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信息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监管信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监管信息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科学发展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以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

二、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县级和各工商分局、所要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1、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将当日采集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按时间要求报州局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2、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周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每周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每周二报州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3、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每季度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季度综合分析报告,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报州局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4、从2009年4月1日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监测情况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5、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每周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周二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6、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季度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三、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要对市场主体变化、流通领域食品监测、消费热点、违法广告、商标申报注册等情况每季度进行分析,并在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形成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人民政府。一是市场主体变化。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增加或减少的原因、对策以及投资的领域、投资的热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二是流通领域食品监测。主要是对监测的数量进行归纳,综合判断市场食品安全的指数,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三是消费热点。主要是分析当前民生较关注的消费热点问题是什么,对消费与发展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引导消费提供依据。四是违法广告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违法广告重点及表现形式,提出下步监管重点。五是商标申报注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件数,未来商标拓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

三、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动情况每周综合分析报告和每季综合分析报告抄送市场,由市场股综合后将每季度市场监管信息分析报告抄送州局对口科室。

篇2

关键词: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信息披露

本文受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基于政府行为角度》资助(项目号:2010sk183)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产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工具。而国有产权的股份制改革和国有产权的转让必须通过专门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因此产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就成为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比较差。从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的数据看,2008年度北京产权交易所达成各类产权交易成交额940.73亿元,平均每月成交产权类交易项目不足50项,大部分挂牌产权项目不能成交,成交项目从挂牌上市到成交中间平均需要74天。至于其他的各省市产权交易机构(除上海、北京、天津和重庆四大产权交易所外),由于市场分割和经济规模小,流动性更差。

产权交易市场的弱流动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从短期来说,由于产权交易市场是非公开上市国有产权转让的唯一市场,如果市场流动性差,就影响国有产权转让的速度,从而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我国国有经济通过产权流动实现战略布局的调整;(2)从长期来说,产权交易市场是非公开上市资源转让的主要市场,对于优化整体国民经济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市场流动性差,整个社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都受到重要影响,从而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效率。

二、信息披露对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在学术研究中,产权交易市场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权交易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非公开上市产权的交易市场,狭义的产权交易市场即非公开上市产权的交易市场。在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特指我国各级政府成立的各种产权交易机构(产权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所等形式),本课题研究的产权交易市场特指我国各级政府成立的各种产权交易机构。在资本市场上,流动性是指“资本市场上立即执行一笔交易的可能性”。从产权交易市场角度说,其流动性是指该市场每一项产权交易项目成交的平均时间。时间越短,流动性越强。产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产权交易项目的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交易规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都是影响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选择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对产权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信息披露对于资本市场交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中,交易双方存在着很强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严重影响市场交易的成功。为了促进市场交易,资本市场的产品卖方需要披露产品信息。以帮助买方获取信息,进行购买决策。因此,在证券市场上,证券发行公司需要定期公布其有证券有关的信息,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和其他法规都对各证券发行公司需要定期公布的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证券市场交易公正、公平地进行。

而对产权交易市场来说,信息披露更是十分重要,这是因为:(1)产权交易市场的上市产权项目大部分都是非上市公司,其信息未能公开披露,意向的产权购买方主要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来了解上市产权项目的信息,如没有这类信息,或者所披露信息存在缺陷,就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使市场投资者遭受损失,影响市场发展:(2)与我国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规则相比,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的管制和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投资者可能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效率产生怀疑,影响投资者的信心;(3)产权交易市场的上市产权项目差异很大,而到市场来投资的投资者需求也各不相同,这与证券市场上标准化的证券交易有很大差别。因此,投资者需要了解各个上市项目的详细信息,判断某上市项目是否符合自身投资需求,才能够做出投资决策。从这个角度说,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是交易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

三、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状况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主要依据2003年12月31日公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14条规定:转让方应当将产权转让公告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转让方披露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转让标的的基本情况:(2)转让标的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3)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4)转让标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5)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者备案情况:(6)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7)其他需披露的事项。

根据这一规定,许多产权交易所做了相应的产权交易项目信息披露规定,如北京产权交易所在其制定的《北交所产权交易信息披露办法》第4条规定,挂牌信息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转让标的基本情况及挂牌价格;(2)转让标的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3)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4)转让标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5)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者备案情况;(6)是否涉及向管理层转让及有关情况;(7)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其他股东是否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8)受让方应具备的资格条件;(9)其他需披露的事项。

针对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的规定和实务,一些学者提出了批评。杨钧认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存在三大问题:信息披露范围狭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信息披露的不完整。包亚钧认为,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具有以下特点:(1)交易的综合性,企业产权交易就是各项要素的综合性和整体易,而其他要素市场都是单一的专业性市场;(2)交易对象的非标准性,由于上市出让的企业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经营状况、地理位置的环境条件都不相同,产权交易的标的是非标准化的;(3)交易竞争的不充分性,产权交易中的出让方和受让方一般只占社会企业的很小部分;(4)交易的复杂性,产权交易涉及到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产权形式既有票据形式,又有实物形式:一般资产还包括房产、设备、技术、商标等。

根据上述交易特点,笔者认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存在如下问题:

1、信息披露不够详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大全国性产权交易所主要披嚣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资产评估价值、受让方资格条件等,其中主要财务指标有时仅包括净利润、总资产等综合性指标。此外,一些可能的隐性负债没有充分披露,比如存在的职工安置支出很多没有披露,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地估计投资总需求。

2、信息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核实。笔者收集了许多产权交易挂牌信息,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错误,比如,一些产权交易所的卖方为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对一些挂牌项目进行了“美化”。包括对挂牌产权项目的历史进行粉饰,对于产权交易项目的评估价格进行“拔高”;另一方面,有些产权交易的卖方私下早已联系好买主,迫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产权交易必须进场的规定在交易所挂牌,但所公布的信息非常简单,甚至连最基本的财务数据都未能公布,或随意修改财务数据,以“吓退”一些潜在竟购的投资人。

3、信息披露渠道过于狭小。证券交易市场除各种证券专业报纸公布公司信息外,还有各电视台的财经频道定期公布信息,而我国大部分产权交易市场信息公布主要通过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这些报刊和网站阅读人数很少,很难吸引投资者的注意,造成很多优质资产上市却很少有人问津,降低了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

四、改进建议

为提高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流动性,根据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改善产权交易市场挂牌项目的信息披露,增加一些投资者关注的信息披露。比如,详细披露挂牌项目资产状况、各种显性和潜在负债状况、公司盈利状况等,便于投资者分析和决策。

篇3

一、认真谋划,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一)层层成立机构,出台实施意见。一是市政府成立南副市长牵头,农业、国税、地税、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人行佛山市中心支行等七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市工商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针对工作任务需要,从全系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核心课题组,协调行动、合力攻关。各区、镇(街道)及区工商局、工商分局(所)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策划两类示范,强化内外宣传。该局以经济发达的南海区和后发达的三水区为试点地区,以同济市场、中国陶瓷城、中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平洲玉器街、乐从国际家具博览中心、乐平综合市场6个市场为信用示范市场创建单位,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办法。为了搞好宣传造势,各级工商部门对内召开动员大会,讲大局、明责任、定要求、鼓实劲:对外,举办市场开办单位及经营户培训班,指问题、寻出路、谋发展、求配合;形成了各级工商部门和市场开办单位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积极探索,力促试点工作推陈出新

全市符合开展信用分类监管试点条件的商品交易市场437个,场内经营户逾4万,市场软硬件设施差距很大,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监管办法,基层工商部门每天疲于奔命且难以如愿。为此,该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全新的监管方式。

(一)科学认定市场信用等级。一是结合一线监管执法实际,为国家工商总局研究制定《市场信用分类指标》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软件开发数据规范》,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验数据。二是按照省工商局软件开发思路,组织软件应用调试,配合省工商局修订完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软件系统。三是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后,组织全市基层工商部门开展市场信用分类工作,采集全市437个市场的信用信息,由软件系统完成市场的信用类别认定。

(二)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在省工商局的指导下,佛山市工商局从六个方面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逐步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实施企业登记,推进市场开办主体企业化。二是制定市场开办单位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明确市场开办单位的管理责任。三是明确信用示范市场认定的方式、标准、认定机构、验收方法,创建信用示范市场。四是制定并实施场内经营者诚信经营协议示范文本,明确开办者与场内经营者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五是搭建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直接向工商部门提供市场日常管理信息和相关数据。六是制定《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指引》、《市场经营户信用分类管理考评通则》等,引导开办者对场内经营户实施信用认定及后续管理。

(三)探索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市场信用分类后,佛山市工商局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出台《佛山市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办法》,改革市场巡查中逐个企业巡查的传统模式,探索实施市场整体巡查监管,将市场开办单位和经营户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信用类别确定监管频度,调配监管力量,实施科学监管。通过抽查部分经营户的经营管理情况判断市场信用管理水平,重在考察市场开办单位落实市场管理责任情况。整体巡查的结果可直接作为重新认定市场信用类别的指标信息,市场信用类别又将影响工商部门对市场的监管频度,以及对市场开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信用类别低的市场,如发现存在因市场管理不力出现的违法行为,还将从重追究市场开办单位的管理责任。这些措施相互作用,督促市场开办单位加强管理,实现市场信用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效能考量,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这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监管效能,规范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经过半年的努力,该局创建了“政府牵头、工商主导、部门协作、市场自管、商户自律、社会监督”六位一体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新格局,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成果。

(一)初步建立起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体系,提高了监管效能。该局制定了5项制度和12项市场管理制度示范文本,形成从信用征集、等级评定、分类监管到综合反馈、分类奖惩等一整套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操作规范,并借助业务信息软件,实施信息化监管,建立起市场整体巡查监管模式。实施新的监管模式后,监管效能明显提高:一是减少了监管对象。该局基层工商部门从原来直接监管4万多户场内经营者变为直接监管437个市场。二是集中了监管力量。工商部门将监管力量放在问题最突出、群众最关心、监管最需要的市场,实现了监管力量的科学调配。

(二)充分调动市场开办单位加强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了市场信用管理水平。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将市场开办单位的管理水平、场内经营者经营行为与市场信用、行政监管、奖惩措施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市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市场开办单位不仅建立落实了工商部门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还在辖区工商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打造反映市场经营特色的信用管理制度。如:同济市场加强进场食品质量把关,建立了农产品检测结果工商、农业两部门互认机制,并开展场内星级经营户评定活动:中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不合格农产品协议退市及市场开办单位监督销毁的退市机制:中国陶瓷城提高进场门槛,实行品牌产品进场经营制度,限制非品牌产品入场销售;乐从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推出“诚信店”、“先行赔付”等先进管理措施。

(三)促使市场经营户自律经营,服从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营氛围。

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将市场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与市场信用等级挂钩。市场开办单位为了确保自己信用等级较高,想方设法管好经营户、如:同济市场承诺对星级经营户给予租金最高8折的优惠:乐平综合市场规定如经营户因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将解除双方合同,将其清退出场。这些措施直接关系到市场经营户的切身利益,促使市场经营户自律经营,服从市场方管理,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营氛围。

篇4

关键词:证券市场 会计信息 制度

一、制度的功能

制度是人为对人们行为规则的规定,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合理有效的监管资本市场,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二、创租性政策激发寻租动机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属于一个新兴的市场,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规范资本市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我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在确定上市资格、再融资资格和退市条件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证监会在制定这些法律法规时,较多地使用了反映会计盈余的会计信息作为管制的实质性条件,如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股票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上市公司要想获得配股资格,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若上市公司最近3年都处于连续亏损状态,且紧接着其后一个会计年度仍未实现盈利,那么上市公司将被迫退市,不能在证券市场上继续筹资。当资本市场上的融资管制影响到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时,上市公司的寻租动机便会产生。证监会颁布的融资政策对会计信息的过度依赖,让一些不符合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操纵即可达到融资管制所规定的条件钻了空子。

拟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得上市资格、股权再融资资格以及避免被退市处理。笔者将对获得上市资格、股权再融资资格以及避免被退市处理三个动机展开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1.企业上市资格管制

证券要上市交易,首先得在证券市场上发行上市。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发行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1999年《证券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分界线,在此之前我国证券发行带有行政审批性质。审批制下的额度控制使上市成为一个稀缺资源,在干预证券发行的实施过程中,带有人为性、主观性色彩,表现为拟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信息过度包装财务报表以及披露虚假信息等基础性违规,造成一级市场上会计信息寻租活动涌现。

1999年实施的《证券法》确立了新的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即以核准制为代表的第二阶段,是介于审批制和注册制两者之间。核准制在具体操作方面又与审批制有些不同,表现在发行推荐制度方面,由政府推荐改为主承销商推荐。核准制与审批制相比,有了很大改进。

2003年中国证监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并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上市保荐制,这是第三阶段。保荐制与核准制相比,更为市场化。《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还规定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不仅在发行上市前,而且在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对发行公司进行持续督导,责任落实更为明确、具体,有利于提高市场发行效率,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2.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管制

取得上市资格是拟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随着上市公司业务的拓展,需要去筹集更多的资金。目前情况下,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其中配股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现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明显偏好配股再融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配股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从配股成本来看,配股成本较银行利息成本低,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就是发行股票的租金。从配股价格来看,一般配股价格较市价低很多,通常只有市价的1/2~2/3,从而,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股价,吸引投资者,另一方面尽管配股价较市价低,但依旧是净资产的2~3倍,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就可以较低成本筹得资金并通过配股价格与净资产之间的较大差价获取租金。

证监会从1993年至今,对再融资资格的管制大致经历了由松到紧,再由紧到松的过程。然而,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硬性指标,即以反映企业盈余指标的会计信息——净资产利润率(ROE)作为衡量的依据。尽管历经数次变迁,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始终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即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一项硬性规定。上市公司为扩大规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会想尽办法达到证监会的配股要求,甚至可能采用操纵会计信息来平滑收益。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知道,每一次配股政策的变更都会引起上市公司信息操纵目标跟着发生变化,变化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迎合政府制定的基于会计信息的融资管制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政府制定的融资管制的理念未发生变化,仍旧以单一的会计信息(ROE)作为管制的主要手段,那么,上市公司通过改变会计盈余操纵会计信息以达到再融资管制的最低要求的寻租行为就不会得到遏制。因此,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制定的再融资管制是引发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进而达到钻政策空子,以期获得利益的根本动因之一。

3.退市管制

对上市公司来说,上市资格是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得以顺利融资的前提条件。因此,上市公司普遍具有保留上市资格的强烈愿望。为了避免上市后又被强迫退出资本市场,一些资产质量或盈利能力较差的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动机,进行会计信息篡改。按照我国现行退市制度规定,上市公司股票连续3年亏损,将由证监交易所决定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有1年的宽限期,如果宽限期内未消除亏损状况,则该股票将被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针对退市管制的亏损年限相关规定,我国相当一部分学者对退市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上存在着这一普遍现象:

亏损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账面上出现连续三年亏损引发的退市等不良后果,具有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这也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如对不同会计年度之间的会计盈余进行调整,调整的结果包括 “第一年可大亏,但第二年实现扭亏”、“前两年都盈利,但第三年出现巨亏”、“相隔一年或两年出现间断性的亏损”等。不管是哪种结果,其都是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改变会计盈余来实现保有资本市场位置和继续融资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证监会继续以连续四年出现亏损或者改用其他特定的规定亏损年限作为上市公司是否被退市的判断依据,那么,这种操纵会计信息改变会计盈余的行为就不会得到缓解。可见,避免退市动机也是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篡改的又一个动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对资本市场有关上市、再融资以及退市的管制使得我国的上市资格和再融资资格变成一种稀缺的商品,政府干预下的融资政策对会计信息的过度依赖,使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篡改行为盛行,降低了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使得那些真正需要融资的企业难以获得有效途径进行融资,对证券市场投资人利益也造成损害,由此可见,过度依赖会计信息是无法保障资本市场良性运行的,只有削弱基于会计信息的融资管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上市、再融资及退市行为,才能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上策。

参考文献:

[1]鲁君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重庆工学院,2008,(06)

[2]吕博.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寻租行为分析.广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38-39

[3]王烨.会计寻组问题探讨.技术经济,2004,(09)

[4]席彦群,赵宏,罗媛媛.论证寻租理论与会计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03,(05)

[5]林钟高,赵宏.寻租理论与会计准则[J].财经研究,2001

篇5

突出思想引领,强化学习教育

广东国税在深入剖析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19种“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及症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务实担当的实干精神、坚持秉公用权的工作操守、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的目标要求和努力方向,并着力抓好党员干部修身养性,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使党员干部在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思潮面前定目标、明方向。局党组成员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局长课堂、专题党课等形式,普通党员以专题辅导讲座、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深刻领会“三严三实”丰富内涵,推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组织开展广东国税精神巡回宣讲活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广泛宣传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广州市局创新学习载体,建立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学习热点等形式,增强了学习效果。汕尾市局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智慧党建信息平台“党建e家”,开辟网络课堂,使党员干部能随时随地学习,提升了学习效率。

突出依法规范,强化用权为民

落实简政放权。积极落实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更新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取消涉税审批事项7项,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改革以来,共接收登记机关传输的“一照一码”数据近34000条。力促出口退税提速增效,将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县(区)国税局,同时简化出口退税审批流程,确保当月申报当月审批,有力推动广东外贸经济振兴发展。推进规范用权。多措并举推进依法依规行使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在广州市局创新推行执法与服务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说理式执法模式,明确在税收执法中要讲清事理、讲准法理、讲明公理、讲析情理、讲求文理,努力推动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和人性执法。通过全力推进税务总局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出口退税、国地税合作四个规范在广东国税的贯彻落实,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出台并全面推行税务稽查规范,实现税务稽查业务的规范化、具体化和流程化,切实解决稽查执法标准不统一、自由裁量权滥用等突出问题。联合广东省地税局公布广东省第一批税务行政处罚权力清单和税务行政处罚权力运行流程图,促进权力依法公开透明运行。加强依法督权。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管权、管事、管人,用程序规范权力、约束权力,在深化科技应用和完善常态化机制上进一步加强用权监督,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在全系统倡导、树立有效的监督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最大爱护的理念,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深化内控机制信息化建设,率先上线全国税务系统首个金税三期版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配置风险点314个,实现风险即时拦截、实时处置,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深入推进督察内审、巡视、监察三个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在全国首创开发应用巡视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成功试运行“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子系统,截至目前,全省国税系统已录入“三重一大”事项2300余项,有效推进了巡视监督常态化。

突出服务大局,强化使命担当

篇6

关键词:融洽 尊重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样道理,一个班级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和睦,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总结出几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尝试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精心撰写作业评语,搭建师生情感桥梁

批改作业是老师与学生知识信息交流的必要途径,也是思想感情交流的特殊方式。如果老师简单的打个“、/”“×”号,或者匆匆批作“优”“良”“阅”等,就抹杀了批改的效果。好的批语或画龙点睛,或褒扬赞赏,学生从中可以明辨正误,受到鼓励鞭策,可以感受老师对他的殷切希望。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必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心撰写作业评语。如,李孟歌同学得了鼻炎,学习成绩和心情都受到影响,为了及时鼓励她,我在她的作业上写道:“看到你每一次的进步真替你高兴。你能勇战病魔,埋头苦读,这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冬去春来,充满活力的你一定会更优秀”。这些很贴心的话,给了这个孩子无形的鼓励,她眉宇问的愁云散开了。

当然,写批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要害,突出重点,让学生一看就知道错在哪里,我经常也告诉自己,不要只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孩子,也不要总是用责备的心态去对待这些孩子,一个亲切忠恳的批语,可以打动学生,一个热情表扬的批语可以给学生无穷的力量。如,“字体有些潦草,有什么心事吗?相信你有坚强的自制力”;又如,“这几天你的作业很认真,希望把你上次的作业也补齐交上来”;再如,“你的文章很好,值得一读。但是你硬要老师一口气读下来,我都累了,不妨你也试试吧。”总之,作业是学生劳动的结晶,每一个批语都应体现出老师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积极的肯定,一个热情的鼓励,总能使学生久久不忘。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和尊重时,作业的评语就变成了鼓舞学生的动力,当然,师生相处得也会更加融洽。

二、平易近人,从小事做起

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定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并能比较容易的听到学生合理化的建议,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在校内外与学生相遇力争主动先打招呼,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示意,都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就从细微处着手。其次,在工作生活上不搞特殊化。我们班有严肃的考勤制度,迟到、早退、请假和旷课除了扣量化分外,还要交适量的罚款,我和学生是一视同仁的。有时候学校有外出的集体活动,要求学生步行,我与学生同步。即使到食堂打饭,也和学生也一起排队等候。再次,与学生打成一片。如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打球、做操、就餐等,这样尽量减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从而在工作和班级管理上产生积极微妙的心理作用。现在,学生肯亲近我,也更加的尊重我和信赖我。

三、平等待生,是孩子信任老师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公正――这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平等待生,我是这样做的:无论你是“丑小鸭”,还是“白天鹅”,我同样对待;无论你是体魄健全,还是肢体残缺,我同样对待;无论你是聪慧过人,还是智力低下,我同样对待;无论你的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你的家长是老总、领导,还是平民百姓,我同样对待;无论你的家长对我有没有“特殊贡献”,我同样对待。

对后进生更是如此,我关心他们,偏爱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扶持他们起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光做好这些,我认为还是不够的,我还调动全班学生的力量,教育其他学生关心他们,团结奋战、展开竞争、整体推进。我针对我班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后进生进步慢,先进生无竞争压力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场“开火车”竞争。竞争活动一开始,就打破了以上平静、无起色、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列车的车长、车厢由于怕各自所在的列车落后,就主动关心起自己的车头和车尾来。全班上下争先恐后、激烈竞争的局面形成了。

四、利用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强化师生关系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具有鲜明中心内容的教育管理活动和切实有效的组织活动。我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知识实际和能力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主题班会。例如,我针对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疾病,为了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障碍,我利用“心理辅导式”的班会,摸清学生脉搏,探究学生内心世界。在倾听学生诉说烦恼、宣泄情绪后,与学生发生共鸣对症下药。使学生克服自卑、自傲、自大、嫉妒、逆反等影响心理健康的疾病。又如,我利用“实话实说式”的班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我设定的题目不那么严肃,人人有话可说。不需要装腔作势,不用文过饰非,无拘无束,直抒心意,感情真挚,实话实说。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 市场失灵 成本效益分析 政府监管 

 

1 会计信息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会计信息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具体分析如下: 

1.1 竞争性分析 不论是理论中受托责任的解脱,还是资本市场上筹资的相互竞争,企业都有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压力和动力。在现实中,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会主动公布没有被强制要求披露的新一年度盈利预测的信息,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市场存在着竞争。 

1.2 非同质性分析 在会计信息市场中,公司是会计信息的垄断供给者,由于各企业的具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千差万别,所以导致与此对应每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实质内容是不同的,因此会计信息市场上的商品——会计信息——是非同质的。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2 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家将是否实现帕累托最优作为评价市场机制的标准,同样的,对于会计信息市场而言也是如此。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和外部性,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势力和信息不对称性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即会计信息市场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会计信息市场是失灵的。 

2.1 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所谓公共物品是指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品。判断会计信息是否为公共物品,也应从有无排他性与竞争性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排他性分析 会计信息的收费具有不可行性,因为如果企业试图对会计信息收费,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吸引不到投资者或债权人,所以会计信息具有非排他性。第二,竞争性分析 对于会计信息,一个人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它的能力,因而会计信息具有非竞争性。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 

正是由于它的公共物品性导致了诸如价格信号失灵和搭便车等现象,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 

2.2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从会计学角度看,外部性可以理解为:一家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信息用户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不能通过市场来交易。根据这种影响的对使用者的有利与不利,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又可进一步区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某些消费者来说是有用的,且这些消费者又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则这种会计信息就给这种消费者带来了正的外部性;然而,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导致某些消费者做出了错误决策,企业却不承担消费者错误决策的成本的话,则这种会计信息就给消费者带来了负的外部性。在会计信息市场中,正是由于这种外部性的存在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 

2.3 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势力导致的市场失灵 如上所述,会计信息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从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方来看,由于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非同质性”,所以企业管理当局可以被看作是企业会计信息的垄断供给者。在会计信息垄断供给的情况下,垄断者凭借自身的市场势力及垄断优势,使会计信息的价格和产出水平偏离市场需求,以不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还会产生诸如公布误导信息或者虚假信息等激励因素,因此企业管理当局还有可能因此对会计数据进行不正当操纵从而谎报会计信息。 

总之,由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势力——垄断供给,最终会导致市场的失灵。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 市场失灵 成本效益分析 政府监管 

 

1 会计信息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会计信息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具体分析如下: 

1.1 竞争性分析 不论是理论中受托责任的解脱,还是资本市场上筹资的相互竞争,企业都有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压力和动力。在现实中,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会主动公布没有被强制要求披露的新一年度盈利预测的信息,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市场存在着竞争。 

1.2 非同质性分析 在会计信息市场中,公司是会计信息的垄断供给者,由于各企业的具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千差万别,所以导致与此对应每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实质内容是不同的,因此会计信息市场上的商品——会计信息——是非同质的。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2 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家将是否实现帕累托最优作为评价市场机制的标准,同样的,对于会计信息市场而言也是如此。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和外部性,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势力和信息不对称性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即会计信息市场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会计信息市场是失灵的。 

2.1 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所谓公共物品是指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品。判断会计信息是否为公共物品,也应从有无排他性与竞争性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排他性分析 会计信息的收费具有不可行性,因为如果企业试图对会计信息收费,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吸引不到投资者或债权人,所以会计信息具有非排他性。第二,竞争性分析 对于会计信息,一个人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它的能力,因而会计信息具有非竞争性。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 

正是由于它的公共物品性导致了诸如价格信号失灵和搭便车等现象,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 

2.2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从会计学角度看,外部性可以理解为:一家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信息用户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不能通过市场来交易。根据这种影响的对使用者的有利与不利,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又可进一步区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某些消费者来说是有用的,且这些消费者又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则这种会计信息就给这种消费者带来了正的外部性;然而,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导致某些消费者做出了错误决策,企业却不承担消费者错误决策的成本的话,则这种会计信息就给消费者带来了负的外部性。在会计信息市场中,正是由于这种外部性的存在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 

2.3 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势力导致的市场失灵 如上所述,会计信息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从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方来看,由于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非同质性”,所以企业管理当局可以被看作是企业会计信息的垄断供给者。在会计信息垄断供给的情况下,垄断者凭借自身的市场势力及垄断优势,使会计信息的价格和产出水平偏离市场需求,以不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还会产生诸如公布误导信息或者虚假信息等激励因素,因此企业管理当局还有可能因此对会计数据进行不正当操纵从而谎报会计信息。 

篇9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建筑市场信用制度供给不足,信用制度效率不明显的情况,以制度效用理论为依据论述了建筑市场中信用制度成本、信用效益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目前建筑市场中信用制度效率进行了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制度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建筑市场中交易各方拥有的信息处于不对称状态。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发生冲突后,人们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因此,需建立一系列规则和制度来约束建筑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信用制度作为约束信用行为主体的规范,有效性十分重要…。从制度经济学可知,合理有效的制度是一个节省日交易成本、激励相溶的制度。我国建筑市场在过渡时期的信用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激励相溶性,可从信用制度效率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1.1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成本构成

通常情况下,制度成本包括制度设计与制度制定前期费用、制度实施费用、制度运行与摩擦成本。建筑市场信用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同样存在制度成本,其构成为:

1)建筑市场交易中信用制度设计成本(C),即信用制度变迁直接花费成本,是信用制度制定者为制定各项制度所形成的耗费支出和时间,包括三部分:a.制度制定前期研究相关支出(课题研究费用、市场调研及研讨费用);b.制订过程中由专门机构负责制度制定所耗费的各种资源;C.在制度正式确定之前,向社会征询意见发生的费用和时间,分别用C…C12和C13表示,则C1:Cl1+C12+C13。

2)建筑市场信用制度实施预期成本,即信用制度发生变迁形成的间接成本(C)。建筑市场信用制度预期成本包括:a.信用制度建立和在实施中发生的相关费用(C21);b.政府职能部门在信用制度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发生的费用(C22);C.因旧制度存在,使新(改变后)的信用制度存在“路径依赖”问题,为克服即得利益格局和摩擦而付出的成本(c23)。建筑市场的信用制度则从潜在的制度安排转变为现实安排的关键就是制度实施上预期成本的大小。因而,预期成本C2=C21+C22+C23。

3)信用制度实施中的效率损失(c)。由于信用制度不适用或者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外部负效应(社会福利降低)形成的费用。信用制度的外部负效应影响因素较多,用函数关系表达为C3=f(C31,C32,…,C3)。

综合上述,建筑市场信用制度的成本函数为:

1.2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成本影响因素

1)信用知识及信用法规完善程度。社会科学和相关知识的进步,信用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社会知识和分析方法能在较大程度上取代制度成本中的试错过程,降低制度创新成本。同时,关于信用知识和相关规定的普及,推动建筑市场原有信用制度的修订和新信用制度变迁的发生。

2)信用制度作用环境。从系统的角度认为,封闭的系统意味着同外界不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其运动形式较为简单,通常不会涉及质变形态的运动。如果处于半封闭状态,所得到的相关信息资源则受到限制,其发展变化就十分缓慢。我国建筑市场所处的环境系统为半封闭状态,体现为信用制度提供者具有垄断性,建筑市场大多数参与主体,没有足够的权利、能力和资源投入到信用制度的创新和建设中,使信用制度的建设在导向上缺位及变迁的物质基础得不到支持,加大信用制度建设成本。

3)建筑市场上信用制度变迁类型。

4)建筑市场信用制度的制定机构及制定方式。

2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收益

2.1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收益分析

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收益是指由于信用制度实施后所获得的利益,是因建筑市场信用秩序良好所带来的利益,其直接受益者为建筑市场参与主体,间接受益者为社会。政府机构作为信用制度供给者不能取得信用制度的全部收益,信用制度的变迁、制定是立足于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花费的信用成本为社会资源。因此,信用制度所带来的收益应归社会所拥有。

建筑市场的参与主体是信用制度的被约束者,也是制度收益的直接收益者。享受因信用制度的变迁或创新的实施,提高建筑市场的信用水平,减少建筑市场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和相关费用。信用制度产生收益的前提条件为参与者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在制度规范下,通过决策和选择才能得到。新制度的实施只能在参与主体遵守规则、接受约束,并做出符合制度要求的选择和决策时,制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2.2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收益影响因素

1)市场信用制度的完善性和全面性。完整的建筑市场信用制度应包括:信用法律制度、联合征信制度、信用公示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担保制度和信用奖励处罚制度。信用制度越完整,对失信行为的规范就越全面,市场参与主体就能从制度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越有积极性参与信用制度的遵守,收益的体现更能充分体现出来。

2)建筑市场信用制度的适应性。目前建筑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交易中存在较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信用制度的实施就是弥补信息不对称现象,约束市场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如通过信用等级制度可对建筑市场主体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结论,可以作为信用担保机构进行担保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联合征信的依据。若建筑市场信用制度适应性低、与相关制度不协调、与参与主体不适应,会加大制度之问的摩擦成本,降低信用制度的效益。

3)信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3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效率分析

3.1建筑市场信用制度效率判别标准

1)信用制度带来的净收益与制度投入净成本的比值。信用制度实施(变迁)后产生的信用收益为R,之前的收益为R2,则制度带来的净收益NR=R一R2;C为信用制度的总成本,C为信用制度实施前的成本,则该信用制度产生的净成本NC=C—C,SE代表制度效率情况,SE=NR/NC。显然,制度效率与制度所产生的净收益成正比,与NC成反比。从逻辑上说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信用制度带来的平均效率。

2)信用制度对比效率。在R2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信用制度实施净成本NC基本固定,则信用制度效率可采取SE=R1/NC。这种评价标准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信用制度的变化和变迁进行对比分析。

3)信用制度边际效率。若MR为信用制度的边际效益,MC为信用制度的边际成本,则ME为信用制度的边际效率。ME=MR/MC,衡量信用制度或改进新制度的有效性。ME>1,新的或改进的信用制度是有效的;ME

3.2建筑市场信用制度边际效率分析

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的信用制度,供给过程中组织和国家是供给者,有限理性情况下的信用制度供给必然存在着缺陷,同时带有垄断性(制度供给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供给者追求制度效用最大化时或最满意效用时,信用制度供给曲线为正值,表现为供给曲线的连续性。但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建筑市场存在着信用制度从制度效率方面处于递减状态,即信用制度发生的边际成本MC大于信用制度所产生的边际收益MR,使目前市场中的信用制度存在较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从信用制度需求角度分析,它作为建筑市场中的一项公共产品,需求者也是制度的消费者。制度的消费过程也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根据著名学者汪丁丁博士的论证,“边际效用递减”是以生理、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市场参与者对信用制度的反映曲线会随着刺激频率的递增而下降,从而预示着信用制度“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

篇10

一、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安全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土地、水以及农田设施条件等是农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着手,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节地、节水、节时、节能的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安全。一是要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四高”、“八化”高标准农田结合,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效益。“四高”是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八化”是指农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服务系列化,栽培技术现代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产出优质高效化。项目区建设要按照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完善规划,统一设计,进行项目区的开发治理。在工作中既要注重项目区工程及各项治理措施的内在质量,又要注重项目区的外观质量,使项目区真正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路林田电配套,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方田,从而达到“八化”标准。二是把积极争取项目与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结合,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水资源短缺加上利用率低,已成为我场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客现要求。必须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出发点,建立完善有效抗御自然灾害的水利体系。遵循立足生态、高效节水、协调发展的方针,通过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综合投入、综合措施,加大水利骨干工程的配套建设,建设农田高效灌水系统,规模化示范工程;采取生物节水与工程节水相结合,推广现代新型灌溉制度;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形成常规节水与高效节水相配套的水利产业体系。

二、树立新的农业产业观,发展核心农业产业

尊重客观规律,用科学的产业观认识现代农业产业,树立新的农业产业观,发展核心农业产业,使农业产业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强化效益优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依靠制度和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强化区域优势。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突出产业布局,发展大麦、食葵种植,要以建设种子(苗)基地为基础,以良种提纯、扩繁为重点,推进良种化进程,促进育繁推销一体化,提高差异性竞争水平;三是强化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粮食和经济林加工、包装、运输、保鲜等后续产业,使农业“内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拓宽农业市场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强化农业基础产业地位。

三、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内在竞争力

用经济规律来经营农业,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指导农业。着眼于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增强农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农场大麦品牌,注重打品牌、创品牌和护品牌,树立品牌观念,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

四、树立现代农业意识,注重提高科技含量

牢固树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粗放经营模式。进一步调整农业科技发展目标,逐步从保证农产品供给向保障农产品质量转变,从增加产量向增加收入转变。引进科技型企业、农业院校等服务于农场农业建设,使农业科技推广变为全社会共同促进的事业、共同参与的行动。注重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品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保障农产品质量。

五、科学规划,树立新的生态观

科学规划,树立新的生态观念,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家园为目标,利用生物循环规律,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农场经济林建设项目,保护和提高生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