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分析和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少生化;规模化;经营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在少生化和规模化的教育竞争市场中,经营风险成为了每个民办独立学院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对民办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除经营风险及其影响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是无法做到的。因此,研究如何降低经营风险,进行经营风险管理对于民办独立学院非常重要。
一、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的内涵
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强调的是风险表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风险对象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狭义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负面影响。本文中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的定义主要是指狭义的经营风险。
对于民办独立学院来说,经营风险主要是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引致损失产生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预期收益损失。民办独立学院的经营风险因素分为财务风险因素和非财务风险因素,财务风险因素主要是指资本结构风险、应收账款风险;非财务因素主要是指人力资源风险、灾难性危机事件风险、市场竞争及替代性产品或服务的风险。
二、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一)财务因素分析
1.资本结构风险
教育部26号令颁布的《独立学院管理和设置办法》第二条规定指出:独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性财政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部颁布的办法中明确提到独立学院办学的资金来源是非国家性财政资金,缺少国家性财政资金投入的独立学院一般都需要举债经营.当下独立学院的竞争已经从师资力量等软件竞争延伸到学院建设规模等的硬件竞争,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学院基础设施的建设,这让独立学院本来紧张的资金流更显压力,只能进行大量的借贷来维持发展,债务资产比例较高,承担着到期还本付息的沉重压力,债务越多,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规模扩张让高杠杆独立学院的资本结构风险系数增大。
2.应收账款风险
独立学院当下面临的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少生化的困境又威胁着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为了增强竞争实力和降低少生化的负面影响,独立学院近些年都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以增强自身学院的实力,为在少生化冬天来临之前准备弹药。以实际培养成本为定价标准的独立学院学费相当昂贵,很多学生进入了独立学院学习但是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缴纳学费,虽然国家有一系列的贷款措施,但是这部分贷款和独立学院整体的学费相比,比例比较低,这导致了独立学院在规模扩大过程中学生欠费比例不断地提高,很多学生甚至恶意欠费,独立学院应收账款风险不断扩大。
(二)非财务因素分析
1.人力资源风险
教师是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力量,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教育改革和研究的中坚。民办独立学院在当前规模化的形势下,需要大量的优秀师资力量。但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相比,在教师待遇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像事业编制问题、户籍问题、职称问题、收入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等都困扰着民办独立学院的教师,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他们就无法安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导致优秀教师流失。
民办独立学院除了师资流动性比较大之外,教师的配置结构和培养机制也不健全。第一,教师配置结构方面,在规模化驱动下,民办独立学院热门专业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教学班级扩容的速度很快,同时一些相对冷门专业学生报考的人数相对比较少,专业选择导致的教师资源配置出现厚此薄彼的倾向,大量非专业教师充斥到专业教学队伍中,不利于教师梯队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第二,独立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普遍偏低,助教讲师层面的教师占大头,无法引进中年高级职称的教学学术骨干,教师队伍维持在低水平的层面。第三,在快速扩张条件下,民办独立学院需要大量的专业师资力量,学院本身有的教师无法满足需要,学院又舍不得投入来进行青年教师的培养,只能聘请大量外部师资来弥补,这导致对外聘教师的依赖程度加大。
2.灾难性危机事件风险
民办独立学院的设置往往是校企之间的合作,按照市场模式来进行运作的这样的一种模式。企业出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资金的投入,学校出品牌、师资和管理团队。但是企业的市场盈利性本质和学校的社会公共性本质导致企业和高校的合作经常会出现分歧。企业希望尽快地回收成本,想要迅速的扩大招生,减少教育教学成本,希求在短期内就实现盈利;学校则不希望快速的扩张,希望稳步的前进,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来扩大招生规模。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导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不可化解,从而容易导致合作的破裂。这种灾难性危机事件风险容易导致校企之间的合作不欢而散,甚至会出现合作破裂的风险。
3.市场竞争及替代性产品或服务的风险
随着少生化趋势的明显,独立学院之间的竞争日益的激烈,而教育产品和教育模式的同质化让原来就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同质化的竞争让独立学院每年承受的损失非常巨大,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但无法提升学院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反而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迷失了方向,不断被边缘化,最后丧失市场竞争力而破产。
三、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管理
(一)财务因素风险管理
1.降低债务存量,控制债务增量
民办独立学院的资本结构风险主要来源于负债比例较高,还本付息的压力大,所以,加强民办高校资本结构的风险主要就是降低还本付息的压力,控制债务风险。控制民办独立学院的债务风险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来进行风险管理:一是控制现存债务的风险,二是控制新增债务风险。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民办独立学院要多渠道的筹措资金来还债,通过盘活资产来增加收入;严格财务预算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在财务预算范围内的项目尽量不批;民办独立学院要清醒头脑,明确学院的规模定位,不能无限制地扩张来增强竞争力,要把学院竞争力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上来;独立学院要制定明确的还债时间表和还债规划,按时按量的来减少债务;设立专项的还债基金来用于每年的还债。
2.加强学生的欠费收缴工作,降低呆账、坏账
独立学院要制定严格的学费收缴制度。通过进行严格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来科学的区分那个是真正的家庭而产生欠费问题,那些学生是恶意的欠费。通过正确的区分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措施,家庭贫困的学生学院要通过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等方式来帮助其完成学业,增强其自立能力,确实家庭非常困难的,学院可以考虑减免其部分的学费。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欠费的学生好好学习,通过获得学院的奖学金的方式来归还部分的学费。对于有能力交学费而欠费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诚信教育,让其认识到拖欠学费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鼓励其尽快的缴费;进行教育还恶意欠费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并联系家长。各个系部要成立相应的小组来做好欠费的收缴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于各个系部的经费预算结合在一起。
(二)非财务因素风险管理
1.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培养自身的教学学术骨干团队
民办独立学院要努力为学院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民办独立学院要充分的与当地政府沟通,尽力的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职称、编制、户籍等问题上对学院教师倾斜;要加强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做好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给教师的发展构造上升通道,让教师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找到归属感和事业心;独立学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开发和培养,注重与学科建设相配套的教师梯队建设,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获得更高的学历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发展环境的营造工作来形成自身的教学团队,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减少对外教师的依存度,减少因为外在教师流动性过强而对独立学院教学形成冲击的风险。
2.确立教授治校,办学质量优先的理念
独立学院的办学需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不能把学校当企业办。所以,独立学院在办学之初必须确立教授治校,办学质量优先的理念。独立学院的日常管理要通过教授委员会来进行,而不是董事会或者理事会来进行。教授治校有利于独立学院始终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教授对于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解读,对于如何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有着相当的认识,只有他们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发掘他们的潜力。教授治校有利于学院的民主和学术的自由,防止行政权力的侵袭。民主和学术自由是教师成长的沃土,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氛围中可以减少因为疲于应付行政应酬而降低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可以在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氛围中熏陶自身的人格品质和思维自由度,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教授治校可有效抑制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降低财务风险。少生化趋势让很多独立学院希求通过不断的扩大招生来做大学院,他们信奉大就是强的理念,但是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和学院规模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的产生各种财务和非财务的风险,给学院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稳定因素。教授治校更注重的是教育的本质即人的发展,而非经济逻辑。通过确立教授治校,办学质量优先的理念,可以有效地化解因为校企合作破裂而导致的灾难性危机事件产生的风险。
3.注重办学特色的彰显,凝铸核心竞争力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彰显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挖掘独特性要素来实现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做法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依托母体资源的优势,第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依托母体的优势主要是依托母体的师资优势和学科优势来发展形成独立学院自身的优势。独立学院往往成立时间比较短,缺乏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借助母体学院的师资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通过聘任母体学院高质量的教授团队来担任学院的院长、教学管理副院长、学生管理副书记、各个系的系主任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师可以让独立学院在短期之内支撑起完善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体系,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学生稳定等;通过复制母体学院的优势学科,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科体系的建立。母体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建设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这种方式可以让独立学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一个比较高起点的学科发展基础。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第一是学院的科研要紧贴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来进行研究,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地方经济献言献策,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第二是学院要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独立学院要为地方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不断的提升地方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他们的业务知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企业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这种互动有利于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独立学院可以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不断的形成自身的本地化特色。
四、总结
民办独立学院在少生化和规模化的形势下,面临的经营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合理的分析经营风险中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可以加强独立学院对风险的敏感性,有利于民办独立学院进行经营风险管理,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璋.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南论坛,2006(2).
[2]完颜弟.独立学院专职师资优化建设研究:人力资源视角[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陈颖.民办高等教育经营风险分析及其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民办教育研究,2007(5).
[4]马晓春.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理念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4).
篇2
关键词: 鞋业基地;火灾风险;火灾危险因素;防范对策
Abstract: the huizhou shoe industry base huid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re happened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hoe industry base are the main fire danger factors and fire multipl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fir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o the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Keywords: shoes industry base; Fire risk; Fire danger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92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产业介绍
惠州市惠东县是“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全县共拥有个体私营制鞋企业4800多家,年产鞋6.6亿双,产值180亿元。目前全县拥有自动化成型制鞋生产流水线350台(套),130家制鞋企业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60家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100多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200多家采用网上促销,建立了132个出口生产基地。另外,惠东建立了1个省级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鞋产品合格率由90%提高到99%,全县现拥有9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24个惠州市名优产品、36件惠州市知名商标。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业层次,惠东鞋业已由原来完全靠贴牌生产的传统模式初步发展成原料供应、模具加工、成型组装、装潢包装、产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二、消防安全条件情况调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素来享有全国女鞋生产基地之美称,其中制鞋业多以“三小”场所居多,许多业主为了发展经济,忽视了火灾安全问题,以致于制鞋业火灾形势相当严峻。辖区制鞋业多是“三小”场所,“三小”场所建筑密集、布局混乱,建筑跨度大、空间大,消防设施缺乏等基本特点。
辖区制鞋业主对消防工作不重视,消防安全普遍认识不足,造成大量火灾隐患。特别是企业大部分员工未经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不重视火灾的预防,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不懂消防器材的使用,不懂初起火灾的扑救。
建筑未经消防审批,消防设施薄弱。通过对辖区的检查,很多项目未经建筑防火审核和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普遍存在问题有:厂区消防车道未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或擅自更改车道走向;厂区室外消火栓未按要求设置;钢架结构厂房或仓库的梁、柱未经防火处理不符合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相应火灾危险性生产性质建筑耐火等级要求;生产车间未按设计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有的虽然设置室内消火栓但供水压力不足或根本没有消防用水;大部分市政供水尚未接入辖区或进入辖区的市政供水为支状未端;生产场所未按设计要求和生产危险性配置相应灭火性能灭火器等。有的企业生产车间、仓库防烟防火分区超大,部分还存在“三合一”建筑。
三、火灾发生情况
2008年惠东黄埠新欣盛鞋业作坊火灾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2008年吉隆天悦鞋材厂火灾,过火面积1250平方米,造成损失518495元。2009年11月份,在大岭镇一个鞋业作坊发生火灾,业主一家七口人被困,幸亏离消防队较近,扑救及时,才没造成人员伤亡,其中业主家其中的四人是消防员到场后,从火场背出来的。2010年3月份,白花镇大统营企业发生火灾,由于扑救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却损失近2000万元。本人从2009年6月份到2010年5月在惠东县现役消防中队任职,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处置了30多起鞋厂火灾。的确,制鞋厂属于火灾高发行业,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但如果企业真正提高了防火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加强了火灾风险防范,并有效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的利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火灾的发生、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是可以实现的。
四、火灾多发的原因分析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鞋企业生产特点来看,鞋厂火灾高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重视不够,消防设施投入不足。惠东县的鞋厂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家庭作坊,真正成规模的大厂为数不多,就制约了大部分鞋厂的安全资金投入。一些制鞋企业为了节约资金,在消防设施投入上严重不足,甚至仅有的灭火器也存在着数量不足、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根本没有任何扑火、灭火能力,只有等待消防队的救援;
二是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严重滞后。企业管理者安全防火意识差,员工防火、扑火等培训开展不利。如在2008年8月份吉隆镇的火灾,就由于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差,不懂得初起火灾的扑救和逃生,一遇火灾就慌张,在这起火灾7人死亡人员中,就有4名是因为发生火灾时,不懂逃生,就直接跳楼丧生的。
三是生产车间不符合消防规范。惠东县的很多制鞋企业都是从作坊式企业发展起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鞋厂的生产厂房都是租用的,这些厂房本身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未设置必需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以及室内外消火栓,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大多数鞋厂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足,容易“火烧连营”, “三合一”现象严重,一旦火灾发生,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四是电气线路布设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制鞋厂中的电气设备、照明灯具以及配电线路数量多、分布广,情况复杂,部分企业的电气线路未按规定敷设,临时用电线路乱拉乱接、电器缺壳少盖、配电柜周围堆放杂物等现象严重,成为引发电气火灾的隐患。
五是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可燃、易燃物品,火灾荷载量较高。制鞋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海棉、泡沫、PVC革、PU革、无纺布、尼龙布、橡胶、纸品等可燃物品,以及粘合剂、溶剂、储备的柴油等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品在使用时都极易导致火灾发生,而且一旦发生火灾不易扑救。
六是车间管理混乱。因为制鞋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区域人员密集、通道不畅,多数鞋厂的生产车间内的设备、人员密度高,一些企业成品、半成品、原料、下脚料随意堆放,不仅易发生火灾,而且一旦事故发生,工人无法及时疏散,极易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七是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泊,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车间用火管理、安全用电管理不健全,有些企业库房防火安全管理混乱,忽视防火安全,存在较多的火灾隐患。
五、火灾防范对策
要全面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对火灾隐患进行积极整改,从生产、存贮等各方面做好防火工作。一是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根据鞋业生产的特点,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确定从厂部、车间、仓库到班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消防安全职责,制定包括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仓库防火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并严格进行管理;二是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并对防火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积极投入资金落实整改;三是应加强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技能,同时还要组织员工进行灭火演练,对企业的紧急预案进行检验,完善企业灭火与疏散预案,强化员工心理素质,全方位增强企业在火灾发生时的紧急应变能力与扑火、灭火能力。
六、经过火灾隐患排查后惠东鞋业消防安全现状
俗语说:“消防安全是烧出来的”,经过几次火灾的洗礼,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鞋厂企业逐渐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2009年,省政府就把惠东县的两个产鞋重镇吉隆、黄埠镇均列为火灾隐患重点整治地区。惠东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推进了火灾隐患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2009年年底公安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也亲自到该地区进行调研。年底两镇顺利通过摘牌验收,火灾整治取得明显效果。一、健全了机制。整治期间,黄埠镇出台了《黄埠镇消防安全检查“八统一”制度》、《黄埠镇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决定》、《黄埠镇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等14项具有操作性和约束性的制度,并健全了台账信息,严格做到每间检查过的企业,均有详细台账记录。二、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为提高业主、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吉隆镇采取“培训+服务”的后勤保障模式。一是实行15分钟强制培训,即在整治小组工作人员进厂检查时,先行实施企业停产15分钟的业主、员工集中教育培训。此外,采取分期分批举办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业主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三、加强消防设施的投入。整治期间,分别加强了吉隆专职消防队、黄埠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并真正发挥了作用。
从“复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单位都很重视消防安全,维系着较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检查组对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给予了肯定,也就场所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整改意见,积极帮助有关单位发现和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惠东大队希望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整治排查“回头看”行动,进一步提升了火患整改率,确保火灾隐患得到长效性、稳定性、巩固性的整治,全面筑牢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成效。
篇3
【关键词】建设合同;风险分析;防范
一、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范围和工程项目风险
一般通指的工程项目合同主要有:土地类和建设工程类两种。
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土地类合同有以下几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临时用地合同、地役权合同和拆迁补偿合同。
建设工程类合同又分为: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安装合同、监理合同、监造合同以及总承包合同。
1、工程项目具有多风险的特征
在该项目的不同阶段,项目参与各方所面临的风险不同,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控制风险可能会逐渐变得可以控制,并且随时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项目的建设时间越长,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越多,可能带来的风险越大;对于承包商而言,风险控制的成本随工程项目的进展而增大,与此相反的是,控制风险所带来的效益随工程项目的进展而减小,所以,工程承包企业必须重视工程项目前期(如投标和合同谈判阶段)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做好项目风险预控管理;整个合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心理优势的对比将产生较大的变化,一般业主在招投标阶段具有绝对的心理优势,而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失去这些心理优势,直到工程竣工之后又逐渐恢复;承包商心理优势的变化与此相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承包商成功地进行合同风险管理,应注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对比的变化,采取灵活的阶段性风险补偿策略,将风险补偿问题在工程执行过程中得到解决。
2、工程承包合同寿命周期内的主要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中主要风险分为投标报价阶段、合同履行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合同风险贯穿于工程全周期内。
其中投标报价阶段风险又分为:投标报价信息失误风险和报价策略失误的风险两种,报价策略失误的风险又分为:① 合同类型选择的风险②低价夺标高价索赔的风险(3)报价漏项或多项的风险。
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又分为:(1)工程款支付的风险(2)业主方管理能力的风险(3)合同条款方面的风险① 合同条款不完备② 合同条款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平等③ 合同定义不准确(4)其他承包合同所带来的风险(5)分包合同的所带来的风险(6)工程变更风险(7)承包商不注意合同履约管理所带来的风险。
二、根据项目开发建设模式和承包方式,确定合同管理模式
项目可采用的总承包方式,主要包括代建制、设计-施工-交钥匙、施工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工程施工承包等,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承包方式。对于专项工程施工的承包,如电梯工程、消防工程、玻璃幕墙,一种是采用由建设单位直接管理,一种是由总包单位管理。
建设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专项工程的承包方式,进而确定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
1、根据项目总承包方式,确定设备、材料供货的管理和模式
供货的范围、供货时间对于工程的进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设备材料的采购中主要有三类采购模式:(1)建设单位采购。必须与施工单位讨论,明确采购内容和交货时间。(2)建设单位指定采购。建设单位参与品牌与价格考察,但由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合同管理。(3)施工单位在监理监督下的自行订货采购。
2、根据项目总承包方式,确定各类合同之间的合同网络架构
总承包方式确定后,合同的主要控制目标,包括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职业健康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可以根据总承包方式来确定。其他的各类合同,应当围绕主要控制目标和总承包方式来建立合同网络架构。
三、防范、转移、化解工程合同风险
1、合同签订之前建立合同风险预控体系
由于在合同签订后,整个合同文件中包含了近90%招投标文件中的内容,合同条件在招投标和合同谈判过程中已经确定,所以,合同的大部分风险在签订之前就已经确定,要成功地进行合同的风险管理,应注重合同签订之前合同风险预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执行,即对招投标文件和拟投标项目进行评审和论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承发包方式等,建立公司的合同风险预控指标体系。(2)合同投标阶段确定投标报价策略和合同谈判策略。(3)合同谈判阶段争取风险转移或风险补偿的具体合同条件。(4)根据合同投标阶段和合同谈判阶段的结果,编制合同履约过程中的项目合同风险预控计划体系。
2、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合同风险管理体系
合同履约过程是合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过程,主要应注重两个方面、四个环节和五个履约的注意问题:
(1)两个方面:已分析风险和临时出现风险的应对措施。
(2)四个环节:①合同文件的风险及风险条款审查、阅读和交底。使合同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落实到人; ②合同进度付款和竣工结算的及时申请和办理;③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及时办理;④合同风险发生时的处理,索赔的及时办理。
(3)提高履约的可操作性应注意的五大问题:①严密规定施工期限,避免开工日期设而不定;②确切表述每一期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对期限规定要经常使用“之前”、“之后”、“之内”来表述,减少因期限的“前”无开始,“后”无截止的不规范表述而造成的合同履行期限的不可操作性和不确定性。③事后明确履约期限的文件要作为合同组成部分。④对市场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要增加相应的期限规定。⑤不断完善签署的承包合同,使之更切合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
四、总结
建筑施工行业是多风险行业,除了项目本身的风险外,合同风险也是工程承包的重要风险来源。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完整的合同风险控制体系,抓好投标及合同签订之前的风险分析、审查和会签;狠抓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合同交底、合同执行战略选择、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以及合同实施后的工程款清欠、诉讼等工作,以此实现全项目、全员和全过程的合同风险管理,降低损失、实现企业和项目的利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远明.当前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铁道工程学报,2003,(2):132-134,12.
篇4
关键词 有害生物;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危险性分析;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S4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31-01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inara alba Zhang
XIE Ning MA Yan-fang ZHU Hui-ying SHEN Ping CHANG Cheng-xiu YANG Xue-yi ZHAO Xiao-yang TIAN Wei
(Forest Pests and Diseases Management & Quarantine Station of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Gansu Province,Linxia Gansu 731100)
Abstract By means of pest risk analysis,the risk of Cinara alba Zhang was analyzed wi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Its risk value(R)was 1.45,the insect was a low dangerous forest pest in China.Cinara alba Zhang had the possibility of colonization and spread in most areas of China.Accordingly,the corresponding risk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forest pest;Cinara alba Zhang;risk analysis;risk management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Cinara alba Zhang)属同翅目大蚜科长足大蚜属,近年在临夏云杉栽植区普遍发生,且扩散蔓延快,已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和园林绿化景观效果。通过对该害虫进行危险性分析与评估,提出风险管理对策,以期为该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1 危险性定性分析
1.1 分布情况(P1)
国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云南(丽江)、四川(丹巴、卧龙)、(墨脱、松林口、樟木)、青海(互助)和甘肃省。甘肃省主要分布在临夏州(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东乡县)、武威市(古浪县)、定西市(岷县)、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和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等地。
1.2 潜在的经济危害性(P2)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临夏地区1 年发生 3 代,以受精卵在一年生枝针叶上越冬,主要为害云杉的一年生主侧梢,以成、若蚜群集刺吸云杉主侧嫩梢,单枝虫口常多达百头以上,嫩梢覆盖胶状分泌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树势衰弱。主侧梢被害后,轻则变曲畸形,重则萎蔫枯死。几年后,被害植株形成丛状主梢,生长下降,材质降低[1-2],影响云杉的树木生长和树形外观,在我国具有潜在经济危险性。
1.3 寄主植物经济及生态重要性(P3)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主要为害青海云杉。青海云杉属于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植物,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特有森林建群树种,适应性强,可耐-30 ℃低温,耐旱,耐瘠薄,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海拔1 600~3 800 m地带。青海云杉主要用于营造生态林和用材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青海云杉树姿优美,也常用作城市绿化及园林观赏树种。
1.4 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P4)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寄主植物分布区内均可以适生,该虫自然扩散依靠成虫飞行,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人为调运带有卵和成虫、若虫的苗木。随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青海云杉苗木调运频繁,客观上加大了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1.5 危害性管理难度(P5)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6月产卵,以卵越冬,卵较小,苗木调运不易识别,且成、若蚜危害后,嫩梢覆盖胶状分泌物,由于分泌物的保护,根除较难。
2 危险性定量评估
依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4-5],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定量风险分析评估各指标赋分见表1。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各项评判指标Pi及综合评价值R:
P1=2.00;
P2=■=■
=■≈1.94;
P3=0.4×P31+0.4×P32+0.2×P33=0.4×1.1+0.4×1.01+0.2×0
=0.84;
P4=Max(P41,P42,P43)=Max(1.00,1.01,2.01)=2.01;
P5=(P51+P52+P53)/3=(1.01+0.09+1.80)/3≈0.97;
R=■=■
=■≈1.45。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R值按2.5~3.0为特别危险,2.0~2.4为高度危险,1.5~1.9为中度危险,1.0~1.4为低度危险。计算出的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危险性综合评价值R值为1.45,从定量分析结果看,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属于低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
3 风险管理
虽然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中,云南云杉长足大蚜未列入其中,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属于低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但是青海云杉是西北地区水源涵养林和生态公益林的主要树种,随着造林苗木需求量的增加,通过调动会加剧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扩散蔓延,潜在的危险性很大。
根据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一是应加强青海云杉苗木检验检疫措施,严格控制其随苗木调运传入。二是忌密植,在树林休眠期剪除有虫侧梢,集中烧毁,降低虫口基数。三是改变云杉树种单一栽植模式,采用多树种合理配置,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合理施肥灌溉、除草间苗,促使云杉苗木健壮,增强抗性。四是保护和利用异色瓢虫、红点唇瓢虫、七星瓢虫、中华草蛉、微小花蝽、月斑鼓额食蚜蝇、三突花蛛等天敌生物。五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 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3 000倍液和4.5%联菊・啶虫脒乳油6 000倍液对若虫进行喷雾防治[6]。
4 参考文献
[1] 蔡茂全.云南云杉大蚜观察初报[J].森林病虫通讯,1990(4):11-12.
[2] 邓刚,马艳芳,张永强,等.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甘肃临夏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初步观察[J].甘肃农业科技,2014(9):23-24.
[3] 贾隽.青海云杉小卷蛾危险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1,40(4):96-99.
[4] 李娟,赵宇翔,陈小平,等.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的探讨[J].中国森林病虫,2013,32(3):10-15.
篇5
关键词:合同管理
在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业主用苛刻的合同条款把风险转移给承包商,造成风险承担上的不平衡。二是合同条款中存有 “陷阱”,执行合同时,业主可以据此提出反索赔。两类风险的形式如下:
1.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带来的风险
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合同价格包含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风险范围内合同价款不再调整,这种合同形式,建筑施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最大。一是价格风险。包括:报价计算错误;漏报项目。二是工程量风险。包括:工程量计算错误。如果业主用初步设计文件招标,让承包商计算工作量报价,或尽管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投标期太短,承包商无法详细计算,只有按经验或统计资料估算工程量。这时承包商处于两难境地;工作量算高了,报价没有竞争力,不易中标;算低了,自己要承担风险和亏损。
2.工程款支付条款中的风险
工程款的支付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最终付款和保修金。当前拖欠工程款已经成为困扰施工企业的来生问题,也是造成“烂尾楼”现象的成因之一。许多工程合同对这部分条款不甚明确,尤其是对工程款支付违约索赔条款约定不完整、不严密,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3.标准不明确所带来的风险
建筑产品由于具有单件性,施工生产和技术复杂性,决定了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合同中涉及许多标准和细节问题。如果在专用条款中对于“约定标准”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或缺乏可操作性,很容易造成返工损失。
4.合同文件前后不一致所带来的风险
关于工程洽商、变更等方面协议和文件在合同文件中具有最高竞争力,且签署在后的协议和文件效力高于签署在先的。如果工程管理人员在整修合同执行过程中,签署文件时出现了与早期文件不一致而且不利于自己这一方的内容,就会带来额外的损失。
5.工程变更风险
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涉及工程变更问题。如果承包商在施工中提出了关于设计更改、材料设备的合理化建设,经业主工程师同意,可以变更。但如未经工程师同意,擅自变更,即使是合理的,承包商也要对此赔偿损失,并且不顺延工期。在变更程序上的疏忽容易导致业主的反索赔。
在合同管理中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如何降低风险程度或规避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在预测到主要风险因素后,应根据不同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范对策。
(1)做好调研工作,用好专用条款
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之前就该工程项目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调研并分类。在合同谈判时,用专用条款来明确风险范围。范围越明确越详尽,施工企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所承担的意外风险越小。
(2)避免合同中的矛盾或二义性解释
由于工程合同条款多,其中的矛盾和二义性常常是难免的,常常会对同一条款产生不同的理解。按照一般原则,承包商对合同的理解负责,即由于自己理解错误造成报价、施工方案错误。因此,承包商应对合同中意义不清、标准不明确或前后矛盾之处向业主提出征询意见。如业主未积极答复,承包商可按对其有利的解释理解合同。
(3)采用合同避免欠款风险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许多开发商要求承包商垫资建设或不支付预付款或采取其他变相垫资的形式。这样就加大了施工企业的风险。为确保所垫付资金能够收回,承包商应采取积极措施要求业主提供担保。在合同中设立保证条款或抵押条款,明确担保期限、范围等,设立抵押的还应办理抵押登记。
(4)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
实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合同管理必须以合同为主线、以合同为核心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企业应制定一整套合同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规定,对合同管理的组织、合同管理的程序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改造、检查等每一个工作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承包商应对合同文件的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全面和条款是否完整;定义是否清楚、准确;合同内容是否公平合理;风险是否合理同分担等进行全面审查。检查合同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用标准的合同文本和结构对照合同文本,即可发现它缺少或遗漏哪些必须的条款。分析评价每一合同条款执行的法律后果,其中隐含哪些风险,为合同谈判和签订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审查发现和修订合同内容含糊、概念不清或自己未能完全理解的条款;合同之间矛盾或不一致的条款;隐含较大风险的条款;过于苛刻、单方面约束性的条款等。事前分析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
在充满风险的建筑市场中,索赔是建筑施工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在索赔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索赔的及时性
承包商进行索赔应在索赔事件发生之时而不是之后出具正式函件通知业主或其代表。
②索赔资料的完整性
只有实际发生了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一方才能向对方索赔。因此发生了实际的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应是一方提出索赔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所以,承包商提出的索赔申请应有确凿的索赔证据。在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注意所有原始资料的保管、分类、汇总,以便在索赔事件发生时能提供齐备的资料证明。否则,会因索赔证据不足而失败。
篇6
【关键词】合同 管理流程 主要风险 分析 控制
建筑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从目前的现状看,建筑企业施工合同在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管理流程不规范。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度,进一步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并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规避和控制风险。
一、合同管理流程分析
(一)合同起草及审批
合同的起草主要是由经营管理部根据合约规划,负责编制各类合同标准模板,并与物资供应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各经办部门核实完成。之后再交上级审批,待合同盖章批准后方可执行,该环节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应对中标结果和商务谈判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严格要求合同起草人员按照中标结果和谈判结果进行合同的编写。第二,合同的相关资料必须交由物资供应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工程技术部门以及监督审计部门等审批签字,在合同上交审批的时候,必须注意审批程序,不能越级审批。
(二)合同洽谈
合同洽谈是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流程之一,合同洽谈前要明确谈判的目标、必要时可以做出让步的限度等,并且在合同谈判中争取主动性。对标准合同中的专项条款都必须具体、明确、完整,用词准确、责任清晰、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与合作方洽谈一致后,合同经办部门根据洽谈结果双方取得一致后,对合同文本进行修改。修订后的合同交副总经理审核,待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给单位董事长审批,只有经过董事长审批签字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益。
(三)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是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合同审批完成后,一般要双方同时签字盖章,不能同时签字盖章的,应尽量避免我方先行签字盖章。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详细查看合同内容是否与修订后的内容相同,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四)合同存档备案
建筑施工合同必须进行存档备案,所有相关部门应将合同交到档案室存档,有关负责人在进行备案的时候必须分门别类,便于有需要的时候调档查询。
(五)合同资料的分发
合同资料应由经营管理部分发到各有关部门,分发资料之时必须严格按照资料清单执行。
(六)组织合同交底工作
合同交底工作,主要是为了让相关人员了解合同内容、明确自身工作而组织的,参与部门主要包括物资供应部、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和财务部等。
(七)组织合同履行工作
组织合同的履行,对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来说具有重大影响,要提升合同履行的效果,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应交代清楚合同履行的注意事项,以免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疏漏。第二,应正确处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以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解决纠纷的基础。
二、合同管理的主要风险
(一)主观性风险
1.投标风险。施工企业承包工程大多是通过投标的方式进行的,而该方式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这种风险可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不中标风险,若企业没有中标,那么购买标书及组织投标的所有费用就白白浪费了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工人没活干而出现窝工。第二类是中标风险,指的是企业一旦中标,就必须承担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秩序不太完善,存在许多资质不合格的业主,如果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没有对业主的信誉、资金状况等进行考察,而盲目签订合同的话,就很可能出现工程款不能及时支付的问题,对企业的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合同条款风险。合同条款对施工企业来说,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如果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没有详细查阅合同内容,尤其是一些内容不完整、语意不明确的地方,就很容易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与业主发生纠纷,此时再进行辩解往往于事无补。若矛盾和纠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则工程的施工进度会大大耽搁,给施工企业造成的损失更大。
3.合同变更风险。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中都对工程变更作出了说明,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必须按照合同中变更条款规定的要求执行。但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本身就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所导致的工程变更结果也是无法预料的。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合同变更条款范围之外的变更项目,这些变更很可能给承包商造成施工成本的上升、工程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工期延长等问题。
4.合同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是一个泛指概念,它包含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全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造成合同管理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管理人员自身的问题,例如,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偏低、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等;第二,合同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合同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督。
5.索赔风险。施工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索赔问题,一般来说,合同中对索赔问题都作出了一定的说明,一旦其中一方的违约,另一方就可以按照合同要求向对方提出索赔。站在施工承包单位的角度来看,延误工期、工程竣工质量验收不过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反索赔。
(二)客观性风险
1.自然环境风险。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地点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所面临的自然环境风险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自然环境风险主要可分为暴雨风险、滑坡风险、泥石流风险、地震风险等。例如,若工程项目的开工时间定在夏季,且施工地点在南方,则很可能出现持续的降雨或高温天气,导致施工不能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到合同的履行。
2.社会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是合同管理中面临的客观性风险之一,它主要是指施工地点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建设项目合同目标的实现所产生的影响。社会环境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包括当地的人口分布、风俗习惯及治安状况等。例如,若施工当地的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则很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因占用土地或拆迁所导致的纠纷,进而对合同的正常实施造成威胁。
3.经济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对项目施工造成的影响,称为经济风险。一旦出现经济风险,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就很可能遭到严重损失。例如,若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而国家又未及时调控,则会导致建筑施工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雇佣工人成本的提升。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开展,施工单位就不得不注入资金来弥补工程款的不足。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会造成项目施工进度的延误,最终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付工程。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外,利率、税率等的变化,也会导致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三、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风险的降低
降低风险是风险发生之后的一种事后控制,要将风险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完善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的内控制度对合同管理风险的降低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二,应制定科学的风险防控策略,在制定策略之前,可进行风险咨询,根据专业的风险分析专家的意见,来制定切实可行的降险方案。第三,应对风险可能造成后果进行评估,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的损失。
(二)风险的规避
风险的规避,一般是针对没有能力承受风险的企业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它是一种事前控制的方法,规避风险的措施有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两种:
1.逐步试探承担风险策略。逐步试探承担风险的策略,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管理中比较常见,它是指根据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分布实施合同的方法,进而有效降低风险。一般来说,该策略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是经过评估之后,发现尽管合同另一方的综合情况不太乐观,但是签订合同也并不会给企业造成危害,只是获得的利润会少一些而已,此时采取逐步试探承担风险的策略,对企业来说有利无害。第二是通过评估风险后,发现签订合同的风险巨大,但是对方企业能够满足本企业在产品、材料、设备等方面的一些需求,此时也可采取逐步试探的风险规避策略。
2.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策略。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策略,是在经过对风险评估之后,发现存在无法降低的巨大风险,而采取的完全拒绝签订合同的策略。通常情况下,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策略必须在科学、详细地分析和确认风险之后才能采用,否则便会造成企业错失本应获得利润的机会。若施工企业在全面分析和评估风险之后,发现对方企业信誉差、资金状况不佳、而且存在着内部管理体制的严重问题,则应当严格取缔合同,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风险的分担
风险分担主要是指企业借助外力,将风险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的策略。根据分担形式的不同,主要可将风险分担策略分为请担保公司担保、合同风险分散两种策略。请担保公司担保,是针对一些企业无法控制且预期会带来巨大损失的风险而采取的策略,若采取该策略,一旦企业遇到合同风险,就可以得到担保公司承诺的补偿。风险分散,则是采取拆分合同的方式,来减少企业损失。
四、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管理流程的规范,并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策略,将企业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索赔风险等控制在承受能力以内,这样才能实现合同管理的目标,保证企业的获利。
参考文献
篇7
1.1电力物资采购合同
根据我国合同法定义: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问设立与变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最终协议|21,评定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电力物资的采购合同可以被认为是由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在采购中与供应方共同协商并达成一致后,共同签订的一份买卖合同。电力物资的采购合同一般包括:设备销售合同、办公设备买卖合同、办公家具买卖合同、电力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协议库存合同等形式。
1.2管理电力物资的采买合同
合同管理内容包括对合同的定义、更改、审査、实施、控制、监督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合同管理必须由合同当事人结合企业内部制度和合同要求进行实施。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则是电力部门对物资采购合同所实施的管理行为。管理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遵循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当将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2电力物资采购合同中存在的管理风险
2.1电力物资采购风险当下市场经济中的电力物资采购存在一定风险,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采购中存在汁划风险:采购计划是对整体采购方案的统筹安排,计划不得当可能导致采购中对物价、货物规格、数量、名称和交货期限等要求存在偏差。
2)采购中存在价格风险:由于投标环境是由供货商操纵,所以常出现互相勾搭投标,蓄意哄抬价格,导致企业采购蒙受不必要损失。
3)采购中存在质量风险:采购质量问题是所有物资采购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供货商可能会出现不按招标条件和要求进行供货,导致采购的物资在质量方面无法达到企业采购要求。
4)采购中存在验收风险:在电力物资的采购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交付与验收。只有满足物资交付要求,并实施严格验收,才能保证采购的物资负荷企业生产需要。
5)采购中存在意外风险:天灾或者政策等不可抗拒因素常常导致意外发生,采购中需要考虑意外风险问题”。
6)采购中存在责任风险: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采购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杜绝假公济私或者非法谋取私利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2.2电力物资采购契约风险
1)合同文本的选择:电力企业对常规合同的制定,必须建立规范、标准的合同文本,在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合同完成招标和采购合同的签订,主要条款不擅自变更。
2)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授权代表:一般来讲,电力物资的采购环节需要从招标、合同签订、交付验收等方面全程对合同进行管理。该过程中涉及人员较广,而其中部分人员虽经办部分事项,但可能不涉及所在单位的法定人代表授权,或者授权范围大过经办事项内容。可能造成权限风险问题和风险问题。
3)签订合同过程中涉及印章问题:各个企业的印章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和统一,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各类印章起到不同作用,代表不同规则。比如合同签订中常用到的“公章”、“合同专用章”和“业务专用章”等。
4)签订合同中的违约责任问题:违约责任的制定是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行为规范,制定过于宽松或者严格对合同双方来讲都存在利弊,可能会被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判定无效,不利于企业维护利益工作展开。
5)合同签订中欺诈警觉问题:签订合同过程中需要注意合同内容,防止合同欺诈现象发生,合同欺诈很难同正常合同纠纷区别。在签订合同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人持多公司资格“围标”,利用虚假合同主体身份完成合同的签订,然后在接到预付款后潜逃、空壳公司等。
3强化物资采购控制合同风险的内控方案
1)提升采购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意识,采购各级管理者需要特别重视合同管理问题,支持对合同签订过程中风险的管理控制。
2)综合提升合同承办人及涉及的管理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的业务能力和素养,合同管理选用责任心较强的部门人员,提升管理人员的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和管控能力,确保合同签汀、管理符合企业管理内控规定,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对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赋予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有效制约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招标、签订、实施、交付、结算等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行为。
4)内部审计控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发现薄弱制动点、风险点制定针对性措施,并随机抽检以及设备监造等。对已经形成的问题进行补救方案。
5)风险规避。在电力物资采购签订合同过程中,如果存在较大的风险,且风险损失程度严重时,应当主动规避风险,放弃合同的签订。
6)风险转移。在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果预测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可以对风险进行转移,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部分进行保险投保'
7)风险承担。风险发生时,根据以往风险的损失情况,预先做好损失准备金的备用,发生风险损失后作为弥补。
4结语
篇8
一、工程财务管理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当代工程建设具有规模大、技术新、标准高等特点,对工程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财务管理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其具有专业技术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风险系数高、复杂程度高等管理优势,在实践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整体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工程建设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不断增加,在承包海外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和国际工程建设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交流也在进一步加深。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我国工程财务管理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必然会朝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从而全面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有效加强企业工程财务管理,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遵守我国财税法律相关规定,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计算财务可行性,结合工程总体动态对整体财务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为实现工程建设中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必须使财务管理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良好衔接,进而在后续的工程建设中有效完善整体财务管理评价系统。
(二)有效控制工程财务风险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对外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工程技术难度性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传统的工程财务管理工作重心,是物资建材采购价格和安全生产的管控。而现阶段的工程财务管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预算管理、筹资管理、基础会计、结算和审计、环境保护、对外风险预测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更综合更全面的掌握工程财务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会对整个工程建设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为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提供安全稳定的经济基础。
(三)目标的转变
当代工程财务管理目标,由单一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逐渐向经济、生态、社会三者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转变,这就向工程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工程财务管理不仅要对企业进行技术性操作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文化价值进行重塑,从而增强整个工程财务管理团队的软实力,达到财务管理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资产管理方面
资产管理包括,工程物资管理和竣工后的资产移交两个方面。工程物资管理中主要存在一下问题:设备的使用项目不匹配,造成工程成本的虚列或者少计;材料设备领用的手续不全;工程资产管理中的帐、物、卡不符。而在竣工后的资产移交过程中:在竣工验收环节设备所有者或保管人,未能仔细核对财产数量、型号、规格等技术参数,出现漏、错报项目等现象;竣工后验收和结算审核的手续滞后,使得投入运行的工程不能及时办理财务决算,该项资产无法在账目上及时反映,或者价值无法准确反映;移交手续不全等问题。
(二)控制工程造价方面
工程的造价是资产在形成过程中的成本,主要表现在合同定价和设计两个环节。
在合同定价方面,有些工程使用总承包方式签订合同,此种方式容易虚增工程投资成本。合同造价涉及到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物资采购价格、各种咨询服务性价格,合同的价格确定受设备物资技术参数、物资性能、各种取费标准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若是合同承办部门没有进行充分的比价和市场调查,没有严格履行合同会签程序,将会造成造价失控为舞弊行为创造条件,从而直接导致投资方的经济损失和投资浪费。
在设计方面,工程的设计深度以及方案合理性,受设计能力、管理水平和设计人员的经验、工程设计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量的准确性,工程造价变动性,项目预算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引起造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设计的变更:设计项目单位没有对设计变更严格把关;没有仔细深入的分析变更之后的造价是否经济可行是否合理;对原方案产生的差错没有追究责任,是造成工程量增加、造价超支的主要原因。设计变更管理不到位,同时也使之前的合同价或中标价失去了约束力。
(三)资金管理方面
工程款项的控制不合理:有些合同未约定好具体的付款方式,造成实际支付时存在较多的主观不确定因素;没有合理、科学的控制进度工程款,从而导致实际付款额超过约定价格,进而造成造价管理和资金管理失控;付款手续没有严格审核、违反有关现金结算的管理规定等,也是资金管理上经常存在的问题。
三、工程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起风险预警体系
工程建设企业要规范工程业务流程,明确项目决策、预算编制、支付价款等环节控制的要求,设置相对应的凭证来如实记载各项业务的展开情况,确保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实施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中,应对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进行强
化,例如财务内部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投资利润率、经济汇换成本、经济节汇成本等。 (二)加强内控管理的体制建设
要明确工程财务管理的主体、完善基础的会计配置、健全财务管理的部门机构设置,激励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定期出具相关审计报告,对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披露。
(三)重视合同工程的管理
工程合同按专业管理和归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部门的会签审查制度,通过精细化的该制度加强对工程项目风险的专业化的控制,在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把关,从而确保把工程风险降到最低。
(四)及时办理竣工
及时地办理竣工能够有效降低收款风险,竣工结算不及时会大大增加外欠款的风险。施工完成后要及时编制验收的工程决算,同时按合同规定送审,对因设计变更或是业主的原因而导致的费用增加问题进行当场签证,并在合同中对保证足额的结算收入进行追加。
篇9
【关键词】合规风险 专职合规风险管理部门 合规文化建设
一、合规风险和合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是指由于其自身没有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与流程、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点财务损失、内控惩罚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与商业银行传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偏重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和刺激性不同,从内涵角度上看,合规风险着重于强调商业银行自身主导违法违规而遭受的经济或者声誉的损失,它具有从理论上来说的内生性、广泛性、复杂性、严重性等典型特征。
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控制合规风险、实现合规经营目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标准和程序,主动使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部门条例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动态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而言,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构建有效内部控制机制的核心。邮政储蓄银行应当首先厘清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区别风险,对于目前邮储银行所实现的线上虚拟与线下实体互联互通的金融服务格局,应当分散管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微银行”等在内的不同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的合规风险。
二、当前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面临的瓶颈
(一)缺乏合规意识和合规文化,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薄弱
其一,对于刚兴起的邮政储蓄银行,往往注重短期业务的扩展量,轻视长期的合规管理,尤其是部分基层机构为实现规定额度的业绩增长和市场的拓展营销,私自违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邮储银行的合规经营风险;其二,对合规风险缺乏全面的认知,只偏重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却轻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约束,邮政储蓄银行这种片面化的合规风险管理理念,使得对其内部高层人员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而事实上内部高层人员手里掌握着人、财、物等大权,其诱发合规风险的动机和条件以及所带来的风险损失往往更甚于基层的内部人员
(二)缺乏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对合规风险的的防范控制能力不足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尚未完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多数基层机构仍未成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对合规风险的认知还处于探索化的阶段,一般多为高层机构统筹管理;合规风险的管理职责分散于不同的业务部门,统一的组织协调能力明显乏力,由于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机构没有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诸如财务、法律、人事、内部审计等部门将本应属于合规风险部门的监管职责内部替代化,使得合规风险的管理的独立有效性丧失,极有可能出现合规风险管理的盲区。
(三)缺乏专业的合规风险管理的技术人才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监管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有由内控、内部审计或法律等部门分配调转而来的,专业的合规风险管理经验和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人才都几乎没有,而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基层机构员工的学历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对于那种既懂专业金融知识又懂专业法律知识且有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素质的专业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
三、加强邮政储蓄银行自身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邮政储蓄银行自身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体制
其一,要设立能够独立于银行经营活动的专职合规风险管理部门,直属于邮政储蓄银行的管理层机构,且定期地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做相应的报告工作,加大对合规部门资源支持力度,该部门应该具有对银行内部可能违反合规风险事件的独立调查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潜在的违规风险,可直接在行内披露。其二,加强对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内容研究,提高自身机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都在合规管理上面临部门多、机构多、层级多的“三多”问题,这便要求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完善在岗位间、部门中、业务上流程的制度建设,提高各类规章制度适用性,此外,提高自身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大对包括网点主任、信贷管理部门、网点主任在内的重点岗位以及相关重点部门的合规控制,确保对这些风险易发点和重点领域的合规风险的规范性。
(二)加强邮政储蓄银行合规文化的建设
其一,要加大合规文化的宣传力度、逐渐培养全体员工的合规风险的意识,继而形成“人人合规”的内部文化氛围,开展专门的合规风险的主题宣传月的活动、积极向员工普及合规风险的相P知识,提高对合规风险的专业辨识度;其二,树立自上而下、监管由高层做起的合规风险管理意识,各级邮政储蓄银行领导高层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遵守行内的职业操守,防止经营活动容易出现的钱权交易、腐败贿赂等非法行为;其三,用合规考评机制来引导员工的合规行为。把合规作为银行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摒除传统绩效考核以业务量为主要对象的单一性,提高合规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权重、将合规考核与人事升迁相挂钩。对于行内的违规事件坚决的抵制,并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
(三)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人才的建设
其一要加强内部人员在合规风险管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培养,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核、促进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其二,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要求,引进各级各类合规风险管理人才,用富有弹性机制的职工薪酬体制以及相对应的晋升制度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到邮政储蓄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设中来;同时为防止银行自身存在的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所带来的风险,应各方吸纳贤才,诸如招聘或者在自身队伍中培养兼具证券、保险、信托、银行等多种从业经验的人才,为后续的复合型合规风险管理队伍的建设储备相应的人力资本。
篇10
【关键词】融资融券 VAR(风险价值) 蒙特卡罗模拟法
一、融资融券交易概述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从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将其卖出(融券交易),并同时提供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目前学术界主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肯定了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提高市场流动性,扩大交易规模;稳定证券价格,改善“单边”交易机制降低价格发现效率的状况;给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提供更多选择;优化资产结构,增加客户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等等。
考虑以上积极影响,我国自2006年起逐步放开针对两融业务的政策。在监管方的合理引导和风险监督下信用账户开户数量、业务规模不断增长,融券品种、融资额度利用率不断增加,交易的日益升温也使得证券业盈利状况明显好转,盈利能力日益增强。但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信用交易规模占总交易规模的比重很小,交易制度的健全程度仍有欠缺,再加上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行,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将随市场供求状况不断调整,届时,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将紧密相关,权衡收益和风险将成为证券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主要数量性风险管理指标
(一)可冲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
由于上市交易的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为解决投资者因资金占用而无法实现交易的问题,两融业务允许投资者用具备冲抵资格的证券代替保证金。
目前监管方对可冲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的要求较为笼统,一般只按照证券种类(上证180成分股、其他A股、ETF指数基金、国债、其他证券等)分别给出统一的上限。而理论上,折算率的制定原则应该是与市场整体走势相关度越高、占总融资比例越高、流动性越差、波动性越强的证券折算率越低。根据杜海涛(2003)在股票质押比率确定中对VaR的应用,由于流动性风险和波动性风险是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VaR方法得到的VaR值和L_VaR值可以较为合理的确定股票质押比率,即标的证券折算率:折算率=(股票价值-VaR-L_VaR)/股票价值1
(二)保证金比例
融资融券业务中客户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的目的是防范信用交易模式下,因股票下跌而出现客户无法到期偿还所借资金或证券的风险。因此,一般理论上把投资者融资买入某股票卖出(或融券卖出股票)所获得的价差扣除交易成本后的亏损额作为融资的保证金,即可通过对某股票收益率的VaR分析,把一定置信水平下的VaR值(最大损失比率)作为保证金比例设定的参考。
当融资融券业务达到一定规模时,保证金比例的设定可以考虑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差别对待,即最大损失比率为基准线,考虑客户的信用评定等级给予不同额度的浮动空间并实时监控,动态调整。目前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公司对于保证金比例的设定仅仅是严格遵从监管方要求中50%的保证金比例下限的规定,而没有按照风险管理理论计算,并进行灵活调整,也没能按照客户的信用状况差别对待。
三、主要数量性风险管理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一)VaR基本原理
VaR(Value at Risk)是指某一金融资产(或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其存在必须和给定的置信水平相伴随,又称“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金融学中常把VaR定义为投资工具或组合损益分布的分位数,其数学表达式如下:prob(ΔpΔt≤VaR)=α或prob(ΔpΔt≥VaR)=1-α。其中ΔpΔt表示Δt持有期内市场组合价值的变化,即等式的含义是组合价值的损失高于的概率为α,或把损失控制在-VaR以内的概率为1-α。
(二)关于资产流动性和波动性的风险管理理论
本文在确定融资融券可冲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时,依据杜海涛(2003)有关股票质押率的定义式:折算率=(股票价值-VaR-L_VaR)/股票价值,其中VaR和L_VaR分别为个股波动性和流动性风险指标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在险价值。该定义是基于如下考虑:在影响个股折算率的诸多因素中,流动性和波动性最易量化且数据可得性更强;流动性风险和波动性风险是影响个股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可将二者作为压低个股折算率的抵减项。
进一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其变现能力的强弱,即在一定的价格水平或买卖价差下,成交量越高,变现能力越强,流动性越高。因此流动性风险指标可以定义为:Ld=(当日最高价-当日最低价)/当日最低价/当日成交额;而波动性风险指标可用个股收益率来衡量:个股收益率=(当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100%。
(三)风险测度VaR的蒙特卡罗模拟法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VaR计算原理的是以给定的统计参数为基础重复模拟风险变量的随机过程近似得到它的整体分布情况,并计算出特定置信水平下的VaR。优点是分位数不会受历史极端值的影响,更利于时间序列经济变量的预测,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预测股价。以某股票价格为风险变量,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VaR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选择随机模型:
几何布朗运动(GBM)假设资产价值变化在时间上的不相关性,是描述股价变化中最常用的模型,更便于计算的离散模型表示为:ΔPt+1=Pt(μΔt+σξ),其中,ΔPt+1=Pt+1-Pt,Pt表示t时刻的股价,Pt+1表示t+1时刻的股价,μ表示股票收益率的均值,σ表示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ξ表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第二步,随机过程模拟价格走势(Pt+1,Pt+2,…Pt+n)
利用计算机软件产生标准正态分布随机序列ξi(i=1,2,...,n);定义持有期为t到T时刻,τ=T-t为时间间隔,且Δt=τ/n,按当前价格出发依次进行模拟得到:
Pt+1=Pt+Pt(μΔt+σξ1)
Pt+2=Pt+1+Pt+1(μΔt+σξ2)
…
Pt+n=Pt+n-1+Pt+n-1(μΔt+σξn)=PT
第三步,确定VaR值
重复步骤二k次(k值越大模拟效果越好,越接近真实分布),得到T时刻的一系列股票价格P,P,...,P并将其排序,选择合适的置信水平α从而确定降序排列的模拟序列中,第kα个价格与Pt的差值即为该置信水平下股票的最大损失。
此外,蒙特卡罗模拟得到的股票价格中第k(1-α)个模拟值可作为该置信水平下股票的最高价,与Pt的差值即为最大价差。因此,在险损失率和在险价差都可得。
(四)G证券公司折算率和保证金比例设定的合理性分析
鉴于蒙特卡罗模拟法在预测股价时间序列方面的优点,本文以浦发银行A股为例,借助模拟值计算其市场流动性风险指标L_VaR和市场波动性风险指标VaR,并进一步根据前人的理论模型,计算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个股折算率及保证金比例。最后,将理论值和G证券公司设定的实际指标进行对比从而对分析指标设定的合理性。
1.确定VaR和L_VaR。(1)选取浦发银行A 2013年4月2日至2014年1月29日期间的201个样本交易数据,包括:当日收盘价、当日最高价、当日最低价和当日成交额;(2)剔除第一个样本数据,计算剩余200个样本当日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变动率2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μ=0.0122%,σ=2.338%;μ=0.0129%,σ=2.512%;μ=0.0124%,σ=1.907%,同时令n=10,τ=1,即Δt=τ/n=0.1,Pt分别为2014年1月29日的收盘价9.29;最高价9.31,最低价9.20;(3)运用步骤(1)中设定的参数分别模拟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变动,分别得到三张蒙特卡罗模拟值数据表,每张包含100个模拟值。(4)按照95%的置信水平,取第一张表中第10个模拟值作为当日收盘价的在险价值,确定波动性风险VaR的蒙特卡罗模拟值=(8.489-9.29)/9.29*100%=-8.62%。(5)计算200个交易日的平均日成交额为14.96亿元;取第二张表中降序排列的第10个模拟值10.967作为当日最高价的在险价值;取第三张表中升序排列的第10个模拟值8.987作为当日最高价的在险价值;计算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L_VaR=(当日最高价-当日最低价)/当日最低价/当日成交额=(10.967-8.987)/8.987/14.96*100%=1.47%。
2.折算率和保证金比例的合理性分析。根据杜海涛(2003)在股票质押比率确定中对VaR的应用,融资融券股票的折算率为:折算率=(股票价值-VaR-L_VaR)/股票价值*100%假设投资者在2014年1月30日用浦发银行A作为抵押品参与G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根据该理论,折算率应为:浦发银行折算率=(1-8.62%-1.47%)/1*100%=89.91%。G证券公司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对标的证券折算率中上证180成分股折算率不超过70%的规定,将浦发银行股折算率设定为70%,但与理论值89.91%相差较大,且作为首批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单位,该公司自始至终保持70%的折算率,期间并无调整。因此,虽然G证券公司在股票折算率的设定上虽然能充分抵御有关抵押品价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但未能对这一重要的风险指标根据市场状况灵活调整,限制了投资者的资金运用,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身的盈利能力。由于VaR可作为保证金比例设定的参考,按照该理论,8.62%的保证金比例即能有95%的可能性保证融资融券业务的安全性。即使加入其他未考虑的系统和非系统性风险,交易所规定的50%初始保证金比例和G证券公司60%的初始保证金比例仍然显得太高。从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对比中可以看出,G证券公司对两大融资融券风险管理指标的设定能够充分降低风险,保证融资融券业务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但不足之处在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和自身的盈利能力。诚然,风险管理指标的不断更新会加重证券公司的成本负担,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不便,如何权衡调整的幅度和频率也是证券公司两融业务风险控制的一项挑战。
四、结论
融资融券作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必备的信用交易机制引入我国已近三年时间,在监管方的合理引导和风险监督下该业务的各项发展均稳中有升。但鉴于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我国证券公司和金融市场仍面临很大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完善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重大。在对G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其股票折算率和保证金比例两大风险管理指标的设定值都远高于理论值。这虽然能够充分降低风险,保证融资融券业务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但不足之处在于限制了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和自身的盈利能力。因此,我国证券公司在有效控制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的同时还应兼顾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高。风险管理指标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的。因此,在考虑公司和投资者显性和隐易成本的基础上,应合理权衡业务的收益和风险,才能谋求融资融券和整个证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1}杜海涛.VaR及其在流动性风险测度与股票质押贷款比率确定中的应用.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http:///mainm/research/,203.5.19。
{2}变动率=(当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
参考文献
[1]袁玉洁、杜灵基.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VaR 的实证分析,《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05期.
[2]杨德勇,吴琼.融资融券对上海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流动性和波动性的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