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般认为,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不利性以及和收益的对称性。
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是指因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进而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
一般而言,引起市场风险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意外事件等,这些因素反映在市场上,就造成了市场在很短时间内的急剧波动,因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相比,往往更加复杂,更加隐蔽和突然,危害程度相当大,会引致系统性风险导致银行倒闭。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有以下几类:
1,按账户类别划分: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银行账户中。交易账户主要包括因交易目的或是为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风险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和商品头寸。银行账户包括除交易账户外的金融工具(包括银行运用剩余资金购买金融工具所形成的投资账户)。
2,按风险类型划分: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1)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的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净资产价值带来的潜在影响。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2)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动特别是汇率出现与预测方向相反的大幅波动,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也是一种典型的市场风险。
二、目前商业银行主要使用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目前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工具包括:
1,风险价值法: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测度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通常是95%或99%)下,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因子发生变化时,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的损失。
风险价值通常是由银行的市场风险内部定量管理模型来估算。目前常用的VAR的基本计算方法有3种:方差一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洛法。现在,风险价值已成为计量市场风险的主要指标,也是银行采用内部模型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的主要依据。
2,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市场风险要素(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变动可能会对银行的收益或经济价值、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
3,久期分析: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即利率水平发生一个小幅波动,某一资产、负债及表外衍生工具及银行整体经济价值将产生的百分比变动。
4,外汇敞口分析: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影响的一种方法。外汇敞口主要来源于银行表内外业务中的货币错配。在外汇敞口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从而形成汇率风险。在进行敞口分析时,银行应当分析单一币种的外汇敞口,以及各币种敞口折成报告货币并加总轧差后形成的外汇总敞口。外汇敞口限额包括对单一币种的外汇敞口限额和外汇总敞口限额。
5,限额管理:在风险定量计量的基础上,国际商业银行主要运用限额管理方法对市场风险进行控制。
市场风险限额主要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及止损限额等,并可按地区、业务经营部门、资产组合、金融工具和风险类别进行分解,还可以按资产组合、金融工具和风险类别进行分解。
交易限额:是指对总交易头寸或净交易头寸设定的限额。
风险限额:是指对按照一定的计量方法所计量的市场风险设定的限额,如对内部模型计量的风险价值设定的限额VAK等。
止损限额即允许的最大损失额。通常。当某项头寸的累计损失达到或接近止损限额时。就必须对该头寸进行对冲交易或将其变现。
6,情景分析:是一种多因素分析方法,结合设定的各种可能情景的发生概率,研究多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在特定情景下的压力损失。情景分析的实践设计方法有两种:历史情景分析和假设情景分析。
7,压力测试:是分析最不利市场情形下(在极端情况下)对银行承担的最大损失金额进行的模拟。银行应当通过压力测试来估算突发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可能对其造成的潜在损失,如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剧烈变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发生意外的政治和经济事件或者几种情形同时发生的情况。压力测试应当包含定性和定量分析。
8,事后检验(Back Testing):是指将市场风险计量方法或模型的估算结果与实际发生的损益进行比较。以检验计量方法或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并据此对计量方法或模型进行调整和改进的一种方法。
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背景分析
(一)国际背景
1,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市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的源头来自于巴塞尔资本协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只强调信用风险,也就是资产特别是放款部分的信用风险。一直到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再提出修正案,颁布了《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加上了对市场风险做风险计提,还要拨备资本。因此,自1996年巴塞尔资本协议通过之后,商业银行更加重视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市场风险部分。
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环境日益复杂。为适应复杂多变的风险状况。1999年6月和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又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由此,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出现了显著变化――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
2004年6月正式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风险的定义扩大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各种因素,基本涵盖了现阶段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并力
求把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临的风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加强了对市场风险的监管
市场风险的增大以及监管要求的提高,使国际商业银行不断加强对市场风险的计量与控制。国际银行业风险管控意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提升,各种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以及风险管控的模型逐渐完善,银行业市场风险管控能力才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巴黎银行成立了由首席运营官或相关顾问牵头,以风险管理部为基础的市场风险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决定相关重大事项。在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上,巴黎银行主要采用4种方式:市场风险限额(包括风险价值限额体系、普通限额体系);内部VAR,模型系统(即MRX系统)、压力测试限额管理、普通限额管理等。法国兴业银行则要求负责内控的团队与交易员一起工作,而全球支持团队主要负责风险确认模型、垒球汇报机制、信息系统管理。
(二)国内背景
1,利率和汇率的改革步伐加快
我国早在1993年明确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并先后放开了对多种利率的管制,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国债市场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等。同时,汇率改革也逐步推进。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使我国建立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又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升值2.1%。利率调整的加快和汇率的持续升值使对市场风险缺乏良好管理经验的中国各主要商业银行开始面对不断增大的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2,与市场风险监管相关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
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市场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弱、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情况下,银监会参照新巴塞尔协议的标准和要求。先后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监管现场检查手册》等一系列与市场风险监管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经验,提升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意识并督促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监管水平。
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
1,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和监管起步较晚
与国际银行业日趋成熟的市场风险管理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的管理和监管方面才刚刚起步,市场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监管体系中最薄弱的领域之一,
2,市场风险意识普遍较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利率和汇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较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控制上,对市场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因而市场风险意识普遍较低,对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离风险防范的要求甚远。
3,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及计量方法等方面有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与控制方法、工具、系统滞后或缺失。不能适应市场风险管理日益复杂化的要求。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国际主流的风险价值(vAR)分析方法的运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能充分运用于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4,数据信息不完备
数据是市场风险管理系统的生命线,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做好市场风险管理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前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有些甚至是明显失真的或是无效的数据,往往会导致市场风险管理失败。
5,市场风险管理体制不合理及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未成立专门的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一般由风险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涉及到资金业务与非资金业务时,风险管理部门也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并且,绝大多数银行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难以达到市场风险管理要求的对市场风险及时识别、量化、模型化以至有效预防的目的。
五、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对策
1,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银行是通过经营风险获利的金融机构,有效管理风险是立身之本。建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是执行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保证。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就是要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包括个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理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
2,建立全新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独立、高效、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系统是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一个由董事会、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以市场风险管理的支持部门为辅助。与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经营部门紧密联系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从董事会到业务层面自上而下的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风险管理责任。近年来,大多数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都对其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人员进行了调整和设置,力争尽早成为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全面接轨的商业银行。
3,提升和改进市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我国商业银行应广泛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和量化模型,将市场风险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同时运用到市场风险管理中去。例如,商业银行可以运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VAR等方法测度市场风险;还可以开发有关市场风险管理软件以完成业务的自动化及动态分析;并且,应当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规定。积极引进和推广全面衡量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在内的一体化分析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4,加快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风险分析、计量及监测,要求对大量的业务数据和多种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及检验等,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其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完备、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市场风险的计量、检验和压力测试,并时时监测市场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提供市场风险的相关报告。
5,重视市场风险管理监督系统建设
按照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关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监察与控制体系,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为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监督系统,目的在于促使商业银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内部的制度、程序。确保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6,建立有效的及时报告机制
商业银行要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建立及时有效的市场风险分析报告机制、重大市场风险应急机制、新产品和新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清晰有效地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
篇2
现行对不良贷款的有关规定
世界银行在2003年公布了对巴塞尔核心原则联络组国家的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做法进行的一次调查报告,其中提到,在许多贷款分类制度中使用的一个词是“不良贷款”(NPL),然而这个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在有些国家,不良贷款是指受到损失的贷款,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是指逾期的贷款,但是超过期限多少天才算逾期贷款,各国的情况差别较大。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美国监管当局把次级、可疑、损失三类统称为“分类贷款”(classified loans),在此基础上,加上关注类贷款,合并称为“受批评贷款”(criticized loans)。受批评贷款或分类贷款主要供银行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内部使用,公众注意的主要是不良贷款(即分类贷款)。
中国银行业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习惯用不良贷款(NPL)来反映和评价贷款的质量。根据《贷款通则》(1996年)第三十四条规定:“不良贷款系指呆账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银监会2007年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商业银行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并规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要划为次级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要划为可疑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要划为损失贷款。该文件还规定,“逾期天数是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并明确“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逾期(含展期后)超过一定期限、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银监会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中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次级类: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1天至90天。”同时,对于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分类标准为:“次级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4~6次,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1~180天以内;可疑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7次以上,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此文件中明确给出逾期天数与分类结果的对应关系,但只适用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在《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1998年4月)的附件《贷款风险分类操作说明》中对于住房按揭贷款给出了参考依据,即“对于住房按揭贷款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分类:如果贷款本金或利息拖欠还款6次或180天以上,至少分为次级;拖欠还款12次或360天以上,至少分为损失类”;“对于信用卡透支,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分类:如果贷款本金或利息拖欠还款3次或90天以上,至少分为次级类;拖欠还款6次或180天以上,至少分为损失类”。
对不良贷款的定义在现行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中都给出了一个定性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各家银行至少都是把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或预期本息有损失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
由于各家银行的风险偏好及具体经营目标的差异,将逾期多少天的贷款划归为不良的标准还是有些区别,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原则,每家银行对划入不良贷款的期限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如有的银行在贷款合约或贷款协议中约定,贷款到期后还可以有一个还款宽限期,过了宽限期的贷款才是逾期贷款;有的银行对逾期贷款还有一个容忍度,寄希望借款人能在这个容忍期内继续履约,偿还贷款本息,没有把它计入不良贷款,如有的银行对个人贷款逾期90天后还给10天的宽限期,然后才归入不良贷款;有的银行则规定比较严,对逾期欠息的贷款容忍度很低,如工商银行从2007年开始把逾期或欠息30天以上的公司贷款划定为不良贷款。
在贷款本息预期损失率的确定上,由于人的主观判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利益不同、对信息理解不同等,也会产生差异,有时差异还会比较大。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类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资产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据此中国银行业基本都是把预期损失在25%左右的贷款划为次级类贷款,把预期有50%左右损失的贷款划为可疑类贷款,把预期无法收回本息的贷款划为损失类贷款,并都是按这个标准来计提专项准备。银行的内部审计、外部监管、外部审计也主要据此来检查对贷款质量分类的偏离情况。
不良贷款与违约贷款的关系
对不良贷款与违约贷款是否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良贷款的含义。
不良贷款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监管规定的含义,其界定得比较窄,也可以说是狭义的不良贷款,如上面所表述的不良贷款。二是银行自行定义的不良贷款,含义要宽泛些,即从广义上讲,不良贷款是与优良贷款相对应的,银行可以把贷款质量分为优良与不良两大类。优良贷款就是指那些借款人没有违约、风险可承受又可控且收益较高的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违约或风险损失已暴露或预期收益较低的贷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实力的增强和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中国银行业的贷款质量也实现了根本好转,现在所面临的是资本的约束、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约束。银行经营只能通过由资源粗放向资源节约、提高资本回报的方式转型,尽可能地提高经营效益。单位资源的效益、单位资本的回报将成为银行信贷经营业绩的评价标准,因此对贷款质量的评价要求也应由狭义的以违约损失为主转向更广义的以风险增效为主。只要是低于平均收益的贷款就不是优良贷款;低于经营成本的贷款就是不良贷款。那些收益高、不违约的贷款就应是优良贷款,即使风险大一些,只要是在预期之内,即属于可控、可接受的风险;而那些收益低、风险低的贷款也不能算是优良贷款。
这种广义的贷款质量评价标准也反映了银行的本质特性,银行是信用的中介,是经营贷款的金融机构,其经营的目的是要获取盈利。银行为了获取尽可能高的盈利,就要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利息)来获得资金所有者的暂时让渡,并以尽可能高的价格把它贷给需要资金的借款人,在这个过程中利差就是银行的收益。如银行经营贷款的收益达不到预期的平均利润,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如果连经营成本都覆盖不了,那么银行就无法经营下去。
贷款违约与不违约相对应,是一个法律范畴的概念,是借款人未能履行与贷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责任、义务的贷款。根据巴塞尔Ⅱ,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的规定,违约贷款是指“(一)逾期90天以上;(二)商业银行认定,除非采取变现抵质押品等追索措施,债务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的信贷债务。”违约贷款是否会有本息损失是一种预期,只有当实际处置时,才会成为现实的损失。尽管违约贷款不一定都是有本息损失的贷款,也不一定都是没有收益,甚至有些违约贷款的收益还可能比不违约的正常贷款高,如可以收取较高的罚息,但违约贷款至少不能算是优良贷款,即使它的实际收益可能高于其他正常贷款,也是问题贷款的一种。因为对银行来说,最重要的是贷款本息能按期收回,借款人违约就增加了不确定性,超出了预期的风险,有可能造成贷款本息的损失,最终实际没有形成损失是银行经过保全等措施而取得的。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在贷款发放出去后,银行就要根据借款人是否履约,违约了是否会有本息的损失,是否有代偿等保全措施等情况定期进行质量分类。巴塞尔Ⅱ中所定义的贷款违约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与我们所说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是有区别的。巴塞尔委员会没有用不良贷款,而是用了违约贷款,用贷款违约率来替代不良贷款率,但违约贷款并不一定都会损失,而其中又肯定会有损失,所以在巴塞尔Ⅱ中又有贷款违约损失率,与不良贷款损失率较接近,只不过我们很少用贷款损失率这个指标。
正常贷款与不正常贷款主要是从借款人是否违约为标准来判断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没有违约,不论本息是否有损失,贷款都是正常的,违约了就是不正常贷款;二是借款人没有违约,如贷款的预期收益低于经营成本,即本息实际会有损失,虽仍可划为正常贷款,但也不能算作是优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与优良贷款相对应的,是银行根据其自身经营的要求来确定的,尽管对狭义的不良贷款已有明确的外部监管标准,且在这个标准之内银行还可以有更严格、更细化的规定,但对广义的不良贷款尚没有明确的监管方面的规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把不良贷款与违约贷款的关系概括为,违约贷款不一定都是收益低或有损失的贷款,不良贷款也不一定都是违约的贷款,但一定是收益低的贷款或本息有损失的贷款,只要预期收益不能覆盖风险敞口或成本的贷款,就应视为不良贷款。
市场风险对贷款质量的影响
现在我们对广义的不良贷款再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借款人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也可能实际是有部分本息损失的贷款,如固定利率贷款、外汇贷款等因受到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的影响使得贷款本息受到损失。按现行的规定,这类贷款没有违约,就应当是正常贷款,不应纳入不良贷款。但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经营要求上来看,这类贷款的本息已经有预期损失,应当把隐性的问题显现出来。只有把这种没违约却有预期本息损失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才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贷款质量,才可能引起管理层对此类贷款更多的关注。这既是全面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信贷风险管理深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我们知道,信贷风险不都是信用风险,信贷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含义有较大区别,信用风险只是信贷风险中的一部分风险,贷款的操作风险最终是通过客户的违约反映出来的,在违约贷款或不良贷款中,已经包含了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但是市场风险没有含在内,这部分信贷的剩余风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需要引起关注。
在完全市场条件下,银行贷款利率主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当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资金的价格就低,银行贷款的利率就会降低;当市场上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资金价格就会上涨。国内现阶段银行的盈利是由利差大小决定的,由于在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中国银行业,筹资的成本在发放贷款时已知,关键是贷款的利率怎么定。
银行贷款的利率=资金成本+营运成本(费、税)+风险成本+目标收益
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风险成本=经营成本(如图1)
贷款利率不仅要覆盖包括资金成本在内的全部经营成本,还要有合理的经营收益,这是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贷款的基准利率就相当于市场平均利率,就是可覆盖全部经营成本并获得平均利润的利率。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资金成本、营运成本是一定的,如果贷款的风险小于市场的平均风险水平,那么利率就可以低于这个基准利率水平,即给予优惠利率,银行仍可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对客户的经营结果判断失误、客户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或由于银行在内部管理中把业务量及其同业市场占比作为对分支机构业绩评价和考核的要求,导致只顾业务总量指标、市场同业占比指标,而不顾成本、不顾收益回报、不顾资源占用,结果形成不少的低收益、没收益,甚至负收益贷款,也有盲目竞争等原因,对一些不该下浮利率的贷款也下浮了。对此目前还有一个政策限制,利率下浮最低不能超过10%。一旦国家放开这个政策底线,利率完全市场化了,那么对银行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一笔贷款的利率低于银行的资金成本,假定不考虑其他的业务收益或相关派生收益,那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如高于资金成本,低于银行经营成本,也会有损失,只是损失小一点;如果贷款利息收入低于平均贷款利息收入高于银行经营成本,那就没有损失,只是少盈利了。(如图2)
对银行贷款收益影响较大的是固定利率,一些有实力的客户对银行贷款定价往往会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下浮贷款利率,还要在利率下浮的基础上再实行固定利率,锁定贷款利率。对这种利率的贷款,在市场利率或基准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银行还可以承受,但是当利率预期进入上升通道时,市场(基准)利率持续上升,就会使银行的利差收窄,当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平均利率时,银行就得不到平均收益。如果这类贷款的数量比较多,那么就会影响银行的资产收益率(ROA)、资本收益率(ROE),对银行的市场形象、市场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当固定贷款利率等于银行经营成本时,那就只是一笔保本贷款了,这样的贷款对银行就没有经济意义了;如果固定利率低于银行经营成本,那么这笔贷款的损失就比较大了,不仅要损失利息,甚至还有可能要损失本金。(如图3)
再从外汇贷款的汇率上分析。由于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不仅贷款利息会受到影响,而且连贷款的本金也会同时受到损失。如当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8.27时发放的1亿美元贷款,客户没有任何违约,信用等级保持优良,借贷双方都在按合同履约,是一笔正常贷款。但是现在对这笔贷款进行市值评估,就会发现这是一笔本息损失较大的问题贷款,因为汇率已经从1∶8.27上升到了1∶6.62了,原先用8.27亿元人民币兑换的1亿美元本金,按现行汇率只能兑6.62亿元人民币了,损失了贷款本金(8.27-6.62=1.65)1.65亿元人民币,加上美元利息的损失就更大了。(如图4)
按信用风险分析,借款人没有违约,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违约损失;按市场风险分析,则市值浮亏很大,到期收回后就会成为实际的损失。按现行的贷款质量分类规定,客户没有出现违约,就应是正常贷款。但这笔贷款已经出现浮亏,如收回后计入汇兑损失,在损益表中反映为损失。显然这种贷款分类管理方法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贷款的真实质量,还会误导人们对这类贷款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由此可见,我们对贷款的质量分类,不仅要从信用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也要从市场风险的方面来分析,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风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要关注这类不是由客户违约形成的广义不良贷款。
对不良贷款再思考的意义
通过对不良贷款定义内涵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明晰和细化银行贷款质量的分类及其标准,对推进精细化的信贷风险管理十分必要。虽然目前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汇率的形成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但市场风险已经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收益,对银行贷款构成了现实的风险。所以我们不仅要从狭义上,更要从广义上来认识不良贷款,其意义主要有:
一是提高员工的盈利意识,改变信贷人员消极的风险防范。对不良贷款的严格分类实际就是要提高员工对银行经营贷款目的的认识。银行是企业,发放贷款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尽可能高的收益才是贷款的目的;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预期收益的实现;贷款的分类管理就是要看贷款的预期收益情况。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而不是拒绝任何风险。我们不能总是在追求低风险、零风险,低风险、零风险也同时意味着低收益、低回报;也不能总是在政策的保护下维持生存。要倡导推进积极的风险管理,要积极地走进市场,感受市场。不仅要敢于,更要学会善于做高风险的业务,要在经营风险的实践中来提高自身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风险掌控能力。不仅要审查贷款的信用风险,用担保等风险防范的措施来做好保全,用第二还贷来源作风险化解的保障条件这种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还要关注贷款的市场风险,善于利用收益覆盖风险的途径,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风险敞口管理工具,通过风险补偿、风险对价等方式来覆盖风险,使实际的利息收益大于风险承担,大于市场平均风险,大于普遍可承受的风险。
二是统一人们对不良贷款的认识,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良贷款不都是违约贷款,既包括借款人违约了,不论本息是否有损失,都应要纳入不良贷款,也包括贷款本息有损失了,不论借款人是否违约,就应纳入不良贷款。从广义来认识衡量贷款质量的标准,可以使我们在信贷风险管理中更加关注贷款的市场风险,努力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并研究出一套信贷业务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如对贷款定期进行市值评估,分析是否有浮亏损失。又如要强化对市场上贷款转让出售行情的分析,如果能溢价转让的贷款就是优良贷款;如果能不受损失转让出去的贷款也应当是好的,至少不能算是不良贷款;如果转让不出去或需折价转让的,那就是不良贷款。所以对客户信用风险小市场风险大的贷款、预期收益低于平均收益的贷款也应当如同控制客户信用风险一样,要有相应的政策和办法。
三是进一步细分不良贷款,可在分类原则、分类口径、分类方法上能有个统一的标准。要对现行不良贷款分类标准进行调整,按照广义的不良贷款把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再细分为:违约和没违约的关注贷款;违约损失和没违约损失的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并按有关规定计提风险拨备、计算资本占用,以便使同一时期不同银行间或同一银行不同时期的不良贷款可以进行真正的比较。
把不良贷款分为狭义的不良贷款和广义的不良贷款,使得我们可以把狭义的不良贷款率用来对外披露,进行同业的比较,并满足监管的要求,使国内外的同业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比较贷款的质量水平。而广义的不良贷款率则主要用于银行内部的信贷风险管理和贷款质量评价,不仅要考虑借款人的资信、借款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掌控管理能力,还要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源使用的回报率。这样既能满足内部管理的要求,又能与境内外的同业进行比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同业的狭义和广义不良贷款的比较。
要避免在信息披露中出现既有不良贷款率,又有贷款违约率,又要注意不要把不良贷款视为损失贷款,把不良贷款率视为不良贷款损失率。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银行业通常是不用不良贷款损失率这个概念,因为不良贷款的损失时点很难说清楚,当贷款出现违约后银行就一直在清收,直到最后实在无法清收的部分才会列入损失贷款,等待核销处理。这个过程有时会很长,甚至几年都完不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贷款还会不断地被重组。但不良贷款损失的大小,在不同的银行金融机构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管理比较好的银行,损失会小一点,管理差一些的银行损失会大一点,我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按统一标准对贷款损失率进行披露。
篇3
关键词: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汇率风险;利率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9-0081-05
一、引言
2006年4月13日央行的“五号公告”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同年4月17日,央行、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又联合颁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为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业务准入、投资额度和汇兑、资金流出入与信息披露与监管等方面提供了基本的规范框架。此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的内地分行相继获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并且通过积极筹备,先后推出多种QDII产品。
与传统理财业务相比,代客境外理财更具优势,投资者可用人民币直接购汇,委托银行进行境外投资,到期后再将本金和收益结汇成人民币。另外,银行也会对投资者资金进行境外投资,并将资金委托第三方托管,属于资产管理关系,这将大大降低投资款被挪用的风险,这也就凸显出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优势。但随着首批获准开办该业务的商业银行QDII产品先后到期,由于收益率、稳定性、可否规避各类风险等种种原因,市场对已面市的十几款产品均反映平平,遭到一些市场的怀疑和冷遇。如何增强QDII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进而增强其吸引力正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内涵
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指投资者通过银行直接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具有固定收益性质的债券、票据和结构性产品(但不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占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投资者在承担相应风险的同时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商业银行仅收取固定的管理费。
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审恒经营的原则,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具有固定收益性质的债券、票据和结构性产品。确需投资非固定收益类、较高风险收益类产品的,商业银行需在产品申请时洋细说明拟投资的对象、主要风险及相应的风险处置和管控措施。
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基本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构或居民等投资者委托商业银行以人民币购汇进行境外理财业务,或者是商业银行在外管局规定的代客境外理财的购汇额度内,向投资者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境外理财产品;一类是机构或居民等投资者委托商业银行以自有外汇进行境外理财投资。就第一类业务而言,投资者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中国境内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或者以人民币委托银行购汇进行境外投资,但给客户返还的仍然是人民币的本金和收益,银行将根据市场环境帮助客户锁定或规避其中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对第二类业务,投资者可以利用已有的外汇,或者根据人民银行和外管局的规定购买2万美元或等额的外币,委托银行进行境外投资。
商业银行开展的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包括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两种方式。其中,前者风险自担,后者资金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外汇理财产品禁止涉及股票及衍生产品,使得投资渠道变得狭窄,可实际上不会对现行外汇理财产品构成太大影响。
三、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操作流程
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特点之一是人民币金融市场和外币理财产品的融合。因此,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比外币理财产品蕴含着更大的风险。而要具体讨论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风险,首先要了解其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操作步骤
图1所示的是一笔以人民币为本金和利息的完全人民币结构产品。期初投资者将人民币存入银行,银行以存款为基础向利率互换交易员支付美元固定利率,再向结构产品交易员支付美元固定利率并获得美元结构利率。如果是部分人民币结构产品,银行只需要在期末向投资者支付美元结构利率就结束了整个理财产品操作。但是,如果是完全人民币结构产品,最后支付给投资者的是人民币结构利率。而结构利率是一个不确定的利率,不能依靠人民币远期交易进行完全的对冲,所以银行需要把从结构产品交易员处取得的美元结构利率拆分出一部分作为货币期权费用,再向货币期权交易员购买以货币期权,从而最后得到人民币结构利率。
四、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
与现在国内银行推出的诸多人民币理财产品不同,代客境外理财大多涉及国际金融市场资本运作,风险方面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其面临的风险种类也较多。但对于我国现有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来说,其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市场风险。
1.市场风险。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各种工具因受到经济、政治、投资人心理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从而导致产品收益水平发生变化,产生风险。由于境外理财产品的收益完全取决于所投资的市场或者是某一种货币的汇率表现,因此在这个市场出现巨大波动时,投资者购买该产品的收益率就会比较低,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1]
(1)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因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导致证券市场价格和收益率变动的风险。现在大部分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对象包括债券、票据和银行存款等,其收益水平直接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就现有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来说,其的投资期限较短,从近年来的国际形势看,各国的利率都相对稳定,所以利率风险不大。但一旦遭遇到国际经济形势突变,也有可能导致利率风险的产生。
(2)汇率风险。因为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是将人民币转换成美元进行境外投资,为了获取可能的高收益,本产品可以持有一定比例的汇率敞口,因而产品的最终收益将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形成汇率风险。境外代客理财产品本金在到期日以预先约定的远期汇率结汇,如果到期时人民币汇率高于该远期结汇汇率,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将因此降低。由于美元投资收益没有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投资者的美元收益将承担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在当下汇率环境下,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率风险是所有QDII产品无法回避的风险。[2]
2.信用风险。境外代客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债券、票据等发行体存在着到期日不能支付本息的信用风险。虽然现有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的境外固定收益产品的发行人的信用标准普尔评级都大于等于BBB级,也就是信用风险比较小,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投资品种的信用风险,银行可以通过审慎选择交易对手,投资信用等级高的机构,机构或居民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自己信赖,且信用较高的银行作为自己的委托投资人,以此来回避投资的信用风险。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因产品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所导致产品资产净值变动的风险。[3]例如有些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对象货币市场工具及中短期债券的流动性相对较好,但是在特殊市场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部分品种的交投不活跃、成交量不足的情形,此时如果产品赎回量较大,可能因流动性风险的存在导致产品资产净值出现波动。这种风险主要征对投资者而言,在购买产品前,投资者应看清条款中关于双方提前终止产品权的相关规定。一般而言,境外代客理财产品规定不提供提前赎回,投资者需持有本产品直至到期。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应及时查询账户情况,以避免错过资金使用与再投资机会。
4.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在产品管理运作过程中,产品管理人的知识、经验、判断、决策、技能等,会影响其对信息的占有以及对经济形势、证券价格及汇率走势的判断,从而影响产品收益水平。 第二,产品管理人和产品托管人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收益水平。管理风险在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中,特别是中资银行的产品中还是存在的。由于该产品对于中国的金融机构来说认识一个新兴事物,所以在产品运作管理过程以及技术上,中资银行较为缺乏经验。一旦某个环节上出现的失误,还是会导致管理风险的发生。
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违约金或者赔偿金所导致的风险。由于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是投资于国际资本市场,其面临各国不同的法律条款,很容易应起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从而导致法律风险的发生。
6.不同产品特有的风险。由于各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设计上的不同,甚至有些含有特殊要求,例如中国银行推出的首款代客理财业务产品就要求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比例以应付赎回的需求,那么在管理现金头寸时,有可能存在现金过多而带来的机会成本风险。
7.其他风险。代客境外理财产品还存在着除上述所示的风险之外的风险。[4]例如,因技术因素而产生的风险,如电脑系统不可靠产生的风险;因业务快速发展而在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内控制度建立等方面不完善而产生的风险;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风险,如欺诈行为;对主要业务人员如产品经理的依赖而可能产生的风险;因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产品管理人、产品销售机构等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产品的申购、赎回无法按正常时限完成的风险等。
五、银行代客境外理财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将使国内金融机构将主要面对的是国际市场上的利率和汇率波动风险(这也就是市场风险)。因此,为了对这些投资活动进行必要的风险对冲,金融机构必须参与境内外与利率、汇率相关的衍生产品交易。但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市场风险管控方面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下以下三个方面。
1.普遍缺乏对国际市场利率、汇率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目前国内银行大多使用外购风险管理系统中的自带模型对衍生产品进行定价。这些系统中的模型可以对外币债券和外汇类简单衍生产品进行定价并计算盯市价直,但衍生产品千变万化,如果稍加改变,这些外购系统就无法直接提供相应产品的价格,国内银行在对这类产品计算盯市价值时,也就不得不采用对外询价的方式,完全依赖交易对手提供价格。衍生产品般具有杠杆作用,对市场波动因素反应敏感,这对风险管理数据的时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单纯依靠对外询价的方式不能及时将相关数据纳入风险管理系统,也就无法计算所交易的产品对不同市场变量变化的风险参数,从而就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必要的对冲交易,实现对市场风险的有效管理。
2.内部模型缺乏基本数据。在外币产品方面,一些中资银行已经开始着手对历史日损益数据的积累,并初步与风险管理模型生成的数据进行对比测试。但对大多数中资银行而言,这项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在人民币产品方面,由于缺乏可靠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等基本市场数据,大多数中资银行尚未开始积累历史日损益数据。没有实际的日损益数据就无法对风险管理模型生成的日预测损益数据进行比较,风险管理模型的效果就无法判断,这与以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计算市场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内控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缺乏。作为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保证盈利目标的实现而在内部管理制度上的一种设计和安排,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早就存在于西方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5]它对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也一样适用。但对于国内大多数银行而言,内控机制与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仍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内控机制与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善,中资银行对代客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也就不可能到位。
六、中资银行提高代客境外理财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虽然银行在代客境外理财过程,是按客户的授权,操作客户账户,进行相关的投资活动,投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自身并不承担投资风险。但如果银行不能够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结果必然是客户的流失。因此,中资银行要拓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就必须进步提高其风险控制技术。这就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新的严峻的考验。
1.应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全面提升中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莫定基础。利率风险是市场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要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首先必须准确度量利率风险,而合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6]没有可靠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很难对各类债券、证券化产品等传统产品进行定价并对相应的市场风险进行度量,更无法对基于这些产品和外汇类的远期、期货、互换、期权等衍生产品进行合理定价,难以对相应的市场风险进行合理度量。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影响利率的主要市场因素尚不明朗,市场参与者很难对利率走势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由于利率市场化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现有状况下,不能等到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合理后再实施各种所需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因此,应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条件,促进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同时,市场参与者要加强管理建设工作。
2.加强风险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现阶段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银行应拓宽信息渠道,加深对境外资本市场的了解,做好法律合规审查,同时提高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水平,逐步提升市场风险管控能力。由于代客境外理财涉及的产品皆为境外产品,而境外市场基础数据相对完善,拟开展这类业务的银行应通过实施境外理财业务的市场风险管理操作,为今后国内人民币市场风险管理打下基础。所以当前中资银行应当十分重视风险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产品设计上,应该合理化、可操作化。风险与收益往往是相对的,由于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限定于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自然也就不会高于非固定收益产品。但其实境外金融市场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仍大大高于国内相应产品,而且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不仅包括国债、公司债、抵押支持证券、货币市场工具等产品,还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及其混合产品,所以,中资银行在设计产品时,应该推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期限、利率结构、收益水平更为广泛的产品,这样风险也更为分散,从而增加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同时由于代客境外理财市场刚刚起步,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中资银行之间必将展开激烈的竞争已取得客户,从而拓展自己的业务,扩大在该市场的占有份额。这必然导致一些向顾客承诺高收益的银行,在产品设计上变得不具可操作性。这样更会加剧产品的风险。所以在产品设计的可操作性上,中资银行应该加以重视,在前进中不断摸索。
4.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从2006年至今,中资和外资银行已推出了十多款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从产品收益的效果来看,外资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普遍好于中资银行。例如东亚银行的一款产品在剔除各种成本和汇率因素的影响,收益达到了6%左右。虽然与其他的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的收益不能相比,但已经比中资银行的产品更具优势。所以中资银行应该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在合作中,尽快学会对国际资本市场风险规避工具的灵活运用以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技术,并最终摆脱这方面对外资银行的依赖。[7]
5.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全面、合理、有效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内容。[8]这也是适用于对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中资银行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是运作目标,即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从而保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能有效的防范各种风险,减少损失,降低业务成本。其次是信息目标,即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从而保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各级管理者能及时、有效、可靠的获得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同时也保证投资者能够获得该产品的必要信息。例如:提供结构性票据的公开报价,在结售汇的时候,所采取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基准汇率、投资组合、资产净值这些信息。最后是合法性目标,即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从而保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各项投资活动不断符合处于变化之中的各项法律和监管规定,同时还要符合征对该产品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和程序。
七、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代客境外理财的最大亮点就是允许银行集合投资者的人民币资金购汇后投资境外理财产品,这对于进一步放松境内外汇管制、拓宽境内居民境外理财渠道、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实行第三方托管制度,即募集的投资者资金及购买的境外资产均由独立的第三方托管,也可以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银行经营管理。另外,由于投资者本金全部由银行代客户投向境外,购买实际外汇资产,客户收益取决于外汇资产的运作收益,客户与银行间是一种委托的理财关系。这与当前银行推出的收益与某条件拄钩的理财产品也有着本质区别。虽然目前该产品受到多种风险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有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使产品因汇率风险的提高而降低了收益预期。但随着中资银行对境外代客理财产品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业务发展的逐步成熟、投资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变,该产品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 戴昕怡.论人民币汇率改革下的个人理财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
[3] 易丹辉.机构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 查尔斯・W・史密森.管理金融风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周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研究[C].中国期刊网硕士论文集 .
[6] 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研究管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2005年以来,短期融资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直接融资工具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开始显现。值得关注的是,多年来发展缓慢的企业债券市场也出现了加速发展迹象,而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趋势看,境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对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准确把握境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脉络和动态,深入研究其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是在政府监管部门严格管理下逐渐规范化发展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监管部门对企业债券发行额度和利率的管制、企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成为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概念界定
按照1993年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发行的债券均属于企业债券。在此基础上,如果发行人还满足《公司法》中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即发行人是依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发行的企业债券属于公司债券。
因此,从概念界定上看,尽管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两者均属于企业法人发行的债务契约,债务人承诺在未来的特定时期,偿还本金并按照事先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是不相同的,企业债券所包括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公司法人发行的债券,还包括非公司法人发行的债券。鉴于企业债券这一概念更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报告将围绕企业债券展开分析和讨论。另外,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也属于企业债券的范畴,但由于金融债券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未列入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企业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4-1994年,即企业债券市场的创始及整顿期。1987年《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颁布,企业债券发行迅速增长,并于1990-1992年出现了一轮发债,1992年当年企业债券发行总额为684亿元,大大超过原计划发行规模(王铁锋,2005)。但此阶段,企业债券发行缺乏有效约束,发债企业良莠不齐,部分地方政府也利用企业债券变相集资,“乱集资”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个阶段为1995~2003年,在1993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颁布后,企业债券市场运行逐渐规范化,但由于监管部门采取限额管理和审批制的管理办法,市场发展速度缓慢。根据《条例》规定,这一期间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扩大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但实际上发行主体绝大多数为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国家重点项目,如三:峡工程(超过110亿元)、铁道建设(超过180亿元)等,普通企业发债较少。同时,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逐步规范,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逐渐由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企业债券亦被允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企业债券流动性有所提高。
第三个阶段为2004年至今。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为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正式流通提供了依据。人民银行并据此批准了7只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改变了企业债券只在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方式单一的状况。2005年,随着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开闸”,企业债券市场亮点频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经过6年的修订,亦有望在2007年出台,企业债券市场的“黄金期”即将到来。
(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内在矛盾
从融资次序理论看,企业债券具有银行贷款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企业债券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场内以及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其流动性远远高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一般只有通过证券化才能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其次,由于企业债券市场是一个债权人、债务人和中介商共同“议价”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约束力的市场,需要定期披露各方面相关信息供市场决策参考,因此在信息对称方面也优于商业银行。其三,企业债券具有信用工具和市场投资工具的双重属性,其利率决定因素包括实体经济供需情况以及金融市场动向等,因此利率水平更能反映资金市场的真实价格。从国际上看,许多发达经济体债券市场融资额一般是股票市场融资额的几十倍,而在企业外源性融资中,企业债券融资额亦超过股票融资额数倍。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远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规模,其制度建设也较为落后,在融资体系和企业融资结构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见表1)。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实与理论及发达国家经验不相符合,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总体信用水平不佳以及监管部门对企业过多的行政干预。因此,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是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1.行政化利率管制与企业债券发行期限中长期化。为规避“高息揽存”现象,1993年颁布的《条例》规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140%。为吸引投资者,企业发债均倾向于将利率定至规定内的上限,这容易导致风险不同的企业债券定价趋同的现象出现,导致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称(袁东,2004)。
2001年以前发行的企业债券其期限以1—3年以内的中短期为主,2001年以后,部分企业开始发行期限超过7年的固定利率债券,企业债券发行期限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01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稳定性不断增强,物价上涨压力较小,金融体系利率水平保持低位,企业有意识地发行中长期债券以规避未来的升息风险。
但是,由于定期储蓄存款最长期限为5年,从而并没有期限与长期企业债券相对应的银行储蓄存款品种。因此,中长期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事实上已经规避了《条例》的利率管制,这愈加凸显出《条例》中关于利率管制的滞后性和不适宜性。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对企业债券的行政性利率管制,再加上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的严格控制,使得价格信号失灵,5年期以内的企业债券利率定价基准较为混乱(赵新杰,2006)。
2.银行担保与风险转嫁。《条例》并未对企业债券发行做出强制担保的规定,但人民银行1998年4月8日的《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则规定,企业发债应提供担保,但经人民银行批准免予担保的除外。2001年以前,大部分企业债券都是由企业集团或者建设基金进行担保,2001年以后,商业银行逐渐成为企业债券的主要担保者。2002-2005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72只,规模为1659亿元,其中,银行担保的企业债券60只,规模为1211亿元,占比分别为83.3%和73%(安义宽,2006)。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商业银行对企业债券发行提供担保起到了降低企业债券兑付风险,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但这无形中也将企业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商业银行承担了与担保费并不对称的信用风险,风险与收益不相匹配。银行担保也使得发行人和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市场对企业债券系统性风险的估计和准备不足。
更为严重的是,银行担保使得企业债券市场成为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失衡市场,企业债券的商业信用属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不利于市场均衡发展。
3.发行主体的单一性与功能偏差。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始终较为单一,企业债券创始时期,发行额度分配时按照“济贫”原则,把额度分给质量较差的国有企业,后来则将企业债券的发行权集中于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固定资产投资和市政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从这个角度看,相当多的企业债券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市政债券的范畴,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债券。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债券仅仅能够履行其融资功能,很少发挥其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4.多头监管与效率低下。2000年以来,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工作由国家发改委(原为计委)负责,发改委制定债券发行计划,并逐级分配企业债券的发行额度,中国人民银行在企业争取到额度之后,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进行审批,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企业短期融资券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则负责企业债券的承销审批以及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批。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尽管发展遇到制度及市场等重重约束,2005年以来,企业债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仍不断拓展,机构投资者队伍也逐渐壮大。预计2007-2008年,企业债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将有重大突破,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产品和机制创新将不断深化。
(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2005年至今
1984年,我国首次发行企业债券,从1998年到2005年,国内市场累计发行企业债券1997亿元。2005年末,企业债券市场余额占债券市场总余额的2.75%。截至2006年11月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存量为2800亿元,占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债券总量的3%。在市场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机制、市场参与者也呈现新特点。
1.资金用途多样化,期限长期化,品种创新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债券,其资金主要用途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但目前,企业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已经不仅限于上述项目,还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等其他目的。
期限结构方面,截至2006年12月13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中,约有164只发行期限在5年以上,136只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仅有3只发行期限为3年。
品种创新方面,2005年以来,企业债券市场陆续推出了浮动利率债、含选择权债、保底浮动债、期限20年至30年超长期债等新型债券品种。但总体看,由于衍生工具目前在我国尚不成熟,我国金融市场运行也较为平稳,因此产品创新缺乏必要的空间和内在需求。
2.发行数量有所增加,发行者范围有所扩大。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发行有所加快。全年发行企业债券37只,发行量为6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74%和100.47%。2006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32只,发行量为508亿元。截至2006年12月18日,2006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48只,发行量为945亿元。
此外,企业债券发行者的范围也有所扩大。2005年发行的企业债券全部为中央企业债,2006年上半年,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扩大到地方企业,地方企业成为2006年企业债券发行的一大亮点。2006年上半年,地方企业债共发行21只,发行量达到261亿元,超过同期中央企业债的发行总量,达到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总量的51.38%。
从行业角度看,2005年以来,企业债的发行主体仍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通信、市政建设等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大型项目上。
3.投资者结构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投资主体定位于主要在交易所交易的个人和中小投资者。然而,由于企业债券相对于国债等“金边”债券具有更高的风险,因此企业债券投资更适合于有较强分析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2005年12月,人民银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年第30号),简化了企业债券交易流通的审核程序,从事前审批改为备案制;允许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投资企业债券,扩大债券投资主体范围。这项规定的主要创新点就是商业银行被允许投资企业债券,企业债券的投资主体进一步扩大。
目前,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包括个人、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信用社等,范围广泛,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日渐成为企业债券的主要投资者。
2006年1-11月份,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信用社、基金四类机构投资者认购总额占到了2006年以来企业债券发行总额的87.2%(见图1)。
4.交易渠道从交易所逐渐拓展到银行间。目前企业债券的交易渠道有两条。一条是通过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进行集中撮合式“零售”交易,一条是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批发”交易。2004年12月,人民银行允许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丰富了企业债券的交易方式。截至2006年2月末,共有33只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规模总计为697.2亿元。由于企业债券更适宜于以报价驱动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场外市场交易,因此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的速度将继续加快。截至2006年11月末,企业债券托管总量为2768.99亿元,其中在交易所市场流通总量仅为407.75亿元。
5.企业债券需求旺盛,投资者“惜售”导致流动性相对较低。由于企业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利率较高,且由于发行主体大多数为信誉优良的国有大型企业,因此信用风险也较低,众多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需求十分旺盛。其中,出于资产负债“匹配”策略的考虑,保险公司等长期型机构投资者对长期债券分外“青睐”。截至2006年11月末,保险公司共持有企业债券1397.92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50.48%;商业银行共持有企业债券364.81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13.17%(2005年末商业银行仅持有企业债券82.98亿元);基金持有企业债券223.42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8.07%(见图2)。
在长期企业债券供给数量偏少的前提下,机构投资者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多数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采取持有到期的策略,企业债券的供求严重失衡。因此,尽管企业债券本身属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相对较低。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前景
企业债券市场担负着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并降低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职能,2007-2010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1.可能的政策变动预测。在2007年,已经沿用十多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能重新修订。企业债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利率定价、发行主体资格审定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将更趋完善。
预计企业债券监管政策将有以下主要变动:首先,继续加强企业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严格要求企业债券发行人定期披露企业债券的主要条款、发行人历史财务数据、财务结果分析、发行人所在行业情况、发行人业务情况、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税务问题等一系列信息。
其次,企业债券发行许可将由目前的审批制逐渐过渡到核准制或者注册备案制,并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这项政策如果得以实施,企业债券发行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第三,取消企业债券发行的额度和利率控制。政府部门将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对企业债券发行总规模的限制,逐步取消对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140%”的控制。
第四,登记托管体系将实现统一化。柜台交易市场、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的连通机制将逐步建立,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
2.未来的发展前景。在美国等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中,企业债券占融资总额比重大约在25%左右。以银行等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中,企业债券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欧洲1998-2005年间的债券发行总量中,一般企业发债比重稳定在15%左右(赵兴耀,2006)。
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增长速度将在10%-30%之间,大中型民营企业将成为企业债券市场的重要发行者。
除政策因素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将有以下因素作为支撑。首先,股票市场“全流通”的顺利实施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将继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第三,《证券法》中公司债券的主要发行条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成长,满足上述条件的公司(企业)将越来越多。
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广阔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风险。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规避但不“逃避”风险。
(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机遇分析
发展企业债券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增加盈利来源,有效提升市场价值:通过投资与交易企业债券获得利息收入与交易价差收入;通过发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获得中间业务收入;通过在资产组合中合理配比信贷资产、债券资产以及其他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化。
1.优化资产组合,提升资产流动性。截至2006年11月末,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券数额仅占其持有债券余额的0.55%(商业银行持有债券余额为65781亿元)。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券情况见表2。
随着未来企业债券的大量发行,加大企业债券投资力度可以减少贷款替代的负面效应,实现资产组合多元化,并有效提高银行资产的收益率和流动性。
首先,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部分商业银行贷款将逐渐被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工具所替代,投资企业债券可以减缓这种“替代效应:’的冲击,弥补优质贷款流失的部分损失,实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平稳过渡。
其次,增加企业债券投资比重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便于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信贷资产的综合收益率虽然高于债券资产,但是信贷资产只有经过证券化后方可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其流动性显然弱于企业债券。
第三,如果《条例》修订后,监管部门对企业债券利率的行政管制大幅度放宽,企业债券利率有可能出现整体上升的走势,再加上企业债券本身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因此提升企业债券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占比有助于提高债券资产的总体收益率。
2.深入发展承销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条例》中第23条规定,“非证券经营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企业债券的承销和转让业务”,这条规定使得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不能参与企业债券的承销业务。
然而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债券主要通过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例如,在美国,只有很少一部分评级较高的投资级企业债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绝大多数企业债券都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未来我国企业债券将可能主要通过场外的银行间市场进行发售和交易。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随着《条例》的修订,商业银行将可能进入企业债券的承销市场。
深入发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不仅能够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还能够据此维持与传统客户的业务联系,吸收相应的企业存款并增加债券投资收入。从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谁拿到了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资格,谁就能够拿到相对更多的短期融资券,并且有可能夺走其他银行的传统优质客户。因此,企业债券承销业务是一项综合回报率很高的战略性业务,需要商业银行密切关注。
3.降低银行业整体风险,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从理论上讲,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避免企业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避免金融风险在银行体系内大量集聚,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这种企业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的风险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就已得到体现。危机后,东南亚各国对企业债券市场建设非常重视。
事实上,我国企业债券到期违约率远远低于银行贷款损失率。根据有关材料,90年代是企业债券违约高发时期,1995年底全国逾期未付的企业债券(含短期融资券)占期末余额的比例为11%,到1996年6月这一指标又下降到10%。相比而言,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不良比率为29.2%。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未兑付的企业债券中绝大部分是企业短期融资券,期限为3、6、9个月,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债券,真正的企业债券违约率更低。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债券发行采取了严格的审批制,迄今为止,企业债券发行尚未出现违约情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4年以来出现的商业银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使得商业银行在中长期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未来宏观经济如果出现下行走势,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必然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企业债券的发展,特别是中长期企业债券的快速增长,则为分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
4.提高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水平。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债券直接将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在一起,其主要用途是弥补企业中长期经营支出。因此其利率定价将不仅仅参考金融市场利率,还将参考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实体经济中资金的供求水平,发行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利率定价比银行贷款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这种价格信号功能能够给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提供更好的比较基准,可以使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成本接近风险调整后的真正成本,使风险高的项目不能借到相对低的利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水平。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投资企业债券与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性质基本类似,均属于债务融资,因此,投资企业债券将同样面临信用风险。此外,企业债券作为一种市场工具,也面临着由于价格波动而引发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往往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放大”风险。
1.从微观角度看,信用风险不容忽视。尽管从宏观角度看,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但从微观角度看,信用风险仍然是企业债券风险中最为主要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核心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和信用等级降低风险。企业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并出现违约,则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果。一是企业债券发行人资不抵债,企业直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二是企业虽然不至于破产,但是信用水平降级,信用利差随着企业信用等级的下降而上升,导致企业债券价格下降,持有企业债券的机构的资产账面价值将缩水。三是由于债券的投资者广为分散,很难形成一个能代表整体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方案,协调成本偏高,因此企业在出现违约风险时,更容易导致企业直接进入破产程序进行清算,信用风险难以避免。
截至目前,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企业债券发行者均属于现金流状况较好的国有大型优质企业,信用风险较低。但是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如果民营企业进入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将会增加。
2.企业债券投资需警惕市场风险。企业债券的市场风险主要指企业债券的价格波动风险和利率风险。具体体现在:首先,利率、汇率等资产价格变动、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债券价格将形成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持有债券的账面资产价值和流动性。其次,企业债券价格波动进而导致直接融资利率水平的变动,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
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品种单一,交易缺乏连续性,无法形成完整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债券投资时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难以精确测算企业债券收益率受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影响的程度,二是难以准确判断企业债券利率波动与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调整的相关性。
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内,由于企业债券的供给需求失衡情况仍较为严重,因此,长期企业债券收益率被人为降低在一个非均衡的水平。例如,目前发行的20年期固息企业债券利率均低于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这种局面并未反映出长期投资所内含的利率风险。如果利率进入连续上升的周期,商业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将遭受账面损失。
3.规避信用因素与市场因素的关联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出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信用风险,或者财务指标恶化,出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则首先直接影响到该企业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形成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扩散对企业债券的后续发行形成声誉风险,企业信用等级下降导致债券后续发行的难度增大。
为规避信用因素与市场因素交叉导致的关联性风险,商业银行在投资决策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宏观经济走势、债券价格、债券发行者的财务状况、信用评级水平、债券的发行期限、债券收益率曲线情况及债券发行相关条款等。
4.防范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如果企业债券市场在未来3—5年内形成一个较大的规模,则企业债券利率势必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形成重要影响。如果贷款定价相对于企业债券利率偏高,企业选择债券融资的冲动更强,企业债券对商业银行信贷的“替代效应”将增强。商业银行应对这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并做好充分准备。
四、商业银行应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策略
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扭转“股强债弱”的局面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企业债券在金融市场中的战略地位将逐渐加强。面对迅速变革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脱媒”对商业银行的潜在影响,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债券资产占比。
(一)认清优劣势,从发展战略角度为企业债券业务定位
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中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大背景下,企业债券业务不应仅定位于金融市场业务的一项“子业务”。企业债券对于商业银行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投资和交易获利,其对于完善资产组合、增强资产流动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商业银行应从发展战略角度为企业债券业务进行市场定位,将企业债券业务作为“入世”后银行业全面竞争的重点之一。
为此,商业银行应认清发展企业债券业务的优势和劣势。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与企业通过信贷业务、中间业务等建立了密切的银企合作关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企业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债券业务的劣势主要在承销业务领域,尽管商业银行具备承销短期融资券的经验,但是在中长期企业债券承销方面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不足。此外,短期内监管部门是否允许商业银行承销企业债券,仍旧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为弥补这种劣势,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企业债券投资和承销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适应企业债券业务发展需求的营销队伍,并密切关注监管部门的政策动向。
(二)构建企业债券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控制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强项,经过多年来的运作实践,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涉足企业债券市场后,商业银行需要面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交叉性风险,由于这种复杂的风险环境是商业银行在以往的经营实践中很少遇到的,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形成了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须制定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市场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二是通过VAR等定量手段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设立可容忍区间。一旦超出这一区间,风险管理部门须迅速调整相关参数和变量,将总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三是注意防控企业债券的相关衍生产品的风险。互换、掉期等衍生产品在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四是仔细计算企业债券投资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按照有关规定为企业债券投资计提必要的拨备。
(三)加强对企业债券创新产品的研究
企业债券本身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企业债券产品创新提供了原动力。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包括利用基础方法进行的产品设计,如还本和付息方面的创新;也包括利用衍生方式进行的产品设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衍生工具方法进行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已经成为国际主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性债券设计开始兴起,企业债券的衍生产品越来越复杂(范飞龙,2005)。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产品创新主要包括浮动利率、内含选择权的企业债券产品,产品设计相对简单。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增大,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债券的产品创新将越来越活跃。远期、期权、期货、掉期、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等衍生工具将更多地与基础性的企业债券相融合,形成企业债券的创新品种。
企业债券产品创新的新趋势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手段,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商业银行应调动其市场研究力量,加大对企业债券创新产品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安义宽,2006.中国公司债券——功能分析与市场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范飞龙,2005.企业债券品种设计与创新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6):57—64.
袁东,2004.中国债券流通市场运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王铁锋,2005.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分析及组合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5
一、金融创新概述
所谓金融创新,主要强调金融活动中的金融中介作用。为了适应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有效规避管制,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操作方式,包括全新金融技术、金融业务、金融服务以及信用工具等,以此形成新的活跃市场,发挥金融特殊作用。实际上,在任何金融体制背景下,金融活动都会受到客观环境、法律法规的制约,但是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与市场发展相适应,实现利润最大化,创新活动从未间断。
金融创新活动以传统业务为基础,为了实现金融的市场化、国际化以及自由化,形成一场经济发展革命。因此可以说,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金融企业只有通过竞争与创新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市场中立有一席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业务的收益不乐观,对创新提出了必然要求:一方面,金融机构迫于压力,加快传统业务改革步伐,为传统业务保留阵地;另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全新业务与服务领域,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要求[2]。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当推出全新产品,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也是金融创新的动力所在。
二、金融创新的风险类型与成因
实际上,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金融市场带来全新动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不容忽视。以下将作具体分析:
(一)金融创新的风险类型
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需加强注意。
1.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市场价格的多元变化将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变动产生影响,进而形成风险。
2.设计风险
在金融创新业务设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限制,相关措施未能及时出台,甚至难以落实。
3.流动性风险
对于金融创新业务的持有方来说,如果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可能经营市场的认可度不足,只好降价销售产品,不利于衍生工具的顺利出售。
4.操作风险
在进行金融创新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内部控制失灵或者清算系统失控等问题,将引发各种风险。
5.信用风险
由于金融创新的衍生交易涉及到双方利益,一旦某一方没有按照合同条款规定行事,将造成风险。
6.声誉风险
如果金融创新失败,或者某一方没有履约办事,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则将对声誉产生影响,造成负面的社会形象,将对金融机构一段时间内的运行造成损失。
7.法律风险
在双方交易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合约办事,甚至与法律规范不相符,则交易将失去法律效力,不利于保护交易主体的切身利益。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
以上各种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可主要概括为以下三方面原因:
1.金融机构的稳定性不足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模糊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分工,对金融机构稳定性产生威胁。随着各种各样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给投机活动带来生产空间,金融创新在实现资本优化流动、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各种难以预见的金融风险。
2.以金融创新引发通货膨胀可能性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采取全新金融创新业务,如证券化贷款、新型负债账单等,带来了全新货币供给形式的转变。随着现代金融电子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电子技术全面推动金融交易发展,实现货币的快速流通[5]。另外,通过金融创新活动,产生的创新工具、创新交易形式等,无形中加大货币的乘数,这就给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供应数量及信贷规模带来一定难度,加大通货膨胀可能性。
3.监管力度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活动的广泛发展,进一步扩大了金融监管的对象与范围,除了传统金融机构以外,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各种新型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也纳入监管范围内;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的业务规模较大,增加了各种表外风险,有关表外业务的监管工作尚未全面开展。
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金融创新立法
首先,通过金融创新立法手段,切实保护金融创新者权益,增强金融创新积极性。对于首次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应具有收益保护期或者专利应用保护期;其次,建立健全创新发展。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并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必须在一定规范内执行,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等约束手段,确保金融创新处于可控范围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格局更加激烈,各种金融产品涌现出来,如离岸银行业务、银证通业务、网络银行业务,等等。只有通过立法规范,才能确保金融创新业务的各项措施顺利实现;再次,强化创新业务风险防范的内控体制,作为金融机构应及时转变观念,发挥内部法律部门的重要作用,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与事后化解相结合;最后,加快完善市场推出机制建设,为金融创新业务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对于金融发展来说,金融创新必然带来一定冲击,只有完善安全保障措施,才能将各种风险及时遏制,消除安全隐患,减少由于金融创新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金融创新产品的社会形象,获得更多认可。
(二)激活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
以我国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状况来看,作为金融创新主体,必须适应现代化金融业务发展,具有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基本能力,可抵御由于金融创新的扩张性而产生的各种冲击力。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定,只有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奠定金融机构的市场地位。这就要求结合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完善金融体系的产权改革,支持多元化产权主体,确保金融企业所有者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风险承担的责任感,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治理机构与决策体制、约束体制等,将经营机构、执行机构、监管机构等分离设置。只有明确各方的权、责、利,才能为金融创新铺平道路,激发创新动力与信心。
(三)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风险监管体系,与国际化发展相接轨,既可确保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目标相适应。但同时应注意规避各种金融创新风险,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一方面确保监管的合法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确保监管的合规性,发挥监管的真正作用。
2.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成功经验,完善金融体系的内外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增强金融机构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水平。
3.重点监管金融环境,以此促进金融行为的规范性。以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发展状况来看,与混业经营模式严重不符。因此,作为现代化的金融机构,应不断增强行为规范,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共同营造一个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创新的稳健发展,同时提升金融机构与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化解风险的能力。
4.发挥监管工作的时效性。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监管机构也应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监控办法。将过去单纯监管信用风险的状况逐渐转变到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包括各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以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管理来看,由信用监管转变为全面监管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我国金融机构若想进入国际化竞争市场,必须进一步扩大监管范围,确保金融创新的各项手段、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不断提升金融监管人才的综合素质
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来说,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支持,才能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对于监管方来说,由于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深入发展,给监管方式带来更多转变,同时也为监管工作带来更多挑战。这就要求监管人员既了解金融产品、金融业务,也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可通过构建风险模型、合理推断数据的假设前提、运作机理等,科学、客观地进行判断,将各种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但是以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金融创新领域的监管人才尚处于空白阶段,更多的监管方不具备风险管理能力与监管能力。因此,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需不断完善激励体制,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加入到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行列中,为金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与网络时代,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创新,大多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发展平台。因此,金融机构应不断强化科技先导水平,将金融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其一,改变过去单纯的计算机系统应用弊端,如系统分散、功能弱化、仅支持自动化处理业务等,实现网络集中化管理,包括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一体化;其二,进一步规范金融创新的综合业务体系,加快改造传统业务处理模式,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其三,加大数据库开发力度,完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业务监测自动化,支持各种成本核算、信息查询、风险分析以及预警监测等功能,发挥决策体系的重要作用;其四,应用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模拟仿真技术、运筹学原理、数理统计原理等,开发更多金融工具,为金融体系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快实现金融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极大丰富金融业务与金融产品,活跃金融市场发展。但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金融风险的存在也不容忽视,只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才能确保金融创新的高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健.金融创新的风险形成及其有效应对[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 胡海峰,罗惠良.对金融创新经济效应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6).
[3] 陈伟国,张红伟.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6).
[4] 唐友伟.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创新及其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2011(9).
[5] 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J].南方金融,2011(6).
[6] 周军,李泽广.证券化金融创新与“次级债”危机的道德风险机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1).
[7] 余海斌,王慧琴.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监管理论演进脉络与创新[J].经济纵横,2011(5).
[8] 韩倩妮.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监管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6).
[9] 张学峰.金融创新、风险形成与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完善[J].金融发展研究,2010(11).
篇6
一、风险及信贷风险
美国学者海恩斯在1895年所著的《RiskAsAnEconomicFactor》中最早提出:“风险——意味着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风险即意味着不确定和潜在的损失可能,由于对风险产生的危机的巨大的破坏作用和人们对风险的厌恶,风险管理的理念开始日益深入到企业的运作之中。
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风险特征。一般的工商企业的风险一般可界定为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经营亏损的可能性。而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型企业,对风险的界定要宽得多。资金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丧失或损失的可能性都应界定为风险。
当前,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完善,银行借贷成为了企业融资的十分重要的一种途径。现代商业银行主要指经营存款和对工商业发放短期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占有绝对优势。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分别占到了总营业收入的78.5%,98.1%,92.2%,95.0%,可见信贷业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在业务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
信贷风险,简言之就是在银行的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贷款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存贷规模迅速扩大。但贷款资产被拖欠、吞食的现象严重,银行利润及资产收益处于低效益甚至亏损运行状况。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基层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已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对于信贷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容
由于信贷风险还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和基于国际间对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的普遍认识,1997年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原则》),并在同年的10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香港年会上得到国际金融界的赞同。之后又提出了《新资本充足率框架》、《核心原则评价方法》等文件,形成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及其监管方法的一套标准和原则。
对于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原则》中主要讲到了以下一些方面,其实质也正指出了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的内容界定
(一)《原则》的风险内容界定
1、信用风险:贷款是银行的主要活动。
2、国家和转移风险:当银行在进行国际信贷业务时,除一般贷款业务中产生的信用风险外,还面临着国家风险。
3、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都会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信用和盈利水平。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会使银行资不抵债。
6、操作风险: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的失效。
7、法律风险:商业银行要承受不同形式的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和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8、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了有关法律和其他问题。
(二)其他风险
当然,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信贷风险方面的内容界定也在不断的发展。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当前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基本上包括了上述的种种风险,但在现实中,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对当前信贷风险的影响最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大部分的风险都来自其中,而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不良贷款率的居高。
我国正处于完善建立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阶段,法制建设、企业的市场化正在不断的进行之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既有其一般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特征,又表现出了在我国当前特有的经济条件下的不同特征。下面从银行的内部经营和外部条件两方面来探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问题。
(一)内部经营问题
内部经营对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贷风险的产生。
1、银行的信贷机构不完善,没有形成明晰的权责利关系。
2、缺乏有效的信贷评估和检测机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有效的贷款决策及贷后检测防范信贷风险的很重要的一种途径,但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有效的监督机制还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
3、缺少充分、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透明度。
4、产权不清、运行效率不高、管理机制不科学。
5、银行市场化运作程度还很低下。
(二)外部环境问题
1、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差,成为银行资金的无底洞。
2、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银行业是一个由信用支撑的行业,在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市场、法规建设不完善,社会信用问题也十分的突出。
3、国家对银行业的政策问题。一是税务问题。二是在风险基金方面,三是在行政指导下的贷款问题依旧
4、法制建设及其他经济配套改革的滞后。
四、建立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防范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风险,降低运作成本,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将结合理论和实践上对如何有效的建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信贷过程出现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估计,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对风险的管理。
1、风险评估的方法。就方法而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1定性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可以利用一些国际或国内惯用的银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风险的评估。比如说《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以资本对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来衡量,该比率不低于8%;又如国际五级分类标准对贷款资产质量的规定等等这都可以作为对银行风险的一个定性化的评估。
2定量的分析。由于金融对数学工具的要求,现在数学金融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金融的风险管理中,定量化分析的模型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的分析模型,Var模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等等,利用定量的分析显得更为科学和精确,但其难在于把理论合理的应用于实际。
2、风险评估的机制。一个良好的风险评估体系不仅仅需要方法的科学,还需要从机构上加以保证。
1完善“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分离制度是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的一种途径。这三个环节应紧密的配套,从人员、机构上加以分离,在每一个环节都应建立有效风险评估体系。如在贷前调查中,要对本次贷款的风险收益可能性概率进行评估,这包括对借款企业的信贷信用进行的调查,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状况,行业发展前景等作系统的分析。在贷时审查中要利用现有信息库中的客户资料,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贷前调查中的信贷风险收益情况进行重新的评估。在贷后检查中,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信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测和再评估,以减少由于信用降低或突发事件等对企业履约产生的困难。
2在对风险的评估过程中,除银行信贷专家外,还应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财务专家、大的证券商等银行内外部的人员贷款风险进行综合的评估,并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检查,帮助客户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日常生产和销售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使贷款风险得到有效的抑制,防患于未然。
3对风险的评估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一方面银行要建立自身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有条件的实现各银行间的部分信贷信息的共享。通过对信息库的分析,可以省时又有效的实现对部分贷款的信贷风险分析。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
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危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风险转移的三种基本方法有保险或担保、分散投资和套期保值。
1、保险或担保。指通过保险公司的保险、第三方的担保、抵押等多种手段部分或全部的风险转嫁机制。第一,在某些贷款过程中,商业银行要求贷款企业以其贷款的金额和数目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当企业由于契约范围内的原因不能履行还款的义务时,由保险公司对其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样银行就把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形成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共同追索的义务,共担的风险责任。而保险公司通过对为数众多的企业进行担保,以其收益对个别损失进行补偿。第二,实行贷款担保人制度,严格考核担保人资格。对有问题的贷款,银行应要求企业追加有效担保人,当借款人不能履约时,由担保人代之偿付,使银行损失得到补偿,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第三,对于抵押贷款,当借款人不能进行履约时,银行应当有权对抵押的物品进行接管、拍卖,以其所得的收益来冲销银行所面临的损失,以减小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由于我国的市场还不完善,对于一些抵押品的变现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对抵押品的选择上银行应该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减少其不利影响。
2、分散投资。指通过银行资金的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银行所面对的信贷风险。这个多元化既可以是对资金利用方式的多元化,又可以是对投资的资金主体的多元化。第一,银行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金融工具,以减少存贷款业务在银行总业务中的比重,稀释信贷风险,并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本身来分散信贷风险。对于国外出现的如“贷款证券化”、“浮动利率票据”等金融创新工具,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加以利用。第二,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而言,要注意对长期、中期、短期贷款的调节,并要防止过多的资金流入过于集中的地区和行业,对于大客户的资金额度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避免过于大量的贷款额流入极少量的企业,减少由于这些企业的信贷问题对银行的不利影响。
3、套期保值。随着我国期货、期权市场的不断完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如买进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转换套利等期货、期权市场的操作手段来转移贷款风险。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消化机制
风险的消化是指在既定的信贷风险损失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措施使风险损失得到转化,减弱和消除的过程。
1、利用风险后备基金冲销贷款损失。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我国银行的呆帐准备金从1993年起按年初贷款余额的6‰提取,以后逐年提高1‰,直至10‰为限。但实际中这1%的风险基金相对于我国一直以来过高的不良贷款率来说还是偏……低,而且灵活性不够,对各银行、各地区的一刀切的方法也明显的不符合各银行间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参照国外银行的做法,逐步建立起能适当反映信贷资产风险权重大小的准备金提取比例的制度,促使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后备基金制度与《巴塞尔协议》相合拍。
2、利用已有的风险转移机制对风险进行化解。如通过对已有的保险把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对于担保贷款可利用担保方实现对信贷风险的转移。银行应有效的利用这些工具来降低风险的自留,实现风险的转嫁和消除。银行要对贷款过程中的抵押、担保等行为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减少如担保方也不能实现损失补偿等情况的发生。对于由外汇汇率的变动、利率的浮动等引起的风险也可以利用期权、远期合约等方式加以消化,降低由此带来的信贷风险。
3、利用债转股、贷款证券化等工具来消化企业的负债,同时改善了银行的账户和不良贷款率,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
信贷风险的监管机制是指对信贷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从机构和制度上进行监控和防范的机制,它应能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的发生。
1、建立贷款责任制。鉴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第一,要对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贷款人员推行信贷授权制度,根据职权的大小决定不同的信贷额授权度,这一方面提高了部门的决策权限,增加了决策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对风险进行了一定的控制。第二,切实的推行信贷风险责任制。对每项贷款都要有专人进行负责,对贷款的跟踪监测管理,实行责、权、利挂钩的风险奖惩机制,使信贷人员的工资、晋升与信贷工作业绩相挂钩,强化信贷人员风险意识。
2、实行严格稽核监督体系。稽查机构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银行部门,负责对贷款过程中的信贷情况进行稽核审计,对贷款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稽核,以发现在信贷资产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并及时的提出措施加以改进,稽查机构应发挥在监督中的核心地位,以约束信贷部门的部分不合理的信贷,有效的减小在实际信贷过程中由于决策的失误、人员的错误操作等造成的不必要的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
3、进一步深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第一,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建立各层级的信贷风险责任制,并通过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实现银行机构间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二,在条件成熟时要争取银行的整体上市,利用市场的外在约束模式进一步的推动银行对自身监管的完善。第三,要建立充分公开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内外部的推动来有效的实现多种力量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监控。
(五)加强银行业的外部环境建设
上面主要讲到了在银行的内部对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而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十分重要的因素。外部环境所造成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控的,如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人们的存贷款偏好的变化等)、战争等;另一类则是可控的,政府、社会、其他与银行业相关的行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措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减小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问题。下面主要讲对这种信贷风险的外部环境建设。
1、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当前法制建设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法制法规建设的滞后一方面使得银行对某些信贷项目由于缺少法律的许可而无法实行,另一方面对一些在信贷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无法可依,使得风险补偿机制无法发挥出作用。完善银行业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是外部环境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2、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一个信用度低下的国家里,企业纷纷对银行信贷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逃避,这既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全社会进行信用的教育,提高人们守信经营的观念,对降低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减小银行的信贷风险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国有工业企业占据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部分的信贷资金,然而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效率低下、经营不善的景况,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加快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善其经营状况,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良贷款率长期居高的局面,有效的改善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
4、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这其中既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合作(如对信息网络建设的合作,数据共享的合作等),又包括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如开展一些需要银保合作、银政合作等的业务),通过和这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对于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加强银行的内控机制的管理,另一方面从银行的外部条件上来对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运营环境,相信对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在所面临的信贷风险状况有一定的帮助。(文/)低,而且灵活性不够,对各银行、各地区的一刀切的方法也明显的不符合各银行间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参照国外银行的做法,逐步建立起能适当反映信贷资产风险权重大小的准备金提取比例的制度,促使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后备基金制度与《巴塞尔协议》相合拍。
2、利用已有的风险转移机制对风险进行化解。如通过对已有的保险把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对于担保贷款可利用担保方实现对信贷风险的转移。银行应有效的利用这些工具来降低风险的自留,实现风险的转嫁和消除。银行要对贷款过程中的抵押、担保等行为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减少如担保方也不能实现损失补偿等情况的发生。对于由外汇汇率的变动、利率的浮动等引起的风险也可以利用期权、远期合约等方式加以消化,降低由此带来的信贷风险。
3、利用债转股、贷款证券化等工具来消化企业的负债,同时改善了银行的账户和不良贷款率,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
信贷风险的监管机制是指对信贷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从机构和制度上进行监控和防范的机制,它应能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的发生。
1、建立贷款责任制。鉴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第一,要对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贷款人员推行信贷授权制度,根据职权的大小决定不同的信贷额授权度,这一方面提高了部门的决策权限,增加了决策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对风险进行了一定的控制。第二,切实的推行信贷风险责任制。对每项贷款都要有专人进行负责,对贷款的跟踪监测管理,实行责、权、利挂钩的风险奖惩机制,使信贷人员的工资、晋升与信贷工作业绩相挂钩,强化信贷人员风险意识。
2、实行严格稽核监督体系。稽查机构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银行部门,负责对贷款过程中的信贷情况进行稽核审计,对贷款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稽核,以发现在信贷资产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并及时的提出措施加以改进,稽查机构应发挥在监督中的核心地位,以约束信贷部门的部分不合理的信贷,有效的减小在实际信贷过程中由于决策的失误、人员的错误操作等造成的不必要的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
3、进一步深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第一,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建立各层级的信贷风险责任制,并通过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实现银行机构间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二,在条件成熟时要争取银行的整体上市,利用市场的外在约束模式进一步的推动银行对自身监管的完善。第三,要建立充分公开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内外部的推动来有效的实现多种力量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监控。
(五)加强银行业的外部环境建设
上面主要讲到了在银行的内部对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而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十分重要的因素。外部环境所造成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控的,如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人们的存贷款偏好的变化等)、战争等;另一类则是可控的,政府、社会、其他与银行业相关的行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措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减小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问题。下面主要讲对这种信贷风险的外部环境建设。新晨
1、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当前法制建设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法制法规建设的滞后一方面使得银行对某些信贷项目由于缺少法律的许可而无法实行,另一方面对一些在信贷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无法可依,使得风险补偿机制无法发挥出作用。完善银行业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是外部环境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2、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一个信用度低下的国家里,企业纷纷对银行信贷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逃避,这既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全社会进行信用的教育,提高人们守信经营的观念,对降低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减小银行的信贷风险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国有工业企业占据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部分的信贷资金,然而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效率低下、经营不善的景况,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加快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善其经营状况,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良贷款率长期居高的局面,有效的改善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