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资讯范文

时间:2023-06-11 08:3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资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资讯

篇1

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强化训练环节,实施训练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当前教学中讲得多训练少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减少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教学时间,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

“许多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课,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吕叔湘语)其实,阅读课与阅读教学课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获取所负载的信息,如果以此来安排教学过程。那与要达到的语言训练目标不啻于“缘木求鱼”。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时,可以有计划地浓缩课文内容的教学时间,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不要把气力用在桂林山水的内容上,而应把重点放在本文轻松活泼、句式优美的语言和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与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上。让学生通过自学、反复朗读去感受生动优美的句式,学习对比和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二、抓好常规性的字词句基础训练

小学中、高年级要有重点地进行段与篇的训练,但仍不能放松常规性的字词句基础训练。目前有的教师只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视学习表达理解内容的语言文字,对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语言表达、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分析概括等组织语言的思维活动不够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必须训练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推敲、比?^、替换、改写等手段,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懂得课文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例如,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句子用“飘拂”来描写红旗,而不用“飘动”、“飘扬”、“飘荡”等词。如果换用其他词,红旗飘得太利害或太轻了,与开国大典这庄严肃穆的气氛就不协调了。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必须让学生理解,每篇课文都可选几句进行专门训练。例如课文《凡卡》中“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有斜眼看了以下那个昏暗的神像……”凡卡为什么要在写第一个字以前要那么“看”呢?他“担心”什么呢?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这是因为老板经常打他,他的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怎么有资格写信呢?他要看一看有没有人发现他写信,他是在偷偷写的。凡卡“斜眼”看神像,表现出凡卡既希望得到保佑,又不相信神像能保佑他的矛盾心理。句子写出了凡卡可怜、可爱和幼稚。

三、加强对读的指导,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

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靠读,感受课文思想情感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现在许多语文课读得太少,讲得多,问得多,讨论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文读得太少,而关于课文的谈话却很多”。其结果是教过的课文有的学生竟未能读通!因此,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初读知大意,精读品文字,熟读体会情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深刻的感受。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在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的同时,反复朗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中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抓住关键字眼,突出几个“真”字,注意“啊”的读法,切实感受到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独特风姿。

四、注意写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去学懂课文

这里所写的写,有别于平时的作文,它的凭借和依托是课文。无论是扩写、改写、仿写和缩写,必须在掌握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情节线索,领会了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样就促使学生专心研读,自己去学懂课文。

篇2

学校是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造就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里,笔者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课堂这块主阵地,加强小学生普通话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1、注重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英国文学家肖伯纳曾经说过“哪怕在文法上修饰得多么好,要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说明朗读能把作家的作品,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递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假如一个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那么本堂课的教学目的也随之达到了一半。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让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无声的春雨洒落田间一样洒落在学生心中,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2、充分利用优美的古诗词,训练诵读

优美的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文化素养至关重要。现在,古典诗词的诵读已经在我校普遍开展,这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感的好方式。在教学中我多采用熟读成诵,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读,先有不求甚解之意,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如学习《京口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节奏和重音,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这样,学生不仅仅背下了一首首古诗,而且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在点滴地积累着。

3、注重仿说和仿写,让学生习得更多地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各路名家各作很多。在感悟文章的美好情感之外,我还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作者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经典的段落或者句式,常常会安排学生仿说或者仿写。如教学《匆匆》一文的第三自然段。师:让学生反复读吧“洗手的时候,日子……”这一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作者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生:作者举了不同时间,日子怎样溜走。师:对,时间从不经意间溜走。同学们联系生活也可以举例说说。针对学生说的,师出示――的时候,日子――;――的时候,日子――;――的时候,日子――。通过模仿练习,既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好地积淀语感,又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二、用好读书笔记这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强的学科,学语文的目的就在于学生学后会读懂文章,会写文章。其中遣词造句就是写好文章、正确表达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呢?

1、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精选优美的词句,积累并感悟,丰富词语储备量

一般来说,在课堂中教师会抓住难以理解的词语指导学生理解,教给理解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毕之后,自己寻找其他优美生动的词语,自行进行理解并摘抄在专门的本子上。如,教学《和田的维吾尔族》一文:“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师:以前我们学过“战无不胜”,今天“美不胜收”中的“胜”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都用疑惑的目光,面面相觑。师:“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字典里是怎么讲的?”学生一查字典才恍然大悟,原来胜字有6种解释,我就让学生自己斟酌选择。生:我觉得应该选第6种。因为这句话作者是把艾得来斯比作彩云、花朵等。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叫联系上下文理解。学生习得这种方法后,自己会尝试着运用在自己的积累当中。同时,课堂上教师还会选择重点的句子指导学生评析修辞手法等,并要求学生寻找这样优美且生动的句子进行摘抄。

2、指导学生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有目的地去抄录精彩词、句、段,丰富自己谋篇布局方式方法的储备量

学生除了语文书,除了语文课堂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那就是课外阅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加强指导。首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其次是要规定阅读的速度,然后是要求学生选择其中有特色的段落进行摘抄和诵读。如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内心活动描写”等来摘抄,也可心分为“抒情”“说理”“环境描写”等来摘抄。也可以分为“精彩的题目”“ 意味深长的结”“巧妙的过渡尾”等来摘抄。这样,学生带着目的的课外阅读一定能成为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文字的肥沃的土壤。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篇3

一、按汉字的构造识字,渗透规律性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特殊的文字之一。它以形表义、因义而音,其中蕴藏着许多造字的规律。在教学时,渗透这些规律,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生词,激励他们去探索汉字的奥秘,提高识字效率。

(一)象形识字

如“鸟”字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借助教材小鸟图认识图画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读出字音;然后让学生观察甲骨文的“鸟”,明确“鸟”是一个象形字;最后点明“鸟”字的变迁,教会现代汉字“鸟”。这样按“图画――象形字――楷体字”的顺序进行教学,既形象,又减轻了记忆强度,还使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口、耳、目”等象形字,均可采用此法。

(二)会意识字

会意字的学习,可以告诉学生,它是由两个或三个独体字合成的。它的意思与组成它的每一个独体字有关。如“尘”就是小土,小土就是“尘”;“日月明”就是太阳和月亮光很明亮;“鱼羊鲜”就是,鱼肉和羊肉味道鲜美……这样,学生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很快地掌握了字词。

(三)形声识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汉字教学中可以提早引入形声字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形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一种是“基本字”带“字”(或加偏旁),如教学“青――晴――清”,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后,让学生辨析三个字的异同,告诉学生“青”是基本字,是后两个字的声旁,“日、氵”分别表义。这样,学生很快理解“晴”是“晴天”的“晴”,“清”是“河水清又清”的“清”。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清、情、睛、晴。另一种是换偏旁的方法。如教学“底――低”,告诉学生“氐”是它们的声旁,“广、亻”分别表义。“底”是“井底”的“底”,“低”是“高低”的“低”。这样,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架起了汉字教学的结构框架,教学一个,学习一串。

二、发挥自主意识识字,促进主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才起变化。在识字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识字,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区分难易

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主次,把握生字音、形、义的重点。根据我地地方方言的特点,在读音方面的重点应该是声调、前后鼻韵母的区别以及声母“N”和“L”的区别。其次是把握生字难点。在汉字音、形、义中,字形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找出较难的字形,如“睡”字的右半部“垂”是难点,需要反复强化。在每一课的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难点,克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的弊端。

(二)总结方法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关,在教学过程中,除渗透造字规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发现,总结出识字方法,化难为易,教给学生许多有趣的识记方法。

如:“编顺口溜”是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分析部件或笔画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记识方法。如教“回”字,可以引导学生编出“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如记“林”“森”可编成“树木真有用,大家都来种,二木就成林,三木变成森”。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是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加上或者减去某个部件,有效地认识新字的方法。如“二人从,三人众”,“又”加”“见”是“观”,“树”减“又”是“村”等。

学生不仅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编顺口溜,做字谜分析字理结构。尽管学生的识字方法还不成熟,有时甚至幼稚可笑,但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识字的主动性。

三、在“带格”书写中识字,注意规范性

写好字对于健全和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及学习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让学生从小将字写得堂堂正正。

(一)引导观察

一是观察字形特点,包括结构、偏旁,有无特殊或应引起注意的笔画等。二是观察间架分布,主要是指汉字的多种基本结构在田字格中的分布。三是看主笔和次笔。

(二)描红感悟

如教学“牛”字,先让学生描一描,使学生试写感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示范

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实效性。

(四)学生练写

学生练写,一般采用“学一字,写一字”的方法,每个字三遍左右为宜。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田字格内书写,对间架位置、间隔比例不规范者及时给予纠正。

篇4

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具有构字理据,“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虽经隶变和现代的简化,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痕迹,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教学仍然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利用汉字本身存在的构字理据,挖掘出汉字构成的文化特征和意蕴,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增加其文化内蕴。利用汉字文化进行汉字教学,既有利于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能提高汉字教学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一、展示汉字独特魅力。丰厚学生文化底蕴

在进行汉字教学时,把汉字的文化内涵讲给学生,就抓住了汉字的“有意味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在识记汉字时不感到枯燥,而且可以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比如在学习“虹”字时,可以告诉学生,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这一现象,就J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龙,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就是最好的证明。“虹饮于河”的意思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东平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

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通过直观手段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用动画的方式把汉字的演变过程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使学生看到中国的汉字原来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让他们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跟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把识字教学和中华文化的渊源联系起来,把中华文体最基础的载体――文字的特殊性,全世界所有语言文字都没有的这样一种特殊性,包括它的特殊美都呈现出来,这对于在学生的心里播下关于汉字的情感种子至关重要,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二、开掘汉字文化意蕴。进行做“人”教育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修养,属于以求善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汉字从一个侧面展示出这种独特的文化样态。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利用汉字这一文化媒介,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文化教化、审美陶冶以及道德养成,使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自主的文化积累、审美体验和道德完善的过程。

从一个汉字出发探求其丰厚的思想文化教育因素,有理有据,视角独特,这种教学方式比空洞地进行思想教育更有实效。汉语文化源远流长,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因此,开掘汉字的审美因素、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我们永流不止的文明源泉。因此,将祖国灿烂的汉字文化融入到识字教学之中,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文化性,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是识字教学应承担的责任。

三、感受汉字书法魅力。提高学生审美品格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国人甚为自豪的艺术精粹。书法可以帮助书者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水准和道德修养。学校识字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语文教师要引导他们“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文化本性。

篇5

关键词:校外教育;师资培训;青少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56-01

校外教育: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的团体教育培训结构队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场地去发展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进入20世纪之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政府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国内人士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建设,例如:许多慈善基金的存在,希望工程为乡村建学校,至今为止,少年宫在每个城市都发展起来,到处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培训机构。这些校外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现阶段校外教育师资的实况

尽管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和国民都开始重视校外教育事业,校外教育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校外教育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存在一些地区校外活动场所利用率低;校外教育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资源整合不足;校外教育师资队伍方面:师资困乏、来源广泛、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因此,开展校外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校外教育师资队伍 的质量,显得尤为关键。

二、关于校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外教育课程具有开放性的、操作性的、实践性的、社会性等特性。因 此,校外教育教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这些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校外教育的独特性需要校外教育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

(1)作为校外教育课程、教材的开发者 校外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固定的教学活动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 固定的教材,这是校外教育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使校外教育课程计划更 加灵活,可以使课程内容、课程教材更加丰富多彩,充分调动校外教育教师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扬长避短,设计最符合青少 年学生的需要的校外课程、校外教材等。

(2)作为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实践,是指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活动,实践性是校外教育的最重要特 征。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主要 是教师讲和学生听;而校外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参 与。强调实践,兴趣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是校外教育的两种基本的活动 形式,青少年学生亲自参加各种有利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和个 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因此。校外教育教师不能依照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校外 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从而达成校外教育 效果。

(3)作为青少年学生个性培养的主力军 个性教育的措施主要是注意早期教育.加强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 这正是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在校外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 万方数据 之间的小组活动,更多的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更强调发挥每个学生的特 长、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作为青少年学生和谐发展的促进者 校外教育课程、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渠道,在性 质、内容、形式和要求上都存在着差别。由于校外教育课程、活动具有自愿 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 变万化,因此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渴盼得到教师 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教育形式决定了学生是校外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活动 的主人。

三、开展校外教育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校外教育的实践性对校外教育教师培训方式提出了要求:校外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实践,兴趣小 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是校外教育的两种基本的活动形式,青少年学生亲自没有纯粹脱离生活的教育,也没有纯粹无教育的生活。教 育的发展变化无不表现在生活的时空情境中,而生活的存在与延续历程中 又时时处处都表现着教育的力量,可以说生活的历程也就是教育的历程。 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之所以能转化为教育,教育之所以能 给生活以积极的引导.就是因为二者原本就具有内在一致性,双方已经包 含着相互渗透、贯通的基本因素,即生命意义。

在培训中加强校外教育教师开发课程、自编教材的能力 。在校外教育教师培训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他们自身开发课程、自编教材的能力,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该 能力:1)聘请教材、课程编写专家为校外教育教师详细讲懈校外课程、教 材编写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校外教师了解开发课 程、自编教材的一般原理、操作方法.等等。2)在培训过程中,为校外教育教师提供开发课程、自编教材的机 会。校外教育教师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所在校外活动场所的实际情 况、地方特色等,撰写课程、教材编写的思路.由专家给予指导.真正提高校 外教育教师开发校外课程、自编校外教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立新《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09(6)

篇6

关键词:高校教育;培训班;实训

目前的大学生很多沉湎于网络游戏,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将他们的兴趣从网络游戏引导到实验室,关键点就是兴趣的转移。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引导就变得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任务。

一、必要性分析

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我院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是从院校到院校,缺少企业及工程实践的经验。很多教师由于长期教一、二门课,知识水平及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及融会贯通的能力都很欠缺,这样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的。

二、建设目标

(一)开设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

学院在基地定期的在学校开设培养教师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班,聘请企业电子设计专家现场或网络授课,从最基本的焊接开始,到系统设计、硬件、软件调试等。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为我院造就一批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校教师。

另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方面,学院应引入具有工程实践的背景的教师,为基地输送后备人才,他们的思维习惯及教学方法完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这就使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被企业认可。

(二)依托电子设计竞赛,建立多层次的电子设计培训计划,扩大创新教育的受益群体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根本宗旨是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实际真正组队参赛的学生数量还是少数。为了扩大学生的受益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在基地开设不同层次的电子设计方面的培训课程。

1.电子设计基础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非电类专业或大学一年级的电子爱好者开设。

培训内容:主要训练学生的电子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技能、基本调试方法,使学生达到“六会”-会看图、会焊接安装、会测量、会调试、会查阅资料、会写实验报告。

2.电子设计综合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电类专业二年级以上本科生。

培训内容: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能力,训练独立进行电子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很快地使用新器件、独立设计小型电子产品、掌握电子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方法等。

3.高级电子设计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本科生

培训内容:重点培训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涉及到电子电路、电子测量、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技巧,具有独立开发单片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能力,训练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4.建立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中心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高校电子信息领域一个比较有号召力的赛事,但是受惠的学生数量毕竟有限,而认证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宗旨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认证以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为最终目标,认证体系以教育部电子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程为依托,以企业电子设计实际工作内容为主导,并与电子设计竞赛充分结合。使通过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所用。

三、依托“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

(一)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或仿真实的实训场景

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由于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往往由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并能指导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也能减轻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的是一种直接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所以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

(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通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能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总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三)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校外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准备了条件。另外,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如通过选派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锻炼和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互动方式,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等工作。

篇7

【关键词】心理咨询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广泛讨论“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也逐渐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1】。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2】;王极盛则认为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3】;肖汉仕又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4】;而张大均、刘衍玲和郭成等则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由认知维度、个性维度与适应性维度三个亚系统同构而成、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自组织系统【5】。笔者比较赞同张大均等人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因为这一定义将遗传与环境相结合,从一个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心理素质,而且可操作性也比较强。

目前,心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受限于应试教育的事实,其所受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并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受重视程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东部高于西部,城镇高于农村。

国家和小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新世纪,而小学生是我国将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另外,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我,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这一阶段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它对于小学生个人的健康快乐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抓好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教育的同时,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也不容忽视。

实施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张大均等人提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三个主要途径:专门训练活动、教育教学渗透、咨询辅导,每一途径又有若干具体实施途径,专门训练活动包含专题训练活动和系统训练活动,教育教学渗透包含学科渗透和教育活动渗透,咨询辅导包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显示,应用心理咨询的各种技巧到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确实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然而,纵观我国小学开展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主要是以专门的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辅导特别是心理咨询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而未能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上述原因,文章拟从课堂教学干预和课外心理辅导两个方面谈谈心理咨询是如何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

二、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理念提升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心理治疗的流派及其具体理论和技术纷繁多样,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积极心理学等,他们的很多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都可以借鉴到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来。

以人本主义为例,简单谈一下如何将其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应用到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来。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强调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要以来访者为中心,通过对来访者的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帮助来访者发掘和运用其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其面临的问题。相应地,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可以上述理念为指导,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需要放在中心位置,去思考和建构课堂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将小学生作为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平等的个体去对待,尊重他们的观点,努力对他们保持坦率真诚,努力去理解他们,努力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等。这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理念,拓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建构学生心理素质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动态变化过程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应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为基础,以平等交流的形式对其思想、心理予以帮助和指导,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使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层次和水平。【11】因此,小学的心理咨询形式应在心理咨询一般形式的基础上,有所变通或创新,比如在鼓励遇到困惑和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前来咨询的基础上,设立“心理健康日”,开设心理咨询信箱,举办集体讲座,进行单独谈心和心理测验等。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小学生入学的时候,学校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验,甄别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学生,然后根据测验结果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并随着小学生的成长情况不断更新其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及早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12】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1.个别辅导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就逐渐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张大均认为“适应”是小学阶段心理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具体来说,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八个方面: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2】。这一时期,儿童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发展任务,可能会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或困扰,比如他们要适应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转变,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等。这些问题或困扰的解决,有时单靠父母和老师的帮助还是不够的,心理辅导老师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可能会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如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先通过倾听、询问等了解其问题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沙盘游戏等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档案,对于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心理素质。

2.团体咨询或辅导

团体咨询或团体辅导的方式不仅可以用于那些有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学生,而且更应该用于心理正常的学生,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有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学生,可以通过团体咨询或辅导来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注意保密,以防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另外,可以根据小学阶段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分年级对学生实施专题性的团体辅导,比如在小学生刚入学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新的校园生活;而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转折期,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团体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应对新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关素质便逐渐开始发展起来。类似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团体辅导活动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建立自信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各种情绪,克服焦虑和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经常保持心理平衡,有效地预防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的产生【13】。通过团体辅导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认识自己,拓展自己的兴趣,开发各种潜能,提高创造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四、心理咨询在辅助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希望将他们应用到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去,但是心理咨询在我国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大部分小学没有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常设机构。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小学配置了咨询室,但很多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小学往往缺乏这样的机构。

(2)小学往往比较缺乏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尽管目前一部分小学配备了心理咨询人员和辅导教师,但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在某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等场所,也只是以备必需,并不能真正起到实际作用【15】。

(3)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

(4)没有能够将心理咨询活动与专门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些无疑都给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障碍。这些问题也提示我们,要想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更好的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之一。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专门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以外,心理咨询也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服务。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多途径、多方面长期综合的教育,方可在学生身上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2]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

[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

[4]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5]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

[6]张大均主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洪.关于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1998,(3)

[8]苏静.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心理教育研究,2000,(3)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孙丽娜(1974-),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实验师。(河南?郑州?45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JB060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93-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结合,重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时注重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端技能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实训教学,目前,高职实训教学改革已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但随着生源质量的变化、社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实训教学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与现代产业体系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参与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实践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电工电子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的开发、研究、实施、总结以及后期反馈等环节,同时对其他院校进行调研后,总结出一些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通过几年的实施和对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实训教学中要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突破的方法。

一、实训课堂内教学改革

1.培养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电工电子实训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面对专业课有些自信心不足。通过展示往届学生DIY作品,如:收音机、门铃、助听器、电子钟等,在他们分享其他同学实训成果的同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对学习电工电子课程也充满信心。同时展示生活中常用的电工电子用品,例如:家庭常用电路、电度表、电动机、稳压电源、手机、计算机主机等等,结合专业特点和生活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的兴趣。

面对就业,也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现在是数字化时代,电工电子知识渗透于各行各业,机电一体化产品如在数控机加工行业、电梯行业、制冷行业、化工行业的自动生产线上等,以及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等,电工电子科技无处不在。面对广泛的就业前景,让学生懂得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同时,面临整个用人市场出现的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相对于本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心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一些毕业生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同,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注重加强技能和操作能力培养,使得毕业后能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从而使得高职毕业生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这些优势又进一步增强了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为他们的可继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2.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既不能停留在理论课上作推导,实验课上作验证的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全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每节课的重难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我院)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但保留了语言传递为主的传统讲授法,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学生主体参与型与合作学习型教学方法,同时穿插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针对某些专业把整个电工电子教学课堂放在实训室,教师需更多地参与学生实训过程的指导管理,现场答疑,从而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电工电子实训改革的内容主要有日光灯、电度表的安装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自锁、延时电路的布线与调试、超声波控制电路的安装测试、收音机的焊接安装测试、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数字显示电子秒表的安装与测试等等。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这些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技能和操作以及整体素质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同时也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培养出了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科学合理地运用实训教学评价方法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针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采用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穿插灵活运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个体内差异评价等多种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并全面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在收音机的焊接安装测试项目教学中,我们把实训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1)元件检测能力占10%分;(2)焊接操作能力占20%分;(3)数据检测能力占20%分;(4)整机安装调试能力占20%分;(5)实训总结能力占20%分;(6)德育方面的出勤、纪律以及值日情况占10%分。通过这些实训过程中的分步评价,从而对学生整个项目的完成效果达到了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价。其中在焊接操作能力中的焊点质量评价中,穿插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以此来找差距,激励督促自己加强焊接技能的训练和焊接水平的提高。

实训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评价方式,既要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也要看到学生每一处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提前完成实训任务的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是对学生的实训能力的一个客观评价,而且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

二、实训课堂外教学创新

篇9

【关键词】师资培训 中小学教师队伍 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培训、理解、转换,透过课堂潜移默化地传授于学生,这对于中小学生进行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现状,笔者设想在“国培计划”等高规格、高标准的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中引入传统文化课程,探索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目前师资培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师资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专业水平扎实的教师队伍,为中小学提供优秀师资,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当前的教师培训非常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对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我们进行专门的调查,发放100份匿名问卷,75%的教师认为目前培训更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传统教育内容涉及却很少。82%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培训内容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的安排,这更有利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95%的教师希望在培训当中能安排一节国学课。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就目前来说,很多教师没有读过《 孔子 》《 孟子 》《 韩非子 》《 论语 》等包含传统文化智慧的名著。而一个具备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自身就是一本内容深厚的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博大的胸襟、丰富的内涵,是激励学生奋斗向上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2.课程设置倾向性严重,传统文化教育缺乏

目前师资培训课程的设置,更偏重于专业性,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非常少。在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总量上都存在着传统文化不足的问题,在认识上也缺乏对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高度重视,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革新,加强传统文化的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在培训中,教师更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教学技能的提升,忽视对人文素质的需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承载着升学的压力,部分地区的教育局规定评优评职称要同继续教育学分挂钩,要求教师在一定年限之内完成规定的学时和修满规定的学分,要完成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网络等模式的学习任务,可见,教师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之下,有的教师将培训当做是为了完成学时学分评职称,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培训的实质,让培训流于形式。

二、在师资培训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渊源的历史、博大的哲学思想、伟大的科技发明、辉煌的文学艺术等给我们精神的享受和物质的支持。中华民族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宝贵资源,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等古代优秀的哲学家,用他们的智慧总结人类历史存在发展的精华,他们的哲学思想影响着至今的中国甚至世界。《 诗经 》《 楚辞 》《 春秋 》《 论语 》《 道德经 》等古代文学构成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凝结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留给了我们诸多文学盛宴,让我们吸收其中的精华并将其不断地传承下去;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还有流传下来的音乐、舞蹈、雕刻、绘画、书法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等等。这都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进爱国主义情怀,为建设好祖国尽自己的力量。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承载着教育兴国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由于目前中小学教师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的压力,教师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传统文化知识包含了语言文字、道德伦理、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广博的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是有助于教师加深传统文化的积淀,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接受不同角度的知识,扩宽视野,提升认识高度,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二是传统文化所包涵的民族精神,能激发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他们在课程上将这种民族认同感渗透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操。因此,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篇10

《意见》指出,要围绕校长专业素质要求,丰富优化培训内容。建立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推动校长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更新培训理念,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采取专家讲授、案例教学、学校诊断、同伴互助、影子培训、行动研究等多种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校长培训必修内容。要积极探索校长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信息化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校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机会。加强校长培训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培训任务和经费的重要依据。

北京:中高考英语分值将下调、语文分值将上升

10月21日,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从2016年起,北京高考英语由150分降至100分、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中考英语由120分减至100分、中考语文由120分增至150分。其中,高考英语学科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福建:新建中小学可采用“名校办分校”

福建省教育厅近日发文明确,城市新区布点新建学校,可采用“名校办分校”的办学体制或“老校带新校”的管理机制,实行管理人员和教师互派。

全省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城区小片区管理模式,地理位置相近的优质校和薄弱校,可将薄弱校作为优质校分校统一管理,并对施教区内的学生实行统一调配入学。

重庆:“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工作研讨会召开

10月11日,首届“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工作研讨会暨开班典礼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首届“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设在重庆文理学院,学员来自二级学院的优秀本科生,实验班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实行“四级”选拔、动态管理,按照“三位一体”(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教科院和名优中小学幼儿园)的培养模式和“六双”(双身份、双导师、双基地、双循环、双素养、双证书)操作模式,培养全市基础教育中小学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