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科室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各科室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各科室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专管共用 管理 社会效益 优化

医院急救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输注泵等。以上设备是医疗领域里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强,急救设备已成每个大型医院中的基础配置之一。设备本身的特殊性和设备使用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多弊端的产生,如部分设备的闲置问题、设备维护间的困难程度增加、重复引进带来了巨大预算等。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的确立,不仅能完善设备的监管,而且能优化设备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一、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的必要性

对医院急救设备进行配置,需根据各科室住院人数波动、设备对于患者抢救的影响程度、设备使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对病人的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需确定医院配置的床位数。其次,确定不同程度疾病救治中对急救设备的应用。最后,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在各科室中合理配置不同数量的急救设备。例如,在心脏科住院部,主要病人心率不稳定,需要随时观察,那么心电监测仪的数量就要比别的科室多。医院通过运用急救设备共用模式,对全院的急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各科室采用租赁或借用的方式从医院设立的专用库房中得到急救设备。在模式确立中,需设立相应岗位,对设备租赁或借用过程进行登记,并及时做好设备质量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为保证急救设备的全天供应,相关人员还要做好交班工作。

为提高急救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需结合医院的工作制度,使专管共用制度管理与医院其他管理制度相协调。对于供应中心的职责权限、租赁程序、设备损耗核算等工作做好细致安排。充分考虑到各临床部门、医院管理部门和急救设备管理部门的不同要求,使制度清晰化、可行化和人性化。在设备的租赁过程中,科室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需当面检查设备,以保证在治疗中急救设备能正常运行。

二、运行情况与效益分析

(一)设备管理分析

某些科室相应的急救设备供不应求,而其他科室对该设备的使用需求却很少,设备长期搁置。同时,在使用急救设备时,因为各科室不能对急救设备做到阶段性和专业性的检查,不能保证急救设备功能的稳定,降低了急救治疗的成功概率。而专管共用制度不仅合理分配了急救设备,而且完善了设备的管理制度。医院通过统一管理急救设备,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设备在急救治疗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

(二)设备使用效率分析

医院各科室的医疗性质不同,患者例数不定,所以部门对相应急救设备的需求不定。若让医院各科室都配置相同种类数量的急救设备,由于部分科室对急救设备需求较少,会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降低设备的利用率,并且重复购置还会提高医疗成本。例如,呼吸机和监护仪这两种设备,在普通的病房使用率可能为10%~20%,而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率则是90%以上。专管共用制度能合理地安排急救设备,提高急救设备使用率,节约购置设备需要的医用资金。

(三)专管共用制度的社会效益分析

每个医院都必须具备大型医疗救治事件的应对能力。通常事件发生突然,受伤群众较多,医院各科室对医疗救治设备的需求会高于日常。由于没有合理的急救设备管理制度,在调用设备时,科室间还要进行协商。科室在救治中需要设备的数量可能会产生分歧,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协调,严重耽误急救治疗。在设备使用后,由于设备不能得到专业的清洁,可能会造成患者通过医疗设备交叉感染,增加了医疗救治任务。急救设备的专管共用制度能节约调用时间,在突发事件中保证医疗设备配置充足,使救治治疗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医院的应对能力。医院的社会地位也会因为在重大事件中人员治疗的及时、有效处理而得到提升。

三、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公用模式有点分析

(一)制度优势

结合医院运用专管模式后的实际情况,与旧的管理制度相比,该制度的优势如下:

(1)专管共用模式提高了设备质量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既保证了各部门对设备的紧急需求,又提高了急救设备的应用价值。在设备应用率增加的同时,也为医疗救治设备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

(2)通过对急救设备的统一管理,医院能更好地掌控部门间对设备的需求情况,为急救治疗及时提供帮助。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阶段性检测,以保障质量,并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对损耗设备进行修理,避免了部门间对设备使用的矛盾纠纷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损耗无法应用的情况。

(3)专管共用模式能够缓解由于大量采购急救设备产生的资金紧张问题。在设备没有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医院对于设备需求情况没有很好的了解,使部分设备重复购置,加大了医院的开销成本。急救设备的专管共用管理能减少不必要的进购,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收益。

(二)管理安排

结合医院对急救设备运用的实际情况,专管共用管理制度的安排细则如下:

(1)要合理安排相关人员的工作时间,使设备管理中心能全天开放,以保证各部门在各时段对设备的租赁或借用。工作人员及时将租赁或借用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和上报,通过记录单据,人员定期查询设备去向,核对账目明细,了解各类设备在库房中的剩余数量,防止急救设备在某些部门中闲置。

(2)可聘请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对归还和库中放置的各设备在日常进行维护,使设备能得到清洁和质量监控。并且及时对设备的损耗和故障进行排除和修理,杜绝在临床运用中遇到设备出现故障的问题,降低该问题造成的医疗隐患。附件的消毒清点也能避免医疗救治中病人通过设备受到感染,使急救设备运用可靠。

(3)通过对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的管理,全面获悉医院各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对设备购置数量重新做出安排。该模式的应用避免了重复购置的高额花销,可以利用省下的开支引进些其他的新型医疗设备,顺应科技的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

四、结束语

医院专管共用模式的运用保障了设备的运用质量和运用安全;降低了医院购置设备的成本;节约了重大事件时对设备运用安排的时间;提高了设备运用的安全性;提高了急救设备在医院的利用率;节约的成本使得医院有条件引进新设备从而使自身医疗水平得以提高;专业化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对于该制度的实施和安排,我们要充分考虑医院自身管理制度,结合实际运用情况,对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不断地改进、补充、创新和探索,使其充分发挥对医疗服务的优势。

(作者单位为淮安市淮阴医院)

参考文献

[1] 王文芳,李旭.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5(6): 126-128.

篇2

【关键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难点;对策

一、当前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内各大医院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过程中“重设备而轻档案”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大量问题浮现,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专业设施落后,档案管理中材料的收集与归档的范围不明确,且没有专业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队伍;二、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医疗设备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不及时,记录不完整,档案材料缺失现象严重,在整个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混乱现象严重。

二、当前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难点分析

(一)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不受重视,管理意识薄弱

医疗服务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心,因此,多数医务人员都将注意力放在医疗服务与提高医疗技术上,而对于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主要表现管理人员在收集档案材料时就抱着应付的心态,只重视文书档案与病理档案的收集;此外,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一个动态档案管理的过程,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对于前期设备验收与设备说明书的材料收集较为齐全,然而在后期设备的运用、维修等动态情况的材料收集较缺乏。

(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前期参与少,管理难度大

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主要分三个阶段:前期的设备购置、使用过程中的设备维护以及后期的设备报损与转让,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系统过程。若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在制作设备购置计划时,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参与其中,档案部门没有在制定计划时参与前期档案管理,致使整个管理过程严重脱节,增加了设备档案管理的难度。

(三)设备档案归档中材料收集缺乏完整性

1、收集周期长。由于医疗设备档案材料收集的周期比较长,需要从医疗设备的购置到完全报废的整个环节中进行设备档案材料的收集整合,一旦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就难以保证医疗设备档案材料收集的完整性。

2、使用过程中,操作者流动性比较大,容易造成医疗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线路图纸等材料的破损、丢失,造成医院不必要经济损失。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设备档案使用涉及多个科室、操作人员多,特别是设备的性能介绍、使用说明书、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等材料,使用频率高,造成医院经济不必要的损失。如:2008年,我院彩色B超机发生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供应商对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发现零件损坏需要更换,维修费高达几万元。医院提出了质疑,但无法提供有力证据,只能支付相关的维修费。

3、设备种类多,使用人员多。医疗设备种类繁多,涉及病房护理设备、手术设备、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治疗设备、理化设备、透析治疗设备等多种不同功用的设备类型,设备使用人员多不胜数,使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更是难上加难。

三、加强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医疗设备管理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医院要加强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强化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意识,引起对设备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将设备档案管理中的前期静态管理与后期动态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定期召开医疗设备工作会议,定期向医务人员报告医疗设备档案材料的动态收集情况,真实反映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

(二)建立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有质量保证,如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预立制度、收集与归档制度、审核制度、借阅制度与销毁制度等,从医疗设备的采购、运行、维修保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并突出大型设备与重点设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做好明确的分工,指定专人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网络,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医疗设备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1、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采购、维护等工作。在医院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可以成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小组,建立过硬的领导集体,例如以医院的医学工程科为核心,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此外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科室,专门负责仪器设备采购与维护,并且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对科室的考核,直接与相关管理人员的考评以及年终评优挂钩,成为医院目标责任管理的一部分。

2、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健全归档制度首先要明确设备档案的管理范围。结合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实际要求,对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件以及设备运行到报废过程中累积的文件均要建立档案进行档案管理。此外,还要将相关档案材料复制下发到各科室,使各科室的设备操作人员档案归档的要求与内容,各科室要全力配合医院的资料归档工作。并对档案资料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收交、整理、归档。

3、加强科室与科室之间沟通。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涉及医院的各个科室,因此加强各科室间的沟通非常必要。各科室间加强沟通,是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的有效统一。在各科室内部,加强仪器设备使用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要及时了解;科室之间,特别是器械科要加强与其他科室如财务科、医务科、信息科以及设备部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知识的交流,以及设备的维护使用情况等的信息交流,不仅可以使档案材料的收集更加齐全、完备,保证档案收集与归档无积存现象,还可以提高设备档案的利用率,从而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服务。

医疗设备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医院设备管理人员有义务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中来。设备档案归档完整,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减少了医院因设备档案的管理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在服务医患中的积极作用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4):2222-2223.

[2]苏羽.基层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J].淮海医药,2011,(04):370-371.

篇3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医院档案是指在医生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如住院记录、常规化验、影像学检查等图画、文字材料。医院管理工作中以医院档案作为凭据,对医学科学研究有理论指导作用,是医院进行义诊、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也是医院的一笔宝贵财富,加强对医院档案的管理,有效利用这一信息资源,对医院管理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院要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在充分调查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后,了解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如转变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等。笔者的观点如下。

一、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是在医院管理中, 各级医院都依据本院情况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医院医疗、人事、行政、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其中涉及到档案管理的制度却非常少。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导致档案收集效率低,档案缺损。同时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进展缓慢,还没有制定科学的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各级医院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导致医院档案的内容划分不明,管理范围界定不清。

二是医生对档案管理方面的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浪费。由于疾病的复杂性,病人有可能在不同科室治病,这样既会造成档案重复保存,也不利于医生查看既往病史。各科室分散管理档案,各科室都要有人兼管保存档案的职责,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不便于综合利用。

三是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低,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有些医院由于历史原因,医院占地面积小,医疗用房非常紧张,造成档案用房更加狭小,不符合档案管理的标准。档案管理的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 也使档案管理没发展起来。随着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大量运用,医院管理手段也不断升级。而运用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却很少,一般都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还得定期清理,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保管和开发。

二、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是举行讲座让医生学习《档案法》,提高依法归档的自觉性。在医院内大力宣传档案工作,让领导、职工都充分认识到归档的优势和重要性,档案工作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让更多的人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全员档案意识的格局。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为了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以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经过问卷调查,医院管理人员档案法制观念缺乏,因而加强档案法规的学习、宣传刻不容缓。

二是档案不能分散管理,应该实行统一管理。可以适当运用行政以及法律手段对档案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制定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对各级医院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真正地、充分地发挥其凭证作用,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关键。各医院要结合本院档案的实际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法规,制订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定期对档案管理进行和医疗业务同步的考核。

四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反映档案管理水平, 医院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去。并且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要提高档案保护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的配备,另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储存整个医院系统,包括各种业务、行政方面的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存放实际档案的空间,保存信息的方法方便简单易操作,也增加了其保密程度。

五是管理者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增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程度和接受能力。可积极开展多种档案管理活动,对信息进行合理开发,编写一些专题报道,为使用者提供多方面、有效的管理信息。同时医院档案管理者要进入临床进行调查,了解各科室在医疗实践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档案信息,有目的地从档案材料中提取有r值的信息资料,为临床、科研、领导决策提供主动服务。逐渐打破院与院之间的界限,加强与各级医院的信息网络联系,互通档案信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来满足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优质的医疗和服务,吸引了许多前来就医的患者,由于门诊医务人员繁忙、工作强度高、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复杂、侵入性操作多,医护人员暴露于患者血液、体液的风险高,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此外,由于门诊量大,人流量高,设备多,还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受到长期理化因素的慢性损害。因此,进行有效的干预以降低职业风险十分重要。我院门诊部于2011年开始,通过集束化干预策略来降低门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总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诊间为126间,有门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救中心、注射室、皮肤科、神经科、耳鼻喉科、肿瘤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放射科、超声影像室、心电图、检验科、核医学科、中药房、西药房、康复科、过敏反应科、体检中心、挂号室、收费处等20多个科室。医生200人,护士325人,技术员及其他辅助人员 410人,年门诊量最高达到351万人次,日门诊量最高1万2千人次,年门诊手术量6万3千人次。

1.2 方法

1.2.1 加强培训教育和宣传。把职业安全教育及标准预防的观念作为医护人员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使门诊每位医务人员均能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从而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制度等。培训分为:①现场授课学习:我院医院感染科每年至少组织1次大规模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我院门诊部每月至少1次对门诊医务人员进行检查、考核。②简报学习:由医院感染科编制的《医院感染简报》,每季度全院发行1次,供各科室工作人员阅览学习:③上网学习:通过我院内部网,公布医院感染最新规范、规定及各科检查结果,并附有原因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医务人员可以不断学习、了解医院感染新知识。提高门诊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④通过专栏阅读:门诊各诊室和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法》,治疗室张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方案》,以方便医务人员学习阅读。特别是在发热门诊,由于人员更换平凡,我们张贴《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隔离衣的穿脱程序》等,使医务人员通过专栏,了解相关知识,从而加强防范措施。

1.2.2 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

包括“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门诊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管理规定”、“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洁净手术室卫生清洁制度”、“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门诊手术间管理制度”、“门诊洗手及巡回护士工作流程”、“门诊连台手术及污染手术处理流程”、 “门诊保洁人员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使各项管理环节有章可循,逐项落实。

1.2.3 集束化干预方法

1.2.3.1 设备:①应用锐器盒。使用过的注射器针筒和不要分开,直接投入到锐器盒中,锐器盒内锐器不能超过2/3。禁止将锐器针头回套针帽等危险操作,禁止将锐器直接投入到垃圾袋、垃圾桶 、弯盘中,以免收集过程中发生手刺伤。锐器盒由保洁公司专人回收并登记、签字。②配备充足的手套、口罩。使用防护用品可有效地预防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飞溅至眼、鼻、口,从而避免了黏膜暴露。因此,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至医护人员面部时,应戴具有防渗透功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由于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可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抽血、清洗手术器械等操作以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均应戴手套。在可能有血液喷溅时,要戴护目镜、防水围裙等。特别是手、皮肤、黏膜有破口者更应该注意防护,戴好手套进行操作后洗手【1】。③手消毒剂:在治疗室及每间诊室均放置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随时消毒手,以保证手卫生。④尽量使用安全性能好的医疗器械。⑤电离辐射的防护:门上张贴醒目标志,设置铅屏风,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短期内接触大剂量的X线。对于孕期人员,应避免接触X线。

1.2.3.2 设施:①安装感应式水龙头;②各科室配备带盖污物桶;③洗手池旁墙上安装壁挂式纸巾盒,随时添加手纸巾,保证充足的手纸供应。④分别在儿科门诊、肿瘤科门诊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在肿瘤科日间门诊防止生物安全柜。由于肿瘤科日间门诊抗肿瘤药物多,护士操作时可通过皮肤吸收,同时还可将粉剂溶解产生的气雾经肺吸收。长期频繁接触会因药物蓄积作用而产生远期影响,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导致孕期自然流产率增高而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2】,因此,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及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防止上述问题发生。

1.2.3.3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各类医疗废弃物按要求分类包装,密封后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与专职运送人员交接、签收,及时送往医疗废物固定存放点,再进行处理。加强对放射性废弃物的管理。放射性废弃物具有放射性,应装入垃圾袋,双袋密封,注明日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管理。放射性废弃物不能在医院内完全自行处理,须专人负责,按国家规定,及时送往放射性废弃物处理场处理。

1.2.3.4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照职业暴露流程执行。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及上报流程。

1.2.3.5 污染气体和消毒剂的防护。①注意保持诊室内空气流通,如安装空调、清风,定时开窗通风换气;②配制消毒剂时要戴好帽子、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选择高效广谱低毒或无毒的化学消毒剂;③合理安排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时间;④收集标本时须戴上手套,注意勿将防腐剂打翻。

1.2.4 考核和持续改进。把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作为医务人员全面考核的指标之一。门诊每月1次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动态监测,检查门诊各科室硬件配备情况,督促各科室必须保证这些硬件的配备齐全;检查并督促门诊各科室落实各项防范职业暴露的措施,对存在的问题的科室,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不断改善,以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2 结果

应用集束法干预措施后,门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减少,操作针头所致的职业暴露逐年降低。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医院感染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医学已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同样需要循证医学的证据去指引。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普及,渐渐衍生了“集束”治疗的概念。我院通过近年来预防医院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所组成的“集束化策略”,积极采

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可行的管理方法,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得门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降低,有效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篇5

2018下半年已过去,医务科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使得各项工作得以有序的进行。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医疗活动,圆满完成医疗工作。

医务科在全院医疗活动中起主持、管理、组织、协调之责。上半年全院医疗业务活动规范、有序,医疗业务工作较好完成。

二、提高医疗质量

1.完善院级质控

完善每月质控报告,要求把每个职能科室的问题汇总,并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管理考核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2.核心制度的执行落实

科室三级医师查房,重点督促三级医师查房的规范落实;住院病历的书写质量和内涵质量;科室讨论制度的落实,包括危重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危急值报告制度,详细了解其记录及执行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科室并提出反馈意见监督执行,针对不足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3.加强重点科室的监管

(1)对妇科、产科、新生儿科医疗质量监控,各科室诊疗常规、流程有待完善,实际察看医务人员对各项诊疗措施的规范情况;严格规范病历书写(包括门诊病历及门诊登记制度的督查);医护人员交接班记录;科室实际查房情况;抓紧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会诊制度实施,实施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加强院内会诊及科室之间的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制度落实情况;输血管理,输血指征的把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抓住主要问题逐步实施PDCA持续改进。

(2)对麻醉科的监控,每月定期到麻醉科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术前、术后麻醉访视的实际进行情况;手术安全核查情况;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三、保障医疗安全

1.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在院内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培训。

2.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严格执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于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要进行责任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

3.从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

4.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不良事件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分析及处理情况,总结经验。

四、积极调解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工作秩序

在当前的医疗背景下,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我院也不例外。医疗纠纷发生后,直接导致正常医疗秩序的破坏,更有患者会导致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它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医疗纠纷,医务科总是全力以赴,每起纠纷的协调、资料的整理、均能及时组织到位。医疗纠纷处理后的医疗保险赔付工作亦由医务科主导负责完成。

五、开展医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1.对新进人员的培训。

2.人才梯队建设,引进优秀人才。

3.根据各科室的进修计划合理安排科室人员到市级或省级医院进修学习;选送医疗骨干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学习。

4.加强技能培训: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成人心肺复苏培训,开展急诊急救应急演练,提高急诊急救的绿色通道应急反应速度,三基技能操作培训和考核,组织合理用血和合理用药的培训和考核等。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的能力,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

5.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科内业务学习管理,严格每月各科室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医务科不定期抽查各科室实际学习情况。利用外请专家讲学,邀请上级专家对我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提升学术氛围,不断促进我院业务水平的提高。

五、积极开展临床科研

科学研究是学术发展的基础。积极鼓励医院各科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和撰写科研论文。

六、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督导检查

七、树立大局意识,积极配合政府工作

回顾下半年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医务科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工作发展全局,不断将各项医疗工作推向深入。

篇6

【关键词】医院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32-2

医院档案是指医院在各项医疗业务和相关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文件、图片、光盘、音像等资料,不仅涵盖了医院发展历史和当前的管理工作,还包括病程记录、会诊记录、X光胶片、病理报告、手术记录等各类医疗文书档案,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长远发展。所以,在新时期下,认真分析国内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对策已成为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务。

1 国内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为医院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致使长期以来,大部分医院只将档案管理仅仅作为对各种病历材料的收集、保存,忽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清档案管理的内在专业属性。部分医院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并将一些重要的资料杂乱无章地放置在各个角落,没有进行归集和整理。医院领导、职工在思想上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足、档案利用率较低。

1.2 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不健全

部分医院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但是其执行和运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涉及档案管理制度的职责没有明确,欠缺相应的检查考核措施,没有调动起医院各级领导、各科室和各医护人员参与档案管理的积极性。此外,由于信息科综合档案室在日常管理中都是独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造成了医院资源的浪费。

1.3 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不明确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院档案的内涵和外沿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档案的范围逐步由起初的照片、文书、病历、人事档案发展到现在的科研、胶片、声像、计算机数据档案等。由于部分医院对档案管理的内容尚未明确,使得医院仅凭自身的理解和以往经验进行管理,这样就造成应被纳入管理范围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致使档案管理欠缺完整性。

1.4 档案管理工作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部分医院档案管理的设备陈旧,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从而影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近年来,虽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却应用较少,有些档案仍沿用传统守旧的管理方式,进行手工收集、检索档案信息,制约了档案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医院医疗用房紧张,从而挤占了档案用房,使得档案用房无法达到档案保管的标准。

2 加强国内医院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首先,医院应积极宣传《档案法》的基本精神,加强医院管理干部、教研人员对《档案法》的学习,彻底改善档案管理观念淡薄的现状;其次,增强医院领导、职工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档案与自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为顺利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再次,医院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当中,并将其提升到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和发展的高度,从而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

2.2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网络体系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医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根本保障,所以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如建立档案收集与归档、利用、保管、鉴定等方面的制度,并应将这些制度与医院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激励制度相结合,使得医院各级领导、各科室干部以及各医护人员都积极参与和配合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管理制度得到切实执行。

同时,为了是满足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求,医院还应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成立档案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的职位,各职能科室主任担任成员,并在各职能科室中任命一名医护人员担任兼职档案员。这样就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三级管理网络,从根本上保证了档案材料收集的完整性,此外,还有利于将档案开发和利用工作纳入到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便于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

2.3 拓展档案管理的范围,为医院发展服务

目前,医院正处于深化医改的调整阶段,会面临诸多新问题,所以,医院应适当拓展档案管理的范围,加强有利于医院发展的各项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如医院经济核算资料、基建项目资料、合同等材料均应纳入到专业化档案管理的范围。医院还应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和利用档案,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进行收集、归集、整理和保存,将档案纳入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范围,更好地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服务,使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加大档案管理的投入,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医院应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不断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设备,使档案工作步入现代化管理的轨道。首先,医院应配备齐全的档案保护设备以及技术先进的配备,如档案用房的空调设备、灭火设备等;再次,医院应引入计算机管理技术,逐步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计算机管理覆盖整个医院各种业务的档案,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便捷、迅速的查找和阅读平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还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增加档案的保密程度,减少档案利用空间,从而缓解医院医疗用房紧张的问题,推动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

3 结论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医院各级领导、各科室和各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新时期下,医院应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宣传,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使其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岂艾芜.浅谈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2).

[2]沈艳.黄敏.龙泉.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J].经济师.2009(11).

篇7

关键词:医疗;专用设备;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按现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院固定资产分五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作为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设备的比例数量也在日益加重,以我们医院为例,目前在册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近10个亿,整个集团的资产更是达到了20多亿。专用设备约占医院固定资产的54.93%。医院是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生命的保障,而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实践、科学研究、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医疗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是直接衡量医院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样庞大的医院资产需要科学管理,合理投资。作为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合理完善医疗设备投资,提高医疗设备利润率,对提高整个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推进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意义。

1医疗专用设备存在的现状

目前医疗专用设备管理较以前,有一个很大的改观,专用设备信息化管理受到医院领导和各科室职工的支持和重视。但年度资产清查结果显示,专用设备管理存在的缺失也显而易见。个别大型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资产账实不符。

1.1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

目前各家医院还存在医疗大型设备盲目、重复投资现象。医疗大型设备盲目、重复投资必然引起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造成盲目、重复投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1)国家设备投资管理办法缺失。投资规划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容易引起个别大型设备存在重复投资现象。目前国家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是在1995年颁布,当时对各家医院在医疗设备配置和管理取得一些进展,建立了基本设备管理框架,投资管理和技术管理有了规范,建立了医疗设备投资管理制度,其投资标准对各地医疗行业的设备配置起到指导作用,盲目投资设备的现象有所缓解,设备分布得到改善[1]。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提高疾病诊断率、治愈率及增强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顺应发展等需要,各家医院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专业设备不断引入。但是大型医疗专业设备投资高,回收时间跨度长,不合理投资引起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引起诱导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效益和健康发展。

(2)投资医疗设备可行性调查论证不全面,效益评估相脱节,使医疗设备盲目或重复配置。对设备投资的审批有时把关不严,可行性论证核实也形同虚设,往往有走过场现象,申报审批过于简单,致使盲目、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专业设备利用率较低。跟风购入的一些专业设备不符合当地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技术水平,导致设备闲置或使用率低下无法开展正常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的设备,却产生不了预期的效益;长期闲置或使用率低下,等资产年限到了只能报废,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的由于对设备投资可行性分析不大重视,造成设备购置可行性分析不全面;有的由于个人利益驱动,常常在没有经过科学可行性论证,效益评估情况下便盲目引入,造成重复投资;有些对飞速发展科学前景合理估计不到位,虽然调查分析还较详细,但受地区局限性客观因素影响,使设备投资不久后,就落后或者被其他先进设备取代,尤其是电子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

1.2资产账实不符

医疗专用设备管理是一项不容易做好的复杂琐碎工作,从每年的资产清查看,易产生资产账实不符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设备所在科室变动导致账实不符。因设备调拨制度不够完善,手续较烦琐,加之设备科室变化,如科室合并或拆分,有些科室工作较忙,对医疗设备调拨移交手续不大了解和重视,有了问题科室之间互相推诿,引起资产账实不符。(2)设备借用手续管理松散引起账实不符。随着医疗集团发展,由于医疗上的需要,院区之间设备借用增加,设备借用手续不落实,借用手续执行随意,往往使一些小型、方便移动的设备很难管理。(3)设备维修登记被忽视,引起账实不符。设备维修登记管理比较轻视,科室设备管理员或经手人变动,设备维修登记没有跟进容易引起账实不符。(4)设备报废不实引起账实不符。有些专业设备报废过于随意,个别资产保管员思想上不够重视,觉得我们又没拿回家就没事,有些仪器设备稍有毛病还没达到报废标准动不动就报废或利用率不高放着碍事,达到一定年限后说报就报废了,甚至有的设备报废没有走正规程序,缺乏约束机制,引起医疗设备报废不实,国有资产流失,引起资产账实不符。

2医疗设备管理缺陷对策探讨

(1)尽快出台符合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设备投资管理办法,对医疗行业的设备配置起到指引作用,控制盲目、重复投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审批应当严格把关,如对投资设备申报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对设备作购入前的可行性分析,没有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接受程度及自身条件包括资金、技术、人员等情况做全面的了解,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的情况、论证不到位的投资应当核实了解,减少盲目或重复投资造成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设备闲置,资源浪费等情况。

(2)严格执行医疗专用设备管理制度,管理部门联合科室健全完善医疗专用设备调拨管理制度、借用管理制度、维修登记管理制度、报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规范各个细节,对任何一个漏洞都不放过,还要做到明确、方便执行。如成立一个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组,成员包括分管责任院长、财务科长、仓库保管员、物资会计及各科室的兼职资产保管员组成,先由责任组管理者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及制度的落实和检查监督,明确责任,制度到人,再由仓库保管员和会计主导进行至少每年一次的实物盘点,不定期对专业设备进行抽查,科室兼职保管员负责5万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的领用、使用记录、维修记录、转移报损等保管登记备查登记簿,详细记录固定资产从领用、维修、报废的生命周期,即保管了资产也对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了跟踪。各科室要及时对转移、借调、维修、报废办理移交手续以便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3)加强重点培训,全院普及,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对医院固定资产实现全生命周期核算和管理,需得到医院全体员工的支持,开展多形式的培训,全员重视提高员工保护国家财产意识。界定与落实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责任意识,起到相互监督,层层控制的作用[2]。综上所述,医疗专用设备在医院发展医疗事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医疗专业设备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证医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社会民众健康的基础保障,也是目前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搞好医疗专用设备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益,是每个医院面临的头等大事,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健康发展[3],还要靠大家不断探索和努力。

作者:傅海蓉 郑静 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

参考文献:

[1]梁擎宇,仇玉兰.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J].山西医学杂志,2014(2):341-342.

篇8

关键词:物资领购 管理 现状 对策

物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采购和领用环节更是重中之重。医院的物资占有大量资金,容易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如何提高物资采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何加强领用环节的控制,减少浪费,控制成本,优化资源,积极创新物资管理新办法,为医院创造价值,加强物资管理势在必行。

一、目前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单位物资管理组织机构不是很健全,医院物资管理呈粗放分散型的运作模式,没有合理分工与相互制约,由于重视不够,导致对物资管理人员只停留在打招呼、讲道理等表面教育工作之上,没有形成对全院物资采购、物资分配、物资管理的制度层面上的全面管理[1]。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资产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医院要以优质、高效、低耗的服务理念赢得医疗市场份额,建立一个标准化和全面的医院财务物资管理系统具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配置在很多方面实现市场化,面对激励竞争的医疗市场,医院必须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降低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医院物资管理方面的主要制度有:物资审批制度、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总务物资领用发放制度、总务物资仓库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且操作性不强。

一方面,由于制度和监督不力,制度缺失,使物资管理人员与供应商接触过程中,物资管理人员在采购行为受到供应商的诱惑,没有制定约束物资采购自律方面的制度,要加强物资管理各项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有制度不能严格执行,有物资采购、领用发放制度,但事实上,仅有的制度也停留在纸上,没有很好得到执行。

(三)采购环节牵制失控,表现如下

(1)采购价格缺乏系统、严格的询价、比价等价格核定程序

医院采购都没有保存过询价、比价资料,经了解采购价格以采购员询价为基础,由于这种做法缺乏系统、严格及时的询价、比价等价格核定程序和书面文件,采购价格合理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2)采购员询价并确定供应商,不相容岗位没有分开,容易形成制度漏洞。

(3)供应商相对集中,不利于降低采购成本。

[物资类别\&年采购金额\&供应商名称\&供货金额\&占年采购百分比\&其他材料:\& \& \& \& \&清洁用品\&150202.50 \&台州市XXXX日用品经营部\&69106.00 \&46.01%\&电脑耗材\&180568.60 \&临海市XXXX办公设备经营部\&179760.00 \&99.55%\&办公用品\&51989.90 \&杜桥XX文具店\&38584.50 \&74.22%\&印刷品\&157539.50 \&XXXX印刷厂\&149401.50 \&94.83%\&纸张\&82804.00 \&临海市XXXX办公设备经营部\&58942.00 \&71.18%\&低值易耗品:\& \& \& \& \&被服类\&255068.00 \&XXXX服装经营部\&255068.00 \&100.00%\&]

(4)年采购金额10万元以上的物资未实行院内公开招标。

(5)采购物资未签订合同。

(6)采购数量随意,无月采购计划。如一次性纸杯2012年11月进货3200支,2013年无采购。

(四)物资领用环节没有相应的控制手段

2013年总务仓库出库其他材料893445.4元,低值易耗品335040.8元。物资发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物资领用范围未作限制,各科室均能领到自己想要的物资;物资领用数量随意,想领多少就领多少,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低耗品,基本上未实行以旧换新方式更换;维修类物资,未建立二级库管理方式,领用数量大,去向不明,存在着公为私用的现象。

二、管理对策

(一)提高管理意识,探索物资最优管理

医院要以高效、优质、低耗的服务获得医疗市场的信誉和效益份额,医药库房对存放的一切物资要确定上限、下限及标准的库存数量,实现“零库存”的管理新模式,拟建立一个全面的和较标准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结合各科室申领申购的数量,进行定期盘存和报告,以避免库存物资的积压或浪费。采购人员负责人要实行轮岗工作制度,有利于防止采购负责人员和供应商为了牟取利益,形成商业利益上的链条,导致采购的物资的成本只升不降,从中牟利。根据最近有关报道的进口药品虚价抬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案例,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为了防范于未然,更重要的的,对购进的维修类物资要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比如维修用的节能灯和水笼头等从入库到申领、科室的维修使用都要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过程,增加物资流向的管理。且让医院管理者和全体职工对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明明白白的知道怎么在管理,杜绝日用物资在某个环节中的流失给医院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健全物资管理制度

医院要建立明细的物资管理制度。要做到账物相符,保证物资安全。库房的物资要定期清点,防止遗失、差错或霉烂,须建立明细账目以便检查;物资的进出要有记载和有二人的签字;各种物资的报废要设专人负责处理、保管或以旧换新;任何人不能把医院的物资私自带出;实施物资定额管理。结合医院各科室的历年实际支出情况而制定相应定额,凡领用金额超出定额的科室,可适当进行一定比例的处罚,反之,给予奖励。从而增强科室节约意识。

(三)加强采购环节监督,确保医院购到价廉质优物品

(1)医院设立独立的总务物资采购部门。只有设立独立的物资采购部门,才能将分散于各科且难以实施监控的采购权限集中,才能规范医院物资采购行为,实现全院物资由医院统一采购。

(2)规范采购人的行为是实现依法采购的关键。采购询价与确定供应岗位分离,同时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过去履约情况进行年底系统复查,有利于选择采购成本较低的供应商。

(3)实行院内公开招标,有利于降低医院采购成本。

(4)按月编制采购计划,合理确定采购数量,减少资金成本。物资供应按日常耗用情况核定最佳库存数,保管和物资会计应在总量控制下核定出各种物资最佳库存量,当各项物资达到再订购点时,保管人员应及时提出申购计划,报有关人员审批。

(5)除零星采购外,长期供货物资需签订合同,并加强合同管理。

(四)创新物资领用控制方法,做到既能满足科室需要,又能减少浪费现象

(1)物资管理部门充分调研,可对部分物资限范围领用。如临床用擦手纸:限医院一线、二线科室领用,三线科室不得领用。一次性纸杯:限导医岗、急诊科、院办公室等对外部门领用,其他科室不得领用。

(2)结合实际情况,可对部分物资限量领用。如擦手纸每人每月按1包标准领用。卫生纸卷每人每月按1只标准领用。电池根据科室工作量发放蚊香片:根据病区病房数量、值班人数发放等。

(3)低耗品,全面实行以旧换新方式更换。如各种型号硒鼓、各种型号墨盒、家用手套、热水瓶、蚊香机、工作服、被单、病员服等。

(4)提高对金额大或用量大物资的议价能力。

(5)建立维修类物资的二级仓库,并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袁雷.医院物资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0(30)

篇9

关键词:领导重视 完善制度 落实责任 常抓不懈

医院物价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收费的基础,加强医院物价管理,完善价格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法规,用足用好物价政策,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也是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从自始至终主管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一员来说,对如何在现代形式下管好医院价格,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常抓不懈

物价管理水平的高低,物价政策执行的好坏,物价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物价部门的职责权限的建立,物价人员的配备。都需要院领导在人、财、物、等几方面的大力支持,有的医院由于领导对物价管理认识不足,?对违反物价政策的现象熟视无睹。有的成立物价部门形同虚设,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平时对价格管理根本就不重视。

二、必须配备高素质的物价管理人员

物价管理的工作十分琐碎,?物价管理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水平、较强的业务知识、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等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医院物价管理的不断深入,如何管好医院的价格,物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决定医院的价格管理水平,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的组成非常复杂,物价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知识,例如一次性消耗材料及药品的加成方法及计价办法的理解,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的测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懂得财务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懂得医疗知识,检查各科室医疗收费行为的合理性,就必须具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大多数医院的物价管理人员由会计人员转行而来或兼任,?缺乏物价管理的系统性理论知识和医疗知识。这就要求必须努力下功夫去学习医疗知识,管理知识,才能更好理解物价政策,指导临床各科室正确理解和运用。对临床各科室申报的新医疗项目进行价格测算时。才能合理、能准和正确。

三、必须设立一个专职物件部门或物价办公室

因为物价管理机构是一个职能部门,必须独立行使它的权限,是指导和监督、检查医院价格执行情况,一般来说,根据医院规模的大小,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独立的物价部门,也可以在医务处、经管科、等设立一个办公室,一、二级医院配备1―2名物价管理人员,三级医院必须配备2―3名专职物价人员,同时并在各临床科室设立数名兼职物价员。

四,必须建立完善的物价管理制度

建立一系列完整的价格管理制度,是管好医院医疗价格的前提,各项制度制定的越具体,就越好执行。收费漏洞就越少,医院收费就越规范,物价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物价管理制度、物价管理员岗位职责,兼职物价员岗位职责,费用清单制度、费用审查制度、医疗价格公示制度、费用查询制度、价格投诉接待制度、新增医疗项目申报制度、退费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违反价格行为奖惩制度。

五、必须落实价格管理责任

医院物价管理的责任科室是价格管理科或价格管理办,责任人是该科的物价管理员,物价管理员负责全院的物价管理,物价管理员根据收费规范进行收费项目及收费价格的设定,保证医院所有收费项目价格符合国家规范及医院相关物价制度,而且一旦价格有误就有明确的责任人。物价管理员可以增加或停用收费项目,修改收费项目价格,维护收费项目字典,保证了医院收费项目的严肃性与一致性,杜绝了超项目,超范围收费或提高收费价格的可能性。

六、必须通过医院信息技术,使物价管理网络化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字典库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医院和患者利益,?也是医院实施物价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医院物价部门将字典库中上万条收费项目,逐一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和医保规定的报销范围进行核对并调整;同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实行授权控制,由物价部门专人行使医疗服务项目增减、价格维护和各科室可用医疗项目及收费标准授权管理,并经复核后生效,确保收费项目的准确性。门诊收费窗口只要录入所需项目名称和服务数量,?住院病房只要按照医嘱输入项目名称和数量,系统便会自动计价。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医务人员收费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杜绝了漏费、多收费现象,维护了患者和医院的共同利益。

七、物价管理工作必须日常规范化

加强收费工作的日常管理,对科室开展的新医疗项目。如果《医疗服务价格》目录中没有收费标准,首先要进行项目的成本测算,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内容作为成本项目进行测算,结合周边省市开展该项目的收费价格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后,核定出收费申报价,分别向市卫生局主管部门和发改委价格管理部门申报,没有立项的还要进行立项申报,待批准后执行,对除外内容中的一次性材料收费的管理,一次性材料往往是各医院多收费乱收费起范围的主要部分,各科室需要新增的在收费目录中没有的一次性材料,必须提前上报物价管理科审核后,方可收费,对由科室自行承担的不能收费的坚决不能录入收费的字典库。由经管人及时调整收费标准。

八,正常发挥物价监督工作的作用

物价监督是医院物价管理的重要环节。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事前监督就是对收费字典库的日常维护,?事中监督是指物价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收费网络上在院病人的收费进行查询。对收费不合理和漏费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通知科室更正或补收。事后监督则包括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住院病历和门诊收费清单对收费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并写出分析报告,填写科室整改意见书并跟踪改进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对病人投诉中提出的问题依据病历进行核对,提出处理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科室限期改正。做好工作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方案,保证收费工作合理化。

九、物价管理考核措施必须制定的其体和详细

医院的物价管理工作还应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考核细则。其中包括考核项目、检查考核内容以及考核后相应的扣分标准。考核项目和内容包括各科室对提供医疗服务收费的考核。一次性材料收费,严格按照《医疗服务价格》中的规定收取。按标准收费不得多收、少收、漏收重复收费,?未做的项目决不允许收费。科室不得无正当理由退费,确实由于工作工作失误而造成多收的方可退费。各医疗科室按规定设立明码标价牌并公示,大型医院可在住院大楼大厅和门诊大厅设置触摸屏,并设置滚动大屏幕显示收费价格,以便于患者查询和监督。病房每日给病人提供当日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住院处在病人出院结账时提供全部费用清单,并经病人审核签字后方可办理出院手续,根据上级物价部的物价文件及时、准确地更改收费字典库,保证科室正常收费。药品价格管理,药剂科物价管理由药剂科主任负责指导和监督,?药剂科物价员对日常工作进行检查管理。对药品的的调价实行信息科物价员,经管办物价员,药剂科物价员三级审核,这样就形成了医院物价管理的整体模式,?保障了药品调价准确率100%。并按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日常工作和管理,使医院的物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合理收费,保证了医院的收入。

价格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由于物价管理与制度的监督的加强,规范了医院的收费行为,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接受了社会和患者的监督,规范了利益关系,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收费,杜绝了大处方和随意增加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等不良行为J可时医疗价格投诉不断减少,提高了社会效益,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

二、通过经常的物价检查,可以随时发现医院漏费现象的发生,为医院增加合理收入,随时发现重复收费和分解收费。超范围随意套高或套低收费,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物价管理体系,为医院规范合理收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10

全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组织体系保证是前提。在2008年创二级甲等优秀中医医院的活动中,我院调整和改革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兼任,成员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组成,在原有院感科专职人员管理基础上,增设了相关科室的兼职工作人员。要求药剂科药剂医师和检验科检验技师,配合院感科对抗生素的使用统计分析和消毒效果及环境卫生的监测。同时各临床科室设立了院感监控小组,由护士长和科主任负责院感质量监控工作,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每季度召开一次院感工作委员会议,反馈院感管理质量检查的结果,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的效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的成立,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明确了院领导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起长效机制。

二、夯实预防基础,建立健全院感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院感规章制度,制度健全执行是根本。我们先后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院感质量监控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院感知识培训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突发应急预案》、传染病各种相关管理制度项及相关措施等,有规矩的基础上求方圆,并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年有工作计划、月有工作重点、周有工作安排;制定了急诊科、内、外、妇、儿、骨科、手术室、供应室、肛肠科等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和考核标准。为了进一步落实系列制度,要求重点科室制定院感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院感科将这些制度和考核标准及计划做成院感质量管理手册,下发到相应的科室,要求监控小组的负责人每月对照标准逐项自查一次,查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不足立即整改,并记录在院感质量管理手册上,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下午,院感科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对照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的结果随即召开院感例会反馈,进行综合剖析评分,说明扣分理由,院感科提出持续改进的要求。次日院感科将其会议内容写出一份院感院讯的报道发放到各相关科室,科室负责人利用晨会组织学习,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三、组织知识培训,增强全体医户人员意识

增强医护人员包括患者的预防观念,加强培训提高是抓手。院感科和各临床科室分别制定了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参加培训人员包括全院在职医护人员、新上岗的职工、实习生、进修生、保洁员。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有:各临床科室在院感工作中的职责、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应急预案、医护人员防护制度、洗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感质量控制考核标准等。培训的方式采取院内培训和科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结束后院方进行考试验收。院内培训由院感科主任备课,采取幻灯形式,每季度授课一次,考核一次,合格率达95%。遇有特殊流行性的疾病,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随时组织培训。如对防控技术的培训,2008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技术培训6次。科内培训,每月开展一次,由护士长或科主任备课,利用每月第一周学习日组织培训,每季度考核一次。经过考试,参加人员的合格率达98%以上。通过一系列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医护人员包括患者的预防意识和理论知识。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后,充分认识到加强个人防护对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分级防护标准。院内配备了齐全的防护物品和消毒用品。从2008年元月到2009年12月发生针刺伤10例,对伤口进行了消毒,并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有效处理,未发生伤口感染等现象。

四、实施精细管理,落实监控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