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变化规律范文

时间:2023-06-12 16:3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减法变化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减法变化规律

篇1

一、深挖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结合认数教学让学生知道相邻两数相差1的规律,以后逐步结合看图写算式,要求学生学会根据一图怎样写出两个算式四个算式,当学生学完10以内加减法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成加减法表后,要求学生看着表分别说出加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组织教学。如:为了让学生知道相邻两数相差1的规律,首先让学生知道: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从而知道:相邻两数相差1。又如:学完10以内加减法,看着加减法表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加减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要求学生根据算式总结出规律。通过这样有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规律

三、精心引导

教学是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的精心引导是关键。例如:在教学,a-b-c=a-(b+c)这一规律时,精心设计引导过程。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样一道应用题。少先队员做红花45朵,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给小班10朵,中班15朵,其余的给大班,给大班多少朵?通过分析: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解法:45-10-15=20(朵),45-(10+15)=20(朵)。接着教师指出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即:45-10-15=45-(10+15)进而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启发学生发现规律: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如果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所得结果相同。

精心引导,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吃透教材,熟悉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中轻松的教学,学生轻松的掌握,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引导总结,养成习惯

规律十分重要,教学时,教师即要注意揭示更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总结规律,以逐步养成学完新知后自己去总结规律,并在学习中去运用的能力。

五、精心设计练习

练习是培养学生寻找规律,总结和运用规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在设计时,一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例如:结合认数,数数。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面各组数,分别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然后按规律接着填:1、3、5、7、9、――、――;2、4、6、8、――、――;其次,题型要多样。如:看数找规律,看算式找规律、看图找规律等。再次,练习形式要多样。教师要利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最后,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如:在低年级应让学生练习直观性强,规律比较容易发现的题,随着年级的升高,才能让学生逐步练习蕴含的比较深的规律。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单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20-03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由卢江、杨刚任主编,王永春、陶雪鹤任副主编,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同志们,在大量调研、实验和广泛征求全国城乡第一线的教师、教研员、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下,在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正式发行。现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做一介绍。

一、教学内容介绍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变动

这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扩展知识的范围,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实验教科书相比,其主要变化有:

(一)加强了准备性,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1.把实验教材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为“准备课”。学生入学前已接受了学前教育,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心中有数,因此安排了“准备课”。

“准备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数一数”,保留了“开学图”和“数一数”、“认数”、“读数”的内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读数的情况。第二部分“比多少”,保留了“同样多”“多”“少”,充实了内容,增加了练习一。

2.将一年级下册的“位置”提到一年级上册,做为第二单元。讲了“上下”“前后”“左右”。

(二)降低了有关知识的难度,更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1.在第二单元“位置”中,原实验教科书中‘左’‘右’的相对性和位置删掉不讲。

2.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只讲立体图形,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平面图形删掉不讲。

3.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只认识整时,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半时删掉不讲。

4.删去了“求未知数”的教学内容,只是在练习中渗透了这样的练习题目。

三、新教材的编排特点

这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了现行实验教科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力求使新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

新教材在编排上更加体现:

(一)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如数和计算的知识,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仍然按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原则编排,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又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进行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分为6、7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9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以及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段教学。

如几何图形,先认识“上” “下”“前”“后”“左”“右”(第二单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练习经常用到这些知识。再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本册只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第四单元)。

(二)加强了知识的整理

整理是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它更多的是加深理解、扩大联系,进一步提高掌握水平。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更好地全面落实知识、技能掌握的教学目标。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材给出了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后边知识的整理,又是前边知识的完善。

大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增加了整理和复习。如P32页3题,P69页第5题的整理和复习。2题是10以内加法整理,3题是10以内减法的整理。再如P101页第8单元的整理和复习,1题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

(三)增设了教学的背景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教材安排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数学背景知识。

如:P60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算筹。P72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象形数字及计算。P85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四)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篇3

一、大班幼儿接受能力与最近发展区的情况分析

(一)数概念与数运算能力

数概念的学习可以使幼儿思维的灵敏性、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大班幼儿的数概念能力,采取趣味学算术的方法,结合日常生活具体事物教数概念,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理解数的含义,形成数概念。如在加减法速算中,为了帮助幼儿掌握运算规律,引导幼儿用“借10法”和“凑10法”的运算技巧,使他们在动手、动动中学会找出加减法的内在规律,可以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同过去大班对比,现在大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手口一致点数1―50,现在能手口一致点数1――200;过去大班毕业前能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现在毕业前可进行50以内加减法运算,能力强的幼儿能达到100以内,甚至千以内加减法运算和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在交往中产生和发展的,大班幼儿具有更加广泛的交往内容。当他们感到有许多知识、经验、情感、愿望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便更加积极起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现在的大班幼儿和过去的大班幼儿相比,在语言发展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复述故事、创编故事,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性,提高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三)自然与社会的知识量

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幼儿在语言、想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幼儿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借此扩展幼儿的自然、社会知识。如让幼儿观察游禽、飞禽、家禽、鱼类的图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总结家禽、飞禽、游禽等一些动物的共同特征,并指出它们与鱼类的区别,使他们学会根据动物的一般特征进行分类,或者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的图片,掌握植物的根、茎、叶的特征,能提高幼儿对自然及社会的认知能力,有效地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大班幼儿的学习心理分析

(一)求知欲望的表现和竞争意识的发展

大班幼儿争强好胜、表现欲强,对学习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针对他们这一特点,教师进行一些能展示他们能力的教学活动,促使他们在活动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如在拼音王国的识字活动中,大部分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学习拼音,生怕拼错了让别的幼儿耻笑,争取比别人掌握更多的拼音,这就是其竞争意识的表现。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学习与生活。又如在“磁铁的用途”科学实验时,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这时他们会争着说有的东西被吸起来了,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教师可让他们把能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把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是铁就能被吸起来,不是铁就不能被吸起来。这样,让幼儿自己在动手中探索问题、得到答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思维,培养其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二)入学心理的急剧萌发

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非常向往,入学心理强烈。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激发大班幼儿强烈的入学愿望,可以使他们在心理上为入学做好准备。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教师除对每节课的时间和每周课时作适当调整外,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直观性、趣味性,重视培养幼儿分析、综合的能力,唤起幼儿学习的广泛兴趣,启发他们喜欢观察、学会观察、会动脑筋,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篇4

课时目标导航

复习内容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性质、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鸡兔同笼问题。(教材第109页)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3.让学生回忆小数的相关知识

(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点移动,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简算等)。

4.对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能科学、合理地总结归纳与内化知识。

5.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

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熟练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1】复习四则运算的知识。

加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数叫做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4.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的

意义和

各部分

间的

关系

1.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所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3.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有关0

的运算

a+0=a,a-0=a,a-a=0,a×0=0,0÷a=0(a≠0)

含有括

号的四

则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回顾2】复习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的知识。

加法

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c。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乘法

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或a×(b+c)=a×b+a×c。

减法

的运

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除法

的运

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d=a÷c÷d÷b

【回顾3】复习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知识。

小数

的意

义和

读写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像0.3、0.04、0.013、…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0,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写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的每一位数字

小数的

性质和

大小比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去掉“0”或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比较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数大的小数比较大……

小数点

的移动

引起小

数大小

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1)把一个小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小数分别乘10、乘100、乘1000、…,将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即可。(2)把一个小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这个小数分别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将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即可

小数与

单位换算

1.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低级单位的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完成。

2.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来完成

小数

的近

似数

1.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时通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哪一位,只要看它后一位上的数字。当保留整数时,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当保留一位小数时,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当保留两位小数时,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2.(1)把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即可。

(2)把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即可

【回顾4】复习小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小数

加减法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计算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果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加

减混合

运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1)没有括号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小数加

减法的

简便

计算

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2.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回顾5】复习鸡兔同笼问题的知识。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1.列表法。

2.假设法:先作出假设,再根据这种假设进行计算、推理、解答。

二、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11~115页“练十五”第2、3、5、6、7、19、20题。

第2题:(1)6.4 (2)25.8 7.5 2.5 (3)42 4 25 (4)125 70 (5)3 b 3 20

第3题:

(160+880)×20=20800

550+230×62÷31=1010

第5题:(1)15 (2)0.04 (3)0.03 (4)100

第6题:2000 8787 13500 3300

第7题:34.17 33.96 34.06 34

第19题:(1)7.39+8.40=15.79(元)

7.39+6.95=14.34(元)

7.39+7.88=15.27(元)

8.40+6.95=15.35(元)

8.40+7.88=16.28(元)

6.95+7.88=14.83(元)

答:李逸能买《有趣的昆虫》和《航天员的故事》或《航天员的故事》和《趣味数学》。

(2)由(1)可得,除了《乐乐奇遇记》和《趣味数学》不能同时购买外,其他任意组合都可以。

第20题:艺术:(5×9-37)÷(5-3)=4(组) 3×4=12(人)

科技:37-12=25(人)

答:参加科技类的学生有25人,艺术类的学生有12人。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性质、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鸡兔同笼”问题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一、四则运算

1.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有余数的除法。

3.有关0的运算。

4.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二、运算定律及性质

1.加法交换律、交换律。

2.乘法交换律、交换律、分配律。

3.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性质。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四、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的加法。

2.小数的减法。

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五、“鸡兔同笼”问题

1.列表法。

2.假设法。

教学反思

1.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是学生进行计算和简便计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复习中,注重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记忆,再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搞清楚所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有哪些,分别用字母怎么表示,语言怎么叙述,达到全面巩固理解的目的,进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

教学目标。

2.本着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展开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采用了先让学生分组整理、尝试练习,然后集体订正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地回忆所学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以达到整理提高的目的。小数的加、减法内容相对少一些,也比较完整,结构比较清晰,利于学生自己把握。因此,在复习时,没有做过多的提示和指导,只是针对几个典型问题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做了必要的提醒。

3.“鸡兔同笼”问题的复习重点在于解题方法。让学生再次获得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高斯速算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大力加强,教师应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时,在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素材(小猴吃桃子):猴妈妈奖给乖巧的小猴2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桃子,小猴还剩几个?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用数字1表示)小猴又吃了一个桃子,小猴还剩几个桃子?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用数字0表示)从而知道,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接下来让学生动脑回忆自己在哪还见过0,这个0又表示什么意思?(以直尺为例)从而知道0还表示起点。通过创设的一个个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串”,使原来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活灵活现有趣,并使学生在解决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创设有趣的动手动脑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用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反思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归纳出变化规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教学三年级“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时,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例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内容——元、角、分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就感到自然,不陌生。可以从钢笔与圆珠笔的价钱引入,求两种笔一共多少钱,就把几元和几元相加,几角和几角相加,几分和几分相加。这就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就向前一位进一,学生就能理解到:分和分相加满十后,就是1角,则在角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后,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元,依此类推。这样,学生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能轻松得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付钱的情景。这样,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推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过程。

如果让你咽下一勺盐,无论如何你都难以咽下。但如果把一勺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把一勺盐全部吸收。用上好的教学策略,才能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俊义.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程研究,2009(5).

篇6

一、情境创设要简洁有效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而并非课堂教学的摆设。情境的创设简洁有效,可以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更多的精力花在探究上。若情境过繁,使学生纠缠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则会浪费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率。对于情境设计要精心考虑,必要剪裁,适当提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堂一开始,教师手端两杯糖水,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我手中的哪杯糖水更甜一些。用眼睛看得出来吗?那怎么判断?学生争议中提出喝一口就知道了(指一名学生喝一口,再告诉大家哪一杯甜。)如果第一杯含糖40克,第二杯含糖50克哪一杯比较甜?学生争议中得出:还要看杯中的水各是多少克?如果第一杯含糖水100克,第二杯含糖水250克,哪一杯比较甜?生:第二杯糖多,但水也多,应该算一算。

从两杯糖水判断哪一杯糖水甜这一简单而又真实、自然的情境,很快地让学生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课堂实实在在,简洁明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抓住知识联结点引导探究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材安排严格遵循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节课的新知并非全新的知识内容,而是与某些旧知联系紧密,往往突破了某一点,就能理解与掌握新知。由此,教师的引导需要牢牢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经验,精巧地设计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进而解决认知冲突的内在动力。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面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学生需要明确的是从哪个方向思考解决新的计算的方法,具体怎么做。笔者在教学中曾这样尝试过:创设情境,列出1/3+1/4的算式后,让学生尝试计算。此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探索表现,给予有区别的指导:对于会正确计算的学生,提醒他们思考为什么要这样算,想办法讲清楚道理;对于不太会计算的学生,提醒他们思考觉得不会算的原因是什么,能否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呢。当然,根据不同的学生,教师指导的程度也应该有所区别。

当学生出现解决问题策略上的茫然时,单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不够的。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上面的教学就是着眼于引导学生关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加减法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展开探究,从而顺利发现新的知识。

三、“适时孕伏”是有效课堂的生成前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凭借已有经验与相应环境相互作用,在其头脑中积累新经验以适应环境的活动。这里提及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教师精心预设,一步一步逐步渗透,它需要一个过程去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作好“孕伏”,为学生的积累服务。

课堂孕伏要注意些什么?笔者认为,从内容看,不仅要孕伏下个环节学习的知识,也要适当的结合有关内容孕伏数学的思想方法;从时间角度讲,孕伏不仅要关注本节课的内容,还要着眼后续的学习任务。同时,孕伏要注意把握尺度,既不能太“露”,造成教学越位;也不能太“藏”,学生不解风情而使徒劳无获。因此,恰当适时地孕伏首先要熟悉教材,在对教学内容充分解读的前提下,才能够把握孕伏的时机和内容。同时,恰当适时的孕伏还要熟悉学生,在对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孕伏的尺度。可以说,成功的课堂孕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是否有效,因此,它是生成有效课堂的前提。

四、巧妙设计知识变化点引导探究

学生学习数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这里的经验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还包括生活积累,思维的发展程度。当学生掌握已有知识时,教师要设计适当的变化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主动建构。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减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求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

题目一出,就有学生悄悄地说:宽是多少?当教师告知学生们宽可以不知道也能求周长时,学生开始思索,有的还召集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是画图的,假设原来长方形的宽是10厘米,原来的长是15厘米,15-10=5厘米,小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所以周长是(10+5)×2=30厘米。另一个学生立即质疑:这个长方形的宽没告诉我们是10厘米,假如是12厘米呢?教师及时附和:有道理,假如宽是12厘米,小长方形的周长会是多少呢?还是30厘米吗?

大家都沉寂下来,有的动手画起来,通过计算发现:假设宽是8厘米的,算出来周长也是30厘米;看来原来长方形的宽虽然不知道,但是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教师进一步引导:通过多次假设举例,发现这个长方形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周长始终是30厘米,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继续探索,有的说:假设宽是10厘米,也就是剩下小长方形的长,在计算过程中,(15-10+10)×2=30厘米,小括号中的10正好抵消,就是假设是别的数据也会抵消,所以剩下的小长方形周长总是30厘米。有的说:我们小组仔细观察图发现,剪掉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剩下小长方形的长,是大长方形的宽,也是大长方形长的一部分,小长方形的(长+宽)就是大长方形的长,用大长方形的长乘2就是小长方形的(长+宽)的和乘2,就是剩下小长方形的周长了。

篇7

“数学化就是数学认知的产生和演进过程,这过程让数学观念形成和改进,由门外汉的认识过渡到具有数学特质的认识,或是由简陋的认识进化到精密的认识.”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智慧的火花必会竟相迸射.

一、在争论中概念掌握得更清楚

有人说:“数学化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自己对数学概念和问题情境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最普遍形式是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先把空空的计数器展示给同学们看,然后把计数器藏到讲桌下面,让学生清晰地听到我拨了4颗珠子的声音,然后请大家猜,现在计数器上可能显示的是哪个数?其实这个环节,是对刚刚学完百以内数认识的巩固,主要是位值制概念的复习.当学生猜出了所有可能之后,我揭示了结果是31.又往上添了3颗珠子,继续请学生想象,你能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学生列出了31+30,31+3,31+21,31+12.这个练习的设计,让一年级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分清位值制的概念的重要性,并且对计数单位有了更深入的掌握.

经过数学化的深化,可转而形成新的理论工具,以此又可以组织更高层次的数学现实,并进而创造出更新的数学概念.

二、在争论中数量关系更清晰

数量关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解决问题.但我们要杜绝学生生硬地死记硬背,而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加强理解、灵活运用.

学生入学后,最先接触的数量关系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已经能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找出两个部分和整体三个数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有一些树苗,小白兔种了2棵树,小灰兔种了3棵树,他们俩共种了几棵树?学生很快列出算式3+2=5,在这里,学生很明确地知道5是“整体”.课件画面继续演示:一共有7棵树苗,白兔和灰兔种了5棵,还剩下几棵没种?学生对算式7-5 =2中的5表示“部分”也没有异议.然而这时我指着板书上的两个算式问道:“5怎么一会是整体,一会又是部分啊,到底是整体还是部分呢?”这时教室里出现了两种声音:“是部分!”“不对,是整体!”我静静地看着孩子并等待着他们的争论.这时,又出现了第三个声音:“5既是部分又是整体”.我请这个孩子来讲自己的理由,他说:“5跟7在一起的时候就是部分,5跟比自己小的数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整体.”这是孩子的理解,但他已经关注到数量关系之间的相对性了.这时,又一个声音说:“对,要看5跟谁在一起,要不就不能确定.”孩子们最终意识到,到底是部分还是整体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学生在争论中对数量关系的掌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认清数学对象的本质的过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三、在争论中数学思想更深刻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核心问题还是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概念、理论的相互联系和本质所在,数学教学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使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循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强符号化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例如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苹果说:我可以表示一个数,苹果+4=6,你知道苹果代表的是几吗?学生很快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苹果表示2.西瓜也跑出来表示数,西瓜+西瓜=6,那西瓜表示的是几呢?这时学生争论起来了:

学生1:我认为一个西瓜表示1,另一个表示5.

学生2:我给补充,1+5,2+4,3+3、0+6,都可以.因为这些数合起来都得6.

学生3:我纠正,西瓜只能代表3,不能代表别的数.

学生2:我说3+3了.

学生3:我说只能代表3,不能代表别的数,因为这两个西瓜是一样的,就应该表示一样的数,只有3和3,其他的答案都不可以.

看同学们争论得特别起劲,我又在黑板上增加了一道题.我们的图形朋友也想表示数,三角形加圆形等于6,两个图形各表示几?与上一题进行了对比.学生很清楚地看出了两个题的区别,符号化的变元思想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通过这节课上的争论,学生对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再如学习乘法时,4+4+4列乘法算式为3×4,如果10个4连加呢?10×4,100个4连加呢?100×4,如果n个4连加呢?n×4,用字母代表数,可以说是符号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理解数学符号化思想及其意义都有重要价值,并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所谓函数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函数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而且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从而了解事物的变化趋势及其运动的规律.例如在进行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教学时,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当一个量不变时,另外两个量的变化规律,为什么一个越来越小,而另一个却越来越大呢?学生发现,在数学世界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一部分随着另一个部分有规律地变化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留心去观察和发现.

篇8

1、会姿势正确、灵活的躲闪跑。

2、会双脚前后跳、单脚连续跳、交替转身跳。

3、能连续跳绳、能助跑跨跳。

4、能边跑边接球、边跑边接球。

5、灵活的向前翻滚,会靠手肘移动身体双脚用力蹬地向前爬行。

6、能单手托提适量物品走、跑。

7、学做韵律操,动作协调、节奏准确。

8、初步养成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绘画时,身体姿势正确,能控制用眼时间,不在强光、弱光下阅读、绘画。

加强理论学习,本学期重点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学习质量评价标准》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明确生物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老师提出的新要求,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勤于研究和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提高。

9、初步知道并注意保护牙齿。

10、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1、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

社会领域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班今年的班务工作计划,我们三位老师会好好按照这个计划工作,让宝宝今年会有更多的收获,家长有更多的惊喜。

1、知道四季变化与人、动物、植物的密切关系,主动探究人与四季变化的规律。

2、初步了解人类、动物、植物都生长在地球上并相互依存,萌发“地球是我们的家”,应该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知道自己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能做的几件事。

3、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知道应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

4、认识小学校,了解小学生的情况,激发入学学习的愿望。

5、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助人为乐的愿望和情感,关心他人,积极认真的协助成人劳动,愿为弟弟妹妹做事。

6、愿意为集体做好事,懂得个人的行动不应妨碍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语言领域

1、会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朗诵诗歌、散文。

2、能有顺序描述人和事,根据图片线索自编、续编故事。

3、能用连贯的语言有顺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4、正确运用反义词,掌握易理解的成语。

5、能自然、大方地在各种场合、用适当的音量、速度、表情讲话。

科学领域

1、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会自编10以内及加减应用题。

3、学习20以内加减法。

4、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5、会进行图形的分割和拼合。

6、认识人民币,并会兑换。

7、认识钟表、会看日历。

8、能主动探究各种科学、自然现象。

9、种植、观察、记录几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都是有规律的。

艺术领域

1、喜欢各种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特点及优美旋律。

2、能独立的、有表情的唱歌。

3、能正确协调的随歌曲演奏乐器,有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

4、会根据音乐节奏准确地做动作。

5、培养幼儿合作绘画、制做的乐趣,能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会较合理的布置画面。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必须至少进行一次物理实践活动,高中教学大纲也规定每学期要搞一次课题研究活动,而且,中考、高考的命题也越来越重视实践题。为了检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为了展示一下我市前一阶段这方面工作的成绩,本学期将进行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争取掀起一个实践活动的。

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散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74-01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指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它表现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其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创造思维的因素,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造性,提高教学的效益都大有裨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全面信息化的社会,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开拓性、创造性,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都得益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发散思维又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数学教学其实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思维过程中最高品质、最高层次、而又最可贵的是创造性思维品质。从学到用,中间需要一个知识的内化、活化的过程,这就是思。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当前社会创新理念不断加强,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基本组成部分,要培养创新思维,就不能忽视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的几项策略

1、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创造思维的因素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有可供学生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素材,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主要采取综合,分析的形式将知识纳入平格的逻辑体系,这种形式和体系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一些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发散)思维的因素,却被这种体系所压抑,因此,教师要从宏观体系和微观环节上发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可改变教材中的先通分后加减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计算可约分的加减法,接着将其约分,变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让学生思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因为,学生从非最简分数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受到启发,自己就能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这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先学后教,激发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先学”是道德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恰当的运用好“先学”,对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转入新课之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试做例题,同时激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看谁想得多,说得好。在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巡回并指导,发现有不同解法,教师适当引导,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3、动手实践,培养小学生在数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动手实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小学生而言,发散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不能靠抽象的逻辑思维培养,而是要靠具体的、形象的课堂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完成思维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完成思维的发散。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4、养成习惯,训练学生引申推广命题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当一道数学题解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将命题殊条件一般化,去探索发现更为普遍的内在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此外,在问题结论确定以后,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和充分运用“发散点”,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情境、条件和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层次,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暴露学生自身的思维层次,使学生从中吸收数学知识的营养。

综上所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平台,更是学生发展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的重要平台。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发散性思维只有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才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开发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篇10

一、 教材外观与字数的变化

首先对教材的外观做一比较,实验教材是32开本的,而审定教材则变成了16开本的。其封面左上角的标志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1年初审通过”变成了 “教育部审定2012”,实验教材封面上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行字在审定教材的封面上并没有出现,标志着实验工作告一段落。书变大了许多,但审定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页数并没有减少多少,只比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少了16页。再仔细一看字数,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总字数为70000,而审定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总字数为145000,整整多了一倍还多,可以预想一下在具体内容方面的巨大改变。

二、 教材“编者的话”与目录的变化

翻开课本,首先看到的是“编者的话”,“编者的话”有一个小小的改变,审定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增添了对数学王国小精灵的介绍。因为在整套实验教材中,许许多多重要而关键的话都是借这两个小精灵的口说出来的,小学生们常常会想它们是谁呀?怎么那么聪明?现在都知道它们是数学王国的小精灵,就不会再有疑问了,而会想,我也要像它们那样聪明!

再来浏览目录,目录中列出的单元也有了一些变化,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合并,实验教材中的前两个单元“数一数”和“比一比”在审定教材中被改编为第一单元“准备课”;二是增减,审定教材中新增了第二单元“位置”,减掉了实验教材中的第五单元“分类”,实质上“增”只是一年级下册内容的前移,“减”也只是把它后移到了一年级下册中;三是强调,把原来实验教材目录中未列出的“数学乐园”列在了目录中,以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其他单元的名称虽然也有一些改变,但变化都不太大。

三、 各个单元内容的变化及其教育价值的提升

实验教材中的“数一数”与“比一比”两个单元的大部分内容也都是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随着学前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这部分内容就显得有点重复,但考虑到各地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考虑“数一数”和“比一比”中的“比多少”两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数学课程后续学习的重要性,审定教材把它们合编为第1单元“准备课”,强调了“数一数”和“比多少”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显现出教材的弹性 ,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教学中可直接考查学生“数一数”的能力,也更应该重视“比多少”的教学,因为“比多少”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注意。教材删去了“比高矮”和“比长短”两部分内容,因为“比高矮”和“比长短”都比较具体,易为学前的孩子所掌握,这样做,并没有削弱什么,反而提升了“数一数”和“比多少”两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因为过多的重复会使小学生失去新鲜感,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而如何做好学生学前知识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则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必须研究的课题。教材同时删去了练习一中“比高矮”和“比长短”的习题,练习一中的其他习题没有变化。

审定教材中新增了第2单元“位置”,主要是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建立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虽然都是常识性的概念,但它们也属于数学的空间形式的范畴。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各部分内容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大小”变成了“比多少”,“几和几”变成了“分与合”,使用过这一教材的教师们对这两个改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认为前者还是用“比大小”做标题较为合适,虽然数的大小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对于数所对应的物体多少的比较,但“数的大小关系”是从“物体多少的比较”中抽象出来的,这种抽象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而多数数学教师普遍认为后者的改变更为合理,“几和几”主要是从“和”的角度来体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加法概念的基础,而“分与合”也强调了数的分解,也为建立减法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单元的另一个变化是第25页上半部分的图文的变化,与实验教材第24页的图文相比较,更能从序数与基数两个角度揭示数的加法的本质。这一单元的重大变化还要说是练习内容的调整,审定教材中这一单元“练习”的个数比实验教材增加了两个,变成了五个,“做一做”及各个“练习”的编排更为有序,与教材内容更为贴切,同时部分习题也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做了很好的铺垫,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练习四”的3、4题,这两道题既考查了学生数的分解能力,巧妙地设问,也渗透了“平均分”的概念,为除法的学习做了铺垫,尤其是第3题,还渗透了抽屉原则的思想。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在内容较多的第三单元也增加了一项内容“整理与复习”,这是实验教材所没有的,这是在学生所学知识不断积累增多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与应用,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4单元由实验教材的“认识物体与图形”改成了“认识图形”。因为认识物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智力正常的学生在一般的家庭环境中认识物体不会存在障碍,所以我们更为关心认识图形及从物体中抽象出图形,所以这一改非常贴切。另一方面,与之对应的练习题的个数也由实验教材的5个增加到8个,其中第4题“用四个相同的长方体,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和第6题“数一数堆放立体图形的个数。”都较为抽象,提升了一定的难度。而第8题则是用物品摆出的找规律问题,为后续的数的找规律问题做了铺垫。

审定教材的第5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6单元内容相同,都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都包括了“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几部分。“6和7”部分教材编写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练习题和后半部分,首先增加了用于巩固对“6和7认识”的“做一做”,对应的练习九中,去掉了实验教材中编写不太恰当的练习七第2题,这是一个考查“9”的分解的问题。实验教材中关于6和7的加减法的练习题忽略了0,审定教材做了弥补。同时把实验教材中练习七的第11题改编成了审定教材中的第2题,原题中以平面图形为主的图形个数为7、7、5,与6无关,改编成一个与“6和7”相关的“数一数堆放立体图形的个数”问题,在考查对“6和7认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中的第6题是新增的,这是与6和7相关的减法运算问题,以辐射型圆盘图表的形式呈现,渗透了函数思想。另一个变化是将实验教材中练习七的第13题改编、扩充成为审定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后半部分,并配编了相应的练习十,其中的第4题和第6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8和9”部分教材编写的变动与“6和7”部分极其相似。“10” 部分、“连加连减”部分、“加减混合”部分教材的编写变动非常小。

审定教材的第6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7单元内容相同,都是“11~20的认识和加减法”。审定教材调整了情景图,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只是将实验教材中这一单元的第1、第2部分合并为第1部分,新增了第6部分“间隔问题”,同时增加了练习题的类型与个数,使学生的练习更为全面而合理。

“数学乐园”的形式做了重大改变,内容更加丰富,趣味性更强了。第7单元“认识钟表”则保持了原有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