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的公式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会计的公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的形成,会计工作在推动对外开放,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会计工作的重点也逐步向强化管理,参与决策转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培训,会计人员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努力工作、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为合理组织收入、严格管理监督、加强经济核算,维护财经纪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所谓会计基础工作是指单位或部门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制取、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等;会计帐薄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等,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的软件要求等;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结合本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已是当前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会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前提。
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颁布以来,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与会计基础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及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会计工作就开始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未形成有关会计方面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及完善的制约监督机制。这直接导致我们的会计基础工作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同时也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缺乏有效的内外部制约和监督。具体表现如:一些单位为了减少招待费用的列支或其他原因,违反《会计法》和《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规定,随意更改业务内容,巧立名目,虚开发票内容和金额等等方式来钻空子。甚至有些单位,为减少开支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出现单一会计人员既当会计又当出纳的现象,出现管理上的漏洞。而在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方面,又往往形成单位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单位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的格局,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制约和监督。(2)单位自身的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混乱。尽管近年来很多单位开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规范,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原因,部分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仍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具体体现为:依法建账执行不到位;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原始资料失真,会计核算基础资料不实;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记账、结账不符合要求,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账簿没有月计、累计,年终不结账;未建立财产物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甚至经常性的使用大额现金等等现象。而上述情况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单位一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私利所造成的,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混乱的现状。(3)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低下。狭义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是指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例如:有些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学历层次较低,又没有继续深造,理不清科目、帐薄、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虽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新的会计法规,总按单位地一贯做法和自己的习惯进行账务处理,对于一些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要求不了解,以至于在业务处理中出现政策性判断错误等情况。广义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除了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当包括道德素质,即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这是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从业人员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单位的前途和命运。而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应有职业道德素质,不认真执行制度,降低自己的工作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地震事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会计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行为、纯正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人员全面素质、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的基础工作得以保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建立更加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规范的会计确认、计量,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在制度上,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做到有依有据,以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以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其次,会计工作规范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也是加快会计改革步伐的保证。从表面上看,会计规范工作仅仅是一个单位的内部事情,但其影响面广,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工作。应以《会计法》为依据,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加强监督、规范有序的原则规范会计工作。从会计基础、内控制度、资金管理和监督分析等方面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我们从思想上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再次,重点普及《会计法》,以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工作、强化会计工作管理的重要保证。要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各级领导和会计从业人员普遍提高认识,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足够的重视,促使层层制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目标和规划,同时,提高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如今,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再是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知识欠缺。因此,要重点向单位负责人宣传《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和应承担的义务、责任,不定期为他们举办国家财会政策、法规制度、准则培训班,让其掌了解并握有关内容。增强他们的财经法律意识,提高领导管理会计工作的水平,使他们不但自己学法、懂法、执法,还要支持会计从业人员守法、执法。要求他们能够针对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管理措施。同时结合会计证颁发、年检和职称考试等经常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采取举办会计培训班、自学、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着重学习和掌握会计规定、财务处理、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与各项规定,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各项要求,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最后,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从业人员则是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管理的关键所在。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规范会计行为,努力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会计从业人员更应当熟悉掌握单位的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会计岗位,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业务的岗位。在单位,能保证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每年都有一定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水平。
篇2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频繁,已成为市场的热点。重组过程中,由于重组标的资产未来盈利存在不确定性,而出让方也就是标的资产原股东对标的资产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受让方上市公司,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风险,上市公司往往与出让方就标的资产未来若干年的盈利情况签订业绩承诺条款,如果标的企业未来不能实现承诺,需要对上市公司做出补偿,此类条款称为业绩补偿条款。
从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看,部分公司未在合并当年披露相关的业绩承诺条款,部分公司虽然披露业绩承诺条款,但并未在购买日及后续期间对业绩承诺进行正确核算并披露与核算相关的重要信息。笔者以下将联系准则,就业绩补偿的会计处理方法予以阐述。
一、业绩补偿的初始计量
研究业绩补偿的会计处理,就要分析业绩补偿款的实质。一般的资产销售,买卖双方签署协议,支付价款,标的资产产权过户,风险报酬就全部转移。而附带业绩承诺条款的并购,上市公司在并购时,对标的资产风险做了划分,并购协议中约定的转让价格是上市公司在当时就已知信息所能达成的最合理的交易价格,覆盖了基本风险,而业绩承诺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剩余风险的一种管理工具。对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对或有对价的描述,“某些情况下,合并各方可能在合并协议中约定,根据未来一项或者多项或有事项的发生,购买方通过发行额外证券、支付额外现金或者其他资产等方式追加合并对价,或者要求返还之前已经支付的对价。”业绩承诺符合或有对价的特点,因此应按照或有对价进行核算。
(一)向控股股东购入其控制的标的资产
由于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均为控股股东控制,应理解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会计上采用“权益结合法”,将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看做是两个企业权益的重新整合,从控股股东的角度看,该事项并没有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并购前后,控股股东控制的经济资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标的资产的入账价值以及合并对价均按照原账面价值计量,两者差额计入权益(资本公积)。如果存在业绩补偿承诺,应考虑其公允价值并调整资本公积。
(二)向控股股东以外的其他方购入标的资产
如果上市公司与标的资产不受同一方控制,应判断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重组。针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初始计量时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二、业绩补偿的后续计量
针对向控股股东购入其控制的标的资产,在购买日后、或有对价实际发生结算前的会计期间,应考虑承诺业绩实现的可能性、货币时间价值,如果是股份补偿,还要考虑可能需支付或返回股权的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合理估计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应调整资本公积。
针对向控股股东以外的其他方购入标的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或有对价从购买日算起,12月内出现对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的或有进一步证据而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应予以确认并对原计入合并商誉的金额进行调整;其他情况下发生的或有对价变化或调整,应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或有对价为权益性质将不进行会计处理;或有对价为资产或负债性质属于金融工具的,将依照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或有对价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允许进行调整,但该调整类似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是对购买日已存在的情况,后续有了新的或有进一步证据而需要调整,可以在调整原企业合并成本的同时调整合并中原已确认的商誉。但上市公司并购中,依据标的公司于购买日后的实际盈利情况进行的后续计量并不属于购买日已经存在的情况,因此,该业绩补偿后续计量即使发生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也不属于计量期间的调整事项,不应对购买日初始计量即合并成本进行调整。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中以金融工具结算的或有对价安排最为普遍,对划分为以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结算的或有对价,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在后续期间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收到业绩补偿的处理
业绩承诺期满,如果标的企业业绩未能达标,根据业绩承诺条款约定的计算方法,上市公司可能收到业绩补偿。常见的补偿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现金补偿,一种是等值的股份补偿。但无论约定补偿的形式是什么,只要在业绩承诺期满前,作为补偿的现金和股份数量不确定,均属于或有对价,或有对价属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而当承诺期满,补偿金额确定,则浮动收益转变为投资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前损益的金融资产转变为现金、应收款或者回购的库存股。
四、与业绩补偿相关的两个其他问题
(一)业绩补偿公允价值变动和商誉减值之间的逻辑关系
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变动与资产负债表日对剩余业绩承诺期内被购买方可实现的业绩的预期相关,而根据资产减值准则,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就是说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资产组的减值损失金额的确定都与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相关,因而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般情况下,因或有对价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应当小于需确认的商誉等资产减值损失。
篇3
1.会计核算不到位。另外依据相关政策财务人员对于报销人员使用的虚假发票不承担责任,因此还存在会计人员不注重对原始发票的真伪的识别;学校资金清查不及时,主要体现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库存现金,银行日记账对账工作不及时,各类代管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收费票据使用不合理,填写的要素不完整,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税法知识,对收费的性质不清楚,对所收到的款项,特别是非常规性的收款不知道该使用哪类票据。账务查询系统、学生交费系统、职工收入查询系统等校园网络建设应加强,存在账务查询系统没有或者是数据更新不及时,部门负责人不能及时了解本部门资金的使用情况。学生交费系统仅在财务部门使用,不能与教务处、成教处、各系、室实现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共享。职工收入查询系统不健全,特别是对监考费、阅卷费等一系列零星发放的款项查询不到,会计凭证或附件传送不及时等一系列的问题。
2.监督不全面。高职院校的会计监督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会计监督的外部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高校的会计工作缺乏全面的检查、监督和有效的指导。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中介机构,因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对高校的审计避重就轻,浮于表面,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监督。由于外部监督的缺失从而使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基础不规范,还可能导致各类经济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会计监督的内部主要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人员。而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人员的编制在单位内部,很难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对经济业务的监督只是体现在审查票据要素完整、大小写金额一致、领导审批手续及原始附件齐全,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的审计无从谈起。
3.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高职院校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应包括学院的财务制度、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各类报销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内部牵制制度、创收的内部分配制度。各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制定不齐全,有的会计管理制度是很多年以前制定的,已不能适应现有的经济业务和管理需要等一系列问题。
二、会计基础工作完善的措施
1.学校领导重视学校的财务工作,按照会计业务需求合理配制财务工作人员,建立会计人员激励机制。2013年1月1日施实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总会计师岗位,总会计师为学校副校级行政领导成员,协助校(院)长管理学校财务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各院校应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规定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处于学院决策层,让学院领导能了解财务、熟悉财务、重视财务工作,切实负担起领导责任。另一方面按照会计业务需求合理配制财务工作人员。很多高职院校临近退休年龄的财务人员较多,急需新进财务人员,为财务工作储备后续力量。但是在引进财务人员时存在下面的问题,对财务人员学历要求高,至少要求本科学历,相当一部份学院要求硕士学历,很大一部份高学历财务专业毕业学生并不愿意从事高校财务工作,选择高校工作的更愿意从事教学工作。事实上高校的财务工作并不很复杂,并不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职业道德良好,热爱会计工作,踏实努力、尽心尽责的会计工作人员。学院还应建立会计人员激励机制,会计人员所承担的工作量、责任与报酬明显不成比例,从一定程度上挫伤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多给会计工作人员一些关心和理解。学校任何一个部门的创收收入都离不开财务人员的辛勤工作,所以学校的创收除了分配给组织部门、承办部门外,财务部门也应得到按一定比例的创收分成款,用于部门人员的培训支出、改善办公条件及工作业绩好的会计人员的奖励等。
2.健全财务部门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责任制。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要应对新的业务,一个健全的财务组织结构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保障。各院校可以依据业务性质和业务量的大小设置二级科室,确定各科室的职能及科内各岗位的分工,具体明确细化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在确定岗位分工时要特别注意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现拟定一份科室职责与岗位结合的分工表供参考。
3.按照《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各高职院校要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单位法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制定学院的财务制度,应具体包括预决算管理、会计事项授权批准、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会计工作岗位轮换、会计电算化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还应依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制定部门经费及专项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部门创收的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差旅费报销的范围和标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保障,各部门需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
4.加强学校财务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学院其他相关部门协作一致。一套完善的财务网络体系应满足以下的需求:学校部门负责人能及时查询到与财务账务同步的部门经费使用及结余情况,教职工绩效工资收入及个人扣款的明细查询,相关职能部门能及时查询财务缴费系统中学生学费及代管费、重修费、等级考试、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缴费信息,财务部门能在学生资助系统中收集到学生的银行卡号以便及时准确地发放学生助学金、奖学金,价格补助等方面的学生资助款。要实现以上这些功能需要加强学院网络一体化建设,在保证财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财务数据共享。并加强与学校人事、教务、学生、招生等行政部门及各教学系的协作。
篇4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施工企业 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基础,体现一个企业财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如何通过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工作质量,让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财会人员最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的工作。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资金活动控制、采购业务控制,还是资产管理控制等各种业务控制都离不开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可以夯实内部控制的基础,监督各环节的控制,反映内部控制效果,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会计人员是执行会计基础工作的主体,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可以督促会计人员从基础抓起,消除一些会计人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把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搞好,提高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会计工作通过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财产状况不明,家底不清,会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及决策。所以只有在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谈及财务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作用。
二、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企业,特别是集团型施工企业,下属公司多、项目多、地域分散、工期长、各项目情况多变,因此造成会计管理工作粗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核算随意性大,会计信息不实等问题。
(一)企业领导对财务的重视问题
大多数施工企业的领导是从专业施工领域选拨出来的,很多企业领导对财务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财务谨慎性不高,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到位。在财务管理上只重资金管理忽视会计工作,把会计部门当作是收收付付的资金管理部门,有的领导有时也会对财务要求有抵触和排斥情绪,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合理的核算要求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或干脆加以阻挠,这就造成企业会计工作被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自然就很薄弱。
(二)人员配置及管理的问题
对于集团型施工企业来说,如何管理会计人员一直是施工企业特别是集团型施工企业不断探索的问题。目前,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大体存在三种形式:第一,会计人员全员委派制,薪酬由集团公司发放。这种模式的弊端是会造成会计人员被独立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中心之外,同时也造成会计人员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无法洞悉,导致关心不足,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不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工作中心;第二,会计人员任免权归集团公司,工资关系归下属公司。由于对会计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一方面会造成会计人员难以准确定位,工作中左右为难。尤其是当上、下级沟通出现问题时,矛盾的焦点在财务部门突显。另一方面会对会计人员的管理造成交叉管控,安排工作时谁都管、出现问题谁都不管,使会计人员正当利益得不到保护。同时由于各下属公司效益不同,造成会计人员流动难;第三,下属公司独立聘用并管理会计人员,这种模式在集团施工企业基本上不存在。
(三)会计核算中问题
由于施工企业项目分散,管理松散,因而在会计核算中存在会计政策各自为政、财务管理上紧下松、外紧内松、业务审批处理程序不严谨、原始单据不规范、原始资料归集入账不及时、产值报量、施工进度、成本核算不同步、人为调整企业成本利润等现象。
(四)内部监督的问题
施工企业存在内部监督的定位不准、力度不够的问题。一些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下属单位的检查工作只重视利润完成、资金上缴情况。一白遮百丑,只要资金上缴够,其他工作不足忽略不计。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流于形式,因而下属单位会计工基础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五)财会人员的素质问题
施工企业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要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处理问题时既要把握原则又要有一定灵活性,因此要求财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但是目前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配备上存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少,竞岗竞职流于形式,人情任命多于能力任命的普遍现象,财务主管忙于具体事务而放松钻研业务,在指导财务人员日常业务时显得专业素质能力欠缺,变通性有余,原则性不足。同时一部分年轻的财务人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会计人员不愿意深入施工一线,也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施工进度、成本等第一手资料,对财务分析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搞好会计基础工作,不仅能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宣传政策、明确责任,增强领导的财务意识
领导的支持对财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有领导的支持能使财务工作事半功倍,因此,财务部门首先要加强对单位领导及项目经理等相关人员财务政策宣传,使相关领导了解财务政策,明确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责任,增加企业决策的财务谨慎性。
(二)定岗定编、择优上岗、建立学习型财务部门
企业首先要定岗定编,择优上岗,选聘政策性强,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的有能力,有学历的专业人员担任适合的岗位,从人事上尽量避免因人设岗,人浮于事的现象,增加会计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督促会计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其次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企业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对会计岗位的学历、职称要求,鼓励会计人员在一定的期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职称,在限期内考取学历、职称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报销学费,反之如果由于专业素养不足影响到日常工作的,则调离现任职务、降职,能力严重不足的,甚至可以令其下岗。再次,企业要解决好财务人员的职能定位问题,保障财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利,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修订会计政策、规范工作程序、推行会计基础达标工作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有一定特殊性,企业要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政策,结合行业特点、地域特点、企业特点,制定统一的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例如国家颁布了《建造合同准则》,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城市、各企业执行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企业要有的放矢地制定既符合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又适应本单位具体情况的会计制度,并定期组织专人对企业财务制度进行修订,使财务制度做到与时俱进,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推行会计基础达标工作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近来,施工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降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内容不完备;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报表编制不规范,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推行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全员化,将其纳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的范围。
(四)加强内部审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施工企业管理相对松散,下属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将会计基础工作审计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将审计中发现的共性的问题整理归纳,在相关部门及下属公司间传达。利用内部审计的便利,建立起内部信息沟通与共享的平台,使先进的工作方法在集团内部得到推广,进而提高全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促进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会计基础工作既需要持之以恒,又需要与时俱进,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脱离实际,企业需要按自身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管理要求,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制定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要求,使本单位财务工作不流于形式,实实在在地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殿军.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篇5
【关键词】 股票期权; 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普遍化,对股票期权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在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于2005年12月31日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后,财政部也于次年2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及其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产生了巨额期权费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同时,公司管理层为了能行使股票期权,有目的地粉饰财务报表,以便达到预先规定的行权条件。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M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M公司是我国早期上市的股份公司之一。为激励管理层勤奋工作,该公司股东大会在2006年审议通过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决定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并规定当年的9月1日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权日。根据“计划”,M公司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规定的最高比例,将总计3 185万份的股票期权授予激励对象,每份股票期权的持有者可以在2006年9月1日起之后的三年内的可行权日,按照规定的行权价格(13.15元)和行权条件(激励对象在行权的前一年度的绩效考核为合格,公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8%,行权年度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增长20%),购买一股M公司的股票,该部分股票的来源为M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行权开始日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日的一年之后,首次行权不得超过20%,剩余期权可在首次行权的90日后至股票期权有效期内分次行使,但在授权年度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内,激励对象的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30%,第二个完整会计年度内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60%。“计划”同时规定,各激励对象的行权年限为三年,即在授权日之后三年内必须行权完毕。如果在此期限内不能行权或没有行权,则所剩股票期权作废。
二、M公司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式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一)M公司股票期权具体会计处理
按照“股份支付”及权益工具计量和确认的规定,由于M公司实施的激励计划中的股票期权没有现行市价,也没有相同交易条件期权的市场价格,所以该公司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的方式估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经计算,M公司一次授权、分期行权的每份期权在2006年9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7.6893元。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公司2006年度和2007年度分别确认股份支付相关成本费用55 220 067.12元、147 700 559.88元。若扣除股份支付相关成本费用对2006年和2007年净利润的影响,该公司2007年度共实现净利润544 323 731.9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39%。
1.2006年的会计处理
根据M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相关规定,2006年12月31日为行权等待期的第一个资产负债表日,M公司应于2006年12月31日根据行权条件对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作出最佳估计,进而计算股票期权激励费用(股权激励费用=授予日公允价值×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M公司2006年度确认的股票期权费用为55 220 067.12元,分别计入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制造费用。然而,M公司2006年度使用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股票期权不进行会计处理,也就不确认期权费用。2007年度,M公司采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对2006年度应确认的股份支付相关成本费用进行调整,调减2006年度合并净利润55 220 067.12元,调减2007年期初未分配利润55 220 067.12元,调增2007年1月1日的资本公积金55 220 067.12元。
2.2007年的会计处理
根据M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相关规定,2007年12月31日为行权等待期的第二个资产负债表日,M公司应于2007年12月31日根据行权条件对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作出最佳估计,进而计算股票期权激励费用。M公司2007年度确认应有147 700 559.88元(7.6893×26 390 000- 55 220 067.12)的股票期权费用,分别计入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制造费用。
3.2008年的会计处理
(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对公司的影响
由于M公司2006年度的财务报告采用的是旧的企业会计准则,不需要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对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不会产生影响,也就对当年的利润没有影响。到2007年度,M公司开始采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根据“股份支付”的规定,对2006年度应确认的股份支付相关成本费用进行调整,调减2006年度合并净利润55 220 067.12元,调减2007年期初未分配利润55 220 067.12元,调增2007年1月1日的资本公积金55 220 067.12元。按照“股份支付”的规定,公司“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报告期末,公司要根据预先规定的行权条件(本案例的行权条件为“规定业绩”)估计可行权的股份,并以各部分股份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按从授予日(本案例为2006年9月1日)起各会计期间换取期权实际服务的月数占该部分期权最低服务总月数(即等待期)的权数进行分摊,计算出股票期权费用总额,在扣除前期分担的所有期权费用后列入当期的成本费用。2007年度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股份支付相关成本费用为147 700 559.88元,并调增资本公积147 700 559.88元。
2007年度M公司由于确认了大量的期权费用(约1.5亿元),因此减少当期利润,并同时减少每股收益,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然而,公司2007年度却能满足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根据其他资料,这是因为公司通过其他途径将2008年的部分利润提前确认了。2007年度M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18.64%,仅仅高出行权条件规定(18%)的0.64%。由于2007年度将2008年度的部分利润提前确认了,因而影响了2008年度的利润,使M公司2008年度难以达到行权条件,公司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予以取消。根据“股份支付”第七条规定,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因此,公司对2006年度和2007年度按照当时最佳估计多计提的55 978 104.00元的期权费用不予进行调整。
在实行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新股票的方式下,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增加了企业的净资产,导致企业产生现金净流入,同时增加了企业的总股本和资本公积。但是,在股票期权行权前,其会计处理不能反映出股票期权对每股收益产生的影响,从而可能使股价高估。在股票期权行权后,会降低企业的每股收益,对股价的影响方向相同,即行权后股价下跌。
M公司全体激励对象以2008年3月24日为行权股份登记日实施了首次行权,首次行权股份的上市时间是2008年4月1日。根据历史数据,M公司2008年3月17日到3月31日,股价在29—32间波动,4月1日股价是29.81元/股,4月2日到4月16日,股价在24—26间波动(除4月2日股价为27.85元/股外)。显然,股票期权行权后股价下跌了。由于向激励对象发行新股使得公司总股本数量增多,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下降。而激励对象行权,公司的市盈率不变,每股收益下降时,股票价格会下跌。
M公司全体激励对象以2008年6月26日为行权股份登记日实施了第二次行权,第二次行权的股份上市时间是2008年7月3日。根据历史数据,M公司2008年6月17日到7月2日,股价在15—17间波动,7月3日股价是16.67元/股,7月4日到7月14日,股价在17—18间波动,行权后股价上涨了,但上涨的幅度不大。根据理论,行权后股价应下跌。然而,第二次行权后股价却有小幅度上涨,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信息传递滞后的原因。2008年8月25日之后,股价下跌至12—15间波动。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股票期权激励费用过大
股票期权能否顺利行权,与“股份支付”的费用化规定密切相关。巨额股票期权激励费用的确认决定着股票期权的行权问题。因此,一些公司通过不同的技术处理“调整”股票期权激励费用。如M公司授予激励对象3 185万份期权,占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0%,达到了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上限。由于股票期权激励费用与期权数成正比,与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也成正比,这样,在同等情况下,授予激励对象的期权份额越大,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数相对也会越多,股票期权的激励费用必然增多。同时,根据“股份支付”的规定,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股票期权激励的费用在等待期内就要分摊完毕。由于在同等情况下,如果等待期短,每期分摊的股票期权激励费用就高,公司的利润就会少,这样,M公司202 920 627.00元的期权激励费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摊,对公司的业绩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二)管理层为满足行权条件进行盈余管理
M公司的行权条件之一是本年度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增长20%,这里的利润要考虑本期确认的期权费用对利润的影响。通过对M公司利润构成情况的分析发现,M公司2007年度的营业利润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06 333 946.95元,但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却比上一年度减少了1 093 462 994.36元,其结果是2007年度的总体应计利润比2006年度增加了 1 199 796 941.31元。然而,M公司2008年度应计利润又急剧下降到了2007年之前的水平。由此推论,在2007年初,M公司的管理层可能已经预见到了公司本年度盈利的困难,有可能不能完成业绩指标,就对总体应计利润进行了操纵,从而使2007年度的业绩指标达到了行权条件。同时,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07年度行权条件之所以得到满足,是因为M公司将2008年的部分利润进行提前确认。因此,M公司2007年度能满足股票期权行权条件的原因是通过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纵。
(三)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主观随意性强
前面说明,股票期权激励的费用不仅与期权数,也与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数成正比,即期权激励费用是期权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与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的乘积。这意味着当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已经确定时,可以通过调整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来操纵期权费用,进而操纵利润。反过来,为了操纵利润,公司管理层可能会通过调整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数来影响期权激励费用。
由于一些制度上的原因,一些上市公司在制定和执行期权激励计划时,往往通过制定低门槛的行权条件、随意修改行权条件、任意延长或缩短摊销期以及随意选择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等,进而改变应当确认的股票期权费用的确认、计量,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同时,在股票期权激励过程中,也存在为了满足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公司通过其他渠道使公司实现股票期权行权需要的指标。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建议
(一)加大力度监管股票期权激励中的行权条件
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过程中,对其会计处理方面,应当加大力度监管股票期权激励中的行权条件。在确认行权条件时,应考虑股票期权激励费用对相关财务指标特别是利润的影响。上市公司在制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过程中应合理制定符合本公司的行权条件,并考虑确认期权费用对行权条件的影响,同时,不应随意变更预先规定的行权条件。
(二)及时修订“股份支付”准则,尽可能压缩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前面说明,在实行股权激励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渠道主要是确定可行权股票期权的最佳估计数和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两个方面。从我国颁布的“股份支付”准则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中搜索,几乎没有发现对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确定方法的明确规定。同时,我国目前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各类资本市场都不是充分有效市场,因而也谈不上存在什么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这就需要通过其他估值模型来计量,但到底应采用什么模型,“股份支付”和其他文件均未作出明确规定。这就为公司在选择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时“预留”了主观随意性的空间,从而为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及行权条件提供了可能。为了达到减少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目的,需要及时修订“股份支付”及相关准则,细化相关的规定,使公允价值的估计更“公允”,使可行权估计数达到“最佳”,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
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达到预先规定的行权条件,有目的地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应着重关注管理层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的措施,防止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对利润及公司业绩指标进行操纵。
(四)充分披露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信息
制定相关规定,强制上市公司披露有关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以及实施的具体信息,加大力度监管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会增加操纵利润的难度,从而使上市公司严格执行中国证监会审核无异议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参考文献】
[1] 杨程.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讨[J].特区经济,2007(10).
[2] 董惠清.浅议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10(12).
[3] 许敏敏.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若干问题解析——从伊利股份公告说起[J].商业会计,2011(1).
[4] 张羽.浅论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J].时代金融,2011(3).
[5] 王卓瑛.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5).
篇6
在第二批股权分置试点公司中,已经有中化国际等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在股改全面展开后,有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肯定不在少数。因此,对相关会计处理的规范亟待解决。
我们估计规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会计处理的《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股票期权》(下称《股票期权》)应该已完成起草,之所以没有,是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的支持。因此,一旦业界流传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正式颁布,《股票期权》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也将择机而出。
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将增加员工薪酬费用
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规范应当已经考虑了与将来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衔接。我们认为,《股票期权》准则中,将规定上市公司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须在授予日增加员工薪酬费用,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相一致。
在没有新准则的前提下,按照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如果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那么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采取的做法就是只需调整公司的权益结构,比如由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就可以。由于整个过程没有现金的收入与支出,因此对总资产以及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没有影响。按照这样的会计处理,揭示出来的情况只是反映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被摊薄了。
然而,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实质是由于授予方,即公司接受了员工的服务而给予其的报酬,员工的服务是公司发行权益性工具(股份或股份期权)的对价而收到的资源,公司享受服务实质上是对所接受资源的消耗,因此,需要将其作为费用予以确认。将出台的相关会计处理规范会要求将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在授予日增加员工薪酬费用,从而减少当期损益。
《IFRS2》对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
美国2004年修订的《FAS123―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下文简称为《FAS123》),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公告――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下文简称为《IFRS2》),都规定上市公司须在授予日将授予员工的股票或期权确认为员工薪酬费用。由于我国的《股票期权》准则在制定中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并且相关规定也将与其趋同,因此,我们将在下文中介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公告――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相关会计处理。
《IFRS2》的目标是对主体从事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的财务报告作出规定,包括授予雇员的股份期权交易的会计处理。下面我们将列举三例,介绍《IFRS2》对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
1. 无附加条件,直接授予员工正股
在此情况下,公司须在股份授予日,根据授予的股份数目与每股市价确认员工薪酬费用。
例:A公司决定在20X6年1月1日授予公司20名高管每人5000股正股,授予日公司股价为¥20,那么,公司须在1月1日确认5000×¥20×20=¥2000000员工薪酬费用。
2. 附服务年限要求,授予员工股份期权
在此情况下,公司须在股份授予日,利用符合规定的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每份股份期权的公允价值,并且考虑员工离职等因素,分期确认员工薪酬费用。
例:A公司决定在20X6年1月1日授予公司20名高管每人5000份股份期权,每一授予均附有要求员工未来三年留在公司工作的条件。根据期权定价模型,公司估计每份股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0元。基于加权平均概率,主体估计有10%的雇员将在未来四年内离开。
情景一:公司对员工离职率的估计完全准确。
情景二:离职雇员与估计数不相同:20X6年有1名员工离职,公司估计还会有2名员工离职,将离职率上调为15%。20X7年,又有1名员工离职,公司将离职率上调为20%。20X8年,又有1名员工离职。
3. 附服务年限要求,授予员工股份期权,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相关
在此情况下,公司依然需要在期权授予日,利用符合规定的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每份股份期权的公允价值,并且需要考虑员工离职、公司业绩等因素,分期确认员工薪酬费用。
例:A公司决定在20X6年1月1日授予公司20名高管每人5000份认购期权,每一授予均附有要求员工未来三年留在公司工作的条件。如果三年中,公司净利润每年增长率不少于10%,到期行权价格为¥30,否则,行权价格为¥40。在授予日,公司经过模型计算,估计当行权价格为¥30时,股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期权¥16。当行权价格为¥40时,股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期权¥12元。公司估计未来三年内没有员工会离职。第一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2%,同时预计未来两年的增长率都会大于10%;第二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3%,同时预计第三年增长率仍然大于10%。第三年,公司增长率只有5%。
实务中,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还可以与公司股价表现相结合,也可以给予员工股份和现金的选择权等。但公司都必须在授予日,确认员工薪酬费用,减少当期损益。
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测算
我们取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的平均数虚拟了公司A,测算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A公司的总股本是16亿股,2004年净利润为5.4亿元。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日(授予日),公司的股价是6.1元,假设经期权定价模型测算的期权的公允价值是1元。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净利润的影响完全取决于送股的多少以及股价和期权的价格。
公司一般都会采取授予期权的方案。在授予期权的方案下,公司一般都会附上一定服务年限的要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实施股权激励而对公司当期损益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减少的当期损益与送股比例成正比关系,因此,对送股比例的弹性会非常大,若要减少弹性,则需要附加比较长的服务年限的要求。
篇7
关键词:会计诚信 体系建设 信息质量 基础性工作
会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真实、正确地反映。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已经不再单纯地记账、算账和报账,其功能延伸至参与管理和事前决策,但为所有者、经营者、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仍然是它的主要职能。然而客观现状是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存在大量做假、造假情况。因此,会计诚信建设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会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和经济秩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会计行为的法律法规,会计诚信意识开始逐步被企业和投资者所接受,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和会计中介为主体的会计诚信联合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真正从根本上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诚信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
二、会计不诚信的危害性
会计不诚信问题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二)危害会计资料使用者
会计资料的质量,不单纯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他已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中小投资者相对于大股东和代表大股东利益的公司管理层来讲,是弱势群体,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所公布的有关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可信性,而会计不诚信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扭曲了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
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
(四)危害造假公司本身
市场是公正的,当美丽的谎言被戳穿的时候,股价也只能一泻千里。世界通信的股价从最高峰时期的64美元跌难0.83美元。昔日的巨头由于会计的不诚信不得不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而在我国,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只有8.45%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完全可信。这反映出有些上市公司不惜以信用为代价,公然违背信用原则,不仅造成自身财务混乱,而且自行上丧失了赖以生存发展的“诚信”资源。
三、会计丧失诚信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厂商)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甚至会计这种职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二)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在日常经济中,经常看到会计人员为一分钱的差错折腾半天。会计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但事实上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并不精确的科学。这是因为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四)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它的目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他们的目的是自己价值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符合时,他们才会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出现了诚信问题。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及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虚假会计
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四、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诚信应该是全社会的诚信,不仅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财会人员,还包括注册会计师、律师以及广大投资者等,都要遵循诚信规则,接受诚信教育,特别是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各级领导,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的支配权,更应率先身体力行,致力树立一个失去诚信的资本市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经营理念。此外,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包括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宣传诚信思想,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只有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弘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风范,才能有效防范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二)健全制度法规,完善监督职能
抓紧对市场规则的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靠;建立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信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单位和个人,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包括建立内部监督制度、监事会制度,有条件的还要采用会计委派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这些监督机构的任职资格制度、监督程序制度、报告制度、责任制度等。
(三)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
较为完整的企业内控系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分明。同时应将开展会计业务达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促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将得到有力的保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落实到实处。
(四)加大对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因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投资者、债权人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失误等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相关责任人员要处以重罚,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使造假者无利可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操纵会计信息行为的发生。
(五)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篇8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机构 出纳工作 改革和完善
出纳工作指的是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的收付、保管以及核算,是会计循环的基础部分,是资金运动的关键环节,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颁发了修改版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的实施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然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工作并不是完美无缺,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金资产安全,必须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出纳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高效良好的会计循环机制,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管理,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会计管理平台。
一、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出纳工作存在的问题
1、出纳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首先,制度内容不完善。出纳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现金管理制度、银行账户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但事实上,大多数出纳管理制度未能涵盖全部法定内容,再加上理论基础不扎实,编制步骤不合理,采用方法不科学,制度格式不规范,事业单位的出纳管理制度内容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宜性。其次,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建立的出纳管理制度符合法规要求,但是由于执行流程的缺陷、单位领导的忽视、“关系主义”的盛行,制度执行效率和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出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缺乏制度有效的指导和约束。最后,制度反馈不及时。事业单位最初建立的出纳管理制度不可能完全契合实际,需要出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时刻关注国家法制法规,然后对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多数事业单位未能及时反馈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没有进行制度的更新换代,导致出纳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和法规要求。
2、日常财务收付管理不规范
收付管理是会计机构出纳工作的关键,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在事业单位会计循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现实中,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人员极不重视日常财务收付管理,认为收付管理只是简单的收入资金和支付货币,存在严重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缺乏开展财务收付活动的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致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收付管理无法顺利开展。同时,货币资金的收付未按流程办理,原始凭证稽核不仔细,收付款填写不规范,票据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行为不符合规定,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外,有些事业单位没能正确使用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以及专用存款账户,未按《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银行账户,混淆账户资金的存入范围和取出条件,将银行账户出租、出借给其它单位或个人使用,存在着误用、混用、乱用银行账户的现象,使得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严重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
3、资金资产缺乏有效保障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出纳工作普遍存在着资金资产缺乏有效保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财产保管不规范。部分事业单位将现金、票据、账册等有形财产放置于不安全的物理环境,保险柜密码和钥匙保管不严谨,未随时关注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无形财产的市场环境,财产的物理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导致事业单位的财产同时面临有形的损害风险和无形的市场风险。第二,财产核算缺乏有效性。往来款清算制度不完善,时常发生坏账损失,未按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银行存款账,核算流程不完整,核算方法不科学,未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使事业单位资金资产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三,缺失内外部监督。监督制度不完善,不相容职位兼任,执行力度低,这些都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无法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政府部门的局部监督、单位与事务所的合谋、信息公开披露的不规范,致使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工作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4、出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出纳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时间性极强的工作,政策性要求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性要求出纳员具备熟练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丰富扎实的实践能力,时间性则要求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坚定的安全意识。但实际上,大多数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人员无法满足工作要求,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国家法规和单位制度不了解,无法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存在的违法行为,未能做到洁身自好、以身作则,无法满足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出纳工作对出纳员政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有些事业单位的出纳员缺乏系统性的出纳知识,工作经验严重不足,只能处理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保管资金等简单出纳工作,一旦遇到外汇出纳、有价证券等复杂业务,便不知如何处理,不具备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部分出纳人员性格大大咧咧,工作粗心大意,遇事冲动糊涂,安全意识薄弱,缺少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必备的安全意识。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出纳工作的措施
1、健全出纳制度体系,优化出纳工作环境
出纳制度体系是事业单位出纳工作的指导和约束,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有效保障,因此,必须健全出纳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出纳工作外部环境,为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业务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引。第一,出纳管理制度应当涵盖全部法定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写制度,建立完整的编制流程,规范出纳管理制度的格式,保证制度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和可行性。第二,提高单位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完善制度执行步骤和方法,严格杜绝“关系主义”现象,以纸质档和电子档的双重形式颁布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提高执行效果和效率,为出纳工作提供制度有效的指导和约束。第三,出纳人员应当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随时关注国家法制法规,并根据反馈结果和最新规定不断完善制度,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管理制度能够符合实际,与时俱进。
2、规范日常财务收付,强化出纳收付职能
日常财务收付管理是建立会计循环机制的着眼点,是保障出纳工作有效的关键处,应当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财务收付管理,强化出纳工作的收付职能,提高资金资产收付业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纠正出纳人员对收付管理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提高出纳人员收付管理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机构日常财务收付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按照法定流程办理资金资产的收付,认真核查原始凭证,规范填写收付票据,确保背书、承兑、保证、保付等票据行为的合法性,有效保障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印发《银行账户管理办法》手册,按法定流程申请银行账户,区分各类银行账户的适用情形,明确账户资金的存入范围和取出条件,禁止银行账户的出租和出借,保证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正确使用。
3、完善财产保管核算,保障资金资产安全
首先,规范资金资产的保管。严格控制有形财产放置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谨慎保管保险柜的密码和钥匙,时刻关注无形财产的市场环境,根据汇率、利率等因素及时调整财产的账面价值和转换财产的表现形式,有效防范损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其次,提高财产核算的有效性。完善往来款清算制度,防止无谓的坏账损失,定期核查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规范财产核算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出纳业务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最后,加强内外部监督。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坚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提高内部监督的执行力度;扩大政府监督对出纳工作的监控范围,严厉打击事业单位与事务所的合谋行为,规范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提高外部监督的有效性。
4、加强出纳人员管理,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综合素质是业务处理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是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工作,应当加强出纳人员的素质管理,确保会计核算的高效性和正确性。首先,加大国家法规和单位制度的宣传力度,增强出纳人员对法制法规的了解,提高出纳人员的政策水平,严格要求出纳人员遵纪守法,恪守本分,以身作则,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其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弥补专业知识缺陷,培养出纳人员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出纳人员的实践能力,保证其具备夯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最后,改善出纳员焦躁不安的性格,培养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增强出纳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出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资金资产的安全保护。
三、结语
总之,随着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的多元化,会计机构出纳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稳定长远发展。本文立足于出纳工作特点,从制度体系、财务收付、保管核算、素质管理四个方面,建立高效良好的会计循环机制,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出纳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资金资产的安全性,让会计机构出纳工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出纳工作的改革和完善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事业单位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锦文:浅谈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4(8).
篇9
【关键词】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股份支付 会计处理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准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股权激励的实质是以股票价格作为公司业绩的评价基础,通过股票升值所产生的价差作为对经营者的报酬,从而将经营的报酬与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联系起来,经理层在采取最优策略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同时,使股东利益趋于最大化,从而约束经理层的短期行为,防止道德风险,减少所有者的监督成本,有效地解决委托问题。由于股权激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人激励约束相容问题,因此,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资料显示,全球排名500家的大工业企业中,至少有89%的企业对经营者实行了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股权激励计划。但是,由于股权激励工具本身的复杂性,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方面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所以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概况
我国的股权激励试点始于上个世纪末,股权激励的形式包括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持股(包括业绩股票、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虚拟股票计划、股票增值权计划、延期支付等)、管理层收购等多种形式。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之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行为,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也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一系列法规的实施以及随后相继出台的相关税收、会计等规定不仅对上市公司(包括国有控股)股权激励从合规性上予以明确,并对具体的实施原则和操作办法予以规范,有力地推动了上市公司建立股权激励制度。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可以采取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从已经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和实施情况来看,主要采取的是限制性股票激励和股票期权方式,其中80%采用了股票期权。本文主要以股票期权来探讨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二、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
确认是把某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对于股权激励是否必须在财务报表中加以确认,会计界并不存在太大的争议,争议比较大的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股权激励是作为权益,还是作为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二是股权激励是作为费用,还是作为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即是否确认股权激励中的费用。
从负债的定义来看,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的结算会引起含有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的流出。根据该定义来判断,首先,股票期权并不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次,企业发行股票的义务是或有的,激励对象是否行权取决于未来的股票价格的高低,因此它并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能作为负债列入资产负债表,作为权益比较合适一些。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把它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对股权激励是否要确认相关的费用上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费用观认为股票期权虽然不会对企业产生现金流出,但股票期权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体系为所接受的激励对象提供的服务的价值,而接受激励对象提供的服务表现为企业资源的耗用,符合费用的定义。与现金支付报酬一样,股票期权是支付给激励对象的报酬,因此,应该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利润分配观认为股权激励就是让激励对象能够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通过股票期权的授予,有效地将激励对象的利益与企业本身的价值增长联系起来,并建立起长期的激励机制,因此,股权激励是激励对象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4年公布的修订的第2号会计准则“股票基础支付”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以股权为基础的偿付》中都规定了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时应确认为相关费用,在营业利润中扣除。我国新颁布的第11号准则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做法,规定要“记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具体的会计处理为:在初始会计确认日及以后会计期间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股票期权”科目;行权时借记“股票期权”科目,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三、股权激励的会计计量
股权激励的会计计量主要是解决计量属性和计量日。在股票期权会计中,各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所涉及的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法、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
历史成本是指资产在其取得时的交换价格,历史成本法主要是针对采用股票回购获得行权股票来源的方式。将行权价同股票回购价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收益或是费用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企业所持有的自有股票,因为它并不具备资产的特征。企业的股票是股东的利益,股票的回购应该作为对股东投入的返还,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选用历史成本法是不恰当的。
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授予日股票市场价格高于行权价的部分,如果行权价高于或等于授予日的股票市价,其内在价值就为零,这就意味着企业无须确认任何费用,这显然是没有反映出股票期权的真实价值,是不合理的。内在价值法计算比较简单,但是却忽略了股票期权的时间价值。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传统会计体制中很少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手段,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公允价值逐渐成为许多交易事项的计量手段,尤其是在金融工具的计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要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法对股票期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法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适用各种形式股权激励的会计计量。公允价值法不仅可以使股票期权的计量和其他金融工具的计量统一起来,避免会计处理的混乱;同时公允价值法充分考虑了时间价值,体现了股票期权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操纵的可能性,使财务报表在任何时点上都更具备相关性。
股权激励的会计计量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计量日期的选择,因为不同时点所计算出的公允价值存在很大差异。在股票期权计划中与选择计量相关的日期主要有授予日、授权日、可行权日、行权日和到期日。
有观点认为应当将行权日作为计量日,因为只有这一日期才知道计量对象是否行权、行权的数量以及支付的金额,这样可以避免诸多的不确定性。行权日计量与到期日计量实际上都是将股票期权当作一项负债,而不是一项权益处理,因为只有负债才在结算日进行最后计量,因此,以行权日和到期日进行计量是不合适的。
授权日(Vesting date)是指员工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之后,有权获得期权的时间。有人提出应该以授权日作为计量日,认为授权日之前股票期权的合同还没有实际完成,只有到了授权日,激励对象才获得股票期权,企业才是实际发放了权益性工具。但是股权激励合同签订时,企业与激励对象就已经对股票期权的价值达成了共识,授予日(Grant date)之后股票期权价值会随着证券价格的波动而变动,但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收到的激励对象提供的劳务价值不会因为股票期权价值的改变而改变。股票期权的实际影响在授权日就已经发生,根据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应选择授予日作为计量日。
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颁布实施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逐步规范,但随着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等待期的确定和股权激励成本的分摊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其中可行权条件为规定服务期间的股份支付,等待期为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期间;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业绩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根据最可能的业绩结果预计等待期的长度。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公司没有根据等待期的定义结合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规定的可行权条件进行综合判断,特别是忽视了激励方案中的服务期条款等隐含的可行权条件,导致应该在等待期内合理分摊的期权费用一次性计入会计期间,造成当期巨额亏损。伊利股份就是因为将总额为7.39亿元的激励成本在两年内加速分摊(在2006年摊销1.85亿元,2007年摊销5.54亿元)导致了2007年年报巨额亏损,金额为-1.15亿元。而该公司2007年度经营性净利润没有发生重大波动。所以,上市公司应深入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关于等待期的规定,认真对照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将股权激励成本在等待期内合理分摊,并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普遍采用“一次授权分批行权”模式,造成了各个期权存续期的不同,一些公司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有些公司在激励计划中规定授予日或事后追认授予日,还有的公司授予日不明确,影响了期权公允价值的计算。此外,在运用估值模型计算期权的公允价值时,由于缺乏历史数据,加上对估值模型的运用缺乏经验,造成部分参数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
3、在信息披露问题。目前相关财务信息披露规范中要求对股权激励相关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采用估值模型和估值技术、主要假设、相关参数以及选取原则和方法来计算结果及对各期期权费用的分配进行披露,但多数公司没有披露如何对可行权数量做出最佳估计,也没有披露期权总费用的估计以及在等待期内各年度的摊销情况,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没有披露期权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及依据的相关假设。因此,公司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方面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1] 方慧:员工股票期权会计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 财务人员 队伍建设
施工企业是指主要承揽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设备安装、矿山建设和铁路、公路、桥梁等工程施工的生产经营性企业。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都必须与建设单位签订建造合同。建造合同的乙方(施工企业)必须按合同规定组织施工生产,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按期将已完工程交付建造合同的甲方(建设单位或业主)验收使用,并向甲方收取工程价款。
一、施工企业会计特点
施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总是期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一日标,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的所得与所贷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取得各种数据资料,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分析,寻找出改进的措施。这种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会计来进行的。除具备会计的基本特点外,施工企业会计还具有以下特点:
1、特别重视分级柱算的作用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它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使用,位置始终固定不变。施工企业只能在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组织施工生产。企业的生产工人、施工机械等都要随施工地点的改变而流动。由于施工地点不断交换而且较为分散,使得施工企业不得不重视分级管理和分级核算。公司、分公司和工程项目部,均要设置会计机构或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且应特别重视基层的会计工作。对于分散在外的工程项目部,配备精明强干的会计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日常开支及项目直接成本的核算。这样,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也能为企业的工程成本核算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
2、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柱算和成本考核
建筑产品是按照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建造的,几乎每一建筑产品都有独特的造型和结构。即使采用相同的标准设计,也会因为建造地点的地形、地质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条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建筑安装工程的单件性。使得同类工程的成本具有不可比性。为了反映各项工程的资金耗费,必须以每一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组织成本核算。而且,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不能按同类工程的实物计量单位(如建筑面积等)进行分析对比,只能将每一工程的实际成本与其预算成本相对比进行分析考核。
3、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成本结算
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从开工到竣工,施工周期长,垫支资金多。如果等到工程全部竣工再办理结算,不仅会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而且会计核算也只能是事后记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相对竣工工程而言为在建工程)的价款收入和实际成本。按确认的工程价款与P方办理结算,以及时收回资金。同时,将确认的工程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考核成本节超情况,以便出引起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4、协作关系复杂
有些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模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往往需要出几个施工企业共同完成。这类工程,一般采用总承包负责制的方式组织施工。这样,施工企业会计经常同建设单位之间发生备料款和工程进度款的预收、扣还业务,也可能同分包单位之间发生备料款和工程进度款的预付、收回业务,还可能同设计单位等发生经济往来。合计应正确处理与各协作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以使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5、工程结算价格按每一工程项目分别确定
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使得各个建筑产品不可能按统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计算出工程造价,并以此作为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二、施工企业会计组织
施工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以及管理体制相适应。大中型施工企业一般实行公司、分公司、工程项目部三级管理体制。会计上也要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人员组织会计核算。公司是独立核算单位(一级核算单位),一般设财务会计部。主要任务是依据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确定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处理公司管理部门的日常会计业务,指导和监督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汇总所属单位的会计信息,全面核算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分公司是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一般设财会科,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各工程项目部的成本核算,归集和分配分公司发生的施工管理费用,汇总计算工程成本。定期向公司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等。工程项目部一般配备成本核算员,负责本项目部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工程直接费成本的计算。
小型施工企业一般实行两级管现,公司直接领导工程项目部的工作。因此,一般在公司没里财会科,全面核算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各工程项目部配备成本核算员,负责日常施工生产费用的核算和工程直接成本的计算。
在企业各级会计机构内部,要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使会计人员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会计工作岗位可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实际工作中,各工程项目部一般只配备一个会计核算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应当负责备项收支的市批工作,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完整。
三、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提高财务人员法律意识
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内外部经济环境都有了重大的改变。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为财务舞弊现象的滋生创造了条件。面对这种新情况,只有强化财务人员法律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按着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办事,在工作中时刻做到廉清奉公,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袭,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1、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法律意识与较高的职业道德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是一名财务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保证和促进财务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约束力量。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道德素养,就可以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人的其他道德品质一样,一般不可能自发形成。而只有当财务人员知法懂法,严守心中那根法律的“高压线”,依法办事,廉洁自律,自觉抵御“权、钱”的诱惑,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连在一起,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心无杂念,摆脱“小我”意识的困扰。因此,财务人员要定期学习党的财经方针、政策。实事求是,不做人情账、假账和违法账。坚决执行党的财经法规,确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够更加严格地贯彻执行国家财政、财务法规和制度。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现在有些单位财务人员缺乏法制意识,只要有领导签字,或本单位需要的情况下,明知是违反财务制度的事,却存有侥幸心理“反正有领导担责任”,而把自己的职责忘在一边;还有些企业,出纳和会计权责划分不清,出纳保管全部印章,自制原始凭证,做记账凭证,而会计只充当记账员的角色,这些都是因为财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而造成的。只有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促进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2、提高财务人女的业务能力
财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财务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这同样是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财务准则、财务制度及其相关的规定不断出台,财务人员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经济纠纷的外部形态也不断翻新,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对企业财政负有重大责任,一旦工作中出现财务失误,将给企业带来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损失。而据了解,企业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往往不是因他们缺乏财会专业知识造成的,正是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缺少法律风险意识以及缺少适宜、详细的规范指引造成的。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意识到,只掌握单一的财务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关于证据的法律知识、法律关系构成等有关知识。同时,为了更好应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变化,财务人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财务能力,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尤其是要懂得与财务业务密切相关的证券、金融、保险、税收、贸易等经济法律知识,最终使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位企业服务。因此,充实时务人员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风险意识,完善财务管理规范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企业有效地降低对财务风险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上一篇:基地调研报告
- 下一篇:防汛抗旱安全知识宣传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