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3-06-11 08:3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现代化

篇1

关键词:现代化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0引言

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体现了城市的景观风貌、城市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设计街旁绿地空间使之得以发挥较大的使用价值,它将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街旁绿地景观设计中适当的设置活动场地、园路,增加绿地的活力,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就能给附近的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生态平衡的理念。

1街旁绿地的概念

街旁绿地一般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1]。绿地独立面积一般较小,但它同样可以具有游憩、观赏、美化城市景观的功能,是城市中最常见的一种公园绿地类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城市美化生态环境推动园林城市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街头休息绿地的平面形式很多,一般有带状形,长条形、“L”形、矩形、三角形和圆形等不同形状。

2街旁绿地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作用

(1)游憩、观赏。城市街旁绿地形状多样,零星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同时又像一张绿网一样紧紧地包围着整个城市。这张绿网是连接城市休闲广场、各类公园、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绿地之间的重要网络,全面地填补了城市绿地空间的空缺。设计合理的街旁绿地往往能够吸引周边的居民游玩、休憩等,也使路人得到最大程度的视觉满足,行走在闹市中却犹如游走在公园里,观赏路边佳景。

(2)美化环境。当行走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最能调节我们步伐节奏、带来视觉美感的就是街头绿地景观了。按照美学的原则,街头绿地的各种景观元素可以把在外面的黄土、邻里林立在两侧的水泥建筑遮掩,同时为街道带来一丝绿荫,起到了很大的美化作用。街旁绿地的出现,同时也改善了街道的环境,通过植物树种的变化和统一,平衡协调产生一定的艺术景观,既丰富了建筑轮廓线又可遮挡有碍观瞻的景象,给人们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植物的多彩色块与城市中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纵横交错的沥青路面形成对比并和谐统一,对美化城市景观环境有重要的作用。

(3)平衡生态。城市街旁绿地犹如城市绿化系统的“绿肺”,可以过滤、净化有害气体,是整个城市健康、正常的运行。绿色植物对维持城市生态的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

首先,在街旁绿地空间中有着大于等于 65%的绿化率,这对于减少噪音、防风、防尘、降温等改善城市小气候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处于居住区与道路之间的街旁绿地空间可以通过枝干高大、枝叶茂密的乔木隔离噪音、防风、防尘。尤其在绿地空间中适量的种植具有较强的吸附粉尘作用的植物,如臭椿、女贞、刺槐、国槐、夹竹桃等。这些植物的叶面具有好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同时绿色植物对太阳光的直射有遮挡作用,南方炎热的夏季高温,绿地中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形成天然的绿荫长廊,城市绿荫长廊是当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

其次,街旁绿地还可以养护街边土壤,促进城市生物多样化。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经过种植植物的土壤含大量的好气性细菌,更好的维持土壤的酸碱程度。另外,因为有致密的地表覆盖层和地下树、草根层,植物的根系还有固定土壤的作用。据有关测算,每亩绿地的蓄水量比的土地多20立方米左右,因此绿地还可以锁住水分,保持土壤的湿度。

再次,合理的利用街旁绿地空间,能够改善街头周边的卫生环境,减少污染,有效减少城市道路汽车的尾气,降低噪音及烟尘的排放污染。在现代城市中,尽管处处都可见干净的道路,高大的楼房,但是空气的质量却在逐日下降中,尤其近两年雾霾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人口密集的地区,空气质量难以想象,人们甚至感觉很难仰头呼吸,也是因为城市中车流量的增多,人口的增多,排气物的增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也不断增多,这样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街头绿地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压力,空气中滞留的可吸入颗粒,也随之大部分被绿色植物吸收掉,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3街旁绿地景观设计探索

篇2

邹仲琛是位大家,谈到企业的兼并重组,谈到未来的发展模式,娓娓道来的言语中蕴含着大刀阔斧的决心和信念。人到中年,企业家的活力与沉着集于一身,他带领着重组后的山东钢铁集团出征,迎接他的将是壮阔的前景。

资产重组 淘汰落后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大企业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其规模和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面对企业重新洗牌的局面,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符合十七大的战略思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重组范围内各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邹仲琛董事长详细地介绍了山东钢铁集团的筹建过程和治理结构。山东钢铁集团是由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重组后,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4月总资产1188亿元,净资产379亿元,其中国有资产226亿元,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山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由省国资委行使股东会的职权。各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不变。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与子公司及有关单位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组建山东钢铁集团是适应国际、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谋求以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合理的运营体制去争夺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国际钢铁业发展趋势。当前,国际钢铁业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阿赛洛_米塔尔公司,粗钢产能已达1.2亿吨以上。国际钢铁业与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对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其突出特点是产业集中度低。为适应国际国内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国家培育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的政策引导下,联合重组步伐逐渐加快。山东作为钢铁生产大省,选择集团化运营的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

企业重组不仅仅是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山东钢铁集团成立后,更有利于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贯彻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统一全省钢铁产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现有存量,统一整合配置全省钢铁资源,抢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统一全省钢铁市场,提高市场份额,避免无序竞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分工;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更大、更直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会得到充分体现。总之,组建山东钢铁集团,可以尽快实现全省钢铁工业由内陆到沿海的战略转移,实现布局结构、装备结构、产品结构的根本调整,进而实现山东钢铁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谈到构建强企的前景,邹仲琛信心十足;谈到对于我国工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邹仲琛更是充满期待。对于山东钢铁集团的成立,邹仲琛说,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

调整布局 提升档次

“任重而道远”。 邹仲琛在感叹之余,阐述了山东钢铁的未来,怎样把握机遇,怎样面对挑战,怎样让企业大洗牌带来最大化效益,这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汲取各家之长,并为己之精髓,是山东钢铁发展的关键。在原有基础上,要推陈出新,做出最具竞争力的开拓。

邹仲琛说,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进企业实现新的发展。要紧密联系资产重组、统一规划、人员整合的实际,进一步统一对改革的认识,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山东钢铁重组的“资产重组、淘汰落后、调整布局、提升档次”方针。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提出的企业改革方向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山东钢铁重组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集团公司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上来,统一到支持集团发展、维护集团战略推进实施上来。

邹仲琛继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实现整合,是企业自身的一场革命。能不能真心实意地维护和支持集团公司发展,是检验一个企业、一级组织、一个干部政治素质、大局观念和政策水平的试金石。在集团的团结统一和整体推进上,要讲原则,讲大局,不能表面上支持拥护,实际行动上不落实。全集团都要在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原则下,集中精力研究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更好地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大集团化管理,形成强大合力,促进集团公司科学发展。

邹仲琛强调,要想保持企业竞争力,就要做到坚持整合与发展并举,整合与发展同行。即一手抓集团内部的六大整合,一手抓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以整合促发展,以发展保整合。做到恪尽职守,全力抓好生产经营。快速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全集团统一规划,必须坚持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团公司整体效率最大化。

要加快推进省内铁矿石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经营安全度。将铁矿生产作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业,不断提高集团公司铁矿石自给率。组建矿业部,把集团公司铁矿石资源及相关资源管理好、整合好,集团公司内部的铁矿及类似业务正在进行改制的,要暂予停止,待重新研究后再予确定。研究形成新的探矿、采矿工作机制。要加速推进集团共性资源整合,实施集团化运作。

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善乏可陈,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减,经济社会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对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趋势的研究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结合所思所想对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

一、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1.1 政治经济学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而逐步走向国际化

政治经济学在上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国际政局的原因被隔绝化,没有能够充分的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随着冷战的接受、东欧剧变,加上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政治经济日渐走向世界,在丰富世界政治经济学说的同时也给政治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政治经济学现代化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走向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学从经济理论上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随着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奇迹的出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优势的确立,尤其是中国经济在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优异表现,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日益得到国际知识界的关注。

1.2 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也是走向服务于实践的经济理论工具的探讨过程

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应当更多地被运用、拓展到部门经济、应用经济和专题经济的学科中去。从近年的情况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广泛应用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等,都渗透到了金融、贸易、产业经济等学科之中,体现了理论经济学对应用经济学的引领作用,这一点是值得经济学借鉴的。正是因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机制,而经济系统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他系统存在一定联系和发展的某种共性,因而它对于其他相关学科往往具有渗透和双向借鉴的意义。

1.3 政治经济学逐步走向现代化也使得其逐渐数学模型化

经济学研究中的模型,除了文字模型和图表模型以外,数学模型是重要的表达和分析方法。当前政治经济学的数学化,已在以下方面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新的数学应用模型的研究和数学研究成果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运用,丰富了解释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理论的工具,对政治经济现代化带来了很大后备支撑。随着政治经济学通过数学模型焕发新的活力和生命,越来越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通过数学工具、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创新,助推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

1.4 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使得政治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化,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也逐步精细化

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不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学派化,不是为了代表劳动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而是都应站在劳动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整体立场,都应遵循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理论精神,都应尽可能地全面系统掌握实际经济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理论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由于认识上的不同或不能完全做到“三个都应”而形成各自的学术流派。我国经济体系分工日渐精细化,经济是文化好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使得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细致,研究分工也越来越明确。研究分工的细致化给整体政治经济学研究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在宏观上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人才越来越少,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研究范围日渐细致也势必会使得宏观研究被人为摒弃。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趋势逐步明显,我国经济正大踏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也给我国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生命力,助推政治经济学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将成为我国马列主义研究学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于金富:努力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 赵学清.:论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问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03)

[3] 洪远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J]. 研究. 2009(07)

[4] 赵学清:论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现实走向[J]. 中州学刊. 2008(04)

[5] 胡钧: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J].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1)

篇4

从宏观历史学的视野出发考察近代开端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看出它就是一部全球化进程准备、启动、发展和初步形成的历史。全球化进程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欧洲,经过大约5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到20世纪末,全球化时代才真正到来。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全球化范围日益扩大,国际生产分工已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于是“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生产模式不断涌现,“宇宙牌产品”日益增多;二是贸易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贸易扩展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贸易自由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为核心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的建立;三是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国际化局面形成,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国际金融市场的年金融交易量达5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交易的日周转额已达1.3万亿美元;[4]四是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据统计,198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只有1.5万家,子公司3.5万家。而到1997年,全球跨国公司数量已超过4.5万家,子公司已达28万家。目前仅在中国从事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有4.5万家。[5]五是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强劲,据统计,目前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6]欧洲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区域性贸易协定(RTAs)的实施数量在1950-1959年有3个,1960-1969年有19个,1970-1979年上升到39个,1990-1998年则达到82个。目前,55-60%的世界贸易是在贸易集团内发生的。[7]

全球化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并非偶然现象,它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过程,是资本主义产生之后为延长自己寿命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看,驱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资本积累与扩张的内在冲动,是资本推动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正如沃勒斯坦所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动作的。”[8]因为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一开始就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世界,它就无法发展,而不发展,实际上就意味着它的灭亡。因此,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极力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世界各地的廉价原料,使用世界各地廉价的劳动力,攫取高额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客观上把那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使世界逐步由分散、孤立、隔绝的状态发展成为互相依赖、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全球化与东亚金融危机

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短短的30余年间创造的“东亚奇迹”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一时间,关于东方行将崛起,西方即将衰败等说法弥漫全球。然而,正当人们为东亚模式大唱赞歌的时候,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给先前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的热情重重地泼上了一盆冷水。于是乎,否定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的呼声又甚嚣尘上,“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神话已经破灭”,“东亚奇迹已经完结”等论调充斥传媒,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甚至断言:东亚模式已不再奏效,只有美国风格的自由市场系统才是成功的。[9]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东亚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之间存在的何种关系,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国内外发表的文章和著作难以数计,但归纳起来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国际投机因素、银行不良贷款、金融监管不力、汇率政策僵化、政府干预不当与裙带关系以及对国际环境变化反应迟钝等多种因素。[10]应当说,这些方面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直接的或者表层上看问题,尚缺乏本质上的深层次的分析。笔者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应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要从当代世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另一方面,还要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尤其是东亚发展模式上来考察。

从当代世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出发审视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因,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一点,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毫无疑问,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现有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人们的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今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的现代化,并且开始步入后现代化(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经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导产业,所以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一直处于主导、示范和中心的地位,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如全球化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其可以不断地扩大经济势力范围,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引导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潮流,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努力奋斗,有些国家甚至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重要一环——资本的原始积累。全球化对他们来说是福是祸,是得是失?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笔者认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既给它们带来难得的机遇,又使它们面临巨大的挑战。正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全球化犹如一股汹涌的波涛,它既可以吞没一些国家,也可以将另一些国家向前推进”。[11]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吸纳外国直接投资,从而为本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积累创造条件,使他们可以通过吸收外资获得资本积累。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本外投的经济环境与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为它们的资本增值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全球化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它们在现代化初期阶段发展起来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使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成为一种主要趋势。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虽然深化了国际分工,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的本质仍未根本改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命运很难说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经济出现虚置现象。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加快资源等要素配置的国际化,参与国际经济世界性大循环,融入全球化进程创造了条件。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则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埋下了陷阱,如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加剧了金融风险,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了泡沫经济和出口市场的压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危机传递的加速作用等。因此,东亚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球化对东亚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致。

从东亚模式本身来看,它在实现东亚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起了制度性的保证作用,是东亚成功的基础。但是,东亚模式也确实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越发暴露出负面效应,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潜藏下祸根。或者说,东亚模式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为危机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首先,从政府主导现代化进程,对经济发展实行最大限度干预方面来看。政府主导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东亚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因为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且资源匮乏,空间狭小,有机合理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尤其是市场机制严重残缺,政治民主化进程相对迟缓。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急需发展的部门,可以运用强制办法推进市场机制的发育、形成和完善,从而有助于迅速实现工业化。但是,政府干预在现代化初期取得了成效,并不等于说它就是万能的救世良方,就应当一直干预下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发展的,经济越是成熟,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就应当及时收回来,让位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干预就会走向反面,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而,东亚大多数国家没有及时实现这个转变,有的国家甚至越走越远。在这方面,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些遭受危机重创的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被誉为“汉江奇迹”的韩国长期依靠政府干预,实行以财阀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把经济发展强调为原则性目标而且为达此目的毫不犹豫地干预本该由市场导向的经济。在朴正熙时期,政府建立了被赋予大权的经济计划委员会(EPB)用以策划经济蓝图,并负责控制国内预算和实施计划。商业和工业部(MCI)的角色也被进一步加强,进口控制、出口提升、工业发展计划、投资申请和贸易许可均由其负责。财政部(MOF)则负责监管国内外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政府干预更大,政府拥有并控制着所有的商业银行、特别银行和大部分金融机构。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导致了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均听命于政府,银行被迫维持定量信用和低利率政策,造成了大量呆帐和坏帐。但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在高增长方针的指导下,不断调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投资规模,以至于在泰国出现了一个以“高尔夫球场资本主义”为特征的投资场面,这些投资即没有赢得泰国赖以生存的出口收入,也没有促进本国经济并提供长期就业机会的工业长期增长。正如世界银行指出的那样,在泰国已经出现了与泡沫经济随影附形的明显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并且使相当多的民众愈发不满。[9]另外,企业为了迎合政府的偏好,获得大量的低息贷款,又不断盲目扩大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规模越大,贷款也就越多,从而与政府的关系也就越密切,反过来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贷款。这种贷款越多,政府承担的风险越大,国家金融的基础就越不稳固。爆发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政府主导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时,强有力的政府高层支配经济必然导致盛行,经济社会制度缺乏民主监督,官商不分,政治腐败。正如西方一些社会学家所反复论证的那样:“权力意味着腐败,而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9]在印度尼西亚,苏哈托的家属和亲信垄断了最赚钱的行业和主要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享受税收优惠等特权,中饱私囊。这种国家权势人物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的腐败往往被西方媒体称为“朋党资本主义”(CronyCapitalism)。苏哈托的女儿,金泳三的儿子的不法行为,全斗焕八年任期中大约捞取4-5亿美元的好处,卢泰愚继任后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等事实都是明证。朋党资本主义导致了,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蔓延,民众的不满也日益凸显。因此,腐败是影响东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痼疾。

第二,从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看。东亚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现代化初期都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后来,又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而且出口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这种战略对于东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势必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会使本国经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在市场开放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其遭受外部风险的机率也随之加大,致使经济表现出很强的脆弱性。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出口导向战略指引下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无论市场还是技术都严重依赖先进国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国。从市场上看,由于它们的制造业都是在日本资金和技术输出下建立起来的,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十分有限。加之国内市场狭小,就决定了东亚的制造业必然是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特征。如1993年印度尼西亚、马亚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3.3%,73.1%,23.9%和29.3%。在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东亚多数国家始终不能摆脱对日本市场的进口依赖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而且,对美国的出口越多,从日本的进口就越大,对美国的顺差越巨,对日本的逆差就越严重。[12]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国际市场不景气,就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经济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实行了对外开放,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使国际市场日益趋于饱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东亚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劳动力成本也不断提高,从而使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致使出口越来越困难。从技术上看,韩国每辆轿车总技术成本的30%要以专利的形式支付给外国精密技术供给商,每台摄像机总技术成本的50%,每生产一个DRAM半导体总技术成本的30%,每台笔记本电脑总技术成本的70%要以技术专利形式支付给外国厂商。韩国所谓的汽车三大家(现代、起亚、大宇)平均研发(R&D)投入仅为美国三大汽车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6.2%和日本前三大汽车厂(丰田、尼桑、本田)的10.7%。[12]面对这种情况,东亚国家应当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因为任何发展战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受到时间和空间条件严格制约的。可是东亚国家未能及时做出这方面的调整。出口下降,赤字上升成为危机的主要诱因。

第三,从东亚区域特有的梯级发展序列,即“雁行发展模式”(flyinggeesepattern)方面看。东亚地区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如同“大雁飞行列阵”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依照其先进程度,形成了以日本为“雁头”,“四小龙”为“雁身”,东盟为“雁尾”的有序发展序列。80年代后期,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加入了这一“雁阵”。于是在日本、“四小龙”和东盟之间形成了一种“产业阶梯”,当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时,“四小龙”接受日本转移出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盟及中国沿海地区再接受“四小龙”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在区域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一种整个区域经济由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局面。这是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梯级发展也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环锁链。而且,这种雁行模式要保持其活力,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前提,即“领头雁”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实力和不断的创新能力,以便做到时刻引领“雁群”翱翔。但是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顶峰发展之后,90年代初就进入经济衰退期。其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而新兴知识经济下的主导产业未能崛起,于是,日本的产业升级停滞不前,没有较新的产业向“四小龙”转移。日本将大量的剩余资金流向房地产和海外市场,引发了泡沫经济,待到泡沫破灭,海外投资失败,日本就元气大伤,从而失去了“领头雁”的资格。与此同时,日本打破了先前先向“四小龙”转移,再向东盟转移技术的顺序,而是同时向两者转移,使得东盟与“四小龙”之间的差距缩小,东亚早已形成的产业转移链出现混乱。在东亚产业转移出现“盲点”的情况下,韩国将目光转向不切实际的“世界化”,香港则转向服务业,台湾设计出“亚太运营中心”,新加坡则想取代香港在东亚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东盟国家更是把目光转向“短、平、快”项目,泡沫经济越吹越大,终于酿成危机。因此,东亚金融危机虽然发生在金融层面,但其根子却在于产业结构上。即使金融制度整顿、完善了,如果产业结构不升级,东亚经济体的发展仍会碰到严重障碍。[13]当危机爆发后,这种雁行模式不但没有阻止危机的蔓延,反而利用早已形成的这种链条加剧了危机的传递。

第四,从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方面看。东亚国家的高储蓄保证了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内部,不依赖大量举借外债就能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保证较高的投资率,是东亚现代化起飞的重要特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投资需求急剧扩大。而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欠发达,在金融政策上又缺乏一种将分散的小额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的资本形成机制,所以,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国家转而鼓励企业向外大量借债,并以开放资本市场的方式来吸引海外证券投资。在韩国,由于低利率政策超出了资本的要求,人们缺乏将钱存入银行的刺激,所以在高膨胀的经济环境中国内储蓄受到抑制,结果政府不得不借助国外贷款以维系其工业运行。由于大量举债导致韩国的国际债务迅速增加。1993年韩国外债为43.9亿美元,1994年为56.9亿美元,1996年就达到104.7亿美元,1997年更达到154.4亿美元。[9]对外来资本的过分依赖,致使在外来冲击之下韩国经济显得异常脆弱,因为它需要通过贸易形式得到足够的国外资金以应付它的巨额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部环境变得不利,韩国的工业生产势必受到冲击。另外,大量的外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短期债务,因为国际借贷者更愿意将短期款项借给东亚国家的企业,这样可以避免负债。可是韩国企业将短期借款却用于长期投资,加之东亚国家又普遍缺乏驾驭短期资本的能力,不能有效的引导资本流向可贸易的生产性行业,所以,导致大量资本流向获利较高的投机性强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而直接导致了大量泡沫经济的形成。当从泰国爆发的危机席卷东亚之时,外国借贷者突然决定收回他们的短期贷款,韩国措手不及,陷入危机的泥潭。

三、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东亚金融危机表象上是金融领域的危机,但实质上既是全球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危机、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危机、是全体化过程中世界经济潜在危机的大爆发;也是东亚模式本身一些缺陷的危机、有关国家政策缺陷的危机、是一种发展性的危机。尽管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国家遭受沉重打击,也不能由此否定东亚模式的存在及取得的成就,更不能否定“东亚奇迹”的存在。因为在危机爆发前的30多年中,东亚经济创造了年均达8%以上的增长率,并且由30年前的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10发展到今天已占世界经济总量1/4的比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创造东亚奇迹的东亚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特殊道路,其实践基本上是成功的,而且在今后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如果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就不难看出,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时地会出现一些危机。历史上多次大的危机自不必说,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就发生了三次金融危机,而且,类似的危机今后也很难完全避免。那么,谁又能借此否认世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否认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创造的各种发展模式的存在呢?当然,东亚金融危机也昭示人们:在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今天,东亚国家和地区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坚持东亚发展模式精华的基础上,扬弃其内在缺陷,通过改革、完善、整合东亚模式,重振东亚经济的辉煌。

第一,要继续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大循环之中,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迅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争得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全球化对自身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规避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自己,制定一条切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应对全球化。

第二,要在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方面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促使政府的角色直接介入型向间接诱导型转化。在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机制的前提下,加速各种形式市场、机制、制度工具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健全各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职能,并规范其运行。

第三,要在坚持出口导向战略的同时,调整结构,将过去单独依靠出口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步转向促进出口和扩大内需相结合的模式,以便尽量降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相互协调、运行有序的基础上推行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

第四,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走科技兴国之路。当前的世界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高新科技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收稿日期〕2003-04-05

【参考文献】

[1]成元生.发挥经济新潜能[N].人民日报,2000-07-03(7).

[2]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ED/DL].\html\dongyajingjideshtz-lizhi.htm.2003/03/24.

[3]姚大学.现代化视野中的全球化[J].史学理论研究,2002,(1):67-73.

[4]张幼文,于杏娣.金融深化的国际进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75.

[5]周中林.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11.

[6]蔡拓.全球化与当代世界[J].南开大学学报,1999(6):12.

[7]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EB/OL].\update\article-jingji.htm.2002/05/29.

[8]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中译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

[9]Frank-JürgenRichter,TheEastAsianDevelopmentModel:EconomicGrowth,InstitutionalFailureandtheAftermathoftheCrisis,GreatBritain[M].McmiillanRressLtD,2000,141.130.129.155.

[10]杨贵言.东亚金融危机研究[EB/OL].\grjj.htm.2002/12/26.

[11]法新社华盛顿,1999年9月15日英文电[Z].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1):12.

篇5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47-02

考察一个经济战略的优劣,不仅要研究它的指导思想理论是否科学,还要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否代表时代经济前进方向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除了具有广泛的科学理论准备外,通过实证分析,还可以得知其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的。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顺应了世界经济战略转型大趋势

从世界经济战略发展来看,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造就了人类300年来的辉煌,但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综合征。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思考。“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对世界118个国家进行生态现代化定量评价后认为:2004年有15个国家处于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37 个国家处于中等水平,40个国家处于初级水平,中国等26个国家属于较低水平。可以预料,未来20 年,世界会有更多的国家生态现代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世界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趋势已不可阻挡。”[1]15无论从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在朝着生态化方向迈进,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与此相适应的现代经济正在向绿色转变,使绿色经济成为主导型的经济形态。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各国的现代化大都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这已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战略转型背景下的生动选择,也正是中国政府在生态经济建设中,敢于承担责任作出对世界的庄严承诺。生态经济将决定着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也决定着世界的未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抢占世界生态经济发展先机的生动实践。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顺势而为。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态势及自身准确定位下的必然选择

我国区域广泛、生产力发展又极不平衡,因此,必须采取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大的区域有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工业区、中部地区等,各种特色区域发展格局呈现雨后春笋,以功能区域划分促进经济发展,成为重要战略态势。因此,把鄱阳湖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大势所趋。鄱阳湖,从所处地理位置和生态特色、流域面积等来看,具有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发展使命,从而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也是历史的必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对鄱阳湖经济区科学分析后,作出了“三区一平台” 的准确定位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它将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对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绿色经济实践基础上的有益探索

从国内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却面临了工业发达国家同样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制约等问题,显然,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传统工业化模式必须转型。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在其引导下,我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取得可喜成绩和初步经验,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从全国绿色经济发展来看,呈现从发展生态农业到生态工业;从建设生态省到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示范区;从生态城市到生态文明村的态势。“目前,我国共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0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00余个,遍及全国87%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绝大多数都实行“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使我国一些省、地区、城市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立足江西特色的务实之举

(一)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江西发展战略的继承与创新

江西历届政府在发展战略上进行了努力探索,紧紧抓住了生态建设这个纲,坚持了既继承又创新。1983年,针对我省山区毁林开荒、湖区盲目围垦和滥捕等短期行为,我省作出了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贫”这一全新的生态修复和发展模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使江西的森林覆盖率由37%提升到60.05%,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三分之二,鄱阳湖体面积增加40%,成为全球恢复植被的典范地区”[3],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高度评价和支持。进入到21世纪,继续以山江湖工程作为新世纪实现江西崛起的奠基工程,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战略。随着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新一届江西领导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认识到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成为江西人自觉的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行动。2008年,江西作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经过近两年的艰辛工作,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鄱阳湖迈向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快车道。

(二)立足江西省情

1.生态是最大的省情。“全省五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Ⅰ~Щ类水质常年保持在80%以上,2010年要力争达到90%;有一流的空气,全省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0年力争县以上城镇全部达标;有一流的生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居全国第四位,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05%,居全国第二位,鄱阳湖地区以占全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我省经济密度最高、承载能力最强的地区,是我省最有条件、最有潜力实现重点突破、率先崛起的地区,也是最有实力、最有希望支撑中部崛起、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地区。”[4]绿色生态成为推动江西发展的内核动力,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江西生态特色,是更好利用自身优势的务实之举。

2.面临的现实问题。“20纪80年代,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原因,当时的江西,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50年的52.7%下降到31.2%;鄱阳湖面积由1950年的5 050平方公里萎缩到3 283平方公里。”[5]因此,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成为迫切需要。江西又正处在人均GDP2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实践表明,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矛盾凸显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同时,江西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根本转变,作为欠发达地区,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为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综上所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江西原有经济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创新,是立足江西特色的务实之举。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的,是一项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的重大战略。它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代表了时代经济潮流,落实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因而是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认知到这一点,对于增强我们信心,从而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及如何去实施都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有科学的良心,探索的勇气,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变成现实行动,我们相信历史决不辜负4 400万江西人民,江西也必将迎来生态经济发展的辉煌未来,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经济的发展做出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欠发达地区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模式的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8,

(8).

[2] 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授牌仪式暨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EB/OL].http://most.省略/tpxw/200812/t20081209

_66125.htm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推进纪实[EB/OL].http://jx.省略/news/2009-03/05/content_15863010.htm.

篇6

    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的有效对接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实现中国传统仓储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一这一层面主要是从内部着手,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接过程中,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问题,即实现中国传统仓储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这是实现中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有效对接的

    目录:

    一、引 言

    二、中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对接因素分析

    1.培育有效需求

    2.增加有效供给

    3.营造宽松环境

    4.加强硬件建设

    5.加速技术进步

    6.发挥物流集成优势

    7.树立物流理念,培育物流人才

    8.协会引导及舆论导向

    三、中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对接实证分析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

    2.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与国际物流对接措施

    四、中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对接误区

    1.急噪冒进

    2.固步自封

    3.照搬照抄

篇7

关键词 民族教育 发展社会学 对立与统一

一、发展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以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立与转化为基本出发点,对欧美现代化发展进行概括抽象的基础上,试图将欧美的发展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内部原因,而没有能够实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化;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必须引进西方文化价值观。首先,这一理论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对立化,把西方社会认定为现代社会,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即现代社会的特征,与西方社会及其特征相反的即为传统社会。其次,现论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未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原因归咎于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即缺乏“追求现代化的意志力”。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因政治文化的一体化而降低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形能力,社会文化不具有独立性而依附于政治,致使社会上稍大的变革都会触及到政治而遭到政治的抗拒并陷于破产,从而造成“现代化的挫折”。再次,现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西方化或照搬西方模式。

2.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由拉美经济学家提出。他们运用“中心”和“边缘”的概念来探讨拉丁美洲的发展问题。他们认为,中心国处于霸权地位,科学技术革命发端于中心工业国,其成果也为中心工业国占有,在中心工业国与边缘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中,科学技术从中心向的转移十分困难。此外,由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对拉美经济发展实行越来越多的限制,于是换回同等数量的工业品所需的原材料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形成了依附的格局。依附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术上的依附;二是财经上的依附。作为依附的结果,核心地区资本主义发达造成了地区持续的不发达,如不愿继续处于依附和不发达状态,就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依附理论的基本缺陷表现在:首先,它只注重外部条件的分析,而忽视了内部条件的分析。这样,对于一个国家落后状况的解释就不可能是完全的。其次,依附论忽视了欠发达国家与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路径不同。西欧现代化是“内生性的”。它的特点是有充分的社会发育。而发达国家现代化是“外源性的”,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外源性”特征,激进依附论者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们没有看到“外源性”现代化的必然性。它们提出的与西方国家“脱钩”而走完全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3.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沃勒斯坦认为,人类历史虽然包含着各个不同的部落、种族、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是这些历史不是孤立地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着发展和演变的,总是形成一定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出现,是由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这三个组成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它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网络,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三个不同的组成区域承担着三种不同的经济角色,三种角色中缺掉任何一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就不可能存在。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反复扩张与收缩的势态。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中心与的关系便成为世界体系论的焦点。

二、民族教育发展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不可回避的说,发展社会学理论本身存在着各种的问题,如各个理论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都是从学者自身的群体的利益考虑社会的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各个理论中都包含着西方与非西方的矛盾与对立;甚至有的理论还包括一些错误的观点,像现代化理论就提出发展中国家只有照搬西方模式才能实现社会现代化等。尽管如此,发展社会学理论还是为人们提供了分析事物发展问题的不同纬度。将这些纬度概括起来,并用以分析民族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1.中心——边缘、单向——双向

在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中都提到了中心与边缘这两个概念,总的来说,从经济方面讲,中心对边缘有一个科学技术的辐射,而边缘为中心提供资源。两者的影响是双向的、相互的。两者共同构成一个世界性的体系。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是在与其他的社会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比如说唐朝的繁华等。其次,要质疑的是,中心和边缘的划分是不是绝对的。无论是从横向的空间分布上还是从纵向的时间分布上,中心都是绝对的吗?对于民族教育而言,我们是处于相对边缘性、影响较弱的地位,但是少数民族教育同样也影响着主体民族的教育,两者是双向互动的。如何改变现有的相对落后的状况呢?要实现中心的相对化,也就是说民族教育要在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成为中心,这也就是说民族教育要实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2.内生性——外源性

内生性与外源性是对发展动力来源的两种描述。内生性是指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某一社会的内部,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分化等,使得社会不断地向现代化迈进。外源性是指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其他社会对某一社会的影响,由于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交流等,使得社会在外来的影响下向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应该是一种外源性的,只有照搬西方模式、依附于西方国家,才能实现社会化。可是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并没有让他们实现现代化。所以说,只有通过社会内部的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民族教育也是如此,一味的依靠外来因素来发展,只能处在一种追随的状态,我们需要从民族教育内部的改革开始,围绕这民族教育内部的改革,充分利用外来的因素,来实现民族教育的发展。

篇8

张晓强对记者说,“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企业家互动时谈到,我们保持基本政策稳定,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后,在7、8月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已经出现。”针对此前外界一些对中国经济增长形势的质疑,张晓强认为,中国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中国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科技水平都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通过转方式、更加注重扩大内需,随着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差距的努力,内需潜力会不断得到释放,这些都将支持中国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型期,要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下更大的工夫。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由此也带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区域、城乡发展差距仍然比较大。这一系列问题也要求我们把更大的精力放在结构调整,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方面,同时也为改革留出更多空间。

“创新驱动既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也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从体制机制创新来讲,中国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关键在改革。”张晓强表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少和取消投资项目的核准审批、经营许可资质认证等工作,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还要重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挥作用:国有企业要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进一步调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要发挥价格机制对促进节约资源、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金融、财税领域也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关于城镇化在中国的发展,十报告指出,城镇化“既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强调有质量的城镇化。推进这样的城镇化需要科学规划,需要体现“绿色、集约、智能、低碳”等重要内涵。这样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圈地和盖楼,而是以人为本、高质量的城镇化。“我们的城镇化水平与亚洲国家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更大。要达到现代化水平,还有20多个百分点,再加上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基数,可以想象需求和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

篇9

关键词:全球化 反全球化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主要表现

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关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概念的,但目前尚无权威统一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国内一些学者、国外一些有名望的西方学者和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类“权威机构”都有不同的看法。

李长久(1997) 和陈宝森(1996) 等学者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等等,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俞可平(1998)等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一国市场同国际市场的融合,并最终向无国界方向转变的一种过程和现实 。

法国学者雅克.阿达、里斯本小组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把全球化看作是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Ostry (1997)认为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化”一词,在很多人看来,说的是世界经济更加一体化 。Kennedy(1993)认为全球化发展涉及“主体和客体”两者的流动,即货币、服务、货物、人员的流动和跨国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通信技术和媒体扩展正在逐步消除边界的限制,由于移动人口更多地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全球力量的影响使生产地点变得无关紧要,而这一切推动着一个全球秩序的建立 。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给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正如英国全球经济问题专家阿兰鲁格曼所言,目前“全球化”一词已经被滥用 ,全球化的概念让人难以有过明确的认识,不过就笔者所阅读的文献认为全球化狭义的说是经济的全球化,即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的流动更加自由和充分,全球范围那的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广义而言,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触及我们每个人,每个地方的概念,包括我们个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也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并且瞬息万变,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一个范畴,一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全球各种力量融合的过程,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复合系统。本文所阐述的全球化概念指狭义的全球化概念。

1.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分析

经济全球化可最早溯源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这段时期的地理大发现,极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虽然此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手工劳动阶段,但是,这种掠夺性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初步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手工业生产逐渐转

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不断扩大再生产,努力开拓世界市场,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迅猛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迅猛,各国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自由化程度提高,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这一进程被后来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本文主要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的迅猛发展,进行简单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化技术基础

科技进步为全球化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使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技知识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各国经济以此为基础紧密相联,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同时,新科技革命使得科技成果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大量高技术产业不断产生,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新的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部门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快速取代了传统产业而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推进的重要动力源。成为经济全球化加速此外,新科技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在高新技术领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全面领先,必须进行相互配合与协作,才能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生产试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对策与销售。这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开始跨越国界,形成全球经济。另外,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极大发展,大大地突破了民族、国家地区的地理、心理和制度障碍,使整个世界经济通过网络连接成为一体,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大量信息在短时间里即可传遍世界各个角落,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同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初步形成,加速了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这些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2)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篇10

英文名称:Modern Economics

主管单位:云南省建设厅

主办单位:现代物业杂志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8089

国内刊号:53-1179/N

邮发代号:84-2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