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11 08:3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虚拟经济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虚拟经济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国内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却相当多样化。其中,毕芳(2005)总结出17种定义,而张小瑛将诸多定义汇总成13种观点,成为目前较全面的总结。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虚拟经济的地位和意义。从语义上讲,虚拟经济与virtual economy是严格对应的,没有歧义。但是,中国学界所称的虚拟经济并非西方学界的virtual economy,Ill而是Fictitious Economy。
西方学界有三个不同概念在汉语中都译为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Virtual Economy、。其中,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Virtual 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有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Vi8ual 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2】从理论研究角度考虑,三个不同的英文概念应该对应三个不同的中文概念。然而这种“三合一”的状态却延续至今。
目前国内学者提到虚拟经济时,基本上都是指第一种概念,即Fictitious Economy。而事实上。在语义上与虚拟经济最为匹配的是Virtual Economy。之所以出现这种错位的部分原因是由于Virtual SPA)If—和Visual Economy的研究在当时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学者研究较少,涉及经济学领域的更不多见,因此出现了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随着后两个“虚拟经济”研究的发展.特别是Virtual Economy成为西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后.中外学界在基本概念上的矛盾也更加明显。
将所有国内虚拟经济的定义进行综合比较后。
我们可以梳理出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虚拟经济与西方学界的金融概念基本一致.主张在国内外一致的研究平台上进行工作。另一种认为虚拟经济是中国具有原创性的概念。是以观念为基础的定价方式。[3】
前者侧重于从实践划分的产业范围入手,在外延上定义虚拟经济.后者则侧重于从内涵上定义虚拟经济。而一般来说,只有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出发才能够较准确地定义概念。从这一立场出发,我们发现目前对虚拟经济的诸多定义具有基本相同的内核,只是角度不同。这也是中国虚拟经济研究在概念不明确的基础上能够继续进行的原因之一。
西方学界定义的虚拟经济概念是以金融为主体的。至于房地产业的虚拟化,某种程度上就是属于大金融概念的一部分,或者可以看作是其延伸。
其他各个方面与金融的本质并不矛盾。现实在发展。金融的外延也在发生变化。金融经济概念的扩展基本可以等价于虚拟经济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刘骏民所作的广义概念可以作为共同的研究基础。即: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主要包括金融、资产化房地产等研究领域。
二、虚拟世界经济的含义虚拟世界经济是指与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现象和活动的总称。狭义的虚拟世界指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等所构成的虚拟空间.广义的虚拟世界则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前者主要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进行定义.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包括企业的虚拟化运营等生产性概念。现阶段虚拟世界经济的主要支撑是消费性产业。即网络游戏和社交类网站.因此通常所说的虚拟世界是指其狭义的概念。
虚拟世界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它主要包括虚拟现实世界和虚拟主题世界。前者包括Second life(简称SL)之类的网络游戏【4】
及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站。人们没有统一的目的和任务。更类似于简化版的现实社会,沟通和交流是其本质内容;后者包括World of Warcraft(简称之类的网络游戏。其通常有明确的主题,是娱乐的方式。与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问题包括其内部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也包括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层面发生的联系。虚拟世界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特别是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这些内部的经济系统通过两条重要纽带——真实身份与货币关联,与现实世界发生经济联系。
真实身份是历史的产物。在Facebook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出现之前.虚拟的身份是虚拟世界的特点之一。人们通过自由选择的角色存在于虚拟世界中,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是非常薄弱的。但是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所构筑的社交网络。这种真实性使虚拟世界的经济体系更加稳定,也使虚拟世界的经济现象与现实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货币关联使虚拟世界中积累的财富更易转化为现实财富。在SL之类的虚拟现实世界中,人们获得的虚拟世界货币可以按照固定的“汇率”兑换成现实的货币。在WOW之类的虚拟主题世界中,人们通过第三方的交易平台出售虚拟世界的货币换回现实货币.兑换的标准则是随供需变动的浮动“汇率”。
真实身份和货币关联也使虚拟世界具有相对独立性。虚拟世界并非一个全新的事物,而是从现有世界中拓展出的一个新区域。是一个简化的现实世界.研究虚拟世界经济需要研究两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经济关系具有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并且其中的人们都具有双重国籍。从这一角度考虑,二者的关系似乎可以运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对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在SL中,用户可以通过3D建模制造虚拟物品进行销售.德籍华人Anshe Chung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25万美元的资产。经过权衡,她最后将制造虚拟物品的工作室迁至中国,利用中国成本较低的运营环境开拓市场。这种方式既是外包,又是虚拟世界中的生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定义这种行为刘骏民(2003)认为“在传统的成本定价与资本化定价方式之间尚有大量未被认真研究的领域。对精神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描述的定价模型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虚拟物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这种方式大量复制之后对现实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虚拟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的关系广义的虚拟世界经济对应着西方学界所称的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与中国的虚拟经济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属于不同的领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的原因之一是虚拟经济概念的混乱。虚拟经济对应实体经济,虚拟世界经济对应现实世界经济。如果说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那么虚拟世界经济则是人们消费和娱乐引致的一个必然趋势.它虽然在某些领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本质上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本体与衍生体的关系.而现实世界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的关系则更复杂。虽然虚拟世界也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构建的.但是除了物质基础之外它并不完全依赖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有内生需求。例如。在SL中购买的房屋并非为了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某种目的。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拟世界中的需求。与此不同,虚拟经济最终要回归到实体经济。本质上来讲,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虚拟世界在产生后则具有相对独立性。
我们并非要严格分割虚拟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一事实上这并不可能,而是要划分基本的研究 领域,避免出现理论与工具的错位应用。二者是存在交集的,例如电子货币的研究属于虚拟经济。本质上还是实体经济的一种支付手段。但是当电子货币的需求由虚拟世界产生时.就同时属于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范畴。虚拟经济和虚拟世界经济混淆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很多研究者将WOW中的金币视为网络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事实上它仅仅是游戏内部流通的虚拟世界货币。并没有像Q币一样有明确的价格。然而,即使在运营商明确规定禁止现金交易的情况下.它在现实世界中仍然具有很大的交易量。在缺乏任何担保的情况下,这种现象非常不可思议。因为Q币之类的虚拟货币至少有运营商提供担保。只要运营商不破产,那么这种虚拟货币就可以兑换成现实货币。然而在WOW中。金币没有任何担保。人们为何愿意用现实的货币来交易它?这是我们研究虚拟世界经济的目的之一。SL之类的虚拟世界货币则具有虚拟货币的特点。虽然仅仅由公司提供担保,但是它们能够与现实货币直接兑换。
四、发展前景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而这时的西方世界已经在金融背景下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虚拟经济(在前期主要指金融)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现阶段,虚拟世界经济在西方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国内仍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对虚拟世界的关注,还植根于对虚拟经济的理解,侧重于对虚拟货币的研究。
事实上,虚拟经济中的虚拟货币仍然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它仅仅是一种电子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只有当这个虚拟货币的需求由相对独立的虚拟世界产生,并且由虚拟世界提供,它才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而这正是我们忽视的领域。
、GooSe、Amazon和Facebook在中国市场的困境,Is]证明我们的人口数量使我们在虚拟世界的发展中具有短期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这种正的网络外部性。它最终将变成我们的长期劣势。
篇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两条平行线)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平行与垂直,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下面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
师:如果在这两条直线中再添加两条直线,与它们相交,想象一下,可能会围成什么封闭图形?
生1:长方形;生2:正方形;生3:梯形;生4:平行四边形。
师:三年级我们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
2.读了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哪些知识?
3.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平行四边形的世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多媒体图片及提问导入新课,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及对四边形的回忆,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愿望。
二、探究验证,揭示本质
1.认识平行四边形及特征
(1)猜想
师:(指着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认真思考,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可能有什么特征呢?
生1:对边平行。
生2:对边相等。
生3:对角相等。
师:一个伟人说过每个大胆猜测的背后都有可能是重大发现的开始,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样的特征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究、去验证。
(2)探究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前面学习了平行的知识,掌握了长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有了这些基础及知识储备,让学生大胆猜测,犹如有鱼得水,如虎添翼,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3)汇报
组1:我们验证的是1号平行四边形,我们用尺子量对边的长度,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我们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由此发现对角相等。我们在上下两条边之间做了垂线段得出了对边平行。
师: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团结就是力量,掌声欢送他们小组。
师:其他测量1号图形的也有这个特征吗?向老师招招手。
师:1号平行四边形有这样的特征,其他几号平行四边形也有这样的特征呢?
组2:我们这个小组验证的是2号图形,我们验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方法跟他们是一样的。验证平行是不一样的。(师:哦,那就介绍不一样的,我们拭目以待。)
生:我们验证对边平行的时候与他们不一样,我们小组是延长两条直线的方法,永不相交得出了对边平行。
师:这个小组真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演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2号图形与1号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但验证的结论是一样的,3号平行四边形也有这样的特征吗?
生: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的方法,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师:通过验证,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生:平行四边形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征。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师:怎样理解“两组对边”“四边形”“分别平行”?
生:(上边和下边,左边和右边叫对边,四边形是四条边。)
(课件演示对边平行。)
(4)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
(课件出示,1号,3号平行四边形、2号五边形,4号梯形、5号6号长方形和正方形。)
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用手势表示)
师:刚才我看到判断5号、6号图形时有的同学用对的手势,有的同学用错的手势,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静心想一想,同桌轻轻说一说。
生1:是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生2:它们的对角相等。
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手拿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说他们是平行四边形,但他们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正正的,平行四边形是斜的。
生2:四个角是直角。
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一般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还有犹豫,引发冲突,在辨析中突破难点,正确处理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5)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1:桌面。
生2:黑板的表面。
生3:窗户的表面。
生4:数学书的表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蕴含了“猜想―验证―发现―应用”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先猜测特点,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在交流与倾听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了比较。
2.学习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师:老师用板条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示意)漂亮吗?睁大眼睛,要变魔术了。(拉着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你发现了什么?
生1:变大。
生2:变小。
生3:无论怎样变,都是平行四边形。
生4:易变形。
师:是的,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性,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性?生说。
(图片欣赏)电动推拉门、衣架、放缩尺、保护网。
篇3
关键词:全球化 反全球化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主要表现
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关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概念的,但目前尚无权威统一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国内一些学者、国外一些有名望的西方学者和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类“权威机构”都有不同的看法。
李长久(1997) 和陈宝森(1996) 等学者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等等,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俞可平(1998)等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一国市场同国际市场的融合,并最终向无国界方向转变的一种过程和现实 。
法国学者雅克.阿达、里斯本小组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把全球化看作是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Ostry (1997)认为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化”一词,在很多人看来,说的是世界经济更加一体化 。Kennedy(1993)认为全球化发展涉及“主体和客体”两者的流动,即货币、服务、货物、人员的流动和跨国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通信技术和媒体扩展正在逐步消除边界的限制,由于移动人口更多地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全球力量的影响使生产地点变得无关紧要,而这一切推动着一个全球秩序的建立 。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给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正如英国全球经济问题专家阿兰鲁格曼所言,目前“全球化”一词已经被滥用 ,全球化的概念让人难以有过明确的认识,不过就笔者所阅读的文献认为全球化狭义的说是经济的全球化,即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的流动更加自由和充分,全球范围那的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广义而言,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触及我们每个人,每个地方的概念,包括我们个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也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并且瞬息万变,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一个范畴,一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全球各种力量融合的过程,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复合系统。本文所阐述的全球化概念指狭义的全球化概念。
1.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分析
经济全球化可最早溯源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这段时期的地理大发现,极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虽然此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手工劳动阶段,但是,这种掠夺性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初步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手工业生产逐渐转
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不断扩大再生产,努力开拓世界市场,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迅猛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迅猛,各国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自由化程度提高,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这一进程被后来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本文主要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的迅猛发展,进行简单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化技术基础
科技进步为全球化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使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技知识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各国经济以此为基础紧密相联,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同时,新科技革命使得科技成果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大量高技术产业不断产生,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新的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部门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快速取代了传统产业而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推进的重要动力源。成为经济全球化加速此外,新科技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在高新技术领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全面领先,必须进行相互配合与协作,才能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生产试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对策与销售。这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开始跨越国界,形成全球经济。另外,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极大发展,大大地突破了民族、国家地区的地理、心理和制度障碍,使整个世界经济通过网络连接成为一体,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大量信息在短时间里即可传遍世界各个角落,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同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初步形成,加速了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这些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2)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篇4
马虎毛病就这样被改掉.学生姓名张**年级初二辅导科目数学辅导效果经过3个月的辅导,由之前的因马虎而丢20分到认真审题,将会做的期中考试得了113分(满分120分)辅导前学生情况:经常做题马虎,之前还因马虎丢过20分学员辅导经过:针对孩子的马虎问题,我尝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改正:1、在课堂上时,我会让孩子在白板上面做题,一方面是方便孩子自己检查错误,另一方面便于我及时给与提醒改正;2、在做试卷时,要求孩子在每个题目上面留下记号,圈出重点数字和词语,防止看漏题目;3、合理利用草稿纸,建议每次将草稿纸折叠分成两部分使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标明序号,方便检查。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常规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
【热门课程】: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长春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长春京翰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
【同志街校区】长春市---- 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91
【十一中校区】长春市----绿园区 400-0066-911转90592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考试命题和阅卷任务。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京翰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篇5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4.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世界经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世界经济概论;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41-03
[作者简介]蓝天(1980-),男,汉族,山东莱州人,讲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
[基金项目]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度教学研究立项项目“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为例”(项目编号:YY12017)。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通识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概论作为一门综合经济学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涉及面比较广,不仅要研究各国的国别经济、探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国际经济的传导机制,还要研究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动因、周期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理论都非常丰富,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也错综复杂,不仅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还涉及政治、文化、历史和社会学领域,需要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知识深入地探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李曼丽,1999),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目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陈向明,2006)。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与依赖性的增强,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向学生展示世界经济的整体脉络和走向,客观而辩证地透视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世界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将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极为重要。基于此,以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有效实现通识教育为导向,结合高校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对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调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的一些感受和看法,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概论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鉴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重要地位,结合其自身特点和教学现状以及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建设的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推进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全面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于 2013 年 5-7 月展开相关调查。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以东北财经大学2012级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世界经济两个专业。调查问卷内容共设计12个问题,重点关注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知识体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 70 份,收回有效问卷61 份,回收率87%。
(一)满意度分析
1.课程设置满意度情况
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包括了对课程总体的满意度,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以及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课程总体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在回收的61份调查问卷中,有52名学生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占学生总数的85.2%,可见学生对课程总体的满意度很高。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39名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能够抓住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紧贴时代,有2名学生认为课程教授的理念和内容比当今主流研究更为超前,但也有20名学生认为课堂呈现的内容有些过时,跟不上时展的潮流。由此可见,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学的内容和主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授课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7名学生对教师总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优秀”,占总数的44.3%,有25名学生给出的评价是“良好”,占学生总数的41%。在访谈中得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表示赞赏,并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可见教师的个人素质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2.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
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程度往往是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量度,对于学生课程参与程度的调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课堂出勤率的调查。调查显示61名学生中有40名学生一学期的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从未缺勤过,有19名学生缺勤过1-2次,缺勤3次以上(包括三次)的学生只有2名,说明从整体上看,学生出勤率较高,课程内容足够吸引人。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参与课程方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间通过小组讨论等合作方式完成课程题目频率均数约介于 1.5~2.0 之间,其频度接近于“有时”,说明了课程学习方式比较理想,但是距离频度“经常”还有不小的差距,说明传统授课方式仍支配着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仍有待提高。
(二)通识教学模式影响效果及反馈意见分析
1.课程对学生知识储备和人文底蕴的影响
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多层次、全方面、非功利性的培养,世界经济概论采用通识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在专业学习中挖掘各种培养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在专业实践中有效实现通识教育。对于通识教育模式实际效果的调查结果也体现出了这一点,有39名学生认为,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扩宽知识面并且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同时有11名学生表示课程学习使得专业技能得到了强化,对于未来的就业更有竞争力,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64%和18%;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75%的学生认为世界经济概论课程对于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人文底蕴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2.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自身观念
要使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就必须深刻把握当今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对于教育的理解。从调查结果来看, 25%的学生表示对通识教育“没有一点认识”,认为“稍微知道”的占75%,他们的认识就是“除专业课外的增加知识的课程”,其中还有4%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就是全校公共必修课,而没有一个学生真正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在关于学生自身观念的调查中,认为“社会最需要通才”和“社会最需要专才”的学生各占30%和70%的比例。而在“你个人现在最需要提升什么方面能力”的问题上,比例最高的选项是“专业水平”和“眼光视野”,分别占42.6%和24.6%。可见在研究生阶段,专业教育模式依然深入人心,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对专业技术的掌握是学生自身培养的中心目标。另外,在对学校组织的其他形式通识教育的参与度调查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选修课只是为了单纯修满学分;在学校和研究生院组织的各种类型讲座和论坛活动中,接近60%的学生一学期中只是自愿参与过1-2次。由此可见,“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素养”的理念在当今校园根深蒂固,“重专业培养,轻人性教养”的做法始终存在,学校和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培养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
3.有关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意见反馈
调查的最后栏目侧重于学生对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反馈意见。在教学方式方面,有25名学生希望课堂教学可以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另外有25名学生建议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报告等多种方式并存,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感性的认识,获得真实的体验。此外对于课程其他方面的改进意见中,有60%的学生认为课程体系应该进一步优化,以拓展广度和宽度,教学方式、教师水平、评价方式也都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
三、优化和推进通识教育创新的建议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学生认识、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从学生认识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专业教育意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仍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有待提高。基于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和优化通识教育的创新。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
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通识教育既体现在专业教育,也体现在非专业教育中。世界经济概论虽然以研究国际经济问题为核心,但是需要有政治、文化、社会、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做辅助才能将问题分析得明白透彻。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学生知识面狭窄,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而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换言之,就是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存在短板,从而在专业学习中可能在知识、思维和方法中存在一些局限。这反映了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通识教育的匮乏,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因此,应大力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深化高校师生对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解,使全体师生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是对过去高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纠正和改进,在全体师生思想观念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投入,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纵向深入发展。
(二)改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通识教育质量
首先,优化设计通识课程的授课内容。区别于专业课程的性质,通识课程更加注重于知识的广博,既要讲到“点”,更要覆盖“面”,在教学目标上,它与专业课程也有很大不同,两者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考虑到课程性质的差异,课程内容需经过精心筛选、设计,以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其次,优化整合通识教育的课程形式。根据通识课程的广博性特点,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不同的课时分配。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突出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与重点难点。教学形式提倡多样性,可采取讲座、论坛等形式。总之,分门别类,统筹通识教育的教学时间与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三)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保证,因此学校应该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引入合适的通识课程师资力量。通识课程贵在其“通”,因此应该选择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开阔视野,也有教学热情,同时又熟谙教学技巧的资深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其次,建设通识课程教师的合理梯队,确保通识教育的持续展开。一方面要倡导知名学者和教授上通识课程;另一方面也要鼓励优秀的年轻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并通过教学观摩等形式,畅通教师学习通道,形成专家学者与青年教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梯队。另外,高校应把通识教育教师的素质提高作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方面安排通识教育专家给不同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教师开设讲座,帮助教师提高其通识课程教育的学科观念,寻找个人能力和特点与通识教育的契合点;另一方面鼓励通识教育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不断增强其通识意识,提高其教学技巧和教学水平。
(四)创新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的自主性不断增强,高等院校中的教育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笔者在这里提倡以下三种教学模式:首先是“课研组”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即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建起来,通过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组织,使得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具有综合性。教师间合作可实现教学经验互补与资源共享,使得个人的认知结构得以改善。科研组各教师的融合程度越高,其课堂教学成果将会更好。也可以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去促成 “课研组”的生成与发展。第二种教学模式是“平行教学”与 “交替教学”的课堂协作模式。即教师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以一门课两个或多个教师的方式参与课堂教学的知识呈现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如果能和第一种模式相结合,则可以弥补“科研组”模式中可能出现的教师知识融合不足的情况,发挥优势互补作用。第三种教育模式是教师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当代社会的众多资源不断筛选、吸收知识,提高知识储备量。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团队合作与自身的学习,“课研组”模式和 “平行教学”、“交替教学”相结合,再进一步融合个人的学识和努力,最终践行了教师个人、团队、课堂、学生的通识教育,促进通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 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1):96-101.
[2]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3):64-68.
[3]孙玉红,蓝天. 基于调查问卷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J].对外经贸,2012(2):136-139.
[4]季诚钧. 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 中国高教研究, 2002(3):48-50.
篇7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 比较优势战略 经济结构演变
一、全球经济失衡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和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化,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并不多见,IMF在2002年提出了外部失衡(External Imbalances)的概念,较为学界认可的定义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odrigo de Rato的定义:“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他进一步指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自那时起,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国内外文献大多将全球经济失衡等同于经常账户失衡,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指的是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和美国对外负债增加(Cooper,2005;Bordo,2005;Hausmann,2005)。上述概念偏重于实体经济层面。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货币金融世界找到源于实体经济失衡的映射:伴随着全球各国间经常项目的不平衡,必然存在全球各国间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不平衡。一个经济体在出现经常项目出现差额一定也在存在方向相反的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差额。这就需要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中加入资本与金融项目失衡的内容,而且意味着,全球经济失衡同时伴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宋玉华等(2011)将世界经济失衡定义为世界经济固有的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国际范围内经济增长结构失衡、国际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国际金融结构失衡、国际储蓄投资结构失衡,以及各国内部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失衡。综合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卢瑾(2012)定义的全球经济失衡概念。即为:在全球范围内,少数国家的经常账户差额规模越来越大且长期持续,并造成国际资本巨额跨境流动以及债权债务在这些国家过度积累,形成经常账户失衡、资金流动失衡与债务失衡等一系列经济现象,从而给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持续地带来不稳定冲击的现象。因此,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有着以下两种表现:第一实体经济层面上,全球生产和支出格局差异。第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国币体系加剧了全球经济不平衡。
二、全球经济失衡机制分析
概括地讲,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特点一是失衡幅度越来越大,二是失衡日益集中于几个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且涉及的数额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从经常项目表示的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到全球资产泡沫体现的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从2004年到2008年,美国经常项目账户逆差占美国当年GDP比重分别为5.3%,5.9%,6.0%,5.2%,4.9%,美国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持续占全球经常账户逆差的一半以上,其中2006年高达全球全部经常账户逆差的75%。2007年底全球前五个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顺差和逆差总量高达60%。世界上经常项目逆差大部分集中于美国一个国家,中东产油国、中国、日本、新兴亚洲经济体积累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经常账户顺差。图中数据给出了主要经济体间经常项目平衡占GDP比例。
可以看到,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失衡中的角色十分重要。部分学者、美国国会议员(如Edwards(2007),Nicholas(2007)等)认为中国的调整尤其是人民币升值、扩大内需对全球经济失衡的纠正至关重要。Richard Portes (2009)建议发展中国家推进本币国际化进程,他认为如果可以用本币进行国际借贷,则发展中国家还会放弃不断积累外汇不断积累外汇储备,改变追求经常账户盈余的战略。同时,IMF(2005)、Rato(2006)等提出,要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需要“集体行动”和“一揽子”政策,无论处于盈余国家还是处于赤字国家,都应该承担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责任。在纠正全球经济失衡的过程中,国际政策的协调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较高的实施难度。Kinberly(2010)曾构建出一个涉及多国多部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发现美国私人储蓄率上升,发达经济体的紧缩财政、汇率的有序调整、亚洲新兴经济体需要增加内需,这对金融危机后全球失衡调整至关重要。
对于目前的世界经济总体失衡,国内外许多文献已经就失衡原因提出了若干解释,但事实上,许多原因本身就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部分,如全球储蓄过剩、美国生产率的大幅上升、美国储蓄投资不平衡、中国等国家的汇率盯住机制等等。尤其是站在美国视角,美国认为当前经常项目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他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和资源出口国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造成市场需求不足,美国利用其融资优势,将其他经济的储蓄转化为美国的支出,从而补偿了国际市场的需求不足,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世界其他经济的过剩储蓄正“挤入”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国内支出,而非美国的储蓄不足在“挤出”其他地方的国内消费(Summers,2006)。如果在其他经济没有减少过度储蓄的条件下,美国贸然减少其过度消费,那么就有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危险(Choyleva,2006)。
同样,基于中国视角的研究同样很多,最普遍观点就是全球经常项目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分工和货币体系,如果新兴市场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继续维持,则全球经常项目失衡就会成为一种常态(樊纲等,2006)。全球失衡的主要责任在于美国,尤其是美国当局肆无忌惮地推行赤字财政和弱势美元政策,极大地扭曲了全球市场私人主体的决策行为,对其他经济体的政策调整施加强大压力。
事实上,本文的视角强调世界经济结构的演变及有效的调节手段的缺乏才是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前文已经提到,在界定“全球经济失衡”时,提出了的经济失衡基本特点:实体经济层面上,全球生产和支出格局差异;制度层面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国币体系加剧了全球经济不平衡。根本原因还在于结构的演变,辅之以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因素。
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核心是经济机构主体的多元化,即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从新兴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实力、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经常账户和外汇储备等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一格局中,作为中心的美国收益颇多,但国家风险较大。首先,对于美国来说,能够享受大量的廉价商品与低成本的融资。仅仅承担着持续的贸易赤字和对外负债,然而由于国家大量购买美国资产,资本的回流致使贸易赤字保持不断。虽然引起美国的债务不断增加,但是美国利用这部分借贷资金可以向国外进行投资。所得到收益远远高于借贷的成本。从这点上讲,也使得巨额的外债得以延续。对于国家特别是东亚新兴经济体而言,它们需要依靠对美国的出口来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因而顺差难以消除或大幅度减少。积累起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在遭受美元贬值压力时,面临外汇储备减值的风险,也限制了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在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更多地用于购买收益率较低的美国长期国债,因此导致了新兴经济体被迫“贴补”美国。
要解释由亚洲各国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导致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是最适当不过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基础是资源禀赋结构,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比较优势不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与发达国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边际报酬率就会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边际报酬率,全球生产性资本根据资本收益率高低与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配置,促使从发达国家流动到发展中国家。这种趋势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增强,而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相对萎缩,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势必形成发展中国家本国总产出高于总支出,发达国家本国总支出高于国内总产出的格局。比较优势战略就是根据一国的资源禀赋发展产业,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由价格机制向国内生产者显示该国要素和商品的供求及相对稀缺性,并通过这些相对价格引导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部门发展,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各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结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据此形成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全球产业基本格局的形成与变化也在经历了以美国-日本-东亚-东盟和中国沿海地区的顺序到目前的制造业通过产业链分割、外包与加工贸易等形式的模块化整合。例如,生产环节迁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设计、包装、物流、营销等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仍然保留在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讲,追根溯源,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格局是由全球的产业格局决定的,产业格局受全球分工格局影响,分工格局由发达国家的输出资本来主导。发达国家为母公司的跨国公司根据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不同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而资本收益率却又决定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差异和变化致使形成现在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以中国为例,2009年进口额的55.2%由外资企业完成;其中出口55.9%由外资企业实现。中国83%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和75%的电子产品出口均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在美国,关联公司内部贸易比例达到其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些都将影响中美经常账户平衡关系并加剧两国的贸易不平衡程度。虽然发展中国家通过经常账户顺差获得大量美元资产,但是在全球化生产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国家的输出资本,这些资本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发达国家的产出小于支出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大于支出水平。
以比较优势理论下分工格局和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实体层经济层面的失衡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所决定的,并由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所主导的。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全球经济失衡是基于全球比较优势的动态格局,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被配置到发展中国家,形成现在的生产和分工格局。发达国家包括资本性收益在内的收入和财富规模较高,在全球的支出格局中人均支出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总支出也远高于本国总产出,因此全球生产与支出格局的不一致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Cooper.R., America’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Is Not Only Sustainable, It Is Perfectly Logical Given the World’s Hunger for Investment Returns and Dollar Reserves[J] Financial Times, 2004,November 1
[2]黄梅波,熊爱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困境与出路.[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宋玉华等.世界经济失衡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6
[4]彭志文.全球失衡与中国开放经济宏观动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
[6]卢瑾.全球经济失衡:特征、机制及可持续性.[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
[7]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一、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 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特点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他写道:“表现为一个社会体系的特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这个体系内的生活是独立自足的,而且这个体系发展的原动力大体上是内在的。”沃勒斯坦提出:“迄今为止只存在过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一种是世界帝国,在这些世界帝国中,存在一个控制大片地域的单一政治体系,不论其有效控制程度减弱到什么程度;而在另一类体系中,在其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空间不存在这样的单一政治体系”。
根据沃勒斯坦的观点,16世纪以前,“世界性体系”主要表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如罗马帝国、等。从16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它不同于“世界性帝国”之处在于,它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网络,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在这个世界经济体中占据有优势地位的地区,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地区,是中心区域;而广大亚非拉地区,由于受到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或是新独立建成民族国家不久,是这一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区域;在这两者之间的是半边缘区域。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三种不同的经济角色:中心区域利用边缘区域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域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域除了向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域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域部分地充当边缘区域角色;对边缘区域部分地充当中心区域角色。
在冷战时期,根据当时苏联的观点,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但这只是一个不长的插曲。冷战结束后,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变为只有一个单一的世界市场体系。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开始从“中心一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其主要特点有:
1.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趋势迅速发展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迅猛发展,开始形成欧盟、北美和东亚三个大的经济板块和其他一些较小的经济板块。
欧盟2004年扩大后,拥有25个成员国,人口约4.55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开始实施,现在包括美、加、墨三国,人口约4.2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世界上的影响不亚于欧洲一体化。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安全合作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东亚国家已经开始构建“东亚共同体”的进程,中国将与东盟国家于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如能实现,它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近20亿,经济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日本与东盟签订了一揽子经济合作协议,决定在2012年实现经济合作伙伴计划。韩国已与东盟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商品自由贸易达成协议。此外,中日韩正在就三国自由贸易安排开展联合学术研究。“东亚共同体”如能建成,将形成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三足鼎立的态势。
北美和东亚经济板块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走联合自强道路,也建立和加强了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较小的经济板块,如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
这些都促使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结构转型。不过,板块与开放并不一定是矛盾的,板块也可以是开放的,出现开放性与板块性并存。
2.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网络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以及其他服务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体现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取得迅速发展。冷战的结束和转型国家的改革开放,更给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现在,全世界4万多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达到7千万人,已控制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6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全世界100支最大的经济力量中,跨国公司占一半以上,超过许多中小国家。跨国公司正在超越民族国家而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跨国公司占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使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30。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同时,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当地科技资源,研制出最能适应市场的产品。“跨国公司在这一全球化新阶段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跨国公司形成的全球网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3.出现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
现在世界上形成一种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它不仅与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贸易有所不同,而且是人类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第一极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第二极是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第三极是原材料拥有国。第一种贸易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之间进行交换;第二种贸易是低工资地区与原材料拥有国之间进行交换;第三种贸易是拥有自然资源的国家用自己的资源与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进行交换。
虽然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主要是过去的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仍主要是过去的边缘区域,但在贸易中的角色已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的中心区域已转变为提供创新工艺和服务为主,而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转变为直接生产加工制品出售给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例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装配车间”。这一方面表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开始逐渐摆脱边缘化,甚至
有些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已经属于中心区域;另一方面也说明,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心区域由于掌握着创新工艺和服务,仍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服务部门的很大部分-金融服务、很多娱乐,甚至还有教育部门-现在都可以进行贸易。许多服务的可贸易性第一次超过商品。而且,中心区域仍是“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以及高工资产品所在的地区”。 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和网络并存结构转型,是在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的背景下出现的。
二、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主要原因
1.区域化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区域化(regionalization)与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区域化是指某一区域内由非国家实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力量影响下进行贸易和投资所推动的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而区域主义又称“地区主义”,主要是指国家通过进行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安排,建立各种多边机制包括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国际区域可以界定为地理上相联系的一定数目的国家,它们处于某种程度的相互依赖;国际区域主义就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国家间的联合或集团的形成。中国学者马孆提出,区域主义具有“国际性、地缘性和组织性。国际性表明了区域主义属于国际关系范畴;地缘性显示了区域主义的存在范围;组织性体现了区域主义的活动空间。”安德鲁·赫里尔认为可以根据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veness)、经济凝聚力(economic cohesiveness)、政治凝聚力(politicalcohesiveness)和组织凝聚力的程度高低所导致的地区相互依赖程度来分析区域主义。波恩·赫特和A·伊诺塔用“区域融合度”(re-gionness)的概念来表示区域主义的程度,并将区域融合度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地理区域(region area)、区域复合体(region complex)、区域社会(region society)、区域共同体(region community)、区域国家(region state)。
篇9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亚、非、拉新兴国家的独立,“发展”成了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观念;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西方学术界产生了一股研究这些新兴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思潮,并成为当时的显学。这类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当然地认为,一个国家只要能够超越其传统的价值和社会结构,便能够取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类似的发展和相应的核心地位。在这些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理论研究中,隐含着一个预设,即发展首先是指被当作个别实体来看待的单一国家或单一社会的发展。这个理论预设在更为一般的层面上还意味着研究社会变迁的单位乃是一种抽象的“国家”或“社会”,而世界就是由这样一些相关但基本上独立自主的国家所组成的。
霍普金斯(TerenceHopkins)和沃勒斯坦在“近代世界体系的发展模式:理论与研究”一文中断言,有关政治和经济主要进程的适当分析单位,并不是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所宣称的民族国家,而是历史的世界体系。斯考契波指出,“沃勒斯坦的著作《近代世界体系》一书,旨在与‘现代化’诸理论在概念上有个分明的突破,并力图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范式来指导人们研究资本主义、工业主义与民族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因为现代化研究取向业已遭到严厉的批判:现代化研究者将国家实体化为唯一的分析单位,假定所有的国家都将依循着由‘传统’到‘现代’演化发展的唯一路线,同时还忽略了足以左右国家发展路径的超国家结构的世界历史发展。”通过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沃勒斯坦建构起了他的“世界体系”理论。他说:“这个新观点的预设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变迁并不是产生在抽象的社会里面,而是在一个特定的世界内——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整体:其空间的范畴与构成整体的区域或部分之间的基本分工共存,其时间的长度则与此一分工体系所反映的世界整体一直持续下去。具体而言,这个世界体系就是指那个发源于十六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体系理论大量采用了依附理论的观点,但又与依附理论存在差异:依附理论认为,边陲地区一旦从它与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它就可能获得这些核心国家曾经经历的发展,而世界体系理论则认为,影响发展的外部因素不能以某个核心与某个边陲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决定,相反,问题的关键应当是某个国家“在单一世界体系中所占据的结构位置所带来的结果。”在沃勒斯坦看来,国际阶层化不仅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维持该体系之延续所必要的结构性安排。一个国家离开某一个结构性位置,决不意味着它从该世界体系中逃脱,而仅仅意味着它将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扮演另一个新的角色。简而言之,某一国家在结构位置上变动的可能性需要依靠体系中某个部分的变迁,而该国与此一部分却未必需要具有一种直接的关系。
沃勒斯坦对于那种把“国家”作为分析单位的思维方式的批判,并未止于他对本世纪中形成的发展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他更将批判矛头直指十九世纪中叶得以制度化的、反映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因为他认为,十九世纪社会科学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这种将“国家”视作分析单位的理论取向。
沃勒斯坦认为,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最具穿透力同时也最具误导性的概念是社会。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社会是与十九世纪现代社会科学的制度化紧密相关的。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活动,社会科学是在知识的层面对法国大革命以降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所作的系统性回应之一。这些变革构成了现代意识形态历史中的文化分水岭,因为它促使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不是社会静止而是社会变化,才是常规的。这就提出了一个知识上的问题,即如何调整、加速、减慢、或者影响这一变化或演化的常规性进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十九世纪社会科学回应这个问题的标准路径,是追问如何“协调”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因为社会科学研究者认为,逐渐形成的民族国家乃是政治活动的无可争议的核心,它们是有效控制社会的场,从而也是实施和影响社会变化的领域。在这种观点的再生产过程中,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渐渐把国家视作社会生活得以运作于其间的基本社会实体,亦即把社会与国的边界看作是同一的。十九世纪制度化的社会科学呈现了三个特征:第一,从经验上来看,它们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核心国家;第二,几乎所有学者都研究有关他们自己国家的经验资料;第三,研究的主流方式是经验的和具体的。上述这些特征可以被概括为以国家为基础的经验取向也是一种设定和促进社会变化的研究方式。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而言,这种社会科学无疑大有助益。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即使不是国家的造物,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国家一手提携起来的:它把国家的疆界视为社会的边界,把国家视作一个假想的无需证明的框架。沃勒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十九世纪形成的社会科学知识实际上是以一种特殊的空间性观念为基础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生活必定是经由国家这类空间结构加以组织的。在社会科学被期待着去推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仅国家的边界被视作追求这种进步的自然框架,而且社会科学本身也渐渐成了一种捍卫“进步常规性”意识形态的知识类型,因为社会科学家允诺为促进此一进程而提供明确知识。这就是“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结果。
沃勒斯坦指出,在一八五年至一九五年的一百年间,为数不多的社会科学家对这种把国家视为社会科学的当然的分析单位的取向提出异议,但真正的严肃质疑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在沃勒斯坦看来,这种局面的出现产生于两个相关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发生于现实世界:再分配的速度滞后于对再分配的飞速增长的要求,人们对国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幻灭感。在一种深刻的怀疑主义的阴影中,人们开始追问:社会科学家所许诺的进步或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是必然的,国家的改革事实上能否带来真正的进步?第二种变化发生于知识领域,现实世界中对国家的怀疑深深地渗透进了知识领域,从而国家作为一个分析单位的自然基础遭到了根本性的削弱。
在这样的背景中,沃勒斯坦对十九世纪社会科学发起了“否思”(unthinking)的挑战,矛头所向便是那种视国家为唯一分析单位的社会科学取向。沃勒斯坦指出,传统社会科学分析的国家中心主义取向是一种理论上的化约:它假定存在着一些同质性的空间,而每一空间都构成了一个主要通过诸多平行过程而运行的自律系统。基于这样一种假定,传统社会科学所追问的乃是“什么是社会”这样的问题。然而,沃勒斯坦所倡导的历史社会科学却认为这是一种伪问题,因为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这样一种抽象的独立的社会,相反,存在的只是一种具有特定时空规定性的具体的社会。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因为所有的国家始终存在于国家体系之中,“国家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们是人为创造的制度,而且它们的形式、力量和边界也是通过其在国家体系中的互动而不断变化的。就像世界经济随着时间不断扩展一样,世界经济的政治表现——国家体系——也一直在扩展。”在把这种分析单位变成一个质疑对象的同时,世界体系理论转换传统社会科学“什么是社会”的问式,转而追问“社会存在于何时和何地”或者“社会生活发生于其间的实体存在于何地和何时”。正是在这样一种追问中,社会科学分析单位的问题得到了开放。
沃勒斯坦明确主张用“历史体系”这个术语替代原有的“社会”或“国家”术语。根据他的分析,人类社会变迁进程中存在着三个众所周知的历史体系的形式或变异,即他所谓的“小体系”(mini-systems)、世界帝国(world-empires)和世界经济。所谓“小体系”,是指一种空间相对较小而且时间也可能相对较短的体系;这种体系在文化的和支配性的结构方面具有着高度的同质性(homogeneous),其基本逻辑就是一种在交换方面的“互惠”(reciprocity)逻辑。“世界帝国”是一种含括了多种“文化”模式的巨大的政治结构。这种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中央从地方自治的直接生产者处榨取贡品。“世界经济”则是为多元政治结构所支解了的但又经过整合的生产结构,它呈现为极为不平等的链条。“世界经济”的基本逻辑是不平等地分配积累起来的剩余产品,从而它是一种有助于那些能够在市场网络中实现各种暂时垄断权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本主义”逻辑。沃勒斯坦还指出,在世界体系的变化进程中存在着两重过程:一是中心区的“中心化过程”,即在世界经济中,一些国家在几个地区不断地垄断商品,并利用国家机器在世界经济中牟取最大利润从而成为“核心国家”;另一个过程是发生在边缘区的“边缘化过程”,即一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由于技术落后以及使用大量的劳动力而成为“边缘国家”。与这种经济两极化相对应的是政治两极化,即在中心区发现了强国,而在边缘区则出现了弱国。
沃勒斯坦并不否认国家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一项关键建制。他认为,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过程来讲,国家乃是一项能产生深刻影响的建制。“很明显,要对所有这些过程进行研究,都必须首先对国家的种种机制有所了解。真正不需要的倒是这样一个假定:即认为国家构成了社会行动的自然的、甚至是最重要的边界”。沃勒斯坦上述关于历史体系之共存的历史和形式的论辩,尚不构成世界体系的分析,它们还只是世界体系分析中的一系列“临时性”的假设,仅“供人们进行论辩、修正和反对的”。
埃文斯(PeterEvans)和斯考契波为首的“回归国家学派”认为沃勒斯坦的理论隐含着高度的“结构决定论”。沃勒斯坦宣称社会科学分析单位只能是那种用经济过程把它界定出来的世界体系,从而表现出了一种“经济化约论”倾向。他忽视了那些对社会变迁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政治和文化等因素。沃勒斯坦的“结构主义”倾向还表明他注重分析单位整体中的关系而忽略具体的非关系项。所有这些方面,都可以看作是沃勒斯坦理论的缺憾。
但是,上述质疑并不旨在对沃勒斯坦的理论努力进行否定,而是努力寻求某种批判性的平衡。沃勒斯坦把自己十多年来的所有努力看作是世界体系理论建构的第一阶段;而对于那些业已提出然而尚未得到很好阐释的问题进行阐释和论证,则是该理论建构的第二阶段。按照他的说法,世界体系理论第二阶段的研究涉及到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对世界体系而非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详尽阐释;其中包括三项任务:(1)重新评价何为现代世界体系的自身品格;(2)重新评价一个世界体系在时间和在空间上的意义;(3)开始系统比较不同类型的世界体系。第二个领域是对如何界定和评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的多极化(polarization)趋向进行阐释;这也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1)如何在技术上解决多极化标准之确立的问题;(2)从理论上如何阐明多极化并不存在于国家而是存在于经济区之间;(3)具体数据的收集。第三个领域是对我们在未来所面对的历史选择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相信所有的世界体系都会结束,那么我们生活于其间的世界体系也将结束”,而新的世界体系将应运而生;因此,要完成这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就迫切需要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科学。这对于沃勒斯坦来讲就是“历史社会科学”的建构:对分析单位——历史体系——的界定和阐释已经成为一项新的核心目标。
篇10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及效应
“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20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经有了模糊的轮廓。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明确提出的,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因此,当人们讲全球化时,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也采用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它意味着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以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
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表述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状态,主要属于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表述世界通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和统一制度为基础的权威性国际组织机构,来统筹世界经济,它更多属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B•巴拉萨给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人为障碍的完全消除;C•金德尔伯格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障碍消除,并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我国学者张幼文的定义是:再生产过程各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从上述定义看,他们都强调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应是人为的“经济障碍的消除”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求各国政府签订一系列的协议和条约,并建立相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来统筹世界经济,将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法律和制度上确定下来,使各国共同遵守。目前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要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的国际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关系;二是各国之间要做出更大的让度;三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应大大缩小,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四是要在国际上建立一套各国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消除国际经济活动的人为障碍。因此,经济全球化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很多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还是生产力。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而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第二,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但资本的产生与扩张,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才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而生,资本也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扩大积累,不断向外扩张的。因此,资本的产生与扩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三,有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几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资本的扩张,还是科技进步,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归根到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还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会产生什么效应,它对世界各国来说,是福还是祸?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有其发展的客观性,是呈现在人们面前活生生的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总的说来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带来机遇和利益,也给各国带来挑战和弊害。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此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利少弊多。
首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与落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走向了富强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美、德等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甩掉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亚洲“四小龙”原来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由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跃居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的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是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
其次,经济全球化确实对发展中国家利少弊多,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迎头赶上的有利条件。一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始于战后。然而,他们是在殖民体系瓦解,各国纷纷独立,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大背景下,启动现代化的;同样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机遇。二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但它们的现代化起点较低,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漫长发展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绝大多数国家真正起步于信息时代。这样,发展中国家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又可以自身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各国之间彼此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深。当今世界,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速自己的发展。四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晚,长期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经济比较落后。但在独立之后,要求发展经济,摆脱落后状态的愿望比较强烈。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经济区域化进程与趋势
从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交往总是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全世界,即从局部扩向整体。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再波及到世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性的组织发展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全球已建立的区域性组织多达109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此外,还有次区域性的组织,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
战后区域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但到七十年代末受挫;第二次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源于发达地区——西欧。1958年《罗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其后经过几次扩大发展为欧洲联盟。该区域组织在内部实行统一的关税、贸易、货币等政策,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堪称世界各区域组织的典范。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引发了六十年代第一次区域化的浪潮,这次区域化浪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最早尝试组建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首先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组成东非共同体;1964年一些讲法语的国家,包括刚果、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和加蓬成立了关税同盟;1973年西非经济联盟宣告成立。
拉美地区第一个区域化组织出现在1960年,当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率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第二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共同组成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其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一些区域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第斯条约组织和加勒比自由贸易联盟,后发展成加勒比共同市场。
亚洲第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1961年7月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三国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新加坡和印尼又加入了这个联盟,改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
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中,除了欧共体保持发展势头并逐步升级外,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都受挫。但是,区域化的发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欧共体得到新发展的典范作用,美国贸易政策的理念转变,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区域化又出现了第二次。这次,无论是在区域经济组织的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合作的方式上、发展的趋势上,都比第一次有较大进展和不同,因此有人将这次的区域化发展称为“新区域主义”。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与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早期的区域组织往往是内向型的,保护性关税是维护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区域组织大都是外向型的或开放性的。各区域组织不仅强调区域内的贸易发展,同时也比较关注与区域外贸易的发展。其次,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时,区域组织的组建主要有两种平行的模式,一种是南—南合作模式,即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另一种是北—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如欧共体。但到了第二次浪潮时期,新的区域化组织更倾向采取北—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集团。再次,区域组织之间的重叠也是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相比较,旧区域组织和新区域组织之间的不同点,可概括为下表:
三、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对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都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交易跨越国界的流动与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合作的范围和合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多属于自然流动方式,而区域性组织是人为地把世界划定板块,多属于人为的流动方式。特别是早期区域性组织具有自保性和排他性,即区域组织内部实行贸易、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区域之外的国家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全球性的经济交往,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正是因为如此,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在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我们更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第一,各区域组织由于在内部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促进了区域组织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其经济活动向全球扩展,这就使区域组织中的成员间能够以一个整体面向世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区域化并不是贸易和生产全球化的障碍,而是推动;第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组建的各区域经济集团相互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跨越地区的区域组织,有助于区域集团之间的交往,成为联系各区域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新区……全科论文中心t域组织往往实行北—南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把各国的经济活动拓展到全球;第四,从区域合作的理念上,新区域主义更主张开放性。
- 上一篇:城市地下工程概论
- 下一篇: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