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系统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系统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医院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我国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了,如何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财务信息的资源共享,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
一、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作用
1.完善了财务管理体系
医院在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工作中,通过进行账目的集中处理,科学设置基础科目,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将医院的会计核算、科研经费、薪金等众多方面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有效完善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医院不仅实现了财务的规范化管理,而且加强了不同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分配,落实了责任制度,彻底改善了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
2.提高了医院的内控水平与服务水平
医院通过应用新型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加强了医院各项财务工作的规范,强化了资产的管理流程,而且加强了责任制度的落实,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进行资源信息共享的同时,加强问题的反馈与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由于责任不明晰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能够降低财产风险,保证医院财产安全。与此同时,经过整合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集成,而且能够将有价值的意见或者建议保留住,以此给医院的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为医院的重大决策奠定信息基础。
3.提高了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医院通过进行有效的财务资产信息整合,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共享,而且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过程中,把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医院的各个部门,统一管理每一个科室的财务状况,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财务信息的动态化管理,进而满足现代医院的持续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医院通过及时记录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对医院财务信息的及时掌控,更好的避免了财务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医院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
二、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医院财务通常都有独立的财务网络系统,而医院的收费系统、门诊,以及医院的药品管理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与此同时,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是单独的系统,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单独的计算审核,而且彼此之间互相封闭,缺乏一定的联系。因此,这样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便。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互不相连。这样的系统模式不仅会造成数据的重复录入,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几乎无法达到信息化的要求,信息资源的大量浪费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计算机信息资源。医院面临着这样的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必须要对医院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进行财务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完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进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
1.整合原则
要想将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相互独立问题解决,就必须要全面考虑医院财务信息来源数据。当前,医院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涉及到医院内部非常多的部门,而且整合难度大、时间长。因此,医院在进行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时,一定要整体规划、一步一步地实施,系统集成工作的完成一定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
2.通过调研,设计需求方案
要想有效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充分的市场调研与科学的需求方案是其整合成功的关键。医院不仅要加强相关医院的调研,而且要对软件公司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医院管理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在进行需要方案的设计时,要根据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分类汇总,进而建立健全符合医院实际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需求方案。
3.现代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整合的整体需求
(1)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其不仅要能够实现医院财务数据的共享,而且每一个子系统在各自完成独立的工作时,还能够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牵制。这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核算、预算、结算,以及各种经费支出的整合和管理等,形成医院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体系。
(2)在整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与相应的工作。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账目处理、出纳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等;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对各种合同的管理、对各种资产的管理,以及对库存量的管理等;工资薪金管理主要包括对工作人员工资的查询,以及对各种奖金的申报等;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的限额、经费使用的实时监控等;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包括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上报、下达等。
(3)在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个工资查询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工资查询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询自己的薪金状况,而且能够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清晰了解医院的奖金分配,科室资金等。
(4)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建立要与医院的其他资产工作息息相关,整理工作流程,严格编制资产管理软件,而且医院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受到资产信息系统的总体控制,同时受到严格限制的还有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
四、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分布实施
1.医院要整合的部分是会计核算、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等,将每一个方面的数据进行汇集,要能够将这些数据与资产管理的数据进行同时性的资源共享,而且要与医院信息系统、人事软件等进行数据的无缝接口。这一部分工作是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建立的关键,也是医院会计工作的基础。
2.医院要进行资产管理的整合,资产管理的整合是涉及医院部门最多、工作量最大的工作,不论是资产的使用部门,还是管理实物的部门,甚至是财务管理部门等,都要进行细致的整合工作,建立科学全面的医院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3.医院要进行成本控制的整合。成本控制是每一个医院的重要工作,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始终,每一个部门。做好了成本的控制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医疗质量,而且能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4.医院要建立一个公开的信息查询平台,供医务工作者查询相关信息,尤其是个人的薪金查询,绩效考核查询等。
五、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运营能否正常开展,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当前,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是医院现代管理水平的一个显著标志,其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要想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会计核算、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等众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筹划,提高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力度,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宜珍: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曹亚娜: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0).
[3]董立友: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J].中国医院.2009.13 (05).
篇2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 账务处理
一、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江苏省属高校的国有资产在2012年已经全面采用“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处理的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模式,将全省的高校资产数据集中到“中心”,各校通过互联网接入“中心”进行资产管理。省财政厅能够实时有效地监管各高校的资产管理情况,高校独立对自己的资产进行日常管理,校内各院系部门能管理院系的资产,从而实现分级监管。
新的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协同办公平台,有效地发动高校全体教职工,构建从资产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学校领导、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院系等各负其责,解决了管理原则不统一、管理流程难规范、上报繁琐不及时等问题。另外,固定资产通过条码化标签管理,强化了资产实物管理。采用该系统后,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资产购置处置流程、资产账务处理等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二、新系统下购置固定资产的流程
根据《江苏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要求,高校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需要有相应的部门预算。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中提供预算归口的审批功能。申购资产时,由保管人发起资产申购,填写相应的经费来源,并提交审批。采购负责人填写采购部门意见,确定采购方式,采购部门同意后,将生成待采购资产明细。采购人负责登记采购结果,包括采购成功登记以及采购失败登记。采购成功后,资产由申购人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进行归口审核。审核通过后,资产归口管理员打印入库单,并提交财务记账。
(一)申购申请。资产保管人进入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点击“我的工作”进入工作页面,然后点击“发起新流程”―“申购”进入申购单登记页面。资产保管人在申购申请单中登记申购的资产信息,并填写申购资产的经费情况。在录入申购单信息时,保管人指定申购所需的经费最多来源于三笔采购预算项目,只需要填写经费的预算代码及该经费的使用金额、使用情况。而经费的名称、期初结余等信息,由经费管理员事先在预算经费管理中登记。根据经费归口的不同,申购单据将由系统判断交给各预算归口管理员审核,由预算归口负责人审批。对于属于“院系部处经费归口”的项目经费,单据无需交给预算归口管理员审核、预算归口负责人审批,而由各院系领导直接审批。最后,资产保管人点击“提交”按钮,申购单据将自动提交给院系领导审批。
(二)院系部处审批。各院系领导进入系统,点击相应的任务记录,打开申购单。院系领导需要查看申购单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购置该资产并填写“院系审批意见”,如果审批通过点击“同意”并提交;如果审批不通过选择“不同意”并填写意见。另外,院系领导可以指定是否需要财务审批、是否需要校领导审批,如果需要还需指定哪位校领导审批。
(三)采购安排。采购负责人进入系统,点击相应的任务记录,打开采购单,并根据申购的资产,确认采购的方式,填写采购部门意见并提交。如果采购部门同意采购,采购单转交给采购人进行采购并登记采购结果,根据申购明细,系统将申购的资产生成“待采购资产明细”,等待采购人进行采购登记。如果采购部门不同意采购,单据回转至上一环节。
(四)采购登记。采购人员在系统中选择待采购的明细,进行采购成功登记,并核对采购资产的相关信息是否与原申购的要求相同,若不同则填写实际采购的资产信息,可以修改采购的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金额等,并填写供应商信息和采购意见。资产确认采购成功以后,等待院系管理员、归口管理员进行采购入库登记。
(五)采购入库。院系部资产管理员或申购人对已采购待入库的明细条目进行入库登记,在系统中选中已采购待入库的资产明细,输入本次入库的数量,打开验收入库单。管理员或申购人需要选择固定资产入库的类别(普通、家具、图书、文物、机动车),核对验收入库单上资产信息是否与实物相同,并填写资产归口、资产分类、增加方式,填写资产的使用部门、存放地、保管人等详细信息。最后,申购人将入库单提交给资产归口管理员审核。
(六)归口审核。资产归口管理员在系统中打开验收入库单,查看入库单信息,审核验收入库单的内容。如果审核所登记的资产信息有误,可以直接在单据上修改。对于家具类,需选择拆分方式“一卡多物”或“一卡一物”。资产归口管理员审核通过后,通过系统中的“提交并打印”的功能,生成资产编号,打印一式三联的固定资产验收单,将其中一联交由财务记账进行记账归档。
(七)记账归档。财务记账人员在系统点击待办事项中的任务记录,打开验收入库单,查看验收入库单的资产信息,确认发票号所填信息的正确性,填写财务审核意见。如果审核通过,应填写财务记账凭证号并提交,资产成功入库。对于记账归档,财务人员可以在月末做出本月固定资产入账的凭证文件(Excel格式),直接在资产管理系统中上传凭证文件,以完成系统中财务的审核和记账任务。
三、新系统下购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探讨
在实行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下,高校新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一)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设置。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为高校固定资产提供了多种分类统计的方式,分别为:高教十六大类、财政十大类、财务六大类。其中,高教十六大类是基础性的分类,包括01-房屋及构筑物、02-土地及植物、03-仪器仪表、04-机电设备、05-电子设备、06-印刷机械、07-卫生医疗器械、08-文体设备、09-标本模型、10-文物及陈列品、11-图书、12-工具、量具和器皿、13-家具、14-行政办公设备、15-被服装具、16-牲畜。财务部门可以依据十六大类来重新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以适应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例如,固定资产-01类房屋及构筑物。这样设置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可以使财务的核算口径与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统计口径相一致,便于两个系统中数据的核对以及资产数据的统计。
(二)新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在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下,高校财务人员需要根据报销人员提交的固定资产入库单在财务系统中入账。固定资产入库单如下页图所示,包括固定资产的入库单号、资产编号、资产类别等重要信息。
财务人员需要根据入库单中的资产类别号确定资产需要计入的资产明细账,资产类别号的前两位对应高教十六大类的代码。如图1中资产类别号为“05010105”,前两位号码为“05”,属于高教十六大类中的05-电子设备类,应记入明细科目:05类电子设备。
入库单中的入库单号对应购置的固定资产,财务人员应以入库单号作为识别号进行账务处理:
摘要:10000001#外语学院报购笔记本电脑1台
借:固定资产――05类电子设备 17 800
贷:固定基金――事业费购 17 800
在摘要中需录入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入库单号,可以方便日后的查账和对账工作。
(三)资产管理系统的自动记账。对于已经验收入库并在财务系统中入账的固定资产,财务人员需要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审核确认,并填写记账凭证号。为了简化工作,财务人员可以在月末做出本月固定资产入账的凭证文件(Excel格式),利用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自动记账功能,上传凭证文件以完成系统中财务的审核和记账任务。导入的凭证文件应为Excel格式,只能包含字段:凭证号、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如表1所示。摘要中的前部分为入库单号,并以#结束入库单号,若一条记录中有一个或多个入库单号,单据号之间用逗号隔开。系统支持多个入库单号对应同一个凭证号,但是不支持一个入库单号对应多个凭证号。凭证文件上传以后,系统自动分析并判断上传的文件内容,以入库单号为识别号,与系统中待记账单据进行对比核对。如果一个凭证记录中有多个入库单号,系统会自动寻找出多个入库单号并将其对应的金额累加,再与凭证记录中的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完成后给出对比结果:包括对账正确信息、对账错误信息、已经记账的信息。如果对账成功,系统会显示成功对账的单据和凭证号。财务人员确定无误后,点击系统中的“自动记账”,相应的待记账单据自动计入记账凭证号。在月末完成记账工作后,财务人员应及时在系统中进行月结账,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账期。
四、新的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势
(一)提高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下,高校财务人员需要在月末上传凭证文件,并进行自动记账。系统会以入库单号为识别号,将财务已入账的固定资产金额与系统中待记账单据的金额进行逐笔核对,并会给出对账错误的信息。这有助于财务人员及时发现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中的错误。另外,财务人员进入资产管理系统,会在“待办”事项中看到资产归口已经审核入库而系统未记账的所有资产记录。资产系统中未记账的记录有三种可能:一是固定资产入库单未交给财务记账;二是财务人员漏记固定资产账;三是财务人员已记账,但漏将该笔记录上传至资产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可以对“待办”事项中资产记录,进行逐笔清查,以发现未及时进行财务记账的固定资产。对于第三种情况,财务人员可以直接在系统中点击相应记录,直接将凭证号填入,并审核提交,而不必重新上传凭证文件。
(二)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新的资产管理系统下,资产编号、分类名称、资产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原值、使用部门、保管人、购置日期、入库日期、资产归口、资产来源、卡片状态等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资产查询很方便的获得。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高校的各个校区以及各个院系部门可以对所有的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整个周期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值变动、报废以及结存等具体情况。各级资产使用部门可以随时了解自己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和变动情况,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设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实行新的资产管理系统的情况下,高校的资产账务处理将面临较大的变化,财务部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资产账务处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资产管理体系。新的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强化约束机制,完善高校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并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目前许多企业开展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从以下方面很好的解决了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存在的许多问题。将固定资产卡片整理后导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设定的固定资产卡片查询方案能够快捷方便地查询到每一张卡片的相关信息,使得固定资产数据的查询成为举手之劳。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节约了大量劳动力,解决了以往手工台账管理、简单数据库管理模式落后带来的工作量大等问题,财务人员可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其他重要方面。
目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固定资产卡片管理、信息保存、日常核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仅实现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职能,即侧重于解决会计财务处理方式的改进和提高,从固定资产全寿命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同步性差。固定资产实物相关信息的变化与固定资产账面信息仍不能实现同步,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在已实现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中,账、物的管理系统各自独立,互相分离,没有建立账、物之间的对应关系,造成资产实物状态、地点等信息已发生变化了,在财务账面无法自动联动进行更正,需要依靠有关工作人员对相关系统进行信息维护。信息维护的及时性与正确性决定了系统基础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同时也影响了后续管理人员统计分析资产运营状况的准确性。
(二)信息沟通性差。固定资产信息在企业内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分别从不同的管理角度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归集和登记,从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度来看,各专业部门的关注度都是合理的,但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传递,形成了企业资产管理中现实存在的“信息孤岛”。信息不集中,不沟通,不共享,不利于固定资产整体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财务部门进行实时财务监控,更不利于管理者全面了解固定资产实际情况。
(三)决策参考性差。信息化系统设计还不够全面和系统,难以实现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事前、事中的预算控制,不利于推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更不能对固定资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和效益。
提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拟定工作计划与实施步骤,逐步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资产效益最大化。
(一)确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目标。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价值链为主线,以预算管理为核心;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高度融合、财务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信息同步;实现共享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综合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贯彻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以完善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契机,在企业内部贯彻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从过去对固定资产的被动式管理转为可控、在控管理;从偏重帐、卡管理,转为注重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从财务部门资产入账时的“一站式”管理转为实施真正的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应当从原来的以账务、审批和资产保障为主,转变为建立一个以预算管理为龙头、以资产价值为管理核心、以资产效益管理为重点、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完整的,能够有效控制资产使用和转移过程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三)建立固定资产各管理系统间的关联。1、拟定各系统间的对应原则与方式。企业根据自身固定资产管理需求,在财务信息系统与实物管理系统中确定对应的原则与方式。企业可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或“一对多”的方式。“一对一”的方式主要适用于满足固定资产管理条件的资产,“一对多”的方式主要适用于某些大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因未达到固定资产管理标准,无法单独进行资产管理,但从实物管理的角度来看,必须作为单独的、重要的设备来管理的资产。2、确定各系统间联动字段。企业在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必须确定联动字段,以实现系统间资产信息变动的联动。可将资产的存放地点、状态、编码等涉及资产变动的重要信息作为联动字段,且必须保证这部分字段信息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一旦联动字段发生了变动,系统能够自动判断并触发工作流,经过一定的审批流程后,自动对财务信息系统内的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联动更新,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3、明确联动字段的审批流程。为避免实际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因资产盘亏、资产毁损等情况,利用系统间的联动机制,擅自对财务信息系统中资产的重要字段进行修改的情况,企业必须对一些重要的资产字段(如资产价值、状态、资产数量等字段),设置相应的审批流程。重要字段变动触发的联动工作流,只有在完成审批后,才能对财务信息系统中的资产信息进行更新。
(四)拓展管理系统功能。1、建立自动预警机制。在系统内针对业务流程设置预警机制,使得系统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够自动预警和提醒资产使用保管人员、实物保管人员、财务人员做好数据提交、审核、审批、更新等资产管理工作。2、加强数据预测能力。根据企业预算管理要求,创建固定资产预算报表,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折旧计提等方面进行预测,改变人工预测的主观性,提高预测数据的准确性。3、完善数据网络。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数据网,实现数据共享,使各部门、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都能根据授权使用同一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与管理。4、提升系统数据分析能力。利用系统间存储的海量数据,运用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参考。
篇4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
一、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主要特征
(一)固定资产具有专用性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中九成以上是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固定资产主要是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配备在教室、实验室、电教室、办公室、图书室、心理辅导室的教学设施和办公设备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固定资产的数量多、规模大
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上述固定资产规格复杂,种类繁多,数量和规模远远大于一般的事业单位。
(三)固定资产更新的频率高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入与更新比一般事业单位存在更多考核要求,为了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配置仪器设备和设施。
二、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统计意识淡薄
由于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以来相对不受重视,固定资产统计和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由于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前述的特点,统计与管理的难度远远大于一般事业单位,造成部分固定资产存量不明、家底不清,普遍存在有账无物或者有物无账的情况。
(二)固定资产制度贯彻不到位
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都设立了固定资产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对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薄弱,制度的贯彻并不到位。例如,在固定资产配置时,由于固定资产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存量数据不明晰、前期论证不完善等原因,教育局对下事业单位的配置审核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现象。固定资产在完成配置后,后期的管理和养护也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大、数量多,实地盘点的工作量很大,应该进行的定期盘查制度也一直未落到实处。而在固定资产闲置或报废后,也普遍存在先处置后审批甚至不审批或者审批后随意处理的情况。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现阶段教育局已初步建立起基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距离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第一,基础信息不正确。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采用的一般是本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的作用基本以登记统计为主,但登记的固定资产存量只是资产总计金额和财务数据一致,系统启用基础数据录入时资产类别和数量错误很多,在资产配置时参考价值不大。第二,系统功能不完善。相当多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资产配置申报、卡片录入、资产报废登记等模块进行管理,但是管理系统的数据查询功能不全,卡片信息和查询结果无法直接打印,财务人员需手动填写财务信息等操作的不便捷,难以发挥信息系统管理的动态管理作用。第三,系统信息不共享。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和本地财政国库系统、采购系统、预算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信息存在重复录入的情况,管理效率不高。
(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检查
由于教育系统下属事业单位众多,教育局负责监督检查部门和相关人员配备有限,往往导致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对于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是否合理、固定资产账实是否相符、资产使用有无浪费、资产处置是否合规等情况均缺乏有效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出现某种问题,教育局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
(五)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专业人才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都是财务和后勤人员,其中后勤人员一般都是教师出身,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兼职人员,缺乏资产管理相关知识。而且,资产管理岗位通常换人频繁,工作交接模糊,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信息化操作能力,无法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和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相互工作缺乏协调,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无法紧密结合,如对于大型基建工程,容易出现决算审计不及时,或相关资料缺失,财务人员无法及时将新建项目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三、完善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建议教育局全面清查摸底,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下属学校的固定资产状况进行全面清理与核查,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明确分工,落实到人,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状况。经过全面清查核实,将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及变化情况补充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账卡登记制度,完善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彻底清查,有助于增强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更加明确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具体要求,堵塞管理漏洞,同时解决账外资产、盘盈盘亏、账务不清等问题,做到核算规范,账实相符。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实物登记账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日常使用、报废等不同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首先,应通过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每件实物都落实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并且每月与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员进行账实核对。其次,应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如果固定资产规模大,建议将清查工作制定全年计划,分类别分阶段定期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确保将清查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应该加强固定资产清查档案工作,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实行追踪管理,切实解决日常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与问题。最后,应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行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熟悉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方式、程序等政策,杜绝无审批处置或先处置后审批的现象。对于技术更新闲置资产,可以上报主管部门统筹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于到达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报废审批同意后需进行相应的技术鉴定,选取最佳的处置方案。另外,还建议将资产处置和资产配置、回收利用相结合,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整合、共享、回收利用机制,防范固定资产处置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三)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科学规范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手段,财政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重视软件开发与升级,完善软件的功能和业务流程设计,注重软件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使之能适应现代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逐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财政业务平台系统融合,实现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指标管理、集中支付、账务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减少数据录入工作量,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并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用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四)建立检查审计考核长效机制
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监督体制,实行全过程监管。第一,财政部门可将教育系统列入重点检查考核单位,对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进行重点监督评价,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教育局将下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列入管理考核指标,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与单位负责人考核相结合,定期督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强化固定资产专项审计监督,教育局对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专项审计和评价,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单位发展性评价考核依据。第四,制定考核奖惩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固定资产管理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做出成绩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管理失职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五)培养高素质资产管理专业人才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果,首先要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稳定性,教育局应完善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选任机制,明确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每个单位配备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同时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责,做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建立明确的考核办法,通过奖赏手段来激发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对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具体要求。采取针对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系统讲解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办法和流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最后,可引进一些高学历、专业性强的资产管理人员,宣传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建立一支专业化、信息化、高素质、高能力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从根本上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德清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 陆F.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4).
篇5
1.系统性
广播电视行业资产类型较为丰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个资产系统中往往涉及很多配套资产,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还从系统角度出发,对不同资产系统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管理。
2.规模性
广播电视行业资产投资大,消耗高,规模比较大,固定资产分布比较广泛,资产管理难度不小。
3.时效性
广播电视行业的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快,所以固定资产管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困境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广电事业单位大多存在着轻管理、轻实物的情况,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切实的效用。而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数量越来越多,购置、处置、报损、调拨等也更复杂,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管理人员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准备工作不足,导致相关制度不完善,机构建设滞后,资产核算落后,所以很难做好资源优化配置。
2.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目前,广电事业单位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流于形式,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存在着诸多的空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固定资产使用随意。广播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上没有完善的制度,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确,资产管理较为混乱。资产内部转移较为随意,人员变动也会导致资产“非正式”流动;单位内各部门,诸如财务、实物管理、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相互之间的配合不到位。一些广电单位固定资产登记制度不健全,入账、出账情况不明细,资产使用状况没有及时更新。其二,资产报废变卖或者丢失,没有健全的制度、审批手续予以规范,无法销账,导致账存实亡。此外,固定资产的处置也存在资产流失、权责不轻等情况。
3.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广电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很多资产已经验收或转移,但信息录入工作进展缓慢,使得难以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此外,账上资产历史悠久,已到年限、闲置、提前报废等固定资产情况,财务人员并不了解,故而难以及时处理,并在财务报表、账目上体现出来,导致虚增报表上的资产规模。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应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转变以往的管理观念,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管理效能,落实管理责任制,转变管理方式,加强管理效果。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实物管理。单位应该健全实物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报损、处置等相关工作,都应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资产使用部门积极配合。其二,健全固定资产处置、使用制度。建立关于资产报废变卖或者闲置的管理办法、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审批、销账程序。其三,贯彻管理责任制。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以及责任人。此外要建立资产标签制度并定期盘点,及时发现损坏、丢失的固定资产,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广电事业单位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统一会计标准,以相关法律法规、准则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会计标准,并贯彻实施。此外,还要改良会计作业流程,精细化设计岗位流程,加强各节点、环节的信息传输,确保工作流程透明、公开;为确保会计作业的可靠、真实、透明,应加强审计监督。其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由于广电事业单位账上资产历史悠久,闲置、提前报废等固定资产情况,财务人员并不了解,很难有效地进行处理。因此,单位应该成立专项治理部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针对性治理、处置。此外,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扩展融资渠道,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四、总结
篇6
目前,我国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与外国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认真审视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不断促进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军队国有资产管理观念认识上的偏差
在我国国有经济体系中,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国有资产较受重视,而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特别是军队国有资产及其管理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改革滞后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改革。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创新意识不够,目前资产管理多采用单机用户使用方式,没有考虑数据资源共享,重复劳动现象普遍存在,对网络应用较少,缺乏利用网络进行资产管理的意识。
(二)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手段原始化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掌握不了各部门国有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其变动情况,大量的信息在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而财务部门作为资产的主管部门,掌握的信息较少,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集中、不全面、不准确,不能为决策者及时提供真实准确的参考信息,不能适应现代管理效率的要求。无法做到实时在线处理,静态存量资产数据多,动态增量资产数据少,管理比较滞后。
(三)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各单位为了各自利益,不能及时将资产管理信息提供给高级决策者;部门内部人为控制现象较重,掩盖了本单位的实际资产状况,造成信息失真;各级下属单位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向领导提供有效数据,没有做到资产管理层次与部队体制编制相吻合。军队资产管理还未实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供应、管理、监督系统统一起来,计算机虽然实现资产信息的处理,但由于缺乏规范性,也没有完全弥补人为因素带来的资产管理漏洞。
(四)军队资产管理软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全军研制开发了《军队资产管理系统》,与《军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它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了“军财工程”系列财务软件。该系统解决了各系统间数据结构不统一的问题,但是仍然没有完全实现其与军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它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没有处理好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的接口问题,技术上形成了资产管理信息孤岛现象。特别是资产预算功能模块没有进行开发,随着预算编制改革和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深入,资产、经费和预算一体化管理要求系统具备资产预算功能,这也是资产管理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五)军队资产信息安全防范力度不够
《军队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的网络版已经颁发全军资产管理部门,但是充分应用其网络功能的单位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资产信息安全是主要的方面。对于现代网络系统而言,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边界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了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和复杂性,计算机病毒的肆意传播以及网络黑客通过非授权侵袭进行破坏,对信息安全的破坏则更为严重。
二、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设想
(一)创新军队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思想
首先,要转变领导干部的观念,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重视信息技术资源,明确加强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不单是配备足够的电子计算机、安装管理软件,而是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开发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寻求机会加大资产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其次,要转变消极被动的观念,不能自视落后,而采取等靠要的观望态度,要从根本上促进整个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功能的完善与管理理念的创新,提高运行效率。
(二)完善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及时掌握和了解各个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军队国有资产情况的一种非常有效和快捷的途径。统一开发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制定全军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一整套全军各单位国有资产的基本数据库,以完整反映各级各部门国有资产存量和增量动态情况。
(三)建立高效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实现资产管理网络化后,信息安全防护应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信息的静态安全和信息的动态安全。前者指防止存放在服务器、磁盘阵列等设备上的财务数据被盗取、修改、破坏,后者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被截取和窃取。保证系统安全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技术,如:数据备份、异地存储和远程控制,防火墙、加密和数字签名认证技术等。加强资产管理网络安全,防止泄密,必须充分运用上述高新技术,建立起高效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篇7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除了必须了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业务之外,还必须熟悉了解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但是由于部分黄金矿山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缺乏信息化的技能培训,因此,造成了能够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缺乏,不利于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
2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体系优化措施
2.1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功能需求完善其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对于系统的设计,应该分别在基础数据模块、日常管理模块、盘点功能模块以及报表管理模块进行整体设计,进而系统的实施对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基础数据功能模块重点应该涵盖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资料、责任人员管理、职责管理、资产分类管理以及供应商资料等几部分内容。在日产管理功能模块则需要设计固定资产入库、领用、调拨、借用、返还、维修、清理以及报废处置等功能模块。在盘点功能模块,则重点应该制定盘点任务以及盘点报表管理两项内容。报表中心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报表的形成,整理汇集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以便于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管理。
2.2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机结合在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应该注重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协同建设,实现黄金矿山企业内部信息的全面高效利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应该着重与预算编制、决算系统以及财务核算系统的有效结合。通过与这些财务管理子系统的衔接,完成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申报审批、资产情况分析、资产收益分析、资产数据统计以及资产账目核查等工作,确保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同财务管理工作一样,得到及时、动态的分析、掌握与调整,确保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可靠。
2.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为了确保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应该采取培训教育等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尤其是针对固定资产的条码信息化管理、重点资产卡片信息管理等几方面,加大这些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理解掌握能力。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库,准确的获取、分析固定资产管理运营的相关信息,并强化对于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结构、效用分析的准确度,依靠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实现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3结语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档案;分层架构;WCF;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006-03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of requirements on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the difficulty in managing it,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of fixed assets has become a very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customer requirement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busines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n WCF hospital, depending on which the designing scheme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was determined, including a total design of system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e. Then there was a module division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service layer, persistent layer and presentation layer and got the service of WCF hospital deployed finally.
Key words:fixed assets; asset archives; layered architecture; WCF; material management
1 概述
医院对信息化要求很高,而由于医院在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逐渐扩展,新形势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急需变革,设计开发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医院来说意义重大。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和C#设计语言,以SQL Server 2008 作为后台数据库,基于分层架构模式,结合WCF技术构建。本系统以资产为核心,具备完整的资产管理台账,不但提供资产增加、调拨、折旧、增值、报废基础管理功能和基础信息管理功能,还具有库房管理、资产维修管理、资产盘点、货款支付管理的功能。库房管理包括资产入库、资产出库、科室领用和科室退回,记录资产来路和去向。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业务需求分析
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乃至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满足以下业务需求:
1)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基础信息进行设置,比如仓库、资产类别、资产名称规格、生产厂家设置等。
2)库房管理:针对资产出入库进行管理,包括采购入库、采购退货、科室领用、科室退回。
3)货款支付管理:资产采购入库后,物资管理部门发送货款支付申请;财务部门对申请单进行审核。
4)资产条码标签管理:每个资产进入信息系统后,生成并打印唯一条码标签,贴在资产规定的位置,避免账务不符情况的发生,也利于资产跟踪管理。
5)固定资产的变更: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增加、所属科室改变、折旧方法的变更等等。
6)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耗损,按照折旧年限每月平均提取耗损金额。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会有不同,因而需要按资产类型设置折旧年限。
7)固定资产增值:由于资产新购的配件一般体积较小还可能安装在原资产的内部使用,不方便作为独立资产来管理,可以通过资产增值的方式,配件不作为新的资产入库,而是增加原资产的增值金额,配件和原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资产管理。
8)资产盘点:指利用手持智能设备扫描条码,对所管理的资产进行清点,调整信息系统中资产存放位置信息,统计资产盘盈盘亏情况。
9)资产维修管理:资产设备发生故障后,使用科室登记维修申请;然后设备维修负责人收到维修申请后执行接单操作,并安排维修人员去修理;维修结束后,记录维修结果和维修金额等。
10)固定资产的处置:即固定资产的减少,其方式种类很多,按其去向不同可分为报废、报损、盘亏等。
11)查询统计:由用户选择查询条件,显示相应的查询结果,包括业务数据的明细查询和统计查询。查询报表主要有出入库报表、折旧报表、在用资产统计报表和各类业务报表。
2.2系统主要用例分析
本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使用用户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科室。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系统执行资产管理业务操作;财务部门使用系统执行财务核算管理;资产使用科室使用系统针对本科室资产做查询和一些业务申请操作。
篇9
自从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折旧、减值以及盘亏盘盈等价值变动都做出了新规定,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制度安排、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客观上倒逼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计提减值等进行处理,确保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客观;其次,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企业存在利用固定资产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杜绝了这种可能,企业需要对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安排;另外,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漠
从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漠,对企业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市场营销以及盈利能力上,使得固定资产应有的效果无法得以发挥;其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一般放在固定资产的购买和使用方面,而不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报废管理,从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来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难以落实,管理职责不清晰,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很多公用的资产设备容易出现损毁、丢失的状况。一些非生产型固定资产,例如打印机、计算机、相机等,往往无法查清使用状况,导致出现长期账实不符的情况。另外,很多企业片面的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其他部门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二)固定资产管理权责不清晰,监督及报废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权责不清晰,往往出现各个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固定资产管理非常混乱。首先,很多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导致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金额、数量等往往无法查清,造成固定资产后续管理的混乱;其次,在集中财务核算实施之后,财务人员不再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实物的购买、折旧与报废等数据都由实物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和整理,再交由财务人员进行记录和处理。由于沟通不畅通以及数据传输时滞性等问题,往往导致固定资产的实物价值与报表上的数据有很大出入;另外,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监督及报废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维修、出借、出租等情况都没有得到严格记录,在财务部门长期挂账,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从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机制,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自身的奖惩脱钩,不利于人员积极性的提高;其次,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很多管理人员自身知识储备有限,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另外,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加快了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速度,另一方面给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二、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企业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涉及范围广、需要各部门协调完成的工作,要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为核心,协调和统筹包括财务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等在内的各个部门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将固定资产的购建、使用、价值变动、维修、处置等各项实物管理与价值核算活动的权责予以落实。例如,上海A公司对固定资产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在实物管理方面,从以往简单的设备管理向过程控制延伸,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覆盖到项目立项、固定资产购置、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维修、资产报废等全过程中;另外,在价值管理方面,企业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全面监控,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固定资产在初始确认、成本确认、后续的减值准备计提、盘亏盘盈处理等环节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对新准则的规定和内涵进行准确的分析掌握,不断的更新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胜任新准则下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次,企业要根据各个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职责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例如,以往企业人员在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时,往往主观性和随意性比较强,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操纵利润而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减值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一旦计提不能转回,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在计提减值时,一定要更加客观谨慎,严格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
(三)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对财务和审计方面的控制,涉及到固定资产管控的内部控制还不多,企业一定要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首先,企业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组织规划控制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架构进行完善,并明晰固定资产管理的权责和职能分工,形成不相容的职务类别,例如有授权审批职务、业务办理职务、会计职务、资金保管职务等;其次,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审批的权限、基本程序以及其他相关职能责任。例如,以四川一家大型民营建筑企业为例,该企业建立了固定资产授权审批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授权,并根据不同授权批准等级的划分确立了不同的授权金额,明确规定了授权的范围和金额。
(四)利用ERP系统,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力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结合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迅速增长。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及公共服务投入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事业单位资产与预算面临着财政管理改革的各种挑战,如何增强财政当家理财的能力,是当前摆在事业单位眼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笔者认为,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是大势所趋,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建立健全对接制度,建立资产动态管理的信息系统,规范资产预算编制的程序,完善监督制度等对策,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建成节约型的政府。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仍然是两套较为独立的系统在运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格局依然存在,重预算轻管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配置管理各自为政、资产随意配置、盲目配置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资产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个别单位出现缺乏足够空间存放购置来的仪器设备;另一些事业单位资产严重不足,却无预算安排的渠道,苦乐不均,有失公平。
从实际工作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仍存在不少的障碍,对事业单位深化财政预算管理的改革以及资产管理的改革都造成了影响。具体的受制约原因包括:一是资产配置标准仍不健全,新增资产预算的审核依据仍缺失。二是在当前管理模式下,资产配置缺乏顶层设计,资产配置渠道过多,统筹协调难度大,导致出现资产配置失衡的现象。三是资产预算内容不够细化,约束力不强。四是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无法取得支撑资产预算编审所需的基础数据。
对于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的运行机制,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且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在财政管理的构成当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关键性内容,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实物形态的表现,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价值形态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的资金来源是财政预算拨款,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配置的质量直接受制于财政预算的公平与客观性;反过来,财政预算支出资金结构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又依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不但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机制的对策
(一)健全制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1、健全资产配置管理制度
国家资产配置有相关规定,主要是从资产配置的工作原则与工作总体要求的角度做了要求,内容仍不够具体细致,且操作性不强。各事业单位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其作为参考标准,并结合资产配置的历史数据和现实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具体详细、适用于本单位的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切实将事业单位发展所需的资产类型与数量加以明确,做到资产配置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构建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在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标准体系中主要的标准有:通用办公资产标准、房屋标准、用车标准等。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完善配置和细化标准,分别针对办公用房、办公专车、办公基础设备等资产建立配置标准。例如,在办公用房上,规定不同级别单位职员的用房面积大小;公车的配置管理,应实行编制管理,严格控制公车的用车标准。
3、规范资产预算编制流程
建立健全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为管理工作奠定制度基础。事业单位应对资产配置的预算编制程序进行梳理,将其对接到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中,促进其规范化发展,使其流程变得更为流畅与紧凑。第一,事业单位应明确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与预算审核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的流程。在编报资产配置的预算编制之前,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先收集并分析资产管理部门的相关意见与建议,资产管理部门也应主动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并需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形成合理、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以促进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事业单位应突出配置重点,逐步推进预算编制工作。事业单位中的资产种类与数量较多,且预算审核的范围也在不断增加新的资产配置内容,所以应突出配置重点,例如土地、房屋等重点资产的配置。资产配置预算属于新业务,在实际工作中需先进行试点工作,再总结经验,进行研究,逐步将其推进。
(二)建立动态监控系统,促进资产管理规范化
财政部2007年以资产清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笔者认为该系统虽然比之前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有了很大改进,但仍有应用开发的空间。在当今信息爆炸和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仅仅对账面上资产进行增减变动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资产基础数据为预算服务的要求。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仍然是单位资产存量的静态反映,未能很好的对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资产的使用性能、资产的使用率等数据进行反映,故而不能很好地依据其提出预算需求。
借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历史契机,财政部应组织事业单位构建资产信息网络化动态监控系统,形成由实际使用人对资产状况实时更新的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网上办公和云计算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需求),实现对资产的形成、使用与处置状况的全程动态反映。实际使用人要对资产负责,在资产管理动态监控系统中,实际使用人应负责及时反馈资产信息变动情况并提出资产更新或资产升级需求。资产管理的技术部门应对资产的实际运营情况做出鉴定并对实际使用人提出的购置申请进行审核,财务部门结合预算要求,对资产需求进行排序,按照资金控制数提出单位的资产需求计划并申报预算。
建立资产信息动态监控系统,首先使单位的资产状况得到了更好地反映;其次对于资产的购置、处置等授权审批制度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再次可以获取准确、科学的关于预算与财务管理的资产信息,有利于提高经济分析的准确度,增强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大大提高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
(三)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独立审计机制
事业单位应健全独立的审计机制与完善监督机制,应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内部审计、财务检查等功能,尤其要加强检查监督新增的资产配置预算范围。应严格按照资产配置管理制度中的规定审核新增的资产配置预算,经上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通过的方可进行购置,若未经批准则不能购置资产;在执行预算时,若有特殊要求,属于临时购置或是追加预算的,也必须遵守程序按规定进行报批,取得批准后才能购置资产;未经申报预算的新增资产购置,应不给予经费。出现违法购置资产行为的现象,应及时纠正,并需严肃处理,以防止超编、超标资产配置问题的出现。
三、结束语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事业单位增强财政管理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当前经济政治改革不断深入的发展需要。两者相结合的机制,必须健全资产配置的体系,加强资产的管理;同时还需建立资产信息动态监控系统,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此外,还应完善监督体系,健全独立的审计机制,以防止发生超编、超标购置资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曹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由之路[J].财会研究,2009(09):8-10
[2]林翰文,林火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求实,2010,39(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