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范文

时间:2023-06-11 08:3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篇1

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三、加强教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在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就要从自身认识到什么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華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又例如: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诵读、写作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让学生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的经典。

五、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来源于生活更实践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所以,我们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都有体现;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新课改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以及爱国主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思想以及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

一、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共同创造且共同享有的文化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形成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所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品传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国学。国学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学者,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研读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初中生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挑选经典著作,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亦可以根据文章、季节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语文教研组可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诗词或经典文章的诵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赏析,让初中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

(二)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逐步在人们心中淡化,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将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图像等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听觉、视觉等)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教材制作成课件,并且可以将图片或者音乐等多媒体演示手段适当地插入课件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各个方面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资料鲜活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教师给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以及优秀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了解经典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随着人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以诗词、成语以及汉字等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大众媒体,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组织初中生收看这类节目,并适当加以点评,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做到知行合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感知其魅力。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就是传统节日。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屈原的缅怀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习俗,语文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亲朋好友来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名胜古迹,认知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活动,引领学生参观古迹、访问群众并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永存的支柱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扬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2]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3]王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4(10):95.

篇3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母语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将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突破口,与语文教学结合,似乎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激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契合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古人学“语文”,嬉笑怒骂,激扬文字,能将语言玩到尽兴玩到极致。即使垂髫小儿,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享“语文”的乐趣。今人学语文,兴趣索然,令人忧虑。古人学“语文”,强记为主,也有孔子与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的畅快,更有各种各样轻松的文字游戏:开玩笑、猜谜语、写对联、填诗词。常品成功的快乐,自然常享“语文”的乐趣。今人学语文,只从考试成绩论“英雄”,试问“英雄”能有几人。

十几岁的学生爱玩,需要有展示的舞台,更需要语文带给他成功的体验。让传统经典进入课堂,从经典中知事,从知事中明理,从明理中得智,从得智中积知,从积知中获趣。教师不仅可以课堂引导,还可以利用本地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是一个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都市,十朝都会,秦淮蜿蜒,钟山迤逦。其间古迹遍布,灵谷寺、石象路、石头城、明孝陵,引人遐思无限。师生共同查资料,读文献,访专家,参观历史遗迹,欣赏书法碑帖。在亲密接触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震撼心灵,培养文化精神。在快乐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人人皆有所得,皆有所悟,皆有所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语文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

二 立本―共享精神自由、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之本”

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心。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古代文学底蕴的人能做到充实不浮躁且有涵养。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仕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本,无不是情感喷涌的结晶。

在语文中引入传统经典,教师要有文化的眼光,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感性地带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家园。通过语文这一媒介,触摸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之本”。

三 促学―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积累知识,巧加借鉴,丰富语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能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写不出形象的语句,却可以学习古人,巧借别人形象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成语、谚语、俗语、诗词、名句、典故等,以其丰富的内容、凝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韵律而传诵千古,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如果能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引用,既可以增添表达主旨的准确性、形象性,又显示了个人阅读的丰富与知识面的宽泛。如,有一位学生在《微笑面对一顿粥饭》文中这样写道:

十二月将至,气温已至零下。黄昏时分,我饥肠辘辘骑车在回家的路上。楼门口,抬眼望,万家灯火,厨房油烟机口“炊烟袅袅”。

未等油烟余香散尽,我已迫不及待坐在自家饭桌旁,却立刻傻了眼:别说“山珍海味”没有,就连小炒家常也踪影全无。三个人的饭碗里清一色的稀米粥,漂着几块柔软的白薯,一小碟“萧山萝卜干”点缀着餐桌。我失望得差点没哭,只能一言不发,闷闷不乐。

母亲解释近日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家政,适逢“蛋尽菜绝”,只好白薯充饥。父亲似乎毫不介意,吃得津津有味,口中的萝卜干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我眉头紧皱,努力酝酿悲愤之辞,盘算是否“绝食”示威,忽然想起司马文正公之名句:“昔正考夫擅粥以糊口,孟僖子之其后必有达人。”今日本人亦粥糊口,其间未必就没有父母良苦用心,我不妨也做个达人。想到这里,忽然间高兴起来,哈哈笑几声,夹起一块萝卜干,大嚼特嚼,声音盖过了父亲。

很快,室内又恢复了平日活跃的气氛。我一边喝粥,一边与父亲探讨起“萧山为什么盛产萝卜干”的问题。偷偷瞥一眼母亲,微笑中透着欣慰。莫非,她也知道正考夫的典故?

这又让我想起苏轼当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坎坷的境遇,起伏的心绪,最难的是通融乐观的态度。

一顿粥饭实在平常,微笑面对,却是风景这边独好。我自感与苏轼的放达还真有几分相通。呵呵,我不禁沾沾自喜。

上文借用古之圣贤的名句,充分体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微笑”。这样巧借圣贤作文明志,使学生在作文中“腹有诗书气自华”,既有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的儒雅之气,更有居高临下、居高声远的魅力。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原则,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也要注意把握火候,防止过与不及。既要突出传统文化的广度来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也要适合学生的理解不能一味追求传统文化的深度。要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精选泛讲精记,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进行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融合,从而达到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5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课堂中的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把每一个学生吸引进来,让他们真心悦纳书籍,与书籍成为好朋友,享受读书之乐。在课堂上,我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利用动感十足的编曲教孩子们演唱《唐诗三百首》;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弟子规》《三字经》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

二、让小学生了解和感受优良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曾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经典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优良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社会发展的基石、国家强盛的顶梁柱。

小学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唐诗宋词》及少量古文是经编者再三斟酌的经典内容,大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名句。无一例外地携带着优良传统文化的印记。这么多精品,在教学中如何着手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优良传统文化。

三、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四、通过课外活动,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五、拓展课外内容,延伸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广度

在教学《藏戏》一课时,学生在了解藏戏特点的同时也对其他戏曲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了解了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知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有北京京剧、浙江越剧、安徽黄梅戏、东北评剧、河南豫剧。更对家乡的川剧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变脸”堪称一绝。

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学校可举办优良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开展书画比赛、诗歌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把优良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传统节日促进学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认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喜爱自己民族悠久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将优良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可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结合踏青、郊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优良传统文化熏陶。

七、通过班会,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篇6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机电专业;“以人为本”;职教特色;语文教学规律

笔者从事中职机电专业语文教育多年,总结了部分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愿结合自身的实际感悟对上述问题展开细致的研究与归纳,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切实提高中职机电专业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从而为中职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灵活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切实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与进步。”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彻底摒弃以往语文课堂上“填鸭式”“灌输式”等落后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牢牢遵循“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及其教学手段,切实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提高为本,从而为中职各专业学生语文修养以及职业素质的显著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教学大纲的认真研读与学习,我将这一先进教育观点积极灵活的融入了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例如,在教学宗璞《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照搬教参以及各种教辅资料,将其已经总结好的知识点死板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讲课之前率先为学生播放了有关圆明园的两段视频纪录片:第一个短片细致描绘了圆明园的盛景;另外一个短片则刻画了圆明园遭到八国联军入侵后的惨败景象,如此一来,就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情感感受。随后,我又在课堂上有效“放手”,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前提下,自主归纳作者通过这篇文章真正想要表达的主旨以及主题思想。这样一来,既真正落实了“以生为本”的优秀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了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又切实锻炼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合作团结精神等多项综合素质,为其日后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淡化“学科本位”,彰显职教语文教育特色

区别于普通高中语文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带有明显的职业教学特征。正如中职语文教育专家倪文锦教授所描述的那样“从整体上或本质上说,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前者在于应用性,后者在于学术性。”鉴于这种情况,《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也做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逐渐淡化传统的‘学科中心’‘学科本位’等落后理念,更要处处彰显职校语文教学的突出特色。”

新时期的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严格遵循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灵活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逐渐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多项语文综合素质,为其日后更好地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准备。

我所带的主要是机电专业的学生,且学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机电类设备设计与制造、工艺过程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的工作。因此,学生的艺术修养普遍较低,甚至有的学生从心底里排斥各种形式的艺术。如何有效缓解这一尴尬且突出的教学矛盾呢?我决定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资源与机电专业知识形成密切结合。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缺乏对爱因斯坦艺术家与哲学家这两个身份的深刻认识,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来说都是一大憾事?”并鼓励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如此一来,不但巧妙地实现了新课的顺利导入,与此同时还有效启发了机电专业学生对于艺术这一概念的深刻认识与思考,为其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等都做足了准备。

总之,新形势下的中职语文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语文教育服务于学生的职业教育”为最终落脚点,为学生自身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未来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提供种种便利的条件与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朱耶芳.中职机电专业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1(01).

篇7

[关键词] 古诗词;中职语文教学;教学实践

在最近的几年中,中职教育愈加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语文学科也过于依赖技术性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基础性的学习看的很轻,使古诗词等传统古文化逐渐流失。中职语文教育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教学理念,这种特定的学习目标,决定了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与普通初高中语文教学有所差别。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形势不容乐观的前提下,相关教学工作者应明确古诗词教学在整体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的策略,以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育的作用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诗词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浩如星海,对提高中职学生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白话文而言,古诗词在词汇和意境方面很难理解,需要学生借助对作品创作背景和语言词汇的理解,完成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这个层面来说,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中职语文教学中所选用的古诗词多为名家名作,其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生活、民俗风景等细致观察。学生在细细品读诗句的同时,可以感受作者在诗句中赋予的情感意蕴,从而增强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现代社会差别较大,诗人或词人所描述的环境既有表达对生活赞美之情,也有表达对时事不满和愤懑的,诗句中所提到的事物都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多依赖于自己的想象为古诗词设立创作环境,因此,接触越多的古诗词,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更加丰富。

不同时代的诗词歌赋,反映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反映着代表当时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山川景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诗词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认识朝代更替兴衰,品位异域的风貌景致,思索百变的人物性格,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古诗词作为文明演化过程中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代表着我国人民思想的发展趋势,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育,可以深化人文熏陶,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文化氛围,增强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在在诗情画意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二、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历史大浪淘沙留下的传统文化精华,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占有一定比重。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对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特征、人文风貌、人物思想等往往感到陌生和遥远,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效。在职业教育这一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古诗词教学应适时的转变教学思路和理念,创新教学形式,进而实现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和求真信念,培养审美情感和优秀品格的教学目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中职学生一般三年后就面临着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走向现实生活。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就失去了系统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经过历史淘洗的经典古诗词,其丰富的人文,多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能够启人心智,长人见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经历遭遇,解读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在感受诗词韵味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古诗词的过程就是品读诗词意境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古诗词中所创造的人物和景致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读者,需要读者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对诗词中描述艺术形象进行再现。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深入理解诗词中所描述的意境,使学生掌握诗词文化的精髓。

三、总结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湛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现代语文教育珍贵的文化宝藏。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语境下,中职语文教育应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正确把握作品富含的情感基调,不断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古诗词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卫鸽.古典诗歌诵读教学与中职学生情感教育[J].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11).

[2]宁伟.古诗词有效教学研究初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

篇8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宗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可推辞的重要责任与义务。笔者现针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语文教育

应试教育的观念与素质教育的观念大有不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试教育观念是通过教学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语文知识,取得良好语文成绩的人才,而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是通过教育教学中的引导,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目标,促进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即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中华文化的积累,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最后,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特征,即开放性、和谐性与平等性,要创设平等和谐的语文课堂,并要在课堂中加强引导,确保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在学习中会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与探讨问题,进而强化知识的学习与感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才能够为高效课堂提供良好的基础与前提。需要注意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融入情境,发挥想象,增强感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幻灯片、多媒体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或者通过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字与内涵都富有诗意的文章,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学生会融入或者情深意长、或者富有幻想的文章感情中去,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西沙群岛的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融入优美的自然风光中,然后教师再通过优美的音频带领学生去朗读课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被大大提高了。这种多媒体视频、音频播放的情境创设法还可以被运用到《林海雪原》中去。

三、注重课堂引导,发挥学生主体性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凸显学生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学习引导的课堂,更应该能够让学生拥有选择权、自、能动权和创造权,能够在课堂中实现全面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是靠教师讲、学生听来实现的,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改进,因而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要积极改变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实施引导性、主体性的课堂模式。首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将讲练相结合,并在讲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练的过程中注重将学生的脑、口、手、耳等器官调动起来,防止“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出现。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准确的语言、音乐的伴奏、图片的展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用心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充分了解唯一工具――小艇的重要意义与呈现的美丽风景。其次,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创设“开放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里的开放题指的是题目的答案不确定、不唯一的问题。通过这种开放题的设置,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为合作者、朋友的关系,学生可以参与到小组协作、同桌交流、师生互动等中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中的第四部分谈谈自己的想法,这种开放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打造开放式的课堂。

此外,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复习习惯、课外阅读习惯等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作课堂反思。

参考文献:

[1]卿山.反思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S1).

[2]熊广平.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8).

篇9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语文课堂教学已与网络技术密不可分。“互联网+”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需要分析发展现状,关注基本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路径,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互联网+”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中职语文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教学改革内容和形式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将由“互联网+”填充进来。要想让互联网这一背景条件转变成中职语文教学的助推力,需要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不断探索。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发展现状

当前中职教育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能力、动力下降,教学价值和影响减少,教学变革变得更加迫切。目前,中职语文课堂面临的问题很多,有课堂环境条件因素、人为因素、思想和理念因素,正是由于这些影响因素牵绊,致使中职语文教学已经偏离传统教育轨道,教学效果及价值大不如从前[1]。诸如中职语文教育平台建设不够,甚至一些学校在最初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上便已经养成了低标准、低要求的习惯,对学生看管不严、对教学技术应用不够、对互联网这个教学平台不了解。一些学校招收的中职学生语文素质不高、能力不足,某些学生有时会自动屏蔽或抵触有关于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有时某些学校、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摒弃、放松对新教学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只要学生能够考试及格或成绩平稳即可,不会在教学上有大的创新举动[2]。这种“不进则退”的教学背景与环境,让互联网在中职语文教育面前黯然失色,毫无教学优势可言,不但如此,还成为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障碍。为此,现存中职语文课堂形态、形式急需拨乱反正,还有许多有待发掘、急需应对的教学问题,依靠互联网背景创新教学、教育极为关键。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基本特点

从中职语文教材、教学安排上可以发现,中职教育对学生语文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没有过高的要求,只强调基础和应用,学校老师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教学监督不是很严格[3]。除了统考之外,中职学生有充分的学习空间和社会空间应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内容,对提升学生语文素质与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一方面,传统意义上,语文知识的学习并非完全是自由的,古诗词背诵、写作训练、阅读、文化理解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学习掌握,而指标性、要求性的内容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很少,给了教师很大的教学资源挖掘空间,老师可以把互联网中有特色、有意义、有应用价值的内容转接到课堂中,丰富课堂知识,把语文学科背后引申的文化性、应用性的内涵知识表达、应用出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4]。另一方面,中职语文课堂有创新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所谓变革,是因为之前形式内容已经不符合现状,需要改头换面。中职语文课堂发展现状不理想,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新的元素加入充实、丰富。中职语文课堂压缩空间很大,老师有能力、有义务跟随教学背景的更换、教学模式的转变适当增减、丰富教学时间和内容,因此才不会造成很大的断层;中职学生看待语文学科的角度和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养成固有习惯,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应用平台加以塑造、改变,其引申、形成的教学价值和优势不可限量。

三、基于互联网创新中职语文课堂的基本路径

1.创新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

基于互联网背景环境,中职语文课堂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发扬创新观念,呈现出不一样的课堂教学价值与影响。教师应依靠校内互联网的管控优势,铺设电子课堂,把语文课堂移到多媒体教室中,让学生都有操作平台的机会。如老师讲课时,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有关语文课堂的教材资源,与课文背景有密切关联的资料、新闻,甚至专家学者的观点,如果学生没有被这里面的内容吸引,或者看过之后失去了学习兴趣,老师就应当马上切换、转变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自如、独立操作优势,适时配合学生的学习思想和意识。同时,老师可以把手机APP的功能集合在一起,包括微博、微信、QQ等,将学生的用户名搜集起来,添加应用,和老师相互关注、互加好友,老师便可以随时掌握,并在这个特殊的“教学平台”上实时教学信息或教学任务[5]。充满现代化特色的教学平台,不仅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还会让师生间的配合更加紧密、自由、愉快。

2.科学挖掘互联网教学资源

中职学生对游戏、交友、娱乐等活动非常执着、青睐,这些都成为老师不肯过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互联网的原因,因为他们怕学生分心,起到教学反作用。为此,老师必须通过努力,结合经验,科学挖掘互联网中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资源,如定期查找一些事实新闻,把它们与语文课堂结合,根据相似点、结合点及共鸣点,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并组织要求学生到网络中寻找。这期间一定要注意尽量把学生的检索、查找范围定义在比较专业、学术的网站上,比方说百家讲坛、央视新闻网,或偏科教类节目上。在浏览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其产生不一样的兴趣。这种专注力和意识想法的培养有助于后续中职语文课堂教育继续发挥互联网作用。同时,将学生从沉迷游戏、交友、娱乐等互联网活动中引导出来,在这些“不良因素”中寻求一些解决方式。如推荐有关语文的益智类游戏,让学生了解这些游戏背后的历史背景,很好地开发教学资源平台,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6]。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越多,他们在课堂上应用的教学资源就越多。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交友论坛,把自己的见闻发表在网络上,老师可以在论坛上发表一些有关于自己对文化知识、历史人物的赏析与看法,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都有助于丰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资源。

3.推广互联网教学技术

注重中职语文课堂训练,“线上”“线下”相结合。老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更多条件,把互联网带到学生日常语文课堂学习中。如教师可以根据近期教学任务,在互联网上与学生建立的互动平台、微信群、QQ群中一些相关信息。了解学生普遍关注或讨论的文体,统一拟定题目,或让学生自拟题目,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新闻、人物、奇闻逸事等。在课堂上,老师布置课堂任务,课前做过准备工作的学生会自然把自己积累的资料和想法展现出来,在课堂活动上表F出色,而没有做准备的学生,便会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会在下一次活动、学习中更加积极地响应老师的安排。如此“线上”、“线下”的师生交流会更加有效、更加科学。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就一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意见组织一场小型辩论会,把网络上的“口水战”转移到课堂上,在针锋相对中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锻炼他们敏捷的思维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这样长期坚持训练,学生逐渐练就敢说话、会说话、想说话的能力,并且锻炼临场应对的心理素质,整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来看,中职毕业生面向的是职场、岗位。作为基础学科,语文知识掌握能力是一种保障。我们应积极围绕互联网体现出来的特征与背景环境,及时变更教学模式,以寻求最恰当、最优势、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为学生语文学习乃至未来职场所学知识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雪琴.中职语文课堂中有效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0,22(101):219-220.

[2]陈洁,杨凯杰,郑晓.中职语文教学课堂分层模式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9(108):169-170.

[3]成俊俊.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2(106):127-129.

[4]郑志群.撑起中职语文自己的天空――初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J].职业,2014,10(127):127-128.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等“和谐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基础性意义。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当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它实际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下面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原则以及它在不同范围里的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培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完美的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不能忽略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以及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等,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不然语文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阻碍。

(二)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相结合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信息的整合以及更新也越来越快,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必须学会对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适时更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和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继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已不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但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老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还是应该继承下来,在适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得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四)理论指导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实际活动做好了铺垫,学语文就是为了要将语文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来,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掌握职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加强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析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技术型人才进行职业培养而设立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推动劳动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加强培养,从而使得受教育者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高职学校在进行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时,必须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办学目标及思路进行调整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强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这样高职院校就能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以及就业率高的形象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可。

职业道德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必须纳入课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就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性质、目标,办学功能以及办学定位,要为实现这些要求而服务。这样高职院校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加强培养,使得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就是增强高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以及进行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功能分析

每个高职院校都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了许多不同的专业,比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旅游、音乐等。那么大学语文在不同专业中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使得语文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如果是教美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那些画面感较强、色彩比较显眼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选取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慢慢的凸显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一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专业,其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琵琶曲的享受和感悟上;而服装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对那些服饰进行想象,引发他们对古代官府的识别以及再绘。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通常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大类。公共基础课里面包括政治课、英语课、大学语文以及写作课等,在这些课程里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和教育部文件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最相近的,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

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就是“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对大学语文教育实行全方面的改革。依据人文思想体系,在编写体例及选文标准上对大学语文进行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将作家介绍、背景分析及艺术欣赏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而教师则以专题的形式来对人文思想进行阐释。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在顺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学习,才有可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以及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改革初探[J]. 文教资料,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