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课题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课题的途径

篇1

关键词:新建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

作者简介:李智超(1965-),男,辽宁本溪人,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江苏 常熟 2155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建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的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CITJGGN2011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96-02

对于工科专业来说,毕业设计是学生在高校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到顺畅进入企业进而胜任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教学环节完成的状态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否以工程为背景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是衡量高校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为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新建许多工科专业,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新建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存在的问题

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根据生源状况和学校资源条件,普遍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毕业设计选题应紧密结合生产和工程实践,并体现专业方向和专业特点的要求。但是,青年教师受到工作经历的影响,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对企业现场不熟悉,以至相当多的毕业设计课题脱离工程实际应用,题目空泛,有的局限于理论研究。同时,扩招后学生规模加大,教师人数的补充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教师还需承担大量的课堂教学任务,势必造成大多数教师主动联系企业深入实际的动力不足,毕业设计课题多数是教师虚拟的,缺乏真实的工程背景,难以选出合适的结合实际的毕业设计课题。这两种情况造成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与企业技术工作差距较大,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师素质的目标,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严重偏离。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在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方面存在课题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在师资、科研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新建工科专业应积极探索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实现工程化的途径,这是有效保证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总体质量的前提条件。

二、新建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工程化的途径

1.发挥存量——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背景派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部分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和各类企业项目,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由于教师对研究性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可以让学生承担研究性课题中的应用性部分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教师指导学生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面向企业的科研课题可以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提供丰富的选题来源,将与企业签订的横向项目进行分解,遴选相应的子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加以指导。本科生作为助手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科研课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承担的子课题调研和文献检索,以及方案设计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在利用现有科研资源的基础上,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项目总量,为学生找到更多的结合企业实际的有价值的选题。

2.创造增量——以教师深入企业为载体催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或企业经验不足的教师到企业锻炼,体验应用性人才的内涵,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去对口企业集中实践的时间可以安排二、三个月或半年,充分利用假期。在这期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践,与设计部门和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充分交流,缩短产学研之间的距离,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对大多数无法有集中完整的一段时间到企业学习的教师,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走访企业,在生产现场“采风”,“捕捉”合适的工程案例,积累毕业设计素材。将素材进行整理与提炼,提出工程化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3.激发能量——以学生的创新活动为动力孕育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从学生心理出发,按照引导学生“想创新”、“能创新”和“乐创新”的步骤开展工作。

(1)舆论宣传引导。一是将参观创新实验平台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课;二是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及时宣传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消息;三是利用学生科技节充分展示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组织学生以身边先进典型作为学习样板。

(2)技术学业引导。首先,经常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做讲座,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欲望;其次,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实践的阶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分认可通道。

(3)学生自我管理。实验平台开放运行,鼓励学生在实验平台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进行自我管理,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教学、科研和各类创新实践活动。

(4)重视学科竞赛对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外向牵引作用。一方面在校内组织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另一方面投入资金鼓励和支持广大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5)建立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的有效联系。如学生开展的实验设备利用开发项目、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进一步提炼升华为毕业设计课题。

4.利用余量——以校企多方合作为平台产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企业和社会中蕴含的丰富实践资源有待挖掘,通过校友、教师的社会关系以及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工程化的毕业设计课题。

(1)聘请往届毕业生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聘请在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担任毕业设计的企业导师。结合他们现有的工程资源,设计出相应的毕业设计课题,利用他们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训练学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的初步能力。此外,在帮带的过程中,往届毕业生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并以自己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发动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关系,例如成教学生、短训班学员、教师同学等,他们有的具有企业工程项目研发经验,通过他们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获取有利的工程资源,设计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组织学生在就业签约企业开展毕业设计,可使学生提前上岗,学以致用,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这能有效地缓解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实习的矛盾。

(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引入企业技术资源和创新文化。企业对工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非常敏感,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把握准确。因此需要千方百计使合作形式走向深入,及时跟踪科技发展,向学生提供动态信息。通常选择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教育伙伴,如果学校所处区域缺乏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联系多家科技含量高、对人才培养有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的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教育联盟。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有: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共建实验平台,开展技术讲座,以及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有深度合作的企业开展“3+1”培养模式,学生累计一年在企业开展课程学习、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二是按“双导师”形式直接安排学生在合作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进入企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协商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在完成企业实际课题的过程中,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和审核学生撰写的技术文件,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现场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

三、结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用于企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担负着满足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的现实使命。应用技术型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客观上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题内容应来自于生产实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毕业设计任务有真情实感,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本文立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力求以系统化的方法,建立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实现体系。因此从教师和学生、学校和企业等多个视角全面集成资源,包括教师科研、青年教师至企业锻炼、学生创新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新设想,如教师像作家深入生活一样深入企业“采风”,寻找毕业设计素材,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只要准确把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坚持不懈地多方探索和勇于实践,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一定能够化解资源不足的困扰,找到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实现工程化的途径,使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这一起点上首先创造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张学洪,等.基于科研及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2,(6).

[2]孔祥强,等.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强化教师指导作用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3]刘黎虹.基于应用型人才教育特色的毕业设计能力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篇2

关键词:分工备课 集体研讨 形成个案 教学反思

一、分工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分工备课是前提,首先备课组经过商量统一一个时间在某个学校集中,讨论分工备课的内容。

例如,学习《音视频获取与处理》这章,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我们依据教学进度表,将《音视频获取与处理》这章内容进行了划分,确定为4个课时。接下来,我们抽签确定每一位教师具体负责的小节,这样分工备课就有了目的性、针对性,每一节都“包干到户”,分工明确了。然后经过组内讨论,我们确定“母亲节”这个主题。最后,组内成员各自回校分头行动,制作各自小节的教学设计、课件、学件,等到下一次集体备课时资源共享。

二、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不等同于组长备课,如果过分地依赖备课组长,那么,集体备课就形同虚设;集体研讨也不是无主题、无准备地随便议论一通,然后仍然各备其课,这样的集体研讨就流于形式了。我们应该体现备课组的集体意识和整体水平,发挥集体备课的群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制作基本动画》时,由于组内一位男教师电脑动手能力较强,所以他建了一个FTP的平台,这样大家就把自己分工备课的材料放在平台上,随时可以查看组内其他成员的进度情况并进行讨论;备课组长建了一个跨校教研组的QQ群,如果备课过程中我们有疑问,那么就可以在群里相互切磋。大约1周后,我们聚集在某个学校,当面讨论各自准备的材料。首先,第一位教师把自己的备课材料发给其他人看,同时解释这样设计的理由。听过介绍后备课组的其他教师说一说,如果自己上这节课,有哪些观点与他不一致,或者认为自己的哪些建议更好……最终,我们得出一个统一的思路、重难点等内容。

三、形成个案

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的展开。离开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就会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设计有效避免了生搬硬套,我们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充分分析,适当修改,把集体备课的精华思想和智慧融入到各自的教学设计中形成自己的个案,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例如,《音频的获取》这节内容不太好教,本来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钻研教材,但还是没有太多的思绪。参加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时,我们组内每位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详细解释了自己设计的理由,然后我们围坐一起讨论适合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思维的碰撞交流后,我理清了思路,弄懂了教学的重难点。

但我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动手能力、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根据我校的学情我稍微做了一点修改。教材中给了一个实践学习:用GoldWave软件录制一段5分钟的朗诵。我补充了一个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一个录音机录音的环节。因为有的学生用过这个录音机,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入手去学会相对容易些。然后用GoldWave软件录制相同的内容,录制完毕后,让学生听一听,比较这两种录音效果有何不同。

集体备课后形成了教师的个性化教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个性,使个人素质得到了充分展现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

课前教师精心设计教法,把每个环节都设计得尽量合理、完美。然而,教师岂能料事如神,没有一点疏漏和失误呢?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所以上完一节课,我们即刻提笔写下教学反思,以备在下一次的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时研讨,从而使自己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一次,跨校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制作目录》这课的教学反思。大家交流思想,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互相学习中汲取营养。

例如,艺术字制作标题时,有位教师让学生自己探究思考,动手实践,摸索设置的方法。由于学件中的步骤文字较多,学生看得有点眼花缭乱,不能很快找到步骤的提示词,导致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他认为,今后的学件制作应该尽量简单,用图、表、框等形式展现,重要的词用黑体显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或者将制作步骤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下来,让学生观看视频,这样就更清楚了。

另一位教师美化版面设计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自行设计(以前一般他先广播教学,把设计的步骤先演示一遍,再让学生实践。)。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将文本框的边框线条设置成虚线,选择了合适的颜色;有的将文本框线条颜色的透明度进行了设置,选择了合适的深浅度;还有的学生探究出了填充效果里的“渐变”效果,选择了“角部辐射”,使得颜色更特别、更漂亮……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小组共享方法,很快学会了美化版面设计,而且学生的审美观也大有进步。

集体备课中大家说出了各自的教学反思,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集体备课时,大家聚集一起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从而使课堂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 实验课 效率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课课时比例按照教学大纲占1/2多,所以上好高职计算机课的重中之重就是合理高效地安排好实验课程。

1.加强实验课程的备课工作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备课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备课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计算机知识的日新月异、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的,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方案,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计算机实验课的备课往往被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忽略简化了。计算机实验课程由于把时间交给了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在练习时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备课,制定实验大纲,编写上机指导,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从而抓住课堂进程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1.1实验课程的备课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普遍具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在编写上机指导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变成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理解这些计算机知识如何具体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例如,在Word操作中,在讲解完基本的文字编排以后,可以跳出书本上枯燥的简单模仿练习,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制作Word小报,把字体、格式、段落排版等知识综合利用。具体的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这个命题,学生能轻松地加深对Word知识点的了解和认识,更能体会Word在实际运用中的功能。

1.2实验课程的备课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地理分布因素,每个地区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不一样,这一点在计算机操作课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据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一种操作系统”,65.2%的学生“能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法”,且有数量不少的学生会制作网页(7.8%)、曾参加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6.4%);但仍然还有30.9%的学生未接触过或基本不懂计算机。因此教师要合理考虑上机指导的难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分组教学,把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学生分组实验上课。不具备分组教学的学校,可以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附加提高练习。附加的提高练习不做硬性要求,只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以后的额外任务。教师可以在总结讲解的时候利用较少的时间对提高部分加以点评。

2.丰富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形式

传统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这种授课方式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成机械性的模仿,并且对整个知识不能消化吸收。计算机实验课程应考虑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1团队化教学

团队教学,是指把一个班级划分成几个团队,各团队由一个学生组织与领导,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来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动力,促进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学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还能促进合作互助团队精神的形成。实验课程的团队化,教师可以布置同一知识点的不同任务,然后让每一个团队完成不同目标后,每个团队派一个代表上台和大家交流,阐述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其中所遇到的难点和心得体会。教师在最后加以补充,并解决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团队化具有比较明显的自主性、互,教师在分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组合,从而比较好地解决学生能力差异的问题,让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团队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2.2竞赛化教学

竞赛化教学,是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人独立地完成布置的任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同学之间的成绩的高低比较敏感。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布置教学任务,顺应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很多这样的教学设计。例如:在中文打字环节的练习,教师可以随机指定教科书上的文字段落,进行打字竞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打字练习。这样一种互相比较的学习机制,能够让学生互相之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水平的自然提升。

2.3实时讲练

实时讲练,是指教师和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计算机或者大屏幕讲授演示。学生在听完教师讲授实例后马上动手实践,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对应的操作练习。实时讲练的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教师应在一段讲课结束以后让学生动手练习,而不是让学生边听边操作。这种操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节奏有较强的把握,并且能控制教学秩序。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学生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无法掌握知识点。

3.计算机实验课程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3.1强调教师的指导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实验课程安排,教师均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给予指导。学生在动手练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惰性,注意力会转移到其他方面,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和引导。计算机练习过程中可能随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对刚刚进行计算机学习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个大难题,这个时候可能只需要教师的一个简单的点拨,学生就能理解。在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形式,不可以直接给出答案,谨防学生盲目地跟随操作,要尽量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3.2关于操作熟练的学生

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计算机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比其他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上机任务。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除了及时给予相应的肯定外,还可以让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现在的班级学生的数量比较多,在上机练习中,教师的担子比较重,对于学生的提问,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可以让完成任务的学生,或者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作为小助手,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完全可以放手让“小助手”帮助解答。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更能挖掘这部分超前学生的潜力。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人文课程;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1-02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体现,多媒体技术本身有其特有的优势,这些优势应用于教学实践之后,在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给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在信息化背景下,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集中之体现的多媒体教学赢得师生们的普遍推崇,当下,多媒体教学在大学人文课程中被普遍采用,甚至到了缺其不可的程度,很多教学评价系统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作为重要方面加以考查。相对于以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为载体和手段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在理论上确有其特有的优势:表达的丰富性、视听综合呈现的直观性、大容量信息输出的集成性、教师操作的便捷性、可控性等等,都有助于实现现代教育观念所倡导的开放式教学、情境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并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但从多媒体教学普遍实施以来的课堂效果来看,这些优势之处似乎并未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带来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反而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要想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仍然需要探索研究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基于以上对于当下人文课程中多媒体教学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完善和改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和途径。

一、坚守人文阵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化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则不打自垮。”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只是教育目的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精神、思想、情感、品格上的塑造和培养,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人文课程教育而言,尤其如此。坚守人文阵地,坚持以人为本,是运用一切教学手段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说到底,多媒体仅仅是一种工具,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单纯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这样不仅不能够达到教育目的,反而会使课堂、教师、学生沦为技术的奴仆。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作为课堂掌控者的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战胜工具性的功利思想,时刻明确自己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任务,以人文精神为本,以技术手段为辅,才能够实现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把握适度原则

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总有它的优势和劣势,要想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扬长避短,将其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等教学过程加以整合,适度使用,才能达到人文课程实践中的效能最大化、功用最优化。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力求简洁明了,对声光影像材料的使用要精当,以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切忌越俎代庖,以多媒体替代教师课堂上的亲身讲解、提问和现场的讨论等教学手段,将课堂完全电子化;其次,在何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上,一定要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和多媒体课件使用之间找到合适的切换点,使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一般而言,多媒体直观的呈现方式和丰富的表达媒介使得它适合用来展现比较抽象的内容,或者展示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事物和情境,还能够用于展示优秀范读、朗诵,形象地创设一些情境与物象,还可以明确一些比较抽象的推理、情感发展过程等等。而其在输出信息方面的优势则可以在课堂的归纳、引申、拓展时起到重要作用。

三、加强软件建设

要想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除了需要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方式上加以改进之外,还需要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和播放环境方面下功夫。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不能仅满足于背景的美观、声光影等媒介的丰富,更重要的在于课件的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课件的结构要灵活、易控、方便使用,以便教师根据具体的课堂进展随时调用任意内容进行播放、演示。与此同时,课件也要避免太过复杂,以免造成教师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运行控制上。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和自身修正性。可以将超文本结构引入到课件中来。超文本(hypertext)是多媒体技术系统中一种特有功能,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等其它媒体信息,那就形成一个超媒体系统。这一技术能够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法带来巨大的改变。人脑的思维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同一教师讲授,而不同班次或同一班次的不同学生个体的信息反馈是不一样的,教学进度会按照不同的方向行进,利用超文本技术,课件中可以设计多向度的超链接,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授课情况和学生在信息接收、反馈时的不同反应,控制课件朝不同的方向展开,它也允许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允许学生在不同的内容之间进行切换。如此一来,课件的多路径之间形成了互补,也是对不同路径之间不完善的内容的相互补充和修正,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具交互性、更加灵活,使教学效果更加完美。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形声并举、音画同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高。从“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到图文并茂、声光俱全的多媒体教学,确实使很多未曾深涉多媒体教学的老师眼前一亮,甚至觉得“这才是现代化的语文教学”。除此之外,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还可以与计算机专业教师配合,开发更加适合人文课程的教学软件,弥补人文课程教师在技术掌握上的缺陷,也可以组成课件制作小组,建设课件数据库,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将技术应用于教育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现代教育观念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毕竟是一种技术,它只能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它在教育中的定位只能是工具、是辅助,要注意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借鉴、相互整合,才能使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所起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彭合成.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2):136-137.

篇5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2-0075-02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实验教学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积极探索搞好实验教学的途径。

一、做好上课前的实验准备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包含许多方面的知识,实验项目多,涉及的实验仪器也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准备好每个实验所需仪器和器材,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本要求。由于受学校条件限制,有很多实验需要的器材是实验室里所没有的,致使一部分实验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地影响了科学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各种所需材料,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而实用的实验教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中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

教师良好的实验教学备课是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通过课前充分的实验准备和实验“预演”,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实验的过程,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改变不合理的实验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讲解透彻,示范规范,实验步骤紧凑、连贯,使得课堂教学流畅自然。

二、要重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指导性与学生实验设计的参与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探索事物、积极寻求问题答案的内驱力。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注意调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应开动脑筋想办法,利用悬念、猜想、故事、游戏、竞赛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在饶有情趣的情景中学习知识。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大气压和浮力》时,先拿起一满杯水,用厚纸片盖住杯口,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我把杯子倒过来,水能否洒出来?”同学们各抒己见,多数认为水会洒出来。当教师把杯子倒过来时,同学们惊呆了。让同学们自己做实验,他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发起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后面的实验探究能有效的开展。

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如果缺少教师适度和合理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目标不明确,甚至偏离方向。因此,教师要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引导实验探究,确保实验探究有效开展。在分组实验前,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要向学生讲清实验的步骤、方法。在学生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认真听取学生的相互交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正确操作要进行及时的点拨纠正,以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实验原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深入分析实验结果,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除了让学生做课本要求做的实验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让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实验教学要把观察、思维、表述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与要求,调动学生的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对实验对象、现象从多个方面进行立体观察。让学生在认真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判断、推理,总结出事物的特性与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应伴随着语言的表述,教师应组织、引导、鼓励学生多向交流,让学生口述实验过程与结果,表达自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与分析,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四、实验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比如分组实验时,教师应等到所有实验小组全部进行完实验后再组织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而不能只发现几组学生已经做成功实验就断然命令其它学生停止实验。让学生陈述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对实验进行分析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既要让优秀生发言,更应该鼓励其他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教师既要表杨那些实验成功、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也要注意实验失败的学生,并组织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正误,帮助实验失败的同学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改进实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实验能力,全面提高实验的教学质量。

五、拓展实验教学的空间与时间

学生获取知识的地点不能仅仅是课堂,只有坚持课内外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后拓展实验,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时间上向课前课后延伸。许多实验探究活动是不可能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内完成的。如 “种子萌发”从浸种到生根、发芽、长叶,整个活动过程至少要十几天的时间。要解决课堂教学和活动过程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就要课内课外相结合,把一部分的活动向课前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种子萌发”的全过程。

空间上向教室外拓展。科学课的许多内容是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故科学课的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到校园、田野、公园、工厂里去观察体验,以求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组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

篇6

关键词: 高校科学研究 现存问题 解决途径

一、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状况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开始加大。我国大学除了承担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外,其作为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依靠雄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参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积极创办科技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创办大学科技园,从而使自己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发育和完善。

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理工农医领域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是39.2万人,其中“R&D”活动的人力达到33.5万。2008年全国高校共获得科研经费总量达到654.5亿元,较上年增长20%,其中来自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的经费占到一半。目前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63%,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占总数的39%,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总数的27%,国家工程实验室占总数的33.3%,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占总数的70%,国家大学科技园69个。2008年,高校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奖占总数的47%,技术发明奖占总数的81%,科技进步奖占总数的37.9%,这显示了高校科技工作的成绩和潜力。[1]

特别是近些年来,一批依托著名高校科研体系形成的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渐次涌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华工科技、同济科技、复旦光华等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它们给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市场经济多元化增添了一抹新亮色。这些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较为显著的高校科研的领军企业最为重要也最突出的三点经验是:首先,它们把大学的科研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适销对路、知名度较高的拳头产品;其次,培养了一批能开发、懂经营、擅管理的科研企业家;最后,善于调配中央、地方和校方三级优势资源为我所用,同时,也注重企业效益对高校科研的“反哺”,较好地处理了高校科研“孵化器”与科技企业“助产机”之间的关系。更为可喜的是,不少地方的大学科技企业已成为当地新兴经济的骨干力量,它们在带动本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激活市场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初步整合大学智力资源的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大学科研、教学和产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科研工作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但也面临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出现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学习与研究人员,我认为首先应当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问题的内部因素上,在高校体制改革中着力把因为内部因素产生的问题首先解决好。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科研激励措施乏善,高层次科研人才流失严重。

科研激励措施的缺失与不当,关键在于科研管理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这就使得科研激励成了“盲人相马”,毫无头绪。至于具体表现,这里不妨借赫茨伯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2]对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进行衡量。赫茨伯格把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这两种因素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此即“双因素理论”。透过这一理论不难看出,一方面高校对科研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不够,例如,在工资水平、住房、福利待遇、组织管理制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一些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另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积极性不强,而这与高校不注重在科研工作中提供具有挑战性、丰富感的工作,科研人员的工作长期得不到认可,以及缺少发展的机会等问题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对“R&D”人员越来越重视,企业同高校间的人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高校如不能充分重视科研工作的激励措施,那么在两者争夺高水平科研人才的竞技场中,高校势必会在企业所开出的优厚的待遇、快速的晋升、丰富的研究资源、先进的研究设施、融洽的工作环境等条件面前败下阵来。高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才流失严重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

(二)科研评价体系不健全,高校科研人员竞争乏力。

这主要表现为,不少高校缺乏全面发展性的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体系。科研的评价指标日益倾向数量化、等级化。一方面,在实际考核中过于强调科研论文的比重和数量,而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的前瞻性、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等因素的综合测评;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的人文关怀;忽视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及不同学科之间科研规律。另一方面,由于不少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而职务的“终身制”往往导致一部分科技人员在获得了高级职务后便淡化了进取精神,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职务指标有限,一些有事业心、科研成绩突出的中青年骨干又不能得到及时评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人员的职务评聘没有分离,聘任目标不明确,竞争机制不健全,并缺乏相应的解聘措施。[3]而这些不当的评价体系给高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他们情感上不同程度的抵触,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科技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科研工作亟待“补血”。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和阻碍高校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历史延续的因素,国家财政用于支持科研的经费历来不够充足,而对于高校的科研投入更少;二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高校自身固有的特点,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可行性受到制约;三是经费分配的错误倾向制约了有限经费的合理利用。常见的经费分配的错误倾向无外乎两种,一是大量的项目经费与科研资源集中追逐于一些知名的“科学权威”,而那些精力旺盛又极具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却难以申请到项目经费或总是处于从属地位;二是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福利”分配式地“撒胡椒面”,各个部门,各个项目都分一点。[4]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在实际过程中,衍生出一大批毫无价值的所谓的科研成果,造成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由于科研经费的到位时间多滞后于科研工作的开展时间,经费由到位到支出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因而学校每年都积压了一定数量的科技经费,这部分经费在特定时间内成了“死钱”。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经费,提高使用率,以弥补高校科技经费的不足,则是一个现实问题。[5]

(四)科研结构不尽合理,高校基础研究受到负面影响。

相较于主要使科技转化为物质生产和直接为社会生产实际服务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基础研究则主要是以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为目的的研究。开展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实际应用一时不易预见,同时基础研究一般周期较长,投入较大。正是因为基础研究的这些特点,部分高校在对待基础研究时往往表现出无关轻重的态度,它们更愿意把有限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力量配置到投入少、见效快、周期短的科研项目上来。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基础研究是一所高校综合科研能力的最终体现,它支撑着几乎所有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离开了厚实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然,一些高校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科研工作的丰厚回报,但长远看,这种“一条腿”走路的状况恐怕难以持久,更为严重的是,基础研究的缺乏,最终失去的不仅是科技转化的收益,而且会使整个学校的综合学术水平受到限制和影响。

三、高校科研工作问题的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便商榷。

(一)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健全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作为指导。这其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应是重要原则。“以人为本”是指科研工作的第一要素是实际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要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衡量一项科研机制是否合理、科学,关键是看大多数的一线科研人员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全面协调”是指,全面客观地做好科研激励的整体规划,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包括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并与高校的其他工作有效地衔接,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公开、规范。“可持续”是指要建立起一整套长效的科研激励机制。一方面,在物质奖励上不能“寅吃卯粮”,另一方面,在精神上不能奖励乏善。具体办法,同样以赫茨伯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为参考,探讨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工作。调控好“保健因素”是完善激励措施的前提。这不仅要求高校应尽可能地筹措经费,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水平,改善住房条件,完善职称评审制度,而且要求高校实施规范、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人际关系,从而为高校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设置好“激励因素”是完善激励措施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做到为科研人员提供具有丰富性、挑战性的工作;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高校科研人员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在科研管理中,尊重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效,发挥奖励手段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

(二)建立全面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竞争力。

首先,要对科研人员实施全面评价。全面评价就是要对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科研能力、参与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克服以往评价制度存在的片面注重科研论文考核的弊端。其次,要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使科研人员工作的质与量都体现出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也为科研人员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增强评价的实效性。再次,要注重信息的反馈。通过评价者向科研人员提供有关其工作表现方面的信息,使科研人员借以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表现。最后,要注意把科研评价与科研目标相结合。切合实际的科研目标,可以使科研人员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提高他们的科研竞争力,同时也会相应提升科研评价的等级和效率。

(三)调整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模式,变“输血”为“输血”与“造血”并行。

国家财政一要加大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特别要保持用于基础研究方面的科研经费应占一定比例。二要改变以往高校科研工作对于经费的“等、靠、要”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高校加强科研工作的转化力度,提高科研产品的成熟度,并要面向市场,研究客户信息,提高高校科研产品的营销手段和技巧,真正为高校科研产品找到适销对路的市场,从而让高校科研经费摆脱单纯的“输血”局面。只有让高校科研自身“造血”的功能逐渐强大起来,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越走越远。三要严把预算关。不能一味地为“权威是从”,更不能搞一刀切,平均化。应该把自我申报、专家评审和行政估算等多种方式综合起来得出较合理的预算方案。四要加强制度管理,转变思维方式,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在广泛征求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上,把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明确化、科学化,严控收支两条线,另一方面经费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该转变角色,树立为一线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尽量减少让项目等经费的时间。

(四)调整高校科研结构,提高基础性研究的地位。

一方面要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调配优秀高校人力资源补充基础研究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制定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的评聘制度。实际操作,可以将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人员的工作绩效、职务评定予以分流,实行两类不同的评聘体系,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对于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主要应以其、专著、承担各类基础性研究项目和取得的理论成果为主要评聘标准,这部分应占评聘标准比重的70%左右,或者更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09年第8次新闻会介绍高校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有关情况.2009年4月27日教育部网站.http://.

[2][美]赫茨伯格著.张湛译.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序言.

[3]李新荣.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154.

篇7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教学的反思,引入了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意蕴,说明了高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阐述了情景体验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文中还联系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教学,提出了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结合、教育与美的结合等理念,丰富和发展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教学法,情境,体验

一、教学的反思

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传承知识,但如果将知识的传承绝对化和简单化,并漠视了人的情感和体验,那么知识的传承过程就是冰冷和僵化的。尽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情感式教育,但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形成了崇尚“知识至上”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人为地断裂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对知识缺乏情感的容器,丧失了对知识主动学习、内化与应用的能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反思中前进,当时代的发展不断继承和超越着传统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高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意蕴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这里的“情境”指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场景。情境的功能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体验”,是指人对情绪或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用心的学习就是体验学习,它是实现学生生命感悟的过程,也是实现生命审美的过程,是对学习对象的一种情感的赋予和心灵的呼应。“情境体验教学法”和以往的“情境教学法”是有区别的,“情境体验教学法”对情境的理解更为宽泛,它将情境界定为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结合;并且,“情境体验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即更加关注学生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的过程。

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对图形或图像进行润饰、美化、创作,使图像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生命力和价值。笔者始终认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门课程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高校学生的生命感悟和生命审美能力,并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表达独特的审美个性,实现并体验独特的审美价值,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为情境体验教学法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场所,情境体验教学法也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

四、情景体验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教师角色的构建

1、适应变化,做学生引领者

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及操作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这一切的变化要求教师根据当前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教师是引领学生走向知识、唤醒学生的情感的导师。我校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针对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如:新闻、事业、广告、经贸等),教学内容、案例选择、技巧设置、作业难度等需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调整。即使是对于同一个班的学生,也不能使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善于发现变化、适应变化,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引领者。

2、随专业成长,做幸福的体验者

教师可将自我发展和教学成果结合起来。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倾情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相长”中收获成功和体验幸福。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工具,享受美的过程及美的结果,既是幸福的,也是充满成就感的。

(二)学生角色的构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以生命体验来参与教学活动时,学习的主动性便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把学习看成认识自我、掌控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且有主动学习的需求,学习便能成为一种幸福。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要发掘学生“爱美”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审美”的主体能力,刺激学生“创造美”的主动需求,并且和自身发展及专业能力培养相联系,能够进行主动学习。

(三)情境的创建

1、教学情境的设计

首先引入教学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发展的教学情境,构建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的认知或情感有所“发现”。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我常采用的方法有:①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漂亮的作品,并指出它的精彩之处,使学生产生想要实现其效果的强烈渴望。②提问法。提出一个问题,如:“要表现某一效果应该怎样处理?”引发学生思考后,用适当的方式引出新的学习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情境的引入应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它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计算机房进行教学,实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进行多方位的刺激,这对于教学情境的创建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情境”的全部,在先进硬件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仍然需要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饱满的热情、爱心、耐心和机智,才能成为成功的“情境”设计者。

2、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

“情境”作为课堂教学中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和氛围,从生态学的视角,可以将其分为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

人文情境是感性的,强调对象与迁移、审美与思辨,具有动态和开放的特征;科学情境是理性的,强调理智与逻辑,具有严谨、求实的特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营造科学情境,崇尚统一性和整体性,课堂气氛是严肃、严厉甚至是严酷的。当前,人文情境受到了普遍关注,它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课堂教学的个体性、变化性,倡导营造课堂和谐、温暖的氛围。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创意性设计,所以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应该重视人文情境的创建,使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应协调、相融,这样才能创建和谐、灵性的课堂。

(四)体验的创建

1、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一切活动均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参与及全身心的投入为原则。主体参与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价值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层次、情感、兴趣、特长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精心设计操作项目,把学生引入操作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构思—联想—创意—实现的过程,完成作业或作品设计。学生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融会知识、提升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2、体验与感悟

当学生从教学情境进入到学习状态后,便开始了体验学习的过程。体验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对自身的期望、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动机的增强、知识与技巧的应用等。感悟就是从大量的表象中通过亲身的理解与领会得出典型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理性归纳的过程,也有情感升华的过程。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中,学生在完成操作项目的过程中,理解教师的期待、明确自己的责任、应用知识与技能,完成思维抽象,同时感受成功的幸福。

(五)教育与美的结合

1、审美沟通

情境体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学生的感受来组织教学的,学生的感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与感觉、想象、情感、兴趣、态度是紧密联系的。审美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美的观察与体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对象—图像,它的美包括形式美和意境美,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有: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意境美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境、意与境的统一,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无限想象。把美学基本原理融入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中,让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生成师生间对美的共鸣,是达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的审美沟通的一个条件。其二,是生命体对于外界事物的亲生体验和沟通。教育美学观认为,“要以教育美的建立去提升教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使教育活动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使教育活动的主体或对象都在人生上实现超越。”情境体验教学追求教育美的达成,它是一种教学智慧的美、生命的美,目的在于求得学生精神与教学环境间的沟通、学生与教育世界的心灵沟通。

2、精神审美与升华

所谓精神审美,就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为主要目的,让学生以审美的情绪关注学习内容,完成学习过程,获得精神的满足,并且获得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和智慧。升华是指对认知的升华、对感悟的升华、对责任的升华。升华是教学向课外的延伸、向社会的延伸。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学生在此平台上获得美的体验和满足,从而丰富其内心世界,获得生命美的更深感悟。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但任何的美都必须以社会道德和法律为基础,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否则,它制造的将是丑恶。

五、后记

高校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仅是知识的诉求,更是对学生生命个体发展的关注。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堂中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法,倡导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相结合,唤起学生生命个体对美的体验、感悟和升华。但教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要在传统的启迪下、时代的引领下、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前进。

注释:

①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7

②郑金洲.课改新课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2

③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41-54

④郑金洲.重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15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7.

2 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2.

3 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14-120.

4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5-66.

5 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2-192.

6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0-35.

7 严正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85.

篇8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实效性;途径

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工作如何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清楚地意识到当前的形势及任务,积极地探索一条有利的途径,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创新初中思想品德工作,这已经成为了各个学校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主要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及方法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论述,旨在为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合理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质上指的是学生不仅要对一些基本知识、原理加以全面的掌握,同时,作为独立的主体,还要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及时地观看到了时事问题,在运用与解答问题材料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随着他们思维的进一步扩散,学会了从各个角度、层次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将以往那种思维定式完全打破,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大大扩充了信息,实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使得初中生形成了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实际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以及新旧知识间存在的相似或者不同之处,进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材料编制,要求学生进行一番对比,在异中寻找相同之处,总结出各种事物间存在的共同属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

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进行教学方法的活化。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启发式教学有着高度的重视,这是增强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要将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知识与经验两者间存在的矛盾因素揭示出来,以不断促使学生自觉地探索有效处理问题的渠道。要想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启发式当做了问答式,实际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比如,问题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等,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增强启发效果。其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高度重视情感性的教学,激发出学生的内部驱动力,强化他们的人文素养,帮助其提高学习自信心,在一种有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热情。

三、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教学不仅来自于实践,同时也服务于实践。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积极地将学生知识的运用欲望及问题的解决欲望全面地激发出来,不断地引导每位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身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者,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加以科学的整改,积极地开发出新课程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将处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特殊矛盾作为出发点,进行一系列知识验证型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其属于德育的核心部分,教学中一直都有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实际中,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原理、观点、其他社会知识,能不能被众多的学生所接受,同时,逐渐地内化为行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信”。要想有效解决上述特殊矛盾,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跨入社会,充分利用诸多的形式(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进行知识的验证,以确保理论原有的可信度与说服力不断提高,从而将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有效地处理,树立起良好的信念。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实践,并且还要和学校相关部门良好配合,加强协作,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适当地改革,不断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目标,从而确保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令琴.思想品德教育应把课教“活”[J].琼州学院学报,2007(S1).

[2]汪令云.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校长,2010(12).

篇9

关键词:课堂参与;课堂发言;改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53-02

职业学校的基础英语课堂有点儿沉闷。尤其是到了习题课的时间,活跃的班级,举手的也就那么十几个;“文静”的班级,问题出来半天,最多一个两个举手。有时候走进课堂,仿佛置身于寂静的山林,宁静无比。学生都等着教师的答案,或者是等着有别人举手回答问题。作为教师,这种状态不是我所期待的,通过积极地思考与探索,我终于在一堂课上找到了切入点,故将具体实施方法总结如下,以期对激发学生课堂发言有所助益。

案例描述

一节习题课上到一半时间,答题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老面孔,部分学生开始走神、讲小话。我看着全班,心想:宝贵的课堂时间,就这样被拖完?我停下来,组织学生分2组答题比赛。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此起彼伏的答题声不绝于耳,比赛也进行得十分激烈。但是进行了几分钟后,还是有不少“沉默者”。于是,我又停了下来,让学生看书准备下一轮比赛。看着学生,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画了2组共44个方格,每个学生对应一个,答过题的学生的方格被涂上颜色,代表这些学生不能再进行答题。本来害羞的学生这下坐不住了,开始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竞赛又开始了,随着有答题权的人数的减少,竞赛有点陷入低潮。剩下的有答题权的学生,个个脸涨得通红,其他的学生不断地小声喊着:“快,Tina!”“快,快告诉Ant怎么答!”“沉默者”最终一个个站起来了,当他们答完问题,全班学生都激动地为之鼓掌。这样,在合作与竞争中,全班基本每个人都参与了抢答赛。下课了,很多学生意犹未尽,还给这种形式取了个名字:答题连连看。在这种游戏竞赛的形式下,大家都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原来,不论自己的英语基础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大声地说英语。晚上,我接到了课代表的短信:老师,大家都希望今后的英语课都这么好玩,可以吗?

在接下来的英语课上,大家明显认真了许多。每个人都认真地记笔记,积极理解教学内容,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想在下次答题竞赛中占据先机,主动抢答。

分析与启示

严格来说,这节习题课,如果教师满堂灌或者让学生开火车式地轮流答题,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那样的课堂,一定是安静到令人发疯,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正是灵机一动的设计,让课堂一扫沉闷,全体学生都活起来了,着实引人深思。现将我的感触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课堂应该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

长期以来,严肃、规矩、正统等词语限制着课堂的风格。学生大都压抑自己的个性,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和主动权,久而久之使学生变成了课堂上的“沉默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疲惫,学生听得也乏味,缺乏互动,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能不能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体验学习的快乐?这节英语课,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对英语课堂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让我们都体验了“轻松有趣”的学习方式。回头再看看这节课,每名学生都参与并有所突破,有所感触,更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更多的期待。

(二)小改变有大作为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知所学知识,在体验、实践、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因此,要改变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状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积极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反观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常为“一言堂”和死板的操练。这样的英语教学只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对学生而言,学习被动,毫无兴趣、快乐可言。

“连连看”是学生熟悉的一款电脑游戏,应用在课堂中,学生看到熟悉的格子,就一下子产生了兴趣,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只要教师能稍作创新和改变,便都可以体验快乐,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不仅具有即时的影响,更具有延时的影响,乃至终身的影响。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与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三)寻找契机,跟学生一起探索改变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六大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六个方面涉及了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革。把握住这些要领,就拥有了探索、改变的方向与目标。

在一节以阅读理解练习为主的英语课上,笔者宣布不再讲解,让学生将文章改编为小品。先讲要求:全班随机分成5组,将练习册中的5篇文章分给各小组改编,在下一节课上表演,要求每位成员都必须有台词,可根据小组人数增加角色。教师将给出相应的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在被动地等别人支配,或者意欲放弃。每个小组都在热烈地讨论、编剧、排演。最后,学生的表现也让人刮目相看:她们增加了很多很好的新角色,如旁白、士兵、小动物、服务员等;分组表演,一组比一组精彩、一组比一组有趣。每一组都获得了高分,最佳表现的演员被颁发了“奖杯”。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如果,一开始就以这种思路备课;如果,每一次备课都能够有所改变和创新,那么,还会有学生当“沉默者”吗?

此后在每节课,我都尝试用一点小小的改变,激发学生参与发言的积极性和广泛性。如争上游、抢板凳、戳气球庆贺胜利、翻硬币决定哪组先开始答题、击鼓传花答题、单词接龙、故事接龙等。

除了形式的改变,精心备课,设置适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时机、减少无效问题,把“微笑”带进课堂、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等方法,都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有主动参与后的收获和成就感。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发言、敢于发言、勤于发言。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庆宗.英语教学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鲁子问.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王道福.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6]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篇10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专业化;教师教育;体育教师;途径;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众所周知,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往往包括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第二种以及是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就当前我国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研究往往都被局限在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宏观层面研究,并且对体育教师资格制度、体育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体育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着重的探讨,然而,体育教师个体方面的专业化程度,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研究过程中薄弱的环节,同样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化进行深入研究中在一定时期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进行探讨。

一、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以及产生背景

自从十九世纪到现在,伴随着我国将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十分正式的学科初始,人们已经对教师不仅仅应该对他们自身所教授的科目知识进行掌握,同样要对教师自身进行教学艺术进行了解这一重要的原则产生了共鸣。因此,教育学知识已经成为了教师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内容之一,但是,这一种专业化的改革并没有带来让人满意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大量教育学知识以及学科知识掌握以后,自身教育教学的水平仍然比较低,学科与教师的科学家、专家以及其他知识分子这几者之间仍然没有实质性区别。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美国的一名教授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对于教师教育以及教学教育的相关研究都忽略了某些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重要的程度都已经超出了教师必须要掌握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包括教师学科知识究竟如何进行发展和变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科知识究竟如何对其教学产生影响,教师知识基础所涵盖的范畴包括什么,教师知识来源于哪里,新任教师和专家教师、学科专家知识和教师知识、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都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等等。这位教授明确指出一般教学法知识以及学科内容知识都不能够对具体教学进行支撑,所以,我们必须要将这一类型的知识进行清晰整合,因此,他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

(一)体育教师教育教学中进行学科教学知识课程内容的增设

目前为止,我国的体育教师专业教育十分普通化,拟任教不同学段未来教师以及不同科目教师所接受的教师专业教育基本相同,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所接受的大量知识都是普通普遍的,也就导致了教师不能够对于具体教学问题进行很好的准备。

在当前形势下的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内容进行增设,这也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在课程中,往往有一些方法能够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容明显的突出,第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增加学科教学知识这一门课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进行教育系列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增设这些课程往往能够将其安排到教学计划之中去,还可以将学生早操等等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能够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第二种方法就是我们要在不同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相关学科教学知识的案例穿去,这也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任课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要将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地位和内容进行改革,将操作课程和实践课程加强。

(二)对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结构进行有效的整合

体育教师这一个个体专业化要求必须要拥有一支专业化教师教育的队伍,本着将自身体育教师教育内部专业化加快这一重要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将参与到教师教育四种师资力量进行协调,这四种师资力量主要包括和教师专业教育息息相关教育

科学教师,有基础教育经验和兴趣的学科教师;学科教师论教师以及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如果想要将专门组织的机构建立起来,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这四种学术人员力量进行资助、整合和引导,并且使这四种师资力量和基础教育密切关系,能够促使教师教育迈向实质上的专门化。

(三)实现体育学习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进行体育师范生学习的评价过程中,我们对技能、知识掌握程度过分的重视,这已经成为了对他们学习评价重点内容,然而,作为师范教育的学生,不仅仅要对技能和知识进行掌握,还要对技能和知识传授方式进行了解和应用。所以,笔者主张在体育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学生技能和知识传授能力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且时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对于新的教学方法要敢于尝试。

参考文献:

[1] 胡青,刘小强. 分离还是融合:教师教育专业化中形式与实质的矛盾——兼谈学科教学知识(pck)与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j]. 江西社会科学, 2005,(11) .

[2] 毛有文. 体操单杠骑撑前回环教法新探——“前位保帮法”与“后位保帮法”之对比实验研究[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3] 柴娇, 郑风家, 李林鹏, 陆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