调市场主体通过意思自由获得的私益应受到法律保护;而经济法则提倡社会财富怎样公平的分配,它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将钱从这人口袋里取出再放进那人手中,或者是从那人手中拿走放进这人口袋里。其实质是,经济法调整的结果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以利于市场、社会的稳定。民法与经济法还体现在,一是两者分配的本位不同民法体现的是个体权益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是社会权益;其二:两者分配的途径不同,民法体现的是市场自治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是宏观调控;其三两者分配的目标不同民法体现的是私益保护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是分配公平。总之,民法以保护私人权益为本位,而经济法则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

经济法自身属性所体现的是社会权益,宏观调控,分配公平等主要特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自身的缺陷也决定了市场主体不能够享受绝对的自由。在政府对经济领域进行干预的时候,对市场主体竞争自由的限制必然要以尊重市场的规律为前提。市场的不足可以要求政府来弥补,政府的不足又由谁来帮其弥补呢?要想减少权力的负面作用,应该控制支配者这就有法律来调控与支配。经济法的特殊属性注定它将责无旁贷担此重任。经济法属于既有公法又有私法属性的第三法域,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从这个角度讲,经济法是克服由市场竞争带来的贫富差距及一些实质上的不平等的最佳选择,又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法律手段。

二、经济法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历史赋予了经济法及其重要的地位,维护市场秩序,对社会进行全局统筹,科学规划,扶助弱者,保障人权,都是经济法必须担负的。当前形势下,经济法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更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弱者的保护:二是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

1、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

现今宏观调控法正在成为当代各国经济法的核心。这是2l世纪世界范围内经济法体系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是由宏观调控法自身在经济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宏观调控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的。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体系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为解决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控"而产生的国民经济运行的问题、实现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发挥作用予以弥补和矫正,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天然垄断性,缺乏激励机制,造成了政府行为效率低下,滋生,从而极易在纠正市场不足时,引发新的分配

问题。因此,政府的行为需要法律来匡正。实际上,政府失败比市场失灵更可怕。因为如果市场失灵,政府可以抵制,而如果政府失败,市场就无能为力。因而只能依靠法律,即宏观调控法来对政府调控行为进行匡正。

2、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一

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正处在急剧的分化、重组之中。市场经济专业分工的细化,社会大众生存、发展方式日益多元的选择,推动着社会分层加速进行,旧的群体不断改变,新的不断群体生长。这种变化使原有的一些社会组织改头换面,还会产生出新的社会组织,而这些也都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经济法主体格局,衍生出经济法主体的新形象。比较突出的是第三部门的异军突起。要形成各利益群体表达利益、影响政策的有效机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能够充分表达各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1]

第三部门也就是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或集合。从现在来看第三部门已是影响一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并且已经构成整个社会殊的"一极"。 所以第三部门应被认为构成经济法新主体之一。

综上所述,经济法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宏观调控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宏观、全局和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最能鲜明地体现现代国际经济调节职能和经济法的本质特征。[2]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应该追求效率性,也应在追求效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公平性。经济法本身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还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能够促成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10-119.

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市场经济;作用分析

1前言

工商管理是一门科学,同样也是一项卓有成效管理手段,它既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还能够起到和发挥出良好的促进作用和效果。特别是现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运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对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更会对经济上的转型发展起到进一步的导向作用,工商管理在经济领域的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也有人说,工商管理其实主要的功能是针对市场调控,而确切地说,工商管理其实是政府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经济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所以,工商管理的运行和实施也使我国现有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体制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良性发展。又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运行,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模式,这就使工商管理有了明显的优势,并给予了我国市场经济强而有力的动力支持,实现工商管理的科学管理模式会给我国经济社会产生良好的干预和控制的效果。并且,我国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前进,在这种大的发展形势之下,我国的经济也必然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也必然会存在着许多的社会发展的特征与复杂性,所以,基于这种经济快速转型的形势下,工商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如果能够积极地进一步的发挥好政府的管理与监督的效能,那么,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与发展就会起到极大的推动的效果。

2我国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主要特征

(1)坚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和职能。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充分体现出工商管理体制的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工商管理是一个以政府指导和政策导向为主体的行政管理部门,它并没有对市场进行资金干预和管理,所以,从职能上来看,它只是作为一个社会服务和保障部门存在,并不是一个有完全意义上的追求经济效益和利益的部门。因此,它主要是为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和良好运转而设立的,是为市场经济而服务的,是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机制和竞争规则加以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一种管理体制和机制。它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有序地维护好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正常的运转,有效地避免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和不平等。所以,在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方面,工商管理是政府维护经济运行良好秩序的一个有力的抓手,给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提供着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也更能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优越性。(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商管理的监督职能。工商管理不仅有服务机制和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模式,更是有市场经济运行的监督职能。这里的监督职能是多元化的,而并非手段单一化。要充分发挥好市场经济的工商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能,就必须坚持好管理处罚与管理指导并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进一步的实现在市场经济管理运行中的公平化和均衡化。然而,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如果要想真正实现这样一种合理和公平的监督和监管的局面,就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作为有力的支持,制定和实行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全面平等的监督机制,营造社会良性舆论氛围。必要时,还要从法律层面对于有利于工商管理的条款进行及时的立法,通过法律有效的权威保证,使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经济的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在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也要实行公平、公正的内部监控和监督的体系,以上级审查、群众监控和社会舆论监督等方式,使工商管理内部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到实施管理公平、公正。随后还要对工商监管的政策制定进行定期而有效地审核,对经济环境中有违背市场规律和行为的人和事要依法逐一进行正确的处置,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对经济市场进行监管和进一步地维护好市场的公平、公正。(3)工商管理的监督职能范围。工商管理的监督职能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也把这个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每一个企业纳入其中。而对于市场经济体系而言,工商管理监督职能主要是把握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脉搏,对动力、质量和方向的问题进行监督管理,也是引领整个市场经济不断前进的方向发展。而对于经济市场来说,由政府用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手段来监督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条件和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一些新兴的经济活动中,工商管理依据于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对新兴的经济实体做出准确的判断,用统一的价值标准和体系来分析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是否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是否符合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要求等。再有工商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合作贸易也会起到较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篇5

税务会计以税法为依据,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具有财务会计和税法的双重属性,同时,某个国家税务会计模式的形成,又有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

一、影响税务会计模式的因素分析

从国际范围来看,由于国家法律体制的性质、企业组织形式以及会计职业界的力量不同,税务会计的运行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财税分离模式(以美、英为代表);财税合一模式(以法、德为代表)。

财税分离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财务会计处理遵循会计准则,不受税法约束,税务会计不受会计准则的制约,从税基的确定到税款的缴纳都以税法为依据,无须通过对财务会计数据的调整来实现。

财税合一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税法对财务会计有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财务会计受税法约束,税法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和形式。

为什么不同的国家,税务会计模式有如此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的性质,企业组织形式以及会计职业界的力量不同而导致的,下面对这三个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

首先,从法律体系上看,美、英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适用的法律是经过法院判例予以的解释,法律对经济活动的规定比较笼统,约束比较灵活宽松。法、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这种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其法规企图包括所有的不测事件,严格制定了资产计价、收益计量和报告格式等各个方面的规范,会计制度与法律的关系非常密切。

其次,从企业组织形式上看,美、英企业组织形式以股权分散的股份制企业为主,遵循公认会计准则,为投资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成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而法国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小型家族企业为主,德国的公司大部分由银行控制或拥有,会计首要目标是满足国家对税收管理的需要。

最后,从会计职业界的力量上看,英美国家强大的股东集团促进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会计职业界具有强大的力量、规模和能力。财务会计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不受税法的约束。法德由于缺乏强大的股东集团对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制约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会计职业界的力量、规模和能力都较弱,会计制度均由政府制定。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了投资主体的不同,导致会计服务导向的不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会计目标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内因,法律体系和会计职业界的力量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否分离提供了外部条件。

二、我国税务会计的客观环境分析

首先,从我国的经济环境来看,第一,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完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第二,由于经济组织的主体仍然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又是国家独资经营,因而,资本市场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发挥作用;第三,市场机制正处于逐步完善之中,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建立。1994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价格、金融等方面的改革,使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但是,市场要素尚未完全建立,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医疗、保险、住房等社会保障也还有困难;生产资料市场仍存在一定的国家政策保护,限制了社会资本的自由流动;市场价格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不发达,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贷。其次,从我国目前的税收和会计法律环境来看,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较接近于大陆法系的国家,而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则较接近于普通法系的国家,而且,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改革无疑会继续向着普通法系国家的状态发展,这样,税务会计模式就由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来决定。

三、我国税务会计的现实选择

在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以后,我国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财务会计不再融财务、税务于一身,而是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税法也在力求独立,致使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成为可能。但税务会计要完全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笔者认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要经过三个阶段,适度分离阶段、相对独立阶段和完全分离阶段

适度分离阶段。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税务会计独立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待完善,股份制公司还不是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我国法律体系是以成文法为主,人们的理财观念还比较保守,会计准则的制定还是由政府控制,会计管理体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放弃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因此,目前我国应将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当地分离。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在企业财务会计体系下对有关的涉税问题进行单独的处理,税务会计要依照税法的要求正确计量和核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及扣除项目,涉及的税种主要是所得税。

篇6

[关键词]耦合性 西方国家 社会保障制度 借鉴意义

社会保障通常被定位为社会的稳定器,它不仅是一个社会学专有名词,也是经济学经常研究的重大论题。社会保障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市场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学理透视

1.的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涉及了某些社会保障的观点,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观察,一是收入和分配,二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同时马克思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对社会总产品进行了划分。再分配就是对社会总产品进行第二次扣除,主要用于社会成员的教育、卫生医疗保健、养老、建设公共福利设施以及进行社会救济。马克思的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包括生产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个方面。社会保障对社会再生产的作用在于它是劳动力再生产即人的再生产的条件,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数量的增长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证经济的运行。

2.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

凯恩斯认为,国家的生产和就业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有效需求,但由于三大心理法则的作用,经常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从而诱发经济危机,致使大量劳动者失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仅仅依靠市场自动调节机制是无法顺利解决的,因此必须要求国家利用财政支出和收入来影响消费需求。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干预的手段,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采取普遍的福利政策,有助于刺激消费,保障就业,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由自然人成为市场主体,并且面临着市场经济竞争带来的失业、破产等风险,从而对个人的生存构成威胁,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社会保障的建立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社会保障的完善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社会保障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多方面的保障,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是如果社会保障标准超过社会承受能力,也会加重经济负担,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

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德国模式。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以及日本都沿袭了这一模式。德国模式的特点在于,它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不同职业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依靠劳动者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贡献,这一体系充分反映了国家内部不同职业及其收入特点。法制的强制性也是德国模式的一大特色,具体表现在:公民必须参加法定的社会保险,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独立的保险机构经营除失业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保险公司独立自主管理,政府仅仅起到指导协调作用,保险基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第二种是瑞典模式,包括北欧、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这一模式主要特征是社会保障内容庞大、保障水平高,覆盖范围较广,基本上覆盖所有成员,不论其经济地位和职业状况。其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基金的来源于各行业的雇主,雇员基本上不缴纳。

第三种是澳大利亚模式,美国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是采用的这一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仅特定对象接受政府的保障,主要是生活贫困者,其余社会成员必须通过市场途径谋求个人保障方式。私人保险业起主导作用,国家则处于次要地位,保险资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国家主负责社会救济和公费补贴。

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第一,从覆盖面来说,社会保障覆盖面非常广泛。从社会保障的项目看,基本囊括了生、老、病、死、伤残、子女等所有项目,从公民生活必需的健康、伤残等各项社会保险到公民生活所必需的食物、教育、居住等各项社会福利,“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从保障的对象看,凡事劳动者,不管在国有制还是私有制经济下劳动,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全体社会成员都处于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中。

第二,从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看,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社会的多个方面,雇主、雇员和政府按一定比例承担(工商保险除外),企业破产时,政府会给予补助,个人享有的社会保障也不会受到影响。由于非盈利租住和民间团体发达,一部分社会保障金也会由他们资助,这样就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第三,从社会保障的运行看,管理体系多元化、保障制度法制化。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主力是企业、地方政府管理,国家仅仅起辅助作用,管理相对比较分散,权利下放,较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比较大。各国一般都设立单独的社会保障机构,这些机构实行自上而下单独管理,政府对社会保障进行统一监管。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比较完善,而且他们通过立法将社会保障纳入社会经济体制之内,从而赋予其合法性。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之内的公民不需要提交申请,社会保障会依照法律规定自动提供,提供者也无需进行选择。从而使社会保障成为公民的一项绝对的经济保障。

3.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

篇7

关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指出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理论原则一直为中国经济史研究者所尊奉。人们对什么是自然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似乎也没有深究。但中国战国以后商业较发达,各类市场较活跃,是明显的事实。这岂非与上述理论原则相左?新时期经济史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依其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试图对原来的理论原则进行修正,认为封建经济不一定都是自然经济。代表人是经君健。他把自然经济解释为使用价值的自给自足,并根据马克思对西欧中世纪庄园的论述,提出“自然经济平衡律”,即一个单位内生产品和消费品品种和数量的一致,是为自然经济的前提。中国地主制经济下无论地主经济或农民经济,都存在使用价值形态收入的单一性和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不能满足“自然经济平衡律”的要求,而必须与外单位进行商品交换。他的结论是中国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有本质的联系,实际上是把地主制经济纳入商品经济的范畴。[1]

这与上述赵冈关于中国战国以后已有市场经济的观点有某种相似之处,但前者认为当时的商品经济尚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是为地主制经济服务的;后者否认战国以后社会封建地主制的性质。在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有人主张战国以后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七十年代末傅筑夫提出“变态封建制”说,认为战国西汉商品货币经济的突出发展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把各地区联结成一个整体,形成“国民经济体系”。这样看来,傅氏实际上把封建地主制经济看作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故有人认为从中可以看到商业资本主义说的影子。但傅氏自己撰文否定这种说法,认为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仍属自然经济。……

第二种,是对自然经济作比较宽泛的理解,承认地主制经济仍属自然经济范畴,但可包容较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的侧重和表述。吴承明对“自然经济”作了“引申”,把农民家庭的自给性生产、为剥削者直接消费的生产、在地方小市场上的余缺调剂性的交换,广而言之,凡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和交换,都包括在自然经济的范畴中。在此思路指导下,他算出前粮食商品率为10%上下,未脱离自然经济范畴。他又指出,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都谈到历史上市场体制转变的时期,只有这个转变完成了,才能称之为市场经济。中国十六世纪已有市场转变的端倪,但起伏跌宕,至民国尚未完成转变,或不能把中国历史上的商业繁荣等同于市场经济。[2] 李根蟠指出自然经济有不同的历史类型,并非西欧庄园经济的单一模式。中国地主制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自然经济”,其中包含了商品生产的成分,流通已成为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必要环节,但仍未控制整个流通过程,价值规律作用有限,商品生产仍以自给生产为基础和依托,仍受制于自然经济的原则和机制。这是自然经济中的一种类型,而不是意味着自然经济的解体[3] 。林甘泉认为自然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自给性生产,而不是“自给自足”。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虽包含一些商品经济成分但对各类经济单位的分析表明,它在总体上仍属自然经济范畴。[4] 方行认为我国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结合,从总体看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5] 。信从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乏其人。持这类主张的学者,都认为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发展以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为前提,都重视对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研究。如李埏把地主阶级和地主制的形成看作商品经济冲毁了古老村社制的结果他认为封建地主制时代商品经济经历了战国汉初和宋这两个高峰而?i?i高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6] 。

第三种,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属“伪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其实很强固。这以秦晖为代表。在他看来,自然经济与其说是“自给自足”经济,勿宁说是不自由的“自然人”经济,就运行机制而言,则是“命令经济”。中国封建时代的“商品经济”,实际上不受或很少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和调节,而只受或主要受人身依附关系中权力意志的支配与调节,这就是“伪商品经济”。总的说,我国封建社会决不是商品经济发达早于或兴盛于西欧,而是相反,自然经济、包括“命令经济”及披着商业外衣的变种比西欧中世纪典型时期顽固得多[7] 。

秦氏的观点未必能为学界所普遍接受,但中国封建时代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政治权力严重地干预以至遏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有所分析。例如郭正忠通过对唐宋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专卖对茶商资本的遏制的分析指出,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类似“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只是在自由通商政策下出现,但这是局部的、短期的、表象的、偶然的。而基于专制政体强大和民间私有权发展不充分的专卖政策的推行则是全局的、本质的、绝对的。它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色,而使市场经济体系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8] 。

关于传统市场

与对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不同认识相联系,人们对中国传统市场性质、特点和发展程度也有不同的估计。

吴承明考察了中国封建社会各级市场的基础和内涵,提出了自己的市场史理论。他指出,经典作家以分工为市场的前提,质之历史,却不尽然。如地方小市场,即?村集市,是小生产者之间的品种调剂和余缺调剂,属自然经济范畴的交换;城市市场是贵族地主以其剥削收入换取消费品,是农村农副产品流入城市的“单向贸易”;区域市场则可视为自然经济的延伸,真正有意义的是跨地区的长途贩运,但宋以前主要是土特产品和奢侈品的贸易,仍然不是基于社会分工之上的市场。他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市场基础的分工,实际上是指“表现为交换价值的分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有多大市场,只要没有专业户,即没有生产交换价值的分工,就不算本来意义上的商品经济。他又指出,总的来说是生产决定经济,但不能低估交换的作用,交换的积累也能引起分工和专业化,市场理论应建立在生产和交换这两极上。根据这一理论,吴承明指出中国明中叶以后长途贩运贸易才转以民生日用品为主,即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地区生产分工基础上。但直到前,我国国内市场仍然是一种以粮食为基础以布和盐为主要对象的小生产者之间交换的市场结构[9] 。关于中国国内统一市场何时形成,学术界有西汉说、唐宋说、明清说等不同认识,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种市场直到近代尚未形成。论者多着重商品流通自身规模,而吴承明则从生产的社会分工和与此相联系的长途贩运的内容进行考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吴氏这一理论颇有影响,如包伟民即以这一理论分析宋代的粮食贸易和区域市场。方行在这基础上以明清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市场的基本特征,指出传统市场是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市场;封建社会发达的商品市场是一种以民生日用品为主要对象的小生产者之间交换的市场模式;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也有某种程度的发育;农业中的土地劳力等资源的配置并不取决于市场,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仍有一定作用,其作用大小视不同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而异[10] 。

有些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如经君健不同意把地方小市场的交换归入自然经济范畴。他认为地方小市场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经济细胞(地主经济、佃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生存需要(解决小生产产品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矛盾)所产生的,个体小农在市场上以小商品生产者身份出现,生产关系性质、生产目的性以及购买者目的性均不能改变商品交换的性质。地方小市场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市场、区域间经济联系及城镇商业形成不可分割的体系,这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经济单位的西欧看不到的现象[11] 。

对中国传统市场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认识也有歧异。如农村集市,许多学者追溯到唐宋或南朝的“草市”,也有学者提出,战国时代已存在农村集市[12] 。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育程度,有的认为它虽有从地方小市场向初级市场转化的趋势,但基本上仍是在狭小范围内彼此独立的一种市场;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已经转化为初级市场,成为整个市场网络的一部分。还有的学者把以市镇贸易和墟集贸易为主体的农村市场划分为保障供给市场、商品集散市场和多功能全面发展市场等不同层次(类型)[13] 。

对宋以后特别是明清兴起的市镇,学者多强调它在促进城乡、工农业交流、乡村城市化和培育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赵冈则认为是人口快速增加、人地比例变化、人均占有粮食数和余粮率下降所导致的城市人口向农村靠拢的?果是城市化的非正常道路[14] 。

注释

[1] 经君健: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的联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2]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市场·近代化·经济史理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李根蟠:《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与封建地主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4] 林甘泉:《秦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5] 方行:《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6] 李埏:《经济史研究中的商品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探索1988年第3期。

[7] 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8] 郭正忠:《从飞钱预购到纳榷请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9]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市场·近代化·经济史理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 方行:《中国传统市场的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1] 经君健: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的联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2] 李根蟠:从《管子》看小农经济与传统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三世界国家期。

篇8

美国次贷危机终于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以罕见的速度和规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同时,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也经受了相当大的冲击,突出表现在资金开始大量撤出,给亚洲和拉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造成贬值压力。一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干预市场。

国际资金撤离新兴市场表明,全球流动性正在从前几年的充裕甚至泛滥,开始渐近枯竭。

流动性可以从三个不同层次上理解:经济流动性、货币流动性以及市场流动性。这样区分,有助于理解流动性从充裕到趋紧进而枯竭的全过程及其影响。

经济流动性指的是在过去几年,全球实体经济中存在“储蓄过剩”的倾向,表现在国民储蓄大于投资,对外则表现为经常账户顺差。

而货币流动性与经济流动性紧密相关。因为全球化红利集中释放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全球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外生性低通胀率的存在,使中央银行能通过创造货币流动性(如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利率),来维持高经济增长,但毋须担心其通胀后果。因此,货币流动性是经济流动性的反映,二者之间的纽带就是央行。它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把经济流动性转化为货币流动性。

以低利率为主要特征的货币流动性,在金融市场层面,表现为信贷、股票、债券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市场流动性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在繁荣的市场中,金融产品的活跃交易。建立在普通金融产品之上的一系列对衍生产品的活跃交易,是市场流动性一个更高的表现形式。货币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之间的纽带,是投资者的信心和金融创新。以大量衍生产品涌现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更使市场流动性得以成倍放大。

在过去几年全球流动性的泛滥中,经济流动性是基础,货币流动性有着政策背景,市场流动性是具体表现。正在发生的全球流动性危机表明,经济流动性的基础有所松动,货币流动性已捉襟见肘,市场流动性行将枯竭。

全球化红利的终结,使全球低通胀失去了其外生性基础。对于过去几年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投资者的信心开始动摇。市场流动性,在金融创新使其登峰造极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上首先吃紧,并渐次蔓延到美国的货币、债券和股票市场。

美联储试图通过大幅度降息和扩大再贴现窗口等手段,创造出更多的货币流动性,期望缓解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然而,投资者信心丧失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体系(如次级贷款担保债权凭证)崩溃,使货币流动性并不能有效转化成市场流动性。央行新创造的货币流动性非但没有“动”起来, 反而被做最坏打算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雪藏”起来。

那些对于全球经济前景仍有信心、尤其是认为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可能与美国经济“脱钩”的投资者,兴趣转向了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使新兴市场前一段时间总体上仍受到支撑,而且大宗商品市场上出现罕见的繁荣。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同步放缓渐成事实,充斥于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上的流动性也快速退潮。

近几个星期以来,许多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受到的冲击,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笔者认为,这些新的变化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市场流动性正渐近枯竭。

在应对这一全球冲击时,新兴市场经济的央行比起美联储来更显捉襟见肘。因为,新兴市场央行在创造市场流动性方面,受到更多的制约。资本外流使国内市场流动性趋紧。然而,新兴市场央行在创造货币流动性方面颇有顾虑。因为通过减息和其他方式向市场注入资金,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本币贬值的风险。一旦本币贬值的预期形成,就可能加剧资本外流,甚至可能会演变成更严重的资本外逃。

在资本外流的情形下,要同时做到保持国内市场流动性和币值的稳定,一个最佳的方案是:央行一方面动用外汇储备,满足国际资本外撤的外汇需要,从而稳定汇率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本币的货币流动性创造。

然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实现这一最佳方案的必要条件。在这一问题上,经济流动性之于货币或市场流动性,其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经济流动性过剩(即本国储蓄过剩和经常账户顺差)使本国不依赖外国资金,从而不受外部融资条件变化的影响。再者,只有来源于经济流动性过剩基础上的外汇储备积累,才能最终成为应对全球流动性枯竭的有效保证。

篇9

关键词:中国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货币需求 变动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及我国货币数量的主要特征

近几年来,我国经融市场采取了宏观调控的形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对经济增长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我国在1991年到2008年这十几年间,全国的经济增长速率达到了10.3%,这个数字显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之快,并且一直保持平稳、高速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年通货膨胀率在不断下降,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物价在逐渐趋向于稳定,商品的价值没有持续上涨,公民的消费水平的相对合理。2008年以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率虽达不到10.3%,但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国家经济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国家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状态。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货币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着。我国货币数量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货币增长率偏高,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货币流动性呈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开放和居民收入的增加,造成货币需求上升,同时,大部分居民通过定期存款形式增加收入,可供居民投资的金融资产数量少。

3.货币化指标快速上升,居民的投资消费过程中很少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二、我国经济增长引起的货币需求变动

我国经济的增长对我国货币的需求量具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长期的经济增长不仅会使得货币的需求量增大,而且会引起物价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增长和货币需求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其增长速率,必须严格控制好货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以免因为经济增长造成货币增长过剩,同时还要对物价上涨的幅度进行调控,避免因物价上涨造成的经济发展紊乱。

为有效控制好因国家经济增长引起的货币需求变动过大的问题,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对市场经济实行严格的宏观调控,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好经济的增长的速度,有效防止由于控制不合理造成的经济过冷或过热现象的产生,合理的经济增速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知道,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会造成国家货币需求量日益增大,于是会出现货币化现象。长期以来国家货币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成为衡量货币化水平的准则,金融体系和货币的作用范围是由货币化程度来决定的,货币化程度越高,表明国家的货币流通的地域面积越广,其作用范围也与强大,货币在国家经融市场上所具有的推动力、渗透力和调节功能也越强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货币需求量也在增大,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的提升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最显著的成果之一,对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其同国际金融水平相比,中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货币需求量增大的程度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对国家金融体制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国家经济货币化测度指标反映的仅仅是货币广化信息,即货币的流通覆盖面积,并不代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货币的流通数量或需求量,无法对货币的需求量进行详细的深度的描述。货币在当今社会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流通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其需求量主要有商品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来决定,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根据经济学知识可知,我国的货币需求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名义货币需求量,另一种是实际货币需求量,前者是按照当前的物价来计量的,后者则是根据实际的商品和相关的劳务来计量的,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中国近几年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国民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由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组成的经济结构的有效革新,在经济流通的过程中,我国的护臂需求量也会增加,货币的需求量直接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来决定。在国家产业生产的过程中,货币对我国的物价、投资、储藏、国民收入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此时,货币具有储藏和交易的作用,国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同时增加了国家的货币需求量。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公民的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在商品的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必将导致物价上涨情况的发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导致消费者个人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从而间接导致全国货币需求量的变动。

参考文献:

[1]范爱军,周京.山东省FDI与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09(03)

篇10

    关键词:传统社会  现代社会   诚信  社会机制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就是格守信义、信用和信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可以说,现代社会是诚信经济的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要求,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如果正视社会现实,就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存在较为普遍的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笔者通过借鉴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设想我国当代社会诚信机制建立与完善的途径。

    一、我国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崇尚诚信的传统,

二、我国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正在快步地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但是,我们在承认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丰硕成果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即诚信缺失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虚假信息问题、个人信用缺失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什么会在当前情况下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呢?对应传统社会的诚信社会机制,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市场经济加速了社会流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打破了熟人交际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社会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它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熟人交际圈,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是在生人中进行的。目前我国社会流动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职业之间的流动、职位之间的流动、职业地域和生活地域等的流动,并且这些流动速度呈加速趋势。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短暂性,人们之间虽然交往的数量增加了,但熟识程度却降低了。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表现出功利性和间接性,以感情维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初级群体逐渐衰落。农村地区的村落有逐步解体的趋势,城市中的邻居成了地理位置上的概念,左邻右舍的人们之间有可能互不相识和互不交往。可见,传统社会靠熟人去维护社会诚信的机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第二,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功利性经济,它以利益为基本导向,引导人们如何去获得经济利益,强调的是商品意识和金钱观念。这样,便出现了与市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如尊重个人利益、倡导自由竞争、主张自由平等,等等。这些道德观念有益于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活动,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而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按照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市场经济看做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这种独立性相对于原来的“人的依赖性”是对人性的极大解放。人虽然仍有着对物的依赖性,但终归已是独立性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个性、主体性、情感、个人利益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被重视起来,个体摆脱了原来的束缚,追求民主、平等便成了社会的主旋律。所以,市场经济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解放了人性,考虑、追求经济利益是人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个体的权利。但是,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特别是对金钱的追逐,为金钱所左右,利欲熏心,就会导致“唯利是图”,成为金钱的奴隶。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就占据了一些人的思维空间,使社会诚信受到严重冲击。可见,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传统社会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价值观已被市场经济的商品意识、利益观念所代替,用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约束现代社会中这些利欲熏心之人,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法制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律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新 编辑 

三、我国传统社会诚信机制对当代社会诚信的启示

    时至今日,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传统社会的诚信机制来消除今日社会的诚信危机,但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从中汲取对我们今天有用的东西,建立与完善我国当代社会的诚信机制。

    第一,加强社区建设,营造类似于“熟人社会”的氛围,增强社会监督。

    “社区”是指人们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用于区别局限于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它主要包括农村和城市两种基本类型。农村社区地域广阔、居民聚居程度低,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其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小、密度低,人际关系密切;封闭性强,社会流动率较低;文化具有家族特征。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其基本特征则是人口规模大、密度大,人际关系淡化;开放性强,社会流动率较高。可见从诚信监督方面讲,农村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本上属于熟人之间的交往并且具有较大的优势。城市社区相对于农村社区来讲,其邻里仅仅成了地域概念,左邻右舍大多数互不相识和互不往来,关系非常淡化,从诚信监督方面讲,则不具有农村社区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农村邻里和城市邻里的结构不同。农村邻里多为同质邻里,人们的职业、语言、生活方式等具有共同性,便于交往;城市邻里多为异质邻里,人们在职业、语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而不便交往。其二是农村住宅和城市住宅不同。农村住宅多为平房,便于邻里之间走门串户;现代城市住宅多为高层或小高层单元住宅,客观上设置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屏障,阻碍了邻里间的交往。其三是农村住户和城市住户的社会流动速度不同。就整体而言,农村住户的社会流动速度较慢,人们之间较为熟悉;城市住户的社会流动或迁徙速度则较快,使得邻里之间交往不深。其四是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节奏不同。农村生活节奏比较慢,人们的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城市生活节奏比较快,除了退休(离休)人员外,人们的空余时间比较少,因而人们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就较少。可以说,邻里关系淡化是现代城市社区的一种通病,它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不利于人们之间的诚信监督。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邻里结构;改革住宅设计,减少交往屏障,提供邻里间交往的场所;把改善邻里关系与社区活动结合起来,使社区居民在活动中相互了解。这样,既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又有利于熟人之间的互助,还有利于熟人之间的诚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